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9367A - 盖子支撑机构和包含该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盖子支撑机构和包含该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9367A
CN101039367A CNA2007100883315A CN200710088331A CN101039367A CN 101039367 A CN101039367 A CN 101039367A CN A2007100883315 A CNA2007100883315 A CN A2007100883315A CN 200710088331 A CN200710088331 A CN 200710088331A CN 101039367 A CN101039367 A CN 101039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retainer
unit
wire rod
suppor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83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8217C (zh
Inventor
桥本进
长田甚一
金子英敏
大川康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39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9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821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821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43Allowing easy access, e.g. for maintenance or in case of paper j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43Allowing easy access, e.g. for maintenance or in case of paper jam
    • H04N1/00546Allowing easy access, e.g. for maintenance or in case of paper jam using a side ope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S292/15Door, checks, fl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可开式盖子相对于电子设备的机架的打开角度的盖子支撑机构。盖子构成机架的一部分。该机构具有绳状或带状止动器和支撑单元。止动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被固定在盖子上。支撑单元支撑止动器的第二端部。支撑单元被设置在电子设备上。支撑单元具有收容部、偏置部件和制动单元。收容部具有用于拉入止动器的第二端部的空间。偏置部件向止动器施加力以便将止动器拉入到收容部中。制动单元在打开盖子时向止动器施加摩擦力。

Description

盖子支撑机构和包含该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电子设备机架的一部分上的盖子支撑机构,并涉及包含该盖子支撑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图像形成装置等的几乎每种电子设备都具有用于覆盖其内部组件的机架。由于这种机架上通常设置有可开式盖子,所以可以通过打开盖子进入到电子设备的内部。这种盖子通常设置在可能需要维护的位置附近,或者可能容易出现操作不良的位置附近。
在上述类型的带盖子的电子设备中,有一些电子设备设置有用于调节盖子打开角度的机构,如日本待审查专利公开Heisei 9-188034中所述。在该日本待审查专利公开Heisei 9-188034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被制造成通过采用带状止动器连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盖子来调节盖子的打开角度。
然而,由于具有电子设备和盖子采用带状止动器连接在一起的结构,所以可能会产生以下类型的不便。
首先,当关闭盖子时,止动器可能会从机架伸出。原因在于如果使用绳或带状的止动器,则止动器会在盖子关闭时变得松弛。如果止动器从机架伸出,则会有损电子设备的外观。
其次,当绳或带状的止动器松弛时,松弛的点可能会卷入到电子设备内部的诸如齿轮或辊子等的旋转部件上。
如果止动器由于重复使用而伸长,则可能会特别容易发生上述不便。由于此原因,有必要以适当的方式消除止动器的松弛问题以便能够长期使用这种止动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盖子支撑机构,其采用简单的结构消除调节可开式盖子相对于电子设备机架的打开角度的止动器的松弛问题,其中盖子构成机架的一部分。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盖子支撑机构调节可开式盖子相对于电子设备机架的打开角度。盖子构成机架的一部分。该机构具有绳状或带状止动器和支撑单元。
该止动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固定在盖子上。止动器的实例包括线、绳、带和链。
支撑单元支撑止动器的第二端部。支撑单元设置在电子设备上。支撑单元具有收容部、偏置部件和制动单元。收容部具有将止动器的第二端部拉入的空间。偏置部件将力施加于止动器以便将止动器拉入收容部中。偏置部件的实例包括诸如弹簧或橡胶的弹性部件。此外,如果用卷轴将止动器卷起,则沿卷起方向将力施加给卷轴的电动机也可与该偏置部件相对应。
即使止动器在关闭盖子时变得松弛,由于偏置部件的作用,该松弛部分也会被收容在收容部内。结果,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由于止动器松弛的部分从机架伸出或者与电子设备的组件接触,而产生对电子设备的操作的障碍。此外,即使止动器由于盖子的重复打开和关闭而变长,偏置部件仍然可以将该伸长部分收回到收容部内。
此外,支撑单元还具有在打开盖子时将摩擦力施加于止动器的制动单元。当制动单元将摩擦力施加给止动器时,容易使线材保持静止,结果在打开盖子时可容易地使其保持静止。此外,由于盖子的重量不会轻易传递给偏置部件,所以偏置部件可很容易地维持很长时间。
应该理解的是,将收容部形成为朝向电子设备内部向下倾斜的窄长通道是可取的。原因在于,在此情况下,支撑打开的盖子的止动器绕着制动单元被弯曲,使得制动单元很容易将其摩擦力施加于止动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内部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前盖打开状态的图;
图5是示出支撑线材的支撑单元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设置在支撑单元上的制动单元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1包括原稿读取单元102、给纸单元103、图像形成单元104和排纸单元140。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1包括覆盖原稿读取单元102、给纸单元103和图像形成单元104的机架2。该机架2包括可自由打开和关闭的前表面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撑该前表面盖1的盖子支撑机构,并且其细节将在下文中描述。
现在将利用图1和图2简单说明该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结构。原稿读取单元102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上部。另一方面,给纸单元103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底部。并且图像形成单元104被布置成夹在原稿读取单元102与给纸单元103之间。该图像形成单元104具有比原稿读取单元102和给纸单元103小的水平横截面。由此产生用于将纸张从图像形成单元104中排出的排出空间,以便由原稿读取单元102、给纸单元103和图像形成单元104包围。排纸单元140布置在该排出空间中。
操作单元和启动键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上部上面。该操作单元包括触板,并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01的工作状态,并且还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操作。
如图2所示,原稿读取单元102包括由透明玻璃制成的原稿台105A、105B。自动送稿器106布置在这些原稿台105A、105B的上方。该自动送稿器106包括原稿托盘107,并且已经放置在该原稿托盘107上的原稿被每次一张地传送通过原稿台105B的上方而到达排纸托盘108。
在原稿台105A、105B的下方,布置有第一扫描单元110、第二扫描单元111、成像透镜112和CCD传感器113。第一扫描单元110包括曝光灯114和第一反射镜115。第二扫描单元111包括第二反射镜116和第三反射镜117。曝光灯114将光照射到原稿台105A或原稿台105B上的原稿上。第一反射镜115、第二反射镜116和第三反射镜117将从原稿反射的光引导至CCD传感器113。成像透镜112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成像到CCD传感器113上。CCD传感器113对该成像光进行光电转换处理并生成图像数据。
应该理解的是,当读取原稿时,第一扫描单元110沿着图2中的箭头符号X所示的与原稿台105A、105B平行的副扫描方向以速度V移动。此外,第二扫描单元111与第一扫描单元110一起工作,并沿着副扫描方向以速度V/2移动。
给纸单元103包括给纸盒120。该给纸盒120收纳用于图像形成处理的纸张。给纸盒120被构造成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101的前表面拉出。
图像形成单元104包括纸张传送路径191、反转传送路径192、感光鼓125、带电单元126、激光扫描单元130(下文中简称为LSU)、显影单元127、转印单元128、清洁单元129、对准辊(resist roller)124和定影装置131。
纸张传送路径191被限定为从给纸盒120至排纸辊135。反转传送路径192被连接至纸张传送路径191,并在双面图像形成期间被使用。感光鼓125被布置成接触纸张传送路径191。该感光鼓125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如箭头符号A所示。带电单元126使感光鼓125的外圆周表面充电到预定电位。LSU 130通过向已被充电到该预定电位的感光鼓125的外圆周表面上照射激光,而生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显影单元127使已经因此形成在感光鼓125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可视,并生成调色剂图像。转印单元128将感光鼓125的外圆周表面上已经生成的该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清洁单元129回收残留在感光鼓125的外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对准辊124布置在感光鼓125的沿纸张传送路径的上游,并以预定定时将纸张送入感光鼓125与转印单元128之间。定影装置131布置在感光鼓125的沿纸张传送路径的下游,并包括加热辊132和加压辊133。该定影装置131利用加热辊132和加压辊133将附着在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那张纸上。
在定影装置131的沿纸张传送路径191的下游,布置有传送辊134和排纸辊135。并且排纸单元140布置在可接收由排纸辊135排到外部的纸张的位置处。
排纸单元140包括固定式排纸托盘136和可动式排纸托盘141。可动式排纸托盘141可在较高位置与较低位置之间移动。当可动式排纸托盘位于其较高位置时,则纸张被排出到固定式排纸托盘136上。另一方面,当可动式排纸托盘141位于其较低位置时,则纸张被排出到可动式排纸托盘141上。
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1包括控制单元60。该控制单元60包括ROM 62、RAM 63、CPU 61、LAN板81、FAX板82和驱动器64至68。ROM 62存储为图像形成装置101的操作所必需的程序。RAM63是一次存储已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易失性存储器。CPU 61基于存储在ROM 62中的程序以总括的方式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1的操作。LAN板81被赋有与经由网络83连接的诸如个人计算机等的外部设备通信的功能。FAX板82被赋有与经由公用电路84连接的诸如传真机等的外部设备通信的功能。
驱动器64基于来自CPU 61的信号驱动原稿读取单元102。驱动器65基于来自CPU 61的信号驱动给纸单元103。驱动器66基于来自CPU 61的信号驱动图像形成单元104。驱动器67基于来自CPU 61的信号,根据电动机142的操作来升高或降低可动式排纸托盘141。并且驱动器68将操作单元23上的输入操作的内容转送给CPU 61。此外,驱动器68基于来自CPU 61的信号控制操作单元23的显示操作。
图像形成装置101以下列操作模式中的任何一种工作:复印机模式、打印机模式和FAX模式。在复印机模式中,图像形成单元104基于由原稿读取单元102生成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形成处理。应该理解的是,已由原稿读取单元102生成的图像数据,在受到控制单元60按预定顺序进行的图像处理之后被存储在RAM 63中。在打印机模式中,图像形成单元104基于经由LAN板81输入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形成处理。并且,在FAX模式中,图像形成单元104基于经由FAX板82输入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形成处理。
接下来将利用图4A和4B来说明前盖1的构造和操作。该前表面盖1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机架2上设置的支撑单元3A、3B上。
前表面盖1包括固定突起6A、6B,用于安装调节前表面盖1所打开到的角度的各条线材4、5。线材4的第一端部固定在固定突起6A上。该线材4的第二端部被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101上设置的支撑单元10上。并且线材5的第一端部固定在固定突起6B上。该线材5的第二端部被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101上设置的固定突起6C上。
固定突起6B被布置在从前表面盖1的侧端部有些向内的位置处。由此,即使线材5松弛,该线材5也不可能伸出到前表面盖1的外部。此外,在此实施例中,固定突起6C被布置成使得距离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诸如齿轮和辊子等的旋转部件有一定距离。由此,即使线材5松弛,线材5上松弛的点也不可能卷绕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某个旋转部件上以造成不便。
另一方面,固定突起6A被布置在前表面盖1的侧端部附近。由此,当线材4松弛时,其从前表面盖伸出到外部的可能性很高。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线材4被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某些旋转部件附近。因此,如果线材4万一变松弛,则有必要防止其卷绕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任何旋转部件上。
因此,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01中,线材4的松弛是通过支撑单元10防止的。应该理解的是,尽管在此实施例中没有使用支撑单元10来支撑线材5的第二端部,但是也可以提供用于支撑线材5的单独的支撑单元10。
现在将利用图5A和5B来说明支撑单元10的结构。该支撑单元10支撑线材4的第二端部。支撑单元包括框架16。框架16被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101的前端部附近的预定位置处。收容部11设置在框架16的内部,并具有将线材4的第二端部拉入的空间。在此实施例中,该收容部11由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01的内部向下倾斜的窄长通道构成。收容部11以此方式形成的原因在于为了使吊下打开的前表面盖1的线材4能够在其中间部分处弯曲。然而,尽管从线材4在其中间部分处的弯曲向线材4施加了摩擦力的角度来看,该结构是可取的,但是对于本发明来说,这在构造上不是必须的。
此外,支撑单元10包括连接到线材4的弹簧12以便将线材4拉入收容部11中。该弹簧12的第一端部被连接到线材4。另一方面,弹簧12的第二端部被安装到形成在收容部11底部的固定突起13。在此实施例中,弹簧12与权利要求中的偏置部件相对应。
此外,长孔15被形成在支撑单元10的框架16上,并被制造成在打开前表面盖1时向线材4施加摩擦力。在此实施例中,框架16中形成有长孔15的点与权利要求中的制动单元相对应。
现在将利用6A和6B来说明长孔15。如图6B所示,该长孔15包括圆孔部15A和缺口部15B。应该理解的是,在此图中,附图标记14A表示前表面盖1被关闭时线材4的位置,而附图标记14B表示前表面盖1打开时线材4的位置。
当前表面盖1关闭时,圆孔部15A接触线材4。设计该圆孔部15A的目的在于减小关闭前表面盖1时线材4与框架16之间的摩擦。当关闭前表面盖时,线材4与框架16之间的摩擦变小,并且线材4变得易于由弹簧12拉入到框架16中。
当打开前表面盖1时,缺口部15B与线材4接触。该缺口部15B被制造成使其宽度沿向下方向变窄。并且设计缺口部15B的目的在于,当打开前表面盖1时,增大线材4与框架16之间的摩擦。当打开前表面盖1时,线材4与框架16之间的摩擦变大,并且向线材4施加制动。换言之,即使在弹簧12的弹力和前表面盖1的重力都作用在线材4上时,也可以使线材4保持静止。此外,通过使线材4保持静止,还可以获得易于使前盖1在打开状态下保持静止的优点。此外,通过向线材4施加制动,可以易于保持弹簧12的耐久性,这是因为前表面盖1的重量不能被容易地施加在弹簧12上。
应该理解的是,如果考虑在关闭前表面盖1时的方便性,则将缺口部15B的尖端部制成极尖的字母“V”形就不太可取。原因在于如果线材4卡在缺口部15B的尖端部中,则很难关闭前表面盖1。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将线材4作为止动器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止动器并不限于线材4。也可以使用链状或绳状部件或诸如树脂带等的带状部件作为止动器。换言之,如果使用的止动器通过吊下前表面盖1来支撑前表面盖1,此外在关闭前表面盖1时容易增大松弛程度,则可以用任何适当的方式应用本发明。
此外,在本文中说明的制动单元并不限于具有长孔14的框架16。例如,也可以接受诸如通过当线材4从支撑单元10拉出时该线材4由凸轮牢固地夹住的机构来构成本发明的制动单元。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盖子支撑机构应用于前表面盖1,但是还可以将其应用于除了图像形成装置101的前表面之外的某个其它表面上的盖子。
最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中,所有特征是通过举例的方式示出的,且不应该被认为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不应由上述实施例的任何特征限定,而仅应该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此外,权利要求中的元件的等效物,以及它们合理和恰当范围内的变形,也应被认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调节可开式盖子相对于电子设备的机架的打开角度的盖子支撑机构,所述盖子构成所述机架的一部分,所述机构包括:
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绳状或带状止动器,所述第一端部被固定在所述盖子上;和
用于支撑所述止动器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被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上,
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收容部,其具有用于拉入所述止动器的所述第二端部的空间;
偏置部件,其适于向所述止动器施加力以便将所述止动器拉入到所述收容部中;和
制动单元,其适于在打开所述盖子时向所述止动器施加摩擦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子支撑机构,
其中所述偏置部件是连接到所述止动器的所述第二端部的弹簧,所述偏置部件被固定在所述收容部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子支撑机构,
其中所述止动器是线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子支撑机构,
其中所述收容部包括朝向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向下倾斜的窄长通道,并且
其中所述制动单元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宽度沿向下方向变窄的缺口。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包含可开式盖子的机架,和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盖子支撑机构。
CN200710088331A 2006-03-15 2007-03-15 盖子支撑机构和包含该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821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71254 2006-03-15
JP2006071254A JP4511483B2 (ja) 2006-03-15 2006-03-15 カバー支持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9367A true CN101039367A (zh) 2007-09-19
CN100588217C CN100588217C (zh) 2010-02-03

Family

ID=38516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83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8217C (zh) 2006-03-15 2007-03-15 盖子支撑机构和包含该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29129B2 (zh)
JP (1) JP4511483B2 (zh)
CN (1) CN100588217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9404A (zh) * 2012-11-09 2014-05-2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具有开闭门的设备
CN103832097A (zh) * 2012-11-26 2014-06-04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807508A (zh) * 2016-09-08 2018-03-16 株式会社理光 开闭罩盖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4263B2 (ja) * 2007-11-05 2010-03-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開閉支持機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装置
JP5031699B2 (ja) * 2008-09-04 2012-09-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KR101164563B1 (ko) * 2010-07-27 2012-07-11 기산전자 주식회사 지폐 잼 제거가 용이한 구조를 갖는 지폐처리장치
JP6422290B2 (ja) * 2014-10-02 2018-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78203B2 (ja) * 2014-12-09 2018-02-1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10230B2 (ja) * 2014-12-09 2017-10-1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93317B2 (ja) * 2016-12-16 2019-10-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263858B2 (ja) * 2019-03-14 2023-04-25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95587A (en) * 1967-03-28 1970-02-17 Endura Appliance Corp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US4929007A (en) * 1987-03-30 1990-05-29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Latch mechanism
JPH09188034A (ja) 1996-01-09 1997-07-22 Canon Inc シート載置装置および外装カバー構造および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09921A (ja) * 1998-04-28 1999-11-09 Ricoh Elemex Corp 緩衝装置
JP2005091482A (ja) * 2003-09-12 2005-04-07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41020A (ja) * 2003-11-07 2005-06-02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9404A (zh) * 2012-11-09 2014-05-2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具有开闭门的设备
CN103809404B (zh) * 2012-11-09 2017-10-2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具有开闭门的设备
CN103832097A (zh) * 2012-11-26 2014-06-04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US9139033B2 (en) 2012-11-26 2015-09-22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832097B (zh) * 2012-11-26 2016-08-31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807508A (zh) * 2016-09-08 2018-03-16 株式会社理光 开闭罩盖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807508B (zh) * 2016-09-08 2020-09-29 株式会社理光 开闭罩盖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11483B2 (ja) 2010-07-28
CN100588217C (zh) 2010-02-03
US20070215594A1 (en) 2007-09-20
JP2007245494A (ja) 2007-09-27
US8029129B2 (en) 2011-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9367A (zh) 盖子支撑机构和包含该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US8208182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6037201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68915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image reading function
US9709948B2 (en) Cover opening/closing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erewith
CN1854939A (zh) 辊分离单元和具有该单元的成像装置
US20090109504A1 (en) Image-Capturing Apparatus and Image-Capturing System
US7031639B2 (en) Open/close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293429C (zh) 用于平板盖的铰链机构
CN112180706B (zh) 成像装置
CN1892463A (zh) 成像装置
JPH11387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20050060788A (ko) 스캐너기능을 갖는 프린팅기기
CN1746786A (zh) 用于遮蔽光敏介质的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US20060232793A1 (en) Recording medium delivery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9377747B1 (en) Member moving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90476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024136B2 (en) Method for extending the lifetime of an endless belt
US862602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overturning prevention parts
JP2010045695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00414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912771A (zh) 成像装置和光扫描装置
US810783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0229745A (ja)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83344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