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26411B - 在包括具有变化传输特性的介质的网络中进行通信 - Google Patents

在包括具有变化传输特性的介质的网络中进行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26411B
CN101026411B CN2006101075871A CN200610107587A CN101026411B CN 101026411 B CN101026411 B CN 101026411B CN 2006101075871 A CN2006101075871 A CN 2006101075871A CN 200610107587 A CN200610107587 A CN 200610107587A CN 101026411 B CN101026411 B CN 1010264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bsite
described method
beacon transmissions
time
tim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075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26411A (zh
Inventor
劳伦斯·W·扬
斯里尼瓦桑·卡塔尔
詹姆士·E·佩特若诺维奇
尼尔·K·里德尔
乔治·M·佩普奈德斯
陈维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Atheros Powerline LLC
Conexant Systems LLC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Intellon Corp
Conexant System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1/337,94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7729372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Intellon Corp, Conexant Systems LLC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26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6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26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6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42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the information being in digital fo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7Bus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 H04L12/413Bus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with random access, e.g. carrier-sense multiple-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04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2203/5408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using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04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2203/5416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by adding signals to the wave form of the power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29Applications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45Local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29Applications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5Audio/video application, e.g. inter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29Applications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54Adapter and plu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38Distribution of signals with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e.g. involving splitting/multiplexing signals to/from different pa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2012/284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medium used
    • H04L2012/2843Mains power l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网络中进行操作的方法和相应的系统,在所述网络中站点(102A,102B,104A,104B,104C)在共享介质(110)上进行通信。共享介质具有至少一个近似周期性变化的变化信道特性。该方法包括:根据协调器站点提供重复的信标传输(402),以协调多个站点间的通信,其中至少一些信标传输与变化信道特性同步;以及在根据由第一站点从协调器站点接收的至少一个信标传输所确定的时隙期间,从第一站点向至少一个接收站点进行发送。

Description

在包括具有变化传输特性的介质的网络中进行通信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5年7月27日提交的美国申请第60/702,717号和2005年8月2日提交的美国申请第60/705,720号的权益,在此通过引用在此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协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包括具有变化传输特性的介质的网络中进行通信。
背景技术
将通信系统设计为利用底层物理介质可靠地传输信息。诸如以太网的公知通信系统采用特殊的线路(例如,5类双绞线)交换信息。通过设计,这样的系统允许所有连接的站点以固定数据速率交换数据。随着对于广泛存在的信息交换的需要的增长,出现了新型的无新线(no-new-wire)系统。这种系统使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交换信息。输电线通信系统是这种系统的一个示例。
输电线通信系统使用现有的AC线路交换信息。由于AC线路被设计用于很低频率的传输,因而它们在用于数据传输的较高频率处提供变化的信道特性(例如,根据使用的线路和实际的布线)。为了最大化各种链路间的数据速率,各站点需要动态地调整它们的传输参数。此过程称为信道自适应。信道自适应导致了指明可用于每一链路的传输参数集的自适应信息。自适应信息包括这样的参数,例如所使用的频率、它们的调制以及所使用的前向纠错(FEC)。在高速输电线通信系统中,良好的信道自适应对于在所有链路上提供高数据速率尤为关键。
通过考虑这样的事实,即任一对站点间的输电线信道的噪声和/或频率响应取决于AC线路周波相位,从而在输电线通信系统中可获得高数据速率。输电线通信系统与各种设备共享输电线介质,所述设备从电网中汲取电力。这些设备是影响输电线信道特性的主要噪声源之一。多种类型的这种设备产生了随AC线路周期相位而改变的噪声。图1表示一个示例,其中AC线路周波上过零点附近的噪声比AC周波峰值附近的噪声低。诸如可控硅控制的调光器的设备在每一AC线路周波中的开启和关闭。这些不仅产生脉冲噪声,而且还改变了输电线信道的频率响应(例如,通过线路上的负载,该负载对于某些频率比其它频率衰减得更多)。进一步地,使用AC电机(例如,真空吸尘器、电钻等)的一些设备产生的噪声还是线路周波相位的函数。实际效果是时变信道,该信道的噪声特性与频率响应取决于AC线路周波相位。可使用各种技术考虑变化的信道特性。例如,对于AC输电线(或者具有周期性变化的信道的其它介质)上一对站点间的通信,可将不同的信道自适应分配至周期性变化信道的多个相位区的每一个。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在网络中操作的方法和相应的系统,在该网络中,各站点在共享的介质上进行通信。该共享介质至少具有一种近似周期性变化的变化的信道特性。该方法包括从协调器站点提供重复的信标传输,以在多个站点间协调传输,其中至少一些信标传输与变化的信道特性同步;以及在根据由第一站点从协调器站点接收的至少一个信标传输所确定的时隙期间,从第一站点向至少一个接收站点进行发送。
本发明的该方面的实施可结合下面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协调器站点将时隙分配给由信标传输中的信息所指定的至少一些站点。
至少一些站点将自适应与由协调器站点指定的传输时隙同步,以使这些站点能够根据周期性变化的信道特性的不同相位区来分配不同的自适应。
共享介质上的至少一些传输包括服务质量(QoS)敏感的传输,并且协调器站点为至少一些QoS敏感的传输分配时隙,该传输对应于周期性变化的信道特性的各相位区,在这些相位区中的传输损耗小于其它相位区。
网络包括输电线通信网络,而共享介质包括交流(AC)输电线。
变化的信道特性包括根据AC输电线波形而变化的噪声。
变化的信道特性包括根据AC输电线波形而变化的频率响应。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协调器站点处使至少一些信标传输与交流输电线波形同步。
将至少一些信标传输与交流输电线波形同步包括:检测交流输电线波形的过零点。
将至少一些信标传输与交流输电线波形同步包括:将各连续信标传输间的时间设置为交流输电线波形的半周期的整数倍。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整数倍选择得足够大,使信标传输时长小于各连续信标传输之间的时间的一半。
该整数倍是四,因此各连续信标传输之间的时间是交流输电线波形的两个周期。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通过时间基准确定的时隙期间,从第一站点向接收站点进行发送,该时间基准包含在由第一站点接收到的信标传输中。
时间基准包括一个时间,在该时间处第一站点接收到信标传输的预定部分。
根据时间基准确定时隙包括:基于信标传输中的信息,确定从该时间基准所测量的时隙的开始与结束时间。
将时隙分配给第一站点,以向至少一个接收站点进行发送。
向第一站点分配在连续信标传输之间的多个非相邻的时隙,以向至少一个接收站点进行发送。
安排多个时隙,使得分配至第一站点的任意两个时隙间的最长时间足够小,以满足从第一站点进行发送的应用的延迟约束(1atencyconstraint)。
该多个时隙包括考虑到数据丢失率而进行重传数据的机会。
在成功的争用过程后,时隙对于第一站点可用。
协调站点将各时隙分配给由各信标传输中的信息所指定的至少一些站点,并且分配时间区,在该时间区上,多个站点中的任何站点可以在成功的争用过程后进行发送。
从第一站点向接收站点进行发送包括:基于来自接收站点的自适应信息,准备要在该时隙期间发送的信号。
自适应信息包括映射,该映射指定了在信号中多个载波的每一个上各自所要使用的调制类型。
自适应信息包括多个映射,每一映射指定了信号中多个载波的每个载波上各自所要使用的调制类型,每一映射对应于在信标传输间所选的时间间隔。
时隙与多个所选的时间间隔交迭。
自适应信息包括将被用于对信号进行编码的前向纠错速率。
自适应信息包括要在形成信号的码元之间使用的保护间隔长度。
接收站点基于来自第一站点的至少一个在先传输来确定自适应信息。
接收站点根据在对应于该时隙的前一时隙期间,来自第一站点的至少一个在先传输来确定自适应信息。
基于来自第一站点的在先传输上的共享介质的特征效果,由接收站点确定自适应信息。
在先传输包括接收站点已知的数据。
效果包括信噪比、衰减和比特误码率中的至少一个。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向协调器站点发送基于这些效果的信息,以用于向站点分配时隙。
基于这些效果的信息包括:在规定的时隙中能够可靠地实现的预计的最大数据速率。
在协调器站点向各站点分配更多的持续时隙之前,在先传输发生在由协调器站点所分配的临时时隙期间。
协调器站点利用来自多个站点的预计的最大数据速率来增加网络的总容量。
根据在第一站点与接收站点间的进行发送的应用的通信特征来确定自适应信息。
通信特征包括应用对于数据丢失的敏感度。
通信特征包括应用的服务质量要求。
响应于第一站点的请求,通过接收站点来确定自适应信息。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从第一站点在先前传输上的共享介质的度量特征效果的变化,从接收站点向第一站点发送更新的自适应信息。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向协调器站点发送该自适应信息。
从第一站点向协调器站点发送自适应信息。
从接收站点向协调器站点发送自适应信息。
在用于协调器站点的消息中向协调器站点发送自适应信息。
在共享介质上广播的消息的报头中向协调器站点发送自适应信息。
协调器站点基于自适应信息确定分配给各站点的时隙。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时隙期间,从第一站点向多个接收站点发送信号,包括基于来自多个接收站点中的至少一些站点的自适应信息准备该信号。
基于自适应信息准备信号包括:利用从多个接收站点中的任何站点接收到的每码元最低调制比特来准备信号。
基于自适应信息准备信号包括:利用从多个接收站点中的任何站点接收到的最低前向纠错速率来准备信号。
在基于由第一站点从协调器站点接收到的至少一个信标传输所确定的时隙期间,从第一站点向至少一个接收站点进行发送包括,在没有成功地接收最近的信标传输之后,在基于最近信标传输之前的信标传输中包含的信息所确定的时隙期间,从第一站点向接收站点进行发送。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距检测到变化信道特性的特征的时间偏移来确定信标传输的开始时间。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在网络中由站点成功接收信标传输的可靠性来选择时间偏移。
信标传输包括表明未来信标传输的开始时间的信息。
所述信息基于多个过去信标传输的开始时间。
信标传输包括表明多个未来信标传输的开始时间的信息。
信标传输包括表明相对于未来信标传输的时隙的信息,在这些时隙期间允许第一站点向至少一个接收站点进行发送。
本发明的多种优点(其中一些仅可在其各种方面和实施方式中获得)如下。
它使各站点能够在各种输电线环境下以较高数据速率可靠地操作。它提供一种可用于输电线通信系统以及其它介质中的信道自适应机制,其中所述的其他介质受到周期性变化的信道损伤的影响。它可提供更高水平的得到保证的服务质量(QoS)。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可见于详细的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中。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按AC线路周波波形周期示出了噪声变化的示例。
图2示出了网络配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4示出了信标周期的时序图。
图5示出了调度图。
图6示出了线路周波同步过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存在大量可能的实施方式,此处无法说明很多。下面说明一些目前优选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然而不能强调它们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或者不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这部分说明的详细实施方式,而是在权利要求中以更加广义的术语加以说明。
系统概述
如图2所示,网络构造100提供了共享通信介质110,用于大量通信站点(例如,计算设备或者音视频设备)彼此间进行相互通信。通信介质110可包括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物理通信介质,例如同轴电缆、非屏蔽双绞线或者输电线等。网络构造100还可包括诸如网桥或中继器的设备。通信站点利用预定的物理(PHY)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通信协议彼此相互通信。根据开放系统互连(OSI)网络体系标准,MAC层是数据链路层的子层并且向PHY层提供接口。网络结构100可具有任何网络拓扑结构(例如,总线型、树型、星型、网格型)。各通信站点基于在各个站点的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应用程序的请求而相互通信。
这些站点在采用的特定通信协议方面可能具有差异,并且如果这些协议兼容,那么它们仍然可以相互通信。例如,网络结构100包括第一类型的通信站点和第二类型的通信站点,第一类型的通信站点包括使用第一MAC层协议“MAC-A”的站点102A、102B、102C,第二类型的通信站点包括使用第二类MAC层协议“MAC-B”的站点104A和104B。MAC-A和MAC-B协议相互兼容并且还使用相同的或者至少兼容的PHY层协议(例如,一个站点使用MAC-A协议和PHY-A协议,而另一站点使用MAC-B协议和PHY-B协议,其中PHY-A和PHY-B实施可兼容的信号调制格式)。
例如,可使用多个MAC层协议的共存以允许MAC层的功能和/或性能的改善,同时还允许使用新MAC层协议的设备与网络结构100中可能存在的使用旧MAC层协议的传统设备相兼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双模(DM)设备可与使用第一协议的传统单模(SM)设备进行通信,并且可与使用第一或者第二协议的其它DM设备进行通信。使用的协议可通过通信模式进行设置,该通信模式在网络建立时或者当设备加入到网络中时确定。例如,站点104A和104B包括使用MAC-A的网络接口模块108。站点102A、102B以及102C包括根据确定的通信模式使用MAC-A或者MAC-B的网络接口模块106。
不同类型设备(例如,DM和SM设备)所采用的各协议层(或者“协议栈”)间的差别的示例是“中央协调器”(CCo)站点的使用。CCo是被选择为在网络结构100中为其它站点中的至少一些站点提供特定的协调功能的通信站点。在单个CCo的协调下操作的各站点的集合称为基本业务集(BSS)。CCo执行的功能包括:加入BSS时站点的鉴权,站点标识符的规定、以及介质访问的调度(scheduling)与时序。例如,CCo广播重复的信标传输,通过该重复的信标传输,BSS中的站点确定调度与时序信息。此信标传输包括加载了站点用来协调通信的信息的字段。尽管每一重复的信标传输的格式相类似,但是每次传输中的内容通常发生了变化。信标传输被近似周期性地重复,并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标传输与通信介质110的特性同步。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代理协调器(PCo)来管理对于CCo“隐藏”的站点(例如,不能从CCo可靠接收信号的站点)。
在由MAC-A和MAC-B协议实现的接入技术方面也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在一个场景中,MAC-A协议使用第一接入技术,MAC-B协议与该第一接入技术兼容并且提供第二接入技术。MAC-A协议使用具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接入(CSMA/CA)技术来访问网络结构100。MAC-B协议使用混合方式,该混合方式包括无争用期(CFP)并且可选地包括争用期(CP),其中在无争用期中采用时分多址(TDMA)技术,在争用期中采用CSMA/CA技术。CCo调度和管理无争用期,以便为在设备上运行的某些应用程序(例如,音频和/或视频应用程序)提供改善的服务质量(QoS)。其它MAC协议可使用这些或者其它接入技术的任一个或者它们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网络接口模块使用包括了当网络结构100包含表现出变化的传输特性的通信介质110时用于改善性能的特征的协议。例如,当通信介质110包括室内AC输电线时,该输电线可选地耦合至其它媒质(例如,同轴电缆),通信介质110提供的任意两个站点间的通信信道在噪声特性与频率响应方面可能表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为了在诸如输电线噪声的变化信道特性存在的情况下改善性能和QoS的稳定性,CCo将信标传输与AC线路的频率(例如,50或60Hz)同步。在来自发电厂的AC线路周波的相位与频率中通常存在变化,并且本地噪声和负载也会改变。此同步使相对于信标传输中的时间基准的、分配至各个站点的时隙能够使用一致的信道自适应,该一致的信道自适应是对于AC线路周波的特定相位区而优化的。CCo还在信标传输中提供包括时间戳的信息,各站点可使用该时间戳将本地时钟相对于位于CCo的主网络时钟同步。
减弱由变化的信道特性引起的潜在损伤的另一方面涉及使用鲁棒信号调制格式,例如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也称为离散多音调(DMT)。OFDM是一种扩展频谱信号调制技术,其中可用带宽被细分为大量窄带的低数据速率信道或者“载波”。为了获得高的频谱效率,载波的频谱相互交迭并且正交。数据以码元的形式发送,该码元具有预定时长并且包含一些载波。利用诸如二相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或者m-比特正交幅度调制(m-QAM)的调制方案可以对在这些载波上发送的数据进行幅度和/或相位的调制。
物理层通信系统体系
可使用任何种类的通信系统体系实现网络接口模块部分,该网络接口模块将数据转换成在通信介质上发送的信号波形,并且将从通信介质上发来的信号波形转换成数据。在站点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以分段形式向网络接口模块提供数据、以及从网络接口模块接收数据。“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是信息段,该信息段包括MAC层已经要求PHY层传输的开销和有效负载字段。MPDU可基于正在发送的数据类型具有任何类型的格式。“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指表示在输电线上发送的MPDU的经调制的信号波形。
在OFDM调制中,以OFDM“码元”的形式发送数据。每一码元具有预定时长,即码元时间Ts。每一码元通过N个正弦载波波形的叠加产生,这些正弦载波波形彼此正交并且形成OFDM载波。每一载波具有峰值频率fi和从码元的开始测量的相位Φi。对于这些相互正交的载波的每一个来说,在码元时间Ts中包含整数个正弦波形周期。等效地,每一载波频率是频率间隔Δf=1/Ts的整数倍。可独立地选择载波波形的相位Φi和幅度Ai(根据适当的调制方案),而不影响形成的已调制波形的正交性。这些载波占用频率f1和fN间的频率范围,该范围称为OFDM带宽。
可存在两种类型的PPDU结构,这取决于是否正在使用PHY-A或者PHY-B协议。例如,PHY-B信号可使用较密集的OFDM载波频率间隔和相应的更长码元。
参考图3,通信系统300包括发射机302,其在通信介质304上向接收机306发送信号(例如,OFDM码元序列)。发射机302和接收机306两者都可集成至每一站点处的网络接口模块中。通信介质304可表示输电线网络上从一个设备至另一设备的通路。
在发射机302,实现PHY层的模块从MAC层接收MPDU。MPDU被发送至编码器模块320,以执行诸如加扰、纠错编码和交织的处理。
将编码的数据馈送至映射模块322,取决于当前码元采用的星座图(例如,BPSK、QPSK、8-QAM、16-QAM星座图),该映射模块采用数据比特的分组(例如,1、2、3、4、6、8或者10比特),并且该映射模块将由这些比特代表的数据值映射至当前码元的载波波形的同相(I)和正交相(Q)分量的对应幅度上。这导致每一数据值与对应的复数Ci=Ai exp(jΦi)关联,该复数的实部对应于具有峰值频率fi的载波的I分量,而虚部对应于该载波的Q分量。或者,可使用将数据值与调制后的载波波形相关联的任何适当的调制方案。
映射模块322还确定系统300使用OFDM带宽内的哪个载波频率f1,...,fN来发送信息。例如,可避免那些正在经历衰减的一些载波,并且不在那些载波上发送信息。相反,映射模块322对于那个载波使用相干BPSK,所述相干BPSK是使用来自伪噪声(PN)序列的二进制值进行调制的。对于对应于可能辐射能量的介质304上受限制的频段(例如,业余无线电频段)的一些载波(例如,载波i=10),在这些载波(例如,A10=0)上没有能量发送。映射模块322还根据“音调图(tone map)”确定每一载波(即“音调”)上使用的调制类型。该音调图可以是默认的音调图或者是由接收站点确定的经定制的音调图,如下详述。
反离散傅立叶变换(IDFT)模块324在具有峰值频率f1,...,fN的N个正交载波波形上,对于由映射模块322确定的N个复数(其中一些可能为零,以用于未使用的载波)的结果集合执行调制。由IDFT模块324合并调制后的载波,以形成离散时间码元波形S(n)(对于采样速率fR),这可写作
S ( n ) = Σ i = 1 N A i exp [ j ( 2 πin / N + φ i ) ]        式(1)
其中时间索引n从1至N,Ai是幅度,Φi是具有峰值频率fi=(i/N)fR的载波的相位,并且 j = - 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离散傅立叶变换对应于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其中N是2的幂。
后处理模块326将连续的(可能交迭的)码元序列合并为可在通信介质304上作为连续块传输的“码元集”。后处理模块326向码元集预先安置可用于自动增益控制(AGC)和码元时序同步的前导序列。为了减弱码元间和载波间干扰(例如,由于系统300和/或通信介质304中的缺陷造成),后处理模块326可以利用循环前缀延拓每一码元,该循环前缀是码元最后一部分的副本。后处理模块326还可执行其它功能,例如向码元集中的码元子集施加脉冲成形窗口(例如,利用升余弦窗口或者其它类型的脉冲成形窗口)并且交迭这些码元子集。
模拟前端(AFE)模块328将包含码元集的连续时间(例如,经低通滤波的)版本的模拟信号耦合至通信介质304。波形S(t)的连续时间版本在通信介质304上的传输效果可用函数g(τ;t)的卷积来表示,该函数g(τ;t)表示在通信介质上传输的脉冲响应。通信介质304可增加噪声n(t),该噪声可以是由干扰器发射的窄带噪声和/或随机噪声。
在接收机306,实现PHY层的模块从通信介质304接收信号,并且生成MAC层的MPDU。AFE模块330与自动增益控制(AGC)模块332和时间同步模块334协同操作,以向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模块336提供采样的信号数据和时序信息。
在去除循环前缀后,接收机306将采样的离散时间码元馈送至DFT模块336,以提取代表编码的数据值的N个复数的序列(通过执行N点DFT)。解调器/解码器模块338将该复数映射至对应的比特序列并且对这些比特执行适当的解码(包括解交织和解扰)
通信系统300的任何模块(包括发射机302和接收机306中的各模块)可以硬件、软件或者硬件与软件的组合的方式来实现。
信标传输
在网络中的各种站点可以针对各种目的生成有规律的信标传输。从CCo向BBS中每一站点的重复的信标传输称为中央信标(CB)传输。这些站点可在CB传输间的时间段中相互通信,如果在任何两个通信站点间所提供的输电线信道特性允许这样做的话。
CB传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加载介质分配(或,调度)信息。调度信息分配在CB传输间的一些时间作为争用期,各站点在此期间可以争用对输电线介质的访问。调度信息还分配无争用期,在此期间向特定站点分配时隙,用以对输电线介质进行访问。
如下更详细的说明,CB传输与AC线路周波同步,使得CB传输间的时间(或,“信标周期”)是基于底层的AC线路周波频率。通过按照距输电线波形的可检测特征(例如过零点)的固定时间间隔发送CB,从而使CB传输与AC线路周波同步。信标周期可设置为AC线路周波周期一半的任意整数倍,例如通过等待给定数量的过零点。
在一些情况下,希望增加信标周期,以通过降低CB传输中用于发送“开销”信息的时间百分比来更加高效地使用该介质。还存在与来自站点的传输相关联的开销信息。还希望使信标周期保持足够小,以在给定时间长度中提供希望数量的传输机会。从而,可以根据保持低开销和各传输机会间的低延迟之间的折中来选择信标周期。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信标周期选择为AC线路周波周期的两倍。在这种情况下,当在60Hz的AC线路周波频率的输电线环境下操作时,信标周期将为大约33.33msec。当在50Hz的AC线路周波频率的输电线环境下操作时,信标周期将为大约40msec。由于AC线路周波频率中的漂移,将引起信标周期的变化。
图4示出了示例信标周期400的结构,该信标周期包括信标区402、接着是争用区404和保留区406。可选地,信标区402之后可按照任何顺序跟随任意数量的争用区和保留区。争用区404是站点为使用共享介质访问协议(例如CSMA/CA)发送而争用许可的时间。
保留区406包括无争用期(CFP)408,无争用期包括为预定站点的使用(例如,利用TDMA协议)而分配的时隙。可为每一参与的站点将CFP 408划分为相邻的时隙。或者,可将CFP 408划分为会话,每一会话划分为用于每一参与站点的时隙。因此,在CFP 408期间可向站点分配多个时隙。
争用区404和保留区406中的CFP 408是“持续的”,因为它们通常在多个信标周期中保持有效。持续的调度时间允许由于某种原因错过信标周期的站点使用以前存储的调度信息,如下详述。保留区406还包括在多于一个的信标周期上不保证有效的“非持续”周期410。该非持续调度时间允许对于紧急时隙分配请求的快速响应以及网络维护活动的时间。例如,非持续周期410可以包括用于站点转而发送用于建立和维护网络的发现信标(Discover Beacon)的时隙。非持续周期410可根据需要使用争用或者无争用接入中的一个或二者。在此示例中,非持续期410包括非持续争用区410A和非持续无争用“额外分配”会话401B。
信标区402是为CCo向BSS中的站点广播CB传输而分配的时间。利用OFDM波形发送CB传输,该OFDM波形包括前导序列、帧控制字段以及信标有效负载。在此示例中,CB传输的开始420(并且从而是信标区402的开始)在距过零点的预定偏移△处与AC线路周波同步。信标有效负载加载了站点用来确定保留区和争用区的时序的信息。在此示例中,在信标区402后紧跟着一个争用区404。如果存在一个或者多个保留区,则在信标周期400中还可存在附加的争用区。
信标周期中说明时隙分配的信息在一个或多个信标实体(BENTRY)中的信标有效负载中广播。此信息由网络中的站点使用,以协调带宽的共享。信标有效负载加载了三种类型的调度信息:
·信标区信息
·持续调度信息
·非持续调度信息
信标区信息加载在区域BENTRY中。BENTRY包含保留区406和争用区404的时长。在保留区406中的持续CFP 408或者非持续期410期间可向发送站点分配用于无争用接入的时隙。
持续CFP调度信息加载在持续调度BENTRY中。提供持续的CFP调度以供需要保证QoS的发送站点使用。关键的是这些发送站点在每一信标周期中获得足够的时间,以发送它们的数据并且满足它们的丢失率和延迟的要求。例如,向站点分配足够的时间,以包括重传丢失数据的机会并且仍然满足或超过成功传输间的最小延迟。由于站点有可能错过CB传输,因而此调度是持续的。
持续调度BENTRY具有用于解释调度信息持续的两个字段:
·当前调度倒计数(CSCD)
·预览调度倒计数(PSCD)
如果调度不改变,则调度信息反映出当前调度以及预览调度倒计数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当前调度倒计数表示假设当前调度有效的信标周期的最小数。当前调度倒计数值不应当小于前一当前调度倒计数值减一。按照这种方式,错过信标的站点将知道它们可以使用它们所具有的当前调度信息多长时间。
当调度改变时,预览调度倒计数被设置为非零值。该值表示调度信息是新调度(不是当前调度)以及该新调度何时生效。在这种情况下,当前调度倒计数预览新调度在其生效时在第一信标周期期间对于其当前调度倒计数将具有的值。这种情况下的当前调度倒计数值是预览值并且不应当与其初始值有变化。按照这种方式,错过CB传输的那些站点将知道它们何时可使用它们具有的新调度信息以及该信息将有效多长时间。该方法允许新调度的大量重复,以确保所有站点都具有相关的信息,即使一些站点在新调度生效时在信标周期期间错过CB传输。
图5示出了调度改变的示例。调度信息图500示出了由CCo发送的CB传输的BENTRY中PSCD和CSCD的值。当前调度图502示出了在给定信标周期期间两个调度,调度A和调度B中,哪一个有效。一开始,调度A有效。在信标周期2中,CCo确定调度应当变为调度B。因此,从信标周期3开始,CCo包括含有调度B的BENTRY,示出用于该调度的PSCD和CSCD的值。(图5中预览的调度是阴影。)尽管CCo具有在分离的BENTRY中发送调度A和调度B的选项,但是发送调度A不再需要。
一旦CCo在信标周期3中宣告调度B,那么调度B最早可在信标周期11中由新调度C替换。这是因为当调度B的PSCD是非零时,CSCD是在B为当前(信标周期6)的第一个信标周期中的CSCD的预览。由于CCo选择预览值4,那么调度B必须在5个信标周期中是当前调度。
CCo可更新调度,包括响应于站点的请求或者没有来自站点的明确请求,对分配给站点的时隙的大小进行更新。例如,CCo可基于通过监视在共享通信介质上的各站点间的传输而获得的信息来更新调度。CCo可调整时隙,以考虑由于通信介质改变而造成的信道容量改变,或者考虑信道利用率的改变。
CCo能够确定各种传输特性改变的一种方法是通过读取传输报头字段中的信息。例如,报头字段可表示等待传输的未决数据量或者表示“比特负载估计”,所述的“比特负载估计”代表了在给定时间量中(例如,1毫秒)发送的用户数据比特数(例如,不包括某些开销数据)。CCo使用这些字段确定是否增加或者降低持续和/或非持续调度。
CCo还能够响应检测到的改变,例如站点间链路上增加的差错率。例如,站点可通过使用具有更高差错率的调制来增加数据速率,更高的差错率由增加的数据速率得到补偿。CCo可改变调度,为那些显得需要更高数据速率的站点给出更多的时间,或者优化全局特性,例如总网络吞吐量。
调度信息的持续提高了可靠性,但降低了对于紧急需求的反应。在CFP 408期间请求附加传输时间的站点可能在与宣告新调度(B)相同的信标周期(3)中将其请求发送至CCo。这要求发送站点在广播修正的调度(C)之前等待已宣告的调度(B)生效。然后修正的调度(C)在它生效前必须倒计数,因此可能使发送站点在它能够获得它需要的附加CFP时隙分配之前强制等待若干信标周期。
非持续调度信息表明在附加分配会话410B期间为哪个站点分配时隙,以满足对于更多传输时间的紧急请求。发送站点必须接收CB传输,以利用在信标周期中给出的任何附加分配时隙,这使得附加分配时隙的可靠性低于持续CFP 408时隙。
允许具有规则CFP 408时隙分配的发送站点在其开始时间(由调度限定)开始它的传输,并且应当在其终止时间(由调度限定)终止它的传输。如果发送站点没有接收到CB传输,但是发送站点具有当前生效的调度信息(由于调度持续),则它可在其分配的时隙期间开始它的传输。
分配至发送站点的CFP 408时隙包括MPDU传输之后的时间,在此期间,接收站点(或者多个站点)可根据选择性重复自动重传请求(SR-ARQ)方法发送选择性应答(SACK)。代表MPDU的每一PPDU波形包括前导序列、帧控制字段以及由独立加密的多个段或者PHY块(PB)构成的有效负载。前导序列和帧控制字段统称为帧起始(SOF)定界符。每一PB包含在其自身的FEC块中。取决于数据速率和有效负载时长,MPDU可包含可变数量的FEC块。可响应单个MPDU来发送SACK,或者在响应中利用单个SACK发送多个(例如四个)MPDU的猝发。
例如,在分配至发送站点的时隙中,对于给定的信道自适应,站点可发送多个PPDU,每一PPDU跨越由接收站点指定的间隔。每一PPDU包括SOF定界符,接收机可使用该定界符来估计相干解调的那个自适应间隔中的相位与幅度失真。尽管时隙中的单个长PPDU可具有较低的开销,但是发送多个PPDU使每一PPDU可以利用不同的自适应并且提供更加准确的相位与幅度失真估计,相位与幅度失真在每一自适应间隔中很可能改变。然而,可使用单个SACK应答该时隙中的所有MPDU。
SACK格式提供对于四个SACK类型(SACKT)字段(四个MPDU的猝发中每个MPDU一个)的支持。SACKT表示:
·是否正确接收了对应的MPDU中的所有PB(SACKT=0b00),
·是否错误接收了对应的MPDU中的所有PB,或者是否没有检测到对应的MPDU(SACKT=0b01),或者
·是否在对应的MPDU中发现好的和坏的PB的混合(SACKT=0b11)。在这种情况下存在SACK信息字段(SACKI)。该字段包含了表明MPDU中每一PB的接收状态的比特映射。
线路周波同步
如上所述,可使用各种技术考虑共享通信介质的变化信道特性。对于利用没有CCo的通信协议(例如MAC-A协议)进行通信的站点,可利用站点中与其它站点的信道自适应装置相互作用的信道自适应装置,向周期性变化信道的多个相位区的每一个分配不同的信道自适应,如2004年2月26日提交的题为“Channel Adaptation Synchronized toPeriodically Varying Channel”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0/787,544号中所述,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并入本文。对于利用具有CCo的通信协议(例如MAC-B协议)进行通信的站点,信道自适应可基于将信标传输与周期性变化信道同步。然后站点可根据接收的信标传输执行信道自适应,而无需对每一站点直接检测周期性变化信道的相位。
通过使CCo利用数字锁相环(DPLL)或者等效物跟踪AC线路周波中的特定点,可实现线路周波同步。在CCo处利用滤波器或者数字锁相环有助于在AC线路周波相位的测量中消除噪声事件或抖动。CCo还利用它的本地跟踪历史预测信标传输的未来位置并且在信标调度中将其向所有站点宣告。为了确保即使当没有检测到CB传输时,具有持续分配的站点也可进行发送,CCo在信标有效负载中提供关于未来CB传输位置的信息。
一种AC线路周波同步的方法包括在CCo处检测AC线路周波中特定特征的出现(例如,过零点之后的上升沿),以及利用此检测到的特征触发对于位于Cco处的网络时钟值的获取。例如,在每一线路周波时间(LCTn,其中n=0,1,2,...表示连续的线路周波波形周期),每次触发检测器时捕获32比特的网络时钟,25MHz的值。CCo然后生成线路周波时间的滤波后的或者“平滑的”版本,称为线路周波时间估计(LCTEn),线路周波时间估计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时间基准,该时间基准与CB传输同步。CCo在距LCTEn移动预定偏移(信标偏移(BO))的信标发送时间(BTTn,其中n=0,1,2,...表示连续的CB传输)处发送CB传输。
可使用下面的算法计算LCTEn。在初始化时,CCo根据两个捕获的线路周波时间值计算n=0和n=1的线路周波时间估计:
LCTE0=LCT0
LCTE1=LCT1
如下,CCo还计算线路周波周期估计PERn
PER0=PER1=LCT1-LCT0
然后CCo进入跟踪相位,其中对于n≥2,对线路周波周期估计和线路周波时间估计进行更新,如下:
PERn=PERn-1+wp(LCTn-LCTn-1-PERn-1)
LCTEn=LCTEn-1+PERn+wt(LCTn-(LCTEn-1+PERn))
根据1/2k形式的加权常量wp和wt对LCTEn和PERn进行滤波,其中k是正整数。较大的k值对于由本地噪声或者相位扰动引起的抖动提供更好的滤波,但是可导致较差地跟踪AC线路周波相位。在捕获LCTn的值后将其限制或者钳位至希望的范围也是有帮助的,由此AC线路波形中的偶然抖动不会导致CB传输时间较大的变化。
除了基于过去的值对LCTEn值(和形成的CB传输时间)进行滤波外,CCo能够预测和宣告未来CB传输时间,以允许错过CB传输的那些站点依靠先前接收的CB传输。例如,如果在线路周波频率中存在慢线性增加,那么CCo可根据过去值的线性拟合外推未来的LCTEn值。CB传输的的帧控制字段可包括信标传输偏移(BTO)字段,从而根据位于Cco处的网络时钟来宣告距离期望位置的未来CB传输的偏移。例如,该BTO字段可为以25MHz时钟周期为单位测量的带符号的16比特值。每一CB传输可包括多个BTO字段,以提供当前CB传输之后的第一CB传输、当前CB传输之后的第二CB传输等等的偏移。在CB传输的帧控制字段中可能存在的BTO字段的数量是可变的。预定BTO值(例如,0x8000)可用于表明对应的BTO字段无效(即,未使用)。BTO字段,与持续调度一起,使站点能够在错过CB传输时,在其持续分配时隙中进行准确地发送。可以选择CB传输中存在的BTO字段的数量,使得它大于或等于信标有效负载中存在的调度(多个)的最大持续。
图6示出了线路周波时间和信标发送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下,在CCo处计算未来BTTm+p和对应的BTOm+p中p个信标周期的CB传输时间:
BTTm+p=LCTEn+(qpPERn)+BO
BTOm+p=BTTm+p-BTTm+p-1-qPERLC
其中BO是信标偏移,PERLC是标称线路周波周期(例如,对于50Hz线路周波是20ms),并且q是信标周期中线路周波周期数(在此示例中q=2)。
CCo能够移动CB传输(例如,通过改变BO),以在CB传输的检测中增加可靠性。例如,站点在帧控制字段中设置信标检测标志(BDF),该字段表示站点在当前信标周期中是否成功接收CB传输。CCo可使用此信息来确定在BSS中的由各站点进行的CB传输检测中的可靠性。
时钟同步
CCo包括用于提供BSS中站点的分布式时间基准的网络时钟。在CB传输中CCo发送由网络时钟产生的时间戳。例如,该时间戳可以是32比特值,而该值来自随着CCo的25MHz网络时钟的边缘(例如上升沿)而增加的计数器。所有的网络时序,包括信标周期和调度,可以从网络时钟得出。每一站点将本地时间基准(例如,数字锁相环)与网络时钟同步。CB传输的传输开始(例如,前导序列的开始)在接近于(例如,在小于一毫秒内)时间戳值时发生。
网络时钟用于同步各站点间的PHY层信令,以消除载波间干扰,而无需高精确度的时钟。例如,尽管站点处的本地时钟可足够精确,以对于具有200kHz载波间隔的PHY-A信号进行采样提供精确的采样时间,但是当用于对仅具有25kHz载波间隔的PHY-B信号进行采样时,本地时钟可能引起载波间干扰。密集的载波间隔对应于较长的码元和更多的频率误差时间,该频率误差是发送与接收站点时钟之间导致采样误差的频率误差。其它信号特性也可影响信号对于采样误差的敏感度。例如,高阶调制(例如,16-QAM对于4-QAM)通常具有更严格的定时容差。采样误差的结果可能是这些载波不再严格正交。这种采样误差对于高频载波比低频载波的影响更大。
用于确定采样时间的PHY层时钟可快于基于时间戳同步至网络时钟的本地时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PHY层时钟是75MHz,并且根据本地25MHz时钟调整。例如,如果将跟踪网络时钟的本地时钟调整百万分之(ppm)10(相对于25MHz),那么PHY层时钟也调整10ppm(相对于75MHz)。
信道估计
信道估计是测量输电线信道特性以适应PHY层操作、从而提供优化性能的过程。
信道估计可包括:
·选择指定在每一载波上要使用的调制方法(或多个)的音调图。任何给定载波可在信标周期内的不同时间使用不同的调制。
·选择FEC速率。
·选择保护间隔长度。
·选择信标周期中的间隔,在这些间隔中应用了特定音调图、FEC速率以及保护间隔设置。
FEC速率和保护间隔长度可在AC线路周波周期上变化,但是它们在任何给定时间对于所有载波都相同。
将信道估计的结果报告至CCo,用于在CFP中分配时隙。CCo可为发送与接收站点间的通信分配时间,以执行信道估计。然后CCo可使用信道估计信息来确定或者更新在CFP中分配给站点的时隙调度。
信道估计过程在CP与CFP间可能略有不同。在CP中,接收站点可指定在CP中的任何位置可能由发送站点使用的默认音调图。接收站点可选地可以定义在信标周期的特定间隔期间、可能在CP中使用的附加音调图。此方法允许发送站点利用音调图调制的数据快速地开始通信,并且避免CSMA接入过程和CP的信道估计过程之间复杂的交互。此方法特别适合尽力而为数据的传输。或者,接收站点可指定信标周期中的间隔,在该信标周期上适用特定的信道自适应,而不考虑传输是否在CP或者CFP之中。
在CFP中进行数据通信之前,接收站点定义在调度传输的信标周期间隔中有效的音调图。如果在间隔中没有定义有效的音调图,则发送站点在间隔中发送“SOUND MPDU”,直到接收站点为该间隔定义了音调图。SOUND MPDU包括接收站点已知的信号,接收站点根据该信号可估计信道特性。接收站点定义音调图,在该音调图中,将载波的调制调整成载波频率处的信道特性。除了信道特性之外,接收站点还可基于所要发送的数据类型定义音调图(例如,用于对数据丢失更敏感的应用的更鲁棒的调制)。在信道估计响应(CER)消息中将该音调图发送给发送站。
或者,如果在间隔中没有定义有效的音调图,那么发送站可使用默认的音调图,该音调图具有足够的冗余,以在假设最坏情况的信道特性下成功发送。如果发送站点仅具有较少量的待发送数据,那么该默认音调图更加适合。信道估计过程还包括对可能使用每一音调图的信标周期中的间隔列表进行维护的机制。音调图间隔被定义为信标周期中可能使用特定音调图的时间段。由于CCo将信标周期锁定至AC线路周波,所以间隔被同步至AC线路周波。
输电线上的信道与噪声特性往往随底层的AC线路周波呈周期性。在一些情况下,这些损伤以AC线路周波频率(即,100或者120Hz)的两倍出现,如图1所示,但在其它情况下,它们可能以与AC线路周波相同的频率出现(例如,对应于AC线路波形的极性的噪声源)。由于不同的接入机制和QoS需求,可以不同地处理在CP和CFP中出现的间隔。
接收站点根据某些原则规定了在其中可能要使用各种音调图的间隔,这些原则可包括下列任何原则:
·可在争用周期中的任何位置使用的CP默认音调图。
·除了默认音调图之外,间隔是不相交的(非交迭的)。
·发射机可能不发送具有PPDU有效负载的PPDU,该PPDU有效负载跨越了利用不同音调图的各间隔之间的边界。
·基于指示的音调图接收机规定了足够大以加载完整的PPDU的间隔。
·在CER消息中加载当前的间隔定义。
·如果在从接收站点接收到最后的CER消息以后经过了30秒的时段,则当前的间隔定义失去时效。
除了上述说明之外的许多其它实施方式也在本发明的范畴之内,这些实施方式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56)

1.一种在网络中进行操作的方法,在所述网络中,站点在共享介质上进行通信,所述共享介质至少具有一个近似周期性变化的变化信道特性,该方法包括:
通过协调器站点提供重复的信标传输,以协调多个所述站点间的传输,其中至少一些信标传输与所述变化信道特性同步;
基于距检测到的所述变化信道特性的特征的时间偏移,来确定第一信标传输的开始时间;
在所述第一信标传输中包括表明至少一个未来第二信标传输的开始时间的信息;以及
在根据由第一站点从所述协调器站点接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信标传输的至少一个而确定的时隙期间,从所述第一站点向至少一个接收站点进行发送。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协调站点将时隙分配给由所述信标传输中的信息所指定的至少一些站点。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些站点将自适应同步至由所述协调器站点指定的传输时隙,以使所述站点能够根据所述周期性变化信道特性的不同相位区来分配不同的自适应。
4.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共享介质上的至少一些传输包括:服务质量QoS敏感的传输,并且所述协调器站点为所述至少一些QoS敏感的传输分配时隙,这些传输对应于所述周期性变化信道特性的相位区,传输损伤在这些相位区中小于其它相位区。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包括输电线通信网络,而所述共享介质包括交流AC输电线。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变化信道特性包括根据AC输电线波形而变化的噪声。
7.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变化信道特性包括根据AC输电线波形而变化的频率响应。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协调器站点处,将至少一些信标传输同步至交流输电线波形。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将至少一些信标传输同步至交流输电线波形的步骤包括:检测所述交流输电线波形的过零点。
10.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将至少一些信标传输同步至交流输电线波形的步骤包括:将连续的信标传输间的时间设置为所述交流输电线波形的半周期的整数倍。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整数倍选择得足够大,使所述信标传输的时长小于所述连续信标传输之间的时间的一半。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整数倍是四,因此所述连续信标传输之间的时间是所述交流输电线波形的两个周期。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根据通过所述第一站点接收的信标传输中包含的时间基准所确定的时隙期间,从所述第一站点向接收站点进行发送。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间基准包括所述第一站点接收到所述信标传输的预定部分的时间。
15.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时间基准确定所述时隙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信标传输中的信息,确定依据所述时间基准所测量的时隙的开始与结束时间。
16.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时隙分配给所述第一站点,以向至少一个接收站点进行发送。
17.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第一站点分配连续信标传输之间的多个非相邻的时隙,以向至少一个接收站点进行发送。
18.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安排所述多个时隙,使分配给所述第一站点的任意两个时隙间的最长时间足够小,以满足从所述第一站点进行发送的应用的延迟约束。
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时隙包括:重传数据以考虑数据丢失率的机会。
20.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成功的争用过程之后,所述时隙对于所述第一站点可用。
21.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协调站点将时隙分配给由所述信标传输中的信息指定的至少一些站点,并且分配时间区,在该时间区上多个站点中的任何站点在成功的争用过程后可进行发送。
22.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接收站点进行发送的步骤包括:基于来自所述接收站点的自适应信息,准备在所述时隙期间要发送的信号。
23.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适应信息包括映射,该映射指定了在信号中多个载波的每一个上各自要使用的调制类型。
24.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适应信息包括多个映射,每一映射指定了在所述信号中多个载波的每一个上各自要使用的调制类型,每一映射对应于信标传输间所选的时间间隔。
25.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与多个所述所选的时间间隔交迭。
26.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适应信息包括:要用来对所述信号进行编码的前向纠错速率。
27.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适应信息包括:要在形成所述信号的码元之间使用的保护间隔长度。
28.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站点根据来自所述第一站点的至少一个在先传输来确定所述自适应信息。
29.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站点根据在对应于所述时隙的前一时隙期间来自所述第一站点的至少一个在先传输,来确定所述自适应信息。
30.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站点根据来自所述第一站点的在先传输上所述共享介质的特性效果来确定所述自适应信息。
31.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在先传输包括所述接收站点已知的数据。
32.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效果包括:信噪比、衰减以及比特误码率中的至少一个。
33.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向所述协调器站点发送基于所述效果的信息,以用于向各站点分配时隙。
34.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基于所述效果的所述信息包括:在规定时隙中能够可靠地实现的预测的最大数据速率。
35.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协调器站点向各站点分配更多的持续时隙之前,所述在先传输发生在由所述协调器站点分配的临时时隙期间。
36.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协调器站点利用来自多个站点的预测最大数据速率来增加网络的总容量。
37.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在所述第一站点与所述接收站点间进行发送的应用的通信特征来确定所述自适应信息。
38.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特征包括:所述应用对于数据丢失的敏感度。
39.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特征包括:所述应用的服务质量要求。
40.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所述第一站点的请求,由所述接收站点确定所述自适应信息。
41.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来自所述第一站点的在先传输上所述共享介质的度量特征效果的变化,从所述接收站点向所述第一站点发送更新的自适应信息。
42.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自适应信息发送给所述协调器站点。
43.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协调器站点发送所述自适应信息。
44.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接收站点向所述协调器站点发送所述自适应信息。
45.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用于所述协调器站点的消息中向所述协调器站点发送所述自适应信息。
46.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共享介质上广播的消息的报头中向所述协调器站点发送所述自适应信息。
47.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协调器站点基于所述自适应信息确定分配给各站点的时隙。
48.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时隙期间从所述第一站点向多个接收站点发送信号,包括基于来自所述多个接收站点中至少一些站点的自适应信息来准备所述信号。
49.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自适应信息来准备所述信号的步骤包括:利用从所述多个接收站点中任何站点接收到的每码元最低调制比特来准备所述信号。
50.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自适应信息来准备信号的步骤包括:利用从所述多个接收站点中的任何站点接收到的最低前向纠错速率来准备所述信号。
51.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基于由所述第一站点从所述协调器站点接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信标传输的至少一个所确定的时隙期间,从第一站点向至少一个接收站点进行发送的步骤包括,在没有成功接收最近的信标传输之后,在基于所述最近的信标传输之前的信标传输中包含的信息所确定的时隙期间,从所述第一站点向接收站点进行发送。
5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在所述网络中由各站点成功接收信标传输的可靠性来选择所述时间偏移。
5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基于多个过去的信标传输的开始时间。
5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信标传输中包括表明多个未来信标传输的开始时间的信息。
55.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信标传输中包括表明相对于未来信标传输的时隙的信息,在这些时隙期间允许所述第一站点向至少一个接收站点进行发送。
56.一种通信系统,其中站点在共享介质上通信,所述共享介质至少具有一个近似周期性变化的变化信道特性,该通信系统包括:
配置为提供重复的信标传输的协调器站点,用于协调多个所述站点间的传输,其中至少一些信标传输与所述变化信道特性同步,其中第一信标传输的开始时间是基于距检测到的所述变化信道特性的特征的时间偏移来确定的,并且所述第一信标传输包括表明至少一个未来第二信标传输的开始时间的信息;以及
第一站点,其配置为,在根据由所述第一站点从所述协调器站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信标传输的至少一个所确定的时隙期间,向至少一个接收站点进行发送。
CN2006101075871A 2005-07-27 2006-07-27 在包括具有变化传输特性的介质的网络中进行通信 Active CN1010264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0271705P 2005-07-27 2005-07-27
US60/702,717 2005-07-27
US70572005P 2005-08-02 2005-08-02
US60/705,720 2005-08-02
US11/337,946 2006-01-23
US11/337,946 US7729372B2 (en) 2005-07-27 2006-01-23 Communicating in a network that includes a medium having var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6411A CN101026411A (zh) 2007-08-29
CN101026411B true CN101026411B (zh) 2012-05-23

Family

ID=37709095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55553A Active CN101273580B (zh) 2005-07-27 2006-07-24 用于在电力线网络中协调一个或者多个设备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A2006800355657A Pending CN101273550A (zh) 2005-07-27 2006-07-24 电力线网络中的带宽管理
CN200680035606.2A Active CN101326768B (zh) 2005-07-27 2006-07-24 在电力线网络中对调度表和网络信息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201310278303.5A Active CN103532809B (zh) 2005-07-27 2006-07-24 电力线网络中的传输协调方法和设备
CN20068003526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2961B (zh) 2005-07-27 2006-07-27 在通信网络中加密数据
CN2006800352803A Active CN101317391B (zh) 2005-07-27 2006-07-27 在网络中管理无争用时间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N2006101075871A Active CN101026411B (zh) 2005-07-27 2006-07-27 在包括具有变化传输特性的介质的网络中进行通信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55553A Active CN101273580B (zh) 2005-07-27 2006-07-24 用于在电力线网络中协调一个或者多个设备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A2006800355657A Pending CN101273550A (zh) 2005-07-27 2006-07-24 电力线网络中的带宽管理
CN200680035606.2A Active CN101326768B (zh) 2005-07-27 2006-07-24 在电力线网络中对调度表和网络信息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201310278303.5A Active CN103532809B (zh) 2005-07-27 2006-07-24 电力线网络中的传输协调方法和设备
CN20068003526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2961B (zh) 2005-07-27 2006-07-27 在通信网络中加密数据
CN2006800352803A Active CN101317391B (zh) 2005-07-27 2006-07-27 在网络中管理无争用时间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3) EP1908223B1 (zh)
JP (3) JP2009504015A (zh)
KR (3) KR20080038366A (zh)
CN (7) CN101273580B (zh)
WO (3) WO2007016034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01909B2 (en) 2010-04-12 2015-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low-overhead communication in a network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52697A (en) 2007-08-14 2009-03-18 Nec Corp Dynamically allocating new resources to a node provided with persistently allocated resources
CN101999241B (zh) * 2007-12-29 2013-06-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时间和频率资源的统计复用的半永久调度方法和设备
EP2320285A1 (de) * 2009-11-06 2011-05-11 VEGA Grieshaber KG Datenbearbei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Feldgerät
EP2323443A1 (en) * 2009-11-16 2011-05-18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eacon services in an area covered by several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EP2550820B1 (en) * 2010-03-24 2018-05-23 Nec Corporation Stamping mechanism for beacon message transmission
US8938237B2 (en) 2010-03-24 2015-01-20 Nec Corporation Stamping mechanism for beacon message transmission
US8743908B2 (en) * 2010-04-20 2014-06-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of prime, S-FSK and G3 devices in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CN102244558B (zh) * 2010-05-12 2014-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15049B (zh) * 2011-05-27 2014-01-29 杭州箭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US9744442B2 (en) 2012-08-27 2017-08-29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Singapore) Pte. Ltd. Dynamic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in multiplayer gaming
AT513542B1 (de) 2012-11-15 2014-07-15 Fronius Int Gmbh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Datenkommunikation zwischen einem Wechselrichter und einer Netzüberwachungseinheit
KR101420227B1 (ko) * 2012-11-21 2014-07-17 한국전기연구원 이종 시스템들의 상호공존을 위한 효율적인 리소스 할당 방식의 고속 전력선 통신 방법
US9071390B2 (en) * 2013-01-10 2015-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justing physical layer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US9237014B2 (en) * 2013-05-28 2016-01-12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 Partial CipherText updates using variable-length segments delineated by pattern matching and encrypted by fixed-length blocks
US9537641B2 (en) * 2013-05-30 2017-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adaptation to compensate for interference from neighb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549027B2 (en) 2013-09-27 2017-01-17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Network-synchronized media playback
US9723610B2 (en) * 2015-04-07 2017-08-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layer timing synchronization framework
CN107395318B (zh) * 2016-05-17 2020-08-1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讯频图选择装置与方法
WO2018090339A1 (zh) * 2016-11-18 2018-05-24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7505839B (zh) * 2017-07-21 2019-06-2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虚拟仪器的波形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10768776A (zh) * 2018-07-25 2020-02-07 杭州万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网定时同步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CN109039381B (zh) * 2018-08-29 2022-08-05 珠海泰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dl/t645通讯协议的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的加密方法
DE112019007281T5 (de) * 2019-05-03 2022-02-10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Medienzugriff für Pakete von zeitempfindlichen und Best-Efforts-Daten und zugehörige System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CN111245477B (zh) * 2020-01-16 2022-02-22 磐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的掉电检测方法
CN113595592A (zh) * 2020-04-30 202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542015B (zh) * 2020-05-11 2022-03-15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应用于变电站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方法及其实现系统
CN113794530B (zh) * 2021-09-09 2023-12-01 深圳市力合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dma的低功耗微功率无线通信方法
CN114124600B (zh) * 2021-11-15 2023-06-06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一种支持家庭子网的电力线宽带载波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US20230412266A1 (en) * 2022-05-19 2023-12-21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with trusted beacons and distributed fiber sensing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79919A2 (en) * 2000-08-04 2002-02-13 Intellon Corporation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with priority and contention-free intervals
CN1518803A (zh) * 2001-04-19 2004-08-04 ��ϵͳ��ƹ�˾ 在电网上的点到多点系统中用于多路访问和传输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91423A (ja) * 1987-02-03 1988-08-08 Fujitsu Ltd 衛星通信方式
US5553094A (en) * 1990-02-15 1996-09-03 Iris Systems, Inc.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remote data generating stations
US6334219B1 (en) * 1994-09-26 2001-12-2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hannel selection for a hybrid fiber coax network
JPH08265241A (ja) * 1995-03-28 1996-10-11 Hitachi Ltd 衛星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衛星通信方法
US5659720A (en) * 1995-04-27 1997-08-19 Emulex Corporatioln Computer control device for managing a timer array
EP0923465B1 (de) * 1996-09-07 2001-05-0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Patentabteilung AJ-3 Datenbus für mehrere teilnehmer
US6708274B2 (en) * 1998-04-30 2004-03-16 Intel Corporation Cryptographically protected paging subsystem
US6567416B1 (en) * 1997-10-14 2003-05-2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access control in a multiple access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6055316A (en) * 1997-12-26 2000-04-25 Sun Micro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riving an appropriate initialization vector f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JPH11261545A (ja) * 1998-03-10 1999-09-24 Hitachi Denshi Ltd 映像・音声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WO2000036776A1 (fr) * 1998-12-17 2000-06-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et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AU3221600A (en) * 1999-02-04 2000-08-25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digital communications on a power line
FI115494B (fi) * 1999-09-08 2005-05-13 Nokia Corp Tukiaseman taajuussynkronointi
US7054279B2 (en) * 2000-04-07 2006-05-30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signal transformation in a frame-bas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4373598B2 (ja) * 2000-10-26 2009-11-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線搬送システム
US6834091B2 (en) * 2001-04-03 2004-12-21 Thomson Licensing S.A. Time synchronization for data over a powerline modem network
US6577231B2 (en) * 2001-04-03 2003-06-10 Thomson Licensing Sa Clock synchronization over a powerline modem network for multiple devices
WO2002093950A2 (en) * 2001-05-14 2002-11-21 Marconi Communications Gmbh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reserving timeslots in a tdma system
US7570656B2 (en) * 2001-06-18 2009-08-04 Yitran Communications Ltd. Channel access method for powerline carrier based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US20040174851A1 (en) * 2001-07-17 2004-09-09 Yeshayahu Zalitzky Dual purpose power line modem
JP4298651B2 (ja) * 2002-05-31 2009-07-22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メッセージをルーティングする方法、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マスターノード
US6744766B2 (en) * 2002-06-05 2004-06-01 Meshnetworks, Inc. Hybrid ARQ for a wireless Ad-Hoc network and a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US7200178B2 (en) * 2002-06-12 2007-04-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time variant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7307357B2 (en) * 2002-09-30 2007-12-11 Amperi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to increase the throughput of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that uses an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s a communications pathway
AU2003284317A1 (en) * 2002-10-21 2004-05-13 Intellon Corporation Contention-free access intervals on a csma network
US7277548B2 (en) * 2002-10-23 2007-10-02 Ndosa Technologies, Inc. Cryptographic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us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8218573B2 (en) * 2003-01-21 2012-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boos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64474B2 (en) * 2003-03-20 2011-11-22 Qualcomm Athero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responder to enable reliable multicast
US6911276B2 (en) * 2003-04-15 2005-06-28 Entegris, Inc. Fuel cell with ultraphobic surfaces
US7423992B2 (en) * 2003-04-16 2008-09-09 Sony Corporation Time slot and carrier frequency allocation in a network
WO2005015841A1 (en) * 2003-08-06 2005-02-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aster station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ccess control method
JP4488828B2 (ja) * 2003-08-06 2010-06-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の親局及び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JP4011527B2 (ja) * 2003-08-29 2007-11-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中継装置、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通信方法、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こ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7092693B2 (en) * 2003-08-29 2006-08-15 Sony Corporation Ultra-wide band wireless /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elivering audio/video content
ES2377648T3 (es) * 2003-11-07 2012-03-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étodo para acceso por división de frecuencia y de tiempo
JP3673268B1 (ja) * 2004-02-05 2005-07-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ジッタ補正装置
EP1608104B1 (en) * 2004-06-15 2008-08-13 Dub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 wireless probe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8126065B2 (en) * 2005-03-23 2012-02-28 Sony Corporation Automatic power adjustment in powerline home network
US20060227729A1 (en) * 2005-04-12 2006-10-1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protoco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79919A2 (en) * 2000-08-04 2002-02-13 Intellon Corporation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with priority and contention-free intervals
CN1518803A (zh) * 2001-04-19 2004-08-04 ��ϵͳ��ƹ�˾ 在电网上的点到多点系统中用于多路访问和传输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01909B2 (en) 2010-04-12 2015-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low-overhead communication in a network
US9295100B2 (en) 2010-04-12 2016-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layed acknowledgements for low-overhead communication in a network
US9326317B2 (en) 2010-04-12 2016-04-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cting delimiters for low-overhead communication in a network
US9326316B2 (en) 2010-04-12 2016-04-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eating for low-overhead communication in a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08223A4 (en) 2010-05-19
EP1908223A2 (en) 2008-04-09
EP1908223B1 (en) 2016-12-07
WO2007016031A2 (en) 2007-02-08
CN101542961A (zh) 2009-09-23
CN101317391A (zh) 2008-12-03
KR101269036B1 (ko) 2013-05-29
WO2007016032A2 (en) 2007-02-08
EP1908189B1 (en) 2016-11-09
CN103532809B (zh) 2016-04-27
KR101247294B1 (ko) 2013-03-25
KR20080038367A (ko) 2008-05-06
KR20080038365A (ko) 2008-05-06
CN101326768B (zh) 2014-05-07
CN101273580B (zh) 2013-01-02
CN101273550A (zh) 2008-09-24
CN101026411A (zh) 2007-08-29
CN101273580A (zh) 2008-09-24
WO2007016034A3 (en) 2007-11-15
WO2007016034A2 (en) 2007-02-08
JP2009504017A (ja) 2009-01-29
JP5106394B2 (ja) 2012-12-26
CN101326768A (zh) 2008-12-17
EP1908189A4 (en) 2009-10-28
EP1908222A2 (en) 2008-04-09
EP1908189A2 (en) 2008-04-09
CN101542961B (zh) 2012-10-10
WO2007016031A3 (en) 2007-06-07
KR20080038366A (ko) 2008-05-06
CN103532809A (zh) 2014-01-22
EP1908222A4 (en) 2009-10-28
EP1908222B1 (en) 2016-02-03
JP2009504015A (ja) 2009-01-29
WO2007016032A3 (en) 2007-05-18
JP2009504016A (ja) 2009-01-29
CN101317391B (zh) 2012-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6411B (zh) 在包括具有变化传输特性的介质的网络中进行通信
US7729372B2 (en) Communicating in a network that includes a medium having var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US7894487B2 (en) Time synchronization in a network
US7822059B2 (en) Managing contention-free time allocations in a network
JP5792283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低オーバーヘッド通信のための中継
US8700076B1 (en) Clock synchronization among network stations
JP2011524724A (ja) 共用媒体上のシグナリングプロトコル間での共存の管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