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2246C -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2246C
CN100482246C CNB011320494A CN01132049A CN100482246C CN 100482246 C CN100482246 C CN 100482246C CN B011320494 A CNB011320494 A CN B011320494A CN 01132049 A CN01132049 A CN 01132049A CN 100482246 C CN100482246 C CN 10048224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diabetes
treatment
fructus schisandrae
schisandrae chinen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320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15318A (zh
Inventor
杨苏蓓
沈平孃
柴可夫
余琪
王溶溶
王玉兰
金祖汉
杨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yi balance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YI JIAHUA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NATION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YI JIAHUA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NATION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TCM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YI JIAHU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B011320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82246C/zh
Publication of CN1415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5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22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224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是由0.1-100%的五味子提取物和99.9-0%药用辅料组成的药物制剂,其中五味子提取物是采用超临界萃取法从五味子中提取获得的含挥发油、木脂素类等脂溶性成份的提取物,总含量为50-90%。本发明公开的中药制剂可用于制备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药物,同时可以明显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本发明药物降糖效果显著,药性平和,为糖尿病人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的新型中药制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se Mellitus)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相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
根据中国糖尿病信息网报道,目前全世界约有1.3亿糖尿病人,其中我国约有1700万,II型糖尿病(NIDDM)病例约占90%或以上,每年治疗费用超过千亿元,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治疗NIDDM药物迫在眉睫。
对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西药降糖药为数不少。根据其化学特性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磺脲类,如优降糖,美吡达,甲磺吡脲,克糖利等;双胍类,如降糖灵,降糖片等,这些药物降糖作用肯定,但毒副作用也十分明显。近来国内对降糖中药也作了不少研究,出现了“糖脉康”等中药复方制剂,但成份清楚,能进入国际市场的中药品种还没有。从中药中寻找高效低毒,降糖物质基础明确的新药一直是中外药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复因情感失调,劳欲过度致体内阴虚燥热而发,治宜滋阴清热为主。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味酸、甘,性温。中医认为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
早在60年代初期就有人开始对五味子的成份加以研究。其中主要集中在挥发油和木脂素类成份的研究。至今已从五味子中分离出60余种挥发性成份和近70种木脂素成份,此外有枸橼酸、苹果酸、琥珀酸等有机酸和柠檬醛、甾醇、维生素C、E、树脂、鞣质及少量糖类等成份。
根据五味子木脂素的基本骨架,采用化学方法已成功地合成了联本双脂,经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后发现其降血清转氨酶近期疗效比国内外已有的降酶药效果好。用石油醚从五味子中提取的三种木脂素成份是有效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同糖尿病有关的疾病。
(1)R1=H,R2=R3=OH。
(2)R1=R2=O,R3=OH。
(3)R1=R3=OH,R2=H。
这三种成份在10-4μg/ml浓度下,对于取自大鼠眼球晶状体的醛糖还原酶分别具有28%、41%、和45%的抑制效果。
近年来,五味子的上述功效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此它常以复方的形式用于治疗糖尿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筛选五味子中降糖有效部位,提供一种可明显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明显,降糖效果显著,药性平和的新型中药制剂。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是由0.1—100%的五味子提取物和99.9—0%药用辅料组成的药物制剂,其中所述的五味子提取物是采用超临界萃取法从五味子中提取获得的含挥发油、木脂素类等脂溶性成份的提取物,挥发油和木脂素类等脂溶性物质总含量50—90%。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制剂可以是口服制剂(如: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或注射剂等。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超临界CO2萃取五味子中脂溶性物质
将五味子粉碎至20—60目,在压力为8.0—28.0Mpa,温度为32—40℃,用CO2进行萃取,萃取时间2—4小时,萃取率为5—20%。萃取物含挥发油和木脂素类等脂溶性成份50—90%。
本发明在CO2萃取过程中也可采用乙醇为夹带剂,乙醇用量为CO2重量的10—90%
2.药物制剂的制备
(1)软胶囊制备
采用常规的软胶囊制备方法,即将五味子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用压制法密封于明胶为囊材的软胶囊中.
(2)固体制剂制备
采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固液包埋制粒技术及固体分散体制剂技术将上述提取物制粒,然后用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剂型的固体制剂。
(3)注射剂制备
按处方量,用常规方法制成乳剂型注射剂。
本发明所述的β—环糊精包合技术是:取β—环糊精(β—CD)加蒸馏水,研匀后再与五味子超临界提取物研磨均匀,低温下干燥即得β—环糊精包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固液包埋制粒技术是通过精密粒子设计,运用震动研磨,完成五味子超临界提取物的包埋。
本发明所述的固体分散体制剂技术是将五味子超临界提取物与载体混合后,用研磨法,使形成氢键,制成固体分散体。
在本发明制剂制备中,为避免氧化,可加入适量的抗氧化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公开上述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的中药制剂可用于制备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药物,同时可以明显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临床使用剂量为3.6—4.8g萃取物/天。
五味子为果实类药材,其果核较小又较为坚硬,不进行粉碎就用水加以提取,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如经粉碎将造成颗粒更细,会给用水作溶媒带来难度.根据五味子含木脂素等脂溶性成分的特点,其提取常用高浓度乙醇或正己烷等溶剂,分离溶媒后会有少量溶剂残留。
本发明根据其有效成分的特点,将超临界CO2萃取分离技术应用于该方剂的开发。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较新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其基本原理为任何气体都有一个临界点,当气体的温度和压力都高于临界点时,就成为一种具有液体和气体双重性质的超临界流体,这种超临界流体具有和液体相近的密度,其粘度虽高于气体,但明显低于液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100倍。因此对物料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较强的溶解能力。被提取物质溶于这种流体中,当流体温度和压力降至临界温度和压力以下后,原溶于超临界流体中的成分会自动析出,这样就将提取和分离过程简化,可以对被萃取的成分进行高效的提取和分离。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与传统的化学溶剂萃取法相比,其优越性是无化学溶剂的残留,避免萃取物在高温下热敏化,保护生理活性物质的活性,工艺简单。
二氧化碳由于临界温度较低(TC=31.3℃),无毒、不易燃烧、化学惰性、价廉等优点而成为药用有效成分超临界提取的首选介质。五味子主要含有挥发油成分如α-蒎烯、莰烯、β-蒎烯、月桂烯、α-萜品烯等;木脂素类,如五味子素、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伪γ-五味子素、五味子醇甲、醇乙、五味子酯甲、酯乙以及戈米辛A,B,C,D,E,F,G,H等;有机酸类如枸橼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等;其他成分如柠檬醛、叶绿素、甾醇、维生素C、E、树脂、鞣质及少量糖类。这些成分绝大多数能溶解正己烷,大多数分析测定五味子成分的报道都采用了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媒,而二氧化碳的极性与正己烷类似。因此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法萃取和分离五味子中的成分尤为适宜。
超临界流体具有很大的可压性,一定温度下,压力增加,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也增加,溶质在流体中的溶解度增大,萃取效率提高。
由于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Tc)近于室温,所以一般操作控制在40℃左右,在此温度范围内二氧化碳的密度较大,溶质在流体中的溶解度也比较大,萃取效率高。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萃取效率除了受压力、温度影响外,还与萃取的时间有一定关系,萃取时间越长,萃取物得率越高,但时间越长,二氧化碳用量也增加。
提高药材粉碎度可以增加药材扩散比表面积而利于浸出。但浸出的效率(速度和量)与药材粉碎度是否适当关系极大,并非越细的粉末浸出效果越好。
本发明在正交实验方法的指导下,将上述各条件中压力、温度、CO2流量设为因素,取三水平进行试验,经校正和系统试验,最后确定在压力8.0~28.0MP、温度32~40℃二氧化碳超临界系统下,收率为50mg~200mg/g生药,提取物经GC和HPLC分析显示其主要挥发油木脂素成分质量稳定。
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软胶囊进行有关药效、毒性和临床试验,结果如下:
1.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实验材料:
药物:糖克软胶囊压胶囊前半成品。
动物:ICR小鼠,体重20±2g。
实验方法:
预试验结果表明,糖克软胶囊100%致死量为10.2g/kg,因此由10.2g/kg开始,按1∶0.7比例用花生油等比稀释。取体重20±2g小鼠5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灌胃给药体积为0.4ml/20g,各组小鼠按稀释后浓度于上午8时一次性给药,然后连续观察7天,记录逐日的小鼠毒性反应及死亡数。用Bliss法计算小鼠的半数致死量,结果见表1:
Figure C01132049D00081
半数致死量LD50=3.82g/kg,LD50详值=3.815092g/kg
95%可信限:2.52--5.45g/kg,(经Feiller法校正)
平均可信限=3.99g/kg
毒性表现:
小鼠灌服糖克2小时后,活动减少,蜷缩,竖毛,3小时后即出现死亡。死亡动物解剖后肉眼观察其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脑、胃等均无异常。7天后存活动物处死,解剖,肉眼观察其主要脏器亦无明显异常变化。
结果:
糖克软胶囊的小鼠口服LD50为3.82g/kg(2.52—5.45g/kg),相当于生药115.7g/kg。为人的剂量的173.6倍。
2.药效学研究
2.1.材料
2.1.1.动物ICR小鼠,♀、♂兼用,体重20-24g;Wistar大鼠,♂,体重200-240g。
2.1.2.药品与试剂
2.1.2.1.试验药品:
供实验用的样品,系五味子药材经提取分离压制软胶囊(糖克)前半成品,每克相当于原药材44.6g。实验时用适量吐温-80作助溶乳化,再加一定量的蒸馏水,配制成合适浓度的乳化剂,实验剂量以生药计;四氧嘧啶(Alloxan Monohydrate):10g/瓶,美国sigma公司出品,GA-14908;链佐霉素(Streptozocin):100mg/瓶,美国Sigma公司产品,上海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分装,Lot No:9811;阳性药物:甲苯磺丁脲片,0.5g/片,张家港市药厂生产,批号:990614;六味地黄丸,200丸/瓶,0.375g(生药)/丸,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1.3.仪器分光光度计(721型):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生产;稳捷II型血糖仪:美国强生公司出品;LD5-2A型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LBY-N613血液粘度计:北京普利生精密仪器研究中心。
2.1.4.方法与结果
2.1.4.1.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实验小鼠分4组:①对照组喂等体积水(含少量吐温-80),②中药阳性对照组六味地黄丸8g/kg,③阳性西药对照组,甲苯磺丁脲片0.48g/kg,④糖克软胶囊组10g/kg,每天灌胃1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前禁食6h,给药后1h取血测定全血血糖含量(采用强生公司血糖仪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X±S)
Figure C01132049D00091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2结果表明,糖克软胶囊对正常小鼠有显著降血糖作用。
2.1.4.2.对正常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实验小鼠分4组,①对照组;②模型组喂等体积溶剂;③阳性对照组降糖灵片0.025g/kg;④糖克组10g/kg。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前禁食12h,给药后30min,除对照组外,腹腔注射葡萄糖溶液2g/kg,给药后60、120min测二次血糖(试剂盒法),结果见表3。
表3  对正常小鼠糖耐量的影响(X±S)
与模型组比较:***P<0.001。
表3结果表明,糖克软胶囊具有降低糖耐量小鼠血糖的作用。
2.1.4.3.对正常大鼠糖耐量的影响
实验动物分成3组,①对照组;②模型组给等体积水;③糖克软胶囊10g/kg。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前禁食12h,给药后30血n,除对照组外,用50%葡萄糖灌胃10g/kg,测定给葡萄糖后60、150min时的全血血糖(美国强生公司血糖仪检测),结果见表4。
表4  对正常大鼠糖耐量的影响(X±S)
Figure C01132049D001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4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糖克60min时差异显著,150min时差异不显著,说明糖克具有降低正常糖耐量大鼠血糖的作用。
2.1.4.4.对四氧嘧啶造型大鼠血糖、血脂、血液粘度等的影响
实验动物造型前先预留10只作对照组,其余用40g/kg戍巴比妥纳麻醉,舌下静脉注射四氧嘧啶50mg/kg造型,第三天首次测造型大鼠血糖(试剂盒法)。将血糖值高于对照组均值3倍以上的大鼠分成3组,连同对照组共4组。①对照组灌等体积水;②模型组灌等体积水;③甘枣汤组10g/kg;④糖克组10g/kg。每天灌胃1次,连续7天,第7天取血前大鼠先禁食18h,从颈部取血,先采少量血用血清测定血糖、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其余血取入含62.5u肝素的试管中(取约5ml)供测定血液粘度用,血糖测定采用试剂盒法,血液粘度测定采用LBY—N6B血液粘度计,结果见表5、表6。
表5  对四氧嘧啶造型大鼠血糖的影响(X±S)
Figure C01132049D00102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注:模型组有2只动物在一周内死亡。
表5结果表明,糖克对四氧嘧啶造型大鼠的高血糖、高血脂具有明显降低作用。
表6  对四氧嘧啶造型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的影响(X±S)
Figure C01132049D00111
表6结果表明,糖克软胶囊对四氧嘧啶造型大鼠血液粘度无明显影响。
2.1.4.5.对链佐霉素(STZ)造型高血糖大鼠血糖的影响
实验大鼠先预留10只做对照组,其余造型前禁食18h,腹腔注射0.05mol/l柠檬酸配制的链佐霉素60mg/kg,造型后第三天,先禁食18h然后测血糖,将血糖高于正常对照组2倍以上的大鼠分成2组,另加上正常对照组共3组①对照组;②模型组给等体积的水;③糖克软胶囊组10g/kg,连续灌胃1周,第8天测血糖前先禁食18h,用强生公司的血糖仪测大鼠全血血糖,结果见表7。
表7  对STZ造型大鼠血糖的影响(X±S)
Figure C01132049D00112
与模型组比较,***P<0.001
由表7可见,模型组给药前后与对照组比较P<0.001,差异非常显著,说明造模成功,一周后糖克软胶囊组与模型组比较t=2.13<(t(0.05)=2.08),说明糖克软胶囊对STZ高血糖大鼠具有降血糖作用。
2.1.4.6.对阴虚小鼠血糖的影响
实验小鼠分4组,①对照组;②阴虚模型组均喂等体积水;③阳性对照组,六味地黄丸8g/kg;④糖克软胶囊组10g/kg。每天灌胃1次,连续6天,上午给试验药,下午给造型药,除对照组外,各组均给造型药,末次给药前禁食6小时,末次给药后1小时,取血测定血糖含量,结果见表8。
表8  对阴虚小鼠血糖的影响(X±S)
Figure C01132049D00121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01
表8结果表明,阴虚模型组小鼠的血糖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给予糖克软胶囊后,对阴虚所致小鼠血糖降低具用明显的保护作用。
3.临床观察
糖克软胶囊的制备:糖克药材经提取、分离得油状提取物,加入适当的辅料,压制成软胶囊。
3.1.临床资料
15例病例均为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内科门诊病人和临安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病人,符合1985年WHO修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32-76岁;病程<1年7例,<3年6例,>3年2例。
3.2.治疗及观察方法
治疗方法:
糖克软胶囊(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提供)每次2粒,每日4次,餐前半小时及临睡前温开水送服。4周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复查血糖。治疗组病例按不同劳动强度和体型大致主食规定为休息或超标准体重者每日主食控制在250-300克;一般劳动者每日300-350克;重体力劳动者每日400-500克。主食以外所需热量酌情由副食补充。
观察服药前后全身症状的变化,包括倦怠乏力、口干舌燥、多饮、多食、多尿等。检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并作血、尿常规及血脂、肝肾功能检查。
3.3.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糖尿病)分会消渴病疗效评定标准(1992年)。显效:(1)空腹血糖<7.22mmol/L,餐后2h血糖≤10.08mmol/L;(2)血脂CH<5.96mmol/L,TG<1.47mmol/L,HbAlc<8%;(3)临床症状明显减轻;(4)体重向标准方向发展;(5)生存质量提高到相应期的上限;(6)合并病显著减轻。有效:(1)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2h血糖<11.0mmol/L;(2)血脂CH<6.48mmol/L,TG<1.7mmol/L;(3)临床症状有所减轻;(4)体重向标准方向有所发展;(5)生存质量有所提高;(6)合并症有所减轻。无效:各项指标达不到一述标准。本组15例中,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7%。在临床观察期间,曾有1例病例出现腹泻,停药后腹泻即止,未发现其它毒副作用。
4.4.讨论
本项研究采用糖克软胶囊治疗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15例,总有效率为87%,尤其是在改善多食易饥、口渴多饮、尿频量多等临床症状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在临床治疗观察中,发现其也有降血脂的作用,并无明显副作用,糖尿病病人到了病变后期往往出现多系统并发病,血脂过高也会引起心脑功能的不良变化,故在降糖的同时,改善血脂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本发明药物制剂其性温、味酸甘,归肺、心、肾经,有收敛固涩,益气养阴生津,润燥除热,补肾宁心之功效,适宜于治疗阴虚燥热类的II型糖尿病。本发明制剂有效成份含量确定,制备方法简便,剂型服用方便,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的新型中药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无夹带剂超临界提取五味子中有效物质
将粉碎至20目的五味子料放入提取罐,控制提取罐压力为15MP,温度为37℃,提取时间为2.5小时,产物得率为7%,挥发油和木脂素类等脂溶性物质总含量60%。
实施例2  用乙醇作夹带剂超临界提取五味子中有效物质
将粉碎至40目的五味子料放入提取罐,乙醇加入量为二氧化碳用量的10%,控制提取罐压力为14MP,温度为37—38℃,提取时间为2小时,产物得率为12%,挥发油和木脂素类等脂溶性物质总含量65%。
实施例3  萃取物中各有效成份测定
1.总木脂素的测定:
1.1.仪器:Lambda2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E公司
1.2.对照品溶液及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五味子乙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2μg/ml的溶液,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各1ml、2ml、3ml、4ml、5ml、6ml,分别置于20ml试管中,于水浴中蒸干,依次加入新鲜配制的10%变色酸水溶液0.5ml、浓硫酸3ml、水1.5ml,摇匀,置沸水浴中加热30min,取出,凉水冲洗至室温,置分光光度计中于570nm处分别测定其吸收度A值,计算回归方程式:
Y=3.16X-0.0061,r=0.9990
1.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及测定:
取本品约30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氯仿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ml,置于20ml试管中,以下照上述[对照品溶液及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测定,计算,即得。样品测定结果请参见表9。
2.五味子醇甲、酯甲、甲素、乙素的含量测定:
2.1.仪器:日本岛津LC—10AD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SPD—10A。
2.2.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ml/min。
2.3.柱:C-18,250×4.6 5μm,迪马公司,柱温:15℃。
样品测定结果见表。
3.挥发油总量及挥发油中木脂素含量测定:
取样品适量,置挥发油测定器中,加水300ml,依法提取挥发油,计算挥发油含量。并按[总木脂素测定]法测定挥发油中的木脂素含量。样品测定结果见表9。
表9  糖克样品有关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名称 五味子醇甲mg/g       五味子酯甲mg/g       五味子甲素mg/g   五味子乙素mg/g   挥发油量(%)     挥发油中木脂素量(mg/g)   总木脂素量mg/g      
样品1 194.3 58.3 57.5 95.9 16.2 176.5 667.3
样品2 22.8 45.0 59.3 114.0 21.5 225.3 847.5
样品3 5.1 3.4 27.3 13.5 52.5 114.3 433.6
样品4 2.8 8.2 44.9 12.8 47.9 159.3 608.2
样品5 25.8 未检出 2.4 未检出 未检出 -- 248.4
样品6 16.8 未检出 4.9 未检出 13.9 64.7 494.1
样品7 5.6 2.2 12.3 未检出 15.3 262.4 402.4
实施例4  软胶囊制备
处方:五味子超临界提取物    500g(实施例1方法制得)
      聚乙二醇400           5g
      维生素E               5g
      共制成1000个          每个内含生药5g
将五味子超临界提取物与聚乙二醇400、维生素E混溶,即得透明淡黄色药液.另配明胶液(明胶100份、甘油55份、水120份)用压制法将五味子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密封于软胶囊中,即得。采用中国药典200版中挥发油含量测定法,其含量为35%,总木脂素含量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总含量为42%。
实施例5  片剂制备
处方:五味子超临界提取物  5g(实施例1方法制得)
      β—CD               100g
      辅料                适量
取β—CD100g加蒸馏水200ml,研匀后再与五味子超临界提取物5g研磨均匀,低温下干燥即得β—环糊精包合物,再加入一定的辅料,制粒,压片,再薄膜包衣。
实施例6  颗粒剂制备
处方:五味子超临界提取物  5g(实施例2方法制得)
      β—CD               100g
      辅料                适量
按实施例5方法制得五味子超临界提取物的β—环糊精包合物200g,加入适量乳糖、微晶纤维素、三硅酸镁,以3%PVP乙醇溶液为黏合剂,制成软材,过20目筛制粒,60℃左右热风吹至近干时用18目筛整粒,完全干燥后用22目筛筛出细粉得均匀的颗粒,再包衣制得。
实施例7  胶囊制备
处方:五味子超临界提取物  50g(实施例2方法制得)
      羧甲基纤维素        100g
      其他辅料            适量
将五味子超临界提取物与羧甲基纤维素混合,用研磨法制成固体分散体,50℃干燥,过120目,装填胶囊,得到规格为0.45g的胶囊。

Claims (9)

1、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由0.1—100%的五味子提取物和99.9—0%药用辅料组成的药物制剂,其中五味子提取物中挥发油和木脂素类脂溶性物质总含量50—90%,并由下述方法制得:
将五味子粉碎至20—40目,在压力为14—15Mpa,温度为37—38℃,用CO2进行萃取,萃取时间2—2.5小时。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药物制剂是口服制剂或注射剂。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药物制剂是软胶囊剂。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超临界CO2萃取五味子中脂溶性物质
将五味子粉碎至20—40目,在压力为14—15Mpa,温度为37—38℃,用CO2进行萃取,萃取时间2—2.5小时,萃取率为5—20%;萃取物含挥发油和木脂素类脂溶性成份50—90%;
B、药物制剂的制备,可选择下列三种制备方法之一
(1)软胶囊制备
采用常规的软胶囊制备方法,即将五味子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用压制法密封于明胶为囊材的软胶囊中;
(2)固体制剂制备
采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或固体分散体制剂技术将上述提取物制粒,然后用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剂型的固体制剂;
(3)注射剂制备
按常规方法制成乳剂型注射剂。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O2萃取过程中采用乙醇为夹带剂,乙醇用量为CO2重量的10%。
6、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β—环糊精包合技术是:取β—环糊精加蒸馏水,研匀后再与五味子超临界提取物研磨均匀,低温下干燥即得β—环糊精包合物。
7、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体分散体制剂技术是将五味子超临界提取物与载体混合后,用研磨法,使形成氢键,制成固体分散体。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可用于制备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药物。
CNB011320494A 2001-10-30 2001-10-30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224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320494A CN100482246C (zh) 2001-10-30 2001-10-30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320494A CN100482246C (zh) 2001-10-30 2001-10-30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5318A CN1415318A (zh) 2003-05-07
CN100482246C true CN100482246C (zh) 2009-04-29

Family

ID=4671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204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2246C (zh) 2001-10-30 2001-10-30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8224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76257B2 (en) 2005-07-22 2007-10-02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isandrin B preparation
EP2025335A1 (en) * 2007-08-16 2009-02-18 InterMed Discovery GmbH Extracts with liver-X-receptor modulators,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in weight control and treatment of disorders of lipid metabolism
CN105748463A (zh) * 2016-02-05 2016-07-13 上海中医药大学 五味子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医药用途
CN106177119A (zh) * 2016-07-18 2016-12-07 南京正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五味子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43405B1 (ko) * 2018-11-16 2020-08-11 한국화학연구원 리그난 포접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4668756A (zh) * 2022-01-28 2022-06-28 上海中医药大学 五味子酯甲的医药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gnans in the seeds and fruits of Schisandra chinensiscultured in Europe. Slanina J, Táborská E, Lojková L.Planta Med.,Vol.63 No.3. 1997 *
Lignans in the seeds and fruits of Schisandra chinensiscultured in Europe.. Slanina J, Táborská E, Lojková L.Planta Med.,Vol.63 No.3. 1997
五味子中提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 徐林峰,沈忠明,殷建伟.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第22卷第3期. 2001
五味子中提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 徐林峰,沈忠明,殷建伟.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第22卷第3期. 2001 *
五味子科植物木脂素成分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陈业高,秦国伟,谢毓元.中药材,第24卷第1期. 2000
五味子科植物木脂素成分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陈业高,秦国伟,谢毓元.中药材,第24卷第1期. 2000 *
日本五味子木脂素成分研究概况. 姜燕,贾有志.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第6卷第3期. 1991
日本五味子木脂素成分研究概况. 姜燕,贾有志.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第6卷第3期. 1991 *
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五味子中的五味子甲素. 刘本,JohnRDean.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第31卷第3期. 2000
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五味子中的五味子甲素. 刘本,JohnRDean.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第31卷第3期. 2000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药物选择. 王荣梅,刘月欣.医药导报,第19卷第4期. 2000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药物选择. 王荣梅,刘月欣.医药导报,第19卷第4期. 200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5318A (zh) 2003-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32578B1 (en) Plant-based medica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US20080233220A1 (en) Further Medical Use Of A Botanical Drug Or Dietary Supplement
CN105535048A (zh) 芹菜籽提取物在制备抗高尿酸血症和抗痛风的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CN103536635A (zh) 一种黑参制备方法及其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
CN101637491A (zh)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6766B (zh) 一种用于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49671B (zh) 一种白藜芦醇螺旋藻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法
CN102631526B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0482246C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1310758B (zh) 一种抗抑郁复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19167A (zh) 一种排石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11437338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皮肤病中的用途
CN100478015C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315499C (zh) 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2491B (zh)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滴丸剂及制备方法
JP7340113B2 (ja) 漢方薬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使用
CN108524811A (zh) 降低尿酸、胆固醇、治疗三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CN100382807C (zh) 一种防治代谢综合症的天然药物组合
CN103432420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5963500A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14272295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的中药组合物
CN105535070B (zh)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69860A (zh) 一种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648565A (zh)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67753A (zh) 都梁滴丸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HAI PHARMACY TEC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NGHAI PHARMACY TEC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 LTD. SHANGHAI XINYI JIAHUA PHARMACEUTIC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9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921

Address after: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Jing Road No. 199 Shanghai Chinese Medicine Innovation Park Building 4

Patentee after: Nation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TCM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Xinyi balance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Jing Road No. 199 Shanghai Chinese Medicine Innovation Park Building 4

Patentee before: Nation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TCM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Xinyi Jiahua Pharmaceutical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9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