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9555B - 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9555B
CN101019555B CN2007100210512A CN200710021051A CN101019555B CN 101019555 B CN101019555 B CN 101019555B CN 2007100210512 A CN2007100210512 A CN 2007100210512A CN 200710021051 A CN200710021051 A CN 200710021051A CN 101019555 B CN101019555 B CN 1010195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tamin
amino acid
conditioning agent
plant growth
rare ea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210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19555A (zh
Inventor
黄晓华
周青
陆天虹
郭绍芬
李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7100210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19555B/zh
Priority to PCT/CN2007/001912 priority patent/WO2008116354A1/zh
Priority to US12/441,540 priority patent/US20100048402A1/en
Publication of CN101019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9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19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95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3 or 13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5/003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3 or 13 of the Periodic Table without C-Metal link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16Heavy metals;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29/0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229/76Metal complexes of amino carboxylic ac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式为:REX-(AA)Y-VI-SZ,其中,X=1~2;Y=0~2;Z=0~5;Y、Z不同时等于0;式中的稀土RE是La、Ce、Pr、Nd,Sm中的任意一种三价离子;式中的第一配体(AA)为氨基酸,选自胱氨酸、络氨酸、甘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式中的第二配体VI为维生素,选自维生素B族,维生素C族、维生素D族等;式中的溶剂S是四氢呋喃、甲醇、乙醇和/或二甲亚砜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能提高块根块茎植物产量与品质,平均提高产量20%~56%,平均提高品质1~2级。其合成方法简单,反应周期短,易于生产。

Description

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体涉及一种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制备方法。这种植物细胞相融性(脂溶性)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显著提高块根与块茎植物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紫外辐射、酸雨与重金属对植物伤害阈值。
背景技术
稀土农用为中国科学家首创,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科学成果。中国第一代稀土农用研究者,完成了稀土分散性实用试验;中国的“六五计划”时期的跨学科研究成功地解决了稀土在农业上使用技术,并在其相关的毒理卫生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稀土农用产品生产工艺及产品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中国的“七五计划”时期解决了稀土在草原、森林、畜牧、养殖业上的应用技术,巩固了农用成果并开始大面积推广;中国的“八五计划”时期,以稀土碳铵复合肥为代表的多种稀土多元复合肥技术创新;中国的“九五计划”期间,将农业技术与新兴农业技术相结合,使稀土农用技术推广方式有突破并将该技术推广到韩国等亚洲国家;中国的“十五计划”期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稀土农用机理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在中国,稀土农用获得的社会综合经济效益达200亿元人民币以上,仅2006年一年稀土农用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发改委2006年公布的数据)。
通过专利及论文文献检索(联机检索)获知:合理使用稀土微肥,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加植物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吸收,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如大豆施用稀土微肥其光合速率提高约20%,叶绿素含量增加40%,作物增产约55%);改善品质;减轻农药在作物经济器官中积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稀土化合物多为水溶性物质,不易进入细胞,导致施用剂量大且功能单一;(2)稀土化合物生物功能效应研究多限于栽培实践层面,既缺乏对机制的深入探讨,又忽视了对新功能发掘;(3)人们在认识上将其定位为“肥”,实践上将其作为肥料,技术上将其与肥料合成为微肥使用,由此带来稀土在植物体内的积累与环境中稀土背景值的增加。进而影响到我国的食品安全,乃至农产品对外出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稀土微肥使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从植物细胞结构特点及逆境生理反应(保护酶功能)特征出发、结合稀土及其配合物特性、提供一种具有植物细胞相融性(脂溶性)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该生长调节剂能调节块根块茎植物生长代谢,促进植物对环境中有机与无机养分的吸收,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促进干物质转运、积累与次生代谢,降低重金属离子含量,提高产量(平均20%~56%)与品质(平均1~2级)。经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检索证明,中外文献与专利中尚无相关报道。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上述发明任务:通过分子设计和物理化学研究方法,制备了系列轻稀土-甘氨酸-维生素B6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具体方案是:
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其通式为:
REX-(AA)Y-VI-SZ
其中,X=1~2;Y=0~2;Z=0~5;以X、Y、Z不同取值的对应一一组合,其中的Y和Z不同时等于0。
式中的稀土(RE)是La、Ce、Pr、Nd,Sm中的任意一种三价离子;
式中的第一配体为氨基酸(AA),选自胱氨酸、络氨酸、甘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式中的第二配体为维生素(VI),选自维生素B族,维生素C族、维生素D族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的维生素B族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0等;
式中的溶剂(S)是四氢呋喃、甲醇、乙醇和/或二甲亚砜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换言之,本发明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稀土-在溶剂中所形成的一类新型溶剂和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其原料组分与含量如下(摩尔比):
稀土(RE):1~5
氨基酸(AA):1~5
维生素(VI):0.5~3
溶剂(S):5~20。
其所形成的结构组成通式:REX-(AA)Y-VI-SZ,其中,X=1-2;Y=0-2;S=0-5的X、Y、Z所以不同取值的对应一一组合。
原料中所适用的的稀土(RE)是La、Ce、Pr、Nd、Sm的任意一种三价离子的硝酸盐和盐酸盐提供;
原料中所适用的的第一配体氨基酸是由胱氨酸、络氨酸、甘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钠盐或钾盐提供;
原料中所适用的的第二配体维生素是由维生素B族,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0等,及维生素C族、维生素D族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相应的醛提供。
原料中所适用的溶剂(S)是四氢呋喃、甲醇、乙醇和/或二甲亚砜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优化方案中,所述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中还含有水与有机表面活性剂,调节剂与有机表面活性剂按照两者的体积比0~0.2组合。
具有提高块根块茎植物产量与品质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备方法是,包括下列步骤:
将稀土、氨基酸、维生素和溶剂分别配成溶液,其中稀土、氨基酸、维生素和溶剂的摩尔比按1~5∶1~5∶0.5~3∶5~20;
将上述溶液混合,在20~40℃下反应40~80h;
在溶液颜色变化后,进行浓缩、分离、洗涤干净后,得固体粉末调节剂。
在实际使用前,本发明还增加有以下步骤:
上述调节剂实施技术是将所述的亚硫酸轻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入有机表面活性剂(A),该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有机表面活性剂的体积比为1∶0~0.2,两者共同溶于水中,施用于植物。A=吐温40。
本发明提供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量微效显”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功效,它变了人们将稀土视为“肥料”的传统观念,与稀土微肥相比,在不降低其优质增产效果同时,明显减少其使用剂量,由此提高了农业食品的安全性。
本发明采用的具有提高块根块茎植物产量与品质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方法简单,反应周期短,易于生产。为了克服一般稀土微肥使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发明人从植物细胞结构特点及逆境生理反应(保护酶功能)特征出发、结合稀土及其配合物特性、设计制备对植物细胞内吸传导性高(脂溶性)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调节块根块茎植物生长代谢,促进植物对环境中有机与无机养分的吸收,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促进干物质转运、积累与次生代谢,降低重金属离子含量,提高产量(平均20%~56%)与品质(平均1~2级)。经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检索证明,中外文献与专利中尚无相关报道。
表1不同处理次数下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调节剂对辣根产量(kg)的影响
次数 对应处理时间的辣根产量/kg
  123456   7.51   7.198.25   12.568.267.75   9.2511.517.568.00 7.389.618.037.50 6.529.068.038.52
  0(CK)   7.06(100.00%)
附图说明
图1-1、图1-2为用放射性稀土元素作为示踪,检验稀土调节剂实施植物时稀土元素在植物中吸收、迁移及分布,该图是元素Ce(III)标记辣根时放射自显影及其在植物中放射活度(吸收量)随时间变化图;
图2-1、图2-2和图2-3为用放射性稀土元素作为示踪,检验稀土调节剂实施植物时稀土元素在细胞中位置及其分布,该图是元素La(III)及Ce(III)标记辣根时放射自显影电镜图(低浓度稀土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壁上,调节及改变细胞内外物质交换;高浓度稀土不仅分布在细胞膜壁上,而且直接进入植物细胞内影响植物代谢。
图3-1~图3-4为低浓度轻稀土在植物生长三阶段均未发现能进入辣根细胞内,而是通过植物质外体分布于辣根植物细胞壁膜上,而改变细胞内外物质与能量交换(如HRP活性显著升高、使钙离子适量细胞内流、促进原生质体发育及其辣根植物细胞内营养元素含量增加等。该图分别是低浓度调节剂对辣根细胞内外钙离子分布影响的电镜图(图3-1);低浓度调节剂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细胞分布及活性变化图(图3-2和图3-3);低浓度调节剂作用下所得到的高活力指数HRP的分离图(图3-4);
图4、图5为低浓度调节剂对辣根植物中营养元素吸收(含量)影响的测定图示;
图6为低浓度稀土调节剂对植物生长时减轻紫外辐射对植物伤害对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列举以下实施例,但这些对本发明的范围无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将稀土、氨基酸、维生素和溶剂按1∶1∶0.5∶5的摩尔比配成溶液,在20~40℃下反应40~80h,在溶液颜色变化后,进行浓缩、分离、洗涤干净后,得固体粉末调节剂。将调节剂用于辣根,平均产量增加25%~35%;烯丙(基)硫氰酸(C3H5CNS)含量增加5%~18%。
其中的稀土RE是La的三价离子;氨基酸为胱氨酸;其中的维生素为维生素B1;溶剂是四氢呋喃。
实施例2
将稀土、氨基酸、维生素和溶剂按2∶1∶1∶10的摩尔比配成溶液,在20~40℃下反应40~80h,在溶液颜色变化后,进行浓缩、分离、洗涤干净后,得固体粉末调节剂。将该调节剂用于水稻,产量增加10%~20%。
其中的稀土RE是Ce的三价离子;氨基酸为络氨酸;维生素为维生素B2;溶剂为甲醇。
实施例3
将稀土、氨基酸、维生素和溶剂按3∶5∶3∶20的摩尔比配成溶液,在20~40℃下反应40~80h,在溶液颜色变化后,进行浓缩、分离、洗涤干净后,得固体粉末调节剂。将该调节剂用于葡萄,产量增加15%~25%,可溶性固形物增加0.0%~2.0%,含糖量增加0.0%~1.9%。
其中的稀土RE是Pr的三价离子;氨基酸甘氨酸;维生素为维生素B6;溶剂是乙醇。
实施例4
将稀土、氨基酸、维生素和溶剂按4∶3∶2∶15的摩尔比配成溶液,在20~40℃下反应40~80h,在溶液颜色变化后,进行浓缩、分离、洗涤干净后,得固体粉末调节剂。将该调节剂用于小麦,产量增加5%~10%。
其中的稀土RE是Nd的三价离子;氨基酸为谷氨酸;维生素为维生素B10;溶剂是二甲亚砜。
实施例5
将稀土、氨基酸、维生素和溶剂按5∶5∶3∶20的摩尔比配成溶液,在20~40℃下反应40~80h,在溶液颜色变化后,进行浓缩、分离、洗涤干净后,得固体粉末调节剂。将该调节剂用于棉花,产量增加10%~20%。
其中的稀土RE是Sm的三价离子;氨基酸为亮氨酸;其中的维生素为维生素C;溶剂是四氢呋喃和甲醇。
实施例6
将稀土、氨基酸、维生素和溶剂按5∶2∶2∶8的摩尔比配成溶液,在20~40℃下反应40~80h,在溶液颜色变化后,进行浓缩、分离、洗涤干净后,得固体粉末调节剂。将该调节剂用于茶叶,产量增加8%~12%,感官品质增加0~1级。
其中的稀土RE是La和Ce的三价离子;氨基酸为脯氨酸;维生素为维生素D;溶剂是甲醇和乙醇。
实施例7
将稀土、氨基酸、维生素和溶剂按1~5∶1~5∶0.5~3∶5~20的摩尔比配成溶液,在20~40℃下反应40~80h,在溶液颜色变化后,进行浓缩、分离、洗涤干净后,得固体粉末调节剂。将该调节剂化合物用于桃,产量增加10%~20%,可溶性固形物增加0.3%~1.0%,含糖量增加0.0%~0.5%。
其中的稀土RE是La和Pr的三价离子;氨基酸赖氨酸;维生素为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溶剂是四氢呋喃和二甲亚砜等。
实施例8
将稀土、氨基酸、维生素和溶剂按1~5∶1~5∶0.5~3∶5~20的摩尔比配成溶液,在20~40℃下反应40~80h,在溶液颜色变化后,进行浓缩、分离、洗涤干净后,得固体粉末调节剂。将该调节剂用于梨,产量增加10%~12%,可溶性固形物增加0.0%~0.6%,含糖量增加0.0%~0.9%。
其中的稀土RE是La和Nd的三价离子;氨基酸为苯丙氨酸;其中的维生素为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D;溶剂是甲醇、乙醇和二甲亚砜三种。
实施例9
将稀土、氨基酸、维生素和溶剂按1~5∶1~5∶0.5~3∶5~20的摩尔比配成溶液,在20~40℃下反应40~80h,在溶液颜色变化后,进行浓缩、分离、洗涤干净后,得固体粉末调节剂。将该调节剂用于苹果,产量增加5%~15%,可溶性固形物增加0.0%~0.5%,含糖量增加0.0%~0.8%。
其中的稀土RE是La和Sm的三价离子;氨基酸为苏氨酸;维生素为维生素C和维生素D;溶剂是四氢呋喃、甲醇、乙醇和二甲亚砜多种。
实施例10
将稀土、氨基酸、维生素和溶剂按1~5∶1~5∶0.5~3∶5~20的摩尔比配成溶液,在20~40℃下反应40~80h,在溶液颜色变化后,进行浓缩、分离、洗涤干净后,得固体粉末调节剂。将该调节剂用于西瓜,产量增加10%~20%,固形物增加0.0%~0.8%,含糖量增加0.0%~0.5%。其中的稀土RE是Ce和Pr的三价离子;氨基酸为缬氨酸。
实施例11,与以上实施例基本相同,但稀土RE是La、Ce、Pr、Nd,Sm多种三价离子;氨基酸为胱氨酸、络氨酸、甘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中的多种。
实施例12,与以上实施例基本相同,但其中第一配体氨基酸缺位,由稀土RE、第二配体维生素和溶剂构成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
实施例13,与以上实施例基本相同,但其中第二配体维生素缺位,由稀土RE、第一配体氨基酸和溶剂构成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

Claims (8)

1.一种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其通式为:
REX-(AA)Y-VI-SZ
其中,X=1~2;Y=0~2;Z=0~5;Y和Z不同时等于0;
式中的稀土RE是La、Ce、Pr、Nd,Sm中的任意一种三价离子;
式中的第一配体(AA)为氨基酸,选自胱氨酸、络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式中的第二配体VI为维生素,选自维生素C族、维生素D族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式中的溶剂S是四氢呋喃、甲醇、乙醇和/或二甲亚砜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按照以下制备方法得到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
将稀土、氨基酸、维生素和溶剂分别配成溶液,其中稀土、氨基酸、维生素和溶剂的摩尔比为1~5∶1~5∶0.5~3∶5~20;
将上述溶液混合,在20~40℃下反应40~80h;
在溶液颜色变化后,进行浓缩、分离、洗涤干净后,得固体粉末调节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稀土-在溶剂中所形成的溶剂和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其原料组分与摩尔比含量如下:
稀土:1~5
氨基酸:1~5
维生素:0.5~3
溶剂:5~20;
所述原料中所适用的稀土是La、Ce、Pr、Nd、Sm的三价离子的任意一种,由La、Ce、Pr、Nd、Sm三价离子的硝酸盐和盐酸盐提供;
所述原料中所适用的第一配体氨基酸是由胱氨酸、络氨酸、甘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钠盐或钾盐提供;
所述原料中所适用的第二配体维生素是由维生素B族、维生素C族和/或维生素D族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相应的醛提供;
所述原料中所适用的溶剂S是四氢呋喃、甲醇、乙醇和/或二甲亚砜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生素B族选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0。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中还含有水与有机表面活性剂,其中调节剂与表面活性剂两者的体积比为1∶0~0.2。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表面活性剂为吐温40。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稀土、氨基酸、维生素和溶剂分别配成溶液,其中稀土、氨基酸、维生素和溶剂的摩尔比为1~5∶1~5∶0.5~3∶5~20;
将上述溶液混合,在20~40℃下反应40~80h;
在溶液颜色变化后,进行浓缩、分离、洗涤干净后,得固体粉末调节剂。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增加有以下步骤:
将所述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有机表面活性剂按照1∶0~0.2的体积比配合,共同溶于水中,施用于植物。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表面活性剂为吐温40。
CN2007100210512A 2007-03-23 2007-03-23 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19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210512A CN101019555B (zh) 2007-03-23 2007-03-23 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07/001912 WO2008116354A1 (fr) 2007-03-23 2007-06-18 Complexe ternaire metal des terres rares-acide amine-vitamine utilise en tant que regulateur de la croissance des plantes et preparation associee
US12/441,540 US20100048402A1 (en) 2007-03-23 2007-06-18 Ternary complex on rare earth-amino acid-vitamin used as plant growth regulator and the prepar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210512A CN101019555B (zh) 2007-03-23 2007-03-23 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9555A CN101019555A (zh) 2007-08-22
CN101019555B true CN101019555B (zh) 2011-03-30

Family

ID=38707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2105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19555B (zh) 2007-03-23 2007-03-23 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48402A1 (zh)
CN (1) CN101019555B (zh)
WO (1) WO20081163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4766A (zh) * 2012-06-05 2013-12-18 苏州科技学院 一种城镇绿化植物抗污染防治剂的制备方法
WO2022110093A1 (zh) * 2020-11-29 2022-06-02 南京溧水高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植物保护生长调节的微生物农药制剂
CN114468138A (zh) * 2021-12-27 2022-05-13 江西惟庭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赖氨酸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91003B (zh) * 2022-09-14 2023-08-15 包头稀土研究院 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的用途、聚乳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57C (zh) * 1989-01-13 1996-11-13 西南师范大学应用化学研究中心 农用混合氨基酸稀土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173970A (zh) * 1996-08-20 1998-02-25 李朝栋 营养抗旱剂
CN1328769A (zh) * 2001-07-26 2002-01-02 张世家 一种含有水溶性壳聚糖的农用组合物
CN1173981C (zh) * 2002-12-05 2004-11-03 高明富 维生素c稀土络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218640C (zh) * 2003-10-20 2005-09-14 北京巨源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多元植物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ES2334923T3 (es) * 2004-01-08 2010-03-17 Universitat Zurich Complejos metalicos que utilizan la vitamina b12 como ligando.

Non-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l Guindi等.Mixed ligand complexes of lanthanides containing vitaminsand amino acids..Journal of Drug Research24 1-2.2002,24(1-2),7-14.
El Guindi等.Mixed ligand complexes of lanthanides containing vitaminsand amino acids..Journal of Drug Research24 1-2.2002,24(1-2),7-14. *
周青等.钐_甘氨酸_维生素B_6对酸雨胁迫下大豆幼苗的影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1 3.2003,11(3),79-80.
周青等.钐_甘氨酸_维生素B_6对酸雨胁迫下大豆幼苗的影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1 3.2003,11(3),79-80. *
王玉红.苏州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1,全文,尤其是摘要,第. *
王玉红等.稀土与VB_6_Gly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稀土23 4.2002,23(4),59-62.
王玉红等.稀土与VB_6_Gly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稀土23 4.2002,23(4),59-62. *
金琎等.La_Gly_VB_6对酸雨胁迫下玉米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1 4.2004,21(4),54-58.
金琎等.La_Gly_VB_6对酸雨胁迫下玉米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1 4.2004,21(4),54-58. *
黄晓华等.Ln-Gly-VB_6对Pb胁迫下五种乔木若干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稀土 6.2000,(6),362-365.
黄晓华等.Ln-Gly-VB_6对Pb胁迫下五种乔木若干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稀土 6.2000,(6),362-36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48402A1 (en) 2010-02-25
WO2008116354A1 (fr) 2008-10-02
CN101019555A (zh) 2007-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ie et al. Organic fertilizer reduced carbon and nitrogen in runoff and buffered soil acidification in tea plantations: Evidence in nutrient contents and isotope fractionations
Shoji et al. Use of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 and nitrification inhibitors to increas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and to conserve air andwater quality
KR100866587B1 (ko) 게르마늄 및 셀레늄 함유 액상비료의 제조방법, 이로부터제조된 액상비료 및 이를 이용한 작물의 재배방법
CN107082663A (zh) 一种枸杞富硒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8560B (zh) 肥料助剂及应用
CN102093117B (zh) 一种水稻叶面专用肥及其应用
CN101019555B (zh) 稀土-氨基酸-维生素三元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0665A (zh) 一种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66539A (zh) 一种巨玫瑰葡萄无核栽培方法
CN1793079A (zh) 用于紫色土区柑橘滴灌系统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3440A (zh) 一种核桃树复合营养追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41836B (zh) 一种基于quefts模型的区域化设施番茄专用肥配肥与施用方法
Wang et al.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 of Farmland Application of Biogas Slurry in China—A Review
Geng et al. Effects of antimony contamination in soil on the nutrient composition of three green leafy vegetables
Ramachela et al. Effects of various hormonal treated plant substrates on development and yield of Pleurotus ostreatus
CN102992831A (zh) 一种能减少堆肥原料氨气生成量的蛋鸡粪便堆肥方法
CN106083325A (zh) 一种蔬菜用缓释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
Yao et 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net ecosystem carbon budget from tobacco-planted soil with different organic amendments
Song et al. Uptake kinetics of different nitrogen forms by Chinese kale
Zhao et al. The impacts of soil tillage combined with plastic film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soil quality, carbon footprint, and peanut yield
Durgude et al. Response of hybrid maize to soil and foliar application of iron and zinc on Entisols
Song et al. Fate of nitrogen fixed by nitrogen-fixing cyanobacteria in rice and soil during the vegetative growth period of rice
Zhao et al. N Utilization, Residual and Loss Characteristics of Spring-Topdressing (15N-urea) Pear Orchards in the Old Course of the Yellow River Area
CN104045379B (zh) 一种菠菜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hu et al. Achieving the simultaneous improvement of rice yield and quality using an improved fertilization method in Southern Ch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