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7754B - 符号时序检测方法和装置以及前导码检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符号时序检测方法和装置以及前导码检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27754B CN101127754B CN2007101416103A CN200710141610A CN101127754B CN 101127754 B CN101127754 B CN 101127754B CN 2007101416103 A CN2007101416103 A CN 2007101416103A CN 200710141610 A CN200710141610 A CN 200710141610A CN 101127754 B CN101127754 B CN 1011277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rror detection
- sequential
- correlation
- symbol
- lead c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6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impulse radio
- H04B1/7183—Synchron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73—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synchronisation parameters
- H04L27/2675—Pilot or known symb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检测执行单元的复相关单元计算接收的信号和固定的前导码码型之间的相关性,并顺序获取相关性结果。相关性峰值检测部将相关性结果R的最大值更新为相关性峰值并保持它。错误检测阈值产生部将相关性峰值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相关性峰值乘以系数α(0<α<1),以获取错误检测阈值。在从该时序开始具有预定长度的符号时序确定周期中,由相关性峰值检测部所检测和保持的相关性峰值没有被更新,并且在定义在该符号时序确定周期内的错误检测确定周期中,出现超出错误检测确定阈值的相关性结果的次数小于预定数量的条件下,错误检测确定部和控制部将该相关性峰值的时序确定为符号时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猝发(burst)通信系统中检测符号时序(symboltiming)和前导码(preamble)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领域,使用猝发通信系统,该系统将由特定标准下的分组等组成的信号数据作为一个单元(猝发或分组)。这种分组或猝发包括在其头部的前导码信号(此后其也被简称作前导码)。该前导码由用于使用中的频率的同步部分和用于检测所发送符号的头部的符号时序同步部分构成。当接收到这种分组时,必须执行同步处理,比如使用前导码对符号时序等等的检测。因为前导码信号不包括将被发送的数据(此后其也被称作有效载荷),所以需要最小化用于同步处理的该前导码,以降低电路尺寸并提高同步处理的速度。例如,OFDM(正交频分复用)分组的前导码由被附加在有效载荷之前的多个短符号构成。
对于OFDM的接收机中的前导码检测,例如已知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5-039597中描述的技术。该技术搜索所接收的OFDM分组和预存的固定的前导码码型(pattern)之间的相关性,并且检测在该相关性结果中的峰值。然后,该技术测量峰值超过边界检测阈值(这在以后会描述)的次数,并测量该峰值的循环周期,从而确定短符号的位置。使用确定的短符号的位置,当下一个峰值应该出现的位置的相关性结果没有超出边界检测阈值时,该技术检测就在上述位置之前并超出边界检测阈值的峰值位置,作为短符号和数据区域之间的边界。
尽管在其他技术中边界检测阈值是固定值,但是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5-039597中所公开的技术使用通过将相关性结果中的峰值乘以比1小的系数所获得的数值作为边界检测阈值。因此即使是在固定的接收信号的级别改变的时侯,也能无故障地检测前导码,所以使得该检测不依赖于接收环境。
因为这种前导码检测方法通过使用符号时序确认符号周期性来检测前导码,所以准确地检测符号时序是很重要的。
作为UWB(超宽带)通信方法,存在有MB-OFDM(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MB-OFDM在标准ECMA-368高规格超宽带PHY和MAC标准(Standard ECMA-368 High Rule Ultra Wideband PHY and MAC Standard)(Http://www.ecma-international.org/publications/files/ECMA-ST/ECMA-368.pdf)中被详细描述。MB-OFDM系统使用在多个频带之间的跳跃来执行通信,以通过较低的传输功率实现宽带通信,这是UWB通信的特性。跳频是扩频的一种形式,并且它是使用发射机和接收机都知道的跳跃序列,通过以给定的时间间隔在特定通信频带内切换载波频率来发送信号的方法。
在MB-OFDM中,前导码信号也是经由跳频来发送的。图17显示了MB-OFDM分组中前导码信号的例子。该前导码信号由24个符号(S0至S23)组成并且经由三个频带(频带1、频带2和频带3)之间的跳跃来发送的。接收机根据跳跃序列将所接收的频率与跳频同步,接收三个频带上的符号并将其解调。为了与跳频同步,必须确保能够检测到经由跳频发送的前导码。为此,接收机在开始接收时将所接收的频率设定为等待频段(例如,图17中显示的频段1),以建立符号时序同步,然后检测前导码。
在检测前导码之后,该接收机开始跳频并使用在那之后所接收的前导码信号执行所示的24个符号中的初始获取,比如AGC(自动增益控制)、AFC(自动频率控制)和帧同步。在图17的例子中,如果AGC、AFC和帧同步所需的符号数目为19(S5至S23),那么可用于符号时序同步的符号仅为2个:S0和S3。
因此,在执行跳频的MB-OFDM系统中,对可用于前导码检测的符号数目存在限制,并且有必要通过较小数量的符号来建立符号时序同步。
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5-039597中所公开的前导码检测技术,搜索固定的前导码码型和所接收的符号之间的相关性,并检测相关性结果中的峰值作为符号时序。然而,存在错误检测的可能性,即不同于前导码信号的信号被检测为前导码信号,这会导致接收机较低的吞吐量。这会在后面参考图18和19来详细描述。
图18显示了通过检测固定的前导码码型和所接收的信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中的峰值来实施前导码检测的技术的概念。如图18所示,该技术对每个接收的信号(图18中的猝发分组200)搜索与固定码型的相关性,以获取相关性结果107。然后利用相关性结果在所接收信号和该固定码型相匹配时,也就是,当它们同步时,该相关性结果107成为峰值,其从相关性结果107中确定峰值。具体地,该技术将该相关性结果107与预设的默认峰值检测阈值相比较,并检测满足以下条件的相关性结果107:其大于该默认峰值检测阈值,其是到目前为止在相关性结果107中的最大值,并且在后续预定周期(即根据符号长度打开的检测窗口,或图18中的峰值检测范围)中不存在更大的相关性结果107。当检测到该峰值时,假设符号时序同步已建立,其通过激活图18中的峰值检测结束信号103来结束该峰值检测。因为在图18的例子中该峰值已经在时序B0被检测到,所以该时序B0被确定为符号时序。
之后,该技术在每个距离B0为符号长度倍数的位置打开检测窗口,并且在每个检测窗口的位置(图18中的边界检测时序105)将该相关性结果与边界检测阈值(峰值与预定系数的乘积,在图18的例子中为0.5)相比较。
然后,如果该相关性结果在特定边界检测时序105上在该边界检测阈值之下,那么该技术获取就在该特定边界检测时序105之前的边界检测时序105作为前导码信号和数据之间的边界时序。在图18的例子中,在检测窗口位置B1到B3的相关性结果107大于边界检测阈值,而在位置A的相关性结果107落在边界检测阈值之下。因此,就在时序A之前的时序B3被确定为前导码信号和数据之间的边界。
下面参考图19中显示的接收信号(猝发分组300)来讨论根据该技术的检测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机在接收前导码信号之前接收另一个信号(图19中的非前导码信号)。对于该非前导码信号同样确定相关性结果107。例如,考虑到峰值在时序C0被检测到的情况。根据上述技术,基于峰值检测而确定符号时序。然而,由于时序C0是用于非前导码信号的,所以错误的符号时序被确定,并且在错误的符号时序基础上打开检测窗口。因此,相关性结果107和边界检测阈值之间的比较在时序C1、C2、C3和C4被执行。因为在时序C0还通过相关性结果107确定边界检测阈值,所以当在时序C1和C2的相关性结果大于该边界检测阈值并且在时序C3的相关性结果小于该边界检测阈值时,时序C2被确定为前导码信号和有效载荷之间的边界时序,因此得到了错误检测。
此外,因为接收的信号级别可以基于接收环境的恶化而改变,比如在多径环境下或在执行AGC之前,因此有必要设定较低的默认峰值检测阈值以防止错过峰值检测。因此,大于默认峰值检测阈值的相关性结果也有可能出现在非前导码信号中,这将引起上述问题。
此外,因为在从非前导码符号所确定的符号时序处的峰值,相对于其它时序中的相关性结果并不足够大,因此非常有可能在除了真正符号位置D1到D4之外的位置的相关性结果也超出了基于该峰值设定的边界检测阈值。在图19的例子中,在不是符号位置的时序C1和C2处的相关性结果超出了在时序C0的相关性结果,导致了基于周期性的误检测的前导码错误检测。
此外,一旦符号时序被确定,上述技术不检测检测窗口之外的周期(即两个相邻边界检测时序105之间的时间间隔;例如,在图19中在C1和C2之间、C2和C3之间等等)周期中的峰值。因此,尽管在真正符号时序(即在时序D1)的相关性结果107大于在时序C0的相关性结果107,也不能够改正错误地确定符号时序C0。
作为避免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法,存在这样一种技术,即使在符号时序被确定之后也能够保持检测检测窗口之外的周期中的峰值,以便检查是否存比在符号时序处的相关性结果大的相关性结果,并且如果存在,那么执行峰值的更新和符号时序的重检测。然而,因为在像MB-OFDM这样具有较少数量可用于符号时序同步的符号的接收信号中,用于这种检查的机会很小,因此很可能不能发现符号时序的错误检测。
符号时序的错误检测将导致前导码的错误检测,这将导致较低的传输吞吐量。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符号时序检测方法。当从由具有前导码的分组组成的接收信号中检测符号时序时,其中该前导码包括设置在数据头部的周期性分配的符号,该方法顺序地获取指示接收信号和前导码的固定码型之间的相关性的相关性结果,更新并保持顺序获取的相关性结果的最大值,然后在从该时序开始具有预定长度的符号时序确定周期中,当前保持的最大值没有被更新,并且在定义在符号时序确定周期内的错误检测确定周期中,超出错误检测确定阈值的相关性结果的出现次数小于预定数量的条件下,将该最大值时序确定为符号时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前导码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上述符号时序检测方法检测符号时序,并且基于检测到的符号时序在根据符号长度打开的周期性确认窗口中确认符号的周期性,以此执行前导码的检测。
上述方法可以使用在装置、系统或程序中,它们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也是有效的。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能够增强符号时序检测的准确性,并从而提高在猝发通信系统中前导码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对特定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优势和特点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前导码检测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2是显示图1中前导码检测装置的相关性峰值检测部的配置的框图;
图3是显示图1中前导码检测装置的错误检测确定部314的配置的框图;
图4是显示图1中前导码检测装置中前导码确定部316的配置的框图;
图5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每个周期的第一视图;
图6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每个周期的第二视图;
图7是图1中前导码检测装置的检测执行单元的处理的时序图的示例;
图8A和图8B是显示图1中前导码检测装置中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显示图1中前导码检测装置中处理流程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10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前导码检测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11是显示图10的前导码检测装置中处理流程的第一流程图;
图12是显示图10的前导码检测装置中处理流程的第二流程图;
图13是显示图10的前导码检测装置中处理流程的第三流程图;
图14是显示图10的前导码检测装置中处理流程的第四流程图;
图15是显示图10的前导码检测装置中处理流程的第五流程图;
图16是显示图10的前导码检测装置中处理流程的第六流程图;
图17是描述MB-OFDM中的前导码的视图;
图18是描述根据现有技术的前导码检测方法的视图;以及
图19是描述在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说明性实施例在此描述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利用本发明的教导可以实现许多可选实施例,并且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为示意目的所示的实施例。
现在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前导码检测装置300包括天线301、RF(射频)单元302、A/D转换单元303、复相关单元311、和检测执行单元400。天线301接收无线频带中的信号并将其输出到RF单元302。RF单元302将该无线频带中的信号转换成复基带信号(图1中的I和Q)。A/D转换单元303包括A/D转换器,使得其将复基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该复相关单元311存储前导码信号的固定码型以使其确定来自A/D转换单元303的数字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并输出相关性结果R到检测执行单元400。
检测执行单元400包括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前导码检测阈值产生部315、前导码确定部316、错误检测阈值产生部313、错误检测确定部314、和用于控制这些部并获取前导码检测结果W的控制部317。
该控制部317起符号时序检测控制器和前导码检测控制器的功能。错误检测阈值产生部313、错误检测确定部314和控制部317的一部分形成符号时序确定部分。前导码检测阈值产生部315和前导码确定部316形成了周期性确认部分。
在以下详细描述控制部317。该控制部317提供相关性峰值检测使能信号Q3和相关性峰值重置信号Q2给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并提供错误检测确定使能信号G2给错误检测确定部314,以及提供前导码确定使能信号K2给前导码确定部316。在以下描述中,“激活”的信号表示“1”,而“非激活”的信号表示“0”。
在来自控制部317的相关性峰值检测使能信号Q3是激活的周期期间(以下称作相关性峰值检测周期),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更新从复相关单元311提供的相关性结果R的最大值并保持它(以下称作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并保持其数值和时序。因此,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保持从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开始(或者如果数值在开始之后被重置的话,从重置时间开始)一直到目前的最大值。该最大值以下被称作相关性峰值P。图2显示了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的配置。
参考图2,该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包括相关性掩码部800、相关性峰值保持部802、和比较器801。
相关性掩码部800执行掩码处理,对在相关性峰值检测使能信号Q3是非激活的间隔期间输入的相关性结果R其输出“0”,而其在相关性峰值检测周期期间不执行掩码处理,并输出该相关性结果R而不作任何改变。通过相关性掩码部800获取的相关性掩码部输出M被输入到相关性峰值保持部802和比较器801。
相关性峰值保持部802保持相关性峰值P(初始值=0)。比较器801将相关性掩码部输出M与保持在相关性峰值保持部802中的相关性峰值P相比较。如果相关性掩码部输出M大于该相关性峰值P,那么比较器801设定相关性峰值时序信号Q1为“1”,以指示检测到新的相关性峰值的时序。另一方面,如果该相关性掩码部输出M等于或小于相关性峰值P,那么比较器801设定相关性峰值时序信号Q1为“0”,以指示没有检测到新的相关性峰值。相关性峰值时序信号Q1被输入到相关性峰值保持部802以及控制部317。
相关性峰值保持部802更新并保持该相关性峰值P。具体地,如果存在大于所保持的相关性峰值P的相关性掩码部输出M,那么该相关性峰值保持部802将该相关性峰值P更新为相关的相关性掩码部输出M。在更新时,该相关性峰值保持部802将更新的相关性峰值P输出到前导码检测阈值产生部315和错误检测阈值产生部313。此外,当来自控制部317的相关性峰值重置信号Q2变成激活的时候,相关性峰值保持部802将该相关性峰值P重置为初始值“0”。
在现有技术中,将这样的最大值的时序确定为作为符号时序,该最大值在先前的相关性结果中最大,并且从那点开始在具有预定长度的符号时序确定周期中的没有超过该最大值的相关性结果。符号时序确定周期的长度比符号长度短并且其根据规范等来设定。
另一方面,该实施例除了基于该最大值在符号时序确定周期中不存在比该最大值更大的相关性结果的条件下确定符号时序之外,还确认最大值的时序是真正的符号时序。错误检测确定部314执行该确认过程。图3显示了错误检测确定部314的配置。
错误检测确定部314包括比较器700、错误检测数量计数器701、和比较器702。
比较器700将从复相关单元311提供的相关性结果R与从错误检测阈值产生部313提供的错误检测阈值N(其在以后将被详细描述)进行比较。如果该相关性结果R大于该错误检测阈值N,那么该比较器700输出“1”以指示这种状态。另一方面,如果该相关性结果R等于或小于该错误检测阈值N,那么比较器700输出“0”以指示这种状态。
错误检测数量计数器701对在来自控制部317的错误检测确定使能信号G2是激活的或“1”的周期(即在符号时序确定周期中定义的错误检测确定周期)期间,比较器700的输出变成“1”的时候的次数进行计数,并将结果输出到比较器702。错误检测数量计数器701由指示“0”的错误检测确定使能信号G2初始化,以使得计数值返回到其初始值“0”。
比较器702将错误检测数量计数器701的输出与预设的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相比较,以获取错误检测确定结果G1,并将其输出。具体地,当错误检测数量计数器701的输出大于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时,比较器702输出“1”指示出现错误检测,否则,其输出“0”指示没有出现错误检测。
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是这样的一种阈值,当在错误检测确定周期期间检测到大于错误检测阈值N的相关性结果R的次数超出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时,当前保持在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中的相关性峰值不是真正的符号时序处的相关性结果,其指示了错误检测。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优选地大于1,并且其是由系统仿真所确定的最小值,以使得其即使在没有被确定为错误检测时也没有影响或具有可忽略的影响。在这个例子中,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被设定为“3”。通过比较器702获取的错误检测确定结果G1被输入到控制部317。
由错误检测确定部314使用的错误检测阈值N是由错误检测阈值产生部313提供的。在这个实施例中,错误检测阈值产生部313根据从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输出的相关性峰值P产生错误检测阈值N。具体地,其通过将相关性峰值P乘以系数α(0<α<1)来产生该错误检测阈值N。α的数值是由系统仿真确定的最小值,以使得不会存在对要被检测的前导码的检测的忽略,或者即使有,在错误检测的错误确定中其影响也是可以忽略的。其在这个例子中被设定为0.5。
在保持在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中的相关性峰值P没有更新,也就是,在符号时序确定周期期间,来自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的相关性峰值时序信号Q1没有变成激活的,并且在错误检测确定周期期间,来自错误检测确定部314的错误检测确定结果G1没有变成激活的条件下,控制部317将保持在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中的相关性峰值P的时序确定为符号时序,从而确定符号时序。
图5显示了直到符号时序被检测到之前的峰值检测周期、符号时序确定周期和错误检测确定周期,以及它们的关系。
图5中的点A1指示了由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执行的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的起始点或重置点。假设在从A1到A2的周期期间,相关性结果的最大值出现在A2,并且该值被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保持为相关性峰值P。确定相关性峰值P的时序是否是符号时序的周期,即符号时序检测周期T2,是从A2到A4的周期。该周期是预设的,从相关性峰值P开始。如果相关性峰值P的时序是符号时序,那么距离该时序一个符号距离的时序是下一个符号时序,并且在这两个相邻符号时序之间不应有大于该相关性峰值P的相关性值。因此,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被设定为从相关性峰值P的时序到就在下一个符号时序之前的点,也就是例如从相关性峰值P到距离该相关性峰值P一个符号长度的时序之前的1个或几个时钟的点。然后检测在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内是否存在大于该相关性峰值P的相关性结果。
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是设定在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内的时间间隔。在这个实施例中,其开始于距离相关性峰值P为T0的点A3,并结束于点A4,其与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的结束点相同。将在下面描述设定这个间隔的目的和在这个间隔中执行的处理的细节。
在这个实施例中,当确定图5中所示的相关性峰值P的时序A2是否是符号时序时,在相关性峰值P在基于该点A2而设定的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期间没有被更新,并且错误检测确定结果G1在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期间没有变成激活的条件下,控制部317将该时序A2确定为符号时序。
此外,当来自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的相关性峰值时序信号Q1变成激活,并且相关性峰值P在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的任意点被更新时,控制部317做出控制以确定所更新的相关性峰值P的时序是否是符号时序。具体地,控制部317基于所更新的相关性峰值P,设定新的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和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并确定所更新的相关性峰值P在新的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期间是否被进一步更新,以及确定在新的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期间,从所更新的相关性峰值P获取的大于新的错误检测阈值N的相关性结果的出现次数,是否超出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
此外,当错误检测确定结果G1在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期间的任意点变成激活时,控制部317做出控制以重置由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保持的最大值,并从该重置点开始执行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然后确定由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最新检测到的相关性峰值P的时序是否是符号时序。
因为在符号时序处的相关性结果是远大于在不同于符号时序的其它时序处的相关性结果的级别,所以如果由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保持的相关性峰值P的时序是符号时序,那么,在基于这种相关性峰值P所设定的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期间,超过根据该最大值而获得的错误检测阈值N的相关性结果的出现次数应该是较小的。相反,在不同于符号时序的时序处的相关性结果,比如从非前导码信号检测到的相关性结果的相关性峰值P,相对于在其他时序处的相关性结果来说是不够大的。因此,超出根据最大值获取的错误检测阈值N的相关性结果的出现次数,在基于这种相关性峰值P而设定的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期间,应该是较大的。
使用上述假设,该实施例的前导码检测装置300除了在基于相关性峰值P所设定的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期间不存在超出该相关性峰值P的相关性结果的条件下之外,还在设定在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内的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期间,超出通过将相关性峰值P乘以系数α而获得的错误检测阈值N的相关性结果的出现次数等于或小于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的条件下,确定由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所保持的相关性峰值P的时序是否是符号时序。这降低了出现符号时序的错误检测的可能性,从而更准确地检测符号时序。
此外,因为该实施例的前导码检测装置300在被设定在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内的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期间,对错误检测的出现执行确定,所以即使在可用于符号时序同步的符号数量较小时该检测也是持续的。
此外,错误检测确定部314使用大于1的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并且除非超出错误检测阈值N的相关性结果的出现次数大于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否则不确定它是错误检测。这减少了出现对由较大的相关性结果所引起的错误检测的错误确定的可能性,该较大的相关性结果是由于在多径等中延迟的波而引起的或由于热噪声而偶然出现的。
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可以是与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相同的间隔。在这个实施例中,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的起始点A3位于距离如图5中显示的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的起始点A1为T0的位置。在符号时序附近可能由于多径等而出现相对较大级别的延迟的波。通过将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的起始点设定在作为确定目标的相关性峰值P之后延迟了特定周期(图5中的T0)的位置,可以将延迟波排除在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之外。这防止了对由延迟波所引起的较大的相关性结果执行错误检测的确定,从而避免了接收灵敏度的恶化。
周期T0此后被称作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为了防止由于存在相对较大级别的延迟波而对错误检测的错误确定,周期T0的长度根据传输方法和接收环境而设定,以包括延迟波可能出现的尽可能长的周期以及尽可能短以防止对错误检测的确定的忽略。例如,在MB-OFDM中,如果一个周期是1/528MHz的话,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可以是37个周期(37/528MHz)。
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的长度是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已经被排除在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之外的间隔,并且其根据传输方法和接收环境而设定。例如,在MB-OFDM中,如果一个周期是1/528MHz的话,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可以是123个周期(123/528MHz)。
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是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和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的和。
以上描述了直到符号时序被确定之前的每个周期。在这个实施例中,在符号时序被确定之后继续对所确定的符号时序是否是真正的符号时序进行确定。为了在符号时序的确定之后区分每个周期,在符号时序的确定之前的该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和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在下文中分别被称作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和第一符号时序确定周期。直到符号时序被确定之前执行的由错误检测阈值产生部313、错误检测确定部314和控制部317的一部分所做的处理在以下被称作符号时序确定处理。
前面描述了检测执行单元400的符号时序确定部分的处理,检测执行单元400的符号时序确定部分是错误检测阈值产生部313、错误检测确定部314和控制部317的一部分。根据对符号时序的确定,控制部317激活前导码确定使能信号K2以使其被发送到前导码确定部316。这将开始前导码检测阈值产生部315、前导码确定部316和控制部317的一部分对前导码的检测。
来自控制部317的前导码确定使能信号K2使前导码确定部316确认符号位置的周期性。其在周期性确认窗口中被激活,该窗口基于由符号时序确定部分所获取的符号时序根据符号长度而被打开。因为符号被周期性地分配,所以距符号时序的距离是符号长度的倍数的位置,应该是前导码中的符号位置,并且在这种位置中的相关性结果应该具有较大级别。周期性确认窗口的位置被设定为包括这种位置。周期性确认窗口在以下也被称作前导码确定周期。
在来自控制部317的前导码确定使能信号K2是激活的间隔(也就是前导码确定周期)期间,前导码确定部316将相关性结果R与从前导码检测阈值产生部315提供的前导码检测阈值D(其将在以后详细描述)相比较。基于该比较结果,前导码确定部316输出指示周期性是否被确认的前导码确定结果K1。参考图4,前导码确定部316包括相关性掩码部600和比较器601。
相关性掩码部600执行掩码处理,对于在前导码确定使能信号K2是激活的间隔期间输入的相关性结果R,其输出“0”,而在前导码确定周期其不执行掩码处理并没有任何改变地输出相关性结果R。
比较器601将相关性掩码部600的输出与前导码检测阈值D相比较,并输出前导码确定结果K1。具体地,如果相关性掩码部600的输出大于前导码检测阈值D,那么比较器601输出“1”以指示前导码确定或周期性确认成功。如果不大于,那么比较器601输出“0”以指示前导码确定或周期性确认失败。
由前导码确定部316所使用的前导码检测阈值D由前导码检测阈值产生部315提供。前导码检测阈值产生部315根据从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输出的相关性峰值P产生前导码检测阈值D。具体地,其通过将相关性峰值P乘以系数β(0<β<1)来产生前导码检测阈值D。β的值是由系统仿真确定的最小值,以使得没有对要检测的前导码的检测的忽略,或者如果有的话,其影响也是可以忽略的,并且在这个例子中其被设定为0.2。
基于前导码确定部316的确定结果,控制部317获取指示前导码是否被检测到的前导码检测结果W。具体地,当前导码确定部316对前导码的确定连续成功预定次数时,控制部317输出“1”作为前导码检测结果W以指示前导码被检测到。“预定次数”是1或更多,并且优选地为2或更多。在这个实施例中,考虑到在检测中速度和精度的平衡,其为2。
如前面所述,该实施例的控制部317做出控制,以在符号时序被检测到之后继续对所确定的符号时序是否是真正的符号时序进行确定。图6显示了在符号时序被确定之后的周期以及这些周期的关系。
在图6中,相关性峰值P的时序A2被确定为符号时序。这是在第一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的结束点A4的时序处确定的。
根据符号时序的确定,控制部317激活前导码确定使能信号K2,以使得前导码确定部316确认周期性。周期性的确认在周期性确认窗口中执行。在图6中,从A4到B2的周期是周期性确认窗口或前导码确定周期T3。如果相关性峰值P的时序A2是真正的符号时序,那么在图6的时序B1处应该有超出前导码检测阈值D的相关性结果,从而该周期性确认成功。在这个实施例中,对于前导码检测的条件是周期性确认连续两次成功。因此,如果周期性确认在第一前导码确定周期中成功,那么控制部317设定第二前导码确定周期(在点B4之后,在图6中未显示),并使得前导码确定部316执行该第二次确认。另一方面,如果该周期性确认在第一前导码确定周期中失败,或者如果周期性确认在第一前导码确定周期中成功而在第二前导码确定周期失败,那么控制部317确定没有检测到前导码,并控制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重置相关性峰值P,并且从该重置点开始重新尝试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以及符号时序确定处理。
前导码确定周期T3的长度是根据通信方法和接收环境来确定的。例如,在MB-OFDM中,如果一个周期是1/528MHz的话,前导码确定周期T3可以是10个周期(10/528MHz)。
此外,在符号时序被确定之后,控制部317将不包括前导码确定周期T3的间隔设定为相关性峰值检测周期,以使得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在图6所显示的间隔期间继续。因为由此确定符号时序A2是否是真正的符号时序,所以相关性峰值检测周期还作为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6。为了区分在对符号时序的确定之前的第一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该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6在下文中被称作第二符号时序确定周期。
第二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6也包括错误检测确定周期(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5)和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4)。
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4的长度是根据传输方法和接收环境而选择的优值。例如,在MB-OFDM中,如果一个周期是1/528MHz的话,该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4可以是32周期(32/528MHz)。
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5的长度也是根据传输方法和接收环境而确定的。例如,在MB-OFDM中,如果一个周期是1/528MHz的话,该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5可以是123个周期(123/528MHz)。
在第二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6期间,确定时序A2是否是真正的符号时序。该确定处理和在确定时序A2不是真正的符号时序之后的处理,与在符号时序被确定之前所执行的那些是一样的,因此在此不再详述。
如果在前导码确定周期T3中前导码确定成功,并且在从时序B2到B4的第二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6中,没有出现相关性峰值P的更新和对错误检测的确定,那么控制部317在时序B4之后基于符号时序A2设定第二前导码确定周期,以执行第二前导码确定,并控制前导码确定部316再次执行周期性确认。如果该周期性确认在第二前导码确定周期中也成功,那么控制部317输出“1”作为前导码检测结果W,以指示检测到前导码。
如上所述,在符号时序被确定之后,该实施例执行对所确定的符号时序是否是真正的时序的确定,因此有效地防止了对符号时序的错误检测以及对前导码的错误检测。
下面将参考图7至9来进一步详细描述在检测执行单元400中的处理。
图7显示了由检测执行单元400执行的用于在图7顶部所示的猝发分组的处理的时序图。图8和9显示了控制部317的流程图。在图7顶部所示的猝发分组是复基带信号,该信号由RF单元302和A/D转换单元303将其数字化。相关性结果R是由复相关单元311对于该复基带信号确定的相关性结果。
在以下将参考图7的例子描述在图8和9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
参考图8A和图8B,检测执行单元400在前导码检测的开始初始化每个功能块(S1000)。
具体地,控制部317将相关性峰值重置信号Q2、错误检测确定使能信号G2、前导码确定使能信号K2、前导码确定结果W和两个前导码确定标记(将在稍后说明)初始化为“0”,还将内部定时器(未示出)初始化为“0”。控制部317具有两个前导码确定标记,其指示了由前导码确定部316执行的周期性确认的结果。这两个前导码确定标记分别对应于由前导码确定部316所执行的两次周期性确认,并且当前导码确定结果K1是激活的时,它们被激活。
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将相关性峰值P和相关性峰值时序信号Q1初始化为“0”。
错误检测确定部314将错误检测数量计数器701的计数值和错误检测确定结果G1初始化为“0”。
错误检测阈值产生部313和前导码检测阈值产生部315分别将错误检测阈值N和前导码检测阈值D设定为“0”。
控制部317激活相关性峰值检测使能信号Q3,以开始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的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并且控制部317的定时器(未示出)开始自启动(self-running)。
在此之后,根据来自复相关单元311的当前相关性结果R的输出,控制部317检查基于先前相关性结果R的错误检测确定结果G1的状态(S1002)。如果该结果是指示出现错误检测的“1”(S1002中的“是”),那么控制部317将相关性峰值重置信号Q2设定为“1”,以使得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初始化相关性峰值P(S1127),并且还执行初始化处理A(S1128)。参考图9,在步骤S1128中的初始化处理A包括定时器初始化(S111)以设定定时器为“0”,以及标记初始化(S112)以设定两个前导码确定标记为“0”。如图9所示,在初始化处理A之后,控制部317使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1002,以重复从重置点开始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02中的检查结果为指示没有错误检测出现的“0”(S1002中的“否”),那么控制部317将处理过程移动到步骤S1003。因为错误检测确定结果G1在初始化之后立刻为“0”,所以该处理过程从步骤S1002进行到步骤S1003。
在步骤S1003,控制部317检查先前相关性结果R是否被检测为相关性峰值P。具体地,如果相关性峰值时序信号Q1为激活的或“1”,那么就确定先前相关性结果R被检测为相关性峰值P,也就是,相关性峰值P被更新(步骤S1003中的“是”)。因此,该过程执行初始化处理A(S1128),并以更新的相关性峰值P开始重复从步骤S1002开始的处理。
如果在步骤S1003中相关性峰值时序信号Q1是“0”,那么该过程进行到步骤S1004,确定先前相关性结果R没有被检测为相关性峰值P(S1003中的“否”)。因为相关性峰值时序信号Q1在初始化之后立即为“0”,所以该过程从步骤S1003进行到步骤S1004。
在图7的例子中,到目前为止的相关性结果R中的最大值P1被检测到,在所检测到的最大值P1的时序处相关性峰值P被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更新,并且P1被保持为相关性峰值P。因此,从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输出的相关性峰值时序信号Q1被设定为“1”。因此错误检测阈值N被设定为P1和系数α的乘积N1,并且前导码检测阈值D被设定为P1和系数β的乘积D1。此外,定时器被重置为“0”。
然后,该过程从步骤1004开始执行对被保持为相关性峰值P的P1的时序是否是符号时序的确定。
如前面描述的,对在符号时序的确定之前保持在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中的相关性峰值P的时序是否是符号时序的确定,是在图5中显示的第一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期间执行的。该第一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包括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和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
如果基于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当前保持的相关性峰值P,当前相关性结果的时序处于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中(即,定时器指示T0或以下),则控制部317保持相关性峰值检测使能信号Q3为激活的,以此使得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继续执行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S1004中的“是”、S1114)。在这个周期内,控制部317将错误检测确定使能信号G2和前导码确定使能信号K2保持为“0”,因此阻止了错误检测确定和前导码确定。
作为步骤S1114中处理的结果,如果当前相关性结果大于由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当前保持的相关性峰值P,那么该相关性峰值P被更新,并且输入到控制部317的相关性峰值时序信号Q1变成激活的。另一方面,如果当前相关性结果等于或小于当前保持的相关性峰值P,那么不更新相关性峰值P,并且相关性峰值时序信号Q1不变成激活的。
在步骤S1114中的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之后,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1002以基于下一个相关性结果执行所述确定。
在图7的例子中,在P1基础上的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图7中的周期F1)中的任何相关性结果都不超出P1。因此,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结束而不更新相关性峰值P,并且该过程进行到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中的处理(S1114,步骤S1002中的“否”,步骤S1003中的“否”,以及步骤S1004中的“否”)。
如果相关性结果超出了由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当前保持的相关性峰值P,并且该相关性峰值P在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期间的任意点被更新,那么控制部317执行初始化处理A,并控制该过程以更新的相关性峰值P开始重复从步骤S1002开始的处理(S1002中的“否”,S1003中的“是”,S1128)。
在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中,控制部317允许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继续执行相关性峰值检测,并且进一步控制错误检测确定部314执行错误检测确定(S1005中的“是”,S1115)。
如果当前相关性结果R大于所保持的相关性峰值P,那么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更新该相关性峰值P,并激活将被输出到控制部317的相关性峰值时序信号Q1。
另一方面,如果当前相关性结果R等于或小于保持的相关性峰值P,那么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不更新该相关性峰值P,使得相关性峰值时序信号Q1不变成激活的。
错误检测确定部314确定当前相关性结果是否大于错误检测阈值N,并且如果大于,那么将错误检测的数量增加1,并且将总数量与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相比较。作为比较结果,如果错误检测数量大于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那么错误检测确定部314激活错误检测确定结果G1。另一方面,如果错误检测数量小于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那么错误检测确定部314不激活错误检测确定结果G1。
在步骤S1115之后,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1002。作为步骤S1115中的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的结果,如果相关性峰值P在先前相关性结果R的时序中被更新,那么控制部317执行初始化处理A,并且控制该过程以更新的相关性峰值P开始重复从步骤S1002开始的处理(S1002中的“否”,S1003中的“是”,S1128)。另一方面,如果相关性峰值P在先前相关性结果R的时序中没有被更新,那么控制部317允许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继续执行相关性峰值检测,并且如果其还处在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中(定时器指示T0或以上且(T0+T1)或以下),则控制错误检测确定部314执行错误检测确定(S1002中的“否”,S1003中的“是”,S1005中的“是”,和S1115)。
此外,作为步骤S1115中错误检测确定处理的结果,如果在先前的相关性结果R的时序确定了错误检测(S1002中的“是”),那么控制部317控制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以初始化相关性峰值P(S1127),并进一步执行初始化处理A(S1128)。在初始化处理A后,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1002以重复从重置点开始的处理。
另一方面,作为步骤S1115中错误检测确定处理的结果,如果在先前相关性结果R的时序处错误检测没有被确定(S1002中的“否”),那么控制部317允许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继续执行相关性峰值检测,并且如果其仍旧处于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中(定时器指示T0或以上且(T0+T1)或以下),则控制错误检测确定部314执行错误检测确定(S1002中的“否”,S1003中的“是”,S1004中的“否”,S1005中的“是”,以及S1115)。
在图7的例子中,确定就在基于P1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图7中的F2)中的相关性结果R的时序P2之前的相关性结果的时序处,出现错误检测。因此,错误检测确定结果G1变为激活的并且步骤S1002中的确定在P2的时序中变成“是”。因此,控制部317激活相关性峰值重置信号Q2,以使得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所保持的数值P1被重置为初始值“0”。此外,控制部317执行初始化处理A,然后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1002以重复从该重置点开始的处理(S1128)。
然后,相关性结果P2被检测为新的相关性峰值P,并且由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保持。对峰值P2执行符号时序确定处理。结果,尽管在根据P2的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F3)中不更新相关性峰值P,但是在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中存在大于P2的相关性结果P3,如图7的例子所示。因此,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将该相关性峰值P更新为P3。因此,在这之后执行对P3是否是符号时序的确定。因为相关性峰值P的更新出现在根据P2的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的中间,所以实际上对P2执行错误检测确定的周期F4的长度,等于或短于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的长度。
此外,在基于P3的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的中间,相关性峰值P被进一步更新为大于P3的相关性峰值P4,如图7所示。因此,执行对P4是否是符号时序的确定。因为对相关性峰值的更新出现在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所以从P3到P3被更新为P4的点的周期F5的长度,等于或短于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的长度。
之后,该过程继续进行,并且在基于P4的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F6)和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F7)中,最大值没有被更新,并且在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F7)中也没有确定错误检测。因此,在基于P4的第一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2(F6+F7)的结尾处,P4的时序被确定为符号时序。
以此确定符号时序。
在确定了符号时序之后的处理从图8A中的步骤S1129开始。控制部317基于所确定的符号时序设定第一周期性确认窗口,其为第一前导码确定周期T3,并且控制前导码确定部316执行前导码确定(S1006中的“是”、S1116)。具体地,相关性峰值检测使能信号Q3被设定为“0”,以禁止相关性峰值检测,前导码确定使能信号K2被设定为“1”,以使得能够进行前导码确定,并且错误检测确定使能信号G2被设定为“0”,以禁止错误检测确定,以此通过前导码确定部316执行周期性确认。
当前导码确定使能信号K2变成“1”时,前导码确定部316清除相关性掩码部600的掩码,并由比较器601将相关性掩码部分600的输出与前导码检测阈值D4相比较。比较器601将当前相关性结果R与从所确定的符号时序处的相关性结果(即由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保持的相关性峰值P)获得的前导码检测阈值D相比较。如果存在超出前导码检测阈值D的相关性结果R,那么比较器601将前导码确定结果K1设定为指示前导码确定成功的“1”。如果前导码确定结果K1变成“1”(S1117中的“是”),那么控制部317将第一前导码确定标记设定为指示第一前导码确定成功的“1”(S1118)。
另一方面,如果前导码确定在第一前导码确定周期T3中没有成功(S1117中的“否”),那么控制部317将相关性峰值重置信号Q2设定为“1”,以使得相关性峰值检测部312初始化相关性峰值P,并进一步执行初始化处理A(S1002中的“否”,S1003中的“否”,S1004中的“否”,S1005中的“否”,S1006中的“否”,S1129中的“否”、S1125和S1128)。然后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1002以重复从该重置点开始的处理。
在图7的例子中,对在基于P4的第一前导码确定周期T3(F8)中的超出前导码检测阈值D4的相关性结果P5,前导码确定成功。
如果第一前导码确定结果是成功的(S1129中的“是”),那么控制部317在基于符号时序的第二前导码确定周期T3之前,设置第二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6(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4和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5的总和),并控制以确认P4的时序是否是真正的符号时序(S1007到S1120)。该确认与在符号时序的确定之前的确认是相同的,并因此在此不再详述。
在图7的例子中,如果在基于P4的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4(图7中的F9)中没有大于P4的相关性结果,而且进一步在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5(图7中的F10)中也没有大于P4的相关性结果,那么不确定错误检测。因此,该过程进行到第二前导码确定(S1009中的“是”)。
在基于符号时序的第二前导码确定周期T3(图7的例子中的F11)中执行第二前导码确定。具体的确定处理(S1121)和响应于确定结果的处理(S1122到S1123,S1100中的“否”、S1126和S1128)与第一前导码确定中的那些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详述。
在图7的例子中,在第二前导码确定周期T3(F11)中第二前导码确定对相关性结果P6成功。
如果第二前导码确定结果是成功的(S1110中的“是”),那么控制部317输出“1”作为前导码检测结果W,以指示检测到前导码(S1111)。对前导码的检测从而结束。
前面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1的前导码检测装置300。在图1中被图示为实施前导码检测装置300的各种处理的功能块的元件,可以实施为CPU、存储器或硬件配置中的其它LSI。其也可被配置为由加载到存储器等中的程序所实施的软件。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那些功能块可被实施为多种形式,比如仅硬件、仅软件或其组合,并且其并不局限于它们中的任何一种。
图10显示了前导码检测装置500,其中图1中的该前导码检测装置300中的检测执行单元400由CPU和存储器所构成。在图10的前导码检测装置500中,功能块与图1的前导码检测装置300中的对应功能块相同,除了检测执行单元550不同于图1中前导码检测装置300的检测执行单元400。因此,那些功能块由与前导码检测装置300中对应功能块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并且在此不再详述。
前导码检测装置500包括天线301、RF单元302、A/D转换单元303、复相关单元311和检测执行单元550。检测执行单元550由CPU 560和存储器570组成,并具有使用相关性结果R从接收信号检测前导码的功能,该相关性结果R被顺序计算并从复相关单元311输出。这种功能是通过读取存储在存储器570上的程序并执行该程序的CPU 560实施的。
下面通过参考图11到16描述检测执行单元550的处理。在以下描述中,术语“相关性结果”和“错误检测数量阈值”被以与图1中显示的前导码检测装置300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相同的意思来使用,并且它们以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检测执行单元550使用七个变量:相关性峰值P、错误检测阈值err_thr、前导码检测阈值det_thr、错误检测数量计数器err_cnt、第一前导码确定标记flag1、第二前导码确定标记flag2、和前导码检测结果W。这些变量具有分别与在前导码检测装置300的描述中使用的相关性峰值P、错误检测阈值N、前导码检测阈值D、错误检测数量计数器701的输出、第一前导码确定标记、第二前导码确定标记和前导码检测结果W相同的意义。而且,周期与图4和5中的那些周期相同。此外,CPU 560所使用的程序包括内部自启动定时器,其在图11中被指示为“定时器”。
图11是显示检测执行单元550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检测前导码的过程中,CPU 560首先执行初始化(S2001)。该初始化处理设定上述变量和定时器为“0”。
在初始化处理之后,CPU 560检查该定时器以确定它是否是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S2002)。如果该定时器指示T0或以下,即意味着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S2002中的“是”),那么CPU 560执行处理3A。
图12显示了该处理3A。该处理是对当前相关性峰值P的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具体地,其将当前相关性结果R与相关性峰值P相比较。如果当前相关性结果R等于或小于该相关性峰值P,那么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2002以继续处理下一个相关性结果R。另一方面,如果当前相关性结果R大于该相关性峰值P,那么该过程进行到处理1A。
图13显示了处理1A。在该处理中,该过程将相关性峰值P更新为相关性结果R(S151),初始化错误检测数量计数器err_cnt(S152),并且将错误检测阈值err_thr更新为通过将新的相关性峰值P乘以系数α而得到的数值(S153)。而且,其将前导码检测阈值det_thr更新为通过将新的相关性峰值P乘以系数β而得到的数值,并且然后初始化定时器为“0”。
在此之后,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2002,以确定新的相关性峰值P是否是符号时序。
尽管在步骤S151中相关性峰值P的更新意味着将当前相关性峰值P更新为更大的相关性结果R,但是其意味着当在处理4A中错误检测被确定时重置该相关性峰值P,这将在以后描述。
参考图11的流程图,如果在步骤S2002中,定时器指示大于T0的数值,即指示不是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那么,检查其是否是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S2002中的“否”、S2004)。该检查基于该定时器是否指示T0的长度和T1的长度之和或以下。当前处理处于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中的事实意味着,在基于该相关性峰值P的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中不存在大于该相关性峰值P的相关性结果R。
图14显示了在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中的处理。如图14所示,该过程首先确定该相关性结果R是否大于该相关性峰值P。如果该相关性结果R大于该相关性峰值P,那么该过程执行处理1A,这已在前面描述(S401中的“是”)。另一方面,如果该相关性结果R等于或小于该相关性峰值P,那么该过程确定该相关性结果R是否大于该错误检测阈值err_thr(S401中的“否”、S402)。
如果该相关性结果R大于该错误检测阈值err_thr,那么错误检测数量计数器err_cnt被加1(S402中的“是”、S403)。如果被增加的错误检测数量计数器err_cnt大于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S404中的“是”),那么该过程执行处理1A。在这种情况下,在处理1A中相关性峰值P的更新意味着重置。
另一方面,如果该错误检测数量计数器err_cnt等于或小于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S404中的“否”),那么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2002而不对这些变量做出任何改变。
此外,在步骤S402中,如果相关性结果R等于或小于错误检测阈值err_thr(S402中的“否”),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2002以处理下一个相关性结果R。
因此,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在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中被执行,并且如果相关性峰值P被更新,那么其确定新的相关性峰值P是否是符号时序。此外,如果在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中超出错误检测数量计数器err_cnt的相关性结果R的出现次数大于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那么其确定当前相关性峰值P不是符号时序,并且其被重置。然后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从紧接着初始化之后的状态开始重复。
参考图11的流程图,如果在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之后,相关性峰值P被确定为符号时序,那么该过程进行到前导码确定周期T3以执行第一前导码确定(S2002中的“否”,S2004中的“否”,S2006中的“是”)。在该周期,定时器指示大于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的长度与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的长度之和、并且等于或小于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的长度、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的长度、和前导码确定周期T3的长度之和的数值。
图15显示了在第一前导码确定周期T3中的处理。在该周期,该过程将相关性结果R与前导码检测阈值det_thr相比较。如果存在超出该前导码检测阈值det_thr的相关性结果R,那么第一前导码确定标记flag1被设定为“1”,以指示在第一前导码确定中的成功(S501中的“是”、S502)。另一方面,如果在该周期中不存在超出该前导码检测阈值det_thr的相关性结果R,那么第一前导码确定标记flag1保持为“0”,以指示在第一前导码确定中的失败,并且该第一前导码确定周期T3结束。
在此之后,如图11所示,检查第一前导码确定标记flag1的状态(S2002中的“否”,S2004中的“否”,S2006中的“否”和S2008),并且根据该检查结果执行不同处理。
在步骤S2008,如果第一前导码确定标记flag1为“0”(S2008中的“否”),则该过程执行处理1A并且从紧接着初始化之后的状态开始重复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第一前导码确定标记flag1是“1”,其指示在第一前导码确定中的成功(S2008中的“是”),那么该过程进行到步骤S2110,以执行在第二前导码确定周期之前的第二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6中的处理。如图5所示,第二符号时序确定周期T6由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4和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5组成。
在步骤S2110中,该过程首先确定其是否处于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4之中。在该周期中,定时器指示大于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的长度、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的长度和前导码确定周期T3的长度之和,并且等于或小于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的长度、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的长度、前导码确定周期T3的长度和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4的长度之和的数值。如果其是在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4期间,那么执行上述处理3A(S2112中的“是”)。另一方面,如果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4已经结束(S2112中的“否”),那么该过程进行到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5以执行处理4A。
如果在第二符号检测确定周期T6中不存在大于相关性峰值P的相关性结果R,并且在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5中出现大于错误检测阈值err_thr的相关性结果R的次数等于或小于错误检测数量阈值γ,那么该过程进行到第二前导码确定(处理6A)。在第二前导码确定周期期间,定时器指示这样的数值,其大于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的长度、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的长度、前导码确定周期T3的长度、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4的长度和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5的长度之和,并且等于或小于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0的长度、第一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1的长度、第一前导码确定周期T3的长度、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延迟周期T4的长度、第二错误检测确定周期T5的长度和第二前导码确定周期T3的长度之和(S2114中的“是”)。图16显示了第二前导码确定或处理6A。因为其它处理(比如当确定失败时)与第一前导码确定或处理5A相同,除了在确定成功时其将第二前导码确定标记flag2设定为“1”,所以在此不提供详细描述。
最后,如果两个前导码确定标记都是“1”(S2116中的“是”),那么该过程确定检测到前导码,并且其输出“1”作为前导码检测结果W。
图10中显示的前导码检测装置500通过在处理器上执行软件来实施图1中显示的前导码检测装置300中的检测执行单元400的处理,以此产生与前导码检测装置300相同的效果。
很显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其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修改和改变。
Claims (17)
1.一种在从接收的信号中检测符号时序时的符号时序检测方法,其中该接收信号包括具有前导码的分组,该前导码具有设置在数据头部的周期性分配的符号,该方法包括:
执行处理以顺序地获取指示接收的信号和前导码的固定码型之间的相关性的相关性结果;
执行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以更新并保持相关性结果中的最大值;以及
执行符号时序确定处理,以在从该时序开始具有预定长度的符号时序确定周期中,当前保持的最大值没有被更新,并且在定义在该符号时序确定周期内的错误检测确定周期中,超出错误检测确定阈值的相关性结果的出现次数小于预定数量的情况下,将该最大值的时序确定为符号时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符号时序检测方法,其中
该错误检测确定阈值是通过将该最大值乘以系数α(0<α<1)而获得的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符号时序检测方法,其中
该错误检测确定周期设定在从该最大值的时序开始的预定距离上。
4.一种前导码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在基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符号时序检测方法所检测到的符号时序根据符号长度而打开的周期性确认窗口中,确认符号的周期性,来执行对前导码的检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导码检测方法,其中
如果在周期性确认窗口中存在大于预定的前导码检测阈值的相关性结果,那么该周期性被确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导码检测方法,其中
该前导码检测阈值是通过将在符号时序处的最大值乘以系数β(0<β<1)而得到的值。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导码检测方法,其中
如果周期性确认失败,那么在该点开始执行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并且对最新获得的相关性结果的最大值执行符号时序确定处理。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导码检测方法,其中
前导码是在周期性被连续多次确认的情况下被检测到的。
9.一种符号时序检测装置,用于从接收的信号中检测符号时序,其中该接收的信号包括具有前导码的分组,该前导码具有设置在数据头部的周期性分配的符号,该装置包括:
相关性单元,用于顺序地获取指示接收的信号和前导码的固定码型之间的相关性的相关性结果;
相关性峰值检测单元,用于执行相关性峰值检测处理以更新并保持相关性结果中的最大值;以及
符号时序确定单元,用于在从该时序开始具有预定长度的符号时序确定周期中,当前由相关性峰值检测单元所保持的最大值没有被更新,并且在定义在该符号时序确定周期内的错误检测确定周期中,出现超出错误检测确定阈值的相关性结果的次数小于预定数量的情况下,将该最大值的时序确定为符号时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符号时序检测装置,其中
该错误检测确定阈值是通过将该最大值乘以系数α(0<α<1)而获得的值。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符号时序检测装置,其中
该错误检测确定周期被设定在从该最大值的时序开始的预定距离上。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符号时序检测装置,其中该符号时序确定单元包括:
错误检测确定部,其用于对在错误检测确定周期中出现超出错误检测确定阈值的相关性结果的次数进行计数,并在该出现次数超出预定数量时提供错误检测通知;以及
符号时序检测控制部,其用于
检查是否存在最大值的更新,并且在符号时序确定周期中最大值没有被更新并且在错误检测确定周期中没有从错误检测确定部提供错误检测通知的情况下,将该最大值确定为符号时序,
做出控制以检查是否存在进一步的更新,并且在最大值被更新时通过错误检测确定部对更新的最大值执行处理,以及
在从错误检测确定部提供错误检测通知时,重置由相关性峰值检测单元当前保持的最大值,并且做出控制以检查是否存在更新,以及通过错误检测确定部对在重置之后相关性峰值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最大值执行处理。
13.一种前导码检测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9的符号时序检测装置;
周期性确认单元,其用于在周期性确认窗口中确认符号的周期性,该周期性确认窗口基于符号时序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符号时序根据符号长度而打开;以及
前导码检测控制单元,其用于如果周期性确认单元确认周期性则确定检测到前导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前导码检测装置,其中
如果在周期性确认窗口中存在大于预定的前导码检测阈值的相关性结果,则该周期性确认单元确认该周期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前导码检测装置,其中
该前导码检测阈值是通过将符号时序处的最大值乘以系数β(0<β<1)而获得的数值。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前导码检测装置,其中
当周期性确认单元的确认失败时,前导码检测控制单元重置当前由相关性峰值检测单元所保持的最大值,并且做出控制以通过符号时序检测装置对在重置之后相关性峰值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最大值执行处理。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前导码检测装置,其中
在周期性被周期性确认单元连续多次确认的情况下,前导码检测控制单元确定检测到前导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22994A JP2008048239A (ja) | 2006-08-18 | 2006-08-18 | シンボルタイミング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プリアンブル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 |
JP2006-222994 | 2006-08-18 | ||
JP2006222994 | 2006-08-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27754A CN101127754A (zh) | 2008-02-20 |
CN101127754B true CN101127754B (zh) | 2011-09-07 |
Family
ID=39095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4161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7754B (zh) | 2006-08-18 | 2007-08-17 | 符号时序检测方法和装置以及前导码检测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22152B2 (zh) |
JP (1) | JP2008048239A (zh) |
CN (1) | CN1011277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918521A1 (fr) * | 2007-07-02 | 2009-01-09 | St Microelectronics Rousset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orrelation d'un signal, en particulier un signal a bande ultra large |
FR2918522B1 (fr) * | 2007-07-02 | 2011-04-01 | St Microelectronics Rousset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un train d'impulsion d'un signal module, en particulier a signal a bande ultra large module par une modulation numerique par intervalles d'impulsions |
US8059767B2 (en) * | 2007-12-12 | 2011-11-15 | Harris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 that detects symbol timing |
US8054920B2 (en) * | 2007-12-12 | 2011-11-08 | Harris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 with improved acquisition estimates of frequency offset and phase error |
US8059766B2 (en) * | 2007-12-12 | 2011-11-15 | Harris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 with reduced false detects during start of message bit correlation |
US20090190704A1 (en) * | 2008-01-24 | 2009-07-30 | Horizon Semiconductors Ltd. | Synchronization of frame signals having two synchronization words |
JP4567088B2 (ja) * | 2008-09-01 | 2010-10-2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Ofdm信号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
KR101518346B1 (ko) | 2008-10-20 | 2015-05-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 시스템에서 프리엠블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JP2012528520A (ja) * | 2009-05-29 | 2012-11-12 | トムソ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 | 高速のサイクルスリップの検出及び訂正 |
JP5260479B2 (ja) * | 2009-11-24 | 2013-08-14 |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プリアンブル検出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WO2011120212A1 (en) * | 2010-03-29 | 2011-10-06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urate time synchroniz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1161095A1 (en) * | 2010-06-24 | 2011-12-29 | Stichting Imec Nederlan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rt of frame delimiter detection |
EP2695309B1 (en) * | 2011-04-06 | 2016-03-16 | Maxtech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td. | A dynamically self-organizing ad-hoc tdma communications synchronization method |
JP2012235328A (ja) | 2011-05-02 | 2012-11-29 |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 周波数補正回路、無線受信装置、及び周波数補正方法 |
JP5839218B2 (ja) * | 2011-05-23 | 2016-01-0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
JP6054083B2 (ja) * | 2012-07-23 | 2016-12-27 |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 Ofdm変調信号復調器、受信装置及び受信表示装置 |
JP6046407B2 (ja) * | 2012-07-23 | 2016-12-14 |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 Ofdm変調信号復調器、受信装置及び受信表示装置 |
CN103841072B (zh) * | 2012-11-23 | 2017-09-22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检测prach所接收数据中的前导码的方法和设备 |
US9231690B2 (en) | 2013-09-17 | 2016-01-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gnal tracking and decoding in GNSS |
CN103826287A (zh) * | 2014-02-11 | 2014-05-28 | 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功率无线自组织网络通信方法 |
PL3609266T3 (pl) * | 2014-03-21 | 2022-01-17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Równoległa transmisja preambuły w warunkach ograniczonej mocy |
US9804918B1 (en) * | 2014-10-10 | 2017-10-31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PHY data unit |
CN110798421A (zh) * | 2015-02-12 | 2020-02-14 | 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前导符号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
CN107734515A (zh) * | 2016-08-10 | 2018-02-23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信号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GB2560041B (en) * | 2017-02-28 | 2020-03-18 | Imagination Tech Ltd | OFDM signal parameter estimation |
US10674459B2 (en) * | 2017-03-10 | 2020-06-02 | Analog Devices Global | Method of operating a receiver to process a preamble of a data packet, and to a receiver operat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thod |
US20190190765A1 (en) * | 2017-12-15 | 2019-06-20 | Redpine Signals, Inc. | Controller for detection of Bluetooth Low Energy Packets |
EP3591853B1 (en) * | 2018-07-02 | 2021-09-01 | Semtech Corporation | Low-power, frequency-hopping, wide-area network with random medium access |
CN110752906B (zh) * | 2018-07-24 | 2022-08-19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09600824B (zh) * | 2019-01-14 | 2019-10-25 | 深圳市华智芯联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地址编码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
CN110381005B (zh) * | 2019-09-06 | 2022-06-17 | 成都博高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力线通信前导符相关峰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1211873B (zh) * | 2020-01-13 | 2022-10-04 | 华南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冗余余数系统码的信号处理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31798A (zh) * | 2001-06-18 | 2004-09-22 | �ʼҷ����ֵ�������˾ | 峰值检测精度 |
CN1534908A (zh) * | 2003-03-28 | 2004-10-06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帧定时同步方法 |
CN1658540A (zh) * | 2004-02-19 | 2005-08-24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帧同步技术 |
US7006587B1 (en) * | 2001-11-20 | 2006-02-28 | Cisco Technolgy, Inc. | Preamble aided synchroniz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90728B2 (en) * | 2000-10-05 | 2007-03-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igital data transmitter, transmission line encoding method, and decoding method |
JP4254245B2 (ja) * | 2003-01-15 | 2009-04-1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 |
JP4197137B2 (ja) * | 2003-05-20 | 2008-12-1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復調装置 |
JP2005039570A (ja) * | 2003-07-16 | 2005-02-10 |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 混信波への同期引き込み防止方法 |
JP2005039597A (ja) | 2003-07-16 | 2005-02-10 |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 タイミング再生回路 |
JP4148878B2 (ja) * | 2003-11-20 | 2008-09-10 | Ntt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同期検出回路 |
JP4366589B2 (ja) * | 2004-03-31 | 2009-11-1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キャリア検出方法/プログラム/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回路、受信機 |
JP4308105B2 (ja) * | 2004-08-23 | 2009-08-05 | Oki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 同期追従回路 |
-
2006
- 2006-08-18 JP JP2006222994A patent/JP2008048239A/ja active Pending
-
2007
- 2007-08-17 US US11/889,911 patent/US782215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8-17 CN CN2007101416103A patent/CN10112775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31798A (zh) * | 2001-06-18 | 2004-09-22 | �ʼҷ����ֵ�������˾ | 峰值检测精度 |
US7006587B1 (en) * | 2001-11-20 | 2006-02-28 | Cisco Technolgy, Inc. | Preamble aided synchronization |
CN1534908A (zh) * | 2003-03-28 | 2004-10-06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帧定时同步方法 |
CN1658540A (zh) * | 2004-02-19 | 2005-08-24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帧同步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80043886A1 (en) | 2008-02-21 |
JP2008048239A (ja) | 2008-02-28 |
US7822152B2 (en) | 2010-10-26 |
CN101127754A (zh) | 2008-0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27754B (zh) | 符号时序检测方法和装置以及前导码检测方法和装置 | |
RU2742208C1 (ru) | Конкретные шаблоны перескока для повторяющейс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данных и способы для их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 |
EP3255851B1 (en) | Processing module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 |
US7769074B2 (en) | Detecting and synchronizing to frequency hopped packets | |
EP2321665B1 (en) |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radar signals | |
KR101965097B1 (ko) | 주파수 도약 통신 링크 내의 신속한 시간 획득 | |
EP2285178A1 (en) | Cognitive wireless system, cognitive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signal detection method | |
US1091117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lind detection of numerology | |
CN101919170B (zh) | Cdma系统中的频率偏移估算 | |
JP2004282764A (ja) | 無線lanシステムの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化受信器及びそのシンボル同期化方法 | |
JP4955017B2 (ja) | パルス検出しきい値の調整及びパルス検出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対応する受信機 | |
US8442164B2 (en) | Correlation peak location | |
KR100295675B1 (ko) | 동기 획득 장치 및 방법 | |
US920989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packet synchronization | |
CN101371451B (zh) | 码元检测方法以及相关的接收机 | |
US8391333B2 (en) | Preamble detection apparatus, preamble detec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02577524A (zh) | 用于小区搜索过程的频率扫描技术 | |
CN101447801B (zh) | 接收装置、通信系统、接收方法和程序 | |
US879822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acquisition of preambles with enhanc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 |
US7653156B2 (en) | Method for fine timing acquisition | |
SE515911C2 (sv) |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mottagning av en symbolsekvens | |
WO2005109731A2 (en) | Embedded channel analysis for rf data modem | |
US9876633B2 (en) | Method for the radio communication of digital data in a noisy environment | |
JP4332526B2 (ja) | 無線通信受信装置 | |
JP2009284166A (ja) | 無線フレーム同期回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3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