CN101247444B - 用于信息处理终端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信息处理终端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7444B
CN101247444B CN2008100037566A CN200810003756A CN101247444B CN 101247444 B CN101247444 B CN 101247444B CN 2008100037566 A CN2008100037566 A CN 2008100037566A CN 200810003756 A CN200810003756 A CN 200810003756A CN 101247444 B CN101247444 B CN 1012474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cessing terminal
sip
tone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37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7444A (zh
Inventor
堀越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Platfor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c Ying Fu D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Ying Fu D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c Ying Fu D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47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7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7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7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17Customized ring-back t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9/0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9/02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 H04M19/04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the ringing-current being generated at the sub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136Administration or customisation of services
    • H04M3/42178Administration or customisation of services by downloading data to substation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55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network data storage and management
    • H04M2203/554Data synchroniz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在信息处理终端中使用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其能通过简单结构,从终端输出所需的呼叫过程音以便用户易于听到。该系统包括使用SIP经LAN连接的SIP服务器和信息处理终端。SIP服务器具有用于与它们的标识码关联地定义和记录由信息处理终端输出的声音类型的音调管理表,以及用于记录与标识码的音频文件对应的音频文件存储区。信息处理终端具有客户应用单元,该客户应用单元在预定时间从音调管理表区获取管理表,以及从音频文件存储区获取音频文件,并将它们与在其自己的音调管理表区和音频文件存储区中的记录数据进行比较,以便更新该记录数据。

Description

用于信息处理终端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07年1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011054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互联网协议(IP)的电话系统,以及更具体地说,涉及在信息处理终端中使用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该信息处理终端具有电话终端功能并且能够容易地设置和更新所接收的音频信号。音频信号是由终端接收的呼叫过程音信号,诸如拨号音(DT)、回铃音(RBT)或忙音(BT)的信号。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正快速地被互联网体系结构所取代。由此,这增加了将会话发起协议(SIP)用作通信协议来进行IP语音(VoIP)的互联网电话的使用情形。SIP是使用户能够借助于端对端控制以及网络和业务的适度和弹性的管理,来自由地选择期望应用或业务的通信协议。一些办公电话系统使用专用小交换机或按键电话系统来形成通信网络。然而,在现有的业务中存在一些业务,这些业务无法通过端对端控制体系结构,作为这些系统中的统一业务来提供。
在这些现有业务中,包括提供给用户的呼叫过程音。呼叫过程音是在电话终端处建立媒体会话前,向用户提供的。在电路交换网体系结构的情况下,为了对其进行控制的目的,这些业务是通过由电话交换机拥有的集中控制器来管理的。这意味着,在电话终端间建立会话前,在集中控制器和电话终端间形成音频信道。因此,使得该用户能够通过由集中控制器生成的信号声,收听诸如拨号音(DT)或回叫音(RBT)的呼叫过程音。然而,在端对端控制体系结构(比如SIP)的情况下,呼叫控制是通过通信协议,借助于文本型消息来执行的。因此,不建立音频信道,直到被叫方对该呼叫作出响应并建立通话会话为止。因此,集中控制器在通话会话期间不作出干涉。由此,呼叫过程音不得不由电话终端产生。可允许电话终端自由地选择将输出的音调类型。然而,使用统一规格来设计交换机和电话终端。因此,如果所要传输的音调将要在该系统中统一,则需要复杂的处理来统一其规格。
为解决这些问题,使用SIP作为通信协议的办公电话系统采用了扩展背靠背用户代理(B2BUA),其中,使用SIP用户代理(SIPUA)来作为具有交换机功能或电话交换机的中央电话装置。根据该方法,电话交换机与呼叫终端和被叫终端通信,同时在电话交换机中连接它们的音频信道。在这种情况下,在电话交换机和电话终端间建立起通信会话,以及在电话终端处听到由电话交换机生成的输出音所形成的呼叫过程音。然而,电话终端的SIP会话状态与实际通信会话状态不同,这相当大地降低使用SIP的客户应用的设计自由度。
例如,在涉及互联网电话系统的JP-2004-312357-A2(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改进方案。根据该专利文献1,连接到互联网的电话装置从连接到互联网的音频服务器接收音频数据的流式分发,并且电话终端输出该音频数据。然后,当使用流式分发时,当网络业务量高时,容易发生分组到达延迟。另外,当由于对于音频服务器的访问集中而导致流式分发处理负载增加时,可能出现诸如切断音频声的开始以及音调声中断等问题。
为解决输出音中断的这一问题,可以对由IP电话终端与用作电话交换机的中央IP电话装置所构成的系统进行分组化。这对于制造商来说是有效的手段。具体来讲,在该系统中,电话终端具有在其上安装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并且当由IP电话交换机向IP终端电话发出通信控制命令时,该通信控制命令通知用于形成输出音的参数信息。这一处理使得IP电话终端能够动态地生成和输出相关声音。在IP电话终端中,必须准备与由IP电话交换机通知的声音输出信息对应的音频文件以及所有预想音频文件的管理表。
然而,振铃规格,比如呼叫过程音的频率和周期,在各国家和地区间是不同的。因此,不得不根据IP电话交换机的安装国家和地区来改变输出音规格。IP电话终端不得不根据IP电话交换机的输出音规格,来将音频文件重构成与该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兼容的应用。更具体地说,IP电话应用将包含音频文件的安装图像提供给终端用户。另外,在一些情况下,IP电话交换机的供应商不同于IP电话应用的供应商。如果是这种情形,每当提供IP电话交换机的厂商改变规格,提供IP电话应用的厂商便要遵循这一改变,并需要准备重新构建的安装图像。
另外,IP电话终端不具有对应于输出音的音频文件。因此,如果IP电话交换机增加新的声音输出消息,并且IP电话终端接收到输出该新输出声音的通信控制命令,那么IP电话终端不能输出相关声音。为避免这些情况,已知提供初始声音输出信息,以便将新的音频文件提供给IP电话应用厂商来重构安装图像。然而,如果所准备的初始声音输出信息是有限的,则这一方法受到制约。其同样无法解决其中每当增加新的音频文件便需要IP电话应用厂商重新构建安装图像的情形的发生问题。
本发明涉及如下系统,在该系统中,将具有使用IP的电话交换机功能的中央电话装置与电话终端经网络组合起来,并通过语音IP(VoIP)来控制通信。在这种系统中,需要根据中央电话装置的安装国家或地区,来改变用于语音过程音的输出声音规格。然而,无法通过简单结构来容易地改变输出音规格。本发明意图解决该系统的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信息处理终端中使用的声音输出设置系统,其具有简单的结构和能使信息处理终端容易地输出将由用户收听的期望呼叫过程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声音输出设定系统,包括使用会话启动协议(SIP)经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SIP服务器和多个信息处理终端。所述SIP服务器和信息处理终端均具有管理表记录区,该管理表记录区用于记录输出声音的类型和它们的标识码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具有音频文件存储区,该音频文件存储区用于记录与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音频文件。信息处理终端的每一个具有如下装置,该装置用于在预定时间获取SIP服务器的对应区中的记录数据,并将其自己的记录数据与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并更新所记录的数据,从而使其与所获取的数据匹配。
根据该结构,所定义的音调管理表和在表中列出的音频文件初期被记录和存储在SIP服务器的管理表记录区和音频文件存储区中。这使得信息处理终端能够通过请求SIP服务器,来获取与所要使用的输出声音对应的记录数据。另外,信息处理终端在预定时间从SIP服务器接收所要使用的输出声音的音频文件,并存储它们。因此,一旦在谈话会话前,以SIP消息的方式从SIP服务器接收到输出声音标识码,信息处理终端便能够从音频文件存储区中检索出对应的音频文件,并输出该声音。
在上文中所提到的预定时间是当信息处理终端向SIP服务器请求注册时,或者当在SIP服务器的音频文件存储区中新注册了音频文件、并从而更新了相关的管理表时。最好是当SIP服务器将相关管理表和音频文件通知给信息处理终端的时候。另因此,信息处理终端的用户免于单个注册期望音频文件的麻烦。此外,能通过更新来始终保持SIP服务器和信息处理终端之间的同步,从而能够统一管理输出声音。
优选的是,与多个信息处理终端相关联地、在SIP服务器中提供管理表,以及仅仅与由信息处理终端使用的音频文件相关联地、在信息处理终端的每一个中提供管理表。其结果是,能单个地设置信息处理终端的输出声音。
SIP服务器和信息处理终端除音频文件外,还均具有文本文件、多媒体文件以及其与输出声音标识码对应的存储区。这使得除了作为声音来输出外,还能通过文本和图像两者或其中的至少一个来可视地显示数据。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可适用于嘈杂环境等等中的呼叫过程音的传输。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中,多个SIP服务器的一个用作具有用于存储多个音频文件的多个音频文件存储区的文件提供服务器,以及其余SIP服务器用作每一个均具有对应于各个信息处理终端的管理表记录区的音调管理服务器。音调管理服务器能从文件提供服务器检索与信息处理终端对应的音频文件,并将检索出的文件传送到信息处理终端。
根据该结构,音调管理服务器能基于管理表,从用于存在于不同环境中的信息处理终端的音频文件提供服务器容易地选择出适当的音频文件,并将所选择的音频文件传送到各自的信息处理终端中。
特别是,可以通过局域网(LAN),将其余的SIP服务器连接到与之关联的信息处理终端以便形成多个系统,以及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这些系统连接到音频文件提供服务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音频文件提供服务器能从多个音频文件存储区选择与各个地区或国家对应的输出声音的音频文件,并将被选文件输出到信息处理终端,因此设定和更新是容易的。
SIP服务器可以充当IP按键电话主设备或IP专用小交换机,用于控制电话交换机功能,而信息处理终端可以用作IP电话终端。
在根据本发明的在信息处理终端中使用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中,在预定时间,例如当信息处理终端向SIP服务器请求注册数据时,从SIP服务器传送来管理表的数据和与之对应的音频文件。因此,信息处理终端能获取所记录的数据以及将该数据存储在其自己的存储区中,即便信息处理终端在初始状态并不具有管理表或与之对应的音频文件。因此,使用户或系统安装者免于将每一数据上传到终端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中的声音输出设置系统的说明框图;
图2A是示例说明图1的音调管理表中的数据的例子的说明表(第一实施例);
图2B是示例说明不同于图2的音调管理表数据的另一例子的说明表(第一实施例);
图3是表示图1中的音频文件的例子的说明列表(第一实施例);
图4是表示图1中的客户应用单元的原理操作过程的例子的说明流程图;
图5是表示与图1中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的音频文件下载有关的操作过程的例子的说明顺序图(第一实施例);
图6A是表示直到收听拨号音为止,对应于图1中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的呼叫过程的操作过程的例子的说明顺序图(第一实施例);
图6B是接图6A的说明顺序图,表示直到被叫方响应为止,对应于声音输出设定系统的连接过程的操作过程的例子(第一实施例);
图6C是表示直到呼叫方收听回铃音为止,在图6B的中间,对应于声音输出设定系统的连接过程的操作过程的例子的说明顺序图;
图7是对应于在通话结束后执行的图1中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的连接过程的操作过程的例子的说明顺序图;
图8A是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图2A或图2B不同的音调管理表数据的例子的说明表;
图8B是示例说明不同于图2A、图2B或图8A的音调管理表数据的例子的说明图(第二实施例);
图9是表示对应于图8A和8B中的音调管理表的音频文件的例子的说明列表(第二实施例);
图10是表示用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的说明框图;
图11是表示图10中的音调管理表中的数据的例子的说明表(第三实施例);
图12是表示图10中的各种文件的说明列表(第三实施例);
图13是表示用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中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的说明框图;
图14是表示与图13中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的音频文件下载有关的操作过程的例子的说明顺序图(第四实施例);以及
图15是表示用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五实施例)中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的说明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信息处理终端中使用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其具有简单结构,而且还能容易的从信息处理终端输出期望的呼叫过程音,从而使用户能够听到该音调。输出声音设定系统由此具有至少一个SIP服务器和多个信息处理终端,它们通过使用SIP(会话发起协议),经由网络连接起来。例如,在两者之间使用IP(网际协议),IP电话交换机对应于SIP服务器,以及IP电话终端对应于信息处理终端。SIP服务器和信息处理终端均具有管理表区,该管理表区用于定义和记录输出声音类型和它们的标识码间的对应关系,还具有音频文件存储区,该音频文件存储区用于记录与所述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音频文件。一旦在预定时间获得在SIP服务器的相应区中记录的数据,信息处理终端便将其自己记录的数据与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并更新其自己的记录数据以便将其与所获得的数据匹配。
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将省略一些基本功能,除非它们与本发明有关。为使用附图描述方便起见,有时将服务器端上的表记录区简称为“表”,以及服务器端上的文件存储区有时简称为“文件”。下文中,上述管理表将称为“音调管理表”。另外,SIP客户机应用将简短地称为“客户机应用”。应理解到通过分开或集成它们,能在块功能和步骤顺序方面进行改变,以便满足本发明的功能,以及本发明不受下述详细描述限制。
第一实施例
将参考图1,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实施例的说明框图。
图1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由SIP服务器1、多个信息处理终端2-1至2-n以及LAN3组成。LAN3例如是以太网(注册商标)。SIP服务器1和信息处理终端2-1至2-n连接到LAN3,以使之能够使用会话启动协议(SIP)相互通信。因此,在控制序列中使用SIP消息。
SIP服务器1作为IP电话交换机来工作,并且具有LANIFS(用于服务器的LAN接口)11、SIP控制器12、音调管理表13、文件传输控制器14和音频文件存储区15。SIP服务器1用作用于将SIP消息中继到信息处理终端2的代理服务器,并用作用于对表和文件进行注册和更新的注册服务器。
每一信息处理终端2作为IP电话终端来工作,并且具有LANIFT(用于终端的LAN接口)21、音调管理表区22、音频文件存储区23、音调输出单元24和客户应用单元30。客户应用单元30是SIP客户应用的一部分,并且具有SIP控制器31、文件传输控制器32和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
LANIFS11是位于服务器中的LAN接口,并且连接到一侧上的LAN 3、和另一侧上的SIP控制器12和文件传输控制器14。SIP控制器12连接到一侧上的LANIFS11、和另一侧上的音调管理表13。SIP控制器12作为代理服务器来工作,用于当传输输出声音时,将SIP消息中继到信息处理终端2中的SIP控制器31。在下文中,将参考相关附图,详细地描述这一操作。
音调管理表13是SIP服务器1中的管理表记录区。在该管理表记录区中,记录了分别对应于信息处理终端2-1和2-2的管理表13-1和13-2。记录内容例如如图2A和2B中所示。
文件传输控制器14连接到一侧上的LANIFS11、和另一侧上的音频文件存储区15。文件传输控制器14与信息处理终端2的文件传输控制器32之间,实现文件传输会话。文件传输会话是其中将预定音频文件从音频文件存储区15下载到信息处理终端2的会话。文件传输会话例如使用文件传输协议(FTP)。音频文件存储区15是用于在SIP服务器1中存储音频文件的存储区。在音频文件存储区15中,记录了期望用在该系统中的所有音频文件。所记录的内容例如如图3中所示。
LANIFT21是位于每一终端中的LAN接口,并连接到一侧上的LAN3、和另一侧上的客户机应用单元30。音调管理表区22是位于信息处理终端2中的、并连接到客户应用单元30的管理表记录区。从SIP服务器1中的音调管理表13获得音调管理表区22中记录的数据。例如,在信息处理终端2-1中记录图2A中所示的管理表13-1,以及在信息处理终端2-2中记录图2B中所示的管理表13-2。音频文件存储区23是位于信息处理终端2中的音频文件存储区。例如如图3所示,从SIP服务器1中的音频文件存储区15获得与信息处理终端2-1至2-n的各个管理表对应的音频文件,并将该音频文件记录在相应的音频文件存储区23中。音调输出单元24连接到客户应用单元30,以便客户应用单元30将从SIP服务器1接收的声音信号再现成可听到的声音,并输出该可听到的声音。
客户应用单元30在信息处理终端2的通用操作系统(OS)上安装和操作。客户应用单元30作为SIP用户代理(SIPUA)来工作,而上述SIP服务器1作为代理服务器和注册服务器来工作。
客户应用单元30控制到SIP服务器1的注册。具体来讲,一旦有来自用户的注册数据获取请求或SIP服务器1的注册操作,客户应用单元30便从SIP服务器1接收注册数据传输。每当作出注册时,客户应用单元30便在自己的音调管理表区22中记录在SIP服务器1中注册的数据,并更新所记录的数据。每当在SIP服务器1中更新了音调管理表13时,客户应用单元30便从SIP服务器1接收更新数据。由此,客户应用单元30通过使用从SIP服务器1接收的更新数据,来更新在其自己的音调管理表区22中记录的数据。
更具体地说,客户应用单元30从SIP服务器1,通过SIP消息,接收音调管理表13中的数据的通知。一旦接收到该通知,客户应用单元30便通过使用所通知的音调管理表13中的数据,来更新在与其本身对应的音调管理表区22中记录的数据信息。用这种方式,每当发出注册请求时,以及每当在SIP服务器1中更新音调管理表13时,便执行在音调管理表区22中的记录数据的更新。因此,在初期状态时,不需要客户应用单元30拥有音调管理表中的任何数据。
客户应用单元30能共享由SIP服务器1定义的声音输出信息,并能够通过同一音调管理表来唯一地确定输出声音。仅仅通过改变SIP服务器1的音调管理表13,便能改变输出声音的定义。这使得在SIP服务器1中注册的所有信息处理终端2-1至2-n能够执行输出声音的统一管理。
另外,当更新在音调管理表区22中的数据时,客户应用单元30检查在音调管理表13中定义的音频文件是否存储在音频文件存储区23中。如果还存在任何未被获取的音频文件,文件传输控制器32便启动与SIP服务器1的文件传输控制器14之间的文件传输会话。然后,文件传输控制器32从SIP服务器1下载音频文件。稍后,将通过描述顺序的操作,来描述在这种情况下执行的不同检查控制。例如通过文件传输协议(FTP),来实现文件传输控制器32和文件传输控制器14间的文件传输会话。
由于每当更新音调管理表13时便下载所需要的音频文件,因此不要求客户应用单元30初期便拥有输出声音的音频文件。仅仅通过改变SIP服务器1中的音频文件,便能完成音频文件的改变。这使得在SIP服务器1中注册的所有信息处理终端2-1至2-n都能够执行输出声音的统一管理。
接下来,在输出声音的传输期间,如上所述,SIP服务器1的SIP控制器12作为代理服务器来工作,用于将SIP消息中继到SIP控制器31。SIP控制器12对所要中继的SIP消息进行解释,并且如果需要声音输出,那么SIP控制器12指示SIP控制器31通过SIP消息来传输输出声音。这一指示包含作为参数的音调ID,该音调ID被定义为音调管理表13中的输出声音标识符。一旦接收到该指示,SIP控制器31便从音调管理表区22中识别出与所通知的音调ID对应的音频文件。然后,SIP控制器31指示音频再现控制器33再现该音频文件。响应于该指令,音频再现控制器33驱动音调输出单元24,以便输出由SIP服务器1指定的声音。
客户应用单元30还向SIP服务器1中的SIP控制器12通知不与该通信会话直接相关的终端操作事件。当确定对于由此通知的事件需要音调输出指示时,SIP服务器1将音调输出指示从SIP控制器12发到SIP控制器31。因此,以与上文相同的方式,音频再现控制器33响应于来自SIP控制器31的指示,驱动音调输出单元24,以便输出由SIP服务器1指定的声音。
稍后,将参考图6A,描述这一操作的具体例子,其作为当摘机(off-hook)电话终端时,直到“输出拨号音”为止的过程步骤。
将分别参考图2A和2B,描述管理表13-1和13-2。图2A中的管理表13-1例如与信息处理终端2-1关联。图2B中所示的管理表13-2例如与信息处理终端2-2关联。
这些表被构造成通过将音频文件与分配给终端中的输出声音的类型(音调类型)的标识符(音调ID)关联起来,来作出定义。音调类型例如包括拨号音(DT)、特殊拨号音(SDT)、回铃音(RBT)、忙音(BT)、振铃信号或振铃音调(RING)以及特殊音调(S-TONE)。振铃音调(RING)和特殊音(S-TONE)与多个不同输出音关联。这些图中所示的音频文件被表示为使用Windows(注册商标)标准的音频文件格式的WAV(声波文件)。当然,音频文件可以采用任何格式,只要其能够被信息处理终端2的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再现,并能通过音调输出单元24输出为音调。
图3表示SIP服务器1的音频文件存储区15中存储的音频文件列表的例子。在管理表13-1和13-2中包含的音频文件是从音频文件存储区15中的文件中选择出来的。当新的输出声音类型被添加到音调管理表13中时,与所添加的新类型对应的音频文件便被添加到音频文件存储区15。在这个时候,在相关信息处理终端2的音调管理表区22和音调文件存储区23中,更新相关注册。
当更新相关信息处理终端2中的注册时,客户应用单元30首先检查由SIP服务器1中的音调管理表13定义的音频文件是否存储在音调管理表区22中的表中。如果存在任何未获取的音频文件,客户应用单元30便通过文件传输控制器32,来启动与SIP服务器1的文件传输控制器14之间的文件传输会话。然后,文件传输控制器32从SIP服务器1下载所需的音频文件。
将结合图1的框图,使用图4的流程图进行描述。下面的描述将包含用于信息处理终端2中的音调管理表区22和音频文件存储区23的注册和注册更新的特定操作过程。
当在信息处理终端2中进行首次注册时,客户应用单元30从系统安装者或用户那里接收SIP服务器31处的注册请求。一旦接收到该请求,客户应用单元30便请求将表数据注册到SIP服务器1(步骤S1中为是)。在接收该请求后,SIP服务器1中的SIP控制器12将表数据注册到音调管理表13中。同时,SIP控制器12将该注册的表数据作为最新管理数据,通知给信息处理终端2(步骤S2)。
另一方面,与来自客户应用单元30的注册请求相分离地,SIP服务器1能自动地进行音调管理表13或音频文件存储区23中的注册及其更新。与上述步骤S2类似,是SIP控制器12进行音调管理表13中的注册及其更新。然后,SIP服务器1将注册的表数据作为其最新管理数据,通知给相关信息处理终端2。
即使在上述的步骤S1中没有请求管理表的注册(步骤S1为否),如果在上述的步骤S2或该步骤S2的等效步骤中,从SIP服务器1获取了最新的表数据信息,则客户应用单元30中的SIP控制器31仍将启动注册的控制(步骤S3)。具体来讲,SIP控制器31将所获得的表数据与音调管理表区22中的数据进行比较(步骤S4)。如果该数据彼此并没有不一致(步骤S5为否),则该过程终止。
如果该数据彼此不一致(步骤S5为是),则SIP控制器31用所获得的数据来更新音调管理表区22中的数据。SIP控制器31将在音频文件存储区23中存储的文件列表与在音调管理表区22中的更新表的定义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确定不存在未获取的文件(步骤S8为否),那么该过程终止。然而,如果存在任何未获取的文件(步骤S8为是),则SIP控制器31通过请求SIP服务器1的文件传输控制器14,来获取该未获取的文件(步骤S9),以及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7,以便再次检查表中的记录数据。
将结合图1中的框图,通过使用图5的顺序图,描述下载音频文件的过程。这些过程对应于在信息处理终端2的用户已经通过登入或登陆,启动了客户应用单元30来建立预定的可操作状态后所实施的控制过程。这些过程继续直到从SIP服务器1获取了音调管理表13中的数据和音频文件存储区15中的预定音频文件为止。在此假定SIP消息是通过LAN3,在功能块之间传送的。
当用户已经启动客户应用单元30来建立预定的可操作状态时,SIP控制器31将请求注册的REGISTER消息传送到SIP服务器1的SIP控制器12(步骤S11)。该消息例如包含用于标识信息处理终端2-1的用户的信息,以及用于表示信息处理终端2-1的SIP用户代理是客户应用单元30的信息,来作为其参数。SIP控制器12存储了这样的事实:“用户A”已经利用客户应用单元30,使系统成为可操作状态。然后,作为响应,SIP控制器12将200OK消息返回给SIP控制器31,以便对REGISTER消息的正常接收作出应答(步骤S12)。
因此,一旦接收到200OK消息,SIP控制器31便将SUBSCRIBE消息传送到SIP控制器12。SUBSCRIBE消息请求通知该信息处理终端作为系统终端工作所需的终端信息(步骤S13)。具体来讲,通过该消息中的参数,请求获取音调管理表13中的数据。
SIP控制器12通过返回200OK消息,来通知已正常接收到SUBSCRIBE消息。另一方面,SIP控制器12从音调管理表13读取相关的管理表数据。借助于NOTIFY消息中的参数,将所读取的数据传送到请求源,即,SIP控制器31(步骤S14)。
SIP控制器31通过返回200 OK消息,通知已正常接收到NOTIFY消息。同时,SIP控制器31通过使用所获得的数据,来更新音调管理表区22中的表数据。可以以通过使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消息概要格式而构建的数据的形式,来通知作为该NOTIFY消息中的参数的音调管理表数据。因此,能容易更新音调管理表区22中的数据。
随后,SIP控制器31检查在更新管理表中的音频文件是否存储在音频文件存储区23中。如果音频文件存储区23缺少任何音频文件,那么文件传输控制器32被指示以与初始注册相同的方式,获取音频文件(步骤S15)。一旦接收到音频文件获取指令,文件传输控制器32便准备接收下载。在完成准备后,文件传输控制器32请求SIP服务器1的文件传输控制器14启动文件传输会话(步骤S16)。由此建立文件传输会话,并且将音频文件从SIP服务器1中的音频文件存储区15下载到音频文件存储区23(步骤S17)。当已经完成文件下载、并且该文件已经被记录和存储在音频文件存储区23中时,文件传输控制器32终止该文件传输会话。同时,文件传输控制器32向文件传输控制器14通知该文件传输会话的终止(步骤S18)。
将结合图1、图2和图3的框图,通过使用图6A至图6C中的顺序图,描述直到启动电话会话为止的过程步骤。该描述包含其中信息处理终端2-1发起呼叫和信息处理终端2-2对该呼叫作出响应的步骤。作为其组件,信息处理终端2-1包括客户应用单元30-1、SIP控制器31-1和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1。同样地,作为其组件,信息处理终端2-2包括客户应用单元30-2、SIP控制器31-2和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2。
一旦信息处理终端2-1的用户执行了听筒等的摘机(off-hook)操作,SIP控制器31-1便将“接收到呼叫”通知给SIP服务器1中的SIP控制器12(步骤S21)。该通知是借助于NOTIFY消息来执行的。作为其参数,该NOTIFY消息中包含由使用部分30-1检测到用户的摘机操作的通知。一旦接收到该通知,SIP控制器12向SIP控制器31-1返回表示已经正常地接收到NOTIFY消息的“呼叫接收的应答”(步骤S22)。该返回的消息是200OK消息,其中包含了“呼叫接收应答”。另外,SIP控制器12还将拨号音传输指示传送到SIP控制器31-1,以便用户收听拨号音(DT)(步骤S23)。该拨号音传输指示是借助于NOTIFY消息来通知的,作为参数,该NOTIFY消息包含与作为管理表13-1中的音调输出指示而定义的输出声音DT的类型相对应的音调ID。作为“用户A”的用户将信息处理终端2-1保持在可操作状态。因此,以NOTIFY消息的参数的形式,来通知与从图2A中所示的管理表13-1读取的音调类型“DT”对应的音调ID“1”。
一旦在上述步骤S23中接收到NOTIFY消息,SIP控制器31-1便向SIP控制器12返回200OK消息,来作为表示其正常接收的拨号音传输应答(步骤S24)。另一方面,由SIP控制器31-1接收的NOTIFY消息包含音调输出指示来作为参数。根据该指示,SIP控制器31-1执行选择处理,以便基于管理表13-1,从所获得的音频文件中确定与所指示的输出声音对应的音频文件。具体来讲,SIP控制器31-1根据音调ID“1”来参考音调管理表区22-1,并获得与之对应的音频文件。当按照管理表13-1那样作出定义时,与音调ID对应的音频文件为“DT_JPN.WAV”。因此,SIP控制器31-1将音频文件再现指示发给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1,以请求再现“DT_JPN.WAV”(步骤S25)。
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1从音频文件存储区23选择和获得下载的音频文件“DT_JPN.WAV”。然后,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1将拨号音声音输出到音调输出单元24-1,而该音调输出单元24-1输出再现的声音(步骤S26)。当音调输出单元91为手持机时,允许用户从该手持机的耳机收听拨号音。
一旦听到拨号音,用户便通过拨打号码来呼叫被叫方。具体来讲,SIP控制器31-1从用户那里获得包含被叫方的拨号号码的呼叫目的地信息,将呼叫目的地信息形成为呼叫方信息,并将该呼叫方信息通知给SIP服务器2(步骤S27)。该呼叫方信息是通过INVITE消息来通知的。如果当发起呼叫时,SIP控制器31-1已经接收到呼叫目的地信息,比如目的地拨号号码,则SIP控制器31-1能够一旦接收到该拨号音,便自动地将呼叫目的地信息通知到SIP控制器12。SIP控制器12作为用于该INVITE消息的代理服务器来工作。因此,SIP控制器12将INVITE消息中继到被叫方的信息处理终端中的客户应用单元30-2的SIP控制器31-2。
更具体地说,为使信息处理终端2-2的用户收听到通过振铃信号源(振铃器)生成的振铃音,SIP服务器1发出振铃音传输指示,该振铃音传输指示是从SIP控制器12传送出的(步骤S28)。该振铃音传输指示是借助于NOTIFY消息来通知到SIP控制器31-2。作为其参数,NOTIFY消息包含作为音调输出指示的音调ID。音调ID对应于在音调管理表13中设置和定义的振铃音“RING”。如果如管理表13-2所示那样,为信息处理终端22进行定义,那么信息处理终端2-2的用户处于如“用户B”的可操作状态中。因此,在将振铃音设置成“RING-B”的情况下,作为对应于“RING-B”的参数来通知该音调ID“7”。
一旦接收到NOTIFY消息,SIP控制器31-2便将表示正常接收到消息的通知返回给SIP控制器12。该正常接收通知被包含在作为振铃音传输应答的200OK消息中。另一方面,由SIP控制器31-2接收的NOTIFY消息包含音调输出指示来作为参数。根据该指示,SIP控制器31-2执行选择处理,以便基于管理表13-2,从所获得的音频文件中确定与所指示的输出声音对应的音频文件。具体来讲,SIP控制器31-2根据音调ID“1”来参考音调管理表区22-2,以获得对应的音频文件。在如管理表13-2那样作出定义的情况下,与音调ID“7”对应的音频文件为“RING_B.WAV”。因此,SIP控制器31-2将音频文件再现指令发送到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2,以请求再现“RING_B.WAV”(步骤S29)。
因此,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2从音频文件存储区23-2中选择和获得下载的音频文件“RING_B.WAV”。然后,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2将拨号音声音输出到音调输出单元24-2,该音调输出单元24-2输出再现的声音(步骤S30)。在音调输出单元24-2是扬声器的情况下,允许用户从扬声器收听振铃音。振铃音依据其音调“RING”的类型,可以是响铃声音。
另一方面,一旦在如上所述的步骤S27处接收到INVITE消息,SIP控制器12便将通知发送到SIP控制器31-1,用于对接收到呼叫方信息作出应答(步骤S31)。呼叫方信息接收应答是通过被包含在100TRYING消息中来传送的。另外,SIP控制器12还作为代理服务器来工作的。SIP控制器12将在上述步骤S27中接收的INVITE消息中的呼叫方信息作为被叫方信息,传送到SIP控制器31-2中(步骤S32)。响应于该INVITE消息,SIP控制器31-2将180RINGING消息返回给SIP控制器12(步骤S33)。作为代理服务器工作的SIP控制器12将180RINGING消息传送到SIP控制器31-1(步骤S34)。
同时,SIP服务器1使信息处理终端2-1的呼叫方收听到回铃音(RBT)。为此目的,SIP服务器1将来自SIP控制器12的回铃音传输指示传送到SIP服务器31-1(步骤S35)。该回铃音传输指示是通过被包含在NOTIFY消息中来传送的。与在音调管理表13中定义的回铃音对应的音调ID作为音调输出指示,被包含在NOTIFY消息的参数中。如果如管理表13-1中所示的那样,在“用户A”的信息处理终端中作出定义,那么作为与回铃音对应的参数来通知音调ID“3”。
一旦接收到NOTIFY消息,SIP控制器31-1便将表示其正常接收的回铃音传输指示应答返回给SIP控制器2(步骤S36)。回铃音传输指示应答是通过被包含在200Ok消息中来传送的。另一方面,作为参数,音调输出指令被包含在由SIP控制器31-1接收的NOTIFY消息中。根据该指示,SIP控制器31-1执行选择处理,以便基于管理表13-1,从所获得的音频文件中确定与所指示的输出声音对应的音频文件。具体来讲,由于音调ID为“3”,所以SIP控制器31-1参考音调管理表区23-1,选择与音调ID“3”对应的音频文件“RBT_JPN.WAV”。SIP控制器31-1将音频文件再现指令发送到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1,以请求再现音频文件“RBT_JPN.WAV”(步骤S37)。
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1从音频文件存储区23-1中的下载音频文件中选择和获得音频文件“RBT_JPN.WAV”。然后,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1执行回铃音声音的输出处理,以便从音调输出单元24-1输出再现的声音(步骤S38)。如果音调输出单元24-1是手持机耳机,则允许用户从耳机收听回铃音。
当听到振铃音时,被叫用户用户例如通过摘机来作出响应。一旦从被叫用户那里接收到响应,SIP控制器31-2便将200OK消息传送到SIP服务器1的SIP控制器12(步骤S41)。作为代理服务器工作的SIP控制器12将200OK消息传送到SIP控制器31-1(步骤S42)。一旦接收到200OK消息,SIP控制器31-1便停止回铃音的传输,并且将表示接收应答的ACK消息返回给SIP控制器12,来作为响应(步骤S43)。作为代理服务器工作的SIP控制器12将ACK消息传送到呼叫目的地终端的SIP控制器31-2(步骤S44)。因此,在SIP控制器31-1和31-2间建立起媒体会话,从而能够进行通信控制(步骤S45)。这表示允许信息处理终端2-1和2-2的用户启动彼此的会谈。
结合图1、图2和图3的,通过使用图7中的顺序图,来描述在已经在图6中所示的过程中启动通信后,并且直到终止会谈以释放语音路径为止的过程步骤。信息处理终端2-1和信息处理终端2-2最初处于用户根据图6中所示的过程参与到会话的状态中。
信息处理终端2-1的呼叫方例如通过挂上听筒,来执行终止会谈的操作。为终止媒体会话,客户应用单元30-1向SIP服务器1的SIP控制器12通知从SIP控制器31-1接收到切断(步骤S51)。该切断接收通知是通过传输BYE消息来执行的。作为代理服务器工作的SIP控制器12将BYE消息传送到客户应用单元30-2的SIP控制器31-2(步骤S52)。
同时,SIP服务器使信息处理终端2-2的被叫方收听到忙音(BT)。SIP控制器12将NOTIFY消息传送到SIP控制器31-2(步骤S53)。与在音调管理表中定义的输出音“BT”的类型对应的音调ID被包含在该消息的参数中,作为音调输出指示。根据该指示,作为参数,从“用户B”的管理表13-2通知与输出音“BT”的类型对应的音调ID“4”。
一旦接收到BYE消息,SIP控制器31-2将200OK消息返回给SIP控制器12,以便对正常接收到忙音传输指示作出应答(步骤S54)。这意味着媒体会话的终止。另外,SIP控制器31-2还根据所接收的NOTIFY消息参数,得知音调输出指示。因此,SIP控制器31-2基于管理表13-2,从所获得的音频文件中确定与所指示的输出声音对应的音频文件。具体来讲,当音调ID为“4”时,SIP控制器31-2参考音调管理表区22-2,并选择音频文件“BT_JPN.WAV”作为与音调ID“4”对应的音频文件。SIP控制器31-2将音频文件再现指示发送到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2(步骤S55),以请求再现音频文件“BT_JPN.WAV”。
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2从音频文件存储区23-2有选择地获取下载的音频文件“BT_JPN.WAV”。然后,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2执行忙音声音输出处理,以便从音调输出单元24-2传送出所再现的忙音声音(步骤S56)。如果音调输出单元24-2是手持机耳机,那么用户从耳机收听忙音。用这种方式,被叫方能够意识到该呼叫被呼叫方终止(挂机(on-hook))。
当检测到被叫方挂机时,SIP控制器31-2向SIP控制器12通知接收到释放(步骤S57)。接收释放是通过200OK消息来传送的。当接收200OK消息时,作为代理服务器工作的SIP控制器12将200OK消息传送到呼叫终端的SIP控制器31-1(步骤S58),并终止该过程。
已经对根据本发明的音调输出控制进行了描述。因此,省略了对于停止输出音调的控制的描述。音调输出的停止可以用与在拨号音传输的顺序描述中相同的方式来控制。具体来讲,客户应用单元30将来自于SIP控制器31-1和31-2的操作事件通知给SIP服务器1的SIP控制器12。作为结果,客户应用单元30借助于NOTIFY消息,从SIP控制器12接收音调输出停止指示,随后向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1和33-2发出音频文件再现停止指示。替换地,客户应用单元30的SIP控制器31-1和31-2也可以基于其自身状态的变化来确定音调传输已被停止,然后可以将音调传输停止指示发送到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1和33-2。
上面的描述是在已经假定两个信息处理终端2-1和2-2分别使用不同的管理表13-1和13-2的情形下作出的。然而,这些表可被统一为单个表,以帮助简化系统结构。例如,可以当安装该系统时,在一个统一的标准管理表中定义输出声音。系统安装者将相同的音调管理表和相同的音频文件存储在所有信息处理终端中。当实际操作该系统时,音调管理表中的注册被改变,以便改变输出声音的定义。如上所述,这一改变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因此,通过在SIP服务器中初始地准备各种类型的音频文件,用户能够自己改变和更新管理表本身中的注册。这意味着能提高输出声音的变化的灵活性。
另外,上文主要是对在连接过程中的输出声音的传输的范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有时是通过信息处理终端中的SIP控制器,向SIP服务器的SIP控制器SIP通知客户应用中的特定业务的用法。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包括来自SIP控制器的音调输出指示的NOTIFY消息,从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获得系统专用业务音调。这意味着能再现在音调管理表中定义的音频文件,并且能从音调输出单元输出其音调。
在信息处理终端是IP电话终端以及SIP服务器是IP电话交换机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的结构使得专用小交换机网络中的IP电话交换机可以统一对由IP电话终端传送的输出声音进行管理。这是因为,当在IP电话交换机上执行注册控制期间,在IP电话交换机中改变音调定义时,IP电话终端从IP电话交换机获得音调管理表中的数据。因此,每一IP电话终端能更新在IP电话终端中存储的音调管理表和音频文件。这使得可以IP电话交换机和IP电话终端之间保持音频定义的同步。
另外,仅仅需要每一IP电话终端准备定义输出声音的表、和存储待使用的音频文件的区域。另一方面,数据被单一IP电话交换机所拥有,使得IP电话终端基于请求来获得和保存该数据。因此,这提供了使用户或系统安装者能够容易地安装数据的优点。
第二实施例
将参考图8A和8B以及图9,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在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管理表中,将音频文件统一成用于Windows(注册商标)的标准音频文件格式的WAV(声波文件)。然而,根据第二实施例,是根据信息处理终端的类型来格式化音频文件的。
图8A示出其中定义了音频文件的管理表,该音频文件被统一成用于电话终端的WAV。图8B示出定义了音频文件的管理表,该音频文件被格式化为MP3,并通过视频数据压缩方法压缩。MP3的音频文件使得可以在个人计算机屏幕上显示连接呼叫的过程。如结合图8B中的音调ID“2”所示,音频文件可以包括属于美国音调类型“SDT_USA_B.MP3”的那些音频文件。如图9所示,这些文件存储在音频文件存储区15A中。
对于音调类型“MP3”的指定被包含在SUBSCRIBE消息的终端信息中。一旦有对于在音调管理表中注册的请求,则在上述步骤S13中,从消息处理终端传送出SUBSCRIBE消息。基于该SUBSCRIBE消息,消息处理终端开始根据NOTIFY消息,从SIP服务器获得MP3指定的音频文件。
该结构使得可以使不同类型的终端输出不同类型的音调,即使音调输出指示是相同的。这对于解决例如当支持再现不同格式的音频文件时,图1中所示的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有效的。另外,对于解决当音频文件存储区不具有用于存储音频文件的足够存储区,由此使用高度压缩声音类型格式的音频文件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有效的。
第三实施例
将结合图1,参考图10至12,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不同于图1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的系统具有多媒体文件。多媒体文件被用于可视地显示与传输音调有关的句子。换句话说,多媒体文件是用于显示与文本文件或压缩数据的音调传输有关的图像或视频的文件。
如图10所示,除LANIFS11、SIP控制器12B、音调管理表13B、文件传输控制器14B和用于音频文件15B的存储区外,SIP服务器1B还具有用于文本文件16B和多媒体文件17B的存储区。信息处理终端2B除具有LANIFS21、音调管理表区22、音频文件存储区23、音调输出单元24B和客户应用单元30B外,还具有文本文件存储区25B、多媒体文件存储区26B和GUI(图形用户界面)显示输出单元27B。客户应用单元30B除SIP控制器31B、文件传输控制器32B和音频文件再现控制器33外,还具有文本文件显示控制器34B和多媒体文件显示控制器35B。
在图11中所示的音调管理表13B中,为每一音调ID包含了具有用于Windows(注册商标)的标准格式的文件。这些文件包括音频格式的WAV(声波文件)、文本格式的TXT(文本)文件、以及附有音频的视频形式的多媒体格式的AVI(音频视频交错)。图12表示这些文件的例子。
音频文件、文本文件和多媒体文件被分成它们各自的块。然而,这些文件可能以混合的形式存储在单一音频文件中。因此,可以举例说明,音频再现和图像显示的输出也能够通过单个再现控制器来控制。在这种情况下,系统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因此,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控制过程的特征在于:当下载音频文件时,对于获取在音调管理表中定义的文件的控制。根据第三实施例,所要获取的文件不限于音频文件,而可以是在音调管理表中定义的那些文件的任何一个。另外,第一实施例的音频文件再现指示对应于再现或显示被选文件的指示。不仅通过声音,而且通过显示文本、图像或视频,来向信息处理终端的用户呈现音调传输。
该结构使得不仅可以以能够作为来自耳机或扬声器的话音来获取的可听信号的形式来生成信息处理终端的输出声音,而且可以以作为屏幕上的文本和/或图像来获取的可视信号的形式来通知用户。
第四实施例
结合图1和5,将参考图13和14,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图13中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与图1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提供了多个SIP服务器,这些服务器中的一个用作文件提供服务器1A,其他服务器则用作音调管理服务器1-1和1-2。如图13所示,音调管理服务器1-1和1-2的每一个包括LANIFS11、SIP控制器12和音调管理表13。文件提供服务器1A具有LANIFS11、文件传输控制器14A,以及多个音频文件存储区15-1、15-2和15-3。
图14与图5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文件传输控制器14A来代替文件传输控制器14,并且该文件传输控制器14A被包括在文件提供服务器1A中。音频文件存储区15-1、15-2和15-3也被包括在文件提供服务器1A中。SIP控制器12被包括在音调管理服务器1-1和1-2的每一个中。这些步骤,即步骤S61至S68与步骤S11至S18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该结构可适用于SIP服务器无法确保用于音频文件的足够存储区的情形。这是因为,根据第四实施例,提供了能确保用于音频文件的足够存储区的文件提供服务器。
(第五实施例)
结合图13,参考图15,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图15中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与图13中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将文件提供服务器1A连接到互联网4。因此,分别通过LAN和ITN(互联网)路由器5-J和5-U,将音调管理服务器1-J和1-U,以及信息处理终端2-J和2-U连接到互联网4。
例如,在日本,多个信息处理终端2-J经LAN连接到ITN路由器5-J和SIP服务器1-J,形成一个专用电话系统。在美国,多个信息处理终端2-U经LAN连接到ITN路由器5-U和SIP服务器1-U,形成一个专用电话系统。因此,文件提供服务器1A在各个存储区中拥有各个国家的音频文件,从而被包括在分别用于日本的音频文件存储区15-J和用于美国的音频文件存储区15-U中。
图15中所示的各块具有与上文所述各块相同的功能和效果,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该结构允许音调管理服务器1-J和1-U定义与各个国家对应的输出声音。另外,文件提供服务器1A共同存储公用于各个国家的各种文件,并且这对于统一的文件管理是有效的。
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信息处理终端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在预定时间,例如不仅当信息处理终端向SIP服务器请求注册时,实现从SIP服务器那里进行管理表和与之关联的音频文件的数据传送,而且当在SIP服务器的音频文件存储区中新注册了音频文件时,声音输出设定系统也实现管理表和与之关联的音频文件的数据传送。因此,使得信息处理终端能够通过获得所传送的数据以及将其与自己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来更新其自己的存储区中的记录数据。这使得可以将信息处理终端中存储的音频文件更新为SIP服务器中的最新数据,从而使得该统一更简单和安全。
因此,在安装系统期间,使得SIP服务器能够在开始时容易地将最少量的音频文件传送到信息处理终端,并控制各种信息处理终端的声音。这使得信息处理终端的用户免于许多麻烦,并且使之不需要重构应用。
根据上文通过各实施例所提及的本发明,IP网络中的信息处理终端能够根据请求,使用SIP来获取在服务器中共同注册的输出声音文件。这便于由用户在信息处理终端处管理文件。另外,可以通过服务器为各个国际区域来统一管理文件。因此当用作服务器的电话交换机连接到用作信息处理终端的电话终端时,通信控制不一定局限于SIP,而是本发明可应用于任何电话系统,只要将其设计成以在经由网络交换的消息中包含音频文件的方式来传输该音频文件。

Claims (7)

1.一种在信息处理终端中使用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包括使用会话启动协议(SIP)并经由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SIP服务器和多个信息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SIP服务器和信息处理终端均具有用于记录输出声音的类型和它们的标识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管理表记录区,以及用于记录与所述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音频文件的音频文件存储区;以及
每一个所述信息处理终端均具有如下装置,该装置用于在预定时间获取在所述SIP服务器的对应区中的记录数据,并将其自己的记录数据与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来更新所记录的数据,从而使其与所获取的数据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信息处理终端中使用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其中,所述预定时间是当由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向SIP服务器请求注册或在所述SIP服务器的音频文件存储区中新注册了音频文件的原因,所述SIP服务器将相关的管理表和音频文件通知给所述信息处理终端的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信息处理终端中使用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其中,所述管理表是与所述多个信息处理终端的每一个相关联地、在所述SIP服务器中提供的,并且是仅仅与由该信息处理终端使用的音频文件相关联地、在每一信息处理终端中提供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信息处理终端中使用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其中,所述SIP服务器和所述信息处理终端除音频文件外,还均具有文本文件、多媒体文件、以及其与输出声音标识码对应的存储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信息处理终端中使用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其中,所述声音输出设定系统包括多个SIP服务器,所述多个SIP服务器的一个用作文件提供服务器,该文件提供服务器具有多个用于存储多个音频文件的音频文件存储区,以及其余SIP服务器用作音调管理服务器,每一个音调管理服务器均具有与各信息处理终端对应的管理表记录区;以及
所述音调管理服务器从所述文件提供服务器中检索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对应的音频文件,并将检索到的文件传送到所述信息处理终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信息处理终端中使用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其中,通过将音调管理服务器经由局域网(LAN)分别连接到与之关联的信息处理终端,而形成多个系统,并且该多个系统经由互联网连接到所述文件提供服务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信息处理终端中使用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其中,所述SIP服务器用作用于控制电话交换机功能的中央IP电话装置,以及所述信息处理终端用作IP电话终端。
CN2008100037566A 2007-01-22 2008-01-22 用于信息处理终端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 Active CN1012474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11054 2007-01-22
JP2007011054A JP4829801B2 (ja) 2007-01-22 2007-01-22 情報処理端末の出力音設定システム
JP2007011054 2007-01-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7444A CN101247444A (zh) 2008-08-20
CN101247444B true CN101247444B (zh) 2012-08-08

Family

ID=39166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37566A Active CN101247444B (zh) 2007-01-22 2008-01-22 用于信息处理终端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53312B2 (zh)
JP (1) JP4829801B2 (zh)
CN (1) CN101247444B (zh)
GB (1) GB2445876B (zh)
HK (1) HK11198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97043B1 (ko) * 2006-03-24 2008-01-23 리얼네트웍스아시아퍼시픽 주식회사 사용자 출력 위치 지정 rbt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10031425A1 (en) * 2008-09-03 2010-03-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l uri hand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GB2494152B (en) 2011-08-31 2018-04-11 Metaswitch Networks Ltd Communication services
CN103685485B (zh) * 2013-12-02 2017-05-17 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 移动终端VoIP通讯音频管理系统
JP6887596B2 (ja) * 2016-09-30 2021-06-16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Ip電話サーバ装置、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ip電話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1594A (zh) * 2003-05-20 2004-12-01 ������������ʽ���� 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
EP1624661A2 (en) * 2004-08-04 2006-0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P telephone system, IP telephon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call destination user using ring tone
CN1735093A (zh) * 2004-08-11 2006-02-1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
EP1708468A1 (en) * 2005-03-29 2006-10-04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global telephony capabilitie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60222A (ja) * 1992-03-16 1993-10-08 Fujitsu Ltd 交換機のトーン制御方式
US7411984B1 (en) * 2001-02-27 2008-08-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of providing tone information to nodes in a packet network
US7233658B2 (en) 2002-08-13 2007-06-19 At&T Knowledge Ventures, L.P. Flexible ring-tone service
JP2004312357A (ja) * 2003-04-07 2004-11-04 Yamaha Corp インターネット電話装置、情報通知装置、音声提供装置、及びインターネット電話システム
JP2004312316A (ja) * 2003-04-07 2004-11-0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通話端末、通話システムおよび通話端末の着信/呼出中音再生方法
KR100490006B1 (ko) 2003-06-23 2005-05-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자동 톤 검출 및 갱신이 가능한 브이오아이피 시스템 및그 제어 방법
US20060077957A1 (en) * 2004-10-08 2006-04-13 Umamaheswar Reddy Call handoff between subscriber's multiple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networks
JP2006270558A (ja) * 2005-03-24 2006-10-05 Kddi Corp 発信中にコンテンツを再生するip電話装置の発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623642B2 (en) 2005-05-13 2009-11-24 Genexies Mobile, S. 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ying call indication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t least partially implemented in computer file access networks
US7970017B2 (en) * 2005-07-13 2011-06-2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eer-to-peer synchronization of data between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1594A (zh) * 2003-05-20 2004-12-01 ������������ʽ���� 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
EP1624661A2 (en) * 2004-08-04 2006-0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P telephone system, IP telephon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call destination user using ring tone
CN1735093A (zh) * 2004-08-11 2006-02-1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
EP1708468A1 (en) * 2005-03-29 2006-10-04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global telephony capabilitie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445876A (en) 2008-07-23
CN101247444A (zh) 2008-08-20
GB2445876B (en) 2009-07-08
US20080175231A1 (en) 2008-07-24
JP4829801B2 (ja) 2011-12-07
US9253312B2 (en) 2016-02-02
HK1119886A1 (en) 2009-03-13
GB0801136D0 (en) 2008-02-27
JP2008177977A (ja) 2008-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12516B1 (en) Customised playback telephony services
US8059801B2 (en) Telephon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 method of delivering content to a calling party and a method of distributing information to a calling party
CN1964396B (zh) 实现彩铃复制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JP4548242B2 (ja) 音声ip電話方法と装置。
US6052440A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livering a multimedia alarm call message
EP2487926A2 (en) System, Method and Service Server for Playing Media Resources
WO2008023359A2 (en) A software bridge for multi-point multi-media teleconferencing and telecollaboration
CN101247444B (zh) 用于信息处理终端的声音输出设定系统
EP2330786A1 (en) Media resource system and media resource providing method
US20020073142A1 (en) Messaging
US20170272518A1 (en) Method for calling up a media file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xecuting the method,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alling up the media file
JP6652735B2 (ja) 電話システム
JP2004282609A (ja) 音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KR20070023378A (ko) 인터넷전화에서 오디오음원을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820418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ieving voicemail messages via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CN101605182A (zh) 应用服务器、播放振铃音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JP2005094480A (ja) Pstn端末収容装置
KR2004007434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피어 투 피어 기능을 이용한 링백톤서비스 제어방법
JP2004356756A (ja) 電話発信時に音声広告を配信する音声広告配信方法、これを実現するための音声広告配信システム
JP2002171350A (ja) 通話録音システム
KR20050105753A (ko) 착신응답 대기시간을 이용한 정보제공방법 및 시스템과,이를 위한 통신단말
KR20120099322A (ko) 홈 네트워크에서의 벨소리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JP2004048239A (ja) ネットワーク自動交換システム
KR20060120524A (ko) 착신응답 대기시간을 이용한 정보제공방법
JP2002132671A (ja)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情報配信装置、情報配信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988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1988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EC INFRONTIA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INFOT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13

Address after: Kawasaki

Patentee after: NEC INFRONTIA CORP.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Infrontia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