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7802A - 使用紫外线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以及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紫外线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以及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7802A
CN101227802A CN 200710003964 CN200710003964A CN101227802A CN 101227802 A CN101227802 A CN 101227802A CN 200710003964 CN200710003964 CN 200710003964 CN 200710003964 A CN200710003964 A CN 200710003964A CN 101227802 A CN101227802 A CN 101227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
pattern electrode
pattern
electrodes
ultraviolet 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039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敏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RAE NAN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RAE NAN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RAE NAN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RAE NAN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71000396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278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27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8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73Means for bonding being of different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of groups H01L2224/10, H01L2224/18, H01L2224/26, H01L2224/34, H01L2224/42, H01L2224/50, H01L2224/63, H01L2224/71
    • H01L2224/732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73201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n the same surface
    • H01L2224/73203Bump and layer connectors
    • H01L2224/73204Bump and layer connectors the bump connector being embedded into the layer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3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layer connector
    • H01L2224/83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layer connector the layer connector being supplied to the parts to be connected in the bonding apparatus
    • H01L2224/8310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layer connector the layer connector being supplied to the parts to be connected in the bonding apparatus as prepeg comprising a layer connector, e.g. provided in an insulating plate member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紫外线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和使用紫外线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按照本发明的使用紫外线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包括:前或后玻璃面板;形成在该前或后玻璃面板上的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自动接合带(TAB);形成在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涂敷在所述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或者涂敷在所述形成在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上的UV固化层,其中所述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和所述形成在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之间的接合是在所述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和所述形成在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相互对准,并且由一定的压力装置对这些图案电极施加一定的压力的条件下,通过在常温下用从UV发射装置发射的UV对UV固化层进行固化来实现的。

Description

使用紫外线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以及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紫外线(UV)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以及使用紫外线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使用UV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以及使用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其中通过在常温下使用UV由UV固化剂来使形成在等离子显示板(PDP)或液晶显示器(LCD)的玻璃面板上的图案电极与形成在用于外部连接的柔性印刷电路(FPC)上的图案电极相接合。
背景技术
近年来,PDP或LCD的使用在显示监视器或电视领域迅猛增长。在制造PDP或LCD时,需要将形成在前玻璃面板和后玻璃面板上的图案电极接合到自动接合带(TAB,tape automatic bonding),以控制前图案电极终端和后图案电极终端,在该前图案电极终端中图案电极(地址电极和功率电极)形成在前玻璃面板上,而在后图案电极终端中图案电极(地址电极和功率电极)形成在后玻璃面板上。在TAB上,分别形成具有驱动集成电路(IC)的FPC的图案电极(下面称为“IC终端的图案电极”)和用作导线但没有驱动IC的FPC的图案电极(下面称为“终端的图案电极”)。
在用于将前图案电极和后图案电极接合到TAB的现有技术方法中,广泛采用对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的热压接合方法,其中具有导电球的ACF预先被接合在多个前和后图案电极与多个附接到TAB上的图案电极之间,然后该多个前和后图案电极与多个附接到TAB上的图案电极互相对准,并在由加热器加热的同时被压紧。
在另一种现有技术中采用涂层方法,其中在热压的同时使用非导电糊剂(NCP)或非导电膜(NCF)涂敷前和后图案电极以及TAB的图案电极。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热压接合方法中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使用热压接合方法,固化时间不稳定,因此出现电极之间的定位判定误差和由于不同材料之间的不同热膨胀而导致的定位判定误差。因此最终会出现内部应力,并因此导致电极接触的断开,从而难以实现图案电极之间精细的间距;
2)在ACF的热压方法中,ACF本身的价格非常高,而且必须使用既使在一个TAB和相邻TAB之间的空位置中也需要接合的全接合方法。因此这种ACF的热压方法不太划算;
3)加热和加压过程单独需要诸如热棒或热块等加热装置,因此增加了成本。此外,制造PDP或LCD的生产节拍时间也会由于用于加热和冷却的加工时间增加而增加;
4)需要很多接合步骤和很多站(station)来执行ACF附着过程和加压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执行ACF附着过程和加压过程所需要的设备或工具的价格会很高,因此不太划算。此外,由于使用很多站而导致空间效率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解决该现有技术的问题。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紫外线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包括:前或后玻璃面板;形成在该前或后玻璃面板上的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自动接合带(TAB);形成在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涂敷在所述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或者涂敷在所述形成在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上的UV固化层,其中所述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和所述形成在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之间的接合是在所述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和所述形成在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相互对准,并且由一定的压力装置对这些图案电极施加一定的压力的条件下,通过在常温下用从UV发射装置发射的UV对UV固化层进行固化来实现的。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形成在前或后玻璃面板上的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制备形成在多个自动接合带(TAB)中每一个上的多个图案电极;将UV固化层涂敷在所述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或者涂敷在所述多个TAB上;将所述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与所述形成在多个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对准;使用一定的UV固化该UV固化层,同时由一定的压力装置对所述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和所述形成在多个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施加一定的压力。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多个TAB上涂敷UV固化剂,每个TAB用于连接到两个玻璃面板之一的长侧边A和B,并且多个图案电极形成在每个TAB上;b)在长侧边A和B上将形成在所述两个玻璃面板之一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与形成在该多个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对准,并在施加压力的同时进行UV固化;c)在另外多个TAB上涂敷UV固化剂,该另外多个TAB中的每个TAB用于连接到另一个玻璃面板的短侧边A和B,并且另外多个图案电极形成在该另外多个TAB中的每个TAB上;d)在短侧边A和B上将形成在所述另一个玻璃面板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与形成在所述另外多个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对准,并在施加压力的同时进行UV固化,其中所述UV固化剂只涂敷在所述多个TAB和所述另外多个TAB上,或者涂敷在将与所述多个TAB和所述另外多个TAB连接的两个玻璃面板的多个图案电极的位置上。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多个TAB上涂敷UV固化剂,每个TAB用于连接到两个玻璃面板之一的长侧边A和B,并且多个图案电极形成在每个TAB上;b)在长侧边A上将形成在所述两个玻璃面板之一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与所述形成在多个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对准,并在施加压力的同时进行UV固化;c)在长侧边B上将形成在所述两个玻璃面板之一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与形成在该多个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对准,并在施加压力的同时进行UV固化;d)在另外多个TAB上涂敷UV固化剂,该另外多个TAB中的每个TAB用于连接到另一个玻璃面板的短侧边A和B,并且另外多个图案电极形成在该另外多个TAB中的每个TAB上;e)在短侧边A和B上将形成在所述另一个玻璃面板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与形成在所述另外多个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对准,并在施加压力的同时进行UV固化,其中所述UV固化剂只涂敷在所述多个TAB和所述另外多个TAB上,或者涂敷在将与所述多个TAB和所述另外多个TAB连接的两个玻璃面板的多个图案电极的位置上。
按照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按照上述第一方面使用紫外线(UV)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PDP)。
按照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按照上述第一方面使用紫外线(UV)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的液晶显示器(LCD)。
按照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图案电极接合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PDP),该图案电极接合结构是使用按照上述第二方面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制造的。
按照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图案电极接合结构的液晶显示器(LCD),该图案电极接合结构是使用按照上述第二方面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制造的。
按照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图案电极接合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PDP),该图案电极接合结构是使用按照上述第三或第四方面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制造的。
按照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图案电极接合结构的液晶显示器(LCD),该图案电极接合结构是使用按照上述第三或第四方面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制造的。
参照附图可以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通过现有技术的图案电极接合方法制造的图案电极结构100的截面图。
图2示出通过本发明采用紫外线的图案电极接合方法制造的图案电极结构200的截面图。
图3示出TAB上的图案电极与通常形成在一体化前和后玻璃面板的三个侧边上的图案电极接合的示意图。
图4示出按照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热压接合过程,用于如图3所示在长侧边A和B上及在短侧边A和B上的接合。
图5a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使用紫外线的接合过程。
图5b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替换实施例使用紫外线的接合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更为详细地描述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功能。
图1示出通过现有技术的图案电极接合方法制造的图案电极结构100的截面图。下面详细介绍现有技术的图案电极接合方法。
如图1所示,制备形成在用于制造PDP或LCD的前或后玻璃面板110上的多个图案电极120(下面称为“前或后图案电极120”)。然后预先将高价的ACF 130附着在前或后图案电极120上。接着将形成在TAB 140上的多个图案电极150与前或后图案电极120对准。此后使用诸如加热棒或加热块等加热装置(未示出)将前或后图案电极120以及形成在TAB 140上的多个图案电极150在加压的同时加热到大约200°的高温。然后融化位于前或后图案电极120和形成在TAB 140上的多个图案电极150的接触位置之间的ACF 130,因此使前或后图案电极120和形成在TAB 140上的多个图案电极150接合。
图2示出通过本发明采用UV的图案电极接合方法制造的图案电极结构200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形成在本发明使用的前或后玻璃面板210上的多个图案电极220和形成在TAB 240上的多个图案电极250基本上与在按照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中使用的相应图案电极相同。但是,不采用图1所示的ACF 130和加热器,图2所示的本发明中采用UV固化剂280和从UV发射装置(未示出)发射的UV 270,因此通过将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220和形成在TAB240上的多个图案电极250在常温下以热压的方式相接合而获得图案电极的接合结构。在使用热压方法的接合中,利用一定的压力装置加压。为了施加均匀的压力,可以在该一定的压力装置和FPC之间使用垫片(cushion sheet),其中在该FPC上形成了TAB 240的图案电极250。作为垫片的具体例子,可以使用厚度大约为0.3mm的硅橡胶。此外,尽管图2示出UV固化剂280涂敷在TAB 240上,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可以将UV固化剂280涂敷在按计划要连接TAB240的前或后玻璃面板210的前或后图案电极220上。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中,分别制备形成在前或后玻璃面板210上的多个图案电极220和形成在TAB 240上的多个图案电极250。图2所示的附图标记260表示由金(Au)或银(Ag)制成的涂层260,其涂敷在要接触的图案电极220、250的表面上。涂层260完全公开在2005年8月23日提交的、标题名称为“Improved bonding structure ofpattern electrodes and method for bonding the same”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05-0077038。通过引用将该韩国专利申请10-2005-0077038合并于此。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理解本发明使用的涂层260只是简单的例子,在本发明中必要时也可以不使用。
现在再参照图2,按照本发明的接合方法包括将液态的UV固化剂280涂敷在多个图案电极250或涂层260上的步骤。通过用于分配UV固化剂的分配器(未示出)将液态的UV固化剂280涂敷在TAB 240上。也就是说,尽管如图1现有技术所示在上侧只示出一个前或后玻璃面板110和一个TAB 140,但在LCD或PDP的实际制造过程中按照将多组前或后玻璃面板110和TAB 140以一定间隔平行放置的方式来进行接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为对应于平行放置的一个玻璃面板110和相邻玻璃面板110之间或平行放置的一个TAB 140和相邻TAB140之间的每个间隔的各空位置提供ACF 130,然后进行热压。因此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存在增大了制造成本的问题,因为必须为每个不一定需要接合的空位置使用高价的ACF(每米大约2700韩元)。但是,本发明由于使用低价的UV固化剂280(每米大约180韩元)而比较划算,还因为如图2所示的UV固化剂280不需要用于一个TAB和相邻TAB之间的每个空位置而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如下面参照图3所描述。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利用UV 270在常温下进行UV固化剂280的接合。具体地说,使用UV 270的接合在常温下进行,从而不需要像使用热压接合方法的现有技术那样单独使用加热装置,因此本发明比较划算并减少了用于完成整个制造过程的工作节拍时间。具体地说,对于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使用加热(大约200°)和施加压力的接合过程需要花费大约5秒钟,而在本发明中在使用每单位面积的UV能量为3Watt/cm2的UV 270时利用常温下施加压力的UV固化剂280接合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大约是0.3秒。因此在本发明中,因为不需要使用加热装置,所以显著减少了接合时间,还提高了空间效率。
同时,典型地将液态UV固化剂用作上述本发明的UV固化剂280。作为具体例子,在丙烯酸型固化剂(如Loctite3736)、环氧型固化剂(如Loctite3337)和硅型固化剂(如Loctite5031)中选择液态UV固化剂,这些固化剂都可以从位于Mapo Tower Bldg.8F.418Mapo-Dong,Mapo-Gu,Seoul,Korea(区号121-734)的Henkel KoreaCo.得到。
图3示出TAB上的图案电极与通常形成在一体化前和后玻璃面板的三个侧边上的图案电极接合的示意图。具体的说,形成在每个TAB 350上的多个图案电极(未示出)与形成在一体化前和后玻璃面板310、312之一的两侧(如短侧边A和短侧边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未示出)同时或先后接合,然后与形成在该前和后玻璃面板310、312的另一个玻璃面板的一个侧边(如长侧边)上的多个图案电极(未示出)接合,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形成在每个TAB 350上的多个图案电极(未示出)可以与形成在该前和后玻璃面板310、312之一的一个侧边(如长侧边)上的多个图案电极(未示出)接合,然后与形成在该前和后玻璃面板310、312的另一个玻璃面板的两侧(如短侧边A和短侧边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未示出)同时或先后接合。此外,在长侧边上接合的情况下,可以在整个长侧边上同时执行接合过程,也可以通过将该长侧边分为长侧边A和长侧边B并先在长侧边A和B之一上、随后在另一个长侧边上执行该接合过程来执行接合过程。尽管图3示出两个TAB与每个短侧边A和B连接以及6个TAB与长侧边连接,但这只是用于说明的例子,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TAB的数目。
此外,形成在对应玻璃面板上的多个图案电极和形成在TAB 350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之间的接合应当在前玻璃面板310已经连接到后玻璃面板312的条件下进行。该条件可能还需要翻转一体化前和后玻璃面板310、312的过程。也就是说,如果例如在接合过程之前的所有其它过程结束之后接合过程可能在形成于玻璃上的多个图案电极被放置在形成于TAB 350上的多个图案电极对面的状态下开始,则必须进行翻转一体化前和后玻璃面板310、312的过程。此外,如果在接合过程结束之后的状态(也就是形成在玻璃面板310、312上的图案电极和形成在TAB 350上的图案电极已经接合在一起的状态)下的接合结构要求使用经过180度旋转且颠倒的接合结构来执行后续过程这一条件,则可能再一次需要翻转过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理解上述翻转过程可用于接合过程或者在接合过程之前和之后需要的情况,因此根据过程设计条件可能不需要该翻转过程。
图4示出按照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热压接合过程,用于如图3所示的在长侧边A和B上以及在短侧边A和B上的接合。
参照图4,在站1(ST1)翻转了一体化前和后玻璃面板310、312之后,获得如图3所示的玻璃面板结构。然后在站2(ST2),将ACF附着在例如玻璃面板312的长侧边A和B上。接着在站3(ST3),在长侧边A上将形成在玻璃面板312上的图案电极和形成在TAB 350上的图案电极相互对准并通过预加压预先接合。然后在站4(ST4),在长侧边B上将形成在玻璃面板312上的图案电极和形成在TAB 350上的图案电极相互对准并通过预加压预先接合。接着在站5(ST5),通过加热加压进行整个长侧边A和B的接合。然后在站6(ST6),执行翻转过程以接合短侧边A和B。接着在站7(ST7),将ACF附着在玻璃面板310的短侧边A上。然后在站8(ST8),在短侧边A上将形成在玻璃面板310上的图案电极和形成在TAB 350上的图案电极相互对准并通过预加压预先接合。接着在站9(ST9),通过加热加压进行短侧边A上的接合。接着在站10(ST10),将ACF附着在玻璃面板310的短侧边B。接着在站11(ST11),在短侧边B上将形成在玻璃面板310上的图案电极和形成在TAB 350上的图案电极相互对准并通过预加压预先接合。接着在站12(ST12),通过加热加压形成短侧边B上的接合。利用上述过程,完成了用于将形成在玻璃面板310、312上的图案电极和形成在TAB 350上的图案电极相接合的整个接合过程。在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实施例中,尽管描述了需要执行两次翻转过程,但可以根本不使用该翻转过程或者如上所述只使用一次,因此在图4中用虚线表示。此外,用于长侧边A和B以及短侧边A和B上的接合过程的多个TAB 350要一个接一个地连续馈送,并且ACF涂敷在每个TAB 350上。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理解ACF可以涂敷在形成了多个图案电极的玻璃面板310、312上。
在按照图4所示现有技术的用于接合图案电极的接合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总共需要12个步骤(在根本不使用翻转步骤的情况下10个步骤或在使用一次的情况下11个步骤);2)由于在执行ACF附着步骤时要在整个侧边上附着ACF而导致附加成本;3)由于在执行有压力的加热过程时使用加热装置而导致成本增加;4)通过使用加热装置而降低了空间效率;5)由于加热和冷却而增加了处理时间。
图5a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使用紫外线的接合过程。
参照图3和5a,在类似图4在站1(ST1)翻转了一体化玻璃面板310、312之后,获得如图3所示的玻璃面板结构。然后在站2(ST2),将UV固化剂涂敷在要与例如玻璃面板312的长侧边A和B连接的多个TAB 350上。在这种情况下,同时或先后(在涂敷长侧边A和B之一然后涂敷另一长侧边的情况下,例如在图3的实施例中)沿着长侧边A和B在TAB 350上涂敷UV固化剂,或者在每个TAB 350上涂敷UV固化剂,而不在一个TAB与相邻TAB之间的每个空位置上(例如图3所示的一个TAB 350和相邻TAB 350之间的空位置)涂敷。接着在站3(ST3),在长侧边A和B上将形成在玻璃面板312上的图案电极和形成在TAB 350上的图案电极相互对准并在预加压的情况下进行UV固化。然后在站4(ST4),执行翻转过程以接合短侧边A和B。接着在站5(ST5),将UV固化剂涂敷在玻璃面板310的短侧边A和B上,其中同时或先后将UV固化剂涂敷在短侧边A和B上。在此,用于长侧边A和B以及短侧边A和B的接合过程的多个TAB 350要一个接一个地连续馈送,并且UV固化剂涂敷在每个TAB 350上,或者可以对应于按计划要连接各TAB 350的位置将UV固化剂涂敷在形成多个图案电极的玻璃面板310、312上。然后在站6(ST6),在短侧边A和B上将形成在玻璃面板310上的图案电极和形成在TAB 350上的图案电极相互对准并在预加压的情况下进行UV固化。利用上述过程,完成了用于将形成在玻璃面板310、312上的图案电极和形成在TAB 350上的图案电极相接合的整个接合过程。
同时,图5b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替换实施例使用紫外线的接合过程。参照图3和图5b,图5b的实施例基本上与图5a的实施例相同,除了在站3(ST3)对准和预加压的步骤以及UV固化的步骤是针对长侧边A和长侧边B分开进行的。此外,在图5a中执行站3(ST3)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是30秒,而在图5b中执行站3和站4(ST3和ST4)的每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7秒,总共为34秒。但是由于图5a中站3(ST3)的处理时间需要30秒,站3(ST3)成为瓶颈过程从而执行后续过程的等待时间为30秒。同时,由于在站3和站4(ST3和ST4)的每个过程时间是17秒而在站7(ST7)的过程时间需要19秒,因此站7(ST7)成为瓶颈过程从而执行后续过程的等待时间为19秒。因此,尽管图5b的实施例与图5a的实施例相比多了一个过程,但图5b的实施例缩短了用于执行后续过程的等待时间,从而提高了执行整个过程的时间效率。
尽管展示了在图5a和图5b所示的每个实施例中都需要两次翻转过程,但可以根本不使用该翻转过程或只使用一次,像图4中的翻转过程那样,因此在图5a和5b中用虚线表示。此外,分别在图5a和5b示出在各站1(ST1)中进行翻转过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理解翻转过程可以分别在站6(ST6)和站7(ST7)之后执行。
很容易理解在图5a和图5b所示的任何一种接合过程实施例中,与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接合过程相比步骤数量都减少了,处理时间也显著降低,这是因为UV固化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不需要加热。
有利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使用紫外线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以及使用紫外线接合图案电极的接合方法,可以实现以下优点:
1.在常温下进行加压,并且稳定地进行固化,从而防止电极之间的定位判定误差和由于不同材料间的不同热膨胀而导致的定位判定误差,而且很容易实现精细的间距。
2.由于使用低价的UV固化剂而降低了总成本,并通过对一个TAB和相邻TAB之间不需要接合的每个空位置不使用UV固化剂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3.通过不使用加热装置降低了成本,并且还因为不需要加热和冷却而减少了用于制造PDP或LCD的工作节拍时间。
4.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接合步骤的数量,因此显著提高了空间效率,这是因为在更少的站实施该接合过程。
由于可以在这里描述并图解的结构和方法中做出各种修改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期望包含在上述说明或展示在附图中的所有内容都应当解释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外延和范围不应当受到任何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而只应当按照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Claims (18)

1.一种使用紫外线(UV)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包括:
前或后玻璃面板;
形成在该前或后玻璃面板上的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
自动接合带(TAB);
形成在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
涂敷在所述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或者涂敷在所述形成在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上的UV固化层,
其中所述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和所述形成在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之间的接合是在所述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和所述形成在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相互对准,并且由一定的压力装置对这些图案电极施加一定的压力的条件下,通过在常温下用从UV发射装置发射的UV对UV固化层进行固化来实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使用紫外线(UV)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其中在由该一定的压力装置施加一定的压力时,通过使用一定的垫片来均匀地施加所述一定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使用紫外线(UV)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其中所述UV固化层处于液态,并且从丙烯酸型固化剂、环氧型固化剂和硅型固化剂中任选一种。
4.一种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形成在前或后玻璃面板上的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
制备形成在多个自动接合带(TAB)中每一个上的多个图案电极;
将UV固化层涂敷在所述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或者涂敷在所述多个TAB上;
将所述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与所述形成在多个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对准;
使用一定的UV固化该UV固化层,同时由一定的压力装置对所述多个前或后图案电极和所述形成在多个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施加一定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其中在由该一定的压力装置施加一定的压力时,通过使用一定的垫片来均匀地施加所述一定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其中所述UV固化层处于液态,并且从丙烯酸型固化剂、环氧型固化剂和硅型固化剂中任选一种。
7.一种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多个TAB上涂敷UV固化剂,每个TAB用于连接到两个玻璃面板之一的长侧边A和B,并且多个图案电极形成在每个TAB上;
b)在长侧边A和B上将形成在所述两个玻璃面板之一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与形成在该多个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对准,并在施加压力的同时进行UV固化;
c)在另外多个TAB上涂敷UV固化剂,该另外多个TAB中的每个TAB用于连接到另一个玻璃面板的短侧边A和B,并且另外多个图案电极形成在该另外多个TAB中的每个TAB上;
d)在短侧边A和B上将形成在所述另一个玻璃面板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与形成在所述另外多个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对准,并在施加压力的同时进行UV固化,
其中所述UV固化剂只涂敷在所述多个TAB和所述另外多个TAB上,或者涂敷在将与所述多个TAB和所述另外多个TAB连接的两个玻璃面板的多个图案电极的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b)和步骤c)之间翻转所述两个玻璃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8的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a)之前或在步骤d)之后翻转所述两个玻璃面板。
10.一种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多个TAB上涂敷UV固化剂,每个TAB用于连接到两个玻璃面板之一的长侧边A和B,并且多个图案电极形成在每个TAB上;
b)在长侧边A上将形成在所述两个玻璃面板之一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与所述形成在多个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对准,并在施加压力的同时进行UV固化;
c)在长侧边B上将形成在所述两个玻璃面板之一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与形成在该多个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对准,并在施加压力的同时进行UV固化;
d)在另外多个TAB上涂敷UV固化剂,该另外多个TAB中的每个TAB用于连接到另一个玻璃面板的短侧边A和B,并且另外多个图案电极形成在该另外多个TAB中的每个TAB上;
e)在短侧边A和B上将形成在所述另一个玻璃面板上的多个图案电极与形成在所述另外多个TAB上的多个图案电极对准,并在施加压力的同时进行UV固化,
其中所述UV固化剂只涂敷在所述多个TAB和所述另外多个TAB上,或者涂敷在将与所述多个TAB和所述另外多个TAB连接的两个玻璃面板的多个图案电极的位置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c)和步骤d)之间翻转所述两个玻璃面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a)之前或在步骤e)之后翻转所述两个玻璃面板。
13.一种具有按照权利要求1的使用紫外线(UV)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PDP)。
14.一种具有按照权利要求1的使用紫外线(UV)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的液晶显示器(LCD)。
15.一种具有图案电极接合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PDP),该图案电极接合结构是使用按照权利要求4的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制造的。
16.一种具有图案电极接合结构的液晶显示器(LCD),该图案电极接合结构是使用按照权利要求4的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制造的。
17.一种具有图案电极接合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PDP),该图案电极接合结构是使用按照权利要求7或10的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制造的。
18.一种具有图案电极接合结构的液晶显示器(LCD),该图案电极接合结构是使用按照权利要求7或10的使用紫外线(UV)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制造的。
CN 200710003964 2007-01-19 2007-01-19 使用紫外线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以及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 Pending CN1012278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03964 CN101227802A (zh) 2007-01-19 2007-01-19 使用紫外线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以及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03964 CN101227802A (zh) 2007-01-19 2007-01-19 使用紫外线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以及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7802A true CN101227802A (zh) 2008-07-23

Family

ID=39859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03964 Pending CN101227802A (zh) 2007-01-19 2007-01-19 使用紫外线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以及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2780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7547B (zh) * 2009-01-09 2012-02-29 纳瑞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使用含自然固化剂的紫外固化剂的图形电极结合结构
CN107305298A (zh) * 2016-04-21 2017-10-3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压接装置以及部件压接方法
CN107871451A (zh) * 2016-09-22 2018-04-0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使其弯曲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7547B (zh) * 2009-01-09 2012-02-29 纳瑞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使用含自然固化剂的紫外固化剂的图形电极结合结构
CN107305298A (zh) * 2016-04-21 2017-10-3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压接装置以及部件压接方法
CN107305298B (zh) * 2016-04-21 2021-06-1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压接装置以及部件压接方法
CN107871451A (zh) * 2016-09-22 2018-04-0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使其弯曲的方法
CN107871451B (zh) * 2016-09-22 2020-12-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使其弯曲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5448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498051B1 (en) Method of packag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using 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
CN102388687B (zh)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和电子元件安装方法
KR101666214B1 (ko) 이방성 도전 필름,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6931311B2 (ja) 異方性導電膜またはペーストを用いて高さの異なる複数のチップを可撓性基板上に同時に接着する方法
CN114823996A (zh) Led芯片的转移方法、显示面板
CN101227802A (zh) 使用紫外线的图案电极接合结构以及接合图案电极的方法
KR100693193B1 (ko) 자외선을 이용한 패턴 전극의 본딩 구조 및 그 본딩 방법
CN112968105B (zh) 一种Micro LED芯片巨量转移方法及一种显示背板
CN101835347A (zh) 印刷电路板装配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10976B (zh) 带有电气部件的基板的制造方法
TWI294404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crostructure assembly
JP2006245554A (ja) 電気部品の実装方法
KR100782233B1 (ko) 독립형 툴바를 구비하는 압착수단 및 이를 이용한 본딩장치
JP2007300052A (ja) フリップチップ実装の部品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5158939B (zh) 一种背光供电焊盘和背光金手指的贴合方法及组件
WO2007088647A1 (ja) 電気部品の実装方法
JP2005101242A (ja) はんだバンプの形成方法
JP3617270B2 (ja) 電子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装置の製造装置
JP2008235840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半導体製造装置および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JP2002203866A (ja) 半導体装置製造方法
JP5066126B2 (ja) 紫外線及び自然硬化剤を含んだ紫外線硬化剤を利用したパターン電極のボンディング構造及びそのボンディング方法
CN102497684A (zh) 一种导电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KR100792555B1 (ko) 개선된 패턴 전극의 본딩 구조 및 그 본딩 방법
JP2008171959A (ja) 紫外線を用いたパターン電極の結合構造および同じものを用いてパターン電極を結合す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