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4344B - 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和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和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4344B
CN101114344B CN2007101274723A CN200710127472A CN101114344B CN 101114344 B CN101114344 B CN 101114344B CN 2007101274723 A CN2007101274723 A CN 2007101274723A CN 200710127472 A CN200710127472 A CN 200710127472A CN 101114344 B CN101114344 B CN 1011143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ar code
reading
project
ite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274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14344A (zh
Inventor
丹羽明彦
石田美菜子
伊藤千年
泽田昭广
上野英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14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4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14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4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 G06K1/1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otherwise than by punching
    • G06K1/1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otherwise than by punching by printing code ma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 G06K1/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by transferring data from a similar or dissimilar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更有效地使用条形码中记载的信息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和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更具体而言,通过加工经由读取多个条形码获得的读取数据来创建加工数据、整合加工数据、或根据预定规则整合读取数据来创建一个或多个整合数据。然后,创建用于打印记载整合数据的条形码的打印数据。“加工”包括“项目选择”、“项目追加”、“数据排序”和“数据分类”。

Description

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和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06年6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6-177715的优先权,其整个发明被援引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创建在打印条形码时使用的条形码打印数据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尤其涉及在该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中使用的条形码打印数据编辑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诸如一维条形码和二维条形码等条形码已在各种场合中应用。条形码的一个特征在于它允许将比用文字打印的要多的信息打印在诸如纸等介质上,另一个特征在于它可容易地用于各种信息处理,因为它可容易地读取。例如,条形码被打印在商品的外包装或贴附标签上,并且在诸如超市等零售店的结账柜台,通过在顾客购买这些商品之际读取条形码,条形码被用于顾客所购商品金额总计和商品管理。近来,条形码的使用已扩展到了另一领域。根据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1-266092号公报中记载的物品运送确认系统,一可分离为两截的标牌每半截上打印了原本构成单个条形码的两个条形码中的每一个。然后,这两个半截中的每一个的条形码被读取以复原该原本的条形码。其中所记载的信息被读取并与注册信息核对,以便于核对这两个半截的组合。根据日本专利特许2573778号公报中记载的条形码管理方法,单个条形码通过组合记载不同种类信息的多个条形码(邮递编号和单据编号)来创建。然后,从构成最终条形码的条形码所指示的码(单据编号)检索指示所结合的其它条形码的码(邮递编号),或核对附随这些码的各种信息(邮件的种类、重量等)。根据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4-181945号公报中记载的条形码处理方法,与所读取的条形码同样的条形码由具有条形码读取功能和打印功能的条形码处理单元打印,以创建该条形码的副本。
发明内容
条形码的使用被期望能在条形码中所记载信息的应用领域上进一步扩展。例如,尽管在日本专利特许2573778号公报中记载的条形码管理方法中,多个条形码中所记载的信息被集合在一起以用作单个条形码,但是本发明仅提出只是通过组合信息来创建条形码。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4-181945号公报中记载的条形码管理方法中,条形码仅仅是被复制了。例如,根据这些公开,不可能通过仅从多个条形码中记载的信息集合特定信息来创建条形码,或是根据单个条形码中记载的信息来创建记载特定种类信息的多个条形码。亦即,存在条形码中记载的信息不能被充分利用的问题。
完成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有效地使用条形码中记载的信息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以及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包括:读取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通过读取条形码获得的多个读取数据;数据格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由数据项构成的数据格式,以便于按每个项目来划分和识别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读取数据的值项目;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执行从存储在数据格式存储单元中的数据格式的数据项目中选择至少一个数据项目的选择处理、和向该数据格式追加新数据项目的追加处理这两者中的至少一个,编辑与通过关于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多个读取数据的各个处理选择或追加的数据项目相对应的值以将这多个读取数据编辑成单个整合数据,创建用于创建记载所编辑的整合数据的整合条形码的整合条形码数据,并创建用于基于所创建的整合条形码数据打印整合条形码的条形码打印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包括:读取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通过读取条形码获得的读取数据;以及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分割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读取数据来编辑多个分割数据,创建用于创建记载所编辑的各分割数据的分割条形码的分割条形码数据,以及创建用于基于所创建的分割条形码数据打印分割条形码的条形码打印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包括:读取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通过读取条形码获得的多个读取数据;数据格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由数据项构成的数据格式,以便于按每个项目来划分和识别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读取数据的值项目;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执行从存储在数据格式存储单元中的数据格式的数据项目中选择至少一个数据项目的选择处理、和向数据格式追加新数据项目的追加处理这两者中的至少一个,编辑与通过关于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多个读取数据的各个处理选择或追加的数据项目相对应的值以将这多个读取数据编辑成单个整合数据,创建用于创建记载所编辑的整合数据的整合条形码的整合条形码数据,通过分割来编辑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读取数据以编辑这多个分割数据,创建用于创建记载各自记载通过分割来编辑的分割数据的分割条形码的分割条形码数据,并创建用于基于所创建的整合条形码数据打印整合条形码的条形码打印数据或创建用于基于所创建的分割条形码数据打印分割条形码的条形码打印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存储通过读取条形码获得的多个读取数据;执行从由用于按每个项目来划分和识别所存储的读取数据的值的数据项目构成的数据格式中的数据项目中选择至少一个数据项目的选择处理、和向数据格式追加新数据项目的追加处理两者中的至少一个;编辑与通过关于所存储的多个读取数据的各个处理选择或追加的数据项相对应的值以将这多个读取数据编辑成单个整合数据;创建用于创建记载所编辑的整合数据的整合条形码的整合条形码数据;以及创建用于基于所创建的整合条形码数据打印整合条形码的条形码打印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存储通过读取条形码获得的读取数据;通过分割所存储的读取数据来编辑多个分割数据;创建用于创建记载所编辑的分割数据中的每一个的分割条形码的分割条形码数据;以及创建用于基于所创建的分割条形码数据打印分割条形码的条形码打印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存储通过读取条形码获得的多个读取数据;执行从由用于按每个项目来划分和识别所存储的读取数据的值的数据项目构成的数据格式中的数据项目中选择至少一个数据项目的选择处理、和向数据格式追加新数据项目的追加处理这两者中的至少一个;编辑与通过关于多个存储的读取数据的各个处理选择或追加的数据项目相对应的值以将多个读取数据编辑成单个整合数据;创建用于创建记载所编辑的整合数据的整合条形码的整合条形码数据;通过分割来编辑所存储的读取数据以编辑这多个分割数据;以及创建用于基于所创建的整合条形码打印整合条形码的条形码打印数据或创建用于基于所创建的分割条形码数据打印分割条形码的条形码打印数据。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打印数据创建装置的电气构成的框图;
图2是说明整合处理中的数据关系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加工数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整合数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加工数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整合数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整合数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整合数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9是说明分割处理中的数据关系的说明图;
图10是说明差分处理中的数据关系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ROM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RAM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EEPROM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14是在“整合处理”中执行“项目选择”的整合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在“整合处理”中执行“项目追加”的整合追加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在“整合处理”中执行“项目排序”的整合分类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在“整合处理”中执行“数据分类”的整合分类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分割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19是“差分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设有条形码读取器40和带打印机构20(参见图1)。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通过编辑由条形码读取器40读取的条形码上记载的数据(以下称为读取数据)来创建条形码,并用带打印机构20来打印该条形码。
如图1中所示,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包括主控制板30。该主控制板30包括用于执行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的主控制的CPU 31。CGROM 32、ROM 33、RAM 34、I/O接口35和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的EEPROM 37通过数据总线36连接到CPU 31。同时,CGROM 32存储诸如字体、符号等图形数据。ROM 33存储控制程序。RAM34存储标志之类(CGROM 32的图形数据和ROM 33的控制程序是“从一开始”就存储的,而RAM 34的标志最初是在“使用时”存储的)。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具有带打印机构20,它包括用于在打印对象上打印字符的热印头23,热印头23用驱动电路21,用于旋转传送打印对象的压纸卷轴(未图示)的送带电机24,以及该送带电机24用的驱动电路22。
如图1中所示,用于驱动热印头23的驱动电路21、用于驱动送带电机24的驱动电路22、用于指示电源开/关的电源按钮51、用于指示打印执行的打印按钮52、用于向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输入指令的按键组53、用于显示消息或菜单屏幕的显示器54、以及条形码读取器40被连接到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的I/O接口35。同时,条形码读取器40是公知的条形码读取单元,它包括诸如LED、激光光束等发光部分,以及具有用于接收由发光部分投射的光线的反射光的光线接收部分的诸如CCD图像传感器等条形码图像检测部分。
接下来,将参考图2到10对由本实施例的打印数据编辑装置执行的读取数据的编辑进行说明。首先,将对整合处理进行说明。在整合处理中,通过组合多个读取数据创建单个数据(以下称为整合数据)来创建用于打印条形码的打印数据。然后,将对分割处理进行说明。在分割处理中,根据单个读取数据创建多个数据(以下称为分割数据)以创建用于打印多个条形码的打印数据。接下来,将对差分处理进行说明。在差分处理中,根据基于整合数据创建的两个条形码创建从中提取一方上存在而另一方上不存在的信息的数据(以下称为差分数据),以创建用于打印差分数据的条形码的打印数据。
首先将参考图2到8对整合处理进行说明。
在此整合处理中,通过加工经由读取多个条形码获得的读取数据来创建加工数据。然后,通过整合加工数据或是根据预定规则整合读取数据来创建一个或多个整合数据。由此,创建出用于打印记载该整合数据的条形码(以下称为整合条形码)的打印数据。在这里可以考虑一些加工。第一是“项目选择”,第二是“项目追加”,第三是“数据排序”,第四是“数据分类”。
首先,将参考图2到4对由“项目选择”进行的整合处理进行说明。在此,根据三个条形码101、102和103创建了整合条形码601。从条形码101读取的数据是读取数据201,从条形码102读取的数据是读取数据102,而从条形码103读取的数据是读取数据203。在此例中,读取数据201、202和203是由15位文本数据、8位数字数据构成。读取数据201、202和203的格式被预先存储在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的ROM 33的格式存储区331(参见图11)中。在此,假定前15位的文本数据是项目“姓名”,次8位的数字数据是项目“生日”,而最后一位数字是项目“性别”。同时,读取数据具有指定格式种类的首部、以及记载这些信息的数据部。存储在格式存储区331中的格式基于此首部的信息读出。
如图2中所示,在读取数据201中,项目“姓名”是“SUZUKI HANAKO(接下来的2位是空格)”,项目“生日”是数字形式的“19720413”,并且项目“性别”是表示“女性”的“F”。而在读取数据202中,项目“姓名”是“SATO TARO(接下来6位是空格)”,项目“生日”是数字形式的“19720623”,并且项目“性别”是表示“男性”的“M”。而在读取数据203中,项目“姓名”是“YAMADAAKIKO(接下来3位是空格)”,项目“生日”是数字形式的“19720520”,并且项目“性别”是表示“女性”的“F”。
对读取数据201、202和203作由“项目选择”进行的加工,由此分别创建出处理数据301、302和303。在此,选择了项目“姓名”和“性别”。对通过加工读取数据201获得的加工数据301执行“项目选择”的一个示例是如图3中所示的加工数据311。如图3中所示,它仅由读取数据201中选择的项目“姓名”和“性别”构成。在读取数据201中,首先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SUZUKIHANAKO”(接下来2位是空格),然后是表示“女性”的1位文本数据“F”的项目“性别”。同时,读取数据202、203被加工成仅有项目“姓名”和项目“性别”。加工数据被存储在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的RAM 34的加工数据存储区345(见图12)中。
以此方式加工的加工数据301、302和303被整合以创建整合数据401。图4中示出的整合数据411是执行了“项目选择”时整合数据401的一个示例。如图4中所示,整合数据411是顺序组合加工数据301、302和303的结果。同时,为指出原始加工数据的分界,在加工数据301、302和303之间插入分界符“#”作为数据分界,并插入分界符“*”作为项目的分界。通过插入分界符,在读取打印的整合条形码之际,即使不能判别数据项目的格式,也能知道其构成。
由此,在整合数据401中,首先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SUZUKIHANAKO”(接下来2位是空格),接着是项目分界符“*”,项目“性别”的数据——表示“女性”的“F”,数据分界符“#”。接下来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SATO TARO”(接下来6位是空格),继之以项目分界符“*”,项目“性别”的数据——表示“男性”的“M”,以及数据分界符“#”。接着是15位文本数据项目“姓名”——“YAMADA AKIKO”(接下来3位是空格),继之以项目分界符“*”和项目“性别”的数据——表示“女性”的“F”。
整合条形码数据651被创建以创建将此整合数据401用作记载信息的整合条形码601。此整合条形码数据651由记载信息以及条形码的种类和需要根据条形码种类设定的项目(例如,版本、大小、安全等级之类)构成,并被存储在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的RAM 34的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参见图12)中。然后,创建用于打印基于整合条形码数据651创建的整合条形码601的打印数据501。此打印数据501由使用形成为图像并将作为打印结果的整合条形码601的热印头23用的控制信息、以及用于控制作为打印对象的带的传送的送带电机24用的信息构成。打印数据501被存储在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的RAM 34的打印数据存储区350(参见图12)中。然后,当由带打印机构20实施此打印数据501的打印时,就获得作为打印结果的整合条形码601。
接下来,将参考图2、3和5对由“项目追加”进行的整合处理进行说明。在此,将对根据图2中所示的三个条形码101、102和103创建整合条形码601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对读取数据201、202和203执行“项目追加”加工,以创建各加工数据301、302和303。在此,假定追加了项目“电话号码”。如果用户指出了要指定项目的名称、数据的种类以及位数,则确保了项目“电话号码”的区域,并且此后由用户输入要存储在项目“电话号码”中的值。追加作为加工读取数据201的结果的加工数据301的情形的一个示例是图5中所示的加工数据321。如图5中所示,加工数据321由原始项目“姓名”、“生日”和“性别”以及项目“电话号码”构成。首先是15位文字数据的项目“姓名”——“SUZUKI HANAKO”(接下来2位是空格),继之以数字形式的项目“生日”——“19720413”,以及项目“性别——表示“女性”的“F”。接下来是数字形式的项目“电话号码”——“09033334444”。同时,通过向项目“姓名”、项目“生日”和项目“性别”追加项目“电话号码”来加工读取数据202、203以创建加工数据302和303。加工数据被存储在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的RAM 34的加工数据存储区345(参见图12)中。
以此方式加工的加工数据301、302和303被整合以创建如图2中所示的整合数据401。图6中所示的整合数据412是执行了“项目追加”的情形的一个示例。如图6中所示,整合数据412是顺序组合加工数据301、302和303的结果。与“项目选择”的情形相同的是,为了指示原始加工数据的分界,在整合数据412中各加工数据301、302和303之间插入符号“#”作为数据分界符,并插入符号“*”作为项目分界符。由此,在整合数据401中,首先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SUZUKI HANAKO”(接下来2位是空格),继之以项目分界符“*”,8位数字的项目“生日”的数据——“19720413”,项目分界符“*”,项目“性别”的数据——表示“女性”的“F”,项目分界符“*”,11位数字的项目“电话号码”数据“09033334444”,以及数据分界符“#”。接下来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数据“SATO TARO”(接下来6位是空格),继之以项目分界符“*”,8位数字的项目“生日”数据“19720623”,项目分界符“*”,项目“性别”数据——表示“男性”的“M”,项目分界符“*”,11位数字的项目“电话号码”数据“09012345678”,以及数据分界符“#”。接下来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数据“YAMADA AKIKO”(接下来3位是空格)。尽管图6中省略了以下数据的表示,但是接着是项目分界符“*”,8位数字的项目“生日”数据“19720520”,项目分界符“*”,项目“性别”数据——表示“女性”的“F”,项目分界符“*”以及11位数字的项目“电话号码”数据“09065659898”,从而顺序地继之以加工数据302、303。
与“项目选择”情形同样的是,创建出用于创建使用此整合数据401作为记载信息的整合条形码601的整合条形码数据651。然后,创建出用于打印基于整合条形码数据651创建的整合条形码601的打印数据501。接着,当用带打印机构20实施打印时,就获得整合条形码601作为打印结果。
接下来将参考图2和7对“数据排序”进行说明。还将对根据图2中所示的三个条形码101、102和103创建整合条形码601的情形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在此,不是根据读取数据201、202和203创建加工数据301、302和303,而是通过排序读取数据201、202和203来创建整合数据401。作为排序用的基准的项目(以下称为“排序项目”)和升序/降序由用户指定。
在此,假定作为排序基准的项目是“姓名”,并且排序的顺序是“降序”。图7中所示的整合数据413是在执行了“数据分类”时整合数据401的一个示例。在此情形中,如图7中所示,整合数据413是读取数据202、201、203的顺序组合,并且与“项目选择”的情形同样的是,为了在原始加工数据中指示分界,在加工数据301、302和303间插入符号“#”作为数据的分界符,然后插入符号“*”作为各项目的分界符。
由此,在整合数据413中,首先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SATOTARO”(接下来6位是空格),继之以项目分界符“*”,8位数字的项目“生日”数据“19720623”,项目分界符“*”,项目“性别”数据——表示“男性”的“M”,数据分界符“#”。接下来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数据“SUZUKI HANAKO”(接下来2位是空格),继之以项目分界符“*”,8位数字的项目“生日”数据“19720413”,项目分界符“*”,项目“性别”数据——表示“女性”的“F”,数据分界符“#”。然后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数据“YAMADA AKIKO”(接下来3位是空格),继之以项目分界符“*”,8位数字的项目“生日”数据“19720520”,项目分界符“*”,项目“性别”数据——表示“女性”的“F”。
与“项目选择”情形同样的是,创建出用于创建使用此整合数据401作为记载信息的整合条形码601的整合条形码数据651。然后,创建出用于打印基于整合条形码数据651创建的整合条形码601的打印数据501。然后,当用带打印机构20实施打印时,就获得整合条形码601作为打印结果。
接下来将参考图2和8对“数据分类”进行说明。在此也将对根据图2中所示的三个条形码101、102和103创建的整合条形码601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在此,不是根据读取数据201、202和203创建加工数据301、302和303,而是基于预定项目的值对读取数据201、202和203进行分类,并对基于该项目的值分类的各读取数据创建整合数据401。亦即,如果有3种类型的项目值存在,则创建三个整合数据401。作为分类基准的项目(以下称为分类项目)由用户指定。
在此,假定作为分类基准的项目是“性别”。图8中所示的整合数据414、415是在执行了“数据分类”的情形中整合数据401的一个示例。在此情形中,如图8中所示,创建出两个整合数据,亦即其中项目“性别”是“男性”的整合数据414和其中项目“性别”是“女性”的整合数据415。与“项目选择”的情形同样的是,为指示原始加工数据的分界,在加工数据301、302和303间插入各符号“#”作为数据分界符,并插入符号“*”作为项目分界符。
由此,如图8中所示,在整合数据414中,首先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数据“SATO TARO”(接下来6位是空格),继之以项目分界符“*”,8位数字的项目“生日”数据“19720623”,项目分界符“*”,以及项目“性别”数据——表示“男性”的“M”。另一方面,在整合数据415中,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数据“SUZUKI HANAKO”(接下来2位是空格),继之以项目分界符“*”,8位数字的项目“生日”数据“19720413”,项目分界符“*”,项目“性别”数据——表示“女性”的“F”,以及数据分界符“#”。接下来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数据“YAMADA AKIKO”(接下来3位是空格),继之以项目分界符“*”,8位数字的项目“生日”数据“19720520”,项目分界符“*”,以及项目“性别”数据——表示“女性”的“F”。
然后,与“项目选择”同样的是,创建出用于创建使用此整合数据401作为记载信息的整合条形码601的整合条形码数据651。然后,创建出用于打印基于整合条形码数据651创建的整合条形码601的打印数据501。然后,当用带打印机构20实施打印时,就获得整合条形码601作为打印结果。
接下来将参考图9对分割处理进行说明。在此“分割处理”中,通过读取条形码获得的读取数据被分割成多个分割数据。然后,创建用于打印记载该分割数据的条形码(以下称为分割条形码)的打印数据。
在此,根据一个条形码110创建三个分割条形码801、802和803。从条形码110读取的数据是读取数据210。在此例中,假定条形码110是记载图7中所示的整合数据413的条形码。由此,在读取数据210中,与图7中所示的整合数据413同样的是,首先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SATO TARO”(接下来6位是空格),继之以项目分界符“*”,8位数字的项目“生日”数据“19720623”,项目分界符“*”,项目“性别”数据——表示“男性”的“M”,以及数据分界符“#”。接下来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数据“SUZUKI HANAKO”(接下来2位是空格),继之以项目分界符“*”,8位数字的项目“生日”数据“19720413”,项目分界符“*”,项目“性别”数据——表示“女性”的“F”,以及数据分界符“#”。然后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数据“YAMADA AKIKO”(接下来3位是空格),继之以项目分界符“*”,8位数字的项目“生日”数据“19720520”,项目分界符“*”,以及项目“性别”数据——表示“女性”的“F”。
读取数据210由数据分界符“#”分割,由此创建出分割数据701、702和703。如图9中所示,在分割数据701中,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SATOTARO”(接下来6位是空格),继之以项目分界符“*”,8位数字的项目“生日”数据“19720623”,项目分界符“*”,以及1位的项目“性别”数据“男性”。在分割数据702中,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数据“SUZUKI HANAKO”(接下来2位是空格),继之以项目分界符“*”,8位数字的项目“生日”数据“19720413”,项目分界符“*”,以及1位的项目“性别”数据“女性”。在分割数据703中,是15位文本数据的项目“姓名”数据“YAMADA AKIKO”(接下来3位是空格),继之以项目分界符“*”,8位数字的项目“生日”数据“19720520”,项目分界符“*”,以及1位的项目“性别”数据“女性”。
然后,创建用于创建采纳分割数据701、702和703作为记载信息的分割条形码801、802和803的分割条形码数据851、852和853。分割条形码数据851、852和853由记载信息以及条形码的种类和需要根据种类设定的项目(例如,版本、大小、安全等级之类)构成,并被存储在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的RAM 34的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参见图12)中。然后,创建出用于打印基于分割条形码数据851、852和853创建的分割条形码801、802和803的打印数据541。此打印数据541由创建形成为图像的分割条形码801、802和803作为打印结果的热印头23的控制信息、以及用于控制作为打印对象的带的传送的送带电机24的控制信息构成。打印数据541被存储在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的RAM 34的打印数据存储区350(参见图12)中。然后,当用带打印机构20执行此打印数据541的打印时,就得到分割条形码801、802和803作为打印结果。
同时,在分割处理(未图示)中,诸如“项目选择”、“项目追加”、“数据排序”、“数据分类”之类的加工可被执行。例如,对于“项目选择”,当根据读取数据210创建分割数据701、702和703时,用户选择被采纳为分割数据的项目,并仅用所选的项目创建分割数据。然后,对于“项目追加”,当根据读取数据210创建分割数据701、702和703时,用户选择要向分割数据追加的项目,并输入要在各分割数据中记载的值以创建分割数据。对于“数据排序”,分割数据的预定项目被按预定顺序排序并创建打印数据541,从而使其按该排序的顺序打印。此外,对于“数据分类”,分割数据基于预定项目值被分类,并对各经分类的分割数据创建打印数据。在此情形中,用户需要指定用作分类基准的项目。然后,创建仅对应于该项目的值的种类的打印数据。除非打印数据是被分别准备的,否则当分类不同时分割条形码之间的间隔会变大,或者当分类不同时,可在所打印的分割条形码之间打印预定符号、文字或线条。尽管在上述实施例的分割处理中,用于打印多个分割条形码的打印数据是根据多个分割条形码数据创建的,但是也可对每个分割条形码数据创建多个打印数据。
接下来,将参考图10对差分处理进行说明。在此“差分处理”中,从读取两个整合条形码的两个读取数据中提取关于差分的信息,并创建用于打印记载差分数据的条形码(以下称为差分条形码)的打印数据。
在此,将对根据基于三个条形码101、102和103创建的整合条形码611和基于两个条形码101和103创建的整合条形码612创建差分条形码991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与参考图2、3和4说明的示例同样的是,整合条形码611是采纳通过在整合处理中由“项目选择”分别从条形码101、102和103读取的读取数据201、202和203中选择项目“姓名”和项目“性别”创建的整合数据411作为记载信息的条形码。然后,整合条形码612也是采纳在整合处理的“项目选择”中根据分别从条形码101和103读取的读取数据201、203创建的整合数据412作为记载信息的条形码。亦即,当将整合条形码611和整合条形码612相互比较时,得到的是整合条形码612与整合条形码611相比少了与条形码102的信息对应的量的信息。
因为通过读取以此方式创建的整合条形码611和612获得的读取数据251和252在其原始数据中包含数据分界符“#”,所以可将各原始数据的内容作比较。在图10中所示的读取数据251中,第一数据是作为“姓名”的“SUZUKI HANAKO”,第二数据是“SATO TARO”,并且第三数据是“YAMADA AKIKO”。然后,在读取数据252中,第一数据是作为“姓名”的“SUZUKI HANAKO”,并且第二数据是“YAMADA AKIKO”。由此,读取数据251中“姓名”为“SATO TARO”并且“性别”为“男性”的第二数据被提取为差分数据901。
然后,创建用于创建采纳此差分数据901作为记载信息的差分条形码991的差分条形码数据951。然后,创建用于打印基于差分条形码数据951创建的差分条形码991的打印数据521。
接下来,将参考图11到19对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中执行的打印数据创建处理进行说明。
首先,将参考图11对ROM 33中设置的存储区进行说明。如图11中所示,ROM 33包括格式存储区331、分界符存储区332、屏幕创建信息存储区333、程序存储区334、以及其它信息存储区334等。从条形码读取的读取数据的格式被存储在格式存储区331中。包括数据分界符和项目分界符在内的分界符被存储在分界符存储区332中。关于要在显示器54上显示的屏幕的信息被存储在屏幕创建信息存储区333中。在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中运行的程序被存储在程序存储区334中。该程序使用的各种信息被存储在其它信息存储区335中。
接下来,将参考图12对RAM 34中设置的存储区进行说明。如图12中所示,RAM 34包括选择项目存储区340、追加项目存储区341、追加项目数据存储区342、排序信息存储区343、分类项目存储区344、加工数据存储区345、排序工作区346、分类工作区347、比较工作区348、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打印数据存储区350、条形码图像存储区351之类。
用于在“整合处理”中执行“项目选择”的加工时识别被选为在整合数据中使用项目的项目的信息被存储在选择项目存储区340中。然后,用于在“整合处理”中执行“项目追加”的加工时识别追加项目的信息被存储在追加项目存储区341中,并且追加项目的值被每个数据地存储在追加项目数据存储区342中。然后,用于识别排序项目和排序顺序的信息被存储在排序信息存储区343中,并且用于识别分类项目的信息被存储在分类项目存储区344中。在执行“项目选择”或“项目追加”的加工的情形中,加工读取数据之后的加工数据被存储在加工数据存储区345中。然后,排序工作区346在执行“数据排序”时被用作在排序时使用的工作区,并且分类工作区347在执行“数据分类”时被用作分类用工作区。比较工作区348被用作在“差分处理”中比较两个读取数据时使用的工作区。此外,条形码数据与被采纳为记载信息的整合数据、分割数据或差分数据一起存储在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中。打印数据被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区351中,并且由条形码读取器40读取的条形码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条形码图像存储区351中。
接下来,将参考图13对EEPROM 37中设置的存储区进行说明。如图13中所示,EEPROM 37包括读取数据存储区371、整合数据存储区372、分割数据存储区373、差分数据存储区374之类。通过分析RAM 34的条形码图像存储区351中所存储的条形码的图像数据获得的读取数据被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整合数据被存储在整合数据存储区372中,分割数据被存储在分割数据存储区373中,并且差分数据被存储在差分数据存储区374中。
接下来,将参考图14的流程图对执行“整合处理”中“项目选择”的加工的整合选择处理进行说明。当用户通过显示器54上所呈现的菜单屏幕(未图示)选择“整合处理”并进一步通过整合处理菜单屏幕选择“项目选择”时执行此处理。同时,菜单屏幕指示“整合处理”、“分割处理”、“差分处理”、以及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执行的其它处理,并且用户通过操作按键组53来执行任何处理。
首先,选择项目存储区340、加工数据存储区345、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打印数据存储区350之类的存储区被以诸如清空等方式初始化(S1)。然后,执行条形码的读取和分析以及读取数据的存储(S2)。更具体而言,在显示器54上指示促请用户用条形码读取器40读取条形码的消息,例如“读取所要整合的条形码”。当条形码读取器40检测到条形码时,检测到的图像被存储在条形码图像存储区351中。然后,通过公知的条形码分析处理分析存储的图像,并且该条形码的记载信息被作为读取数据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同时,假定根据经过了预定时间或用户作出终止条形码读取的指令(例如,预定键的选择,或在屏幕上显示结束图标的情况下选择该结束图标之类)确定所有条形码的读取结束。基于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的读取数据的首部读出存储在格式存储区331中的格式(S3)。如果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的读取数据的格式不同,则可允许以在显示器54上指示出错来结束处理。
接下来,用于选择构成整合数据的数据项目的项目选择屏幕被创建并指示在显示器54上(S4)。构成在S3中读取的格式的数据项目被显示在此项目选择屏幕上,从而可通过操作按键组53来选择这些数据项目。然后,通过用户对按键组53的操作来作出的数据项目选择的输入被接受并存储在选择项目存储区340中(S5)。然后,根据读取数据创建仅包含所选数据项目的加工数据(S6)。更具体而言,存储在选择项目存储区340中的信息从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的读取数据依次读出,并依次存储在加工数据存储区345中。此时,在一数据项目的值被存储之后,并且在下一数据项目的值被存储之前,项目分界符(在图2到10的示例中为“*”)从分界符存储区332中读出并存储。然后,根据在加工数据存储区345中创建的加工数据创建整合数据(S7)。更具体而言,加工数据从加工数据存储区345中依次读取,并写到整合数据存储区372中。在此,在一加工数据与下一加工数据之间存储一数据分界符(在图2到10的示例中为“#”)。
用于创建采纳存储在整合数据存储区372中的整合数据作为记载信息的条形码的条形码数据被创建并存储在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中(S8)。同时,在本实施例的情形中,假定条形码的种类以及附于条形码的种类的属性信息与在S2中读取的条形码是相同的。然后,用于以带打印机构20打印指示存储在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中的整合条形码数据的条形码的图像的打印数据被存储(S9)在打印数据存储区350中,并且基于打印数据的指示驱动带打印机构20的驱动电路21、22之类以执行打印(S10)。然后,此处理结束。
接下来,将参考图15的流程图对执行“整合处理”中的“项目追加”的加工的整合追加处理进行说明。当用户通过显示器54上指示的菜单屏幕(未图示)选择“整合处理”,并进一步通过整合处理菜单屏幕选择“项目追加”时执行此处理。
首先,追加项目存储区341、追加项目数据存储区342、加工数据存储区345、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打印数据存储区350之类的存储区被以诸如清空等方式初始化(S21)。然后执行条形码的读取和分析,从而读取数据被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S22)。同时,假定根据经过了预定时间或用户作出终止条形码读取的指令(例如,预定按键的选择,或在屏幕上显示结束图标的情况下选择该结束图标之类)确定所有条形码的读取结束。基于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的读取数据的首部读出存储在格式存储区331中的格式(S23)。如果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的读取数据的格式不同,则可允许以在显示器54上指示出错来结束处理。
接下来,用于输入要向构成整合数据的数据项目追加的数据项目的项目追加屏幕被创建并在显示器54上指示(S24)。构成在S23中读取的格式的数据项目被显示在此项目追加屏幕上。此外,设置要输入追加项目的名称、数据的种类以及位数的输入区,从而可通过对按键组53的操作输入关于所要追加的数据项目的信息。然后,通过用户对按键组53的操作来作出的数据项目追加的输入被接受并存储在选择项目存储区340中(S25)。然后,在S22的读取条形码时,为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的每个读取数据接受在S25中追加的数据项目的值的输入(S26)。更具体而言,在显示器54上指示读取数据的内容、追加数据项目的名称以及数据的种类,并且显示用于输入追加数据项目的值的输入区,从而可通过对按键组53的操作来输入追加数据项目的值。然后,输入值被存储在追加项目数据存储区342中。
然后,基于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的读取数据和存储在追加项目数据存储区342中的值来创建加工数据(S27)。在此,读取数据是按各数据项目的顺序从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读取的,对每个数据项目插入一分界符(在图2到10的示例中为“*”),并且最后存储项目分界符和追加数据项目的值。在读取数据之间存储数据分界符(在图2到10的示例中为“#”)。根据在加工数据存储区345中创建的加工数据创建整合数据(S28)。更具体而言,存储在加工数据存储区345中的加工数据被依次读取并写到整合数据存储区372中。在此,在一加工数据与下一加工数据之间存储一数据分界符(在图2到10的示例中为“#”)。
然后,用于创建采纳存储在整合数据存储区372中的整合数据作为记载信息的条形码的条形码数据被创建并存储在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中(S29)。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条形码的种类以及附于条形码的种类的属性信息与S22中读取的条形码是相同的。然后,用于以带打印机构20打印由存储在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中的整合条形码数据指示的条形码的图像的打印数据被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区350中(S30)。接着,基于打印数据的指示驱动带打印机构20的诸如驱动电路21和22等来执行打印(S31)。然后,此处理结束。
接下来,将参考图16的流程图对执行“整合处理”中的“数据排序”的整合排序处理进行说明。当用户通过显示器54上指示的菜单屏幕(未图示)选择“整合处理”,并进一步通过整合处理菜单屏幕选择“数据排序”时执行此处理。
首先,排序信息存储区343、排序工作区346、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打印数据存储区350之类的存储区被以清空等方式初始化(S41)。然后,执行条形码的读取和分析以及读取数据的存储(S42)。同时,假定根据经过了预定时间或用户作出终止条形码读取的指令(例如,预定键的选择,或在屏幕上显示结束图标的情况下选择该结束图标之类)确定所有条形码的读取结束。基于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的读取数据的首部读出存储在格式存储区331中的格式(S43)。如果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的读取数据的格式不同,则可允许以在显示器54上指示出错来结束处理。
接下来,用于指定读取数据的排序项目和升序/降序的排序项目指定屏幕被创建并在显示器54上指示(S44)。构成在S43中读出的格式的数据项目被指示在此排序项目指定屏幕上。可通过操作按键组53来选择这些相同数据项目,并且用于选择“升序”或“降序”的图标进一步被指示从而可选择排序顺序。然后,通过用户对按键组53的操作作出的排序项目和排序顺序的选择被接受并存储在排序信息存储区343中(S45)。使用排序工作区346根据公知排序算法来对按排序项目和排序顺序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的读取数据进行排序(S46)。此结果被存储在排序工作区346中。然后,存储在排序工作区346中的排序后的读取数据被每个数据项目地依次读出。对每个数据项目插入分界符(在图2到10的示例中为“*”),并且最后存储项目分界符和追加数据项目的值。然后,在读取数据与读取数据之间存储数据分界符(在图2到10的示例中为“#”)。然后,根据在加工数据存储区345中创建的加工数据创建整合数据(S47)。
然后,用于创建采纳存储在整合数据存储区372中的整合数据作为记载信息的条形码的条形码数据被创建并存储在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中(S48)。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条形码的种类以及附于条形码的种类的属性信息与S42中读取的条形码是相同的。然后,用于以带打印机构20打印由存储在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中的整合条形码数据指示的条形码的图像的打印数据被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区350中(S49)。接着,基于打印数据的指示驱动带打印机构20的诸如驱动电路21和22等来执行打印(S50)。然后,此处理结束。
接下来,将参考图17的流程图对执行“整合处理”中的“数据分类“的整合分类处理进行说明。当用户通过显示器54上指示的菜单屏幕(未图示)选择“整合处理”,并进一步通过整合处理菜单屏幕选择“数据分类”时执行此处理。
首先,分类项目存储区344、比较工作区348、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打印数据存储区350之类的存储区被以清空等方式初始化(S61)。然后,执行条形码的读取和分析以及读取数据的存储(S62)。同时,假定根据经过了预定时间或用户作出终止条形码读取的指令(例如,预定按键的选择,或在屏幕上显示结束图标的情况下选择该结束图标之类)确定所有条形码的读取结束。基于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的读取数据的首部读出存储在格式存储区331中的格式(S63)。如果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的读取数据的格式不同,则可允许以在显示器54上指示出错来结束处理。
接下来,用于指定读取数据的分类项目的分类项目指定屏幕被创建并在显示器54上指示(S64)。构成在S63中读出的格式的数据项目被显示在此分类项目指定屏幕上,从而可通过操作按键组53来选择数据项目。然后,由用户对按键组53的操作作出的分类项目的选择被接受并存储在分类项目存储区344中(S65)。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的读取数据被基于分类项目的值分类并按每个分类项目值存储在分类工作区347中(S66)。在存储在分类工作区347中的读取数据当中,按每个分类读取数据的顺序读出数据项目的值。然后,对每个数据项目插入分界符(在图2到10的示例中为“*”),并在读取数据与读取数据之间插入数据分界符(在图2到10的示例中为“#”)。这些被存储在整合数据存储区372中(S67)。
然后,用于创建采纳存储在整合数据存储区372中的整合数据作为记载信息的条形码的条形码数据被创建并存储在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中(S68)。同时,在此实施例中,假定条形码的种类以及附于条形码的种类的属性信息与在S62中读取的条形码是相同的。然后,用于以带打印机构20打印由存储在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中的整合条形码数据指示的条形码的图像的打印数据被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区350中(S69)。接着,基于打印数据的指示驱动带打印机构20的诸如驱动电路21和22等来执行打印(S70)。然后,此过程结束。
接下来,将参考图18的流程图对“分割处理”进行说明。当用户通过显示器54上指示的菜单屏幕(未图示)选择“分割处理”时执行此处理。
首先,分割数据存储区373、加工数据存储区345、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打印数据存储区350之类的存储区被以清空等方式初始化(S81)。然后,当条形码读取器40检测到条形码时,检测到的图像被存储在条形码图像存储区351中,并且所存储的图像通过公知的条形码分析处理被分析,然后条形码的记载信息作为读取数据被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S82)。然后,基于读取数据的分界符来分析格式(S83)。
接下来,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的读取数据在数据分界符的位置上被分割,并作为各不相同的数据被存储在分割数据存储区373中(S84)。用于创建采纳存储在分割数据存储区373中的分割数据作为记载信息的条形码被创建并存储在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中(S85)。同时,在此实施例中,假定条形码的种类以及附于条形码的种类的属性信息与在S82中读取的条形码是相同的。然后,用于以带打印机构20打印由存储在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中的整合条形码数据指示的条形码的图像的打印数据被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区350中(S86)。接着,基于打印数据的指示驱动带打印机构20的诸如驱动电路21、22等来执行打印(S87)。然后,此处理结束。
将参考图19的流程图对“差分处理”进行说明。当用户通过显示器54上指示的菜单屏幕(未图示)选择“差分处理”时执行此处理。
首先,分割数据存储区373、加工数据存储区345、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打印数据存储区350之类的存储区被以清空等方式初始化(S101)。然后,当条形码读取器40检测到两个条形码时,检测到的图像被存储在条形码图像存储区351中,并且所存储的图像通过公知的条形码分析处理被分析,然后条形码的记载信息作为读取数据被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S102)。然后,基于读取数据的分界符分析格式(S103)。如果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的两个读取数据的格式不同,则可以显示器54上指示的出错来结束此处理。
接下来,存储在读取数据存储区371中的两个读取数据在每个数据分界符的位置上被分割,并作为各不相同的数据被存储在比较工作区348中(S104)。因此,根据第一读取数据创建的数据组和根据第二读取数据创建的数据组被存储在比较工作区348中。然后,存储在比较工作区348中的两个数据组被相互比较,并且第一数据组中存在但第二数据组中不存在的数据被提取并存储在比较工作区348中(S105)。此外,第二数据组中存在但第一数据组中不存在的数据被提取并存储在比较工作区348中。同时,这些被提取的数据称为“提取数据”。
然后,根据存储在比较工作区348中的两个提取数据组创建两个差分数据,并将它们存储在差分数据存储区374中(S106)。更具体而言,在提取数据的各数据项目之间插入用于对项目进行分界的分界符(在图2到10的示例中为“*”),并在每个提取数据中插入另一种用于对数据进行分界的数据分界符(在图2到10的示例中为“#”)以组合成单个数据。然后,用于创建采纳存储在差分数据存储区374中的差分数据作为记载信息的条形码数据被创建并存储在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中(S107)。同时,在此实施例中,假定条形码的种类以及附于条形码的种类的属性信息与S102中读取的条形码是相同的。然后,用于以带打印机构20打印由存储在条形码数据存储区349中的整合条形码数据指示的条形码的图像的打印数据被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区350中(S108)。接着,基于打印数据的指示驱动带打印机构20的诸如驱动电路21和22等来执行打印(S109)。然后,此处理结束。
如在上述执行的处理中那样,可通过以各种方式编辑经由读取条形码获得的读取数据来创建整合条形码、分割条形码和差分条形码。因此,无需在诸如个人计算机等终端上编辑读取数据也可输出经编辑数据的条形码。
毋须赘述,本发明的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的各种方式进行变更。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以条形码作为QR码的示例,但是也可采用二维条形码或其它种类的条形码。
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当用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编辑读取数据时,条形码被读取,但是在被编辑时条形码并不总是必须被读取,而是可以编辑已预先读取并存储的读取数据。此外,例如,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可以不设置条形码读取器40,并且仅可获得通过从外部单元或记录介质读取条形码获得的读取数据,并编辑以创建整合数据、分割数据或差分数据。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用打印数据创建装置1编辑读取数据,并且当创建整合数据、分割数据或差分数据(编辑数据)时,用于创建包含这些数据的条形码的条形码数据被创建以创建打印数据,并随后执行打印,但是可允许在创建编辑数据时在EEPROM 37中存储所创建的编辑数据来代替创建条形码数据,并在用户给出打印指令或创建打印数据的指令时读取编辑数据以创建条形码数据。此外,可允许创建条形码数据并将其存储在EEPROM 37中,然后在用户给出打印指令或创建打印数据的指令时读取这些数据以创建打印数据。
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仅执行了一种编辑,但是可同时执行多种编辑。例如,可选择并追加项目。此外,数据可被排序并分类。毋庸赘述,在分割数据时,可执行项目选择、项目追加、数据排序和数据分类。尽管在追加项目时,项目是被追加在现有项目之后,但是用户可指定追加位置。当选择项目时,项目的顺序可被变更。
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使用的是预先存储在格式存储区332中的格式,但是此格式可以不被预先存储。在此情形中,预先在数据需要处理的条形码旁边打印包含用于指定格式的信息作为记载信息的条形码,并且在读取数据的条形码之前,格式的条形码被读取以取回格式的信息。此外,可允许仅处理包含插入了分界符作为记载信息的数据的条形码,并以分界符来分析格式。在此情形中,为了表示数据项目的名称,需要将数据项目的名称与分界符一起作为数据内容。
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使用“#”作为数据分界符,并使用“*”作为项目分界符,但是作为分界符的值并不被限定于这些。可使用诸如“*”、“$”、“%”、“&”之类的符号,并可使用诸如“data”、“field”等字。
尽管在“整合处理”中,读取数据的格式被预先存储在ROM 33的格式存储区331中,但是作为预先存储格式的替代,可允许读取包含插入了数据分界符“#”和项目分界符“*”的数据作为记载信息的条形码以获取读取数据,并分析数据分界符和项目分界符以创建格式。此外,在以上实施例中,数据项目可分层地构成。例如,在数据项“电话号码”的下层设置“家庭电话号码”、“移动电话号码”和“办公室电话号码”。在此情形中,为指示分层式结构,使用与最上层中的项目分界符不同的符号。例如,假定数据项目“生日”是8位数字,继之以数据项目“电话号码”,并且此“电话号码”在下层中具有上述数据项目,接着还有其它数据项目。在此情形中,假定“生日”是19730224,“家庭电话号码”是“0533851234”,数据“办公室电话号码”是“0529876543”,并且移动电话号码是“09088887777”,则创建出数据“19730224*0533851234#0529876543#09088887777*...”。
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对于“数据分类”,一方上存在而另一方上不存在的数据被集合以创建分类条形码,但是可允许编辑具有共同数据项目和不同数据项目的条形码——尽管两个条形码中存在的数据量和数据对象相等——以创建由预定数据项目构成的条形码。例如,假定第一条形码的读取数据由“学生ID号”、“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作为数据项目构成,并且第二条形码的读取数据由“学生ID号”和“分数(下层中有“日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英语”)”作为数据项目构成。然后,通过编辑这两个条形码,创建出由“学生ID号”、“姓名”、“分数(下层中有“日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英语”)”作为数据项目构成的条形码。所需的数据项目可由用户指定,或可被预先指定。
根据本发明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和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可根据具有相同格式的多个条形码创建一个条形码。因为该装置和方法通过追加数据项目或选择数据项目来实现不同于单纯的复制或合成的编辑,所以所创建的条形码的应用可被扩展。例如,可创建仅集合了读取数据的一些数据项目的条形码或是包含向每个读取数据追加了新数据项目的数据的条形码。
根据本发明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和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可根据单个条形码创建多个条形码。例如,条形码中所包含的数据可被分割成多个数据以创建各个条形码。此外,多个条形码中所包含的数据可被编辑以创建多个不同的条形码。由此,所创建的条形码的应用可被扩展。
根据本发明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和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可根据具有相同格式的多个条形码创建单个条形码,或可根据单个条形码创建多个条形码。当根据多个条形码创建单个条形码时,可通过追加数据项目或选择数据项目来执行不同于单纯的复制或合成的编辑。由此,所创建的条形码的应用可被扩展。例如,可创建仅收集了读取数据中的一些数据项目的条形码或是包含向每个读取数据追加了新数据项目数据的数据的条形码。例如,条形码中所包含的数据可被分割成多个数据以创建各个条形码。此外,多个条形码中所包含的数据可被编辑以创建多个不同条形码。由此,所创建的条形码的应用可被扩展。

Claims (36)

1.一种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包括:
读取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通过读取条形码获得的2个以上的读取数据;
数据格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由各数据项目构成的数据格式,以便按每个项目来划分和识别存储在所述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读取数据的值;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
执行从存储在所述数据格式存储单元中的数据格式的数据项目中选择至少一个数据项目的选择处理、和向所述数据格式追加新数据项目的追加处理这两者中的至少一个;
编辑与通过关于存储在所述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2个以上的读取数据的所述各个处理所选择或追加的数据项目相对应的值,以将所述2个以上的读取数据编辑成单个整合数据;
创建用于创建记载所编辑的整合数据的整合条形码的整合条形码数据;以及
创建用于基于所创建的整合条形码数据打印所述整合条形码的条形码打印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指定要由所述选择处理从存储在所述数据格式存储单元中的数据格式的数据项目中选择的所述数据项目;以及
通过编辑与根据所述2个以上的读取数据指定的数据项目相对应的值来创建所述整合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指定要由所述追加处理向存储在所述数据格式存储单元中的数据格式追加的数据项目;
输入与作为被指定与所述2个以上的读取数据中的每一个对应的数据项目的追加数据项目相对应的值;以及
根据与存储在所述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读取数据和所输入的追加数据项目相对应的值创建所述整合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按与预定数据项目对应的值的升序或降序对所述整合数据中记载的读取数据进行排序;以及
通过按排序顺序排列所述读取数据的值来创建所述整合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指定用作所述排序的基准的所述预定数据项目和排序顺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条形码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条形码,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从所读取的条形码的图像中提取所述条形码中所记载的信息;以及
将所提取的信息作为读取数据存储在所述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印单元,用于打印由所述控制单元创建的所述条形码打印数据。
8.一种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包括:
读取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通过读取条形码获得的读取数据;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
通过分割存储在所述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读取数据来编辑2个以上的分割数据;
创建用于创建记载所编辑的各分割数据的分割条形码的分割条形码数据;以及
创建用于基于所创建的分割条形码数据打印所述分割条形码的条形码打印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格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由各数据项目构成的数据格式,以便按每个项目来划分和识别存储在所述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读取数据的值,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基于存储在所述数据格式存储单元中的数据格式的数据项目来分割所述读取数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指定要从存储在所述数据格式存储单元中的数据格式的数据项目中选择的所述数据项目;以及
基于所述读取数据的指定数据项目创建所述分割数据。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指定要向存储在所述数据格式存储单元中的数据格式追加的数据项目;
输入与作为被指定的数据项目的追加数据项目相对应的值;以及
根据与存储在所述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读取数据和所输入的追加数据项目相对应的值创建所述分割数据。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分割数据都具有相同的数据格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数据的数据格式包括由所述控制单元指定的数据项目和由所述控制单元指定的追加数据项目这两者中的至少一个。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当创建所述分割数据时,按与预定数据项目对应的值的升序或降序将所述分割数据排序,以及
创建使所述条形码数据按排序顺序打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指定用作排序基准的所述预定数据项目和排序顺序。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条形码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条形码;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从所读取的条形码的图像中提取所述条形码中记载的信息;以及
将所提取的信息作为所述读取信息存储在所述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印单元,用于打印由所述控制单元创建的所述条形码打印数据。
18.一种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包括:
读取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通过读取条形码获得的2个以上的读取数据;
数据格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由各数据项目构成的数据格式,以便按每个项目来划分和识别存储在所述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读取数据的值;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
执行从存储在所述数据格式存储单元中的数据格式的数据项目中选择至少一个数据项目的选择处理、和向所述数据格式追加新数据项目的追加处理这两者中的至少一个;
编辑与通过关于存储在所述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2个以上的读取数据的所述各个处理所选择或追加的数据项目相对应的值,以将所述2个以上的读取数据编辑成单个整合数据;
创建用于创建记载所编辑的整合数据的整合条形码的整合条形码数据;
通过分割来编辑存储在所述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读取数据以编辑2个以上的分割数据;
创建用于创建各自记载通过分割来编辑的所述分割数据的分割条形码的分割条形码数据;以及
创建用于基于所创建的整合条形码数据打印所述整合条形码的条形码打印数据或
创建用于基于所创建的分割条形码数据打印所述分割条形码的条形码打印数据。
19.一种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存储通过读取条形码获得的2个以上的读取数据;
执行从由用于按每个项目来划分和识别所存储的读取数据的值的数据项目构成的数据格式中的数据项目中选择至少一个数据项目的选择处理、和向所述数据格式追加新数据项目的追加处理两者中的至少一个;
编辑与通过关于所存储的2个以上的读取数据的所述各个处理所选择或追加的数据项目相对应的值,以将所述2个以上的读取数据编辑成单个整合数据;
创建用于创建记载所编辑的整合数据的整合条形码的整合条形码数据;以及
创建用于基于所创建的整合条形码数据打印所述整合条形码的条形码打印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指定由所述选择处理从所述数据格式中的数据项目中选择的所述数据项目;以及
通过编辑与为所述2个以上的读取数据中的每一个指定的数据项目相对应的值来创建所述整合数据。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指定要由所述追加处理向所述数据格式追加的数据项目;
输入与作为被指定的对应于所述2个以上的读取数据中的每一个的数据项目的所述追加数据项目相对应的值;以及
根据与所存储的读取数据和所输入的追加数据项目对应的值创建所述整合数据。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按与预定数据项目对应的值的升序或降序将所述整合数据中记载的读取数据排序;以及
通过按排序顺序排列所述读取数据的值来创建所述整合数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指定作为所述排序的基准的所述预定数据项目和排序顺序。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读取条形码;
从所读取的条形码的图像中提取所述条形码中记载的信息;以及
将所提取的信息作为所述读取信息存储。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打印所创建的条形码打印数据。
26.一种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存储通过读取条形码获得的读取数据;
通过分割所存储的读取数据来编辑2个以上的分割数据;
创建用于创建记载所编辑的分割数据中的每一个的分割条形码的分割条形码数据;以及
创建用于基于所创建的分割条形码数据打印所述分割条形码的条形码打印数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由用于按每个项目来划分和识别所存储的读取数据的值的数据项目构成的数据格式中的数据项目来分割所述读取数据。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指定要从所存储的数据格式中的数据项目中选择的所述数据项目;以及
基于所述读取数据中的指定数据项目创建所述分割数据。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指定要向所存储的数据格式追加的数据项目;
输入与作为被指定数据项目的所述追加数据项目相对应的值;以及
根据与所存储的读取数据和所输入的追加数据相对应的值创建所述分割数据。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分割数据具有相同的数据格式。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数据的数据格式包括所指定的数据项目和所指定的追加数据项目两者中的至少一个。
32.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当创建所述分割数据和创建所述条形码打印数据时按与预定数据项目对应的值的升序或降序将所述分割数据排序,以使所述条形码数据按排序顺序打印。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指定用作排序基准的所述预定数据项目和排序顺序。
34.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读取条形码;
从所读取的条形码的图像中提取所述条形码中记载的信息;
将所提取的信息作为所述读取数据存储。
35.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打印所创建的条形码打印数据。
36.一种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存储通过读取条形码获得的2个以上的读取数据;
执行从由用于按每个项目来划分和识别所存储的读取数据的值的数据项目构成的数据格式中的数据项目中选择至少一个数据项目的选择处理、和向所述数据格式追加新数据项目的追加处理这两者中的至少一个;
编辑与通过关于存储的所述2个以上的读取数据的各个处理所选择或追加的数据项目相对应的值,以将所述2个以上的读取数据编辑成单个整合数据;
创建用于创建记载所编辑的整合数据的整合条形码的整合条形码数据;
通过分割来编辑所存储的读取数据以编辑2个以上的分割数据;以及
创建用于创建各自记载通过分割来编辑所述分割数据的分割条形码的分割条形码数据;以及
创建用于基于所创建的整合条形码数据打印所述整合条形码的条形码打印数据或
创建用于基于所创建的分割条形码数据打印所述分割条形码的条形码打印数据。
CN2007101274723A 2006-06-28 2007-06-27 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和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 Active CN101114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77715A JP4915152B2 (ja) 2006-06-28 2006-06-28 バーコード印刷データ作成装置及びバーコード印刷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
JP2006-177715 2006-06-28
JP2006177715 2006-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4344A CN101114344A (zh) 2008-01-30
CN101114344B true CN101114344B (zh) 2010-06-09

Family

ID=38566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74723A Active CN101114344B (zh) 2006-06-28 2007-06-27 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和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00981A1 (zh)
EP (1) EP1873679A3 (zh)
JP (1) JP4915152B2 (zh)
CN (1) CN1011143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29409B2 (en) * 2007-03-14 2021-11-24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Devices for application of reduced pressure therapy
US8598990B2 (en) * 2008-06-30 2013-12-03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Delimited read command for efficient data access from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s
JP5104602B2 (ja) * 2008-07-03 2012-1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印刷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20205453A1 (en) * 2009-11-05 2012-08-16 Rampersad Carlyle J International alpha-numeric demographic identity code
JP5644183B2 (ja) * 2010-05-31 2014-12-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8584942B1 (en) * 2012-05-25 2013-11-1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inventory management utilizing mobile technology
US10679175B2 (en) * 2012-11-13 2020-06-09 Kyodo Printing Co., Ltd. Two-dimensional code, system for creation of two-dimensional code, and analysis program
US9198041B2 (en) * 2013-08-05 2015-11-24 Nextek Power Systems, Inc.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to operate an electrical device
JP6537460B2 (ja) * 2016-01-27 2019-07-03 富士通フロ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端末、情報コード処理方法、情報コード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トータリゼータシステム
JP6994832B2 (ja) * 2017-02-02 2022-01-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見積業務支援システム、サーバ、回答者端末、依頼者端末、見積業務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509080B (zh) * 2017-08-18 2021-01-15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JP7356274B2 (ja) * 2019-07-10 2023-10-04 Juki株式会社 部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部品管理方法
CN113988245B (zh) * 2021-11-01 2022-07-26 山东大学 一种条码归一化的编码方法
US11593580B1 (en) * 2021-11-03 2023-02-28 Arlon Blaine Harper Securing private information using two-dimensional barcod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408A (zh) * 1995-03-01 1998-03-25 美坦尼蒂克司有限公司 条形码数据形式扫描及标记的设备和方法
CN2662362Y (zh) * 2003-11-03 2004-12-08 许毅群 具射频识别的多功能防伪标识物
US20050194444A1 (en) * 2004-03-03 2005-09-08 Gieske Harry A. System for encoding information using colors
CN1759405A (zh) * 2003-01-12 2006-04-12 计量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自动激活激光扫描条形码符号阅读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7617A (en) * 1989-12-28 1993-07-13 Monarch Marking Systems, Inc. Hand-held label applicator with scanned data acquistion and selective data retrieval acquistion
JP3786818B2 (ja) * 2000-03-15 2006-06-14 株式会社日立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物品受渡し確認システム
JP3847167B2 (ja) * 2002-01-04 2006-11-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バーコード作成装置、バーコード作成方法、バーコード作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作成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並びにバーコード読取装置、バーコード読取方法、バーコード読取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読取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20030163800A1 (en) * 2002-02-27 2003-08-28 Weiyang Zhou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graphical codes containing a plurality of data fields
US7344078B2 (en) * 2002-12-05 2008-03-18 Riocoh Co., Ltd. Device for scanning and printing barcodes
JP2005025591A (ja) * 2003-07-04 2005-0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印刷物及び印刷物セッ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408A (zh) * 1995-03-01 1998-03-25 美坦尼蒂克司有限公司 条形码数据形式扫描及标记的设备和方法
CN1759405A (zh) * 2003-01-12 2006-04-12 计量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自动激活激光扫描条形码符号阅读系统
CN2662362Y (zh) * 2003-11-03 2004-12-08 许毅群 具射频识别的多功能防伪标识物
US20050194444A1 (en) * 2004-03-03 2005-09-08 Gieske Harry A. System for encoding information using colo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73679A3 (en) 2008-08-20
CN101114344A (zh) 2008-01-30
EP1873679A2 (en) 2008-01-02
JP2008009586A (ja) 2008-01-17
US20080000981A1 (en) 2008-01-03
JP4915152B2 (ja) 2012-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4344B (zh) 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装置和条形码打印数据创建方法
JP4509366B2 (ja) 文書上の情報をスキャンしてフォーマット化するシステム
AU663554B2 (en) Unique label generation apparatus for entity
US94779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barcode with a human readable interpretation, 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a program
JP3425408B2 (ja) 文書読取装置
US20020194208A1 (en) Methods of managing the transfer, use, and importation of data
EP1514229A2 (en) Statistical model
JP2002027364A (ja) 画像分類システム
WO2019222740A1 (en) Method of updating food product item information
KR20040107383A (ko) 부품 카탈로그 작성 시스템 및 부품 카탈로그 작성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컴퓨터-판독가능 저장 매체
JPH04350768A (ja) 名刺電子ファイリング装置
JP3868537B2 (ja) 個人識別媒体発行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チェック方法
CN100383724C (zh) 用于处理表单的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WO2019194029A1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する記憶媒体
CN210742938U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应用系统
JPH06103402A (ja) 名刺認識装置
JP2003058559A (ja) 文書分類方法、検索方法、分類システム及び検索システム
JP2001236111A (ja) ロット番号の自動発番システム
JPH08292957A (ja) 電子新聞システムの記事見出し表示方法
JP2004056495A (ja) 帳票デザイン作成装置及び帳票画像取込装置
CN110674428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应用系统
EP1399871A2 (en) Methods of managing the transfer, use, and importation of data
JPH10198705A (ja) 文書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文書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Janice C.(Ginny) Redish Dynamics in document design: Creating texts for readers
JPH07200661A (ja) 部品リスト作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