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9618B - 切除喷嘴板的方法和制造喷嘴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切除喷嘴板的方法和制造喷嘴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9618B
CN101209618B CN200710305729XA CN200710305729A CN101209618B CN 101209618 B CN101209618 B CN 101209618B CN 200710305729X A CN200710305729X A CN 200710305729XA CN 200710305729 A CN200710305729 A CN 200710305729A CN 101209618 B CN101209618 B CN 101209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plate
plate
bridging piece
board
tim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3057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09618A (zh
Inventor
中本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09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9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09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9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从一次加工板切除喷嘴板的喷嘴板切除方法,该一次加工板包括:框体;喷嘴板,该喷嘴板具有用于喷射液滴的多个喷嘴孔,并分开地布置在该框体内侧;和连接部,该连接部布置在位于该框体与该喷嘴板之间的空隙处,用于将该框体连接到该喷嘴板。在该喷嘴板切除方法中,使用冲压工具在该连接部与喷嘴板的连接区域处冲压出该喷嘴板,从而从该一次加工板切除该喷嘴板。

Description

切除喷嘴板的方法和制造喷嘴板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6年12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No.2006-354323和2007年10月1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No.2007-265774的优先权,在此全文引入这些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形成有用于喷射液滴的多个喷嘴孔的喷嘴板切除的方法、和用于制造该喷嘴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墨滴通过喷墨打印机从喷嘴喷射到例如打印纸的记录介质上,以形成图像,该喷墨打印机设有共用墨室和喷墨头,该喷墨头包括从共用墨室到喷嘴的多个单独墨通路。通过层压形成有孔的多个板构件构成喷墨头的通路部。用一片金属板形成保持板构件的中间板,然后切除该中间板以制造板构件。在形成中间板中,对金属板施加蚀刻过程,从而形成保持在框架上的一个或多个板构件。板构件被桥接片保持在框架上。在从中间板切出的过程中,例如冲头的工具用于切出桥接片,从而从中间板切出板构件(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5-28641(图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喷嘴板切除方法是用于从一次加工板切除喷嘴板的喷嘴板切除方法,该一次加工板包括:框体;喷嘴板,该喷嘴板分开地布置在该框体内侧,以形成有用于喷射液滴的多个喷嘴孔;和连接部,该连接部布置在位于该框体与该喷嘴板之间的空隙处,用于将该框体连接到该喷嘴板。使用冲压工具在该连接部与喷嘴板的连接区域处冲压出该喷嘴板,从而从该一次加工板切除该喷嘴板。
本发明的喷嘴板制造方法是一种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该喷嘴板形成有用于喷射液滴的多个喷嘴孔,并且该方法具有:形成一次加工板的形成步骤,该一次加工板包括基部、与该基部分开的至少一个板部、以及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将该基部连接到板部;和将该板部与该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连接区域冲压出的第一冲压步骤,并且通过该第一冲压步骤从该一次加工板切出的板部来制造该喷嘴板。
根据本发明,完全去除位于连接部与喷嘴板之间的边界,通过这种方式,在喷嘴板的侧面上没有发现凸起,从而能够防止用于清洁喷墨面和打印纸的擦拭器被凸起卡住。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冲压工具具有圆形横截面。此外,使用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冲压工具进行第一冲压步骤,从而制造喷嘴板。顺便提及,制造一对冲压工具的对应工具具有在形状上类似于冲压工具的通孔。假定冲压构件具有矩形横截面,则由于制造限制,所以对应工具在角部处基本需要一些圆度。因此,存在较低的制造精度。但是,根据本发明之一,由于冲压工具和对应工具具有能够容易地以较高的精度制造的相同圆形横截面,所以能够以较高的精度制造用于冲压出喷嘴板的一部分的金属模具。因此,在冲压出喷嘴板的一部分时能够使沿冲压方向形成并突出的飞边小。
此外,在本发明之一中,优选的是冲压工具具有的冲压宽度比连接部的宽度大,并且冲压工具用于冲压出与连接部对应的所有连接区域。更进一步,在本发明之一中,通过使用冲压长度比第一连接区域的长度长的冲压工具进行第一冲压步骤,从而制造喷嘴板。因此,能够快速地切出喷嘴板。
更进一步,可以进行形成步骤:将一次加工板形成为包括用于将一次加工板相对于冲压工具定位的定位孔;以使得基部围绕板部的方式形成一次加工板;形成一次加工板,其形成方式使得在预定间隔的多个位置处第一连接部将板部的外周连接到基部的内周;或者形成一次加工板,其形成方式使得多个板部相邻布置并且由第二连接部连接两个相邻板部。更进一步,可附加地设置第二冲压步骤,用于将所述板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第二连接区域冲压出。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冲压长度比存在于两个相邻板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的长度长的冲压工具进行第二冲压步骤,从而把分别将第二连接部连接到两个相邻板部的第二连接区域冲压出。更进一步,可通过蚀刻过程进行形成步骤以形成一次加工板。
此外,在本发明中,更优选的是允许冲压工具向喷嘴板的液滴喷射的方向运动,从而冲压出连接区域。更进一步,在本发明中,通过允许冲压工具在从所述板部制造的所述喷嘴板的液滴喷射的方向上运动到所述一次加工板,从而进行所述第一冲压步骤以冲压出所述第一连接区域。因此,仅在喷嘴板中的喷墨面上发现在冲压出喷嘴板的一部分时沿冲压方向形成并突出的飞边,而在与喷墨面相反的面上未发现该飞边。因此,能够将其它构件稳固地连接到喷嘴板中与喷墨面相反的面上,并以高精度使它们接合。要指出的是,在喷墨面上发现飞边但尺寸小于亚微米。相反,当在连接部的某一中点切割连接部时形成的凸起在尺寸上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飞边比切除残余足够小,并且即使当飞边接触擦拭器时也不会损坏擦拭器。
更进一步,通过使用横截面比存在于基部与板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的平面面积大的冲压工具进行第一冲压步骤,从而制造喷嘴板。可进行第一冲压步骤,其方式使得在比基部的冲切面积小的面积中冲压出板部。可进行第二冲压步骤,其方式使得两个相邻板部在冲切面积方面分别大致相等。本发明的方法是一种用于制造形成有喷射液滴的多个喷嘴孔的喷嘴板的方法,在该喷嘴板中,将液体引导到喷嘴孔的通路单元被连接在一个面上,该方法具有:形成一次加工板的形成步骤,该一次加工板包括基部、与该基部分开的至少一个板部、以及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将该基部连接到板部;和从板部的特定面将连接该板部与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连接区域冲压出的第一冲压步骤,其中所述板部的所述特定面对应于所述喷嘴板的一个面,所述通路单元连接到所述喷嘴板的所述一个面,并且从通过第一冲压步骤从一次加工板切出的所述板部来制造所述喷嘴板。
附图说明
将参考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简要侧视图。
图2是图1中给出的喷墨头的简要透视图。
图3是图2中给出的喷墨头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4是包括图2中给出的喷嘴板的中间板的平面图。
图5是用于切除图2中给出的喷嘴板的冲压工具的外观透视图。
图6是从上方观察时用于切除图2中给出的喷嘴板的冲压工具的放大平面图。
图7是沿图6中给出的线VII-VII的剖视图。
图8是在切除图2中给出的喷嘴板之后切掉部位的放大平面图。
图9是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喷嘴板的中间板的平面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中间板的平面图。图10A是示出中间板的整个部分的简要平面图。图10B是示出连接相邻喷嘴板的桥接片与用于冲压出该桥接片的冲头的位置关系的局部平面图。图10C是示出冲压出的喷嘴板的外周的局部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作出说明。
图1是示出喷墨打印机的总体构成的简要侧视图。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01是具有四个喷墨头1的彩色喷墨打印机。喷墨打印机101包括附图中分别在左边和右边的馈纸部11和排纸部12。
用于将纸张(记录介质)P从馈纸部11输送到排纸部12的输纸通道形成在喷墨打印机101内部。馈纸部11设有储纸器11a和拾取辊11c。储纸器11a在其中容纳多片纸张P。从储纸器11a的底部向开口推压的支撑板11b布置在储纸器11a内部,另外多片纸张P堆叠在支撑板11b上。拾取辊11c从顶部一张接一张地拾取如此堆叠的纸张P,并向下游送出如此拾取的纸张P。从储纸器11a通过拾取辊11c送出的纸张P被放置在输送皮带8的外周面8a上。
在输纸通道的中间部处安装有输送装置13。输送装置13包括:两个皮带辊6、7;无端输送皮带8,该无端输送皮带8卷绕成悬挂在辊6、7之间;和压板15,该压板15在由输送皮带8围绕的区域内部布置在与喷墨头1相对的位置处。压板15用于支撑输送皮带8,以便输送皮带8不会在与喷墨头1相对的区域中柔性地向下移动。夹压辊4布置在与皮带辊7相对的位置处。夹压辊4用于在将纸张P放置到输送皮带8的外周面8a上时将纸张P向下保持到该外周面8a上。输送皮带8在表面上具有由有机硅树脂制成的轻微粘性层,并在粘着保持纸张P的同时将纸张P输送到排纸部12。
剥离机构14安装在输送皮带8的直接下游。剥离机构14的构成方式使得:粘附在输送皮带8的外周面8a上的纸张P从该外周面8a被剥离,并被朝着附图中在右边示出的排纸部12引导。
四个喷墨头1沿着纸张P的输送方向以与四种颜色的墨(品红色(M)、黄色(Y)、青色(C)和黑色(K))对应的顺序顺序固定。换句话说,喷墨打印机101是行式打印机。喷墨头1是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实体。此外,喷墨头1的底部用作与输送皮带8的外周面8a对置的喷墨面2a。
当由输送皮带8输送的纸张P顺序通过四个喷墨头1的直接下游时,从喷墨面2a朝纸张P的顶面即打印区域喷射各种颜色的墨滴。因而,能够在纸张P的打印区域上形成期望的彩色图像。
此外,为了清洁喷墨面2a,擦拭机构(未示出)布置在喷墨头1附近。擦拭机构设有擦拭器,该擦拭器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板构件。在开始打印纸张P之前或打印完成之后,擦拭机构允许擦拭器在压靠喷墨面2a的同时沿喷墨头1的延伸方向运动。由此去除粘附在喷墨面2a的表面上的额外的墨。更进一步,使在喷墨面2a上开口的喷嘴43(参考图3)内部形成的墨弯月面平滑。
通过参考图2和图3将作出对喷墨头1的说明。图2是喷墨头1的简要透视图。图3是喷墨头1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如图2和图3所示,喷墨头1设有呈沿一个方向较长的矩形形状的通路单元2和安装在该通路单元2的顶面上的致动器单元3。通路单元2是通过顺序层压七片不锈钢制成的通路板21至27和喷嘴板28构造成的层压体。用于向外部供墨的供墨口2b在纵向端附近形成在通路单元2的顶面上。用于喷射墨滴的多个喷嘴43在喷墨面2a上开口,该喷墨面2a形成在通路单元2的下表面上。在通路单元2内部形成共用墨室41和多个单独墨通路44,允许从供墨口2b供应来的墨流入该共用墨室41,所述多个单独墨通路44从共用墨室41经由压力室42通向喷嘴43。要指出的是,图3示出的横截面只给出一个单独墨通路44。
通路板21至27和喷嘴板28经受蚀刻过程以形成孔。换句话说,在通路板21至27上以如下方式形成孔,该方式使得:在这些板被层压的情况下,在这些孔中构成共用墨室41和多个单独墨通路44(除喷嘴43以外)。此外,待用作喷嘴43的多个孔形成在喷嘴板28上。压力室42中的每个压力室都设有形成在通路单元2的顶面上的开口。压力室42中的每个压力室上的开口由连接在通路单元2的顶面上的致动器单元3关闭。允许从供墨口2b流出的墨经由共用墨室41流入单独墨通路44中的每个单独墨通路44。然后,流入单独墨通路44的墨经由压力室42到达喷嘴43。
致动器单元3构造成单独地向压力室42中的每个压力室内部的墨施加喷射能量的多个致动器,并且如上所述地连接,以便在通路单元2的顶面上关闭多个压力室42的开口。然后,通过顺序层压布置成与压力室42、压电层32、共用电极34及压电层33中的每个都相对的单独电极31构造致动器单元3。单独电极31和共用电极34由例如Ag-Pd基金属的金属材料制成。压电层32、33由基于强介电的钛锆酸铅(PZT)的陶瓷材料制成。此外,压电层32保持在多个单独电极31与共用电极34之间,而压电层33保持在共用电极34与通路单元2的顶面之间。在该情况下,当电压施加到两个电极之间的空间时,压电层32的保持在单独电极31与共用电极34之间的部分用作活性层,并且该部分沿平面方向经受膨胀和收缩。此外,用作活性层的该部分变形,从而与压力室42上的压电层33合作以改变压力室42的容积。如果活性层沿厚度方向被极化和通电,则活性层沿该平面方向收缩,并且与单独电极31对应的部分以向压力室42向内凸起的方式变形。沿层压方向与一个单独电极对应的部分用作一个致动器。
如上所述,致动器单元3构造成单压电晶片型致动器。致动器中的每个致动器布置成与压力室42相对。预定电压脉冲从致动驱动器(未示出)供应到单独电极31,所述预定电压脉冲使致动器变形以改变所对的压力室42的容积。结果,压力室42内部的墨被给予压力波(喷射能量),通过该压力波,从与压力室42连通的喷嘴43喷射墨滴。
接下来,将参考图4至图8对切除喷嘴板28的方法作出说明。图4是示出包括喷嘴板28的中间板(作为由金属板制成的一次加工板的喷嘴板的原材料)30的平面图。图5是用于切除喷嘴板28的冲压工具50的外观透视图。图6是从上方观察时用于切除喷嘴板28的冲压工具50的放大平面图。图7是沿图6给出的线VII-VII的剖视图。图8是在拆去喷嘴板28之后切除部位的放大平面图。
首先,如图4所示,一片金属板(板状构件)经受蚀刻过程(钻孔过程),从而形成中间板30。中间板30包括:框架(作为基部的框体)29;一片喷嘴板(板部)28,该喷嘴板28与框架29分开地布置在框架29内侧;和多个桥接片(作为第一连接部的连接突出部)29a,所述多个桥接片29a布置在框架29与喷嘴板28之间的间隙处,以将框架29连接到喷嘴板28。要指出的是,喷嘴板28在该阶段可以不具有用于喷射墨的喷嘴孔。
喷嘴板28是沿一个方向延伸的矩形薄金属板。框架29是沿一个方向延伸的矩形框体,并用于在制造步骤期间操纵喷嘴板28。此外,在框架29上形成总共十个定位孔29b:沿纵向方向在四个角部附近各有两个孔;并且在纵向方向的中央处沿横向方向的两端附近各有一个孔。在加工喷嘴板28中使用定位孔29b。桥接片29a是用于将喷嘴板28的外周连接到框架29的内周的连接部,并且在喷嘴板28的沿纵向方向的两端上分别沿横向方向布置两个桥接片29a。此外,在喷嘴板28的沿横向方向的两端上分别沿纵向方向布置七个桥接片29a。在本实施例的中间板30中,在喷嘴板28周围形成总共18个桥接片29a。如上所述,在喷嘴板28经由这18个桥接片29a由框架29保持的情况下,形成中间板30。
接下来,冲压工具50用于冲压出桥接片29a,从而从中间板30切除喷嘴板28。如图5所示,冲压工具50设有冲头51和冲模52。该冲头51是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圆形冲头,并具有比桥接片29a大的冲压宽度(参考图6,与冲头51的圆形横截面的直径相对应)。冲模52设有钻孔52a,冲头51进入该钻孔52a。
然后,如图6所示,冲压工具50用于去除所有的桥接片29a、以及在桥接片29a与喷嘴板28之间的边界的整个区域(第一连接区域)29c。在这种情况下,冲头51用于在单次冲压操作中冲压出喷嘴板28的一部分。对所有的桥接片29a同时施加该冲压过程。要指出的是,在桥接片29a与喷嘴板28之间的边界指假想线29d,该假想线29d重叠在喷嘴板28的形成于桥接片29a与喷嘴板28之间的外周线上。此外,边界区域29c是边界附近的区域,该区域在其内侧中央处包括该边界,该区域例如是在图中给出的由单点划线围绕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所示,在冲头51从喷嘴板28的与喷墨面2a相反的面朝喷墨面2a运动、换句话说在喷嘴板28的墨滴喷射的方向上运动的同时,冲头51冲压出喷嘴板28的一部分。因此,仅在喷墨面2a上发现由圆形冲头51的外径与冲模52上的钻孔52a的内径之间的差值所引起的很小的飞边,而在喷嘴板28的背面上未发现该飞边。然后,如图8所示,冲压工具50用于部分地去除喷嘴板28的完全包括上述边界区域29c的边缘。在喷嘴板28的从中间板30拆去的端部处形成由圆形冲头51制成的圆形凹部29e。因此,桥接片29a的一部分没有机会留在喷嘴板28的侧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框架29与桥接片29a之间的整个区域被包括在与冲头51对置的区域中。框架29的边界大致位于如此对置的区域的中央处。相反,边界区域29c在留有一些余量的情况下完全偏向对置区域的周边。这是因为完全冲压出边界区域29c,同时使从喷嘴板28去除的部分小。因此,保持喷嘴板28的强度。此外,由于凹部29e的圆弧与喷嘴板28的外周成钝角相交,所以用于擦拭喷墨面2a的擦拭器没有被凹部29e的角部损坏的机会。但是,在该冲压过程中不必使框架29的边界(边界区域)位于对置区域的中央处。根据在框架29与喷嘴板28之间的狭缝宽度使冲头51的直径相对较小,并且存在桥接片29a的一部分可以留在框架29上的情况。
如上所述,用于制造喷嘴板28的切除方法是用于从喷嘴板原材料切除喷嘴板28的方法,该喷嘴板原材料包括:框体;喷嘴板28,所述喷嘴板28分开布置在框体内部,并形成有用于喷射液滴的多个喷嘴孔;和连接部,该连接部布置在框体与喷嘴板28之间以连接框体与喷嘴板28,其中在连接部到喷嘴板28的连接区域(边界区域)处不留下连接部的情况下,冲压工具用于冲压出喷嘴板,从而从喷嘴板原材料切除喷嘴板28。在这种情况下,希望的是:切口部(凹部29e)与喷嘴板28的外周成钝角相交。
通过上述方法切出的喷嘴板28在连同通路板21至27一起被层压并作为通路单元2给出的状态下经受金属接合。此外,将致动器单元3和控制部分(未示出)装配到通路单元2,从而完成喷墨头1的装配。
根据上述本实施例,去除在桥接片29a与喷嘴板28之间的整个边界区域,通过这种方式,在喷嘴板28上没有悬挂于桥接片29a上的凸起,从而能够防止用于清洁喷墨面2a和打印纸的擦拭器被凸起卡住。
此外,由于冲压工具50的冲头51具有圆形横截面,所以能够以较高的精度在冲模52上制造钻孔52a。换句话说,与具有不同构造的冲头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冲头51的直径与冲模52直径之间的差值最小。(例如,如果具有矩形通孔的冲模与矩形冲头组合,则在通孔的角部上需要一些圆度,以产生尺寸差值。该尺寸差值与飞边的尺寸相关)。因此,能够使在冲压出喷嘴板28的一部分时形成的飞边很小。
更进一步,冲压工具50用于在单次冲压操作中冲压出所有桥接片29a连同喷嘴板28的一部分,从而能够快速地从中间板30切出喷嘴板28。
此外,冲头51在从喷嘴板28上与喷墨面2a相反的面运动到喷墨面2a的同时冲压出喷嘴板28的一部分。因此,仅在喷墨面2a上发现在冲压时形成的很小的飞边,但是在喷嘴板28的背面上未发现该飞边。结果,通过将通路板27稳固地连接到喷嘴板28上的与喷墨面2a相反的面来以较高的精度接合通路板27。
接下来,将参考图9对另一喷嘴板作出说明。本发明的切除方法和制造方法共同地用于制备喷嘴板。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喷嘴板28后面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相对的位置处布置18个桥接片29a。在该实施例中,布置在喷嘴板128的沿纵向方向的两端的桥接片129a以交叉针方式排列。在该排列中,取决于喷嘴的布置,在制造喷嘴板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效果。
在本变型实施例中,多个喷嘴在喷墨面102a上排列成矩阵形式,以构成喷嘴组140,并且布置成在喷嘴板128的中心处点对称。多个喷嘴组140沿喷嘴板128的纵向方向以预定的组间隔安装在一起。此外,在横向方向和相反方向上相对于喷嘴板128的横向方向的中心等距偏置地交替布置多个喷嘴组140。桥接片129a设置成与喷嘴组140的布置模式相对应。如图9所示,桥接片129a安装在与喷嘴组140偏置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上。多个桥接片129a单独布置在喷嘴板128的平行较长边上未相互对置的位置处。
应指出的是:在本变型实施例中,如同上述实施例一样,设置在短边上的桥接片布置在喷嘴板128后面的对置位置处,但可以交叉针方式布置。此外,在本变型实施例中,每个喷嘴组140形成为梯形平面形状,并且梯形的较长边的位置比梯形的短边离喷嘴板128的较长边近。
与上述喷嘴板28一样,考虑到改善并维持喷墨特性,存在如下情况:在切除过程之前,在喷墨面2a、102a上形成抗水膜。本变型实施例的中间板130在形成抗水膜中是有利的。
采用电镀以形成抗水膜(包含聚四氟乙烯(PTFE)、氟基聚合材料的镀镍膜)。电镀的电流密度设定成大约3A/dm2,并且电镀液的温度设定成大约50℃,从而产生具有大约2μm厚度的抗水膜。在这种情况下,电流从框架129经由桥接片129a供应到喷嘴板128。在电镀中,抗水膜的厚度取决于分布在喷嘴板128上的电流密度。因此,在电流集中的桥接片129a的附近,抗水膜的厚度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在本变型实施例中,桥接片129a与期望均匀厚度的喷嘴组140分开,并且形成三角形的三个桥接片129a大致以等间距包围一个梯形喷嘴组140。因此,电流均匀地分布在每个喷嘴组140中,并因此使抗水膜的厚度均匀。
在本变型实施例中,在形成上述抗水膜的步骤之后,冲头51用于从框架129切出喷嘴板128。因此,除了从上述实施例获得的效果之外,使抗水膜大致在整个喷嘴板128上均匀,从而能够获得能够以较高的精度喷射墨的喷嘴板128。
已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作出上述说明。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在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改变。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构造是在中间板30上将一片喷嘴板28保持在框架29内侧,但是可以将多个喷嘴板228保持在框架内侧。如图10A所示,在中间板230上,在沿一个方向延伸的框架229内侧布置成使得喷嘴板228的纵向方向跟随框架229的横向方向的多个喷嘴板28沿框架229的纵向方向排列。每个喷嘴板228与框架229之间以及相邻喷嘴板228之间的空隙可由一个或多个桥接片(第二连接部)229a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如同将每个喷嘴板28连接到框架229的桥接片(第一连接部)29a一样,还通过冲压出喷嘴板228的一部分,从喷嘴板228切出连接相邻喷嘴板228的桥接片229a,以便完全去除在桥接片229a与喷嘴板228之间的边界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在单次冲压操作中冲压出桥接片229a,必需在冲头51对置的区域内包括桥接片229a两端上的整个边界区域。如果桥接片229a的尺寸和形状被包括在如此对置的区域内,则冲头51可布置成使得其中心能够与桥接片229a的中心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通过冲头51得到的切口部与喷嘴板228的外周成钝角相交。为此,调节相邻喷嘴板228之间的空隙、桥接片229a的尺寸和冲头51的横截面的尺寸。例如,如果冲头51设定为一定直径,则可设定相邻喷嘴板228之间的空隙和桥接片229a的宽度,以便能够以将边界区域偏置到对置区域的周边的位置关系进行冲压操作。
图10B示出冲压操作时桥接片229a与冲头51的位置关系。桥接片229a与冲头51大致在中心处一致。图10C示出冲压出喷嘴板228之后喷嘴板228的外周。在该外周上形成圆弧形凹部229e,并且该圆弧分别在每个喷嘴板228中与外周成钝角相交。在这种情况下,相互对置的相邻凹部229e在形状和尺寸方面大致相似,并且在冲压中心处大致对称。因此,例如能够有效且均匀地防止由于凹部229e而损坏擦拭器。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构造是冲压工具50的冲头51具有圆形横截面,但冲头51可具有例如矩形形状的其它横截面。
更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中,框架29、129、229都成形为围绕喷嘴板28、128、228的整个周边,但取决于喷嘴板28、128、228的相对于框架29、129、229的尺寸,框架29、129、229可以不围绕整个周边。例如,如下的框体是可接受的,该框体在构成框的四边中缺少一边,从而总体上给出反字母C形。
更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构造是冲头51具有比桥接片29a大的冲压宽度,并且冲压工具50用于在单次冲压操作中冲压出所有桥接片29a连同喷嘴板28的一部分。但是,取决于桥接片29a的数量,可通过多次冲压操作冲压出喷嘴板28的一部分。冲头51用于顺序冲压出桥接片29a。在这种情况下,冲头51可具有比桥接片29a小的冲压宽度。在这种情况下,调节冲头51与边界区域29c的相对位置、以及桥接片29a相对于冲头51的宽度,以便能够在边界区域29c向对置区域的周边偏置的情况下冲压出喷嘴板。要指出的是:与以上变型实施例一样,在多个喷嘴板布置在一个框架内的情况下,可将相邻的喷嘴板连接到桥接片,在所述桥接片之间保持另一框架。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构造是:冲头51在从喷嘴板28的与喷墨面2a相反的面朝喷墨面2a运动的同时冲压出喷嘴板28的一部分。但是,冲头51可在从喷墨面2a朝喷嘴板28的与喷墨面2a相反的面运动的同时冲压出喷嘴板28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去除形成在喷嘴板28的与喷墨面2a相反的面上的飞边。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构造是:在从中间板30切出喷嘴板28之后,装配通路单元2。但是,可将通路板21至27和喷嘴板28在中间板的状态下层压并接合,通过这种方式形成通路单元2,之后从如此层压的中间板全体地拆去通路单元2。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构造是冲压工具50用于全体地冲压出桥接片29a和喷嘴板28的一部分。但是,仅从位于桥接片29a与喷嘴板28之间的边界切掉喷嘴板28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方式从中间板30切出喷嘴板28。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对将本发明应用于安装在喷墨打印机101上的行式喷墨头1的喷嘴板28的情况作出了说明。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安装在其它类型的喷墨头例如串行式喷墨头上的喷嘴板。此外,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具有用于喷射不同于墨滴的液滴、例如金属膏液滴的喷嘴的喷嘴板。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蚀刻过程形成中间板30,但可通过其它方法或通过这些方法的组合形成该中间板30。除了上述蚀刻过程以外,用于获得中间板30的过程包括压力加工、干蚀刻、喷砂处理和激光处理。例如,可通过蚀刻形成在框架29与喷嘴板28之间的空隙(形成桥接片29),并且可通过压力加工形成喷嘴。或者,喷嘴和空隙都可通过压力加工形成(冲压过程)。

Claims (20)

1.一种用于从一次加工板切除喷嘴板的喷嘴板切除方法,所述一次加工板包括框体、喷嘴板和桥接片,所述喷嘴板具有用于喷射液滴的多个喷嘴孔并分开地布置在所述框体内侧,所述桥接片布置在位于所述框体与所述喷嘴板之间的空隙处,用于将所述框体连接到所述喷嘴板,
通过所述喷嘴板切除方法,使用冲压工具去除所有的桥接片以及在所述桥接片与所述喷嘴板之间的边界的整个区域,从而从所述一次加工板切除所述喷嘴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板切除方法,其中所述冲压工具具有圆形横截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板切除方法,其中所述冲压工具具有的冲压宽度比所述桥接片的宽度大,所述冲压工具用于冲压出与所有桥接片相对应的所述连接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板切除方法,其中使所述冲压工具向从所述喷嘴板喷射液滴的方向运动,由此冲压出所述连接区域。
5.一种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所述喷嘴板形成有用于喷射液滴的多个喷嘴孔,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一次加工板的形成步骤,所述一次加工板包括基部、与所述基部分开的至少一个板部、以及第一桥接片,所述第一桥接片将所述基部连接到板部;和
去除所有的第一桥接片以及在所述第一桥接片与所述喷嘴板之间的边界的整个区域的第一冲压步骤;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冲压步骤从所述一次加工板切出的板部来制造所述喷嘴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其中进行所述第一冲压步骤,使得能够以圆形形状冲压出所述第一连接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其中通过使用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冲压工具进行所述第一冲压步骤。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其中通过使用冲压工具进行所述第一冲压步骤,所述冲压工具的冲压长度比所述第一连接区域的长度长。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其中进行所述形成步骤,以将所述一次加工板形成为包括用于相对于所述冲压工具定位所述一次加工板的定位孔。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其中进行所述形成步骤,以形成所述一次加工板,使得所述基部围绕所述板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其中进行所述形成步骤,以形成所述一次加工板,其形成方式使得:在每预定间隔的多个位置处,所述第一桥接片将所述板部的外周连接到所述基部的内周。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其中进行所述形成步骤,以形成所述一次加工板,其形成方式使得:将多个板部相邻设置,并且由第二桥接片连接相邻板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板部与所述第二桥接片的第二连接区域冲压出的第二冲压步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其中使用冲压工具进行所述第二冲压步骤,所述冲压工具的冲压长度比存在于所述相邻板部之间的所述第二桥接片的长度长,从而把分别将第二桥接片连接到所述相邻板部的第二连接区域冲压出。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其中通过蚀刻过程进行所述形成步骤,以形成所述一次加工板。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其中通过允许冲压工具在从所述板部制造的所述喷嘴板的液滴喷射的方向上运动到所述一次加工板,从而进行所述第一冲压步骤以冲压出所述第一连接区域。
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其中通过使用冲压工具进行所述第一冲压步骤,所述冲压工具的横截面比存在于所述基部与所述板部之间的所述第一桥接片的平面面积大。
1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其中进行所述第一冲压步骤的方式使得在比所述基部的冲切面积小的面积中冲压出所述板部。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其中进行所述第二冲压步骤的方式使得所述相邻板部在所述冲切面积方面分别大致相等。
20.一种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所述喷嘴板具有用于喷射液滴的多个喷嘴孔,在所述喷嘴板中,将液体引导到喷嘴孔的通路单元被连接在一个面上,
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一次加工板的形成步骤,所述一次加工板包括基部、与所述基部分开的至少一个板部、以及第一桥接片,所述第一桥接片将所述基部连接到板部;和
去除所有的第一桥接片以及在所述第一桥接片与所述喷嘴板之间的边界的整个区域的第一冲压步骤,
其中所述板部的所述特定面对应于所述喷嘴板的一个面,所述通路单元连接到所述喷嘴板的所述一个面,并且
从通过第一冲压步骤从一次加工板切出的所述板部来制造所述喷嘴板。
CN200710305729XA 2006-12-28 2007-12-28 切除喷嘴板的方法和制造喷嘴板的方法 Active CN1012096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54323 2006-12-28
JP2006354323 2006-12-28
JP2006354323 2006-12-28
JP2007265774 2007-10-11
JP2007-265774 2007-10-11
JP2007265774A JP5239286B2 (ja) 2006-12-28 2007-10-11 ノズルプレートの切り離し方法およびノズルプ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9618A CN101209618A (zh) 2008-07-02
CN101209618B true CN101209618B (zh) 2010-06-23

Family

ID=39609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5729XA Active CN101209618B (zh) 2006-12-28 2007-12-28 切除喷嘴板的方法和制造喷嘴板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39286B2 (zh)
CN (1) CN1012096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28701B2 (ja) * 2008-08-26 2013-07-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4476261A (zh) * 2014-12-15 2015-04-01 重庆欧帆门业有限公司 门板钻孔工装
JP6677922B2 (ja) * 2015-10-08 2020-04-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5353A (zh) * 2002-07-30 2004-02-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一种冲制小孔的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液体喷射头的方法
CN1824509A (zh) * 2005-02-21 2006-08-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头及喷墨头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1043A (ja) * 1992-12-24 1994-07-12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ノズル板の製造方法
JP4494546B2 (ja) * 1999-03-02 2010-06-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打抜加工用基板、打抜基板及び該打抜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05028641A (ja) * 2003-07-08 2005-02-03 Brother Ind Ltd リードフレームの構造
JP2005040990A (ja) * 2003-07-23 2005-02-17 Brother Ind Ltd 薄板状部品の積層接着構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5353A (zh) * 2002-07-30 2004-02-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一种冲制小孔的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液体喷射头的方法
CN1824509A (zh) * 2005-02-21 2006-08-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头及喷墨头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9618A (zh) 2008-07-02
JP2008179124A (ja) 2008-08-07
JP5239286B2 (ja)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50802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jett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nozzle plate, and liquid droplet jetting apparatus
US9333752B2 (en) Liquid jet head, liquid je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jet head
US7044591B2 (en) Ink-jet head, filter assembly used for manufacturing the ink-jet hea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ink-jet head using the filter assembly
CN101209618B (zh) 切除喷嘴板的方法和制造喷嘴板的方法
JP2009241453A (ja) 液滴噴射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55201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ヘッド
CN101602288B (zh) 用于制造喷嘴板的方法和喷嘴板
JP5515469B2 (ja) 液滴吐出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US20050030349A1 (en) Ink-jet head
EP1837180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iezoelectric actuator, ink-jet head, and ink-jet printer using aerosol deposition method, piezoelectric actuator, ink-jet head, and ink-jet printer
US8684495B2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077511B2 (en) Housing used in inkjet head
JP200222526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US20180065367A1 (en) Element substrate,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8402654B2 (en) Method for cutting off nozzle pl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nozzle plate
JP5158122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JP201308215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13061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JPH03121853A (ja) 非接触式印刷機
JP2007069435A (ja) 液滴吐出装置
US20070126788A1 (en) Inkjet hea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orming dot pattern
JP416867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における流路ユニットを形成するための部品及び流路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US7219981B2 (en) Ink-jet head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JP2009061700A (ja) ノズルプレ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ノズルプレート
US11214063B2 (en) Liquid discharge hea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