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1723B - 光信息记录媒体 - Google Patents

光信息记录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1723B
CN101241723B CN2008100060914A CN200810006091A CN101241723B CN 101241723 B CN101241723 B CN 101241723B CN 2008100060914 A CN2008100060914 A CN 2008100060914A CN 200810006091 A CN200810006091 A CN 200810006091A CN 101241723 B CN101241723 B CN 1012417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cording media
optic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60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1723A (zh
Inventor
松田勋
原风美
大津毅
萩原基光
宫田章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o Yu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o Yu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o Yu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o Yud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41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1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1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17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73Tracks
    • G11B7/24079Width or depth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11B7/0053Reproducing non-user data, e.g. wobbled address, prepits, BCA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防止因副信息区域内的岸台面的反射率与沟槽面的反射率之差在30%以上而错误地辨认BCA标记。其具有在一个主面上形成螺旋状槽12的圆盘状基板11。并且在所述主面侧依次具有光反射层13、光记录层14、保护层15和透光层17,且所述光反射层13在表面上形成了与基板的槽相对应的沟槽13b。而且,光信息记录媒体具备主信息区域3和比所述主信息区域3更靠内周侧的副信息区域1。副信息区域的沟槽的磁迹间距TrB为0.32μm以下,沟槽深度D与沟槽半宽W满足W≥2D+70。由此,可以将副信息区域内的岸台面的反射率与沟槽面的反射率之差控制得小于30%,从而可防止错误地辨认BCA标记。

Description

光信息记录媒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盘状的光信息记录媒体,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除了呈凹坑状地记录例如用户信息等主信息以外,还呈条码状地记录例如管理信息等副信息的光信息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以往,在圆盘状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光盘)中,使序列号或批号等管理信息条码化之后,将条码记录到信息记录媒体上。然后,在识别光信息记录媒体是否来自正规生产厂家或者销售商的方法等中,使用所述序列号或批号等管理信息。
例如,已经提出并在实际应用如下技术:在DVD-ROM(Digital Video Disc-Read onlymemory,只读数字化视频光盘)等光信息记录媒体中,在BCA(Burst Cutting Area,烧录区)中记录条码状的标记(以下称作“BCA标记”),利用播放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播放装置中所具备的光学头来读取BCA标记。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图4所示的所述一例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00。此光信息记录媒体100在外径为120mm、内径为15mm、厚度约为1.1mm的圆盘状基板上,具有光反射层、相变记录层和厚度约为0.1mm的透明层。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100在距离所述基板中心21mm~22mm的范围设置着记录有BCA标记104的BCA区域101,在距离中心22.4mm~23.2mm的范围设置着播放专用区域102,在距离中心23.2mm~58.6mm的范围设置着记录播放区域103。并且,从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100的透明层侧,照射来自数值孔径约为0.85的光学头的波长约为405nm的激光,由此可以将用户信息记录到所述记录播放区域103中。所述相变记录层可以复写。因此,提出了如下方法:将BCA区域101的磁迹间距扩大到记录播放区域103的磁迹间距的5倍左右,由此,防止用于将信息记录到记录播放区域103中的驱动器对所述BCA标记104进行删改。形成所述BCA标记时,使用波长约为650nm、激光功率约为900mW的高功率的红色激光。因此,在照射了此激光的部位,所述激光对所述相变记录层和所述光反射层进行烧刻而形成开口。然后,此位置的反射率变为接近0%的值。
读取所述BCA标记时,使用数值孔径为0.85的光学头,从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100的透明层侧照射波长为405nm的激光。照射到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100并经所述光反射层反射的激光再次被光学头检测,通常,以30%的反射率作为阈值,经模拟-数字(AD,analog-digital)转换来判断有无BCA标记。具体来说,如果所述BCA区域内的无BCA标记的部分的反射率与BCA标记部分的反射率之间存在30%以上的差,那么由播放装置检测出BCA标记。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在不具有可以复写的相变记录层,而是具有不可逆变化的色素记录层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来设置BCA区域。具体来说,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是在外径为120mm、内径为15mm、厚度约为0.6mm的透光性基板上,具有由色素材料构成的光吸收层与光反射层的HD DVD-R(HighDefinition Digital Video Disc-Rewrite,高清晰度可复写数字化视频光盘)型光信息记录媒体。并且,在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中,在距离基板中心22.2mm~23.2mm的范围设置着BCA区域,在距离基板中心23.4mm~23.8mm的范围设置着管理信息区域。而且,在距离基板中心23.8mm~58.5mm的范围设置着用户信息区域。然后,从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透光性基板侧照射波长为400μm~420μm的激光,由此可以将用户信息记录到所述用户信息区域中。并且,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具有BCA区域的磁迹间距比用户信息区域的磁迹间距窄的沟槽,所述BCA区域包括镜面部分与夹在此镜面部分之间的沟槽。而且,通过在所述BCA区域形成BCA标记,能够以比BCA标记记录装置的位置精度更高的精度,在目标位置形成BCA标记。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5-5180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85791号公报
所述前一个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在厚度约为1.1mm的基板上具有光反射层、相变记录相和厚度约为0.1mm的透光层。而且,此光信息记录媒体中,已将BCA区域101的磁迹间距扩大到记录播放区域103的磁迹间距的5倍左右。而且,对在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中,取代所述相变记录层而使用含有有机色素的记录层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在所述BCA区域中,在形成着沟槽的区域,光的干扰增大,导致反射率降低。另一方面,在磁迹间距扩大了5倍左右的岸台区域,可以获得高反射率。因此,岸台区域的反射率与形成着沟槽的区域的反射率之差(以下称作“反射率差”)扩大到30%以上。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当读取BCA标记时,将形成着所述沟槽的区域内的反射率的下降误解为BCA标记的一部分,从而会错误地辨认条码信息。
并且,所述后一个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在厚度约为0.6mm的透光性基板上具有由色素材料构成的光吸收层与光反射层。而且,此光信息记录媒体具有BCA区域的磁迹间距比用户信息区域的磁迹间距窄的沟槽。而且,在此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与BCA区域内的沟槽的宽度W(以下称作“半宽”)相比,沟槽的深度D较大。因此,与上述相同地在形成着沟槽的区域中,光的干扰增大,导致反射率降低,从而使得岸台区域的反射率与形成着沟槽的区域的反射率之差(以下称作“反射率差”)扩大到30%以上。因此,存在无可避免地会错误地辨认条码信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着眼于以上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色素材料来形成光记录层的光信息记录媒体,此光信息记录媒体可以将BCA区域内的岸台区域的反射率RL与形成着沟槽的区域的反射率RG之差(以下称作“反射率差”)RL-RG控制得小于30%。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10),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其中一个主面上形成了螺旋状的槽(12)的圆盘状基板(11),并且在所述基板(11)的所述主面上依次具有光反射层(13)、光记录层(14)、保护层(15)和透光层(17),所述光反射层(13)在表面上形成了与所述基板的槽相对应的沟槽以反射激光,所述光记录层(14)包含由吸收激光的有机色素构成的光吸收物质,
且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具备:主信息区域(3),其通过对所述光记录层照射激光来记录可以光学读取的主信息;和副信息区域(1),其在比所述主信息区域更靠内周侧的位置,记录种类与所述主信息不同的副信息,所述副信息包括BCA标记(4);并且
所述副信息区域的沟槽的磁迹间距TrB为0.32μm以下,所述副信息区域的沟槽的深度D与沟槽的半宽W满足由W≥(2D+70)nm表示的关系;
其中所述有机色素由下列化学式来表示:
Figure GSB00000018969700041
其中A和A′分别代表包含一个或者多个选自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和碲原子中的杂原子而成的相同或互不相同的杂环;
R21至R24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取代基;且
Y21和Y22分别代表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6族元素的相同或互不相同的杂原子。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中,解决问题的手段的作用如下。即,所述副信息区域的沟槽的磁迹间距TrB为0.32μm以下,所述副信息区域的沟槽的深度D与沟槽的半宽W满足由W≥2D+70表示的关系。因此,可以将副信息区域内的岸台面的反射率RL与沟槽面的反射率RG之差(以下称作“反射率差”)RL-RG控制得小于30%。以此,可以防止错误地辨识BCA标记。
本发明的所述目的与除此以外的目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效果通过以下说明与附图来阐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整体构造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所述图1中,由虚线包围的B区域的内部构造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所述图2中,由虚线包围的C区域的具体情况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4是表示背景技术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平面图。
[符号的说明]
1  副信息区域
2        镜面区域
3        主信息区域
4        BCA标记
5        中心孔
10       光信息记录媒体
11       基板
12       槽
13       光反射层
13a      岸台
13b      沟槽
14       光记录层
15       保护层
16       粘接剂层
17       透光层
D        沟槽的深度
TrB      磁迹间距
W        沟槽的半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0的整体构造的平面图。图2是用来说明所述实施方式的内部构造的概况的表示所述图1中由虚线包围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并且,图3是用来说明所述实施方式的内部构造的具体情况的表示所述图2中由虚线包围的C区域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0具有中心孔5,且外观呈外径约为120mm、内径约为15mm、厚度约为1.2mm的圆盘状。在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10的一个主面侧,在距离内周侧的中心22.0mm~23.0mm的范围,设置着磁迹间距为0.32μm且形成了下述沟槽的副信息区域1。根据需要,在所述副信息区域1内形成BCA标记4。并且,在所述副信息区域1的外周侧,在距离中心23.0mm~23.2mm的范围,设置着不具有沟槽的镜面区域2。并且,在所述镜面区域2的外周侧,在距离中心23.2mm~58.6mm的范围,设置着磁迹间距为0.32μm且形成了沟槽的主信息区域3。
此外,图2表示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10的图1中由虚线包围的B区域的内部构造的概况。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10具有圆盘状的基板11,此圆盘状的基板11在一个主面上形成了螺旋状的槽12且厚度约为1.1mm。而且,如下所述,在所述基板11的所述主面上依次具有反射激光的光反射层13、包含由吸收激光的有机色素构成的光吸收物质的光记录层14、保护层15、和厚度约为0.1mm的透光层17。
根据记录信息,对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10的所述主信息区域3照射波长为400~420nm(例如405nm)的激光,由此将可以光学读取的主信息记录到所述光记录层14上。并且,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10具备副信息区域1,此副信息区域1在比所述主信息区域3更靠内周侧的位置,记录种类与所述主信息不同的例如BCA标记4等副信息。图3表示所述副信息区域1的图2中由虚线包围的C区域的内部构造的具体情况。在所述基板11的一个主面上,以磁迹间距TrB形成着槽12。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10在所述基板11的形成了所述槽12的面上,依次具有光反射层13、光记录层14和保护层15。并且,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10利用粘接剂层16,将厚度约为0.1mm的薄片状透光层17粘接到所述保护层15上。
在所述光反射层13上,在与所述基板11的形成了槽12的主面相接之侧的相反侧的表面,形成有沟槽13b与岸台13a,所述沟槽13b以与所述基板11的槽12相对应的方式,以与所述基板11的槽12相等的磁迹间距TrB形成为螺旋状,所述岸台13a与所述沟槽13b相邻接。
所述副信息区域1的沟槽13b的磁迹间距TrB例如为0.32μm。并且,所述副信息区域1的沟槽13b的深度D例如为35nm,所述沟槽13b的半宽W例如为140nm。而且,2D+70的值为140,与所述半宽W相等,满足由W≥2D+70表示的关系。
此外,关于形成在所述主信息区域3中的沟槽,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例如与形成在所述副信息区域1中的沟槽13b相同,磁迹间距为0.32μm,沟槽的深度为35nm,所述沟槽的半宽为140nm。
其次,所述基板11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即,作为所述基板11,可以任意选用以往一直用作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基板材料的各种材料。具体来说,可以列举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等氯乙烯系树脂、环氧树脂、非晶质聚烯烃、聚酯树脂、铝等金属、玻璃等。而且,也可以根据需要,从所述材料中选择多种材料加以并用。在所述材料中,考虑到成型性、耐湿性、尺寸稳定性和价格低廉等方面,优选热可塑性树脂,特别优选聚碳酸酯树脂。
当使用所述树脂时,优选利用射出成形等方法来将基板11制作成特定形状(如果要成形为光盘,则制作成圆盘状)。并且,所述基板11的厚度优选设为0.9~1.1mm的范围。此外,并不限定于此种情况,例如也可以使用紫外线硬化性树脂,将此紫外线硬化性树脂涂布在基台上并使涂膜硬化后进行使用。
其次,所述螺旋状的槽12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即,所述槽12优选分别形成在所述基板11的一个主面上的内周侧的副信息区域与外周侧的主信息区域中。对于所述主信息区域3的槽而言,优选的是,磁迹间距例如为0.32μm,且形成为螺旋状。并且,对于所述副信息区域1的槽12而言,优选的是,磁迹间距TrB为0.32μm以下,且形成为螺旋状。
此外,更优选的是,所述副信息区域1的槽12的深度与所述主信息区域3的槽的深度相等。并且,更优选的是,所述副信息区域1的槽12的半宽与所述主信息区域的槽的半宽相等。
优选的是,在用于对所述基板11进行射出成型的模具内配置称作压模的模板,并在对所述基板11进行射出成型的同时形成所述槽12,所述模板在其中一个主面上实施了图案与所述槽12相反的螺旋状的凸条微细加工。
其次,所述光反射层13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所述光反射层13反射用来记录和/或播放数据的激光。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对激光的反射率,或者为了赋予改善记录播放特性的功能,优选将所述光反射层13设置在基板11与光记录层14之间。所述光反射层13优选Au、Al、Ag、Cu或Pd等的金属膜、这些金属的合金膜或者在这些金属中添加了微量成分的合金膜等。并且,优选利用例如蒸镀法、离子电镀法、溅镀法等,在所述基板11的形成了槽12的面上形成所述光反射层13。其中,考虑到量产性、成本方面,特别优选溅镀法。在所述光反射层13上,优选在与所述基板的主面相接之侧相反的表面上,以与所述基板11的槽12相对应的方式,以与所述基板11的槽12相等的磁迹间距来形成螺旋状的沟槽13b。并且,优选通过利用溅镀法等,在所述基板11的形成了所述螺旋状的槽的主面上形成相同厚度的所述光反射层13,由此形成所述沟槽13b。
其次,所述沟槽13b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即,所述沟槽13b优选以与所述基板11的槽12相对应的方式,形成在设置在所述基板11的一个主面上的所述光反射层13的表面上。而且,所述沟槽13b优选分别螺旋状地形成在内周侧的副信息区域1与外周侧的主信息区域3中,以分别用于利用激光照射进行的记录和/或播放的循轨引导。对于所述主信息区域3的沟槽,优选的是磁迹间距例如为0.32μm。并且,对于所述副信息区域1的沟槽13b,优选的是磁迹间距TrB为0.32μm以下。此外,优选的是,所述沟槽13b的半宽W与所述沟槽13b的深度D满足W≥2D+70的关系。
而且,更优选的是,所述沟槽13b的深度D与所述主信息区域的沟槽的深度相等。并且,更优选的是,所述沟槽13b的半宽W与所述主信息区域的沟槽的半宽相等。
其次,所述光记录层14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即,所述光记录层14优选包含由吸收激光的有机色素构成的光吸收物质。其中,所述光记录层14特别优选为利用激光照射来形成凹坑以记录数据的色素型光记录层。所述有机色素可使用酞菁色素、花青色素、偶氮系色素等。所述光记录层14的形成顺序是,将化学式1中表示的偶氮色素与粘合剂等一起溶解到例如TFP(tetrafluoropropanol,四氟丙醇)等溶剂中,以此制备涂布液。接着,利用旋涂法或丝网印刷法等,将所述涂布液直接或者隔着例如所述光反射层等其他层而涂布到所述基板11上,形成涂膜。然后,优选例如在80℃的温度下干燥30分钟左右,由此形成所述光记录层14。
[化1]
Figure GSB00000018969700081
(式中,A和A′代表包含一个或者多个选自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和碲原子中的杂原子而成的相同或互不相同的杂环,R21至R24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取代基,Y21、Y22代表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6族元素的相同或互不相同的杂原子。)
其次,所述保护层15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优选的是在所述光记录层14与下述透光层17之间形成所述保护层15,以调整记录特性等、提高粘接性、或者保护光记录层14等。
所述保护层15优选由SiO2、ZnS-SiO2、Nb2O5-Al2O5等构成的透明膜,例如优选利用蒸镀法、离子电镀法、溅镀法等而形成在形成了所述光记录层14的面上。其中,考虑到量产性、成本方面,特别优选溅镀法。
其次,对所述粘接剂层16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即,作为所述粘接剂层16,优选以环氧系及其他的透明反应性硬化树脂、或者紫外线硬化性的透明树脂作为主成分。接着,利用旋涂法或丝网印刷法等方法,将所述粘接剂层16涂布在所述保护层15上和/或下述的厚度约为0.1mm的薄片状透光层17的下表面。然后,利用所述粘接剂层16来接合所述基板11的保护层15与所述薄片状的透光层17,从而获得厚度约为1.2mm的圆盘状的光信息记录媒体。
其次,所述透光层17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即,所述透光层17优选由透明树脂构成。更具体来说,优选使用例如由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等透光性良好的树脂构成的厚度约为0.1mm的薄片作为所述透光层17。
通常,为了可以通过照射波长为400nm~420nm附近的激光来在所述光记录层14上记录数据和/或从所述光记录层14读取数据,所述透光层17的厚度优选0.1mm。
其次,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0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
首先,在玻璃原盘上,利用旋涂法,分别以特定的厚度涂布光致抗蚀剂(感光剂),以此形成抗蚀膜。其次,利用切割装置的激光,以达到特定的曝光宽度的方式在所述抗蚀膜上进行曝光后,在所获得的玻璃原盘上滴下显影液,进行显影处理。由此,形成与圆盘状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基板的槽相对应的凹凸的抗蚀图。
其次,在所述玻璃原盘上,通过电镀处理而使镍析出后,从所述玻璃原盘剥离所述镍,将外形修整为圆盘形状,从而获得压模。
接着,将所述压模放置在射出成型装置的腔室内,并在腔室内注入聚碳酸酯树脂,获得在其中一个主面上具有螺旋状槽的试料No.1~No.20的基板。
在所述基板的形成了所述螺旋状槽的主面上,利用溅镀装置来溅镀相同厚度的Ag合金。由此,设置厚度为100nm的光反射层13,此光反射层13在与所述基板的形成了槽的主面相接之侧的相反侧的表面上,具备与所述基板的槽相对应的螺旋状的沟槽。
此外,利用旋涂法,在所述基板上涂布含有所述化学式1所示的偶氮系有机色素的色素溶液,使厚度达到60nm。
其次,在所述基板上,利用溅镀装置来溅镀ZnS-SiO2,以此形成厚度为25nm的保护膜。
接着,在所述基板上涂布以丙烯酸树脂为主成分的紫外线硬化性的粘接剂。其次,在所述基板上贴合厚度为0.1mm的由聚碳酸酯树脂制成的圆盘形薄片,并照射紫外线,使所述粘接剂硬化,从而获得厚度约为1.2mm的圆盘状的光信息记录媒体。
其次,在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所述副信息区域,分别形成圆周方向的宽度为10μm的BCA标记4,从而获得圆盘状的光信息记录媒体试料。形成所述BCA标记4时的条件是:利用激光波长为810nm、光束直径约为0.85μm×约35μm的BCA切割装置,激光功率为5.5W,切割速度为1000rpm,半径方向的光束推进量为10μm,记录开始位置为21.0mm,记录结束位置为22.0mm。
其次,利用帕路斯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市售的记录播放装置ODU-1000,在激光波长为405nm、数值孔径NA(Numerical Aperture)为0.85、线速度为4.92m/s的条件下,观察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试料的所述副信息区域内的岸台面的反射率RL与沟槽面的反射率RG
并且,利用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原子力显微镜),沿着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测量所获得的光信息记录媒体试料的沟槽的形状。其结果为,确认是下述具有沟槽的圆盘状的光信息记录媒体试料。
主信息区域内的磁迹间距为0.32μm,副信息区域内的磁迹间距TrB分别为1.0μm、0.32μm、0.25μm。并且,主信息区域和副信息区域内的沟槽的半宽:W分别为120nm、140nm、160nm、180nm,沟槽的深度W:分别为25nm、35nm、45nm、55nm。
表1显示出上述获得的试料No.1~No.20的圆盘状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副信息区域内的磁迹间距TrB、沟槽的深度D、沟槽的半宽W、以及岸台面的反射率RL与沟槽面的反射率RG之差RL-RG的测定结果。
[表1]
试料No.  轨迹间距:TrB[μm]  沟槽深度:D[nm]  沟槽半宽:W[nm]  反射率差:R<sub>L</sub>-R<sub>G</sub>[%]
  ※1   1.00   35   120   64.3
  ※2   1.00   45   160   67.8
  3   0.32   25   120   18.1
  4   0.32   35   120   29.6
  ※5   0.32   45   120   42.8
  ※6   0.32   55   120   53.5
  7   0.32   25   140   17.2
  8   0.32   35   140   25.9
  ※9   0.32   45   140   36.9
  ※10   0.32   55   140   49.0
试料No.  轨迹间距:TrB[μm]  沟槽深度:D[nm]  沟槽半宽:W[nm]  反射率差:R<sub>L</sub>-R<sub>G</sub>[%]
  11   0.32   25   160   14.8
  12   0.32   35   160   20.3
  13   0.32   45   160   27.1
  ※14   0.32   55   160   40.4
  15   0.32   25   180   7.0
  16   0.32   35   180   11.5
  17   0.32   45   180   6.5
  18   0.32   55   180   24.1
  19   0.25   35   120   15.5
  20   0.25   45   160   12.3
带※号的是比较例
如表1所示,对于副信息区域1的磁迹间距TrB为大于0.32μm的1.0μm的试料No.1和No.12,反射率差RL-RG超过30%,为64.3%和67.8%。并且,关于磁迹间距TrB为0.32μm的试料中的沟槽的半宽W满足W≥2D+70的关系的试料No.3、No.7、No.8、No.11、No.12、No.13、No.15、No.16、No.17和No.18的试料,各反射率差RL-RG均小于30%,分别为18.1%、17.2%、25.9%、14.8%、20.3%、27.1%、7.0%、11.5%、6.5%、24.1%。另一方面,关于磁迹间距TrB为0.32μm且沟槽的半宽W不满足W≥2D+70的关系的试料No.5、No.6、No.9、No.10和No.14的试料,各反射率差RL-RG均在30%以上,分别为42.8%、53.5%、36.9%、49.0%、40.4%。
并且,对于磁迹间距TrB为小于0.32μm的0.25μm的试料No.19和No.20,各反射率差RL-RG小于30%,分别为15.5%和12.3%。
再者,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设置着主信息区域3与副信息区域1,此副信息区域1隔着镜面区域2而设置在比所述主信息区域3更靠内周侧的位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所述镜面区域2进一步具有预先格式化区域。

Claims (1)

1.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10),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其中一个主面上形成了螺旋状的槽(12)的圆盘状基板(11),并且在所述基板(11)的所述主面上依次具有光反射层(13)、光记录层(14)、保护层(15)和透光层(17),所述光反射层(13)在表面上形成了与所述基板的槽相对应的沟槽以反射激光,所述光记录层(14)包含由吸收激光的有机色素构成的光吸收物质,
且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具备:主信息区域(3),其通过对所述光记录层照射激光来记录可以光学读取的主信息;和副信息区域(1),其在比所述主信息区域更靠内周侧的位置,记录种类与所述主信息不同的副信息,所述副信息包括BCA标记(4);并且
所述副信息区域的沟槽的磁迹间距TrB为0.32μm以下,所述副信息区域的沟槽的深度D与沟槽的半宽W满足由W≥(2D+70)nm表示的关系;
其中所述有机色素由下列化学式来表示:
Figure FSB00000018969600011
其中A和A′分别代表包含一个或者多个选自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和碲原子中的杂原子而成的相同或互不相同的杂环;
R21至R24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取代基;且
Y21和Y22分别代表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6族元素的相同或互不相同的杂原子。
CN2008100060914A 2007-02-09 2008-02-01 光信息记录媒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17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31230 2007-02-09
JP2007031230 2007-02-09
JP2007031230A JP4810453B2 (ja) 2007-02-09 2007-02-09 光情報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1723A CN101241723A (zh) 2008-08-13
CN101241723B true CN101241723B (zh) 2010-09-08

Family

ID=3940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609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1723B (zh) 2007-02-09 2008-02-01 光信息记录媒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30778B2 (zh)
EP (1) EP1956594A3 (zh)
JP (1) JP4810453B2 (zh)
CN (1) CN101241723B (zh)
TW (1) TW20084499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23773A (ja) * 2006-06-02 2007-12-13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情報記録方法、情報再生方法、およ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
JP2010049736A (ja) * 2008-08-21 2010-03-04 Taiyo Yuden Co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4693A (zh) * 2003-11-05 2005-05-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记录介质及信息记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71500A1 (en) * 2001-06-28 2003-01-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medium
ATE484824T1 (de) * 2002-02-18 2010-10-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sches aufzeichnungsmedium und dessen wiedergabeverfahren
JP2005116126A (ja) * 2003-10-10 2005-04-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
JP2005129108A (ja) * 2003-10-22 2005-05-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
WO2005072975A1 (en) * 2004-01-30 2005-08-11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2006085791A (ja) 2004-09-15 2006-03-30 Hitachi Maxell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
TW200611268A (en) * 2004-09-30 2006-04-01 Hitachi Maxell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2006172688A (ja) * 2004-11-17 2006-06-29 Hitachi Maxell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
TW200634801A (en) * 2004-11-17 2006-10-01 Hitachi Maxell Optical information-recording medium
JP2006236420A (ja) * 2005-02-22 2006-09-07 Toshiba Corp 記憶媒体、再生方法及び記録方法
US7755995B2 (en) * 2005-03-10 2010-07-13 Ricoh Company, Lt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 for dye-based recordable DVD mediu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JP2006331518A (ja) * 2005-05-25 2006-12-07 Hitachi Maxell Ltd 光記録媒体
US7515552B2 (en) 2005-08-09 2009-04-07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Structured addressing method for wireless networks
EP1785988A3 (en) * 2005-11-02 2008-09-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4693A (zh) * 2003-11-05 2005-05-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记录介质及信息记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30778B2 (en) 2010-11-09
US20080198731A1 (en) 2008-08-21
CN101241723A (zh) 2008-08-13
EP1956594A2 (en) 2008-08-13
JP2008198276A (ja) 2008-08-28
JP4810453B2 (ja) 2011-11-09
EP1956594A3 (en) 2008-12-31
TW200844994A (en) 2008-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4369B (zh) 光记录介质及光记录介质的光记录方法
KR101235104B1 (ko) 광 정보 기록 매체용 색소 및 광 정보 기록 매체
KR100922870B1 (ko) 고밀도 재생전용 광디스크
CN101241723B (zh) 光信息记录媒体
TWI386934B (zh)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a
KR100611863B1 (ko) 광 정보 매체
TWI427630B (zh)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a with color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a
KR20050032689A (ko) 고밀도 재생전용 광디스크
TWI381376B (zh)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a
CN101379560B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其制造方法及记录方法
JP2000242976A (ja) 光情報媒体
CN101097744A (zh) 一次写入型信息记录介质及盘设备
JPH04142981A (ja) 光記録媒体
KR100785708B1 (ko) 광정보기록매체
JP3472243B2 (ja) 光記録媒体
WO2005020217A1 (ja) 色素系追記型dvd媒体の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TWI396197B (zh)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a
WO2012114886A1 (ja) 追記型光記録媒体
KR20010090164A (ko) 고밀도 광기록매체
JP2005166171A (ja) 光記録媒体
JP2006134518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
JP5833848B2 (ja) 光記録媒体
TW201342372A (zh) 光記錄媒體
JP2009004072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10431A (zh) 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1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