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9857A - 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9857A
CN101099857A CNA2007102008370A CN200710200837A CN101099857A CN 101099857 A CN101099857 A CN 101099857A CN A2007102008370 A CNA2007102008370 A CN A2007102008370A CN 200710200837 A CN200710200837 A CN 200710200837A CN 101099857 A CN101099857 A CN 101099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preparation
borneolum syntheticum
reference substance
tin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2008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芝庭
郭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MAOJKA GROUP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MAOJKA GROUP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 20071020020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1011560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MAOJKA GROUP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MAOJKA GROUP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2008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998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99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98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它是用复方珊瑚姜酊10~500ml、水杨酸1~50g、甘油1~50g和醋酸1~50g,再加适量辅料制成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剂采用中西药结合,能有效调整脚底气血平衡,并有效杀灭真菌,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所提供的酊剂,具有强烈渗透作用,并能溶解皮肤角质,可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所提供的喷雾剂中加入成膜剂,明显减少药物的挥发,使药物持久发挥药效;所提供的搽剂使用方便,效果明显。本发明质量控制方法可有效地控制药物的质量,从而确保其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

Description

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属于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脚癣(脚气)、手癣(鹅掌风)、指(趾)甲癣(灰指甲)是真菌滋生引起的一种疾病。手癣俗称“鹅掌风”,足癣俗称“脚气”。其主要病症是脚底、脚趾、脚趾间等部位出现瘙痒、脱皮、红肿、以至水疱等现象,如果有细菌感染,更可出现红肿、发炎、化脓等症状。手癣的表现也类似足癣,不过主要以角化脱屑型为主,偶有水泡型皮损,而指间糜烂很少见到。脚癣除了能传染到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甲癣、体癣、股癣等皮肤病外,还会引发急性炎症,若不治疗,有可能导致败血症而危及生命。目前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药物虽然有多种,但治疗时一般只注意外部吸收达到止痒效果,而没有根治,因而其效果不够理想。为了达到防治目的,许多发明人及药品企业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些治疗的产品;如申请号为02129545.X、名称为“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药物”,申请号为95118302.8、名称为“一种治疗脚癣的喷雾剂”。虽然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也有其各自的局限性。临床试验证明,若长期用西药治疗,则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效果并不理想;若采用纯中药治疗,则治疗所需的时间很长,人们很难坚持。因而长期以来,人们并未找到一种能够标本兼治的治疗脚癣(脚气)、手癣(鹅掌风)、灰指甲(指(趾)甲癣)的药物和方法。因此,提供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副作用小的治疗脚手癣疾病的药物显得十分重要。
另外,药品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得到的产品质量可靠性不高,其结果必然是治疗效果不明显;所以为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少药物副作用,制定一个严格可靠的质量标准成为保证药品质量的基本要求。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在药品的质量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药物的质量,确保用药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从调整人体脚底的气血平衡出发,并将中西医有机地结合起来,精选具有破血行气、散结止痛等功效的中草药以及具有解热镇痛又杀菌防腐等作用的化学原料,将它们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不但能有效地调理人体内部机能,而且能有效杀灭人体脚、手部真菌,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申请人已经提交的在先申请2007102002073提供了一种“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控方法”,该制剂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对鳞屑角化型、浸渍型和水疱型疗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提供了一种疗效更确切、同时使用安全、副作用小的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药物。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一种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它是用复方珊瑚姜酊10~500ml、水杨酸1~50g、甘油1~50g和醋酸1~50g,再加适量辅料制成酊剂、喷雾剂、搽剂、酒剂、凝胶剂、软膏剂、洗剂、涂膜剂或其它药剂学上可以接受的剂型。
具体地说,它是用复方珊瑚姜酊250ml、水杨酸20g、甘油20g和醋酸10g,再加适量辅料制成酊剂、喷雾剂或搽剂。
所述的复方珊瑚姜酊这样制备:取珊瑚姜2.5g、姜黄5g磨成粗粒,加75%乙醇100ml浸泡48小时,滤过,备用;另取冰片2g和苯甲酸20g溶解于50ml乙醇中;上述两溶液混匀,加食用茉莉香精0.1ml及绿色食用色素适量,加入65ml冰醋酸,加乙醇至250ml,即得。
本发明所述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取复方珊瑚姜酊,加入水杨酸、甘油和醋酸,混匀,然后加入适量辅料制成不同的制剂。
所述制剂中的酊剂这样制备:取复方珊瑚姜酊,加入水杨酸、甘油和醋酸,混匀,加入乙醇制成1000ml,即得。所述制剂中的喷雾剂这样制备:取复方珊瑚姜酊,加入水杨酸、甘油、醋酸和羟丙基纤维素10~50g,再加入乙醇制成1000ml,即得。所述制剂中的搽剂这样制备:取复方珊瑚姜酊,加入水杨酸、甘油、醋酸和苯甲酸钠1~10g,混匀,再加入乙醇制成1000ml,即得。
本发明所述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为:所述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性状、鉴别、检查以及含量测定项目中的部分或全部;其中鉴别包括对制剂中冰片和姜黄的薄层色谱鉴别;含量测定是对制剂中水杨酸和冰片的含量测定。
其中冰片的鉴别方法是以冰片对照品为对照,以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5~15∶1为展开剂的薄层色谱法;姜黄的鉴别方法是以姜黄对照药材为对照,以苯-氯仿-乙醇=20~70∶20~70∶1~10为展开剂的薄层色谱法;水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是以水杨酸对照品为对照,以乙腈-冰醋酸-四氢呋喃-水=15~40∶2~8∶2~8∶50~70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冰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是以水杨酸甲酯对照品为内标的气相色谱法。
具体的鉴别方法包括以下项目中的一项或全部:
(1)取本制剂原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1ml含5~1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5~1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5~1.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制剂2~10ml,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2ml使溶解,再挥至约0.2~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姜黄对照药材0.05~0.2g,加无水乙醇0.5~2ml冷浸,滤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收上述两种溶液各5~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乙醇=20~70∶20~70∶1~10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硫酸,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具体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项目中的一项或全部:
(1)水杨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系统适应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胶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冰醋酸-四氢呋喃-水=15~40∶2~8∶2~8∶5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300nm;理论塔板数按水杨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水杨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含水杨酸0.5~3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制剂0.5~3ml至25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水杨酸C7H8O3应为10~30mg;
(2)冰片照气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柱;柱温140℃,理论塔板数按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内标溶液的制备称取水杨酸甲酯对照品适量,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5~3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校正因子测定精密称取冰片对照品5~20mg,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10ml,再加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含冰片对照品0.2~0.8mg的溶液;吸取上述对照品0.5~3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面积,计算校正因子,即得;
测定法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0.5~3ml,内标溶液0.5~3ml加乙酸乙酯定容至10ml量瓶中,摇匀,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峰面积,以内标法计算含量,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冰片C10H18O应不低于1.0mg。
本发明所述质量控制方法包括:
性状:本制剂为草绿色至蓝色的澄明液体,具茉莉香气,久闻有刺鼻感;
鉴别:(1)取本制剂原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1ml含5~1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5~1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5~1.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制剂2~10ml,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2ml使溶解,再挥至约0.2~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姜黄对照药材0.05~0.2g,加无水乙醇0.5~2ml冷浸,滤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收上述两种溶液各5~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乙醇=20~70∶20~70∶1~10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硫酸,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本制剂含乙醇量应不低于40%;
含量测定:(1)水杨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系统适应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胶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冰醋酸-四氢呋喃-水=15~40∶2~8∶2~8∶5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300nm;理论塔板数按水杨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水杨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含水杨酸0.5~3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制剂0.5~3ml至25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水杨酸C7H8O3应为10~30mg;
(2)冰片照气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柱;柱温140℃,理论塔板数按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内标溶液的制备称取水杨酸甲酯对照品适量,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5~3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校正因子测定精密称取冰片对照品5~20mg,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10ml,再加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含冰片对照品0.2~0.8mg的溶液;吸取上述对照品0.5~3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面积,计算校正因子,即得;
测定法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0.5~3ml,内标溶液0.5~3ml加乙酸乙酯定容至10ml量瓶中,摇匀,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峰面积,以内标法计算含量,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冰片C10H18O应不低于1.0mg。
经研究发现,采用以下质量控制方法将更容易控制这种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的质量,更利于保证该制剂的临床疗效。故所述质量控制方法也可包括:
性状:本制剂为草绿色至蓝色的澄明液体,具茉莉香气,久闻有刺鼻感;
鉴别:(1)取本制剂原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制剂5ml,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再挥至约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姜黄对照药材0.1g,加无水乙醇1ml冷浸,滤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收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乙醇=49∶49∶2为展开剂,置用展开剂预饱和的层析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硫酸,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本制剂含乙醇量应不低于60%;
含量测定:(1)水杨酸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系统适应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胶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冰醋酸-四氢呋喃-水=23∶5∶5∶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理论塔板数按水杨酸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水杨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含水杨酸1.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制剂2ml至25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水杨酸C7H8O3应为16~24mg;
(2)冰片: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E气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柱长30m、内径0.53mm、膜厚度1.0μm的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柱;柱温140℃,理论塔板数按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内标溶液的制备称取水杨酸甲酯对照品适量,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校正因子测定精密称取冰片对照品约10mg,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再加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含冰片对照品0.4mg的溶液;吸取上述对照品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面积,计算校正因子,即得;
测定法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ml,内标溶液2ml加乙酸乙酯定容至10ml量瓶中,摇匀,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祃,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峰面积,以内标法计算含量,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冰片C10H18O应不低于1.6mg。
本发明处方中,姜黄性温,味辛、苦,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其药用有效成份主要是姜黄素和姜黄油,姜黄素和姜黄油具有很好的消炎、止痛、杀菌的功效。珊瑚姜味辛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其挥发油具有抗菌消炎、镇痛止痒及改善皮肤微循环等功能。冰醋酸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溶解角质等作用,中西药联合使用,能有效治疗脚手癣、灰指甲,同时结合水杨酸能提高其抗真菌作用,并抑制细菌生长。甘油对皮肤粘膜有柔润安抚作用,易附着皮肤,能吸收患处的分泌液,保护患处,使细菌细胞脱水而阻止其生长。冰片有消肿止痛,且有防腐、止痒之效,常作为外用。将上述药物组方后,能很好起到杀菌、止痒作用,可有效治疗脚癣(脚气)、手癣(鹅掌风)、指(趾)甲癣(灰指甲)。
为了确保本发明制剂有效,其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科学、合理、可靠,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主要的试验资料如下:
实验例1:复方珊瑚姜酊的制备工艺研究
(1)因素选择:中药浸提主要受提取溶剂、溶剂量、浸提时间影响,本申请人主要对提取溶剂和提取时间进行了考察。
(2)考察指标:根据目前技术,采用薄层色谱法考察浸提液。
(3)实验:称取珊瑚姜2.5g、姜黄5g磨成细粉,采用100ml水浸或100ml 75%乙醇浸提,时间分为24小时和48小时,浸提液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查姜黄,结果如下:
实验条件 水提24小时 醇提24小时 水提48小时 醇提48小时
结果 无斑点 斑点弱 斑点弱 斑点明显
由此可见,采用醇提48小时,姜黄鉴别明显,故确定用75%乙醇浸提48小时。
实验例2:药效学研究
(一)止痒作用
1、原理
本实验用豚鼠作实验动物,为局部瘙痒实验。组织胺是主要的致痒介质,可使作用部位皮肤引起充血,红斑,风团等麻疹样症状,出现瘙痒反应,以一定量的磷酸组胺溶液涂于动物后足背部创面部而引起瘙痒反应。
2、观察指标
当滴加磷酸组胺累积至一定量时,动物就回头添后足创面部位。以最后出现豚鼠回头舔后足时所给予的磷酸组胺总量为致痒阈。
3、方法
取豚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250±50g,豚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本发明组、原发明(在先申请2007102002073)组。对照组涂等量生理盐水。将各组动物右后足背剪毛,每天用药浸泡1次,每次30分钟,连续3天。试验当日用粗砂纸擦伤豚鼠一侧后足背剃毛处,以轻度渗血为度,面积(1cm×1cm),在创面处滴0.01%磷酸组胺0.05ml/只,以后每隔3分钟依次0.02%、0.03%、0.04%……递增浓度,每次均为0.05ml,直至出现豚鼠回头舔该侧右后足为止,记录并比较各组的致痒阈。
4、结果
本发明制剂对豚鼠磷酸组胺致痒反应的影响
Figure A20071020083700151
注:与对照组相比*<0.01。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涂药后高低两种剂量均有明显的提高磷酸组胺所致豚鼠致痒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原发明药物组也有提高磷酸组胺所致豚鼠致痒阈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1。
(二)体外抗真菌作用:
1、实验材料:本发明制剂
2、菌种: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标准株
3、培养基:沙保氏培养基
4、方法:制备沙保氏培养基平板,分别将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含孢子数105/mL混悬液100靗均匀接种培养基表面,本发明药液最终浓度分别为0.2、0.1、0.05、0.025、0.0125、0.00625及0.003125克/毫升,将浸有不同浓度药液的直径为6mm的无菌滤纸片置于培养基表面,置26℃培养箱内培养10天后观察有无细菌生产,纸片周围真菌生长被抑制的范围大小用游标卡尺测量(测量上下、左右的平均值),如抑菌圈≥30mm,提示药物敏感,用“-”表示;如抑菌圈<18mm,提示药物不敏感,用“+”表示,出现“-”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
抑菌试验结果
    菌种     本发明制剂浓度(克/毫升) 药物对照 菌株对照
0.2  0.1  0.05  0.025  0.0125  0.00625  0.003125
红色毛癣菌 -  -  -  -  -  +  + - +
须癣毛癣菌 -  -  -  -  -  +  + - +
结果:由上表可见,本发明制剂是无菌的,置26℃培养10天没有细菌生长,本发明制剂对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标准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三)抑制豚鼠皮肤真菌感染作用
1、药物:本发明组,原发明(在先申请2007102002073)组
2、菌种:须癣毛癣菌
3、方法:豚鼠30只双后足和背部左右两侧约3cm×3cm剃毛,用砂纸反复磨擦豚鼠去毛皮肤,以皮肤有渗出液但又不出血为准,用玻棒将制备的菌种混悬液105/mL涂擦于损伤皮肤,每1cm2接种1mL。室温保持30℃,10天后动物接种真菌处皮肤出现红斑、红肿、皮疹、鳞屑或痂皮。将感染须癣毛癣菌豚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本发明组、原发明组,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浸泡,每日1次,每次30min,共7天。对治疗前后皮肤感染症状进行评分,0分表示无皮肤损害,1分为点状红斑,2分为全范围红斑,3分为红肿、鳞屑,4分为超过范围的红斑、结痂。
4、结果:抗豚鼠须癣毛癣菌感染作用硝矾散治疗前后豚鼠须癣毛癣菌感染足癣、体癣皮肤感染变化情况评分,统计分析显示各组药前无差异;各组药后与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本发明组、原发明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本发明组与原发明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硝矾散对须癣毛癣菌感染豚鼠足癣、体癣治疗作用(x±s)
组别 n 足癣评分 体癣评分
药前 药后 药前 药后
生理盐水组 10 2.21±0.68 3.30±0.72 2.31±0.81 3.42±0.78
本发明组 10 2.40±0.72 1.40±0.81 2.30±0.74 1.30±0.85
原发明组 10 2.45±0.60 1.83±0.92 2.50±0.91 1.70±0.82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各组药后与药前比较:P<0.05
结果提示,本发明组对豚鼠须癣毛癣菌感染足癣、体癣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四)临床资料
1、治疗对象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下列条件:①趾间痒感剧烈,皮肤脱落;②足跖及足跟出现水疱,脱皮;③患部无感染。
2、一般资料:患者均来自门诊病人共138例,男78例,女60例,年龄15~86岁。病程1周~10年,手、足癣患者中浸渍型32例,水疱型36例,鳞屑型36例,角化型34例。所有病例按照临床皮肤病学的诊断标准。入选患者无其他皮肤病,无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对两种药物无过敏史;1个月内无局部使用抗真菌药和6个月内无口服抗真菌药物史。全部病例真菌镜检阳性。本发明组86例,对照组(原发明)52例。
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于痒感剧烈、水疱脱皮给予治疗。本发明250mL,将塑料脚套套在脚上,取药液倒入脚套内,一般每只脚套内倒入药液50~100mL(依脚大小而定),浸泡患脚15~30分钟,浸泡时可穿上拖鞋在室内活动。浸泡完毕勿用清水冲洗双脚,带药液晾干。用过的药液用棉棒擦洗皮鞋内部,使用过的鞋垫用此药液浸泡30分钟,晾干后再用,以彻底切断传播途径。对照组同法操作。
4、疗效判定标准:痊愈,脚部皮肤完全恢复正常,痒感消失;有效,脚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1~2月后趾间复发,痒感明显;无效,治疗前后基率无变化。
5、结果:于治疗后12周内评估疗效。本发明组中痊愈81(94.2%),有效5例(5.8%),对照组中痊愈24例(46.2%),有效28例(53.8%)。两组比较,本发明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6、讨论:足癣的真菌主要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夏季发病者多,脚癣一次净的主要成份是珊瑚姜、姜黄等,有很强的杀菌、止痒作用,使用后皮肤发生变性、脱落等一系列反应,从而使新生的表皮细胞修复创面达到治愈的目的。经临床观察表明,原发明治疗足癣效果确切,不足之处是治疗后复发率逐渐增高,但症状较治疗前减轻。本发明在原发明(在先申请2007102002073)的基础上增加冰醋酸,对多种致病真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疗效,从而弥补了原发明治疗不彻底、易复发的不足。
实验例3:质量控制的方法学考察试验:
3.1药物制剂中冰片和姜黄的薄层鉴别方法
(1)冰片的薄层鉴别考察
序号 条件 结果
1 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苯(8∶1∶1)硅胶G薄层板 阴性有干扰
2 乙醚-乙酸乙酯(9∶1)硅胶G薄层板 分离不全
3 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9∶1)硅胶H薄层板 对照品未分开
4 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8∶2)硅胶G薄层板 分离不全
5 环己烷-乙酸乙酯(9∶1)硅胶G薄层板 阴性有干扰
6 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9∶1)硅胶G薄层板 斑点明显,分离效果好
经过筛选,确定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硅胶G薄层板为固定相,在此条件下,样品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Rf值适中,与阴性无干扰。
(2)姜黄的薄层鉴别考察
序号 条件 结果
1 苯-氯仿-水(20∶70∶10)硅胶G薄层板 阴性有干扰
2 苯-乙醚-乙醇(40∶40∶20)硅胶G薄层板 分离不完全
3 氯仿-甲醇-水(60∶20∶20)硅胶G薄层板 阴性有干扰
4 甲苯-乙醚-水(49∶49∶2)硅胶G薄层板 Rf值过大
5 正丁醇-乙酸乙酯(90∶10)硅胶G薄层板 分离不完全
6 苯-氯仿-乙醇(49∶49∶2)硅胶G薄层板 Rf值适中,斑点明显,分离效果好
经过筛选,确定以苯-氯仿-乙醇(49∶49∶2)为展开剂,硅胶G薄层板为固定相,在此条件下,样品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Rf值适中,与阴性无干扰。
3.2含量测定
3.2.1本发明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制剂中所含的水杨酸含量的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准确等优点。
3.2.1.1仪器与试药
仪器:LC-10Avp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M二极管阵列检测器;CLASS-VP色谱工作站。
柱子:岛津ODS色谱柱
试药:乙腈(色谱纯);冰醋酸(分析纯);四氢呋喃(分析纯)
对照品:水杨酸对照品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供含量测定用)。
3.2.1.2色谱条件
乙腈-冰醋酸-四氢呋喃-水(23∶5∶5∶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λ=280nm。在本实验选定的条件下,按水杨酸峰计算,理论塔板(N)为1000以上,样品中水杨酸与其它组分分离度符合要求,阴性样品图谱在水杨酸峰位置处无假阳性峰。
1.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水杨酸对照品27.75mg于25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定容得到浓度为1.11mg/ml的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2、4、6、8、10μl进样,记录色谱,以峰面积(mAU.s)对进样量(μg)回归计算,得到一基本过原点的直线方程,回归方程为C=1.6374×10-6A-0.0846135相关系数r=0.9989
表1水杨酸标准曲线
体积(μl) 2  4   6   8     10
面积(mAU.s)进样量(μg) 13889182.22  27424254.44   41493126.66   55765438.88     674658611.10
回归万程拟合成过原点万程时,C=1.61986×10-6A,r=0.9988。结果表明,进样量在2.22μg~11.1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2.精密度试验分别取水杨酸对照品溶液(1.11mg/ml)进样5次,每次5μl,记录色谱,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3%,可看出精密度良好,结果见表2。
表2水杨酸精密度试验
试验次数 1 2 3 4 5 平均值 RSD%
峰面积(mAU.s) 34002278 3411125 3449231 3415535 3426060 3420845.8 0.53
3.重现性试验取同一批号(20040315)样品5份,各2ml,依本发明所述水杨酸含量测定方法处理,进样,记录色谱图,计算得到水杨酸平均值为20.262mg/ml,RSD%为0.3%,表明重现性良好。结果见表3。
表3重现性试验
试验次数 1 2 3 4 5 平均值 RSD%
含量(mg/ml) 20.35 20.28 20.25 20.20 20.23 20.262 0.3
4.加样回收试验取与重现性试验同一批号的样品5份,各1ml,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杨酸对照品(取浓度为3.40mg/ml水杨酸对照品溶液6ml),依本发明所述水杨酸含量测定方法处理,进样,记录色谱,计算测得回收率。平均回收率为102.97%,RSD%为2.26%。结果见表4。
表4加样回收试验
  试验次数  取样量(ml)  取样相当于水杨酸(mg)  添加水杨酸对照品(mg)   测得水杨酸的量(mg/ml)   回收率(%)   平均回收率(%) RSD(%)
    12345 1.00 20.262 20.4   41.775   105.46 102.97 2.26
  41.525   104.26
  40.538   99.39
  41.106   102.18
  41.385   103.54
5.样品含量测定计算法
本测定法采用法定的外标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计算含量,其公式如下:(1)含量(Mx)=Ax×Mr/Ar
当对照品溶液以mg/ml表示时,Mr即表示对照品为mg/ml的浓度单位,同时测得样品的浓度也为mg/ml。拟定每1ml含水杨酸以mg单位表示,即mg/ml,代入下式计算即为样品的含量(mg/ml):
(2)含量(mg/ml)=Mx/(Wx/V)
式中Wx为样品的称量(mg),V为提取样品的溶剂量(ml)。合并(1)、(2)式,得到含量计算公式:
含量(mg/ml)=Ax×Mr×V/(Ar×Wx)
样品处理方法:精密量取本制剂2ml至25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表5 10批样品含量测定
    含量(mg/ml) 均值(mg/ml)
2345678910  20.1820.3420.3621.1220.3819.4719.3220.1319.5420.08  20.4620.1320.1221.0220.1519.5619.1820.0219.6220.14  20.3220.2420.2421.0720.2719.5219.2520.0719.5920.11
经过对10批样品的含量进行测定(表5),结果表明本含量测定法具有回收率高,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样品处理简便,分析快速的优点,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各项规定。
本制剂水杨酸标示含量为20mg/ml,每批测定结果均在标示量为50.0%~150.0%的范围内。即定为:本制剂每1ml含水杨酸(C7H8O3)应为于10~30mg。10批样品均符合规定。
3.2.2本制剂处方中复方珊瑚姜酊中还含有冰片,含量测定除制定水杨酸含量测定外,还制定了简单、可靠的对冰片含量的测定方法。
1.仪器、药品与试剂  冰片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含量测定用,批号(743-8902);水杨酸甲酯(AR级),乙酸乙酯(AR级);珊瑚癣净(贵州金桥药业有限公司)
仪器为GC-14A日本岛津气相色谱仪系统;GC-solution色谱工作站;色谱柱为兰州中科安泰生产的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色谱柱(0.53mm×30M×0.1μm,柱号06-12-003)
2.对照品、样品及阴性样品  分别制备除冰片外其余各药材按处方量比例制成的制剂,用气相色谱仪检测,阴性对照未见相应物质的吸收峰,样品中冰片的吸收峰与对照品完全一致。
3.系统适用性试验  采用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53mm,膜厚度1.0μm);柱温为140℃。进样口温度为180℃,检测器温度为200℃,FID检测器,载气为氮气(99.999%),流速2ml/min,分流比:1∶10。理论塔板数以龙脑峰计算达到8076,异龙脑(先出峰)与龙脑(后出峰)、水杨酸甲酯完全分离,异龙脑与龙脑的分离度大于1.5。故暂定理论塔板数以龙脑峰计应不低于2000。
4.标准曲线精密称取冰片对照品50.73mg,置50ml容量瓶中,用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储备液,精密称取水杨酸甲酯208.5mg置100ml容量瓶中,用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内标溶液,分别精密吸取照品储备液2、4、5、6、8ml于10ml容量瓶中,各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用乙酸乙酯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1μl进样,记录色谱,以冰片峰面积(龙脑和异龙脑峰面积之和)与内标物质峰面积的比值对进样量(μg)进行回归计算,得到基本过原点的直线方程,A=1.808683×C-0.001586;相关系数r=0.999992。结果表明,进样量在0.2μg~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见表6。
表6冰片标准曲线(n=5)
    1     2     3     4     5
冰片峰面积内标峰面积比值(A)进样量(μg) 86516811787890.733950.40584   193545413191661.467180.81168   245535313407441.831341.01460   294381313393902.197881.21752   394910113445252.937171.62336
强制过原点的方程为A=1.807336×C,相关系数r=0.999991。将最低点进样量0.40584代入上述两方程计算,结果分别为0.732450和0.733489,相对偏差为0.07%,说明回归方程的截距很小,可以忽略,故可用内标一点法计算冰片的含量。
5.精密度试验取浓度为0.5073mg/ml的对照品溶液1μl进样,进样6次,记录色谱,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5%,可看出精密度良好,结果见表7。
表7精密度试验(n=6)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平均值 RSD%
冰片峰面积内标峰面积比值 251684013729811.83312 257572514147261.82065 243144213329581.82409 248047613581021.82643 244544713318431.83614 259875614158501.83547 1.829317 0.35
6.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号(20060911)样品6份,依本发明所述冰片含量测定方法处理,进样,记录色谱图,计算得到冰片平均值为2.0343mg/ml,RSD%为0.35%,表明重现性良好。结果见表8。
表8重现性试验(n=6)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平均值 RSD%
冰片(mg/ml) 2.0312 2.0387 2.0417 2.0285 2.0246 2.0412 2.0343 0.35
7.稳定性实验取同一份样品放置不同时间进样,样品结果变化较小,RSD为0.34%,说明在24小时内稳定性良好,结果见表9。
表9稳定性试验(n=5)
时间 2 4 6 8 24 平均值 RSD%
冰片(mg/ml) 2.0737 2.0597 2.0609 2.0550 2.0595 2.06176 0.34
8.加样回收试验取与重现性试验同一批号的样品1ml,精密量取6份,分别精密加入浓度为1.0146mg/ml的冰片对照品溶液2.5ml,依本发明所述冰片含量测定方法处理,进样,记录色谱,计算测得回收率为95.127%,RSD为0.31%。结果见表10。
表10冰片加样回收试验
试验次数 取样量(ml) 取样相当于冰片(mg) 添加冰片对照品(mg) 测得冰片的量(mg) 回收率(%) 平均回收率(%) RSD(%)
123456 1 2.0343 2.5365 4.43914.43974.44504.45234.44884.4583 94.8194.8395.0495.3395.1995.56 95.127 0.31
9.根据上述试验结果,确定冰片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冰片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VI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53mm,膜厚度1.0μm);柱温为140℃。理论板数按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内标溶液的制备称取水杨酸甲酯对照品适量,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校正因子的测定精密称取冰片对照品适量(约10mg),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再加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含冰片对照品0.4mg的溶液。吸取上述对照品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先出峰)与龙脑(后出峰)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峰面积,计算校正因子,即得。
测定法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ml,内标溶液2ml加乙酸乙酯定容至10ml量瓶中,摇匀。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峰面积,以内标法计算含量,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冰片(C10H18O)应不低于1.0mg。
以本制剂含冰片(C10H18O)应不低于标示量的50%(标示量为每1ml含冰片2.0mg)制定限度;即得本制剂每1ml含冰片(C10H18O)应不低于1.0mg。
测得10批样品含量结果列于表11。
表11 10批样品含量测定
冰片
批号 含量(mg/ml) 均值(mg/ml)
20050425200505042005066620050679200507292006090520060908200609092006091020060911 1.99921.95812.01352.00402.21852.05332.04822.00112.03562.0797 2.01441.93282.09492.00522.19952.09362.02241.99212.05822.0511 2.00681.94542.05422.00462.20902.07342.03531.99662.04692.065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剂采用中西药结合,能有效调整脚底气血平衡,并有效杀灭真菌,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所提供的酊剂,具有强烈渗透作用,并能溶解皮肤角质,可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所提供的喷雾剂中加入成膜剂,明显减少药物的挥发,使药物持久发挥药效;所提供的搽剂使用方便,效果明显。而且本发明在原申请的基础上增加了冰醋酸,对多种致病真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疗效,从而弥补了原发明治疗不彻底、易复发的不足,达到了很好的协同作用,具有实用价值。
本发明还制定了一种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制剂中的水杨酸发挥着主要有效成分的作用,控制该制剂中水杨酸的含量对于保证该制剂的疗效非常重要,因此本发明建立了水杨酸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并根据多次测定水杨酸含量的结果确定了制剂中水杨酸含量的合理范围;同时建立了冰片的鉴别反应和含量测定方法。该质量控制方法可有效地控制药物的质量,从而确保其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取珊瑚姜2.5g、姜黄5g磨成粗粒,加75%乙醇100ml浸泡48小时,滤过,备用;另取冰片2g和苯甲酸20g溶解于50ml乙醇中;上述两溶液混匀,加食用茉莉香精0.1ml及绿色食用色素适量,加入65ml冰醋酸,加乙醇至250ml,得复方珊瑚姜酊。再加入水杨酸20g、甘油20g和醋酸10g,混匀,加入乙醇适量,制成1000ml,灌封,即得酊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2:取珊瑚姜2.5g、姜黄5g磨成粗粒,加75%乙醇100ml浸泡48小时,滤过,备用;另取冰片2g和苯甲酸20g溶解于50ml乙醇中;上述两溶液混匀,加食用茉莉香精0.1ml及绿色食用色素适量,加入65ml冰醋酸,加乙醇至250ml,得复方珊瑚姜酊。再加入水杨酸10g、甘油20g和醋酸50g,混匀,加入乙醇适量,制成1000ml,灌封,即得酊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3:取珊瑚姜2.5g、姜黄5g磨成粗粒,加75%乙醇100ml浸泡48小时,滤过,备用;另取冰片2g和苯甲酸20g溶解于50ml乙醇中;上述两溶液混匀,加食用茉莉香精0.1ml及绿色食用色素适量,加入65ml冰醋酸,加乙醇至250ml,得复方珊瑚姜酊。再加入水杨酸25g、甘油25g和醋酸25g,混匀,加入乙醇适量,制成1000ml,灌封,即得酊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4:取珊瑚姜2.5g、姜黄5g磨成粗粒,加75%乙醇100ml浸泡48小时,滤过,备用;另取冰片2g和苯甲酸20g溶解于50ml乙醇中;上述两溶液混匀,加食用茉莉香精0.1ml及绿色食用色素适量,加入65ml冰醋酸,加乙醇至250ml,得复方珊瑚姜酊。再加入水杨酸20g、甘油20g、醋酸10g和羟丙基纤维素30g,混匀,加入乙醇适量,制成1000ml,灌封,即得喷雾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5:取珊瑚姜2.5g、姜黄5g磨成粗粒,加75%乙醇100ml浸泡48小时,滤过,备用;另取冰片2g和苯甲酸20g溶解于50ml乙醇中;上述两溶液混匀,加食用茉莉香精0.1ml及绿色食用色素适量,加入65ml冰醋酸,加乙醇至250ml,得复方珊瑚姜酊。再加入水杨酸50g、甘油50g、醋酸10g和羟丙基纤维素50g,混匀,加入乙醇适量,制成1000ml,灌封,即得喷雾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6:取珊瑚姜2.5g、姜黄5g磨成粗粒,加75%乙醇100ml浸泡48小时,滤过,备用;另取冰片2g和苯甲酸20g溶解于50ml乙醇中;上述两溶液混匀,加食用茉莉香精0.1ml及绿色食用色素适量,加入65ml冰醋酸,加乙醇至250ml,得复方珊瑚姜酊。再加入水杨酸10g、甘油10g、醋酸50g和羟丙基纤维素10g,混匀,加入乙醇适量,制成1000ml,灌封,即得喷雾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7:取珊瑚姜2.5g、姜黄5g磨成粗粒,加75%乙醇100ml浸泡48小时,滤过,备用;另取冰片2g和苯甲酸20g溶解于50ml乙醇中;上述两溶液混匀,加食用茉莉香精0.1ml及绿色食用色素适量,加入65ml冰醋酸,加乙醇至250ml,得复方珊瑚姜酊。再加入水杨酸20g、甘油20g、醋酸10g和苯甲酸钠5g,混匀,加入乙醇适量,制成1000ml,灌封,即得搽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8:取珊瑚姜2.5g、姜黄5g磨成粗粒,加75%乙醇100ml浸泡48小时,滤过,备用;另取冰片2g和苯甲酸20g溶解于50ml乙醇中;上述两溶液混匀,加食用茉莉香精0.1ml及绿色食用色素适量,加入65ml冰醋酸,加乙醇至250ml,得复方珊瑚姜酊。再加入水杨酸1g、甘油1g、醋酸1g和苯甲酸钠1g,混匀,加入乙醇适量,制成1000ml,灌封,即得搽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9:取珊瑚姜2.5g、姜黄5g磨成粗粒,加75%乙醇100ml浸泡48小时,滤过,备用;另取冰片2g和苯甲酸20g溶解于50ml乙醇中;上述两溶液混匀,加食用茉莉香精0.1ml及绿色食用色素适量,加入65ml冰醋酸,加乙醇至250ml,得复方珊瑚姜酊。再加入水杨酸10g、甘油10g、醋酸10g和苯甲酸钠10g,混匀,加入乙醇适量,制成1000ml,灌封,即得搽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10:本发明所述质量控制方法包括:
性状:本制剂为草绿色至蓝色的澄明液体,具茉莉香气,久闻有刺鼻感。
鉴别:(1)取本制剂原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制剂5ml,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再挥至约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姜黄对照药材0.1g,加无水乙醇1ml冷浸,滤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收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乙醇=49∶49∶2为展开剂,置用展开剂预饱和的层析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硫酸,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本制剂含乙醇量应不低于60%。
含量测定:(1)水杨酸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系统适应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胶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冰醋酸-四氢呋喃-水=23∶5∶5∶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理论塔板数按水杨酸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水杨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含水杨酸1.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制剂2ml至25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制剂每1ml含水杨酸C7H8O3应为16~24mg。
(2)冰片: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E气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柱长30m、内径0.53mm、膜厚度1.0μm的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柱;柱温140℃,理论塔板数按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内标溶液的制备称取水杨酸甲酯对照品适量,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校正因子测定精密称取冰片对照品约10mg,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再加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含冰片对照品0.4mg的溶液;吸取上述对照品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面积,计算校正因子,即得。
测定法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ml,内标溶液2ml加乙酸乙酯定容至10ml量瓶中,摇匀,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峰面积,以内标法计算含量,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冰片C10H18O应不低于1.6mg。
本发明的实施例11:本发明所述质量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性状:本制剂为草绿色至蓝色的澄明液体,具茉莉香气,久闻有刺鼻感。
鉴别:取本制剂原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本制剂含乙醇量应不低于40%。
含量测定:水杨酸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系统适应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胶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冰醋酸-四氢呋喃-水=15∶8∶2∶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nm;理论塔板数按水杨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水杨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含水杨酸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制剂0.5ml至25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水杨酸C7H8O3应为10~30mg;
本发明的实施例12:本发明所述质量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性状:本制剂为草绿色至蓝色的澄明液体,具茉莉香气,久闻有刺鼻感。
鉴别:取本制剂2ml,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使溶解,再挥至约0.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姜黄对照药材0.05g,加无水乙醇0.5ml冷浸,滤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收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乙醇=20∶7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硫酸,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本制剂含乙醇量应不低于50%。
含量测定:冰片照气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柱;柱温140℃,理论塔板数按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内标溶液的制备称取水杨酸甲酯对照品适量,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校正因子测定精密称取冰片对照品5mg,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ml,再加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含冰片对照品0.2mg的溶液;吸取上述对照品0.5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面积,计算校正因子,即得。
测定法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0.5ml,内标溶液0.5ml加乙酸乙酯定容至10ml量瓶中,摇匀,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峰面积,以内标法计算含量,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冰片C10H18O应不低于1.0mg。
本发明的实施例13:本发明所述质量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性状:本制剂为草绿色至蓝色的澄明液体,具茉莉香气,久闻有刺鼻感。
鉴别:(1)取本制剂原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1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制剂10ml,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再挥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姜黄对照药材0.2g,加无水乙醇2ml冷浸,滤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收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乙醇=70∶20∶10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硫酸,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本制剂含乙醇量应不低于40%。
本发明的实施例14:本发明所述质量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性状:本制剂为草绿色至蓝色的澄明液体,具茉莉香气,久闻有刺鼻感。
检查:本制剂含乙醇量应不低于50%。
含量测定:(1)水杨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系统适应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胶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冰醋酸-四氢呋喃-水=40∶2∶8∶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00nm;理论塔板数按水杨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水杨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含水杨酸3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制剂3ml至25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水杨酸C7H8O3应为10~30mg。
(2)冰片照气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柱;柱温140℃,理论塔板数按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3500。
内标溶液的制备称取水杨酸甲酯对照品适量,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3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校正因子测定精密称取冰片对照品20mg,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0ml,再加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含冰片对照品0.8mg的溶液;吸取上述对照品3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面积,计算校正因子,即得。
测定法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3ml,内标溶液3ml加乙酸乙酯定容至10ml量瓶中,摇匀,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峰面积,以内标法计算含量,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冰片C10H18O应不低于1.3mg。

Claims (10)

1.一种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用复方珊瑚姜酊10~500ml、水杨酸1~50g、甘油1~50g和醋酸1~50g,再加适量辅料制成酊剂、喷雾剂、搽剂、酒剂、凝胶剂、软膏剂、洗剂、涂膜剂或其它药剂学上可以接受的剂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用复方珊瑚姜酊250ml、水杨酸20g、甘油20g和醋酸10g,再加适量辅料制成酊剂、喷雾剂或搽剂。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方珊瑚姜酊这样制备:取珊瑚姜2.5g、姜黄5g磨成粗粒,加75%乙醇100ml浸泡48小时,滤过,备用;另取冰片2g和苯甲酸20g溶解于50ml乙醇中;上述两溶液混匀,加食用茉莉香精0.1ml及绿色食用色素适量,加入65ml冰醋酸,加乙醇至250ml,即得。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复方珊瑚姜酊,加入水杨酸、甘油和醋酸,混匀,然后加入适量辅料制成不同的制剂。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酊剂这样制备:取复方珊瑚姜酊,加入水杨酸、甘油和醋酸,混匀,加入乙醇制成1000ml,即得;所述制剂中的喷雾剂这样制备:取复方珊瑚姜酊,加入水杨酸、甘油、醋酸和羟丙基纤维素10~50g,再加入乙醇制成1000ml,即得;所述制剂中的搽剂这样制备:取复方珊瑚姜酊,加入水杨酸、甘油、醋酸和苯甲酸钠1~10g,混匀,再加入乙醇制成1000ml,即得。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性状、鉴别、检查以及含量测定项目中的部分或全部;其中鉴别包括对制剂中冰片和姜黄的薄层色谱鉴别;含量测定是对制剂中水杨酸和冰片的含量测定。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冰片的鉴别方法是以冰片对照品为对照,以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5~15∶1为展开剂的薄层色谱法;姜黄的鉴别方法是以姜黄对照药材为对照,以苯-氯仿-乙醇=20~70∶20~70∶1~10为展开剂的薄层色谱法;水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是以水杨酸对照品为对照,以乙腈-冰醋酸-四氢呋喃-水=15~40∶2~8∶2~8∶50~70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冰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是以水杨酸甲酯对照品为内标的气相色谱法。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鉴别方法包括以下项目中的一项或全部:
(1)取本制剂原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1ml含5~1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5~1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5~1.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制剂2~10ml,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2ml使溶解,再挥至约0.2~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姜黄对照药材0.05~0.2g,加无水乙醇0.5~2ml冷浸,滤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收上述两种溶液各5~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乙醇=20~70∶20~70∶1~10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硫酸,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具体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项目中的一项或全部:
(1)水杨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系统适应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胶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冰醋酸-四氢呋喃-水=15~40∶2~8∶2~8∶5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300nm;理论塔板数按水杨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水杨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含水杨酸0.5~3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制剂0.5~3ml至25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水杨酸C7H8O3应为10~30mg;
(2)冰片  照气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柱;柱温140℃,理论塔板数按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内标溶液的制备  称取水杨酸甲酯对照品适量,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5~3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校正因子测定  精密称取冰片对照品5~20mg,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10ml,再加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含冰片对照品0.2~0.8mg的溶液;吸取上述对照品0.5~3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面积,计算校正因子,即得;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0.5~3ml,内标溶液0.5~3ml加乙酸乙酯定容至10ml量瓶中,摇匀,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峰面积,以内标法计算含量,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冰片C10H180应不低于1.0mg。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控制方法包括:
性状:本制剂为草绿色至蓝色的澄明液体,具茉莉香气,久闻有刺鼻感;
鉴别:(1)取本制剂原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1ml含5~1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5~1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5~1.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制剂2~10ml,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2ml使溶解,再挥至约0.2~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姜黄对照药材0.05~0.2g,加无水乙醇0.5~2ml冷浸,滤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收上述两种溶液各5~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乙醇=20~70∶20~70∶1~10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硫酸,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本制剂含乙醇量应不低于40%;
含量测定:(1)水杨酸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系统适应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胶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冰醋酸-四氢呋喃-水=15~40∶2~8∶2~8∶5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300nm;理论塔板数按水杨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水杨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含水杨酸0.5~3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制剂0.5~3ml至25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水杨酸C7H8O3应为10~30mg;
(2)冰片  照气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柱;柱温140℃,理论塔板数按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内标溶液的制备  称取水杨酸甲酯对照品适量,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5~3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校正因子测定  精密称取冰片对照品5~20mg,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10ml,再加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含冰片对照品0.2~0.8mg的溶液;吸取上述对照品0.5~3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面积,计算校正因子,即得;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0.5~3ml,内标溶液0.5~3ml加乙酸乙酯定容至10ml量瓶中,摇匀,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峰面积,以内标法计算含量,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冰片C10H180应不低于1.0mg。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控制方法包括:
性状:本制剂为草绿色至蓝色的澄明液体,具茉莉香气,久闻有刺鼻感;
鉴别:(1)取本制剂原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60~90℃石油醚-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制剂5ml,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再挥至约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姜黄对照药材0.1g,加无水乙醇1ml冷浸,滤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VI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收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乙醇=49∶49∶2为展开剂,置用展开剂预饱和的层析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硫酸,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本制剂含乙醇量应不低于60%;
含量测定:(1)水杨酸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系统适应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胶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冰醋酸-四氢呋喃-水=23∶5∶5∶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理论塔板数按水杨酸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水杨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含水杨酸1.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制剂2ml至25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水杨酸C7H8O3应为16~24mg;
(2)冰片: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E气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柱长30m、内径0.53mm、膜厚度1.0μm的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柱;柱温140℃,理论塔板数按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内标溶液的制备  称取水杨酸甲酯对照品适量,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校正因子测定  精密称取冰片对照品约10mg,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再加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含冰片对照品0.4mg的溶液;吸取上述对照品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面积,计算校正因子,即得;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ml,内标溶液2ml加乙酸乙酯定容至10ml量瓶中,摇匀,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祃,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异龙脑与龙脑峰面积之和及水杨酸甲酯峰面积,以内标法计算含量,即得;
本制剂每1ml含冰片C10H180应不低于1.6mg。
CNA2007102008370A 2007-02-13 2007-06-19 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控方法 Pending CN1010998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2008370A CN101099857A (zh) 2007-02-13 2007-06-19 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200207 CN101011560A (zh) 2007-02-13 2007-02-13 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控方法
CN200710200207.3 2007-02-13
CNA2007102008370A CN101099857A (zh) 2007-02-13 2007-06-19 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9857A true CN101099857A (zh) 2008-01-09

Family

ID=39034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2008370A Pending CN101099857A (zh) 2007-02-13 2007-06-19 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9985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4562A1 (en) * 2010-02-26 2011-09-01 Lrc Products Limited Fungal nail treatment composition
WO2012061920A1 (en) * 2010-11-12 2012-05-18 bioCEPTA Corporation Topical organic acid salt compositions suitable for treating infections
CN102788863A (zh) * 2012-05-18 2012-11-21 贵州神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复方珊瑚姜溶液尿素咪康唑软膏复合制剂的检测方法
RU2575774C2 (ru) * 2010-02-26 2016-02-20 ЛРС Продактс Лимитед Композиция для лечения грибка ногтей
CN108653696A (zh) * 2018-06-22 2018-10-16 贵州金桥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手足癣、甲癣的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6176A (zh) * 2018-06-22 2018-10-23 贵州金桥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珊瑚癣净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4562A1 (en) * 2010-02-26 2011-09-01 Lrc Products Limited Fungal nail treatment composition
CN102844026A (zh) * 2010-02-26 2012-12-26 Lrc产品有限公司 真菌甲治疗组合物
AU2011219546B2 (en) * 2010-02-26 2016-01-14 Scholl’s Wellness Company Limited Fungal nail treatment composition
RU2575774C2 (ru) * 2010-02-26 2016-02-20 ЛРС Продактс Лимитед Композиция для лечения грибка ногтей
WO2012061920A1 (en) * 2010-11-12 2012-05-18 bioCEPTA Corporation Topical organic acid salt compositions suitable for treating infections
EP2637654A1 (en) * 2010-11-12 2013-09-18 Biocepta Corporation Topical organic acid salt compositions suitable for treating infections
EP2637654A4 (en) * 2010-11-12 2014-05-28 Biocepta Corp COMPOSITIONS OF ORGANIC ACID SALTS FOR LOCAL ADMINISTRATION SUIT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NS
CN102788863A (zh) * 2012-05-18 2012-11-21 贵州神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复方珊瑚姜溶液尿素咪康唑软膏复合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2788863B (zh) * 2012-05-18 2014-04-23 贵州神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复方珊瑚姜溶液尿素咪康唑软膏复合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8653696A (zh) * 2018-06-22 2018-10-16 贵州金桥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手足癣、甲癣的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6176A (zh) * 2018-06-22 2018-10-23 贵州金桥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珊瑚癣净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88442B1 (en) Cinnamomi and poria composition, method to prepare the same and uses thereof
CN103919967B (zh) 龙血竭复方及其在制备治疗愈创药物中的应用
CN110090221B (zh) 一种白头翁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和/或细菌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Bhatt et al. Efinaconazole topical solution, 10%: formul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 of a new topical treatment of toenail onychomycosis
CN101099857A (zh) 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控方法
Erlanger et al. Cutaneous Absorption and Urinary Excretion of 6-14C-5-Fluorouracil Ointment Applieated in an Ointment to Healthy and Diseased Hum an Skin
Pan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s in Wuzhuyu decoction improving migraine in mice by spectral efficiency association
CN100446782C (zh)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凝胶剂
CN109172518B (zh) 一种含维生素k1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Faergemann Pharmacokinetics of fluconazole in skin and nails
CN101095743B (zh) 治疗妇科疾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944626B (zh) 香精香料中四种禁用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01011560A (zh) 治疗脚手癣、灰指甲的中西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控方法
Vyas et al. Formulation and pharmacokinetic evaluation of hard gelatin capsule encapsulating lyophilized Vasa Swaras for improved stability and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vasicine
CN105535076B (zh) 由当归、蒺藜制成的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及其制法与用途
CN101380362B (zh) 伤科接骨药物制剂中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检测方法
Fuhr et al. Results from a Phase 1/2 trial of BB2603, a terbinafine‐based topical nano‐formulation, in onychomycosis and tinea pedis
CN100482246C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0533141C (zh) 一种跌打红药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3897010A (zh)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2188664A (zh) 一种复方麝香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CN105301166A (zh) 一种骨科敷药的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
Olga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Definition Methodic of Active substances of the Ointment “Allergolic”
CN105983021A (zh) 一种外用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860567A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