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5037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5037B
CN101075037B CN200710104451XA CN200710104451A CN101075037B CN 101075037 B CN101075037 B CN 101075037B CN 200710104451X A CN200710104451X A CN 200710104451XA CN 200710104451 A CN200710104451 A CN 200710104451A CN 101075037 B CN101075037 B CN 1010750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underframe
printed
pwb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044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5037A (zh
Inventor
东祐士
坪仓正树
森下俊辅
板仓史门
阿保省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Inc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Hitachi Display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Hitachi Displays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75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5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75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5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7Intermediate frames, e.g. between backlight housing and front fram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25Assembling proce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能提高组装液晶显示装置时的零件的安装操作性。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显示板、设置在从观察者方向所视的上述显示板的后方的下框架以及安装在上述下框架的平坦面上的印刷线路板,上述下框架位于安装上述印刷线路板区域的外侧,且具有定位用的突起,该定位用的突起是将隔着安装上述印刷线路板的区域互相相对的多个部位向上述印刷线路板侧弯折形成,上述定位用的突起比安装在上述下框架上的上述印刷线路板更加突出,且比上述印刷线路板更加突出的部分向远离上述印刷线路板的方向弯折。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尤其涉及适用于利用框架部件一体地保持显示板等零件的显示装置的有效技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用于显示图像或视频的显示装置中有利用液晶显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上述液晶显示板是将液晶材料(液晶层)填充并密封到被称为TFT基板的第一基板和被称为相对基板的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板。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除了具有上述液晶显示板以外,还具有用于向上述液晶显示板(TFT基板)的视频信号线输入视频数据信号的印刷线路板、用于向上述液晶显示板(TFT基板)的扫描信号线输入扫描信号的印刷线路板、用于向上述两个印刷线路板分别输入控制信号的印刷线路板(一般称为TCON基板)等。另外,在透射型或半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光源(背光源)等设置在从观察者方向所见的上述液晶显示板的后方。
另外,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液晶显示板或多张印刷线路板、背光源等的各零件通过框架部件一体地保持。上述框架部件例如由设置在从观察者的方向所视的上述液晶显示板或光源的后方侧的第一框架部件(一般称为下框架)和设置在从观察者的方向所视的上述液晶显示板的前方侧的第二框架部件(一般称为上框架)构成。
此时,上述液晶显示装置是以通过上述下框架及上述上框架夹着上述液晶显示板或光源的方式一体地进行保持。另外,在从观察者的方向所视的上述液晶显示板的外周部,例如由成形树脂形成的支承部件被设置成环形,上述液晶显示板是以利用上述上框架和上述支承部件夹住其外周部的方式进行保持。另外,上述光源或设置在上述液晶显示板与上述光源之间的扩散板等光学薄板以由上述下框架和上述支承部件夹持的方式被保持。
另外,用于向上述液晶显示板(TFT基板)的视频信号线输入视频数据信号的印刷线路板例如由多个挠性印刷线路板和向上述多个挠性印刷线路板输入控制信号等的刚性印刷线路板构成,其中的多个挠性印刷线路板安装有生成向各视频信号线输入的视频数据信号的驱动IC。此时,上述刚性印刷线路板例如安装保持在上述下框架或上述支承部件的外周侧面部。
另外,用于向上述液晶显示板(TFT基板)的扫描信号线输入扫描信号的印刷线路板例如由多个挠性印刷线路板和向上述多个挠性印刷线路板输入控制信号等的刚性印刷线路板构成,其中的多个挠性印刷线路板安装有生成向各扫描信号线输入的扫描信号的驱动IC。此时,上述刚性印刷线路板例如也安装保持在上述下框架或上述支承部件的外周侧面部。
此外,在近年来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用于输入上述扫描信号的印刷线路板有的只由上述挠性印刷线路板构成。这种情况下,例如控制信号等从用于输入上述视频数据信号的印刷线路板经由形成在上述液晶显示板(TFT基板)上的配线输入到上述挠性印刷线路板。
另外,上述被称为TCON的印刷线路板,例如设置在从观察者的方向所视的上述下框架的后方,并被安装保持在上述下框架的底面部。此时,上述TCON基板的配线与用于向上述液晶显示板(TFT基板)的视频信号线输入视频数据信号的刚性印刷线路板例如通过挠性印刷电缆(FPC)相连接。
在组装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时,例如,首先将反射板或光源、扩散板等设置在上述下框架上,然后,将上述支承部件用螺钉固定在上述下框架上。接下来,将安装了上述挠性印刷线路板和上述刚性印刷线路板的上述液晶显示板设置在上述支承部件上,将上述刚性印刷线路板安装在上述支承部件的外周侧面。然后,例如通过挠性印刷电缆连结上述TCON基板的配线与安装在上述支承部件的外周侧面的刚性印刷线路板的配线。随后,将上述上框架设置在上述液晶显示板上,例如,将上述上框架与上述支承部件,或将上述上框架与上述下框架用螺钉固定。并且,最后将上述TCON基板安装在上述下框架的底面部上,其后,例如将用于保护上述TCON基板的罩部件安装在上述下框架上。
但是,目前,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多是通过手工进行组装的。而在手工组装的情况下,例如,会出现各零件的设置位置错位或螺钉没能充分固定的问题。另外,其他方面,例如在组装作业中也有可能出现不慎损坏印刷线路板等的问题。另外,在组装液晶显示装置的工序中,例如也有手工操作时工作效率低的工序。
因此,近年来,渐渐形成了例如利用组装装置对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自动组装。
但是,本申请的发明者们发现,在自动组装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在将上述TCON基板安装在上述下框架的工序中,容易发生安装不良(组装不良)的问题。在此,参照图25就目前的组装方法中的问题之一进行说明。
图25是表示安装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下框架的TCON基板的、位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剖视图。图26是用于说明图25所示的结构中的一个问题的示意图。
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下框架2的底面部,例如,如图25所示,在安装TCON基板9的位置上设置有定位用的切开立起部2F。上述切开立起部2F是这样设置的,例如利用冲孔模具对下框架2的底面部上的安装TCON基板9的区域进行开口后,将开口部分向安装有TCON基板9的方向弯折。
但是,切开立起部2F有时会出现例如弯折(塑性变形)不充分或弯折后受到外力的情况,在将TCON基板9安装在下框架2上时,例如,如图26所示,切开立起部2F的前端的间隔有时会变得比TCON基板9的宽度窄。这种情况下,由于不能就这样将TCON基板9安装在下框架2上,因此,例如需要手工将切开立起部2F弯曲成图25所示的状态,具有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另外,在手工组装的情况下,例如,在没有察觉到切开立起部2F歪斜的情况下将TCON基板9安装在下框架2上,TCON基板9破损的可能性也很高。
另外,在利用组装装置对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自动组装的情况下,将TCON基板9安装在下框架2上时,例如,如图26所示,如果切开立起部2F的前端的间隔变得比TCON基板9的宽度窄,则也不能将TCON基板9安装在下框架2上。
此外,在自动组装的情况下,下框架2的切开立起部2F即使是如图25所示的正常形状,在将TCON基板9安装在下框架2上时,例如TCON基板9与切开立起部2F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错位,TCON基板9与切开立起部2F接触,则TCON基板9的破损可能性也很高。因此,具有在TCON基板9的对位上花费时间长的问题。
并且,在组装上述液晶显示装置时,例如,也需要对用螺钉固定上述支承部件和上述上框架的螺纹孔进行对位,在上述支承部件上设置定位用的突起,在上述上框架上设置对位用的凹槽。但是,本申请的发明者们发现,现有的用于对位的结构(形状)也容易发生以下问题,例如,在使用组装装置对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自动组装时,也容易发生下述问题,即由于错位导致上述支承部件上的定位用的突起不能插入到上述上框架上的对位用的凹槽进而不能进行上述螺纹孔的对位。
另外,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处于收容在壳体内的状态下。因此,在将上述液晶显示装置收容到上述壳体内时,需要进行液晶显示装置与壳体的对位,但在目前的手工组装或自动组装中,具有很难对其进行对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例如在组装液晶显示装置时的、可提高将印刷线路板安装到下框架上的工序的操作性的技术。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例如在组装液晶显示装置时的、可容易地对支承部件和上框架进行对位的技术。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例如在自动组装液晶显示装置时的、可降低因错位引起的零件的安装不良的技术。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新颖的特征通过本说明书的说明以及附图可以明确。
以下,就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概括的说明。
(1),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显示板、从观察者方向所视设置在所述显示板的后方的下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下框架的平坦面上的印刷线路板,所述下框架位于安装有所述印刷线路板的区域的外侧,且具有定位用的突起,该定位用的突起是将隔着安装所述印刷线路板的区域互相相对的多个部位向所述印刷线路板侧弯折形成的,所述定位用的突起比安装在所述下框架上的所述印刷线路板更加突出,且比所述印刷线路板更加突出的部分向远离所述印刷线路板的方向弯折。
(2),在(1)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下框架在安装所述印刷线路板的区域的内侧具有向所述印刷线路板侧弯折的印刷线路板固定用的突起。
(3),在(1)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印刷线路板在平行的两条边的各边中央附近具有向相对的边的方向后退的对位用的槽部,所述下框架的所述定位用的突起在所述印刷线路板的所述对位用的槽部处,夹持所述印刷线路板对其进行支承固定。
(4),在(1)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印刷线路板俯视的形状呈大致四边形,所述下框架的所述定位用的突起设置在与所述印刷线路板的四条边分别相对的位置。
(5),在(1)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印刷线路板设置在从观察者方向所视的所述下框架的后方。
(6),在(1)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板是将液晶材料填充并密封到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显示板。
(7),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显示板、设置在从观察者方向所视的所述显示板的外周部的支承部件以及设置在从所述观察者方向所视的所述显示板的前方侧的上框架,通过所述支承部件和所述上框架支承所述显示板的外周部,所述支承部件在与所述上框架相对的面上具有向所述上框架侧突出的定位用的突起,所述上框架具有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定位用的突起配对的对位用的开口部,在所述上框架的所述对位用的开口部的周围中,开口端的附近向所述支承部件所在方向的反方向弯折,且其外侧的区域向所述支承部件侧弯折。
(8),在(7)所述的显示装置中,在所述上框架的所述对位用的开口部的开口端,将所述弯折部分的、与所述支承部件相对的面侧形成为曲面形。
(9),在(7)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上框架的所述对位用的开口部位于所述支承部件的所述定位用的突起的根基部分。
(10),在(7)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上框架的所述对位用的开口部的周围向所述支承部件侧的突出量大于所述开口端的弯折部的突出量。
(11),在(7)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板是将液晶材料填充并密封到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显示板。
(12),一种显示装置,具有下框架设置在显示板的后方的显示模块和收容所述显示模块的壳体,所述壳体位于从观察者的方向所视的所述下框架的后方,且在与所述下框架相对的面上具有向所述下框架侧突出的多个定位用的突起,所述下框架具有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定位用的突起配对的对位用的开口部,在所述下框架的所述对位用的开口部的周围中,开口端的附近向与所述壳体相对的面的反方向弯折,且将所述弯折的部分的、与所述壳体相对的面侧形成为曲面形。
(13),在(12)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对位用的突起在俯视时的根基部分的面积大于所述下框架的所述对位用的开口部的开口后的区域的面积。
(14),在(12)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板是将液晶材料填充并密封到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显示板。
(15),一种显示装置,具有下框架设置在显示板的后方的显示模块和收容所述显示模块的壳体,所述壳体位于从观察者的方向所视的所述下框架的后方,且在与所述下框架相对的面上具有对位用的开口部,所述下框架具有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对位用的开口部配对的定位用的突起,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对位用的开口部的周围中,开口端的附近向所述下框架所在的方向的反方向弯折,且其外侧的区域向所述下框架侧弯折。
(16),在(15)所述的显示装置中,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对位用的开口部的开口端,将所述弯折部分的、与所述下框架相对的面侧形成为曲面形。
(17),在(15)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对位用的开口部的周围位于所述下框架的所述定位用的突起的根基部分。
(18),在(15)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对位用的开口部向所述下框架侧的突出量大于所述开口端的弯折部的突出量。
(19),在(15)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板是将液晶材料填充并密封到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显示板。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一个特征是,例如在设置于显示板的后方的下框架的安装印刷线路板的区域上设置定位用的突起,该定位用的突起位于安装上述印刷线路板的区域的外侧,将隔着安装上述印刷线路板的区域互相相对的多处部位向上述印刷线路板侧弯折形成。另外,此时上述定位用突起比安装在上述下框架上的上述印刷线路板更加突出,且使比上述印刷线路板更加突出的部分向远离上述印刷线路板的方向弯折。由此,即使在将上述印刷线路板安装在上述下框架上时发生错位,也可以将上述印刷线路板通畅地安装。并且,即使上述下框架的定位用突起的弯曲角度例如大于90度,也可不损坏上述印刷线路板地进行安装。
并且,此时,上述下框架例如也可在安装上述印刷线路板的区域的内侧设置向上述印刷线路板侧弯折的印刷线路板固定用突起。
另外,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在上述印刷线路板的平行的两条边的各边中央附近设置有向相对的边的方向后退的对位用的槽部,上述下框架的上述定位用的突起在上述印刷线路板的上述对位用的槽部以夹持上述印刷线路板的方式对其支承固定,由此,可防止俯视时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错位。
另外,在上述显示装置中,例如,上述印刷线路板在俯视时形状呈大致四边形,也可将上述下框架的上述定位用的突起设置在与上述印刷线路板的四条边分别相对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在上述印刷线路板上,例如具有带有定时控制器等电路的电路板(TCON基板)和用于将来自TCON基板的控制信号等输入显示板的电路板。其中,优选适用本发明的印刷线路板是上述TCON基板。此时,上述TCON基板安装在从观察者方向所视的上述下框架的后方。
另外,若显示装置具有显示板、设置于从观察者方向所视的上述显示板的后方的下框架以及安装于上述下框架的平坦的面上的印刷线路板,则本发明的第一个特征可适用于任何显示装置,尤其优选适用于具有液晶显示板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二个特征是,以通过支承部件和上框架夹持显示板的外周部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承的情况为前提,在上述支承部件与上述上框架相对的面上设置向上述上框架侧突出的定位用的突起,在设置上述上框架的、与上述支承部件的定位用的突起配对的对位用的开口部时,在上述上框架的上述对位用的开口部的周围中,开口端的附近向上述支承部件所在的方向的反方向弯折,其外侧的区域向上述支承部件侧弯折。由此,即使在将上述上框架安装在上述支承部件上时产生错位,也可以将上述上框架通畅地安装。
另外,此时如果将上述上框架的上述对位用的开口部的开口端附近以将与上述支承部件相对的面侧形成为曲面状的方式进行弯折,则可将上述支承部件的定位用的突起通畅地插入上述上框架的对位用的开口部。
另外,此时,使上述上框架的上述对位用的开口部形成在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定位用的突起的根基部分处,由此,可容易提高上述支承部件与上框架的对位精度。
另外,此时,上述上框架的上述对位用的开口部的周围向上述支承部件侧的突出量大于上述开口端的弯曲部的突出量,以防止上述开口端的弯曲部从上述上框架突出。
另外,若显示装置是具有夹住上述显示板的外周部地支承的支承部件和上框架的显示装置,则本发明的第二个特征可适用于任何显示装置,但优选适用于具有液晶显示板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三个特征以将下框架设置在显示板的后方的显示模块收容在壳体的情况为前提,将向上述下框架侧突出的多个定位用的突起设置在上述壳体上,将与上述壳体的上述定位用的突起配对的对位用的开口部设置在上述下框架上。另外,此时,在上述下框架的上述对位用的开口部的周围中,开口端的附近向与上述壳体相对的面的反方向弯折,将上述弯折的部分的、与上述壳体相对的面侧形成为曲面形。由此,例如,在从观察者方向所视、被分隔成上述显示模块的后方侧和前方侧的壳体中,在将上述显示模块装载在其中的后方侧的壳体上时,也可将上述壳体的定位用的突起通畅地插入上述下框架的对位用的开口部,容易进行上述显示模块的定位。
另外,此时,上述壳体的上述对位用的突起其俯视时的根基部分的面积大于上述下框架的上述对位用的开口部的开口后的区域的面积,由此,可以在上述显示模块和上述壳体之间设置规定的间隙。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四个特征与第三个特征相反,是将对位用的开口部设置在上述壳体上,将与上述壳体的上述对位用的开口部配对的定位用的突起设置在上述下框架上。并且,此时在上述壳体的上述对位用的开口部的周围中,开口端的附近向上述下框架所在的方向的反方向弯折,且其外侧的区域向上述下框架侧弯折。即使这样,也可将上述下框架的定位用的突起通畅地插入上述壳体的对位用的开口部,容易进行上述显示模块的定位。
另外,此时如果将上述壳体的上述对位用的开口部的开口端附近以将与上述下框架相对的面侧形成为曲面形的方式进行弯折,则可将上述下框架的定位用的突起通畅地插入上述壳体的对位用的开口部。
另外,此时,使上述壳体的上述对位用的开口部形成在上述下框架的上述定位用的突起的根基部分,由此可容易地提高上述显示模块与壳体的对位精度。
另外,此时,在上述壳体的上述对位用的开口部的周围,将向上述下框架侧的突出量形成为大于上述开口端的弯曲部的突出量,以防止上述开口端的弯曲部从上述壳体突出。
另外,若显示装置是将在显示板的后方具有下框架的显示模块收容在壳体的显示装置,则本发明的第三个特征以及第四个特征可适用于任何显示装置,但优选适用于具有液晶显示板的显示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不局限于具有上述第一个特征至第四个特征中的任何一个特征的显示装置,当然也可以是具有上述四个特征中的两个或三个特征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通过具有上述四个特征中的几个特征,在组装显示装置时容易进行对位,同时可提高对位的精度。因此,手工进行的组装当然不用说,即使在利用组装装置的自动组装中,也可以降低错位引起的安装不良,可提高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反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区域ARI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线上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4的B-B’线上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在下框架上形成第一突起部以及第二突起部的工序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在图7的C-C’线上的剖面所视的形成第一突起以及第二突起的工序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TCON基板的安装方法和上述第一突起的尺寸关系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其他作用效果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变形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变形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三变形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4是从显示面侧所视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D-D’线上的剖视示意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的剖视示意图。
图17是表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上的支承部件和上框架的对位部的结构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图17所示的结构中的一个问题的剖视示意图。
图19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作用效果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0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作用效果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1是液晶显示模块与设置在其后方的壳体的概要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2是图21的E-E’线上的剖视示意图。
图23是用于说明液晶显示模块与壳体的对位部的结构的具体例的示意图。
图24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变形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5是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下框架的、安装有TCON基板的位置的概要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6是用于说明图25所示的结构中的一个问题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液晶显示板
101、TFT基板
102、相对基板
2、下框架
2A、第一突起
2B、第二突起
2C、开口部
2D、(对位用的)开口部
2E、(定位用的)突起
3、301、302、303、304、上框架
301A、(对位用的)开口部
4、荧光管
5、光扩散板
6、601、602、603、604、支承部件
601A、(定位用的)突起
7A、7B、挠性印刷线路板
8、8A、8B、刚性印刷线路板
9、TCON基板
9A、槽部
10、10A、10B、挠性印制电缆
11、螺钉
12、液晶显示模块
13A、(定位用的)突起
13B、底座部
13C、(对位用的)开口部
14、反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与实施方式一起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所有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使用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图1至图3是用于说明使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反面示意图。
适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例如是如液晶显示装置那样的显示装置,它如图1以及图2所示,以夹持液晶显示板1的方式设置下框架2以及上框架3。此时,下框架2为大致箱形的形状,在其内部收容有例如荧光管4那样的光源及反射部件。另外,在液晶显示板1和荧光管4之间设置有光扩散板5等光学薄板。
另外,在液晶显示板1和下框架2之间设置有例如由成形树脂形成的环状的支承部件6,光扩散板5以其外周部被夹持的方式由下框架2和支承部件6支承。另外,此时的液晶显示板1以其外周部被夹持的方式由上框架3和支承部件6支承。
另外,液晶显示板1是将液晶材料填充并封闭在第一基板(以下称为TFT基板)101以及第二基板(以下称为相对基板)102这对基板之间的显示板。此时,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TFT基板101上形成有多条扫描信号线、经由绝缘层与多条扫描信号线立体交叉的多条视频信号线、相对被邻接的两条扫描信号线和邻接的两条视频信号线包围着的像素区域设置的TFT元件和像素电极等。另外,在相对基板102上形成例如滤色片等。此外,由于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板1可以是目前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各种液晶显示板中的任何一种,因此,省略关于TFT基板101以及相对基板102的具体结构的说明。
另外,例如,如图2所示,在液晶显示板1的TFT基板101上连接有用于向TFT基板101的视频信号线输入视频信号(有时也称为灰度数据)的挠性印刷线路板7A及用于向扫描信号线输入扫描信号的挠性印刷线路板7B。此时,在各挠性印刷线路板7A、7B上例如安装有驱动IC。另外,此时用于向视频信号线输入视频信号的挠性印刷线路板7A例如,如图2所示,连接在刚性印刷线路板8上。另外,此时连接在挠性印刷线路板7A上的刚性印刷线路板8例如将挠性印刷线路板7A弯折进而被安装在支承部件6的外周侧面上。
另外,连接在挠性印刷线路板7A上的刚性印刷线路板8通过挠性印制电缆10与具有时序控制器等控制电路的其他印刷线路板(TCON基板)9连接。此时,如图2以及图3所示,TCON基板9从观察者方向所视安装在下框架2的后侧(底面)。
下面,以图1至图3所示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4至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区域ARI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沿图4的A-A’线剖切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沿图4的B-B’线剖切的剖面示意图。
第一实施例是在图1至图3所示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关于安装有TCON基板9的部分的结构的实施例。TCON基板9例如是具有时序控制器等控制电路的印刷线路板,该时序控制器对向形成在液晶显示板1的TFT基板101上的视频信号线输入视频信号的时序或向扫描信号线输入扫描信号的时序进行控制,TCON基板9通常安装在从观察者方向所视时下框架2的后方,即下框架2的背面侧。
此时,如图4至图6所示,下框架2在安装TCON基板9的区域上设置有用于确定TCON基板9安装位置的第一突起2A。另外,此时,TCON基板9具有例如在平行的两条边的各中央部分上向相对的边侧后退的槽部9A。并且,下框架2的定位用的突起2A在TCON基板9的两个槽部9A处以夹住TCON基板9的方式固定位置。
另外,此时如图5和图6所示,下框架2在安装有TCON基板9的区域上设置有用于将TCON基板9固定在规定高度的第二突起2B。
并且,第一突起2A的从下框架2开始的高度高于安装在下框架2(第二突起2B)上的TCON基板9的突出高度,且位于比TCON基板9高的位置的部位向远离TCON基板9的方向弯折。由此,例如通过安装TCON基板9时的对位,即使设置有第一突起2A的左右方向的位置发生错位,由于TCON基板9的槽部9A与第一突起2A的倾斜部分接触并会向左右方向滑动,因此,可将TCON基板9正确地安装在事先确定的安装位置上。
另外,下框架2的第一突起2A以及第二突起2B例如是弯折利用模具对下框架2进行冲孔而形成的突起部位而形成的,在安装有下框架2的TCON基板9的区域的周边具有开口部2C。
图7以及图8是用于说明下框架的第一突起以及第二突起的形成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7是在下框架上形成第一突起部以及第二突起部的工序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在沿图7的C-C’线剖切的剖面所视的、形成第一突起以及第二突起的工序的剖视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下框架2的第一突起2A以及第二突起2B例如是弯折利用模具对下框架2进行冲孔而形成的突起部位而形成的。即,首先,例如,如图7以及图8的上图所示,在成为下框架2的底面的平坦的面的、安装有TCON基板9的区域及其周围形成有开口部2C,该开口部2C具有作为第一突起2A使用的第一突起部2A’以及作为第二突起2B使用的第二突起部2B’。该开口部2C例如是通过利用模具的冲孔加工形成的。另外,此时第一突起部2A’位于安装有TCON基板9的区域的外侧,且向远离安装有TCON基板9的区域的方向延伸形成。
接下来,将下框架2开口而设置的第一突起部2A’以及第二突起部2B’如图8的下图所示那样向安装有TCON基板9的面的方向弯折,进而形成第一突起2A和第二突起2B。此时,第一突起2A和第二突起2B例如通过利用模具的弯折加工形成。这样,第一突起如图8的下图所示,使第一突起部2A’向安装TCON基板9的区域的方向弯折变形(塑性变形),由此,其反作用(回弹)作用在远离安装TCON基板9的区域的方向上。
另外,在将下框架2开口进而形成第一突起2A以及第二突起2B时,如上所述,不需要两个步骤的工序,也可在一次工序中进行下框架2的开口以及各突起2A’、2B’的弯曲。
图9是用于说明TCON基板的安装方法与上述第一突起的尺寸的关系的示意图。另外,图9是从左侧面所视的图4的区域AR1的图。
在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设置在下框架2上的第一突起2A例如,如图5所示,使其从下框架2的突出量大于TCON基板9的突出高度。另外,此时第一突起2A的、位于比TCON基板9高的位置的部位向远离TCON基板9的方向弯折,由此,可容易地将TCON基板9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
但是,将TCON基板9安装在下框架2上时,例如,如图9所示,一般,TCON基板9与刚性印刷线路板8(无图示)是在通过挠性印制电缆10相连接的状态下进行安装的。因此,在将TCON基板9装载在下框架2的安装位置上时,例如,如图9所示,有时连接有挠性印制电缆10的一方的端部成为浮起的状态。这样,即使连接有挠性印制电缆10的一方的端部处于浮起状态,为了使TCON基板9的位置不产生错位,例如,在将TCON基板9正确地安装的状态下,第一突起2A的、位于比TCON基板9高的位置的部位的高度T1优选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如图9所示,将在正确安装TCON基板9的状态下的从第一突起2A到TCON基板9的端部的距离设为T2、将TCON基板9的宽度设为T3。另外,将TCON基板9的连接有挠性印制电缆10的一方的端部浮起时的最大值设为H。此时,第一突起2A的、位于比TCON基板9高的位置的部位的高度T1例如为满足下记(公式1)的值。
T1>(T2/T3)·H  …(公式1)
另外,如图9所示,即使TCON基板9的连接有挠性印制电缆10的一方的端部处于浮起状态,为了将TCON基板9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例如,优选使第一突起2A的宽度T4小于TCON基板9的槽部9A的宽度T5。
但是,如果TCON基板9的槽部9A的宽度T5与第一突起2A的宽度T4的差过大,则图9中的左右方向的对位的精度就会变差。因此,优选在也考虑对位精度的基础上确定TCON基板9的槽部9A的宽度T5和第一突起2A的宽度T4。
这样,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安装TCON基板9前的对位,即使TCON基板9的位置与实际安装位置产生错位,也可以将TCON基板9安装到正确的位置。因此,手工组装时不用说,即使是在利用组装装置进行自动组装时,也可以降低由错位导致的安装不良,可提高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他作用效果的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下框架的第一突起2A是将其位于安装有TCON基板9的区域的外侧的部位向安装TCON基板9的区域侧弯折设置的。因此,由于弯曲加工的弯曲不良或在其后的工序中施加外力,例如,如图10的上图所示,有时会出现第一突起2A的弯曲角度大于90度,第一突起2A的间隔比上述TCON基板9的槽部9A间的距离窄的情况。
但是,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在第一突起2A上,产生弯曲变形(塑性变形)的反作用力(回弹)作用在从安装有TCON基板9的区域向着外侧的方向上。因此,如果压入TCON基板9,则第一突起2A容易向外侧扩展,如图10的下图所示,可容易地将TCON基板9安装在正确的位置及高度上。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变形例的剖视示意图。另外,图11是与图4的A-A’线上的剖面相当的图。
在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时,在图5以及图6中以下述情况为例,即,将用于控制安装高度的第二突起2B设置在下框架2的、安装有TCON基板9的区域的内侧。但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不局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如图11所示,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二突起。另外,在图11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当然也可以在TCON基板9与下框架2相对的面上不安装例如容量元件等的芯片状的电路零件。并且,图11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例如优选在TCON基板9与下框架2之间设置绝缘薄膜(薄板)。
图1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变形例的俯视示意图。图12是与图3所示的区域AR1相当的俯视图。
在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时,在图4中,以夹持TCON基板9的一组平行的两条边的方式设置两个第一突起2A的情况为例。但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不局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如图12所示,当然也可以以分别与大致呈四边形的TCON基板9的四条边相对的方式设置四个第一突起2A。这种情况下,可利用设置于TCON基板9左、右的两个第一突起2A进行左右方向的对位,且可利用设置于上、下的两个第一突起2A进行上下方向的对位。因此,例如无需在TCON基板9上设置图4所示的槽部9A,可使TCON基板9上的这部分配线的走线有富余。
并且,在第一实施例中,例如,如图7以及图8所示,虽将对下框架2进行冲孔而形成的第一突起部2A’弯折进而形成第一突起2A,但不局限于此,当然也可以在下框架2的、安装有TCON基板9的区域的外侧通过利用模具的深冲加工形成第一突起2A。
图1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三变形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在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时,作为前提的结构是,例如,如图2以及图3所示,只有与液晶显示板1(TFT基板101)的视频信号线连接的挠性印刷线路板7A与刚性印刷线路板8连接。在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从TCON基板9向与液晶显示板1的扫描信号线连接的挠性印刷线路板7B输送的控制信号是通过与刚性印刷线路板8以及视频信号线连接的挠性印刷线路板7A以及形成在TFT基板101上的配线,输入到与扫描信号线连接的挠性印刷线路板7B中的。
但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不局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如图13所示,也可以是与扫描信号线连接的挠性印刷线路板7B与其他的刚性印刷线路板8B连接,该刚性印刷线路板8B与TCON基板9通过其他的刚性印制电缆10B进行连接。
第二实施例
图14至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示意图。
图14是从显示面侧所视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D-D’线上的剖视示意图。图16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的剖视示意图。另外,图16与图16相同,是表示图14的D-D’线上的剖面的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对在将TCON基板9安装在下框架2上时容易进行对位和、降低由于错位引起的安装不良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在组装液晶显示装置时,也有另外需要进行对位的部位(工序)。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就以下结构进行说明,即,以另外需要进行对位的部位为例,对容易进行支承部件6与上框架3的对位和、能降低由错位引起的安装不良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以夹持液晶显示板1的外周部的方式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6和上框架3,例如,如图14和图15所示,分别由沿着大致呈四边形的液晶显示板1的各边分割成四份的大致棒形的部件构成,例如,将各个部件在角部重叠并用螺钉紧固件等固定,进而形成一体的框形部件。此时,在图1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左上角部附近,为了用螺钉固定两个支承部件601、603以及两个上框架301、303的螺纹孔的对位,例如,如图15所示,在支承部件601上设置定位用的突起601A,在上框架301上设置对位用的开口部301A。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设置于上框架301上的、用于对位的开口部301A的周围中,开口端的附近向与支承部件601所在方向的反方向弯折,其外侧的区域向支承部件601所在的方向弯折。例如,可通过利用模具的冲孔加工以及深冲加工将上框架301的对位用的开口部301A的周围形成这样的形状。
另外,此时上框架301的开口部301A,将其开口端弯折后的直径加工成大于支承部件601的定位用的突起601A的直径,例如,加工成间隙Δx为0.1mm左右。并且,优选将上框架301的开口部301A的、与支承部件601相对的面侧、即支承部件601的定位用的突起601A的入口侧加工成曲面状。
另外,上述上框架301的对位用的开口部301A的周围,优选使向支承部件601侧的突出量大于开口端的弯曲部的突出量,以防止开口端的弯曲部从上述上框架301突出。
图17至图20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作用效果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上的支承部件和上框架的对位部的结构例的剖视示意图。图18是用于说明图17所示结构中的一个问题的剖视示意图。图19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作用效果一例的示意图。图20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作用效果一例的示意图。另外,图17至图20是与图14的D-D’线的剖面相当的剖视图。
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支承部件601与上框架301对位的部分,例如,如图17所示,在支承部件601上也设置有定位用的突起601A,在上框架301上也设置有对位用的开口部301A。但是,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框架301的对位用的开口部301A例如多是利用模具的冲孔加工只使开口的区域的周边向支承部件601侧突出。
即,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框架301的对位用的开口部301A的开口端是有棱角的形状,例如,如图18所示,在支承部件601的定位用的突起601A的位置与上框架301的对位用的开口部301A的位置发生错位时,会出现支承部件的突起601A不能插入上框架的开口部301A中的情况。因此,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中,具有安装(对位)上框架301的操作性差的问题。
而在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将上框架301的对位用的开口部301A加工成曲面形,例如,如图19的上图所示,即使支承部件601的定位用的突起601A的位置与上框架301的对位用的开口部301A的位置发生错位,支承部件的突起601A也会沿着上框架的开口部301A的曲面滑动。因此,如图19的下图所示,支承部件601的突起601A可通畅地插入上框架的开口部301A,可容易地将上框架301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
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将上框架301安装在支承部件601上时,上框架301的对位用的开口部301A多位于从支承部件601的定位用的突起601A的根基部位离开的位置上。另外,支承部件601一般是将熔融后的树脂进行成型而形成的,例如,会出现支承部件的突起601A产生弯曲的情况。因此,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尽管支承部件的突起601A插入到了上框架的开口部301A中,但,上框架301的位置有时也可能是错位的。
而在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20的上图和下图所示,使上框架的开口部301A的周围向支承部件601侧突出很多。此时,即使支承部件的突起601A是弯曲的,支承部件的突起601A一旦插入上框架的开口部301A,如图20的下图所示,由弯曲而引起的变位较小的支承部件的突起601A的根基部分通过上框架的开口部301A进行对位。因此,与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较,不容易发生上框架301的错位。
另外,虽然省略重复说明,但其他部分的对位例如支承部件602与上框架302的对位,是通过将各上框架的对位用的开口部及其周边的形状形成为图15以及图16所示的形状,而使对位变得容易且不容易发生上框架的错位。
这样,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将上框架3安装到支承部件6的上面时,可容易地防止上框架3的安装位置的错位。因此,手工进行的组装当然不用说,即使在利用组装装置的自动组装中,也可以减少错位引起的安装不良,可提高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虽以支承部件6以及上框架3沿着液晶显示板1的四条边分成四份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当然也可以是一个框形的支承部件以及上框架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将支承部件6和上框架3的对位部形成为图15所示的结构,由此,也可容易地防止例如用螺钉固定支承部件和上框架的螺纹孔的位置及用于螺纹固定作为上框架的框架的螺纹孔的位置等的错位。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虽着眼于支承部件和上框架的对位,只就其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可以将第一实施例中所说明的TCON基板9和下框架的安装部的结构与其进行组合。
第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所例举的液晶显示装置,即图1至图3所示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一般称为液晶显示模块,例如,在面向电视或PC的显示器等的所谓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将图1至图3所示结构的液晶显示模块与输入端子等一起收容在壳体(外壳)内。并且,在将液晶显示模块收容到壳体内时,也需要进行例如液晶显示模块与壳体的对位。因此,在第三实施例中,对容易进行液晶显示模块与壳体的对位的、且提高精度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1至图2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液晶显示模块与设置在其后方的壳体的概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2是图21的E-E’线上的剖视示意图。图23是用于说明液晶显示模块与壳体的对位部的结构的具体例的示意图。
第三实施例是关于例如将图1至图3所示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模块)收容到壳体内时的对位的实施例。此时,壳体例如由从观察者方向所视的设置在液晶显示模块的后方的第一壳体部件和设置在前方侧的第二壳体部件构成。并且,此时,例如,如图21所示,液晶显示模块12等的零件被收容在大致呈箱形的第一壳体部件13中。并且,从其上面盖上第二壳体部件(无图示),第一壳体部件13和第二壳体部件通过螺钉等固定在一起,由此,得到电视等的所谓的液晶显示装置。
并且,在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在第一壳体部件13的底面的、与液晶显示模块12(下框架2)相对的区域内设置定位用的突起13A。另外,在下框架2上设置用于插入第一壳体部件13的定位用的突起13A的、对位用的开口部2D。
此时,在下框架2的开口部2D上设置例如向下框架2与液晶显示板1(光扩散板5)之间的反射板14的、液晶显示板1侧弯折的部分。另外,下框架的开口部2D例如通过利用模具的冲孔加工进行开口后,将开口端的周边向液晶显示板1侧弯折而形成。并且,如图22以及图23所示,对下框架的开口部2D的、插入第一壳体部件13的定位用的突起13A的面(入口)侧进行弯折加工使其成为曲面。
而第一壳体部件13的定位用的突起13A,例如,如图22以及图23所示,在根基部分设置有高度为Δd的、比下框架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宽的底座部13B,在装载液晶显示模块12时,可在壳体13与下框架2之间形成距离Δd的间隙。此时,第一壳体部件13与下框架2(液晶显示模块12)的间隙Δd的距离通过改变上述底座部13B的高度进行调节,例如使安装在下框架2上的TCON基板不与第一壳体部件接触。
此时,为了容易地将第一壳体部件的突起13A插入到下框架的开口部2D中,例如对第一壳体部件的突起13A的前端部分进行倒角。该前端部分的倒角角度例如为15度左右。并且,第一壳体部件的突起13A形成倒角的部位与不形成倒角的部位的高度为1比1。
另外,下框架2的对位用的开口部2D例如是使将开口端弯折后的直径宽于第一壳体部件13的突起13A的直径。此外,此时下框架的开口部2D与第一壳体部件的突起13A的间隙Δx例如为0.1mm左右。
如果设置这样结构的定位用的突起13A以及对位用的开口部2D,则在将液晶显示模块12装载在第一壳体部件13的上面时,即使发生错位,第一壳体部件13的突起13A也会沿着下框架2的开口部2D的曲面滑动,因此,如图22所示,可容易将液晶显示模块12装载在正确的位置。
另外,在现有的组装方法中,在将液晶显示模块12装载在第一壳体部件13上时,设置在第一壳体部件13上的定位用突起13A被液晶显示模块12遮住,因此,一般,例如是依靠设置于与液晶显示模块12不重叠的区域的标认器等进行对位的,对位的操作性差。
而如果形成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则只要大概的位置准确,就可将液晶显示模块12设置在正确的位置,因此,对位的操作性好,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这样,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将液晶显示模块12装载在第一壳体部件13上时进行的对位变得容易,同时,可提高对位的精度。因此,手工进行的组装当然不用说,即使在利用组装装置的自动组装中,也可以降低错位引起的安装不良,可提高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
图24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变形例的剖视示意图。另外,图24是与图21的E-E’线上的剖面相当的图。
在图21至图23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将定位用的突起13A以及底座部13B设置在第一壳体部件13上,并将对位用的开口部2D设置在下框架2上,由此,在将液晶显示模块12装载在第一壳体部件13上时对位操作变得容易进行。但如第三实施例所示,在将液晶显示模块12装载在第一壳体部件13上的情况下,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24所示,也可以将定位用突起2E设置在下框架2上并将对位用的开口部13C设置在第一壳体部件13上。
此时,下框架2的定位用的突起2E例如通过利用模具的深冲加工等形成即可。
另外,第一壳体部件13的对位用的开口部13C例如用与第二实施例中所说明的上框架301的对位用的开口部301A相同的要点形成即可。此时,第一壳体部件13与下框架2(液晶显示模块12)的间隙Δd的距离例如通过改变第一壳体部件13的开口部13C的向下框架2侧的突出量来调节,例如,使安装在下框架2上的TCON基板9等不与第一壳体部件13接触即可。
并且,在第三实施例中,着眼于第一壳体部件13和下框架2(液晶显示模块12)的对位,只对其结构进行了说明,当然也可以将第一实施例中所说明的TCON基板9和下框架2的安装部的结构或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说明的支承部件6与上框架3的对位部的结构与其进行组合。
以上根据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超出其宗旨的范围内当然可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是以图1至图3所示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模块)为前提进行说明的,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可适用于其他结构的液晶显示。即,在本发明中,第一实施例中所说明的结构,例如只要是将印刷线路板安装在下框架的底面等的平坦的面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就可以适用,与其他结构如何没有关系。并且,第二实施例中所说明的结构只要是通过支承部件和上框架对液晶显示板的外周部进行夹持支承的显示装置都可以适用。并且,第三实施例所说明的结构只要是将具有下框架的液晶显示模块收容到壳体的液晶显示装置都可适用,与其他结构如何没有关系。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以具有液晶显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模块)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当然可适用于同样结构的各种显示装置(模块)。即,除了液晶显示板,例如使用P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使用有机EL(电致发光)的自发光型的显示板的显示装置等也可适用本发明。

Claims (5)

1.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显示板、从观察者方向所视设置在所述显示板的后方的下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下框架的平坦面上的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框架位于安装所述印刷线路板的区域的外侧,且具有定位用的突起,该定位用的突起是将隔着安装所述印刷线路板的区域互相相对的多个部位向所述印刷线路板侧弯折形成的,
所述下框架在安装所述印刷线路板的区域的内侧具有向所述印刷线路板侧弯折的印刷线路板固定用的突起,
所述定位用的突起比安装在所述下框架上的所述印刷线路板更加突出,且比所述印刷线路板更加突出的部分向远离所述印刷线路板的方向弯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线路板在平行的两条边的各边中央附近具有向相对的边的方向后退的对位用的槽部,
所述下框架的所述定位用的突起在所述印刷线路板的所述对位用的槽部处,夹持所述印刷线路板对其进行支承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线路板俯视的形状呈大致四边形,
所述下框架的所述定位用的突起设置在与所述印刷线路板的四条边分别相对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线路板设置在从观察者方向所视的所述下框架的后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板是将液晶材料填充并密封到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显示板。
CN200710104451XA 2006-05-19 2007-04-23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1075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39723A JP4896583B2 (ja) 2006-05-19 2006-05-19 表示装置
JP139723/2006 2006-05-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5037A CN101075037A (zh) 2007-11-21
CN101075037B true CN101075037B (zh) 2012-06-27

Family

ID=38711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4451XA Active CN101075037B (zh) 2006-05-19 2007-04-23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25627B2 (zh)
JP (1) JP4896583B2 (zh)
CN (1) CN1010750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75387A (ja) * 2007-09-21 2009-04-09 Funai Electric Co Ltd 液晶モジュール
JP4212062B1 (ja) * 2008-01-21 2009-01-21 オリオン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
JP5107825B2 (ja) * 2008-08-19 2012-12-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11209602A (ja) * 2010-03-30 2011-10-20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5611018B2 (ja) * 2010-12-10 2014-10-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20130112919A (ko) * 2011-01-13 2013-10-14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회로 부품의 실장 구조 및 회로 부품의 실장 방법
KR101813656B1 (ko) * 2011-03-15 2018-01-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741370B2 (ja) * 2011-10-25 2015-07-01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EP2757777B1 (en) * 2013-01-18 2015-07-01 Funai Electric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KR102489694B1 (ko) 2013-08-30 2023-01-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
CN104503109B (zh) * 2014-12-08 2017-10-1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817622B (zh) * 2017-11-27 2020-07-14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器
CN110636688B (zh) * 2019-08-21 2020-10-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2350113B (zh) * 2020-01-18 2022-01-04 深圳市凯卓技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电路板的安装控制方法
KR102476289B1 (ko) * 2021-04-27 2022-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JP7471484B2 (ja) 2022-03-25 2024-04-19 シャープ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17203574A (zh) * 2022-04-02 2023-1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件和医用内窥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2932B1 (en) * 1998-11-12 2002-01-29 Matsh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607427A (zh) * 2003-10-16 2005-04-20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器及其面板模块
CN1704800A (zh) * 2004-05-27 2005-12-0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窗的显示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35489A (ja) * 1985-12-09 1987-06-18 Sumitomo Chem Co Ltd 3−ヒドロキシウリジンおよびそれを有効成分とする植物生長調節剤ならびに除草剤
JP3889754B2 (ja) * 1999-08-04 2007-03-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3773732B2 (ja) * 1999-12-28 2006-05-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電子機器
JP2006133650A (ja) * 2004-11-09 2006-05-25 Funai Electric Co Ltd 基板及び取付シャーシ
JP4541317B2 (ja) * 2006-04-18 2010-09-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2932B1 (en) * 1998-11-12 2002-01-29 Matsh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607427A (zh) * 2003-10-16 2005-04-20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器及其面板模块
CN1704800A (zh) * 2004-05-27 2005-12-0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窗的显示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5037A (zh) 2007-11-21
US20070268444A1 (en) 2007-11-22
JP4896583B2 (ja) 2012-03-14
JP2007310184A (ja) 2007-11-29
US7525627B2 (en) 2009-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5037B (zh) 显示装置
CN102224446B (zh) 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0439977C (zh) 液晶显示装置
EP2988493B1 (en) Image displaying apparatus
CN202972765U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183200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8022520B (zh) 显示装置
CN104604217A (zh) 安装构件、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机
CN101241243A (zh) 包括柔性印刷电路的装置和连接辅助件
CN203480157U (zh) 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864885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329461A (zh) 液晶显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AU2017325356B2 (en) Curved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20070189041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illuminant structure thereof
JP5268067B2 (ja) ランプソケットとこれを含む表示装置、及びランプ組立方法
US20140133162A1 (en) Cover for backlight modul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01218444Y (zh) 背光模组
CN102292593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JP5123416B2 (ja) 表示装置
CN101769484B (zh) 背光模块
CN201184943Y (zh) 具有双屏的液晶显示装置
US805439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632341B2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fixing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517533A (zh) 显示器、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组装方法
CN109270747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LCD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PS ALPHA SUPPORT CO., LTD.

Owner name: IPS ALPHA SUPPOR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DISPLAYS DEVICE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019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Displays, Ltd.

Co-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Displays, Ltd.

Co-applicant before: IPS pioneer support societ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019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Displays, Ltd.

Co-applicant after: IPS Pioneer Support Society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Displays,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019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Displays, 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Displays, Ltd.

Co-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Display Devices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APAN DISPLAY EAST,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ITACHI DISPLAY CO., LTD.

Owner name: JAPAN DISPLAY,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APAN DISPLAY EAST,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East Inc.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Displays, Ltd.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port xixinqiao Japan three chome 7 No. 1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Inc.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Japan Display East Inc.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1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ssignor: JAPAN DISPLAY Inc.|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399000068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mage displa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7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1016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Inc.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Tokyo port xixinqiao Japan three chome 7 No. 1

Patentee before: JAPAN DISPLAY Inc.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