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5654A - 绝缘体整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绝缘体整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5654A
CN101145654A CNA2007101459630A CN200710145963A CN101145654A CN 101145654 A CN101145654 A CN 101145654A CN A2007101459630 A CNA2007101459630 A CN A2007101459630A CN 200710145963 A CN200710145963 A CN 200710145963A CN 101145654 A CN101145654 A CN 101145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er
insulator
adjacent
sliding component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59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9286C (zh
Inventor
长谷川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45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5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92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928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wire processing before connecting to contact memb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R43/02 - H01R43/26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74Assembling terminal to elongated conductor
    • Y10T29/49181Assembling terminal to elongated conductor by deform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4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8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by assembling plural pa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1Plural divers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metal shaping or assembling
    • Y10T29/5193Electrical connector or termi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Conductor
    • Y10T29/53209Terminal or connector
    • Y10T29/53213Assembled to wire-type condu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Conductor
    • Y10T29/53209Terminal or connector
    • Y10T29/53213Assembled to wire-type conductor
    • Y10T29/53217Means to simultaneously assemble multiple, independent conductors to termi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Conductor
    • Y10T29/53209Terminal or connector
    • Y10T29/53213Assembled to wire-type conductor
    • Y10T29/53222Means comprising hand-manipulatable impl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Conductor
    • Y10T29/53209Terminal or connector
    • Y10T29/53213Assembled to wire-type conductor
    • Y10T29/53239Means to fasten by elastic jo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Conductor
    • Y10T29/53243Multiple, independent condu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绝缘体整合装置,其可以正确地检测绝缘体是否以预定次序排列整齐。板整合装置包括板设置夹具,其包括框架、保持器、整合部和错误连接阻止部。保持器保持绝缘板并且互相间隔开并且由能够互相靠近和分离的框架支撑。整合部包括一对夹捏构件,其将保持器定位在夹捏构件之间以使保持器互相靠近。当错误绝缘板连接在保持器上时,错误连接阻止部阻止保持器互相靠近。

Description

绝缘体整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体整合装置,其用于通过层压绝缘体组装用于线束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移动单元的机动车辆设置有线束,用于从诸如电池的电源将电力传输到诸如将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各种灯和马达的电子设备。线束包括多根电线、连接到各根电线的多个终端以及接收终端的连接器外壳。连接器外壳和多个终端构成连接器。一般,线束包括多个连接器。
最近,由于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电子设备的数量正在增加,因而就上述线束来说,曾经构造了多个子线束,每个分配给电子设备的相应功能,并且然后这些子线束组装成线束。换句话说,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电子设备的数量正在增加,其导致子线束的组装变得困难这一问题,组装的可用性降低并且当事情发展到最坏时产品的质量不稳定。
因而,为了便于组装子线束,已经使用了连接器,其中使用了作为终端的卷边接头以及用于以排列整齐形式保持和连接卷边接头的绝缘体,并且层压绝缘体以构建连接器。用于在这种连接器中整合绝缘体的装置公开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1-345157中。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1-345157中公开的装置包括:保持夹具,具有用于保持预定所需绝缘体的保持器,所述保持器互相靠近和分开;检测夹具,用于检测预定所需绝缘体是否由相应保持器保持;压紧单元,用于使得保持器互相靠近以组装绝缘体;以及控制设备,当检测夹具检测到至少一个保持器未保持相应所需绝缘体时,其阻止压紧单元使保持器互相靠近,而当检测夹具检测到所有保持器都保持了相应所需绝缘体时,其允许压紧单元使保持器互相靠近。
因此,根据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1-345157中公开的装置,所需绝缘体连接在相应保持器上,并且检测夹具检测所有保持器连接到相应所需绝缘体上,并且其后,压紧单元使保持器互相靠近从而整合绝缘体,由此构建连接器。
根据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1-345157中公开的装置,检测夹具连接到保持夹具,而检测夹具的开关销从开启到关闭,从而检测夹具检测所需绝缘体是否连接在相应保持器上。由于装置通过诸如开关销的打开和关闭的电子手段检测所需绝缘体是否连接到相应保持器,因而,根据诸如检测夹具和保持夹具的磨损的老化以及根据将检测夹具设置到保持夹具的方式,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即使当至少一个保持器保持非所需绝缘体,当检测夹具连接到保持夹具时开关销开启。即,装置具有这样的问题,装置可能错误地检测到预定所需的绝缘体是否由相应保持器保持。换句话说,装置具有这样的问题,装置可能错误地检测到绝缘体是否以预定次序排列。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和提供一种绝缘体整合装置,其能够正确地检测绝缘体是否以预定次序排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绝缘体整合装置,用于通过层压电绝缘体而组装连接器,每个电绝缘体具有排列整齐形式的多个终端,所述绝缘体包括其上布置终端的壁和指示组装连接器时的层压次序的识别部,该装置包括:
多个互相靠近并和分开的保持器,在壁互相间隔的情况下所述保持器将绝缘体连接到其上,并且每一个保持器包括对应于对应绝缘体的识别部的第一对应部;
整合部,其使保持器互相靠近并且层压绝缘体;以及
错误连接阻止器件,当均具有对应于保持器的正确识别部的绝缘体连接在保持器上,该错误连接阻止器件允许保持器互相靠近,并且当至少一个保持器连接了具有错误的识别部的绝缘体时,其阻止保持器互相靠近,
其中保持器包括:
主体部,设有所述第一对应部;以及
夹捏部,其一端部由所述主体部可旋转地提供,并且当具有对应于第一对应部的正确识别部的绝缘体连接在主体部上时,该夹捏部将绝缘体夹捏在主体部和夹捏部之间,其中错误连接阻止器件包括:
滑动构件,其可滑动地设在与保持器在(A)允许位置和(B)可分离位置之间彼此接近的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在允许位置,滑动构件布置在夹捏部的相对端部上并且允许整合部使保持器互相靠近,在可分离位置,滑动构件使绝缘体可连接在保持器上或可从保持器分离,并干扰其上连接有错误的绝缘体的保持器的夹捏部以阻止其放置在允许位置上;以及
限制器件,其设在整合部和滑动构件上,并且互相干扰以便当滑动构件布置成相比允许位置更接近可分离位置时阻止整合部使保持器互相靠近。
利用上述的结构,由于限制器件设置在整合部和滑动构件上,从而限制器件互相干扰,除非滑动构件布置在允许位置上,即,当错误的绝缘体连接在保持器上,即使存在老化或者将绝缘体设置在保持器上的方式改变时,当错误的绝缘体连接到至少一个保持器上时,限制器件可靠地互相干扰以阻止保持器互相靠近。因而,通过知晓是否所需(即,正确的)绝缘体连接在保持器上,即可以正确地知晓是否绝缘体根据预定次序排列整齐。
整合部包括一对夹捏构件,其将多个保持器定位在其间并且互相靠近以使保持器互相靠近,
其中限制器件包括:
突出部分,其从夹捏构件和滑动构件中的一个上突出;
干扰突起部分,其设在夹捏构件和滑动构件中的另一个上,并且当滑动构件布置成相比允许位置更接近可分离位置时,干扰突起部分沿着保持器互相接近的方向与突出部分排列整齐,而当滑动构件布置在允许位置上时,干扰突起部分沿着与保持器互相靠近的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与突出部分间隔开。
利用上述结构,当滑动构件布置成相比允许位置更接近可分离位置时,即,当错误的绝缘体连接到保持器时,突出部分和干扰突起部分可靠地互相干扰。因此,通过知晓是否保持器互相靠近,可以正确地知晓是否所需(即,正确地)绝缘体连接在保持器上,即,可以正确地知晓是否绝缘体根据预定次序排列整齐。
绝缘体整合装置还包括连接夹具,其将绝缘体共同地连接在保持器上,其中连接夹具包括:
夹具主体;以及
升起片,其布置成互相间隔开,所述升起片从夹具主体升起并且能够进入互相相邻的保持器之间,
其中绝缘体通过夹捏在互相相邻的升起片之间而被保持,并且升起片插入相应保持器之间,使得绝缘体连接在相应保持器上。
利用上述结构,多个绝缘体可以同时连接在对应保持器上。因而,将绝缘体连接在保持器上所需的时间可以缩短,并且因此组装连接器所需的时间可以缩短。
该绝缘体整合装置还包括临时布置夹具,其可分离地连接连接夹具,并且在连接夹具连接到临时布置夹具的情况下,绝缘体连接到该临时布置夹具上,其中临时布置夹具包括:
临时布置夹具主体,其能够连接连接夹具;
插入片,其能够插入在连接到临时布置夹具主体的连接夹具的互相相邻的升起片之间,绝缘体的识别部布置在插入片的端表面上;以及
第二对应部,其设在插入片的所述端表面上并且对应于对应绝缘体的识别部。
利用上述结构,由于可以容易地知晓是否所需(即,正确的)绝缘体夹捏在连接夹具的互相相邻的升起片之间,因而可以容易地知道是否绝缘体根据预定次序排列整齐。此外,由于临时布置夹具和连接夹具互相分离,因而如果具有简单结构的临时布置夹具和连接夹具都布置在布线板上,而具有复杂结构的保持器和整合装置布置在布线板的转移通路上,那么通过提供仅一个结构复杂并且昂贵的保持器和一个结构复杂并且昂贵的整合装置,可以可靠地互相整合连接在多个布线板上的绝缘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板整合装置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板整合装置的连接夹具的分解的主要部件的平面图;
图3是沿着图2中III-III线获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板整合装置的板设置夹具的前视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板设置夹具的平面图;
图6是图4中所示的板设置夹具的后视图;
图7是沿着图5中VII-VII线获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8是沿着图5中VIII-VIII线获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9是示出当正确的绝缘板连接在图7中所示的板设置夹具的保持器上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
图10是示出当绝缘板夹在图9中所示的板设置夹具的保持器的主体部和杆构件之间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
图11是示出当图10中所示的板设置夹具的滑动构件布置在允许位置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
图12是示出当错误的绝缘板连接到图11中所示的板设置夹具的保持器上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
图13是示出图4中所示的板设置夹具的限制器件的结构的前视图;
图14是示出图10中所示的板设置夹具的限制器件的突出部分和干扰突起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图15是示出图11中所示的板设置夹具的限制器件的突出部分和干扰突起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图16是示出图12中所示的板设置夹具的限制器件的突出部分和干扰突起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图17是示出当图1中所示的板整合装置的临时布置夹具和连接夹具布置成互相间隔开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8是示出当绝缘板连接在连接到图17中所示的临时布置夹具的连接夹具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9是示出当其上连接了图18中所示的绝缘板的连接夹具从临时布置夹具移除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0是示出当图19中所示的连接夹具布置成间隔远离板设置夹具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1是示出当图20中所示的连接夹具连接到板设置夹具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2是示出当绝缘板夹在图21中所示的板设置夹具的保持器的的主体部和杆构件之间时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
图23是示出当图22中所示的板设置夹具的滑动构件布置在允许位置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4是示出当连接夹具从图23中所示的板设置夹具移除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5是示出当图24中所示的板设置夹具的操作杆旋转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6是示出当图25中所示的板设置夹具的滑动构件位于可分离位置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7是示出当通过整合绝缘板而组装的连接器从图26中所示的板设置夹具移除时的状态的透视图;以及
图28是示出通过使用图1中所示的板整合装置组装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图1-28说明作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绝缘体整合装置的板整合装置1。板整合装置1层压作为电绝缘体的多个电绝缘板3以组装图28中所示的连接器4,作为终端的卷边接头2连接到电绝缘板上。
卷边接头2通过弯曲导电金属片而形成。如图28中所示,卷边接头2整体地包括电线连接部5和电接触部6。
电线连接部5填塞电线7的一端以连接到电线7的芯线。电线连接部5通过卷边到电线7而连接电线7。电接触部6形成为管形并且连接到匹配终端接头的凸耳,该凸耳插入电接触部6内侧。
卷边接头2压配合到绝缘板3的终端接收槽14中,从而卷边接头2接收在绝缘板3中并且由其保持。
绝缘板3由电绝缘树脂等制成,并且包括作为壁的底壁8、一对侧壁9、边壁10、均从底壁8升起的多个分隔壁11以及识别部12,如图28中所示。
底壁8在其平面图中形成为矩形。底壁8形成为近似平坦。侧壁9互相面对,互相平行布置。每个侧壁9从底壁8的外边缘升起。
边壁10延续至底壁8和成对侧壁9。边壁10从底壁的外边缘升起。边壁10设置有多个通孔,匹配终端接头的凸耳穿过所述通孔。分隔壁11互相间隔且互相平行地布置。分隔壁11布置在成对侧壁9之间并且与它们平行。
识别部12设置在一个侧壁9上,并且包括多个突出部分12a。每个突出部分12a从一个侧壁9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突出部分12a沿着分隔壁11的纵向排列整齐,即,沿着终端接收槽14的纵向(稍后解释)。突出部分12a在其平面图中形成为矩形。在图中所示的范例中,提供了8个突出部分12a。
当互相排列整齐的多个突出部分12a从一个侧壁9移除以与侧壁9的外表面平齐或者维持他们从侧壁9的突出状态时,识别部12指示绝缘板3的物品编号。识别部12指示具有存在或不存在不均衡的突出部分12a的绝缘板3的物品编号。识别部12指示绝缘板3层压以组装连接器4的次序,作为绝缘板3的物品编号。
绝缘板3在互相相邻的分隔壁11和底壁8之间接收卷边接头2。互相相邻的分隔壁11和底壁8围出的空间形成终端接收槽14。多个终端接收槽14互相排列整齐。终端接收槽14接收卷边接头2,从而绝缘板3将卷边接头2布置在底壁8上。
绝缘板3在从多个终端接收槽14中任意选择的一个终端接收槽14中接收卷边接头2。底壁8层压成这样的情况,底壁8互相间隔且互相平行地布置,从而在绝缘板3接收相应卷边接头2的情况下绝缘板3构建连接器4。此外,绝缘板3包括相应啮合部,通过这些啮合部,当绝缘板3一个层压在另一个上时,绝缘板3互相固定。
如图1中所示,板整合装置1包括临时布置夹具15、连接夹具16和板设置夹具17。
如图1中所示,临时布置夹具15布置在布线板18上,当线束组装时,构成线束的子线束布线于布线板上。多个布线板18形成一个单元并且布置在设备的底面上,从而按序布线子线束。因而,临时布置夹具15布置在布线板18上,当线束组装时使用该布线板。
如图1中所示,临时布置夹具15包括临时布置夹具主体19和多个插入片20。临时布置夹具主体19形成为平台形并且包括从布线板18升起的一对支腿部21、连接支腿部21的上端部的吊线板22等。当连接夹具16的夹具主体24(稍后解释)布置在吊线板22上,临时布置夹具主体19连接连接夹具16。连接夹具16的夹具主体24可连接到临时布置夹具主体19或者从其上可分离。
每个插入片20在其平面图中形成为矩形板状并且从临时布置夹具主体19的吊线板22升起。多个插入片20互相间隔且互相平行地布置。插入片20的节距(即,将插入片20的厚度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板设置夹具17的互相间隔的保持器31(稍后解释)之间的节距(即,将保持器31的厚度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当连接夹具16的夹具主体24放置在临时布置夹具主体19的吊线板22上并且连接在其上时,插入片20插入连接夹具16的升起片25(稍后解释)。然后,插入在升起片25之间的绝缘板3布置在插入片20的端表面20a上,所述端表面20a位于最远离吊线板22的位置处。
此外,插入片20位于最远离吊线板22的位置处的端表面20a设有凹口部23作为第二对应部。凹口部23从插入片20的端表面20a凹入形成。突出部分12a进入到凹口部23内。当突出部分12a进入到凹口部23内时,绝缘板3的一个侧壁9布置在插入片20的端表面20a上。
根据相应插入片20,凹口部23形成在不同位置。每个凹口部23形成在与绝缘板3的识别部12的突出部分12a一致的位置,绝缘板3根据组装连接器4时层压绝缘板3的次序布置在插入片20的端表面20a上。
即,正确地对应组装连接器4时的层压次序的绝缘板3的突出部分12a进入凹口部23内。然后,凹口部23允许侧壁9布置在插入片20的端表面20上。凹口部23对应于与组装连接器4时绝缘板3的层压次序对应的绝缘板3的识别部12。
错误的绝缘板3(其与组装连接器4时绝缘板3的层压次序不对应)的突出部分12a的至少一部分邻接紧靠插入片20的端表面20a,从而凹口部23阻止侧壁9和端表面20a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上并且使侧壁9和端表面20a互相面对,其间具有一定距离。凹口部23使与组装连接器4时绝缘板3的层压次序不对应的错误绝缘板3的突出部分12a邻接紧靠端表面20a,从而凹口部23指示是否正确的绝缘板3布置在插入片20的端表面20a上。
如图1-3中所示,连接夹具16包括夹具主体24、多个升起片25和多个插入片通过孔26。夹具主体24形成为平坦板形。
每个升起片25在其平面图中形成为矩形板形并且从夹具主体24升起。多个升起片25布置成互相平行,其间具有一定距离。升起片25的厚度近似等于互相相邻的保持器31之间的距离。升起片25可以插入互相相邻的保持器31之间。绝缘板3夹在互相相邻的升起片25之间。
如图3中所示,插入片通过孔26穿过夹具主体24并且布置在互相相邻的升起片25之间。插入片通过孔26允许插入片20通过其中。
插入片通过孔26允许相应插入片20通过其中,并且夹具主体24布置在吊线板22上,从而连接夹具16连接到临时布置夹具15上。然后,具有所需物品编号(即,正确次序)的绝缘板3插入连接夹具16中的升起片25之间。绝缘板3夹在互相相邻的相应升起片25之间,从而连接夹具16保持绝缘板3。
在连接夹具16保持绝缘板3的情况下,连接夹具16从临时布置夹具15上移除。其后,升起片25插入保持器31之间,从而连接夹具16连接到板设置夹具17上。当升起片25插入相应保持器31时,连接夹具16连接夹在相应升起片25之间的相应保持器31上的绝缘板3。
在线束组装线上预定位置仅提供一个板设置夹具17,该线束组装线由多个布线板18构成。如图1和4-6所示,板设置夹具17包括框架30、多个保持器31、整合部32以及作为错误连接阻止器件的错误连接阻止部60。
框架30包括要布置在平台等上的平板形底板33、从底板33上升起的平板形升起板34、一对侧板35、分隔板36以及多个轴37。侧板35均形成为平板形,并且从升起板34的两边升起。侧板35的两个表面布置成沿着竖向方向。侧板35布置成互相平行,其间具有一定距离。
分隔板36形成为平板形。分隔板36的两个表面布置成沿着竖向方向。分隔板36从升起板34上升起,并且布置在成对侧板35之间的中心处。每个轴37形成为管形杆并且穿过分隔板36。轴37的两端固定到成对侧板35上。多个轴37布置成沿着水平方向互相平行。底板33、升起板34、成对侧板35、分隔板36和轴37互相固定。
保持器31互相平行且互相间隔地布置。保持器31布置在侧板35和分隔板36之间。在图中所示的范例中,在相应侧板35和分隔板36之间提供了八个保持器31。每个保持器31保持一个绝缘板3。
如图3中所示,每个保持器31包括主体部38、作为夹捏部的杆构件39、板簧40等。主体部38包括作为支撑部的支撑片41、升起片42和对应部43。
支撑片41形成为带板形。支撑片41的两个表面布置成沿着成对侧板35的表面。支撑片41远离底板33的上端表面41a与升起片42的两个表面成直角,并且布置成平行于水平方向。升起片42形成为带板形。升起片42在纵向上从靠近升起板34的支撑片41的一端向上(即,朝着离开底板33的方向)升起。主体部38和支撑片41和延续支撑片41的端部的升起片42一起形成为L形。
对应部43包括从支撑片41的上端表面41a凹入形成的一个凹槽44或多个凹槽44。突出部分12a进入凹槽44内。当突出部分12a进入凹槽44内时,上端表面41a和侧壁9布置成一个位于另一个上。
根据保持器31,一个凹槽44或多个凹槽44形成在不同位置。凹槽44形成在与根据组装连接器4时层压绝缘板3的次序由保持器31保持的层压板3的识别部12的突出部分12a相一致的位置处。
即,凹槽44接收与组装连接器4时层压绝缘板3的次序对应的层压板3的突出部分12a。凹槽44允许侧壁9布置在支撑片41的上端表面41a上。凹槽44对应于绝缘板3的识别部12,绝缘板3符合组装连接器4时层压绝缘板3的次序。
不符合组装连接器4时层压绝缘板3的次序的错误绝缘板3的突出部分12a的至少一部分邻接紧靠支撑片41的上端表面41a,从而凹槽44阻止侧壁9和端表面41a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上,并且使侧壁9和端表面41a互相面对,其间具有一定距离。凹槽44使得不符合组装连接器4时绝缘板3的层压次序的错误绝缘板3的突出部分12a邻接紧靠上端表面41a,从而凹槽44指示是否正确的绝缘板连接在保持器31上。
利用上述结构,对应部43使得保持器31根据组装连接器4时层压绝缘板3的次序保持相应正确的绝缘板3。
在图中所示的范例中,主体部38构建具有三个板,其布置和放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上。构建主体部38的每个板整体地包括对应于支撑片41和升起片42的部分。位于三个板中心处的板设置有凹槽44。
杆构件39形成为笔直延伸的臂形。杆构件39的端部39a夹捏在位于主体部38的升起片25的上端部的两端的板之间并且围绕连接到升起片25的上端部的轴45可旋转地得到支撑。端部39a设置有用于升起的凹口46和用于夹捏的凹口47。这些凹口46和47形成为从杆构件39的外边缘凹入。
杆构件39围绕轴45旋转,并且在杆构件39平行于升起片25的情况(图7中实线所示)和杆构件39平行于支撑部41并且能够将绝缘板3夹捏杆构件39和支撑片41之间的情况(图7中交替的一长、两短的虚线所示)之间位移。
如图8中所示,板簧40形成为带板形。板簧40的一端固定到保持器31的主体部38的升起片25,而板簧40的相对端邻接紧靠杆构件39的端部39a。板簧40产生弹性回复力,其挤压杆构件39的端部39a。当板簧40的相对端进入凹口46、47内时,板簧40将杆构件39维持在图7中实线所示的状态下或者在图7中用交替的一长、两短的虚线所示的状态下。当杆构件39在图7中实线所示的状态或者图7中用交替的一长、两短的虚线所示的状态之间移动时,板簧40给出点击的感觉。
保持器31将绝缘板3的一个侧壁9定位在支撑片41的上端表面41a上并且将绝缘板31夹捏在支撑片41和杆构件39之间,以保持绝缘板3。因而,在底壁8互相平行布置、其间具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多个保持器31连接绝缘板3。
保持器31连接滑块48并且包括轴37宽松地插入其中的孔49。滑块48沿着轴37可移动地连接到轴37。滑块48形成为柱形外观。当滑块48连接到轴37时,滑块48在轴37的纵向上(即保持器31互相靠近和分离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保持器31的厚度。
借助于轴37和滑块48,保持器31沿着轴37的纵向可滑动地形成。保持器31能够互相靠近和分离。一卷簧设置在互相相邻的保持器31之间、保持器31和分隔板36之间以及保持器31和夹捏构件50(稍后解释)之间。轴37穿过卷簧。卷簧在保持器31、分隔板36和夹捏构件50互相分离的方向上推压它们,并且维持它们的位置以在其间具相等的距离。
整合部32包括成对夹捏构件50(图6和7中所示)和靠近-分离驱动部51(图6中所示)。夹捏构件50形成为平板形。夹捏构件50的两个表面布置成平行于侧板35。夹捏构件50布置在侧板35和最接近侧板35的保持器31之间。因而,成对夹捏构件50在其间定位了多个保持器31。借助于靠近-分离驱动部51,夹捏构件50互相靠近和分离。即,夹捏构件50借助于靠近-分离驱动部51而互相靠近,并且压紧保持器31,以使得保持器31互相靠近。
如图6中所示,靠近-分离驱动部51包括操作杆52、成对线性导向装置53、成对连接构件54、成对连杆55。操作杆52形成为棒形并且其纵向上的中心由升起板34的中心可旋转地支撑。操作杆52的纵向平行于竖向方向。
多个线性导向装置53沿着水平方向(即,与操作杆52的纵向成直角的方向)布置,其间具有一定距离,并且还沿着竖向方向(即,操作杆52的纵向)布置,其间具有一定距离。每个线性导向装置53包括轨道56和滑块57。轨道56固定到升起板34。轨道56的纵向平行于保持器31的靠近-分离方向,即平行于轴37的纵向。滑块57沿着轨道56的纵向由轨道56可滑动地支撑。
连接构件54固定到线性导向装置53的滑块57,并连接到夹捏构件50。连杆55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到连接构件54,而连杆55的相对端可旋转地连接到操作杆52的一端。
当操作杆52旋转时,靠近-分离驱动部51使滑块57滑动通过连杆55和连接构件54,以使得夹捏构件50互相靠近和分离。当操作杆52位于由图4和6中实线指示的位置时,靠近-分离驱动部51使夹捏构件50互相分开最远,并且当操作杆52位于图4和6中交替的长和两短虚线所指示的位置时,靠近-分离驱动部51使夹捏构件50互相最接近。
当操作杆52旋转时,整合部32使得夹捏构件50互相靠近和分离。当整合部32使夹捏构件50互相靠近时,整合部32使保持器31互相靠近以整合(即,层压)由保持器31保持的绝缘板3。
如图4和13中所示的,错误连接阻止部60包括滑动构件61和作为限制器件的限制部62。滑动构件61形成为厚带板形并且由从升起板34升起的滑动棒63可滑动地形成。
提供了一对互相平行布置、其间具有一定距离的滑动棒63。每个滑动棒63的纵向平行于水平方向并且平行于侧板35的两个表面。与侧板35相比,滑动棒63更加远离底板33。
与保持器31和夹捏构件50相比,滑动构件61更加远离底板33。滑动构件61布置成接近保持器31和夹捏构件50。滑动构件61允许滑动棒63穿过其两端并且设置有通孔64,其沿着滑动棒63的纵向可滑动地得到支撑。
滑动构件61沿着与保持器31在允许位置(图11中所示)和分离位置之间的靠近-分离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可滑动,在允许位置,滑动构件61位于最远离升起板34的位置而布置在杆构件39的相对端39b上,而在分离位置,滑动构件61最接近升起板34并且与杆构件39的一端39a的位置相比更接近升起板34,从而杆构件39变得围绕所述一端39a可旋转。在可分离位置,滑动构件61允许杆构件39围绕所述一端39a旋转,以使得绝缘板3在保持器31上可分离。
当至少一个保持器31连接错误绝缘板3时,滑动构件61干扰杆构件39以阻止滑动到允许位置。即,当至少一个保持器31连接错误绝缘板3时,滑动构件61干扰杆构件39以位于更接近可分离位置而不是允许位置的位置,即,阻止滑动构件61位于允许位置。
限制部62包括突出部分65和干扰突起部分66。突出部分65形成为从夹捏构件50的上端表面突出,所述上端表面朝向滑动构件61。即,突出部分65形成为从夹捏构件50朝向滑动构件61突出。突出部分65形成在夹捏构件50的一端,所述一端远离升起板34。突出部分65形成近似为圆柱形。
干扰突起部分66形成在滑动构件61的纵向上的两端处。干扰突起部分66形成为从滑动构件61的下表面突出,所述下表面朝向夹捏构件50。即干扰突起部分66形成为从滑动构件61朝向夹捏构件50突出。干扰突起部分66沿着与滑动构件61的滑动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即保持器31互相靠近的方向笔直延伸。如图4和13所示,干扰突起部分66布置在设在成对夹捏构件50上的突出部分65之间。
当滑动构件61位于可分离位置或允许位置时,突出部分65和干扰突起部分66未沿着保持器31互相靠近的方向排列整齐。即,当滑动构件61位于可分离位置或允许位置时,突出部分65和干扰突起部分66沿着与保持器31互相靠近的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互相间隔开。当滑动构件61位于可分离位置或允许位置时,限制部62允许保持器31互相靠近,因为突出部分65和干扰突起部分66沿着如上所述的方向互相间隔开,使得突出部分65和干扰突起部分66互相不干扰。
当滑动构件61位于接近允许位置并且与允许位置相比更接近可分离位置时,突出部分65和干扰突起部分66沿着保持器31互相靠近的方向排列整齐。当滑动构件61位于接近允许位置并且与允许位置相比更接近可分离位置时,限制部62阻止保持器31互相靠近,因为突出部分65和干扰突起部分66沿着如上所述的方向排列整齐,使得突出部分65和干扰突起部分66互相干扰。当连接具有对应于保持器31的正确识别部12的绝缘板3时,错误连接阻止部60允许保持器31互相靠近。另一方面,当至少一个保持器31连接具有错误识别部12的绝缘板3时,错误连接阻止部60阻止保持器31互相靠近。
当通过使用板整合装置1层压绝缘板3而组装连接器4时,如图17中所示,连接夹具16预先布置成与在布线板18上的临时布置夹具15间隔开,并且其后,允许连接夹具16从上方靠近临时布置夹具15。然后,允许临时布置夹具15的插入片20穿过连接夹具16的插入片通过孔26,并且插入在互相相邻的升起片25之间,并且如图18中所示,连接夹具16布置在临时布置夹具15上。
当子线束依次组装到布线板18时,子线束的绝缘板3插入所需升起片25之间,以将绝缘板3连接在连接夹具16上。当所有绝缘板3都连接在连接夹具16上时,布线板18位于板设置夹具17附近并且如图19所示,连接夹具16从临时布置夹具15上移除。此时,板设置夹具17中的保持器31预先布置成互相最远,如图9中所示,滑动构件61位于可分离位置并且保持器31的杆构件39定位成在保持器31的升起片25上升起。如图14中所示,突出部分65和干扰突起部分66在与保持器31互相靠近的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互相间隔开。
然后,如图20中所示,允许连接夹具16靠近板设置夹具17,从而连接夹具16的升起片25插入互相相邻的保持器31之间、保持器31和夹捏构件50之间以及保持器31和分隔板36之间。然后,如图21中所示,连接在连接夹具16上的绝缘板3位于保持器31的主体部38的支撑片41上。因而,连接夹具16允许多个绝缘板3共同地连接在多个保持器31上。
当绝缘板3以所需次序排列整齐使得正确的绝缘板3位于支撑片41上时,识别部12的突出部分65和对应部43的凹口44互相一致并且如图9中所示,突出部分65进入凹口44,从而绝缘板3的一个侧壁9位于支撑片41上。另一方面,当错误的绝缘板3位于支撑片41上时,识别部12的突出部分65和对应部43的凹口44互相不一致并且如图12中所示,突出部分65邻接紧靠支撑片41的上端表面41a,从而绝缘板3的一个侧壁9间隔远离支撑片41。
其后,保持器31的杆构件39围绕杆构件39的一端39a旋转,并且如图10和22中所示,绝缘板3夹捏在杆构件39和主体部38之间。然后,滑动构件61从可分离位置朝向允许位置移动。随后,如图11和23中所示,滑动构件61位于允许位置。如图15中所示,突出部分65和干扰突起部分66在与保持器31互相靠近的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互相间隔开。
然后,如图24中所示,连接夹具16从板设置夹具17移除并且其后如图25中所示,操作杆52旋转以使得保持器31互相靠近而整合绝缘板3。如图26中所示,滑动构件61位于可分离位置,并且其后如图27中所示,通过整合绝缘板3组装的连接器4从板设置夹具17上移除,并且其后,操作杆52反向旋转以将保持器31定位在互相最远的位置。因而,绝缘板3互相整合以组装连接器4。
当至少一个保持器31连接错误的绝缘板3时,如图12中所示,杆构件39和滑动构件61互相干扰,从而滑动构件61位于接近允许位置并且与允许位置相比更接近可分离位置的位置。然后,如图16中所示,突出部分65和干扰突起部分66在保持器31互相靠近的方向上排列整齐,因此突出部分65和干扰突起部分66(即限制部62)阻止夹捏构件50互相靠近,从而操作杆52不能旋转。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所有正确绝缘板3连接在相应保持器31上,并且其后,操作杆52旋转以整合绝缘板3而组装连接器4。
根据如上所述的优选实施例,错误连接阻止部60设在整合部32和滑动构件61上。当滑动构件61未位于允许位置时,即,当至少一个保持器31连接错误绝缘板3时,错误连接阻止部60互相干扰以阻止保持器31互相靠近。
因而,即使存在老化或者将绝缘体3设置在保持器31上的方式改变,由于错误连接阻止部60设在整合部32和滑动构件61上,因而当至少一个保持器31连接错误绝缘板3时,错误连接阻止单元60可靠地互相干扰以阻止保持器31互相靠近。
因此,通过知晓是否保持器31互相靠近,可以正确地知晓是否所需(即,正确的)绝缘板3连接在保持器31上,即,可以正确地知晓是否绝缘板3根据预定次序排列整齐。
错误连接阻止部60包括从整合部32的夹捏构件50突出形成的突出部分65和从滑动构件61突出形成的干扰突起部分66。当滑动构件61相比允许位置更接近可分离位置时,突出部分65和干扰突起部分66沿着保持器31互相靠近的方向排列整齐。因而,当滑动构件61相比允许位置相比更接近可分离位置时,即,当错误的绝缘板3连接在保持器31上时,突出部分65和干扰突起部分66可靠地互相干扰。
因而,通过知晓是否保持器31互相靠近,可以正确地知晓是否所需(即,正确的)绝缘板3连接在保持器31上,即,可以正确地知晓是否绝缘板3根据预定次序排列整齐。
连接夹具16包括升起片25,其从夹具主体24升起并且与相邻升起片25协同地夹捏绝缘板3,以连接绝缘板3。因而,当绝缘板3夹捏在连接夹具16的升起片25之间并且允许升起片25插入保持器3之间时,绝缘板3布置在保持器31的主体部38上。因此,多个绝缘板3可以共同地连接在多个保持器31上。因此,将绝缘板3连接在保持器31上所需的时间可以缩短,即,组装连接器4的时间可以缩短。
插入连接夹具16的升起片25之间的插入片20包括作为对应于绝缘板3的识别部12的第二对应部的凹口部23。因此,可以容易地知晓是否所需(即,正确的)绝缘板3夹捏在连接夹具16的互相相邻的升起片25之间。因此,可以容易地知晓是否绝缘板3根据预定次序排列整齐。
此外,由于临时布置夹具15和连接夹具16互相分离,因此如果都具有简单结构的临时布置夹具15和连接夹具16布置在布线板18上,而具有复杂结构的保持器31和整合部32布置在布线板18的转移通路上,那么通过提供仅一个保持器31和一个整合部32(每个都具有复杂的结构并且昂贵),连接在多个布线板18上的绝缘体3可以可靠地互相整合。
描述了前述优选实施例以帮助理解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改变。例如,代替旋转操作杆52,可以通过使用马达或气缸而使得保持器31互相靠近和分离。通过使用传感器可以确定滑动构件61的位置和连接夹具是否连接在板设置夹具17上。滑动构件61可以包括突出部分65而夹捏构件50可以包括干扰突起部分66。在这种情况下,突出部分65位于干扰突起部分66之间。可以使用压力焊接终端代替卷边接头2。

Claims (4)

1.一种绝缘体整合装置,用于通过层压电绝缘体而组装连接器,每个电绝缘体具有排列整齐形式的多个终端,所述绝缘体包括其上布置终端的壁和指示组装连接器时的层压次序的识别部,该装置包括:
多个互相靠近并分开的保持器,在壁互相间隔的情况下所述保持器将绝缘体连接到其上,并且每一个保持器包括对应于对应绝缘体的识别部的第一对应部;
整合部,其使保持器互相靠近并且层压绝缘体;以及
错误连接阻止器件,当均具有对应于保持器的正确识别部的绝缘体连接在保持器上,该错误连接阻止器件允许保持器互相靠近,并且当至少一个保持器连接了具有错误的识别部的绝缘体时,其阻止保持器互相靠近,
其中保持器包括:
主体部,设有所述第一对应部;以及
夹捏部,其一端部由所述主体部可旋转地提供,并且当具有对应于第一对应部的正确识别部的绝缘体连接在主体部上时,该夹捏部将绝缘体夹捏在主体部和夹捏部之间,其中错误连接阻止器件包括:
滑动构件,其可滑动地设在与保持器在(A)允许位置和(B)可分离位置之间彼此接近的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在允许位置,滑动构件布置在夹捏部的相对端部上并且允许整合部使保持器互相靠近,在可分离位置,滑动构件使绝缘体可连接在保持器上或可从保持器分离,并干扰其上连接有错误的绝缘体的保持器的夹捏部以阻止其放置在允许位置上;以及
限制器件,其设在整合部和滑动构件上,并且互相干扰以便当滑动构件布置成相比允许位置更接近可分离位置时阻止整合部使保持器互相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绝缘体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整合部包括一对夹捏构件,其将多个保持器定位在其间并且互相靠近以使保持器互相靠近,
其中限制器件包括:
突出部分,其从夹捏构件和滑动构件中的一个上突出;
干扰突起部分,其设在夹捏构件和滑动构件中的另一个上,并且当滑动构件布置成相比允许位置更接近可分离位置时,干扰突起部分沿着保持器互相接近的方向与突出部分排列整齐,而当滑动构件布置在允许位置上时,干扰突起部分沿着与保持器互相靠近的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与突出部分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绝缘体整合装置,还包括连接夹具,其将绝缘体共同地连接在保持器上,其中连接夹具包括:
夹具主体;以及
升起片,其布置成互相间隔开,所述升起片从夹具主体升起并且能够进入互相相邻的保持器之间,
其中绝缘体通过夹捏在互相相邻的升起片之间而被保持,并且升起片插入相应保持器之间,使得绝缘体连接在相应保持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绝缘体整合装置,还包括临时布置夹具,其可分离地连接连接夹具,并且在连接夹具连接到临时布置夹具的情况下,绝缘体连接到该临时布置夹具上,其中临时布置夹具包括:
临时布置夹具主体,其能够连接连接夹具;
插入片,其能够插入在连接到临时布置夹具主体的连接夹具的互相相邻的升起片之间,绝缘体的识别部布置在插入片的端表面上;以及
第二对应部,其设在插入片的所述端表面上并且对应于对应绝缘体的识别部。
CN200710145963A 2006-08-31 2007-08-31 绝缘体整合装置 Active CN10058928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36117 2006-08-31
JP2006236117A JP4791296B2 (ja) 2006-08-31 2006-08-31 絶縁体合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5654A true CN101145654A (zh) 2008-03-19
CN100589286C CN100589286C (zh) 2010-02-10

Family

ID=39168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5963A Active CN100589286C (zh) 2006-08-31 2007-08-31 绝缘体整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41328B2 (zh)
JP (1) JP4791296B2 (zh)
CN (1) CN100589286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3766A (zh) * 2018-05-28 2018-11-02 合肥森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场装置组装的设备及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0588A (zh) * 2019-09-27 2021-03-30 广东美的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引导机构及装配系统
CN112571004B (zh) * 2019-09-27 2022-03-25 广东美的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出料机构及装配系统
CN112571006B (zh) * 2019-09-27 2021-12-21 广东美的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穿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87760B (en) * 1980-11-20 1984-10-03 Yazaki Corp Producing a wire harness
US5509192A (en) * 1993-03-30 1996-04-23 Ando Electric Co., Ltd. Apparatus for press-fitting connectors into printed boards
JP2937785B2 (ja) * 1995-02-02 1999-08-2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実装機の部品状態検出装置
US5737829A (en) * 1996-12-13 1998-04-14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Terminal insertion machine having position sensing and automatic actuation device
JP3825611B2 (ja) * 2000-05-11 2006-09-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絶縁体セット治具
JP3774356B2 (ja) * 2000-05-31 2006-05-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絶縁体合体方法及び絶縁体合体装置
JP4002867B2 (ja) * 2003-07-24 2007-11-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絶縁体合体装置
JP4044055B2 (ja) * 2004-01-23 2008-02-0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コネクタ検査治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3766A (zh) * 2018-05-28 2018-11-02 合肥森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场装置组装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08723766B (zh) * 2018-05-28 2020-03-24 瑞安市荣海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场装置组装的设备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91296B2 (ja) 2011-10-12
JP2008059925A (ja) 2008-03-13
CN100589286C (zh) 2010-02-10
US20080060191A1 (en) 2008-03-13
US7441328B2 (en) 2008-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8607B (zh) 弹簧力接头
CN104852178B (zh) 电连接器
US3886641A (en)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wires into terminals in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527517B2 (e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CN100589286C (zh) 绝缘体整合装置
US3803695A (en)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on conductors intermediate the ends thereof
CN100459294C (zh) 柔性电路的连接装置
CN104733919A (zh) 电连接器
EP0185153B1 (en) Crimp-on connector for flat cable
CN112952423B (zh) 一种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JP5693720B2 (ja) 絶縁変位端子と係留される絶縁ボディとを含むプラグインコネクタ
CN100589287C (zh) 绝缘体整合装置
JP2001307855A (ja) 端子装着方法及び端子装着装置
US9515440B2 (en) Multiport terminal with current bars
CN210040741U (zh) 一种卡托、卡座和终端设备
US3880489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7636903A (zh) 具有接地夹的模块化pcb壳体
US6851965B1 (en) Plug-in connecting system for film-insulated conductors
CN104659621B (zh) 卡连接器及其托盘
CN202259771U (zh) 卡片连接器
CN104868311A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装件
CN106793652B (zh) 主板与电器盒的组合结构、组装方法及电器设备
CN220209528U (zh) 层叠连接器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9086286U (zh) 母端子及插接结构
US5797179A (en) Machine for terminating offset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