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5008B - 带电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电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5008B
CN101145008B CN200710153731XA CN200710153731A CN101145008B CN 101145008 B CN101145008 B CN 101145008B CN 200710153731X A CN200710153731X A CN 200710153731XA CN 200710153731 A CN200710153731 A CN 200710153731A CN 101145008 B CN101145008 B CN 1011450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d
image
sub
toner
bias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537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5008A (zh
Inventor
藤田哲丸
坂川与志男
长友雄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45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5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5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50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03G15/02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e.g. liquid charging apparatus
    • G03G15/02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e.g. liquid charging apparatus by bringing a charging member into contact with the member to be charged, e.g. roller, brush chargers
    • G03G15/0233Structure, details of the charging member, e.g. chemical composition, surface propert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因转印残留调色剂中的反带电调色剂蓄积在带电部件上而引起的画质劣化。其包括感光体3Y;将潜像写入感光体的光写入单元;通过调色剂来显影感光体上的潜像的显影装置40Y;与上述通过光写入单元而写入有潜像的感光体3Y的表面相接、自身表面在作环状移动的同时使感光体3Y表面均匀带电的带电刷辊7Y;和将带电偏压提供给带电刷辊7Y的供给电源101,在带电刷辊7Y的环状移动表面里设置与之相接的导电性薄板104Y的同时,电源101向导电性薄板104Y输出与上述带电偏压不同的偏压之另值偏压。

Description

带电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与潜像载置体相连接的带电部件,和向其提供带电偏压的带电偏压供给手段,以使潜像载置体表面均匀带电的带电装置以及使用该带电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常是通过下述方法来形成图像。亦即,首先,对于由带电装置而均匀带电的感光体等潜像载置体,通过曝光扫描等形成静电潜像,并将调色剂附着在该静电潜像上以得到调色剂图像。接着,将该调色剂图像,或直接从潜像载置体上转印到转印纸等记录媒体里,或介由中间转印体转印到记录媒体里。作为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带电装置,通常所知的是,通过将带电偏压提供给与潜像载置体相连接的带电辊或带电刷等带电部件,在带电部件和潜像载置体之间引起放电,从而使潜像载置体均匀带电(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2001-3375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种带电装置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当转印残留调色剂中的反带电调色剂积蓄到带电部件上时,会导致画质的劣化。具体来说是,在经过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或记录媒体的转印工序之后的潜像载置体表面里,附着有极少量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该转印残留调色剂中,含有较多的带有与正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之反带电调色剂。该反带电调色剂转移到与潜像载置体表面连接的带电部件里之后蓄积下来,就会产生潜像载置体局部领域的带电不良而导致画质的劣化。特别是,在不采用将转印残留调色剂从潜像载置体上进行机械搔落的清洁手段,而是将转印残留调色剂在显影部以静电手段回收到显影手段之内,即无清洁器方式的时候,会使很多转印残留调色剂接触到带电部件。从而使上述的画质劣化更为容易发生。
本发明鉴于上述背景,以提供下述的带电装置及其图像形成装置为目的。亦即,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转印残留调色剂中的反带电调色剂蓄积到带电部件上而引起的画质劣化的带电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带电装置,其包括:潜像载置体,其载置潜像;和潜像形成手段,其在所述潜像载置体里形成潜像;和带电部件,其被使用于包括将所述潜像载置体上的潜像通过调色剂进行显影之显影手段的图像形成装置里,在将相接于、由所述潜像形成手段形成潜像之前的所述潜像载置体的、自身表面作环状移动的同时,使所述潜像载置体的表面均匀带电;和带电偏压供给手段,其将带电偏压提供给所述带电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带电部件的环状移动表面里设置带电性部件的同时,将与所述带电偏压不同值的偏压之另值偏压提供给所述导电性部件的另值偏压供给手段。
还有,技术方案2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带电偏压供给手段亦即所述另值偏压供给手段的组合,通过在将所述带电偏压提供给所述带电部件的同时,又将所述另值偏压提供给所述导电性部件,以在所述带电部件和所述导电性部件之间产生200[V]以上、1000[V]以下的电位差。
还有,技术方案3是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带电部件,其使用的表面阻抗在102[Ω/cm2]以上和108[Ω/cm2]以下。
还有,技术方案4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导电性部件,在随着与所述调色剂刮擦而使该调色剂带电为正规极性的同时,其自身带电为与所述正规极性相反的反极性。
还有,技术方案5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带电部件和所述导电性部件的相接,在所述带电部件的表面移动方向里形成1[mm]以上、6[mm]以下的夹持。
还有,技术方案6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部件使用带电辊。
还有,技术方案7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部件使用导电性薄板。
还有,技术方案8是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所述导电性薄板的一侧,将其自由端侧相接于所述带电部件里。
还有,技术方案9是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介由弹性部件将所述导电性薄板向所述带电部件付势。
还有,技术方案10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带电部件和所述导电性部件的相接压力设定在0.02[N/mm2]以上、0.1[N/mm2]以下。
还有,技术方案11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直流电压所构成的所述带电偏压提供给所述带电部件地、构成所述带电偏压供给手段的同时,作为所述另值偏压,将直流电压重叠到交流电压里的另值重叠偏压提供给所述导电性部件地、构成所述另值偏压供给手段。
还有,技术方案12是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交流电压,以提供频率在100[Hz]以上、3[kHz]以下地、来构成所述带电偏压供给手段。
还有,技术方案13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潜像载置体,其载置潜像;和潜像形成手段,其在所述潜像载置体里形成潜像;和显影手段,其通过调色剂来显影所述潜像载置体上的潜像;和带电手段,其使通过所述潜像形成手段而形成潜像之前的所述潜像载置体均匀带电;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带电手段,使用的是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电装置。
还有,技术方案14是根据技术方案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导电性部件固定在所述显影手段里,并能够与所述显影手段一起脱离所述带电装置。
在这些技术方案中,通过向与带电部件相连接的导电性部件里提供与带电偏压不同值的偏压,在带有带电偏压的带电部件的表面,和带有另值偏压的带电部件的表面之间产生电位差。之后,通过该电位差在两表面之间的放电,使带电部件上的反带电调色剂带电为正规极性,而从带电部件的表面向潜像载置体的表面里作再转移。由此,通过将从潜像载置体表面转移到带电部件表面里的反带电调色剂带电为正规极性,使其快速地返回潜像载置体的表面,就能够抑制因反带电调色剂蓄积到带电部件上而引起的画质的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概要构成图。
图2所示是将同一打印机中的Y用的处理单元与中间转印带一起显示的扩大构成图。
图3所示是将本发明者再实验中所使用的导电性海绵与带电辊一起显示的扩大构成图。
图4所示是将同一实验中所使用的导电性刷与带电辊一起显示的扩大构成图。
图5所示是将同一实验中所使用的导电性薄板与带电辊一起显示的扩大构成图。
图6所示是将同一打印机第1变形方式装置中的Y用的处理单元与中间转印带一起显示的扩大构成图。
图7所示是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Y用的处理单元中的带电辊与导电性薄板一起显示的扩大构成图。
图8所示是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Y用的处理单元与M用的处理单元一起显示的扩大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适合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之电子照相方式的彩色激光打印机(以后简称打印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作说明。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基本构成作说明。图1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要部概要构成图。该打印机具备有用于形成黄、洋红、青、黑(以下记作Y、M、C、K)等各色调色剂图像的、4个处理单元1Y、1M、1C、1K。还具备光写入单元50、对位辊对54、转印单元60等。各符号末尾的添加字Y、M、C、K分别表示其为黄、洋红、青、黑所用的部件。
光写入单元50具有由对应于Y、M、C、K等各色的4个激光二极管所构成的光源,正六面体的多面镜,驱动该多面镜的多面镜马达,fθ透镜,透镜,发射镜等。由激光二极管射出的激光L,在多面镜的某一个面反射后,随着多面镜的转动作偏向的同时,到达下述4个感光体中的某一个。通过从4个激光二极管分别射出的激光L,4个感光体的表面分别被扫描。
处理单元1Y、1M、1C、1K具有作为潜像载置体之鼓状的感光体3Y、3M、3C、3K,以及分别与其单独对应的显影装置40Y、40M、40C、40K。感光体3Y、3M、3C、3K是在铝管等金属管之外覆盖有机感光层,并由驱动手段(未图示),以规定的线速度沿图中顺时针方向被转动驱动。之后,根据由个人计算机(未图示)等送来的图像情报,通过发射变频激光L的光写入单元50,在暗中经光扫描后,载置Y、M、C、K所用的静电潜像。
图2所示是4个处理单元1Y、1M、1C、1K之中,将Y用的处理单元1Y和转印单元(图1的60)的中间转印带61一起显示的扩大构成图。在该图中,Y用的处理单元1Y将感光体3Y、带电辊4Y、除电灯(未图示)、显影手段之显影装置40Y等,作为一个单元支撑在共通的单元盒(支撑体)里,其对于打印机本体来说是可以装卸的。
既是被带电体又是潜像载置体之Y用的感光体3Y,是在由铝管构成的导电性本体的表面,覆盖了由带负带电性的有机光导电物质(OPC)所构成的感光层、直径为24[mm]左右的鼓,其通过驱动手段(未图示),以规定的线速度在图中沿顺时针方向被转动驱动。
作为带电部件的带电辊4Y,是在芯棒5Y表面覆盖了导电弹性层6Y、呈辊的形状、从芯棒5Y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突出的轴部,因为轴承受部(未图示)而能够转动。导电弹性层6Y,是在像胶或树脂等弹性材料里,分散了碳粉末等导电性微小粒子后而形成的,其具有适度的弹性和电阻抗。另外,在芯棒5Y里,还连接有输出带电偏压的101Y电源,由将其与芯棒5Y进行电线连接而构成的偏压供给手段,由此,带电偏压得到印加。在本打印机中,由这样的带电辊4Y或偏压供给手段构成了带电装置。之后,在带电装置之中,带电辊4Y被配设在处理单元1Y内,与感光体3Y等一起,相对于打印机本体作一体化的装卸。
提供给带电辊4Y的带电偏压,既可以是仅由直流电压构成的,也可以是由交流电压里重叠有直流电压之后的重叠电压所构成的。当采用仅由直流电压构成的带电偏压时,感光体的带电就会与该直流电压同极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负极性)。另外,当采用由重叠电压所构成的带电偏压时,其带电就会与该重叠电压的直流成分(直流电压)的极性相同。如此,感光体的带电是与带电偏压的直流电压具有相同极性的。之后,在本打印机之反转显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与直流电压的极性也是相同的。与此相对,反带电调色剂的带电就与直流电压呈相反的极性。
在因带电装置而均匀带电的Y用的感光体3Y的表面里,因上述光写入单元(50)的扫描而形成了Y用的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通过Y用的显影装置40Y而被显影为Y调色剂图像。
Y用的显影装置40Y具有从设置在盒41Y的开口露出一部分圆周面的显影辊42Y。该显影辊42Y在长度方向两端上突出的轴部,通过轴承受部(未图示),分别被支撑为能自由转动。在盒41Y里,调色剂(未图示)被包容在内,其在被2根搅拌部件搅拌的同时,被输送向显影辊42Y。之后,附着在显影辊42Y内表面而被吸上之后,随着显影辊42Y的转动,在通过与限制刮刀43Y的接触位置时,其层厚得到限制,然后被输送至与感光体3相对的显影领域。
在该显影领域中,在印加有由电源(未图示)所输出的、负极性的显影偏压之显影辊42Y,和感光体3Y的静电潜像之间,存在着将负极性的Y调色剂从显影辊42Y一侧、向潜像一侧作静电移动的显影电势的作用。另外,在显影辊42Y和感光体3Y的均匀带电处(本体部)之间,存在着将负极性的Y调色剂从本体部一侧、向显影辊42Y一侧作静电移动的非显影电势的作用。显影辊42Y上的Y调色剂通过显影电势的作用,从显影辊42Y上脱离后转移至感光体3Y的静电潜像上。通过该转移,感光体3Y上的静电潜像被显影为Y调色剂图像。还有,在本打印机中的显影装置40Y里,虽然采用的是这种以显影剂之Y调色剂为主要成分的、单成分显影剂之单成分显影方式,但是也可以采用含有Y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的双成分显影剂之双成分显影方式。
感光体3Y上的调色剂图像,在感光体3Y和中间转印带61相接的、Y用的1次转印夹持处,被中间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在通过该1次转印夹持后的感光体3Y的表面里,附着有未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该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将清洁刮刀11Y接触感光体3Y的鼓清洁装置12Y,被从感光体3Y的表面除去。
上面对Y用的处理单元1Y作了说明,对于其他颜色的处理单元1M、1C、1K,由于其具有与处理单元1Y相同的构成,故而省略其说明。
在前面所示的图1中,在各色的处理单元1Y、1M、1C、1K的上方,配设有转印单元60。该转印单元60在将环状的中间转印带61张设到多个张设辊上的同时,沿图中反时针方向作环状移动。所谓多个张设辊,具体是指从动辊62、驱动辊63、4个1次转印偏压辊66Y、66M、66C、66K等。
从动辊62、1次转印偏压辊66Y~K、驱动辊63中的每一个都与中间转印带61的里面(环的内周面)相接触。然后,4个1次转印偏压辊66Y、66M、66C、66K是在金属制造的芯棒之外覆盖了海绵等弹性体的辊,其隔着中间转印带61被按压向Y、M、C、K用的感光体3Y、3M、3C、3K。由此,4个感光体3Y、3M、3C、3K和中间转印带61,在带的移动方向上以规定的长度,形成了4个相接触的Y、M、C、K用的、4个1次转印夹持。
在4个1次转印偏压辊66Y、66M、66C、66K的芯棒里,分别通过转印偏压电源(未图示),被印加了定额电流控制的1次转印偏压。由此,介由4个1次转印偏压辊66Y、66M、66C、66K,中间转印带61的里面被赋予了转印电荷,在各个1转印夹持处的中间转印带61和感光体3Y、3M、3C、3K之间形成了转印电场。还有,在本打印机中,虽然设置了作为1次转印手段之1次转印偏压辊66Y、66M、66C、66K,但是也可以用刷或刮刀等来取代辊。另外,也可以使用转印充电器等。
各色感光体3Y、3M、3C、3K上所形成的Y、M、C、K调色剂图像,在各色的1次转印夹持处,被重合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由此,在中间转印带61上形成了4色重合的调色剂图像(以下称4色调色剂图像)。
在中间转印带61中相对于驱动辊63围绕转动的地方,2次转印偏压辊67从带的正面侧与之相接,由此而形成了2次转印夹持。在该2次转印偏压辊67里,通过电源(未图示)或配线(未图示)所构成的电压印加手段,2次转印偏压得到印加。由此,在2次转印偏压辊67和接地的2次转印夹持内侧辊63之间形成了2次转印电场。形成于中间转印带61上的4色调色剂图像,随着带子的环状移动进入2次转印夹持。
本打印机具备供纸盒(未图示),其中的记录用纸P以复数页重叠的记录纸捆状态被收纳。然后,将最上面的记录用纸P在规定的时机里送出到用纸路径里。被送出的记录用纸P被夹入配设在供纸路径末端的、对位辊对54的对位夹持里。
对位辊对54为了将从供纸盒送来的记录用纸P夹入对位夹持里而转动驱动着两个对位辊,但一旦夹入了记录用纸P的先端就立刻停止两个辊的转动驱动。之后,将记录用纸P与中间转印带61上的4色调色剂图像同期所得的时机送出去2次转印夹持。在2次转印夹持处,中间转印带61上的4色调色剂图像通过2次转印电场或夹持压的作用,被一揽子地2次转印到记录用纸P上,成为与记录用纸P的白色相间的全彩色图像。
由此形成有全彩色图像的记录用纸P,从2次转印夹持被排出后,被送到定影装置(未图示)里,全彩色图像得以定影。
通过2次转印夹持之后的中间转印带61的表面里所附着的2次转印残留调色剂,由带清洁装置68被从带表面除去。
在具有以上基本构成的本打印机中,4个感光体3Y、3M、3C、3K分别通过转动,起到了在环状移动的表面里载置潜像的潜像载置体的功能。还有,光写入单元50起到的是在均匀带电后的感光体表面里形成潜像的潜像形成手段的功能。各色的显影装置40Y、40M、40C、40K起到的是,分别将感光体3Y、3M、3C、3K上的潜像通过调色剂来显影的显影手段的功能。
接下来,对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特征构成作说明。
在前面所示的图2中,在通过与中间转印带61相接位置之1次转印夹持的感光体3Y里,如上所述,附着有残留调色剂,该调色剂通过鼓清洁装置12Y被从感光体3Y的表面除去。然而,残留调色剂并不一定能够由此而从感光体3Y的表面被完全除去,这是因为在鼓清洁装置12Y处,存在有除不掉的微量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会残存在感光体3Y的表面。特别是在,采用比较小颗粒且高球形度的重合法制造的调色剂,来代替粉碎法所制造的比较大颗粒、无规定形状的调色剂的,这种近年来的倾向中,由于转印残留调色剂的清洁变得困难,即使是清洁处理后的感光体表面也容易残存有微量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清洁处理后仍残存在感光体3Y表面里的微量转印残留调色剂,随着感光体3Y的表面移动,进入感光体3Y与带电辊4Y相接的带电夹持。然后,包含大量带有与正规极性相反极性(本例为正极性)的反带电调色剂之转印残留调色剂进入带电夹持后,反带电调色剂容易从感光体3Y表面转移至带电辊4Y的表面。通过这样的转移,反带电调色剂就会蓄积在带电辊4Y的表面上(即所谓的调色剂污染),不久,该蓄积的调色剂就会引起感光体3Y的局部带电不良。之后,就会因此而在图像里产生纵向的黑筋。
因此,在本打印机中,设置了促进转移到带电辊4Y表面里的反带电调色剂进行正规极性的带电、使其能够尽快返回感光体3Y表面里的调色剂带电帮助手段。该调色剂带电帮助手段是由,与带电辊4Y圆周面里的带电夹持不同处相接的导电性部件之导电性薄板102Y,或下述的提供另值偏压的偏压供给手段等构成。偏压供给手段如上所述,是将电源101Y所输出的带电偏压提供到带电辊4Y的芯棒5Y里,在从电源回路101Y向带电偏压之外,还输出另值偏压。然后,该另值偏压和导电性薄板102Y之间还有连接用的电线。
另值偏压是具有与带电偏压不同值的偏压,当在带电偏压被提供至带电辊4Y的状态、导电性薄板102Y里供给有另值偏压时,带电辊4Y表面和导电性薄板102Y表面之间产生电位差。该电位差会导致带电辊4Y表面和导电性薄板102Y表面之间产生放电,以使带电辊4Y上的反带电调色剂进行正规极性的带电。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色剂的正规极性为与感光体3Y的均匀带电电位具有相同极性的负性,在带电辊4Y和感光体3Y之间,带电辊4Y相对于感光体3Y来说,具有更高的负电位。因此,当反带电调色剂被带电为正规极性之负性时,会在带电夹持处从带电辊4Y表面返回感光体3Y的表面。由此,从感光体3Y表面转移到了带电辊4Y表面的反带电调色剂,在进行正规极性的带电后快速返回到感光体3Y的表面里。如此,就能够抑制因反带电调色剂蓄积在带电辊4Y上而产生的画质劣化(特别是沿副扫描方向延伸的筋状浓黑部)。
作为另值偏压,其构成既可以采用仅为直流电压,也可以是在交流电压之上重叠直流电压的重叠电压。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对于另值偏压的直流电压来说,都必须是与带电偏压的直流电压同极性,且其值要大于带电偏压的直流电压。其理由如下所述。亦即,附着在带电辊4Y里的反带电调色剂,随着带电辊4Y的表面移动而移动到带电辊4Y与导电性薄板102Y的相接部(以下称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的进口处。之后,在该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的进口处,发生带电辊4Y和导电性薄板102Y之间的放电,从而带电为正规极性。为了实现这样的带电,就必须产生,将与带电偏压的直流电压同极性的电荷、从导电性薄板102Y向带电辊4Y赋予的放电。之后,为了产生这样的放电,必须将另值偏压的直流电压变成与带电偏压的直流电压相同的极性,并且使其值大于带电偏压的直流电压。
另外,在带电辊4Y和感光体3Y相接的带电夹持的进口处,反带电调色剂附着在感光体3Y里,而且,发生了将,与带电偏压的直流电压同极性的电荷,从带电辊4Y赋予到感光体3Y的放电。因此,虽然感光体3Y上的反带电调色剂因该放电而得到带电为正规极性的帮助,如果这样之后还不能消除反带电的话,在带电夹持内会转移到带电辊4Y上。此后,一经转移了一次,之后在带电夹持的进口处就处于不是感光体3Y上、而是位于带电辊4Y上的状态。之后,由于从带电辊4Y表面放出来的电荷(与带电偏压的直流电同极性),会穿过带电辊4Y上的反带电薄板而碰到感光体3Y,反带电调色剂在带电夹持的进口处就不会被带电为正规极性。于是,在本打印机中,通过将导电性薄板102Y与带电辊4Y相接,使得带电辊4Y和导电性薄板102Y之间也产生放电,从而使带电辊4Y上的反带电调色剂带电为正规极性。
以上,用图2来说明了Y用处理单元1Y的构成,在其他颜色的处理单元(1M、1C、1K)里,也设置了同样的调色剂带电帮助手段。
本发明者准备了与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具有同样构成的试验机,并用它来进行确认调色剂带电帮助手段有效性的实验。在该实验中,所使用的K调色剂在经过平均粒径为8.5[μm]的粉碎法后,通过在母体粒子之外添加外添剂,即经外添处理而成的。然后,在将各色的感光体3Y、3M、3C、3K以100[mm]的线速度转动的同时,将黑白的半色调图像(halfchart)以5[%]的图像面积率打印到A4用纸里。作为K用的带电辊,是在直径为6[mm]的芯棒上,覆盖厚度为2[mm]的导电弹性层,从而使直径在10[mm]。之后,为了在短时间内将反带电调色剂蓄积到K用的带电辊里,拆除了Y用的处理单元1K中的鼓清洁装置,使其成为无清洁器装置。对于转印残留调色剂中的正规极性的K调色剂,即使拆除了鼓清洁装置,也能够在显影领域中回收到显影辊上。但是,对于反带电调色剂,由于转移到了带电辊上,在K用的感光体3Y里就容易发生成膜。
作为与K用的带电辊相接的导电性部件之导电性部件,准备了互相之间为不同种类的3种,进行分别使用。第1种导电性部件如图3所示,是在绝缘性的聚氨酯材料里分散导电性微粒之碳、经发泡处理使之海绵化的导电性海绵103K,其表面阻抗被调整为105[Ω·cm]。该构成中的导电性海绵103K以0.1[mm]的吞入量与感光体3K相接。
第2种导电性部件是如图4所示的导电性刷104K,其具有导电性支撑体105K,和竖立设置于其表面的、多根导电性纤维106K。这些导电性纤维106K,将在绝缘性的尼龙里分散有碳的材料,拉伸成粗细为5旦尼尔的丝线状,其表面阻抗被调整为105[Ω·cm]。导电性刷104K将所述导电性纤维106K以10[万根/英寸2]的密度来植入支撑体105K上,支撑体105K表面开始的导电性纤维105K的长度为5[mm]。该导电性刷104K的刷(纤维)如图所示与带电辊4Y相接。
第3种导电性部件如图5所示,是由在PVDF(聚偏二氟乙烯)里分散碳黑后的材料所构成的导电性薄板102K,其表面阻抗被调整为105[Ω·cm]。还有,厚度被调整为0.1[mm]。所述导电性薄板102K如图所示,其一侧被支撑,自由端侧与带电辊4K相接。
对于这3种导电性部件,在分别将其搭载的状态下,将5%的半色调图像连续输出至A4用纸之后,来确认因蓄积于带电辊上的K调色剂而引起的纵向黑筋是否在第1000页的半色调图像里发生。之后,对于调色剂带电帮助手段的效果,分4段来评价,即确认有很多大的纵向黑筋时为(×),确认有几根(10根以下)小的纵向黑筋时为(Δ),600dpi的2×2(two by two)图像中确认不到纵向黑筋时为(○),在600dpi的1×1(one by one)图像中也确认不到纵向黑筋时为(◎)。另外,2×2(two by two)或1×1(one by one)中的「by」前后的数字,代表的是显示半色调时的最小点间距。在以1×1(one by one)方式来显示半色调之1×1(one by one)图像的时候,最小点间距相当于2个点的长度。另外例如,当以2×2(two by two)方式来显示半色调之2×2(two by two)图像的时候,最小点间距相当于4个点的长度。该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S071F3731X20070921D000111
※重叠偏压的交流电压:Vpp=-300V、负载(duty)=50%、频率=500Hz
重叠偏压的直流电压:-1100V
表1所示的是设置了导电性部件之导电性海绵103K、导电性刷104K、导电性薄板102K中的一个时的实验结果,本发明者还通过实验对不设置导电性部件时的、评价结果为×的情况进行了确认。如表1所示,无论设置了哪一种的导电性部件,都比不设置的时候能够抑制纵向黑筋的发生。另外可以知道的是,带电偏压和另值偏压之间的电位差越大,就越能很好地抑制纵向黑筋的发生。
作为在带电辊表面上抑制了反带电调色剂污染的效果,如表1所示,是按照导电性薄板102K,导电性刷104K,和导电性海绵103K的顺序来排列的。其说明理由可以考虑如下。亦即,导电性薄板等导电性部件和带电辊之间的放电,在两者相接的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内也会发生。在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内,两者并非是没有空隙的相接,在局部地方形成有未接触的微小缝隙,在该微小缝隙内发生着放电。所述微小缝隙的形成,以导电性薄板102K里最多。在导电性刷104K或导电性海绵103K中,由于刷形状或发泡形状,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内的上述微小缝隙的形成量要少于带电性薄板102K。另一方面,带电辊表面上的反带电调色剂,在带电辊和导电性部件相接的带电帮助夹持的进口处,是以附着在带电辊表面的状态,随着放电而接受从导电性部件放出的电荷,从而被带电为正规极性。此时,当被带电为正规极性的带电量还不充分的时候,就不能从带电辊很好地转移到感光体。对于这种正规极性的微带电调色剂,通过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的放电,有可能更朝正规极性一侧带电,在微小缝隙形成量最多的导电性薄板102K中,与其他导电性部件相比,能够更迅速地使调色剂返回感光体。另外,导电性刷104K或导电性海绵103K也容易在纤维间或发泡粒内,取入反带电调色剂或正规极性微带电调色剂。正是这些原因的结果,使得导电性薄板102K的评价结果成为最优。
作为导电性刷104K的导电性纤维106K,除了由在尼龙里分散导电性微粒子后的材料所构成的之外,还可以使用在丙烯或聚四氟乙烯(登录商标)等其他树脂材料里分散有导电性微粒子的材料。
另外,作为导电性薄板102K,除了在PVDF里分散有导电性微粒子的材料之外,也可以使用在尼龙、PTFE、聚氨酯、聚乙烯等其他树脂材料里分散有导电性微粒子的材料。
另外,在带电辊等的带电部件和导电性薄板等导电性部件相接的、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的进口处,也会发生不少的、不被带电为正规极性、保持反带电的状态而进入调色剂帮助夹持的调色剂。这种反带电调色剂在调色剂帮助夹持中,在与带电部件和导电性部件的两方压接的同时,被引向正规极性侧具有更大电位状态的导电性部件。之后,在到达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内的微小缝隙或夹持出口处时,从带电部件表面向导电性部件表面转移。如此之后,即使此后还发生放电,也不会因此而被带电为正规极性,而是蓄积在导电性部件的表面上。于是,在打印工作前后或主电源刚启动之后等不同于图像形成动作中的时机里,只要定期地将另值偏压的直流电压和带电偏压的直流电压的大小关系反转即可。由此,在带电部件和导电性部件之间,就会发生将与直流电压同极性(调色剂的正规极性)的电荷从带电部件一侧赋予到导电性部件一侧的放电,因此也就可能将导电性部件上的反带电调色剂带电为正规极性。因此,就可以定期消除导电性部件上的反带电调色剂的蓄积。
图6所示是实施方式所涉及打印机的第1变化方式装置中、将Y用处理单元1Y和中间转印带61一起显示的扩大构成图。在该处理单元1Y中,作为带电部件,设置了带电刷辊7Y以代替带电辊4Y。该带电刷辊7Y包括金属制造的转动轴部件8Y,和竖立设置在其表面里的复数根导电性植绒纤维9Y。之后,以转动轴部件8Y为中心,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手段,在沿图中反时针方向被转动驱动的同时,将各个植绒纤维9Y的先端去与感光体3Y进行刮擦。
在金属制造的转动轴部件8Y里,连接着由电源(未图示)或配线(未图示)等构成的带电偏压供给装置,带电偏压是由此而被印加的。在这种构成中,在带电刷辊7Y的各个植绒纤维和感光体3Y之间产生放电,使得感光体3Y的表面均匀带电为负极性。
带电刷辊7Y的复数根植绒纤维9Y,其每一根都是被切断至规定长度的。作为导电性纤维的材料,可以列举有尼龙6(登录商标)、尼龙12(登录商标)、丙烯、维尼纶、聚酯等树脂材料。在上述树脂材料里分散碳或金属微粒等导电性粒子以赋予其导电性。考虑到降低制造成本和杨氏弹性模量时,以选用在尼龙树脂里分散碳的导电性纤维为好。另外,碳在纤维中的分散即使不均匀也可以。竖立设置有复数根植绒纤维6Y的本体之转动轴部件5Y的材料,可以选用SUS303、SUS304、SUS316、SUS416、SUS420、SUS430等不锈钢。还有,也可以使用SUM22、SUM23、SUM23L、SUM24L等易切削加工钢,或它们经过镀层后的材料。在这些材料之中,考虑到成本和安全性(不含铅),以选用在SUM22、SUM23的表面进行镀层处理为好。
在本第1变化方式装置中的、各色处理单元(1Y、1M、1C、1K)中,采用的是所谓的无清洁器方式。该无清洁器方式指的是,不使用用于将附着在感光体3Y等潜像载置体上的转印残留进行清洁回收的专用手段,就在潜像载置体上执行图像形成工序的方式。另外,用于进行清洁回收的专用手段,具体是指,在将转印残留调色剂从潜像载置体分离之后,不再附着到潜像载置体上,而是输送到废调色剂容器进行回收,或者是输送到显影装置内进行再生回收的手段。将转印残留调色剂从潜像载置体上除去的鼓清洁装置,也包含在专用手段的范围内。
下面对上述无清洁器方式作详细叙述。无清洁器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散开通过型、暂时捕捉型和并用型。其中,在散开通过型中,通过使用刮擦潜像载置体的刷子等散开部件,以将潜像载置体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刮落,从而降低转印残留调色剂和潜像载置体的附着力。此后,在显影辊等显影部件和潜像载置体相对的显影领域,或者在此之前,通过将潜像载置体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静电转移到显影辊等显影部件里,来回收到显影装置内。在此回收之前,虽然转印残留调色剂要通过用于潜像写入的光写入位置,但如果转印残留调色剂的量比较少时,其不会对潜像写入带来坏的影响。作为散开部件,可以采用由粘贴在金属板或单元盒等里面的导电性纤维所构成的、具有复数根植绒纤维的固定刷;在金属制造的转动轴部件里竖立设置复数根植绒纤维的刷辊;以及由导电性海绵等构成的、具有辊部的辊部件等。固定刷由于植绒纤维的量比较少而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在兼作使潜像载置体均匀带电的带电部件时,不能够得到充分均匀的带电。与此相对,刷辊能够得到充分的带电均匀性。
在无清洁器方式的暂时捕捉型中,通过将表面与潜像载置体接触,同时作环状移动的转动刷部件等捕捉部件,来暂时捕捉潜像载置体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然后,在打印工作结束或打印工作之间的、纸与纸之间的时机里,将捕捉部件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吐出,再转移到潜像载置体里之后,静电转移到显影辊等显影部件里,并回收到显影装置内。在上述散开通过型中,当实心图像形成或堆积发生后等转印残留调色剂非常多的时候,因为超过了回收去显影部件的能力,就有可能引起图像的劣化,与此相对的是,在暂时捕捉型中是将捕捉部件所捕捉到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一点一点地回收到显影部件的,如此就能够抑制图像劣化的发生。
在无清洁器方式的并用型中,将散开通过型盒暂时捕捉型作并用。具体说来就是,将接触潜像载置体的转动刷部件等,作为散开部件以及捕捉部件来并用。通过在转动刷部件里仅印加直流电压,来使转动刷部件等起到散开部件的功能,另一方面,根据需要,通过将偏压由直流电压切换成交流电压,使转动刷部件等起到捕捉部件的功能。
在图6所示的处理单元1Y中,采用的是暂时捕捉型的无清洁器方式。具体的是,感光体3Y在图中沿顺时针方向,以规定的线速度被转动驱动的同时,与中间转印带61的正面接触,从而形成Y用的1次转印夹持。之后,带电刷辊7Y在其和感光体3Y之间放电,使感光体3Y表面均匀带电为负极性。与此同时,将附着在感光体3Y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上述的带电偏压的作用转移到复数根植绒纤维里作暂时捕捉。之后,在打印工作结束或纸与纸之间等时机里,将带电偏压由直流重叠交流电压切换成直流电压,在将植绒纤维上捕捉到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再转移到感光体3Y上之后,从感光体3Y上,经过显影辊42Y回收到显影装置42Y内。
如本第1变化方式装置所示,比起感光体圆周面里的带电夹持,在感光体表面移动方向的上游处就没有设置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手段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转印残留调色剂基本上全部进入带电夹持。因此,转移到带电部件里的反带电调色剂的量就会非常多。由此,调色剂带电帮助手段的设置,对于抑制因带电部件上的反带电调色剂的蓄积而引起的画质劣化是特别有效的。
另外,虽然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具备有感光体清洁装置,在上述实验中是将该清洁装置拆除的。因此,上述实验所使用的试验机,在实质上是等同于无清洁器方式的。
下面,对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里、附加了更具特征的构成之后的、各实施例的打印机作说明。另外,以下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构成与实施方式相同。
[第1实施例]
在本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作为偏压供给手段的电源使用的是,通过在将带电偏压提供给带电辊的同时,将另值偏压提供到与之相接的导电性薄板部件里,从而在带电辊和导电性薄板之间产生200[V]以上、1000[V]以下的电位差。偏压供给手段的电源采用这样的构成的理由如下所述。亦即,由于当带电辊等带电部件和导电性薄板等导电性部件之间的电位差不满200[V]时,不会在两者之间产生放电,就不能够使反带电调色剂带电为正规极性。另外,当电位差超过1000[V]时,伴随着放电,带电部件或导电性部件的劣化程度会突然变大。
还有,在采用由重叠电压所构成的带电偏压时,作为另值偏压可以采用如下。亦即,采用的是仅由直流电压构成的另值偏压,其相对于带电偏压的交流成分(交流电压)中调色剂正规极性一侧的峰值,具有200[V]以上的电位差而在调色剂正规极性一侧里为很大值,并且,相对于上述交流成分中反对侧的峰值,具有1000[V]以下电位差而在调色剂正规极性一侧里为很大值。
另外,在采用由重叠电压所构成的另值偏压时,采用的是作为带电偏压仅由直流电压所构成。之后,作为由重叠电压所构成的另值偏压,采用的是调色剂正规极性一侧的峰值相对于带电偏压,具有200~1000[V]电位差的、调色剂正规极性一侧为很大的电压。
[第2实施例]
在本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作为各色的处理单元(1Y、1M、1C、1K)中的带电辊,采用的是表面阻抗能在102[Ω/cm2]以上和108[Ω/cm2]以下的。采用这种带电辊的理由如下所述。亦即,当逐渐降低带电部件的表面阻抗时,在不满102[Ω/cm2]时,在带电夹持或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处,与感光体或导电性部件之间所发生的电流泄漏量开始急剧增大。然后,由于电流的急剧泄漏而导致了部件(带电部件或导电性部件)的消耗也明显起来。另一方面,当带电部件的表面阻抗超过108[Ω/cm2]时,起因于带电部件内的电压下降率的高度,使带电部件表面电位明显小于带电偏压,就不能在带电部件和感光体之间产生放电所需要的电位差,从而引起感光体的带电不良。
[第3实施例]
在本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作为各色的处理单元(1Y、1M、1C、1K)中的导电性薄板,采用的是在伴随与调色剂刮擦而使调色剂带电为正规极性的同时,自己带电为与正规极性相反的反极性。具体来说就是,作为导电性薄板,其基本材料之树脂材料是由尼龙构成的。而与此同时,作为调色剂,其基本材料之树脂带电为正极性。在这种导电性薄板和调色剂的关系中,当两者在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处刮擦时,调色剂在随着刮擦而带上正规极性之负极性的电荷的同时,尼龙制的导电性薄板随着摩擦而带上反极性之正电荷。由此,通过将调色剂伴随与导电性薄板的摩擦而带电为正规极性一侧,就能够使反带电调色剂更快地带电为正规极性一侧。
[第4实施例]
在本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各色的处理单元(1Y、1M、1C、1K)中,作为因带电辊和导电性薄板相接而形成的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其形成的夹持幅度(辊表面移动方向的长度)在1[mm]以上6[mm]以下。该夹持幅度范围的设定理由如下所述。亦即,在将夹持幅度逐渐减小的时候,当夹持幅度开始小于1[mm]时,即使通过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之后,仍然反带电之通过后反带电调色剂的发生率开始急剧增大。与此相对,当逐渐增大夹持幅度时,在开始超过6[mm]时,由于通过后反带电调色剂的发生率的降低处于停滞,就得不到增大夹持幅度的效果,而产生了装置大型化的缺点。
[第5实施例]
图7所示是本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的Y用处理单元(1Y、1M、1C、1K)中、带电辊4Y和导电性薄板102Y的扩大构成图。如图所示,在该处理单元1Y中,一侧支撑的导电性薄板102Y的自由端侧不是与带电辊4Y相接,而是在导电性薄板102Y中、与带电辊4Y相接面的反对面里,按压有弹性部件之海绵110Y。然后,介由海绵110Y,将导电性薄板102Y付势去带电辊4Y。在这种构成中,通过将导电性薄板102Y沿带电辊4Y的曲率弯曲的同时,与带电辊4Y相接,与导电性薄板102Y的自由端侧同带电辊4Y相接相比,能够更增大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的夹持幅度。
[第6实施例]
在本第6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各色Y用处理单元(1Y、1M、1C、1K)中,将带电辊和导电性薄板的相接压力设定在0.02[N/mm2]以上、0.1[N/mm2]以下。其理由如下所述。亦即,当相接压力不满0.02[N/mm2]时,在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处就不能对调色剂进行充分的刮擦。另外,当相接压力超过0.1[N/mm2]时,就不能对带电辊和导电性薄板进行均一摩擦力的刮擦,从而导致摩擦不均的发生。
[第7实施例]
在本第7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构成的各色偏压供给手段是,在将仅由直流电压所构成的带电偏压提供给带电辊的同时,能够将在直流电压重叠到交流电压里的另值重叠偏压之另值偏压提供给导电性薄板。在这种构成中,通过在带电辊和导电性薄板之间形成振动电场以振动调色剂,就能够减弱带电辊和调色剂的附着力。
另外,作为另值重叠偏压的交流电压,所采用的各色偏压供给手段的构成是,能够提供的频率在100[Hz]以上和3[kHz]以下。其理由如下所述。亦即,当频率不满100[Hz]时,不能充分振动调色剂,就不能减弱带电辊和调色剂之间的附着力。另一方面,当频率超过3[kHz]时,由于振动电场的变化速度太快,使得调色剂的振动跟不上,就不能减弱带电辊和调色剂之间的附着力。
[第8实施例]
图8所示是本第8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Y用处理单元1Y和M用处理单元1M的扩大构成图。在Y用的处理单元1Y中,相对于显影手段之显影装置40Y的箱体41Y,旁边M用的处理单元1M中、M用的导电性薄板102M的支撑端侧被固定。然后,该导电性薄板102M的自由端侧,与M用处理单元1M的带电辊4M相接。同样地,在M用的处理单元1M中,相对于显影手段之显影装置40M的箱体41M,傍边未图示的C用的处理单元1C中、C用的导电性薄板102C的支撑端侧被固定。
对于各处理单元来说,其整体对于打印机本体是可以装卸的,而且,对于从打印机本体拆下来的处理单元,显影装置又可以从处理单元本体进行装卸。然后,各显影装置在其内部收容的单成分显影剂之Y调色剂用完之后,可以被更换成新的。此时,被固定在显影装置箱体里的导电性薄板也和显影装置一起被更换成新的。
在上述构成里,通过将导电性薄板和显影装置一起更换成新的,就可以定期消除因导电性薄板的劣化而引起的带电辊的反带电调色剂的污染。另外,对于显影装置,虽然说明的是将其旁边的处理单元的导电性薄板固定的例子,也可以将与该显影装置为同一处理单元的导电性薄板固定。这样作的话,可以使相对于导电性薄板的调色剂的累积接触量(劣化量),和导电性薄板的交换时期的关系更为一定,所以以此方法为好。
至此,虽然对由多个处理单元形成的各色调色剂图像,将其重合后转印而得到全彩色图像,亦即串列方式的打印机作了说明,本发明对于单一方式来形成全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同样适合。所谓单一方式指的是,在感光体等潜像载置体的周围配置各色用的多个显影手段,在依次切换所使用的显影手段的同时,将潜像载置体上形成的各色可视图像依次重合到中间转印体里的转印方式。另外,本发明也适合仅形成单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还有,以上虽然是对,通过同一电源来输出不同的偏压,以使作为带电偏压供给手段的功能和作为另值偏压供给手段的功能,兼用于一个偏压供给手段作了说明,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电源来输出不同的偏压。
以上,在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作为各色的偏压供给手段,采用的是通过在将带电偏压提供给带电部件之带电辊的同时,又将另值偏压提供给带电性部件之导电性薄板,从而在带电辊和导电性薄板之间产生200[V]以上、1000[V]以下的电位差。这种构成如上所述,在回避因电位差过小而引起调色剂带电帮助手段的带电性能不充分的同时,能够回避因电位差过大而引起带电辊或导电性薄板的显著劣化。
另外,在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作为带电辊,所使用的是能够达到102[Ω/cm2]以上和108[Ω/cm2]以下的表面阻抗的辊。这种构成如上所述,在回避因电流泄漏而引起带电辊或导电性薄板的损耗的同时,能够回避因表面阻抗过高而引起的感光体的带电不良。
另外,在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作为各色用的导电性薄板,在分别随着与调色剂刮擦而使调色剂带电为正规极性的同时,其自身又带电为与正规极性相反的极性。这种构成如上所述,在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内,可以促进反带电调色剂向正规极性一侧的摩擦带电,从而能够使反带电调色剂更快地带电为正规极性。
另外,在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通过带电辊和导电性薄板的相接,在带电辊的表面移动方向上形成1[mm]以上、6[mm]以下的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这种构成如上所述,在回避因夹持幅度过小而引起的通过后反带电调色剂发生率的急剧升高的同时,能够回避因夹持幅度过大而引起的装置大型化。
还有,在实施方式或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作为带电部件,由于使用的是带电辊,与使用带电刷或带电海绵的情形相比,可以增加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内的微小间隙的数量,能够更加提高夹持内的调色剂带电性能。
还有,在实施方式或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作为导电性部件,由于使用的是导电性薄板,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知,与使用带电刷或带电海绵的情形相比,能够抑制因带电辊的反带电调色剂污染而引起的画质劣化。
另外,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由于将导电性薄板的一端支撑、使另一自由端侧与带电辊相接,能够容易地调整因导电性薄板的自由端侧的弯曲而引起的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的夹持压。
另外,在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由于是介由弹性部件之导电性海绵来将导电性薄板向带电辊付势的,与将导电性薄板的自由端侧相接于带电辊的情形相比,能够使得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的夹持幅度更大。
另外,在第6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由于将带电辊和导电性薄板的相接压力设定在0.02[N/mm2]以上、0.1[N/mm2]以下,如上所述,在充分刮擦调色剂带电帮助夹持内的调色剂的同时,能够回避因相接压力过高而引起的辊和薄板之间摩擦力的不均匀。
另外,在第7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在将由直流电压所构成的带电偏压提供给带电辊的同时,将在直流电压重叠到交流电压里的另值重叠偏压之另值偏压提供给上述导电性部件,是分别构成各色用的偏压供给手段的。在这种构成中,通过在带电辊和导电性薄板之间形成振动电场以振动调色剂,能够减弱带电辊和调色剂的附着力。
另外,在第7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作为另值重叠偏压的交流电压,采用分别构成各色用的偏压供给手段来提供100[Hz]以上、3[kHz]以下的频率。这种构成如上所述,能够回避因当频率过低或过高时而引起的、不能减弱带电辊和调色剂之间附着力等事态的发生。
另外,在第8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由于将导电性薄板固定于显影手段之显影装置里,并且能够和显影装置一起从带电装置分离,随着显影装置的交换,就能够定期消除因导电性薄板的劣化而引起的带电辊的反带电调色剂的污染。
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前述的各个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除前述各实施方式中所示之外,从前述各实施方式作适当变更后的所得也是显而易见的。还有,前述构成部件的数量、位置、形状等不局限于前述各实施方式,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数量、位置、形状等。
本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06年9月15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6-251636,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

Claims (14)

1.一种带电装置,其包括:
潜像载置体,其载置潜像;和
潜像形成手段,其在所述潜像载置体里形成潜像;和
带电部件,其被使用于包括将所述潜像载置体上的潜像通过调色剂进行显影之显影手段的图像形成装置里,在将相接于、由所述潜像形成手段形成潜像之前的所述潜像载置体的、自身表面作环状移动的同时,使所述潜像载置体的表面均匀带电;和
带电偏压供给手段,其将带电偏压提供给所述带电部件;
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性部件,该导电性部件设置成与所述带电部件的环状移动表面相接;以及另值偏压供给手段,该另值偏压供给手段将与所述带电偏压不同值的偏压之另值偏压,提供给所述导电性部件,以使得在导电性部件与带电部件之间产生放电,使得带电部件上的反带电调色剂正规极性地带电,使得该调色剂在带电部件与潜像载置体之间的带电夹持处从带电部件表面返回到潜像载置体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带电偏压供给手段以及所述另值偏压供给手段的组合,通过在将所述带电偏压提供给所述带电部件的同时,又将所述另值偏压提供给所述导电性部件,在所述带电部件和所述导电性部件之间产生200V以上、1000V以下的电位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带电部件,其使用的表面阻抗在102Ω/cm2以上和108Ω/cm2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导电性部件,在随着与所述调色剂刮擦而使该调色剂带电为正规极性的同时,其自身带电为与所述正规极性相反的反极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带电部件和所述导电性部件的相接,在所述带电部件的表面移动方向里形成1mm以上、6mm以下的夹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电部件使用带电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部件使用导电性薄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支撑所述导电性薄板的一侧,将其自由端侧相接于所述带电部件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介由弹性部件将所述导电性薄板向所述带电部件付势。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带电部件和所述导电性部件的相接压力设定在0.02N/mm2以上、0.1N/mm2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直流电压所构成的所述带电偏压提供给所述带电部件地、构成所述带电偏压供给手段的同时,作为所述另值偏压,将直流电压重叠到交流电压里的另值重叠偏压提供给所述导电性部件地、构成所述另值偏压供给手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交流电压,以提供频率在100Hz以上、3kHz以下地、来构成所述另值偏压供给手段。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潜像载置体,其载置潜像;和
潜像形成手段,其在所述潜像载置体里形成潜像;和
显影手段,其通过调色剂来显影所述潜像载置体上的潜像;和
带电手段,其使由所述潜像形成手段形成潜像之前的所述潜像载置体均匀带电;
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带电手段,使用的是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电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导电性部件固定在所述显影手段里,并能够与所述显影手段一起脱离所述带电装置。
CN200710153731XA 2006-09-15 2007-09-14 带电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50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1636/06 2006-09-15
JP2006251636A JP2008070811A (ja) 2006-09-15 2006-09-15 帯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5008A CN101145008A (zh) 2008-03-19
CN101145008B true CN101145008B (zh) 2011-05-25

Family

ID=39188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373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5008B (zh) 2006-09-15 2007-09-14 带电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93459B2 (zh)
JP (1) JP2008070811A (zh)
CN (1) CN1011450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03280A (ja) * 2007-06-22 2009-01-08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31444A (ja) * 2007-07-25 2009-02-12 Ricoh Co Ltd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5073409B2 (ja) * 2007-08-08 2012-11-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081548B2 (ja) * 2007-09-12 2012-1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6091125B2 (ja) 2011-10-26 2017-03-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77393B2 (ja) * 2015-09-15 2017-08-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7384B2 (en) * 2002-04-19 2004-10-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4158A (ja) * 1994-07-28 1996-02-16 Ricoh Co Ltd 帯電ローラ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H1073983A (ja) * 1996-08-30 1998-03-1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37519A (ja) 2000-05-25 2001-12-07 Sharp Corp 導電性ブラシ帯電装置
JP2007108656A (ja) * 2005-09-16 2007-04-2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93208A (ja) * 2006-01-20 2007-08-02 Ricoh Co Ltd 帯電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935194B2 (ja) * 2006-06-05 2012-05-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7384B2 (en) * 2002-04-19 2004-10-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10-73983A 1998.03.17
JP特开平8-44158A 1996.02.1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069592A1 (en) 2008-03-20
US7693459B2 (en) 2010-04-06
JP2008070811A (ja) 2008-03-27
CN101145008A (zh) 2008-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6647B (zh) 充电装置及其处理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US7587164B2 (en) Cleaning device, image carrier unit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US777857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CN101145008B (zh) 带电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3825600B2 (ja) 帯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像担持体ユニット及び荷電ローラ
CN101122766B (zh) 充电系统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30533A (zh) 润滑剂涂布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US738906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nit therefore
US20040120729A1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2000931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1912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438343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1494088B1 (en) Cleaning roller with specific brush filaments, used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unit for cleaning a contact charger, related methods of removing deposit
US9201378B2 (en) Clean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incorporating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5560876B2 (ja) 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022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515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28281A (ja) 潤滑剤供給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2536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921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帯電部材、帯電装置、クリーニング手段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3103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843747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058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514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896337B2 (ja) 着脱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