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9420C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9420C
CN100449420C CNB2005101339339A CN200510133933A CN100449420C CN 100449420 C CN100449420 C CN 100449420C CN B2005101339339 A CNB2005101339339 A CN B2005101339339A CN 200510133933 A CN200510133933 A CN 200510133933A CN 100449420 C CN100449420 C CN 10044942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bath
toner image
toner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339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90183A (zh
Inventor
朝仓建治
山名真司
龟井幸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90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0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94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942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把液状定影液涂抹到色粉图像并定影到记录介质上时,在涂抹时不会产生色粉的流动、凝结,记录介质不会产生卷曲、褶皱等,且可降低定影液及电力消耗量,并且即使是多色的色粉图像也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定影。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色粉图像形成部(2)、中间转印部(3)、二次转印部(4)、加热部(5)、定影液涂抹部(6)、和记录介质供给部(7),其中,在由加热部(5)对在其表面承载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8)进行加热后,由定影液涂抹部(6)将定影液(9)涂抹到该色粉图像上并进行定影。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中广泛采用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在表面形成含有光导电性物质的感光层的感光体,向感光体表面附以电荷并使之均匀带电,之后在各种成像步骤中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将该静电潜影通过由显影单元提供且含有色粉的显影剂显影,做成色粉图像,并将该色粉图像直接转印到纸张等记录介质上,或暂时转印到中间转印介质后、进一步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并且,为了使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一般通过利用含有加热部的显影辊等的热定影方式的定影单元,对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及加压。
作为热定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包括以下装置:用加热辊张架作为中间转印介质的中间转印带,对中间转印带、及中间转印带上形成的色粉图像进行加热,在加热状态下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上(例如参照特开平10-63121号公报)。特开平10-63121号公报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消耗电力较少的特征。但是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不进行记录介质的加热,因此在转印定影时如果色粉图像和记录介质接触,则色粉图像的温度下降,从而产生色粉图像未定影、偏移等图像缺陷。
并且,如特开平10-63121号公报那样,还提出了如下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特开2004-151626号公报):对中间转印带上的色粉图像进行加热,并且也对使色粉图像转印定影前的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在加热状态下将色粉图像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
在特开2004-151626号公报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虽然色粉图像向记录介质的定影力得到提高,但不仅要加热色粉图像,而且也加热记录介质,并且色粉图像及记录介质的加热需要热容量大的加热部,因此在现状下,消耗电力变大,占据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全部消耗电力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作为防止地球温室化的对策,要求节能化,且随着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广泛使用,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要求降低将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时的消耗电力。并且,在热定影方式中,如上所述,在装置内部使用加热部,装置内部变为高温,因此需要提高构成部件的耐热性,材料成本增加。并且,在热定影方式中,由于定影部分如果不上升到预定的温度就无法进行定影,因此具有到达预定的温度为止的时间、即预热时间变长的倾向。进一步,在热定影方式中,还存在多色色粉图像到记录介质定影与单色色粉图像的定影相比需要时间的问题。因此,要求缩短多色色粉图像的定影时间。
鉴于以上要求,公知有湿式定影方法,该方法使用含有水、和可溶解或分散于水且具有使色粉软化或膨胀作用的液体的定影液。在该方法下,通过涂抹定影液使由软化或膨胀状态的色粉构成的色粉图像附着到记录介质上,通过加压使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湿式定影方法与热定影方式相比所消耗电力非常少,因此从节能的角度出发是有用的方法。并且,从多色色粉图像定影时间的角度出发,由于无需大量的热量,因此与热定影方法相比,可缩短定影时间。因此,针对湿式定影方法的进一步改善提出了各种方案。
例如提出以下定影装置:对于承载在中间转印介质或记录介质上的色粉图像,从具有多个细微孔的定影液喷出部仅向色粉附着部分涂抹定影液,对涂抹的定影液进行加热(例如参照特开2004-109747号公报)。即,在该定影装置中,采用在将定影液涂抹到中间转印介质或记录介质上的色粉图像后进行加热的方式。但是,未定影的色粉图像在室温下,色粉粒子不具有物理或化学耦合力,仅仅是集合的块。因此,当直接向未定影的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这样的液状物,则色粉粒子会软化及/或膨胀,容易引起色粉粒子的流动或凝结。其结果是,定影后的图像边缘产生渗透,并且在应为均匀的半色调部分产生不均匀,无法获得高品位画质的图像。当然,在发生色粉粒子的流动或凝结后即使进行加热,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并且,在特开2004-109747号公报的定影装置中,在使中间转印介质承载色粉图像时,向作为中间转印介质的中间转印带实施氟处理等防水处理,因此即使向该中间转印体涂抹定影液,定影液也仅存在于色粉部分(图像部),在不存在色粉图像间的色粉的部分(非图像部)定影液不会存留。但是,当向记录介质局部涂抹定影液时,由于在图像部产生伸缩,在非图像部不产生伸缩,因此无法避免以图像部为中心的褶皱的产生。特别是作为记录介质,当使用把分散到水中的纤维组合而做成的记录纸张时,这一倾向较为明显。当然,如果涂抹色粉膨胀所必须的最低限量的定影液,则不会产生这种问题,但由于最低限量是极其微小的量,因此很难正确地计量最低限量。并且,当仅向色粉附着部分涂抹定影液时,在色粉附着部分周围的非图像部,因模糊而附着的色粉未被定影,而残留在记录介质上,会弄脏手或衣服等。
并且,在特开平10-63121号公报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将处于加热状态的转印带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定影到非加热的记录介质时,可考虑向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但是,如特开平10-63121号公报所述,当转印定影时不进行热供给且不采用其他特别的对策时,为了提高色粉图像和记录介质的附着力及色粉粒子之间的附着力,需要大量的定影液。当大量使用定影液时,无法避免记录介质上产生褶皱或弯曲等。并且,需要频繁地补给定影液,或者需要大容量的定影液存储罐,从而有损于维护性能或装置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在利用液状的定影液将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时,不会产生色粉的流动、凝结所引起的色粉图像混乱,记录介质不会产生弯曲或褶皱等,且可降低定影液及热能的消耗量,进一步即使对多色色粉图像也可以较短的时间定影,消耗电力小。
本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图像形成部;将由色粉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部;对记录介质表面加热的加热部;和定影液涂抹部,向记录介质的表面涂抹定影液,所述定影液通过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使色粉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其中,设置加热部及定影液涂抹部,以在由定影液涂抹部对记录介质涂抹定影液之前、或在涂抹定影液中,由加热部对记录介质表面进行加热。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色粉图像形成部、将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转印部、对记录介质上的色粉图像进行加热的加热部、和向记录介质上的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的定影液涂抹部,其中,在由定影液涂抹部对记录介质表面涂抹定影液之前或在涂抹定影液中,由加热部对记录介质表面进行加热。
该图像形成装置,由于用一个加热部对承载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即色粉图像和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因此可使色粉图像及记录介质以较少的热量且较短的时间加热到适于使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的温度。并且,在本发明的装置中,由于在加热完承载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后或加热的同时将定影液涂抹到色粉图像上,因此色粉图像及记录介质的温度适度上升,使涂抹后的定影液的液温上升,并且定影液向色粉图像的扩散及渗透也较快。其结果是,构成色粉图像的几乎全部色粉的软化及/或膨胀在瞬间发生,可防止色粉的流动、凝结,在短时间内色粉图像和记录介质牢固地附着。进一步,如上所述,由于涂抹后的定影液的液温上升,因此对多余的定影液可在短时间内使之干燥。这些优点有利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单位时间下的输出张数即吞吐量的提高。除此之外,记录介质也也较少产生褶皱、弯曲等。
并且,本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图像形成部;中间转印部,含有中间转印介质,该中间转印介质是转印由色粉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色粉图像的第一色粉图像载体,其至少表面由不渗透定影液的材料构成,所述定影液通过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而使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加热部,对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加热;定影液涂抹部,向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涂抹定影液;和转印定影部,将涂抹了定影液的色粉图像转印并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其中,设置加热部及定影液涂抹部,以在由定影液涂抹部对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涂抹定影液之前、或在涂抹定影液中,由加热部对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进行加热。
并且,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色粉图像形成部、含有至少表面由不渗透定影液的材料构成的中间转印介质的中间转印部、对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加热的加热部、向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的定影液涂抹部、和将涂抹了定影液的色粉图像转印及定影到记录介质的转印定影部,其中,在由定影液涂抹部对中间转印介质涂抹定影液之前或在涂抹定影液中,由加热部对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进行加热。
该图像形成装置,用一个加热部对承载色粉图像的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即色粉图像和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进行加热,因此可使色粉图像及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以较少的热量且较短的时间加热到适于使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的温度。并且,在本发明的装置中,由于在加热完承载色粉图像的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后或加热的同时将定影液涂抹到色粉图像上,因此色粉图像及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的温度适度上升,使涂抹后的定影液的液温上升,并且定影液向色粉图像的扩散及渗透也较快。其结果是,构成色粉图像的几乎全部色粉的软化及/或膨胀在瞬间发生,可防止色粉的流动、凝结,在短时间内色粉图像和记录介质牢固地附着。进一步,如上所述,由于涂抹后的定影液的液温上升,因此对多余的定影液可在短时间内使之干燥。这些优点有利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单位时间下的输出张数即吞吐量的提高。除此之外,记录介质也也较少产生褶皱、弯曲等。
并且,由于向至少表面由不渗透定影液的材料构成的第一色粉图像载体即中间转印介质上涂抹定影液,因此几乎不会出现定影液不作用于色粉而被吸收到色粉图像载体内部的情况,可降低定影液的使用量。
并且,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中间转印介质承载的色粉图像总是涂抹恒定量的定影液。并且,向中间转印介质设置温度检测传感器等传感器较为容易,通过进行利用了传感器的反馈控制,可实施恒定温度下的中间转印介质的加热。因此,定影液向色粉图像的涂抹、色粉图像向记录介质的转印定影等可以在恒定的条件下实施,所以可总是获得高品质的图像。并且,向记录介质涂抹定影液时,根据记录介质的种类(材质、定影液的渗透性、厚度等),需要改变定影液的涂抹量等,也不易于进行用于检测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的传感器的设置。
并且,本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图像形成部;中间转印部,含有中间转印介质,该中间转印介质是转印由色粉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色粉图像的第一色粉图像载体,其至少表面由不渗透定影液的材料构成,所述定影液通过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而使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加热部,对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加热;定影液涂抹部,向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涂抹定影液;和转印定影部,将涂抹了定影液的色粉图像转印并定影到记录介质,其中,设置加热部及转印定影部,以使加热部对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的加热,在转印定影部对色粉图像向记录介质的转印定影中进行。
并且,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色粉图像形成部、含有至少表面由不渗透定影液的材料构成的中间转印介质的中间转印部、对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涂抹定影液的定影液涂抹部、对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进行加热的加热部、将涂抹了定影液的色粉图像转印及定影到记录介质的转印定影部,其中,加热部对中间转印介质的加热,与转印定影部对色粉图像向记录介质的转印定影同时进行。
图像形成装置,用一个加热部对承载色粉图像的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即色粉图像和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进行加热,因此可使色粉图像及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以较少的热量且较短的时间加热到适于使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的温度。
并且,由于是在转印定影时加热,因此当色粉图像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后,因色粉图像载体的表面温度变高,因而通过残留在色粉图像载体表面的定影液及定影液可使处于湿润状态的色粉在短时间内干燥。其结果是,定影液的液状成分使构成色粉图像形成部的部件湿润,可防止色粉图像产生混乱。因此可获得在长时间内保持一定高品质的图像。
并且,根据本发明,在向承载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或中间转印介质涂抹定影液前或涂抹定影液的同时对色粉图像进行加热时,通过直接加热记录介质或中间转印介质的涂抹定影液的全部区域,可防止定影液涂抹引起的色粉图像及记录介质或中间转印介质的温度降低,并且可促进定影液涂抹之后的定影液的扩散、渗透等。其结果是,色粉的软化及/或膨胀瞬时在较大的范围内产生,色粉图像在短时间内极其牢固地附着到记录介质上。进一步,由于提高了涂抹后的定影液的液温,因此可使定影液在更短的时间内干燥。这些优点有利于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单位时间下的输出张数即吞吐量的提高。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至少对记录介质或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他色粉图像载体中的色粉形成区域,由加热部进行加热,并由定影液涂抹部涂抹定影液。
并且,根据本发明,至少对记录介质或中间转印介质或其他色粉图像载体中的色粉形成区域,由加热部进行加热,并由定影液涂抹部涂抹定影液,从而可使补充因定影液的涂敷而导致色粉图像及记录介质温度下降的热量与温度下降同时进行。因此,在涂抹定影液后,定影液迅速地扩散、渗透,色粉的软化、膨胀瞬间在较大范围内发生,在短时间内可获得充分的定影强度。进一步,在色粉图像定影后剩余的定影液的液温保持得较高,因此可在短时间内干燥定影液。这些优点有利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单位时间下的输出张数即吞吐量的提高。
并且,本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图像形成部;中间转印部,含有中间转印介质,该中间转印介质是转印由色粉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色粉图像的第一色粉图像载体,其至少表面由不渗透定影液的材料构成,所述定影液通过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而使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定影液涂抹部,至少向中间转印介质的色粉图像形成区域涂抹定影液;加热部,至少对中间转印介质的色粉图像形成区域加热;和转印定影部,将涂抹了定影液的色粉图像转印并定影到记录介质,其中,设置加热部、定影液涂抹部及转印定影部,以使加热部对色粉图像形成区域的加热在由定影液涂抹部对色粉图像形成区域涂抹定影液之后进行,并且,由加热部对中间转印介质中与记录介质抵接的区域进行加热。
并且,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色粉图像形成部、含有由不渗透定影液的材料构成的中间转印介质的中间转印部、至少向中间转印介质的色粉图像形成区域涂抹定影液的定影液涂抹部、至少对中间转印介质的色粉图像形成区域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使涂抹了定影液的色粉图像转印并定影到记录介质的转印定影部,其中,加热部对色粉图像形成区域的加热在定影液涂抹部对色粉图像形成区域的定影液涂抹之后进行,并且由加热部对中间转印介质中与记录介质抵接的区域进行加热。
该图像形成装置,用一个加热部对承载色粉图像的中间转印介质、即色粉图像和中间转印介质进行加热,因此可使色粉图像及中间转印介质以较少的热量且较短的时间加热到适于使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的温度。
并且,由于对不渗透定影液的色粉图像载体在转印定影位置进行加热,因此可选择性地对通过定影液软化及/或膨胀的色粉及记录介质进行加热。这样一来,在转印定影时可进一步促进色粉的软化及/或膨胀,进一步提高色粉图像对记录介质的附着力(定影强度),在转印定影后可减少残留在色粉图像载体表面的色粉量。并且,由于色粉通过定影液软化及/或膨胀,因此与热定影方式相比,可以用较少的热量(较低的加热温度)获得与热定影方式同等或更高的色粉图像和记录介质的附着力。
进而,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加热部对色粉图像的加热温度,是比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温度。
并且,根据本发明,通过用比构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温度对色粉图像进行加热,可进一步促进色粉的软化及/或膨胀,可进一步提高色粉之间及色粉相对于记录介质的附着力。其结果是,在定影液涂抹时,可防止定影液的涂抹引起的色粉流动等。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加热部对色粉图像的加热温度是比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的软化点高的温度。
并且,根据本发明,通过用比构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的软化点高的温度对色粉图像进行加热,可进一步促进色粉的软化及/或膨胀,可进一步提高色粉之间及色粉相对于记录介质的附着力。因此,在定影液涂抹时,可进一步切实地防止定影液的涂抹引起的色粉流动等。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转印定影部,还包括可在表面承载色粉图像、且其内部具有加热部的第二色粉图像载体,定影液涂抹部被设置为:向第二色粉图像载体所承载的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
并且,根据本发明,提供如下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转印定影部包括第二色粉图像载体,在第二色粉图像载体内部设置加热部,并设置向第二色粉图像载体所承载的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的定影液涂抹部。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向与中间转印介质不同的色粉图像载体(第二色粉图像载体)所承载的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因此定影液几乎不会附着到中间转印介质,并且定影液不会通过中间转印介质附着到中间转印部中的中间转印介质以外的构成部件及色粉图像形成部的构成部件。并且,由于采用了对第二色粉图像载体所承载的色粉图像进行加热、而不对中间转印介质加热的结构,因此基本不会发生中间转印部及色粉图像形成部的构成部件的温度上升。这一优点有助于在色粉图像形成过程及色粉图像中间转印过程中,防止定影液及温度上升引起的色粉劣化,可获得可长期保持稳定的高品质的图像。并且,从第二色粉图像载体的内侧加热色粉图像,且从第二色粉图像载体的外侧向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从而可明显促进色粉的软化及/或膨胀,明显提高色粉对记录介质的附着力,可获得对记录介质的定影强度较高的图像。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转印定影部还包括:温度检测部,检测第二色粉图像载体的表面温度;和第一涂抹量控制部,根据来自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由定影液涂抹部涂抹到色粉图像的定影液的涂抹量。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第一涂抹量控制部,控制定影液涂抹部的动作,以使由温度检测部检测的第二色粉图像载体的表面温度低于第一预定温度时的定影液涂抹量,比第二色粉图像载体的表面温度为第一预定温度或其以上时多。
根据本发明,转印定影部,通过设置检测第二色粉图像载体的表面温度的温度检测部、和根据来自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由定影液涂抹部向色粉图像涂抹的定影液的涂抹量的第一涂抹量控制部,即使第二色粉图像载体的表面温度变化,也可获得相对于记录介质具有充分的定影强度的定影图像。例如,即使第二色粉图像载体的表面温度在低于预定温度(设定温度)的预热期间下,通过使定影液的涂抹量比第一预定温度(设定温度)时多,可获得具有与设定温度时相比没有变化的定影强度的定影图像。进一步,当色粉图像载体的表面温度比第一预定温度高时,通过减少定影液的涂抹量或停止涂抹,可降低定影液的消耗量。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转印定影部,还包括:经由记录介质与第二色粉图像载体压接的加压部件;检测加压部件的表面温度的加压部件温度检测部;和第二涂抹量控制部,根据来自加压部件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由定影液涂抹部向色粉图像涂抹的定影液的涂抹量,第二涂抹量控制部,控制定影液涂抹部的动作,以使由加压部件温度检测部检测的加压部件的表面温度低于第二预定温度时的定影液涂抹量,比加压部件的表面温度为第二预定温度或其以上时多。
并且,根据本发明,转印定影部具有:与第二色粉图像载体表面压接的加压部件、检测加压部件的表面温度的加压部件温度检测部、根据来自加压部件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对色粉图像的定影液的涂抹量的第二涂抹量控制部,设定第二涂抹量控制部,使得加压部件的表面温度低于第二预定温度(设定温度)时,与为第二预定温度或其以上相比,增加定影液附着量,从而可获得与加压部件的表面温度无关地、相对记录介质具有充分的定影强度的定影图像。例如,当加压部件的表面温度比第二预定温度低时,通过增加定影液涂抹量,可获得具有与第二预定温度时相比没有变化的定影强度的定影图像。进一步,当加压部件的表面温度高于第二预定温度时,通过减少定影液的涂抹量或停止涂抹,可降低定影液的消耗量。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定影液涂抹部,包括:检测色粉图像中的色粉量的色粉量检测部;和可根据来自色粉量检测部的控制信号部分地变更定影液的涂抹量的定影液涂抹量控制部,仅向色粉量为预定量或预定量以上的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
并且,根据本发明,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液涂抹部具有检测色粉图像的色粉量的色粉量检测部、及根据来自色粉量检测部的信号变更定影液的涂抹量的定影液涂抹量控制部,通过仅向色粉图像中色粉量比设定量多的部分涂抹定影液,可进一步降低定影液消耗量。
即,色粉是由树脂构成的粉体,由于导热性较低,在色粉附着量较多、色粉层厚度较大的部分,越远离转印定影部温度越难上升。色粉图像自身的厚度为数μm至数十μm,而在瞬时进行转印定影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即使色粉图像仅有数μm左右的厚度差,也会产生温度分布、即温度的波动,对色粉图像相对于记录介质的定影强度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色粉附着量较多的部分,色粉的软化变得不充分,与记录介质的附着力下降。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该附着力的下降通过定影液的涂抹来补充,可获得对记录介质具有充分定影强度的定影图像。另一方面,在色粉附着量少的部分,色粉层整体变为充分的色粉软化的温度,因此即使不涂抹定影液,也可确保与记录介质的定影强度。
并且,在色粉附着量少的部分,由于色粉之间的附着较少,主要是色粉和记录介质的附着,因此即使将定影图像弯曲也难于发生色粉从记录介质脱落的情况。与之相对,在色粉附着量多的部分,主要是色粉之间的附着,并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因此当涂抹定影图像弯曲等来自外部的应力时,色粉有时从记录介质脱落。因此,在色粉附着量较多的部分,需要提高记录介质和色粉之间的附着力。特别是在色粉附着量多的部分,涂抹定影液,使定影液从色粉和记录介质的接触面渗透,从而可大幅增大色粉图像和记录介质的附着力。这样一来,即使涂抹弯曲等来自外部的应力,可也获得色粉图像不会脱落的定影图像。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定影液进行加热保温的定影液保温单元。
并且,根据本发明,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设置对定影液进行加热保温的定影液保温单元,可防止定影液涂抹时的色粉的温度下降,随着定影液及加热引起的色粉软化,可将色粉引导为最适于转印定影的软化状态。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定影液含有增加色粉图像对记录介质的附着力的粘合剂。
并且,根据本发明,定影液中含有增加色粉图像附着到记录介质的附着力的粘合剂,从而使色粉和记录介质的附着不仅通过色粉的软化及/或膨胀,而且通过粘合剂涂抹,因此可提高色粉图像对记录介质的附着力,以及定影强度。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色粉含有作为粘合树脂的聚酯、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比聚酯低的蜡成分。
并且,根据本发明,优选使用作为粘合树脂含有聚酯、并且含有玻璃化转变温度比聚酯低的蜡成分的色粉。
即,聚酯与其他树脂相比,通过有机溶剂易于软化及/或膨胀,在软化及/或膨胀的状态下变得透明,因此当把由含有聚酯的色粉构成的多种彩色色粉图像重叠,并通过定影液及加热定影到记录介质时,可获得比减色混合鲜艳的颜色。
并且,比作为粘合树脂的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蜡成分通过加热易于软化。因此,在比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低温下,色粉之间及色粉和色粉图像载体、记录介质等的附着力提高。因此,通过提前加热,可抑制定影液涂抹时的色粉流动、凝结等。进一步,通过蜡成分的软化,定影液易于从存在蜡成分的地方渗透到色粉粒子内部。因此,定影液涂抹时,在短时间内色粉整体软化及/或膨胀,色粉图像对记录介质的定影强度提高。
这样一来,通过使用本结构的色粉,可获得具有充分定影强度及颜色的定影图像。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色粉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7μm。
并且,根据本发明,使用体积平均粒径为2~7μm的色粉粒子,从而可获得相对于记录介质定影强度高、显色性良好的高画质的定影图像。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定影液还含有脱模剂。
并且,根据本发明,通过定影液中含有脱模剂,在向记录介质、中间转印介质等其他色粉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接触涂抹定影液时,更不容易发生色粉图像附着到用于涂抹定影液的部件上的偏移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特色及优点通过以下说明及附图可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简要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3是将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使用的定影辊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侧视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侧视图。
图7是将图6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图8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侧视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侧视图。
图10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侧视图。
图11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侧视图。
图12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简要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的剖视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部分(下述色粉图像形成部2)的构成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图3是将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部分(下述二次转印部4、加热部5及定影液涂抹部6)的构成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图4是简要表示定影辊39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色粉图像形成部2、中间转印部3、二次转印部4、加热部5、定影液涂抹部6、和记录介质供给部7。
色粉图像形成部2,包括成像单元10y、10m、10c、10b,其形成与各种颜色成分的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并将该静电潜影显影,形成各种颜色的色粉图像。即,成像单元10y形成与黄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色粉图像,成像单元10m形成与品红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色粉图像,成像单元10c形成与青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色粉图像,成像单元10b形成与黑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色粉图像。成像单元10y、10m、10c、10b,从中间转印带21的移动方向(副扫描方向)、即箭头29的方向的上游一侧开始以上述顺序排成一列。
成像单元10y包括:感光鼓11y、带电辊12y、光扫描单元13、显影装置14y、鼓清洁器15y。
感光鼓11y,由驱动部(未图示)支撑为可驱动使其绕轴线旋转,其含有:圆筒状、圆柱状或薄膜片状(优选为圆筒状)的导电性基体;及在导电性基体的表面上形成的感光层。感光鼓11y可使用在本领域常用的装置,例如:包括作为导电性基体的铝管及在铝管的表面上形成的有机感光层的、与接地电位(GND)连接的直径30mm的感光鼓。有机感光层,层积含有电荷生成物质的电荷生成层、及含有电荷传送物质的电荷传送层而形成。有机感光层也可以是在一个层中含有电荷生成物质和电荷传送物质的层。有机感光层的层厚例如是20μm。并且,在有机感光层和感光鼓之间也可设置底涂层。进一步,在有机感光层的表面也可设置保护层。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光鼓在顺时针方向上以100mm/s的圆周速度旋转驱动。
带电辊12y使感光鼓11y的表面以预定的极性及电位带电。也可取代带电辊12y而使用刷型带电器、充电型带电器、电晕器(scorotron)这样的电晕带电器等。
光扫描单元13,向处于带电状态的感光鼓11y的表面照射与黄色图像信息对应的激光13y,在感光鼓11y的表面形成与黄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激光13y的光源使用半导体激光等。
显影装置14y包括显影辊17y、显影刮板18y、色粉存储容器19y和搅拌辊20a、20b。显影辊17y,与感光鼓11y的表面压接,被设置为内包未图示的固定磁极且可绕轴线旋转驱动,将黄色色粉16y供给到感光鼓11y表面的静电潜影上。显影刮板18y,被设置为与显影辊17y的表面抵接,使显影辊17y表面的黄色色粉层均匀化(层限制)。色粉存储容器19y存储黄色色粉16y。搅拌辊20a、20b,被设置为在色粉存储容器19y的内部互相压接且可绕轴线旋转驱动。拌辊20a,与显影辊17y的表面压接,且向显影辊17y表面供给黄色色粉16y。显影辊17y,在与感光鼓11y压接(接触)的显影夹持部中,在与感光鼓11y的旋转驱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旋转驱动。因此,绕轴线的旋转驱动方向变为反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辊17y的圆周速度是感光鼓11y的1.5倍,为150mm/s。色粉存储容器19y中的黄色色粉16y,由搅拌辊20a、20b供给到显影辊17y表面,在通过显影刮板18y使层厚均匀化后,利用电位差等,大致选择性地供给到感光鼓11y表面的静电潜影上,形成与黄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色粉图像。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把黄色色粉16y和磁性载体混合的双组分显影剂。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感光鼓11y和显影辊17y、显影辊17y和显影刮板18y、及显影辊17y和搅拌辊20a分别压接的方式进行设置,但不限定于此,也可被设置为分别具有微小的间隔而分离。
鼓清洁器15y如下所述,在将感光鼓11y表面的黄色色粉图像中间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后,去除、回收残留在该表面的黄色色粉。
根据成像单元10y,使感光鼓11y绕其轴线旋转驱动,并且首先通过带电辊12y使感光鼓11y的表面例如带电-600V。接着,向处于带电状态的感光鼓11y的表面从光扫描单元13照射与黄色图像信息对应的信号光13y,形成与黄色图像信息对应的曝光电位-70V的静电潜影。接着,在显影辊17y表面承载的黄色色粉层接触到感光鼓11y的表面。显影辊17y中作为显影电位施加-240V的直流电压,通过电位差,黄色色粉16y附着到静电潜影并显影,在感光鼓11y的表面形成黄色的色粉图像。该黄色色粉图像如下所述,与感光鼓11y的表面压接,并中间转印到在箭头29的方向上驱动的中间转印带21上。残留在感光鼓11y的表面的黄色色粉16y由鼓清洁器15y去除、回收。之后反复执行同样的黄色色粉图像制作动作。
成像单元10m、10c、10b,除了分别使用品红色色粉16m、青色色粉16c或黑色色粉16b以外,具有与成像单元10y类似的结构,因此标以同样的参照标号,并在各参照标号的末尾标有表示品红色的“m”、表示青色的“c”或表示黑色的“b”,省略其说明。
并且,各种颜色的色粉16y、16m、16c、16b含有粘合树脂、着色剂及脱模剂,除了着色剂的种类不同以外,具有类似的组成。作为粘合树脂,只要是通过下述定影液9软化或膨胀的树脂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包括:聚苯乙烯、苯乙烯衍生物置换体的均聚物、苯乙烯共聚合物、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氨基甲酸酯等。粘合树脂可单独使用一种,或者同时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这种粘合树脂中,作为彩色色粉用,从保存性、耐久性、及下述定影液9的软化或膨胀控制等角度出发,优选软化点为100~15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80℃的粘合树脂,特别优选聚酯。聚酯通过易于获得的有机溶剂易于软化及/或膨胀,在软化或膨胀状态下变得透明。因此,当把重合了黄色、品红色、青色及黑色色粉图像的多色色粉图像通过定影液9定影时,由于作为粘合树脂的聚酯自身是透明的,因此通过减色混合可获得充分的显色。并且,与热定影用的色粉所使用的粘合树脂相比使用软化点及硬度高的树脂、即分子量大硬度高的树脂,也可通过定影液9定影。如果使用软化点及硬度高的树脂,则可防止显影时的负载引起的劣化,可获得长时间内画质不会劣化的图像。
作为着色剂可以使用现有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技术中所使用的色粉用颜色及染料,但为了防止定影液9的渗透,优选使用不溶解于定影液9的颜料,而苯胺黑染料等染料并不适合。作为颜料的具体例,例如包括:偶氮颜料、苯并咪唑酮颜料、喹吖啶酮颜料、酞菁颜料、异吲哚酮颜料、异二氢吲哚颜料、二噁嗪颜料、蒽醌颜料、二萘嵌苯颜料、perynone颜料、硫靛颜料、喹酞酮颜料、和金属络合物颜料等有机类颜料;碳黑、氧化钛、钼红、铬黄、钛黄、氧化铬、柏林蓝等无机类颜料;铝粉等金属粉等。颜料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同时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
作为脱模剂可以使用各种蜡。蜡只要是可由定影液9软化或膨胀的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蜡的具体例,例如包括聚乙烯蜡、聚丙烯蜡、石蜡等。
色粉除了含有粘合树脂、着色剂及脱模剂外,还可以含有带电控制剂、流动性改善剂、定影促进剂、导电剂等一般的色粉用添加剂的一种或二种或二种以上。
色粉的体积平均粒径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为2~7μm。当使用这种小粒径色粉时,单位面积下的色粉表面积变大,与定影液9的接触面积增加,变得易于定影。这样一来,可降低定影液9的使用量,并且色粉图像向记录介质8的定影及定影后的干燥可在短时间内实施。并且,当色粉的体积平均粒径适度变小时,对记录介质8的被覆率提高,因此可实现低附着量下的高画质化及色粉消耗量的减少,并可进一步降低定影液9的消耗量。
当色粉的体积平均粒径低于2μm时,色粉的流动性下降,在进行显影动作时,色粉的供给、搅拌及带电变得不充分,产生色粉量不足、极性相反的色粉的增加等,有可能无法获得高画质的图像。另一方面,当体积平均粒径超过7μm时,到色粉粒子中心为止难于软化及/或膨胀的大粒径的色粉粒子变多,因此图像在记录介质8上的定影性下降,图像显色变差,特别是当定影到OHP纸张时,图像变暗。
色粉自身的软化点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优选软化点为100~13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80℃。这种软化点高的色粉有利于提高显影时针对负载的耐久性,但在热定影方式下无法充分定影及显色。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是利用定影液9化学性地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因此定影及显色是充分的,可获得高品位的图像。并且,当色粉含有多个粘合树脂时,色粉有时有多个软化点或多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这种情况下,色粉的软化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表示多个之中最低的软化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
色粉可根据公知的方法来制造。例如,包括将脱模剂、着色剂等分散到粘合树脂中并粉碎的方法;将脱模剂、着色剂等分散到粘合树脂的单体溶液中,之后使粘合树脂的单体聚合的方法等。在任意一种方法中,为了增大色粉的表面积,优选使色粉的形状调整为非球形的不定形。这样一来,由于色粉易于接触到定影液9,因此可减少定影液9的使用量,可在短时间内实施色粉图像的定影及干燥。
各种颜色的色粉16y、16m、16c、16b可以直接作为单组分显影剂使用,也可以与载体混合作为双组分显影剂使用。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各种颜色的色粉16y、16m、16c、16b,除了颜料以外具有如下所示的相同结构。该色粉,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软化点为120℃、体积平均粒径为6μm,是带负电的绝缘性非磁性色粉。为了利用该色粉获得用X-Rite公司制310测量的反射浓度测量值为1.4的图像浓度,需要的5g/m2色粉量。该色粉含有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且软化点为120℃的聚酯(粘合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且软化点70℃的低分子聚乙烯蜡(脱模剂)及各种颜色的颜料,蜡含有量为色粉总量的7重量%,颜料含有量是色粉总量的12重量%,其他部分为粘合树脂的聚酯。该色粉中含有的低分子聚乙烯蜡,是和粘合树脂的聚酯相比玻璃化转变温度及软化点低的蜡。如果使用这种蜡,即使在比粘合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温度下,色粉之间的附着力、色粉和中间转印带21或记录介质8的附着力增加,因此在涂抹作为液状物的定影液9时,可抑制定影液9引起的色粉流动、凝结等的产生。进一步,当色粉中的蜡软化时,定影液易于从存在蜡的地方渗透到色粉内部。因此,在涂抹定影液9时,在短时间内色粉整体软化及/或膨胀,在转印到记录介质8时可获得充分的定影强度,色粉图像重叠后的显色也变得充分。
中间转印部3具有:中间转印带21;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支撑辊25、26、27;和带清洁器28。
中间转印带21是架设在支撑辊25、26、27之间以形成环状移动路径的环状带,以和感光鼓11y、11m、11c、11b大致相同的圆周速度在箭头29的方向上旋转。中间转印带21,例如包括在厚100μm的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设置由含氟树脂组成物所构成的厚20μm的被覆层,该含氟树脂以8∶2(重量比)的比例含有PTFE(聚四氟乙烯)和PFA(四氟乙烯和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聚酰亚胺薄膜及被覆层中,为了调整作为中间转印带21的电阻值,配合有炉黑、热裂法碳黑、槽法碳黑、石墨碳等导电材料。被覆层表面变为色粉图像载体21a。并且,中间转印带21不限于上述材质,只要是不渗透定影液9的材料即可不受限制地使用。例如,也可以是在赋予了导电性的聚碳酸酯、氟碳橡胶等薄膜上设置由PTFE及/或PFA构成的被覆层。
中间转印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依次与感光鼓11y、11m、11c、11b压接。中间转印带21和感光鼓11y、11m、11c、11b压接的位置,是各颜色成分的色粉图像的中间转印位置。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被配置在隔着中间转印带21与感光鼓11y、11m、11c、11b相对的位置。
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分别被设置为与中间转印带21中色粉图像承载面21a相反侧的面压接、且可由未图示的驱动部驱动使其绕其轴线旋转,例如,其包括金属制轴体、及被覆在该金属制轴体的表面的导电性层。轴体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轴体的直径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为8~10mm。导电性层由导电性弹性体等形成。作为导电性弹性体可使用本领域中常用的材料,例如包括含有碳黑等导电性控制剂的EPDM、发泡EPDM、发泡氨基甲酸乙酯等。通过导电性层对中间转印带21施加均匀的高电压。
为了将感光鼓11y、11m、11c、11b的表面形成的色粉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通过恒压控制对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施加与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的中间转印偏压。这样一来,感光鼓11y、11m、11c、11b上形成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及黑色各种颜色成分的色粉图像,依次被重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上,形成多色色粉图像。但当只输入黄色、品红色、青色及黑色成分中的一部分图像信息时,成像单元10y、10m、10c、10b中,仅在与输入的图像信息的颜色成分对应的成像单元中形成色粉图像。
支撑辊25、26、27,例如使用直径30mm、壁厚1mm的铝制圆筒体。与下述二次转印辊30压接的支撑辊26,经由中间转印带21电接地。
带清洁器28,是在将中间转印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上的色粉图像在下述二次转印部4中转印到记录介质8之后、去除残留在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上的色粉的部件。带清洁器28具有清洁刮板28a和色粉存储容器28b。清洁刮板28a,被设置为经由中间转印带21与支撑辊21相对,并通过加压部(未图示)与中间转印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压接,刮取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上的剩余色粉等。色粉存储容器28b,存储被清洁刮板28a刮取的色粉等。清洁刮板28a,可使用例如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例如聚氨酯橡胶)等构成的刮板。
根据中间转印部3,将感光体11y、11m、11c、11b上形成的各种颜色的色粉图像,在中间转印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的预定位置重叠转印,形成色粉图像。该色粉图像在二次转印部4中转印到记录介质8后,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上的残留色粉、偏移色粉、纸粉等由带清洁器28去除,并再次将色粉图像转印到色粉图像承载面21a。
二次转印部4包括二次转印辊30,该二次转印辊30被设置为经由中间转印带21与支撑辊26压接且可绕轴线旋转驱动。二次转印辊30,使用例如在直径10mm的芯棒的外周上设置厚4mm的聚氨酯橡胶层的辊状部件。在聚氨酯橡胶层中,为了赋予导电性,配合有碳等导电剂。并且,二次转印辊30例如以1N/cm的线压、即作用在线上的压力被按压在支撑辊26上。在把中间转印带21上的色粉图像通过二次转印辊30转印到记录介质8时,二次转印辊30的芯棒上施加例如+1kV的电压。
根据二次转印部4,承载多色色粉图像的中间转印带21,与向二次转印辊30和支撑辊26的压接部的传送同步,从下述记录介质供给部7传送记录介质8,中间转印带21上的多色色粉图像通过按压转印到记录介质8的表面。转印了多色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8被传送到加热部5。
加热部5具有:将转印了多色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8传送到下述定影液涂抹部6的传送带31;加热辊32;张力辊34;和温度传感器35。
传送带31,是架设在加热辊32和张力辊34之间以形成环状的传送路径的环形带,在箭头46的方向上旋转驱动。传送带31,可使用例如在混入导电剂赋予导电性的厚100μm的聚亚酰胺薄膜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由PTFE构成的厚10μm的表面层的材料。
加热辊32,是被设置为可由驱动部(未图示)驱动使其绕轴线旋转、并在其内部具有加热部33的辊状部件,具有对传送带31进行加热的功能、及作为驱动辊的功能。加热辊32可使用例如由铝等金属构成的中空辊。加热部33使用卤素灯等。通过该加热辊32的作用,传送带31进而传送带31的表面上承载的色粉图像,优选加热到比构成该色粉图像的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稍低的温度。例如,当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时,优选为55~58℃,特别优选56℃。并且,为了把色粉图像加热到55~58℃,最好将传送带31的表面温度保持在70℃。
张力辊34,向传送带31施加预定的张力,以使传送带31不松驰。张力辊34使用例如由金属制轴体和在金属制轴体的表面形成的被覆层构成的辊状部件。并且,也可是仅由金属制轴体构成的部件。金属制轴体的材料例如使用不锈钢,被覆材料例如使用氟碳橡胶。并且,也可是金属制的中空辊。
温度传感器35,为了检测传送带31的表面温度,被设置得与传送带31接触或接近。温度传感器35的检测结果,被传送到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动作的CPU(未图示),CPU根据该检测结果,向对加热器33施加电压的未图示的电源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加热器33的发热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传送带31的表面温度保持在70℃,可将放置在传送带31的记录介质8上的色粉图像的温度,设定为比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60℃)低的温度。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将传送带31的表面温度保持在80℃,使记录介质8上的色粉图像的温度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60℃)。这样一来,涂抹定影液9前,色粉一定程度上软化,色粉之间及色粉和记录介质8的附着力增加,可防止涂抹定影液时定影液9引起的色粉移动、凝结等。并且,也可将传送带31的表面温度保持在140℃,使记录介质8上的色粉图像的温度比色粉的软化点(120℃)高。这样一来,色粉可充分软化,色粉之间及色粉和记录介质8的附着力进一步增加,可防止定影液9附着时定影液9引起的色粉移动、凝结等。并且,在此列举的例子仅是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或软化点为120℃的色粉的情况,可根据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软化点适当改变传送带31的表面温度。
根据加热部5,承载未定影的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8被放置在传送带31上,通过加热辊32接受加热,同时向箭头46的方向传送,传送到定影液涂抹部6。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加热部5使用了内置有加热器33的加热辊32,但不限于此,可使用辊方式、固定的板状方式等接触加热方式的加热部,也可使用红外线加热器等非接触加热方式的加热部。
定影液涂抹部6具有定影液供给部36、定影辊39、和加压辊40。定影液供给部36向定影辊39的表面供给定影液9。定影辊39,被设置为可由驱动部(未图示)驱动使其沿箭头54的方向旋转,至少向记录介质8的色粉图像形成区域涂抹定影液。加压辊40,与定影辊39压接且从动于定影辊39的旋转,被设置为可在箭头55的方向上旋转驱动。
定影液供给部36具有定影液槽48、定影液供给辊49、限制辊51、去除刮板53、定影液存储槽37、和供给管38。定影液槽48,具有面向定影辊39的开口部,存储定影液9。定影液供给辊49被设置为:一部分从定影液槽48的开口部向外突出与定影辊39压接,一部分浸泡在定影液槽48中存储的定影液9中且可由驱动部(未图示)驱动使其沿箭头50的方向旋转。限制辊51,被设置为与定影液供给辊49的表面压接且可由驱动部(未图示)驱动使其沿箭头52的方向旋转,其适量限制附着到定影液供给辊49的表面的定影液9。去除刮板53,是被设置为一端固定在定影液槽48且另一端与限制辊51的表面压接的板状部件,去除限制辊51表面的定影液9。定影液存储槽37存储定影液9。供给管38将定影液存储槽37内的定影液传送到定影液槽48。并且,定影液供给辊49和限制辊51例如由单一的齿轮串驱动,以恒定的圆周速度比旋转。
定影液槽48中,根据定影液9的消耗状况,经由供给管38从定影液存储槽37补充供给定影液9,以使定影液槽48中的定影液9的液面高度保持恒定。
定影供给辊49使用包括芯棒、和在芯棒的表面上形成的弹性层的辊状部件。作为构成弹性层的材料,优选硅酮橡胶、氟碳橡胶、聚氨酯橡胶等与下述定影液的溶剂成分的亲和性高的、与定影液9接触后膨胀的弹性材料。其中,硅酮橡胶及氟碳橡胶表面能较小,难于附着色粉,因此优选使用。定影液供给辊49的旋转方向在与定影辊39的压接部中,是和定影辊39相同的方向。并且,定影液供给辊49的圆周速度被设定得与定影辊39的圆周速度大致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液供给辊49可使用外径为20mm、表面具有厚3mm且硬度20度(JIS-A)的硅酮橡胶层的辊。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液供给辊49对定影辊39的按压力被设定为1N/cm的线压。
限制辊51例如使用金属制辊。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外径12mm的不锈钢制辊。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辊51,以定影液供给辊49的圆周速度的1/2的圆周速度,在与定影液供给辊49的压接部,其表面向与定影液供给辊49的表面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即沿箭头52的方向旋转。
去除刮板53例如使用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厚50μm的不锈钢制的板。去除刮板53的顶端与限制辊51的表面压接,去除附着在限制辊51表面的定影液9。
根据定影液供给部36,首先,定影液供给辊49在定影液槽48的定影液9中旋转,定影液9附着到定影液供给辊49的表面。该定影液9,通过限制辊51形成具有大致恒定厚度的薄层。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液供给辊49的表面以约16g/m2的比例形成定影液层。该定影液层,在定影液供给辊49和定影辊39的压接部转移到定影辊39上。此时,定影液供给辊49上的定影液9的大致1/2转移到定影辊39上。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定影辊39上以8g/m2的比例形成定影液层。该定影液层承载色粉图像,与在加热状态下传送的记录介质8的色粉图像承载面接触,将定影液9至少涂抹到记录介质8的色粉图像形成区域。
定影辊39使用在金属制的芯棒39a的表面依次层积弹性层39b及表面层39c而形成的辊状部件。弹性层39b可使用公知的弹性材料,但优选例如EPDM橡胶、丁基橡胶、丁腈橡胶、氯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等、不会因定影液9膨胀、且适于辊形状的橡胶类。弹性层39b由不会因定影液9膨胀的材料构成,从而可防止定影辊39的外径变化,进而可防止记录介质8的传送速度的变化。这种橡胶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同时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表面层39c例如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TFE)、聚偏氟乙烯(PVDF)、聚三氟氯乙烯(PCTFE)等含氟树脂。含氟树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同时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这种含氟树脂由于与具有下述组成的定影液9的溶剂成分有较高的亲和性,因此在定影辊39的表面可使定影液9作为薄层保持。这样一来,通过少量的使用,可使定影液9涂抹到定影辊39表面的较大范围,因此可降低定影液9的消耗量,并且可防止多余的定影液9冲刷未定影的色粉,造成图像紊乱。其结果是,可在较长时间内防止附着到定影辊39的色粉附着到图像表面这种偏移现象的产生,能以少量的定影液9获得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画质的稳定的图像。在上述含氟树脂中,优选PTFE。PTFE中,所有的氟原子全部与构成主链的碳原子的结合链相连接,因此色粉难于附着,与定影液9的溶剂成分的亲和性较高,对于降低定影液9的消耗量及防止色粉附着到定影辊39非常有效。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辊39使用如下构成的外径30mm的辊:在芯棒39a的表面,设置由硬度20度(JIS-A)的EPDM橡胶构成的厚3mm的弹性层39b、及由PFA构成的厚80μm的表层39c。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定影液9涂抹到记录介质8,使用与记录介质8接触的同时涂抹定影液9的接触方式的涂抹部,但不限于此,也可使用超声波换能器、微小喷嘴阵列等非接触方式的涂抹部,该微小喷嘴阵列用于由气流等生成的小液滴的喷雾、喷墨头。
加压辊40,与定影辊39一样,使用具有芯棒、在芯棒的表面上形成的弹性层、和在弹性层的表面上形成的表面层的辊状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由以下各部分构成的外径为30mm的辊:芯棒、由硬度50度(JIS-A)的EPDM橡胶构成的厚3mm的弹性层、和由PFA构成的厚80μm的表层。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辊40对定影辊39的按压力为10N/cm的线压。
定影液9是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的液状物。作为定影液9的优选具体例,包括使色粉具有软化及/或膨胀作用的有机化合物(以下称为“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和可使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溶解或分散的溶剂成分。作为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例如包括: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等醇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和二乙酮等酮类;甲基乙基醚、二乙醚、甲基丁基醚、甲基异丁基醚、二甲醚等醚类;由甲酸、乙酸、丙酸、酪酸等羧酸类与甲醇、乙醇、丙醇等醇类形成的酯类等。其中,优选醚类及酯类,特别优选酯类。在醚类中,特别优选二乙醚。在酯类中优选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等,特别优选乙酸乙酯。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同时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具有挥发性,并且具有良好的使聚酯等色粉用粘合树脂软化及/或膨胀的作用。
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在定影液9中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从较大的范围适当选择,但优选占定影液9总量的1~50重量%,进一步优选占定影液9总量的5~50重量%,特别优选占定影液9总量的10~40重量%。如果低于1重量%,则色粉的软化及/或膨胀作用不充分,有色粉图像在记录介质8上的定影强度下降的危险。并且,当超过50重量%时,相对地溶剂成分的含量减少,从而使定影液9对色粉图像的渗透性下降,仅色粉图像的表层软化及/或膨胀,因此色粉图像在记录介质8上的定影强度有下降的危险。
溶剂成分只要是可溶解或分散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的液体成分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但考虑到对色粉图像的渗透性等,优选氢氟醚。由于氢氟醚的表面张力及粘度较小,因此会良好地渗透到色粉粒子间、色粉和记录介质8的接触面等中。因此,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与氢氟醚一起传送到色粉粒子间、及色粉和记录介质8的接触面等处,可使色粉瞬时软化及/或膨胀。并且,氢氟醚的蒸发潜热较小,所以在室温下也可短时间内挥发,使记录介质8的干燥加速。
氢氟醚可以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包括:甲基九氟丁基醚,甲基九氟异丁基醚(C3F9OCH3),乙基九氟丁基醚,乙基九氟异丁基醚(C3F9OC2H5),1,1,2,2-四氟乙基和2,2,2-三氟乙基醚(CHF2CF2OCH2CF3)等。氢氟醚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同时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
氢氟醚在定影液9中的含量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较大的范围内适当选择,但优选占定影液9总量的50~99重量%,进一步优选占定影液9总量的50~95重量%,特别优选占定影液9总量的60~90重量%。如果低于50重量%,则定影液9对色粉图像的渗透性下降,仅构成色粉图像表层的色粉软化及/或膨胀,色粉对记录介质8的定影强度有下降的危险。另一方面,当超过99重量%时,相对地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变少,定影液对色粉的软化、膨胀作用下降,色粉图像在记录介质8上的定影强度有变得不充分的危险。
定影液9除了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及溶剂成分外,还可添加例如脱模剂、表面活性剂等。
脱模剂具有例如如下作用。即,当通过定影辊39向记录介质8上的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9时,构成色粉图像的色粉软化及/或膨胀。软化及/或膨胀的色粉图像,在记录介质8上到固化为止处于半熔融状态,具有粘合性。因此,有可能发生记录介质8上的色粉图像未定影到记录介质8而附着到定影辊39一侧的偏移现象。当发生偏移现象时,无法避免明显的图像劣化。当向定影液9添加脱模剂后,可缓和色粉图像的粘合性,即使是半熔融状态下的色粉图像也可进一步降低发生偏移现象的可能性。作为脱模剂可使用硅油、酯油、液体聚醚、锭子油、机油、气缸油等。其中,优选使用耐热性及化学稳定性优异、脱膜效果及抑制色粉图像粘合性效果高的硅油,并优选粘度0.0001~0.0005m2/s(100~500cSt、25℃)的硅油。这种具有粘度范围的硅油在市场有售,例如包括信越化学工业(株)制造的商品名KF96等。脱模剂在定影液9中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从较大范围内适当选择,但优选占定影液9总量的5~20重量%,进一步优选占定影液9总量的10~15重量%。通过在该范围内添加脱模剂,可进一步抑制偏移现象的产生,获得高画质的图像。如果脱模剂的含量在5重量%以下,则无法充分发挥添加脱模剂的效果,无法进一步降低偏移现象。另一方面当超过20重量%时,无法充分进行作为定影液9本来的作用的构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的软化、熔融,并且出现定影液9的干燥需要花费时间的倾向。
表面活性剂具有以下作用:提高定影液9对色粉的湿润性的作用;使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分散到溶剂成分中的作用;当定影液9的溶剂成分为水性、且添加作为油分的脱模剂时,使脱模剂分散到溶剂中的作用。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包括:脂肪酸衍生物硫酸酯盐、磷酸酯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杂环胺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氨基酸酯、氨基酸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聚氧化烯烷基醚,聚氧化乙烯烷基胺等。
根据定影单元6,放置在传送带31上并在加热状态下传送的、承载未定影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8,在通过定影辊39和加压辊40之间的定影夹持部时,从定影液供给部36经由定影辊39将定影液39至少涂抹到记录介质8的色粉图像形成区域,构成色粉图像的色粉软化及/或膨胀,并且记录介质8由加压辊40加压,因此色粉图像被定影在记录介质8上,形成图像。形成了图像的记录介质8,由排纸辊56a、56b排出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的排纸盘41上。
记录介质供给部7具有记录介质盒42、拾取辊43、和一对定位辊44a、44b。记录介质盒42存储记录介质8。拾取辊43一张一张将记录介质8传送到传送路径P。一对定位辊44a、44b,与中间转印带21上的色粉图像向二次转印辊30和支撑辊26的压接部的传送同步,将记录介质8传送到二次转印辊30和支撑辊26的压接部。
根据记录介质供给部7,存储在记录介质盒42内的记录介质8,由拾取辊43一张一张传送到传送路径P,并且由定位辊44a、44b传送到二次转印辊30和支撑辊26的压接部。
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由色粉图像形成部2形成在中间转印带21上的多色色粉图像,在二次转印辊30和支撑辊26的压接部,被转印到记录介质8上,从定影辊39对记录介质8的多色色粉图像接触涂抹定影液,多色色粉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8上,形成图像。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是在向承载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8涂抹定影液9之前进行加热的,因此不含有定影液9,所以作为被加热体的记录介质8的热容量较小。因此,能以较少的热量使记录介质8以至色粉图像的温度上升。并且,在涂抹定影液9时,色粉图像及记录介质8处于加热状态,因此被涂抹的定影液9迅速扩散、渗透到色粉图像中,色粉的软化及/或膨胀瞬时且大范围地产生,可防止因定影液9的涂抹引起的未定影图像的流动、凝结。进一步,与色粉图像接触的定影液9的液温也上升,在短时间内具有充分的定影强度。进一步,由于色粉的软化及/或膨胀后的残余定影液9在短时间内可挥发,因此记录介质的干燥也较快。由于这些优点,可提高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的单位时间下的输出张数即吞吐量。
图5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60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侧视图。图像形成装置60,与图像形成装置1类似,对于具有相同结构的部分省略图示及说明。并且,在图5所示的部分中,对于对应的部分标以同样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60的特征在于,未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加压辊40,在加热部61中,将架设传送带31的二个辊的一个作为加热辊32,并使加热辊32和定影辊39经由传送带31压接,使加热辊32也作为加压辊起作用,其他结构与图像形成装置1一样。
即,图像形成装置60具有:色粉图像形成部2(仅图示感光鼓11y、11m)、中间转印部3(仅图示中间转印辊22y、22m、中间转印带21及支撑辊26、27)、二次转印部4,加热部61、定影液涂抹部6c、和记录介质供给部(未图示)。
加热部61具有传送带31、驱动辊34a、加热辊32、和温度传感器35。传送带31,被架设在驱动辊34a和加热辊32之间,并沿箭头46的方向旋转驱动。驱动辊34a驱动传送带31。加热辊32对传送带31及放置在其上的记录介质8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35检测加热辊32的表面温度。
传送带31,处于由加热辊32加热的状态,因此对放置在其上传送的、承载未定影的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8进行加热。
驱动辊34a,由未图示的驱动部支撑为可旋转驱动,通过该箭头58方向的驱动,使传送带31沿箭头46的方向旋转驱动。
加热辊32,经由传送带31与定影辊39压接,从该未定影色粉图像承载面的内侧对传送到加热辊32和定影辊39的压接部的记录介质8进行加热,并且与定影辊39相互作用,促进色粉图像在记录介质8上的定影。加热辊32的表面温度(加热温度)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考虑使用的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软化点等适当决定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的色粉,因此设定加热辊32的表面温度为70℃,加热辊32和定影辊39的压接部下的接触开始部的温度,被设定得比60℃(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稍低。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辊32也具有作为向传送带31施加预定张力的张力辊的功能。
温度传感器35,为了使加热辊32的表面温度保持恒定,而被设置在与加热辊32接触或靠近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加热辊32的表面温度设定为70℃,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加热辊32的表面温度为80℃,将加热辊32和定影辊39的压接部中的接触开始部的温度设定得比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60℃)高。这样一来,在涂抹定影液9之前色粉软化,色粉之间及色粉和记录介质8之间的附着力增加,可防止定影液9涂抹时定影液9引起的色粉移动、凝结。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使加热辊32的表面温度为140℃,将加热辊32和定影辊39的压接部中的接触开始部的温度设定得比色粉的玻璃软化点(120℃)高。这样一来,在涂抹定影液9之前色粉充分软化,色粉之间及色粉和记录介质8之间的附着力增加,可防止定影液9涂抹时定影液9引起的色粉移动、凝结。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辊39的表面层39c使用含氟树脂,定影液9的溶剂成分使用氢氟醚,但不限于该组合,只要是可使定影液9的薄层均匀地涂抹到色粉图像的、定影辊39的表面层39c和定影液9的溶剂成分的组合即可。
根据加热部61,承载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8被放置在传送带31上,在加热下,传送到加热辊32和定影辊39的压接部。在该压接部中,记录介质8向色粉图像形成区域涂抹定影液9,并且接受由加热辊32进行的加热。这样一来,色粉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8上,形成图像。形成了图像的记录介质8由排纸辊56a、56b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60的外部。
定影液涂抹部6c,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定影液涂抹部6相比,除了加压辊40变更为加热辊32外,具有同样的结构。变更为加热辊32的作用如上所述。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用于补充因定影液9的涂抹引起的色粉及记录介质8的温度下降的热量,与定影液9的涂抹同时被供给。其结果是,涂抹定影液9后的色粉、记录介质8及定影液9的温度变高,定影液9的扩散、渗透变快,色粉的软化及/或膨胀在大范围内瞬时产生,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充分的定影强度。进一步,涂敷后的定影液9的温度上升,因此定影液9可在短时间内干燥。通过这些优点,可进一步提高图像形成装置中单位时间下的输出张数即吞吐量。
图6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62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侧视图。图7是将图6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62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像形成装置62,与图像形成装置1类似,对对应的部分标以同样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并且对同一部分省略图示及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62的特征在于,被设置为:使作为加热部的加热辊32a及定影液涂抹部6a,在从与从感光鼓11y、11m、11c、11b向中间转印带66转印的色粉图像的中间转印位置相比的、中间转印带66的旋转驱动方向(箭头29的方向)上的下游一侧开始,到与由转印定影部64将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8上的转印定影位置相比的、中间转印带66的旋转驱动方向(箭头29的方向)上的上游一侧为止,与中间转印带66接触。使用加热辊32a替代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支撑辊25。
并且,图像形成装置62的特征在于,在中间转印带66上被加热且涂抹定影液9a的色粉图像,由转印定影部64在记录介质8上同时进行转印和定影。
即,图像形成装置62具有:色粉图像形成部2(仅图示感光鼓11y、11m、11c、11b)、中间转印部63、定影液涂抹部6a、转印定影部64、传送部65、记录介质供给部7(仅图示定位辊44a、44b)。
中间转印部63具有:中间转印带66,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加热辊32a,支撑辊26、27,温度传感器35,和带清洁器(未图示)。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中间转印部3的不同点在于:将中间转印部3中的支撑辊25替换为加热辊32a,对中间转印带66及其上承载的色粉图像进行加热。
中间转印带66使用在厚100μm的聚酰亚胺薄膜上依次层积厚500μm的硅酮橡胶层及厚20μm的表面被覆层的环状带,上述表面被覆层由含有8∶2(重量比)的PTFE和PFA的含氟树脂组成物构成。构成中间转印带66的材料中配合有碳等导电剂,以调节电阻值。
加热辊32a,被设置为可绕轴线旋转驱动,与支撑辊26、27一起架设中间转印带66并旋转,且具有对中间转印带66加热的功能。加热辊32a,具有金属制的圆筒体、及设置在该圆筒体内部的加热器等加热部33。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在外径30mm、壁厚1mm的不锈钢制管的内部配置卤素灯的辊。
温度传感器35,为了检测中间转印带66的温度,在中间转印带66的旋转方向、即箭头29的方向上,在比加热辊32a和中间转印带66的接触位置的下游一侧,与中间转印带66接触或接近设置。温传感器35的检测结果,被输入到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62整体动作的未图示的CPU,CPU根据输入的检测结果,向对加热器33施加电压的未图示的电源发送信号,并调整加热器33的发热,使中间转印带66的温度保持恒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转印带66的温度被设定为比在此使用的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60℃)稍低的温度。
根据中间转印部63,将从感光鼓11y、11m、11c、11b重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6的色粉图像承载面66a上的色粉图像,伴随中间转印带66的旋转,在由加热辊32a进行加热并由定影液涂抹部6a涂抹定影液9a后,传送到转印定影部64。
定影液涂抹部6a具有:将定影液涂抹到中间转印带66的色粉图像承载面66a的定影液供给部36a;定影液存储槽(未图示);和定影液供给管(未图示)。
定影液供给部36a具有定影液槽48、定影液供给辊49、限制辊51和去除辊53a。定影液槽48存储定影液9a。定影液供给辊49a,与中间转印带66压接,其一部分浸渍在定影液槽48中存储的定影液9a中,且被设置在定影液槽48的开口部,以可由驱动部(未图示)驱动使其沿箭头50的方向旋转。限制辊51,被设置为与定影液供给辊49a的表面压接、且可由驱动部(未图示)驱动使其沿箭头52的方向旋转,适量限制附着到定影液供给辊49a的表面的定影液9a。去除刮板53a,被设置为一端固定在定影液槽48、且另一端与限制辊51的表面压接,去除限制辊51表面的定影液9a。并且,定影液供给辊49a和限制辊51例如由单一的齿轮串驱动,以恒定的圆周速度比旋转。
定影液槽48,具有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定影液供给部36中的定影槽48相同的结构。
定影液供给辊49a,使用包括芯棒、在芯棒表面上形成的弹性层、和弹性层的表面上形成的亲水性层的辊。弹性层使用硅酮橡胶、氟碳橡胶、聚氨酯橡胶等。亲水性层例如使用进行了亲水性处理的PTFE等。进一步,定影液供给辊49a的结构可以是至少其表面层含有与下述定影液9a的湿润性较好的材料。该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包括铝等金属、亲水性树脂、亲水性橡胶材料等。通过设置这种亲水性的表面层,可使定影液9a保持为较薄的层,即使用少量的定影液9a也可大范围地涂抹,因此可降低定影液9a的消耗量,并且防止过剩的定影液9a冲刷未定影色粉导致图像紊乱。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直径为12mm的芯棒上设置由具有弹性的硅酮橡胶构成的弹性层获得外径为20mm的辊,进一步在弹性层的表面设置了由进行了亲水性处理的PTFE所构成的厚10μm的亲水性层的辊,作为定影液供给辊49a使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液供给辊49a以0.5N/cm的线压与中间转印带66压接。进一步,定影液供给辊49以相对于中间转印带66的旋转速度慢2%的速度旋转。
限制辊51,具有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定影液供给部36中的限制辊51相同的结构。
去除刮板53a使用厚40μm的不锈钢制的板。
定影液9a,使用水作为溶剂成分,并使用含有水和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物。其中,作为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在之前例示的物质中,可选择使用可溶解或分散于水的。定影液9a中的水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占定影液9a总量的20重量%或其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95重量%,特别优选30~90重量%,其余部分为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定影液9a中,为了提高色粉定影用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分散性,可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例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酯钠盐等高级醇硫酸酯盐、油酸钠等高级脂肪酸金属盐、脂肪酸衍生物硫酸酯盐或磷酸酯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或杂环胺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氨基酸酯或氨基酸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聚氧化烯烷基醚、和聚氧乙烯烷基胺等。进一步,定影液9a中可添加适量的分散剂。分散剂例如包括:二甘醇、三甘醇、聚乙二醇、一丁基醚、二甘醇一甲醚等。这种定影液9a不会渗透到中间转印带66。
根据定影液供给部36a,首先,通过定影液供给辊49a在定影液槽48的定影液9a中旋转,定影液9a附着到定影液供给辊49a的表面,形成定影液9a的层。该层通过限制辊51被限定为具有大致恒定厚度的薄层。该定影液层,在定影液供给辊49a和中间转印带66的压接部,转移到中间转印带66的色粉图像承载面66a上。此时,定影液供给辊49a上的定影液9a的大致1/2转移到色粉图像承载面66a的表面。
根据定影液涂抹部6a,通过中间转印部63,将定影液9a涂抹到在中间转印带66上处于加热状态的色粉图像上。中间转印带66上的色粉图像接受加热及定影液的涂抹而软化及/或膨胀。
转印定影部64具有加压辊40,该加压辊被设置为:经由中间转印带66与被设置为可沿箭头71的方向旋转驱动的支撑辊26相对,且可沿箭头72的方向旋转驱动。
加压辊40,具有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定影液涂抹部6中的加压辊40相同的结构。加压辊40以5N/cm的线压与中间转印带66压接。并且未对加压辊40施加电压。
根据转印定影部64,承载处于软化及/或膨胀状态的色粉图像的中间转印带66,向支撑辊26和加压辊40的压接部移动,与之同步,通过未图示的记录介质供给部,记录介质8被传送到支撑辊26和加压辊40的压接部,中间转印带66的色粉图像承载部分和记录介质8被重叠按压。由于该色粉图像处于软化及/或膨胀状态,因此通过按压附着到记录介质8。此时,当记录介质8是纸类时,色粉图像牢固地嵌入到纸纤维中,与此同时色粉粒子之间熔融,色粉图像的表面变得平滑。其结果是,可获得具有优质的减色混合下的显色性和表面光泽性的、高品质的彩色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转印带66的表面设有与色粉的附着力小的含氟树脂层,因此色粉图像基本全部转印到记录介质8。并且,中间转印带66在含氟树脂层下面具有弹性层,因此随着记录介质的凹凸而变形,所以可使色粉图像与记录介质8的凹部接触,可获得均匀的转印定影图像。
传送部65具有:被设置为可由驱动部(未图示)驱动使其绕轴线旋转的驱动辊68;张力辊69;和由驱动辊68及张力辊69架设并旋转驱动的作为环状带的传送带70。根据传送部65,在转印定影部64中,为了将色粉图像被转印定影并形成了图像的记录介质8输出到图像形成装置62的外部而进行传送。通过传送部65传送的记录介质8,经由排纸辊56a、56b输出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62外部的未图示的排纸盘。
根据图像形成装置62,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6的色粉图像接受加热及定影液9a的涂抹,变为软化及/或膨胀状态,并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8。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定影液9a涂抹到不渗透定影液9a的中间转印带66,因此可使涂抹的大部分定影液9a仅附着到色粉图像上。这样一来可降低定影液9a的使用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了将定影液9a涂抹到中间转印带66上的色粉图像的结构,因此构成纸的纤维等的纸粉不会附着到定影液供给辊49a的表面,纸粉不会混入到定影液槽48内的定影液9a中。其结果是,不会发生因纸粉进入去除刮板53a而产生的定影液供给辊49a上的定影液层的不均匀,所以可获得长期保持稳定的高品质的图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了粘度低的水溶液或水分散液形态的定影液9a,因此定影液9a迅速地渗透到色粉粒子间及色粉粒子和中间转印带66的界面中,可使色粉瞬时软化及/或膨胀。进一步,通过设置对定影液槽48内的定影液9a进行加热的构成,在把色粉图像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8后,残留在记录介质8上的定影液9a在室温下也可短时间内干燥。
图8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75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侧视图。
图像形成装置75与图像形成装置62类似,对对应的部分标以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并且,对同一部分省略图示及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75除了以下不同点外,与图像形成装置62具有相同的结构:将温度传感器35配置为与加热辊32a接触或接近,并且配置定影液供给部36a,使定影液供给部36a的定影液供给辊49a经由中间转印带66与加热辊32a相对,定影液供给辊49a与中间转印带66压接。
即,在图像形成装置75中,中间转印部63a具有:支撑辊26、27;加热辊32a;中间转印带66;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和温度传感器35。中间转印带66由支撑辊26、27及加热辊32a张架并旋转驱动。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向中间转印带66转印感光鼓11y、11m、11c、11b上的色粉图像。温度传感器35,被配置为与加热辊32a的表面接触或接近,用于检测加热辊32a的表面温度。
并且,在定影液涂抹部6a的定影液供给部36a中,定影液供给辊49a,在经由中间转印带66与加热辊32a相对的位置上,与中间转印带66压接。
根据中间转印部63a及定影液涂抹部6a,中间转印带66的色粉图像承载面66a所承载的色粉图像由加热辊32a加热,并且被传送到中间转印带66和定影液供给辊49a的压接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加热辊32a的温度为70℃,中间转印带66和定影液供给辊49a的接触开始部中的中间转印带66及色粉图像的温度,被设定为比构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此为60℃)较低的温度。在该压接部中,色粉图像一边接受加热,一边被涂抹定影液9a,产生色粉的软化及/或膨胀。
根据图像形成装置75,在中间转印带66上,一边接受加热一边被涂抹定影液9a并软化及/膨胀的色粉图像,被直接传送到转印定影部64,并被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8上,在记录介质8上形成图像。该记录介质8通过传送部65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75的外部。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将用于补充涂抹定影液9a时所产生的中间转印带66、承载在其上面的色粉图像及定影液9a的温度下降的热量,与温度下降同时提供给中间转印带66及色粉图像。这样一来,在涂抹定影液9a之后,可防止中间转印带66、其上的色粉图像及定影液9a的温度下降,因此涂抹后的定影液9a迅速地扩散、渗透到色粉图像中,色粉的软化及/或膨胀瞬间在较大范围产生。因此,当色粉图像通过转印定影部64按压到记录介质8时,可牢固地附着到记录介质8上,实现很高的定影强度。进一步,由于涂抹后的定影液9a自身的温度通过加热辊32a的加热而上升,因此涂抹后或转印定影后可在短时间内干燥定影液9a。通过这些效果,可进一步提高图像形成装置75中的单位时间下的输出张数即吞吐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加热辊32a的表面温度设定为70℃,涂抹定影液9a前的色粉图像的温度设定得比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60℃)较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使加热辊32a的表面温度为80℃,涂抹定影液9a前的色粉图像的温度是比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60℃)高、且比软化点(在此为120℃)低的温度。这种情况下,在涂抹定影液9a前,构成色粉图像的色粉软化,色粉之间及色粉和中间转印带66的附着力提高,因此可防止因涂抹定影液9a的液流引起的色粉的移动、凝结等。并且,也可使加热辊32a的表面温度为150℃,涂抹定影液9a前的色粉图像的温度是比色粉的软化点(120℃)高的温度。这种情况下,在涂抹定影液9a前,色粉图像的进一步软化,色粉之间及色粉和中间转印介质66的附着力更强,因此可防止定影液9a附着时的色粉移动、凝结。
图9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76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侧视图。
图像形成装置76与图像形成装置62类似,在图示的部分中对对应的部分标以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并且,对同一部分省略图示及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76的特征在于,加热辊32a被设置为,在图像形成装置62的支撑辊26的位置下,与支撑辊26一样,经由中间转印带66与加压辊40相对,且与中间转印带66压接,温度传感器35被设置为与加热辊32a的表面接触或接近,在图像形成装置62中设置加热辊32a的位置上,设置支撑辊25。
进一步,在图像形成装置76的定影液供给部36b中,在定影液槽48中,为了使定影液9a保持恒定的温度,设有未图示的温度控制部。
即,图像形成装置76具有:色粉图像形成部2(仅图示感光鼓11b);中间转印部63b(仅图示中间转印辊22b、中间转印带66、支撑辊25及加热辊32a);定影液涂抹部6a;转印定影部77;传送部(未图示);和记录介质供给部(未图示)。
中间转印部63b具有:支撑辊25;加热辊32a;支撑辊27(未图示);中间转印带66;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一部分未图示);和温度传感器35。加热辊32a被设置为可沿着箭头71的方向旋转驱动。中间转印带66由支撑辊25、27及加热辊32a张架并旋转驱动。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向中间转印带66转印感光鼓11y、11m、11c、11b(一部分未图示)上的色粉图像。温度传感器35,被设置为与加热辊32a的表面接触或接近,用于检测加热辊32a的表面温度。根据中间转印部63b,在中间转印带66的色粉图像承载面66a上,感光鼓11y、11m、11c、11b上的各种颜色的色粉图像被重叠转印,形成一个色粉图像。该色粉图像随着中间转印带66的旋转驱动而传送。
向加热辊32a设置用于检测其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5是非常容易的,因此可将中间转印带66及色粉图像加热到恒定温度,进而可在恒定条件下实施定影液9a的涂抹及色粉图像向记录介质8的转印定影,因此可总是获得高品质的图像。与之相对,在记录介质8中,当向记录纸张涂敷定影液9a时,需要根据记录纸张的种类(厚度、液体的渗透性等)变更涂抹条件(涂抹量、涂抹时的液温、涂抹速度等)。进一步,温度传感器等的设置也不容易。
定影液涂抹部6b具有:定影液供给部36b;存储定影液9a的未图示的定影液存储槽;将定影液存储槽的定影液9a供给到定影液供给部36b的定影液供给管(未图示)。定影液供给部36b,除了在定影液槽48内设置温度控制部(未图示)外,具有与图像形成装置62中的定影液供给部36a同样的结构。温度控制部,用于使定影液9a的液温保持恒定而设置,具有检测定影液9a的液温的温度传感器、及加热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被输入到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76整体动作的未图示的CPU,CPU根据检测结果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向加热器施加电压的未图示的电源的输出。通过温度控制部,在将色粉图像涂抹到定影液9a时,可防止色粉图像的温度下降到对转印定影产生障碍的程度。并且,转印定影时,随着加热引起的软化、定影液9a引起的软化及/或膨胀,色粉图像牢固地附着到记录介质8上,可获得较高的定影强度。定影液9a的保温温度只要是定影液9a不沸腾的温度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但考虑到热量消耗量,优选为35~45℃。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液槽48内的定影液9a的液温保持在40℃。根据定影液涂抹部6b,向中间转印带66的色粉图像承载面66a所承载的色粉图像,通过接触方式涂抹加温到约40℃的定影液9a,使构成该色粉图像的色粉软化及/膨胀。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向作为不渗透定影液9a的色粉图像载体的中间转印带66涂抹定影液9a,没有不作用于色粉图像而被吸收到色粉图像载体内部的定影液9a,因此较少有定影液9a的浪费。因此,可实现定影液9a的消耗量的降低。进一步,由于是在向色粉图像涂抹恒定量的定影液9a的状态下进行转印定影的,因此可在恒定的转印定影条件下不产生障碍地进行转印定影。
转印定影部77具有加压辊40,该加压辊40被设置为:经由中间转印带66与加热辊32a相对,并与中间转印带66压接,且可沿箭头72的方向旋转驱动。根据转印定影部77,通过定影液9a软化及/或膨胀的色粉图像,在由中间转印带66承载的状态下,被传送到加热辊32a和加压辊40的压接部。在该压接部中,从色粉图像承载面66a的相反一侧接受加热辊32a的加热。与此同时,与色粉图像的传送同步,色粉图像被重叠按压到从记录介质供给部7供给的记录介质8上,而在记录介质8上转印定影,形成图像。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结构:在中间转印带66中,从与色粉图像承载面66a相反一侧的面进行加热,从定影液9a的涂抹面转印到记录介质8。在中间转印带66中,色粉图像承载面66a由通过加热易于熔融的材料构成,而其相反一侧的面由通过加热不易于熔融的材料构成。在该相反一侧面上承载色粉图像进行向记录介质8的转印定影时,色粉图像和记录介质8的附着力有时不足。因此,通过使色粉图像承载在色粉图像承载面66a上,并向其涂抹定影液9a,且进行辅助性的加热,可充分提高色粉图像和记录介质8的附着力,获得相对于记录介质8的定影强度较高的定影图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加热辊32a的表面温度设定为75℃,使涂抹了定影液9a的色粉图像和记录介质8的接触开始部中的中间转印带66及色粉图像的温度比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本实施方式中为60℃)低(优选低2~5℃的温度)。
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8通过传送部65被传送,并通过排纸辊56a、56b输出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76外部的排纸盘41。
根据图像形成装置76,首先向由中间转印带66的色粉图像承载面66a承载的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9a,使构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的软化及/或膨胀。接着,该色粉图像在加热下被转印定影,在记录介质8上形成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辊32a的表面温度设为70℃,色粉图像和记录介质8的接触开始部的中间转印带66及色粉图像的温度设定为比色粉的玻璃转移点(60℃)低的温度,但不限于此,可适当地改变温度设定。例如,使加热辊32a的表面温度为80℃,使色粉图像和记录介质8的接触开始部的中间转印带66及色粉图像的温度比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60℃)高。这种情况下,转印定影时,色粉因热软化,因此可减少用于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而涂抹的定影液9a的涂抹量。并且,由于涂抹定影液9a,与热转印方式相比,可降低转印定影时的设定温度,减少热量消耗,缩短到转印定影时的设定温度为止的升温时间,即缩短预热时间。
进一步,可防止到转印定影时为止的色粉图像及定影液9a的温度下降,并且可切实保持色粉的软化状态。因此,可充分确保色粉图像对记录介质8的定影强度,可进一步减少未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6上而残留的色粉。
进一步,由于转印定影后的记录介质8的温度变高,因此可进一步加快定影液9a的干燥。这样一来,可提高图像形成装置76的单位时间下的输出张数即吞吐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使加热辊32a的表面温度设为140℃,色粉图像和记录介质8的接触开始部的中间转印带66及色粉图像的温度比色粉的软化点(120℃)高。这种情况下,可进一步提高和使加热辊32a的表面温度为80℃时相同的效果。
图10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78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侧视图。图像形成装置78与图像形成装置1、62具有类似的结构,对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并且对同一部分省略图示及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78的特征在于:将中间转印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上形成的多色色粉图像转印到转印定影辊80上,在转印定影辊80上,一边加热多色色粉图像,一边使定影液9a接触并涂抹到该多色色粉图像上,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并转印到记录介质8,同时进行多色色粉图像向记录介质8的转印及定影。
图像形成装置78具有:色粉图像形成部、中间转印部、转印定影部79、传送部、和记录介质供给部。
色粉图像形成部具有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色粉图像形成部2类似的结构。但是,在使中间转印带21的传送方向在箭头82的方向、即使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传送方向反转的方向上,从箭头82的方向的上游一侧配置成像单元10y、10m、10c、10b。各成像单元内的各部件的旋转驱动方向也随着变为反向旋转。成像单元10y、10m、10c、10b的配置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配置相反。
中间转印部也具有和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中间转印部4类似的结构。但如上所述,由于将中间转印带21的传送方向变更为箭头82的方向,因此带清洁器28不与支撑辊27相对,而是被设置为经由中间转印带21与支撑辊25相对、并与中间转印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抵接。
转印定影部79具有转印定影辊80、定影液涂抹部6a、加压辊40、清洁部81、和温度传感器35。转印定影辊80,被设置为在内部具有加热器33且可由驱动部(未图示)驱动使其沿箭头84的方向旋转。定影液涂抹部6a向转印定影辊80涂抹定影液9a。在转印定影辊80的周围,从转印定影辊80的旋转驱动方向上游一侧依次设置定影液涂抹部6a、加压辊40、清洁部81及温度传感器35。并且,在转印定影辊80的旋转驱动方向中,在温度传感器35的下游一侧,转印定影辊80经由中间转印带21与支撑辊26相对,且与中间转印带21压接。
转印定影辊80使用在金属制的表面上依次形成弹性层及表面层的辊状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印定影辊80使用如下构成的辊:在由厚1mm的碳素钢构成的芯棒上,设置由体积电阻108~109Ωcm的硅酮橡胶构成的厚3mm的弹性层,并进一步设置由PFA构成的厚20μm的表面层而构成的外径30mm的辊。转印定影辊80上涂抹与色粉的带电电位相反极性的电压,例如+1kV的电压,静电吸引色粉并进行转印。转印定影辊80的内部设置的加热辊33中,例如使用由卤素灯构成的加热器。加热器33根据用于检测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5的检测结果,通过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78的整体动作的CPU发出的信号,进行控制,使转印定影辊80的整体表面温度变得均匀。
在转印定影辊80和中间转印带21之间由未图示的电压施加部施加转印电场,中间转印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上形成的色粉图像静电地转印到转印定影辊80。转印到转印定影辊80的色粉图像由转印定影辊80内部的加热器33加热,用于定影液的涂抹。
定影液涂抹部6a,具有与图像形成装置62中的定影液涂抹部6a相同的结构。根据定影液涂抹部6a,首先,定影液供给辊49a通过在定影液槽48的定影液9a中旋转,使定影液9a附着到定影液供给辊49a的表面。该定影液9a由限制辊51形成为大致具有恒定厚度的薄层,在定影液供给辊49a和转印定影辊80的压接部中,涂抹到转印定影辊80上的色粉图像上。色粉图像从与转印定影辊80的接触面被加热,从外周一侧被涂抹定影液9a,构成色粉图像的色粉在加热的状态下软化及/或膨胀。另一方面,附着到限制辊51的表面的多余的定影液9a通过去除刮板53a从限制辊51的表面被去除。
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中间转印带21不同的色粉图像载体(转印定影辊80)上,向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9a,因此具有定影液9a难于附着到中间转印带21上的优点。并且,由于不是在中间转印带21上,而是在转印定影辊80上对色粉图像进行加热,因此中间转印带21的温度很难上升。因此,可防止色粉图像形成部的构成部件的温度上升、色粉图像形成过程中因定影液9a产生的色粉劣化等,可长期稳定地获得高品质的图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色粉图像从一个面(转印定影辊80表面=色粉图像的下层部)加热,且从另一个面(转印定影辊80的外周侧=色粉图像的最外层部)接受定影液9a的涂抹。即,色粉图像从与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接触的一侧被加热,且从与定影液供给辊49a的表面相对的一侧接受定影液9a的涂抹。因此,构成色粉图像的全部色粉在相对于记录介质8具有充分的附着力的情况下软化及/或膨胀,可获得向记录介质8的定影强度较高的图像。如果仅仅加热,在与色粉图像的转印定影辊80接触的部分(色粉图像的下层部)色粉充分软化,但由于色粉的大部分是导热性低的粘合树脂,因此在色粉图像的最外层部温度难于上升,色粉无法充分软化,对记录介质8的附着力有变得不充分的危险。因此,通过从色粉图像的最外层一侧涂抹定影液9a,构成色粉图像全部色粉可充分软化及/或膨胀,可提高色粉图像对记录介质8的附着力。这样一来,即使定影图像弯曲,定影图像也不会剥离,可获得定影强度高的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辊40以10N/cm的线压与转印定影辊80压接。转印定影辊80上的、被加热且被涂抹定影液9a从而使色粉处于软化及/或膨胀状态的色粉图像被传送到加压辊40和转印定影辊80的压接部,与之同步,记录介质从记录介质供给部7传送,接受加压辊40的按压,色粉图像转印并定影到记录介质8,形成图像。
清洁部81,去除色粉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8后残留在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的色粉、定影液9a、纸粉等,进行清洁。
温度传感器35检测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温度。检测结果输入到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78的整体动作的CPU,CPU根据检测结果向未图示的电源发送控制信号,调整加热器33的发热程度,上述电源向加热器33施加电压。
根据转印定影部79,将中间转印带21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在转印定影辊80上,在加热下使定影液9a涂抹到色粉图像,使色粉充分软化及/或膨胀,之后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8,形成图像。
传送部与图像形成装置62中的传送部65相同。
记录介质供给部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记录介质供给部7相同。
根据图像形成装置78,通过色粉图像形成部形成在中间转印带21的色粉图像承载面21a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转印定影辊80,在转印定影辊80上被加热,进一步在加热下,在涂抹定影液9a后,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8,形成图像。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8通过传送部65被传送,并通过排纸辊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78的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液9a相对于转印定影辊80上的色粉图像的单位面积的涂抹量,与色粉图像的温度无关,是恒定的,但不限于此,也可根据色粉图像的温度来变更定影液9a的涂抹量。
定影液9a的涂抹量的控制,在定影液供给部36a中,例如可通过使定影液供给辊49和限制辊51的圆周速度比、特别是限制辊51的旋转速度可变来实施。例如,当提高限制辊51的旋转速度时,定影液供给辊49a上的定影液9a的量降低,可减少定影液9a向色粉图像的涂抹量。在本结构下,限制辊51和定影液供给辊49a的圆周速度比为0.4时,定影液9a向色粉图像的涂抹量为10g/m2,圆周速度比为0.5时,涂抹量为8g/m2,圆周速度比为0.6时,涂抹量为6g/m2
对涂抹量的控制进一步进行具体说明。例如,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温度设定为140℃,在图像形成装置78起动之后、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温度处于上升中时,使限制辊51相对于定影液供给辊49a的圆周比速度为0.4,使涂抹量比通常情况下多。并且,当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温度到达40℃,并保持恒定时,使圆周速度比为0.5,减少涂抹量即可。
并且,将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温度设定为150℃,例如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温度在120~140℃的范围内,使相对于色粉图像的定影液9a的涂抹量为10g/m2,在140℃以上的范围内,也可使涂抹量为8g/m2。如果进行伴随表面温度变化的阶段性的涂抹量的控制,在预热中也可使色粉图像更加切实地定影到记录介质8。
在这样的结构下,在从装置起动开始到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温度到达预定温度为止的、色粉的热定影作用较弱的预热中,由于涂敷较多的定影液9a,因此可获得具有充分定影强度的定影图像。因此,可获得没有待机时间的、快速起动的图像形成装置。
涂抹到色粉图像上的定影液9a的涂抹量控制,不仅可通过变更限制辊51相对于定影液供给辊49a的圆周速度比来进行,也可例如通过将弹性刮板按压到定影液供给辊49a的表面并变更其按压力来进行。
图1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85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像形成装置85,具有与图像形成装置78类似的结构,对对应的部分标以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其说明。此外,对于相同的部分省略图示及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85的特征在于,在对从中间转印带21转印到转印定影辊80的色粉图像,由设在转印定影辊80内部的加热器33加热的状态下,涂抹定影液9a时,作为定影液涂抹部87,使用喷嘴阵列88。
在图像形成装置85中,转印定影部86包括转印定影辊80、定影液涂抹部87、加压辊40、清洁部81、和温度传感器35。转印定影辊80在内部具有加热器33。在转印定影辊80的周围,从转印定影辊80的旋转驱动方向上游侧依次设置定影液涂抹部87、加压辊40、清洁部81及温度传感器35。
定影液供给部87具有喷嘴阵列88。喷嘴阵列88是根据电子控制信号排列多个如下所示的微小喷嘴(未图示)的装置:使定影液9a的微小滴液飞向转印定影辊80的色粉图像承载面。微小喷嘴的排列间距被设定为:从微小喷嘴喷出的定影液9a的微小滴液无间隙地至少被覆转印定影辊80表面的色粉图像承载区域。并且,在喷嘴阵列88中,可适当变更微小滴液的直径。通过控制滴液直径,可控制涂抹滴液的密度(点数),可使定影液9a的涂抹量控制在例如1~10g/m2的范围内。
如果使用喷嘴阵列88,可根据转印定影辊80上的色粉附着量控制定影液9a的涂抹量。例如,向表面温度设定为140℃的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涂抹定影液9a时,仅向通过图像信号判断的色粉附着量为8g/m2以上的部分,以涂抹量4g/m2涂抹定影液9a。该色粉附着量(8g/m2)是设定温度为140℃的转印定影辊80中,可将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8的色粉附着量的上限,如果附着量为其以上,则有获得定影强度不充分的定影图像的危险性,因此通过涂抹定影液9a解决这一点。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涂抹定影液9a的部分是限定的,因此可减少定影液9a的消耗量。由于占据色粉的大部分的是导热性低的粘合树脂,因此在色粉附着量多的部分,色粉图像的最外层部温度难于上升,色粉无法充分软化,具有对记录介质8的附着力不充分的危险。附着力的下降通过涂抹定影液9a来补充,构成全部色粉图像的色粉可充分软化及/或膨胀,可提高色粉图像对记录介质8的附着力。并且,向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9a时,色粉图像附着到记录介质8的面上定影液9a被涂抹,因此与单纯加热时相比,附着力的增大较大,即使定影图像弯曲,定影图像也不会剥离,可获得定影强度高的图像。并且,在色粉附着量少的部分,在色粉图像的最外层部,温度充分上升,因此即使不涂抹定影液9a,也可确保对记录介质的充分的定影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液9a相对于转印定影辊80上的色粉图像的单位面积的涂抹量,与色粉图像的温度无关,是恒定的,但不限于此,也可根据色粉图像的温度来变更定影液9a的涂抹量。
例如,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温度设定为140℃、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温度向140℃上升时,使涂抹量仅增加1g/m2,在到达140℃时,使涂抹量仅减少1g/m2即可。
并且,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温度设定为140℃、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温度向140℃上升时,对色粉附着量小于8g/m2的部分也以2g/m2的比例涂抹定影液9a,当到达140℃时,可仅对色粉附着量8g/m2或其以上的部分涂抹定影液9a。
根据这些结构,在从装置起动开始到转印定影辊80的表面温度到达预定温度为止的预热期内,通过较多地涂敷定影液9a,可获得具有充分的定影强度的定影图像。因此,可获得没有待机时间的、快速起动可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12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90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侧视图。
图像形成装置90具有和图像形成装置78类似的结构,对对应的部分标以同样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对同一部分省略图示及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90除了以下方面,具有和图像形成装置78相同的结构:转印定影部79a具有:温度传感器35a,为了检测加压辊40a的表面温度,而被设置为与加压辊40a的表面接触或接近;和加热器(加热灯)33,在加热辊40a的内部,根据来自温度传感器35a的温度检测信号控制加热动作,使加压辊40a变为预定的设定温度。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检测加压辊40a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5a。
图像形成装置90的转印定影部79a,具有转印定影辊80、定影液涂抹部6a、加压辊40a、清洁部81、温度传感器35、和温度传感器35a。转印定影辊80在内部具有加热器33。加压辊40a在内部具有加热器。在转印定影辊80的周围,从转印定影辊80的旋转驱动方向上游一侧开始依次设置定影液涂抹部6a、内部具有加热器33的加压辊40a、清洁部81及温度传感器35。温度传感器35,被设置为与加压辊40a表面接触或接近。
温度传感器35a进行的、加压辊40a的表面温度的检测结果作为检测输出,发送到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90的整体动作的CPU,CPU根据检测输出将控制信号发送到定影液涂抹部6a,控制定影液供给部36a的定影液9a的涂抹量。涂抹量的控制例如在定影液供给部36a中,可通过调整限制辊51相对于定影液供给辊49a的圆周速度比来实施。在图像形成装置90中,根据加压辊40a的表面温度,控制向转印定影辊80上的色粉图像的定影液9a的涂抹量。
使用温度传感器35a的定影液9a的涂抹量的控制例如通过如下方法实施。将加压辊40a的表面温度例如设定为70℃,在图像形成装置90起动之后,在加压辊40a的表面温度未达到70℃而上升时,将限制辊51对定影液供给辊49a的圆周速度比调整为0.4,增加定影液9a的涂抹量。并且,当加压辊40a的表面温度到达70℃时,使圆周速度比为0.5,与圆周速度比为0.4时相比,使定影液9a的涂抹量减少即可。即,在起动之后,由于加压辊40a的表面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因此与转印定影辊80的压接部中的热的定影作用不充分,但通过涂抹较多的定影液9a,在热的定影作用较弱的预热期间也可获得具有充分的定影强度的定影图像。因此,可获得没有待机时间的、可快速起动的图像形成装置。
定影液9a的涂抹量的控制也可根据加压辊40a的表面温度阶段性地实施。例如,将加压辊40a的表面温度设定为90℃,当表面温度为50℃以下时使涂抹量为10g/m2,在50℃~70℃的范围内使涂抹量为9g/m2,在70℃~90℃的范围内使涂抹量为8g/m2,在90℃以上时为6g/m2,则可与表面温度无关地获得定影强度高的定影图像。
根据本实施方式,根据加压部件(加压辊40a)的表面温度,适当选择向色粉图像的定影液9a的涂抹量,从而在图像形成装置90起动之后,在加压部件的表面温度未到达预定温度的预热期间内,也可获得具有充分定影强度的定影图像。并且,加压部件的表面温度设定得越高,越可降低定影液9a的涂抹量,因此可减少定影液9a的消耗量。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的定影液34,但不限于此,也可使用公知的含有粘结成分、粘合成分等的定影液。粘合成分的具体例例如包括:以氯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SBR橡胶等高分子弹性体为主要成分的橡胶类粘合剂,将乙酸乙烯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丙烯酸树脂等亲水性合成树脂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乳胶粘合剂等。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色粉和记录介质8的附着力不仅通过色粉软化及/或膨胀来涂抹,而且也通过粘合成分或连接成分而涂抹,因此可提高附着力,并提高色粉图像向记录介质8的定影强度。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各辊所使用的材料、层结构、尺寸等不限上述内容,可以直接使用该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领域中常用的、或适当变更的内容。也可使用带等环状部件取代辊。并且,中间转印带、传送带等虽然是环状部件,但也可做成辊形态。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各实施方式中为串联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中间转印带每旋转一次重叠一种颜色的图像的所谓四次旋转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并且,不限于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也可是单色图像形成装置。
这种本发明的形成装置例如可作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其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复合机使用。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或主要特征的前提下能以各种方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从各种角度而言仅是单纯的示例,本发明的范围如权利要求范围所示,不受说明书正文的任何约束。并且,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变形、变更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4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图像形成部(2);
将由色粉图像形成部(2)形成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部(4);
对记录介质表面加热的加热部(5、61);和
定影液涂抹部(6、6c),向记录介质表面的图像涂抹定影液,所述定影液通过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使色粉定影到记录介质上,
其中,定影液包含具有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作用的有机化合物以及该有机化合物能够溶解或分散与其中的有机溶剂,
设置加热部(5、61)及定影液涂抹部(6、6c),以在由定影液涂抹部(6、6c)对记录介质涂抹定影液之前、或在涂抹定影液中,由加热部(5、61)对记录介质表面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对记录介质中的色粉图像形成区域,由加热部(5、61)进行加热,并由定影液涂抹部(6、6c)涂抹定影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部(5、61)对色粉图像的加热温度,是比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部(5、61)对色粉图像的加热温度,是比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的软化点高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定影液涂抹部(6、6c),
包括:检测色粉图像中的色粉量的色粉量检测部;和
可根据来自色粉量检测部的控制信号部分地变更定影液的涂抹量的定影液涂抹量控制部,
仅向色粉量为预定量或预定量以上的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定影液加热保温的定影液保温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定影液含有增加色粉图像对记录介质的附着力的粘合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色粉含有作为粘合树脂的聚酯、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比聚酯低的蜡成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色粉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7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定影液还含有脱模剂。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图像形成部(2);
中间转印部(3、63),含有中间转印介质(21、66),该中间转印介质是转印由色粉图像形成部(2)形成的色粉图像的第一色粉图像载体,其至少表面由不渗透定影液的材料构成,所述定影液通过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而使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
加热部(33),对中间转印介质(21、66)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80)加热;
定影液涂抹部(6a、87),向中间转印介质(66)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80)涂抹定影液;和
转印定影部(64、79、79a、86),将涂抹了定影液的色粉图像转印并定影到记录介质上,
其中,定影液包含具有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作用的有机化合物以及该有机化合物能够溶解或分散与其中的有机溶剂,
设置加热部(33)及定影液涂抹部(6a、87),以在由定影液涂抹部(6a、87)对中间转印介质(21、66)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80)涂抹定影液之前、或在涂抹定影液中,由加热部(33)对中间转印介质(21、66)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80)进行加热。
12.根据权利要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对中间转印介质(21、66)或其他色粉图像载体(80)中的色粉图像形成区域,由加热部(33)进行加热,并由定影液涂抹部(6a、87)涂抹定影液。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部(33)对色粉图像的加热温度,是比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温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部(33)对色粉图像的加热温度,是比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的软化点高的温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转印定影部(79、79a、86),还包括可在表面承载色粉图像、且其内部具有加热部(33)第二色粉图像载体(80),
定影液涂抹部(6a、87)被设置为:向第二色粉图像载体(80)所承载的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转印定影部(79、86)还包括:
温度检测部(35),检测第二色粉图像载体(80)的表面温度;和
第一涂抹量控制部,根据来自温度检测部(35)的检测结果,控制由定影液涂抹部(6a、87)涂抹到色粉图像的定影液的涂抹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涂抹量控制部,控制定影液涂抹部(6a、87)的动作,以使由温度检测部(35)检测的第二色粉图像载体(80)的表面温度低于第一预定温度时的定影液涂抹量,比第二色粉图像载体(80)的表面温度为第一预定温度或其以上时多。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转印定影部(79a),还包括:经由记录介质与第二色粉图像载体(80)压接的加压部件(40a);
检测加压部件(40a)的表面温度的加压部件温度检测部(35a);和
第二涂抹量控制部,根据来自加压部件温度检测部(35a)的检测结果,控制由定影液涂抹部(6a)向色粉图像涂抹的定影液的涂抹量,
第二涂抹量控制部,控制定影液涂抹部(6a)的动作,以使由加压部件温度检测部(35a)检测的加压部件(40a)的表面温度低于第二预定温度时的定影液涂抹量,比加压部件(40a)的表面温度为第二预定温度或其以上时多。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定影液涂抹部(87),
包括:检测色粉图像中的色粉量的色粉量检测部;和
可根据来自色粉量检测部的控制信号部分地变更定影液的涂抹量的定影液涂抹量控制部,
仅向色粉量为预定量或预定量以上的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定影液加热保温的定影液保温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定影液含有增加色粉图像对记录介质的附着力的粘合剂。
2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色粉含有作为粘合树脂的聚酯、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比聚酯低的蜡成分。
2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色粉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7μm。
2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定影液还含有脱模剂。
2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图像形成部(2);
中间转印部(3、63b),含有中间转印介质(21、66),该中间转印介质是转印由色粉图像形成部(2)形成的色粉图像的第一色粉图像载体,其至少表面由不渗透定影液的材料构成,所述定影液通过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而使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
加热部(33),对中间转印介质(21、66)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80)加热;
定影液涂抹部(6a、6b、87),向中间转印介质(66)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80)涂抹定影液;和
转印定影部(77、79、79a、86),将涂抹了定影液的色粉图像转印并定影到记录介质,
其中,定影液包含具有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作用的有机化合物以及该有机化合物能够溶解或分散与其中的有机溶剂,
设置加热部(33)及转印定影部(77、79、79a、86),以使加热部(33)对中间转印介质(21、66)或其以外的色粉图像载体(80)的加热,在转印定影部(77、79、79a、86)对色粉图像向记录介质的转印定影中进行。
26.根据权利要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对中间转印介质(21、66)或其他色粉图像载体(80)中的色粉图像形成区域,由加热部(33)进行加热,并由定影液涂抹部(6a、6b,87)涂抹定影液。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部(33)对色粉图像的加热温度,是比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温度。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部(33)对色粉图像的加热温度,是比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的软化点高的温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转印定影部(79、79a、86),还包括可在表面承载色粉图像、且其内部具有加热部(33)的第二色粉图像载体(80),
定影液涂抹部(6a、6b、87)被设置为:向第二色粉图像载体(80)所承载的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转印定影部(79、86)还包括:
温度检测部(35),检测第二色粉图像载体(80)的表面温度;和
第一涂抹量控制部,根据来自温度检测部(35)的检测结果,控制由定影液涂抹部(6a、87)涂抹到色粉图像的定影液的涂抹量。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涂抹量控制部,控制定影液涂抹部(6a、87)的动作,以使由温度检测部(35)检测的第二色粉图像载体(80)的表面温度低于第一预定温度时的定影液涂抹量,比第二色粉图像载体(80)的表面温度为第一预定温度或其以上时多。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转印定影部(79a),还包括:
经由记录介质与第二色粉图像载体(80)压接的加压部件(40a);
检测加压部件(40a)的表面温度的加压部件温度检测部(35a);和
第二涂抹量控制部,根据来自加压部件温度检测部(35a)的检测结果,控制由定影液涂抹部(6a)向色粉图像涂抹的定影液的涂抹量,
第二涂抹量控制部,控制定影液涂抹部的动作,以使由加压部件温度检测部(35a)检测的加压部件(40a)的表面温度低于第二预定温度时的定影液涂抹量,比加压部件(40a)的表面温度为第二预定温度或其以上时多。
33.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定影液涂抹部(87),
包括:检测色粉图像中的色粉量的色粉量检测部;和
可根据来自色粉量检测部的控制信号部分地变更定影液的涂抹量的定影液涂抹量控制部,
仅向色粉量为预定量或预定量以上的色粉图像涂抹定影液。
34.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定影液加热保温的定影液保温部。
35.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定影液含有增加色粉图像对记录介质的附着力的粘合剂。
3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色粉含有作为粘合树脂的聚酯、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比聚酯低的蜡成分。
3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色粉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7μm。
3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定影液还含有脱模剂。
3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图像形成部(2);
中间转印部(63b),含有中间转印介质(66),该中间转印介质是转印由色粉图像形成部(2)形成的色粉图像的第一色粉图像载体,其至少表面由不渗透定影液的材料构成,所述定影液通过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而使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
定影液涂抹部(6b),至少向中间转印介质(66)的色粉图像形成区域涂抹定影液;
加热部(33),至少对中间转印介质(66)的色粉图像形成区域加热;和
转印定影部(77),将涂抹了定影液的色粉图像转印并定影到记录介质,
其中,定影液包含具有使色粉软化及/或膨胀作用的有机化合物以及该有机化合物能够溶解或分散与其中的有机溶剂,
设置加热部(33)、定影液涂抹部(6b)及转印定影部(77),以使加热部(33)对色粉图像形成区域的加热在由定影液涂抹部(6b)对色粉图像形成区域涂抹定影液之后进行,并且,由加热部(33)对中间转印介质(66)中与记录介质抵接的区域进行加热。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部(33)对色粉图像的加热温度,是比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温度。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部(33)对色粉图像的加热温度,是比形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的软化点高的温度。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定影液加热保温的定影液保温部。
4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定影液含有增加色粉图像对记录介质的附着力的粘合剂。
44.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色粉含有作为粘合树脂的聚酯、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比聚酯低的蜡成分。
45.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色粉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7μm。
46.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定影液还含有脱模剂。
CNB2005101339339A 2004-12-17 2005-12-19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94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66283 2004-12-17
JP2004366283 2004-12-17
JP2005332022 2005-1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0183A CN1790183A (zh) 2006-06-21
CN100449420C true CN100449420C (zh) 2009-01-07

Family

ID=36788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3393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9420C (zh) 2004-12-17 2005-12-19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9420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4845A (zh) * 2016-02-01 2017-08-08 株式会社宫腰 湿式显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9562B2 (ja) * 2018-05-17 2022-08-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39786B2 (ja) * 2018-08-27 2022-09-21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63121A (ja) * 1996-08-13 1998-03-0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0293050A (ja) * 1999-04-05 2000-10-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30044203A1 (en) * 2001-08-23 2003-03-06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109751A (ja) * 2002-09-20 2004-04-08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9747A (ja) * 2002-09-20 2004-04-08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51626A (ja) * 2002-11-01 2004-05-27 Ricoh Co Ltd 加熱定着装置
JP2004294847A (ja) * 2003-03-27 2004-10-21 Ricoh Co Ltd 定着方法、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63121A (ja) * 1996-08-13 1998-03-0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0293050A (ja) * 1999-04-05 2000-10-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30044203A1 (en) * 2001-08-23 2003-03-06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109751A (ja) * 2002-09-20 2004-04-08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9747A (ja) * 2002-09-20 2004-04-08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51626A (ja) * 2002-11-01 2004-05-27 Ricoh Co Ltd 加熱定着装置
JP2004294847A (ja) * 2003-03-27 2004-10-21 Ricoh Co Ltd 定着方法、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4845A (zh) * 2016-02-01 2017-08-08 株式会社宫腰 湿式显影装置
CN107024845B (zh) * 2016-02-01 2020-08-14 株式会社宫腰 湿式显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0183A (zh) 2006-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5351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07738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56166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定影液涂布辊
JP41494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59299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11023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5120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7129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49420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149459B2 (ja) 定着液塗布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653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9142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28201B2 (ja) 定着液付与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854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8732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931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1916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19024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873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28257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7785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08996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