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3152B - 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滴丸及含该滴丸的药物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滴丸及含该滴丸的药物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3152B
CN101143152B CN2006100218613A CN200610021861A CN101143152B CN 101143152 B CN101143152 B CN 101143152B CN 2006100218613 A CN2006100218613 A CN 2006100218613A CN 200610021861 A CN200610021861 A CN 200610021861A CN 101143152 B CN101143152 B CN 1011431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op pill
coating
temperature
admittedly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218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3152A (zh
Inventor
杨明
李小芳
黄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6100218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431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43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3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3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31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滴丸,它是以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为活性成分,与基质的混合制备成滴丸,其中,每粒滴丸中含有总氨基酸的重量百分含量不得少于0.35%。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滴丸的制备方法和含有该滴丸的肠溶制剂。本发明滴丸能满足大生产的要求,同时制备成口服结肠定位制剂,可使药物口服后顺利通过上消化道到达结肠部位后释放,提高结肠部位药物浓度,减轻病人痛苦,提高顺应性。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滴丸及含该滴丸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制剂,具体地,是以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制备而成的滴丸,属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Linnaeus)为蜚蠊科大蠊属动物,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多肽类及18种氨基和成分,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消炎消肿、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血管再生、促进坏死组织脱落、促进肉芽组织增生和上皮生长等作用。美洲大蠊提取物口服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灌肠给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是现有的市售产品,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鉴定项下的规定,标准号为WS3-B-3674-2002(Z)。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将胃溃疡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后,使用美洲大蠊提取物口服给药治疗,结果表明:按中医辨症分型,肝郁脾虚型最多,用美洲大蠊提取物治疗1个疗程后,肝郁脾虚型治愈率达52%,脾胃气虚型达45.46%,胃阴不足型为43.75%,脾肾阳虚与脾虚挟瘀分别为42.10%和42.12%,总治愈率达45.54%,有效率为94.06%。
临床使用美洲大蠊提取物灌肠治疗UC,具有显著的疗效,陆军五十七中心医院采用美洲大蠊提取物低温保留灌肠治疗UC,其痊愈率占76%,显效率占22%,总有效率达98%;大理州漾濞县人民医院使用美洲大蠊提取物灌肠治疗UC,其总有效率达95%。目前,美洲大蠊提取物因其主要成分易被胃肠液破坏,故均采用灌肠给药治疗UC,但灌肠给药药物难以完全到达结肠部位且分散不均匀,灌肠剂使用不便,患者不易接受针对目前美洲大蠊灌肠治疗UC的不足,目前尚无关于美洲大蠊新制剂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新制剂。具体地,是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滴丸。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滴丸的制备方法及含有该滴丸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滴丸,它是以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为活性成分,与作为基质的表面活性剂相混合制备成滴丸,其中,每粒滴丸中含有总氨基酸的量不得少于0.35%。
进一步地,所述的滴丸中每粒含有总氨基酸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35%~0.42%。本发明药物的服用剂量为:每次服用1.1克(约25粒),一日3次。
其中,所述的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为市售产品,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鉴定项下的规定,标准号为WS3-B-3674-2002(Z);所述的基质为聚乙二醇1500~20000、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硬脂酸聚烃氧40酯、单硬脂酸甘油酯、蜂蜡、虫胶、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聚醚、氢化植物油等基质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与基质的重量配比为:
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1份、基质1~8份。
进一步地,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与基质的重量配比为:
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1份、基质1~4份。
本发明滴丸其质优选范围为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的1-4倍,若基质用量小于1倍,药物硬度不够,成型差;若基质大于4倍则使服用量增加且提高生产成本。
其中,所述的基质为聚乙二醇400~10000。进一步地,所述的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与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的重量配比为:4∶1。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滴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与基质的重量配比为: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1份、基质1~8份,将浸膏和基质混合均匀,置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熔融;
b、在滴丸机中调整滴丸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料液的保温温度控制在60~100℃,并使冷凝柱的温度控制在5~40℃;
c、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已经分别稳定处于b步骤所述的温度状态时,将已经熔融的物料通过滴丸机的滴头,以30~60滴/min的速度,2~10cm的滴距滴入冷凝剂中,冷凝剂为液体石蜡、植物油、甲基硅油、煤油等的任意一种。
d、由滴丸机的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去掉表面的冷凝剂,干燥即得。
其中,b步骤所述的料液的保温温度为70~80℃,冷凝柱的温度为10~20℃。
其中,c步骤所述的滴制过程中滴丸的滴速为40~50滴/min,滴距为3~7c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有效量的滴丸为活性成分,加入肠溶辅料制备而成的肠溶制剂。
其中,所述的肠溶辅料为;丙烯酸树脂II型、丙烯酸树脂III型、丙烯酸树脂S100、丙烯酸树脂L100、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聚乙烯邻苯二醋酸酯、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其中,所述的肠溶制剂是片制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
本发明结肠定位制剂以滴丸为丸芯,可将滴丸包衣后直接服用;可将滴丸装入胶囊中,对囊壳进行包衣;还可将滴丸作为丸芯,压制成多层片剂。若制备成pH依赖型结肠定位制剂,以pH依赖型的包衣材料丙烯酸树脂II型、丙烯酸树脂III型、丙烯酸树脂S100、丙烯酸树脂L100、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聚乙烯邻苯二醋酸酯、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作为成膜材料,聚乙二醇类、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柠檬酸三乙酯为增塑剂,滑石粉为抗黏剂,色淀为着色剂配制成包衣液;若制备时滞依赖型结肠定位制剂,与pH依赖型结肠定位制剂相类似;若制备酶依赖型结肠定位制剂,可选择果胶、果胶钙、瓜耳豆胶、壳聚糖、藻酸盐、环糊精、葡聚糖、硫酸软骨素、岩藻糖胺等多糖类聚合物或苯乙烯、羟乙甲丙烯酸、二乙烯偶氮苯共聚物等偶氮类聚合物作为包衣材料。包衣后,以药物的体内外释放度为指标,筛选出了最佳的包衣配方,达到理想的结肠定位的目的。
根据美洲大蠊提取物含大量油脂的性质,选择将其制备成滴丸。直接口服滴丸,可以治疗上消化道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由于浸膏的主要成分在胃肠道易被破坏,难以口服到达结肠部位,故将滴丸包肠溶衣或结肠溶衣,制备成口服结肠定位制剂,可以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避免灌肠给药的不便,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便于家庭、临床用药。
本发明所述及的滴丸与灌肠剂相比,滴丸包衣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口服给药,避免灌肠给药的种种弊端。滴丸利用聚乙二醇等为基质,与美洲大蠊提取物一起制成固体分散剂,使药物呈分子、胶体或微晶状态分散于基质中,药物的总表面积大,且基质为亲水性,能使药物有效成分与肠粘膜表面充分接触,使药物均匀分散于结肠部位,可提高生物利用度。本发明滴丸,体积小,重量轻,适于随身携带,滴丸包衣后口服受胃排空速度影响小,可在结肠部位定位释放。制备滴丸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同时操作是在液态环境中进行,生产车间无粉尘,利于劳动保护和环保。滴丸中主药在基质中分散均匀,因而剂量准确。
将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制备成滴丸主要是便于成型,满足大生产的需求,有如下优点:
1、可避免干燥的工艺环节,若选择将其制备成片剂等剂型,需将半成品干燥成粉末后压片,实验中发现:由于大量油脂性成分的存在,用烘制法无法在短时间内使半成品干燥,采用冷冻干燥法得到的干燥品易吸湿,黏在托盘内难以刮下,无大生产的可行性,若采用加入吸收剂的方法也同样存在吸湿的问题,故将其制备成滴丸最为方便可行;
2、可避免除油脂环节,用于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中含有大量油脂,若选择将其制备成片剂,则需干燥,也可采用分离的手段除去油脂,但经发明人实验中发现:由于油脂的溶解性较大,难以完全除尽,仍会干扰干燥过程,另外指标成分在干燥过程中也会有较大的损失;
3、收膏率和转移率问题,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若不去除油脂,长时间干燥后,其收膏率为20%左右,若除去油脂,其收膏率仅为3~5%,再加上成型时的损失,其转移率很低,不具有大生产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将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制备成滴丸,然后再进一步制剂,能满足大生产的要求,同时制备成口服结肠定位制剂,可使药物口服后顺利通过上消化道到达结肠部位后释放,提高结肠部位药物浓度,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其顺应性。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滴丸的制备
一、购买市售的美洲大蠊提取物,备用。本研究用半成品由四川攀西佳能达药业提供。标准号为WS3-B-3674-2002(Z)。
二、滴丸制剂的配方
本实例中的基质选用聚乙二醇6000,浸膏与基质的比例为1∶4。
三、滴丸制备工艺
第一步:按照重量份计,取适量乙醇将浸膏溶解后,以1∶4的比例,将浸膏和基质混合均匀,置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熔融;
第二步:采用专用滴丸机(如江苏泰州市制药机械二厂的DW-1型滴丸机),并调整滴丸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料液的保温温度控制在85℃,并使冷凝柱的温度控制在10~15℃;
第三步: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已经分别稳定处于第二步所要求的温度状态时,将已经熔融的物料通过滴丸机的滴头,以40滴/min的速度,5cm的滴距滴入冷凝剂液体石蜡中。
第四步:由滴丸机的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去掉表面的冷凝剂,干燥即得。
四、试验结果
1、基质的选择
滴丸的基质要求对油脂有一定的包容作用。聚乙二醇类聚合物无生理作用,化学稳定性好,易溶于水,可用于释放水溶性或油溶性药物,同时能容纳部分液体药物,是最为理想的一类基质,故选用聚乙二醇作为滴丸的基质。聚乙二醇4000具有良好的分散力和较大凝聚力,但试验表明,以聚乙二醇4000作基质时,油脂类成分不能完全吸收,有大量细小的油珠浮在面上。改用聚乙二醇6000时,药物能分散均匀,油脂能完全吸收,故选用聚乙二醇6000作为滴丸的基质。
2、提取物与基质不同配比的实验
实验设计:为了观察提取物和基质以不同的比例进行组方对本发明所涉及产品的影响,分别以提取物与基质以1∶2/1∶3/1∶4/1∶5的比例,将提取物与基质混合均匀,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滴丸的硬度、圆整度、拖尾、粘连为指标进行预试,将各项指标分为5等,评分标准见表1,实验结果见表2。
表1滴丸外观评分标准
表2不同基质与药物比例对滴丸成型的影响
Figure G2006121861320061009D000042
结果表明,基质与药物的比例在3∶1~4∶1时能较好的成型。
3、不同料液温度的实验
实验设计:为了观察制备过程中不同料液温度对本发明所涉及产品的影响,根据处方中主要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拟定药液保温温度为70、75、80、85、90℃进行实验。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滴丸的硬度、圆整度、拖尾、粘连为指标,实验结果见表3。
表3料液温度对滴丸成型的影响
Figure G2006121861320061009D000051
结果确定合适的料液温度为75、80、85℃。
4、冷凝剂的选择
实验设计:为了观察制备过程中不同冷凝剂对本发明所涉及产品的影响,对液体石蜡和甲基硅油两种冷凝剂进行比较。试验发现,使用甲基硅油作为冷凝剂时,由于其密度较大,滴丸长时间停留在液面,叠丸现象严重;改用液体石蜡后,滴丸下沉速度适宜,圆整度良好,能较好冷凝成型。故选择液体石蜡作为滴制的冷凝剂。
5、冷凝温度的选择
实验设计:冷却液温度过低,滴丸还没来得及收缩就冷却成形,圆整度差;温度过高,则冷却不足,硬度不好,容易粘连。由于浸膏中含有油脂性成分,故料液遇冷时易冷凝,预试发现当冷凝柱温度在10~20℃时,滴丸均能较好地冷凝成型。
6、不同滴距的实验
实验设计:滴距主要影响到滴丸的圆整度。滴距过小,滴液来不及收缩,丸型不圆整;滴距过大,液滴容易成扁形或因重力作用被打碎而产生小丸。为了观察制备过程中不同滴距对本发明所涉及产品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滴丸的硬度、圆整度、拖尾、粘连作为指标,对3~7cm的滴距进行预试,实验结果见表4。
表4滴距对滴丸成型的影响
结果表明:滴距在3~7cm范围内,对滴丸成型的影响不大。因此,试验时选择滴距为6cm即可。
7、滴速的选择
实验设计:为了观察制备过程中不同滴速对本发明所涉及产品的影响,在上述优选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滴丸的硬度、圆整度、拖尾、粘连作为指标,对滴丸滴速进行预试,实验结果见表5。
表5滴速对滴丸成型的影响
Figure G2006121861320061009D000053
根据综合评分结果,确定合适的滴速为40、50、60滴/min。
8、正交设计优化实验
实验设计:通过预试,选择基质与药物的比例、料液温度和滴速等对滴制工艺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作为考察因素,选择其较优参数作为考察水平,安排正交试验。选用硬度、圆整度、拖尾、粘连作为滴丸外观的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同表1,评分后加合再进行综合评分。考虑到此种评价方法较为主观,仅反映滴丸的外观性状,为减少人为差异,同时选择滴丸的丸重变异系数(按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IK滴丸剂装量差异项下要求进行测定)和崩解时限(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XIIA崩解时限检查法进行测定。由于拟将滴丸包衣后送至结肠部位释放,故选用人工结肠液(磷酸盐缓冲液,pH 7.8)作为释放介质)作为客观评价指标。选定基质与药物配比、料温及滴速3因素,每个因素选3个水平,拟定L9(34)试验。因素水平表见表6,正交试验结果见表7。
表6滴丸成型工艺因素水平表
Figure G2006121861320061009D000061
表7滴丸成型工艺正交实验安排及实验结果
Figure G2006121861320061009D000062
注:K1、K2、K3为外观指标;L1、L2、L3为丸重变异系数指标;M1、M2、M3为崩解时限指标。
极差分析结果可见各指标下影响因素的主次,若选用各因素不同水平下,外观质量分值最高、滴丸丸重变异系数最小、溶散时限最短为最佳条件,将此三个指标下可供选择的最佳工艺归纳。结果如表8所示。
表8最佳因素搭配表
Figure G2006121861320061009D000071
综合表8各指标下最佳工艺搭配,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标中均为较佳的工艺条件,得优选工艺为A3B3C1
直观分析简单明了,但不能反映分析的精度,因此在直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外观、丸重变异系数、崩解时限等三个指标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9,表10,表11。
表9滴丸外观方差分析结果
*P<0.05
表10丸重变异系数方差分析结果
Figure G2006121861320061009D000073
*P<0.05
表11崩解时限方差分析结果
Figure G2006121861320061009D000074
*P<0.05
从表9~表11的方差分析结果可见因素A(基质与药物的比例)、C(滴速)对滴丸的质量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因素B(料液的温度)对滴丸的质量无显著性差异,由于美洲大蠊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热敏性成分,故料液保温温度不宜太高,故选择75℃。通过方差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A3B1C1,即PEG6000∶药物为4∶1,料液温度75℃,滴速为40滴/min。
实施例2本发明滴丸的滴丸的制备
取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加入提取物相同量的70%乙醇,水浴加热后(70℃)溶解,搅拌均匀。取提取物4倍量的PEG6000作为滴丸基质,加入提取物中,以液体石蜡作为冷凝剂,按以下条件滴制:料液保温温度75℃、滴速40滴/min、滴距6cm。滴丸成型后,除去冷凝剂,置干燥器中干燥12小时,即得。
实施例3本发明包衣滴丸的制备
取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加热至脂肪溶化,混合均匀。加入提取物3倍量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加热熔融后,搅拌均匀,以甲基硅油作为冷凝剂,按以下条件滴制:料液保温温度80℃、滴速60滴/min、滴距5cm,冷凝温度10℃±1℃。滴丸成型后,除去冷凝剂,置干燥器中干燥即得。
实施例4本发明包衣滴丸的制备
取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加入少量乙醇溶解后,搅拌均匀。取提取物5倍量的PEG6000∶PEG4000(1.5∶1)作为滴丸基质,加入提取物中,以液体石蜡作为冷凝剂,按以下条件滴制:料液保温温度85℃、滴速30滴/min、滴距5cm。滴丸成型后,除去冷凝剂,置干燥器中干燥12小时,即得。
实施例5本发明包衣滴丸的制备
取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加热至脂肪溶化,混合均匀。加入提取物3.5倍量的虫胶,加热熔融后,搅拌均匀,以植物油作为冷凝剂,按以下条件滴制:料液保温温度80℃、滴速40滴/min、滴距4cm,冷凝温度12℃±1℃。滴丸成型后,除去冷凝剂,置干燥器中干燥即得。
实施例6本发明包衣滴丸的制备
取实施例1制备的滴丸,置包衣锅内,开动包衣锅,对滴丸进行打磨后,称定重量。在包衣倾角40°,转速80r/m,进风温度为40℃,出风温度为30~35℃,喷速12ml/min·kg的包衣条件下喷入固含物(固含物是指固体物质在包衣液中所占的重量比)5%的Eudragit S100乙醇液,包衣增重至25%,干燥,即得。
实施例7本发明包衣滴丸的制备
取实施例1制备的滴丸,置包衣锅内,开动包衣锅,对滴丸进行打磨后,称定重量。在包衣倾角50°,转速60r/m,进风温度为40℃,出风温度为30~35℃,喷速10ml/min·kg的包衣条件下依次喷入固含物15%果胶溶液(包衣增重4%)、固含物5%Eudragit E100乙醇溶液(包衣增重15%)、固含物3%HPMC溶液(包衣增重3%)、固含物5%EudragitS100∶Eudragit L100(2∶1)乙醇溶液(包衣增重20%),包衣完成后,干燥,即得。
实施例8本发明包衣滴丸的制备
取实施例1制备的滴丸,置于微型流化床包衣机中,采用底喷法包衣,喷嘴直径1mm,流化风量100m3/h,雾化压力200kPa,喷液速率0.5ml/min,床内和出口温度分别为35℃和30℃,选择固含物10%果胶钙溶液作为包衣液,包衣增重40%。包衣完成后,置于烘箱中低温干燥,即得。
实施例9本发明包衣滴丸的制备
取实施例1制备的滴丸,置于微型流化床包衣机中,采用底喷法包衣,喷嘴直径1mm,流化风量100m3/h,雾化压力200kPa,Eudragit RL30D制备成固含量为10%的内层包衣液,采用较小泵流速0.1mL/min;Eudragit S100制备成固含量为8%的外层包衣液,采用泵流速0.3mL/min;Eudragit RL30D包衣机出口温度选用25℃,Eudragit S100选用35℃。Eudragit RL30D包衣后室温干燥12h,再进行Eudragit S100外层包衣,并将制备的滴丸置于恒温30℃的烘箱中热处理8h,以使包衣膜融合完整。
实施例9本发明片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制备的滴丸,加入适量淀粉∶糖粉∶糊精(2∶1∶1),以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压片。取药片制包衣锅内,打磨至符合规定后,包衣处方为:10% EudragitS100乙醇液40.0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1.0g,滑石粉18.0g,95%乙醇加至800.0g,包衣增重2.0%~3.0%。
实施例10本发明片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制备的滴丸,加入适量淀粉及滑石粉,混匀,在转速25转/分,压力12N的条件下压制成片。取药片制包衣锅内,打磨至符合规定后,在进风温度为70℃,出风温度为30~35℃,片床温度为35~40℃,包衣锅转速为6转/分的条件下,以114ml/min的速度喷入6%Eudragit L100乙醇溶液,包衣增重为素片总重的3%。
实施例11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制备的滴丸,置包衣锅内,开动包衣锅,对滴丸进行打磨后,称定重量。在包衣倾角50°,转速70r/m,进风温度为40℃,出风温度为30~35℃,喷速9ml/min·kg的包衣条件下喷入固含物5%的III型丙烯酸树脂乙醇液,包衣增重至30%,干燥后装入0号胶囊中,即得。
实施例12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制备的滴丸,干燥后装入1号胶囊壳中。取胶囊,以固含物6%的II型丙烯酸树脂乙醇液作为包衣材料,包裹薄膜衣,干燥即得。
实施例13本发明药物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1、甘氨酸、丙氨酸的定性鉴别
取出滴丸,去掉衣膜,研磨成颗粒,取3g样品,加乙醇20ml超声至溶解,至冰箱冷藏12小时,离心后滤过,滤液浓缩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取甘氨酸和丙氨酸对照品,分别加水配置成1mg/ml的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甲酸∶水(75∶15∶10)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0.5%茚三酮丙酮溶液,加热显色后检视,在相应位置可见相同颜色斑点。
2、滴丸含量测定
采用氨基酸自动测定仪测定本品中17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等种氨基酸的含量。该测定于成都粮油食品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完成。
(1)仪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2)分析条件:离子交换柱:2.6mm×150mm
可见光检测器波长:570nm;440nm(Pro,Hypro)
流动相:柠檬酸和柠檬酸纳的缓冲液
柱温:53℃
流速:柱泵:0.025ml/min
茚三酮泵:0.3ml/min
(3)样品制备
将样品研成粉末,精确称取样品粉末约100mg,加6mol/L盐酸置15ml安瓶中,真空封管酸水解,置于110℃烘箱中水解24小时。冷却后移入25ml量瓶中,并用6mol/L盐酸稀释至刻度。蒸去盐酸,用0.02mol/L的盐酸溶解,供测试用。
(4)测定方法
准确吸取0.200ml混合氨基酸标准,用pH 2.2的缓冲液稀释至5ml,作为上机测定用的氨基酸标准,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以外标法测定样品液的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2。
表12滴丸氨基酸含量测定
Figure G2006121861320061009D000101
从三批样品测定的结果看,含量变化有一定的幅度,考虑到实际因素,故康复新滴丸总氨基酸含量不得低于0.35%。
以下通过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  本发明结肠定位制剂体内外评价研究
1、体外释放度实验
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XC溶出度测定法中第二法桨法测定。溶出介质为人工胃液(0.1mol/l盐酸溶液)500ml、人工肠液(pH6.8的氯化钠磷酸盐缓冲液)500ml、含酶人工结肠液(果胶酶,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500ml,搅拌桨转速为100rpm,介质温度为37±0.5℃。于设定时间取样5ml,每次取样后迅速补充等温的溶出介质5ml,样品迅速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作为测定样品。以丙氨酸作为指标成分,在572nm处测定其含量,并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其释放度。在各溶出介质中的标准曲线方程如下:人工胃液,A=137.3C+0.151(r=0.9998),线性范围0.32~6.4ug/ml,平均回收率99.2%;人工肠液,A=138.4C+0.151(r=0.9996),线性范围0.32~6.4ug/ml,平均回收率100.2%;人工结肠液,A=140.495C+0.135,(r=0.9995),线性范围0.32~6.4ug/ml,平均回收率98.2%。包衣滴丸的体外累积释放度数据见表13。
表13包衣滴丸累积体外释放度(n=3)
Figure G2006121861320061009D000111
2、犬体外定位释药实验
1.1放射性丸芯的制备
取处方量的美洲大蠊提取物、PEG6000加热融解成均匀料液后于70℃下保温备用。由于99Tcm淋洗液为水溶液,对滴丸的成型有较大影响,故考虑先将其多量水蒸发后,再加入到滴丸料液中,预试结果表明该法可行。取99Tcm浓缩液,加入到滴丸料液中,轻搅至分散均匀,并按照原滴丸工艺滴制成丸。
1.2放射性结肠定位包衣滴丸的制备
实验动物给药前12h进行放射性结肠定位包衣滴丸的制备。取滴丸置包衣锅内,开动包衣锅,对滴丸进行打磨后,称定重量。依次取一定浓度的果胶溶液(多糖聚合物层)、Eudragit E100乙醇溶液(酸溶衣层)、HPMC溶液(隔离层)、Eudragit S100∶Eudragit L100(2∶1)乙醇溶液(肠溶层)按照实施例4工艺进行包衣,每层衣膜增重至规定要求即可。放射性结肠定位包衣滴丸置于铅盒中保存,至动物给药时,测定其放射性活度为125μCi/丸。
1.3犬体内定位释药研究
取健康杂种狗6只,雌雄各半,体重8~10kg,禁食12h后作为研究用动物。取MDP加入一定量99Tcm淋洗液溶解,摇匀后完成标记。取MDP-99Tcm按照10mCi/60kg的剂量给予犬静脉注射,并将犬置于SPECT探头下进行监测,设定准直器在128×128矩阵、放大1倍条件下采集犬前位胸腹部像,图像采集时间每隔一个99Tcm半衰期延长一倍。观察至全身骨影像清晰后,灌胃给予犬放射性结肠定位包衣滴丸一颗,并开始记时,而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γ-闪烁照相。包衣滴丸未有崩解时,显影图像为一个边缘清晰、完整的亮点;若包衣滴丸在胃内崩解时,99Tcm可被胃黏膜吸收,显现出胃的形状;若包衣滴丸在小肠内崩解,99Tcm可被小肠吸收,动物全身放射性增加;若包衣滴丸在结肠内崩解,由于99Tcm在结肠黏膜吸收缓慢,因此可见结肠形状。
实验结果表明,包衣滴丸在胃内停留时间为2小时左右,滴丸显影完整,可以判断滴丸在胃内无崩解;给药约2小时后,包衣滴丸进入小肠;包衣滴丸在小肠停留时间约为4小时,且无崩解迹象,在小肠内的前0.5小时,运动较快;给药约6.5小时后,包衣滴丸在回盲部长时间停留后,进入到升结肠,药物未见崩解;给药约7.5小时后,包衣滴丸进入横结肠,肠道中可见小块放射性显影,可以推断药物在横结肠开始有释放;给药9小时后,包衣滴丸进入降结肠,药丸开始崩解,可见降结肠形状,说明大量药物被释放。
3、结论
体内实验结果与体外释放度研究结果均能说明,包衣滴丸具有较好的结肠定位释药性能。
上述药效学试验证明,将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制备成滴丸,可直接用药,也可作为中间体(固体分散体)进一步制剂,制备成更能发挥药效功效的制剂,口服结肠定位制剂,可使药物口服后顺利通过上消化道到达结肠部位后释放,提高结肠部位药物浓度,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其顺应性,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

Claims (6)

1.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先以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为活性成分,与作为基质的表面活性剂相混合制备成滴丸后,再依次采用固含物15%果胶溶液包衣至增重4%、固含物5%丙烯酸树脂E100乙醇溶液包衣至增重15%、固含物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包衣至增重3%、固含物5%丙烯酸树脂S100:丙烯酸树脂L100=2∶1乙醇溶液包衣至增重20%,将滴丸包衣制备成肠溶制剂,其中,每粒滴丸中含有总氨基酸的量不得少于0.35%,所述的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与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的重量配比为:3∶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丸中每粒含有总氨基酸的量为0.35%~0.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与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的重量配比为:4∶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肠溶制剂是片剂、胶囊剂、滴丸剂。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与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配比为: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1份、聚乙二醇60004份,将提取物和基质混合均匀,置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熔融;
b、在滴丸机中调整滴丸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料液的保温温度控制在60~100℃,并使冷凝柱的温度控制在5~40℃;
c、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已经分别稳定处于b步骤所述的温度状态时,将已经熔融的物料通过滴丸机的滴头,以30~60滴/min的速度,2~10cm的滴距滴入冷凝剂中,冷凝剂为液体石蜡;
d、由滴丸机的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去掉表面的冷凝剂,干燥,备用;
e、取d步骤所得的于燥备用的滴丸,置包衣锅内,依次采用固含物15%果胶溶液包衣至增重4%、固含物5%丙烯酸树脂E100乙醇溶液包衣至增重15%、固含物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包衣至增重3%、固含物5%内烯酸树脂S100∶丙烯酸树脂L100=2∶1乙醇溶液包衣至增重20%,包衣完成后,干燥,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所述的料液的保温温度为70~80℃,冷凝柱的温度为10~20℃;c步骤所述的滴制过程中滴丸的滴速为40~50滴/min,滴距为3~7cm。
CN2006100218613A 2006-09-15 2006-09-15 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滴丸及含该滴丸的药物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31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218613A CN101143152B (zh) 2006-09-15 2006-09-15 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滴丸及含该滴丸的药物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218613A CN101143152B (zh) 2006-09-15 2006-09-15 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滴丸及含该滴丸的药物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3152A CN101143152A (zh) 2008-03-19
CN101143152B true CN101143152B (zh) 2011-07-27

Family

ID=39206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2186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3152B (zh) 2006-09-15 2006-09-15 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滴丸及含该滴丸的药物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431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7095B (zh) * 2010-05-25 2012-10-03 耿福能 一种治疗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美洲大蠊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9482A (zh) * 2013-05-29 2013-08-14 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美洲大蠊胃漂浮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HUE054609T2 (hu) 2013-07-11 2021-09-28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Elkészítési eljárás hagyományos kínai gyógyszer mikrocsepp pilulához, és a hagyományos kínai gyógyszer mikrocsepp pilula, amely ennek az eljárásnak az alkalmazásával van elkészítve
EP3020408B1 (en) 2013-07-11 2022-01-12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RE49050E1 (en) 2013-07-11 2022-04-26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4274319A (zh) * 2013-07-11 2015-01-14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滴制滴丸的方法
CN105902558B (zh) * 2016-03-15 2018-07-06 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18252A (zh) * 2017-10-25 2019-05-07 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美洲大蠊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化疗致肠道黏膜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11374962B (zh) * 2018-12-28 2022-08-23 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 美洲大蠊提取物的肠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23790B (zh) * 2019-11-21 2022-07-05 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萜内酯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1657A (zh) * 2003-04-30 2004-11-03 严少宏 美洲大蠊药用浸膏提取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1657A (zh) * 2003-04-30 2004-11-03 严少宏 美洲大蠊药用浸膏提取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康复新液.《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九册》.1998,176-177. *
付尚文等.滴丸剂工艺与新近研发的装备.《机电信息》.2005,(第4期),19-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3152A (zh) 2008-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3152B (zh) 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滴丸及含该滴丸的药物组合物
TW209174B (zh)
Hussan et al. A review on recent advances of enteric coating
RU2443406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содержащих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е вещество восковых матричных частиц, экструдер для применения в способе и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 замедленным высвобождением, содержащее цилостазол
CN101987081B (zh) 一种控释制剂
CN103228277B (zh) 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改善制剂
JP5995284B2 (ja) 固形製剤
US11744804B2 (en) Microcapsule powder stable in gastric acid,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and use thereof
CN101987083A (zh) 一种控释制剂特别是零级释放的控释制剂制备方法
CN102716090B (zh) 一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0159B (zh) 涂布组合物、含药物颗粒、固体制剂和用于制备含药物颗粒的方法
ES2378234T3 (es) Comprimidos poco dosificados con red de polímeros
CN108785272A (zh) 一种奥利司他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165B (zh) 一种盐酸沙格雷酯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02500A (zh) 一种美沙拉嗪肠溶定位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164A (zh) 一种枸橼酸钾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5987B (zh) 一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163B (zh) 一种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8564A (zh) 扎托布洛芬缓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T1618873E (pt) Grânulos para libertação controlada de tamsulosina, que contém alginato.
CN106176622A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异钩藤碱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67936C (zh)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痢作用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71054A (zh) 一种甘露醇丸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Gami et al. DESIGN AND EVALUATION STUDY OF PULSATILE RELEASE TABLETS OF METOPROLOL SUCCINATE.
CN109432070A (zh) 高均匀性维生素ad微丸的制备方法和维生素ad微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409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