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4543A - 一种信息再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再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4543A
CN101084543A CNA2005800438392A CN200580043839A CN101084543A CN 101084543 A CN101084543 A CN 101084543A CN A2005800438392 A CNA2005800438392 A CN A2005800438392A CN 200580043839 A CN200580043839 A CN 200580043839A CN 101084543 A CN101084543 A CN 101084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light
layer
carrier
recording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38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1843C (zh
Inventor
M·凯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01084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4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18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184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2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 G11B7/0037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with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5Methods for initialising servos, start-up sequen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再现方法,该方法用于通过将光射到载体例如光盘上来再现记录在具有数个信息层的信息记录载体上的信息。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光聚焦到第一信息层或第二信息层,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在信息记录载体中位置相邻,2)在从信息记录载体反射的光上执行径向跟踪,以及3)从径向跟踪中评判光被聚焦到相对于聚焦光呈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的螺线上。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对光是被聚焦到相对于光呈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的螺线上的评判被利用来指示光被聚焦所在层的标识。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光学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再现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再现方法,该方法用于通过将光辐射到载体上来再现记录在具有数个信息层的信息记录载体上的信息,该载体例如是光盘。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用于实现该信息再现方法的装置的光学设备。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存储容量的需求,目前可用的光学媒质,例如数字通用盘(DVD)和蓝光盘(BD),显示了存储容量的持续提高。双层光学媒质或甚至多层光学媒质已经被引入以进一步增加存储容量。
在双层媒质和尤其是多层媒质中记录和再现信息形成一个技术挑战,因为光学硬件必须适应本质上额外的尺寸变化。一个特别的问题在于在将信息读取和/或写入该层之前,层号的特定标识应当是可检索的。通常光盘具有以扇区组织的信息,扇区是在光盘上可以被记录的最小单元。每一个扇区具有一个头区,其包含有关数据的实际物理位置的信息,即物理标识数据(PID),一个数据区,和一个误差校正码区(ECC)。头区可以相应地包含有关层号的信息,但这将导致冗余,因为层号被存储于每一个扇区头中。替代地或附加地,扇区和层信息可以被存储在沟槽轨道的摆动或预置凹坑(pre-pit)中。
替代地,从例如US2002/0176346中可以知道通过使用物理地址和被记录地址的增加或减少来识别双层光盘的信息层的方法。由此,通过地址的组织,层标识可以被固有地存储以避免存储层标识本身的需要。本方法可以被应用于光盘,在这些光盘中第一和第二信息层以同心螺线排列,螺线轨道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在BD盘标准中,双层盘具有以相反轨道方向定向的螺线,以最小化在两层之间的转换时间。
然而,该方法要求从光盘再现信息的该光学设备已经优化过信息再现过程。该再现过程包括预备步骤如盘类型识别,球面像差补偿,优化闭径向环跟踪以使信号能够读出,决定跟踪的极性,尝试在预置沟槽(ADIP)中读取地址和重复的被优化的球面像差补偿。这些步骤必须在已经获得实际的层标识之前完成,并且这可能相对比较耗时,因为如果实际的层是未知的,就必须以试错(trial-and-error)模式来执行一些预备步骤。因此,如果在例如重复球面像差补偿之前存在有关层号的知识,则信息再现过程之前的预备步骤就能够潜在地被加速,如果实际的层号是已知的,则关于跟踪极性的决定和层相关聚焦偏差的预设可以更快。
US2004/0095860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球面像差信号作为在分别在再现的光通量的中央位置和外围部分的聚焦位置波动信号之间的差分信号被检测。在电平的零跨越(zero-crossing)点或与差分信号关联的球面像差信号使用一定量的球面像差的校正来区分信息层。由此,通过该方法,不需要从层本身再现关于层的标识的信息,就可以获得层的标识。然而,该方法具有缺点在于为了产生球面像差信号,必须提供附加的光学元件和电子电路,因此该所提出的方法相对昂贵和/或实现起来复杂。
因而,一种改进的信息再现方法将是有利的,尤其是一种更快和/或更可靠的信息再现方法将是有利的。
因此,本发明优选为寻求单独或以任意组合来减轻、缓和或消除上述提到的缺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别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再现方法,通过识别在多层信息记录载体中的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该目的和其它目的可以通过将光辐射到信息记录载体上来再现记录在信息记录载体上的信息的信息再现方法获得。该载体具有多个信息层,每层具有在一个或多个基本同心的螺线上排列的信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光聚焦到第一信息层或第二信息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在信息记录载体中位置相邻,
在从信息记录载体反射的光上执行径向跟踪,并且
从所述径向跟踪评判光被聚焦到相对于光呈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的螺线上。
本发明尤其(但并不排除其它地)有利于获得相对于入射光束的信息层中螺线的方向。例如对于第一和第二层信息被排列在具有彼此相反的轨道方向的两条螺线上的双层信息记录载体,螺线的方向可以用于直接并绝对地获得信息层的标识。因此,对于具有相反方向的第一信息层和第二信息层的双层载体,本发明可以提供关于光被聚焦所在层的方向的知识,并且因为第一和第二信息层具有相反方向的螺线,这些层可以容易地被区分。这对于如果信息层的标识是已知的,则先于信息再现的可以被加速的任何预备步骤是相当有利的,例如预备步骤的试错进程可以被缩短或甚至消除。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多种信息记录载体类型,例如只读存储器(ROM)、一次写入多次读取(WORM),或可重写的(RE)。
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双层载体,并且本发明的原理还可以应用于多层信息记录载体,即三层、四层、五层或更多信息层的载体。由于本发明的方法使得能够评判信息的螺线的相对方向,即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该评判具有两个可能的结果。对于具有三层或更多层的载体,则螺线方向的可能结果不足以以绝对的方式确定层的标识。然而,本发明仍有利于用于多层信息记录载体的层的识别。首先,以三层信息层为例,存在一中间信息层,其螺线方向与上面的信息层和下面的信息层的螺线方向相反。因而,至少中间层可以通过本发明以绝对的方式被识别。
其次,对于多层信息记录载体可能存在情况是如果例如已经预期或知道光被聚焦到多层信息记录载体中的两层中的一层上,但不知道所述光被聚焦到所述两层中具体的哪一层,则该情况下足以在两层之间区分了。由此,在本发明上下文的范围内,相对的标识还被理解为提供层标识的指示,因为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被应用于在两层或多层之间区分。
将光聚焦到第一信息层或第二信息层的步骤可以是依据情况进行任意选择或有意选择的结果。甚至在有意选中的捕获层的情况下,需要做一个检查以确认聚焦捕获是成功的。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使用在预备步骤期间,该预备步骤先于启动时信息的再现/记录,相反,本发明还适合被应用于控制过程期间,例如短暂地中断信息的再现/记录的过程,和恢复情况中,即当光驱具有由于内部或外部影响产生故障时,该影响使重新恢复层的标识成为必要。
每个信息层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螺线,一层的一个或多个螺线包括光学可读效果(effect),例如用于信息存储的凹坑或标记。一层的一个或多个螺线优选地具有相同的方向,但是也可以具有相反的方向。因此,本发明相应地也可以评判一层中的不同螺线的方向,并且相应地被用来辅助确定螺线标识。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一个初始步骤,用于在光记录载体的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的位置通过准直装置例如专用透镜来补偿光学像差。这可以有利地执行以补偿和/或消除从载体的覆盖层和/或中间层引起的球面像差。这还可以消除或补偿聚焦偏差。用于光学像差补偿的位置基本上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信息层和所述第二信息层的中间位置。
从所述径向跟踪来评判光被聚焦到相对于光呈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的螺线上的步骤可以包括测量在信息记录载体上聚焦光的相对位置的增量径向偏移。增量径向偏移可有利地通过径向积分装置(integration means)来测量。替代地或附加地,增量径向偏移可以通过适用于移置在信息记录载体上的光的相对位置的致动装置被测量,例如通过测量与所述致动装置关联的或控制所述致动装置的电流或电压。
测量的增量径向偏移可以有利地在信息记录载体的至少一圈上平均以稳定所获得的增量径向偏移值。此外,如果置于载体上的螺线具有偏心(eccentricity),这种偏心在增量径向偏移的评判中可以被取消或被考虑。
本发明尤其是有利的,因为被执行的径向跟踪可以基于来自如下非穷举一组方法的径向跟踪方法:推挽(PP),差分推挽(DPP)和差分相位检测(DPD)。用于径向跟踪的其它方法也可以很容易地结合到或适应于依据本发明的功能。
在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第一层的至少一个螺线和第二层的至少一个螺线相对于光被定向为相反方向,例如一个螺线是顺时针方向,并且第二个螺线是逆时针方向。这是例如双层BD标准的当前情况。由此,本发明易于应用于并结合到公知标准中。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螺线的方向相对于聚焦光被评判,所述光通常具有与载体的平面相垂直的光束方向,但同等地,螺线的方向可以相对于固定的观察位置被评估,例如从载体的一侧。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再现记录在信息记录载体上的信息的光学设备,该光学设备适应于从/向光学信息载体再现和/或记录信息,该光学设备包括:
用于将光聚焦到第一信息层或第二信息层的装置,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在信息记录载体中位置相邻,
用于对从信息记录载体反射的光执行径向跟踪的装置,和
从所述径向跟踪中评判光被聚焦到相对于光呈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的螺线上的装置。
该设备还可以有利地包括用于将螺线方向与光被聚焦所在层的标识的指示相关联的装置。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产品适用于使包括至少一个具有与其相关联的数据存储装置的计算机的计算机系统能够根据第一方面的信息再现方法控制光学记录设备。
本发明的该方面尤其(但不排除其它地)是有利的,因为本发明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使计算机系统能够控制对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设备的操作。由此,可预期到,一些已知的光学设备可以被改变用于依据本发明通过在控制所述光学设备的计算机系统上安装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实现操作。这样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被提供给任何一种计算机可读媒质,例如磁媒质或光媒质,或通过计算机网络,例如因特网。
本发明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方面可以分别与其它方面相互组合。本发明的这些或其它方面将参考下述实施例得到更清楚的阐释。
本发明将参考下列附图进行解释,其中
图1展示了载体的具有相反方向螺线的两个信息记录层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2展示了载体的具有相反方向螺线的两个信息记录层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3展示了依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光学设备。
图4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信息再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1展示了载体1的两个信息记录层L1和L0的示意性分解图。如图所述两个记录层L1和L0都分别包括一个螺线40和41,并且螺线40和41方向相反。因此,图1所示层L1的螺线40是顺时针方向,而图1所示的层L0的螺线41是逆时针方向。
箭头45指示了在信息再现期间载体1的旋转。从说明书下面的详细部分可以清楚看出,载体1的旋转可以通过能够旋转载体1的光学设备被提供,而光学设备从载体1再现信息或准备从载体1再现信息。
在层L1上阐释的第一种情况中,在初始时刻t0光聚焦到层L1上的光斑46中。由于执行的径向跟踪,在载体1旋转期间光斑46将保持基本上在螺线40的轨道上的位置。螺线40的轨道可以附加地被施加摆动以提供附加的信息,优选为数据的地址信息,但是为了清楚,在图1中没有阐释。由于旋转方向45和螺线40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的组合,聚焦光46将在稍后的时刻t1被定位到相对于初始时刻t0更靠近载体1的中心位置。因此,光斑46在层L1上被向内地偏移。
在层L0上阐释的第二种情况中,在初始时刻t0光聚焦到层L0上的光斑47中。由于执行的径向跟踪,在载体1旋转期间光斑47将保持基本上在螺线41的轨道上的位置。由于旋转方向45和螺线41的方向即逆时针方向的组合,聚焦光47将在稍后的时刻t1被定位到相对于初始时刻t0更远离载体1的中心位置。因此,光斑47在层L1上被向外地偏移。
在图1中,通过两个实施例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光斑46和47分别在螺线40和41上近似向内或向外偏移两圈。然而,这纯粹为了解释的目的。实际上,若可以获得可靠和/或足够的螺线40和41的螺旋方向的评判,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应用于任何数目的圈数,例如一、三、四、五或更多,并且也可以是一圈的分数,例如1/10、1/5、1/3等。
图2展示了与图1所示相似的具有两层L1和L0的载体1的两信息记录层的横截面侧视图。因此,两层L1和L0具有相反方向的螺线。
在图2中,在第一种情况下展示聚焦光束5a,例如通过物镜(未示出)聚焦的激光束,其中光束5a穿过载体1的覆盖层48而被聚焦到层L1上。随着载体1旋转,光束5a将保持跟踪层L1的螺线40(在侧视图中不可见),并且因而执行如箭头70所示的朝向在载体1上的中心位置73的径向向内偏移。
同样地,还展示了穿过覆盖层48和分离层L1和层L0的中间层49而被聚焦到层L0上的光束5b。随着载体1旋转,光束5b将保持跟踪层L0的螺线41(在侧视图中不可见),并且因而执行如箭头71所示的朝向载体1上的外围位置的径向向外偏移。图2中的光束5a和5b作为两个独立的光束被展示,但是通常在光驱中将只有一个主光束,其中该主光束将具有可变聚焦位置,即该主光束可以从对应于光束5a的位置改变到对应于光束5b的位置,反之亦可。
如果如图2所示引入极坐标(radial coordinate)系统,则光束5a或5b的径向偏移将易于被量化。极坐标系统的原点O基本上被定位于载体1的中心位置。然后光束5a或5b可以通过极坐标r来描述。在径向位置r的增量变化Δr可以由下式给出:
Δr=r(t1)-r(t0),
其中t0表示初始时刻,t1是稍后的时刻。因此,对于向内偏移,增量变化Δr是负值,而向外偏移具有正的增量变化Δr。通过各种装置例如电子、机械等装置,增量变化Δr可以对时间、差分时间(即Δt=t1-t0)或载体1的圈数求平均,一旦理解本发明的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执行。下面还将解释还可以通过非直接的方式获得增量变化Δr,例如通过测量设备的与执行径向跟踪有关或从中得到的值或信号。
图3展示了依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具有光学记录载体1的光学设备。通过保持装置30固定并旋转该载体1。
该载体1可以包括一种适于通过光束5记录信息的材料。记录材料可以是例如磁光型、相变型、染色型、金属合金例如铜/硅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信息可以以光学可检测区域的形式被记录在载体1上,对于可重写媒质信息也可以称作标记,对于一次写入媒质信息也可以称作凹坑。可替代地,对于只读媒质,反射层中的突起提供光学可读的效果,该反射层由例如铝或银制成。
该设备包括光头20,该光头20可通过致动装置21例如电动步进马达被移置。光头20包括光电检测系统10,辐射源4,分束器6,物镜7和透镜移置装置9。用来将反射的辐射8分离进光电检测装置10的分束器6可以是极化或非极化类型,或全息或光栅。光头20还包括分束装置(未示出)例如光栅或全息图案,其能够将辐射束5分离为至少三个分量,以应用于三光斑差分推挽径向跟踪控制方法。为了清楚,辐射束5作为一个单光束被示出。同样地,反射的辐射8也包括超过一个分量,但为了清楚在图3中只示出了一个单射束8。透镜移置装置9是所谓的三维型的,其能够在聚焦方向(z方向)移置该透镜7,还能够在载体1的径向上移置透镜7。此外,透镜移置装置9能够围绕一轴轻微地转动或倾斜该透镜7,该轴定位在与载体1基本平行的平面上,并且在与载体1的径向垂直的方向上以补偿例如载体1的“伞形”缺陷。
光头20还包括准直器装置,即准直器透镜22,用于将从辐射源4发射的分束光5从点光源变为平行光束5。然而为了清楚,这在图3中是不可见的。准直器透镜22通过专用的致动装置23基本上沿着射束5的光轴是可移置的,该专用的致动装置23即电动步进马达。这提供了补偿如图2所示的由覆盖层48和中间层49引起的球面像差的可能性。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准直器装置被预设为一个居中的位置,优选为中间层49的中间。如果例如层L1距离光5进入载体1的表面有75微米的距离,而层L0距离光5进入载体1的表面有100微米的距离,则用于补偿的准直器透镜22可以被设置为在大约87.5微米的距离处。这当然不是用于补偿球面像差的最佳距离,但是在信息再现被开始之前的启动期间,可能不精确知道光束5聚焦在哪一层上,并且从而最佳解决方案可以是居于层L1和L0中间的补偿距离。准直器装置还可以一定程度上补偿或校正聚焦偏差。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准直器装置是准直器透镜,但是准直器装置还可以包括在物镜7之前的一个或多个液晶(LC)单元,或在分束器6和物镜7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可伸缩透镜。
光电检测系统10的功能是将从载体1反射的辐射8转换成电信号。因此,光检测系统10包括数个光电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电荷耦合器件(CCD)等,其能够产生一个或多个电输出信号,该电输出信号被传输到预处理器11。光电检测器彼此间隔排列,并且具有充足的时间分辨率以使得能够在预处理器11中检测聚焦误差和径向跟踪误差,该过程类似于例如US2004/0095860中展示的光驱设备。因此,预处理器11将聚焦误差信号和径向跟踪误差信号传输到处理器50。该光电检测系统10还能够将代表从载体1读取的信息的读信号或RF信号经由预处理器11传输到处理器50。
用于获得径向上误差的数个方法是可用的,该径向上的误差即相对于期望或理想的径向位置从实际径向位置的偏离,一个方法是推挽(PP)法,其中跟踪误差信号是基于在光学再现设备的光学传感器中检测到的光学信号之间的电平差异而产生的。另一个选择是差分时间(或相位)检测(DTD)法,其中在光学再现设备的光学传感器中检测到的光学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值被用来产生径向跟踪误差信号。DTD法最初由Braat在US4057833中公开的内容引入。差分PP法的技术发展水平到了应用三光斑法,其中主光束跟随信息的轨道,而两个副光束相对于轨道向相反方向偏移,但是任何合适的用于执行径向跟踪的方法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被应用,这些方法通过闭环控制机制以保持聚焦光5在载体1的期望的径向位置上。
用来发射辐射束5的辐射源4可以例如是具有可变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器,还可能具有可变波长的辐射。替代地,辐射源4可以包括超过一个激光器。
光头20光学地排列以使辐射束5经由准直器透镜22、分束器6和物镜7引导到光学载体1。从载体1反射的辐射8通过物镜7被聚集,并且在穿过分束器6之后落到光电检测系统10上,该光电检测系统如上文所述将入射辐射8转换成电输出信号。
处理器50接收并分析来自预处理器11的输出信号。处理器50还可以如图1所示输出控制信号给致动装置21、辐射源4、透镜移置装置9、准直器致动装置23、预处理器11和保持装置30。同样地,处理器50可以接收数据例如要被写入到载体1的信息,如标记61所示,并且处理器50可以从读取过程输出数据,如标记60所示。
如上所述,从径向跟踪中执行螺线方向的评判。然而,该评判可以以多种不同方式执行:
首先,处理器50可以包括积分器或加法电路51,其在预先定义的时间周期和/或载体1的圈数上对从预处理器11接收到的径向跟踪误差信号进行加和。积分器51可以依赖于光5聚焦所在的螺线的方向输出信号,优选为极性信号(±1,0/1等)。
其次,从处理器50传输到径向致动装置21的控制信号的平均电流可以作为光5聚焦所在螺线的方向的指示而被测量和使用。为了实际的原因,通过径向致动装置21例如相对粗糙的滑动马达,以及通过更专用的具有透镜移置致动器9的透镜7的径向移置来执行径向致动。微调致动器9和滑动马达21,以及特别是它们关联的控制和/或功率电流,可以被用来评判光5聚焦所在螺线的方向。任何前述电流的测量可以容易地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装置来测量,例如可以插入专用安培计。
图4是解释依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信息再现方法的流程图。
在第一步骤S1中,光5被聚焦到第一信息层L1或第二信息层L0。如图2所示,第一层L1和第二层L0在信息记录载体中位置相邻。
在第二步骤S2中,如上文所解释的在来自信息记录载体1的反射光8上执行径向跟踪。因此,聚焦光5通过闭环控制机制被保持在轨道中,如图1所示该轨道被排列在螺线40或41上。
在第三步骤S3,利用径向跟踪进行评判光5是被聚焦到相对于光5呈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的螺线上。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积分器电路51中积分和优选地平均该径向跟踪误差信号来实现,该径向跟踪误差信号被传输到处理器50。
根据螺线40或41的方向,提供指示顺时针方向S5或逆时针方向S4的值。
在第六步骤S6中,指示螺线方向的值被用来识别光5被聚焦到层L1还是L0。这可以以绝对的方式或相对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后一种情况对应于例如具有超过两层或三层的载体。
尽管本发明已经结合特定的实施例作了详细描述,但并不倾向于将其局限于此处公开的特定形式。相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只通过所附的权利要求进行限定。在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并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的存在。此外,尽管单个特征可以被包括进不同的权利要求,但仍然可能进行有利的组合,并且包括在不同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这些特征的组合是不可行的和/或不利的。此外,单数引用并不排除多个。因此,“一”、“一个”、“第一”、“第二”等标记并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应解释为限制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用于通过将光(5)辐射到信息记录载体(1)上来再现记录在信息记录载体(1)上信息的信息再现方法,该载体具有多个信息层(L1,L0),每层具有安排在一个或多个基本同心的螺线中的信息,该方法包括步骤:
将光(5)聚焦到第一信息层(L1)或第二信息层(L0),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在信息记录载体(1)中位置相邻,
在从信息记录载体(1)反射的光(8)上执行径向跟踪,并且
从所述径向跟踪中评判光(5)是被聚焦到相对于光(5)成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的螺线(40,4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再现方法,其中对光(5)是被聚焦到相对于光呈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的螺线(40,41)上的评判指示光被聚焦所在层(L1,L0)的标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再现方法,还包括在信息记录载体中所述第一层(L1)和所述第二层(L0)的中间位置处补偿光学像差的初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再现方法,其中所述用于光学像差补偿的位置基本上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层(L1)和所述第二层(L0)的中间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再现方法,其中,从所述径向跟踪中评判光(5)是被聚焦到相对于光(5)成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的螺线(4 0,41)上的步骤包括测量在信息记录载体(1)上光(5)的相对位置的增量径向偏移(Δr)。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再现方法,其中所述增量径向偏移(Δr)通过径向积分装置(51)测量。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再现方法,其中所述增量径向偏移从致动装置(9,21)中测量,该致动装置适用于在信息记录载体(1)上移置光(5)的相对位置。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所述的信息再现方法,其中测量的增量径向偏移(Δr)在信息记录载体(1)的至少一圈上进行平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再现方法,其中在从信息记录载体(1)反射的光(8)上执行径向跟踪是基于包括在如下各项的组中的径向跟踪方法:推挽(PP),差分推挽(DPP)和差分相位检测(DPD)。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再现方法,其中第一层(L1)的至少一个螺线(40)和第二层(L0)的至少一个螺线(41)相对于光(5)定向为相反方向。
11.一种适用于从/向光学信息载体(1)再现和/或记录信息的光学设备,该光学设备包括:
用于将光(5)聚焦到第一信息层(L1)或第二信息层(L0)的装置(7),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在信息记录载体(1)中位置相邻,
用于在从信息记录载体(1)反射的光(8)上执行径向跟踪的装置(10,11,50,21),以及
用于从所述径向跟踪评判光被聚焦到相对于光呈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的螺线上的装置(50,51)。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产品适用于使包括至少一个具有与之相关联的数据存储装置的计算机的计算机系统能够依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再现方法控制光学设备。
CNB2005800438392A 2004-12-20 2005-12-12 信息再现方法以及用于再现和/或记录信息的光学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18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4106730.7 2004-12-20
EP04106730 2004-1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4543A true CN101084543A (zh) 2007-12-05
CN100501843C CN100501843C (zh) 2009-06-17

Family

ID=36590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4383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1843C (zh) 2004-12-20 2005-12-12 信息再现方法以及用于再现和/或记录信息的光学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90468A1 (zh)
EP (1) EP1831879A2 (zh)
JP (1) JP4528832B2 (zh)
KR (1) KR20070100296A (zh)
CN (1) CN100501843C (zh)
TW (1) TW200638364A (zh)
WO (1) WO200606766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51147A (ja) 2007-03-07 2008-10-16 Ricoh Co Ltd 多層光情報媒体とその光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実行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情報媒体
KR100933633B1 (ko) * 2008-04-23 2009-1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및 그 제어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1184A (en) * 1974-05-28 1975-04-29 Ibm Adaptive digital servo system
US4057833A (en) * 1974-10-03 1977-11-08 U.S. Philips Corporation Centering detection system for an apparatus for playing optically readable record carriers
JP2733398B2 (ja) * 1991-11-13 1998-03-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5274695A (ja) * 1992-03-26 1993-10-22 Toshiba Corp ヘッド移動制御装置
US5625609A (en) * 1995-03-13 1997-04-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ple data layer optical disk drive system with fixed aberration correction and optimum interlayer spacing
DE69609076T2 (de) * 1995-10-19 2001-03-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Informationsspeichermedium, informationswiedergabeverfahren und informationswiedergabegerät
JP2000200430A (ja) * 1996-12-25 2000-07-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978833B2 (ja) * 1997-05-07 1999-11-15 群馬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の回転数設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0470521B1 (ko) * 1999-09-02 2005-03-10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 디스크 매체와 광 디스크 식별 방법
JP2002100061A (ja) * 2000-09-22 2002-04-05 Sony Corp 光学ヘッド、光学式情報再生装置及び光学式情報記録装置
KR100403585B1 (ko) * 2001-04-07 2003-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 및 그 기록층 인식 방법
JP2003263763A (ja) * 2002-03-07 2003-09-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TW200402037A (en) * 2002-07-31 2004-02-01 Tdk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lizing recording films of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3835402B2 (ja) * 2002-11-19 2006-10-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多層光ディスクの情報再生方法および情報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01843C (zh) 2009-06-17
KR20070100296A (ko) 2007-10-10
US20090290468A1 (en) 2009-11-26
WO2006067666A2 (en) 2006-06-29
WO2006067666A3 (en) 2006-11-02
EP1831879A2 (en) 2007-09-12
JP2008524761A (ja) 2008-07-10
TW200638364A (en) 2006-11-01
JP4528832B2 (ja) 201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42173B1 (ko) 초점 조정 방법 및 광픽업 장치
KR101119689B1 (ko) 광디스크 장치, 광픽업의 제어 방법 및 광디스크 판별 방법
JP4727971B2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CN100501843C (zh) 信息再现方法以及用于再现和/或记录信息的光学设备
US20080212448A1 (en) Optical System
US20060187778A1 (en) Optical pickup unit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tion apparatus
JP2009015954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EP1891634A1 (en) An optical system with 3 spot radial tracking
US20090279408A1 (en) Optical data recording/reproducing system picking up multiple tracks between guard bands
KR100557542B1 (ko) 트래킹 에러 오프셋 보상용 광검출 영역이 형성된 광픽업장치
KR101189125B1 (ko) 광 픽업
EP1866917B1 (en) A method f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from a plural layer optical information carrier
JP5055411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調整方法
JP2009140573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フォーカスジャンプ方法
US20110255385A1 (en) System comprising an optical disc and an apparatus for reading of respective data
US2007022332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Spherical Aberration Signal Error
JP2006099844A (ja) 光ヘッド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8171471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7080341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KR20100003217A (ko) 광 기록 매체로부터 판독하기 위한 장치
JP2009301671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8103043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7

Termination date: 201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