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9678B - 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9678B
CN101219678B CN2007103015545A CN200710301554A CN101219678B CN 101219678 B CN101219678 B CN 101219678B CN 2007103015545 A CN2007103015545 A CN 2007103015545A CN 200710301554 A CN200710301554 A CN 200710301554A CN 101219678 B CN101219678 B CN 1012196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ment carrier
panel
fagging
longeron
carrie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3015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19678A (zh
Inventor
小岛嘉久
武本赖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Motors Corp
Mitsubishi Automotiv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Motor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19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9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19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9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身结构,在因来自车身侧的输入而作用于接合部位的脱离力被缓和的状态下,使纵梁(5)和仪表板(3)得到加固并结合。在撑板(8)的前后面(8a)上通过焊接接合连接板(11)的前后面(11a),且连接板(11)的横向面(11b)与撑板(8)的横向面(8b)重叠地焊接接合,向仪表板(3)的前表面(3a)侧延伸的延长板部(11c)通过焊接与仪表板(3)的前表面(3a)接合,由此通过连接板(11)使撑板(8)和仪表板(3)结合,从而相对于向撑板(8)传递的来自纵梁(5)侧的输入,缓和了向仪表板(3)前表面(3a)的接合部传递的应力集中,并缓和了作用于与前表面(3a)接合的接合部的脱离力。

Description

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有向车辆的车室前部延伸的纵梁和仪表板的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形成车辆框架的一对纵梁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而配置。车辆的车室和车室前方的区域(前置发动机车辆的情况下,发动机室:以下称为发动机室)由仪表板隔开,纵梁和仪表板结合。另外,发动机室具有支承悬挂部件的支承座,具有支承座等的发动机室的结构处于被一对纵梁支承的状态。
从支承座输入的振动传递到纵梁,向纵梁和仪表板的结合部位传递来自支承座的输入。因此,有必要确保纵梁和仪表板之间的结合部位的刚性,现有技术中,在纵梁和仪表板的结合部接合有撑板,以加固结合部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6054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71556号公报
在现有的车辆结构中,在纵梁和仪表板之间的结合部位焊接接合有撑板,从而相对来自支承座的输入进行加固。但是,撑板与纵梁及仪表板之间的接合部位为纵壁上的接合,因来自支承座的输入而作用扭力,从而对焊接部作用脱离力。因此,现状是有必要进行增加仪表板或撑板的厚度等进一步的加固,这将导致成本增大,同时涉及到重量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不用增加仪表板或撑板的厚度,在因来自车身的输入而作用于接合部位的脱离力被缓和的状态下加固纵梁和仪表板并使其结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车身结构具有:纵梁,向车辆的车室前方部延伸;仪表板,隔开所述车室和所述前方部;以及撑板,设于所述纵梁和所述仪表板之间的结合部,所述撑板具有:纵梁加固板部,沿所述纵梁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面形成;以及仪表板加固板部,沿所述仪表板的前表面形成,其中:所述车身结构还具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具有与所述撑板的所述仪表板加固板部连接的第一撑板接合板部、以及面向所述车宽方向内侧沿所述仪表板的所述前表面从所述第一撑板接合板部连续形成的面板结合部;所述撑板的所述纵梁加固板部与所述纵梁接合,所述连接板的所述面板结合板部与所述仪表板的所述前表面接合。
根据该结构,输入到纵梁的力分散到连接板,在其与仪表板的接合部位,应力不会集中。因此,不会增加仪表板或撑板的厚度,也不会因增加与仪表板之间的接合部而导致撑板大型化,在因来自车身的输入而作用于接合部位的脱离力被缓和的状态下,纵梁和仪表板被加固而结合。
使连接板介入的结构也可以适用于一对纵梁和仪表板的各个结合部位,但驾驶位置侧的仪表板具有转向轴的支承部件,仪表板本身的刚性大,所以,通过将本发明的结构至少用于副驾驶座侧的纵梁和仪表板的结合,相对于接合部位的脱离非常有效。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身结构,在上述第一方面的车身结构中,所述连接板具有:第一撑板接合板部,与所述撑板的所述纵梁加固板部接合;以及第二撑板接合板部,与所述撑板的所述仪表板加固板部接合。
此时,撑板和连接板之间的接合变得更加牢固,使输入到纵梁的力分散到连接板,从而避免在与仪表板之间的接合部位应力集中,并且,纵梁和仪表板被加固而结合。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车身结构,在上述第一方面的车身结构中,所述仪表板上设有向所述车宽方向延伸的仪表板横梁,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仪表板横梁的下侧接合。
此时,因连接板与刚性高的闭合剖面形状的部件间附近的仪表板接合,所以,可以确实地进行加固。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车身结构,在上述第一方面的车身结构中,所述连接板的所述面板结合板部在上下方向的多个位置与所述仪表板的前表面接合。
此时,因连接板的接合部位位于上下方向的多个部位,所以,可以进一步确实地抑制相对于载荷输入的应力集中。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车身结构,具有:纵梁,向车辆的车室前方延伸;仪表板,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前侧,在车宽方向上延伸;撑板,一体地具有:第一加固部件,与所述纵梁的所述车宽方向内侧的面接合;以及第二加固部件,与所述仪表板的所述前方侧的面接合;以及连接板,具有与所述仪表板的所述前方侧的面以及所述第二加固部件的所述前方的面接合的接合面。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结构,在因来自车身的输入而作用于接合部位的脱离力被缓和的状态下,纵梁和仪表板被加固而结合。因作用于接合部位的脱离力被缓和,所以,即便减小结构部件的厚度,也可以确保安装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箭头II部分的详细立体图;
图3是连接板的外观图;
图4是图2中IV-IV线的向视图;
图5是拆除仪表板后的状态下从车室侧看到的外观图;
图6是板状的连接板的外观图;以及
图7是接合部的剖视图(相当于图4)。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立体状况,图2表示图1中的箭头II部分的详细状况,图3表示连接板的外观,图4是图2中IV-IV线向视图,图5表示拆除仪表板状态下从车室侧看到的外观。
如图1所示,车辆的车室S前部的左右两侧部具有在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前立柱1,前立柱1与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上框架6的基端接合。左右一对前立柱1通过在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上盖板2连接,在前围上盖板2的下方,配置有隔开车室S和车室前方区域(前置发动机车辆的情况下为发动机室,以下称为发动机室)的仪表板3。在仪表板3的左右前方,设有支承悬挂装置的筒形支承座4,支承座4与上框架6接合。
另外,在前立柱1的车宽方向内侧,在上框架6的下方的位置配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前地板纵梁(纵梁)5,纵梁5从车室S的下方沿仪表板3向车辆前方延伸。在仪表板3的处于发动机室侧的面的下方,设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仪表板横梁7,纵梁5经由撑板8在仪表板横梁7的部位与仪表板3结合。
另外,图1中的符号9是与支承座4的前侧接合的挡泥板密封件。
基于图2~图5具体说明副驾驶座侧(在图示中是车辆前进方向的左侧)的纵梁5和仪表板3的结合结构。
在纵梁5与仪表板3的结合部位上,接合有从车宽方向内侧覆盖该接合部位的撑板8,撑板8被纵梁5的内板5a和仪表板3的仪表板横梁7覆盖,并且,与仪表板横梁7下侧的仪表板3的前表面3a相对地抵接。即,纵梁5和仪表板3的结合部位被撑板8加固。
撑板8通过焊接与纵梁5的内板5a以及仪表板7接合。另一方面,在撑板8的、与仪表板3的前表面3a相对的部位,通过焊接接合有厚度与撑板8大致相等的连接板11,连接板11通过焊接与仪表板3的前表面3a接合。
即,撑板8上连续地形成有:与纵梁5的内板5a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面接合的、作为纵梁加固板部的前后面8a;沿仪表板3的前表面3a、作为仪表板加固板部的横向面(车宽方向的面)8b,撑板8的前后面8a和横向面8b以大致垂直状态连续形成(参照图4)。连接板11上连续地形成有:与撑板8的前后面8a对应的、作为第一撑板接合板部的前后面11a(沿纵梁5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前后面);与撑板8的横向面8b对应的、作为第二撑板接合板部的横向面11b。并且,连接板11的横向面11b上连续地形成有作为面板接合板部的延长板部11c(参照图3),其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并沿仪表板3前表面3a形成。
如图4所示,在撑板8的前后面8a上,在焊接点A处焊接接合连接板11的前后面11a,连接板11的横向面11b与撑板8的横向面8b重叠地在焊接点B处焊接接合,并且,沿仪表板3的前表面3a侧延伸的延长板部11c在焊接点C处与仪表板3的前表面3a焊接接合。
因此,通过连接板11使撑板8和仪表板3成为结合的状态。即,用于加固纵梁5和仪表板3的结合的撑板8不直接焊接在仪表板3的前表面3a,而是在纵梁5的相反侧,即,在从撑板8的前后面8a和横向面8b交叉的角部离开的焊接点C处,连接板11的延长板部11c焊接于仪表板3的前表面3a。因此,相对于向撑板8传递的来自纵梁5侧的输入,向仪表板3的前表面3a的接合部传递的应力集中被缓和,从而作用于与前表面3a接合的接合部上的脱离力被缓和。
因此,撑板8和连接板11之间的接合变得牢固,使输入到纵梁5的力分散到连接板11,从而可以避免在与仪表板3接合的接合部位应力集中,并且,纵梁5和仪表板3处于牢固结合的状态。
撑板8是与纵梁5接合而进行加固的部件,所以,是需要具有一定程度板厚的大部件,但因为相对仪表板3牢固地接合,所以需要具有一定重量才容易脱离。如果增厚仪表板3,虽然对脱离有利,但因重量增加而导致成本增高。在本发明中,使连接板11介于撑板8和仪表板3之间并将它们结合,所以,作用于撑板8侧和仪表板3前表面3a之间的接合部上的脱离力被缓和。因脱离力被缓和,从而可保持加固强度并减小部件的厚度,还实现轻量化。
另外,撑板8和连接板11(前后面11a)通过焊接在上下方向的多个部位接合(存在多个焊接点),连接板11(延长板部11c)和仪表板3通过焊接在上下方向的多个部位接合(存在多个焊接点)。因此,可以更确实地抑制相对载荷输入的应力集中。在组装时,通过焊接接合撑板8和连接板11并使它们成为一体部件,成为一体部件的撑板8和连接板11焊接在纵梁5和仪表板3上。
撑板8设有从覆盖纵梁5的内板5a的部分连续地向车室侧延伸(参照图2)并覆盖仪表板横梁7的部分。仪表板横梁7下侧的仪表板3的部位是由撑板8构成的闭合剖面形状的部件和由仪表板横梁7构成的闭合剖面形状的部件之间的交叉部位。
因此,在刚性高的闭合剖面形状的部件间附近的仪表板3成为强度不利的部位,所以,连接板11的延长板部11c抵接于仪表板3的前表面3a,连接板11通过焊接与前表面3a接合,从而可以确实地进行加固。
在上述车身结构中,例如,一旦来自支承座4的振动等输入传递到纵梁5,则经由撑板8和连接板11分散传递到仪表板3。纵梁5和仪表板3结合部位的相对输入的刚性由撑板8确保。另一方面,传递到撑板8的振动等输入在以大致垂直状态连续形成的部分上被吸收,即在与纵梁5的内板5a焊接的焊接点D(参照图4)和与连接板11的横向面11b焊接的焊接点B(参照图4)之间的部分(弯曲部分、未与连接板11重叠的部分)被吸收。
因此,从支承座4向连接板11的延长板部11c和仪表板3的前表面3a的焊接点C(参照图4)传递的振动等输入被抑制,可以缓和向焊接点C(参照图4)传递的应力集中,从而作用于连接板11和仪表板3前表面3a的脱离力被抑制。
其结果,输入到纵梁5的力分散到连接板11上,在其与仪表板3之间的接合部位,应力集中消失,不用增加仪表板3或撑板8的厚度,在因来自车身侧的输入而作用于接合部位的脱离力被缓和的状态下,纵梁5和仪表板3被加固而结合。
使连接板11介入的结构也可以适用于一对纵梁5和仪表板3的各个结合部位,但是,因为驾驶位置侧的仪表板3具有转向轴的支承部件,仪表板3本身的刚性大,所以,至少将本发明的结构用于副驾驶座侧的纵梁5和仪表板3之间的结合,从而可有效地防止接合部位的脱离。
另外,撑板8具有前后面8a和横向面8b,连接板11具有前后面11a、横向面11b和延长板部11c,通过将前后面8a和前后面11a、横向面8b和横向面11b接合,从而使撑板8和连接板11接合,连接板11的延长板部11c与仪表板3的前表面3a接合,所以,不管是哪种输入载荷的状况,都可以抑制向连接板11和仪表板3之间的接合部位传递的应力集中。
因此,在上述车身结构中,在因来自车身侧的输入而作用于接合部位的脱离力被缓和的状态下,纵梁5和仪表板3被加固并结合。
基于图6、图7说明连接板的其他实施例。图6表示板状连接板的外观,图7表示接合部的剖面(相当于图2中的IV-IV线向视图、即图4)。在图7中对与图4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
在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作为连接板11,使用具有前后面11a、横向面11b及延长板部11c的、剖面为L字型形状的结构,但图6所示的连接板11A为具有横向面11b和延长板部11c的板状。如图7所示,连接板11A的横向面11b与撑板8的横向面8b重叠地在焊接点B处焊接接合,并且,在仪表板3的前表面3a侧延伸的延长板部11c在焊接点C处与仪表板3的前表面3a焊接接合。
因此,通过板状的连接板11A使结合撑板8和仪表板3,相对于向撑板8传递的来自纵梁5侧的输入,缓和了应力向仪表板3前表面3a的接合部集中,从而作用于与前表面3a接合的接合部的脱离力被缓和。并且,因连接板11A是小型化的板状部件,所以,撑板8的形状可以自由设计,且可以实现轻量化。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在向车辆的车室前部延伸部位的纵梁和仪表板结合的车身结构的产业领域中得到利用。
附图标记说明
1    前立柱            2    前围上盖板
3    仪表板            3a   前表面
4    支承座            5    前地板纵梁(纵梁)
6    上框架            7    仪表板横梁
8    撑板              8a   撑板8的前后面
8b   撑板              8    的横向面9挡泥板密封件
11   连接板            11a  连接板的前后面
11b  连接板的横向面    11c  连接板的延长板部。

Claims (5)

1.一种车身结构,具有:
纵梁,向车辆的车室前方部延伸;
仪表板,隔开所述车室和所述前方部;以及
撑板,设于所述纵梁和所述仪表板之间的结合部,所述撑板具有:纵梁加固板部,沿所述纵梁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面形成;以及仪表板加固板部,沿所述仪表板的前表面形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结构还具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具有与所述撑板的所述仪表板加固板部连接的第一撑板接合板部、以及面向所述车宽方向内侧沿所述仪表板的所述前表面从所述第一撑板接合板部连续形成的面板结合部;
所述撑板的所述纵梁加固板部与所述纵梁接合,所述连接板的所述面板结合板部与所述仪表板的所述前表面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还具有:第二撑板接合板部,与所述撑板的所述纵梁加固板部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连接于所述面板结合部的所述仪表板的所述前表面上设有沿所述车宽方向延伸的仪表板横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的所述面板结合板部在其上下方向的多个位置与所述仪表板的前表面接合。
5.一种车身结构,具有:
纵梁,向车辆的车室前方延伸;
仪表板,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前侧,在车宽方向上延伸;
撑板,一体地具有:第一加固部件,与所述纵梁的所述车宽方向内侧的面接合;以及第二加固部件,沿着所述仪表板的前表面形成;以及
连接板,具有与所述仪表板的所述前方侧的面以及所述第二加固部件的所述前方的面接合的接合面。
CN2007103015545A 2006-12-22 2007-12-21 车身结构 Active CN1012196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46704A JP4247642B2 (ja) 2006-12-22 2006-12-22 車体構造
JP2006-346704 2006-12-22
JP2006346704 2006-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9678A CN101219678A (zh) 2008-07-16
CN101219678B true CN101219678B (zh) 2010-06-09

Family

ID=39629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15545A Active CN101219678B (zh) 2006-12-22 2007-12-21 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247642B2 (zh)
CN (1) CN1012196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0628B2 (ja) * 2010-10-12 2014-12-1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コンパートメント構造
CN103568844B (zh) * 2013-11-15 2016-03-0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仪表板下塌的结构
CN104709359A (zh) * 2014-12-31 2015-06-17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围板的加强结构
CN107487366A (zh) * 2016-12-19 2017-12-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前纵梁总成、前纵梁以及前轮罩总成
CN109204479B (zh) * 2017-06-30 2020-11-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和车辆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5458B2 (ja) * 1990-07-24 1997-04-3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サイドメンバの結合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5458B2 (ja) * 1990-07-24 1997-04-3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サイドメンバの結合構造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0-13866U 1985.01.30
JP特开2003-300484A 2003.10.21
JP特开2004-276788A 2004.10.07
JP特开2004-338593A 2004.12.02
JP特开平6-156320A 1994.06.03
JP第2605458号B2 1997.04.3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9678A (zh) 2008-07-16
JP4247642B2 (ja) 2009-04-02
JP2008155776A (ja) 200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87130B2 (en) Vehicle body lateral structure
EP2740650B1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US8388048B2 (en) Reinforc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body front part
JP5593813B2 (ja) 車体補強構造
US20090096253A1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10086881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10920752B (zh) 悬架副车架结构
JP2008222185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01219678B (zh) 车身结构
KR101454726B1 (ko) 수지 루프 패널 구조
CN110816675B (zh) 车辆前部结构
CN105517881A (zh) 车身前部构造以及车身的组装方法
JP2010100163A (ja) 後部ドア構造
KR20130129435A (ko) 앞 차체 구조
JP6188761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8199471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0168614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US10414444B2 (en) Vehicle rear end structure
JP2003104237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15107883A (zh) 车身前部构造
JP2009227090A (ja) ルーフラック取付構造及びルーフラック取付方法
US11180195B2 (en) Lower structure of vehicle
WO2012049933A1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JP2008068760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7191061A (ja) 車体前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ort Area,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JIDOSHA ENGINEERING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JIDOSHA ENGINEERING Kabushiki Kaisha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