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4585A -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4585A
CN101164585A CNA2007100150460A CN200710015046A CN101164585A CN 101164585 A CN101164585 A CN 101164585A CN A2007100150460 A CNA2007100150460 A CN A2007100150460A CN 200710015046 A CN200710015046 A CN 200710015046A CN 101164585 A CN101164585 A CN 101164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hizoma
medicine
extract
water
hou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150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64585B (zh
Inventor
张为胜
李诗标
葛宝和
张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Rongchang Pharmac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Kangzho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Kangzho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Kangzho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150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645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64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4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64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4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药品技术领域。该药配方为苍术、黄柏、怀牛膝、土茯苓、绵萆薢、黄芪、威灵仙、泽泻。制作时依一定比例,经水提,醇沉制备而成,它可以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内服剂型。本发明治疗痛风具有良好效果,高效,无毒,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药品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痛风是人类最古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亦是遍布全球的世界性疾病。早在公元前多年,医学文献中即有关于痛风的病例记载,但对痛风的真正认识却经历了近千年的漫长过程,而对痛风病因与发病机制的全面了解也只是近几十年才取得一定进展。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先天因素如遗传和后天因素如饮食、生活方式等是导致血尿酸升高与痛风发生的关键。
在我国,随着人们工作与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预计在21世纪前20年内痛风将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号的代谢性疾病。痛风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致使尿酸在组织内蓄积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尿酸钠盐形成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若未经适当治疗,最终发展为痛风性肾病。
我国中医学中亦有“痛风”一名,但与西医的痛风并不完全一致。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所述的“历节”一证,就类似于痛风症状。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所描述的“痛风”为游走性关节疼痛,与痛风不尽相同。因此中医古籍中记载的“痛风”实际上是痹证的别名。根据痛风的关节症状,应归属于痹证范畴,与痹证中的“热痹”、“顽痹”、“历节”等十分相似。
我国于1948年首次首次确诊2例痛风病例,1958年前仅报道25例痛风,至1990年已有千余例痛风病例报告,其中尚不包括大量漏诊和误诊的病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蛋白食物的摄入,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亦在不断增加。由于没有进行较大规模的普查,所以目前国内痛风的确切发病率尚不能完全肯定,估计大约在0.1%以下。
本病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西医主要用秋水仙碱、消炎痛、双氯芬酸、萘普生、炎痛喜康、布洛芬等,虽然有较好效果,但不良反应明显。如秋水仙碱的毒性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少数患者可出现脱发、四肢酸病、肝功损害、骨髓抑制等。因此,年老体弱、肝肾功能不全者应谨慎使用。并且秋水仙碱既不干扰嘌呤及其前体代谢,也无抑制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因此,不能作为抗复发的常规药物;消炎痛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甚至引起胃就膜损伤、出血或穿孔,偶有皮疹、粒细胞减少。有活动性溃疡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忌服。双氯芬酸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功能紊乱、头痛及皮疹。
中医辨证施治,采用汤剂内服、药物保留灌肠、针灸等方法。上述方法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治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治疗手段十分不便,影响患者的依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治疗痛风药物的不足,提出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即可作为痛风的治疗药物,也可作为抗复发的常规药物。
中医认为:痛风的发病多与“湿”邪有关。患者脾虚,运化失司,复多食膏粱厚味.使湿浊内生,内化湿热,久蕴成毒,流行于血脉,外达于关节,内损脏腑,遂发痛风诸症。
本发明针对痛风的病机,确立了健脾燥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的治则,制成本发明的药物。本发明的药物含有苍术、黄柏、怀牛膝、土茯苓、绵萆薢、黄芪、威灵仙、泽泻。方中苍术、黄芪键脾补气燥湿,使无湿浊之源,以治其本共为主药;黄柏、泽泻、土茯苓清利湿热,泄浊解毒共为辅药;威灵仙、牛膝、绵萆薢化瘀通络,通利关节共为佐药。诸药合而为用,标本兼治,符合中医治疗大法。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用量在下述范围都有较好的疗效,本发明药物含有:
苍术炒5-20份   土茯苓10-25份     黄柏炒5-15份
威灵仙3-15份   绵萆薢3-15份      黄芪3-15份
泽泻3-15份     牛膝3-15份
最佳为:
苍术炒15份     土茯苓20份        黄柏炒10份
威灵仙10份     绵萆薢10份        黄芪10份
泽泻10份       牛膝10份
以上各组份中,重量是以生药计算的,在本发明中,若重量以克为单位,该组成为成人一天的服用剂量。
以上各组成是按重量份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千克或以吨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少,但各组份之间的生药重量配比比例不变,成人一天的服用剂量不变。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可药用的常规制剂。例如可将这些原料药粉碎混匀制成散剂冲服;也可以将这些原料药一起水煎,浓缩,滤过,制成口服液;但是为了该药物各原料药更好的发挥药效,优选对原料药黄柏进行乙醇提取,其他原料用水提取,滤过,浓缩,干燥,加入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颗粒剂、软胶囊剂;但这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药物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a)将所述重量配比的黄柏,加60%-95%乙醇6-12倍量回流提取两次,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得醇提液;
b)将所述重量配比的苍术炒、土茯苓、威灵仙、绵萆薢、黄芪、泽泻、牛膝以及黄柏醇提后的药渣共同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15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12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90%,沉淀,静置12-36小时,吸取上清液,得水提液;
c)将所得醇提液和水提液合并,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与辅料充分混匀,制成药剂任何一种制剂。
上述制备方法中,优选步骤a)中将黄柏,加70%乙醇7倍量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步骤b)中加水提取时,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加乙醇沉淀时,使含醇量达到70%,静置24小时。
本发明是在名老中医经验方的基础上,筛选后,经过大量的工艺研究以及药效学试验所得到的。本发明具有健脾燥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的之功能。用于治疗痛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通过药效学试验及临床研究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治疗痛风的有益效果。下面试验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作用,而非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主要药效学试验
摘要:治疗痛风的药物处方由苍术、黄柏、怀牛膝、土茯苓、绵萆薢、黄芪、威灵仙、泽泻等中药组成,本试验观察了本发明的药物颗粒剂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的降低作用及其特点。给药21天,各剂量组均有明显降低血清尿酸作用。用药过程中对动物体重无明显降低作用。
1.试验目的: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致使尿酸在组织内蓄积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降低尿酸,即可治疗和预防痛风。为了验证本发明的疗效,我们进行了本发明的药物颗粒剂降低动物尿酸作用试验。
2.受试物:药物颗粒剂
3.动物:昆明种小鼠,180只,体重:19-22g,雄性,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鲁20030002。
4.动物饲养环境:
4.1实验室:温度20-24℃;湿度40%-70%。
4.2笼具:苏州新区枫桥净化设备厂生产,许可证号:SCXK(苏)2002-0034。
4.3.饲料: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鲁动饲字200001002。
5.其他药品:
5.1.酵母膏,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责任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60306。
5.2.别嘌呤醇片,0.1g/片,批号060503,重庆青阳药业有限公司产品,生理盐水配制需要浓度。
6.仪器与血清尿酸测定方法:KNOE PRO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芬兰康艺仪器公司产品。小鼠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用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试剂盒,酶比色法,测定血清尿酸水平。
7.给药途径:口服给药
8.试验方法:取昆明种小鼠120只,除随机取20只作正常对照组并每天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余动物灌胃给予酵母膏30g/kg。5天后随机分组并同时给予相应的受试物,分别为模型组(20只,酵母膏30g/kg);阳性对照组(20只,别嘌醇40mg/kg);本发明的药物颗粒剂小剂量组(20只,2g/kg);中剂量组(20只,4g/kg);大剂量组(20只,8g/kg)。给药总体积0.8ml/只,连续用药21天,称重并眼球取血,制备血清,测血尿酸。
9.结果
在预实验时,获得利用酵母膏灌胃给药,制作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最佳剂量是30g/kg,超过此剂量时,动物死亡率超过50%。
第14天时,各组动物血尿酸检测结果显示,酵母膏具有明显升高血液尿酸水平作用。与正常动物比较,p<0.01,别嘌醇能够降低动物血液尿酸水平,说明实验模型成功。
用药第21天时,本发明的药物颗粒剂各剂量组对动物高尿酸水平显示明显降低作用。切剂量效应关系不明显,说明本发明治疗痛风疗效显著,且长期疗效好于别嘌醇,具体结果见表1。用药过程中,各剂量组对动物体重无明显影响,说明服用本发明药物的安全性。
表1口服三灵仙给药21天时各剂量组检测结果(n=20)
Figure A20071001504600101
**与模型组比较,p<0.01
本发明的临床研究
一般资料:均参照WHO关于痛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7例,女3例;年龄在60~66岁22例,67~75岁8例;有家族史者8例,首次发病9例,有17例曾接受过西药治疗;病程1年以内5例,2-5年21例,5年以上9例;血沉增快者17例,血尿酸均高于420μmol/L。另外,关节处结石者5例,胆囊结石者1例;X线示第一及第四跖趾关节骨质蚕食样缺损9例,均有诱发因素,诱因包括高嘌呤饮食、饮酒、疲劳、寒冷、局部感染、精神紧张等。脉象大多弦滑,舌质淡,苔薄白或自腻。
治疗方法:本发明的药物的汤剂,处方炒苍术15g、土茯苓20g、黄柏炒10g、威灵仙10g、绵萆薢10g、黄芪10g、泽泻10g、牛膝10g每日1服水煎,分2次服用,同时嘱患者宜进低嘌呤饮食、禁酒、多饮水有利于排泄,一个月为一疗程。
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显效21例,(血尿酸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即低于360μmol/L,关节疼痛消失,功能恢复自如);有效9例,(临床证状明显改善,但关节活动欠利,血尿酸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无无效病例。随访中又见复发者,再以本方治疗仍然有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重量是一人一日处方量的100倍
实施例1:本发明的药物的颗粒剂制备
按重量称取下列原料药:
苍术炒1500g    土茯苓2000g    黄柏炒1000g
威灵仙1000g    绵萆薢1000g    黄芪1000g
泽泻1000g      牛膝1000g
将上述原料药按下列方法制备:
a)将所述重量配比的黄柏,加70%醇7倍量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回收乙醇,得醇提液;
b)将所述重量配比的苍术炒、土茯苓、威灵仙、绵萆薢、黄芪、泽泻、牛膝以及黄柏醇提后的药渣共同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沉淀,静置24小时,吸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水提液;
c)将所得醇提液和水提液合并,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与适量糊精充分混匀,以乙醇液作黏合剂制粒,干燥,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2:本发明的药物的颗粒剂制备
按重量称取下列原料药:
苍术炒2000g    土茯苓2500g    黄柏炒1500g
威灵仙1500g    绵萆薢1500g    黄芪1500g
泽泻1500g      牛膝1500g
将上述原料药按下列方法制备:
a)将所述重量配比的黄柏,加96%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回收乙醇,得醇提液;
b)将所述重量配比的苍术炒、土茯苓、威灵仙、绵萆薢、黄芪、泽泻、牛膝以及黄柏醇提后的药渣共同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沉淀,静置32小时,吸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水提液;
c)将所得醇提液和水提液合并,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与适量淀粉充分混匀,以乙醇液作黏合剂制粒,干燥,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3:本发明的药物的颗粒剂制备
按重量称取下列原料药:
苍术炒500g    土茯苓1000g    黄柏炒500g
威灵仙300g    绵萆薢300g     黄芪300g
泽泻300g      牛膝300g
将上述原料药按下列方法制备:
a)将所述重量配比的黄柏,加6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回收乙醇,得醇提液;
b)将所述重量配比的苍术炒、土茯苓、威灵仙、绵萆薢、黄芪、泽泻、牛膝以及黄柏醇提后的药渣共同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5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沉淀,静置36小时,吸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水提液;
c)将所得醇提液和水提液合并,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与适量糊精充分混匀,以乙醇液作黏合剂制粒,干燥,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4:本发明的药物的颗粒剂制备
按重量称取下列原料药:
苍术炒900g    土茯苓1200g    黄柏炒1200g
威灵仙900g    绵萆薢900g     黄芪1500g
泽泻900g      牛膝1200g
将上述原料药按下列方法制备:
a)将所述重量配比的黄柏,加80%乙醇9倍量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回收乙醇,得醇提液;
b)将所述重量配比的苍术炒、土茯苓、威灵仙、绵萆薢、黄芪、泽泻、牛膝以及黄柏醇提后的药渣共同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5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沉淀,静置36小时,吸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水提液;
c)将所得醇提液和水提液合并,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与适量蔗糖粉充分混匀,以乙醇液作黏合剂制粒,干燥,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5:本发明的药物的片剂制备
按重量称取下列原料药:
按重量称取下列原料药:
苍术炒1500g    土茯苓2000g    黄柏炒1000g
威灵仙1000g    绵萆薢1000g    黄芪1000g
泽泻1000g    牛膝1000g
将上述原料药按下列方法制备:
a)将所述重量配比的黄柏,加80%乙醇9倍量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回收乙醇,得醇提液;
b)将所述重量配比的苍术炒、土茯苓、威灵仙、绵萆薢、黄芪、泽泻、牛膝以及黄柏醇提后的药渣共同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5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沉淀,静置36小时,吸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水提液;
c)将所得醇提液和水提液合并,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与适量蔗糖粉充分混匀,以乙醇液作黏合剂制粒,干燥,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制成片剂。
实施例6:本发明的药物的胶囊剂制备
按重量称取下列原料药:
苍术炒2000g    土茯苓1000g    黄柏炒1500g
威灵仙300g     绵萆薢1500g    黄芪1500g
泽泻1500g      牛膝1500g
将上述原料药按下列方法制备:
a)将所述重量配比的黄柏,加80%乙醇9倍量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回收乙醇,得醇提液;
b)将所述重量配比的苍术炒、土茯苓、威灵仙、绵萆薢、黄芪、泽泻、牛膝以及黄柏醇提后的药渣共同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5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沉淀,静置36小时,吸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水提液;
c)将所得醇提液和水提液合并,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与适量微分硅胶充分混匀,以乙醇液作黏合剂制粒,干燥,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装入明胶硬胶囊。
实施例7:本发明的药物的软胶囊剂制备
a)取包括大豆油、蜂蜡、山梨酸酐单油酸酯和甘氨酸的辅料加热溶解,与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或实施例5或实施例6所得干膏粉混合,搅拌均匀,用胶体磨研磨,得软胶囊内容物。
b)将软胶囊内容物与由明胶、甘油、水、崩解剂和着色剂制成的囊皮一起,采用压制法,进行压制、定型、洗丸、干燥、拣丸、抛光,制得软胶囊。

Claims (5)

1.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苍术炒5-20份  土茯苓10-25份  黄柏炒5-15份
威灵仙3-15份  绵萆薢3-15份   黄芪3-15份
泽泻3-15份    牛膝3-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最佳配方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最佳为:
苍术炒15份    土茯苓20份    黄柏炒10份
威灵仙10份    绵萆薢10份    黄芪10份
泽泻10份      牛膝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a)将所述重量配比的黄柏,加60%-95%乙醇6-12倍量回流提取两次,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得醇提液;
b)将所述重量配比的苍术炒、土茯苓、威灵仙、绵萆薢、黄芪、泽泻、牛膝以及黄柏醇提后的药渣共同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15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12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90%,沉淀,静置12-36小时,吸取上清液,得水提液;
c)将所得醇提液和水提液合并,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c)将所得干膏粉与辅料充分混匀,制成药剂任何一种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其中步骤a)中将黄柏,加70%乙醇7倍量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步骤b)中加水提取时,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加乙醇沉淀时,使含醇量达到70%,静置2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药剂学上的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
CN200710015046A 2007-06-21 2007-06-21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1645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15046A CN101164585B (zh) 2007-06-21 2007-06-21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15046A CN101164585B (zh) 2007-06-21 2007-06-21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4585A true CN101164585A (zh) 2008-04-23
CN101164585B CN101164585B (zh) 2010-05-19

Family

ID=39333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15046A Active CN101164585B (zh) 2007-06-21 2007-06-21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64585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7605B (zh) * 2008-08-15 2012-05-23 北京和润创新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824579A (zh) * 2012-09-20 2012-12-19 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6086A (zh) * 2013-11-26 2014-03-26 宋爱民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CN104435451A (zh) * 2014-12-26 2015-03-25 山东明仁福瑞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5938A (zh) * 2015-05-18 2015-08-12 张仙娥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7753673A (zh) * 2016-08-22 2018-03-06 苏州凯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0693936A (zh) * 2019-10-17 2020-01-17 上海长海医院 用于降低尿酸、防治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用途
CN111514207A (zh) * 2020-04-09 2020-08-11 单鹏翼 一种治疗痛风药物的配方及制备工艺
CN111956754A (zh) * 2020-09-17 2020-11-20 楚雄彝族自治州中医医院 一种用于痛风急性期的彝药
CN112043799A (zh) * 2020-10-19 2020-12-08 冯维国 一种治疗痛风的口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7997C (zh) * 2003-03-12 2008-02-13 天津天士力现代中药资源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7605B (zh) * 2008-08-15 2012-05-23 北京和润创新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824579A (zh) * 2012-09-20 2012-12-19 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6086A (zh) * 2013-11-26 2014-03-26 宋爱民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CN103656086B (zh) * 2013-11-26 2016-05-18 宋爱民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CN104435451A (zh) * 2014-12-26 2015-03-25 山东明仁福瑞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5938A (zh) * 2015-05-18 2015-08-12 张仙娥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7753673A (zh) * 2016-08-22 2018-03-06 苏州凯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0693936A (zh) * 2019-10-17 2020-01-17 上海长海医院 用于降低尿酸、防治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用途
CN111514207A (zh) * 2020-04-09 2020-08-11 单鹏翼 一种治疗痛风药物的配方及制备工艺
CN111956754A (zh) * 2020-09-17 2020-11-20 楚雄彝族自治州中医医院 一种用于痛风急性期的彝药
CN112043799A (zh) * 2020-10-19 2020-12-08 冯维国 一种治疗痛风的口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4585B (zh) 201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4585B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5149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7540A (zh) 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52512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5854A (zh) 三子健肝消脂口服液
CN102240318A (zh) 一种益气增乳的中药
CN100493572C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2631595B (zh) 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02929A (zh) 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或并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7281B (zh) 治疗胃肠疾病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67863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09034C (zh)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
CN104721467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0333758C (zh) 一种抗痛风中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7499B (zh) 一种治疗糖耐量低减的中药组合物
CN104548016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中的用途
CN106421559A (zh) 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48754B (zh) 一种用于治疗肾虚湿热型慢性肾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0552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CN105055851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剂及其应用
CN102430009A (zh) 治疗胃肠疾病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3649A (zh) 治疗胆石症的组合物
CN102430008A (zh) 治疗胃肠疾病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04504A (zh) 一种防治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4016A (zh) 一种调节慢性肾脏病免疫状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ANTAI RONGCH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JINAN KANGZHONG MEDICI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7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50014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TO: 264006 YANTAI, SHAN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713

Address after: 264006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No. 1 Rongchang Road

Patentee after: Yantai Rongchang Pharmac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0014 No. 81, Shandong Road, thousand Buddha, Lixia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inan Kangzhong Medici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