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8456A -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8456A
CN101178456A CNA2007101658901A CN200710165890A CN101178456A CN 101178456 A CN101178456 A CN 101178456A CN A2007101658901 A CNA2007101658901 A CN A2007101658901A CN 200710165890 A CN200710165890 A CN 200710165890A CN 101178456 A CN101178456 A CN 101178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oid
protective film
film
resin
appl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58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谷川辉
张柱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78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84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3Optical lami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Compositions of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9/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08L29/04Polyvinyl alcohol; Partially hydrolysed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07Heat-activated adhesive
    • B32B2037/1215Hot-melt adhesive
    • B32B2037/1223Hot-melt adhesive film-shap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
    • C08J2329/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08J2329/04Polyvinyl alcohol; Partially hydrolysed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等中使用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是在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偏光片的表面层叠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薄膜来制作偏振片,其中,在对层叠偏光片的所述保护薄膜的面实施表面活化处理之后,在该活化处理面不经由粘合剂贴合所述偏光片,接着,赋予可以粘接二者的能量。

Description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等中使用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电脑、电视机、移动电话、汽车导航仪系统、携带式信息终端等的画面,液晶显示装置被广泛普及。偏振片在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是其为了可以进行显示而必不可少的构件。典型的偏振片为在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偏光片的至少一面贴合由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构成的透明保护薄膜而成的结构。
另一方面,还尝试了代替纤维素系树脂而用其他树脂构成保护薄膜。例如在特开2000-24162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电晕放电处理热塑性饱和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的表面从而成为偏振片的保护薄膜。
另外,在特开2006-195320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偏光片(偏振光薄膜)的一面借助粘合剂层层叠环烯烃系树脂薄膜,在另一面借助粘合剂层层叠醋酸纤维素系树脂薄膜,从而成为偏振片。
如所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保护薄膜与偏光片通常借助粘合剂贴合。在同一文献的实施例(薄膜制作例1)中,表示分别借助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溶液构成的粘合剂,在由聚乙烯醇构成的偏光片的一面贴合已实施电晕处理的降冰片烯系树脂薄膜,在另一面贴合已实施皂化处理的三乙酰纤维素薄膜,成为偏振片。即使在所述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中,已实施电晕放电处理的热塑性饱和降冰片烯树脂也借助聚酯多元醇系粘合剂层贴合在由聚乙烯醇构成的偏光片上。
粘合剂通常作为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等的溶液使用,利用伴随溶剂的挥发或加热、光照射的化学反应等,发生固化。但是,如果使用粘合剂,则存在粘合剂的光学特性或成分可能会影响偏光片的偏光度等问题。另外,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由于经过将其涂敷、层叠应在此粘接的其他薄膜进而干燥的工序,所以存在生产工序变多,或者生产时间变长等问题。特别是在将最近逐渐被采用的光弹性模量小的环烯烃系树脂薄膜作为保护薄膜,用水系粘合剂贴合在偏光片的情况下,如所述专利文献2所示,为了显示出充分的粘接力,在贴合和干燥之后,进而需要以比室温稍高的温度进行数日的养护,生产时间变得更长。
因此,还提出了不借助粘合剂而粘附保护薄膜和偏光片。例如,在特开2002-303725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偏光片的至少一面不借助粘合剂而粘附、设置保护薄膜的偏振片,具体而言,用软化点不同的2层树脂薄膜构成保护薄膜,在其低软化点层侧贴合偏光片,热压接,从而得到偏振片。另外,在特开2002-303726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由至少2层构成的树脂薄膜构成保护薄膜,在软化点低的树脂层侧向偏光片热压接得到的偏振片,在特开2002-303727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在偏光片贴合保护薄膜,加热压焊从而层叠的方法。在这些专利文献4~6中记载的方法中,作为粘附保护薄膜和偏光片的工序需要加热压焊,所以存在需要至少在与偏光片贴合的一侧使用软化点低的树脂薄膜等限制。另外,加热处理温度需要为与偏光片接触的树脂薄膜的软化点以上,所以还可能会发生偏光片的劣化等偏振片的性能变化。
专利文献1:特开2000-2416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1953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2-303725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2-303726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02-3037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不使用粘合剂而利用以低于保护薄膜的软化点的温度的加热处理或电磁波照射等,从外部赋予能量,使保护薄膜与偏光片粘接,制造偏振片。本发明的另一个课题在于不借助粘合剂层而尽量地抑制对偏光片的光学性能的影响,制作偏振片。进而,本发明的另一个课题在于提供可以缩短生产时间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相关课题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以至完成本发明。
即,利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偏光片的表面层叠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薄膜来制作偏振片的方法,其是在所述保护薄膜的与偏光片层叠的面实施表面活化处理之后,在该活化处理面不经由粘合剂贴合所述偏光片,接着,赋予可以粘接二者的能量,从而粘接保护薄膜和偏光片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可以采用在保护薄膜上实施表面活化处理之后,不实施其他处理,而将该活化处理面贴合于偏光片的方式。另一方面,还可以采用在保护薄膜上实施表面活化处理之后,在该活化处理面或偏光片的表面涂敷水或乙醇等以后可以馏去(留去)的液体,将该涂敷面作为内侧贴合保护薄膜和偏光片,接着进行所述的已涂敷液体的馏去及能量的赋予的方式。
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不用粘合剂且偏振片一侧的保护薄膜为1层,可以接合保护薄膜与偏光片。此时,也不会影响偏光片的光学性能。另外,利用该方法,可以缩短偏振片的生产时间,改善生产效率。如果采用在对保护薄膜实施表面活化处理之后,在该活化处理面或偏光片的表面涂敷以后可以馏去的液体,将该涂敷面作为内侧贴合保护薄膜和偏光片,接着进行所述的已涂敷液体的馏去及能量的赋予的方式,则可以避免气泡或异物向保护薄膜与偏光片的接合面的咬入。另一方面,如果采用在保护薄膜上实施表面活化处理之后,不实施其他处理而将该活化处理面贴合于偏光片的方式,则不需要干燥工序,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偏振片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方法分成各工序表示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偏振片可以通过在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偏光片的一面或两面层叠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薄膜来制造。
具体而言,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偏光片是在已单向拉伸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中吸附取向二色性色素而成的偏光片。那么,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偏光片的至少一面层叠的保护薄膜不借助粘合剂而与偏光片接合。
构成偏光片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通过使聚醋酸乙烯系树脂皂化得到。作为聚醋酸乙烯系树脂,除了作为醋酸乙烯的自聚体的聚醋酸乙烯以外,还可以例示醋酸乙烯与可以与其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等。作为可以与醋酸乙烯共聚的其他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不饱和羧酸类、不饱和磺酸类、烯烃类、乙烯醚类、具有铵基的丙烯酰胺类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100摩尔%左右,优选为98摩尔%以上。该聚乙烯醇系树脂进而也可以被改性,例如,还可以使用用醛类改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或聚乙烯基乙缩醛等。另外,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合度通常为1,000~10,000左右,优选为1,500~5,000左右。
这种聚乙烯醇系树脂在制膜后,可以作为偏光片的卷筒薄膜使用。对制膜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用公知的方法制膜。对聚乙烯醇系卷筒薄膜的膜厚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0μm~150μm左右。
偏光片通常经过单向拉伸这样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的工序、用二色性色素染色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使该二色性色素吸附的工序、用硼酸水溶液处理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的工序及利用该硼酸水溶液进行处理之后进行水洗的工序来制造。
单向拉伸可以在染色前进行,也可以与染色同时进行,也可以在染色之后进行。在染色之后进行单向拉伸的情况下,该单向拉伸可以在硼酸处理之前进行,也可以在硼酸处理中进行。当然,也可以在这些多个阶段中进行单向拉伸。单向拉伸例如可以采用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向单向拉伸的方法等。另外,也可以为使用热辊向单向拉伸的方法或在大气中进行拉伸等干式拉伸,也可以为在用溶剂使其溶胀的状态下进行拉伸的湿式拉伸。拉伸倍率通常为3~8倍左右。
在用二色性色素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进行染色时,例如只要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浸渍于含有二色性色素的水溶液中即可。作为二色性色素,具体而言,可以使用碘或二色性有机染料。其中,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优选在染色处理之前实施在水中的浸渍处理。
作为二色性色素使用碘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在含有碘及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进行染色的方法。在该水溶液中的碘的含量通常是对应水100重量份为0.01~1重量份左右,碘化钾的含量通常是对应水100重量份为0.5~20重量份左右。染色中使用的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40℃左右。另外,在该水溶液中浸渍的时间(染色时间)通常为20~1,800秒左右。
另一方面,作为二色性色素使用二色性有机染料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在含有水溶性的二色性有机染料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进行染色的方法。在该水溶液中的二色性有机染料的含量通常是对应水100重量份为1×10-4~10重量份左右,优选为1×10-3~1重量份左右。该水溶液也可以将硫酸钠等无机盐作为助染剂来含有。染色中使用的染料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80℃左右。另外,在该水溶液中浸渍的时间(染色时间)通常为10~1,800秒左右。
利用二色性色素进行染色之后的硼酸处理可以通过将已染色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浸渍于含硼酸水溶液中来进行。含硼酸水溶液中的硼酸的量通常是对应水100重量份为2~15重量份左右,优选为5~12重量份左右。作为二色性色素使用碘的情况下,该含硼酸水溶液优选含有碘化钾。在该含硼酸水溶液中的碘化钾的量通常是对应水100重量份为0.1~15重量份左右,优选为5~12重量份左右。在含硼酸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通常为60~1,200秒左右,优选为150~600秒左右,进而优选为200~400秒左右。含硼酸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50℃以上,优选为50~85℃,更优选为60~80℃。
硼酸处理后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通常进行水洗处理。水洗处理例如可以通过将已进行硼酸处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浸渍于水中来进行。水洗处理中的水的温度通常为5~40℃左右,浸渍时间通常为1~120秒左右。水洗后实施干燥处理,得到偏振光薄膜。干燥处理通常使用热风干燥机或远红外线加热器进行。干燥处理的温度通常为30~100℃左右,优选为50~80℃。干燥处理的时间通常为60~600秒左右,优选为120~600秒左右。
这样,向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实施单向拉伸、利用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及硼酸处理,得到偏光片。该偏光片的厚度为5~40μm左右。在本发明中,在该偏光片的至少一面、优选两面,层叠保护薄膜,成为偏振片。然后,在偏光片的至少一面层叠的保护薄膜不借助粘合剂贴合于偏光片。
图1是将本发明的方法分成各工序表示的模块图。如图1(A)所示,首先,在保护薄膜的层叠偏光片的面上实施表面活化处理。接着,在该活化处理面不借助粘合剂而贴合偏光片。然后,赋予可以接合保护薄膜与偏光片的能量,得到偏振片。另外,如图1(B)所示,还可以采用在保护薄膜实施表面活化处理之后,在该活化处理面或偏光片的表面涂敷可以之后馏去的液体,将该涂敷面作为内侧贴合保护薄膜与偏光片,接着,进行所述的已涂敷液体的馏去及用于粘接的能量的赋予的方式。
对本发明中使用的保护薄膜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由于对象为在光学用途中使用的偏振片,所以优选由透明性出色的树脂构成的保护薄膜。作为构成保护薄膜的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之类的聚酯,聚乙烯或聚丙烯之类的聚烯烃,二乙酰纤维素或三乙酰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之类的纤维素酯系树脂,聚偏氯乙烯,聚碳酸酯,环烯烃系树脂,聚甲基戊烯,聚醚酮,聚醚砜,聚砜系树脂,聚醚酮酰亚胺,聚酰胺,丙烯酸树脂等。由于尤其显著地表现出表面活化处理的效果,所以本发明的方法优选用于由环烯烃系树脂构成的保护薄膜。
环烯烃系树脂是指例如具有从由降冰片烯或多环降冰片烯系单体之类的环状烯烃(环烯烃)构成的单体引出的单元的热塑性树脂。该环烯烃系树脂可以为使用上述环烯烃的开环聚合物或两种以上环烯烃的开环聚合物的加氢物,此外,还可以为环烯烃与链状烯烃或具有乙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加成共聚物。另外,也可以引入极性基团。
作为市售的热塑性环烯烃系树脂,包括德国的Ticona公司出售的“Topas”、JSR(株)出售的“阿同(ア一トン)”、日本栽恩(ゼオン)(株)出售的“ZEONOR(ゼオノア)”及“ZEONEX(ゼオネツクス)”、三井化学(株)出售的“阿毕噜(アペル)”等(均为商品名)。将这样的环烯烃系树脂制膜而作为薄膜,不过在制膜中,适当使用溶剂浇铸法、熔体挤出法等公知的方法。已制膜的环烯烃系树脂薄膜均被市售,例如积水化学工业(株)出售的“埃斯西那(エスシ一ナ)”及“SCA40”、(株)欧普戴斯(オプテス)出售的“ZEONOR(ゼオノア)薄膜”等(均为商品名)。
在本发明中,首先在由这样的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薄膜的层叠偏光片的面实施表面活化处理。在此,表面活化处理是指用于活化树脂表面的处理,作为其例子,例如可以举出非接触式的电晕处理、等离子处理、臭氧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等。它们均为公知的用于活化树脂表面的处理,但在本发明中发现,在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薄膜的表面实施这样的处理,不仅在其上重叠聚乙烯醇系偏光片,而且进而通过赋予规定的能量,即使不使用粘合剂,也可以粘接保护薄膜和偏光片。作为表面活化处理,通常采用如上所述的干式的处理。其中,由于操作简单而且表面活化的效果较大,所以优选电晕处理或等离子处理。
电晕处理是向电极施加高电压而产生电晕放电,使放置于其放电面的树脂薄膜活化的处理。电晕处理只要能够通过改变电极的种类、电极与薄膜的间隔、施加的电压、处理的树脂薄膜的移动速度、电晕放电的输出功率等而得到最优的结果即可。例如,电晕放电的输出功率可以加到2kW左右,但从安全角度出发,优选为1kW以下,进而为了尽可能地排除保护薄膜的劣化或着色等可能性,尤其优选为600W以下。另外,薄膜的移动速度优选设定于3~50m/分左右。进而为了对薄膜表面均匀地进行电晕处理,也可以使被处理薄膜多次通过电晕放电区域来处理。
等离子处理是向树脂表面照射在减压下或大气压下产生的惰性气体或氧气等的等离子,从而活化该表面的处理。从操作的简单及处理装置的成本方面出发,优选在大气压下进行等离子放电的方法。在等离子处理中,通过在各种气氛下发生等离子放电,可以对树脂表面进行各种改性。
臭氧处理是将树脂表面暴露在臭氧中而使其活化的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是向树脂表面照射紫外线使其活化的处理,例如可以采用使用充氢放电管、氙放电管、汞灯、激光器等紫外线源,照射5~60分钟左右波长为150~400nm左右的紫外线的方法。
这样在保护薄膜上实施表面活化处理之后,在该活化处理面不借助粘合剂贴合偏光片。对此时的贴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利用层压机的贴合或利用辊的贴合等方法。
在该贴合时,也可以在保护薄膜的活化处理面或偏光片的贴合面涂敷之后可以馏去的液体,将该涂敷面作为内侧贴合保护薄膜与偏光片。当然,在保护薄膜的表面活化处理面与偏光片之间也可以浇注这种液体来进行涂敷。通过这样涂敷以后可以馏去的液体,可以避免在保护薄膜与偏光片之间咬入气泡或者咬入异物。
作为为此使用的在之后可以馏去的液体,除了水以外,还可以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之类的醇类,丙酮、甲基乙基甲酮、甲基异丁基甲酮之类的酮类,二乙醚、甲基叔丁基醚之类的醚类,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酸乙酯之类的酯类,己烷、庚烷之类的脂肪族烃类,苯、甲苯、二甲苯之类的芳香族烃类等。其中,从不溶解保护薄膜的观点出发,优选水、醇类、酮类或醚类,从环境的角度出发,特别优选使用水或醇类。
另一方面,在保护薄膜上实施表面活化处理之后,也可以不实施其他处理而直接向该活化处理面贴合偏光片。如果采用该方式,则不需要用于之后馏去液体的干燥工序,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偏振片的生产效率。
在保护薄膜的活化处理面或偏光片的贴合面涂敷之后可以馏去的液体而使二者贴合的情况下,接着,进行用于馏去该液体的干燥处理,然后赋予可以使保护薄膜与偏光片粘接的能量。也可以同时进行干燥处理和能量的赋予。干燥处理只要在对于馏去已涂敷的液体而言足够的温度及时间下进行即可。另一方面,在保护薄膜上实施表面活化处理之后,不实施其他处理而向该活化处理面贴合偏光片的情况下,接着,赋予保护薄膜与偏光片可以粘接的能量。
赋予保护薄膜与偏光片可以粘接的能量的处理例如可以利用紫外线、红外线、远红外线等电磁波的照射或加热进行。
电磁波是指在空气中传播的横波的电磁场,基本上在空间中直线传播。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电磁波优选为波长100nm~5,000nm的电磁波,进而优选为波长250nm~4,000nm的电磁波。紫外线例如可以使用波长为100nm~400nm左右的紫外线。红外线例如可以使用波长为800nm~2,500nm左右的红外线。另外,远红外线例如可以使用波长为2,500nm~5,000nm左右的远红外线。
当利用电磁波照射赋予可以粘接保护薄膜与偏光片的能量时,如果照射量过剩,则可能会成为使偏光片劣化的原因,所以可以适当地调整其波长、照度及光量。例如,在将紫外线灯作为光源的情况下,优选照射200nm~450nm波长的光,照度调整为0.01~1.5W/cm2左右、进一步优选为0.2~1W/cm2左右,光量调整为0.1~1.5J/cm2左右、进一步优选为0.5~1J/cm2左右。
另一方面,当利用电加热赋予可以粘接保护薄膜与偏光片的能量时,作为该热源,可以举出热风、加热辊、加热炉(烘箱)等。加热温度优选为50~120℃左右,从尽可能地抑制偏光片或保护薄膜的劣化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50~80℃。加热时间取决于热源,但只要是对于粘接保护薄膜与偏光片而言足够的时间即可,例如优选为1~5分钟左右。
通常如果湿度较低则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如果湿度较高则为相对较短的时间即可。
在采用在保护薄膜的活化处理面或偏光片的贴合面涂敷之后可以馏去的液体使二者贴合的方式,即图1(B)所示的方式的情况下,如果利用加热进行贴合保护薄膜与偏光片之后的能量的赋予,则可以同时进行已涂敷的液体的馏去,所以优选。
在本发明中,在偏光片的至少一面不借助粘合剂而层叠保护薄膜,当然也可以在偏光片的另一面不借助粘合剂层叠保护薄膜,不过在偏光片的另一面也可以借助粘合剂层叠保护薄膜。例如由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酯系树脂构成的薄膜,即使使用水系粘合剂,也可以在短时间的干燥下牢固地粘接于偏光片,所以在偏光片的另一面贴合由这样的纤维素酯系树脂构成的保护薄膜的情况下,用粘合剂粘贴该纤维素酯系保护薄膜也是有效的。在用粘合剂向偏光片贴合纤维素酯系保护薄膜的情况下,优选对该纤维素酯系薄膜的贴合面进行皂化处理。皂化处理是通过使其接触碱水溶液而进行。在保护薄膜与偏光片的贴合中使用的粘合剂可以举出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溶液之类的水系粘合剂、使用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等的无机溶剂系或有机溶剂系粘合剂等。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溶液作为粘合剂的情况下,可以进而配合水溶性聚酰胺环氧树脂或乙二醛等交联剂。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例子。在例子中,只要不特别标明,表示含量或使用量的%及份为重量标准。
[偏光片制造例]
以干式将平均聚合度约为2,400、皂化度为99.9摩尔%以上、厚度为75μm的聚乙烯醇薄膜单向拉伸至约5倍,进而保持紧张状态不变,在60℃的纯水中浸渍1分钟之后,28℃下在碘/碘化钾/水的重量比为0.05/5/100的水溶液中浸渍60秒钟。然后,72℃下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8.5/8.5/100的水溶液中浸渍300秒钟。接着,用26℃的纯水清洗20秒钟,然后在65℃下进行干燥,制作在聚乙烯醇薄膜中吸附取向碘的偏光片。
[实施例1]
在该例中,制作由环烯烃系保护薄膜/偏光片/环烯烃系保护薄膜的结构构成的偏振片。
(a)环烯烃系树脂薄膜的表面处理
将从(株)欧普戴斯(オプテス)得到的环烯烃(降冰片烯)系树脂构成的“ZEONOR(ゼオノア)薄膜”(商品名)作为偏振片的保护薄膜。使用春日电机(株)制的电晕处理装置“CT-212”(商品名),以电晕输出功率强度280W、传送带移动速度10m/分,使上述环烯烃系树脂薄膜通过3次,在其一面实施电晕处理。
(b)保护薄膜与偏光片的贴合
在前面的偏光片制造例中制作的聚乙烯醇偏光片的一面,用手压滚子(hand roller)贴合所述环烯烃系树脂薄膜的电晕处理面,在偏光片的另一面,也同样用手压滚子贴合环烯烃系树脂薄膜的电晕处理面,成为在聚乙烯醇偏光片的两面环烯烃系树脂薄膜以其电晕处理面贴合的状态下的中间贴合品。
(c)保护薄膜与偏光片的粘接
使用Fusion公司制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灯使用同一公司制的“D巴路布(バルブ)”(商品名)],向在上述(b)中得到的中间贴合品,以照度为1.05W/cm2、累积光量为1.50J/cm2的条件下,照射紫外线,使偏光片与两面的保护薄膜粘接,制作偏振片。
照度与积分光量使用Electronic Instrumentation and Technology,Inc.制的“UVPower Puck”(商品名),以UV-A的波长区域(约为320~390nm)进行测定。
(d)粘接性的评价
用手剥离所得到的偏振片的保护薄膜与偏光片之间,观察材料破坏的发生程度,以以下3个阶段评价粘接性。此例的评价结果为○。
(粘接性的评价标准)
○:发生材料破坏。
△:发生一部分材料破坏,但保护薄膜与偏光片之间剥离的面积较大。
×:保护薄膜与偏光片之间剥离。
[实施例2]
将在实施例1(b)中得到的中间贴合品,在80℃的烘箱中放置1分钟使偏光片与两面的保护薄膜粘接,制作偏振片。用与实施例1(d)相同的方法评价该偏振片的粘接性。
[实施例3]
在50℃下,在实施例2中的烘箱中加热1分钟,除此以外,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作偏振片。用与实施例1(d)相同的方法评价该偏振片的粘接性。
[实施例4]
在前面的偏光片制造例中制作的聚乙烯醇偏光片的两面,在各贴合面涂敷水并同时利用胡基普拉(フジプラ)(株)制的层压机“拉米帕卡(ラミパツカ一)3301”(商品名)贴合与实施例1(a)相同的方法实施电晕处理的环烯烃系树脂构成的“ZEONOR(ゼオノア)薄膜”,并使各电晕处理面在偏光片一侧。然后,在80℃的烘箱中放置3分钟,使其干燥并同时使偏光片与两面的保护薄膜粘接,制作偏振片。用与实施例1(d)相同的方法评价该偏振片的粘接性。
[实施例5]
在该例中,制作由环烯烃系保护薄膜/偏光片/三乙酰纤维素保护薄膜的结构构成的偏振片。
(a)环烯烃系树脂薄膜的表面处理
在与实施例1中使用的相同的环烯烃系树脂构成的“ZEONOR(ゼオノア)薄膜”的一面,利用与实施例1(a)相同的方法实施电晕处理。
(b)保护薄膜与偏光片的贴合
使用胡基普拉(フジプラ)(株)制的层压机“拉米帕卡(ラミパツカ一)3301”(商品名),在前面的偏光片制造例中制作的聚乙烯醇偏光片的一面,贴合上述(a)中电晕处理的环烯烃系树脂薄膜使其电晕处理面成为偏光片一侧,另外,在偏光片的另一面,借助下述组成的粘合剂贴合从Konica Minolta Opto(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得到的已实施表面皂化处理的三乙酰纤维素薄膜“KC8UX2M”,成为在聚乙烯醇偏光片的一面用其电晕处理面贴合环烯烃系树脂薄膜而在另一面借助粘合剂贴合三乙酰纤维素薄膜的状态下的中间贴合品。此时,对于环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偏光片是在二者的贴合面涂敷水并同时用上述层压机贴合,另外,对于三乙酰纤维素薄膜与偏光片是在二者的贴合面涂敷上述粘合剂并同时用上述层压机贴合。
(粘合剂的组成)
水    100份
羧基改性聚乙烯醇“库拉来普巴噜(クラレポバ一ル)KL-318”*11.8份
水溶性聚酰胺环氧树脂“斯米来兹来金(スミレ一ズ レジン)650”*20.9份
*1“库拉来普巴噜(クラレポバ一ル)KL一318”(商品名):(株)从クラレ得到
*2“斯米来兹来金(スミレ一ズ レジン)650”(商品名):从田冈化学工业(株)得到,固体成分浓度30%的水溶液
(c)干燥及粘接
将在所述(b)中得到的中间贴合品在80℃的烘箱中放置3分钟,使其干燥并同时使偏光片与两面的保护薄膜粘接,制作偏振片。
(d)粘接性的评价
用与实施例1(d)相同的方法评价在所述(c)中得到的偏振片的粘接性。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不对由环烯烃系树脂构成的“ZEONOR(ゼオノア)薄膜”进行(a)的电晕处理,而直接在聚乙烯醇偏光片的两面贴合环烯烃系树脂薄膜,以下用与实施例1(b)~(d)相同的方法制作偏振片,并进行评价。
[比较例2]
在实施例1中,不进行(c)的紫外线照射,用与实施例1(d)相同的方法评价在(b)的用手压滚子贴合的状态下的偏振片的粘接性。
[比较例3]
在前面的偏光片制造例中制作的聚乙烯醇偏光片的两面,在其电晕处理面且借助实施例5(b)所示的粘合剂,用与在实施例5(b)中使用的相同的层压机“拉米帕卡(ラミパツカ一)3301”贴合与实施例1(a)相同的方法在一面实施电晕处理的环烯烃系树脂构成的“ZEONOR(ゼオノア)薄膜”。然后,在80℃的烘箱中放置3分钟,使其干燥并同时使偏光片与两面的保护薄膜粘接,制作偏振片。用与实施例1(d)相同的方法评价该偏振片的粘接性。
[比较例4]
在实施例5(b)中,在环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偏光片之间以及三乙酰纤维素薄膜与偏光片之间,分别涂敷实施例5(b)所示的组成的粘合剂并同时贴合。然后,在80℃的烘箱中放置3分钟,使其干燥并同时使偏光片与两面的保护薄膜粘接,用与实施例1(d)相同的方法评价粘接性。
[比较例5]
在比较例4中,在80℃的烘箱中的加热时间延长至5分钟,除此以外,用与比较例4同样的方法制作偏振片,并进行评价。
对于以上的实施例1~5及比较例1~5,将主要的制造条件和评价结果归纳于表1。
[表1]
例子No.  一个保护薄膜 另一个保护薄膜 贴合后的处理 粘接性
 种类   表面处理等 种类   表面处理等
实施例1  COP   电晕处理 COP   电晕处理 紫外线照射   ○
实施例2  COP   电晕处理 COP   电晕处理 80℃×1分钟   ○
实施例3  COP   电晕处理 COP   电晕处理 50℃×1分钟   △
实施例4 COP  电晕处理+水涂敷 COP 电晕处理+水涂敷 80℃×3分钟
实施例5  COP  电晕处理 TAC 粘合剂涂敷 80℃×3分钟   ○
比较例1  COP  没有 COP 没有 紫外线照射   ×
比较例2  COP  电晕处理 COP 电晕处理 没有   ×
比较例3 COP  电晕处理+粘合剂涂敷 COP 电晕处理+粘合剂涂敷 80℃×3分钟
比较例4 COP  电晕处理+粘合剂涂敷 TAC 粘合剂涂敷 80℃×3分钟
比较例5 COP  电晕处理+粘合剂涂敷 TAC 粘合剂涂敷 80℃×5分钟
保护薄膜COP:环烯烃系树脂薄膜
TAC:三乙酰纤维素薄膜
从表1可知,在向环烯烃系树脂薄膜实施电晕处理涂敷粘合剂时,如果用于干燥粘接的加热时间为3分钟左右,则保护薄膜与偏光片的粘接不充分(比较例3及4),通过使该时间为5分钟左右,可以得到充分的粘接性(比较例5)。另一方面,在直接将环烯烃系树脂薄膜贴合于聚乙烯醇偏光片的情况下,即使之后照射紫外线,也不会使保护薄膜与偏光片粘接(比较例1),另外,即使对环烯烃系树脂薄膜实施电晕处理,如果之后不实施赋予能量的处理,则保护薄膜与偏光片仍然不粘接(比较例2)。
相对于此,对环烯烃系树脂薄膜实施电晕处理之后贴合于偏光片,进而实施紫外线照射或加热等赋予能量的处理,由此即使不使用粘合剂,也会使保护薄膜与偏光片充分的粘接(实施例1及2)。贴合之后的加热即使为50℃下1分钟这样较弱的情况下,也显示出某种程度的粘接性(实施例3)。另外,在电晕处理面与偏光片之间涂敷水并同时进行贴合,然后进行加热的方法中,加热时间即使短至3分钟左右,保护薄膜与偏光片也会充分地粘接(实施例4)。即使在对环烯烃系树脂薄膜实施电晕处理、贴合于偏光片的一面,在偏光片的另一面借助粘合剂贴合三乙酰纤维素薄膜的情况下,之后的加热为3分钟左右,也显示出充分的粘接性(实施例5)。

Claims (6)

1.一种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是在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偏光片的表面层叠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薄膜来制作偏振片的方法,其中,
在对层叠偏光片的所述保护薄膜的面实施表面活化处理之后,在该活化处理面不经由粘合剂而贴合所述偏光片,接着,赋予可以粘接二者的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表面活化处理由电晕处理、等离子处理、臭氧处理及紫外线照射处理中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对保护薄膜实施表面活化处理之后,不实施其他处理,将该活化处理面贴合于偏光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对保护薄膜实施表面活化处理之后,在该活化处理面或偏光片的表面涂敷以后可以馏去的液体,将该涂敷面作为内侧贴合保护薄膜和偏光片,接着进行所述的已涂敷液体的馏去及能量的赋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将保护薄膜与偏光片贴合的状态下赋予能量的处理通过紫外线、红外线或远红外线的照射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将保护薄膜与偏光片贴合的状态下赋予能量的处理通过加热进行。
CNA2007101658901A 2006-11-09 2007-11-07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1784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03809 2006-11-09
JP2006303809A JP2008122502A (ja) 2006-11-09 2006-11-09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8456A true CN101178456A (zh) 2008-05-14

Family

ID=39404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658901A Pending CN101178456A (zh) 2006-11-09 2007-11-07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122502A (zh)
KR (1) KR20080042705A (zh)
CN (1) CN101178456A (zh)
TW (1) TW20082997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2946A (zh) * 2008-09-10 2010-03-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96142A (zh) * 2011-02-12 2011-06-15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974509A (zh) * 2015-03-11 2016-09-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偏振膜的保管方法
CN107765353A (zh) * 2016-08-18 2018-03-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110356024A (zh) * 2019-07-20 2019-10-22 吴万兴 一种无胶peva压花镀铝膜的加工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10738A1 (ja) 2009-07-24 2011-01-27 Taga Yasunori 接合構造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接合構造体
TWI669540B (zh) * 2012-05-22 2019-08-21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olarizing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498823B1 (ko) 2012-11-16 2015-03-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박형 편광자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박형 편광자 및 편광판
KR101498822B1 (ko) * 2012-11-16 2015-03-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박형 편광자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박형 편광자 및 편광판
JP6109862B2 (ja) * 2014-07-16 2017-04-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TWI618953B (zh) * 2015-05-20 2018-03-21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暈方法
JP6735554B2 (ja) * 2015-12-10 2020-08-05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フレキシブル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98136B2 (ja) * 2016-04-28 2020-12-09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接合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TW202346920A (zh) * 2022-03-30 2023-12-0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WO2023189810A1 (ja) * 2022-03-30 2023-10-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積層偏光フィルム、画像表示パネル、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202346921A (zh) * 2022-03-30 2023-12-0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WO2023189811A1 (ja) * 2022-03-30 2023-10-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積層偏光フィルム、画像表示パネル、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2946A (zh) * 2008-09-10 2010-03-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72946B (zh) * 2008-09-10 2014-07-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96142A (zh) * 2011-02-12 2011-06-15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974509A (zh) * 2015-03-11 2016-09-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偏振膜的保管方法
CN105974509B (zh) * 2015-03-11 2020-05-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偏振膜的保管方法
CN107765353A (zh) * 2016-08-18 2018-03-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110356024A (zh) * 2019-07-20 2019-10-22 吴万兴 一种无胶peva压花镀铝膜的加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42705A (ko) 2008-05-15
JP2008122502A (ja) 2008-05-29
TW200829970A (en) 200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8456A (zh)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TWI570456B (zh) Polishing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1836245A (zh) 光学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6019419B (zh) 层叠膜、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TWI657916B (zh) 端面加工偏光板的製造方法
KR20180048508A (ko)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KR20160090299A (ko) 편광 필름의 제조방법
WO2013133063A1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TWI635328B (zh) 偏光板的製造方法
CN107765354B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101387717A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KR20160138900A (ko)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CN112480460B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WO2014136986A1 (ja)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14200568A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107031079A (zh) 层叠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JP5950002B2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01655574A (zh) 偏振片
KR102206956B1 (ko)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KR20180020894A (ko) 편광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CN109581569B (zh) 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3646677B (zh) 偏光膜、偏光板及该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TW202244146A (zh) 偏光膜的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CN114103187A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及偏振膜的制造装置
TW202242458A (zh) 光學積層體的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