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4150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14150A CN101114150A CNA2007101301735A CN200710130173A CN101114150A CN 101114150 A CN101114150 A CN 101114150A CN A2007101301735 A CNA2007101301735 A CN A2007101301735A CN 200710130173 A CN200710130173 A CN 200710130173A CN 101114150 A CN101114150 A CN 1011141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per
- transfer
- photosensitive drums
- processing system
- electrical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Feeding path after the transfer point and up to the fixing point, e.g. guides and feeding means f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carrying an unfused toner imag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367—The feeding path segment where particular handling of the copy medium occurs, segments being adjacent and non-overlapping. Each segment is identified by the most downstream point in the segment, so that for instance the segment labelled "Fixing device" is referring to the path between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4—Separation devic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03G2215/00573—Recording medium stripping from image forming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像载体,形成调色剂像,并周向转动;转印构件,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相对配置,使所述调色剂像静电转印到通过像载体和转印构件的相对部位的纸上;除电器,产生用于去除所述纸上的电荷的电场,使转印了所述调色剂像的纸从所述像载体分离;以及导电构件,设置在所述除电器和所述转印构件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调色剂像转印到纸上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涉及对转印处理后的纸实施去除电荷处理的除电器的改进。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成通常是在绕轴心驱动转动的感光鼓(像载体)周围,配置带电器、曝光装置、显影装置、转印构件和清洁装置。
感光鼓被驱动绕其轴心转动,从带电器施加高电压,在该感光鼓的圆周面上形成均匀的电荷。然后,通过使基于来自曝光装置的图像信息的光线照射形成该均匀电荷的感光鼓的圆周面,在该圆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随后,从显影装置向具有该静电潜影的感光鼓的圆周面提供调色剂,在该圆周面上形成对应静电潜影的调色剂像。该调色剂像例如带有正电荷。
在感光鼓的圆周面上带有正电荷的状态下,承载的调色剂像通过该感光鼓的转动,到达转印构件的位置。从转印构件把负电荷赋予被送到感光鼓和转印构件之间的纸上,通过由此产生的静电吸引力,把调色剂像转印到纸上。转印处理后的纸在定影装置中通过加热实施定影处理后,被输送到装置外。
可是,有时因该调色剂像难以从感光鼓的圆周面分离,被实施转印处理的纸有时会成为卷在转动的感光鼓上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不能把纸向定影装置输送的不利情况。这种不利情况大多在低温而且低湿度的环境下产生,也会造成纸的污染。
为了消除这种不利情况,特开平4-12382号公报(D1)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感光鼓和转印构件的相对位置的附近,设置有能处于电浮动状态(不接地也不施加电压的电悬浮的中性状态)的除电针。D1的装置还设置有控制向转印构件提供的电流的控制装置,通过把除电针的状态和向转印构件提供的电流的控制适当匹配,可以顺利进行转印处理。
此外,特开平6-194966号公报(D2)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是使除电针的前端朝向感光鼓和转印构件相对的位置,这样提高了用除电针从感光鼓分离调色剂像的效果。
再有,特开平10-282799号公报(D3)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不仅使除电针的前端朝向感光鼓和转印构件相对的位置,并且在转印构件和除电针之间设置绝缘材料制的隔膜。D3的装置用该隔膜使除电针和转印构件之间不会短路,提高了通过除电针分离调色剂像的效果。
可是,D1的装置必须设置进行电流控制的控制装置,存在使装置成本提高的问题。
此外,D2的装置仅仅是简单地使除电针朝向转印构件和感光鼓相对的位置。因此存在的问题是,由除电针形成的电场未必对从感光鼓圆周面分离调色剂像起到恰当的作用,导致电场向转印构件或感光鼓泄漏,不能得到期待的效果。
再有,D3的装置由于仅仅在除电针和转印构件之间只是设置具有绝缘材料性能的隔膜,因此,也不能得到所期待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对转印处理后的纸可靠地除去电荷,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纸卷在像载体上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体,形成调色剂像,并周向转动;转印构件,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相对配置,使所述调色剂像静电转印到通过像载体和转印构件的相对部位的纸上;除电器,产生用于去除所述纸上的电荷的电场,使转印了所述调色剂像的纸从所述像载体分离;以及导电构件,设置在所述除电器和所述转印构件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简要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一个例子的打印机内部构造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表示感光体单元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面图。
图4是表示转印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V-V线剖面图。
图6是用于说明转印装置的作用的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用于说明变形实施方式的、简要表示串列式彩色打印机的图像形成部的正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根据图1对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一个例子的打印机进行说明。图1是简要表示打印机一个实施方式的内部构造的正面剖视图。如该图所示,打印机10包括装在装置主体11内的:纸储存部12,储存供印刷处理的纸P;图像形成部13,对从储存在该纸储存部12中的纸摞P1抽出的一张张的纸P,实施图像的转印处理;定影部14,对在该图像形成部13实施了转印处理的纸P,实施定影处理,以及设置在装置主体11的顶部的出纸部15,把在定影部14实施了定影处理的纸P排出。
在纸储存部12中,设置有规定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个)的纸盒121,相对于装置主体11可以自如地插入或拔出。在纸盒121的上游一端(图1的左侧),设置有搓纸辊122,从纸摞P1一张张抽出纸P。通过搓纸辊122的驱动,从纸盒121中抽出纸P,并通过送纸通道123和设置在该送纸通道123下游端的对准辊对124,向图像形成部13供纸。
图像形成部13根据从计算机等传送的图像信息,对纸P实施转印处理。图像形成部13包括感光鼓(像载体)131,它设置成可以绕在前后方向(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鼓中心转动。再有,沿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从该感光鼓131的图1中右上方位置开始沿顺时针方向,配置有带电装置132、曝光装置133、显影装置134、转印辊32、以及清洁装置135。
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光鼓131、带电装置132、清洁装置135、以及装有所述转印辊32的后面叙述的转印装置30,都装在规定的箱体21(参照图2)内,作为感光体单元20构成一个单元。因此,通过把箱体21相对于装置主体11进行装拆,可以把感光鼓131、带电装置132、清洁装置135和转印装置30相对于装置主体11整体地装拆。由于箱体21以装在装置主体11内的规定位置的状态与该装置主体11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可以视为装置主体11的一部分。
感光鼓131用于在其圆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和对应该静电潜影的调色剂像T(图6)。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层叠有光滑而且强韧的非晶态硅层,适于形成所述静电潜影和调色剂像T。
带电装置132在绕鼓中心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形成均匀的电荷。带电装置132通过电晕放电把电荷赋予感光鼓131的圆周面。
曝光装置133把根据从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传送来的图像数据而被赋予了强弱不同的激光,照射到转动中的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通过在感光鼓131圆周面上被激光照射到的部分电荷减少,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例如,感光鼓131的圆周面通过带电装置132均匀带有正的数百伏(通常大约为600V)电压,此后,通过曝光装置133的光线照射,形成静电潜影部分的电压减少到正的数十伏(通常大约为20V)。
显影装置134通过向感光鼓131的圆周面提供调色剂颗粒,使调色剂颗粒附着在形成所述静电潜影的部分。通过附着该调色剂颗粒,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T。调色剂像T带有正电荷。
转印辊32把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形成的带有正电荷的调色剂像T转印到被送到感光鼓131正左侧位置的纸P上。为了进行该转印,转印辊32赋予纸P与调色剂像T的电荷相反极性的负电荷。
纸P到达感光鼓131的左下方位置后,被转印辊32和感光鼓131按压夹持,变成带有负电荷的状态,带正电荷的感光鼓131圆周面上的调色剂像T被转印到该纸P上。
清洁装置135对转印处理后的感光鼓131的圆周面进行清洁处理。该清洁处理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的调色剂、以及在带电装置132中对后面叙述的附着在带电金属丝和网眼132c上的放电产物进行清扫处理时飘散到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的附着物等。在该清洁装置135中,设置有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滑动摩擦的滑动摩擦辊135a,通过该滑动摩擦辊135a的转动,擦掉附着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和放电产物(也就是研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由清洁装置135清洁后的感光鼓131的圆周面,重新朝向带电装置132,以供下一次图像形成处理。
定影部14对由图像形成部13实施转印处理后的纸P的调色剂像T,通过加热实施定影处理,其具有对纸P加热的定影辊141、以及与该定影辊141的左侧相对配置的加压构件142。
转印处理后的纸P被送向在定影辊141和加压构件142之间形成的夹缝部,由于通过该夹缝部,从定影辊141获得热量,被实施定影处理。实施定影处理后的纸P通过出纸通道143,向出纸部15排出。
通过使装置主体11的顶部凹陷形成出纸部15,在该凹陷的凹陷部底部设置有接受送出的纸P的出纸盘15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中的装置主体11内的右侧位置上部,设置有鼓风机16,它具有用于吸入外部气体的过滤器161;以及送风通道17,把由该鼓风机16通过过滤器161吸入的外部气体导向感光体单元20。
利用鼓风机16的驱动,外部气体通过送风通道17吹向感光体单元20,并在感光体单元20内贯穿流动。这样的气流可去除感光体单元20内积存的湿气,抑制放电产物产生,并且当由于设置在感光鼓131内的图中省略的加热器使感光体单元20内部过加热的情况下,可冷却该感光体单元20内部。此外所述气流把在清扫处理附着了放电产物的带电金属丝和网眼132c时产生的粉尘等构成的飘散物,与该气流一起从感光体单元20内排到外部。
图2是表示感光体单元20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此外,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面图。在图2和图3中,把X-X方向称为左右方向,把Y-Y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具体把-X方向称为左方,+X方向称为右方,把-Y方向称为前方,把+Y方向称为后方。
如图2所示,感光体单元20包括安装在呈前后方向长的箱形的箱体21内的、如前所述的感光鼓131、带电装置132、转印装置30、以及清洁装置135。
箱体21具有呈矩形的前板22、在后方相对前板22配置的后板23、架在前板22和后板23右侧上部之间的右侧板24、架在前板22和后板23左侧上部之间的左侧板25(图3)、架在前板22和后板23右侧下部之间的底板26、关闭上面开口的顶板27。为了提高箱体21的强度,设置有多根支柱28,它们沿前后方向全长以等间距夹在右侧板24和底板26之间。
在比箱体21下面的底板26靠左侧的位置成敞开状态,由此,从曝光装置133(图1)射出的光线可以照射到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此外,前板22和后板23由感光鼓131向左侧延伸设置,转印装置30架设在该延伸设置的前板22和后板23之间的下方位置。
通过在这样的位置配置转印装置30,从纸盒121送出的纸P从下向上沿纵向(具体说,以向上方稍稍倾斜的状态)输送,并通过转印装置30的作用转印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的调色剂像T。
在顶板27的右侧位置上,沿前后方向的全长以等间距穿透设置网格状的多个切孔,形成网格窗271。外部气体(在图1中用箭头表示)从鼓风机16(图1)通过送风通道17送入,并通过网格窗271提供给箱体21内部,冷却箱体21内部后,通过各个部位的间隙,排放到装置主体11内。
感光鼓131被轴支撑在架设于前板22和后板23的左侧下部之间的滚筒轴131a(图3)上,可以绕滚筒轴131a周向转动,并通过图中省略的滚筒电动机的驱动,向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驱动转动。
清洁装置135设置在箱体21内的感光鼓131的正上方位置。滑动摩擦辊135a的圆周面边与感光鼓131的圆周面滑动摩擦,边向与感光鼓131相反的方向(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以比感光鼓131更快的圆周速度转动。利用该圆周速度差研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去除附着在所述圆周面上的放电产物。
带电装置132以放电面朝向感光鼓131的圆周面的状态,在箱体21的大体中央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带电装置132在前后方向上长,而且其具有:屏蔽罩132a,它具有与感光鼓131的圆周面相对的开口面;螺旋杆132b,它装在该屏蔽罩132a内,沿前后方向延伸;带电金属丝和多个网眼132c,张紧设置在所述开口面上,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清扫构件132d,它拧在螺旋杆132b上,并且通过绕螺旋杆132b的轴心转动而前后移动,来清扫带电金属丝和网眼132c。
例如,网眼132c和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设定为0.5~0.6mm。通过从图中省略的电源装置给带电金属丝施加高压电(例如600V),从金属丝向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产生放电,赋予感光鼓131的圆周面均匀的电荷。此外,通过使清扫构件132d绕螺旋杆132b的轴心转动,在前后方向(与图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去除附着在带电金属丝和网眼132c上的放电产物等异物。
图4是表示转印装置30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V-V线剖面图。此外,在图4和图5中的X和Y表示的方向,与图2的情况相同(X为左右方向(-X:左方,+X:右方),Y为前后方向(-Y:前方,+Y:后方))。
如图4所示,转印装置30具有:壳体31,其右侧的开口朝向感光鼓131的圆周面的左侧,为在前后方向上长的长方体;转印辊(转印构件)32,装在该壳体31内;除电器33,附设在壳体31上;以及导电构件34,装在壳体31内,设置在该除电器33和转印辊32之间。
以绝缘材料的硬质合成树脂为原料制造壳体31,壳体3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设定成与感光鼓131的长度尺寸大体相同。这样的壳体31包括:俯视为前后方向长的长方形的底板311、从该底板311前后的边缘部分别直立设置的一对侧板312、架设在这一对侧板312的上边缘部之间的顶板313、以及架设在所述一对侧板312的左边缘部之间的左面板314。在这样的壳体31内形成用于安装转印辊32的辊安装空间。
此外,顶板313的大约右半部分(绝缘构件313a)具有作为权利要求中的绝缘构件(设置成夹在除电器和导电构件之间)的功能。
转印辊32的长度尺寸设定成与感光鼓131的长度尺寸相同或稍短。转印辊32具有与感光鼓131的滚筒轴131a(图3)平行的辊轴321、以及外嵌在该辊轴321上可以与其同心一体转动的转印辊主体322。转印辊主体322用合成橡胶等具有弹性的绝缘材料制成。从设置在装置主体11内适当部位的第一电源35向这样的转印辊32上施加负电压。
纸P在与转印辊主体322的圆周面紧密接触的状态下,被输送到该转印辊主体322和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之间的夹缝部。此时如图6所示,带正电的调色剂像T被静电吸附在带负电的纸P的表面一侧。这样,把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T转印到纸P上。
转印辊32在辊轴321的前后端部分别贯通壳体31的侧板312上下方向中央部右侧位置的状态下,可以绕辊轴321转动地安装在壳体31上。转印辊32的圆周面的一部分从壳体31向右侧突出,该圆周面按压并抵接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
除电器33包括固定在靠近壳体31的顶板313左侧的位置上的底座构件331、以及安装在该底座构件331上的除电针构件332。底座构件331用硬质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做成扁平形,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设定成与壳体31的长度尺寸大体相同,并且左右宽度尺寸设定成为壳体31左右宽度尺寸的大约1/2。
在底座构件331的右边缘面,设置有用于安装除电针构件332的前后方向长的、而且向左侧凹陷的安装长孔333。在除电针构件332嵌入该安装长孔333中的状态下,把小螺钉37插入设置在底座构件331和除电针构件332上的、图中省略的贯通孔。把小螺钉37拧入贯穿设置在壳体31的顶板313上的、图中省略的螺丝孔中固定。这样,把底座构件331和除电针构件332双方(也就是除电器33)安装在壳体31上。
除电针构件332具有作为用于在该除电针构件332和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之间的空间形成电场E(图6)的电极的功能。除电针构件332用铜或铝等金属材料制成,包括被嵌入底座构件331上的安装长孔333中的底端板部332a、以及从该底端板部332a的右侧边缘部向右侧以相同的间距突出设置的锯齿状的多个除电针332b。
除电针332b俯视为等腰三角形,相当于其顶点的部分(也就是前端)与感光鼓131的圆周面相对。各除电针332b设定有从底端板部332a突出的量,使其前端对应于从壳体31的顶板313右边缘部稍向右侧拉的位置。从第二电源36向这样的除电针构件332施加正电压。因此,在除电针构件332上施加有来自第二电源36的电压的状态下,在除电针332b周围的空间形成图6所示的电场E。
导电构件34用于引导在除电针332b前端周围形成的电场E,恰当地进行把转印到纸P上的调色剂像T从感光鼓131的圆周面容易地分离的、所谓静电中和处理。导电构件34例如可以采用通过把具有导电性能的纤维进行编织形成的导电布。这样的导电布例如可以例举用导电布覆盖具有弹性的密封构件的密封衬垫(竹内工业公司制的商品名“密封紧固垫”,商品编号“STG0.5-08”)。
导电构件3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设定成与壳体31的一对侧板312之间内侧尺寸大体相同,并且厚度尺寸设定成与所述除电针构件332的厚度尺寸大体相同。导电构件34以其右边缘部从壳体31的顶板313(也就是绝缘构件313a)稍向右侧突出的状态,通过用规定的粘结剂粘贴在顶板313的背面一侧,固定在壳体31上。
如图6所示,导电构件34从顶板313突出的量被设定成使导电构件34右端上角部(点C)大体位于连接除电针332b的前端(点A)和绝缘构件313a的右端上角部(点B)的直线L的延长线上。通过这样做,以除电针332b的前端为起点形成的电场E,朝向纸P存在的空间,如同圆弧所描绘的,恰好朝向导电构件34。因此,该电场E可以有效地作用于使转印到纸P上的调色剂像T从感光鼓131的圆周面分离。
关于导电构件34的导电性能,优选的是使用导电构件34的表面电阻率值为0.1Ω/□(□是表示“方(square)”的记号)以下的材料。如果导电构件34的表面电阻率超过0.1Ω/□,则难以形成从除电针332b前端到导电构件34前端的回路所描绘的那样的电场E,存在电场很难有效地作用于纸P上的调色剂像T的倾向。因此,优选的导电构件34的表面电阻率大约为0.06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构件34接地,这样,该导电构件34的电位为地电平(±0V)。
图6是用于说明转印装置30作用的图5的局部放大图。此外,图6中的用X表示的方向与图2的情况相同(-X:左方,+X:右方)。而且,在图6中纸P的厚度尺寸被夸大表示。
如图6所示,在纸P被感光鼓131和转印辊32夹持的状态下,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形成的带正电荷的调色剂像T(在圆圈中画+表示)在到达与转印辊主体322的圆周面相对的位置之前,因静电力的关系附着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
也就是,感光鼓131的圆周面因带电装置132的带电处理,整体带有正的高压电(大约600伏特)。然后,通过使来自曝光装置133的光,照射该状态下的感光鼓131的圆周面,形成静电潜影,并且形成静电潜影的部分的带电电位降到数十伏。在这样的状态下从显影装置134给感光鼓131的圆周面提供带正电荷的调色剂,所以因电位高的部分和低的部分之间相对的静电力的关系,带正电荷的调色剂附着在电位低的部分的静电潜影上,形成调色剂像T。
因此,在图6中,对于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形成的正电荷,把位于形成静电潜影的电位低的部分的电荷用细的“+”记号表示,位于除此之外的电位高的部分的电荷用粗的“+”表示。
随后,通过感光鼓131的转动,一旦调色剂像到达被感光鼓131和转印辊主体322夹持的纸P,该纸P因转印辊主体322的圆周面上是负电荷的影响,其表面一侧(右侧)带负电荷。因此,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带正电荷的调色剂像T被静电吸附到带负电荷的纸P表面上。
此时,在没有设置除电器33的状态下,纸P因感光鼓131的转动而前进,由于该纸P表面一侧带有负电荷,所以成为贴附在带正电荷的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不动的状态,有时会卷绕在感光鼓131上。
为了消除这样的不利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印辊32的正上方的位置(正下游位置)设置除电器33,在包含纸P的范围内,从除电针332b的前端向导电构件34形成电场E。也就是,通过把导电构件34设置在除电器33和转印辊32之间,使从除电针332b产生的电场E的取向朝向导电构件34,由此电场E在更接近转印辊32的位置上作用于纸P。
因此,纸P在从感光鼓131和转印辊32的夹缝部送出后,该纸P进入由除电器33形成的电场E中。由电场E消除在纸P背面上形成的负电荷,减小纸P和感光鼓131之间的吸引力,结果变成纸P整体带正电荷。一旦纸P整体带正电荷,则该纸P的正电荷和调色剂像T的正电荷与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的正电荷相排斥。这样,纸P从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分离,其结果可以避免发生纸P卷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的不利情况。
如以上所详细叙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包括:感光鼓131,进行静电吸附形成调色剂像T;转印辊32,与感光鼓131的表面相对配置,而且把调色剂像T静电转印到纸上;除电器33,产生使转印了调色剂像T的纸P以静电的方式从感光鼓131分离的电场E,除去电荷;以及导电构件34,设置成夹在该除电器33和转印辊32之间,使电场E的取向靠近转印辊32的位置。
按照这种构成的打印机10,在感光鼓131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T,在因感光鼓131的转动而到达了与转印辊32相对的位置的时刻,通过转印辊32的静电作用,从感光鼓131的表面分离,并转印到提供到感光鼓131和转印辊32之间的纸P上。
转印有调色剂像T的纸P,可能会因该调色剂像T成为卷在转动着的感光鼓131上的状态。可是,通过除电器33产生的电场E的作用,纸P上的调色剂像T受到向从感光鼓131的表面被分离的方向的静电力。
而且,由于导电构件34设置成夹在除电器33和转印辊32之间,所以由除电器33形成的电场E的取向朝向导电构件34。再有,通过设置导电构件34,不会发生从除电针332b向转印辊32的电气短路(也就是放电)。因此,可以使纸P有效地暴露在电场E中。由于转印到纸P上的调色剂像T也成为可靠地受到电场E的作用的状态,所以可以可靠地把具有调色剂像T的纸P从感光鼓131分离。
此外,在除电器33和导电构件34之间设置绝缘构件313a。因此,可以防止由除电器33形成的电场E通过最短距离朝向导电构件34。这样,电场E形成以从除电器33的前端如圆弧所描绘的那样绕进感光鼓131和转印辊32相对的空间的状态,朝向导电构件34的前端。结果可以使纸P最大限度地暴露在电场E中,可以可靠地把纸P从感光鼓131的表面分离。
此外,除电器33的前端和纸P之间的距离设定成比导电构件34的前端和纸P之间的距离长,绝缘构件313a的前端大体位于连接除电器33的前端和导电构件34的前端之间的直线上。因此,可以防止绝缘构件313a的前端过分接近感光鼓131。因为如果过分接近,则受到绝缘构件313a的阻挡,来自除电器33的电场E变得不朝向导电构件34的前端,会产生在除电器33和除去电荷构件之间不能形成适当的电场E的不利情况。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所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以下的内容。
(1)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以打印机10为例表示图像形成装置。除此以外,本发明也适用于读取图像后复印到纸上的复印机、以及根据从对方传送来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传真机等。
(2)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采用把装有感光鼓131、带电装置132、转印装置30和清洁装置135的感光体单元20做成一个单元的例子。也可以不进行这种单元化,而是把它们分别装在装置主体11内。
(3)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以感光鼓131为例表示像载体。除此以外,像载体例如也可以采用感光带,它可以转动地张紧设置在多个辊之间,而且,在其表面上可以形成静电潜影和调色剂像T。
(4)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具有带电金属丝和网眼132c的金属丝式的装置为例表示带电装置132。也可以变成采用以所谓的带电辊作为带电装置,它的圆周面抵接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并被动转动。
(5)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以转印辊32为例表示本发明的转印构件,但也可以采用张紧设置放电用的金属丝形成的放电式的转印构件。
(6)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用导电布覆盖合成树脂制的弹性材料的衬垫为例表示导电构件34。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用在具有导电性能的无纺布、或合成树脂制的带的表面,通过例如蒸镀处理层叠铝的所谓铝带,以及使用一般的金属制的板或由聚乙烯苄基型阳离子和聚醋酸型阳离子等构成的导电性树脂的合成树脂制的片等。
(7)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是纸P沿纵向被向上方输送到感光鼓131的所谓纵向输送方式的例子,但也可以是纸P沿水平方向输送到感光鼓的所谓横向输送方式。
(8)像载体也可以是例如适用于串列式彩色打印机的中间转印带。图7是简要表示串列式彩色打印机的图像形成部130的正面剖视图。该图像形成部130包括串列配置的黄色用单元13Y、品红色用单元13M、青色用单元13C及黑色用单元13K。例如黑色用单元13K包括在感光鼓131K的周围的带电装置132K、曝光装置133K、显影装置134K及清洁装置135K,在感光鼓131K的正下方位置配置一次转印辊32K。其他的单元13Y、13M、13C也是同样的构成。
在各单元13Y、13M、13C及13K中成像的彩色调色剂像被顺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上。中间转印带41为环形的弹性带,可以周向转动地张紧设置在驱动辊43、从动辊44以及搓纸辊45之间,并与各单元13Y、13M、13C及13K的感光鼓的圆周面分别抵接。二次转印辊42(转印构件)隔着中间转印带41与该搓纸辊45相对配置。由各单元以重叠状态形成在中间转印带41上的彩色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到在二次转印辊42和搓纸辊45之间的夹缝部中的纸P上。
当将本发明应用于这种串列式彩色打印机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可以在二次转印辊42的纸P的运送方向下游一侧,配置以上所说明的除电器33(除电针构件332)、导电构件34、以及绝缘构件313a。采用这种构成,可以把纸P从中间转印带41的表面可靠地进行分离。
确认试验
为了调查使用什么样的材质作为导电构件34的材料合适,选择了多种材料,分别装在实际的壳体31上,并使打印机10运转,对纸P是否卷在感光鼓131上进行了确认试验。
导电构件34的试样选择了在合成树脂制的片的表面蒸镀铝的铝带、导电性材料制的无纺布、所述竹内工业公司制的衬垫(商品名“密封紧固垫”) 、超高分子PE(聚乙烯)片、高分子PE片和特富龙片(聚四氟乙烯制的片)。特别是对于衬垫,表面电阻值选择如下:衬垫“1”为0.05Ω/□,衬垫“2”为0.06Ω/□,衬垫“3”为0.06Ω/□,衬垫“4”为0.10Ω/□。此外,衬垫“2”使用导电性纤维的纺织布,衬垫“3”使用金属箔,是无纺织型的衬垫。
把这些试样分别装在实际的打印机10上作为导电构件34,对50张纸进行两面印刷。然后用肉眼观察一张张纸P实施转印处理的状态,调查纸P是否卷在感光鼓131上(也就是,纸P的输送是否良好)。把该确认试验的结果示于表1。
表1
导电构件 | 试验结果 | |
材料 | 表面电阻(Ω/□) | |
铝带 | 0.04 | ○ |
无纺布 | ◎ | |
衬垫“1” | 0.05 | ○ |
衬垫“2” | 0.06 | ○ |
衬垫“3” | 0.06 | △ |
衬垫“4” | 0.10 | △ |
超高分子PE片 | 101 | × |
高分子PE片 | 104 | × |
特富龙片 | ∞ | × |
(范例)◎50张中50张都不存在输送不良○50张中有10张以内存在轻微的输送不良△50张中有20张以内存在稍严重输送不良×50张中有40张以上存在输送不良 |
如表1所示,对于无纺布,50张纸全部都没有卷在感光鼓131上,输送良好(在表1的试验结果一栏中,◎表示“50张中50张都不存在输送不良”。
此外,对于铝带、衬垫“1”和衬垫“2”,50张纸P中有10张以内存在有与感光鼓131有些牵连的倾向,但没有到产生卡纸的程度(在表1的试验结果一栏中,○表示“50张中有10张以内存在轻微的输送不良”)。
而对于衬垫”3”和衬垫”4”,50张纸P中有20张以内相当牢地卷在感光鼓131上,有时产生卡纸,但没有对转印处理产生障碍。因此,还不是不能用于实际的图像形成处理的程度(在表1的试验结果一栏中,△表示“50张中有20张以内存在稍严重输送不良。
再有,对于表面电阻大的超高分子PE片、高分子PE片和特富龙片,确认在50张中有40张产生卡纸存在输送不良(在表1的试验结果一栏中,×表示“50张中有40张以上存在输送不良”)。
此外,从表1可以确认,表面电阻小不会产生输送不良。
因此,可以确认采用无纺布,纸完全不会卷在感光鼓131上,其效果最好,但是也确认由于纤维露出,在无纺布的长度方向对电场形成产生局部波动,在这点是不稳定的。具体说,在使用无纺布的情况下,在局部没有除去电荷的部分,感光鼓131圆周面上的调色剂像T的调色剂残留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其结果在进行转印处理后的纸P上出现白道产生图像不良。因此,在采用无纺布作为导电构件34时,对这点还有改进的余地。
根据这样的试验结果,认为导电构件34的材料最优选的是衬垫。
此外,在对导电构件34施加规定的偏压的情况、把导电构件34简单接地的情况、以及使导电构件34成为电浮动状态(即不施加电压也不接地的状态)的情况下,对避免纸P卷在感光鼓131上的状态是否有差别进行了试验。其结果确认了接地状态最有效,浮动状态、施加电压状态则效果依次减小。
此外,在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要包括具有以下构成的发明:
本发明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体,形成调色剂像,可以周向转动;转印构件,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相对配置,使所述调色剂像静电转印到通过像载体和转印构件的相对部位的纸上;除电器,产生用于去除所述纸上的电荷的电场,使转印了所述调色剂像的纸从所述像载体分离;以及导电构件,设置在所述除电器和所述转印构件之间。
所述的“周向转动”是表示绕周向转动的概念的用语,当然包括像环形带那样以张紧设置在多个辊上的状态绕各辊转动,也包括绕规定的轴心转动。
按照这种构成,像载体表面形成的调色剂像在因像载体的周向转动,到达了与转印构件相对的位置的时刻,通过转印构件的静电作用,从像载体的表面分离,并转印到提供到像载体和转印构件之间的纸上。
此时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可能会成为把该调色剂像夹在中间卷在周向转动的像载体上的状态。可是,通过除电器的除电作用,使纸从所述像载体静电分离,纸受到向从所述像载体表面分离方向的静电力。
由于导电构件被设置在除电器和转印构件之间,由除电器形成的电场的取向朝向导电构件。因此,不会因从除电器向转印构件放电产生短路,纸在更靠近转印构件的位置有效地暴露在电场中。因此,纸上的调色剂像可靠地受到由除电器形成的电场的作用,所以可以可靠地从像载体上分离纸。
在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绝缘构件设置在所述除电器和所述导电构件之间。按照这种构成,用绝缘构件可以防止由除电器形成的电场通过最短距离朝向导电构件。因此,电场以从除电器的前端如圆弧所描绘的那样绕到像载体和转印构件相对的空间的状态,朝向导电构件的前端,所以纸最大限度地暴露在该电场中,能可靠地从像载体的表面分离。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还具有壳体,它由绝缘材料制成,具有安装所述转印构件的安装空间,所述除电器和所述导电构件相对配置在该壳体的一部分的两侧。按照这种构成,利用安装转印构件用的壳体,可以把导电构件设置成夹在除电器和导电构件之间,可以简化构成。
在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除电器的前端和所述纸之间的距离设定成比所述导电构件的前端和所述纸之间的距离长,所述绝缘构件的前端大体位于连接所述除电器的前端和所述导电构件的前端之间的直线上。
按照这种构成,可以防止绝缘构件的前端过分接近像载体。因此,可以防止来自除电器的电场被绝缘构件阻挡而不朝向导电构件的前端的不利情况发生,也就是,可以防止发生不能在除电器和导电构件之间形成适当的电场的不利情况。
在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导电构件包括具有表面电阻率为0.1Ω/□以下的导电性能的导电布。按照这种构成,在除电器和导电构件之间可以形成适当的电场。而在导电构件的表面电阻率超过0.1Ω/□的情况下,则难以形成良好的电场。这已被大量的试验结果所确认。此外,作为使导电构件的表面电阻率为0.1Ω/□以下的材料,适合使用布类的导电布。
在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像载体和所述转印构件相对配置,对从下方向上方沿纵向输送的纸实施转印处理。
在纵向输送的情况下,必然成为像载体和转印构件沿横向并排设置的布局,但在这种布局的情况下,从下面输送来的纸在转印处理完成后,从像载体和转印构件之间抽出的前端一侧成为在横向上摇摆不定的状态。也就是,当纸在水平方向上输送的情况下,因重力造成的使纸的前端向下方弯的力,将纸从配置在上方的像载体上剥离,但当纸在纵向输送的情况下,重力起不到使纸的前端向从像载体上分离的方向弯曲的作用。因此,纵向输送存在着纸容易卷在像载体上的倾向。可是,在本发明中,由于利用除电器的作用,强制性地把要卷在像载体上的纸拉回,所以即使没有重力的作用,也就是,即使对不是水平输送的纸实施转印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纸也不会卷在像载体上。
在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除电器具有以相同的间距突出设置的锯齿状的多个除电针。按照这种构成,容易使电场均匀作用于纸。
在所述构成中,可以在所述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通过使调色剂颗粒对应该静电潜影静电吸附,形成调色剂像。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像载体是绕轴心转动的感光鼓,所述转印构件是施加有负电压、绕轴心转动的转印辊。或者,所述像载体也可以是张紧设置在多个辊之间可以周向转动的感光带。
或者,所述像载体可以是张紧设置在多个辊之间周向转动的、转印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像载体,形成调色剂像,并周向转动;
转印构件,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相对配置,使所述调色剂像静电转印到通过像载体和转印构件的相对部位的纸上;
除电器,产生用于去除所述纸上的电荷的电场,使转印了所述调色剂像的纸从所述像载体分离;
以及导电构件,设置在所述除电器和所述转印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绝缘构件,设置在所述除电器和所述导电构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具有安装所述转印构件的安装空间;
所述除电器和所述导电构件相对配置在该壳体的一部分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电器的前端和所述纸之间的距离设定成比所述导电构件的前端和所述纸之间的距离长,
所述绝缘构件的前端位于连接所述除电器的前端和所述导电构件的前端之间的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构件包括具有表面电阻率在0.1Ω/口以下的导电性能的导电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载体和所述转印构件相对配置,对从下方向上方纵向输送的纸实施转印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电器具有以相同的间距突出设置的锯齿状的多个除电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通过使调色剂颗粒对应该静电潜影进行静电吸附,形成调色剂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载体是绕轴心转动的感光鼓,
所述转印构件是施加有负电压、绕轴心转动的转印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载体是张紧设置在多个辊之间、周向转动的感光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载体是张紧设置在多个辊之间并周向转动的、转印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03391A JP5220288B2 (ja) | 2006-07-26 | 2006-07-26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203391 | 2006-07-26 | ||
JP2006-203391 | 2006-07-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14150A true CN101114150A (zh) | 2008-01-30 |
CN101114150B CN101114150B (zh) | 2011-03-30 |
Family
ID=38986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3017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4150B (zh) | 2006-07-26 | 2007-07-20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99652B2 (zh) |
JP (1) | JP5220288B2 (zh) |
CN (1) | CN101114150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69951A (zh) * | 2010-06-07 | 2011-12-07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具有高电压基板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2308261A (zh) * | 2009-04-23 | 2012-01-04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2436157A (zh) * | 2010-09-17 | 2012-05-02 | 株式会社理光 | 旋转体的通电机构、像承载体单元、图像形成装置和旋转体的通电方法以及导电性部件 |
CN102467003A (zh) * | 2010-11-09 | 2012-05-2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和电荷消除装置 |
CN102914957A (zh) * | 2011-08-02 | 2013-02-06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425010A (zh) * | 2012-05-17 | 2013-12-04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969999A (zh) * | 2013-01-29 | 2014-08-06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记录片材消电装置以及设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US9110396B2 (en) | 2009-10-27 | 2015-08-18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Mechanism for electrifying, method of electrifying, and conductive member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037445A2 (en) | 2010-09-17 | 2012-03-22 | Drexel University | Novel applications for alliform carbon |
KR20110031844A (ko) | 2009-09-21 | 2011-03-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
JP5392004B2 (ja) * | 2009-10-28 | 2014-01-22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除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US8335462B2 (en) * | 2009-10-30 | 2012-12-18 |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9752932B2 (en) | 2010-03-10 | 2017-09-05 | Drexel University | Tunable electro-optic filter stack |
JP5443434B2 (ja) * | 2011-05-17 | 2014-03-19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794159B2 (ja) * | 2012-01-25 | 2015-10-1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655801B2 (ja) | 2012-02-29 | 2015-01-2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放電装置 |
US9751311B2 (en) * | 2013-03-15 | 2017-09-0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Fluid ejection device |
JP2015125236A (ja) * | 2013-12-26 | 2015-07-06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5166820A (ja) * | 2014-03-04 | 2015-09-24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9377722B2 (en) | 2014-10-30 | 2016-06-28 | Fuji Xerox Co., Ltd. | Destaticiz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KR101728472B1 (ko) * | 2015-10-27 | 2017-04-20 | 중앙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마찰 대전을 이용한 에너지 수확장치 |
JP6833539B2 (ja) * | 2017-02-06 | 2021-02-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92978A (ja) * | 1986-10-08 | 1988-04-23 | Canon Inc | 分離帯電器 |
US5073801A (en) * | 1989-08-09 | 1991-12-17 | Konica Corporation |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ifferent ejection parts for different paper thickness |
JPH0412382A (ja) | 1990-05-01 | 1992-01-1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434481A (ja) * | 1990-05-31 | 1992-02-05 | Toshib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543159U (ja) * | 1991-11-08 | 1993-06-11 |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6194966A (ja) | 1992-12-25 | 1994-07-15 | Sharp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188916A (zh) * | 1996-09-12 | 1998-07-29 | 东芝株式会社 | 具有复印前除电手段的图像形成装置 |
JP3577193B2 (ja) | 1997-04-09 | 2004-10-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US6226486B1 (en) * | 1997-06-04 | 2001-05-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electrically grounded roller |
JP2000019856A (ja) * | 1998-07-03 | 2000-01-21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108111A (ja) * | 2000-10-02 | 2002-04-10 | Konic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762235B2 (ja) * | 2001-02-19 | 2006-04-0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除電装置 |
JP2004205866A (ja) * | 2002-12-26 | 2004-07-22 |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308042A (ja) * | 2003-04-04 | 2004-11-04 | Teijin Techno Products Ltd | 導電性布帛 |
-
2006
- 2006-07-26 JP JP2006203391A patent/JP5220288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7-20 CN CN2007101301735A patent/CN10111415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7-24 US US11/880,810 patent/US759965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08261B (zh) * | 2009-04-23 | 2014-08-1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2308261A (zh) * | 2009-04-23 | 2012-01-04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US9110396B2 (en) | 2009-10-27 | 2015-08-18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Mechanism for electrifying, method of electrifying, and conductive member |
CN102269951B (zh) * | 2010-06-07 | 2014-06-25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具有高电压基板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2269951A (zh) * | 2010-06-07 | 2011-12-07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具有高电压基板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2436157A (zh) * | 2010-09-17 | 2012-05-02 | 株式会社理光 | 旋转体的通电机构、像承载体单元、图像形成装置和旋转体的通电方法以及导电性部件 |
CN102436157B (zh) * | 2010-09-17 | 2016-05-25 | 株式会社理光 | 旋转体的通电机构、像承载体单元、图像形成装置和旋转体的通电方法以及导电性部件 |
CN102467003A (zh) * | 2010-11-09 | 2012-05-2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和电荷消除装置 |
CN102467003B (zh) * | 2010-11-09 | 2016-10-19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和电荷消除装置 |
CN102914957A (zh) * | 2011-08-02 | 2013-02-06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2914957B (zh) * | 2011-08-02 | 2015-12-16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425010A (zh) * | 2012-05-17 | 2013-12-04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425010B (zh) * | 2012-05-17 | 2015-11-18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969999A (zh) * | 2013-01-29 | 2014-08-06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记录片材消电装置以及设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969999B (zh) * | 2013-01-29 | 2016-09-28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记录片材消电装置以及设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14150B (zh) | 2011-03-30 |
US7599652B2 (en) | 2009-10-06 |
JP2008032820A (ja) | 2008-02-14 |
US20080025767A1 (en) | 2008-01-31 |
JP5220288B2 (ja) | 2013-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14150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US9720364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EP0588553A2 (en) | Cleaning apparatus | |
US4579441A (en) | Detacking apparatus | |
US4750018A (en) | Pre-transfer copy sheet cleaning apparatus | |
GB2242862A (en) | Inside contamination prevention structures for a device utilizing toner particles | |
US6775512B2 (en) | Dual electrostatic brush cleaner bias switching for multiple pass cleaning of high density toner inputs | |
US5009352A (en) |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dielectric sheets | |
CN100538551C (zh) | 双极性静电刷清洁装置 | |
JPH045398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239186A (ja) | クリーナ | |
JP587932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369828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9377721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240255863A1 (en) | Static elimina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240255885A1 (en) | Static elimina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S59133579A (ja) | シ−ト分離装置 | |
JP200434812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14326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256713B2 (ja) | 転写装置 | |
JP455254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322941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4107502A (ja) | 除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202302355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06500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