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近年来,天然药物的抗炎作用已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临床及实验证明,很多天然药物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实验研究证实,天然药物的抗炎作用机制表现为多途径,与现代药理学相对应,一般主要影响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A)的功能,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炎性介质,抗血栓生成等,随着对炎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天然药物抗炎作用与一氧化氮(NO)的生成也有密切关系。且天然药物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毒副作用小,具有十分广阔的研发前景。
天然药物除了抗炎作用,很多天然药物还具有抗感染作用。早在上世纪30年代,人们就开始了天然药物抗感染作用的研究,70年代时,这一研究达到了高潮。近年来源于单纯解决药物与微生物关系的不足,西医界人士已经注意到综合治疗在抗感染治疗中的意义和作用。目前,细菌耐药性的普遍产生和耐药感染已经成为西医界的一大难题,医学界期望通过合理用药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并通过新药的开发来对付不断产生的耐药菌。然而,在人类与细菌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往往是人类,耐药菌感染是当前医学界急待解决、但一时又缺乏从机体根本上解决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化学药物治疗耐药菌近乎无奈;另一方面,化疗药物开发中的新化合物机会减少,投资过大,风险过高,化学合成药物过多的毒副作用,使得西药新药研制的难度越来越大,而这恰好为天然药物抗感染研究提供了机会。
本发明正是基于以上需要,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感染和抗炎的药物组合物,具体说是含有射干总黄酮和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制剂。
射干总黄酮最初来源于中草药射干,其为鸢尾科射干属植物射干Belam candachnensis(L.)DC.的干燥根茎,为常用中药材。射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苦寒,入肝、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炎的功效,主要用于咽喉肺痈,痰咳气喘等症,为治疗喉痹咽痛之要药。主治咽喉患之方剂,大多数以射干为君药组方。射干中的主要成分为黄酮,异黄酮及其衍生物为主,含有鸢尾苷(tectoridin)及其苷元鸢尾黄素(tectorigenin),野鸢尾黄素(irisflorentin),野鸢尾苷(iridin),白射干素(dichotomin),德鸢尾素(irilone)、次野鸢尾黄素(Irisflorentin),野鸢尾苷元(Irigenin)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射干的70%乙醇提取液无论是对炎性早期,还是炎性晚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射干能显著抑制组织胺所致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能明显抑制大鼠透明质酸酶性足浮肿发展。此外还能明显抑制巴豆油所致的炎性渗出和增生,对醋酸所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和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抑制作用。射干煎剂或浸剂在体外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射干水煎剂或注射液在鸡胚中抑制流感病毒,在组织培养中抑制或延缓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性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疱疹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野鸢尾黄素在组织培养中抗流感病毒、延迟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和具有抗肺炎球菌活性。本品临床用于治疗病毒引起的咽喉疾病,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1%,治愈率、显著率达93%(李晓兰等,中药射干的研究概况,海峡药学,2003,15(5):72-74)。
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最初来源于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paniculata(Burm.f.)Nees中提取得到的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中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如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穿琥宁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病毒净滴眼液、复方穿琥宁涂膜剂等)具有消炎抗菌、抗病毒感染、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免疫刺激、保肝利胆及抗生育等功能。在对其抗炎和抗感染的药理实验中,用穿心莲内酯1g/kg灌服,对二甲苯、组织胺、醋酸等所致的小鼠皮肤或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鼠蛋清性足肿及巴豆油性肉芽囊渗液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显示其抗炎活性。穿心莲内酯还具有抑制和延缓肺炎双球菌和溶血性乙型链球菌所引起的体温升高的作用。穿心莲内酯碘化注射剂静脉注射对脓炎球菌局部感染的兔眼病变,能显著缩短病程,加速炎症的吸收。含0.5%精制穿心莲内酯的病毒净滴眼液对单纯疱疹病毒I型、腺病毒7型有灭活作用。在穿心莲内酯药物治疗HIV感染的临床I期实验中发现,10mg/kg药物注射HIV-1感染者,可抑制HIV-1所致的细胞周期失调,使HIV-1感染者的淋巴细胞CD4 +水平上升。临床研究也表明,穿心莲内酯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效果显著,是一种理想的标本兼治的抗病毒感染的药物(刘建新等,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的药理研究进展,中药材,2003,26(2):135-138)。
查阅已有专利文献,未有两者进行组方制备制剂的报道,本发明人通过动物实验验证,找到该组合物在抗感染和抗炎方面具有更显著作用,从而完成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具有抗感染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即含有射干总黄酮和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按照重量份为1∶20至20∶1(含端点)的比例组成。
制备本发明两种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范围为1∶3至3∶1(含端点)。
本发明两种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为1∶1:
射干总黄酮混合物和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如穿琥宁、炎琥宁等是本发明药物中的两种活性成分。除了可以使用其单一的化合物形式外,根据其来源、方式和/或在不同制剂及其过程中的不同需要,可以允许还含有其它无法避免的杂质和辅料,及不会对该有效成分的药效作用造成不良影响的干扰成分。
上述成分中所说的射干总黄酮来源于鸢尾科射干属植物射干(Belam candachnensis(L.)DC.)的干燥根茎中提取的总黄酮混合物。该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炎的功效,主要用于咽喉肺痈,痰咳气喘等症,为治疗喉痹咽痛之要药。该总黄酮可以从作为天然原料的射干中经乙醇等提取分离而得到(文献有详细的制备方法可参考)。当直接使用其乙醇提取物的时候,该提取物通常包括射干总黄酮在内的总提取物,只要含有的其他成分不会对该有效成分的药效作用造成不良影响,并根据不同制剂要求和允许范围,也不必一定要求将其分离除去,允许其以适当比例存在。例如,由药用原料射干得到的醇提物中,除了作为主要成分的射干黄酮类、异黄酮类和其衍生物(如鸢尾苷(tectoridin)及其苷元鸢尾黄素(tectorigen in)、野鸢尾黄素(irisflorentin)、野鸢尾苷(iridin)、白射干素(dichotomin))外,还含有苯醌类、酚类、酮类及二环三萜类等化合物(如4-苯醌衍生物ardisianone A、belamcandols A和B)等不可避免的存在。这些成分一般不会干扰射干总黄酮的药效作用,因而在保证上述射干总黄酮用量比例的前提下,根据具体制药工艺要求,允许其以适当比例存在。
上述成分中所说的穿心莲内酯为无色方形、长方形或棱柱状结晶,无臭、味苦,熔点为224-230℃,不溶于水而溶于沸乙醇,略溶于甲醇和乙醇,结构见图1。该成分可以通过化学全合成方式获得,或是由其他相关化合物经化学修饰改造而获得,或是从作为天然原料的穿心莲中经乙醇等提取分离而得到(文献有详细的制备方法可参考)。该成分具有消炎抗菌、抗病毒感染、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免疫刺激、保肝利胆及抗生育等功能。当直接使用其乙醇提取物的时候,该提取物通常包括穿心莲内酯在内的总内酯,只要含有的其他成分不会对该有效成分的药效作用造成不良影响,并根据不同制剂要求和允许范围,也不必一定要求将其分离除去,允许其以适当比例存在。
上述成分中所说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为以穿心莲内酯为母核而经过化学或者生物改造而来的所有化合物,例如在需要制成水溶性制剂的时候,可以采用穿心莲内酯的水溶性衍生物,如穿琥宁、炎琥宁、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莲必治)、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喜炎平);口服制剂可以用脱水穿心莲内酯。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将上述药用成分按照所述的比例混合后,根据所需剂型,分别按照不同剂型的制剂要求,标准及处理、检测等方法规定,制成相应剂型的药物。可添加适当的辅料或使用适当的载体制成相应的片剂、丸剂、胶囊剂等固体口服剂型,或是冲剂、糖浆剂、浸膏剂等液体、半固体口服剂型,也可按照注射剂常规要求和方法,可制成相应的注射剂及粉针剂型。本品制剂的优选剂型为注射液、输液、粉针剂、合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茶剂、滴丸、散剂、颗粒剂;最佳剂型为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注射液、粉针剂。本品的使用量可参考:口服,一次0.1-0.15g,一日3-4次。肌注:1次0.1~0.2g,1日2次。静滴:1日0.4~0.75g,加于5%~10%葡萄糖液或等渗盐水输液中滴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就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凡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一)制备实施例
实验例1:
实施例1 胶囊剂 每粒胶囊含:
处方1 |
处方2 |
穿心莲内酯 |
100mg |
脱水穿心莲内酯 |
50mg |
射干总黄酮 |
100mg |
射干总黄酮 |
100mg |
处方3 |
处方4 |
穿心莲内酯 |
100mg |
脱水穿心莲内酯 |
50mg |
射干总黄酮 |
50mg |
射干总黄酮 |
100mg |
利巴韦林 |
10mg |
利巴韦林 | |
胶囊剂制备工艺:按照上述处方中的配比将穿心莲内酯和/或其衍生物粉末、射干总黄酮粉末按照前面所说的方法将其混合均匀,过筛后,在60℃下干燥后加入羟丙基纤维素和0.5%硬脂酸镁,再用50%乙醇按常规方法制粒后填充空心胶囊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2 片剂 每片含:
处方1 |
处方2 |
穿心莲内酯 |
100mg |
脱水穿心莲内酯 |
50mg |
射干总黄酮 |
100mg |
射干总黄酮 |
100mg |
处方3 |
处方4 |
穿心莲内酯 |
100mg |
脱水穿心莲内酯 |
50mg |
射干总黄酮 |
50mg |
射干总黄酮 |
100mg |
利巴韦林 |
10mg |
利巴韦林 | |
按照上述处方中的配比将穿心莲内酯、射干总黄酮粉末按照前面所说的方法将其混合均匀,在60℃下干燥后加入羟丙基纤维素和0.5%硬脂酸镁,再用50%乙醇按常规方法制粒后压片制成片剂。
实施例3 注射剂 每支(瓶)含:
处方1 |
处方2 |
射干总黄酮 |
40mg |
射干总黄酮 |
40mg |
穿琥宁 |
40mg |
炎琥宁 |
40mg |
处方3 |
处方4 |
射干总黄酮 |
40mg |
射干总黄酮 |
40mg |
莲必治 |
40mg |
喜炎平 |
40mg |
注射液制备工艺1:
按照上述处方中的配比,称取药物后,混合均匀,按常规方法进行配液,调节pH值,活性炭过滤,收集滤液后灌封,灭菌,制成小容量注射液和大容量注射液,大容量注射液用适量氯化钠进行等渗调节。或采用超滤后直接分装于无菌容器中制得小容量注射液和大容量注射液。
注射液制备工艺2:
按照上述处方中的配比,称取药物后,混合均匀,按常规方法进行配液,调节pH值,超滤,收集超滤液后灌封,冻干,制成冻干粉针剂。
注射液制备工艺3:
按照上述处方中的配比,称取药物后,混合均匀,按常规方法进行配液,调节pH值,超滤,收集超滤液后,冻干,粉碎后再分装成无菌粉针剂。
实施例4 滴丸剂 每5丸含:
处方1 |
处方2 |
穿心莲内酯 |
100mg |
穿心莲内酯 |
50mg |
射干总黄酮 |
100mg |
射干总黄酮 |
100mg |
PEG-6000 |
适量 |
PEG-6000 |
适量 |
处方3 |
处方4 |
穿心莲内酯 |
100mg |
脱水穿心莲内酯 |
100mg |
射干总黄酮 |
50mg |
射干总黄酮 |
10mg |
PEG-6000 |
适量 |
PEG-6000 |
适量 |
制备工艺:称取上述处方中各原辅料,按滴丸剂常规制作方法制成滴丸。
实施例5 分散片 每片含:
处方1 |
处方2 |
穿心莲内酯 |
100mg |
穿心莲内酯 |
50mg |
射干总黄酮 |
100mg |
射干总黄酮 |
100mg |
羟丙基纤维素 |
8.2mg |
羟丙基纤维素 |
8.2mg |
5%PVP水溶液 |
适量 |
5%PVP水溶液 |
适量 |
羧甲基淀粉钠 |
7.5mg |
羧甲基淀粉钠 |
6mg |
处方3 |
处方4 |
脱水穿心莲内酯 |
100mg |
穿心莲内酯 |
100mg |
射干总黄酮 |
50mg |
射干总黄酮 |
10mg |
5%PVP水溶液 |
适量 |
5%PVP水溶液 |
适量 |
羧甲基淀粉钠 |
6mg |
羧甲基淀粉钠 |
6mg |
制备工艺:称取上述处方中各原辅料,按分散片常规制作方法制成分散片。
实施例6 颗粒剂 每袋含:
处方1 |
处方2 |
穿心莲内酯 |
100mg |
穿心莲内酯 |
50mg |
射干总黄酮 |
100mg |
射干总黄酮 |
100mg |
乳糖 |
200mg |
乳糖 |
200mg |
5%PVP水溶液 |
适量 |
5%PVP水溶液 |
适量 |
羧甲基淀粉钠 |
7.5mg |
羧甲基淀粉钠 |
5mg |
处方3 |
处方4 |
脱水穿心莲内酯 |
100mg |
穿心莲内酯 |
100mg |
射干总黄酮 |
50mg |
射干总黄酮 |
10mg |
乳糖 |
200mg |
乳糖 |
200mg |
5%PVP水溶液 |
适量 |
5%PVP水溶液 |
适量 |
羧甲基淀粉钠 |
7.5mg |
羧甲基淀粉钠 |
5mg |
制备工艺:称取上述处方中各原辅料,按颗粒剂常规制作方法制成颗粒剂。
(二)药效学实验例
将本发明上述药物按照:射干总黄酮∶穿心莲内酯两者比例为1∶2(样品1),1∶1(样品2),2∶1(样品3)制成三种不同比例形式的试验样品药物。
1.抗炎作用
1.1对试验性腹膜炎的抗炎作用
实验方法:试验性腹膜炎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其中:1组为空白对照组,为蒸馏水等量灌服。2-4组为试验组,用本发明上述试验样品1、2、3比例制成口服液,每日剂量按照如下表1中的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天。5组为氢化可的松(浓度15mg/kg),为阳性对照组,按照表1剂量灌胃给药,给药1天。以上5组均于末次给药后30min腹腔注射0.3%的醋酸溶液0.4ml/只,处死小鼠,收集腹腔液在60nm处测定吸收度,结果如下表1。
表1 本发明药物对小鼠腹膜炎的抑制作用
组别 |
剂量(g/kg) |
动物数(只) |
吸收度(x±SD) |
1空白对照组 | |
10 |
0.380±0.005 |
2.本发明试验组(1∶2) |
15 |
10 |
0.290±0.075 |
3本发明试验组(1∶1) |
15 |
10 |
0.285±0.110 |
4本发明试验组(2∶1) |
15 |
10 |
0.291±0.083 |
5氢化可的松组 |
0.03 |
10 |
0.270±0.065 |
结果可以看出:和空白对照组比较,三个试验组均有较好的效果(与空白对照比较P<0.05),且当试验组两种药品比例为1∶1时,对小鼠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更好的抑制作用,更接近于阳性对照组。
1.2.对大鼠角叉菜足肿胀的作用
实验方法: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其中1组为空白对照组,为蒸馏水等量灌服。2-4组为试验组,用本发明上述试验样品1、2、3比例制成口服液,每日剂量按照如下表1中的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天。5组为吲哚美辛组(10mg/kg),为阳性对照组,,灌胃方式给药,给药剂量为0.01g/kg,给药1天。给大鼠后足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ml致炎,测定最后次给药后1、2、3、4小时的足直径,按以下公式计算肿胀度,结果见表2。
足肿胀度=给药后足直径-给药前足直径
表2 本发明药物对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组别 |
剂量(g/kg) |
给药后不同时间足肿胀度((x±SD) |
1h |
2h |
3h |
4h |
1空白对照组 | |
1.38±0.35 |
1.50±0.40 |
1.64±0.25 |
1.40±0.40 |
2.本发明试验组(1∶2) |
15 |
1.08±1.30 |
1.00±0.40 |
1.15±0.05 |
1.10±0.55 |
3本发明试验组(1∶1) |
15 |
1.00±1.30 |
1.15±0.44 |
1.18±0.55 |
1.05±0.01 |
4本发明试验组(2∶1) |
15 |
1.06±1.05 |
1.00±1.27 |
1.16±0.35 |
1.07±0.35 |
5吲哚美辛组 |
0.01 |
0.99±0.26 |
0.87±0.24 |
0.88±0.29 |
0.61±0.40 |
结果表明:本发明三组和对照组比较,对大鼠的角叉菜胶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当试验组两种药品比例为1∶1时,对大鼠的角叉菜胶足肿胀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更接近于阳性对照组。
2.抗病毒感染作用
2.1.体外抗菌活性
将本发明试验样品1、2、3的注射液(其中穿心莲内酯采用其水溶性衍生物炎琥宁)与常规抗菌药物环丙沙星注射液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对比试验研究,其最小抑菌浓度(MIC)见表3:
表3 本发明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
菌种种类 |
MIC(mg/ml) |
试验样品1(1∶2) |
试验样品2(1∶1) |
试验样品3(2∶1) |
环丙沙星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0.40 |
0.35 |
0.38 |
17 |
大肠杆菌 |
>500 |
>500 |
>500 |
33 |
产气夹膜杆菌 |
1.59 |
1.54 |
1.58 |
16 |
绿脓杆菌 |
3.01 |
2.97 |
3.06 |
0.04 |
阴沟杆菌 |
1.58 |
1.57 |
1.58 |
0.98 |
嗜血性流感杆菌 |
3.17 |
3.05 |
3.18 |
1 |
肺炎链球菌 |
0.77 |
0.66 |
0.84 |
1.96 |
变形杆菌 |
1.59 |
1.49 |
1.58 |
0.05 |
克雷伯氏肺炎杆菌 |
1.54 |
1.50 |
1.60 |
1.92 |
溶血性链球菌 |
6.15 |
6.04 |
6.18 |
1.02 |
试验表明,本发明药物以不同比例形式组合后,对临床常见的格兰氏阳性和阴性致病菌均显示出一定的抑菌活性。试验中除大肠杆菌效果不明显外,本发明对其他病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试验样品2组的效果稍稍强于其他两组,提示该种药物比例为优选比例。
2.2.动物体内本发明对流感病毒导致肺炎的抑制作用
实验方法:健康试验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组,其中:1组为正常对照组,2组为模型对照组,3组为病毒唑(规格:100mg/mL)阳性对照组,4-6组为试验组,用本发明上述试验样品1、2、3比例制成注射液给药(其中穿心莲内酯采用其水溶性衍生物炎琥宁)。以上各组均按照表4所列剂量于感染前一天开始给小鼠注射给药,连续5天。
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乙醚浅麻醉下滴鼻感染流感病毒FM1株10LD50,感染后96h处死动物,取肺称质量,计算肺指数和抑制率(计算方法见如下公式),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4。
肺指数=肺质量/体重×100%
肺指数抑制率=(模型组平均肺指数-实验组平均肺指数)/模型组平均肺指数×100%
表4.本发明药物对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作用
组别 |
剂量(g/kg) |
肺指数 |
肺指数抑制率 |
1.正常对照组 |
- |
0.90±0.10 |
- |
2.模型对照组 |
- |
1.50±1.05 |
- |
3.病毒唑组 |
0.07 |
1.25±0.03 |
15.66 |
4.本发明试验组(1∶2) |
15.00 |
1.21±0.03 |
16.49 |
5.本发明试验组(1∶1) |
15.00 |
1.22±0.05 |
17.05 |
6.本发明试验组(2∶1) |
15.00 |
1.21±0.04 |
16.54 |
结果表明:本发明试验三组肺指数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肺指数抑制率接近于17.00%,且高于病毒唑阳性对照组,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小鼠流感病毒所致感染性肺炎具有抑制作用。
2.3.体外试验对三种病毒致细胞病变的作用
将本发明试验样品2的注射液(其中穿心莲内酯采用其水溶性衍生物炎琥宁)与常规抗病毒药物病毒唑进行了体外抗病毒活性对比试验,在培养板上已培养成单层的Heb-2传代细胞和FL细胞内分别加入试验样品2和病毒唑药液及30TC ID50的病毒,37℃孵育培养后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结果见表5。
表5 本发明药品对三种病毒致细胞病变的作用
组别 |
浓度(mg/ml) |
流感病毒FM1株 |
腺病毒A型 |
疱疹病毒 |
病毒唑 |
1.5 |
+ |
+ |
+ |
试验样品2(1∶1) |
200 |
+ |
+ |
± |
注:结果中“+”表示对细胞病变有抑制作用,“-”表示对细胞病变无抑制作用,“±”表示对细胞病变有延迟作用。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流感病毒FM 1株、腺病毒A型致细胞病变有抑制作用,对疱疹病毒有一定延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