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5195C - 制袋包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袋包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5195C
CN100575195C CN200580010135A CN200580010135A CN100575195C CN 100575195 C CN100575195 C CN 100575195C CN 200580010135 A CN200580010135 A CN 200580010135A CN 200580010135 A CN200580010135 A CN 200580010135A CN 100575195 C CN100575195 C CN 10057519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aforementioned
swivel
making
packag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10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8195A (zh
Inventor
横田祐嗣
岩佐清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hid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hid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hida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hid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38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8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51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519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lastic Fillers Fo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可以在配置于制袋包装机的下游侧的输送部上顺利地输送袋的制袋包装系统,本发明的制袋包装系统(1)在横向封口机构(17)与滑槽传送机(21)之间包括旋转刷机构(20)。旋转刷机构(20)将从横向封口机构(17)运送来的袋(B)夹持于2个旋转刷(201a、201b)之间并输送到滑槽传送机(21)。

Description

制袋包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立式制袋包装机的制袋包装系统,所述立式制袋包装机对填充有被包装物的筒状连续的包装材料进行封口以及制袋,并切离后排出该袋。
背景技术
作为一边制袋一边对袋内填充小吃点心等被包装物从而进行制袋包装的立式制袋包装系统,存在有制袋包装机。
例如,在被称为立式枕型包装机的制袋包装机中,通过成形器以及管将片状薄膜的包装材料成形为筒状,通过纵向封口机构热封口(热熔敷)筒状包装材料的重叠的纵缘,从而形成筒状包装材料。然后,利用管向筒状包装材料的内部填充被包装物,通过管下方的横向封口机构的封口爪进行热封口,此时封口部分跨经袋的上端部与后续的袋的下端部,之后利用刀具切断该热封口部分(横向封口部分)的中央。
被切断后的袋由配置于横向封口机构的正下方的滑槽传送机接受,从而被输送到配置于下游侧的封口检验器等后处理装置中。
专利文献1:特开2002-037206号公报(平成14年2月6日公开)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立式枕型包装机中,存在以下问题。即,由横向封口机构封口的袋通过刀具一个个地切断,不过有时切断后的袋黏着于横向封口机构所具有的一对封口爪的一个上。该情况下,存在如下弊端:被切断而应该立刻下落到输送部上的袋与封口爪一起移动,从而导致排出位置偏移。在封口爪将袋封口之后在滑槽传送机的输送方向上移动的结构中,黏着于封口爪上的袋下落到滑槽传送机上的位置在输送方向上发生偏离,从而不能够将滑槽传送机中的袋的间隔(间距)保持为一定。特别是,在立式制袋包装机的运转高速化的情况下,袋间距的偏离比较突出。其结果是,产生下述问题:袋在后处理制袋包装系统中滞留、或者在后处理装置中出现不能够完全处理的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配置于制袋包装机的下游侧的输送部上顺利地输送袋的制袋包装系统。
第1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包括立式制袋包装机、输送部、以及下落姿势控制部。立式制袋包装部对填充有被包装物的筒状连续的包装材料而进行封口以及制袋,切离该袋并排出。输送部接受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并向下游侧输送。下落姿势控制部配置于立式制袋包装机与输送部之间,一边将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保持下落姿势一边向输送部上的规定位置运送。
在此,制袋包装系统在立式制袋包装机与将袋输送到配置有后处理制袋包装系统等的下游侧的输送部之间,包括将从立式制袋包装机以垂吊状态排出的袋在保持下落姿势的状态下向输送部的规定位置运送的下落姿势控制部。在此,下落姿势控制部是指将在立式制袋包装机中作成的袋以规定的姿势送到输送部的机构,例如,可以是一对旋转体、或者旋转体与滑槽的组合、旋转体与输送带的组合等。
以此,对每个袋都可以防止因下落姿势改变而导致输送部上的落地点偏离的现象,从而可以保证输送部上的落地点稳定。其结果是,能够得到可以稳定地输送在立式制袋包装机中作成的袋的制袋包装系统。
第2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1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中,下落姿势控制部具有将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向输送部上的规定位置运送的旋转体。
在此,制袋包装系统在立式制袋包装机与将袋输送到配置有后处理制袋包装系统等的下游侧的输送部之间,包括将从立式制袋包装机以垂吊状态排出的袋向输送部的规定位置运送的旋转体。
以此,即使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的排出位置发生偏离,也可以将袋引导到旋转体之后,将袋从旋转体向输送部送出。因此,就可以防止在输送部上输送的袋的间隔(间距)的混乱。此外,因为利用旋转体将袋向输送部送出,所以可以对大致沿铅直方向输送导致被包装物滞留于袋子底部从而容易下部膨胀的袋进行平整后,向输送部送出。其结果是,在输送部输送袋的过程中,可以预先防止处于下部膨胀状态的袋旋转的现象,从而能够得到可以稳定地输送在立式制袋包装机中制作的袋的制袋包装系统。进而,因为一边通过旋转体卷入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一边向输送部侧运送,所以可以从立式制袋包装机切离袋。
第3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1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中,下落姿势控制部具有将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夹住并向输送部上的规定的位置运送的一对旋转体。
在此,制袋包装系统在立式制袋包装机与将袋输送到配置有后处理制袋包装系统等的下游侧的输送部之间,包括将从立式制袋包装机以垂吊状态排出的袋夹住并向输送部的规定位置运送的一对旋转体。以此,即使在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的排出位置发生偏离,也可以在将袋引导到一对旋转体之间之后,将袋从一对旋转体之间向输送部送出。因此,就可以防止在输送部上输送的袋的间隔(间距)的混乱。此外,因为在一对旋转体之间将袋夹持并向输送部送出,所以可以对大致沿铅直方向上输送导致被包装物滞留于袋的底部从而容易下部膨胀的袋进行平整,并向输送部送出。其结果是,在输送部输送袋的过程中,可以预先防止下部膨胀状态的袋旋转的现象,从而能够得到可以稳定地输送在立式制袋包装机中制作的袋的制袋包装系统。进而,因为一边在一对旋转体之间夹住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一边向输送部侧运送,所以可以从立式制袋包装机切离袋。
第4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3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中,一对旋转体在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半径方向上具有弹性。
在此,一对旋转体例如刷或者海绵那样在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半径方向上具有弹性。
以此,通过以旋转体夹持并输送从立式制袋包装机输送来的袋,就可以从袋的两侧施加适度的压力从而平整袋内被包装物的不均匀部置。其结果是,在保证不使袋内的被包装物破损,并将袋的间隔保持为一定的状态下向输送部送出。
此外,因为旋转体具有弹性,所以也有如下优点:当袋的大小发生变化时,不需要每次严格设定旋转体的间隔。
第5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3或者第4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中,一对旋转体可以调整旋转体彼此的间隔。
在此,可以调整夹住并输送袋的一对旋转体的间隔。
因此,可以对应于在立式制袋包装机中制作的袋的大小来调整旋转体的间隔,从而调整为以适度的压力夹持袋。
第6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3至第5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一对旋转体各个独立地被驱动。
在此,因为分别驱动一对旋转体,所以可以对各旋转体赋予不同的旋转速度。
以此,就可以进一步容易平整夹在旋转体之间的袋中的被包装物的不均匀部置。此外,通过对旋转体赋予不同的旋转速度,可以在将向输送部送出的袋的朝向向期望的朝向倾斜的状态下排出袋。因而,通过对应于输送部的输送面的角度等而倾斜地排出袋,就可以进行更稳定的输送。
第7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3至第6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还包括控制一对旋转体的旋转速度的旋转控制部。
在此,通过旋转控制部来控制旋转体的旋转速度。
以此,就可以对应于立式制袋包装机或者输送部的能力、被包装物的种类等,控制成为适当的旋转速度。
第8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3至第7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一对旋转体配置成旋转体的旋转轴成为水平。
在此,一对旋转体配置为旋转轴成为水平。
以此,就可以将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保持原样地排出到正下方,从而可以使平整了被包装物的不均的袋向输送部笔直地下落。
第9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3至第8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一对旋转体配置为旋转体的旋转轴从水平方向倾斜。
在此,一对旋转体倾斜地配置为旋转轴从水平方向倾斜。
以此,就可以在倾斜方向上排出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从而可以对应于输送部的倾斜等而倾斜地排出袋。
第10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3至第9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立式制袋包装机包括在使片状的包装材料成为筒状之际沿着输送方向对包装材料进行封口的纵向封口机构、和在与包装材料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筒状的包装材料进行封口的横向封口机构。而且,一对旋转体配置于如下的位置:位于横向封口机构中的袋的排出位置的正下方,且比横向封口机构中的袋的排出位置低输送方向上的大约1个袋的长度。
在此,在纵形制袋包装机的横向封口机构的正下方配置有旋转体。
以此,就可以在横向封口机构中横向封口之后,将各个切断并排出的袋通过旋转体之间顺利地向输送部交付。
第11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10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中,横向封口机构具有旋转型的一对封口爪。
在此,横向封口机构包括旋转型的一对封口爪。
以此,即使在2个封口爪之间封口之后,袋的封口部分黏着于从封口部分离开的其中之一的封口爪上,从而排出位置因封口爪的移动而从通常的位置偏离的情况下,因为也在一对旋转体之间引导袋并从旋转体之间向输送部送出袋,所以可以避免产生输送部中的袋的间距偏离。
第12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3至第11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输送部配置于如下的位置:位于一对旋转体的正下方,且比一对旋转体低输送方向上的大约1个袋的长度。
在此,因为在与一对旋转体相距1个袋的长度处配置有输送部,所以可以对从一对旋转体之间下落的袋不施加冲击地顺利地向下游侧输送。
第13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3至第12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一对旋转体配置于连结立式制袋包装机中的袋的排出位置与输送部上的袋的下落地点的中间位置。
在此,一对旋转体配置于连结立式制袋包装机中的袋的排出位置与输送部上的袋的下落地点的中间位置。
以此,就可以从制袋包装机顺利地接受袋,对于输送部也顺利地交付袋。
第14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3至第13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输送部是带传送机,可以以输送方向上的一端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
在此,输送部以输送方向上的一端为中心转动。
以此,就可以调整立式制袋包装机相对于旋转体的高度以及输送面的角度。因而,可以对应于袋的大小等,调整适当的高度、输送面的角度,从而顺利地进行袋的输送。
第15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3至第14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还包括自动地调整一对旋转体之间的间隔的旋转体间隔调整部、对由旋转体间隔调整部所调整的一对旋转体之间的间隔进行控制的间隔控制部。
例如,在产生计量不良等不良状况,从而在立式制袋包装机中作成了长袋或比规定的重量轻许多的袋的情况下,或者封口检验器等后处理装置停止运转之际立式制袋包装机继续运转那样的情况下,间隔控制部控制旋转体间隔调整部,使一对旋转体之间的间隔变宽。通常,长袋或者重量异常轻的袋存在不能够在带传送机等输送部上顺利地输送的弊端。因此,在本发明的制袋包装系统中,即使在从制袋包装机输送来这样异常的袋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旋转体彼此的间隔为最大,来防止如下情况:长袋等卡在输送部上,从而产生输送停滞等异常。
第16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15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中,间隔控制部对应于在立式制袋包装机中制作的袋的大小来控制旋转体间隔调整部。
在此,间隔控制部对应于在立式制袋包装机中制作的袋的大小来控制旋转体间隔调整部。
以此,在制作的袋的大小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或者在计量异常发生时制作了长袋等异常大小的袋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控制,使得对应于该袋的大小或长度来调整一对旋转体彼此的间隔。
第17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3至第16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还包括决定一对旋转体相对于立式制袋包装机的相对位置的定位部件。
在此,为了准确地对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的交接位置、与一对旋转体中的袋的接受位置进行对位,使用定位部件。
以此,因为可以顺利地进行袋从立式制袋包装机向一对旋转体的交接,所以可以避免产生因不准确的配置导致的袋的输送不良。
第18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2至第17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旋转体的表面由弹性部件形成。
在此,旋转体的表面由刷、海绵、橡胶、带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
以此,就可以对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接受的袋不加以损伤的状态下将袋向输送部上的规定位置输送。此外,因为排出的袋在水平方向上不易发生偏离,所以可以使袋对输送部的落地点稳定。进而,通过使在表面具有弹性体的旋转体旋转,就可以从立式制袋包装机中的排出位置更可靠地切离袋。
第19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2至第18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旋转体以与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的下落速度相同或者比下落速度高的速度旋转。
在此,以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的下落速度为基准来控制旋转体的旋转速度。
以此,通过一边使旋转体以袋的下落速度以上的速度旋转一边运送到输送部,就可以更可靠地从立式制袋包装机切离由旋转体的旋转卷入的袋。
第20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2至第19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还具有悬臂支承旋转体的悬臂支承构造。
在此,以悬臂支承将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送入到输送部的规定位置的旋转体。
以此,在对应于袋的材质或者大小来更换旋转体的种类、或者清扫旋转体的周边之际,就可以从敞开端侧容易地取下旋转体。因此,可以确保进行有关旋转体的作业之际的作业空间,从而提高操作性能、清扫性能、维修性能。
第21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2至第20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还包括将旋转体从立式制袋包装机与输送部之间拉出的拉出机构。
在此,具有从立式制袋包装机与输送部之间的位置拉出旋转体的机构。
以此,在对应于袋的材质或者大小来更换旋转体的种类、或者清扫旋转体的周边之际,就可以从立式制袋包装机与输送部之间的位置拉出旋转体,进行作业。因此,可以提高有关旋转体的操作性能、清扫性能、维修性能。
第22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2至第21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的两侧部分由比中央部分硬的材料形成。
在此,使得旋转体的表面的硬度根据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的位置而不同。
以此,可以使旋转体的中央部分容易对应于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的形状而凹陷,从而可以对袋不加以损伤的状态下可靠地向输送部的规定的位置运送。另外,旋转体的表面也可以组合刷或者海绵、橡胶等弹性材料的种类而构成,也可以使用同种的材料但硬度不同的弹性材料而构成。
第23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2至第22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旋转体的表面由以旋转体的旋转轴为中心放射状地扩展的刷覆盖,形成在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的两侧的部分的刷的毛部长度比中央部分长。
在此,就安装于旋转体的表面的刷的毛的长度而言,在旋转轴方向的旋转体的两侧的部分上毛部长度比中央部分的毛部长度长。
以此,可以使与袋接触的旋转轴方向的旋转体的中央部分凹陷,所以容易配合袋的形状。因此,可以不损伤袋的状态下将袋向输送部的规定的位置交付。
第24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2至第23技术方案的任一项的制袋包装系统中,旋转体具有用于对从立式制袋包装体排出的袋的封口部分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
在此,在配置于立式制袋包装机的正下游侧的旋转体中冷却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的封口部分。在此,冷却机构可以考虑对于袋的封口部分吹出空气的空气喷嘴、或者形成于旋转体的轴芯上的多个空气吹出口等。
以此,通过强制性地冷却在立式制袋包装机中制作的袋的封口部分,就可以避免袋向输送部上的规定位置下落之际的封口部分的加工质量变差。此外,通过在旋转体把持袋的状态下,进行空气劲吹(冷却),就防止因流速的影响而导致的袋的姿势的混乱,也可以由大容量空气进行冷却。
第25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1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中,下落姿势控制部包括旋转体与具有固定滑槽的输送部,所述固定滑槽包含有设置于与旋转体对置的位置上的输送面。
在此,作为下落姿势控制部,可以使用旋转体与包含于输送部中的固定滑槽。
以此,就可以一边使旋转体旋转一边在与输送部的固定滑槽之间夹住袋并在保持姿势的状态下将袋向输送部上的规定的位置送出。
第26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1技术方案的制带包装系统中,下落姿势控制部包括旋转体与具有带传送机的输送部,所述带传送机包含有设置于与旋转体对置的位置上的输送面。
在此,作为下落姿势控制部,可以使用旋转体与包含于输送部中的带传送机。
以此,就可以一边使旋转体旋转一边驱动输送部的带传送机,在两者之间夹持袋并在保持姿势的状态下将袋向输送部上的规定位置送出。
第27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在第1技术方案的制袋包装系统中,下落姿势控制部具有包含有多个旋转体的多工位旋转体。
在此,通过多个旋转体来构成下落姿势控制部。
以此,就可以一边通过旋转的多个的旋转体保持姿势一边将袋向输送部上的规定位置输送。
另外,多工位旋转体也可以是配置有2个以上的由多个旋转体构成的旋转体组的结构。该情况下,通过在该旋转体组之间夹持并输送袋,就可以在保持袋的姿势的状态下向输送部送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制袋包装系统,即使在从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袋的排出位置在输送部的输送方向上多少偏离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将袋引导到一对旋转体之间后,将袋从一对旋转体之间向输送部送出,所以可以防止在输送部上输送的袋的间隔(间距)参差不齐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的制袋包装机侧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制袋包装系统整体的结构的正视图。
图3是图1的制袋包装系统所包括的横向封口机构的正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横向封口机构的俯视图;
图5是横向驱动机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表示比图2的制袋包装系统的制袋包装部更靠下游侧的结构的正视图。
图7是表示图2的制袋包装系统所包括的横向封口机构、旋转刷机构、滑槽传送机的位置关系的正视图。
图8是表示图7的旋转刷机构的正视图。
图9是图7的旋转刷机构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图2的制袋包装系统所包括的滑槽传送机的正视图。
图11是表示横向封口机构中的排出位置偏离这一情况的例子的图。
图12(a)是表示从横向封口机构垂吊从而成为下部膨胀状态的袋的图。
图12(b)是表示经过旋转刷机构而被平整化的袋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旋转刷机构的正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刷机构的正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刷机构的正视图。
图16是表示图15的旋转刷机构的俯视图。
图17是说明制袋包装机相对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中的滑槽传送机等的定位的正视图。
图18是详细地说明图17的定位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所具有的旋转刷机构的正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所具有的旋转刷机构的正视图。
图21是图20的制袋包装系统所具有的旋转刷机构的侧视图。
图22是图20的制袋包装系统所具有的旋转刷机构的放大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所具有的旋转刷机构的正视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所具有的旋转刷机构的正视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所具有的多工位旋转刷的正视图。
图26(a)、(b)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所具有的旋转体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7(a)、(b)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所具有的冷却机构的结构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制袋包装系统
2 组合计量机
3 制袋包装系统
5 制袋包装部(立式制袋包装机)
6 薄膜供给部
7 操作开关类
12 支承框架
13 成形机构
14 下拉带机构
15 纵向封口机构
17 横向封口机构
20 旋转刷机构(一对旋转体、下落姿势控制部)
21 滑槽传送机(输送部)
21a 平带
21b 驱动辊
21c 电动机
21d 同步带
21e 电动机箱
21f 转动框架
21g 圆弧部
21h 槽
21i 固定螺纹件
22 定位用脚部
23 输送机
23d 框架
23e 板
30 封口检验器(后处理装置)
31 管
32 成形器
50a 第1封口爪移动单元
50b 第2封口爪移动单元
51、52 封口爪
91、92 驱动电动机
201a、201b 旋转刷(一对旋转体)
202、202a、202b 驱动电动机
203 安装板
204 调整机构
205 板
205a 槽
205b 固定螺纹件
206 导向部
210 控制部(旋转控制部)
220 旋转刷机构(下落姿势控制部)
221 旋转刷
223 固定滑槽
222 旋转刷
230 旋转刷机构(下落姿势控制部)
231a 旋转刷
231b 旋转刷
232 悬臂支承机构
233a 滑动导轨
233b 滑动导轨
234 杆(lever)
235a 嵌合部
235b 嵌合部
236 阳螺纹
237 阴螺纹
238 拉出机构
240 多工位旋转刷(多工位旋转体、下落姿势控制部)
241a 旋转刷组(旋转体)
241b 旋转刷组(旋转体)
251 旋转刷(旋转体)
252 旋转刷(旋转体)
252a 两端部分
252b 中央部分
253 旋转刷机构(下落姿势控制部)
253a 旋转刷(旋转体)
253b 空气喷嘴(冷却机构)
254 旋转刷机构(下落姿势控制部)
254a 旋转刷(旋转体)
254b 空气吹出口(冷却机构)
300 旋转刷机构
301a、301b 旋转刷(一对旋转体)
302a、302b 驱动电动机
303a、303b 气缸(旋转体间隔调整部)
304 限制块
305 调整螺纹件
310 控制部(间隔控制部)
400 定位板
B 袋
X 距离(1个袋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若使用图1~图12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则如以下所述。
[制袋包装系统1整体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1是包含有如图1所示的将炸马铃薯薄片等物品装入于袋中的立式的制袋包装部(立式制袋包装机)5、与如图2所示的配置于其下游侧的各部的系统。主要包括:用来对内装物进行装袋的主体部分-制袋包装部5、对该制袋包装部5供给制袋用薄膜的薄膜供给部6、旋转刷机构(一对旋转体、下落姿势控制部)20、滑槽传送机(输送部)21、输送机23、以及对在制袋包装部5中制作的袋B进行检查的封口检验器30。此外,在制袋包装部5的前表面配置有操作开关类7,在操作该操作开关类7的操作者可以视觉辨认的位置配置有显示操作状态的液晶显示器8。
<薄膜供给部以及制袋包装部的结构>
薄膜供给部6用来对后述的制袋包装部5的成形机构13供给片状的薄膜,与制袋包装部5邻接地设置。在该薄膜供给部6中设置有卷绕薄膜的辊,从该辊送出薄膜。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制袋包装部5由将以片状运送来的薄膜成形为筒状的成形机构13、将成形为筒状的薄膜(以下,称为筒状薄膜)输送到下方的下拉带机构14、纵向热封口筒状薄膜的重合部分的纵向封口机构15、通过横向封口筒状薄膜来封闭袋B的上下端的横向封口机构17、以及支承这些机构的支承框架12构成。此外,在支承框架12的周围安装有壳体9。
如图2所示,成形机构13具有管31与成形器32。管31是圆筒形状的部件,上下端开口。管31在平面上配置于顶板29的中央附近的开口部分,通过未图示的托架而与成形器32一体化。在该管32的上端的开口部投入由组合计量机2计量的内装物。成形器32配置成用来包围管31。该成形器32的形状作成为在从薄膜供给部6运送来的片状的薄膜F通过成形器32与管31之间时成形为筒状的形状。该成形器32也通过未图示的支承部件而固定于支承框架12上。此外,成形机构13的管31或者成形器32可以对应于所要制造的袋B的宽度尺寸进行更换。因此,成形机构13作成为相对于支承框架12装卸自如。
下拉带机构14与纵向封口机构15支承于从顶板29垂吊的导轨40上,配置为从两侧夹着管31。这些机构14、15在安装有管31时,沿着导轨40移动从而对位。下拉带机构14是吸附卷绕于管31上的筒状薄膜F并输送到下方的机构,主要由驱动辊41与从动辊42、以及具有吸附功能的带43构成。纵向封口机构15是将卷绕于管31上的筒状薄膜的重叠部分一边以一定的加压力压紧于管31上一边加热,从而进行纵向封口的机构。该纵向封口机构15具有加热器、或者由加热器加热并接触于筒状薄膜的重叠部分上的加热带等。
<横向封口机构的结构>
接着,说明横向封口机构17。
横向封口机构17配置于成形机构13、下拉带机构14、以及纵向封口结构15的下方,支承于支承框架21上。如图3以及图4所示,该横向封口机构17由左右的封口爪移动单元50a、50b构成。这些封口爪移动单元50a、50b分别是用于一边D字状地旋转2个封口爪51、52,一边在横向封口筒状薄膜时压紧对合一对封口爪51或者封口爪52的单元。以下,在图3以及图4中,称位于筒状薄膜F的左侧的一方的封口爪移动单元为第1封口爪移动单元50a,称位于右侧的一方的封口爪移动单元为第2封口爪移动单元50b。另外,筒状薄膜F沿着将两封口爪移动单元50a、50b分开的面C0,在面C0成为筒状薄膜F的宽度方向中心的状态下输送到下方。
封口爪移动单元50a、50b分别具有封口爪51、52,不过封口爪51的驱动电动机与封口爪52的驱动电动机不同。封口爪51通过驱动电动机91以轴C1、C2为中心旋转。即,第1封口爪移动单元50a的封口爪51以轴C1为中心旋转,第2封口爪移动单元50b的封口爪51以轴C2为中心旋转。另一方面,封口爪52通过驱动电动机92以轴C1、C2为中心旋转。即,第1封口爪移动单元50a的封口爪52以轴C1为中心旋转,第2封口爪移动单元50b的封口爪52以轴C2为中心旋转。
齿轮91b、91c通过驱动电动机91的旋转而旋转,且旋转通过施密特耦合器98传递到与封口爪移动单元50a、50b的旋转中心C1、C2同轴的旋转轴94、96上。而且,因为杆91d的一端固定于旋转轴94上,杆91f的一端固定于旋转轴96上,所以各杆91d、91f围绕旋转中心C1、C2旋转。
另一方面,齿轮92b、92c通过驱动电动机92的旋转而旋转,且旋转通过施密特耦合器99传递到与封口爪移动单元50a、50b的旋转中心C1、C2同轴的旋转轴95、97上。而且,因为杆92d的一端固定于旋转轴95上,杆92f的一端固定于旋转轴97上,所以各杆92d、92f围绕旋转中心C1、C2旋转。
第1封口爪移动单元50a的封口爪51,一端由杆91d的前端支承,另一端由杆91e的前端支承。杆91e是以旋转中心C1为中心旋转的部件,可以相对旋转地支承于旋转轴95上。
第2封口爪移动单元50b的封口爪51,一端由杆91f的前端支承,另一端由杆91g的前端支承。杆91g是以旋转中心C2为中心旋转的部件,可以相对旋转地支承于旋转轴97上。
第1封口爪移动单元50a的封口爪52,一端由杆92d的前端支承,另一端由杆92e的前端支承。杆92e是以旋转中心C1为中心旋转的部件,可以相对旋转地支承于旋转轴94上。
第2封口爪移动单元50b的封口爪52,一端由杆92f的前端支承,另一端由杆92g的前端支承。杆92g是以旋转中心C2为中心旋转的部件,可以相对旋转地支承于旋转轴96上。
各封口爪51、52是在图4的垂直方向上比筒状薄膜F的尺寸长地延伸形成的部件,在内部具有加热器。封口爪51、52的封口面由该加热器加热,从而由左右的封口爪51、52夹持的筒状薄膜F的一部分被热封口。
另外,施密特耦合器98、99由通过连杆结合的3片圆板构成,是将输入轴的旋转传递到输出轴上的联轴器。即使在输出轴相对于平面地固定的输入轴移动从而使两者的轴芯距离变化的情况下,施密特耦合器98、99也可以将输入轴的旋转传递到输出轴上。
此外,旋转轴94、95、96、97分别轴支承于水平移动板62a、61a、62b、61b上。这些水平移动板62a、61a、62b、61b通过如图5等所示的横向驱动机构55而水平移动。水平移动板61a、62a进行相同的运动,水平移动板61b、62b进行相同的运动。在此,以水平移动板61a、61b为例进行横向驱动机构55的说明。如图5所示,横向驱动机构55具有用于使水平移动板61a、61b相互接近或者分离的驱动机构75,并且具有在水平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支承水平移动板61a、61b的导向部或者导轨。
驱动机构75具有:通过伺服电动机80(参照图3)而旋转的滚珠丝杠80a;旋合于滚珠丝杠80a上的第1以及第2螺母部件81、82;设置为在水平方向上与滚珠丝杠80a正交的第1以及第2连结棒83、84;沿着移动方向设置的1对第3连结棒85;以及与第3连结棒85平行地设置的第4连结棒86。
第1连结棒83通过连接器87连结于1对第3连结棒85上,1对第3连结棒85的前端固定于水平移动板61b的侧端面。另外,1对第3连结棒85滑动自如地贯通水平移动板61a。此外,第2连结棒84通过连接器88连结于第4连结棒86,第4连结棒86的前端固定于水平移动板61a的侧端面。
而且,在滚珠丝杠80a上,第1螺母部件81所旋合的部分、与第2螺母部件所旋合的部分相互成为相反螺纹。
滚珠丝杠80a通过这样驱动机构75而旋转,以此就可以使水平移动板61a、61b相互接近、或者相互分离。
<制袋包装部的横向封口处理的动作>
接着,说明制袋包装系统1的动作。
首先,基于图2说明在制袋包装系统1中进行横向封口处理的动作。
从薄膜供给部6运送到成形机构13中的片状的薄膜F在成形器2卷绕于管31上成形为筒状,在保持该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下拉带机构14输送到下方。而且,薄膜F在卷绕于管31上的状态下成为两端部在圆周面上重合的状态,该重合部分由纵向封口机构15纵向地封口。
纵向地封口而成为圆筒形状的筒状薄膜F脱离管31并向横向封口机构17下降。此外,此时与筒状薄膜F的移动同时地,内装物块从组合计量机2经过管31下落。然后,在横向封口机构17中,在内装物存在于筒状薄膜F内的状态下,该袋B的上端以及内装物所存在的袋B的上部的袋B的下端部分被横向热封口。
<制袋包装系统的横向封口处理后的动作>
如图2以及图6所示,如以上所述连续制造的袋B从横向封口机构17通过旋转刷机构20下落到滑槽传送机21(参照如图7所示的下落地点)上,并通过滑槽传送机21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输送,从而经由输送机23运送到封口检验器30等后工序的装置(后处理装置)中。
<旋转刷机构的结构>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1在制袋包装部5的横向封口机构17与滑槽传送机21之间设有旋转刷机构20。
如图7所示,旋转刷机构20包括以各自的旋转轴为中心在图8所示箭头方向上旋转的一对旋转刷201a、201b、驱动旋转刷201a、201b旋转的驱动电动机202、以及导向部206(参照图9),由安装板203固定于滑槽传送机21上。安装板203以螺纹拧入槽203a部分中的固定螺纹件203b固定,通过松动固定螺纹件203b并沿着槽203a移动就可以调整旋转刷机构20与滑槽传送机21的输送面之间的距离。此外,,若设输送方向上的袋的长度为X,则旋转刷机构20配置于从横向封口机构17距离X的下方,且配置于从滑槽传送机21中的下落位置距离X的上方。即,旋转刷机构20配置于横向封口机构17与滑槽传送机21的中间。因此,在袋B从横向封口机构17排出之际,与袋B离开横向封口机构17几乎同时地,袋B接触于旋转刷机构20。同样地,与袋B从旋转刷机构20排出几乎同时地,袋B接触于滑槽传送机21。因此,可以不对袋B产生冲击地顺利地进行袋B的交接。
如图7所示,一对旋转刷201a、201b配置成各旋转轴成为水平。而且,一对旋转刷201a、201b将在横向封口机构17中以从上端的封口部分垂吊的状态运送来的袋B以从两侧夹持的方式向两旋转刷201a、201b之间引导,并使其向滑槽传送机21的规定位置下落(参照如图7所示的下落位置)。此外,旋转刷201a、201b大小相同,该刷的前端部分以旋转轴为中心描绘圆轨道的方式旋转。因此,如图11所示,即使在袋B黏着于横向封口机构17的封口爪51、52的任一个而不下落到旋转刷201a、201b之间的中心部分上的情况下,若位于比旋转刷201a、201b的头顶部附近更为内侧的范围内,则可以将袋B卷入其间,而将袋B引导到旋转刷201a、201b之间。另外,不下落到上述旋转刷201a、201b之间的中心部分的情况是指,偏离地下落到旋转刷201a侧、旋转刷201b侧、或者在旋转刷201a、201b的旋转轴方向上偏离。进而,一对旋转刷201a、201b以与制袋包装部5中的袋B的制造速度相同的速度、或者比其稍快的速度旋转,使得袋B不在旋转刷机构20中滞留。进而,一对旋转刷201a、201b配置为其间的间隙比袋B的厚度稍窄,并具有用于对应于袋B的厚度来调整旋转刷201a、201b之间的距离的调整机构204。
另外,旋转刷201a、201b具有实际上朝向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半径方向延伸的毛刷部分,不过在各图中为了方便,只表示为简单的圆。因此,被夹持于两旋转刷201a、201b之间输送的袋B一边从两侧通过该刷部分的弹性接受适度的压力一边向滑槽传送机21上运送。
如图8所示,驱动电动机202通过带来驱动两旋转刷201a、201b旋转。此外,驱动电动机202连接于控制部(旋转控制部)210上,通过控制部210与制袋包装部5的运转速度对应地控制旋转速度。
调整机构204由形成于从侧面支承旋转刷201a、201b的板205上的槽205a、和固定螺纹件205b构成。通过沿着该槽205a移动旋转刷201a、201b,使用固定螺纹件205b固定在规定的位置上,就可以变更旋转刷201a、201b之间的距离。
如图9所示,导向部206是限制袋B的移动方向使得从横向封口机构17(参照图7)下落的袋B不从旋转刷机构20的旋转刷201a、201b的旋转轴方向脱离的板。此外,导向部206可以对应于袋B的大小或者旋转刷201a、201b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来调整导向部206彼此之间的间隔。
<滑槽传送机的结构>
如图2所示,滑槽传送机21配置于旋转刷机构20的正下方,接受在输送面的角度设置为约30度的状态下下落的袋,并向下游侧输送。此外,如图10所示,滑槽传送机21包括输送物体的环状的平带21a、从内侧支承平带21a的驱动辊21b、产生旋转驱动力的电动机21c、以及同步带21d。而且,电动机21c的旋转驱动力通过同步带21d传递到驱动辊21b上,从而平带21a旋转,以此滑槽传送机21在期望的方向上输送载置于平带21a上的物体。
进而,滑槽传送机21具有将电动机21c等收纳于内部的电动机箱21e、与安装于电动机箱21e的下游侧的转动框架21f。
转动框架21f具有可以在贴附于输送机23的框架23d上的2片板23e之间转动地被支承的圆弧部21g。而且,圆弧部21g是形成为包含有以下游侧的驱动辊21b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半径不同的2个圆弧的板部件。在圆弧部21g上形成有与2个圆弧平行的槽21h。在槽21h中插入有旋合于形成在输送机23的框架23d侧的阴螺纹孔中的固定螺纹件21i,通过在期望的位置紧固固定螺纹件21i就将转动框架21相对于配置在下游侧的输送机23的框架23d固定。以此,通过在2片板23e之间移动圆弧部21g并将其以固定螺纹件21i固定,就可以以下游侧的驱动辊21b的旋转轴为假想的旋转轴来转动滑槽传送机21整体,调整滑槽传送机21的角度或者上游侧的端部的高度。因此,可以对应于从旋转刷机构20下落的袋的大小或者形状等,容易地进行滑槽传送机21的接受角度的调整、或者滑槽传送机21中的袋的下落位置与旋转刷机构20之间的距离的调整。以此,防止从旋转刷机构20下落的袋向前翻转,从而可以在保持一定的姿势的状态下顺利地向下游侧输送。
<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1的特征>
(1)
如图7等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1包括设置在制袋包装部5中的横向封口机构17与滑槽传送机21之间的旋转刷机构20,将从横向封口机构17运送来的袋B夹持于2个旋转刷201a、201b之间并输送到直至滑槽传送机21。
以此,如图11所示,即使在横向封口机构17中的袋B的排出位置发生偏离的情况下,因为旋转刷201a、201b都以卷入于内侧的方式旋转,所以若袋B的下落位置在比旋转刷201a、201b的头顶部附近更为内侧的范围内,则可以将袋B可靠地引导到旋转刷201a、201b之间。因此,可将袋B送出到滑槽传送机21的规定位置上。其结果是,防止产生因横向封口机构17中的排出位置的偏移(袋B的投出)而导致的滑槽传送机21中的袋B的间距偏离,从而可以避免袋B在配置于下游侧的封口检验器30等中滞留。进而,可以以稳定的速度、以稳定的姿势将袋B输送到滑槽传送机21上。
通常,因为袋B在从横向封口机构17垂吊的状态下被输送,所以如图12(a)所示,内装物容易滞留于底的袋B。在此因为将袋B夹持于旋转刷201a、201b这2个旋转体之间输送,所以可以在对袋B从其两侧施加适度的压力的状态下输送袋B,从而如图12(b)所示,可以使袋B的厚度均匀化。而且,当袋B  在从横向封口机构17垂吊的状态下运送来而发生内装物滞留于底部时,如图12(a)所示,因为袋B的底变厚,所以下落到滑槽传送机21上之后袋B容易旋转或者翻倒。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通过2个旋转刷201a、201b平整袋B之后,对于滑槽传送机21送出袋B,所以可以解决上述问题,顺利地输送袋B。
(2)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1中,旋转刷201a、201b具有在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半径方向上延伸的毛刷。因此,在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半径方向上具有弹性。
以此,即使以夹住袋B的方式输送,也可以一边向袋B的施加不使内装物(例如,炸马铃薯薄片等)破碎的适度压力的状态下平整袋B,一边将袋B输送到滑槽传送机21。此外,因为旋转刷201a、201b具有弹性,所以不需要在每次袋B的大小变化时都严格设定旋转刷201a、201b的间隔。
(3)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1中,如图8所示,旋转刷机构20具有调整旋转刷201a与旋转刷201b之间的距离的调整机构204。
以此,可以对应于在制袋包装部5中制作的袋B的大小等,将旋转刷彼此的距离调整为期望的间隔。因而,可以在对于袋B施加适度的压力的状态下使袋B在旋转刷201a、201b之间输送。
(4)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1中,如图8所示,通过连接于驱动旋转刷201a、201b旋转的驱动电动机202上的控制部210来控制旋转刷201a、201b的旋转速度。
以此,可以对应于制袋包装部5的运转能力、袋B的内装物的种类等,控制为适当的旋转速度。
(5)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1中,如图7等所示,一对旋转刷201a、201b的大小相同,其旋转轴配置成为水平。
以此,可以将从横向封口机构17排出的袋B在保持原样的状态下排出到正下方(铅直方向)。因而,可以使袋B笔直地下落到滑槽传送机21上,从而可以进行在滑槽传送机21上的稳定输送。
(6)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1中,如图7所示,旋转刷机构20配置在从横向封口机构17向下方离开1个袋B的距离X的位置上。
以此,可以与从横向封口机构17割出的袋B从封口爪51、52离开几乎同时地,将袋B夹持于旋转刷201a、201b之间并输送。因而,可以稳定地进行袋B从横向封口机构17向旋转刷机构20中的输送。
(7)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1中,如图7所示,旋转刷机构20配置在从滑槽传送机21向上方离开1个袋B的距离X的位置上。
以此,可以与从旋转刷机构20排出的袋B从旋转刷201a、201b离开几乎同时地,使袋B接触于滑槽传送机21的输送面。因而,可以不对袋B产生冲击地稳定进行袋B从旋转刷机构20向滑槽传送机21中的输送。
(8)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1中,制袋包装部5的横向封口机构17具有大致D字型地驱动的封口爪51、52。
通常,在具有这样的旋转型的封口爪51、52的横向封口机构17中,有时封口完成之后袋B的封口部分黏着于其中之一的封口爪上,从而与封口爪一起移动之后再下落。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旋转刷201a、201b的旋转,将这样的下落位置偏离的袋B以卷入的方式引导到旋转刷201a、201b之间。因而,即使在袋B黏着于封口爪51、52的任意一侧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将袋B可靠地引导到旋转刷201a、201b之间之后,输送到滑槽传送机21的规定位置。因而,可以消除滑槽传送机21中的袋B的间距偏离,从而进行顺利的输送。
(9)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1中,如图7所示,旋转刷机构20配置于横向封口机构17与滑槽传送机21之间的中间位置。
以此,可以稳定地进行横向封口机构17与旋转刷机构20之间、旋转刷机构20与滑槽传送机21之间的袋B的输送。
(10)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1中,如图10所示,滑槽传送机21可以以输送机23侧的端部附近为中心转动。
以此,可以对应于制袋包装部5中的袋B的大小或者种类,容易地调整横向封口机构17与滑槽传送机21之间的距离、以及旋转刷机构20与滑槽传送机21之间的距离。
[实施方式2]
若使用图19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3,则如以下所述。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3中,在作为下落姿势控制部,不使用一对旋转体(旋转刷201a、201b),而使用单体的旋转刷221与滑槽传送机(带传送机)21的组合(参照图19)这一点上,与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制袋包装系统1不同。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3中,如图19所示,在制袋包装部5中的横向封口机构17的正下游侧设置有旋转刷221,通过旋转刷221将从横向封口机构17运送来的袋B输送到滑槽传送机21中的规定的位置。
在此,将从横向封口机构17排出的袋B以夹持于旋转刷机构220的旋转刷221与滑槽传送机21之间的方式向输送机23运送。
此时,从横向封口机构17排出的袋B夹持于旋转刷221与滑槽传送机21之间,并在下落姿势稳定的状态下向输送机23运送。
此外,夹持于旋转刷221以及滑槽传送机21之间的袋B通过相互的旋转驱动力从横向封口机构17的封口爪51、52强制地切离。
进而,即使在夹持于旋转刷221与滑槽传送机21之间的袋B处于如图12(a)所示的下部膨胀状态的情况下,也如图12(b)所示,在厚度方向上等同地平整从而排出。
另外,旋转刷221的旋转速度,以与从横向封口机构17排出的袋B的下落速度相同以上的速度旋转。
<本制袋包装系统3的特征>
(1)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3中,如图19所示,包括旋转刷机构220,所述旋转刷机构220具有1个旋转刷221,在与滑槽传送机21的输送面之间夹持袋B并输送到直至输送机23。
这样,即使是具有1个旋转刷221的旋转刷机构220,也可以通过与滑槽传送机21组合,来控制从横向封口机构17排出的袋B的下落姿势。此外,通过在旋转刷221与滑槽传送机21之间夹持袋B并对袋B赋予向输送方向的力,就可以将袋B从横向封口机构17的封口爪51、52强制地切离。因而,可以防止在横向封口完成之后袋B黏着于封口爪51、52上并移动。进而,因为在旋转刷221与滑槽传送机21之间夹持袋B并输送,所以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平整袋B之后,向输送机23交付。
(2)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3中,以与从横向封口机构17排出的袋B的下落速度相同以上的速度,使旋转刷221旋转。
以此,可以将袋B从横向封口机构17切离并向下游侧输送,可以保持袋B的下落姿势,顺利地向下游侧输送。
[实施方式3]
若使用图20~图22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4,则如以下所述。另外,对于起到与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说明的部件同样的作用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4中,如图20所示,在还包括通过向规定的方向转动杆234而沿着滑动导轨233a、233b从位于横向封口机构17的正下方这一状态(以图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状态)拉出旋转刷机构230的拉出机构238这一点上,与被固定配置的上述实施方式1、2的旋转刷机构20、220等不同。
这样,因为可以从横向封口机构1.7的正下方拉出旋转刷机构230,所以确保将旋转刷231a、231b更换为不同种类的旋转刷、或者进行旋转刷231a、231b周边的清扫之际的作业空间,从而作业性大幅地提高。
此外,在制袋包装系统4中,如图21所示,旋转刷231a、231b分别通过悬臂支承机构232悬臂支承。因此,如图22所示,只松动阴螺纹件237就可以从悬臂支承机构232容易地取下旋转刷231a、231b。另一方面,在安装旋转刷231a、231b的情况下,只要在将旋转刷231a、231b插入于悬臂支承机构232上,使固定于悬臂支承机构232上的嵌合部235a与固定于旋转刷231a、231b上的嵌合部235b嵌合之后,将阴螺纹件237安装并固定于阳螺纹件236上即可。
<本制袋包装系统4的特征>
(1)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4中,如图20所示,通过拉出机构238,可以从横向封口机构17的正下方沿着滑动导轨233a、233b拉出旋转刷机构230。
以此,可以充分确保旋转刷231a、231b的更换、清扫时的作业空间,从而提高作业性、清扫性、维修性。
(2)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系统4中,如图21所示,通过悬臂支承机构232悬臂支承旋转刷231a、231b。
以此,与如图9所示的被双臂支承的旋转刷201a、201b比较,可以容易地进行旋转刷231a、231b的更换(参照图22)。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发明的中心意思的范围内进行种种的变更。
(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一对旋转体,以旋转刷201a、201b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除了旋转刷以外,即使是在旋转体的表面贴附有海绵等的结构,也可以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根据在旋转体的表面设置有海绵这一结构,可以强化来自于横向封口机构17的袋B的切离力以及袋B的平整效果。
此外,也可以使用在旋转体的表面贴附有橡胶或者传送带等弹性部件的旋转体。
即,若旋转体是在以其旋转轴为中心的半径方向上具有弹性的部件,则可以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横向封口机构17的封口爪51、52大致D字型地移动这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具有不是大致D字型而是旋转型的封口爪的横向封口机构,也可以是采用了箱状运动或其他封口方式的横向封口结构。
(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2个旋转刷201a、201b水平地配置这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如图13所示,2个旋转轴也可以倾斜地配置。该情况下,因为可以朝向袋的输送方向送出袋,所以可以使袋相对于滑槽传送机21呈钝角地下落。
(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旋转刷201a、201b通过1个驱动电动机202驱动这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如图14所示,也可以是如下结构:通过2个驱动电动机202a、202b独立地驱动各旋转刷201a、201b。该情况下,通过在各旋转刷201a、201b的旋转速度上设置差,可以使排出到滑槽传送机21上的袋B的朝向或者排出位置变化。
(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旋转刷机构20相对于滑槽传送机21固定这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固定于制袋包装部5或者输送机23上。该情况下,即使在转动滑槽传送机21变更输送面的角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旋转刷机构20的角度保持为一定,所以旋转刷机构20更优选固定于滑槽传送机21以外。
(F)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在旋转刷机构20的下游侧配置有滑槽传送机21这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使用了金属制的固定滑槽(J滑槽(滑台)等)的结构。该情况下,与使用了滑槽传送机21的情况比较,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G)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手动调整旋转刷机构20的2个旋转刷201a、201b之间的间隔这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是对于一对旋转刷301a、301b而分别具有气缸(旋转体间隔调整部)303a、303b的旋转刷机构300。如图16所示,气缸303a、303b连接于由驱动电动机302a、302b驱动的旋转刷301a、301b的各自的旋转轴的一端,拉近上述旋转轴直至接触于限制块304上。限制块304配置于气缸303a、303b之间,限定一对旋转刷301a、301b之间的最小间隔。调整螺纹件305是用于调整限制块304的位置的部件。另外,在图16中为了说明上的方便,省略连接于气缸303a、303b上的空气配管以及压力控制阀(例如,电磁阀等)的图示。
在该旋转刷机构300这样的结构中,例如,在即使封口检验器30停止也继续运转制袋包装部5的情况、或者因制作长袋并确认封口状态的制袋包装部5的调整时、或者计量异常的产生而作成了未填充内装物的异常轻量的袋(包含空袋)或长袋等的情况、或者指示为排出全部的袋的情况下,控制部(间隔控制部)310控制气缸303a、303b的未图示的压力控制阀,从而可以控制为扩展旋转刷301a、301b之间的间隔。
例如,在制袋包装部5中制作了长袋的情况下,需要使袋的输送朝向变化,以便将从制袋包装部5沿铅直方向输送来的长袋从滑槽传送机21朝向输送机23地移动到比水平更上方。因此,难以在滑槽传送机21中顺利地输送长袋这样异常的袋。
因此,在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旋转刷机构300中,控制部310若检测到制作了长袋等异常的袋,则控制气缸303a、303b,使得扩展旋转刷301a、301b之间的间隔。以此,即使在因某种故障产生而在制袋包装部5中制作了不是正规的袋而是长袋等袋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控制为扩展旋转刷之间的间隔,将这些袋顺利地向下游侧输送。
此外,也可以不使用上述气缸303a、303b而使用电动致动器。该情况下,例如,控制部310也可以基于被制袋的袋的大小来驱动电动致动器,从而自动地调整旋转刷301a、301b的间隔。
(H)
此外,也可以为具有如下功能的制袋包装系统:具有自动地调整气缸303a、303b中的空气压力的压力自动调整阀(未图示),自动地微调整气缸303a、303b的空气压力。该情况下,可以对应于在旋转刷301a、301b之间输送的袋的种类、大小等,调整气缸303a、303b所产生的旋转刷301a、301b之间的紧固程度,从而保持弹性。
进而,旋转刷301a、301b也可以经由弹簧等弹性部件进行固定。该情况下,通过在夹着袋之际一边微妙地扩展旋转刷301a、301b之间的间隔一边输送袋,可以对袋施加适度的压力而并不施加过度的力地进行顺利的输送。
(I)
此外,作为用于进行旋转刷机构300对于制袋包装部5的准确定位的机构,也可以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是如下的制袋包装系统:在制袋包装部5的下部配置有定位板400,通过使连接有包含旋转刷机构300以及滑槽传送机21等的单元的定位用脚部22嵌合于形成在该定位板400上的凹部(参照图18),实现准确的定位。
该情况下,因为可以将包含有旋转刷机构300的下游侧的装置准确地配置于制袋包装部5的排出袋的位置上,所以可以将被制袋的袋顺利地向下游侧输送。
(J)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配置于旋转刷201a、201b的正下方的滑槽传送机21从侧面观察具有直线状的输送面这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不使用从侧面观察具有直线状的输送面的滑槽传送机21,而如图23以及图24所示,使用从侧面观察为J型的固定滑槽223。
(K)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将1个或者2个旋转刷作为下落姿势控制部使用这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25所示,将由多个旋转刷的一组构成的多工位旋转刷(多工位旋转体)240作为下落姿势控制部使用。
该情况下,如图25所示,通过在旋转刷组241a与旋转刷组241b之间夹持袋并输送,可以一边保持袋B的下落姿势一边向规定的位置顺利地输送。
(L)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使用圆筒型的旋转刷作为下落姿势控制部这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26(a)所示,使用安装有旋转轴方向(旋转刷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刚毛比中央部分长的刷的旋转刷251。
进而,也可以如图26(b)所示,使用旋转轴方向(旋转刷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252a的刷比中央部分硬的旋转刷252。
因为在使用任一的旋转刷251、252的情况下,都沿着袋B的形状夹持袋B,所以可以一边保持更稳定的下落姿势一边向输送机23送入袋B。
这样的结构的旋转刷可以是一对旋转体,也可以是1个旋转体。
另外,作为在上述的旋转轴方向的两端部分与中央部分上,长度或者硬度不同的旋转体,也可以不使用刷而使用厚度或者硬度不同的海绵或者橡胶、带等材料。
(M)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将旋转刷只作为下落姿势控制部使用这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不仅仅是作为下落姿势控制部的功能,也可以如图27(a)所示,是通过配置于一对旋转刷253a附近的空气喷嘴(冷却机构)253b来冷却由横向封口机构17等封口的封口部分的旋转刷机构253。
进而,也可以如图27(b)所示,是在旋转刷254a的轴芯部分形成有空气喷出孔(冷却机构)254b的旋转刷机构254。
如图27(a)以及图27(b)所示,通过对旋转刷机构附加作为冷却袋的封口部分的冷却机构的功能,可以防止如下情况:因为在通过旋转刷机构夹持袋并输送的过程中封口部分的热未被充分冷却,所以封口部分破损。
实用性
本发明的制袋包装系统起到可以防止制袋包装机以后的输送部中的袋的间距参差不齐、平整袋内装物的配置等效果,所以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将袋状的物体向下游侧输送的设备中。

Claims (24)

1.一种制袋包装系统,包括:
立式制袋包装机,对充填有被包装物的筒状连续的包装材料进行封口制袋,切离该袋并排出;
输送部,接受从前述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前述袋,并向下游侧输送;
下落姿势控制部,配置于前述立式制袋包装机与前述输送部之间,一边将从前述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前述袋保持铅直下落姿势一边向前述输送部上的规定位置运送,
前述立式制袋包装机包括纵向封口机构和横向封口机构,其中,前述纵向封口机构在使片状的前述包装材料形成为筒状之际沿着输送方向对前述包装材料进行封口,前述横向封口机构在与前述包装材料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前述筒状的包装材料进行封口,
前述下落姿势控制部具有将从前述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前述袋夹持并向前述输送部上的规定的位置运送的一对旋转体,
前述一对旋转体配置于如下的位置:位于前述横向封口机构中的前述袋的排出位置的正下方,且比前述横向封口机构中的前述袋的排出位置低输送方向上的大约1个前述袋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一对旋转体在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半径方向上具有弹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一对旋转体可以调整旋转体之间的间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一对旋转体各个独立地被驱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前述一对旋转体的旋转速度的旋转控制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一对旋转体配置成前述旋转体的旋转轴成为水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一对旋转体配置成前述旋转体的旋转轴从水平方向倾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横向封口机构具有旋转型的一对封口爪。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输送部配置于如下的位置:位于前述一对旋转体的正下方,且比前述一对旋转体低输送方向上的大约1个前述袋的长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一对旋转体配置于连结前述立式制袋包装机中的前述袋的排出位置与前述输送部上的前述袋的下落地点的中间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输送部是带传送机,可以以输送方向上的一端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调整前述一对旋转体彼此之间的间隔的旋转体间隔调整部、
和对由前述旋转体间隔调整部所调整的前述一对旋转体彼此之间的间隔进行控制的间隔控制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间隔控制部,对应于在前述立式制袋包装机中制作的前述袋的大小来控制前述旋转体间隔调整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决定前述一对旋转体相对于前述立式制袋包装机的相对位置的定位部件。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旋转体的表面由弹性部件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旋转体以与从前述立式制袋包装机排出的前述袋的下落速度相同或者比下落速度高的速度旋转。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悬臂支承前述旋转体的悬臂支承构造。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将前述旋转体从前述立式制袋包装机与前述输送部之间拉出的拉出机构。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旋转体中,前述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的两侧部分由比中央部分硬的材料形成。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旋转体的表面由以前述旋转体的旋转轴为中心放射状地扩展的刷覆盖,
前述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的两侧的部分形成为前述刷的毛部长度比中央部分的毛部长度长。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旋转体具有用于对从前述立式制袋包装体排出的前述袋的封口部分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下落姿势控制部包括旋转体与具有固定滑槽的前述输送部,所述固定滑槽包含有设置于与前述旋转体对置的位置上的输送面。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下落姿势控制部包括旋转体与具有带传送机的前述输送部,所述带传送机包含有设置于与前述旋转体对置的位置上的输送面。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下落姿势控制部具有包含有多个旋转体的多工位旋转体。
CN200580010135A 2004-07-05 2005-06-02 制袋包装系统 Active CN1005751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8326/2004 2004-07-05
JP2004198326 2004-07-05
JP308190/2004 2004-10-22
JP119861/2005 2005-04-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8195A CN1938195A (zh) 2007-03-28
CN100575195C true CN100575195C (zh) 2009-12-30

Family

ID=37955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10135A Active CN100575195C (zh) 2004-07-05 2005-06-02 制袋包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519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84732A (ja) * 2009-02-13 2010-08-26 Ishida Co Ltd 製袋包装機
US10759556B2 (en) * 2016-12-21 2020-09-01 Frito-Lay North America, Inc. Flexible jaws for vertical fill form and seal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e
CN107380541B (zh) * 2017-08-09 2019-05-03 重庆合川盐化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食盐包装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8195A (zh) 2007-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21756B2 (ja) 製袋包装システム
CN101535132B (zh) 制袋包装机
CN103086028B (zh) 拆包装置和拆包方法
CN202686851U (zh) 制袋包装机
US8511048B2 (en) Packaging forming and loading apparatus
US10507942B2 (en) Form-fill-seal machine and bag-making packaging machine
EP1989039B1 (en) Bag packaging machine with vertical intermittent operation
JP2002037206A (ja) 縦型製袋包装機
CN100575195C (zh) 制袋包装系统
CN102143891A (zh) 药剂包装装置
EP3385176B1 (en) Bag-making packaging machine
CN101321668A (zh) 用于包装小块产品的装置
WO2002098737A1 (en) Bag-making and packaging machine
JP2724725B2 (ja) 自動開袋装置
US20230202697A1 (en) Cut and seal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06043393A1 (ja) 製袋包装システム
JP2008239183A (ja) ストリップパック装置
KR101227583B1 (ko) 작업속도 증진을 위한 동력변환수단이 구비된 고속포장기
CN110023192B (zh) 制袋包装机
CN106240938A (zh) 一种纸箱包装机
JP2006282230A (ja) ロータリー式自動包装機の集積システム
JP4568428B2 (ja) いたずらされたことが分かるようにするクロージャ及びその方法
JP2008018956A (ja) ロータリー式自動包装機における連包タイプのカッター装置
KR20120038789A (ko) 다면 고속포장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