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式车厢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多枚以相同形状的门片为单元进行拼接而无需借助于铰链联结的厢式货车用车厢侧板或者其它场所使用的拼接式车厢板结构。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包括属于特种车辆范畴的运钞车在内的厢式货车的车厢侧板的结构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将一枚枚门片为单元采用铰链进行联结;二是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构成整幅车厢板;三是以日常所见的卷帘门结构作为车厢板。上述第一、第二种结构的车厢板加工难度大、辅助材料耗用量大、制造工时长;上述第三种结构的车厢板的稳固性差、安全系数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耗用诸如铰链、焊接材料之类辅助材料、组装方便的拼接式车厢板结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拼接式车厢板结构,以相同形状、相同结构的并且由第一、第二壁板和联结在第一、第二壁板之间的增强板所构成的门片为单元,各单元前后侧顺序平行排列,两相邻单元之间前、后侧相接而藉以构成整幅厢板,特征在于:所述门片的前侧构成有一个积极的榫合机构,而门片的后侧构成有一用于接应来自于相邻门片前侧的榫合机构的接应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榫合机构包括分别构成于第一壁板前侧的第一榫舌、挡突以及分别构成于第二壁板前侧的导突、第二榫舌接应腔,所述的第一榫舌与第一壁板之间构成有一台阶,所述挡突位于第一榫舌的后部;所述的导突对应于挡突的下方,而所述的第二榫舌接应腔的位置居于导突的后部,并且第二榫舌接应腔的腔口向下。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接应机构包括分别形成于第一壁板后侧的第一榫舌挡脚、第二榫突挡以及分别构成于第二壁板后侧的第二榫舌、导突接应腔,所述的第一榫舌挡脚与第二榫突挡之间构成有第一榫舌插置腔,第一榫舌挡脚位于第二榫突挡的后部;所述的导突接应腔位于第二榫舌的后部,导突接应腔的腔口向上。
在本发明的还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增强板以间布状态地并且垂直联结于第一、第二壁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增强板以Λ形或V形或人字形间布于第一、第二壁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突的底部形成有导突导向面。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突导向面的形状为圆弧形。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榫舌的表面构成有第二榫舌导向面。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榫舌导向面为向外倾斜的倾斜导向面。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门片的宽度为5-50cm,所述的增强板的高度为3-10cm。
本发明所公开的拼接式车厢板结构的优点在于:整体结构简练、不需要借助于其它构件而可徒手实现快速拼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采用图1结构拼接成整幅车厢板的拼接过程示意图。
图3为对拼接成整幅车厢板后的首、尾两枚门片接续第一、第二安装接应板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拼接式车厢板在车辆上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敬请参阅图1,给出了一个单元的门片1,对于门片1的宽度,优选但非限于的尺寸为5-50cm,本实施例取宽度18cm,门片1的长度依据厢板的实际长度截取。下面将要提及的前、后侧是相对而言的,也即依据目前图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左侧为前侧,右侧为后侧,因此不应受到定义限制。整枚门片1用铝挤材通过铝挤模挤制获得,具体是由彼此平行的第一、第二壁板11、12以及联结于第一、第二壁板11、12之间的藉起增强作用的并且还使第一、第二壁板11、12之间保持有合理的平行距即构成门片1厚度的增强板13。增强板13既可以以垂直形态地与第一、第二壁板11、12联结,也可以呈Λ或V或呈人字形地与第一、第二壁板11、12联结,本实施例择前者,即择垂直联结。增强板13的高度优选但不绝对限于的尺寸为3-10cm,本实施例选择8cm。如前述,增强板13的高度即构成为门片1的厚度。门片1越宽,那么增强板13的数量相应增加,因本例的宽度为18cm,因此示意有四枚增强板13。
请继续见图1,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为了满足以门片1为单元,并使各单元前、后侧顺序平行排列,达到两相邻单元之间前、后侧相接而得以构成整幅(扇)车厢板。因此本发明对门片1的前侧即上面已经交待过的左侧加工成有一个积极的榫合机构14,而在门片1的后侧即上面已经交待过的右侧加工成有一用于接应来自于相邻门片1前侧的榫合机构14的接应机构15。这里所提到的积极二字,是指在拼接时处于主动状态。
榫合机构14,它包括了延设于第一壁板11前侧侧沿处的随第一壁板11成形时一体成形的第一榫舌141、挡突142及延设于第二壁板12前侧侧沿处的随第二壁板12成形时一体成形的导突143、第二榫舌接应腔144。第一榫舌141的表面略低于第一壁板11的表面,两者之间构成有一个台阶1411程度的落差,挡突142位居第一榫舌141的后部,并且保留有一定的间距,自第一榫舌141的顶端到挡突142之间的距离应当是与下面还要详述的第一榫舌插置腔1511的长度相适应的,而自挡突142底端面到第一壁板11的表面的距离应是与第一榫舌插置腔1511的高度(也可称深度)相吻合的。导突143、第二榫舌接应腔144随第二壁板12成形时一起成形,导突143大体上对应于挡突142,在导突143的底部即底表面被加工成呈圆弧形的导突导向面1431的功用将由申请人在对图2的描述时得到明晰,简而言之,导突导向面1431在装配(拼接)时是与第二榫舌导向面1531相融洽的,互为导引。第二榫舌接应腔144位居导突143的后部,并且腔口朝下(以图示状态为例)。
接应机构15,它包括了延设于第一壁板11后侧侧沿处的随第一壁板11成形时一体成形的第一榫舌挡脚151、第二榫突挡152及延设于第二壁板12后侧侧沿处的随第二壁板12成形时一体成形的第二榫舌153、导突接应腔154。第一榫舌挡脚151位居第二榫突挡152的后部,并且两者之间还构成有第一榫舌插置腔1511,而腔口向上的导突接应腔154位居第二榫舌153的后部。由上述说明可以知道,整个接应机构15的接应对象应当是另一单元的门片1的榫合机构14。
请参阅图2,该图给出了各单元前、后侧顺序平行排列,两相邻单元之间前、后侧相接而拼接成整幅车厢板的过程,由于门片1的数量是不受具体限制而依据实际所需的,因此申请人以两枚门片1的拼接为例进行说明。将图中所示的右边的一枚门片1前侧的榫合机构14榫合到左边的一枚门片1后侧的接应机构15中,拼接时的第一步,先将右边的一枚门片1的前侧按图示教导的倾斜状态对准左边的一枚门片1的后侧,此时,第一榫舌挡脚151抵挡在台阶1411上,而第一榫舌141被嵌入或称插入第一榫舌插置腔1511中,挡突142与第二榫突挡152相对应,具体见图(a)。接着,作第二步的动作,将右边的一枚门片1略以施加向下扳的力,并且按住左边的门片1,使挡突142的壁体与第二榫突挡152相配合,挡突142整体地进入第一榫舌插置腔1511的腔尾端,即与第二榫突挡152相接触并且由第二榫突挡152对其限位。与此同时,导突143的导突导向面1431与第二榫舌153的第二榫舌导向面1531相接触,具体见图(b)。最后,进而对右边的门片1施加向下压的力,并且按住左边的门片1不致于上翘,使导突143进入到导突接应腔154中,呈现出图(c)的状态,即完成了拼接,如此效仿而将一枚枚门片1拼接成依需幅面的车厢板。
请参阅图3,由于图2拼接后的车厢板是不能直接安装到诸如运钞车、各种厢式车上去的,因此必须在首枚门片1的前侧和末尾一枚门片1的后侧分别拼接起安装过渡用的第一、第二安装接应板2、3,拼接方式如同对图2的描述。
请参阅图4,该图示意了拼接有第一、第二安装接应板2、3后的车厢板配置于运钞车4上的应用实例,第一安装接应板2的上沿通过铰链与运钞车4的车厢顶板41的侧沿铰链连结,而第二安装接应板3的下沿置入到运钞车4的底盘42上所预设的轨道中。整幅车厢板的启、闭通过车辆上的气动或液压装置实现。由于图4所示的运钞车的厢体高大,因此在整幅车厢板5的中部加设有铰链51并且同样用第一、第二安装接应板2、3进行过渡,在这种情况下,车厢板5的开启方式表现为可折合式开启。
在上面,申请人虽然仅提及了厢式车的车厢板采用本发明的门片1拼接,但完全可以感悟到在其它场合例如翼开式车库门采用本发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