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9641A - 构造体、光学装置及装配方法、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构造体、光学装置及装配方法、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9641A
CN101179641A CNA2007101379123A CN200710137912A CN101179641A CN 101179641 A CN101179641 A CN 101179641A CN A2007101379123 A CNA2007101379123 A CN A2007101379123A CN 200710137912 A CN200710137912 A CN 200710137912A CN 101179641 A CN101179641 A CN 101179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thread
relative position
fixed part
thread fixed
optical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379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嶋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3009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7090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79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96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调整两个构件间的相对位置时能防止构件相互间的相对位置调整所花费的工夫的增加的构造体。透镜块(33)具有成像透镜系统(31)、图像传感器(33)和构造体(35)。成像透镜系统(31)具有透镜(40)。图像传感器(33)具有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构造体(35)具有支承台(47)、第2构件(48)和第1位置调整机构(49)。支承台(47)固定成像透镜系统(31)并且具有第1平坦壁(55)。第2构件(48)具有重叠并固定在第1平坦壁(55)上的第2平坦壁(62)、并且固定有图像传感器(33)。第1位置调整机构(49)具有设置在第1平坦壁(55)上的第1切口(71)和设置在第2平坦壁(67)上的第2切口(72)。第2切口(72)比第1切口(71)更向深处延伸。

Description

构造体、光学装置及装配方法、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复印机、图像扫描器、传真机等的具有第1构件和第2构件的构造体、具有该构造体的光学装置、该光学装置的装配方法、具有该光学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复印机、传真机、扫描装置等使用的图像读取装置等光学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6),例如,通过螺丝等将构成的构件彼此固定。
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要求作为光电转换元件的CCD的各像素更加小型化,并且要求构成所述的CCD的像素数更多。为了对应于该CCD的像素小型化和多像素化,所述的CCD需要缩小用于使来自显影的反射像成像的透镜的倍率,并且还需要使构成图像读取装置的构件间的位置精度成为更加高的精度。这样,所述的光学装置要求使构成的构件间的位置精度成为更高的精度。
例如,在用600dpi读取A3尺寸的原稿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若使用像素间的间隔为10μm的CCD,则透镜的倍率变成0.24,若使用像素间的间隔为5μm的CCD,则透镜的倍率变成0.12。另一方面,透镜和CCD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精度由于与像素间的间隔的二次方有关,故设像素间的间隔为1/2时,需要将透镜和CCD的位置精度提高到1/4。
这样,为了得到与使用像素间的间隔为10μm的CCD的图像读取装置相同程度的特性,在使用了像素间的间隔为5μm的CCD的图像读取装置中,需要将位置精度提高到使用了像素间的间隔为10μm的CCD的图像读取装置构件间的位置精度的1/4。例如,在使用了像素间的间隔为10μm的CCD的图像读取装置中,需要使各构件间的位置精度为20μm左右,但使用像素间的间隔为5μm的CCD的图像读取装置中,需要使各构件间的位置精度为5μm左右。
另一方面,基于所述螺丝的构件间的位置精度,如所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为约数百μm~数十μm左右。因此,在使用所述螺丝将构件彼此固定时,在仅将螺纹拧合的简单作业中,通过使所述像素间的间隔狭窄,难以得到要求的各构件间的位置精度。
因此,能一边确认所述的光学特性,一边由螺丝将构件彼此渐渐固定。具体地说,拧紧螺丝是确认光学的特性,若该特性不是所要求的,则再次拧松螺丝,调整构件彼此的位置而将螺丝拧紧,再次确认光学的特性。因此,构件彼此的装配花费的需要时间长时间化,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装配花费的需要时间长时间化,有降低该图像读取装置的批量生产率的倾向。
另外,在使用所述的螺丝来将构件彼此固定时,如以下所示那样,在螺丝拧紧中途等构件彼此会产生位置偏移。在调整两个构件间的位置,将这两个构件彼此固定时,将一个构件固定,利用定位装置的卡盘等夹紧另一个构件。并且,用定位装置调整另一个构件相对一个构件的位置,在位置调整后,拧紧螺丝。然后,解除另一个构件的夹紧,所述两个构件彼此的固定结束。
这时,由于边用定位装置的卡盘夹紧另一个构件,边对构件彼此进行定位,所以在这另一个构件上作用着拧紧螺丝时作用的力和来自卡盘的力。因此,在解除定位装置的另一个构件的夹紧时,就在这另一个构件上只作用拧紧螺丝时的力,好容易定位了的另一个构件就发生了位置偏移。
一般,在将螺丝拧松的状态下调整构件彼此的位置后,若拧紧螺丝而将这些构件彼此固定,则由于从两个构件彼此相对自如移动的状态向两个构件彼此固定的状态位移,在拧紧螺丝的前、后之间,两个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变动。为了减少该相对位置的变动,在尽量拧紧螺丝的状态下,调整两个构件间的相对位置,需要减少两个构件彼此相对自如移动的状态与相互固定的状态的螺丝拧入量之差。但是,若进一步拧紧螺丝,显然两个构件彼此相对移动时所必须的力变强。因此,在尽量拧紧螺丝的状态下,为了使两个构件彼此容易相对自如移动,在这些构件上设置相互连通的切口,在这些切口种插入螺丝刀等工具,进行剜动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137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113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22724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第279489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0-19386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5-297256号公报
但是,在所述两个构件上设置的切口中插入工具来调整这两个构件间的相对位置时,有时插入到切口中的工具意外与一个构件碰撞。特别是,当将两个构件中一个定位(限制移动)时,若工具与所述的另一个构件碰撞,则该另一个构件会向不希望的方向移动。尤其是,在所述的切口中插入工具,所述另一个构件会沿着与调整构件间的相对位置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这时,就会需要花工夫再次调整另一个构件移动了的方向(不希望的方向)上的构件间的相对位置,调整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时所需要的时间长时间化。
另外,在所述的专利文献1至6等记载的光学装置的构件间的位置装配方法中,能调整相互正交且与光轴正交的第1方向和第2方向的各构件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的专利文献1至6等记载的光学装置的构件间的位置装配方法,一次进行完第1方向和第2方向的构件间的位置调整,难以使第1方向和第2方向独立而进行构件间的位置调整。因此,所述的构件间的位置装配方法,例如,即使是只进行第1方向的构件间的相对位置调整即可的情况,也会在位置调整时进行第2方向的构件间相对位置调整,使得好容易完成了位置调整的方向上构件意外地移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调整两构件间的相对位置时能防止构件向不希望的方向移动、并且能防止增加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调整所花费的工夫的构造体,具有该构造体的光学装置,具有该光学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调整两构件间的相对位置时能使调整位置的多个方向相互独立地进行位置调整、并能防止增加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调整所花费的工夫的构造体,具有该构造体的光学装置,该光学装置的装配方法,具有该光学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构造体,其具有第1构件和与第1构件螺纹固定的第2构件,其中,第1构件及第2构件分别有相互抵接的抵接面,利用贯通抵接面的螺丝进行螺纹固定,在两个抵接面的端部分别形成有各个切口,第2构件的切口的内部端比第1构件切口的内部端更靠内部形成。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构造体,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第1构件具有设置面,第2构件由第1构件支承。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构造体,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第1构件具有作为所述抵接面的平坦的第1平坦壁,所述第2构件具有作为所述抵接面的与所述第1平坦壁重叠的第2平坦壁,并且该第2平坦壁与所述第1平坦壁重叠而与所述第1构件固定,构造体具有作为所述切口的第1切口和作为所述切口的第2切口,第1切口设置在所述第1平坦壁上并直线状延伸,插入用于调整所述第1构件与所述第2构件的相对位置的工具,第2切口设置在所述第2平坦壁上且与所述第1切口连通,比该第1切口更靠内部地与该第1切口平行地延伸,插入所述工具,在所述第1构件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将所述工具插入到所述第1切口和所述第2切口双方中,使所述第1构件和所述第2构件沿与所述第1切口和所述第2切口双方正交的方向相对移动,调整该第1构件与所述第2构件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其具有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构造体,其中,包括安装有所述第1构件的第1光学零件和安装有所述第2构件的第2光学零件。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光学装置,在第四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第1光学零件是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像通过的透镜,所述第2光学零件是使所述反射像成像的光电转换元件。
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光学装置,在第五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第1构件安装在收纳所述透镜的透镜筒中,所述第2构件安装在收纳所述光电转换元件的外壳中。
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光学装置,在第六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第2构件具有固定在安装有所述外壳的印刷电路板上的托架、和能改变与该托架的相对位置地安装在该托架上的中间零件,在所述中间零件上设有所述第2平坦壁和第2切口。
本发明第八方面的的光学装置,在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第1构件具有安装有所述透镜筒的载置板和自该载置板直立设置的所述第1平坦壁。
本发明第九方面的光学装置,在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的光学装置中,所述第1构件具有自所述透镜筒的外周面直立设置的所述第1平坦壁。
本发明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利用光电转换元件读取来自原稿的反射像,其中,具有第五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
本发明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第十方面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为了达到所述第二目的,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构造体,其具有相互螺纹固定的至少两个构件,其中,具有第1调整部和第2调整部,第1调整部调整至少两个构件的第1方向的相对位置,并且设置在至少两个构件各自的与所述第1方向平行的面上,第2调整部调整至少两个构件的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的相对位置,并且设置在至少两个构件各自的与所述第2方向平行的面上。
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构造体,在第十二方面的基础上,作为所述构件,具有第1构件、螺纹固定在该第1构件上的第2构件和螺纹固定在该第2构件上的第3构件,所述第1调整部设置在所述第1构件和所述第2构件各自的与所述第1方向平行的面上,并且,所述第2调整部设置在所述第2构件和所述第3构件各自的与所述第2方向平行的面上。
本发明第十四方面的构造体,在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三方面的基础上,具有第1螺纹固定部、第2螺纹固定部和第3螺纹固定部,第1螺纹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1构件和所述第2构件各自的与所述第1方向平行的面上,将所述第1构件和所述第2构件螺纹固定,第2螺纹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2构件和所述第3构件各自的与所述第2方向平行的面上,将所述第2构件和所述第3构件螺纹固定,第3螺纹固定部使所述第1构件与所述基体构件的相对位置在第3方向自如变更,并且将所述第1构件和所述基体构件螺纹固定,所述第3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1构件的基体构件和所述第1构件各自的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双方交叉。
本发明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其具有第十三方面所述的构造体,其中,包括安装有所述第1构件的第1光学零件和安装有所述第3构件的第2光学零件,所述第1光学零件是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像通过的透镜,所述第2光学零件是使所述反射像成像的光电转换元件。
本发明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其具有第十四方面所述的构造体,其中,包括安装有所述第1构件的第1光学零件和安装有所述第3构件的第2光学零件,所述第1光学零件是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像通过的透镜,所述第2光学零件是使所述反射像成像的光电转换元件。
本发明第十七方面的光学装置,在第十五方面或第十六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第1调整部和第2调整部,分别在平面看配置在相对所述透镜的光轴对称的位置上。
本发明第十八方面的光学装置,在第十六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第1螺纹固定部、第2螺纹固定部及第3螺纹固定部分别设置多个,并且,在平面看配置在相对所述透镜的光轴对称的位置上。
本发明第十九方面的光学装置,在第十六方面或第十八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第1螺纹固定部、第2螺纹固定部及第3螺纹固定部分别具有螺纹零件和施力机构,螺纹零件拧入到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中的任一个构件中,施力机构设置在所述螺纹零件的头部、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中的任一个构件之间,并且使该头部向离开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中的任一个构件的方向施力。
本发明第二十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用于装配第十六方面、第十八方面或第十九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将所述第1螺纹固定部、第2螺纹固定部及第3螺纹固定部全部完全固定之后,将与所述第1方向、第2方向及第3方向中需要调整的一个方向对应的螺纹固定部半固定,并且沿所述一个方向调整所述基体构件、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间的相对位置,然后将与该一个方向对应的螺纹固定部完全固定,调整所述第1方向、第2方向及第3方向全部方向上的所述基体构件、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用于装配第十六方面、第十八方面或第十九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调整所述基体构件与所述第1构件的相对位置,利用所述第3螺纹固定部将所述基体构件和所述第1构件固定,并且,调整所述第1构件与所述第2构件的相对位置,利用所述第1螺纹固定部将所述第1构件和所述第2构件固定,然后,调整所述第2构件与所述第3构件的相对位置,利用所述第2螺纹固定部将所述第2构件和所述第3构件固定。
本发明第二十二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用于装配第十六方面、第十八方面或第十九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将所述第1螺纹固定部、第2螺纹固定部及第3螺纹固定部全部半固定之后,沿所述第1方向、第2方向及第3方向中需要调整的一个方向调整所述基体构件、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间的相对位置,然后,将与所述一个方向对应的螺纹固定部完全固定,调整所述第1方向、第2方向及第3方向的全部方向上的所述基体构件、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第二十三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用于装配第十六方面、第十八方面或第十九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将所述基体构件、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相互固定或暂时固定,在调整所述基体构件、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的相对位置时,从接近所述基体构件的一侧依次调整并固定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第二十四方面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通过光电转换元件读取来自原稿的反射像,其中,具有第十五方面~第十九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
本发明第二十五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具有第二十四方面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构造体,由于第2构件切口的内部端比第1构件切口的内部端更靠内部形成,在将工具插入到切口中时,该工具不与设置在第2构件的切口的内部端抵接。因此,在调整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时,能防止第2构件意外地移动,由此,在调整两构件的相对位置时,能够尤其防止第2构件向不希望的方向移动,且可防止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构造体,由于第1构件有设置面,第2构件由第1构件支承,所以,能一面设置第1构件一面进行调整,能进行稳定的调整。
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构造体,由于在调整相对位置时不限制移动的第2构件上设置的第2切口比在限制移动的第1构件上设置的第1切口更向内部延伸,故将工具插入到第1切口和第2切口中时,该工具不与第2切口的进深部即第2构件抵接。因此,在沿着相对所述切口的纵向正交的方向调整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时,能够防止不限制移动的第2构件沿切口的长度方向意外地移动,由此,在调整两构件间的相对位置时,能够尤其防止第2构件向不希望的方向移动,并且可防止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另外,由于将工具向设置在第1构件和第2构件双方的切口中插入来调整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故即使是将固定第1构件和第2构件的螺丝等尽量拧紧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构件间的位置调整,能使构件彼此不相对移动地进行位置调整。所以,能高精度地保持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由于具有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所述的构造体,故可以防止尤其要求相对位置精度为高精度的光学零件彼此的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由于第1光学零件是透镜,第2光学零件是光电转换元件,故能够防止透镜与光电转换元件之间的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本发明第六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由于第1构件安装在透镜筒内,第2构件安装在外壳上,故能够准确地调整透镜与光电转换元件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第七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由于在经由托架等安装在外壳上的中间零件上设置有第2平坦壁和第2切口双方,故能够准确调整光电转换元件与透镜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第八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由于从安装有透镜筒载置板直立设置有带第1切口的第1平坦壁,故能够准确地调整透镜与光电转换元件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第九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由于从透镜筒的外周面直立设置有带第1切口的第1平坦壁,能够准确地调整透镜与光电转换元件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第十方面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由于具有所述的光学装置,在调整两构件间的相对位置时,能够尤其防止第2构件向不希望的方向移动,可防止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本发明第十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由于具有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在调整两构件间的相对位置时,能够尤其防止第2构件向不希望的方向移动,可防止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所述的构造体,由于第1调整部被设置在与第1方向平行的面上,使用第1调整部时,构件彼此仅在第1方向上相对移动,不在第2方向上相对移动,并且,由于第2调整部设置在与第2方向平行的面上,使用第2调整部时,构件彼此仅在第2方向上移动,不在第1方向上相对移动。
因此,在调整构件彼此的第1方向相对位置时,仅使用第1调整部,无需使用第2调整部,并且,在调整第2方向的相对位置时,只使用第2调整部,无需使用第1调整部。所以,能使第1方向和第2方向相互独立地调整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调整变得容易,并且能够缩短重新进行调整时所需的时间。因此,在调整构件间的相对位置时,能够使调整位置的多个方向相互独立地进行位置调整,可防止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本发明第十三方面所述的构造体,由于作为构件具有第1至第3构件,第1调整部设置在第1构件和第2构件上,第2调整部设置第2构件和第3构件上,因此,在第1方向上进行调整时,仅使用第1调整部来调整第1构件和第2构件的相对位置,在第2方向上进行调整时,仅使用第2调整部调整第2构件和第3构件的相对位置。因此,调整相互相对的位置的构件彼此相互调整仅一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使调整相互相对位置的构件彼此不向多个方向移动,能够削减调整作业花费的工夫,所以能够缩短光学装置装配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第十四方面所述的构造体,由于具有在第1方向固定第1构件和第2构件的第1螺纹固定部和在第2方向固定第2构件和第3构件的第2螺纹固定部,在利用第1调整部调整第1方向的第1构件与第2构件的相对位置之后,由第1螺纹固定部固定,在利用第2调整部调整第2方向的第2构件与第3构件的相对位置后,由第2螺纹固定部固定。
由此,在仅使用第1调整部调整第1构件与第2构件的相对位置时,仅使用第1螺纹固定部,在仅使用第2调整部调整第2构件与第3构件的相对位置时,仅使用第2螺纹固定部,能够固定第2构件和第3构件。所以,能够使第1方向和第2方向相互独立地固定第1构件和第2构件,这些构件间的相对位置调整变得容易,并且能缩短重新调整时所需的时间。因此,在调整构件间的相对位置时,能够使调整位置的多个方向相互独立地进行位置调整并固定,可防止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本发明第十五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由于具有第十三方面所述的构造体,能够防止尤其要求相对位置精度为高精度的透镜和光电转换元件等光学零件彼此的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本发明第十六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由于具有第十四方面所述的构造体,能够防止尤其要求相对位置精度是高精度的透镜和光电转换元件等光学零件彼此的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本发明第十七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由于多个第1调整部设置在相对透镜的光轴对称的位置,在使用第1调整部调整第1构件与第2构件的相对位置时,这些构件的移动量相对于光轴对称。由于多个第2调整部设置在相对透镜的光轴对称的位置上,故在使用第2调整部调整第2构件与第3构件的相对位置时,这些构件的移动量相对光轴对称。因此,构件间的相对位置调整变得容易,能够防止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本发明第十八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由于第1螺纹固定部设置在相对透镜的光轴对称的位置,故在第1方向固定第1构件和第2构件时,拧紧螺丝时的第1构件与第2构件的相对位置偏移相对光轴对称。由于第2螺纹固定部设置在相对透镜的光轴对称的位置,在第2方向固定第2构件和第3构件时,拧紧螺丝时的第2构件与第3构件的相对位置偏移相对光轴对称。由于第3螺纹固定部设置在相对透镜的光轴对称的位置,在第3方向固定基体构件和第1构件时,拧紧螺丝时的基体构件和第1构件的相对位置偏移相对光轴对称。所以,容易预测拧紧螺丝时的基体构件与第1构件的相对位置偏移变成可能,可准确地缩短基体构件与第1构件的相对位置调整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第十九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由于各螺纹固定部具有在离开头部的方向上施力的施力机构,故能够使各螺纹固定部将各构件彼此暂时固定时的螺丝拧紧扭矩稳定,可抑制为了暂时固定或完全固定而拧紧螺丝时的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偏移。因此,能够减少调整构件间的相对位置的次数,能够准确地缩短构件间相对位置调整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第二十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的装配方法,由于一旦将全部的螺纹固定部完全固定,仅拧松与调整相对位置的方向对应的螺纹固定部来调整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在调整中,能够防止构件间在调整中的方向的其他方向上相对位置偏移,可防止调整后拧紧螺丝时构件间的相对位置偏移,因此,能够减少调整次数并缩短光学装置装配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第二十一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的装配方法,由于从接近基体构件的构件依次调整并固定位置,无需再次调整一旦调整了的方向,能够减少调整次数并缩短光学装置装配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第二十二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的装配方法,由于一旦暂时固定全部的螺纹固定部后调整各方向的相对位置,将各固定部完全固定,所以在位置调整时,无需暂时固定已完全固定了的螺纹固定部,能够减少调整花费的工夫,并可缩短光学装置装配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第二十三方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的装配方法,由于若从离开基体构件一侧的构件彼此依次调整相对位置,利用该调整的反作用,能够防止接近基体构件侧的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偏移,能够防止不调整的构件彼此以外的位置偏移,不产生重新调整,因此能够缩短调整花费的时间。
本发明第二十四方面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由于具有所述的光学装置,所以在调整构件间的相对位置时,能够防止构件向调整的方向以外的不希望的方向移动,并且可防止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本发明第二十五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由于具有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所以在调整构件间的相对位置时,能够尤其防止第2构件向调整的方向以外的不希望的方向移动,可防止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调整所花费工夫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平面图。
图4是以剖面来表示图3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5是放大表示图2中的V部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螺丝刀的前端插入图4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切口中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各部的位置调整所使用的调整装置结构等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9是图2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中间零件的平面图。
图10是图2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托架的平面图。
图11是图2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螺丝的立体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中间零件的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13是图10所示的托架变的形例的平面图。
图14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装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图14的图像读取装置的装配方法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16:图像读取装置;30:基体构件;33:透镜块(光学装置);35:构造体;39:透镜筒;40:透镜(第一光学零件);41:外壳;42:线型光学转换元件(光电转换元件、第二光学零件);46:印刷电路板;47:支承台(第一构件);48:第二构件;49:第一位置调整机构(第一调整部);51:第三位置调整机构(第二调整部);52:载置板;55:第一平坦壁(抵接面);57:螺丝(螺纹零件);62:托架(第三构件);63:中间零件(第二构件);66:螺丝(螺纹零件);67:第二平坦壁(抵接面);71:第一切口(切口);71a:进深部(内部端);72:第二切口(切口);72a:进深部(内部端);73:螺丝刀(工具);83:第一构件;86:弹簧垫圈(施力机构);90:第三螺纹固定部;91:第一螺纹固定部;92:第二螺纹固定部;O:光轴;X:宽度方向(第二方向);Y:厚度方向(第一方向);Z:深度方向(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根据图1~图7、图9~图11及图14,说明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光学装置的透镜块等。
复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1,如图1所示,具有装置主体2、原稿自动送给装置3、扫描装置4、给纸单元5和写入单元6。
装置主体2,例如,形成箱体状,设置在地板上等。装置主体2收纳着扫描装置4、给纸单元5和写入单元6。
原稿自动送给装置3安装在装置主体2的上部。原稿自动送给装置3具有原稿载置板7和带送给装置8。原稿载置板7形成平板状,安装在装置主体2的上部,并且,在表面上载置多张原稿9。带送给装置8将原稿载置板7上的原稿9逐张向后述的接触玻璃10送出,并且从接触玻璃10上将通过后述的图像读取装置16而读取了反射像的原稿9向装置主体2外排出。
扫描装置4设置在装置主体2的上部、且所述的原稿自动送给装置3的下方,具有载置原稿的接触玻璃10和光学扫描系统11。接触玻璃10在两表面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状态下、安装在装置主体2的上面。光学扫描系统11具有曝光灯12、第1反射镜13、第2反射镜14、第3反射镜15及图像读取装置16等,向原稿9照射光并利用后述的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将来自该原稿9的反射像进行光电转换。
曝光灯12向接触玻璃10上的原稿9照射光。第1反射镜13、第2反射镜14、第3反射镜15将来自原稿9的反射像向图像读取装置16引导。曝光灯12和第1反射镜13固定在未图示的第1滑架上,第2反射镜14、第3反射镜15固定在未图示的第2滑架上。在读取原稿时,以2比1的相对速度使光程长度不变化地机械移动第1滑架和第2滑架。该光学扫描系统11的所述的第1滑架和第2滑架通过未图示的扫描驱动电机而被驱动。
图像读取装置16具有成像透镜系统31和图像传感器32等。该图像读取装置16的详细结构在后文中说明。图像读取装置16利用图像传感器32读取所述的原稿反射像,从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进行处理。转换后的电信号向未图示的图像处理部输出。若成像透镜系统31和图像传感器32在图1中向左右方向(水平方向)移动时,能够使图像倍率变化。即,所指定的倍率对应而设定成像透镜系统31和图像传感器32的图1中左右方向的位置。
给纸单元5具有设置在装置主体2下部的多个转印纸收纳部19和转印纸送出单元20。转印纸收纳部19收纳多张转印纸21。转印纸送出单元20将转印纸收纳部19中的转印纸21向后述的对准辊25之间送出。给纸单元5将转印纸收纳部19中的转印纸21逐张向对准辊25之间即写入单元6送出。
写入单元6具有激光输出单元22、成像透镜23、反射镜24、对准辊25、感光体滚筒26、显像装置27、转印构件28和定影装置29。
在激光输出单元22的内部设置有作为激光光源的激光二极管和利用电机以高速恒速旋转的多面反射镜。从激光输出单元22照射的激光通过所述恒速旋转的多面反射镜而偏转,通过成像透镜23,由反射镜24折返,在感光体滚筒26的外周面上聚光成像。偏转的激光沿与感光体滚筒26旋转的方向正交的所谓主扫描方向曝光扫描,进行从未图示的图像处理部输出的图像信号的行单位的记录。并且,写入单元6以与感光体滚筒26的旋转速度和记录密度对应的预定周期反复进行主扫描,由此,在感光体滚筒26的外周面上形成图像、即静电潜像。
这样从写入单元6输出的激光照射在图像成像系统的感光体滚筒26上,但在感光体滚筒26的一端附近的激光照射位置上配置有产生主扫描同步信号的未图示的光束传感器。基于从该光束传感器输出的主扫描同步信号,进行主扫描方向的图像记录定时的控制、以及后述的图像信号的输入输出用的控制信号的生成。
对准辊25用转印纸送出单元20向转印构件28与感光体滚筒26之间送出从转印纸收纳部19送出的转印纸21。感光体滚筒26以中心轴为中心而形成自如旋转的圆柱状或圆筒状。感光体滚筒26在由激光输出单元22形成并承载的静电潜像上附着调色剂并显影,将这样得到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位于与转印构件28之间的转印纸21上。
显像装置27使调色剂附着在感光体滚筒26的外周面上,使该感光体滚筒26的外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转印构件28将转印纸21按压在感光体滚筒26的外周面上,使感光体滚筒26的外圆周面上的调色剂转印在转印纸21上,并且向定影装置29送出该转印纸21。定影装置29使感光体滚筒26等上形成的调色剂像在转印纸21上定影,将转印纸21向装置主体2外排出。
如图2及图3所示,图像读取装置16具有作为光学装置的透镜块33。
透镜块33具有成像透镜系统31、图像传感器32和构造体35。以下,将与成像透镜系统31的后述的透镜40的光轴O(在图2等中由点划线表示)平行的方向设为图2所示的进深方向Z(称Z轴方向),将与光轴O正交并与后述的基体构件30的表面平行的方向设为图2所示的宽度方向X(称X轴方向),将与光轴O和基体构件30的表面双方正交的方向设为图2所示的厚度方向Y(称Y轴方向)。并且,将以进深方向Z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作为γ方向,将以宽度方向X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作为α方向,将以厚度方向Y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作为β方向。而且,厚度方向Y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1方向,宽度方向X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2方向,进深方向Z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3方向。
成像透镜系统31具有透镜筒39、该透镜筒39中收纳的作为第1光学零件的多个透镜40以及镜筒用固定构件36。
如图2所示,透镜筒39形成圆筒状。多个透镜40的光轴O相互配置在同一线上。也就是说,透镜40彼此相互同轴地设置。透镜40的光轴O配置在与所述的透镜筒39的中心轴同一线上。即,这些透镜40和透镜筒39相互同轴地设置。
镜筒用固定构件36用板金等构成,形成带状。镜筒用固定构件36的中央部沿着透镜筒39的外周面、两端部由螺丝37等固定在构造体35的后述的支承台47的载置板52上。镜筒用固定构件36的两端部被固定在构造体35的支承台47的载置板52上,在与该载置板52之间夹入透镜筒39,将该透镜筒39固定在构造体35上。此时,透镜筒39通过所述的基体构件30的孔和载置板52上设置的后述的孔56内。
所述结构的成像系统31、即透镜40,使来自原稿9的反射像通过,使该反射像在图像传感器32的后述的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上成像。即,透镜40和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相互光学连接。
如图3所示,图像传感器32具有外壳41和作为光电转换元件的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外壳41,例如具有由陶瓷构成的基体43、由陶瓷构成的窗形框架44和密封玻璃45。基体43形成平板状,在表面上安装有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窗形框架44形成框架状,以与基体43的外边部重叠的形状由粘接剂固定在该基体43上。
密封玻璃45形成平板状,并且以外边部与窗形框架44重叠的形状由粘接剂固定在该窗形框架44上。所述的外壳41利用基体43、窗形框架44和密封玻璃45覆盖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另外,外壳41安装在印刷电路板46等上。
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将作为光电转换元件的PD(Photo Diode)和作为电荷输送元件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排列在直线上而构成。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的长度变成与主扫描方向平行。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形成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述的第2光学零件。
另外,所述图像传感器32具有相互电连接印刷电路板46的导体图形和所述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的电极等的电极和引线等。而且,所述图像传感器32在密封玻璃45与成像系统31的透镜40相对的状态下,通过后述的构造体35与基体构件30固定。
构造体35具有基体构件30、作为第1构件的支承台47、第2构件48、第3螺纹固定部90、第1螺纹固定部91、第2螺纹固定部92、作为第1调整部的第1位置调整机构49、第2位置调整机构50和作为第2调整部的第3位置调整机构51。
基体构件30由较厚板金构成,形成平板状。基体构件30在两表面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状态下倍收纳在扫描装置4中。基体构件30设置成能在扫描装置4内沿图1中的左右方向自如移动。在基体构件30的中央贯通有孔。孔的平面形状形成矩形状。
支承台47通过弯曲较厚的板金等而得到,具有载置板52、立设板53、一对周边板54和作为抵接面的第1平坦壁55。载置板52形成平板状,在其中央设置孔56。显然,孔56贯通载置板52,其平面形状形成矩形。载置板52在孔56与基体构件30的孔重合的位置、与所述基体构件30重叠。载置板52即支承台47通过第3螺纹固定部90等固定在基体构件30上。另外,载置板52通过所述的镜筒用固定构件36等安装透镜筒39、即透镜40。
另外,在载置板52上设有长孔84和圆孔85。这些长孔84和圆孔85配置在相互间使成像系统31定位的位置。长孔84和圆孔85显然贯通载置板52。长孔84的平面形状形成小片型(椭圆型);圆孔85的平面形状形成圆型。并且,在基体构件30上贯通有与所述长孔84及圆孔85连通的未图示的孔。长孔84和圆孔85及所述的孔,在将载置板52即支承台47定位于基体构件30上时,插入外径与长孔84的短径和圆孔85的内径相等的未图示的定位用的销。长孔84和圆孔85及所述的孔,在载置板52即支承台47沿宽度方向X自如移动的状态下定位在基体构件30上。并且,载置板52的下面形成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设置面。
立设板53从载置板52的靠近第3反射镜15的边直立设置。一对周边板54相互平行地配置,并且从载置板52的宽度方向X的两边直立设置。即,一对周边板54被配置成与所述的成像透镜系统31的透镜40的光轴O平行。
第1平坦壁55形成平坦的板状,从载置板52的远离反射镜13、14和15侧的边缘直立设置。第1平坦壁55的两表面平行于与所述的宽度方向X和厚度方向Y双方平行的平面(称为X-Y平面)。并且,所述的立设板53和第1平坦壁55的双方设有使来自所述原稿的反射像通到图像传感器32用的狭缝58、59。
第2构件48具有托架62(相当于第十三方面~第二十四方面所述的第3构件)和中间零件63(相当于第十三方面~第二十四方面所述的第2构件)。托架62和支承台47同样地,通过弯曲较厚的板金等而得到,具有配线板固定部64和平坦壁65。配线板固定部64形成框架状,与所述的印刷电路板46重叠,固定在该印刷电路板46上。即,托架62固定在该印刷电路板46上。托架62即第2构件48通过印刷电路板46安装在外壳41上。配线板固定部64将外壳41定位在内侧。
平坦壁65形成平坦的板状,从配线板固定部64的厚度方向Y的上端向反射镜13、14和15直立设置。平坦壁65被配置成其两表面平行于与宽度方向X和进深方向Z双方平行的平面(以下,称为X-Z平面)。
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及支承台47同样地,通过弯曲较厚的板金等而得到,至少具有作为抵接面的第2平坦壁67和平坦壁68。另外,图2、图3及图4等表示一对边壁69。其用于提高第2平坦壁67和平坦壁68的弯曲强度,理想的是,设置一对该边壁69。但是,在本发明中,一对边壁69不一定必要。第2平坦壁67形成平坦的形状。第2平坦壁67与所述的第1平坦壁55重叠,通过第1螺纹固定部91固定在第1平坦壁55上。中间零件63即第2构件48的第2平坦壁67与所述的第1平坦壁55重叠,与支承台47固定。这样,第2平坦壁67配置成与所述的X-Z平面平行。
平坦壁68形成平坦的板状,从第2平坦壁67的厚度方向Y的上端沿着远离反射镜13、14和15的方向直立设置。平坦壁68配置成其两表面与所述X-Z平面平行。平坦壁68重叠所述托架62的平坦壁65,通过第2螺纹固定部92固定在托架62上。这样,中间零件63使支承台47即成像系统31、托架62即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相互固定。
边壁69从平坦壁67、68的宽度方向X的两边直立设置,并且两表面平行于与所述的进深方向Z和厚度方向Y双方平行的平面(以下,称为Y-Z平面)。
第3螺纹固定部90固定基体构件30和支承台47,并具有多个螺丝通过孔93、螺纹孔94、作为螺纹紧固件的螺丝57、作为施力机构的弹簧垫圈86(图11表示)和垫圈82(图11表示)。
螺丝通过孔93设置在支承台47上并贯通该支承台47。螺丝通过孔93形成长度与所述的进深方向Z平行的长孔形状。螺丝通过孔93配置在相互间使设置在支承台47上的孔56定位的位置。另外,螺丝通过孔93也配置在沿进深方向Z相互隔开间隔的位置。在图示例中,螺丝通过孔93设置4个。即,第3螺纹固定部90在图示例中设置4个。螺丝通过孔93的内侧能通过螺丝57的螺纹部95。另外,螺丝通过孔93能沿进深方向Z变更使螺丝57的螺纹部95通过的位置。
螺纹孔94设置在基体构件30上,拧入螺丝57的螺纹部95。若在基体构件30上重叠支承台47,则螺纹孔94配置在与螺丝通过孔93重合的位置。
如图11所示,螺丝57具有拧入到螺纹孔94中的螺纹部95和与该螺纹部95的一端连接的头部96。螺丝57的螺纹部95通过螺丝通过孔93内而拧入到螺纹孔94中。
弹簧垫圈86和垫圈82分别形成圆环状,内侧依次使螺丝57的螺纹部95穿通。而且,弹簧垫圈86和垫圈82配置在支承台47的载置板52与螺丝57的头部96之间。另外,弹簧垫圈86比垫圈82还靠近头部96配置。弹簧垫圈86沿着远离支承台47的载置板52和基体构件30双方的方向对螺丝95的头部96施力。
第3螺纹固定部90通过使螺纹部95依次穿通弹簧垫圈86、垫圈82及螺纹通过孔93而拧入到螺纹孔94中,将支承台47的载置板52夹入到头部96与基体构件30之间,由此,相互固定支承台47和基体构件30。另外,第3螺纹固定部90通过适宜变更螺纹部95通过螺丝通过孔93内的位置,能沿着进深方向Z自如变更基体构件30与支承台47的载置板52的相对位置。并且,所述多个第3螺纹固定部90,如图3所示,在透镜块33的平面看,配置在相对透镜40等的光轴相互对称的位置上。
第1螺纹固定部91固定支承台47和中间零件63,并具有多个螺丝通过孔61、螺纹孔70、作为螺纹紧固件的螺丝60、作为施力机构的弹簧垫圈86和垫圈82。
螺丝通过孔61设置在第1平坦壁55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并贯通该第1平坦壁55。螺丝通过孔61,形成长度方向与所述的厚度方向Y平行的长孔形状。在图示例中,螺丝通过孔61设置两个。即,第1螺纹固定部91在图示例中设置两个。螺丝通过孔61的内侧能穿通螺丝60的螺纹部95。另外,螺丝通过孔61能沿着厚度方向Y变更通过螺丝60的螺纹部95的位置。
螺纹孔70设置在中间零件63的第2平坦壁67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能拧入螺丝60的螺纹部95。若在第2平坦壁67上重叠第1平坦壁55,则螺纹孔70配置在与螺丝通过孔61重合的位置。
所述的螺丝60、弹簧垫圈86和垫圈82与所述的第3螺纹固定部90的螺丝、弹簧垫圈和垫圈的结构在实施上是相等的,所以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在第1螺纹固定部91中,弹簧垫圈86沿着远离第2平坦壁67和第1平坦壁55双方的方向对螺丝60的头部96施力。
第1螺纹固定部91通过使螺纹部95依次通过弹簧垫圈86、垫圈82和螺丝穿过孔61而拧入到螺纹孔70中,将第1平坦壁55夹入头部96和第2平坦壁67之间,由此,相互固定支承台47和中间零件63。另外,第1螺纹固定部91通过适宜变更螺纹部95的通过螺丝通过孔93内的位置,能沿着厚度方向Y自如变更支承台47的第1平坦壁55与中间零件63的第2平坦壁67的相对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的多个第1固定部91,在透镜块33的平面看,配置在相对透镜40等的光轴O相互对称的位置上。通过将螺丝通过孔61设置在第1平坦壁55上、将螺纹孔70设置在第2平坦壁67上,第1螺纹固定部91设置在相对光轴O交叉(正交)且与作为第1方向的厚度方向Y平行的平面、即第1平坦壁55和第2平坦壁67上。
第2螺纹固定部92固定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具有多个螺丝通过孔97、螺纹孔98、作为螺纹紧固件的螺丝66、作为施力机构的弹簧垫圈86和垫圈82。
螺丝通过孔97设置在托架62的平坦壁65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并贯通该平坦壁65。螺丝通过孔97形成长度方向与所述的宽度方向X平行的长孔形状。在图示例中,螺丝通过孔97设置两个。即,第2螺纹固定部92在图示例中设置两个。螺丝通过孔97的内侧能够穿通螺丝66的螺纹部95。螺丝通过孔97沿宽度方向X能变更穿通螺丝66的螺纹部95的位置。
螺纹孔98设置在中间零件63的平坦壁68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能拧入螺丝66的螺纹部95。若平坦壁68上重叠托架62的平坦壁65,则螺纹孔98配置在与螺丝通过孔97重合的位置上。
所述的螺丝66、弹簧垫圈86和垫圈82与所述的第3螺纹固定部90及第1螺纹固定部91的结构在实施上是相等的,所以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在第2螺纹固定部92中,弹簧垫圈86沿着远离平坦壁65、68双方的方向对螺丝66的头部96施力。
第2螺纹固定部92通过是螺纹部95依次穿通弹簧垫圈86、垫圈82和螺丝通过孔97而拧入到螺纹孔98中,将平坦壁65夹入在头部96与平坦壁68之间,由此,相互固定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另外,第2螺纹固定部92通过适当变更螺纹部95通过螺丝通过孔97内的位置,能沿着宽度方向X自如变更中间零件63的平坦壁68与托架62的平坦壁65的相对位置。
另外,如图3所示,所述的多个第2固定部92,在透镜部件33的平面看,配置在相对透镜40等的光轴O相互对称的位置上。通过将螺丝通过孔97设置在平坦壁65上、将螺纹孔98设置在平坦壁68上,第2螺纹固定部92设置在相对光轴O交叉(正交)且与作为第2方向的宽度方向X平行的平面、即平坦壁65、68上。
如图4所示,第1位置调整部49具有作为切口的第1切口71和作为切口的第2切口72。第1切口71设置在第1平坦壁55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第1切口71对第1平坦壁55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进行切槽。第1切口71从第1平坦壁55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向该宽度方向X的中央,沿着该宽度方向X直线状地延伸。
第2切口72设置在中间零件63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第2切口72对第2平坦壁67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进行切槽,并且分别对一对边壁69进行切槽。在没有设置边壁69的情况下,显然,第2切口72仅对第2平坦壁67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进行切槽。
第2切口72从第2平坦壁67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向该宽度方向X的中央,沿着该宽度方向X直线状地延伸。即,第2切口72与所述的第1切口71平行地形成。另外,相互固定第1平坦壁55和第2平坦壁67时,第2切口72与所述的第1切口71连通。并且,从第2切口72的边壁69到作为最远离该边壁69的内部端的进深部72a的距离,比从第1切口72的边壁69到作为最远离该边壁69的内部端的进深部71a的距离长。即,第2切口72的进深部72a比第1切口71的进深部71a还靠内部形成。
所述的第1位置调整机构49,在切口71和切口72内插入作为用于调整支承台47与中间零件63即第2构件48的相对位置的工具的螺丝刀73(图5及图6表示)的前端。并且,第1位置调整机构49通过所述的螺丝刀73的前端剜切口71和切口72内,用于使第1平坦壁55即支承台47和第2平坦壁67即第2构件48沿所述的厚度方向Y相对移动。这样,第1位置调整机构49被用于调整第1平坦壁55即支承台47与第1平坦壁67即第2构件48的、在与所述切口71和切口7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厚度方向Y上的相对位置。
第1位置调整机构49由于将所述切口71和切口72设置在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故通过适当调整两端部的螺丝刀73的剜法,用于调整所述γ方向的支承台47即成像透镜系统31与中间零件63即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的相对位置。
另外,所述的多个第1位置调整机构49,如图3所示,在透镜块33的平面看,配置在相对透镜40等的光轴O相互对称的位置上。通过在第1平坦壁55上设置切口71,在第2平坦壁67上设置切口72,第1位置调整机构49设置在相对光轴O交叉(正交)且与作为第1方向的厚度方向Y平行的平面、即第1平坦壁55及第2平坦壁67上。
第2位置调整机构50,如图3所示,具有设置在相互重合的托架62的平坦壁65的宽度方向X中央的凸型孔74和设置在中间零件63的平坦壁68的宽度方向X中央的凸型孔75。凸型孔74和凸型孔75,如图9及图10所示,分别贯通平坦壁65、68,具有矩形的主体部74a、75a和从该主体部74a、75a直线状延伸的直线部74b、75b。直线部74b、75b从主体部74a、75a相互反向延伸。直线部74b、75b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的进深方向Z平行。凸型孔74、75的直线部74b、75b从外部露出。
所述的第2位置调整机构50通过在凸型孔74、75的直线部74b、75b内插入螺丝刀的前端并利用该螺丝刀的前端进行剜动作,被用于使中间零件63即支承台47和托架62即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沿所述的宽度方向X相对移动。这样,第2位置调整机构50用于调整宽度方向X的成像系统31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的相对位置。
通过将凸型孔74设置在平坦壁65上、凸型孔75设置在平坦壁68上,第2位置调整机构50设置在对光轴O交叉(正交)且与作为第2方向的宽度方向X平行的平面、即平坦壁65、68上。
第3位置调整机构51具有设置在相互重合的托架62的平坦壁65的宽度方向X两端部的凸型孔76和设置在中间零件63的平坦壁68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的凸型孔77。凸型孔76、77,如图9及图10所示,分别贯通平坦壁65、68,具有矩形的主体部76a、77a和从该主体部76a、77a直线状地延伸的直线部76b、77b。直线部76b、77b从主体部76a、77a相互反向延伸。直线部76b、77b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的宽度方向X平行。凸型孔76、77的直线部76b、77b从外部露出。
所述的第3位置调整机构51,通过在凸型孔76、77的直线部76b、77b内插入螺丝刀的前端并利用该螺丝刀的前端进行剜动作,被用于使中间零件63即支承台47和托架62即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沿所述的进深方向Z及β方向相对移动。这样,第3位置调整机构51用于调整进深方向Z及β方向的成像系统31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的相对位置。
所述的多个第3位置调整机构51,如图3所示,在透镜部件33的平面看,配置在相对透镜40等的光轴O相互对称的位置上。另外,通过在平坦壁65上设置凸型孔76、在平坦壁68上设置凸型孔77,第3位置调整机构51设置在对光轴O交叉(正交)且与作为第2方向的宽度方向X平行的平面、即平坦壁65、平坦壁68上。
所述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16通过成像系统31将由反射镜13、14、15引导的来自原稿9的反射像在所述图像传感器32的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上成像。图像读取装置16由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向图像处理部输出该电信号。
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16,由图7所示的调整装置78,按照图14所示的流程图进行各部的位置调整。调整装置78,如图7所示,具有未图示的装置主体、基准光源部81和作为控制机构的未图示的控制装置。
装置主体设置在工厂的地面上等。装置主体对基体30即支承台47进行定位。即,装置主体限制基体30即支承台47的移动。
基准光源部81安装在装置主体上。基准光源部81,如图7所示,具有标准记录纸79和具有卤灯等的光源80。基准光源部81向定位在装置主体上的图像读取装置16的图像传感器32射出透过标准记录纸79的来自光源80的光。
控制装置是具有众所周知的RAM、ROM及CPU等的计算机。控制装置连接基准光源部81和定位在装置主体上的图像读取装置16,控制其动作,管理调整装置78全体的控制。控制装置安装有显示所述的图像传感器32成像而得到的图像的显示装置。
使用所述的调整装置78,如下地进行图像读取装置16各部的位置调整。首先,使支承台47与基体构件30重叠,通过所述的定位用的销将基体30和支承台47暂时定位在长孔84和圆孔85等中。在图14中的步骤S1,尽量拧紧所述的螺丝57、60、66(完全拧紧(或称完全固定)),使将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完全固定后的图像读取装置16在装置主体上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在螺丝57的头部96与支承台47的载置板52之间设置作为施力机构的弹簧垫圈86和垫圈82,在螺丝60的头部96与第1平坦壁55之间设置作为施力机构的弹簧垫圈86和垫圈82,在螺丝66的头部96与平坦壁65之间设置作为施力机构的弹簧垫圈86和垫圈82。
另外,用完全拧紧时的力将所述螺丝57、60、66拧紧,进行所述的完全固定(完全拧紧)。在该状态下,由于所述的螺丝通过孔93、61、97比螺丝57、60、66的螺纹部95的外径大,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及托架62能够相对地多少移动。而且,如图11所示,螺丝57、60、66的头部96形成六棱柱状。
并且,在限制基体构件30即支承台47移动的状态下,从基准光源部81的光源80射出光,使光通过成像系统31的透镜40,由图像传感器32的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感光。在步骤S2,判断是否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得到希望的信号。在得到了希望的信号时,结束调整作业,在没有得到时,进入步骤S3。
在步骤S3,选择宽度方向X、厚度方向Y及进深方向Z中的、成为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得到希望的信号那样的调整对象的一个方向,进入步骤S4。在步骤S4,稍稍拧松对应于调整的方向X、Y、Z的螺纹固定部90、91、92的螺丝57、60、66(释放完全固定(完全拧紧)时的约30%左右的扭矩),进入步骤S5。在步骤S5,操作人员由所述显示装置一边确认、一边将螺丝刀73的前端插入所述调整装置49、50、51中并进行剜动作,使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及托架62沿所述的方向X、Y、Z、β、γ相对移动。
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得到表示在调整后的方向X、Y、Z、将所述构件彼此定位在正常位置的信号时,在步骤S6,将在步骤S4拧松的螺纹固定部90、91、92的螺丝57、60、66完全拧紧,进入步骤S7。在步骤S7,再次判定是否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得到表示在调整后的方向X、Y、Z、将所述构件彼此定位在正常位置的信号。在得到了信号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8,在没有得到时,返回步骤S4,再次重复步骤S4~步骤S7。
在步骤S8,判定是否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得到希望的信号。在得到希望的信号时,结束调整作业,在没有得到时,返回步骤S3,从调整前的方向X、Y、Z中选择要调整的一个方向X、Y、Z,与先前同样,充分步骤S3~步骤S8。这样,直到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得到希望的信号,在全部的方向X、Y、Z中,调整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然,暂时拧紧与要调整的方向X、Y、Z对应的一个螺纹固定部90、91、92的螺丝57、60、66,将与其他未调整的方向X、Y、Z对应的一个螺纹固定部90、91、92的螺丝57、60、66完全拧紧。这样,在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得到希望的信号的位置,结束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调整,将所述的螺丝57、60、66拧紧(完全拧紧),使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相互固定。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自动原稿送给装置3自动地将原稿9送给扫描装置4的接触玻璃10上,自动排出读取结束后的原稿9。图像形成装置1的扫描装置4向置于接触玻璃10上的原稿9照射光,通过作为光电转换元件的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读取来自该原稿9的反射光。
图像形成装置1的写入单元6基于扫描装置4进行了光电转换后的原稿9的反射像的图像信号,在感光体滚筒26上形成图像,在由给纸单元5给纸的转印纸21上转印图像并进行定影。图像形成装置1将定影完成的转印纸21向装置主体2外排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第2构件48的第2切口72的进深部72a比支承台47的第1切口71的进深部71a更靠内部形成,若将工具73插入到切口71、72中,则该工具73不与第2构件48上设置的第2切口72的进深部72a抵接。因此,在调整构件47、48彼此的相对位置时能够防止第2构件48意外地移动,由此,在调整两个构件47、48间的相对位置时,能够防止尤其是第2构件48向不希望的方向移动,可防止构件47、48彼此的相对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由于支承台47具有设置面,第2构件48由支承台47支承,所以能一边在基体构件30上设置支承台47一边进行调整,可进行稳定的调整。
由于在调整相对位置时不限制移动的第2构件48的中间零件63上设置的第2切口72,比在作为限制移动的第1构件的支承台47上设置的第1切口71,从边壁69更小深处延伸,所以在将螺丝刀73插入到第1及第2切口71、72中时,该螺丝刀73的前端不抵接第2切口72的进深部72a、即第2构件48的中间零件63。因此,在沿着对所述切口71、7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厚度方向Y调整支承台47与中间零件63的相对位置时,能够防止不限制移动的中间零件63沿切口71、72的长度方向意外移动。由此,在调整支承台47与中间零件63的相对位置时,能防止尤其是第2构件48的中间零件63向不希望的方向移动,可防止支承台47与中间零件63的相对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并且,由于将螺丝刀73的前端插入支承台47和第2构件48的中间零件63双方上设置的切口71、72中来调整其相对位置,即使是在将固定支承台47和第2构件48的中间零件63的螺丝60等尽量紧固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其之间的位置调整。由此,能够高精度地保持支承台47与第2构件48的中间零件63的相对位置。
由于在螺丝60的头部与第1平坦壁55之间设有弹簧垫圈86,故该弹簧垫圈86总是向平坦壁55、67彼此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因此,在拧紧螺丝60时,螺丝60的拧紧力相对其旋转角度的变化变小,该螺丝60的拧紧扭矩的管理变得容易。
作为光学装置的透镜块33由于具有所述的构造体35,故能够尤其防止在要求相对位置精度高精度的透镜40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的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另外,由于作为第1构件的支承台47安装在透镜筒39中,经由印刷电路板46将第2构件48的托架62安装在外壳41上,所以能可靠地调整透镜40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的相对位置。
由于在经由托架62等安装在外壳41上的中间零件63上设置第2平坦壁67和第2切口72双方,所以能够可靠地调整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与透镜40的相对位置。
由于从安装有透镜筒39的载置板52直立设有带第1切口71的第1平坦壁55,所以能可靠地调整透镜40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的相对位置。
另外,由于螺丝37、57、60、66的头部形成六棱柱状,在螺丝37、57、60、66拧紧时,能不在轴向上施力而进行螺纹紧固,故起到能够减少螺丝拧紧时的变动量的效果。另外,由于设置弹簧垫圈86,调整时的螺丝60、66的暂时拧紧力稳定,起到可减少螺纹紧固时的变动量的效果。
另外,图像读取装置16及图像形成装置1由于具有所述的透镜块33,在调整支承台47与中间零件63的相对位置时,能够尤其防止第2构件48的中间零件63向不希望的方向移动,可防止支承台47与中间零件63的相对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由于第1位置调整机构49设置在与厚度方向Y平行的面、即第1平坦壁55和第2平坦壁67上,故若使用第1位置调整机构49,则支承台47与中间零件63只沿厚度方向Y相对移动,例如,在作为第2方向的宽度方向X上不相对移动,并且由于第3位置调整机构51设置在与宽度方向X平行的面、即平坦壁65、68上,所以使用第3位置调整机构51时,托架62和中间零件63只沿宽度方向X相对移动,例如,在作为第1方向的厚度方向Y上不相对移动。
因此,在调整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托架62的厚度方向Y的相对位置时,仅使用第1位置调整机构49,无需使用第3位置调整机构51,并且在调整宽度方向X的相对位置时,仅使用第3位置调整机构51,无需使用第1位置调整机构49。由此,能够使厚度方向Y和宽度方向X相互独立地调整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调整变得容易,并且能缩短重新调整时所需的时间。因此,在调整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时,能够使调整位置的方向X、Y相互独立地进行位置调整,可防止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由于具有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在支承台47和中间零件63上设置第1位置调整机构49,在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上设置第3位置调整机构51,所以在沿厚度方向Y调整时,仅使用第1位置调整机构49,只调整支承台47与中间零件63的相对位置,在沿宽度方向X调整时,仅使用第3位置调整机构51,只调整中间零件63与托架62的相对位置。因此,相互调整相对位置的支承台47和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由于相互调整仅一个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故使相互调整相对位置的支承台47和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不向多个方向移动,能削减调整作业花费的工夫,由此可缩短透镜块33的装配所需的时间。
由于具有固定支承台47和中间零件63的第1螺纹固定部91和固定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第2螺纹固定部92,所以在用第1位置调整机构49调整厚度方向Y的支承台47与中间零件63的相对位置后,用第1螺纹固定部91将其固定,在用第3位置调整机构51调整宽度方向X的中间零件63与托架62的相对位置后,用第2螺纹固定部92将其固定。
因此,在仅使用第1位置调整机构49调整支承台47与中间零件63的相对位置时,仅使用第1螺纹固定部91就能固定调整后的支承台47与中间零件63,在仅使用第3位置调整机构51调整中间零件63与托架62的相对位置时,仅使用第2螺纹固定部92就能固定调整后的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由此,可以使厚度方向Y和宽度方向X相互独立地固定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其相对位置的调整变得容易,并且能够缩短重新调整时所需的时间。因此,在调整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时,能使调整位置的多个方向相互独立地进行位置调整、固定,可防止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透镜块33由于具有所述的构造体35,可防止在尤其要求相对位置精度高精度的透镜40、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等光学零件彼此的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由于多个第1位置调整机构49设置在相对透镜40的光轴O对称的位置上,在使用第1位置调整机构49调整支承台47与中间零件63的相对位置时,其移动量相对光轴O对称。由于多个第3位置调整机构51设置在相对透镜40的光轴O对称的位置,故在使用第3位置调整机构51调整中间零件63与托架62的相对位置时,其移动量相对光轴O对称。因此,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调整变得容易,能防止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由于第1螺纹固定部91设置在相对透镜40的光轴O对称的位置上,所以在固定支承台47和中间零件63时,拧紧螺丝60时的支承台47与中间零件63的相对位置偏移相对光轴O对称。由于第2螺纹固定部92设置在相对透镜40的光轴O对称的位置上,所以在固定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时,拧紧螺丝66时的中间零件63与托架62的相对位置偏移相对光轴O对称。由于第3螺纹固定部90设置在相对透镜40的光轴O对称的位置上,所以在固定基体构件30和支承台47时,拧紧螺丝57时的基体构件30和支承台47的相对位置偏移相对光轴O对称。因此,能够容易地预测拧紧螺丝57、60、66时的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偏移,能可靠地缩短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调整所需的时间。
由于各螺纹固定部90、91、92具有沿离开头部96的方向施力的弹簧垫圈86,所以能使各螺纹固定部90、91、92暂时固定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时的螺丝57、60、66的拧紧扭矩稳定,可抑制从暂时固定转向完全固定时、拧紧螺丝57、60、66时的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偏移。因而,能够减少调整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的次数,能可靠地缩短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调整所需的时间。
由于一旦将全部的螺纹固定部90、91、92完全固定,仅拧松与调整相对位置的方向X、Y、Z对应的螺纹固定部90、91、92,调整基体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所以在调整中,能防止基体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沿调整中的方向以外的方向相对位置偏移,由于在调整后拧紧螺丝57、60、66时能防止基体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相对位置偏移,所以能减少调整次数,可缩短透镜块33装配所需的时间。
图像形成装置1及图像读取装置16由于具有所述的透镜块33,所以在调整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相对位置时,能防止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向调整的方向以外的不希望的方向移动,可防止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调整花费的工夫的增加。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一旦将全部的螺纹固定部90、91、92完全固定后,能使用各位置调整机构49、50、51调整基体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但是,在本发明中,如图15所示,一旦将全部的螺纹固定部90、91、92暂时固定后,也可以使用各位置调整机构49、50、51,调整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另外,在图15中,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在图15所示的情况下,首先,在步骤S1a,以完全拧紧时的约30%的扭矩暂时拧紧所述的螺丝57、60、66(称为暂时固定),将相互暂时固定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图像读取装置16在装置主体上定位。在该状态下,由于所述的通过孔93、61、97比螺丝57、60、66的螺纹部95的外径大,所以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能相对移动。
而且,在限制基体构件30即支承台47的移动的状态下,从基准光源部81的光源80射出光,使这光穿通成像系统31的透镜40,由图像传感器32的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感光。而且,在步骤S2,判断是否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得到希望的信号。在得到希望的信号时,结束调整作业,在没有得到时,进入步骤S3。
在步骤S3,选择宽度方向X、厚度方向Y和进深方向Z中、成为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得到希望的信号那样的调整对象的一个方向,进入步骤S5。在步骤S5,操作人员由所述的显示装置边确认,边将螺丝刀73的前端插入到所述调整机构49、50、51中进行剜动作,使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沿所述的方向X、Y、Z、β、γ相对移动。
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得到表示在调整后的方向X、Y、Z、所述的构件彼此定位在正常位置的信号时,在步骤S6将与调整后的方向对应的螺纹固定部90、91、92的螺丝57、60、66完全拧紧,进入步骤S7。在步骤S7,再次判断是否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得到表示在调整后的X、Y、Z中、所述的构件彼此定位在正常位置的信号。在得到希望的信号时,进入步骤S8,在没有得到时,经由步骤S4,再次重复到步骤S7。
在步骤S4,稍稍拧松与调整后的方向对应的螺纹固定部90、91、92的螺丝57、60、66(释放完全固定(拧紧)时的约30%左右的钮矩),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8,判断是否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得到希望的信号。在得到了希望的信号时,进入步骤S9,将全部的螺纹固定部90、91、92的螺丝57、60、66完全拧紧,进入步骤S2a。在没有得到希望的信号时,返回步骤S3,从调整前的方向X、Y、Z中选择要调整的一个方向X、Y、Z,与先前同样,重复步骤S3~步骤S8。
另外,在步骤S2a,判断是否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得到希望的信号。在得到希望的信号时,结束调整作业,并且,在没有得到时,返回步骤S3,从调整前的方向X、Y、Z中选择要调整的一个方向X、Y、Z,与先前同样,重复步骤S3~步骤S8,这样,直到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得到希望的信号,在全部的方向X、Y、Z,调整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于是,在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得到希望的信号的位置,结束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调整,将所述的螺丝57、60、66拧紧(完全拧紧),将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相互固定,装配所述结构的透镜块33。
在图15所示的情况下,由于一旦将全部的螺纹固定部90、91、92暂时固定后、调整各方向X、Y、Z的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相对位置,将各螺纹固定部90、91、92完全固定,所以在位置调整时,无需将已完全固定的螺纹固定部90、91、92暂时固定,能减少调整花费的工夫,可缩短透镜块33装配所需的时间。
如图16所示,也可以依次将所述透镜部件33的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固定,从基体构件30依次进行位置调整。另外,在图16中,与所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该图16所示的情况下,由于从接近基体构件30的构件依次调整、固定位置,所以无需再次调整一旦调整后的方向,能减少调整次数,缩短透镜块33装配所需的时间。
这样,在本发明中,相互固定或暂时固定基体构件30、作为第1构件的支承台47、作为第2构件的中间零件63、作为第3构件的托架62,在调整基体构件30、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的相对位置时,从接近所述基体构件30侧依次调整、固定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装配透镜块33。这样,从远离基体构件30侧的构件彼此依次调整相对位置时,利用该调整的反作用,可防止接近基体构件30侧的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偏移,能够防止不调整的构件彼此以外的位置偏移,由于不产生重新调整,所以能缩短调整所需的时间。
在本发明中,如图8所示,第1构件83也可以具有从透镜筒39的外周面向该透镜筒39的外周方向直立设置的一对第1平坦壁55。在该图8中,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在该图8所示的情况下,由于从透镜筒39的外周面直立设置带第1切口71的第1平坦壁55,所以能可靠地调整透镜40与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的相对位置。即使在图8所示的请选卡,虽然未作图示,但也希望设置所述的长孔84和圆孔85。这时,也可以使长孔84和圆孔85比螺丝37靠内侧配置,也可以靠外侧配置。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所述的螺丝60、66的头部96与平坦壁55、65等之间设置作为施力机构的波状垫圈。另外,在本发明中,在暂时拧紧螺丝57、60、66时,希望根据螺丝57、60、66的大小和支承台47或中间零件63的大小调整各种暂时拧紧的程度。另外,通过拧紧螺丝57、60、66,使支承台47、中间零件63和托架62相对移动,由于其之间产生剩余应力,所以在暂时拧紧螺丝57、60、66时,希望在完全拧紧时的位置偏移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小。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形成贯通托架62和中间零件63的凸型孔74、75、76、77。但是,在本发明中,只要设置直线部74b、75b、76b、77b和可将螺丝刀等工具的前端插入到该直线部74b、75b、76b中的空间即可。例如,如图12及图13所示,也可以对托架62和中间零件63切槽,形成凸型孔74、75、76、77的主体部74a、75a、76a、77a。另外,在图12及图13中,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凸型孔74、75、76、77的直线部74b、75b、76b、77b也可以是所述图示例的反方向。
另外,在所述的图示例中,托架62重叠在中间零件63上。但是,本发明也可以相反(中间零件63重叠在托架62上)。此时,螺丝66通过的螺丝通过孔97设置在中间零件63上,与螺丝66拧合的螺纹孔98设置在托架62上。
另外,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使光透过标准记录纸79,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用反射光定位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支承台47、托架62和中间零件63分别由板金构成,但在本发明中,支承台47、托架62及中间零件63也可以分别是用塑料等合成树脂构成的铸型成型品。其中,使来自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的热散热意味着,支承台47、托架62和中间零件63分别由金属板构成为好。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调整作为第1光学零件的透镜40和作为第2光学零件的线型光电转换元件42的相对位置的透镜块33。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适用于进行偏振光元件、色散元件、发光元件等各种光学零件彼此的位置调整的物品。而且,本发明不限于光学零件,也可以适用于进行各种零件彼此的位置调整的物品。
所述的实施方式不过表示了本发明的代表方式,本发明不限定实施方式。即,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可以将位置调整机构49、50、51配置在各种位置上,显然,也可以将在切口71、72配置在各种位置上。而且,第1位置调整机构49的切口71、72也可以用于厚度方向Y以外的方向的位置调整。另外,也可以将设置位置调整机构49、50、51的位置设置在各种构件上。

Claims (14)

1.一种构造体,具有相互螺纹固定的至少两个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调整部,其用于调整至少两个构件的第1方向的相对位置,并且设置在至少两个构件各自的与所述第1方向平行的面上;
第2调整部,其用于调整至少两个构件的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的相对位置,并且设置在至少两个构件各自的与所述第2方向平行的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构件,具有第1构件、螺纹固定在所述第1构件上的第2构件和螺纹固定在所述第2构件上的第3构件,
所述第1调整部设置在所述第1构件和所述第2构件各自的与所述第1方向平行的面上,
所述第2调整部设置在所述第2构件和所述第3构件各自的与所述第2方向平行的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螺纹固定部,其设置在所述第1构件和所述第2构件各自的与所述第1方向平行的面上,将所述第1构件和所述第2构件螺纹固定;
第2螺纹固定部,其设置在所述第2构件和所述第3构件各自的与所述第2方向平行的面上,将所述第2构件和所述第3构件螺纹固定;
第3螺纹固定部,其沿着第3方向自如改变所述第1构件和设置所述第1构件的基体构件的相对位置、并且将所述第1构件和所述基体构件螺纹固定,所述第3方向与所述基体构件和所述第1构件各自的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双方交叉。
4.一种光学装置,具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安装有所述第1构件的第1光学零件和安装有所述第3构件的第2光学零件,
所述第1光学零件是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像通过的透镜,
所述第2光学零件是使所述反射像成像的光电转换元件。
5.一种光学装置,具有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安装有所述第1构件的第1光学零件和安装有所述第3构件的第2光学零件,
所述第1光学零件是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像通过的透镜,
所述第2光学零件是使所述反射像成像的光电转换元件。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调整部和第2调整部,在俯视时分别配置在相对所述透镜的光轴对称的位置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螺纹固定部、第2螺纹固定部及第3螺纹固定部分别设置多个,且在俯视时分别配置在相对所述透镜的光轴对称的位置上。
8.如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螺纹固定部、第2螺纹固定部及第3螺纹固定部分别具有螺纹零件和施力机构,所述螺纹零件拧入在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中的任一个上,所述施力机构设置在所述螺纹零件的头部与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所述第3构件中的任一个之间,对所述头部向从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中任一个离开的方向施力。
9.一种光学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用于装配权利要求5、7或8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1螺纹固定部、第2螺纹固定部及第3螺纹固定部全部完全固定之后,
将与所述第1方向、第2方向及第3方向中需要调整的一个方向对应的螺纹固定部半固定,并且沿所述一个方向调整所述基体构件、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间的相对位置,然后将与该一个方向对应的螺纹固定部完全固定,
调整所述第1方向、第2方向及第3方向全部方向上的所述基体构件、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的相对位置。
10.一种光学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用于装配权利要求5、7或8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调整所述基体构件与所述第1构件的相对位置,利用所述第3螺纹固定部将所述基体构件和所述第1构件固定,并且,调整所述第1构件与所述第2构件的相对位置,利用所述第1螺纹固定部将所述第1构件和所述第2构件固定,然后,调整所述第2构件与所述第3构件的相对位置,利用所述第2螺纹固定部将所述第2构件和所述第3构件固定。
11.一种光学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用于装配权利要求5、7或8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1螺纹固定部、第2螺纹固定部及第3螺纹固定部全部半固定之后,
沿所述第1方向、第2方向及第3方向中需要调整的一个方向调整所述基体构件、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间的相对位置,然后,将与所述一个方向对应的螺纹固定部完全固定,
调整所述第1方向、第2方向及第3方向的全部方向上的所述基体构件、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的相对位置。
12.一种光学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用于装配权利要求5、7、8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基体构件、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相互固定或暂时固定,
在调整所述基体构件、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及所述第3构件的相对位置时,从接近所述基体构件的一侧依次调整并固定构件彼此的相对位置。
13.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通过光电转换元件读取来自原稿的反射像,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
1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CNA2007101379123A 2006-11-06 2007-04-29 构造体、光学装置及装配方法、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11796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00942A JP4970905B2 (ja) 2005-11-07 2006-11-06 構造体、それを有する光学装置、その光学装置の組立方法、その光学装置を有する画像読み取り装置、並びに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300942/06 2006-11-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9641A true CN101179641A (zh) 2008-05-14

Family

ID=39405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379123A Pending CN101179641A (zh) 2006-11-06 2007-04-29 构造体、光学装置及装配方法、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796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0805B (zh) * 2013-10-29 2018-07-24 爱思打印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位置调节装置、成像单元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02015A (ja) * 1997-09-29 1999-04-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背面投写型の映像投写装置
JP2003241052A (ja) * 2002-02-14 2003-08-27 Minolta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における固体撮像素子の取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02015A (ja) * 1997-09-29 1999-04-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背面投写型の映像投写装置
JP2003241052A (ja) * 2002-02-14 2003-08-27 Minolta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における固体撮像素子の取付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0805B (zh) * 2013-10-29 2018-07-24 爱思打印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位置调节装置、成像单元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58247B2 (ja) 構造体、それを有する光学装置、その光学装置の組立方法、その光学装置を有する画像読み取り装置、並びに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970905B2 (ja) 構造体、それを有する光学装置、その光学装置の組立方法、その光学装置を有する画像読み取り装置、並びに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US6795257B2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parts of optical element, image data input unit and image data input apparatus
WO2009104249A1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ユニット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7561348B2 (en) Fixing structure, lens block, image read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209171B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包括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6424434B1 (en) Image scanning unit
CN101179641A (zh) 构造体、光学装置及装配方法、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0381851C (zh) 固定结构、透镜组件、图像读取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997096A (zh) 扫描模块及其中安装有该扫描模块的图像读取设备
JP4113326B2 (ja) レンズと固体撮像素子との固定構造及びその固定方法
JP3938462B2 (ja) 固体撮像素子の取付け構造、撮像ユニット及びその撮像ユニットを有した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WO2011004593A1 (ja) 正立等倍レンズアレイプレート、光走査ユニット、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正立等倍レンズアレイプ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JP4202988B2 (ja) 固体撮像素子の取付け構造、並びに、画像読取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42535B2 (ja) 画像読み取りユニット、スキャ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094353B2 (en) Cylindrical lens, optical beam scann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lens
JP2006156931A (ja) 電気マイクロオプティックモジュールを較正しながらパッケージ化するための構造
JP2007079345A (ja) 光学系の組立方法、光学ユニット、画像読取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11265437B2 (en) Lens array unit, image sensor unit,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ens array unit
JP4329430B2 (ja)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組立方法
JP2001326789A (ja) 固体撮像素子の取付け構造
JP5080862B2 (ja) 画像書出しタイミング調整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光走査装置
TWI449406B (zh) A image sensing unit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 portrait reading device
US7374091B2 (en) Scanning module
JP721813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