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2474A - 具有柔性密封部件的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柔性密封部件的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2474A
CN101042474A CNA2007100887458A CN200710088745A CN101042474A CN 101042474 A CN101042474 A CN 101042474A CN A2007100887458 A CNA2007100887458 A CN A2007100887458A CN 200710088745 A CN200710088745 A CN 200710088745A CN 101042474 A CN101042474 A CN 101042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member
flexible seal
lcd device
display panel
shroud fro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87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2474B (zh
Inventor
小野伸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Jap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42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2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2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2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1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g. against dust or humid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LCD器件,包括背光单元、护罩正面以及在背光单元和显示面板之间布置的显示面板。在背光单元的安装面上设置柔性密封部件。在护罩正面固定到安装面上之后,该柔性密封部件变形,以在显示面板的共面方向上挤压显示面板的边缘表面。

Description

具有柔性密封部件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柔性密封部件的液晶显示(LCD)器件,更具体,涉及一种LCD器件,包括:具有发光表面的光源单元;安装在该发光表面上并配置成具有光开关功能的LCD面板;以及限定该LCD面板的前屏幕的框架形护罩。
背景技术
LCD器件典型地具有其中面板组件(LCD面板组件)被保持并固定在光源单元(背光单元)和护罩(shield)正面之间的结构。图13是从前屏幕侧观察的常规LCD器件结构的透视图。图14是示出了图13的LCD器件的分解透视图。
LCD器件100设有光源单元11,在该光源单元11的前侧具有矩形发光表面11a、设有安装在该发光表面11a上并配置成具有光开关功能的面板组件12、以及设有限定面板组件12的前屏幕13a的框架形护罩正面13。
面板组件12设有显示面板21,其中TFT基板25和反基板26互相重叠、耦合到显示面板21的多个TCP(载带封装)22以及经由TCP22机械和电耦合到显示面板21的电路板23。每个TCP 22在其上安装用于驱动显示面板21的IC芯片,以及电路板23通过TCP 22输出用于控制显示面板21的驱动的控制信号。TCP 22和电路板23例如沿显示面板21的两个相邻边缘布置。
显示面板21具有夹在TFT基板25和反基板26之间的液晶(LC)层(未示出)以及在TFT基板25的背面和反基板26的正面上布置的偏振膜(未示出)。显示面板21具有以二维矩阵布置的像素。在TFT基板25上,按矩阵布置诸如TFT(薄膜晶体管)的开关器件,用于控制各个像素的开关,以配置有源矩阵基板。在反基板26上,形成对应于各个像素的不同颜色的滤色器(CF),以配置滤色器基板(CF基板)26。经由电路板23和TCP 22的TFT器件的驱动实现了以象素为基础面板组件的控制。
光源单元11,例如,边缘发光型背光单元,具有用于限定其前侧面上的发光表面11a的框架形底板31。在底板31上,安排肋条32,用于相对于发光表面11a限定显示面板的位置并与底板31整体地形成。肋条32被布置在发光表面11a的四个拐角附近。每个肋条32具有伸长的矩形实体形状,该矩形实体形状沿显示面板的拐角以直角弯曲。
图15是沿图13所示的XV-XV线的剖面图。当从前侧观察时,光源单元11,或边缘光背光单元具有在光源单元的发光表面11a上顺序地层叠的光学薄层33、光波导板34以及反射薄层35。此外,在光波导板34的侧边缘上设置拉长灯(未示出)。光波导板34在其共面方向上漫射来自拉长光源进入光波导板34的光,由此将拉长的光转变为平面光。反射薄层35朝向光源的前面反射从光波导板34的背面发射的光。光学薄层33具有增加发光表面11a的亮度或发光度以及提高发光度的均匀性的功能。
底板31,在发光表面11a的周围,具有其上安装TFT基板25的平坦的安装面36,以及比安装面36更接近发光表面11a形成的凹入部分37,并在其中容纳偏振膜27。每个肋条32具有位于与显示面板的侧边缘相对的限位壁32a,以便限制显示面板的位置,以及具有从限位壁32a的边缘延伸的倾斜面32b,以便显示面板被容易地安装在光源单元11上。底板31被容纳在其顶表面开口的屏幕背面38中;以及在底板31和屏幕背面38之间布置光学薄层33、光波导板34以及反射薄层35。参考标记29和30分别表示用于密封LC层24的密封部件和显示区的边界。
在LCD器件100的组装过程中,首先相对于光源单元11,在其共面方向上调整面板组件12的位置,以便面板组件的显示面板的四角位于被肋条32限定的区域内,然后,在光源单元11上安装面板组件12。更具体地说,面板组件12的TFT基板25被安装在底板31的安装面36上,该底板31具有在底板31的凹入部分37中容纳的偏振膜27。此后,放置护罩正面13,以覆盖光源单元11和面板组件12,用以将面板组件12下压到预定位置,由此完成该组装。光源单元11和护罩正面13之间的固定通过螺旋、铆接或棘爪啮合来实现。
常规LCD器件100具有其中光源单元的发光表面11a上的灰尘粘结导致屏幕上的缺陷图像的缺点。亦即,灰尘的阴影被投影在屏幕13a上。该缺陷图像由以下因素所引起。在LCD器件100中,考虑到显示面板21的外尺寸的变化范围和肋条32之间的距离变化范围,在显示面板21的侧边缘和肋条32之间有意设置0.2至0.3mm的间隙。此外,考虑到光源单元11或护罩正面13的厚度尺寸或形变的变化范围,在显示面板21和护罩正面13之间设置0.1至0.3mm的间隙,以便防止护罩正面13的内表面与显示面板21接触。因此,显示面板21或面板组件12可在厚度方向和共面方向上在这些间隙内移动,如由参考数字101的箭头所示。
如上所述,在常规LCD器件100中,在光源单元11和护罩正面13之间以可移动状态设置显示面板21。因此,如参考数字102所示,灰尘通过显示面板21和护罩正面13之间的间隙和显示面板21和光源单元11的底板31之间的间隙进入显示面板21的后侧。然后进入显示面板21的后侧的灰尘被粘附在光源单元11的发光表面11a上。
作为解决上述缺点的对策,一种已知的方法是在显示面板21和护罩正面13之间的间隙中设置密封部件103,如图16所示。在,例如,专利公开JP-2005-91971A(图1)中,描述了其中在显示面板和护罩正面之间的间隙中设置密封部件103的LCD器件。
在图16所示的LCD器件110中,显示面板21和护罩正面13之间的间隙被密封部件103密封。密封部件103切断灰尘的进入路径,由此阻挡灰尘的进入。
但是,在图16的LCD器件110中,由于光源单元11或护罩正面13的外尺寸或形变变化,在显示面板21和护罩正面13之间的间隙距离中发生显著的变化范围。由此,为了安全地阻挡灰尘的进入路径,考虑到间隙距离的变化范围,必须使用柔性材料形成密封部件103,并使其厚度足够大。但是,通过本发明人进行的检查揭示,密封部件103的较大厚度改变LC层24的间隙距离,因为密封部件103在其厚度方向上挤压显示面板21,由此在屏幕上导致不均匀的图像。为了实现具有优异的图像质量的LCD器件,必需防止灰尘进入显示面板的后侧,同时抑制不均匀图像的发生。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CD器件,能防止灰尘进入显示面板的后侧,同时抑制不均匀图像的发生。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LCD)器件,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夹在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LC)层;用于提供背光给LC层的背光单元;以及用于在护罩正面和背光单元之间夹住显示面板护罩正面;以及固定在背光单元和护罩正面之一上、用于在显示面板的共面方向上挤压显示面板的边缘表面的柔性屏蔽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LCD器件,柔性密封部件在其共面方向上挤压显示面板,防止灰尘进入LCD器件的内部,由此防止灰尘的阴影降低LCD器件的图像质量。
参考附图,从下面的详细说明将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优点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LCD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柔性密封部件的细节的透视图;
图3是在护罩正面被粘附在光源单元上的状态下,沿图1所示的线III-III的剖面图;
图4是在护罩正面被粘附在光源单元上的状态下,沿图1所示的线III-III的剖面图;
图5A是示出了在面板组件和护罩正面被除去的状态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比较例子的LCD器件的剖面图,以及图5B示出了图5A所示的LCD器件的缺点的剖面图;
图6A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改进的LCD器件中使用的柔性密封部件的结构剖面图,以及图6B是示出了在护罩正面被粘附的状态下,图6A的柔性密封部件的剖面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改进的LCD器件中使用的柔性密封部件的结构剖面图;
图8A是示出了在从光源单元除去护罩正面的状态下,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LCD器件的剖面图,以及图8B是示出了图8A所示的条纹部件的结构透视图;
图9是示出了在护罩正面被粘附在光源单元上的状态下,图8A的LCD器件的剖面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改进的LCD器件的结构剖面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改进的LCD器件的结构剖面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改进的LCD器件的结构剖面图;
图13是示出了常规LCD器件的结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了图13的LCD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示出了常规LCD器件的缺点的剖面图;以及
图16是示出了常规LCD器件的结构剖面图,该常规LCD器件具有阻止图15所示的LCD器件缺点的对策。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其中类似的组成元件由类似的参考数字指定。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LCD器件的分解透视图。LCD器件10具有类似于图13至15所示的常规LCD器件100的结构,除了在底板31的安装面36上设置柔性密封部件41之外。为伸长形状并具有矩形截面的柔性密封部件41,被布置在从肋条32的线性段延伸的线条上,以便填充相邻肋条32之间的间隙。柔性密封部件41邻近其上不设置TCP 22和电路板23的显示面板21的边缘设置。
图2示出了柔性密封部件41的结构透视图。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密封部件41由具有柔韧性的泡沫尿烷制成,但是可以使用各种柔性材料来配置柔性密封部件41。柔性密封部件41通过使用两面粘合带42的粘结被固定在底板31的安装面36上。当施加压力时,在没有失去其比较软的特性的条件下,柔性密封部件41变形,以及在压力被除去之后,恢复到形变之前的原形。
图3是在护罩正面13被粘附在光源单元11上的状态下,沿图1所示的线III-III的剖面图。柔性密封部件41的垂直高度被设为,使得在护罩正面13被粘附在光源单元11上之前,它足够超出与安装面36相对的护罩正面13的内表面高度。当在显示面板21的共面方向上观察时,与显示面板21的侧边缘相对的柔性密封部件41的内侧表面41a与肋条32的限位壁32a对准;而与护罩正面13的侧壁相对的柔性密封部件41的外侧表面41b位于相对于显示面板21比肋条32的外表面32c位置更远的位置。在护罩正面13被粘附到光源单元11上之后,护罩正面13在箭头71的方向移动,并被下压至预定位置。
图4是在图3所示的状态之后护罩正面13被粘附到光源单元11上的状态下,沿图1所示的线III-III的剖面图。在护罩正面13被粘附之后,与安装面36相对的护罩正面13的内背面接触柔性密封部件41的顶表面,以在厚度方向上向下挤压柔性密封部件41。结果,柔性密封部件41在显示面板21的共面方向上膨胀,以压平的形状变形。压平的柔性密封部件41的侧部分接触显示面板21的侧边缘表面,以用适当的作用力挤压该侧边缘表面。在该状态下,柔性密封部件41在厚度方向上不挤压显示面板21。
根据本实施例的LCD器件10,当护罩正面13被粘附到底板31的安装面36上时,压平的柔性密封部件41用适当的压力挤压显示面板21的侧边缘,由此阻挡灰尘的进入路径,因此防止灰尘进入显示面板21的后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防止灰尘的阴影被投影在屏幕13a上的缺陷显示。此外,在该状态中,柔性密封部件41在其厚度方向上不挤压显示面板21,由此可以避免LC层24的厚度变化,以防止不均匀图像。
当在光源单元11上安装面板组件12时,或当护罩正面13被粘附到光源单元11上时,柔性密封部件41不接触显示面板21的侧边缘或护罩正面13的侧面部分。因此,可以容易地装配LCD器件10。当为了修复等等而拆卸LCD器件10时,由护罩正面13施加的压力被除去,以使柔性密封部件41恢复图3所示的其原形。因此,即使在拆卸之后,也可以再次容易地装配LCD器件10。
优选使用当施加压力时在不失去其较软性能的条件下变形的材料,以及此外,在压力被除去之后恢复到变形之前的原形的材料,作为用于柔性密封部件41的材料。这种材料的例子包括泡沫尿烷、低排斥力尿烷、泡沫硅酮、泡沫橡胶和凝胶。这是因为柔性密封部件41的容易变形以具有压平的形状,提高了柔性密封部件41和显示面板21的侧边缘之间的粘着力,由此有效地提高防尘性能。
如果柔性密封部件41由过硬的材料制成,那么护罩正面13可能被柔性密封部件41的排斥力向上挤压,这可能增加LCD器件10的厚度。此外,如果从外面施加振动或冲击,那么护罩正面13可能脱离光源单元11,从而损坏显示面板21。在该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在压力被除去之后恢复到变形之前的原形的材料,在护罩正面13被除去之后,柔性密封部件41被恢复其原形。这允许我们即使在拆卸之后,也容易地装配LCD器件10。
尽管在上面的实施例中,使用边缘光背光单元作为光源单元11,但是可以使用直接发射型背光单元来代替。此外,尽管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在底板31的安装面36上设置柔性密封部件41,但是它可以被设置在与安装面36相对的护罩正面13的内表面上。此外,在护罩正面13被粘附之后,除护罩正面13以外的其它部件可以下压柔性密封部件41。此外,在护罩正面13的最终固定之前,可以使用挤压部件下压柔性密封部件41。柔性密封部件41可以通过粘合剂、螺钉、啮合装置固定或保持在沟槽中或肋条之间。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尽管沿其上不设置TCP 22和电路板23的显示面板21的两个侧面设置柔性密封部件41,但是它可以按照TCP 22和电路板23的各种布置状态来任意地设置,只要肋条32之间的间隙可以被填充。另外,柔性密封部件41可以被有选择地设置在灰尘容易进入器件内部的部分。例如,柔性密封部件41可以以L-字符形或框架形布置。此外,尽管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柔性密封部件41具有矩形截面,但是柔性密封部件41的形状可以取决于安装面36附近的其他部件的形状而变化。
图5A示出了在面板组件12和护罩正面13被除去的状态下,根据以上实施例的比较例子的LCD器件的剖面图。如参考数字72所示,在该LCD器件14中,在内侧表面41a接触显示面板21的侧边缘的位置处,在安装面36上设置柔性密封部件41。但是,在此情况下,当面板组件12被安装时,显示面板的拐角侧面可以与柔性密封部件41接触,并触及柔性密封部件41,如由图5B中的参考数字73的箭头表示。
因此,对于柔性密封部件41,优选被设置在远离显示面板21的侧边缘的位置处的安装面36上。此外,由于类似的原因,优选柔性密封部件41被设置在远离护罩正面13的侧面部分的位置处的安装面36上。
图6A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改进的LCD器件中所使用的柔性密封部件的剖面图。柔性密封部件41A由柔性材料43和包封该柔性材料43的管状部件44配置而成,并使用两面粘合带42粘附到安装面上。在本改进中,柔性材料43由泡沫尿烷制成,以及管状部件44由例如树脂薄层制成。在护罩正面13没有被粘附的状态下,柔性密封部件41A具有基本上为四边形的截面。
如上所述,柔性密封部件41A具有包封柔性材料43的管状部件44,由此在厚度方向上施加压力时,柔性材料43的体积可以在显示面板的共面方向上有效地移动。换句话说,如图6B所示,当通过护罩正面,在厚度方向下压时,柔性密封部件41A更有效地在显示面板的共面方向上膨胀。柔性材料43可以由低排斥力尿烷、泡沫硅酮、泡沫橡胶、或凝胶制成;而管状部件44可以由织物制成。
图7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改进的LCD器件中使用的柔性密封部件的剖面图。柔性密封部件41B由管状部件44配置而成,限定中空的内部空间45。管状部件44由例如树脂薄层制成。在护罩正面13没有被粘附的状态下,管状部件44具有基本上为四边形的截面。
在根据本改进的LCD器件中,与使用第一实施例或第一改进的柔性密封部件41,41A相比较,可以减小使柔性密封部件41B以压平形状变形所需要的作用力。管状部件44可以由尿烷、硅或橡胶制成,以及可以具有圆形截面。管状部件44不必在空间45内完全密封空气,并可以具有其中当施加压力时从此排出适量空气的结构。在护罩正面13被粘附时排出适量空气,这防止过度地施加柔性密封部件41的排斥力。此外,管状部件44可以具有适当的弹性。在此情况下,管状部件44的端部可以具有开口如茎管(straw)。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三改进的LCD器件中,在柔性密封部件41的表面上使用诸如硅酮的粘合材料作为外涂层。用作柔性密封部件41的表面上的外涂层的这些粘合材料的使用将进一步增加柔性密封部件41和显示面板21的侧边缘之间的粘着力。此外,该结构允许进入护罩正面13内部的灰尘被粘附到该粘合材料上,由此进一步阻止灰尘进入显示面板21的后侧。通过设置具有粘附性能的柔性密封部件41的表面,可以获得类似的优点。
图8A是示出了在护罩正面13被粘附到光源单元11上的状态下,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LCD器件的剖面图。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LCD器件50中,设置在垂直方向上从安装面36凸出的凸出部件51。为伸长形状并具有矩形截面的凸出部件51,被设置在从肋条32的线性段延伸的线条上,以填充相邻肋条32之间的间隙。凸出部件51被设置在其上不设置TCP 22和电路板23的显示面板21的边缘附近。
此外,在LCD器件50中,条纹柔性密封部件52被设置在与安装面36相对的护罩正面13的内背面上,以面对凸出部件51。图8B是示出了图8A所示的条纹部件52的结构透视图。为伸长的薄层材料的条纹柔性密封部件52,具有在条纹柔性密封部件52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两个折线52a和52b。横穿两个折线52a和52b形成三个平面部分52c至52e。如图8A所示,平面部分52c的外表面通过双面粘合带42被固定到护罩正面13的背面。
当从安装面36观察时,在护罩正面13被粘附到安装面36上的状态下,凸出部件51的垂直尺寸被设为通过从护罩正面13的背面的高度减去条纹柔性密封部件52和双面粘合带42的厚度获得的值。尽管凸出部件51通过模制与底板31整体地形成,但是它可以与底板31分开地形成,然后装配到其上。此外,尽管条纹柔性密封部件52由树脂薄层制成,但是它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
图9示是出了在护罩正面13已经被粘附在光源单元11上的状态下,图8A的LCD器件的剖面图。在护罩正面13被粘附之后,凸出部件51的顶表面与平面部分52d接触,以提升平面部分52d和52e。提升的平面部分52e的边缘利用适当的作用力,朝向显示面板21的侧边缘挤压。结果,可以阻挡灰尘的进入路径。此外,在该状态中,柔性密封部件52在其厚度方向上不挤压显示面板21,由此可以避免LC层24的厚度变化,以防止不均匀图像。
当在光源单元11上安装面板组件时,或当护罩正面13被粘附到光源单元11上时,柔性密封部件52不接触显示面板21的侧边缘或护罩正面13的侧面部分。因此,可以容易地装配LCD器件50。此外,由于柔性密封部件52由较软的树脂薄层制成,可以减小使柔性密封部件52形变需要的作用力。
与以上实施例的情况相反,凸出部件51可以形成在护罩正面13的内背面上,以及条纹柔性密封部件52可以被设置在安装面36上。凸出部件51的形状不局限于矩形截面,只要在护罩正面13的固定时,至少一部分与条纹部件52的面52d接触。此外,凸出部件51不必设置在肋条之间的间隙的整个部分中,它可以部分地形成,只要它在固定护罩正面13的时候可以挤压条纹柔性密封部件52。条纹部件52可以根据TCP22和电路板23的各种布置状态来任意地设置,只要肋条32之间的间隙被填充。另外,凸出部件51可以被有选择地设置在灰尘可能进入器件内部的部分。
条纹部件52不必具有两个折线,以及可以仅仅具有一个折线。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改进的LCD器件的结构剖面图。在LCD器件61中,条纹柔性密封部件52具有沿条纹部件5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一个折线61,以及横穿折线61a形成两个平面部分61b和61c。在护罩正面13被粘附之后,凸出部件51的拐角侧面51a与平面部分61c接触,以提升平面部分61c。提升的平面部分61c的边缘部分利用适当的作用力挤压显示面板21的侧边缘,由此阻挡灰尘的进入路径。在本改进中,凸出部件51的垂直高度可以被设置略微地小于第二实施例中设置的值,以便在固定护罩正面13的时候,抑制条纹柔性密封部件52的变形程度。
条纹部件52不必具有折线,以及可以具有在显示面板21的边缘表面的垂直方向上弯曲的形状。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改进的LCD器件的结构剖面图。在LCD器件62中,护罩正面13的外缘附近的条纹部件52的第一平面部分62a通过双面粘合带42固定到护罩正面13的内背表面上,以及接近显示面板21的条纹部件52的第二弯曲部分62b具有朝向安装面36弯曲的形状。在护罩正面13被粘附之后,凸出部件51的顶表面与第二弯曲部分62b接触,以提升该第二弯曲部分。提升的第二弯曲部分62b的边缘利用适当的作用力挤压显示面板21的侧边缘,由此阻挡灰尘的进入路径。
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改进的LCD器件的结构剖面图。在LCD器件63中,第二弯曲部分具有朝向护罩正面13的背表面弯曲的形状。在第一平面部分62a和第二弯曲部分62b之间的边界上形成折线62c。在护罩正面13被粘附之后,凸出部件51的拐角边缘与第二弯曲部分62b接触,以提升第二弯曲部分62b。提升的第二弯曲部分62b的边缘利用适当的作用力挤压显示面板21的侧边缘,由此阻挡灰尘的进入路径。同样在本改进中,凸出部件51的垂直尺寸也可以被设置为略微地小于第二实施例中设置的值,如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改进的情况。
根据以上实施例的LCD器件,柔性密封部件在显示面板的共面方向上挤压显示面板,以阻止灰尘朝向显示面板的后侧进入,由此实现优异的图像质量。
在本发明的LCD器件中,可以通过背光单元和护罩正面的至少一个挤压柔性密封部件,以在显示面板的共面方向上膨胀和挤压边缘表面。
此外,背光单元和护罩正面之一可以包括朝向边缘表面挤压柔性密封部件的挤压部件。
此外,该柔性密封部件可以通过粘合剂固定。
此外,该柔性密封部件可以包括尿烷、硅酮和/或橡胶。
此外,该柔性密封部件在其中可以具有中空空间。
在选择性方案中,该柔性密封部件可以包括柔性材料部件和在其中包封柔性材料部件的管状部件。
此外,柔性密封部件可以通过条纹部件配置而成,该条纹部件具有固定到背光单元和护罩正面之一上的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部分,由于在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部分之间的柔性密封部件的中心部分所施加的作用力,通过在背光单元和护罩正面的另一个上所形成的挤压部件,朝向显示面板的边缘表面挤压该第二边缘部分。
此外,该条纹部件具有沿条纹部件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折线。
此外,该条纹部件可以具有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之间弯曲部分。
此外,该条纹部件可以具有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部分之间的平面部分。
尽管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根据本发明的LCD器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描述的结构,以及通过对上述实施例的结构进行各种改进和改变获得的LCD器件将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液晶显示(LCD)器件,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夹在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LC)层;
背光单元,用于提供背光给所述LC层;以及护罩正面,用于在所述护罩正面和所述背光单元之间夹住所述显示面板;以及
柔性屏蔽部件,被固定到所述背光单元和所述护罩正面之一上,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共面方向上挤压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LCD器件,其中所述柔性密封部件被所述背光单元和所述护罩正面的至少一个挤压,以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共面方向上膨胀并挤压所述边缘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的LCD器件,其中所述背光单元和所述护罩正面之一包括用于朝向所述边缘表面挤压所述柔性密封部件的挤压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的LCD器件,其中通过粘合剂固定所述柔性密封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的LCD器件,其中所述柔性密封部件包括尿烷、硅酮和/或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1的LCD器件,其中所述柔性密封部件在其中具有中空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的LCD器件,其中所述柔性密封部件包括柔性材料部件和在其中包封所述柔性材料部件的管状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的LCD器件,其中所述柔性密封部件通过具有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部分的条纹部件配置,所述第一边缘部分被固定到所述背光单元和所述护罩正面的所述一个上,所述第二边缘部分由于在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之间的所述柔性密封部件的中心部分所施加的作用力,通过在所述背光单元和所述护罩正面的另一个上所形成的挤压部件,被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边缘表面挤压。
9.根据权利要求8的LCD器件,其中所述条纹部件具有沿所述条纹部件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折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LCD器件,其中所述条纹部件在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二边缘之间具有弯曲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LCD器件,其中所述条纹部件在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之间具有平面部分。
CN2007100887458A 2006-03-22 2007-03-22 具有柔性密封部件的液晶显示器 Active CN1010424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79508A JP4883523B2 (ja) 2006-03-22 2006-03-22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079508 2006-03-22
JP2006079508 2006-03-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2474A true CN101042474A (zh) 2007-09-26
CN101042474B CN101042474B (zh) 2010-12-15

Family

ID=38532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87458A Active CN101042474B (zh) 2006-03-22 2007-03-22 具有柔性密封部件的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23064B2 (zh)
JP (1) JP4883523B2 (zh)
CN (1) CN10104247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8944A (zh) * 2010-07-14 2012-02-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98819A (zh) * 2011-09-08 2013-03-2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4768350A (zh) * 2014-01-03 2015-07-08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防水结构
CN108700784A (zh) * 2016-02-22 2018-10-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塑料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66223A (zh) * 2018-04-03 2018-11-06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19237340A1 (zh) * 2018-06-15 2019-12-1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防尘机构、电子装置及柔性屏防尘机构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68082B (en) * 2007-03-15 2012-07-11 Au Optronics Corp Display panel
CN101520562B (zh) * 2008-02-25 2011-03-2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KR101460150B1 (ko) * 2008-04-15 2014-11-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M353366U (en) * 2008-08-29 2009-03-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529576B1 (ko) * 2008-12-16 2015-06-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5394492B2 (ja) * 2009-07-29 2014-01-2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
DE102010046874A1 (de) * 2010-03-22 2011-12-01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Electronics Gmbh Display-Anordnung und deren Montage
JP5554202B2 (ja) * 2010-10-13 2014-07-2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5630737B2 (ja) * 2010-12-22 2014-11-26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4412314B (zh) * 2012-07-12 2016-10-12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KR20140020157A (ko) * 2012-08-08 2014-02-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법
EP2913816B1 (en) 2012-10-29 2019-12-25 Saturn Licensing LLC Display device
KR101433571B1 (ko) * 2013-01-24 2014-08-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156609B1 (ko) * 2013-12-23 2020-09-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3188163B1 (en) * 2014-08-28 2022-04-06 Sony Group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US20170212381A1 (en) * 2016-01-27 2017-07-27 Motorola Mobility Ll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out Bezel
US10459266B2 (en) * 2016-08-04 2019-10-2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modul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207783372U (zh) * 2018-01-26 2018-08-28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止挡结构
KR102026180B1 (ko) * 2019-03-28 2019-09-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5559A (en) * 1977-04-20 1979-05-22 Sieghartner Leonard J Deformable seal for rotary mechanism
JP2808973B2 (ja) 1992-02-28 1998-10-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表示機能付き個別呼出用受信機
JP3108596B2 (ja) * 1994-12-27 2000-11-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00050379A (ko) * 1999-01-08 2000-08-05 윤종용 액정표시기 모듈용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KR200218685Y1 (ko) * 1999-06-28 2001-04-02 김순택 액정 표시소자의 조립구조
JP4071913B2 (ja) * 1999-12-27 2008-04-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6897852B2 (en) * 2002-03-28 2005-05-24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Information input display device
JP2005091971A (ja) * 2003-09-19 2005-04-07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装置
JP4428050B2 (ja) * 2003-12-26 2010-03-1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の収納保持構造
JP4528590B2 (ja) * 2004-09-28 2010-08-18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JP2006221576A (ja) * 2005-02-14 2006-08-24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及び携帯情報処理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8944A (zh) * 2010-07-14 2012-02-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338944B (zh) * 2010-07-14 2016-04-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98819A (zh) * 2011-09-08 2013-03-2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2998819B (zh) * 2011-09-08 2015-07-08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4768350A (zh) * 2014-01-03 2015-07-08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防水结构
CN104768350B (zh) * 2014-01-03 2017-09-22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防水结构
CN108700784A (zh) * 2016-02-22 2018-10-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塑料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66223A (zh) * 2018-04-03 2018-11-06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19237340A1 (zh) * 2018-06-15 2019-12-1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防尘机构、电子装置及柔性屏防尘机构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256518A (ja) 2007-10-04
CN101042474B (zh) 2010-12-15
US20070222917A1 (en) 2007-09-27
US8023064B2 (en) 2011-09-20
JP4883523B2 (ja) 201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2474A (zh) 具有柔性密封部件的液晶显示器
CN1162738C (zh) 显示板固定框架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232904C (zh) 液晶显示器
CN1174275C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
US2012016288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07013290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940660A (zh) 显示装置
US20140118902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88191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479142A (zh) 具有噪声屏蔽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673832A (zh) 液晶显示模块及用于该模块的背光
CN1892326A (zh)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底框架、背光组件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881035A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780020A (zh) 用于平面显示面板的密封剂图形
CN101067694A (zh) 容器部件,其制造方法,和使用其的平板显示器
JP2014238578A (ja) 表示装置
CN1831598A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06908974A (zh) 具有外嵌模制构件的顶壳体和具有该顶壳体的显示装置
CN1421729A (zh) 液晶显示模块
CN100343729C (zh) 降低侧壁厚度的平面显示器组装结构
KR102039363B1 (ko) 액정표시소자
JP2008015535A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KR10128906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908758A (zh) 液晶显示器
CN1558279A (zh) 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NEC LCD TECH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wasaki,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after: NLT Technologies Ltd.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LCD Tech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