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2450A - 显示单元 - Google Patents

显示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2450A
CN101042450A CNA2007100863275A CN200710086327A CN101042450A CN 101042450 A CN101042450 A CN 101042450A CN A2007100863275 A CNA2007100863275 A CN A2007100863275A CN 200710086327 A CN200710086327 A CN 200710086327A CN 101042450 A CN101042450 A CN 101042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electrode
display unit
light
e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63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2450B (zh
Inventor
占部哲夫
岩瀬佑一
月原浩一
塘洋一
福田俊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42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2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2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24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18Redirecting means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dielectric or reflective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06Systems in which light light is reflected on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surfaces, e.g. louvre mirrors,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TI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67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components
    • H04W52/027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components by controlling a display operation or backlight un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限制可视角度和提高前亮度的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包括显示装置,和面对该显示装置的导光部,该导光部分具位于与该显示装置相对的侧上的入射面、位于该显示装置的对立侧上的发射面、以及位于该侧面上的反射面,并具有从入射面扩展到发射面的剖面。

Description

显示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移动装置的显示单元。
背景技术
对于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的显示器,要求显示具有高可见度的高质量图像,同时要求电池持续时间尽可能长。然而,这两点要求通常是相抵触的。也就是说,为提高可见度,亮度也需要增加。但是,增加亮度导致功耗增加。当功耗增加时,电池持续时间变短。另外,为实现电池的长时间工作,其重量增加,使得严重削弱了移动装置的商业价值。
发明内容
移动装置经常用于很多人聚集的户外,当其他人可以看到其屏幕时人们很可能会感到紧张。因此,有意限制显示器的可视角度成为其附加价值。例如,蜂窝式电话的屏幕附上用于限制可视角度的膜就很受欢迎。
然而,在现有的普通液晶显示器中,光以固定强度从背光发射出。因此,上述限制可视角度不会导致功耗的减少。此外,这必然造成可见度的减少,这是由于将该膜附着在屏幕上而造成的。
此外,在过去,已经提出了如下自发光装置,例如EL(电致发光)装置和PDP(等离子显示面板)装置。即,在透明基板内提供隔板(partition wall),从发光层发出角度大于临界角的光被隔板散射并反射,可见度由此得到改善(例如,参考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3-303677)。然而,相关技术的这种隔板形成为垂直于光提取面(extraction face)。因此难以限制被隔板散射和反射的光的发射角。因此,难以将沿向前方向的亮度(下文中称为“前亮度”)增强至光提取面。
鉴于前述内容,在本发明中期望提供一种能够限制可视角度以带来方便并可增加前亮度的显示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单元,包括显示装置以及面对该显示装置设置的导光部,该导光部分具有位于与该显示装置相对的侧上的入射面、位于该显示装置的对立侧上的发射面、以及位于侧面上的反射面,并具有从入射面扩展到发射面的剖面。
在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单元中,导光部分的剖面为从入射面扩展到发射面的形状,且侧面是反射面。因此,即使当发光总量相同时,出射角度范围变窄,光集中在朝发射面的前方。因此,可视角度得到限制,前亮度得到增加。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单元,导光部分的剖面为从入射面扩展到发射面的形状,且侧面是反射面。因此,可以限制光的提取方向从而限制可视角度,且前亮度可以增加。从而,本发明特别适用于显示内容的隐私安全问题而必需使用的用途,例如移动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和另外目的、特征、与优点将通过下述描述而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单元的配置的视图;
图2为示出了图1的修改的视图;
图3为用于解释未被反射膜反射而直接出射到空气中的光落在α角内的条件的视图;
图4为用于解释u1和u2之间的关系图,其中u1是进入入射面的光的最大角,u2是被反射膜反射一次或多次然后从发射面出射的光的最大角;
图5为用于解释被反射膜反射一次或多次并出射到空气中的光在α角范围内出射的条件的视图;
图6为示出基于图1所示的导光部分的照射分析结果的视图;
图7为示出用于图6的照射分析的发光点和光接收器的布置的透视图;
图8为示出图7所示发光点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9为示出当导光部分的侧面垂直时的照射分析结果的视图;
图10为示出用于图9照射分析的发光点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1为示出图1所示显示单元的具体实例的剖面图;
图12为示出图11所示有机发光装置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3A和13B为按照步骤制造图11所示显示单元的方法的剖面图;
图14A和14B为示出图13A和13B的步骤之后的步骤的剖面图;以及
图15为图14A和14B的步骤之后的步骤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单元的剖面结构。该显示单元安装在诸如移动装置上。显示装置20设在驱动基板10上。在提供显示装置20的驱动基板10的侧上,布置了与显示装置20面对的密封基板30。驱动基板10和密封基板30之间的空间全部被居间层40填充。
驱动基板10由绝缘材料例如玻璃制成。
显示装置20可以是例如EL(有机发光装置)和PDP的自发光装置,或者可以是包括液晶层和背光的液晶装置。
密封基板30将显示装置20与居间层40密封在一起。密封基板30由对来自显示装置20发出的光是透明的材料制成,例如玻璃以及诸如丙烯酸树脂和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塑料树脂。
密封基板30设有与每个显示装置20相对的导光部分50。导光部分50具有位于与显示装置20相对的面上的入射面50,以及位于其另一侧上的发射面52。导光部分50例如具有从入射面51扩展到发射面52的梯形剖面。其侧面53设有反射膜54。因此,该显示单元可以限制光提取方向来限制可视角度,且还可以增加前亮度。
反射膜54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诸如铝(Al)和银(Ag)的单质或合金。另外,反射膜54可以由多层介质膜形成。
此外,显示装置20的可视角度α满足数学表达式1。
数学表达式1
sinα≥n2sin[atan{(p+a)/2d}]
sinα≥n2sinu2=n2sin(au1/p)
在数学表达式1中,n2指导光部分50的折射率,a指入射面51的宽度,p指发射面52的宽度,d指入射面51和发射面52之间的距离,u1指进入入射面51的光的最大角,u2指被侧面53的反射膜54反射并从发射面52出射的光的最大角。
限制可视角度意味着所有的光以角度α范围内的角度出射到空气中。为此,没有被反射膜54反射并直接出射到空气中的光以及被反射膜54反射一次或多次然后出射到空气中的光都同时需要落在角度α以内。
数学表达式1的第一个式子表示没有被反射膜54反射并直接出射到空气中的光落在角度α内的条件(光1)。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当光1的最大角是θ时,数学表达式2成立。此外,基于斯涅耳(Snell)定律,数学表达式3成立。因此,光1以角度α范围内的角度出射的条件表示成数学表达式1的第一个式子。
数学表达式2
tanθ=(p+a)/2d
数学表达式3
sinα≥n2sinθ
数学表达式1的第二个式子表示被反射膜54反射一次或多次然后出射到空气中的光落在角度α内的条件(光2)。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进入入射面51的光的最大角u1和被反射膜54反射一次或多次然后从发射面52出射的光的最大角u2之间的关系表示成如数学表达式4所示。如图5所示,考虑到折射率n2并在此结合斯涅耳定律,通过将数学表达式4应用到导光部分50,则得到数学表达式1的第二个式子。
数学表达式4
au1=pu2
其中u2等于或小于临界角。
在数学表达式1的第二个式子中,u1是光从显示装置20进入折射率为n2的导光部分50的最大角。u1不是90度,因为是基于下述情形进行讨论:通过下面将提到的谐振器结构、透镜等,在90度以下的情形种将亮度预先设定成几乎为0。
实际上,入射面51的宽度a、发射面52的宽度p、以及入射面51和发射面52之间的距离d优选设定为使得视角度α例如变为30度至60度。距离d无需等于密封基板30的厚度D。如图2所示,厚度D可以大于距离d。居间层40的折射率是n1
被相邻导光部分50的反射膜54包围的区域可以是由空气组成,也可至少部分由居间层40来填充。
居间层40具有由例如热固性树脂或紫外固化树脂制成的粘合层41。驱动基板10、显示装置20和密封基板30通过粘合层41在整个区域上粘合在一起。如有必要,居间层40可具有由例如氮化硅(SiNx)形成的位于显示装置20和粘合层41之间的保护膜(未示出),用于保护显示装置20。
图6示出由导光部分50限制可视角度的情形时均匀面光源的照射分析结果。分析条件如图7所示,发光点110以及对应于眼睛的光接收器120布置成距离L等于50mm。如图8所示,在发光点110中,边长为0.05mm的正方形均匀面光源111与设有前述的导光部分50的隔板112以0.01mm的间隔布置。导光部分50的入射面51用边长为0.05mm的正方形表示,侧面53的倾角为17度。光接收器120的直径φ为10mm。
图9示出了导光部分50的侧面如图10所示是垂直的情形下,在类似图6的条件下的照射分析结果。
比较图6和图9发现,在图6中,从导光部分50发射的光集中在前方,且限制光提取方向的效果较图9更优越。也就是说,发现当导光部分50具有从入射面51扩展到发射面52的剖面时,可视角度可以被限制。此外,发明人在如下情形下进行照射分析:单独放置未设有隔板112即未设有导光部分50的均匀面光源111。结果确定,在图6中,发射光的剖面峰值强度变为大概六倍于单独设有均匀面光源111的情形。因此发现,通过使用导光部分50,前亮度可以提高大概六倍,从而功耗可以降低至六分之一。在前述的照射分析中,均匀面光源111用作显示装置20。然而,当使用具有下述谐振器结构的显示装置20时,可以得到几乎类似的结果。
图11为上述显示单元的具体配置的示例。该显示单元用作超薄有机发光彩色显示单元等。在显示单元中,产生红光的有机发光装置20R、产生绿光的有机发光装置20G、产生蓝光的有机发光装置20B按顺序设于驱动基板10上,整体上呈矩阵状态,TFT 11和平整化层12位于其间。
TFT 11的栅电极(未示出)连接到未示出的扫描电路上。源极和漏极(都未示出)连接到布线11B,由例如氧化硅或PSC(磷硅酸盐玻璃)制成的层间绝缘膜11A位于其间。布线11B通过设于层间绝缘膜11A中的未示出的连接孔连接到TFT 11的源极和漏极,并且用作信号线。布线11B由例如铝(Al)或铝-铜(Al-Cu)合金制成。TFT 11的结构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其结构可以是底栅型或顶栅型。
平整化层12是基础层,用于平整化形成了TFT 11的驱动基板10的表面,并用于均匀地形成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的各层的膜厚度。平整化层12设有连接孔12A,用来将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的第一电极21连接到布线11B。因为平整化层12形成有连接孔12A,因此平整化层12优选由具有有利的图案精确度的材料制成。平整化层12的材料可以采用例如聚酰亚胺的有机材料和例如氧化硅(SiO2)的无机材料。
在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中,例如从驱动基板10侧依次层叠用作阳极的第一电极21、绝缘膜22、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23、用作阴极的第二电极24。如果需要,在第二电极24上形成前述的保护膜(未示出)。
第一电极21还起到反射层的作用,并期望具有尽可能大的折射率以改善发光效率。第一电极21沿叠层方向的厚度(以下简称为厚度)为例如100nm到1000nm,并由例如铬(Cr)、金(Au)、铂(Pt)、镍(Ni)、铜(Cu)、钨(W)、银(Ag)的金属的单质或合金制成。
绝缘膜22是用于保证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4之间的绝缘,并用于准确得到发光区域的期望形状。例如,绝缘膜22由光敏树脂制成。绝缘膜22设有对应发光区域的开口。尽管还在绝缘膜22上连续地设有有机层23和第二电极24,但是光只从绝缘膜22的开口出射。
如图12所示,例如,有机层23具有如下结构,其中从第一电极21侧依次层叠了空穴注入层23A、空穴输运层23B、发光层23C和电子输运层23D。除了发光层23C以外,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其余的层。按照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发光的颜色,有机层23可以有不同的结构。空穴注入层23A用于提高空穴注入效率并且起到防止漏电的缓冲层的作用。空穴输运层23B用于提高将空穴输运至发光层23C的效率。发光层23C由于施加电场而通过电子-空穴复合而产生光。电子输运层23D用于提高将电子输运至发光层23C的效率。可以在电子输运层23D和第二电极24之间提供由LiF、Li2O等制成的电子注入层(未示出)。
有机发光装置20R的空穴注入层23A例如厚度为5nm至300nm,由4,4’,4”-三(3-甲基苯基氨基(methylphenylamino))三苯胺(m-MTDATA)或4,4’,4”-三(2-萘基苯基氨基(naphthylphenylamino))三苯胺(2-TNATA)制成。有机发光装置20R的空穴输运层23B例如5nm到300nm厚,并且用二[(N-萘基)-N-苯基]联苯胺(α-NPD)制成。有机发光装置20R的发光层23C例如10nm到100nm厚,并且由40体积%的2,6-二[4-[N-(4-甲氧基苯基)-N-苯基]氨基苯乙烯基]萘-1,5-二腈
(2,6-bis[4-[N-(4-metoxyphenyl)-N-phenyl]aminostyril]naphthalene-1,5-dicarbonitrile,(BSN-BCN))与8-羟基喹啉络合物(Alq3)混合的材料制成。有机发光装置20R的电子输运层23D厚度为例如5nm至300nm,且由Alq3制成。
有机发光装置20G的空穴注入层23A厚度为例如5nm至300nm,且由m-MTDATA或2-TNATA制成。有机发光装置20G的空穴输运层23B厚度为例如5nm至300nm,且由α-NPD制成。有机发光装置20G的发光层23C厚度为例如10nm至100nm,且由3体积%的香豆素6与Alq3混合的材料制成。有机发光装置20G的电子输运层23D厚度为例如5nm至300nm,且由Alq3制成。
有机发光装置20B的空穴注入层23A厚度为例如5nm至300nm,且由m-MTDATA或2-TNATA制成。有机发光装置20B的空穴输运层23B厚度为例如5nm至300nm,且由α-NPD制成。有机发光装置20B的发光层23C厚度为例如10nm至100nm,且由螺环(spiro)6Φ制成。有机发光装置20B的电子输运层23D厚度为例如5nm至300nm,且由Alq3制成。
第二电极24厚度为例如5nm至50nm,且由例如铝(Al)、镁(Mg)、钙(Ca)、钠(Na)的单质或合金制成。具体而言,镁银合金(MgAg合金)或铝锂合金(AlLi合金)是优选的。第二电极24形成来覆盖所有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并且作为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的公共电极。为防止第二电极24的电压降落,优选地在绝缘膜22上提供辅助电极24A。提供辅助电极24A以填充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之间的缝隙。该辅助电极24的端点连接到未示出的杆状辅助电极作为母线(generating line),其形成为围绕驱动基板10外围内设有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的区域。辅助电极24A和该辅助电极例如由低电阻导电材料如铝(Al)和铬(Cr)制成的单层或叠层结构组成。
第二电极24也可起到半透明反射层的作用。也就是说,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具有谐振器结构以谐振在发光层23C中产生的光,并从第二端P2提取光,其中位于发光层23C侧的第一电极21的端面是第一端P1,位于发光层23C侧的第二电极24的端面是第二端P2,有机层23是谐振部分。当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具有上述谐振器结构时,在发光层23C中产生的光产生多次干涉并作为一种窄带通滤波器。因此,要提取的光谱的半带宽变窄,且颜色纯度得到改善。从密封基板30侧进入的外部光也可通过多次干涉而衰减。通过结合波片和偏振片或者下面将详述的颜色滤光片时,可以使外部光在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中的反射率急剧减小。
为此,谐振器的第一端P1和第二端P2之间光学距离L满足数学表达式5,且谐振器的谐振波长(待提取的光的光谱的峰值波长)对应于期望被待提取的光的光谱的峰值波长。实际上,光学距离L优选选择为满足数学表达式5的正的最小值。
数学表达式5
(2L)/λ+Φ/(2π)=m
该表达式中,L表示第一端P1和第二端P2之间的光学距离,Φ表示产生于第一端P1的反射光的相移Φ1和产生于第二端P2的反射光的相移Φ2的和(Φ=Φ12)(弧度),λ表示期望从第二端P2侧提取的光的光谱的峰值波长,m表示当L是正整数的时候的值。在数学表达式5中,L和λ的单位是共同的,例如使用nm。
密封基板30设有前述的导光部分50。相邻的导光部分50的侧面53不必连接成图1所示的倒V字形,而可以是剖面为梯形的形状。
此外,波片31和偏振片32与密封基板30结合,位于与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对立侧。因此阻挡了外部光反射并且维持足够的对比度。密封基板30可设有颜色滤光片(未示出)以替代波片31和偏振片32。因此可以防止亮度降低而对比度得到保持。
显示单元可以如下所示来制造。
图13A至图15示出了依步骤顺序制造显示单元的方法。该制造方法是如图11所示包括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的显示单元的制造方法。
首先,如图13A所示,TFT 11、层间绝缘膜11A以及布线11B形成于由前述材料制成的驱动基板10上。由前述材料制成的平整化层12通过例如旋转涂敷的方法形成于整个区域上。然后,通过曝光和显影,平整化层12被图案化成特定形状。此外,形成并烧制连接孔12A。
接着,如图13B所示,例如通过例如溅射方法形成由如前述材料制造的第一电极21。然后,蚀刻以形成特定形状的第一电极21。
接下来,如图14A所示,驱动基板10的整个区域都涂敷了光敏树脂,其形成并通过例如光蚀刻法成形,以提供与第一电极21的部分对应的开口。所得结构经过烧制形成绝缘膜22。
其后,如图14A所示,辅助电极24A形成于位于驱动基板10整个区域上的绝缘膜22上。所得结构通过使用例如光刻技术而选择性蚀刻并图案化成特定形状。
形成辅助电极24A之后,如图14B所示,具有前述厚度并由前述材料制成的空穴注入层23A、空穴输运层23B、发光层23C、电子输运层23D、以及第二电极24通过例如气相沉积方法依次沉积,从而形成图12所示的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接着,如果需要,可在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上形成保护膜(未示出)。
此外,如图15所示,由前述材料制成的密封基板30设有导光部分50。由前述材料制成的反射膜54形成于导光部分50的侧面53上。当密封基板30由塑料树脂制成时,导光部分50可以通过使用压模机形成。当密封基板30用玻璃制成时,导光部分50可以通过使用车刀(turning tool)研磨而形成。反射膜54可通过例如气相沉积或溅射来形成。
其后,粘合层41与居间层40形成于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上以及覆盖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的保护膜上。密封基板30结合到所得结构,粘合层41位于其间。然后,具有导光部分50的密封基板30的面布置于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侧上。最后,波片31和偏振片32结合在密封基板30的表面上。从而,制作完成如图11的显示装置。
在显示单元中,当特定电压施加到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中各自的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4之间时,电流注入到发光层23C,发生电子-空穴复合,并由此产生光。光在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4之间被多次反射,且通过第二电极24和密封基板30被提取。在本实施例中,导光部分50的剖面是从入射面51扩展到发射面52的形状,反射膜54设于侧面53上。因此,即使当发光的总量相同时,发射角度范围变窄,光集中在朝发射面52的前方。因此,可视角度α被限制,前亮度得到提高。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导光部分50的剖面是从入射面51扩展到发射面52的形状,反射膜54设于侧面53上。因此,可以限制光提取方向以限制可视角度,且前亮度可以被提高。
此外,从显示装置20发光而消耗的能量是只有观看显示单元的用户才是可用的。因此,可以节省功耗,由此获得有关显示内容的用户隐私可以得到保护的附加值。特别是,对于使用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的自发光显示单元的情况,通过限制发光提取方向,沿该方向的亮度被充分地维持,同时可以减少发光总量。因此,可以降低功耗。
虽然参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上述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前述实施例,而是可以进行各种修改。例如,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情况是:反射膜54设于侧面53上,使导光部分50的侧面形成反射面。然而,可以是通过设置导光部分50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折射率差,使在侧面53形成全反射。
此外,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情况是:侧面53是斜面,导光部分50具有梯形剖面。然而,侧面53也可以是曲面。
此外,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情况是:形成谐振器结构,以在第一端P1和第二端P2之间多次反射在发光层23C中产生的光。然而,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没有谐振器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
此外,各层的材料、厚度、膜形成方法、膜形成条件等并不限于前述实施例中所述,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其他厚度、其他膜形成方法、其他膜形成条件。例如,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情况是:在驱动基板10上从驱动基板10侧依次层叠第一电极21、有机层23和第二电极24,且从设于密封基板30内的导光部分50提取光。然而,该叠层顺序可以颠倒。也就是说,可以是在驱动基板10上从驱动基板10侧依次层叠第二电极24、有机层23、和第一电极21,且从驱动基板10侧来提取光。这种情况下,导光部分50可以形成于驱动基板10内。
此外,例如,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情况为:第一电极21用作阳极,第二电极24用作阴极。然而,阳极和阴极可以颠倒。也就是说,第一电极21可以用作阴极,第二电极24可以用作阳极。此外,也可以是,第一电极21用作阴极,第二电极24用作阳极,在驱动基板10上从驱动基板10侧依次层叠第二电极24、有机层23和第一电极21,且从驱动基板10提取光。
此外,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具体给出了有关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的结构的描述。然而,并非总是需要提供所有的层,且也可以提供另外的层。例如,可以在第一电极21和有机层23之间提供由氧化铬(III)(Cr2O3)、ITO(氧化铟锡:铟(In)和锡(Sn)的氧化物混合膜)等制成的空穴注入薄膜层。此外,例如,第一电极21可以是多层介质膜。
另外,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情况为:第二电极24是由半透明反射层制成。然而,第二电极24可具有如下结构,其中从第一电极21侧可以依次层叠半透明反射层和透明电极。透明电极用于降低半透明反射层的电阻,且其由对发光层23C内产生的光具有充分半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对于组成透明电极的材料,优选使用例如ITO或者包含铟、锌(Zn)和氧的化合物。因此,即使在室温下形成膜,也可以得到良好的电导率。透明电极的厚度可以为例如30nm至1000nm。这种情况下,在谐振器结构中,半透明反射层用作一端,另一端设于半透明电极相对的位置,透明电极位于该两端之间,且该透明电极用作谐振部分。此外,优选地提供这种谐振器结构,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被保护膜覆盖,且保护膜由折射率与组成透明电极的材料几乎相同的材料制成。因此,保护膜可以成为该谐振部分的一部分。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这种情况:第二电极24由透明电极组成,有机层23的对立面上透明电极的端面的折射率大,以及如下的谐振器结构,发光层23C侧上的第一电极21的端面是第一端,有机层的对立侧上的透明电极的端面是第二端。例如可以是以下情况:透明电极和空气层接触,透明电极和空气层之间界面的折射率大,该界面用作第二端。另外也可以是,与粘合层的界面折射率大,该界面用作第二端。另外也可以是,有机发光装置20R、20G和20B被保护膜覆盖,与保护膜的界面的折射率大,该界面用作第二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正、组合、子组合和变换,只要其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特征的范围内。
本发明包含涉及于2006年3月13日向日本专利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6-067550的主题,其全部内容于此引入作为参考。

Claims (6)

1.一种显示单元,包括:
显示装置;和
面对所述显示装置设置的导光部分,所述导光部分具有位于与所述显示装置相对的侧上的入射面、位于所述显示装置的对立侧上的发射面、以及位于侧面上的反射面,并具有从所述入射面扩展到所述发射面的剖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显示装置的可视角度α满足数学表达式1。
数学表达式1
sinα≥n2sin[atan{(p+a)/2d}]
sinα≥n2sinu2=n2sin(au1/p)
其中n2指所述导光部分的折射率,a指所述入射面的宽度,p指所述发射面的宽度,d指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发射面之间的距离,u1指进入所述入射面的光的最大角,u2指被所述反射面反射并且然后从所述发射面出射的光的最大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在所述反射面上提供反射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显示装置是包括有机层的有机发光装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具有发光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具有谐振器结构,其中在所述发光层内产生的光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谐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设置于驱动基板上,密封基板相对地布置于与所述驱动基板上设有所述显示装置的侧上,且所述导光部分设于所述密封基板内。
CN2007100863275A 2006-03-13 2007-03-13 显示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24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7550/06 2006-03-13
JP2006067550A JP2007248484A (ja) 2006-03-13 2006-03-13 表示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1466XA Division CN102749674A (zh) 2006-03-13 2007-03-13 显示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2450A true CN101042450A (zh) 2007-09-26
CN101042450B CN101042450B (zh) 2012-09-05

Family

ID=385929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632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2450B (zh) 2006-03-13 2007-03-13 显示单元
CN201210251466XA Pending CN102749674A (zh) 2006-03-13 2007-03-13 显示单元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1466XA Pending CN102749674A (zh) 2006-03-13 2007-03-13 显示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226256B2 (zh)
JP (1) JP2007248484A (zh)
KR (1) KR101354303B1 (zh)
CN (2) CN101042450B (zh)
TW (1) TWI37069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4808A (zh) * 2013-09-06 2013-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4303329A (zh) * 2012-05-25 2015-01-21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包括含透明层状元件的基材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装置
CN110581228A (zh) * 2018-06-11 2019-12-1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包括该显示装置的头戴式显示器
CN110609418A (zh) * 2019-09-24 2019-12-2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2005540A (zh) * 2019-03-26 2020-11-27 Nec平台株式会社 Led光源机构、电话机以及形成led光源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80224A (ja) 2008-09-25 2010-04-08 Sony Corp 光学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部品、並びに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0085588A (ja) 2008-09-30 2010-04-15 Sony Corp 光学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部品、並びに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US9070900B2 (en) 2008-11-13 2015-06-30 Joled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and display
JP5470813B2 (ja) * 2008-11-20 2014-04-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反射板、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134217A (ja) 2008-12-05 2010-06-17 Sony Corp 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発光装置
WO2012043611A1 (ja) * 2010-09-30 2012-04-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176089A1 (en) 2011-06-22 2012-12-2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JP2013077798A (ja) * 2011-09-14 2013-04-25 Toyoda Gosei Co Ltd ガラス封止ledラン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258838B (zh) * 2012-02-17 2017-04-12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显示设备及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
JP5957962B2 (ja) * 2012-03-01 2016-07-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
US8664681B2 (en) * 2012-07-06 2014-03-04 Invensas Corporation Parallel plate slot emission array
JPWO2014038182A1 (ja) * 2012-09-04 2016-08-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6127500B2 (ja) * 2012-12-21 2017-05-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DE102013100888A1 (de) * 2013-01-29 2014-07-31 Schott Ag Licht-Konzentrator oder -Verteiler
KR102058233B1 (ko) 2013-04-03 2019-1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JP6115274B2 (ja) 2013-04-11 2017-04-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177207B1 (ko) * 2013-07-18 2020-11-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3968333A (zh) * 2014-04-24 2014-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聚光膜以及显示装置
CN105842830A (zh) * 2016-03-18 2016-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190221780A1 (en) * 2016-06-03 2019-07-18 Corning |ncorporated Light extra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oled displays and oled displays using same
KR102632484B1 (ko) 2016-11-17 2024-02-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그것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TWI683432B (zh) * 2016-12-14 2020-01-21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16322131A (zh) 2017-07-14 2023-06-23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521511B (zh) * 2017-09-18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结构的制作方法、光调制器件、背光源、显示装置
CN107689426B (zh) * 2017-09-30 2024-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电子装置及发光器件制作方法
KR102521760B1 (ko) * 2017-10-31 2023-04-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JP2019114484A (ja) 2017-12-26 2019-07-11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素子、及び電子機器
WO2019187579A1 (ja) * 2018-03-29 2019-10-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の製造装置
WO2019222405A1 (en) * 2018-05-18 2019-11-21 Corning Incorporated Light extraction apparatus and flexible oled displays
KR102669515B1 (ko) 2018-12-27 2024-05-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00101571A (ko) 2019-02-19 2020-08-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00128287A (ko) 2019-05-02 2020-11-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0082854B (zh) 2019-05-16 2020-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KR20210008265A (ko) 2019-07-12 2021-01-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11627319A (zh) * 2020-05-26 2020-09-04 深圳市真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防窥膜
CN112965228B (zh) * 2021-03-19 2023-01-31 重庆京东方显示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膜、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6350A (en) * 1993-11-05 1995-03-07 Alliedsignal Inc. Backlighting apparatus employing an array of microprisms
US5428468A (en) * 1993-11-05 1995-06-27 Alliedsignal Inc. Illumination system employing an array of microprisms
US5839823A (en) * 1996-03-26 1998-11-24 Alliedsignal Inc. Back-coupled illumination system with light recycling
JPH10229243A (ja) * 1997-02-18 1998-08-25 Hitachi Ltd 有機発光素子
JP4736284B2 (ja) * 2001-09-10 2011-07-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00751B2 (ja) * 2002-05-22 2009-07-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JP2003282255A (ja) * 2002-03-22 2003-10-03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
US7345824B2 (en) * 2002-03-26 2008-03-18 Trivium Technologies, Inc. Light collimating device
JP2003282260A (ja) * 2002-03-26 2003-10-0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3934460B2 (ja) 2002-04-09 2007-06-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自発光素子
JP3951893B2 (ja) * 2002-11-11 2007-08-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体、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JP2004199953A (ja) * 2002-12-17 2004-07-15 Seiko Epson Corp 表示体、表示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4259607A (ja) * 2003-02-26 2004-09-16 Seiko Epson Corp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US7400805B2 (en) * 2003-06-10 2008-07-15 Abu-Ageel Nayef M Compact light coll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0526706C (zh) * 2003-06-27 2009-08-1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体
US6997595B2 (en) * 2003-08-18 2006-02-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Brightness enhancement article having trapezoidal prism surface
CN100430793C (zh) * 2003-12-17 2008-11-05 统宝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7463315B2 (en) * 2004-03-11 2008-12-09 Tpo Displays Corp. Light coupling structure on light guide plate in a backlight module
JP2005332614A (ja) 2004-05-18 2005-12-02 Seiko Epson Corp 表示素子
JP4192837B2 (ja) * 2004-04-30 2008-1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素子及び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US20060038752A1 (en) * 2004-08-20 2006-02-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Emission display
JP2006171701A (ja) * 2004-11-18 2006-06-2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視野角制御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TWI253191B (en) * 2005-01-06 2006-04-11 Genesis Photonics Inc White light-emitting equipment with LED, and its application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3329A (zh) * 2012-05-25 2015-01-21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包括含透明层状元件的基材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装置
CN103454808A (zh) * 2013-09-06 2013-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3454808B (zh) * 2013-09-06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0581228A (zh) * 2018-06-11 2019-12-1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包括该显示装置的头戴式显示器
US11183669B2 (en) 2018-06-11 2021-11-23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head-mounted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581228B (zh) * 2018-06-11 2022-05-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包括该显示装置的头戴式显示器
CN112005540A (zh) * 2019-03-26 2020-11-27 Nec平台株式会社 Led光源机构、电话机以及形成led光源的方法
CN112005540B (zh) * 2019-03-26 2022-03-29 Nec平台株式会社 Led光源机构、电话机以及形成led光源的方法
CN110609418A (zh) * 2019-09-24 2019-12-2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9674A (zh) 2012-10-24
CN101042450B (zh) 2012-09-05
JP2007248484A (ja) 2007-09-27
TW200742483A (en) 2007-11-01
TWI370698B (en) 2012-08-11
KR20070093338A (ko) 2007-09-18
US8226256B2 (en) 2012-07-24
US20080253132A1 (en) 2008-10-16
KR101354303B1 (ko) 2014-01-23
US20120262943A1 (en) 201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2450A (zh) 显示单元
CN100350360C (zh) 显示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231876C (zh) 自发光元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自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TWI362128B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607876A (zh) 有机发光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器单元
CN1498039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744784A (zh) 显示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59794B (zh) 显示装置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0565967C (zh) 有机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056865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592525A (zh) 高效有机发光元件
CN1882207A (zh) 具有高发光效率与高灰阶对比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TWI298003B (en) Top emissio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with reflection layer
WO2021139657A1 (zh) 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784090A (zh) 自发光元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自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698218A (zh) 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单元
TWI252716B (en) Organic LED with brightness enhancer
JP2003257659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携帯端末
CN1280925C (zh) 降低外界光线反射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程
CN1627874A (zh) 电致发光装置
CN1700813A (zh) 显示元件和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0541857C (zh) 平面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882208A (zh) 具有顶部发光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US11094906B2 (en) Display panel
Ma et al. 57.1: Invited Paper: Flexible OLEDs for Lighting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926

CI01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gazette

Correction item: Rejection of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 Dismiss

False: Reject

Number: 32

Volume: 26

ERR Gazette correction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TENT APPLICATION REJECTION OF AFTER PUBLICATION; FROM: REJECTION TO: REVOCATION REJECTE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