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4530A - 一种磨削装置及使用该磨削装置的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磨削装置及使用该磨削装置的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4530A
CN101244530A CNA2008101033098A CN200810103309A CN101244530A CN 101244530 A CN101244530 A CN 101244530A CN A2008101033098 A CNA2008101033098 A CN A2008101033098A CN 200810103309 A CN200810103309 A CN 200810103309A CN 101244530 A CN101244530 A CN 101244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emery wheel
spindle
wheel
grind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033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4530B (zh
Inventor
陈耀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8101033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445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44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4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4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4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磨削装置,包括一碗形的外砂轮、一碗形的内砂轮、和一砂轮轴,所述外砂轮套接于所述内砂轮上;所述砂轮轴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砂轮定位接口,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外砂轮、内砂轮;所述内砂轮固定在所述砂轮轴上,用于对工件进行细磨;所述外砂轮可在所述砂轮轴的轴向上移动,用于对工件进行粗磨。本发明的磨削装置,可提高加工精度,减小砂轮磨损,提高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使用该磨削装置的磨床。

Description

一种磨削装置及使用该磨削装置的磨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磨削装置及使用该磨削装置的磨床,其特别适于在光学元件冷加工中使用。
背景技术
磨削,就是利用磨料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是零件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磨削加工中的最重要工具是砂轮,由磨粒、结合剂和空隙构成其三要素。随着磨粒、结合剂及砂轮制造工艺的不同,砂轮的特性差别可能很大,对磨削加工的精度和生产效率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满足加工精度要求,常需对砂轮进行修整,特别地,在其磨损较大时,必须予以更换。此外,在一些砂轮中,由有磨粒部分和无魔粒部分两部分组成,为方便起见,以下分别称其为砂轮体与砂轮座。
目前,在机械制造,特别是光学元件加工过程中,常需对工件进行球面加工。一种公知的加工方法是,采用碗形砂轮对工件的表面进行磨削、光整,其中,砂轮轴与工件轴相交一个角度,砂轮与工件分别绕各自轴线旋转,由此可形成球面。请参见图1,该图为球面加工原理图。图1中,有关符号含义为:D为球面的直径;Dk为砂轮内表面的直径;K为球肩到球心的距离,当球肩大于半球时K为正,当球肩小于半球时K为负;α为砂轮实际旋转轴线与工件实际旋转轴线的夹角;O为球心;B为砂轮与工件的上接触点;C为砂轮与工件的下接触点。如图1所示,有,
Dk=BC         (1)
Dk = D ( D / 2 + K ) - - - ( 2 )
sinα=Dk/D    (3)
在加工球面时,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应当:保证砂轮实际旋转轴线过球心,使砂轮与工件接触点的运动轨迹和这些点在球面上形成的圆重合;使砂轮实际旋转轴线与工件实际旋转轴线间的夹角为α,以确定球面加工位置。特别地,应尽量减小砂轮实际旋转轴线与工件实际旋转轴线间夹角α与理论值的偏差,否则,若α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就会影响工件曲率半径的加工精度。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为方便安装,都假定砂轮实际旋转轴线与砂轮轴重合,工件实际旋转轴线与工件轴重合。对于球面直径为D的工件,首先根据公式(2)求出砂轮内表面的直径Dk,选择合适的砂轮;然后根据公式(3)求出工件或砂轮的安装角,即砂轮轴与工件轴的夹角,其近似为砂轮实际旋转轴线与工件实际旋转轴线间夹角α。特别地,考虑到工件轴安装位置的限制,通常使砂轮轴摆动一定的角度α。
按照上述原理,人们现已可加工出满足精度要求的球面工件。实际上,在加工球面时,常进行两道工序:首先进行粗磨,以提高效率;然后进行细磨,以提高精度。为了提高加工效率,人们发明了一种磨削装置,如德国专利(DE19809353)所披露:在常规的碗形砂轮基础上,把一个直径较小的砂轮套在另一个直径较大的砂轮中,其中,用于粗磨的内砂轮可沿砂轮轴的轴向移动,而用于细磨的外砂轮被固定在砂轮轴的转轴上。这种磨削装置,变换工序时只需调整砂轮位置而不需重新夹持工件,由此,节省了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但是,这种磨削装置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简述如下:
用较小的内砂轮去完成粗磨时较大的切削余量,导致内砂轮磨损较快;磨损后,内砂轮的内表面直径Dk增大,导致内砂轮与工件接触弧度增大,从而影响球面曲率半径加工精度;如频繁修整、更换砂轮,则增加生产成本,并影响生产效率。反之,若将外砂轮用于粗磨,内砂轮用于细磨,可减小内砂轮的磨损,但又会影响加工精度,这是因为:细磨时,对内砂轮实际旋转轴线与工件实际旋转轴线间夹角α要求更为严格,但因内砂轮轴颈与外砂轮轴颈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间隙,致使内砂轮的实际旋转轴线与工件实际旋转轴线间夹角α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从而降低工件曲率半径加工精度。
现有技术中的磨床,砂轮轴的摆动由摆动轴调整,如欧洲专利(EP0685298)披露的一种磨床:电机通过机械传动装置驱动摆动绕其中心轴线旋转,然后通过回转机构将摆动轴的圆周运动变为砂轮轴的摆动。由于任何机械传动装置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反向间隙,当工件的曲率半径需要通过摆动轴微量调整时,会受到反向间隙的限制,使得摆动轴不能完全按照要求运动,导致砂轮轴的摆动角度产生偏差,由此增加砂轮实际旋转轴线与工件实际旋转轴线间夹角α的误差,最终降低加工精度。此外,欧洲专利(EP1867430)披露了另一种磨床:电机与摆动轴一体安装,由电机直接驱动摆动轴绕其中心轴线旋转,从而消除机械传动装置的反向间隙影响,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但是,该种磨床设置两套砂轮轴与工件轴,其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由粗磨转为细磨时,还需重新夹持工件,从而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磨削过程特别是光学冷加工过程中,会在磨削区形成瞬时高温,因此需要用工作介质(磨削液或抛光液)进行降温。但是,因工作介质对机械零件腐蚀性很大,需要对磨床进行全封闭防护。流行的防护装置有两种:其一是卷帘式防护,其防护材料为高强度防水织物,使用时要先进行精确调整,使卷帘轴线与移动方向绝对垂直,否则,稍有倾斜,就会造成卷帘跑偏,影响密封作用;其二是迷宫式防护,其防护材料为金属板加涂层,也就是钣金,因此要求其使用过程中有较大的间隙,否则,间隙太小,钣金件间易产生刮蹭;此外,使用一段时间后,涂层可能会脱落,从而导致堵塞有关管道和介质通道,最终影响磨床的使用。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磨削装置,或加工精度不高,或生产效率较低,或生产成本较高;相应地,现有技术中的磨床,也存在加工精度不高、生产效率较低、防护措施不好、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仅限于解决上述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没有提出整套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磨削装置,其加工精度较高,还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该磨削装置的磨床。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磨削装置,包括一碗形的外砂轮、一碗形的内砂轮、和一砂轮轴,所述外砂轮套接于所述内砂轮上;所述砂轮轴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砂轮定位接口,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外砂轮、内砂轮;所述内砂轮固定在所述砂轮轴上,用于对工件进行细磨;所述外砂轮可在所述砂轮轴的轴向上移动,用于对工件进行粗磨。
所述内砂轮的砂轮座上设置内砂轮连接杆,通过内砂轮定位接口与所述砂轮轴的转轴固定。
所述砂轮轴的转轴上还套接一外砂轮移动装置,可沿所述砂轮轴的轴向移动;所述外砂轮移动装置与所述外砂轮的砂轮座固定。
所述外砂轮的砂轮座上设置外砂轮连接杆,可压入所述砂轮轴的外砂轮定位接口中。
所述外砂轮移动装置的外径与所述砂轮轴外壳的外径相等。
使用上述磨削装置的磨床,还包括,一工件轴,用来夹持工件;一摆动轴,通过回转机构与所述砂轮轴连接,用于调整所述砂轮轴的摆动;还包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摆动轴;所述电机的定子与所述摆动轴的外壳固定,所述电机的转子与所述摆动轴的转轴固定。
在此基础上,该种磨床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
在所述摆动轴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前平衡块、后平衡块。
在所述砂轮轴及所述工件轴的外面设置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在所述摆动轴的位置开口,在该开口处还设置迷宫槽。
在所述摆动轴的外壳上,还设置移动挡板;所述移动挡板夹在所述防护罩与所述迷宫槽之间。
所述移动挡板为耐腐蚀材料,通过切削加工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磨削装置,将外砂轮套在内砂轮上,在粗磨工序转为细磨工序时,只需要调整内、外砂轮的相对位置而不需重新夹持工件,从而提高加工效率。特别地,外砂轮用于粗磨,其可沿砂轮轴的轴向进行移动,适应粗磨与细磨工序转换需要;内砂轮用于细磨,其直接固定在砂轮轴的转轴上,保证内砂轮实际旋转轴与砂轮轴之间不会出现间隙,由此,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具体说明如下:
外砂轮用作粗磨,其对加工精度的要求相对于细磨时小,即使外砂轮的实际旋转轴线与工件实际旋转轴线间夹角α与理论值存在一定偏差,并导致球面曲率半径产生误差,也可以通过后续的细磨工序予加以解决。内砂轮用于细磨,其加工精度更高,又难以通过后续工序进行补救,因此应尽量降低内砂轮实际旋转轴线与工件实际旋转轴线间夹角α与理论值的误差;由于内砂轮直接固定在砂轮轴的转轴上,内砂轮实际旋转轴与砂轮轴之间不存在间隙,即内砂轮实际旋转轴线与砂轮轴重合;将砂轮轴与工件轴间的相对角度按理论值调整好后,内砂轮实际旋转轴线与工件实际旋转轴线间夹角α与理论值基本没有偏差,也就是说,基本消除了夹角α的系统误差;由于减小了夹角α的误差,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件球面曲率半径的加工精度。进一步地,内砂轮用于细磨,其磨损相对较慢,其内表面直径Dk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使得内砂轮与工件接触弧度相对稳定,从而保证工件球面曲率半径加工的精度。
另外,砂轮磨损的快慢与砂轮的面积相关:磨削面积大,砂轮磨损相对较慢;反之,磨削面积小,砂轮磨损相对较快。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用外砂轮粗磨较大的加工余量,用内砂轮细磨较小的加工余量,有利于合理分配砂轮磨损。实际生产过程中,内、外砂轮往往同时进行修整或更换,在本发明中,内、外砂轮的磨损程度基本一致,从而减小内、外砂轮修整或更换的频率,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内、外砂轮磨损程度快慢相当,也有利于提高磨削后工件质量的一致性。
使用该磨削装置的磨床,不仅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改善其整体性能,其还可进一步改进,具体是:
摆动轴采用电机驱动,电机定子与摆动轴的外壳固定,电机的转子则直接装在摆动轴的转轴上。省去电机与摆动轴之间机械传动装置,实现了摆动轴的直接驱动,消除摆动轴受到的反向间隙影响。当工件的曲率半径需通过摆动轴微量调整时,因无反向间隙影响,可使砂轮轴按预定要求摆动,进而减小砂轮实际旋转轴线与工件实际旋转轴线间夹角α的误差,从而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另外,本发明的磨床,防护罩采用迷宫式防护结构,移动挡板采用耐腐蚀的材料制成。由于移动挡板不需加涂层,有利于减小迷宫间隙,提高磨床防护结构的密封性能,也避免移动档板间的刮蹭,减少刮蹭对加工过程的干扰,此外,也消除了涂层脱落对磨床使用产生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球面加工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磨削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内砂轮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外砂轮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磨削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磨床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正视图;
图8是图7中G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有关附图标记如下:
1-内砂轮,1.1-内砂轮体,1.2-内砂轮座,1.3-内砂轮连接杆;
2-外砂轮,2.1-外砂轮体,2.2-外砂轮座,2.3-外砂轮连接杆;
4-内六角螺钉;
5-内砂轮定位接口;
6-外砂轮定位接口;
7-砂轮轴外壳;
8-外砂轮移动装置;
9-水平导轨;
10-电机;
12-垂直导轨;
13-工件夹;
14-砂轮轴连接座;
15-前平衡块;
16-后平衡块;
17-床身;
18-防护罩;
19-迷宫槽;
20-移动档板;
21-砂轮轴固定座;
22-电机固定座;
100-磨削装置;
200-磨床;
S-工件轴;
V-砂轮轴;
T-摆动轴。
有关符号及含义如下:
D、球面的直径;
Dk、砂轮内表面的直径;
K、球肩到球心的距离,当球肩大于半球时K为正,当球肩小于半球时K为负;
α、砂轮轴与工件轴的夹角;
O、球心;
B、砂轮与工件的上接触点;
C、砂轮与工件的下接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磨削装置,在砂轮轴上安装两个相互独立的砂轮,分别为外砂轮、内砂轮,其中,内砂轮固定在砂轮轴的转轴上,用于细磨;外砂轮可沿砂轮轴作轴向移动,用于粗磨;磨床,使用上述磨削装置,摆动轴采用力矩电机驱动,电机定子与摆动轴的外壳固定,电机的转子则直接装在摆动轴的转轴上,而摆动轴与砂轮轴直接连接;进一步地,防护罩采用迷宫式防护结构,其可移动部件采用耐腐蚀材料,通过切削加工制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见图2,该图为本发明磨削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请同时参见图3、图4,其分别为图2中内砂轮、外砂轮的放大图。在该实施例中,磨削装置100包括:一内砂轮1,用于细磨;一外砂轮2,用于粗磨,具体说明如下:
内砂轮1由内砂轮体1.1、内砂轮座1.2组成,其中,内砂轮体1.1装在内砂轮座1.2的下部,用于对工件(图未示)进行细磨;在内砂轮座1.2上部还设有内砂轮连接杆1.3,可压入砂轮轴V上设置的内砂轮定位接口5中。安装时,将内砂轮连接杆1.3压入内砂轮定位接口5中,并与砂轮轴V固定,使得内砂轮连接杆1.3与内砂轮定位接口5之间不出现间隙。其中,内砂轮连接杆1.3通过任意一种扳手接口,如内三角、内四角、内六角、双孔接口等与砂轮轴V紧固,由此既保证两者间的连接可靠性,又方便安装维护。
外砂轮2由外砂轮体2.1、外砂轮座2.2组成,其中,外砂轮体2.1装在外砂轮座2.2的下部,用于对工件进行粗磨;外砂轮座2.2与砂轮轴V下部套接的外砂轮移动装置8固定;在外砂轮座2.2的上部还设有外砂轮连接杆2.3,压入砂轮轴V上设置的外砂轮定位接口6中,使外砂轮座2.2与内砂轮座1.2贴合。该实施例中,外砂轮移动装置8可沿砂轮轴V轴向移动,使外砂轮2也可沿砂轮轴V轴向移动,从而调整外砂轮2与砂轮轴V的相对位置,进行粗磨工序与细磨工序的转换,具体是:将外砂轮移动装置8沿砂轮轴V下推并固定时,由外砂轮2对工件进行粗磨;反之,将外砂轮移动装置8沿砂轮轴V上推并固定时,由内砂轮1对工件进行细磨。优选地,外砂轮移动装置8的外径与砂轮轴外壳7的外径相等,既保持可靠的连接强度,又便于安装维护。
装配时,首先将砂轮连接杆1.3压入内砂轮轴接口5中,优选地通过内六角螺钉4与砂轮轴V固定,使得内砂轮连接杆1.3与内砂轮定位接口5之间不出现间隙;再将外砂轮2套在内砂轮1上,将外砂轮连接杆2.3压入外砂轮定位接口6中,并将外砂轮座2.2与外砂轮移动装置8固定;然后根据粗磨或细磨工序,相应地将外砂轮移动装置8沿砂轮轴V下推或上推;最后将外砂轮移动装置8固定,由此做好加工准备。
按照上述结构并装配后磨削装置100,在粗磨工序转为细磨工序时不需重新夹持工件,从而提高加工效率。特别地,外砂轮2用于粗磨,且可进行轴向移动,适应粗磨与细磨工序转换需要;内砂轮1用于细磨,且固定在砂轮轴V的转轴上,保证内砂轮1的实际旋转轴线与砂轮轴V之间不会出现间隙。由于外砂轮2用作粗磨,其对加工精度相对于细磨时小,即使外砂轮2的实际旋转轴线与工件实际旋转轴线间夹角α与理论值存在一定偏差,而导致球面曲率半径产生误差,也可以通过后续的细磨工序予加以解决。内砂轮1用于细磨,其加工精度要求更高,应尽量降低内砂轮实际旋转轴线与工件实际旋转轴线间夹角α与理论值的误差;由于内砂轮1通过内砂轮定位接口5直接与砂轮轴V的转轴固定,内砂轮1的实际旋转轴线与砂轮轴V之间不存在间隙;将砂轮轴V与工件轴S间的相对位置按理论值α调整好后,内砂轮1实际旋转轴线与砂轮轴V重合,换言之,就是基本消除了内砂轮1实际旋转轴与工件实际旋转轴线间夹角α的系统误差;可以理解的是,减小内砂轮1实际旋转轴与工件实际旋转轴线间夹角α的误差后,有利于提高球面曲率半径的加工精度。进一步地,内砂轮1用于细磨,其磨损相对较慢,其内表面直径Dk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由此,内砂轮1与工件的接触弧度相对稳定,有利于保证球面曲率半径加工的精度。
可以理解的是,砂轮磨损的快慢与砂轮的面积相关:磨削面积大,砂轮磨损相对较慢;反之,磨削面积小,砂轮磨损相对较快。本实施例中的磨削装置100,用外砂轮2粗磨较大的加工余量,用内砂轮1细磨较小的加工余量,为合理分配内砂轮1与外砂轮2的磨损提供了条件。通常,内砂轮1、外砂轮2同时进行修整或更换,即使其中一个磨损较快,而另一个砂轮磨损较慢,也会对两者都进行修整或更换。若内砂轮1、外砂轮2的磨损程度基本一致,则可减小砂轮修整或更换的频率,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内砂轮1、外砂轮2的磨损程度快慢相当,也有助于提高磨削后工件质量的一致性。
请参见图5,该图为本发明磨削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本实施中的磨削装置100,是对第一实施例的简化,其区别在于:外砂轮2取消外砂轮连接杆2.3,外砂轮座2.2直接与外砂轮移动装置8固定;相应地,砂轮轴V也可取消外砂轮定位接口6,而只保留内砂轮定位接口5。
该种磨削装置100,用于细磨的内砂轮1固定在砂轮轴V上,而用于粗磨的外砂轮2可沿砂轮轴V的轴向移动。根据前述分析,其同样可提高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砂轮轴V及外砂轮座2.2的加工更为简单,也提高了磨削装置100的通用性;但由于外砂轮2的周向未进行固定,使得外砂轮2的实际旋转轴线与工件轴T间的夹角α与理论值产生较大偏差,导致粗磨时的加工精度相对较低,因而会增加后续细磨工序中的工作量。
以上对本发明的磨削装置100进行了详尽的说明,显然,使用该磨削装置100的磨床,有助于提高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下对本发明的磨床进行说明,其中,有关磨削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如前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6,该图是本发明磨床的立体图。本发明提供的磨床200,包括:工件轴S,其上端设有工件夹13,用于夹持并固定工件;砂轮轴V,其下端设置砂轮接口,用以安装磨削装置100,该磨削装置100由碗形的内砂轮1与外砂轮2组成,其中,内砂轮1与砂轮轴V固定,用于对工件进行细磨,外砂轮2可沿砂轮轴V的轴向移动,用于对工件进行粗磨;摆动轴T,设置在床身17上部,其通过回转机构(图未示)与砂轮轴V连接,用以驱动砂轮轴V的摆动;电机10,用于驱动摆动轴T,并进而控制砂轮轴V的摆动。
所述工件轴S固定在工件轴固定座21上,其中,工件轴固定座21可沿床身17上的垂直导轨12滑动;通过移动工件轴固定座21,可调整工件轴S的上下位置,控制工件在工件轴S轴线方向的进给量。
所述砂轮轴V配置在工件轴S的上方,与摆动轴T连接;摆动轴T运动时,砂轮轴V可相应摆动,从而调整砂轮轴V与工件轴S间的夹角,以满足球面加工的要求。砂轮轴V可设置标准砂轮接口,也可设置多个不同规格的砂轮接口,以适用不同规格砂轮的安装需要。
所述摆动轴T设置在床身17上部,通过砂轮轴连接座14上的回转机构(图未示)与砂轮轴V连接,用以控制砂轮轴V的摆动。所述摆动轴T由电机10驱动。
所述电机10固定在电机固定座22上,该电机固定座22可沿床身17上部的水平导轨9移动。电机10的定子与摆动轴T的外壳固定,电机10的转子直接装在摆动轴T的转轴上,用于驱动摆动轴T。此种连接方式,实现电机10对摆动轴T的直接驱动,消除摆动轴T反向间隙影响,减小砂轮轴V摆动角度的误差。
优选地,电机10为力矩电机,其特点是电机的转速与外加电压成正比,通过调压装置改变电压即可对电机转子调速,便于对摆动轴T进行直接控制,并实现对砂轮轴V的间接控制。
优选地,在摆动轴T的外壳两端分别设置前平衡块15、后平衡块16,可减小电机10造成的振动,增加设备工作的稳定性,避免摆动轴T转轴的基准位置产生偏差,保证砂轮轴V与工件轴S间的夹角不产生大的系统误差。
按照上述措施,在工件的曲率半径需通过摆动轴T微量调整时,由于消除了摆动轴T的反向间隙影响,可实现砂轮轴V摆动角度的精确控制,保证砂轮轴V与工件轴S相对位置的准确,减小砂轮轴V与工件轴S间夹角与理论值的误差,进而减小砂轮实际旋转轴线与工件实际旋转轴线间夹角α的系统误差,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众所周知,在磨削过程中,会在磨削区形成瞬时高温,因此需要用工作介质(磨削液或抛光液)进行降温。但因工作介质对机械零件腐蚀性很大,需对磨床进行全封闭防护。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磨床200,也采取全封闭防护装置,现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7,该图为图6的正视图,请同时参见图8,该图为图7中G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为本发明的磨床200,在砂轮轴V、工件轴S外设置防护罩18,所述防护罩18在摆动轴T的位置开口,该开口的尺寸略大于摆动轴T外壳的尺寸;在该开口处设置上、下迷宫槽19,以防止工作介质溅出。在摆动轴T的外壳上,设置有上、下移动挡板20,该移动挡板20夹在防护罩18与迷宫槽19之间,其尺寸略大于防护罩18开口的尺寸,在摆动轴T沿水平导轨9运动时,保证防护罩18开口封闭;并且移动挡板20的厚度与迷宫间隙相当,有利于防护结构的密封性能。
本发明的磨床200,采用迷宫式防护结构,其密封性相对较好。优选地,移动挡板20采用耐腐蚀材料的制成,其通过切削加工后可满足特定尺寸、形状的要求。移动挡板20不需加涂层,有利于减小迷宫间隙,提高防护结构的密封性能,还可避免移动部件间的刮蹭,减少刮蹭对加工过程的干扰。此外,由于未加涂层,不会出现涂层脱落现象,避免对磨床200的使用造成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 一种磨削装置,包括一碗形的外砂轮、一碗形的内砂轮、和一砂轮轴,所述外砂轮套接于所述内砂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轴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砂轮定位接口,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外砂轮、内砂轮;所述内砂轮固定在所述砂轮轴上,用于对工件进行细磨;所述外砂轮可在所述砂轮轴的轴向上移动,用于对工件进行粗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砂轮的砂轮座上设置内砂轮连接杆,通过内砂轮定位接口与所述砂轮轴的转轴固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轴的转轴上还套接一外砂轮移动装置,可沿所述砂轮轴的轴向移动;所述外砂轮移动装置与所述外砂轮的砂轮座固定。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砂轮的砂轮座上设置外砂轮连接杆,可压入所述砂轮轴的外砂轮定位接口中。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砂轮移动装置的外径与所述砂轮轴外壳的外径相等。
6. 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磨削装置的磨床,还包括,一工件轴,用来夹持工件;一摆动轴,通过回转机构与所述砂轮轴连接,用于调整所述砂轮轴的摆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摆动轴;所述电机的定子与所述摆动轴的外壳固定,所述电机的转子与所述摆动轴的转轴固定。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摆动轴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前平衡块、后平衡块。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砂轮轴及所述工件轴的外面设置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在所述摆动轴的位置开口,在该开口处还设置迷宫槽。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摆动轴的外壳上,还设置移动挡板;所述移动挡板夹在所述防护罩与所述迷宫槽之间。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挡板为耐腐蚀材料,通过切削加工而成。
CN2008101033098A 2008-04-02 2008-04-02 一种磨床 Active CN101244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33098A CN101244530B (zh) 2008-04-02 2008-04-02 一种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33098A CN101244530B (zh) 2008-04-02 2008-04-02 一种磨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4530A true CN101244530A (zh) 2008-08-20
CN101244530B CN101244530B (zh) 2010-08-11

Family

ID=39945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33098A Active CN101244530B (zh) 2008-04-02 2008-04-02 一种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4453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4005A (zh) * 2013-03-19 2013-06-12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一种球面及平面光学元件的面接触磨抛装置及方法
CN103170886A (zh) * 2013-03-19 2013-06-26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一种球面及平面光学元件的线接触磨抛装置及方法
CN103663951A (zh) * 2012-08-31 2014-03-26 昆山冠益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精雕机磨轮
CN103663952A (zh) * 2012-08-31 2014-03-26 昆山冠益玻璃有限公司 一体式玻璃精雕机磨轮
US10430359B2 (en) 2012-05-29 2019-10-01 Balluff Gmbh Use of an IO link for linking field devices
CN111376142A (zh) * 2019-12-25 2020-07-07 苏州大学 一种大口径非球面镜数控铣磨成形抛光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30359B2 (en) 2012-05-29 2019-10-01 Balluff Gmbh Use of an IO link for linking field devices
CN103663951A (zh) * 2012-08-31 2014-03-26 昆山冠益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精雕机磨轮
CN103663952A (zh) * 2012-08-31 2014-03-26 昆山冠益玻璃有限公司 一体式玻璃精雕机磨轮
CN103144005A (zh) * 2013-03-19 2013-06-12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一种球面及平面光学元件的面接触磨抛装置及方法
CN103170886A (zh) * 2013-03-19 2013-06-26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一种球面及平面光学元件的线接触磨抛装置及方法
CN103170886B (zh) * 2013-03-19 2016-08-24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一种球面及平面光学元件的线接触磨抛装置及方法
CN111376142A (zh) * 2019-12-25 2020-07-07 苏州大学 一种大口径非球面镜数控铣磨成形抛光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4530B (zh) 201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1900B (zh) 碳化硅晶片斜面磨削、研磨和抛光机及其操作方法
CN101244530B (zh) 一种磨床
CN101128284B (zh) 用于磨光硬表面、特别是玻璃表面的装置
CN101564824B (zh) 一种磁流变斜轴抛光方法及装置
CN103331694B (zh) 一种抛光区域可调式抛光装置
CN201189633Y (zh) 一种抛光装置
US10478909B2 (en) Machine for machining workpieces
CN100493846C (zh) 修整可控型超精密抛光机
US9421660B2 (en) Polishing method for machining an optical surface of an optical lens and polishing tools suitable therefor
CN101341003A (zh) 砂轮修整装置
CN207171672U (zh) 一种内圆磨削装置
JP2018199210A (ja) 平行及び対向するように装着される2つの砥石が容易に交換できる連続圧縮線ばね研磨装置
CN103128663B (zh) 气囊抛光工具修整器
CN205380527U (zh) 一种机器人减速机摆线轮加工专用磨床
CN101204787A (zh) 行星式精密球体研磨机
CN113458909A (zh) 一种光学透镜双面抛光方法
CN104802089B (zh) 一种基于杯形工具球面包络的圆弧砂轮在线修整装置
CN104191323A (zh) 一种下压型无心磨床
CN206185674U (zh) 反应釜镜面抛光机
CN202984832U (zh) 齿轮磨棱倒角机
CN201115929Y (zh) 修整可控型超精密抛光机
CN102941529A (zh) 一种行星运动式研磨装置
CN110815046A (zh) 一种修整器与主轴一体化装配的螺纹磨床
CN101125412A (zh) 一种盘类零件端面槽的磨削方法
CN203197714U (zh) 回转支承加工专用数控磨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