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0840B - 电路断开器 - Google Patents

电路断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0840B
CN101140840B CN2007101497153A CN200710149715A CN101140840B CN 101140840 B CN101140840 B CN 101140840B CN 2007101497153 A CN2007101497153 A CN 2007101497153A CN 200710149715 A CN200710149715 A CN 200710149715A CN 101140840 B CN101140840 B CN 1011408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or
contact
mentioned
casing
decoup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97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0840A (zh
Inventor
加藤裕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wamura Electric Inc
Original Assignee
Kawamura Electri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431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0812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828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5129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mura Electric Inc filed Critical Kawamura Electric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140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0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0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08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紧凑的构成使可动触点开闭于固定触点,使断开器机壳小型、薄型化的电路断开器。在薄箱形的断开器机壳(4)的前面在上下排列多个负荷侧端子接头(11),在背面在上下排列多个电源侧端子接头(13)。在断开器机壳(4)的内部在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分离器(21),在断开器机壳(4)的上面设置操作分离器(21)的操作手柄(5)。在负荷侧端子接头(11)上固定固定触点(17),在分离器(21)上安装可动触点(18),在分离器(21)内的触点收纳室(46)中收纳两方触点(17、18)。在主电路中有漏电、过电流、短路等异常发生了时,借助于分离器(21)的移动而使可动触点(18)从固定触点(17)分开。

Description

电路断开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例如配电盘内侧的电路断开器,特别是涉及整体又薄又小地构成了的电路断开器。
背景技术
以前,公知的是在主电路中有漏电、过电流、短路等异常发生了时,使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分开,断开主电路的电路断开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电路断开器中,是固定触点被固定接头保持,可动触点被可动接头保持。可动接头由有弹性的薄板状的金属片形成,金属片的基端安装于断开器机壳,在金属片的前端保持可动触点。并且,通过开关部件操作可动接头,使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从而接通/切断主电路。
在专利文献2的电路断开器中,是在可动接头和断开器机壳之间安装使可动触点向固定触点一侧赋能的弹簧,利用弹簧的赋能力确保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的触点压力。在专利文献3的电路断开器,是在断开器机壳内设置消弧室、消弧壁,使得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之间发生的电弧不向周围飞散。
专利文献1:特开2000-36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7-2827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6-2284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根据现有电路断开器,是通过开关部件来操作安装于断开器机壳的可动触点,因而需要在断开器机壳内部准备可动触点和开关部件两者的动作空间。因此,在内置多组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的电路断开器的机壳的场合,存在断开器机壳大型化的问题。还有,让可动触点附带弹簧,或者在断开器机壳内设置消弧室、消弧壁的话,断开器机壳的厚度会增加,存在电路断开器整体大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紧凑的构成使可动触点开闭于固定触点,可使断开器机壳小型、薄型化的电路断开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在主电路中有漏电、过电流、短路等异常发生了时,使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分开,断开主电路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采用了以下构成。
(1)一种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在断开器机壳的内部固定固定触点,并且可向给定方向移动地设置分离器,在分离器上安装可动触点,在主电路有异常发生了时,借助于分离器的移动而使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分开。
(2)上述(1)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在分离器的内部形成了收纳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触点收纳室。
(3)上述(2)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在可动接头上保持可动触点,相对于分离器可移动地安装可动接头,在触点收纳室中设置了使可动触点向固定触点侧赋能的赋能部件。
(4)上述(3)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在触点收纳室中设置了向上述赋能部件的赋能方向引导可动接头的锁定台阶部。
(5)上述(1)~在(4)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按薄箱形形成断开器机壳,在断开器机壳的内部可向上下方向移动地设置分离器,在断开器机壳的前面在上下方向排列多个负荷侧端子接头,在断开器机壳的背面在上下方向排列多个电源侧端子接头,在断开器机壳的上面设置了操作分离器的操作手柄。
(6)上述(5)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与断开器机壳的前面平行地配置分离器,在比分离器靠前方的断开器机壳内在上下并排设置负荷侧端子接头,在负荷侧端子接头和分离器之间设置隔壁,使分离器与隔壁的背面接合。
(7)上述(6)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在负荷侧端子接头上向分离器一侧延伸地设置保持固定触点的保持片,在隔壁上形成了由保持片穿通的穿通孔。
(8)上述(1)~在(7)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用玻璃纤维强化尼龙树脂形成了分离器。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1)的电路断开器,在分离器上安装可动触点,借助于分离器的移动而使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分开,因而能以紧凑的构成使可动触点开闭于固定触点,具有可使断开器机壳小、薄型化的出色效果。
根据上述(2)的电路断开器,在分离器内部的触点收纳室中收纳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因而不需要可动触点专用的动作空间,能进一步使断开器机壳小、薄型化。
根据上述(3)的电路断开器,在触点收纳室中设置使可动触点赋能的赋能部件,因而能使可动触点在分离器内部正确地进行开闭动作。
根据上述(4)的电路断开器,触点收纳室的锁定台阶部向赋能部件的赋能方向引导可动接头,因而能在分离器的移动轴线上正确地使可动触点开闭于固定触点。
根据上述(5)的电路断开器,使分离器向与电源侧端子接头及负荷侧端子接头的排列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因而具有能按例如厚度10mm程度的薄箱形形成断开器机壳的效果。
根据上述(6)的电路断开器,在负荷侧端子接头和分离器之间设置隔壁,因而能使该隔壁作为消弧壁及分离器的引导壁起作用,有效利用断开器机壳的内部空间。
根据上述(7)的电路断开器,由端子接头的保持片通过隔壁的穿通孔而延伸到分离器一侧,因而能使分离器与负荷侧端子接头接近,缩短断开器机壳的前后方向的长度。
根据上述(8)的电路断开器,能用耐热性出色的玻璃纤维强化尼龙树脂使分离器容易地形成为所要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路断开器的外观透视图。
图2是表示该电路断开器的内部机构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该电路断开器的内部机构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在主电路通电状态下分离器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在主电路断开状态下分离器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图6是详细表示分离器的外观构成的透视图。
图7是详细表示分离器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电路断开器,2··电源侧端子,3··负荷侧端子,4··断开器机壳,5··操作手柄,8··跳闸线圈,11··负荷侧端子接头,14··保持片,17··固定触点,18··可动触点,20··印刷基板,21··分离器,23··可动接头,26··锁定部分,28··按压弹簧,38··隔壁,39··穿通孔,46··触点收纳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将本发明的电路断开器具体化了的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电路断开器的外观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电路断开器的内部机构的透视图。图3是表示同电路断开器的内部机构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在主电路通电状态下分离器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在主电路断开状态下分离器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图6是详细表示分离器的外观构成的透视图。图7是详细表示分离器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电路断开器的前面作为图1的左侧的面,以电路断开器的背面作为图1的右侧的面,以电路断开器的上面作为图1的上侧的面,以电路断开器的下面作为图1的下侧的面。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路断开器1使用于单相三线式电路。电路断开器1的机壳4具有合成树脂制的左机壳4a和右机壳4b。左机壳4a和右机壳4b组合成一体,构成例如厚10mm程度的薄箱形的断开器机壳4。断开器机壳4的前面形成为越往上侧越后退的倾斜状,断开器机壳4的背面相对于上面和下面形成为直角。
在断开器机壳4的背面设有电源侧端子2。电源侧端子2具有插入方式的三个端子部P1、P2、P3。各端子部沿上下方向排列成一列。上侧的端子部P1为中性极端子,中央和下侧的端子部P2、P3为电压极端子。各端子部P1、P2、P3是将断开器机壳4在左右方向切口开槽而形成,在配电盘的内部,作为电源线的导体柱或分支柱(省略图示)插入连接于各端子部P1、P2、P3。
在断开器机壳4的前面设有负荷侧端子3。负荷侧端子3具有由速结端子构成的三个端子部L1、L2、L3,各端子部沿上下方向排列成一列。中央的端子部L2为中性极端子,上下的端子部L1、L3为电压极端子。当上侧的端子部L1和中央的端子部L2或中央的端子部L2和下侧的端子部L3上连接负荷配线(省略图示)时,能够输出100V的电压。当上侧的端子部L1和下侧的端子部L3上连接负荷配线时,能够输出200V的电压。在不使用中性极端子的场合,中央的端子部L2被滑动式的闭塞板10(参照图2)堵塞。
如图2、图3所示,在断开器机壳4的内部,配设了电源侧端子接头13和负荷侧端子接头11。电源侧端子接头13在和电源侧端子2的端子部P1、P2、P3相对应的位置排列成上下三段,负荷侧端子接头11在和负荷侧端子3的端子部L1、L2、L3相对应的位置排列成上下三段。在断开器机壳4的前面,形成了用于把负荷配线插入负荷侧端子接头11的上下三个端子孔12。
如图4、图7所示,负荷侧端子接头11具有用于在端子孔12的后侧锁定负荷配线的电线部的锁定接头16。在断开器机壳4的前端最上部,用于从锁定接头16解除负荷配线的解除杆15借助于支轴9而可转动地被支撑。在负荷侧端子接头11的后部,保持片14延伸到分离器21的内侧而一体形成。在保持片14的前端,保持着开闭主电路的二个触点中的固定触点17。固定触点17与负荷侧端子接头11一起固定于断开器机壳4。
如图3、图4所示,分离器21在断开器机壳4的内部与机壳4的前面平行配置。负荷侧端子接头11在比分离器21靠前方的断开器机壳4内排列成上下三段。在断开器机壳4中,在负荷侧端子接头11和分离器21之间设置了隔壁38,在隔壁38上形成了由负荷侧端子接头11的保持片14穿通的穿通孔39。并且,分离器21在与隔壁38的背面接合的状态下与断开器机壳4的前面平行地斜着向上下方向滑动。
在本体机壳4的上面,可在前后方向转动地设置了用于手动操作分离器21的操作手柄5。如图5所示,在使操作手柄5从断开器机壳4的上面立起时,分离器21上升,主电路从通电(接通)状态变为断开(切断)状态。如图4所示,操作手柄5倾倒至和断开器机壳4的上面成大致平行的位置时,分离器21下降,主电路从断开(切断)状态变为通电(接通)状态。在断开器机壳4的上面,在前后方向很长地形成了收纳倾倒的操作手柄5的左右一对保护壁7(参照图1)。
如图2、图3所示,在分离器21的后侧,在断开器机壳4的上部配置了印刷基板20,在断开器机壳4的下部设置了零相变流器41。在印刷基板20的下侧设置了在漏电发生时进行断开动作的跳闸线圈8、在过电流发生时进行断开动作的双金属片42和在短路电流发生时进行断开动作的可动电磁片43。在印刷基板20上设置了测试跳闸线圈8等的动作的测试电路(省略图示)、基于零相变流器41的输出来检测主电路的漏电的漏电检测电路(省略图示)等。
在分离器21的上端周边设置了用于接通/切断测试电路的测试开关44和操作测试开关44的测试按钮6。测试开关44是把柱状弹性部件弯折成横U字形而形成的,设置成基端固定于印刷基板20,中间弯曲部支撑于支轴9,自由端可与印刷基板20上的触点棒19接触、分离。测试按钮6设置于操作手柄5的附近,被按压了时使测试开关44进行接通动作,按压解除了时使测试开关44进行切断动作。
其次,按照图6、图7详细说明分离器21的构成。分离器21由玻璃纤维强化尼龙树脂成形为纵长的四边筒形或柱状。在分离器21的内侧,按与负荷侧端子接头11对应的高度形成了上下三段的触点收纳室46。在触点收纳室46的前面设置了插入孔22,在插入孔22中插入负荷侧端子接头11的保持片14,保持片14上的固定触点17被触点收纳室46收纳。插入孔22及触点收纳室46形成得比分离器21的升降行程长。
在触点收纳室46的背面,形成了安装可动接头23的安装孔24。可动接头23是把金属板按侧面L字形弯曲而形成的,具有插入触点收纳室46的内侧的水平部23a和与分离器21的背面接触的垂直部23b。在水平部23a上保持开闭主电路的二个触点中的可动触点18,在可动触点18的左右形成了凸部27。可动触点18从上方对着固定触点17而被触点收纳室46收纳。垂直部23b形成得比安装孔24宽,作为用于限制移动到可动触点18的前方的挡块起作用。
在触点收纳室46的内壁面,按后侧高的曲柄状形成了左右一对凹槽25,通过凹槽25和凸部27的嵌合,把可动接头23的水平部23a插入触点收纳室46的内侧(参照图4、图5)。在凹槽25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形成了放入、锁定凸部27的锁定台阶部26。锁定台阶部26在分离器21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伸展而形成,通过锁定台阶部26和凸部27的接合,把可动接头23相对于分离器21可移动地加以安装,并且沿着分离器21的移动轴线进行引导。还有,锁定台阶部26也作为用于限制移动到可动触点18的后方的挡块起作用。
在触点收纳室46的内侧,在分离器21和可动接头23之间安装了按压弹簧28,通过按压弹簧28的赋能力对可动触点18向固定触点17一侧赋能。并且,在以按压弹簧28的赋能力把凸部27锁定于锁定台阶部26的状态下,该锁定台阶部26向按压弹簧28的赋能方向引导可动接头23。另外,在分离器21的背面形成了突片30,在突片30和断开器机壳4的弹簧架29(参照图4)之间,安装了对分离器21向上方赋能的断开弹簧32。
如图4、图5所示,在分离器21的上端内部侧,设置了使分离器21进行开闭动作的开闭机构部31。在开闭机构部31上设置了第一凸轮部件33和第二凸轮部件34。第一凸轮部件33通过可动部件35而与跳闸线圈8、双金属片42、可动电磁片43以动作方式连结(参照图3)。第二凸轮部件34通过链接部件36而与操作手柄5以动作方式连结。第一凸轮部件33和第二凸轮部件34由扭转弹簧(省略图示)在互相啮合的方向赋能。
其次,说明电路断开器1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路断开器1中,断开器机壳4被收纳在配电盘内,导体柱通过电源侧端子接头13和内部配线而与可动触点18电连接,负荷配线通过负荷侧端子接头11而与固定触点17电连接。并且,在主电路处于通电状态时,如图4所示,开闭机构部31的第二凸轮部件34把链接部件36压到分离器21的上面,分离器21反抗断开弹簧32的赋能力而保持于下降位置,可动触点18与固定触点17接触。
主电路中有漏电、过电流、短路等异常发生的话,跳闸线圈8、双金属片42或可动电磁片43就上推可动部件35,可动部件35从第二凸轮部件34移开第一凸轮部件33,使链接部件36自由。这样,如图5所示,分离器21靠断开弹簧32的赋能力而上升,把可动触点18从固定触点17分开,断开主电路。同时,操作杆5借助于分离器21,通过链接部件36而立起。分离器21到达上升端位置的话,第二凸轮部件34就借助于分离器21而反向转动,靠扭转弹簧的赋能力把第一凸轮部件33锁定于第二凸轮部件34。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电路断开器1,在分离器21上安装可动触点18,借助于分离器21的升降而使可动触点18开闭于固定触点17,与现有技术相比,能以比较紧凑的构成来切换主电路的通电/断开。特别是,固定触点17和可动触点18都收纳于触点收纳室46,因而在断开器机壳4内不需要触点专用的动作空间,而且不用担心可动接头23挂在分离器21的周边部件上,能以紧凑的构成确实地切换主电路的通电/断开。
还有,由锁定台阶部26引导可动接头23,靠按压弹簧28对可动触点18向固定触点17一侧赋能,因而能在分离器21的移动轴线上正确地开闭两方触点17、18,并且能确保充分的触点压力,确实地防止接触不良。随着触点17、18的开闭,触点收纳室46内会产生电弧,不过,分离器21的前面由隔壁38覆盖,因而电弧不会向分离器21的外部飞散。还有,分离器21本身也是由耐热性出色的玻璃纤维强化尼龙树脂形成的,因而能确实地防止分离器21及其周边部件的电弧所引起的热损失。再有,具有使隔壁38作为引导壁起作用,能顺畅地移动分离器21的优点。
本发明的电路断开器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下列例示,可以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改变而构成。
(1)将本发明适用于单相2线式电路、三相电路中使用的电路断开器。
(2)把断开器机壳4的前面做成与背面平行的垂直面,在断开器机壳4的内部,在垂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分离器21。
(3)设为借助于分离器21的下降,使可动触点18从固定触点17分开。
(4)省略过电流断开用的双金属片42和短路电流断开用的可动电磁片43中的一方或两方来实施。
(5)以不同于分离器21的安装部件把可动接头23可移动地安装于分离器21。

Claims (7)

1.一种电路断开器,在主电路中有漏电、过电流、短路的异常发生了时,使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分开,断开主电路,其特征在于,
在断开器机壳的内部固定上述固定触点,并且可向给定方向移动地设置分离器,在上述分离器上安装上述可动触点,在上述分离器的内部形成了收纳上述可动触点和上述固定触点的触点收纳室,在上述异常发生了时,借助于上述分离器的移动而使上述可动触点从上述固定触点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在可动接头上保持上述可动触点,相对于分离器可移动地安装可动接头,在上述触点收纳室中设置了使可动触点向固定触点侧赋能的赋能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触点收纳室中设置了向上述赋能部件的赋能方向引导可动接头的锁定台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按薄箱形形成上述断开器机壳,在断开器机壳的内部可向上下方向移动地设置分离器,在断开器机壳的前面在上下方向排列多个负荷侧端子接头,在断开器机壳的背面在上下方向排列多个电源侧端子接头,在断开器机壳的上面设置了操作分离器的操作手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与断开器机壳的前面平行地配置上述分离器,在比分离器靠前方的断开器机壳内在上下并排设置负荷侧端子接头,在负荷侧端子接头和分离器之间设置隔壁,使分离器与隔壁的背面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负荷侧端子接头上向分离器一侧延伸地设置保持固定触点的保持片,在上述隔壁上形成了由保持片穿通的穿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路断开器,其特征在于,用玻璃纤维强化尼龙树脂形成了上述分离器。
CN2007101497153A 2006-09-05 2007-09-05 电路断开器 Active CN1011408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40667 2006-09-05
JP2006240667A JP4908118B2 (ja) 2006-09-05 2006-09-05 回路遮断器
JP2006-240667 2006-09-05
JP2006243178A JP4908121B2 (ja) 2006-09-07 2006-09-07 回路遮断器
JP2006243178 2006-09-07
JP2006-243178 2006-09-07
JP2006282871A JP4851295B2 (ja) 2006-10-17 2006-10-17 回路遮断器
JP2006-282871 2006-10-17
JP2006282871 2006-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0840A CN101140840A (zh) 2008-03-12
CN101140840B true CN101140840B (zh) 2011-11-16

Family

ID=39192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97153A Active CN101140840B (zh) 2006-09-05 2007-09-05 电路断开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08118B2 (zh)
CN (1) CN1011408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08121B2 (ja) * 2006-09-07 2012-04-04 河村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JP4852385B2 (ja) * 2006-10-05 2012-01-11 河村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JP4908139B2 (ja) * 2006-10-05 2012-04-04 河村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KR101212614B1 (ko) 2010-07-08 2012-12-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접속단자 및 이를 위한 제조방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5886A (en) * 1992-02-11 1997-06-03 Schneider Electric Cutoff structure for circuit breaker
CN1501418A (zh) * 2002-10-28 2004-06-02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断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1827B2 (ja) * 1987-08-31 1996-10-09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4593249B2 (ja) * 2004-11-29 2010-12-08 テンパール工業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JP4939869B2 (ja) * 2006-08-11 2012-05-30 河村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JP4852380B2 (ja) * 2006-09-07 2012-01-11 河村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JP4852381B2 (ja) * 2006-09-15 2012-01-11 河村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JP4933208B2 (ja) * 2006-09-29 2012-05-16 河村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JP4908139B2 (ja) * 2006-10-05 2012-04-04 河村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5886A (en) * 1992-02-11 1997-06-03 Schneider Electric Cutoff structure for circuit breaker
CN1501418A (zh) * 2002-10-28 2004-06-02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断路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298718A 2002.10.11
JP特开2003-217426A 2003.07.31
JP特开平5-54786A 1993.03.0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0840A (zh) 2008-03-12
JP4908118B2 (ja) 2012-04-04
JP2008066038A (ja) 2008-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49947B1 (en) Secondary disconnect for circuit breaker drawout system
CN101154539B (zh) 电路断开器
JP6468504B2 (ja) 直流配線用遮断器
US6459353B1 (en) Housing for fused switch
CN100541699C (zh) 绝缘性能试验开关和对地漏电断路器
CN101140840B (zh) 电路断开器
CN101901968A (zh) 分断端子
CN112543985A (zh) 开关装置和用于操作开关装置的方法
JP2018133329A (ja) 直流配線用遮断器
EP2485229B1 (en) Flexible shunt for vacuum circuit breaker
US7772945B2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device
CA3020005A1 (en) Ground fault modules and related circuit interrupters and methods
CN109256291A (zh) 直流电灭弧装置和电机式直流电开关设备
RU2767185C1 (ru) Группа захватывающих элементов для переключателя, имеющая внутреннюю компактную конструкцию
CN101123157A (zh) 电路断开器
CN108376631B (zh) 一种小体积1p+n漏电断路器
CN101178994B (zh) 电路断开器
CN102013367B (zh) 电路断开器
US6469601B1 (en) Under-voltage tripping device with early-operation auxiliary switch for circuit breaker
CN208422807U (zh) 断路器的接线结构
CN101206976B (zh) 电路断开器
CN218447691U (zh) 一种共箱型快速接地开关
CN219677169U (zh) 一种断路器
EP4145479A1 (en) An accessory device for a medium voltage vacuum contactor
CN114242532B (zh) 一种电磁式开关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