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5622A - 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5622A
CN101125622A CNA200710071436XA CN200710071436A CN101125622A CN 101125622 A CN101125622 A CN 101125622A CN A200710071436X A CNA200710071436X A CN A200710071436XA CN 200710071436 A CN200710071436 A CN 200710071436A CN 101125622 A CN101125622 A CN 101125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vehicle
steel wire
wire rope
corridor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714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2249C (zh
Inventor
竺圣刚
龚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 Shenggang
Wang Y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7100714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2249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25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5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22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224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以各段楼道为一个单元,分别安装有独立运行的电梯,所述电梯安装于楼道侧边,所述电梯包括沿楼道坡度方向设置梯架,所述梯架上设有上轨道、下轨道、轨道车、牵引装置、封闭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轨道车上、下方分别设有折叠扶手和折叠踏板;所述牵引装置带动轨道车运行;所述封闭装置设有上槽和下槽,上门孔和下门孔,所述上门孔、下门孔均与下槽连通;所述控制系统控制牵引装置的运停,以及控制折叠扶手和折叠踏板的收放。由于每段楼道各有一部可以独立运行的电梯,故运行量大幅度增加,采用封闭装置,使电梯的全部或部分安装于楼道侧边的墙体内,做到不占或少占用楼道空间和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梯,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楼道空间进行乘载的楼道电梯。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上实际使用的电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垂直上下的箱体式电梯,一类是沿着斜坡连续上或下的手扶电梯。这两类电梯因占用建筑面积和空间较大,造价高,对楼层不多的住宅楼房并不经济实用,主要因为楼层不多的住宅楼房人流量较小,登楼的劳累与不便问题也不十分突出。但是随着人们经济条件提高,这个原先并不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其中登楼居民特别是上层居民的关注,成为他们的美中不足。原先人们心里是有房住即可,而现在却想住得舒服。特别是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来说,这个问题尤其突出。为此,研究设计适于这种楼房安装使用的电梯,成了许多人努力的目标,并也已提出了许多技术方案,其中较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有: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377824A,公开日2002年11月6日,名称为“楼梯间单轨电梯运行系统”的发明创造以及中国专利公开号CN1522945A,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名称为“多层住宅楼道安全电梯”的发明创造。这些电梯都是利用楼道空间进行乘载,而在电梯不用时,尽量少占用楼道空间和面积,但是这些电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这些电梯的运行量小,若是电梯处于使用状态,而乘者稍多,即有长时间等待的情况,不满足实际需求。
二、其乘载都是外露进行,却无发生极端故障(如牵引绳索断裂、滑脱等)时能随即自动停住的功能,至多是设置了人为的制动装置,这就不能不令人担忧会造成一些伤害事故;
三、这些电梯均存在乘载装置外露自行的情况,这首先是不雅观,同时为了安全起见,势必要设置遇物停运的功能,这又会延长乘者的等待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运行量较大、使用安全、乘载装置无外露的接力式楼道电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以各段楼道为一个单元,分别安装有独立运行的电梯,所述电梯安装于楼道的侧边,所述电梯包括沿楼道坡度方向设置的梯架,所述梯架上设有上轨道、下轨道、轨道车、牵引装置、封闭装置和控制系统:
所述上轨道、下轨道沿楼道坡度方向分别安装于梯架竖向的上下方,所述轨道车置于上、下轨道内移动;
所述轨道车的上、下方分别设有折叠扶手和折叠踏板;所述牵引装置与轨道车相连,带动轨道车沿上、下轨道来回移动;
所述封闭装置设置于梯架的表层,其竖向的上下方分别设有可让折叠扶手收放及通行的上槽和可让折叠踏板通行的下槽,其坡度方向的前后方分别设有可让折叠踏板收放的上门孔、下门孔,所述上门孔、下门孔均与下槽连通;
所述控制系统控制牵引装置的运停,以及控制折叠扶手和折叠踏板的收放。
作为优选,所述封闭装置为一基板,所述上槽、下槽、上门孔、下门孔分别配合有上槽封条、下槽封条、上门闸、下门闸,所述控制系统还可控制上槽封条、下槽封条、上门闸及下门闸的开闭。采用基板作为封闭装置,比较简洁,使电梯更隐蔽。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折叠扶手上设置的手控部件,启动部件、设置于基板上的减速电动机,设置于轨道车上的2个减速电动机,以及相配合的电气部件:
所述手控部件控制牵引装置的运停;
所述启动部件控制减速电动机的运转,所述减速电动机控制上门闸、下门闸、上槽封条、下槽封条的开闭,所述减速电动机控制折叠踏板的收放,所述减速电动机控制折叠扶手的收放。
作为优选,所述减速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上绕有钢丝索B,所述钢丝索B一端连接平衡块,所述钢丝素B另一端经设置于主动轮的左侧方的定滑轮连接位于定滑轮下方的上闸门;
所述上闸门连接钢丝索A一端,所述钢丝索A另一端经绕若干个定滑轮与下闸门连接;
所述上闸门还与杠杆A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杠杆A另一端连接基板的点作为转动支点;
所述杠杆A上还连接有钢丝索C的一端,所述钢丝索C另一端经若干个定滑轮连接拉簧A的一端,所述拉簧A的另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
所述上下侧的钢丝索C均通过转向件分别连接上槽封条、下槽封条。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装置包括设置于梯架上连为一体的电动机和减速机,所述电动机控制轨道车的运停,所述手控部件控制电动机的运停。
作为优选,所述减速机通过其输出轴与绳索卷盘相连,所述绳索卷盘引出的钢丝索D牵引轨道车。
作为优选,所述钢丝索D通过拉簧C与轨道车相连。拉簧C起到了缓冲作用,保证轨道车运行的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下轨道的平行侧方还设有安全齿,所述轨道车下方还设有与安全齿配合的保险部件。安全齿和轨道车中保险部件的设置,使每部电梯乘载时即使发生极端故障(如牵引绳索断裂、滑脱等),也不会失控下行伤及行人和乘者。
作为优选,所述位于下段电梯的控制系统可控制上段待乘电梯的启动部件。使乘者更加缩短等待时间,提高了电梯承载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系统中手控部件控制轨道车上行,所述控制系统由其电气部件控制轨道车下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同时还主要有:
一、由于每段楼道各有一部可以独立运行的电梯,故运行量大幅度增加,待乘时,如同接力式一样,及时、方便;
二、每部电梯采用封闭装置,而使电梯的全部或部分安装于楼道侧边的墙体内,做到不用时不占用或很少占用楼道的空间和面积,而且每部电梯不用时可呈全封藏状态,这既整洁美观,又可隔绝外界与电梯内部的接触,提高安全因素,降低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段楼道电梯封闭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一段楼道电梯中扶手与踏板放出位于下端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一段楼道电梯中扶手与踏板运行至上端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一段楼道电梯封闭装置内侧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段楼道电梯轨道车运行简易原理图;
图6为一段楼道电梯沿其上坡方向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牵引装置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图8为控制系统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
标号:1:基板 2:下门孔 3:下门闸 4:钢丝索A 5:定滑轮 6:上槽7:上槽封条 8:转向件 9:侧条 10:定滑轮 11:转向件 12:拉簧A13:钢丝索B 14:主动轮 15:定滑轮 16:上门闸 17:杠杆A 18:平衡块19:定滑轮 20:上门孔 21:定滑轮 22:转向件 23:定滑轮 24:下槽封条25:下槽 26:钢丝索C 27:转向件 28:定滑轮 29:定滑轮 30:安全齿31:下轨道 32:挡件 33:滚槽 34:滚轮 35:导线 36:踏板转轴 37:折叠踏板38:拉簧B 39:轮子 40:杠杆B 41:轨道车 42:扶手基杆 43:折叠扶手44:上轨道 45:扶手转轴 46:绳索卷盘 47:减速机 48:定滑轮 49:挡杆50:钢丝索D 51:挡杆 52:挡件 53:轮子 54:保险部件 55:扭簧 56:拉簧C57:轮子 58:轮子 59:轮子 100:梯架 101:启动部件;
标号SQ1、SQ2、SQ3、SQ4、SQ5、SQ6、SQ7、SQ8、SQ9、SQ10、SQ11、SQ12均表示位置开关;
标号YA1、YA2表示电磁铁;
标号M1、M2、M3、M4表示电动机。
其中图4、图5、图6为简易表达方式,而图4和图5所示的结构是相邻平排设置的。
图4中所示的封闭装置是以基板1为基础而构成的,基板1上开设有可开闭的上门孔20、下门孔2、上槽6和下槽25。
图4中所示状态,上门孔20和下门孔2处于打开状态,上槽6和下槽25处于打开状态。
图5中轨道车41处于轨道中前方位置,设置于轨道车41的折叠踏板37和折叠扶手43处于折叠位置。
图5和图6中,设置于轨道车41的轮子39、53、57、58、59可沿上轨道44、下轨道31滚动。为了使控制系统中电气部件的连接轨道车41的控制导线35不随意缠绕,特将控制导线35另一端固定于框架,周边被控制导线35所套的滚轮34可在滚槽33内滚动,控制导线35在滚轮34重力所产生的拉力作用下,可有规律移动,不会随意缠绕。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其以各段楼道为一个单元,分别安装有独立运行的电梯,所述电梯安装于楼道的侧边,所述电梯包括沿楼道坡度方向设置的梯架100,所述梯架100上设有上轨道44、下轨道31、轨道车41、牵引装置、封闭装置和控制系统:
所述上轨道44、下轨道31沿楼道坡度方向分别安装于梯架100竖向的上下方,所述轨道车41置于上、下轨道44、31内移动;
所述轨道车41的上、下方分别设有折叠扶手43和折叠踏板37;
所述牵引装置与轨道车41相连,带动轨道车41沿上、下轨道44、31来回移动;
所述封闭装置设置于梯架100的表层,其竖向的上下方分别设有可让折叠扶手43收放及通行的上槽6和可让折叠踏板37通行的下槽25,其沿坡度方向的前后方分别设有可让折叠踏板37收放的上门孔20、下门孔2,所述上门孔20、下门孔2均与下槽25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封闭装置为一基板1,所述上槽6、下槽25、上门孔20、下门孔2分别配合有上槽封条7、下槽封条24、上门闸16、下门闸3。
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包括折叠扶手43上设有的手控部件、启动部件101、设置于基板1上的减速电动机M4,设置于轨道车41上的减速电动机M2、减速电动机M3,以及相配合的电气部件:
所述手控部件控制牵引装置带动轨道车41上行,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控部件可采用旋转式的折叠扶手43实现,而折叠扶手43套于扶手基杆42,当顺旋转或逆旋转折叠扶手43时,轨道车41即可上行或停止。所述控制系统还可控制折叠扶手43和折叠踏板37的收放,以及上槽封条7、下槽封条24、上门闸16及下门闸3的开闭。
所述启动部件101控制减速电动机M4的运转,所述减速电动机M4控制上门闸16、下门闸3、上槽封条7、下槽封条24的开闭,所述减速电动机M2控制折叠踏板37的收放,所述减速电动机M3控制折叠扶手43的收放。
所述减速电动机M4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14,所述主动轮14上绕有钢丝索B13,所述钢丝索B13一端通过位于主动轮14左侧下方的定滑轮15连接平衡块18,所述钢丝索B13另一端经设置于主动轮14的左侧方的定滑轮10连接位于定滑轮10下方的上门闸16;所述上闸门16通过设于其上的侧条9连接钢丝索A4一端,所述钢丝索A4另一端经绕若干个定滑轮与下门闸3连接:该若干个定滑轮分别为位于上门孔20左侧下方的定滑轮21,位于上门孔20左侧上方的定滑轮23,位于下门孔2上方的定滑轮28;
所述上门闸16与杠杆A17的一端滑动,所述杠杆A17另一端连接基板1的点作为转动支点;
所述杠杆A17上还连接有钢丝索C26的一端,所述钢丝索C26另一端依次经定滑轮19、定滑轮29、定滑轮5连接拉簧A12的一端,所述拉簧A12的另一端与基板1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19、定滑轮29位于下槽封条24的下方两侧,所述定滑轮5位于上槽封条7的左上侧,所述定滑轮29与所述定滑轮5位于同一侧;
所述上下侧的钢丝索C26均通过转向件分别牵动上槽封条7、下槽封条24。基板1的竖向上下方均分别设有2个转向件,所述下槽封条24分别通过转向件22、转向件27连接位于定滑轮19与定滑轮29之间的钢丝索C26,所述上槽封条7分别通过转向件8、转向件11连接位于定滑轮5与拉簧A12之间的钢丝索C26。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设置于梯架100上连为一体的电动机M1和减速机47,所述电动机M1控制轨道车41的运停,所述手控部件控制电动机M1的运停。
所述减速机47通过其输出轴与绳索卷盘46相连,所述绳索卷盘46引出的钢丝索D50通过拉簧C56与轨道车相连牵引轨道车41。
所述下轨道31的平行侧方还设有安全齿30,所述轨道车41下侧方还设有与安全齿30配合的保险部件54。
同时,本实施例中所述位于下段的电梯的控制系统还可控制上段待乘电梯的启动部件101,所述启动部件101上包括有待乘按钮SB2,封藏按钮SB1
本实施例中,所述梯架100后端设有挡件32与设置于轨道车41后端的位置开关SQ5配合;
所述轨道车41通过踏板转轴36与折叠踏板37连接,所述踏板转轴36上套设有扭簧55,所述扭簧55一端连接轨道车41,另一端固定于踏板转轴36,所述踏板转轴36上设置的连杆可碰触设置于轨道车41上的开关SQ10、SQ11、SQ12;所述直流减速电动机M2作用于踏板转轴36;
所述轨道车41上方所设的扶手转轴45连接有扶手基杆42,所述直流减速电动机M3作用于扶手转轴45,所述轨道车41上还设有SQ6,所述扶手基杆42上还设有开关SQ7,所述扶手转轴45上还设有挡杆49、挡杆51,所述挡杆49与设置于基板1上的开关SQ2配合,所述轨道车41上还设有杠杆B40,所述杠杆B40以与轨道车的结合点为转动支点,所述杠杆B40右端设有开关SQ8,所述开关SQ8与挡杆51配合,所述杠杆B40左端连接电磁铁YA2,同时杠杆B40左端还通过拉簧B38与轨道车41连接;
所述拉簧C56与钢丝索D50相连部位设有开关SQ9,所述梯架100的前端下方还设有挡件52,所述挡件52与开关SQ9配合。
所述保险部件54为一铁片,所述保险部件一端与轨道车41下方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安全齿30配合作用,所述轨道车41下方还设有电磁铁YA1,所述电磁铁YA1作用于铁片;
所述上门闸16的上方设有开关SQ3,所述上槽6的下方设有开关SQ4,所述下门孔2的下方设有开关SQ1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电气部件线路图如图7、图8所示,合上开关QS,三相交流电源L1、L2、L3通过开关QS向线路供电,另外供出24V直流电源。
若要乘电梯时,按一下启动部件101中的待乘按钮SB2,继电器KA6线圈通电,KA6-1闭合,轨道车41在下端时位置开关SQ5受挡件32碰压,SQ5-2闭合,KA7线圈通电,KA7-1、KA7-2、KA7-3闭合,其中KA7-3为自锁触点,直流减速电动机M4正向运转,安装于其输出轴上的主动轮14顺时针旋转,嵌绕于主动轮14周边槽内的钢丝索B13,经定滑轮10、15带动平衡块18下移,上门闸16上移,固定于上门闸16的侧条9,通过钢丝索A4和定滑轮21、23、28带动下门闸3上移,同时杠杆A17可沿转动支点转动,其左侧在上门闸16的带动下也上移,与杠杆A17相连的钢丝索C26通过定滑轮5、29、19,克服拉簧A12的拉力移动,带动转向件8、11、22、27转动,使上槽封条7上移,下槽封条24下移,至门槽完全开启,上门闸16碰压SQ3,SQ3-1断开,SQ3-2闭合,KA7线圈断电,M4停转;随着SQ3-2的闭合,KA8、KA9线圈开始通电,KA8-1、KA8-4、KA8-5、KA9-1、KA9-4、KA9-5均闭合,其中KA8-5、KA9-5为自锁触点,直流减速电动机M2、M3均正向运转,M2通过踏板转轴36带动折叠踏板37从下门孔2放出,M3通过扶手转轴45带动折叠扶手43从上槽6放出;至折叠踏板37近与基板1垂直时,SQ10受碰压,SQ10-1闭合,SQ10-2断开,KA8线圈断电,直流减速电动机M2停转;至折叠扶手43与基板1垂直时,固定于扶手转轴45的挡杆51也与基板1垂直,并脱离杠杆B40右端,杠杆B40由于可绕轨道车41上的转动支点转动,且其左侧受拉簧B38的拉力,故其右端有一个向下的力,安装于杠杆B40右端的开关SQ8下移与挡杆51碰压SQ8常闭触点断开,KA9线圈断电,直流减速电动机M3停转。至此电梯处于待乘状态。
套于踏板转轴36的扭簧55,有一个阻止折叠踏板37离开折叠位置的弹力,用来平衡折叠踏板37放出时其重力所产生的力矩。当乘者踏上折叠踏板37,折叠踏板37向下微动至与基板1的位置,并碰压开关SQ11,SQ11常闭触点断开;用手握着折叠扶手43并绕扶手基杆42旋转,即启动手控部件,开关SQ7受碰压,其常开触点闭合,加之SQ10-1前已闭合,KA1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闭合,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其常开主触点闭合,电动机M1正向运转,并通过减速机47带动绳索卷盘46逆时针旋转,将钢丝索D50卷入绳索卷盘46周边槽内,钢丝索D50绕定滑轮48通过拉簧C56带动轨道车41沿上、下轨道44、31上行,拉簧C56的设置,可使乘载时起动和终止有缓冲效果,途中若让折叠扶手43的旋转复原,则SQ7不受碰压,其常开触点断开,电动机M1停转,轨道车41停止;当轨道车41行至上端,安装于拉簧C56与钢丝索D50相连部位的开关SQ9受挡件52碰压,SQ9-1断开,SQ9-2闭合,电动机M1停转;而随着SQ9-2的闭合,时间继电器KT3线圈开始通电,KT3-1、KT3-2延时闭合,电磁铁YA2和直流减速电动机M3均通电,YA2通电吸合后,克服拉簧B38的拉力使杠杆B40右端上移,为挡杆51回转让道,直流减速电动机M3通电后带动折叠扶手43反向运转,至折叠扶手43回至折叠位置,SQ6受碰压,SQ6-1断开,SQ6-2闭合,直流减速电动机M3停转,YA2释放;乘者离开折叠踏板37后,折叠踏板37向上微动,使SQ11不受碰压,SQ11常闭触点闭合,KT2线圈通电,KT2-1、KT2-2延时闭合,直流减速电动机M2带动折叠踏板37反向运转,至折叠踏板37回至折叠位置,SQ12受碰压,其常闭触点断开,KA4线圈断电,KA4-1断开,KA4-3闭合,直流减速电动机M2停转;随着SQ9-2、SQ6-2、KA4-3的相继闭合,KA12线圈通电,KA12-1、KA12-2闭合,直流减速电动机M4反向运转,按门槽开启时的逆过程实施门槽的关闭;至门槽完全关闭,SQ1、SQ4分别受下门闸3和上槽封条7碰压,SQ1-1闭合,SQ1-2断开,SQ4常开触点闭合,KA12线圈断电,M4停转。
而随着SQ1-1和SQ4常开触点的闭合,电磁铁YA1和KA2线圈开始通电,YA1通电吸合后,带动保险部件54绕其转动支点顺时针转动,使保险部件54在轨道车41下行时不会被安全齿30扣住,KA2线圈通电后,其常开触点闭合,KM2线圈通电,其常开主触点闭合,电动机M1反向运转,轨道车41在其本身重力的作用下,随绳索卷盘46中钢丝索D50的释放而下行,直至到达下端,SQ5受挡件32碰压,SQ5-1断开,SQ5-2闭合,电动机M1停转,YA1释放,保险部件54复原,以备下次使用。
挡杆49固定于扶手转轴45且与折叠扶手43方向相同,轨道车41在上行过程中,挡杆49可碰压到安装于基板上1的开关SQ2。图8中开关SQ13安装于下段待乘电梯中相当于开关SQ2的位置,下段待乘电梯的轨道车在上行过程中可碰压到SQ13,SQ13受碰压时,其常开触点闭合,KA3线圈通电,KA3-1、KA3-2闭合,其中KA3-1为自锁触点,KA3-2的闭合等效于按下待乘按钮SB2,这样当下段待乘电梯的乘者换乘本段电梯时,本段电梯可预先处于待乘状态,使换乘者不必等待。当然对于最下段待乘电梯,图8中的SQ13可取消。
当电梯处于待乘状态而无人使用时,也可按一下启动部件101中的封藏按钮SB1,立即实施电梯的封藏,也可由控制线路延时自动实施电梯的封藏。
通过封藏按钮SB1的工作过程是:SB1闭合,KA5线圈通电,KA5-3闭合,KA10、KA11线圈通电,KA10-1、KA10-2、KA10-3、KA11-1、KA11-2、KA11-3闭合、KA10-4断开,其中KA10-3为自锁触点,YA2通电吸合,直流减速电动机M2、M3分别带动折叠踏板37和折叠扶手43反向运转,至折叠踏板37和折叠扶手43各至折叠位置,SQ12和SQ6分别受到碰压,SQ12受碰压后,其常闭触点断开,KA4线圈断电,KA4-1断开,KA4-3闭合,直流减速电动机M2停转,SQ6受碰压后,SQ6-1断开,SQ6-2闭合,直流减速电动机M3停转,YA2释放;而随着KA11-3、KA4-3、SQ6-2的闭合,KA12线圈通电,KA12-1、KA12-2闭合,M4反向运转,实施门槽的关闭;至门槽完全关闭,SQ1受下门闸3碰压,SQ1-2断开,KA12线圈断电,M4停转。
由控制线路延时自动封藏的工作过程是:KT1线圈于待乘状态时已通电,KT1-1延时断开,KT1-2延时闭合,KT2、KT3线圈通电,KT2-1、KT2-2、KT3-1、KT3-2延时闭合,YA2通电吸合,直流减速电动机M2、M3分别带动折叠踏板37和折叠扶手43反向运转,至折叠踏板37和折叠扶手43各至折叠位置,SQ12、SQ6分别受到碰压,SQ12受碰压后,其常闭触点断开,KA4线圈断电,KA-1断开,KA4-3闭合,M2停转,SQ6受碰压后,SQ6-1断开,SQ6-2闭合,M3停转,YA2释放;随着KT1-2、KA4-3、SQ6-2的闭合,KA12线圈通电,KA12-1、KA12-2闭合,M4反向运转,实施门槽的关闭;至门槽完全关闭,SQ1受下门闸3碰压,SQ1-2断开,KA12线圈断电,M4停转。
图7、图8其它说明:熔断器FU1、FU2用作短路保护;KM1、KM2的辅助常闭触点为互锁触点;KA8-2、KA8-3的设置可保证其所在支路与KA8-1、KA8-4所在支路不会同时通电;KA9-2、KA9-3的设置可保证其所在支路与KA9-1、KA9-4所在支路不会同时通电;KA5-1、KA5-2的设置可保证KA5-3闭合时,KA5-1、KA5-2所在支路不会通电工作;KA6-3的设置可保证KA6-1、KA6-2闭合时,KA6-3所在支路不会通电工作;KA12-3、KA7-4也为互锁触点;KA4-2仅在折叠踏板37处于折叠位置时闭合,因为这时SQ12受碰压,其常闭触点断开,KA4线圈断电;二极管V1用来通过YA1断路时的自感电流;V2的作用是,当SQ11的常闭触点断开时,防止电流从KT1线圈流向KT2线圈。
本实施中,轨道车采用了手控上行,自动下行的方式,同时上段待乘电梯的启动信号也可由下段电梯产生,也可直接按下上段待乘电梯的启动部件以待乘。
当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用于实现手控上行、下行的方式。因本发明技术中涉及到的电气部件可为多种形式,实施例中只给出了一种比较具体的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以各段楼道为一个单元,分别安装有独立运行的电梯,所述电梯安装于楼道的侧边,所述电梯包括沿楼道坡度方向设置的梯架(100),所述梯架(100)上设有上轨道(44)、下轨道(31)、轨道车(41)、牵引装置、封闭装置和控制系统:
所述上轨道(44)、下轨道(31)沿楼道坡度方向分别安装于梯架(100)竖向的上下方,所述轨道车(41)置于上、下轨道(44)、(31)内移动;
所述轨道车(41)的上、下方分别设有折叠扶手(43)和折叠踏板(37);所述牵引装置与轨道车(41)相连,带动轨道车(41)沿上、下轨道(44)、(31)来回移动;
所述封闭装置设置于梯架(100)的表层,其竖向的上下方分别设有可让折叠扶手(43)收放及通行的上槽(6)和可让折叠踏板(37)通行的下槽(25),其坡度方向的前后方分别设有可让折叠踏板(37)收放的上门孔(20)、下门孔(2),所述上门孔(20)、下门孔(2)均与下槽(25)连通;
所述控制系统控制牵引装置的运停,以及控制折叠扶手(43)和折叠踏板(37)的收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装置为一基板(1),所述上槽(6)、下槽(25)、上门孔(20)、下门孔(2)分别配合有上槽封条(7)、下槽封条(24)、上门闸(16)、下门闸(3),所述控制系统还可控制上槽封条(7)、下槽封条(24)、上门闸(16)及下门闸(3)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折叠扶手(43)上设置的手控部件,启动部件(101)、设置于基板(1)上的减速电动机(M4),设置于轨道车(41)上的减速电动机(M2)、减速电动机(M3),以及相配合的电气部件:
所述手控部件(42)控制牵引装置的运停;
所述启动部件(101)控制减速电动机(M4)的运转,所述减速电动机(M4)控制上门闸(16)、下门闸(3)、上槽封条(7)、下槽封条(24)的开闭,所述减速电动机(M2)控制折叠踏板(37)的收放,所述减速电动机(M3)控制折叠扶手(43)的收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动机(M4)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14),所述主动轮(14)上绕有钢丝索B(13),所述钢丝索B(13)一端连接平衡块(18),所述钢丝索B(13)另一端经设置于主动轮(14)的左侧方的定滑轮(10)连接位于定滑轮(10)下方的上闸门(16);
所述上闸门(16)连接钢丝索A(4)一端,所述钢丝索A(4)另一端经绕若干个定滑轮与下闸门(3)连接;
所述上闸门(16)还与杠杆A(17)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杠杆A(17)另一端连接基板(1)的点作为转动支点;
所述杠杆A(17)上还连接有钢丝索C(26)的一端,所述钢丝索C(26)另一端经若干个定滑轮连接拉簧A(12)的一端,所述拉簧A(12)的另一端与基板(1)固定连接;
所述上下侧的钢丝索C(26)均通过转向件分别连接上槽封条(7)、下槽封条(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设置于梯架(100)上连为一体的电动机(M1)和减速机(47),所述电动机(M1)控制轨道车(41)的运停,所述手控部件控制电动机(M1)的运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47)通过其输出轴与绳索卷盘(46)相连,所述绳索卷盘(46)引出的钢丝索D(50)牵引轨道车(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索D(50)通过拉簧C(56)与轨道车(41)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轨道(31)的平行侧方还设有安全齿(30),所述轨道车(41)下方还设有与安全齿(30)配合的保险部件(5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下段电梯的控制系统可控制上段待乘电梯的启动部件(10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中手控部件控制轨道车(41)上行,所述控制系统由其电气部件控制轨道车(41)下行。
CNB200710071436XA 2007-09-29 2007-09-29 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24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71436XA CN100572249C (zh) 2007-09-29 2007-09-29 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71436XA CN100572249C (zh) 2007-09-29 2007-09-29 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5622A true CN101125622A (zh) 2008-02-20
CN100572249C CN100572249C (zh) 2009-12-23

Family

ID=39093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7143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249C (zh) 2007-09-29 2007-09-29 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2249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9142A (zh) * 2011-06-20 2011-10-19 浙江爱圣博楼道电梯有限公司 新型接力式楼道电梯
GB2480674A (en) * 2010-05-28 2011-11-30 Gw Innovation Ltd Stairlift with separate handle or suspended seat
CN102275801A (zh) * 2011-06-27 2011-12-14 浙江大学 用于楼道电梯的牵引装置
CN102275800A (zh) * 2011-06-20 2011-12-14 浙江爱圣博楼道电梯有限公司 用于楼道电梯的主体机架
CN101613048B (zh) * 2009-07-02 2012-10-24 严祥军 一种楼道式微型扶梯
CN103818859A (zh) * 2012-11-18 2014-05-28 梁宇杰 一种上楼梯助力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4828672A (zh) * 2015-05-18 2015-08-12 邓学忠 一种用于楼道电梯内踏板的收放装置
CN104891308A (zh) * 2015-05-14 2015-09-09 浙江非常道楼道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楼道电梯
CN104909242A (zh) * 2015-06-09 2015-09-16 邓学忠 一种楼道电梯内门闸的开合装置
CN104909235A (zh) * 2015-05-14 2015-09-16 浙江非常道楼道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楼道电梯控制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3048B (zh) * 2009-07-02 2012-10-24 严祥军 一种楼道式微型扶梯
GB2480674A (en) * 2010-05-28 2011-11-30 Gw Innovation Ltd Stairlift with separate handle or suspended seat
GB2480674B (en) * 2010-05-28 2013-07-17 Gw Innovation Ltd Stairlift with separate handle and seat
CN102219142A (zh) * 2011-06-20 2011-10-19 浙江爱圣博楼道电梯有限公司 新型接力式楼道电梯
CN102275800A (zh) * 2011-06-20 2011-12-14 浙江爱圣博楼道电梯有限公司 用于楼道电梯的主体机架
WO2012174818A1 (zh) * 2011-06-20 2012-12-27 浙江爱圣博楼道电梯有限公司 新型接力式楼道电梯
CN102275801B (zh) * 2011-06-27 2013-03-06 浙江大学 用于楼道电梯的牵引装置
CN102275801A (zh) * 2011-06-27 2011-12-14 浙江大学 用于楼道电梯的牵引装置
CN103818859A (zh) * 2012-11-18 2014-05-28 梁宇杰 一种上楼梯助力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3818859B (zh) * 2012-11-18 2017-03-08 梁宇杰 一种上楼梯助力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4891308A (zh) * 2015-05-14 2015-09-09 浙江非常道楼道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楼道电梯
CN104909235A (zh) * 2015-05-14 2015-09-16 浙江非常道楼道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楼道电梯控制方法
CN104828672A (zh) * 2015-05-18 2015-08-12 邓学忠 一种用于楼道电梯内踏板的收放装置
CN104909242A (zh) * 2015-06-09 2015-09-16 邓学忠 一种楼道电梯内门闸的开合装置
CN104909242B (zh) * 2015-06-09 2017-12-12 杨高林 一种楼道电梯内门闸的开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72249C (zh) 2009-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2249C (zh) 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
CN201095558Y (zh) 一种接力式楼道电梯
TWI353331B (en) Elevator group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
CN109422165B (zh) 智能并行电梯系统
DE584120C (de) Steueranlage fuer Aufzuege
CN201770384U (zh) 一种用于楼道电梯的折叠踏板机构
WO2012174818A1 (zh) 新型接力式楼道电梯
CN206857918U (zh) 一种智能楼道移动单元及使用该单元的装置及系统
CN106904512A (zh) 一种智能楼道移动单元及使用该单元的装置及系统
JPS5945584B2 (ja) エレベ−タ装置
CN201770386U (zh) 一种用于楼道电梯的封闭装置
US7316297B2 (en) Elevator escape device
MXPA06012817A (es) Dispositivo de emergencia para elevacion o descenso de ascensores atrapados entre plantas.
CN101880000A (zh) 电梯辅助逃生装置
CN110217663A (zh) 井道式电梯自救脱困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JP6321900B2 (ja) 低高地用交通システム
JP2015096444A (ja) エレベータ
CN207000314U (zh) 一种全自动的大型客车升降踏板
CN104891308B (zh) 一种楼道电梯
US1942253A (en) Elevator door operating apparatus
CN204418787U (zh) 存车塔库与住宅楼电梯装置
JPH10120321A (ja) 多目的リフト
CN215326290U (zh) 一种衣物晾晒升降电梯
CN107265255A (zh) 一种张紧柔性导轨式家用简易电梯
CN212024460U (zh) 一种保安层电梯安全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ejiang Aishengbo Corridor Elevator Co.,Ltd.

Assignor: Gong Jinlong|Zhu Shenggang

Contract record no.: 201133000067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Relay type passageway lif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Open date: 20080220

Record date: 20110607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ejiang Aishengbo Corridor Elevator Co.,Ltd.

Assignor: Gong Jinlong|Zhu Shenggang

Contract record no.: 2011330000677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40710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ANG YI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ONG JINLONG

Effective date: 201412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10

Address after: 313300, Zhejiang, Huzhou province Anji County pass Town Dragon Jubilee apartment two Room 601

Patentee after: Du Shenggang

Patentee after: Wang Yi

Address before: 313300, Anji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Dragon Town villa two Room 601

Patentee before: Du Shenggang

Patentee before: Gong Jinlo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