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1291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1291B
CN101071291B CN2007101029295A CN200710102929A CN101071291B CN 101071291 B CN101071291 B CN 101071291B CN 2007101029295 A CN2007101029295 A CN 2007101029295A CN 200710102929 A CN200710102929 A CN 200710102929A CN 101071291 B CN101071291 B CN 1010712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image
stop bath
toner
intermediate transfer
record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029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1291A (zh
Inventor
向井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71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1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71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12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9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a solv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whereby at least two steps are performed simultaneous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76Simultaneous toner image transfer and fixing
    • G03G2215/1695Simultaneous toner image transfer and fixing at the second or higher order transfer poi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湿定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色粉图像形成部(2);包括中间转印轮带(21)的中间转印部(3);定影液涂布部(4),将定影液(32)涂布到中间转印轮带(21)上的色粉图像,使其变为膨润/软化状态;转印定影部(5);记录介质供给部(6);以及扫描部(7)。以使得将中间转印轮带(21)上的膨润/软化状态的色粉图像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时,构成该色粉图像的色粉与中间转印轮带的粘合力A小于色粉和记录介质的粘合力B的方式配置定影液涂布部(4)和转印定影部(5)。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较多采用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在表面形成含有光导电性物质的感光层的感光体,向感光体表面涂布电荷并使其平均带电后,通过各种作图处理形成和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将该静电潜影通过从显影部提供、且含有色粉的显影剂进行显影,成为色粉图像,在将该色粉图像直接转印到纸等记录介质或暂时转印到中间转印介质后,进一步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并且,为了将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一般通过使用含有加热部的定影辊等的热定影方式的定影部,对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及加压。
但是,最近作为防止全球变暖的对策,提倡节能化,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要求降低将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时的耗电量。并且,在热定影方式中,在图像形成装置内部使用加热部,装置内部变为高温,因此需要提高构成部件的耐热性,材料成本增加。并且,在热定影方式中,如果定影部分未上升到所需的温度则无法进行定影,因此存在到达所需温度的时间、即预热时间较长的倾向。进一步,在热定影方式中,存在多色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与单色色粉图像的定影相比较为耗时的问题。因此要求缩短多色色粉图像的定影时间。
根据这一要求,出现了使用定影液的湿定影方式,上述定影液包括:水;具有可溶解或分散到水中、且具有使色粉软化或膨润的作用的液体。在该方式中,将通过定影液的涂布而变为软化或膨润状态的色粉图像附着到记录介质,并通过加压将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湿定影方式和热定影方式相比,耗电非常少,因此从节能角度出发是有用的方法。并且,在进行多色色粉图像的定影时,由于不需要大量的热量,因此和热定影方式相比可缩短定影时间。因此,对湿定影方式的进一步改良提出了各种方案。
例如,提出了如下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案:向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色粉图像涂布定影液并将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时,通过在涂布定影液前对色粉图像加热或加压,增大构成色粉图像的色粉之间的粘合力(例如参照特开2004-294847号公报)。根据特开2004-294847号公报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在涂布定影液前进行加热或加压,构成色粉图像的色粉变为一定程度软化的状态,因此可减少定影液的使用量。但另一方面,作为记录介质使用最常用的记录纸张时,由于记录纸张吸收大量定影液,因此无法大幅减少整体的定影液消耗量。因此在很多文献中提出了以下方法:向定影液吸收少的中间转印轮带上的色粉图像涂布定影液,使构成色粉图像的色粉在中间转印轮带上软化及/或膨胀后,在转印定影部中使中间转印轮带和记录介质接触,通过软化/膨润的色粉的粘合力将中间转印轮带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上。根据该方法,中间转印轮带不会吸收定影液,因此可大幅减少定影液消耗量,但因使用中间转印轮带而产生新的问题。即,在该方法下,在转印定影部使中间转印轮带和记录介质接触,将中间转印轮带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后,使记录介质从中间转印轮带剥离。但根据从中间转印轮带剥离记录介质的时序不同,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转印变得不充分,有时会残留在中间转印轮带上。这种情况下,在形成的图像中产生图像缺陷。
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决定色粉图像是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还是残留在中间转印轮带上的主要是:定影液的涂布量、从将定影液涂布到中间转印轮带上的色粉图像开始到将记录介质从中间转印轮带剥离为止所需时间的中间转印轮带和膨润/软化的色粉的粘合力(以下称为“粘合力A”)、及记录介质和膨润/软化的色粉的粘合力(以下称为“粘合力B”)的变动。
图20~图22是表示定影液涂布到色粉图像后的时间和粘合力(粘合力A、粘合力B)的关系的图表。在图中,定影液涂布到色粉图像后的时间标绘为横轴,称为“涂布后的时间”。粘合力标绘为纵轴,粘合力A用实线表示,粘合力B用虚线表示。并且,粘合力是通过下述测量方法测量的值。图20是表示定影液涂布量比充分膨润/软化色粉图像的量多时的、涂布后的时间和粘合力的关系的图表。由于中间转印轮带保持与其他部件接触时传递的热或静电,因此粘合力A从定影液涂布开始时为一定程度高的值。在该状态下涂布定影液时,构成色粉图像的色粉膨胀/软化,由此粘合力A比开始涂布时的值逐渐增加,之后因定影液的干燥、中间转印轮带表面的脱模性的显现等逐渐下降,并变为一定值。粘合力B在开始涂布定影液时是比粘合力A小很多的值,但当涂布了定影液时,和粘合力A相比迅速地增大,因记录介质的表面粗糙度、对记录介质的渗透性等确定最大值,并变为一定值。当定影液涂布量较多时,粘合力A的最大值大于粘合力B的最大值。
图21是表示定影液涂布量是可使色粉图像膨润/软化而不会过量或不足的量(适量)时的、涂布后的时间和粘合力的关系的图表。这种情况下,由于定影液涂布量是适量的,因此定影液基本不会渗透到中间转印轮带和色粉图像的界面。因此,粘合力A与时间经过无关地保持源自中间转印轮带保有的热或静电的最初的值,值是一定的。粘合力B和图20的情况一样,在定影液涂布后由于定影液渗透到色粉中而迅速增大,但在到达最大值时变为一定值。当定影液涂布量为适量时,粘合力A的最大值比粘合力B的最大值小。图22是表示定影液涂布量比使色粉图像充分膨润/软化的量少时的、涂布后的时间和粘合力的关系的图表。这种情况下由于定影液涂布量较少,因此和图21的情况一样,定影液基本不会渗透到中间转印轮带和色粉图像的界面。因此,粘合力A与时间经过无关地保持源自中间转印轮带保有的热或静电的最初的值,值是一定的。粘合力B在定影液涂布后因定影液渗透到色粉而迅速增大,但由于定影液涂布量较少,因此迅速增大也是暂时的,以比粘合力A小的值变为一定值。
由于上述关系,在色粉图像在基本完全的状态下转印到记录介质的状态下,为了剥离中间转印轮带和记录介质,需要在涂布后的时间内,选择粘合力B为比粘合力A高的值的时间带。这样一来,可获得没有图像缺陷的高画质图像。另一方面,在通过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形成的色粉图像中,变为单色的色粉图像、或层积了二种不同颜色以上的色粉图像的层积色粉图像混合存在的状态。向该层积色粉图像涂布适用使单色色粉图像膨润/软化的量的定影液时,定影液涂布量不足,如图22所示粘合力B总比粘合力A低,因此色粉图像残留在中间转印轮带上的可能性较高。并且,向单色色粉图像涂布适于多色色粉图像的膨润/软化的量的定影液时,定影液涂布量变得过剩,如图20所示必须设计成在时间t1~时间t2为止的期间或时间t3以后进行剥离。因此,要求如下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粘合力B的值总是大于粘合力A,可在色粉图像基本完全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状态下,将记录介质从中间转印轮带剥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定影液将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时防止色粉图像残留到色粉图像载体上而产生图像缺陷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色粉图像形成部,形成色粉图像;
色粉图像承载部,包括在表面承载由色粉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色粉图像并旋转的色粉图像载体;
转印部,将色粉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
定影液涂布部,向色粉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涂布具有使色粉软化作用的定影液,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以使得将在色粉图像载体上将被涂布了定影液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时,色粉和色粉图像载体的粘合力A(N/25mm)小于色粉和记录介质的粘合力B(N/25mm)的方式配置定影液涂布部和转印部。
根据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色粉图像形成部;色粉图像承载部,包括在表面承载色粉图像并旋转的色粉图像载体;转印部,将色粉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定影液涂布部,向色粉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涂布定影液,其中,配置定影液涂布部和转印部,使得将在色粉图像载体上将被涂布了定影液且处于膨润/软化状态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时,色粉和色粉图像承载部的粘合力A(N/25mm)小于色粉和记录介质的粘合力B(N/25mm),这样一来,将记录介质从色粉图像载体剥离时,色粉图像不会残留在色粉图像载体上,可基本将色粉图像完全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可稳定形成没有因色粉图像残留在色粉图像载体上而产生的图像缺陷的高画质图像。并且,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使用定影液的湿定影方式将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因此和以热定影方式为主的图像形成装置相比,可大幅减少耗电量。
并且在本发明中,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部,可沿色粉图像载体移动地支持定影液涂布部;以及移动控制部,控制移动部移动定影液涂布部的移动位置。
根据本发明,还包括:移动部,可沿色粉图像载体移动地支持定影液涂布部;以及移动控制部,控制移动部移动定影液涂布部的移动位置,从而在将色粉图像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时,易于获得用于实现粘合力B>粘合力A的定影液涂布部和转印部的位置关系。
进一步,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色粉图像载体的旋转方向中比转印部靠上游一侧,对色粉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进行加热的加热部及/或对色粉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进行加压的加压部。
根据本发明,在色粉图像载体的旋转方向中比转印部靠上游一侧,设置对色粉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进行加热的加热部及/或对色粉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进行加压的加压部,从而仅使色粉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表面、即定影到记录介质的定影面通过热或压力而薄膜化,具有较高的粘合性。另一方面,色粉图像载体和色粉图像的界面中不会产生色粉图像的薄膜化,因此粘合力A不会增加。并且,当色粉图像的薄膜化的表面接触到记录介质时,粘合力B比不进行薄膜化时增加。因此,色粉图像在薄膜化的部分保持薄膜形状的状态下切实地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上。
进一步,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色粉图像载体是表面具有含氟树脂层的环形轮带状部件。
根据本发明,色粉图像载体的表面层、即色粉图像承载面含有氟树脂,可进一步降低粘合力A,进一步切实进行色粉图像对记录介质的转印定影。
进一步,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色粉图像载体是含有弹性层的环形轮带状部件。
根据本发明,由于色粉图像载体具有弹性层,因此在将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时,色粉图像和记录介质的接触面积增加,粘合力B增加。因此,可进一步切实进行色粉图像向记录介质的转印定影。
进一步,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定影液涂布量控制部,控制定影液涂布部对色粉图像的定影液涂布量。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控制定影液涂布部对色粉图像的定影液涂布量的定影液涂布量控制部,从而在处于膨润/软化状态的色粉图像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时,可进一步易于获得粘合力B>粘合力A的关系。
本发明的目的、特色及优点通过以下详细说明及附图可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要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2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3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4是概要表示定影液涂布部的构造的纵向截面图。
图5是概要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6是放大表示图5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7是概要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8是概要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9是概要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测定粘合力A的粘合力测定装置的概要的部分截面图。
图11是概要表示粘合力A测定用试验材料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12是表示JIS Z-0237规定的180度剥离法的概要的截面图。
图13是表示测定粘合力B的粘合力测定装置的概要的部分截面图。
图14是概要表示粘合力B测定用试验材料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15是表示定影液涂布到色粉图像后的时间和粘合力的关系的图表。
图16是表示定影液涂布到色粉图像后的时间和粘合力的关系的图表。
图17是表示定影液涂布到色粉图像后的时间和粘合力的关系的图表。
图18是表示定影液涂布到色粉图像后的时间和粘合力的关系的图表。
图19是表示定影液涂布到色粉图像后的时间和粘合力的关系的图表。
图20是表示定影液涂布到色粉图像后的时间和粘合力的关系的图表。
图21是表示定影液涂布到色粉图像后的时间和粘合力的关系的图表。
图22是表示定影液涂布到色粉图像后的时间和粘合力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概要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造的截面图。图2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部件(下述色粉图像形成部2)的构造的截面图。图3是扩大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部件(下述定影液涂布部4)的构造的截面图。图4是概要表示定影液涂布部4的构造的纵向截面图。图像形成装置1是依次重叠黄、品红、青及黑四种颜色的色粉图像并转印的串联构造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色粉图像形成部2、中间转印部3、定影液涂布部4、转印定影部5、记录介质供给部6、以及扫描部7。
色粉图像形成部2包括作图单元10y、10m、10c、10b。作图单元10y、10m、10c、10b在下述中间转印轮带21的旋转驱动方向(副扫描方向)、即箭头29的方向从上游一侧依次配置成一列,形成和作为数字信号等输入的各色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向该静电潜影提供对应颜色的色粉,显影并形成各色色粉图像。即,作图单元10y形成和黄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色粉图像,作图单元10m形成和品红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色粉图像,作图单元10c形成和青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色粉图像,作图单元10b形成和黑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色粉图像。作图单元10y包括感光鼓11y、带电辊12y、光扫描单元13y、显影装置14y、以及鼓清洁器15y。
感光鼓11y通过驱动机构(未图示)可绕轴线旋转地被支持,是在表面上具有形成静电潜影及色粉图像的感光层的辊状部件。感光鼓11y例如包括导电性基体、及在导电性基体表面上形成的感光层。导电性基体可使用圆筒状、圆柱状、片状等导电性基体,其中优选圆筒状导电性基体。感光层包括有机感光层、无机感光层等。有机感光层例如包括:作为含有电荷发生物质的树脂层的电荷发生层与作为含有电荷传送物质的树脂层的电荷传送层的层积体;在一个树脂层中含有电荷发生物质和电荷传送物质的树脂层等。无机感光层包括含有从氧化锌、硒、非晶硅等中选择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层。也可在导电性基体和感光层之间设置衬层,或者也可以在感光层表面上设置主要用于保护感光层的表面层(保护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包括与接地电位(GND)连接的铝管(导电性基体)、及在铝管表面上形成的厚20μm的有机感光层的直径30mm的感光鼓。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光鼓11y在顺时针方向上以圆周速度117mm/s旋转驱动。
带电辊12y由驱动机构(未图示)可绕轴线旋转地支持,是使感光鼓11y的表面带预定的极性及电位的辊状部件。带电辊12y连接到电源(未图示),通过从该电源被施加电压并放电,使感光鼓11y表面带电。在本实施方式中,向带电辊12y施加-1200V的电压,感光鼓11y的表面带电到-600V。也可取代带电辊12y而使用刷子型带电器、充电器型带电器、被称为电晕管的电晕带电器等。光扫描单元13向处于带电状态的感光鼓11y表面照射和黄色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在感光鼓11y的表面上形成和黄色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光扫描单元13y可使用半导体激光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带电-600V的感光鼓11y表面上形成曝光电位-70V的静电潜影。
显影装置14y包括显影辊17y、显影刮刀18y、显影槽19y、搅拌辊20ya、20yb。显影辊17y在其表面承载黄色色粉16y,在显影辊17y和感光鼓11y的压接部(显影辊隙部)中,将黄色色粉16y提供到感光鼓11y表面的静电潜影上。显影辊17y是一种辊状部件,由显影槽19y支持,其一部分从面向显影槽19y的感光鼓11y的面上形成的开口部向外方突出,与感光鼓11y表面压接且可绕轴线旋转地设置。显影辊17y向和感光鼓11y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在显影辊隙部中,显影辊17y和感光鼓11y向同一方向旋转。并且,显影辊17y连接到电源(未图示),从该电源施加直流电压(显影电压)。这样一来,显影辊17y表面的黄色色粉16y顺利提供到静电潜影上。在本实施方式中,-240V的显影电压施加到显影辊17y上。并且,显影辊17y以感光鼓11y的圆周速度的1.5倍即175.5mm/s的圆周速度旋转。显影辊17y表面的黄色色粉层在显影辊隙部中与感光鼓11y接触,黄色色粉16y提供到静电潜影上。
显影刮刀18y是一端由显影槽19y支持,另一端与显影辊17y表面抵接地设置的板状部件,使显影辊17y表面上承载的黄色色粉层均匀化(层限制)。显影槽19y如上所述,是在面向感光鼓11y的面上形成开口部、具有内部空间的容器状部件。显影槽19y在其内部空间中内置显影辊17y及搅拌辊20ya、20yb,且存储黄色色粉16y。显影槽19y中,根据黄色色粉16y的消耗状况,从色粉盒(未图示)补给黄色色粉16y。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仅含有黄色色粉16y的单成分显影剂的形态使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黄色色粉16y和磁性载体混合的双成分显影剂的形态使用。
搅拌辊20ya、20yb是在显影槽19y的内部空间彼此压接且可绕轴线旋转地被支持的螺杆状部件。搅拌辊20ya设置成与显影辊17y表面压接。搅拌辊20ya、20yb通过各自的旋转使从色粉盒(未图示)补给到显影槽19y内的黄色色粉16y提供到显影辊17y的表面周边。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光鼓11y、显影辊17y、显影刮刀18y、及搅拌辊20ya、20yb适当抵接地设置,但不限于此,也可在和各个抵接部对应的部分彼此具有空隙地隔离设置。
鼓清洁器15y如下所述,将感光鼓11y表面的黄色色粉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轮带21后,去除、回收感光鼓11y表面上残留的黄色色粉16y。根据作图单元10y,在通过带电辊12y而处于带电状态的感光鼓11y的表面上,从光扫描单元13照射和黄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信号光13y并形成静电潜影,从显影装置14y向该静电潜影提供黄色色粉16y,该静电潜影显影,形成黄色色粉图像。该黄色色粉图像如下所述,与感光鼓11y表面压接,转印到在箭头29的方向上旋转的中间转印轮带21。感光鼓11y表面上残留的黄色色粉16y通过鼓清洁器15y被去除、回收。反复进行该图像(色粉图像)形成动作。作图单元10m、10c、10b除了使用品红色粉16m、青色粉16c或黑色色粉16b来取代黄色色粉16y以外,具有和作图单元10y对应的构造,因此标以相同的参照标号,并且在各参照标号的末尾标注表示品红的“m”、表示青的“c”及表示黑的“b”,省略其说明。
色粉16y、16m、16c、16b(以下没有特别声明时统称为“色粉16”)含有粘合树脂、着色剂及脱模剂。
粘合树脂只要是通过下述定影液32软化或膨润的树脂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包括聚苯乙烯、苯乙烯的取代体的均聚物、苯乙烯类共聚体、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氨酯等。粘合树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同时使用二种以上。这些粘合树脂中,作为彩色色粉,从保存性、耐久性、下述定影液32的软化或膨润控制等角度出发,优选软化温度为100~150℃、玻璃态化温度为50~80℃的粘合树脂,特别优选具有上述软化温度及玻璃态化温度的聚酯。聚酯通过易得到的有机溶剂易于软化或膨润,在软化或膨润状态下变得透明。当粘合树脂是上述聚酯时,将黄色、品红、青及黑色的色粉图像重合的多色色粉图像通过定影液32定影到记录介质8时,聚酯自身透明,因此通过减法混色可获得充分的发色效果。并且,即使使用软化温度或分子量比热定影方式中使用的色粉所含有的粘合树脂高的树脂时,也可进行定影液32的定影。如果使用软化温度或分子量高的树脂,可防止显影时负荷引起的退化,可长期获得画质退化较少的高画质图像。
着色剂可使用现有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中使用的色粉用颜料及染料。其中,为了防止因定影液32的涂布、特别是色粉图像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8时等产生的渗透,优选不溶解于定影液32的颜料。颜料例如包括偶氮类颜料、苯并咪唑类颜料、喹吖酮类颜料、酞菁类颜料、异吲哚满酮(isoindolinon)类颜料、异吲哚满(isoindolin)类颜料、二恶嗪类颜料、蒽醌类颜料、二萘嵌苯类颜料、Perinon类颜料、硫靛类颜料、硅酞酮类颜料,或者金属络合物类颜料等有机颜料,炭黑、氧化钛、钼红、铬黄、钛黄、氧化铬或普蓝等无机类颜料,铝粉等金属粉等,可单独使用一种或同时使用二种以上。脱模剂例如可使用蜡。蜡可使用本领域常用的蜡,其中优选使用可通过定影液32软化或膨润的蜡。具体例如包括聚乙烯蜡、聚丙烯蜡、石蜡等。
色粉16除了含有粘合树脂、着色剂及脱模剂外,还可含有带电控制剂、流动性提高剂、定影促进剂、导电剂等一般的色粉添加剂的一种或二种以上。色粉16可按照以下公知的方法来制造,例如包括:将着色剂、脱模剂等与粘合树脂熔融混炼并粉碎的粉碎法;将着色剂、脱模剂、粘合树脂的单体等均匀分散后,与粘合树脂单体聚合的悬浮聚合法;使粘合树脂粒子、着色剂、脱模剂等通过凝结剂凝结,将获得的凝结物的微粒子加热的乳化凝结法等。此外,色粉16的形状为了扩大表面积优选为不定形,而不是完全的球形。这样一来,与定影液32的接触变得容易,可减少定影液32的消耗量,同时可在短时间内进行色粉图像的定影及干燥。
色粉16的体积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7μm。当使用这种小粒径色粉时,色粉图像的单位面积的表面积变大,与定影液32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可将色粉图像在短时间内定影到记录介质8上。短时间下的定影也有利于降低定影液32的消耗量。并且,由于定影液32迅速干燥,因此记录介质不会产生褶皱、弯曲等。色粉16的体积平均粒径适度较小时,对单位重量下的记录介质8的覆盖率较高,因此可以较少的色粉消耗量形成高画质图像。即,可同时兼顾色粉消耗量的减少及高画质化。当色粉16的体积平均粒径小于2μm时,色粉16的流动性下降,显影动作时,色粉16的供给、搅拌、及带电变得不充分,造成色粉量不足、极性相反色粉的增加等,可能无法获得高画质的图像。另一方面,当体积平均粒径超过7μm时,难于软化及/或膨润到中心部分的大粒径的色粉粒子变多,因此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8的定影性下降,并且图像的发色变差,特别是定影到OHP时,图像变暗。
色粉16的软化温度及玻璃态化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软化温度为100~130℃、玻璃态化温度为50~80℃。这种软化温度高的色粉有利于提高对显影时的负荷的耐久性,但在热定影方式中,无法充分定影及发色。而在本发明中,由于利用定影液32使色粉化学性地软化及/或膨润,因此定影及发色较充分,可获得高品位的图像。此外,色粉16含有多种粘合树脂时,色粉16有时具有多个软化温度或多个玻璃态化温度。这种情况下,色粉的软化温度或玻璃态化温度是指多个中最低的软化温度或玻璃态化温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色粉16除了颜料以外具有如下相同构造。色粉16是玻璃态化温度为60℃、软化温度为120℃、体积平均粒径为6μm的负带电性的绝缘性非磁性色粉。为了用该色粉获得用X-Rite公司制造的310测定的反射浓度测定值为1.4的图像浓度,需要5g/m2的色粉量。色粉16是含有玻璃态化温度为60℃且软化温度为120℃的聚酯(粘合树脂)、玻璃态化温度为50℃且软化温度为70℃的低分子聚乙烯蜡(脱模剂)、及各色颜料,含蜡量为色粉总量的7重量%、含颜料率为色粉总量的12重量%、其余部分为粘合树脂的聚酯。色粉16中含有的低分子聚乙烯蜡是玻璃态化温度及软化温度小于粘合树脂的聚酯的蜡。如果使用该蜡,即使在比粘合树脂的玻璃态化温度低的温度下,色粉之间的附着力、色粉和中间转印轮带21或记录介质8的附着力增加,因此在涂布液状物的定影液32时,可抑制定影液32引起的色粉流动、凝结等。进一步,当色粉中的蜡软化时,定影液32易于从存在蜡的部位渗透到色粉内部。因此,在涂布定影液32时,短时间内色粉全部软化及/或膨润,在转印到记录介质8时可获得充分的定影强度,色粉图像重叠产生的发色也变得充分。
中间转印部3包括中间转印轮带21、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支持辊25、26、27、轮带清洁器28。中间转印轮带21是被支持辊25、26、27架起、形成为环状的环状轮带状色粉图像载体,以和感光鼓11y、11m、11c、11b基本相同的圆周速度向箭头29的方向旋转。作为中间转印轮带21例如可使用厚100μm的聚酰亚胺薄膜。并且,为了对应于色粉图像或记录介质8表面的凹凸进行变形,可在聚酰亚胺表层设置弹性层。弹性层的厚度优选为0.5~2mm左右。进一步,为了防止软化/膨润状态的色粉16和中间转印轮带21的粘合力过高,也可在聚酰亚胺薄膜表面上设置以8∶2(重量比)的比例含有PTFE(聚四氟乙烯)和PFA(四氟乙烯和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的氟树脂组成物构成的厚20μm的覆盖层。为了调整作为中间转印轮带21的电阻值,也可向聚酰亚胺薄膜及覆盖层中配合炉黑、热裂法碳黑、槽法碳黑、石墨碳等导电材料。覆盖层表面变为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并且,中间转印轮带21的材料不限于以上,只要是不渗透定影液32的材料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在涂布了导电性涂料的聚碳酸酯、氟橡胶等薄膜上设置由PTFE及/或PFA、ETFE构成的覆盖层。并且,也可在轮带基材或轮带的弹性层上浸渍氟,提高覆盖层的脱模性。
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从中间转印轮带2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一侧开始以感光鼓11y、11m、11c、11b的顺序压接。中间转印轮带21与感光鼓11y、11m、11c、11b压接的位置是各色色粉图像的中间转印位置。通过中间转印轮带21,在和感光鼓11y、11m、11c、11b相对的位置上配置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
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是如下辊状部件:分别通过中间转印轮带21与感光鼓11y、11m、11c、11b相对,且压接到中间转印轮带21中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的相反面,并且通过驱动机构(未图示)可绕该轴线旋转地设置。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例如使用包括金属制轴体、及该金属制轴体表面上覆盖的导电层的辊状部件。轴体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轴体的直径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8~10mm。导电层由导电性弹性体等形成。导电性弹性体可使用该领域常用的装置,例如包括含有碳黑等导电性控制剂的EPDM、发泡EPDM、发泡聚氨酯等。
通过导电层,高压均匀地施加到中间转印轮带21上。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中,为了将感光鼓11y、11m、11c、11b表面上形成的色粉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轮带21上,通过恒压控制施加与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中间转印偏压。这样一来,感光鼓11y、11m、11c、11b上形成的黄、品红、青、黑色的色粉图像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上并重叠,形成多色色粉图像。但当仅输入黄、品红、青、黑色的一部分图像信息时,在作图单元10y、10m、10c、10b中,仅在和输入的图像信息的颜色对应的作图单元中形成色粉图像。
支持辊25、26、27设置成可通过驱动机构(未图示)绕轴心旋转,架起中间转印轮带21,向箭头29的方向旋转。支持辊25、26、27例如使用直径30mm及壁厚1mm的铝制圆筒体(管状辊)。支持辊25的内部设有加热部31,预加热中间转印轮带21及由中间转印轮带21承载的色粉图像。加热部31通过加热色粉图像提高色粉图像中的色粉16之间的粘合力,在中间转印轮带21的旋转方向上,从比支持辊25配置得靠下游一侧的定影液涂布部4向色粉图像涂布定影液时,可防止产生色粉16的流动、凝结等。即,加热部31用作色粉粘合力增强部。加热部31例如可使用卤素灯、红外线加热器等接收电力供给并发热的公知的加热部。提供到加热部31的电量可以根据色粉16的种类、中间转印轮带21的材质、厚度、处理速度等各种条件适当变更,但优选控制为:中间转印轮带21离开支持辊25时的轮带表面温度为90~120℃。支持辊26通过中间转印轮带21压接到下述转印定影辊30,形成转印定影辊隙部,并且电接地。支持辊26具有架起中间转印轮带21的功能,并且具有将中间转印轮带21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8上的功能。
轮带清洁器28是将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上的色粉图像在下述转印定影部5中转印到记录介质8后,去除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上残存的色粉的部件,包括:清洁刮刀28a,其通过中间转印轮带21与支持辊27相对设置,通过加压部(未图示)压接到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上,抓取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上的残存色粉等;以及色粉存储容器28b,存储被清洁刮刀28a抓取的色粉等。清洁刮刀28a例如可使用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例如聚氨酯橡胶)等构成的刮刀。
根据中间转印部3,感光鼓11y、11m、11c、11b上形成的色粉图像在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的预定位置上重叠并被转印,形成色粉图像。该色粉图像如下所述,通过定影液涂布部4被涂布定影液32,在将构成该色粉图像的色粉16变为软化/膨润状态后,在转印定影辊隙部中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8上。转印定影后残留在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载承载面21a上的色粉、偏移色粉、纸粉等通过轮带清洁器28被去除,色粉图像再次转印到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上。
定影液涂布部4是用于向中间转印轮带21上承载并传送来的未定影色粉图像涂布定影液32的静电雾化装置,在中间转印轮带21的旋转方向(箭头29的方向)上,设置在从色粉图像形成部2进行对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的转印位置开始、至转印定影部5进行色粉图像对记录介质8的转印定影位置(转印定影辊隙部)之间,包括定影液槽33、定影液传送部件35、施加电极36、相对电极37、空气流控制部件38。
定影液槽33支持施加电极36及相对电极37,在其垂直方向下部具有存储定影液32的定影液存储部34。进一步,在定影液槽33的短边方向上,设有空气流控制部件38的一侧的侧壁33b所相对的侧壁33a以越向垂直方向上方延伸就越靠近侧壁33b的方式弯曲,其前端部分具有中间转印轮带21上的色粉图像与该前端部分不接触即可通过的程度的间隔,设置成与中间转印轮带21隔离。并且,在侧壁33a的长度方向上,在施加电极36和侧壁33a接触的位置、及相对电极37与侧壁33a接触的位置之间,形成多个吸气孔40。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气孔40为方形,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形成为圆形、椭圆形、多角形等各种形状。定影液槽33通过定影液供给管(未图示)连接定影液供给泵(未图示)及定影液收容箱(未图示),根据定影液槽33内设置的液量检测传感器(未图示)的检测结果,从定影液收容箱补给定影液32,以使定影液存储部34中的定影液面的高度一定。并且,不限于此,也可是当定影液存储部34的定影液32被消耗时更换为新的定影液槽33的盒式。
定影液传送部件35是两端具有开口部且其内部具有与两端的开口部连接的定影液传送路径的中空棒状部件,由施加电极36支持,一个端部浸渍到定影液存储部34中存储的定影液32中,另一个端部的前端部面向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从一个端部向另一个端部利用毛细管现象等传送定影液32。并且,定影液传送部件35设置为,一个端部与定影液槽33的垂直方向的底面不接触。并且,定影液传送部件35设置为,至少另一个端部的前端部从施加电极36向定影液传送方向突出。并且,优选至少另一个端部的前端部形成为针状。这样一来,可使定影液32的液滴直径进一步变小,更有利于将定影液滴选择性地施加到色粉图像上。
并且,多个定影液传送部件35在定影液槽33的长度方向上排列为一列。相邻的定影液传送部件35的间隔可根据定影液传送部件35的另一端前端部的角度(定影液32的易扩散性)、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和定影液传送部件35的另一端前端部的距离、图像形成速度等各种条件适当选择。在本实施方式中,12个定影液传送部件35以20mm的间隔排列成一列。定影液传送部件35例如可使用棒状多孔质体、一个或多个毛细管等。棒状多孔质体包括将氧化铝、氧化锆等为主要成分的多孔质陶瓷形成为棒状的装置等。一般的多孔质陶瓷是绝缘体,但也可使用向由氧化铝、氧化锆等构成的多孔质氧化物中细微分散导电性陶瓷粒子的导电性多孔质陶瓷、半导电多孔质陶瓷等。毛细管例如可使用金属制毛细管、合成树脂制毛细管等。定影液传送部件35从浸渍在定影液32中的一个端部开始、至面向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的另一个端部,利用毛细管现象等传送定影液32。传送到另一个端部的定影液32在该前端部由于表面张力变为液滴,向外露出。该定影液32的液滴如下所述,通过施加电极36和相对电极37之间产生的电场而变为微小液滴,并通过空气流而传送。
施加电极36通过定影液槽33的短边方向的两个侧壁,在不接触定影液存储部34中存储的定影液32的液面的位置上被水平支持,在其长度方向上形成一列作为垂直方向的贯通孔的定影液传送部件插通孔(未图示),通过将定影液传送部件35插通到该定影液传送部件插通孔中,来支持定影液传送部件35。施加电极36可使用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装置。导电性材料例如包括含有合成树脂和碳黑、导电性晶须、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等导电材料的导电性树脂组成物、不锈钢等导电性金属等。施加电极36连接到高压发生装置(未图示),施加和色粉图像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加+5~6kV的电压。通过调整施加到施加电极36的电压,可适当选择微小液滴化的定影液32的量。
相对电极37通过定影液槽33的侧壁33a在和施加电极36相对、且与定影液传送部件35的另一端的前端部隔离的位置上被水平支持。并且,相对电极37使用从上方观察形成为网眼状的、形成垂直方向的通孔的定影液滴流过孔(未图示)的电极部件。该部件中的网眼(mesh)的粗糙度只要是定影液滴可无障碍地通过的粗糙度即可,没有特别限定。这样一来,含有定影液32的微小液滴的空气流向中间转印轮带21上的色粉图像流过。相对电极37的形成可使用和用于形成施加电极36的导电性材料相同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电极37使用网眼状的电极部件,但只要是可无障碍地通过定影液滴的具有垂直方向的通孔的电极部件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向施加电极36施加高压时,施加电极36和相对电极37之间产生电场,电场传送到定影液传送部件35的另一个前端部,集中到向外露出的定影液32的液滴。电场的集中程度在另一个前端部的形状为针状时变大。定影液32的液滴中被注入电荷,液滴的电荷超过雷利极限(Rayleigh limit)时,液滴变得不稳定,从液滴中释放出强烈带电的一个或多个微小液滴。该微小液滴跟随空气流动,通过微小液滴的电荷,并且进一步伴随空气流被控制为在下述空气流控制部件38中向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流动,从而使微小液滴选择性地施加到色粉图像上。
空气流控制部件38是在箭头39的方向上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持的辊状部件,在比定影液槽33靠中间转印轮带21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以如下方式设置:不妨碍其旋转且具有微小间隔地与定影液槽33的侧壁33b的上端部及相对电极37的水平方向的侧壁33b的侧端部隔离,并且具有空隙地与中间转印轮带21隔离。与中间转印轮带21的空隙例如为0.5~3mm左右。这样配置空气流控制部件38,可使其在箭头39的方向上旋转,并从吸气孔40吸入空气以产生空气流,进一步可将含有定影液32的微小液滴的空气流集中地导入到空气流控制部件38和中间转印轮带21之间的空隙。并且,中间转印轮带21上的色粉图像被传送到该空隙中,在此接收定影液32的微小液滴的施加,从而选择性地将定影液32的微小液滴施加到色粉图像,可使色粉图像膨润及/或软化。这种空气流控制部件38尤其在图像形成速度较快时有效。
定影液32是使色粉16软化及/或膨润的液状物。定影液32优选含有具有使色粉16软化及/或膨润的作用的有机化合物(以下称为“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及可溶解或分散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的溶剂成分。
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例如包括: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等醇类,丙酮、丁酮、甲基丁基甲酮、甲基异丁基甲酮、戊酮等酮类,甲乙醚、二乙醚、甲基丁醚、甲基异丁基醚、二甲醚等醚类,蚁酸、乙酸、丙酸、酪酸等羧酸类与甲醇、乙醇、丙醇等醇类形成的酯类等。其中,优选醚类及酯类,特别优选酯类。在醚类中,特别优选二乙醚。在酯类中优选乙酸乙酯、乙酸甲酯、蚁酸甲酯、蚁酸乙酯等,特别优选乙酸乙酯。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同时使用二种以上。
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具有挥发性,并且具有良好的使聚酯等色粉用粘合树脂软化及/或膨润的作用。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在定影液32中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从较大的范围适当选择,但优选占定影液32总量的1~50重量%,进一步优选占定影液32总量的5~50重量%,特别优选占定影液32总量的10~40重量%。如果低于1重量%,则色粉16的软化及/或膨润作用不充分,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8的定影强度有下降的危险。并且,当超过50重量%时,相对地溶剂成分的含量减少,从而使定影液32对色粉图像的渗透性下降,仅色粉图像的表层软化及/或膨润,因此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8的定影强度有下降的危险。
溶剂成分只要是可溶解或分散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的液体成分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但考虑到对色粉图像的渗透性等,优选氢氟醚。由于氢氟醚的表面张力及粘度较小,因此会良好地渗透到色粉粒子间、色粉和记录介质8的接触面等中。因此,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与氢氟醚一并被传送到色粉粒子间、及色粉和记录介质8的接触面等处,可使色粉瞬时软化及/或膨润。并且,氢氟醚的蒸发潜热较小,所以在室温下也可短时间内挥发,记录介质8的干燥加速。氢氟醚可以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包括:九氟丁基甲基醚、九氟异丁基甲基醚(C4F9OCH3)、九氟丁基乙基醚、九氟异丁基乙基醚(C4F9OC2H5)、1,1,2,2-四氟乙基2,2,2-三氟乙基醚(CHF2CF2OCH2CF3)等,氢氟醚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同时使用二种以上。氢氟醚在定影液32中的含量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较大的范围内适当选择,但优选占定影液32总量的50~99重量%,进一步优选占定影液32总量的50~95重量%,特别优选占定影液32总量的60~90重量%。如果低于50重量%,则定影液32对色粉图像的渗透性下降,仅色粉图像的表层的色粉软化及/或膨润,色粉图像对记录介质8的定影强度有下降的危险。另一方面,当超过99重量%时,相对地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变少,定影液32对色粉的软化/膨润作用下降,色粉图像对记录介质8的定影强度有变得不充分的危险。
定影液32除了色粉定影用化合物及溶剂成分外,也可添加保持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分散状态、提高定影液32与色粉的湿润性的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包括:脂肪酸衍生物硫酸酯、磷酸酯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杂环胺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氨基酸酯、氨基酸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聚氧化亚烷基烷基醚,聚氧化亚烷基烷基胺等。
通过定影液涂布部4,利用空气流控制部件38的旋转而从吸气孔40导入到定影液槽33内的空气流在定影液槽33内形成,跟随处于和色粉图像相反电位的带电状态的定影液32的微小液滴,集中到空气流控制部件38和中间转印轮带21之间的空隙,将定影液32的微小液滴选择性地施加到传送到此的色粉图像上,使色粉图像膨润及/或软化。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定影液涂布部4使用静电雾化装置,但不限于此,也可使用利用喷墨头、超声波振荡器等的涂布装置。
转印定影部51包括支持辊26、和转印定影辊30。转印定影辊30通过中间转印轮带21压接到支持辊26,且可绕轴线旋转地设置,是主要作为加压辊起作用的辊状部件。转印定影辊30可使用本领域常用的辊,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在直径10mm的芯棒外周设置厚4mm的聚氨脂橡胶层的辊状部件。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印定影辊30以5N/cm的线压通过中间转印轮带21挤压支持辊26。作为支持辊26和转印定影辊30的压接部的转印定影辊隙部中被传送了由中间转印轮带21承载的处于软化/膨润状态的色粉图像时,与其同步,从下述记录介质供给部6传送记录介质8,色粉图像和记录介质8重叠并挤压,被转印及定影。该色粉图像如上所述处于软化/膨润状态,因此通过挤压附着到记录介质8上。此时,当记录介质8是纸类时,色粉图像牢固地进入到纸纤维中,与此同时色粉粒子之间融合,色粉图像表面变得平滑。结果可获得通过减法混色具有良好发色性和表面光泽性的高品位的彩色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间转印轮带21表面上设置与色粉16的附着力小的氟树脂层时,色粉图像全部转印到记录介质8上。并且,中间转印轮带21在氟树脂层的下层设置弹性层时,随着记录介质8表面的凹凸而变形,因此色粉图像也可接触到记录介质8的凹部,可获得均匀的转印定影图像。此时,为了辅助色粉图像的转印定影,像转印定影辊30一样,使用在表面上设置配合了碳等导电材料而成的聚氨酯橡胶层而使表面具有导电性的转印定影辊,也可向芯棒施加例如+1kV的电压。这样一来,中间转印轮带21上的色粉图像能够更顺利地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8。
记录介质供给部6包括记录介质盒42、拾取辊43、定位辊44a、44b。记录介质盒42存储记录介质8。记录介质8例如包括普通纸、铜板纸、彩色复印专用纸、OHP(高架投影仪)用胶片、名信片等。大小包括A3、A4、B4、B5、名信片尺寸等。拾取辊43将记录介质8一页页传送到传送路径P。定位辊44a、44b是彼此压接设置的一对辊状部件,与中间转印轮带21上的多色色粉图像传送到转印定影辊隙部同步,将记录介质8传送到转印定影辊隙部。通过记录介质供给部6,记录介质盒42内存储的记录介质8由拾取辊43一页页传送到传送路径P,进一步通过定位辊44a、44b传送到转印定影辊隙部。
扫描部7包括原稿台41、光源(未图示)、CCD传感器9。原稿台41的上面放置应复印的原稿。原稿台41使用由透明玻璃等透明性材料构成的板状部件。光源对原稿台41上放置的原稿进行照明。CCD传感器9对由光源照明的原稿发出的反射光进行光电转换,将图像信息(图像信号)转换成反射光。CCD传感器9具有转换部、转送部以及输出部,在转换部将作为反射光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在转送部与时钟脉冲同步将电信号依次转送到输出部,在输出部将电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进行放大、低阻抗化后输出。对这样获得的模拟信号进行公知的图像处理而转换为数字信号。由扫描部7读取的原稿的图像信息传送到控制图像形成装置所有动作的控制单元90,在进行完各种图像处理后,暂时存储在存储器中,根据输出命令读出存储器内的图像,转送到光扫描单元13,在作为记录介质8的记录纸张上形成图像。
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有控制单元90。控制单元90例如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空间的上部,包括控制部、计算部、和存储部,并包括由具有中央处理装置(CPU)的微机等实现的处理电路。控制单元90的存储部中被输入有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表面配置的操作面板(未图示)进行的图像形成命令、来自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各处配置的传感器(未图示)等的检测结果、及来自外部设备的图像信息等。计算部根据输入的各种数据(图像形成命令、检测结果、图像信息等)进行判断。根据计算部的判断结果从控制部发送控制信号。这样一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动作。存储部可使用该领域中常用的装置,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HDD)等。外部设备可使用可进行图像信息的形成或取得、且可与图像形成装置电连接的电气/电子设备,例如包括计算机、数码相机、电视、视频记录器、DVD记录器、传真装置等。控制单元90含有上述处理电路的同时含有电源,电源不仅向控制单元90,也向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的各装置提供电力。
图像形成装置1可包括移动部45、和移动控制部。移动部45可沿中间转印轮带21移动地支持定影液涂布部4。移动控制部根据和色粉图像相关的信息(色粉图像形成区域的大小、色粉图像形成区域中的色粉附着面积比例、色粉图像的层数等)、及设定的处理速度及定影液涂布量,控制移动部45对定影液涂布部4的移动,适当变更定影液涂布部4对定影液32的涂布位置。此时,移动控制部使用控制单元90。在控制单元90的存储部中,色粉图像信息、处理速度及定影液涂布量与定影液32的涂布位置的关系作为数据表输入。其中,定影液32的涂布位置是指从定影液32涂布后经过多少时间到达转印定影辊隙部。控制单元90的计算部从存储部取出色粉图像信息、处理速度及定影液涂布量,进一步根据上述数据表判断定影液32的最佳涂布位置。控制单元90的控制部根据计算部的判断结果,向驱动移动部45的驱动机构(未图示)发送控制信号,通过移动部45将定影液涂布部4移动到最佳涂布位置。因此,通过含有移动部45和移动控制部的构造,易于实现转印定影辊隙部中的色粉图像的粘合力B>粘合力A的状态。
进一步,如果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控制定影液涂布量,则更容易实现转印定影辊隙部中的色粉图像的粘合力B>粘合力A。定影液涂布量的控制在定影液涂布部4中通过变更空气流控制部件38的旋转速度来进行。一般情况下,空气流控制部件38的旋转速度越快,越增加定影液涂布量。控制单元90成为定影液涂布量控制部。控制单元90的存储部中,图像信息及空气流控制部件38的旋转速度与定影液涂布量的关系作为数据表输入。并且,预定的色粉图像形成区域中的色粉实际附着的面积比例与定影液32的最佳涂布量关系、以及色粉图像的层数和定影液32的最佳涂布量的关系也作为数据表输入。并且,色粉图像形成区域是指根据进行图像形成的记录介质的大小按照各图像形成装置设定的图像形成可能的范围。在控制单元90的计算部中,从输入到存储部中的图像信息的数据中取出色粉图像形成区域中的色粉附着面积比例、色粉图像的层数,并根据该值从存储部的数据表中判断最佳涂布量,进一步判断用于获得最佳涂布量的空气流控制部件38的旋转速度。控制单元90的控制部根据计算部的判断结果,将控制信号发送到向使空气流控制部件38旋转的驱动机构(未图示)提供电力的电源(未图示),控制空气流控制部件38的旋转速度。这样一来,可根据中间转印轮带21上承载的色粉图像适当变更定影液涂布量,可在粘合力B>粘合力A的状态下将色粉图像提供到转印定影辊隙部。
控制单元90根据和色粉图像相关的信息(色粉图像形成区域的大小、色粉图像形成区域中的色粉附着面积比例、色粉图像的层数等),适当选择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各处理速度(主要是感光鼓11及中间转印轮带21的处理速度),从而在转印定影辊隙部中控制色粉图像成为粘合力B>粘合力A的状态。即,其也作为处理速度控制部起作用。处理速度也可是旋转速度。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90的存储部中,和色粉图像相关的信息、定影液涂布量、及处理速度的关系作为数据表进一步被输入。控制单元90的控制部从存储部取出判断时设定的定影液涂布量,进一步从存储部取出色粉图像为几层的数据,根据上述数据表选择处理速度,控制感光鼓11及中间转印轮带21的旋转驱动。感光鼓11的旋转驱动由感光鼓11的驱动机构控制,中间转印轮带21的旋转驱动由支持辊25、26、27的驱动机构控制。通过使用该处理速度控制部,也可实现转印定影辊隙部下的色粉图像中的粘合力B>粘合力A。
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由色粉图像形成部2根据图像信息形成的色粉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轮带21,在接受由支持辊25进行的预热后,通过定影液涂布部4涂布定影液32,色粉膨润及/或软化,在转印定影部5中,实现粘合力B>粘合力A的关系,色粉图像切实地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8上。
图5是概要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50的构造的截面图。图6是放大表示图5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50的主要部件(特别是下述定影液涂布部51)的构造的截面图。图像形成装置50类似于图像形成装置1,对对应的部分标以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图像形成装置50的特征在于,以中间转印部3a取代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中间转印部3。并且,图像形成装置50的特征在于,以定影液涂布部51取代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定影液涂布部4。
中间转印部3a的特征在于具有:中间转印轮带21、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支持辊25、26、27及轮带清洁器28,并且具有温度检测部52。温度检测部52在中间转印轮带21的旋转方向(箭头29的方向)中的、比支持辊25靠下游一侧、且比定影液涂布部51靠上游一侧的位置上,接近或接触到与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温度检测部52检测中间转印轮带21的表面温度。温度检测部52例如使用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部52的检测结果输入到控制图像形成装置50的所有动作的控制单元90中。
温度检测部52的检测结果被输入到控制单元90的存储部。进一步,存储部中输入中间转印轮带21中设定的表面温度的值。控制单元90的计算部取出温度检测部52的检测结果及中间转印轮带21中设定的表面温度值,判断哪个值高。控制单元90的控制部根据计算部的检测结果小于所设定的表面温度值这一判断结果,将控制信号发送到向加热部31提供电力的电源(未图示),控制从该电源到加热部31的电力供给动作。一般情况下控制为:中间转印轮带21离开支持辊25时的中间转印轮带21的表面温度为90~120℃。温度检测部52的设置位置与中间转印轮带21离开支持辊25的位置稍微偏离,例如提前测定两个位置间的中间转印轮带21的温度下降,校正温度检测部52的检测结果,从而易于实施温度控制。
定影液涂布部51包括定影液存储器53、涂布辊54、限制辊55、以及去除刮刀56。定影液存储器53是具有内部空间的容器状部件,在该内部空间存储定影液32,且在面向中间转印轮带21的侧面形成开口部。涂布辊54是下述辊状部件:在定影液存储器53面向中间转印轮带21的开口部中,与中间转印轮带21压接,其一部分浸渍到定影液存储器53中存储的定影液32中,且通过驱动机构(未图示)可向箭头54a的方向旋转地设置。涂布辊54使用包括芯棒、在芯棒表面上形成的弹性层、和弹性层表面上形成的亲水性层的辊。弹性层例如使用硅橡胶、氟橡胶、聚氨酯橡胶等。亲水性层例如使用进行了亲水处理的PTFE等。进一步,涂布辊54的构成可以是至少其表面层含有与下述定影液32的湿润性良好的材料。该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包括氧化铝等金属、亲水性树脂、亲水性橡胶材料等。通过设置该亲水性的表面层,可将定影液32作为薄层保持,即使是少量的定影液32也可在较大范围涂布,因此可降低定影液32的消耗量,并且可防止过剩的定影液32使未定影的色粉流动,扰乱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以下辊作用涂布辊54:在直径12mm的芯棒上设置由具有弹性的硅橡胶构成的弹性层,获得外径20mm的辊,进一步在弹性层的表面设置由进行了亲水性处理的PTFE构成的厚10μm的亲水性层。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涂布辊54以0.5N/cm的压力压接到中间转印轮带21。进一步涂布辊54相对于中间转印轮带21的旋转速度以慢2%的速度旋转。
限制辊55是以下辊状部件:在定影液存储器53面向中间转印轮带21的开口部中,压接到涂布辊54表面且可通过驱动机构(未图示)在箭头55a的方向上旋转地设置,将涂布辊54表面附着的定影液32限制为适量。并且,涂布辊54和限制辊55例如由单一的齿轮列驱动,并以一定的圆周速度比旋转。限制辊55例如使用金属制辊。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外径12mm的不锈钢制辊。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辊55以涂布辊54的圆周速度的1/2的圆周速度,在与涂布辊54的压接部中表面向相反方向移动的方向、即箭头55a的方向上旋转。去除刮刀56是一端由定影液存储器53支持、且另一端压接到限制辊55表面地设置,去除限制辊55表面的定影液32的板状部件。去除刮刀56使用厚40μm的不锈钢制板。
根据定影液涂布部51,首先涂布辊54在定影液存储器53的定影液32中旋转,从而使定影液32附着到涂布辊54的表面。该定影液32通过限制辊55被限制为具有一定厚度的薄层。该定影液层在涂布辊54和中间转印轮带21的压接部中,移动到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上。此时,涂布辊54上的定影液32的大约1/2移动到色粉图像承载面21a的表面。中间转印轮带21上的色粉图像如下所述被加热,变为色粉16之间的粘合力提高的状态。因此,即使接触涂布定影液32,色粉图像的色粉16也不会附着到涂布辊54上。在色粉图像中通过涂布的定影液32,色粉16膨润/软化,在保持该状态的情况下传送到转印定影辊隙部,并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8。
并且,可设置使定影液涂布部51可沿中间转印轮带21移动地支持的移动部45、及移动控制部。移动控制部的构造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移动控制部相同。并且,可设置定影液涂布量控制部,其控制定影液涂布部51对色粉图像的定影液涂布量。控制单元90作为定影液涂布量控制部。定影液涂布量控制部除了控制涂布辊54的旋转速度,以替代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定影液涂布量控制部中控制空气流控制部件38的旋转速度以外,可以同样的构造来实施。涂布辊54表面承载的定影液量总是一定的,因此涂布辊54的旋转速度可根据色粉图像变更,从而可控制涂布到色粉图像的定影液涂布量。涂布辊54的旋转速度可与定影液涂布部4中的空气流控制部件38的旋转速度的控制一样来控制。进一步,除了涂布辊54的旋转速度外,也可适当变更涂布辊54对中间转印轮带21的抵接压力,从而控制定影液涂布量。利用可沿中间转印轮带21移动地支持定影液涂布部51的移动部45,进行抵接压力的调整。
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50中,支持辊25内部设置的加热部31作为色粉粘合力增加部起作用。加热部31设置在中间转印轮带21的旋转方向(箭头29的方向)中的定影液涂布部51的上游一侧。定影液涂布部51具有向中间转印轮带21上的色粉图像接触涂布定影液32的构造。因此,当色粉图像中的色粉16之间的粘合力较低时,色粉16附着到定影液涂布部51的涂布辊54上,色粉图像可能会紊乱。因此,将加热部31配置在比定影液涂布部51靠上游的一侧,对色粉图像进行预热,则色粉16之间的粘合力变高,即使使涂布辊54接触,也可防止色粉图像紊乱。
图7是概要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61的构造的截面图。图像形成装置61和图像形成装置1类似,对对应的部分标以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图像形成装置61的特征在于具有中间转印部3b,以取代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中间转印部3,其他构造和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中间转印部3b的特征在于,具有:中间转印轮带21、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支持辊25、26、27、及轮带清洁器28,并具有第二加热部62。第二加热部62在中间转印轮带21的旋转方向中的支持辊25和定影液涂布部4之间,面向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设置。第二加热部62加热中间转印轮带21表面的色粉图像。这样一来,从定影液涂布部4向色粉图像涂布定影液2时,能够进一步在色粉图像中产生色粉16的流动、凝结等,防止色粉图像产生紊乱。第二加热部62例如使用卤素灯。
图8是概要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63的构造的截面图。图像形成装置63和图像形成装置50类似,对对应的部分标以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图像形成装置63的特征在于,替代图像形成装置50中的中间转印部3a及转印定影部5,分别具有中间转印部3c及转印定影部5a,并且定影液除此以外的构造和图像形成装置50一样。中间转印部3c除了在支持辊25内部不配置加热部、且不配置中间转印部3a中的温度检测部52以外,是和中间转印部3a相同的构造。转印定影部5a包括支持辊26、中间转印辊64、以及转印定影辊30。中间转印辊64是一方面通过中间转印轮带21与支持辊26压接,另一方面与转印定影辊30压接,通过驱动机构(未图示)可绕轴线旋转设置的辊状部件,在其内部配置加热部31。并且,定影液涂布部51设置成其涂布辊54压接到中间转印辊64表面。根据转印定影部5a,由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承载、并传送到支持辊26和中间转印辊64的压接部的色粉图像接受加压或加压及电压的施加,转印到中间转印辊64表面,接受加热部31的加热,色粉16之间的粘合力增加,在该状态下,接受定影液涂布部51进行的定影液32的接触涂布,色粉16变为软化/膨润状态,在中间转印辊64和转印定影辊30的压接部中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8上。
图9是概要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65的构造的截面图。图像形成装置65和图像形成装置1类似,对对应的部分标以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图像形成装置65的特征在于,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造中,还含有定影液涂布部51。定影液涂布部51被设置成:在中间转印轮带21的旋转方向(箭头29的方向)上的定影液涂布部4的下游一侧、且转印定影辊隙部的上游一侧的位置上,涂布辊54压接到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上。通过图像形成装置65,由中间转印轮带21承载的色粉图像通过支持辊25中内置的加热部31预热后,接受定影液涂布部4对定影液32的非接触涂布,在其中含有的色粉16开始软化/膨润,色粉16之间的粘合力提高的状态下,接受定影液涂布部51进行的定影液32的接触涂布,色粉16充分软化/膨润,在该状态下传送到转印定影辊隙部,并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8。加热部31进行预热主要用于防止定影液涂布部4涂布定影液32时产生色粉16的流动、凝结等。定影液涂布部4涂布定影液32主要用于提高色粉16之间的粘合力,防止定影液涂布部51涂布定影液32时色粉附着到涂布辊54上而导致色粉图像紊乱。因此,定影液涂布部4涂布定影液32的涂布量可少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涂布量。定影液涂布部51涂布定影液32主要用于使构成色粉图像的色粉16充分软化/膨润到适于转印定影的程度。
在本说明书中,粘合力A(中间转印轮带21和色粉的粘合力)及粘合力B(记录介质8和色粉的粘合力)根据JIS Z 0237的“粘合胶带/粘合片试验方法”,求得对试验板使用180度剥离法(25mm宽,测定条件:23±2℃、50±5%RH)的粘合力。其中试验板是指中间转印轮带21及记录介质8。具体的测定方法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实验例1)
(粘合力A的测定)
粘合力A利用图10所示的粘合力测定装置70进行测定。图10是表示测定粘合力A的粘合力测定装置70的构造的概要的部分截面图。粘合力测定装置70包括:压接辊71、72;定影液接触涂布部73;传送轮带76;支持辊84、85;以及第一记录介质放置部(未图示)。压接辊71通过驱动机构(未图示)可旋转地设置,以处理速度117mm/sec旋转。压接辊72以面压约29.42Pa(3kg/cm2)压接到压接辊71上,与压接辊71一并形成加压辊隙部,并根据压接辊71的旋转驱动而从动旋转。定影液接触涂布部73是将定影液32浸渍到海绵辊中,对色粉图像的定影液涂布量为0.3mg/cm2。这是三层色粉图像的定影所涂布的量。
在传送轮带76粘贴有表面形成色粉图像74的半导电性轮带片(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中间转印轮带21材质相同,宽50mm,长150mm),并传送到加压辊隙部。在传送中途,通过定影液接触涂布部73将定影液32涂布到传送轮带76上的色粉图像74上。色粉图像74是宽25mm、长150mm的实色粉图像,制作成青单层色粉图像(色粉附着量0.35mg/cm2)、及青、品红及黄色三层色粉图像(色粉附着量1.05mg/cm2)二种。色粉图像74形成到半导电性轮带片75是在图5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50中通过将半导电性轮带片75粘贴到中间转印轮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上来进行,表面形成有色粉图像74的半导电性轮带片75在通过内置加热部31的支持辊25表面后、接触到定影液涂布部51的涂布辊54为止的期间,从图像形成装置50被取出,并被粘贴到传送轮带76上。
第一记录介质放置部中放置粘贴了粘合胶带77(宽25mm、长125mm、粘合力20N/25mm)的记录介质78。记录介质78使用单位面积重量为64g/m2的纸。并且,传送轮带76中的半导电性轮带片75的粘贴位置、及记录介质78中的粘合胶带77的粘贴位置被决定为:在加压辊隙部中传送轮带76和记录介质78被重叠加压时,半导电性轮带片75和粘合胶带77变为相同位置。记录介质78到加压辊隙部的传送通过旋转压接辊71、72并牵引来进行。
使用具有这种构造的粘合力测定装置70,通过加压辊隙部重叠半导电性轮带片75和记录介质78并加压,如图11所示,粘贴粘合胶带77、及由涂布了定影液32并膨润/软化了的色粉16构成的色粉层79,成为测定用样品80。通过加压辊隙后,停止传送轮带76,从涂布定影液32开始经过预定时间(0.1、0.2、0.3、0.5、0.7、1.0、1.5秒)后,使记录介质78的自由端折叠180度,以处理速度117mm/sec剥离。测定从此时的半导电性轮带片75剥离粘贴了色粉层79的记录介质78所需的负荷。图11是概要表示粘合力A测定用样品的构造的截面图。图12是表示JIS Z-0237中规定的180度剥离法的概要截面图。重复三次相同操作,将三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中间转印轮带-色粉层之间的粘合力A。青一层色粉图像的结果表示在图15中,青、品红及黄色三层色粉图像的结果表示在图16中。
(粘合力B的测定)
图13是表示进行粘合力B的测定的粘合力测定装置70的概要的部分截面图。图14是概要表示粘合力B测定用样品83的构造的截面图。如图13所示,使用粘合力测定装置70,将粘合胶带77粘贴到半导电性轮带片75上,在粘合胶带77表面上形成色粉图像74,并且记录介质78的表面上除了粘贴粘合胶带77以外,与制造粘合力A测定用样品一样,制造出图14所示的测定用样品83。测定用样品83是以传送轮带76、半导电性轮带片75、粘合胶带77、通过涂布定影液32而膨润/软化的色粉层79、记录介质78的顺序层积的层积体。从涂布定影液32开始经过预定时间(0.1、0.2、0.3、0.5、0.7、1.0、1.5秒)后,使记录介质78的自由端折叠180度,以处理速度117mm/sec剥离。测定从此时的色粉层79剥离记录介质78所需的负荷。重复三次相同操作,将三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中间转印轮带-色粉层之间的粘合力B。青一层色粉图像的结果表示在图15中,青、品红及黄色三层色粉图像的结果表示在图16中。图15及图16是表示对色粉图像涂布定影液后的时间和粘合力(粘合力A、粘合力B)的关系的图表。
从图15及图16可知,在图像形成装置50的构造中,在形成单层色粉图像(在此为青单层色粉图像)时,变为粘合力B>粘合力A的点是涂布定影液32后0.2~0.5秒之间、或经过1.0秒以上时。并且,形成三层色粉图像(在此为青、品红及黄色三层色粉图像)时,变为粘合力B>粘合力A的点是涂布定影液32后经过0.2秒以上时。此时的粘合力B的值为5~15(N/25mm)。这样一来,在粘合力B>粘合力A的点下,为了将处于膨润/软化状态的色粉图像传送到转印定影辊隙部并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8上,根据中间转印轮带21的旋转驱动的处理速度,适当选择定影液涂布部4对色粉图像的定影液涂布位置即可。
(实验例2)
使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形成色粉图像,使定影液涂布量为1.2mg/cm2,除了使用单位面积的重量为52g/m2的记录介质外,和实验例1一样测量三层色粉图像的粘合力A及粘合力B。三层色粉图像的结果如图17所示。图17是表示对色粉图像涂布定影液后的时间和粘合力(粘合力A、粘合力B)的关系的图表。根据图17,粘合力B总是大于粘合力A。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造中,通过选择定影液涂布量及/或记录介质8的种类,明显可实现粘合力B>粘合力A。
(实验例3)
除了使定影液涂布量为0.16mg/cm2以外和实验例1一样,测量单层色粉图像及三层色粉图像的粘合力A及粘合力B。单层色粉图像的结果如图18所示,三层色粉图像的结果如图19所示。图18及图19是表示对色粉图像涂布定影液后的时间和粘合力(粘合力A、粘合力B)的关系的图表。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定影液涂布量是单层色粉图像的定影中的最佳量。形成单层色粉图像时,变为粘合力B>粘合力A的点是涂布定影液32后经过0.2秒之后。另一方面,形成三层色粉图像时,可知粘合力B大于粘合力A。
根据以上结果,对于通过定影液涂布部4或定影液涂布部51接受定影液32的涂布的色粉图像,为了在转印定影辊隙部中获得粘合力B>粘合力A的状态,需要根据色粉图像的层数变更定影液涂布量。这可通过上述定影液涂布量控制部来进行。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或主要特征的前提下可以各种方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从各种角度而言仅是单纯的示例,本发明的范围如权利要求范围所示,不受说明书正文的任何约束。并且,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变形、变更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色粉图像形成部,形成色粉图像;
色粉图像承载部,包括在表面上承载由色粉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色粉图像并旋转的色粉图像载体;
转印部,将色粉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定影液涂布部,向色粉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涂布具有使色粉软化作用的定影液,
移动部,可沿色粉图像载体移动地支持定影液涂布部;以及
移动控制部,控制移动部移动定影液涂布部的移动位置,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控制部控制上述移动部对上述定影液涂布部的移动而改变定影液的涂布位置,从而改变从上述定影液涂布部向上述色粉图像进行定影液涂布后到由上述转印部进行上述色粉图像向上述记录介质的转印所经过的时间,以使得将在上述色粉图像载体上被涂布了定影液的上述色粉图像转印到上述记录介质时,色粉和上述色粉图像载体的粘合力A(N/25mm)小于色粉和上述记录介质的粘合力B(N/2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色粉图像载体的旋转方向中比转印部靠上游一侧,对色粉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进行加热的加热部及/或对色粉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进行加压的加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色粉图像载体是表面具有含氟树脂层的环形轮带状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色粉图像载体是含有弹性层的环形轮带状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影液涂布量控制部,控制定影液涂布部向色粉图像的定影液涂布量。
CN2007101029295A 2006-05-11 2007-05-11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12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33112 2006-05-11
JP2006133112A JP4216296B2 (ja) 2006-05-11 2006-05-11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33112 2006-05-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1291A CN101071291A (zh) 2007-11-14
CN101071291B true CN101071291B (zh) 2010-06-09

Family

ID=38685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292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1291B (zh) 2006-05-11 2007-05-11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34237B2 (zh)
JP (1) JP4216296B2 (zh)
CN (1) CN1010712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28625C2 (nl) * 2005-03-24 2006-09-27 Ideepak Holding B V Verbeterde sealinrichting voor het door middel van warmte aan elkaar sealen van foliemateriaal.
JP4948290B2 (ja) * 2007-06-29 2012-06-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
US8244145B2 (en) * 2007-08-29 2012-08-1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image processing member determined by method of evaluating distribution of adhesion forces of toner thereto
JP5065181B2 (ja) * 2008-06-30 2012-10-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液を用いた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48555B2 (ja) * 2009-09-14 2013-1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8543031B2 (en) * 2010-12-02 2013-09-24 Xerox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reconditioning
JP2013120213A (ja) * 2011-12-06 2013-06-1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358424B1 (en) 2015-09-30 2020-04-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1114A (en) * 1991-04-22 1994-09-27 Hitachi,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copying apparatus having ribbon-shaped toner image carrier
JP2002123114A (ja) * 2000-10-19 2002-04-2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
JP4009513B2 (ja) 2002-09-20 2007-11-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72030B2 (ja) 2003-03-27 2007-0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方法、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33866A (ja) 2003-05-08 2004-11-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153518B2 (ja) * 2004-12-17 2008-09-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268404A 2002.09.18
JP特开2004-109751A 2004.04.08
JP特开2004-294847A 2004.10.21
JP特开2006-84567A 2006.03.3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1291A (zh) 2007-11-14
JP4216296B2 (ja) 2009-01-28
US20070264058A1 (en) 2007-11-15
US7734237B2 (en) 2010-06-08
JP2007304356A (ja) 2007-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129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69787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heating and fixer fluid applying sections
CN100561367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59299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73362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47322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5120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56166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定影液涂布辊
CN100511023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323196A (ja) 定着液塗布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49420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3653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854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9142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8732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931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873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1916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7458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161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16379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