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2065C -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2065C
CN100572065C CNB2005101084645A CN200510108464A CN100572065C CN 100572065 C CN100572065 C CN 100572065C CN B2005101084645 A CNB2005101084645 A CN B2005101084645A CN 200510108464 A CN200510108464 A CN 200510108464A CN 100572065 C CN100572065 C CN 10057206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ink
highfield
discharge
char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084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7512A (zh
Inventor
中沢雄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57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7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20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206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及其方法,通过向利用传送机构传送到与喷墨头相对的位置传送记录介质,在被传送导该位置的记录介质,根据图像信号从喷墨头向墨作用静电力,从至少一个排出部排出墨滴,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该装置及方法中,在记录介质和喷墨头朝能够进行图像记录的位置进行相对移动的刚好之前,在该位置通过能向排出部施加比所述记录介质更强的电场强度,或者,向排出部施加强的电场强度,而该强的电场强度比在图像记录中向所述记录介质不排出墨滴时在所述排出部形成的电场强度更强。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静电式喷墨记录方式的技术范畴,更具体地涉及利用静电力排出墨,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静电式喷墨记录方式,是通过根据图像信号对墨作用静电力,使墨滴排出,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方式,具有喷墨头结构简单、容易进行多道化、可形成微小的液滴、能够进行高析像力的描绘的特点。作为如此的静电式喷墨记录方式,例如,在特开2004-82689号公报(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喷墨记录装置,涉及通过使墨流路内的带电粒子电泳,增加开口附近的墨浓度,进行排出的喷墨记录方法,具有通过主要起因于记录介质或配置在记录介质背面的对置电极的静电吸引力,进行墨滴的排出的喷墨头。
图18,是表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多道喷墨头的构成简要构成图,表示与记录喷头(记录点)对应的排出电极的断面。在该图中,在该图中油性墨Q,从包括泵的循环机构211,通过与喷头首部201连接的墨供给流路212,供给喷头基板202和排出电极基板203之间,同样通过形成在喷头首部201的墨回收流路213,被墨循环机构211回收。该排出电极基板203,由具有贯通孔207的绝缘性基板204、和在该贯通孔207的周围形成在记录介质P侧的排出电极209构成。
另外,在喷头基板202上,凸状的墨导向头208配置在所述贯通孔207的大致中心位置。该凸状的墨导向头208,由塑料树脂、陶瓷等绝缘性部件构成,以中心与所述贯通孔207相等的方式,以相同的列间隔、间距配置,用规定的方法保持在喷头基板202上。各凸状的墨导向头208,为将厚度固定的平板的前端切成三角形或梯形状的形状,其前端部成为墨滴飞翔位置210。在墨导向头208和贯通口207的内壁面的之间,形成墨弯月面。与凸状的墨导向头208的前端相对地,在传送带222上配置记录介质P。此外,在通过喷头基板202和排出电极基板203间形成的空间的底部,形成迁移电极205。
如此的喷墨头,在记录时,从墨循环机构211经过墨供给流路212供给的墨Q,从贯通孔207供给凸状的墨导向头208的前端的墨飞翔位置210,同时一部分经回收流路213,被墨循环机构211回收。此处,对排出电极209,作为符合来自信号电压源223的图像信号的信号电压,例如在ON时外加+500V的脉冲电压。此时,迁移电极205外加+300V的电压。另外,通过电晕带电机构使记录介质221带电到电压-1.7kV。然后,如果记录介质221形成ON状态(外加500V的状态),就从凸状电极208前端的墨滴飞翔位置210,飞出墨滴R,朝该记录介质P飞翔,形成图像。
专利文献1公开的喷墨记录装置,无墨吸收形成的洇纸,记录介质的制约小,能够在多种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另外,高浓度化排出着色粒子,其结果,能够以无渗入的高浓度形成清晰的图像,不仅在喷墨专用纸上,当在通常的胶版印刷用纸或塑料薄膜、印刷用刷版等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析像力高的图像。
但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静电式的喷墨记录装置,具有如上所述的优点,反过来讲,根据排出履历在排出时形成在排出口上的墨弯月面状态变化,形成的点径发生变化,即,在墨滴的排出特性方面,有排出频率依赖性(排出频率依赖性),存在根据每个排出部的排出频率变化排出特性的问题。
如此如果排出特定不稳定,还存在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不固定,不能形成高画质的图像的问题。
如此的问题,有通过根据排出履历控制排出信号来解决的方法,但在该方法中,存在运转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以往技术中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静电式喷墨记录中,能够稳定地记录高画质的图像,并且廉价的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传送机构,具有载置被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的绝缘性载置部,传送载置在该绝缘性载置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墨头,设在与所述传送机构相对的位置上,具有通过根据图像信号向墨作用静电力从而向所述记录介质排出墨滴的排出部;电场形成机构,在所述图像记录中,在所述排出部形成电场;强电场发生机构,在向所述记录介质的图像记录开始的刚好之前,在所述排出部上形成具有比第1电场强度更强的第2电场强度的电场,其中,所述第1电场强度是,在所述图像记录中的墨滴非排出时通过所述电场形成机构形成在所述排出部上的电场的强度。并且,其第1方式是,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上述传送机构、上述喷墨头、以及在所述记录介质和所述喷墨头朝可进行图像记录的位置相对移动的刚好之前在所述排出部上形成强电场的强电场发生机构,此外,所述强电场发生机构具备带电机构和强电场形成部,所述强电场形成部通过由所述带电机构带电,向所述喷出部赋予比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更强的电场强度。
此处,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优选,所述电场发生机构,在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喷墨头中的至少一方朝可记录图像的位置移动的刚好之前,在所述排出部上形成具有所述第2电场强度的电场,更优选在所述排出部上瞬间形成具有所述第2电场强度的电场。
此外,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第1形式,在所述第1方式中,优选,所述强电场发生机构,具有,带电机构、通过该带电机构带电的强电场形成机构;该电场形成部,通过对所述排出部施加比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强的电场强度的电场,在所述排出部上形成具有所述第2电场强度的电场。
在所述第1形式中,优选,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具有绝缘性比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高、或者绝缘性高的部件。
此外,优选,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具有绝缘性比设在所述传送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上的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高、或者绝缘性高的部件。
此外,优选,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是由设在所述传送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上的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向喷墨头侧突出的凸部。
此外,优选,所述带电机构使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中的至少一方带电,该带电使得向所述排出部施加比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更强的电场强度,或者,所述带电机构使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中的至少一方带电,在所述绝缘性载置部静电吸附所述记录介质,同时以向所述排出部施加具有比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强的电场强度的方式使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带电,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使具有所述第2电场强度的电场形成在所述排出部上。
另外,优选,所述传送机构,具有作为载置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的所述绝缘性载置部的绝缘层,同时具备传送载置在该绝缘层上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第2方式,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上述传送机构、上述喷墨头、以及强电场发生机构,该强电场发生机构是,在所述记录介质和所述喷墨头朝可进行图像记录的位置相对移动的刚好之前,向所述喷出部赋予强电场强度,该强电场强度比在图像记录中向所述记录介质不排出墨滴时在所述排出部形成的电场强度更强。
在所述第2方式中,优选,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在通过传送机构将所述记录介质向能够利用所述喷墨头记录图像的位置传送的刚好之前,向所述排出部施加具有强电场强度即所述第2电场强度的电场。
此外,在所述第2方式中,优选,所述喷墨头,能够至少在1方向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扫描,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在向所述喷墨头能够对所述记录介质记录图像的位置扫描的刚好之前,向所述排出部施加具有强电场强度即所述第2电场强度的电场。
此外,优选,在向与所述喷墨头相对的位置传送所述记录介质之前,对所述排出部瞬间施加具有强电场强度即所述第2电场强度的电场。
此外,优选,与所述传送机构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载置位置相比,使传送方向上游侧带电到比所述记录介质高的高电位,对所述排出部施加具有强电场强度即所述第2电场强度的电场。
此外,优选,对所述传送机构外加规定电压,对所述排出部施加具有强电场强度即所述第2电场强度的电场。
此处,优选,所述传送机构,具有固定装载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带;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具有使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方带电,静电吸附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传送带的带电机构、和控制所述带电机构的带电机构控制部;所述带电机构控制部,进行使所述传送带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固定装载位置的传送方向下游侧的至少一部,在比所述记录介质高的电位带电的控制。
此处,优选,所述传送机构具有传送带,该传送带具备构成与所述记录介质的接触面的绝缘层、和设在所述绝缘层与所述记录介质的接触面和相反侧的面上的导电层。
此外,优选,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具有控制外加给所述导电层的电压的电压控制部;所述电压控制部,在向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喷墨头能够记录图像的位置相对移动的刚好之前,对所述导电层外加规定电压。
此外,优选,所述传送机构,具有由绝缘性部件形成的传送带;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具有在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喷墨头相对的位置上的与所述喷墨头侧的相反侧的面上,与所述传送带接触地配置的导电性板状部件、和控制外加给所述导电性板状部件的电压的电压控制部;所述电压控制部,在向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喷墨头能够记录图像的位置相对移动的刚好之前,对所述导电性板状部件外加规定电压。
此外,在本方式的两个形态中优选,所述喷墨头,具有,排出墨滴的排出口、和墨导向头,墨导向头通过所述排出口,其前端部分从所述排出口的开口面向记录介质侧突出。
此外,优选,所述喷墨头,具有:开口所述排出口的排出口基板;喷头基板,与所述排出口基板相隔规定间隔地配置,在与所述排出口基板的之间形成墨流路,在与所述排口基板侧的表面的所述排出口的配置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所述墨导向头;排出电极,配置在所述排出口基板的所述排出口周围,控制来自所述排出口的墨滴的排出。
此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2方式,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方法,通过对利用传送机构传送到与喷墨头相对的位置上的记录介质,所述喷墨头根据图像信号对墨作用静电力,从排出部向所述记录介质排出墨滴,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其特征是:在向所述记录介质的图像记录的开始的刚好之前,在所述排出部上,形成具有比在所述图像记录中的墨滴非排出时形成在所述排出部上的电场的第1电场强度强的第2电场强度的电场。并且,其第1方式是,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记录介质和所述喷墨头朝能够进行图像记录的位置进行相对移动的刚好之前,在与所述喷墨头相对的位置通过向所述喷出部施加比所述记录介质更强的电场强度的强电场形成部,其第2方式是,在所述记录介质和所述喷墨头朝能够进行图像记录的位置进行相对移动的刚好之前,向所述喷出部赋予具有强电场强度的电场,该强电场强度比在图像记录中向所述记录介质不排出墨滴时在所述排出部形成的电场强度更强。
此处,本发明第2方式优选,在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喷墨头中的至少一方朝可记录图像的位置移动的刚好之前,在所述排出部上形成具有所述第2电场强度的电场。
此外,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第1形式,在所述第2方式中,在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喷墨头中的至少一方朝可记录图像的位置移动的刚好之前,在与所述喷墨头相对的位置,通过对所述排出部施加具有比所述记录介质更强的所述第2电场强度的电场的强电场形成部。
此外,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第2形式,在所述第2方式中,在所述记录介质被传送到与所述喷墨头相对的位置之前,瞬间对所述排出部施加具有所述第2电场强度的电场。
此外,优选,与所述传送机构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定着位置相比,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带电到比所述记录介质高的高电位,对所述排出部施加具有所述强的电场强度即所述第2电场强度的电场。
此外,优选,对所述传送机构外加规定电压,对所述排出部施加具有所述强的电场强度即所述第2电场强度的电场。
另外,优选,所述喷墨头具有排出墨滴的排出口、和墨导向头,所述墨导向头通过所述排出口,其前端部分从所述排出口的开口面向记录介质侧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简要构成的主视示意图。
图2A及图2B是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喷墨头的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用于图2A所示的多道结构的喷墨头的、二维状多个排出口的排出口基板的模式的局部俯视图。
图4是模式表示图2A所示的多道结构的喷墨头的保护电极的平面结构的局部俯视图。
图5A是表示图2A所示的多道结构的喷墨头上的排出部附近的构成的局部俯视图,图5B是说明图5A所示的喷墨头的墨诱导堰的形状尺寸的图示。
图6A~图6D是模式表示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强电场形成机构的配置列的立体图。
图7A~图7F分别是模式表示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强电场形成机构的另一配置列的立体图。
图8是模式表示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简要构成的主视示意图。
图9A是概念表示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图9B是局部性表示图9A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喷头单元的周边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简要构成的主视示意图。
图11A是图10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强电场发生机构周边的放大图,图11B是表示图11A所示的传送带位置与通过电压控制部外加给scorotron带电器的栅极电压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1C是表示图11A所示的传送带位置与使传送带带电的电位(传送带上电位)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1D是表示通过图11B所示的电压控制部外加给scorotron带电器的栅极电压和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简要构成的主视示意图。
图13A是图12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排出喷头周边的放大图,图13B是表示图13A所示的排出喷头的传送带上的位置与利用电压控制部外加给传送带滚及导电层的电压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简要构成的主视示意图。
图15A是图14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排出喷头周边的放大图,图15B是表示图15A所示的排出喷头的传送带上的位置与利用电压控制部外加给导电性台板的电压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6A是概念表示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其它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6B是局部表示图16A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喷头单元周边的立体图。
图17A、图17B及图17C,分别是模式表示图10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传送带上的一例强电场形成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8是表示以往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喷墨头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中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及第2方式的喷墨记录方法。
图1是概念表示实施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第1形式的喷墨记录方法的第1方式的第1形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以下,称为记录装置)10,是采用在绝缘性的载体液(分散剂)中分散包括色材的带电的微粒子(以下,称为色材粒子)而成的墨Q,通过对该墨作用静电力,排出墨滴,在记录介质P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记录装置10,基本上,具有:传送机构12,在具有在其表面上固定装载记录介质P的可移动的传送带20和驱动该传送带20的传送带滚22、24的规定的经路上,传送记录介质P;带电机构,使记录介质P及传送带20的至少一方带电到规定电位;排出喷头(喷墨头)16,通过对墨作用静电力,排出墨滴;强电场形成机构18,向排出喷头16的排出部施加比传送带20及记录介质P强的电场强度。
另外,图1主要表示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特征部位,但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记录装置10,除图示的传送机构12、带电机构14、排出喷头16、强电场形成机构18以外,例如,当然还具有:驱动排出喷头16排出墨滴的驱动器;去除带电的记录介质P、传送带20及强电场形成机构18中的至少一方所带的电的除电机构;进行向排出喷头16供给墨及回收排出喷头16使用的墨等的循环机构;检测传送的记录介质P的传感器;回收滞留在装置内的载体液等的溶剂回收机构等,已知静电式喷墨记录装置所具有的各种构成要素。
此外,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也可以是只进行K(黑色)等单色图像记录的单色记录装置,此外,也可以是采用Y(黄色)、M(红色)、C(绿色)及K的4色墨,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全色图像的记录装置。
此处,作为用于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介质P,可列举用作普通记录介质使用的印刷用纸的优质纸、微涂层纸、涂层纸等。此外,也能够使用在表面具有树脂薄膜层的,例如聚烯烃层压纸、及塑料薄膜,例如聚酯、氯乙烯薄膜、聚烯烃薄膜等。此外,也能够实用在表面蒸镀金属,或贴合金属箔的塑料薄膜、加工纸、印刷用刷版等。当然,也能够使用喷墨用的专用纸、专用薄膜。
如图1所示,传送机构12,具有传送带20和传送带滚22、24。
传送带20,在其表面上载置记录介质P,向所定方向传送。传送带20,是环状的无接头带,通过传送带滚22、24架设。传送带20,由绝缘层30及导电层32构成,绝缘层设在与记录介质P接触的一侧的面(表面)上,导电层32设在与绝缘层的记录介质P接触的一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即设在与传送带滚22、24接触的面(背面)上。
绝缘层30,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例如聚酰亚胺或氟树脂构成。另外,作为氟树脂,可举例四氟化乙烯树脂(PTFE)、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乙烯·全氟烷氧基共聚合树脂(PFA)、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丙烯共聚合树脂(FEP)、四氟化乙烯·乙烯共聚合树脂(ETFE)、三氟化氯乙烯树脂(PCTFE)、三氟化氯乙烯·乙烯共聚合树脂(ECTFE)、氟化乙烯叉树脂(PVDF)、氟化乙烯基树脂(PVF)。
此处,在第1方式中,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优选将固有体积电阻率设定在1014Ω·cm以上。通过将固有体积电阻率设定在上述范围,能够稳定地固定载置记录介质P。
此外,本发明的绝缘层30的厚度,优选设定在10μm~500μm,绝缘层30的表面粗度,优选平均表面粗度Ra≤20μm。通过将绝缘层30的厚度及表面粗度设定在上述范围,能够得到优异的电荷保持性和耐久性。
导电层32,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例如柔软性金属构成,具体由不锈钢薄膜构成。
导电层32的厚度,优选设定在10μm~200μm。通过将导电层32的厚度设定在上述范围,能够使传送带得到优异的电荷保持性和耐久性。
传送带20的制作方法不特别限定,能够采用通过在金属的导电层上涂敷上述树脂形成的方法、用粘合剂等张贴树脂薄片的方法、或通过蒸镀在绝缘层的背面设置金属层(导电层)的方法等制作。
在传送带滚22、24上,按如上所述架设传送带20。传送带滚22、24中的至少一个,与未图示的驱动源连接,在记录时,按规定的速度旋转驱动。由此,在图中按顺时针旋转传送带20。
此外,传送带滚22接地。由此,将与传送带滚22连接的导电层32的电位保持在基准电位0V。
带电机构14,与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侧的面,即载置记录介质P的面相对地配置,具有scorotron带电器40和高压电源42。scorotron带电器40,配置在与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侧的面相对的位置上。此外,scorotron带电器40与高压电源42的负极侧的端子连接,高压电源42的正极侧的端子被接地。
带电机构14,通过控制与高压电源42连接的scorotron带电器40的栅极电极的电位,均匀地使记录介质P及/或传送带20的绝缘层32的表面带电到规定的电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负极的高电位)。此处,如上所述,将传送带的导电层32的电位保持在基准电位。由此,稳定使记录介质P及绝缘层30带电的电位。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带电机构采用scorotron带电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能够采用corotron带电器、固体充电器、放电针等多种带电机构。
排出喷头16,根据图像信号排出墨滴,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与带电机构相比,配置在与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下游侧(图1中右侧)的传送带20相对的位置上。
图2A模式表示排出喷头的简要构成的剖面,图2B表示图2A的IIB-IIB线向视图。如图2A所示,排出喷头16,具有喷头基板72、墨导向头74、形成排出口82的排出口基板76。在排出口基板76上,围住排出口82地配置排出电极78。
此外,喷头基板72和排出口基板76,以相互对峙的状态相隔规定间隔地配置。通过形成在喷头基板72和排出口基板76之间的空间,形成向各排出口82供墨的墨流露84。
排出喷头16,为了更高速地进行高密度的图像记录,具有二维状排列多个排出口82(喷嘴)的多道结构。图3模式表示在排出喷头16的排出喷头16上二维状排列多个排出口82的情况。另外,在图2A及图2B中,由于便于理解地表示喷墨头的构成,所以只表示多个排出口中的1个。
在本实施方式的排出喷头16上,能够自由地选择排出口82的个数或其物理的配置位置等。例如,不仅是图3所示的多道结构,而且也可以是只具有1列排出口列的结构。此外,也可以是具有与记录介质P的整个区域对应的排出口列的所谓(全)行式喷头,或者,也可以是向与喷嘴列的方向直交的方向扫描的所谓串行式喷头(穿梭式)。此外,本发明的喷墨头,也能够与单色或彩色的任何一记录装置对应。
另外,图3表示多道结构的一部分(3行3列)的排出口的排列,作为优选的方式,在墨流方向,相对于上游侧的列的排出口,在与墨流垂直的方向,按每个间距错开地配置下游侧的列的排出口82。如此,通过相对于上游侧的列的排出口,在与墨流方向垂直的方向,错开地配置下游侧的列的排出口,能够良好地向排出口供给墨。在本发明的喷墨头上,相对于上游侧的列的排出口,在与墨流方向垂直的方向,错开地配置下游侧的列的排出口的n行m列(n、m为正的整数)的排出口,也可以以向墨流方向,按固定的周期连续重复的方式构成,或各个排出口,也可以相对于位于上游侧的排出口,在与墨流垂直的一方向(在图3中,下方向或上方向)连续错开地配置。能够根据析像度或送入间距适宜设定排出口的个数或间距、重复周期等。
此外,在图3中,作为优选的方式,在墨流方向,相对于上游侧的列的排出口,在与墨流垂直的方向,错开地配置下游侧的列的排出口,但也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墨流方向,在同一直线上配置下游侧的列的排出口和上游侧的列的排出口。在此种情况下,优选,在与墨流垂直的方向,相对于位于邻近的行的各个排出口,墨流方向错开地配置各行的各个排出口。
在如此的排出喷头16中,采用在绝缘性的液体(载体液)中分散包括色材,并且具有带电的微粒子(以下,称为色材粒子)而成的墨Q。然后,对设在排出口基板76上的排出电极78外加驱动电压,在排出口82产生电场,利用静电力排出排出口82的墨。此外,通过根据图像数据,on/off(排出on/off)控制外加给排出电极78的驱动电压,根据图像数据,从排出口82排出墨滴,在记录介质P上记录图像。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图2A及图2B所示的本发明的排出喷头16的结构。
如图2A所示,排出喷头16的排出口基板76,具有绝缘基板86、保护电极80、排出电极78、绝缘层88。在绝缘基板86的图中上侧的面(与喷头基板72对峙的一侧的相反的面),依次叠层保护电极80和绝缘层88。此外,在绝缘基板86的图中下侧的面(与喷头基板72对峙的一侧的面)上,形成排出电极78。
此外,在排出口基板76上,贯通绝缘基板86地形成用于排出墨滴R的排出口82。排出口82,如图2B所示,是半圆形形成长方形的双方的短边侧的、在墨流方向细长的椭圆形开口(缝隙),具有墨流方向的长度L和与墨流直交的方向的长度D的纵横比(L/D)达到1以上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此,通过将排出口82设定为墨流方向的长度L和与墨流直交的方向的长度D的纵横比(L/D)达到1以上的开口(将墨流方向作为长边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形状、将墨流方向作为长边的长孔形状),容易在排出口82流动墨。即,能够提高供给排出口82的墨的粒子供给性,能够提高频率应答性,进一步防止堵塞。关于此点,与墨滴的排出的作用一同,在后面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细长的椭圆形开口形成排出口82,但也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从排出口82排出墨,墨流方向的长度L和与墨流直交的方向的长度D的纵横比达到1以上的形状,能够形成大致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棱形、平行四边形等任意的形状。例如,能够形成将墨流方向作为长边的矩形状、或以墨流方向作为长轴的椭圆形、或棱形。此外,也可以形成将墨流的上游侧作为上底、将下游侧作为下底,墨流方向的高度比下底长的台形状。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加长上游侧的边,也可以加长下游侧的边。此外,也可以形成在将墨流方向作为长边的长方形的两方的短边侧,连接直径比其长方形的短边大的圆的形状。此外,排出口82,相对于其中心,也可以是在上游侧和下游侧对称的形状,或非对称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将矩形状的排出口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形成半圆状,来形成排出口。
排出喷头16的墨导向头74,由具有规定厚度的陶瓷制平板构成,与各排出口82(排出部)对应地配置在喷头基板72上。墨导向头74,根据椭圆形的排出口8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加宽地形成。如上所述,墨导向头74,通过排出口82,其前端部分74a从排出口基板76的记录介质P侧的表面(绝缘层88的表面)向上方突出。
墨导向头74的前端部分74a,随着朝向记录介质P(传送带20)侧,逐渐细长地形成三角形(或台形)。墨导向头74,以前端部分74a的倾斜面与墨流方向交叉的方式配置。由此,由于流入排出口82的墨沿墨导向头74的前端部分74a的倾斜面,到达前端部分74a的顶点,所以能够稳定地在排出口82上形成墨的弯月面。
此外,通过在排出口82的长边方向加宽地形成墨导向头74,能够缩短与墨流直交的方向的宽度,能够减小对墨的流动的影响,并且能够稳定地形成后述的弯月面。
另外,墨导向头74的形状,只要能够使墨Q内的色材粒子通过排出口基板76的排出口82,浓缩在前端部分74a,不特别限制,例如,也可以不是随着前端部分74a朝向记录介质P而变细的形状,能够适宜变更。例如,也可以在墨导向74的中央部分,形成在图中上下方向通过毛细管现象,在前端部分74a集积墨的成为墨导向槽的切口。
此外,优选,在墨导向头74的最前端部上蒸镀金属。通过在墨导向头74的最前端部蒸上镀金属,实质上增大墨导向头74的前端部分74a的感应率。由此,容易产生强电场,从而能够提高墨的排出性。
如图2B所示,在绝缘基板86的下面(与喷头基板72相对的面)上,形成排出电极78。排出电极78,以围住矩形状的排出口82周围的方式,沿着排出口82周边,以切口墨流上游侧的一边的コ字状配置。通过将排出电极78形成部分切口墨流上游侧的形状,不形成妨碍色材粒子从墨流方向的上游侧向排出口的流入的电场,能够高效率地向排出口供给色材粒子。此外,通过在墨下游侧配置排出电极78,能够形成在排出口存留流入排出口的色材粒子的方向的电场。由此,通过将排出电极形成部分开口墨流方向的上游侧的形状,能够更加提高向排出口的粒子供给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能得到上述效果的角度考虑,以コ字状形成排出电极78,但只要是朝墨导向头地配置的电极,也可以是其它任何形状,例如,环状的圆形电极、椭圆形电极、分割圆形电极、平行电极、大致平行电极等,能够根据排出口82的形状,变更成多种形状。
如前所述,由于排除喷头16具有二维排列排出口82的多道结构,所以,如图3模式地所示,与各排出口82对应地二维配置排出电极78。
此外,排出电极78,在墨流路84露出,与沿墨流路84流动的墨Q接触。由此,能够大幅度提高墨滴的排出性。关于此点,后面与排出的作用一同详述。但是,排出电极78,也不一定必须在墨流路84露出,与墨接触。即,排出电极78也可以形成在排出口基板76的内部,也可以利用薄的绝缘层等覆盖排出电极78的露出面。
排出电极78,如图所示,与控制部92连接。控制部92,在墨的排出时及非排出时,能够控制外加给排出电极78的电压。
保护电极80,形成在绝缘基板86的表面上,保护电极80的表面被绝缘层88覆盖。图4模式表示保护电极80的平面结构。图4是图2A的IV-IV线向视图,模式表示多道结构的喷墨头的保护电极80的平面结构。如图4所示,保护电极80,是与金属板等各排出电极共通的片状的电极,在与形成在二维排列的各排出口82周围的排出电极78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开口部90。开口部90形成矩形状。保护电极80的开口部90的长度及宽度,比排出口的长度及宽度加大地形成。
保护电极80,遮蔽相邻的排出电极78间的电力线,能够抑制电场干扰,对保护电极80外加规定电压(包括接地形成的0V)。在图示例中,保护电极80被接地,规定为0V。
保护电极80,作为优选的方式,如图2A所示,形成在与排出电极78不同的层上,另外,整面被绝缘层88覆盖。
通过具有如此的绝缘层88,能够恰当地防止相邻的排出电极78间的电场干扰,同时还能够在排出电极78和保护电极80的之间,防止墨Q的色材粒子覆膜化,防止放电。
此处,保护电极80,需要以确保从排出电极78产生的电力线中的向对应的排出口82(以下,为了方便,称为“自通道”)作用的电力线,同时遮蔽设在其它排出口82(同样,称为“其它通道”)上的排出电极78的电力线及通向其它通道的电力线的方式设置。
在无保护电极80的情况下,在墨滴的排出时,从排出电极78的排出口侧的端部(以下称为排出电极的内边缘部)产生的电力线,集中在排出电极78的内侧,即被排出电极78的内边缘部围住的区域内,向自通道作用,产生墨滴排出所需的电场。另外,从与排出电极78的排出口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以下,称为排出电极的外边缘部)产生的电力线,由排出电极78的外边缘侧进一步向外部散射,影响其它通道,产生电场干扰。
考虑到以上问题,优选,保护电极80的矩形状的开口部90的宽度及长度,以不遮蔽通向自通道的电力线的方式,在以基板平面看时,大于自通道的排出电极78。即,优选,保护电极80的排出口82侧的端部,与自通道的排出电极78的内周边缘部相比,离开排出口82(后退)。
此外,为了高效率地遮蔽通向其它通道的电力线,优选,保护电极80的矩形状的开口部90的宽度及长度,在以基板平面看时,小于自通道的排出电极78的外周边缘部间的间隔。换言之,更优选,保护电极80的内边缘部,与自通道的排出电极78的内周边缘部相比,接近排出口82(前进)。根据本发明者的研究,该接近量,优选在5μm以上,更优选在10μm以上。
通过具有上述构成,除充分确保来自排出口82的排出稳定性外,还能够适当抑制起因于邻接的通道间的电场干涉的墨落点位置的偏差等,能够稳定地进行高画质的图像记录。
也可以以将保护电极80的开口部90形成与通过排出电极78的内边缘部或外边缘部形成的形状大致相似的形状,保护电极80的内边缘部与自通道的排出电极78的内周边缘部相比,离开排出口82(后退),与自通道的排出电极78的外周边缘部相比接近排出口82(前进)的方式,设置保护电极80(即,也可以形成保护电极80的开口部90)。
此外,在以上的例中,将保护电极80规定为片状电极,但也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在各排出口遮蔽其它通道的电力线,也可以是其它任何形状或结构。例如,保护电极80,也可以在各排出口的之间以网状设置。此外,在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排出口中,例如,在行方向和列方向邻接的排出口的间隔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以不产生电场干扰的程度充分分离的排出口的之间不设置保护电极,只在接近的排出口的之间设置保护电极。
在如此的情况下,只要相对于自通道的排出电极78,以保护电极80的内边缘部,与排出电极78的内边缘部相比离开排出口82,比排出电极78的外边缘部接近排出口82的方式,形成保护电极80就可以。
此处,将保护电极80的开口部90的形状形成与大致排出口82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但也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遮蔽邻接的排出电极78间的电力线,防止电场干涉,可以形成任意的形状。例如,能够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正方形、棱形等形状。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排出喷头,作为优选的方式,在喷头基板72上设置向排出口82诱导墨的墨诱导堰94。以下,说明墨诱导堰94。
图5A是表示图2A所示的排出喷头16上的排出部附近的构成的局部剖面立体图。在该图中,为了明示墨诱导堰94的结构,表示在墨导向头74的大致中央的位置,沿墨流方向切断排出口基板76。
墨诱导堰94,在喷头基板72的墨流路84侧的面上,即在墨流路84的底面上,位于配置在与排出口82对应的位置上的墨导向头74的墨流方向的上游侧及下游侧,具有以相对于墨流方向,从与排出口82对应的位置的附近,朝与排出口82的中心对应的位置,逐渐接近排出口基板76的方式倾斜的面。即,墨诱导堰94,具有沿墨流方向朝排出口82倾斜的形状。
此外,墨诱导堰94,形成在与墨流直交的方向,具有与排出口82大致相同的宽度,具有从底面垂设的壁面的形状。此外,墨诱导堰94,以不堵塞排出口82,确保墨Q的流路的方式,从排出口基板76的墨流路84侧的面,即从墨流路84的上面,相隔规定间隔地设置。如此的墨诱导堰94,分别设在各自的排出部上。
如此,通过在墨流路84的底面上,设置沿墨流方向朝排出口82倾斜的墨诱导堰94,形成朝排出口82的墨流将墨Q诱导到排出口82的墨流路84侧的开口部。因此,能够使墨恰当地流入到排出口82的内部,能够更加提高墨的粒子供给性。并且能够更加确实防止堵塞。
墨诱导堰94的墨流方向的长度I,只要能够以在不干涉相邻的排出部的范围内,恰当地向排出口82诱导墨Q的方式适宜设定就可以,但是,如图5B所示,优选,相对于墨诱导堰94的最高部的高度h,规定在3倍以上(1/h≥3),更优选规定在8倍以上(1/h≥8)。
墨诱导堰94的与墨流方向直交的方向的宽度,优选与排出口82相等,或稍微宽。此外,墨诱导堰94的宽度,如图示例所示,不局限于均匀的宽度,也可以是宽度逐渐减小的,或逐渐增大的。此外,其壁面也不局限于垂直面,也可以是倾斜面等。
墨诱导堰94的倾斜面(墨诱导面),只要形成适合向排出口82诱导墨Q的形状就可以,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倾斜角的斜面,或是变化倾斜角的面或弯曲面。此外,其表面也不局限于平滑面,也可以朝墨流方向或排出口82的中心部放射状形成1条以上的垄或槽等。
此外,与墨诱导堰94的上部的墨导向头74的接触部附近,如图示例所示,也可以形成无台阶地平滑连接的形状。
在图示例中,形成墨诱导堰94配置在墨导向头74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的方式,但也可以形成在排出口82的上游侧及下游侧设置具有斜面的台形状的墨诱导堰94,在其上部立设墨导向头74的方式,或一体地形成墨导向头74及墨诱导堰94。如此,墨诱导堰94,也可以与墨导向头74分别地或一体地形成,安装在喷头基板72上,或通过利用以往公知的掘削机构切削出喷头基板72而形成。
另外,墨诱导堰94,只要设在排出口82的上游侧就可以,但如图示例所示,也可以设在排出口82的下游侧,优选以墨滴R的排出方向的高度随着远离排出口82而降低的方式设置墨诱导堰94。由此,由于通过上游侧的墨诱导堰94朝排出口82诱导的墨Q顺利地流向下游侧,所以墨Q不形成散流,能够保持墨流的稳定,能够保持排出稳定性。
此外,在图5A的例中,墨诱导堰94配置在喷头基板72的上侧的面上,但也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喷头基板72上设置墨流槽,在墨流槽的内部设置墨诱导堰。
例如,沿着墨流方向设置通过与排出口82对应的位置的规定深度的墨流槽,在与排出口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沿着墨流朝排出口82倾斜的面的墨诱导堰。如此,通过设置墨流槽,能够有选择地在墨流槽内流动更多的沿墨流路流动的墨Q,通过设置墨诱导堰,能够正好使墨Q向排出口82的内部流入,能够提高墨向墨导向头前端部分74a的供给性。
在采用具有如上所述的色材粒子的墨Q的静电式的喷墨中,不像以往的喷墨方式那样,向墨整体作用力,使墨向记录介质飞翔,而主要是向分散在载体液中的固形成分的色材粒子作用力,使墨飞翔。以下,说明排出喷头16上的墨滴R的排出作用。
如图2A所示,在排出喷头16上,通过包括未图示的泵等的墨循环机构,沿着墨流路84的内部,向箭头方向(图中从左向右)循环包含与记录时外加给排出电极78的电压同极性的,例如带正(+)电的色材粒子的墨Q。
另外,在记录时,记录介质P,如上所述,通过带电机构带电到与色材粒子相反极性即负的高电压(作为一例,-2.2kV),被以带电偏压的状态静电吸附在传送带20上。
在此状态下,相对移动记录介质P(传送带20)和排出喷头16,同时以根据供给的图像数据,控制部92进行控制,向排出电极78外加脉冲电压(以下,称为驱动电压)。然后,通过利用驱动电压的外加on/off,on/off控制排出,根据图像数据,排出墨滴R,在记录介质P上记录图像。
此处,在不向排出电极78外加驱动电压的状态(或者,外加电压为低电压的状态)下,即向传送带20(或传送带20及排出电压78)只外加偏压的状态下,对墨Q,作用在传送带20和墨Q的色材粒子(电荷粒子)的电荷的之间作用的库仑引力、色材粒子间的库仑反弹力、载体液的粘性、表面张力、感应分级力等。然后连成这些力,移动色材粒子或载体液,如图2A概念地所示,墨Q形成从排出口82稍微升高的弯月面状,取得平衡。
此外,通过从排出电极78发生的电场,在排出口82凝聚色材粒子。然后,通过上述的库仑引力等,该色材粒子向通过所谓的电泳带电偏压的记录介质P移动。因此,在形成在排出口82上的弯月面,形成浓缩墨Q的状态。
从该状态,对排出电极78外加驱动电压。由此,在偏压上重叠驱动电压,在前面的连成中,还引起通过该驱动电压的重叠连成的运动。然后,利用通过向排出电压78外加驱动电压发生的电场,对色材粒子及载体液作用静电力。根据该静电力向偏压(传送带20)侧,即记录介质P侧拉伸色材粒子及载体液,形成在排出口上的弯月面朝上方生长,在排出口82的上方形成大致圆锥状的墨液柱即泰勒锥体。此外,与前面同样,色材粒子,通过电泳及来自排出电极的电场,向弯月面移动,浓缩弯月面的墨Q,形成具有多个色材粒子的大致均匀的高浓度状态。
在向排出电极78的驱动电压的外加开始后,如果再经过有限的时间,通过色材粒子的移动等,在电场强度高的弯月面的前端部分,主要作用于色材粒子的力(库仑力等)和载体液的表面张力的平衡崩溃,弯月面急剧延伸,形成称为引线的直径几μm~几十μm范围的细长的墨液柱。
如果再经过有限的时间,引线生长,因该引线的生长、瑞利/韦伯不稳定性发生的振动、弯月面内的色材粒子的分布不均匀、作用于弯月面的静电场的分布不均匀等的相互作用,引线断线。然后,该断线的引线,形成墨滴R,被排出,朝记录介质飞翔,并且也被偏压拉伸,落在记录介质P上。另外,色材粒子向弯月面(引线)的移动,在驱动电压的外加中连续发生。因此,通过调整外加驱动电压的时间,能够调整单位像素的墨液滴的排出量。
此外,在结束外加驱动电压(排出off)时,返回到只外加偏压的先前的弯月面的状态。
此处,如图2A及图2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的排出口,具有朝墨流方向细长的缝状的长孔形状。如此,通过将排出口82形成细长的缝状的长孔形状,即形成墨流方向的长度和与墨流直交方向的长度的纵横比在1以上的形状,墨容易向排出口内部流动,提高墨向排出口82的粒子供给性。由此,能够提高墨向墨导向头前端74a的粒子供给性。因而,能够改进图像记录时的排出频率,即使高速连续地描绘点,也能够稳定地描绘所要求的尺寸的点。另外,通过将排出口的纵横比规定在1以上,墨的流动顺畅,能够防止在排出口的堵塞,通过将纵横比规定在1.5以上,能够更加提高向墨导向头的墨供给性,在形成连续的大点的时候,还能够更稳定地形成点,能够用更高频率的描绘频率进行描绘。
作为排出频率,如果考虑到图像的输出时间,能够按5kHz、优选10kHz、更优选15kHz描绘。
此处,如上所述,通过将排出口82形成墨流方向的长度和与墨流直交方向的长度的纵横比在1以上的形状,能够更佳地得到上述效果,但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不局限于此,通过将排出口的开口形状规定在开口的长径和短径的纵横比在1以上,墨的流动也顺畅,也能够防止在排出口的堵塞。
此外,在图2A及图2B所示的排出喷头16中,排出电极78在墨流路84露出。即,排出电极78,在墨流路84上,与墨Q接触。
如此,在墨流路84中,如果向与墨Q接触的排出电极78外加驱动电压(排出on),供给排出电极78的电荷的一部分就被注入到墨Q内,从而提高位于排出口82和排出电极78的之间的墨Q的导电率。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排出喷头16中,墨Q,在向排出电极78外加驱动电压时(排出on时),形成容易排出墨滴R的状态(提高排出性)。
另外,在非排出时,即在不外加驱动电压时,通过向コ字状的排出电极78外加与色材粒子同极性的电压,即使在非排出时也能够向墨注入电荷,能够进一步提高墨的导电率,能够利用由排出电极78形成的静电力,通过排出口82,确实挤推从上游流走的墨中浮游的带电的色材粒子。
下面,说明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排出喷头16的墨。
墨Q,通过在载体液中分散色材粒子而获得。优选,载体液是具有高电阻率(109Ω·cm以上、优选1010Ω·cm以上)的感应性的液体(非水溶液)。如果载体液的电阻率低,通过外加给排出电极的驱动电压,载体液本身接受电荷注入,从而带电,引起色材粒子的浓缩。此外,电阻率低的载体液,由于还有在相邻的排出电极间产生电导通的顾虑,所以不适宜采用。
用作载体液的感应性液体的比感应率,优选5以下,更优选4以下,最优选3.5以下。通过规定在如此的比感应率的范围,能够有效地向载体液中的色材粒子作用电场,容易引起移动。
另外,如此的载体液的固有电阻的上限值最好在1016Ω·cm左右,比感应率的下限值最好在1.9左右。载体液的电阻优选在上述范围的理由,是因为如果电阻低,低电场下的墨的排出就变差,比感应率优选在上述范围的理由,是因为如果感应率高,就通过溶剂的分级缓和电场,由此形成的点的颜色变浅,或产生渗透。
作为用作载体液的感应性液体,优选,具有直链状或分支状的脂肪族碳氢化合物、脂环式碳氢化合物、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及这些碳氢化合物的卤置换体。能够单独或混合采用,例如,己烷、庚烷、辛烷、异辛烷、癸烷、异癸烷、、萘烷、壬烷、十二烷、异十二烷、环己烷、环辛烷、环癸烷、苯、甲苯、莱、异序元素C、异序元素E、异序元素G、异序元素H、异序元素L、异序元素M(异序元素:エクソン社的商品名)、薄壳溶胶70、薄壳溶胶71(薄壳溶胶:薄壳溶胶社的商品名)、アムスコOMS、アムスコ460溶剂(アムスコ:スピリツツ社的商品名)、硅油(例如,信越硅社制KF-96L)等。
分散在如此的载体液中的色材粒子,也可以作为色材粒子在载体液中分散色材本身,但优选,含有用于提高定影性的分散树脂粒子。在含有分散树脂粒子的时候,用分散树脂粒子的树脂材料的树脂材料覆盖颜料等,形成树脂覆盖粒子的方法等采用一般方法,颜料等着色分散树脂粒子,形成着色粒子的方法等采用一般方法。
作为色材,只要是以往用于喷墨用墨组成物、印刷用(油性)墨组成物或静电照片用液体显影剂的颜料及染料,哪种都可以使用。
作为用作色材的颜料,不管无机颜料、有机颜料,都能够采用在印刷的技术领域所用的颜料,不特别限定,具体能够采用,例如碳黑、镉红、钼红、铬黄、镉黄、钛黄、氧化铬、维利迪安颜料、钴绿、群青蓝、铁蓝、钴蓝、偶氮系颜料、酞青系颜料、喹(口+丫)酮系颜料、异吲哚满1-1酮系颜料、二噁嗪、士林系颜料、苝系颜料、无苝系颜料、硫靛蓝系颜料、奎诺酞酮系颜料、金属络合物颜料、等以往公知的颜料。
作为用作色材的染料,优选,采用偶氮染料、金属络盐染料、萘酚染料、蒽醌染料、靛蓝染料、阳碳染料、醌亚胺染料、(口+占)吨染料、苯胺染料、喹啉染料、硝基染料、亚硝基染料、苯醌染料、萘醌染料、酞花青染料、金属酞花青染料染料、等油溶性染料。
此外,作为分散树脂粒子,可列举,例如松香类、松香变性酚醛树脂、醇酸树脂、(甲基)丙烯系聚合物、聚氨酯、聚酯、聚酰胺、聚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聚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的缩醛变形物、聚碳酸酯等。
在上述中,从容易形成粒子的观点考虑,优选重量平均分子量在2000~10000的范围内,并且多分散度(重量平均分子量/数平均分子量)在1.0~5.0的范围内的聚合物。另外,从易于所述定影的观点考虑,优选软化点、玻璃转变点或熔点中的任何一个在40℃~120℃的范围内的聚合物。
在墨Q中,优选,色材粒子的含量(色材粒子或分散树脂粒子的合计含量),相对于墨整体在0.5~30重量%的范围,更优选在1.5~25重量%、最优选在3~20重量%的范围。如果色材粒子的含量小,因为容易产生印刷图像浓度不足,或难得到墨Q和记录介质P表面的亲和性,不易得到强固的图像等问题,相反,如果含量增大,因为产生难得到均匀的分散液,或容易在喷墨头等中产生墨Q的堵塞,难得到稳定的墨排出等问题。
此外,分散在载体液中的色材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0.1~5μm、更优选0.2~1.5μm、最优选0.4~1.0μm。该粒径利用CAPA-500(堀场制作所(株)制商品名)求出。
在将色材粒子分散在载体液中后(根据需要,使用分散剂),通过在载体液中添加电荷控制剂,使色材粒子带电,在载体液中分散带电的色材粒子,形成墨Q。另外,在分散色材粒子时,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分散剂。
电荷控制剂,作为一例,能够利用在电子照片液体显像所用的各种电荷控制剂。此外,也可以利用在“电子照像技术的基础与应用”497~505页(コロナ社,1988年刊)、原崎勇次“电子写真”16(No.2),44页(1977年)等中所记载的各种电荷控制剂。
另外,色材粒子,只要是与外加给排出电极的驱动电压同极性,可以是正电荷及负电荷中的任何一种。
此外,色材粒子的电荷量,优选5~200μC/g、更优选10~150μC/g、最优选15~100μC/g的范围。
此外,由于也有时通过添加电荷控制剂变化感应性溶剂的电阻,因此优选将按以下定义的分配率P规定在50%以上、更优选规定在60%以上、最优选规定在70%以上。
P=100×(σ1-σ2)/σ1
此处,σ1是墨Q的电导率,σ2是在离心分离器上分离墨Q后的澄清墨的电导率。电导率,是使用LCR计(安藤电气(株)社制AG-4311)及液体用电极(川口电机制作所(株)社制LP-05型),以外加电压5V、频率1kHz的条件进行测定的值。
此外,离心分离,使用小型高速冷却离心机(トミ-精工(株)社制SRX-201),在旋转速度14500rpm、温度23℃的条件下进行30分钟。
通过采用以上的墨Q,容易引起电荷粒子的移动,容易浓缩。
墨Q的电导率,优选100~3000pS/cm、更优选150~2500pS/cm、最优选200~2000pS/cm。通过规定为以上的电导率的范围,外加给排出电极的电压不非常高,不会有在相邻的排出电极间产生电导通的顾虑。
此外,墨Q的表面张力,优选15~50mN/m的范围,更优选15.5~45mN/m、最优选16~40mN/m的范围。通过将表面张力规定在该范围,外加给排出电极的电压不非常高,不会向喷头周围泄漏、扩展、污染墨。
另外,墨Q的粘度优选0.5~5mP·sec,更优选0.6~3.0mP·sec、最优选0.7~2.0mp·sec。
如此的墨Q,作为一例,能够通过在载体液中分散色材粒子,进行粒子化,并且通过在分散剂中添加电荷调整剂,在色材粒子上产生电荷进行调制。作为具体的方法,列举以下的方法。
(1)在预先混合(搅拌)色材或分散树脂粒子后,根据需要采用分散剂分散在载体液内,添加电荷调整剂的方法;
(2)在载体液中同时添加、分散色材,或分散树脂粒子及分散剂,添加电荷调整剂的方法。
(3)在载体液中同时添加、分散色材及电荷调整剂、或分散树脂粒子及分散剂的方法。
在静电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中,通常,利用传送带20传送记录介质P,接着如上所述通过根据图像信号,从排出喷头16排出墨,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但是,在如此的静电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存在通过排出喷头的排出履历,变化排出特性,墨滴的排出不稳定,不能形成高画质的图像,即在墨滴的排出中具有排出频率依赖性的问题。
本发明者,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上述排出特性(频率依赖性、排出频率依赖性)起因于排出部的润湿状态,尤其墨导向头的润湿状态,排出频次低即排出频率低(排出的时间间隔大)的情况下,是排出部,尤其是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干燥的原因。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为了防止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等排出部干燥,在向传送到记录介质P与排出喷头相对的位置上的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之前,在排出喷头的排出部上形成强电场,作为以用墨润湿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的方式作用的强电场发生机构,设置强电场形成机构18,用于向排出喷头16的排出部施加比记录介质P及绝缘层30强的电场强度。
以下,详细说明强电场形成机构18。
如图1所示,强电场形成机构18,与传送带20上的记录介质P的定着位置相比,配置在传送方向上游侧,由具有比记录介质P及绝缘层30高的带电性的部件构成。此处,作为强电场形成机构18,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例如聚酰亚胺或氟树脂构成。另外,作为氟树脂,可举例四氟化乙烯树脂(PTFE)、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乙烯·全氟烷氧基共聚合树脂(PFA)、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丙烯共聚合树脂(FEP)、四氟化乙烯·乙烯共聚合树脂(ETFE)、三氟化氯乙烯树脂(PCTFE)、三氟化氯乙烯·乙烯共聚合树脂(ECTFE)、氟化乙烯叉树脂(PVDF)、氟化乙烯基树脂(PVF)。
此处,强电场形成机构18,优选固有体积电阻率高于绝缘层30,优选将固有体积电阻率设定在1015Ω·cm以上。通过将固有体积电阻率设定在上述范围,电位保持性高,能够使其带电到非常高的电位。
强电场形成机构18,与传送机构12的移动一同移动,在通过与带电机构14相对的位置时,通过带电机构14被带电到规定电位。强电场形成机构18,由于具有比记录介质P及绝缘层30的电位高的电位,所以能够带电到比记录介质P及绝缘层30高的电位。
通过带电机构14带电到高电位的强电场形成机构18,在对记录介质P进行记录之前,被传送到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通过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如果强电场形成机构18被传送到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就在排出喷头16和强电场形成机构18的之间形成比传送带20通过时及记录介质P与排出喷头16相对时强的电场。通过在排出喷头16和强电场形成机构18的之间形成强电场,排出喷头16的排出口82的墨,就被拉近到强电场形成机构18侧即传送带20侧,墨移动到排出喷头16的墨导向头74的前端部分74a,形成墨润湿墨导向头74的前端部分74a的状态。
如此,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强电场形成机构带电到高的电位,在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之前,通过与排出喷头相对的位置,能够在对记录介质P进行记录之前,形成用墨润湿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的状态。由此,不管排出履历、排出间隔如何,记录时的排出喷头的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排出部)的润湿状态也能够固定,能够以固定的排出特性排出墨滴。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描绘的稳定性,能够稳定地在记录介质上形成高画质的图像。此外,不进行排出喷头的控制,也能够使排出特性固定。由此,能够通过简便的运转控制墨滴的排出,能够降低装置成本。
此外,由于在有长时间不排出墨滴的排出部的情况下,每当强电场形成机构通过时,都形成润湿全部排出部的状态,所以能够防止因长时间不排出墨滴而发生的排出口堵塞等。
此处,在强电场形成机构18通过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时,即使从排出喷头16排出墨滴,由于也不影响记录在记录介质P上的图像,因此也可以使强电场形成机构18带电到形成排出墨滴的电场的电位。此外,通过在强电场形成机构18的通过时从排出喷头16排出墨滴,能够确实润湿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
此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传送传送带20上的强电场形成机构18,使其通过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但本发明也不局限于此,只要在向可记录图像的位置相对移动记录介质P及排出喷头16的刚好之前,在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通过强电场形成机构18对排出部施加强的电场强度就可以,也可以移动排出喷头16,也可以单独移动强电场形成机构18。
图6A~图6D,是分别模式地表示强电场形成机构18的配置例的立体图。
强电场形成机构18,优选比排出喷头的宽度长地,形成与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直交的方向的宽度。即,在是本实施方式的行式喷头的情况下,如图6A所示,优选以与传送带20的宽度方向即与传送方向直交的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设定强电场形成机构18。
此时,通过以比与排出喷头的传送方向直交的方向的宽度宽的宽度,设定与强电场形成机构18的传送方向直交的方向的宽度,在不移动排出喷头的情况下,只通过利用传送带移动强电场形成机构,就能够在排出喷头的整个排出部产生强电场,形成用墨润湿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排出部)的状态。
此外,如上所述,在排出喷头是串行式喷头的情况下,如图6B所示,通过在传送带20上,设置至少排出喷头的宽度以上的宽度的强电场形成机构18,能够得到本发明的效果。
另外,在是串行式喷头的情况下,也不局限于上述方式,如图6C所示,也可以向与传送带20的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直交的方向的端部的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延伸设置强电场形成机构18。
如此,通过设置强电场形成机构18,在使排出喷头16向与记录介质P直交的方向扫描,在记录介质P上记录图像时,通过使排出喷头16扫描到与强电场形成机构18相对的位置,在向记录介质P上记录图像时,也能够在向可记录图像的位置相对移动记录介质P及排出喷头16的刚好之前,在排出喷头16的排出部形成强电场,能够固定排出部的排出特性。由此,能够更加提高描绘稳定性。
此处,本发明,至少在向记录介质P进行记录之前,只要在排出喷头16的整个排出部形成强电场就可以,使排出喷头16向与强电场形成机构18相对的位置移动,在排出部16的排出部产生强电场的次数、频率,不特别限定,可以在每当使排出喷头16扫描时,使其向与强电场形成机构18相对的位置移动,也可以在每当按规定次数使排出喷头16扫描时,使其向与强电场形成机构18相对的位置移动。
此外,强电场形成机构18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能够形成与记录介质P大致相同的长度、传送带20全周等上的任意长度。
另外,在图6C所示的例中,只设在与传送带20的传送方向直交的方向的一方的端部,但如图6D所示,也可以设在与传送带20的传送方向直交的方向的双方的端部。
此外,只要能够形成在记录前用墨润湿排出喷头的排出部,尤其是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的状态,强电场形成机构的通过时间不特别限定,只要至少在记录前,使强电场形成机构瞬间通过与排出喷头相对的位置就可以。
此处,通过将强电场形成机构通过的时间规定为瞬间即短时间,即使在将强电场形成机构带电到排出墨滴的电位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墨滴的排出控制在最小限,能够抑制墨的消耗。
图7A~图7F是模式表示强电场形成机构18的配置例的剖面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A所示,在传送带20上载置强电场形成机构18,但也不局限于此,如图7B~图7F所示,也可以将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的一部分作为强电场形成机构18,即也可以将强电场形成机构18和绝缘层30形成一体型。
例如,如图7B所示,也可以以强电场形成机构18的排出喷头侧的面与绝缘层30的表面为同一平面,与排出喷头16的相反侧的面与未图示的导电层相接的方式,设置强电场形成机构18,此外,如图7C所示,也可以以强电场形成机构18的排出喷头16侧的面与绝缘层30的表面为同一平面,与排出喷头16的相反侧的面与绝缘层30相接的方式,设置强电场形成机构18,此外,如图7D所示,也可以以强电场形成机构18的排出喷头侧的面比绝缘层30的表面低,即强电场形成机构18在导电层32侧形成凹状的方式,凹设强电场形成机构18。
如此,通过以强电场形成机构18的表面与传送带20的表面的高度相同,或低于传送带20的表面的方式,设置强电场形成机构18,能够防止附着在强电场形成机构18上的异物等与排出喷头16接触,防止喷头损坏。
此外,即使在将强电场形成机构18和绝缘层形成一体型的情况下,与图7A同样,如图7E所示,也可以以强电场形成机构18的排出喷头16侧的面,相对于导电层(未图示)的表面,在排出喷头16侧形成凸状,排出喷头16的相反侧的面与绝缘层30相接的方式,设置强电场形成机构18,此外,如图7F所示,也可以以强电场形成机构18的排出喷头16侧的面,相对于绝缘层30的表面,在排出喷头16侧形成凸状,排出喷头16的相反侧的面与绝缘层30相接的方式,设置强电场形成机构18。即,也可以将强电场形成机构18形成相对于绝缘层30的表面在排出喷头16侧具有凸的形状的凸部。
此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强电场形成机构,采用与传送带的绝缘层相比绝缘性高的部件,但本发明也不局限于此,作为强电场形成机构18,即使在采用与用于绝缘层30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或采用固有体积电阻比绝缘层30多少低的部件的情况下,例如,如图7A、图7E及图7F所示,通过将强电场形成机构18形成相对于传送带20(绝缘层30)的表面在排出喷头16侧为凸状的形状,使其通过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时的排出喷头16和强电场形成机构18的间隙变窄,能够在排出部形成比传送带20的通过时及记录介质P与排出喷头16相对时强的电场。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电机构,在不控制外加给强电场形成机构的电压的情况下,以固定的栅极电压,外加到与记录介质相同的电压。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控制带电机构,利用带电机构对强电场形成机构外加更高的电压,使强电场形成机构带电到更高的电位。如此,通过设置控制部,使强电场形成机构带电到更高的电位,在通过与排出喷头相对的位置时,能够形成更强的电场。由此,能够形成确实润湿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的状态,能够进行更稳定的图像记录。
此外,在不控制通过带电机构外加的电压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设置控制部,所以能够简化构成。
以下,说明记录装置10的工作。
在记录装置10上,在记录图像时,从未图示的供纸托盘,向传送带20供给记录介质P。此处,记录介质P载置在,在传送方向的上游侧配置在强电场形成机构18上的位置上。
将记录介质P载置在规定位置上的传送带20,通过传送带滚22、24,向规定方向移动。与该传送带20的移动同步地,也向规定方向传送设在传送带20上的强电场形成机构18及载置在传送带20上的记录介质P。
传送带20传送的强电场形成机构18及记录介质P,按强电场形成机构18、记录介质P的顺序,通过与带电机构14相对的位置。
通过与带电机构14相对的位置的强电场形成机构18及记录介质P,被分别带电到规定电压。此处,强电场形成机构18,带电到比记录介质P及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高的电位,记录介质P被传送带20静电吸附。
通过带电机构14带电的强电场形成机构18及记录介质P,以强电场形成机构18、记录介质P的顺序,通过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
如果强电场形成机构18通过相对的位置,就在排出喷头16的排出部周围,形成比传送带20通过时及记录介质P通过时高的电场。由此,排出喷头16的整个墨导向头74的前端部分74a,形成被墨润湿的状态。
然后,将记录介质P传送到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与传送带20的移动一同,按规定的固定速度传送,接着通过排出喷头16,在记录介质P的表面上,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P,通过未图示的定影装置定影图像,将图像定影后的记录介质,排到未图示的排出托盘内。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形成绝缘层30和导电层32的2层结构,使导电层32与接地的传送带滚22接触,将导电层32的电位保持在基准电位0V的构成的传送带20,但也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8所示,通过利用绝缘部件构成传送带60,在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的传送带60的内侧,即传送带滚22、24侧,与传送带60相接地配置平板状的导电性台板62,并使导电性台板62接地,也可以将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部分的传送带60的内侧保持在基准电位0V。
用如此的传送带60,通过在传送带60的记录介质的定着位置的传送方向上游侧设置强电场形成机构18,也能够得到上述本发明的效果。
传送带60,能够用与上述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相同的材料,例如聚酰亚胺或氟树脂构成。另外,作为氟树脂,可举例四氟化乙烯树脂(PTFE)、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乙烯·全氟烷氧基共聚合树脂(PFA)、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丙烯共聚合树脂(FEP)、四氟化乙烯·乙烯共聚合树脂(ETFE)、三氟化氯乙烯树脂(PCTFE)、三氟化氯乙烯·乙烯共聚合树脂(ECTFE)、氟化乙烯叉树脂(PVDF)、氟化乙烯基树脂(PVF)。
此处,如图8所示,在只由绝缘部件形成传送带60的情况下,通过将表面粗度Ra规定在5μm以下,优选规定在2μm以下,能够均匀地吸附传送记录介质P。此外,通过将传送带60的厚度规定在10~500μm、优选规定在50~300μm,能够得到良好的耐久性和传送适宜性。此外,通过将传送带60的拉伸强度规定在100kg/cm2以上,优选120kg/cm2以上,能够得到高的传送精度及高的耐久性。此外,通过将传送带60的体积电阻率规定在1014Ω·cm以上,优选1015Ω·cm以上,能够确保良好的电荷(带电电位)保持性。此外,通过将传送带的吸水率(根据ASTMD570)规定在5%以下,优选2%以下,能够使与湿度变动相对的传送精度稳定化。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记录介质P外加规定电压,使其带电,形成偏压,但本发明也不局限于此,通过对传送带的导电层或导电性台板外加规定电压,也可以形成偏压。
下面,参照图9A及图9B,说明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静电式喷墨记录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一例简要整体构成的主视示意图,图9B是表示图9A所示实施例的喷头单元及传送系的立体图。
上述图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以下作为喷墨记录装置100)100,是在记录介质P上进行单面4色印刷的装置,作为记录介质P的传送机构,具有一对传送带滚102、导向104、滚106a、106b、106c、传送带108、传送带位置检测机构109、带电机构110、除电机构112、剥离机构114、定影·传送机构116及导向118,作为图像形成机构,具有喷头单元120、墨循环系122、喷头驱动器124、记录介质位置检测机构126及记录位置控制机构128,此外,作为溶剂回收机构,具有排出风扇130及溶剂回收装置132,具备内包上述构成要素的筐体101。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的部分即强电场形成机构18,设在传送带108上。
首先,说明喷墨打印机100上的记录介质P的传送机构。
一对传送带滚102,与设在筐体101的侧面上的送入口101a邻接地设置,由从未图示的储料器,将记录介质P送入设在筐体101内的传送带108(支撑在滚106a上的部分)的一对滚构成。导向104设在一对传送带滚102和支撑传送带108的滚106a的之间,向传送带108导向记录介质P。
在一对传送带滚102的附近,虽未图示,但优选设置用于除去附着在记录介质P上的尘埃或纸末等异物。作为异物除去机构,只要使用由公知的吸引除去、吹飞除去、静电除去等非接触法,或利用电刷、滚等的接触法构成的一种或组合多种使用就可以。此外,用微粘接滚构成一对传送带滚102,并且设置一对传送带滚102的吸尘器,在由一对传送带滚102输入记录介质P时,也可以进行尘埃·纸末等异物的除去。
滚106a、106b、106c,是架设传送带108并使其移动的滚,滚106a、106b、106c中的至少1个,与未图示的驱动源连结。
传送带108,具有在通过从喷头单元120的排出喷头120a排出的墨形成图像时,作为保持记录介质P的台板的功能,用于移动记录介质P,同时在形成图像后,将其传送到定影·传送机构116。因此,作为传送带108,采用由尺寸稳定性优异、具有耐久性的材料形成的无接头传送带。
在图示的本实施例中,由于记录介质P通过静电吸附保持在传送带108上,因此传送带108,形成保持记录介质P的一侧(表面)具有绝缘性,与滚106a、106b、106c接触的一侧(背面)具有导电性的构成。具体是,传送带108,是在金属带的表面侧进行了氟树脂涂敷的带。此外,在图示例中,滚106a作为导电性滚,传送带108的背面(金属面)经由滚106a接地。
此外,强电场形成机构18,与记录介质P的定着位置相比,配置在成为传送方向上游侧的部分上。
另外,传送带108,优选利用公知的方法抑制蛇行。作为蛇行抑制方法,例如,以滚106c作为张力滚,根据传送带位置检测机构109的输出,即通过传送带108的宽度方向的检测位置,相对于滚106a及滚106b的轴倾斜滚106c的轴,在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变化张力,抑制蛇行的方法等。此外,通过将滚106a、106b、106c形成锥形或凸形、或者其它形状,也可以抑制蛇行。
此处,传送带位置检测机构109,如上所述,是为了抑制传送带的蛇行,同时将图像记录时的记录介质P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控制在规定位置,而检测传送带108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的机构,采用光电传感器等公知的检测机构。
带电机构110,如上所述,相对于喷头单元120(的排出喷头120a)的规定的偏压,同时为了利用静电力吸附保持在传送带108上,使记录介质P带电到规定的电位,另外使强电场形成机构18带电到规定电位。
在本实施例中,带电机构110,具有使记录介质P带电的scorotron带电器110a、与scorotron带电器110a连接的负极的高压电源110b。记录介质P,通过与负极的高压电源110b连接的scorotron带电器110a,带电到负极的高电压,静电吸附在传送带108的绝缘层上。
此外,作为带电机构,如上所述,不局限于scorotron带电器110a,也能够采用corotron带电器、固体充电器、放电针等多种带电机构或方法。此外,如后面详细叙述,也可以将带电机构形成,以滚106a、106b、106c中的至少1个作为导电性滚,或在向记录介质P上记录的位置上,在传送带108的表面侧(记录介质P的相反侧)配置导电性台板,将该导电性滚或导电性台板连接在负极的高压电源上的构成,或形成以传送带108作为绝缘性带,导电性滚接地,将导电性台板连接在负极的高压电源上的构成。
带电机构110,在通过静电力记录介质P以无上浮的状态静电吸附在传送带108上后,一边驱动传送带108,一边使记录介质P均匀带电。使记录介质P均匀带电时的传送带108的传送速度,只要在能够稳定带电的范围就可以,也可以与图像记录时的传送速度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此外,通过多次旋转记录介质P,使带电机构多次对同一记录介质P作用多次,也可以进行均匀带电。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用带电机构110进行记录介质P的静电吸附及带电,但也可以另外设置。通过带电机构110带电的记录介质P及强电场形成机构18,通过传送带108传送到后述的喷头单元120的位置。如上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18,配置在记录介质P的定着位置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由此,在向与喷头单元120相对的位置传送记录介质P之前,经过与喷头单元相对的位置,形成润湿喷头单元的整个排出部的状态。
喷头单元120,采用上述的图2A~图5B所示的排出喷头,在记录介质P上记录图像。此处,排出喷头,如上所述,将记录介质P的带电电位作为偏压,对排出喷头的排出电极外加驱动电压,在偏压上重叠驱动电压,排出墨滴R,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此时,通过设置传送带108的加热机构,提高记录介质温度,能够促进在记录介质P上的墨滴R的定影,能够更加抑制渗透,提高画质。另外,关于利用喷头单元120等的图像记录,后面详述。
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P,利用除电机构112除电,利用剥离机构114从传送带108剥离,传送给定影·传送机构116。
在本实施例中,除电机构112,具有corotron除电器112a、交流电源112b和直流高压电源12c,直流高压电源12c的另一方端子被接地。图示例中的除电机构112,使用采用corotron除电器112a及交流(AC)电源112b的所谓ACcorotron除电器,但除此以外,也能够利用,例如scorotron除电器、固体充电器、放电针等多种带电机构或方法等,此外,如上述带电机构110,也适合使用采用导电性滚或导电性台板的构成。此外,作为剥离机构114,可以利用剥离用板、逆转滚、气刀等公知的技术。
从传送带108剥离的记录介质P,被送入定影·传送机构116,定影喷墨形成的图像。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定影·传送机构116,采用一对由加热滚116a及传送滚116b构成的滚,传送记录介质,同时接触加热形成在记录介质P上的图像,进行定影。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通过与由一对传送滚构成的传送机构分别地设置定影机构,通过其它定影机构或定影方法进行定影。
作为加热定影,除上述的加热滚定影以外,还能够列举红外线或利用卤灯或氙闪光灯的照射、或利用加热器的热风定影等一般的加热定影。
另外,在加热定影时,作为记录介质,在采用覆膜纸、或多层纸的情况下,由于因温度急剧升高,出现急速蒸发纸内部的水分,在纸表面产生凹凸的称为气泡的现象,因此为了防止该现象,配置多个定影器,为了缓慢升温纸,优选变化各定影器的电力供给及到记录介质P的距离的一方或双方。
另外,至少从利用喷头单元120形成图像,到利用定影·传送机构116进行定影的行程中,最好保持任何也不与记录介质P的图像形成面接触。
关于定影·传送机构116中的定影时的记录介质P的移动速度,不特别限定,也可以与图像形成时的传送带108的传送速度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与图像形成时的传送速度不同的情况下,优选在定影·传送机构116的近前设置记录介质P的速度缓冲器。
将定影了图像的记录介质P导向给导向118,排纸到未图示的排纸储料器。
下面,说明喷墨打印机100上的图像形成(描绘)机构及图像记录方法。
如上所述,喷墨打印机100的图像形成机构,由排出喷墨的喷头单元120、对喷头单元120进行墨的供给及回收的墨循环系122、未图示的计算机、根据来自RIP(Raster Image Processor)等外部设备的输出图像信号驱动喷头单元120的喷头驱动器124、为确定记录介质P上的图像形成(记录)位置而检测记录介质P的记录介质位置检测机构126、及控制喷头单元120的位置的记录位置控制机构128构成。
图9B是模式表示喷头单元120及记录位置控制机构128和其周边的记录介质P的传送机构的立体图。
喷头单元120,具有进行全色图像的记录的绿色(C)、红色(M)、黄色(Y)、黑色(K)的4色排出喷头120a,根据来自喷头驱动器124的信号,作为墨滴排出由墨循环系供给的墨,在通过传送带108按规定速度传送的记录介质P形成图像(记录)。各色的排出喷头120a,排列在传送带108的传送方向。另外,喷头单元120的各色的排出喷头120a,是上述图2A~图5B所示的喷墨头。
在图示例中,各排出喷头120a,是排出口82排列在记录介质P的宽度方向全区域上的行式喷头,优选是,如图3所示,具有以相互成交错状的方式配置的多个喷嘴列的多道喷头。
因此,在图示例中,在将记录介质P保持在传送带108上的状态下,只通过相对于喷头单元120,利用传送使记录介质P通过1次,即只通过进行1次的扫描传送,就能够在记录介质P的正面上形成图像。因此,与串行扫描排出喷头时相比,能够进行高速的图像记录(描绘)。
另外,本发明的喷墨头,也能够用于所谓的串行式喷头(串行式),因此,喷墨打印机100也可以是该方式。
在此种情况下,使各喷墨头的排出口83的列(可以是单列,也可以是多道)与传送带108的传送方向一致地,构成喷头单元120,设置在与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直交的方向扫描喷头单元120的扫描机构。作为扫描机构,能够采用已知的扫描机构。
图像记录,只要与通常的串行式的喷墨打印机相同地进行就可以,根据排出口82的列的长度,通过传送带108间断地传送记录介质P,同时与该间断传送同步地,在停止时扫描喷头单元120,在记录介质P的整面上记录图像。
如此,通过喷头单元120形成在记录介质P的整面上的图像,如前所述,通过利用定影·传送机构116夹持传送记录介质P,由定影·传送机构116定影。
接着,墨循环系122,用于在喷头单元120的各色的排出喷头120a的墨流路84(参照图2A)上,流动足够墨排出的墨,具有:墨循环装置122a,具有4色(C、M、Y、K)的各色墨盒、泵及辅助用墨盒(未图示)等;墨供给系122b,其包含墨供给路,该墨供给路由从墨循环装置122a的墨盒,分别向喷头单元120的各色的排出喷头120a的墨流路84(参照图2A)供给(从图2A中的右侧)各色的墨的各色墨配管系构成;墨回收系122c,其包含墨回收路,该墨回收路由从喷头单元120的各色的排出喷头120a的墨流路84(图2A中的右侧),向墨循环装置122a内回收墨的各色的墨配管系构成。
墨循环系122,只要能够通过墨循环装置122a,从墨盒经由墨供给系122b,向喷头单元120按各色墨供给墨,并且,经由墨供给系122c,从喷头单元120按各色墨向墨盒回收墨,进行循环,可以是任何方式。墨盒,储存图像记录用的墨,用泵吸出该墨,送给喷头单元120。由于通过从喷头单元120排出墨,降低在墨循环系循环122的墨的浓度,所以最好在墨循环系122,用墨浓度检测器检测墨浓度,根据检测的墨浓度,从辅助用墨盒适宜补充墨,以将墨浓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
此外,优选,在墨盒具有用于抑制墨的固形成分的沉淀·浓缩的搅拌装置或用于抑制墨的温度变化的墨温度管理装置。其理由是因为,如果不进行温度管理,墨温度因环境温度的变化等而变化,墨的物性变化,因而有不能稳定地形成高画质的图像的可能性。
作为搅拌装置,能够使用旋转羽毛、超声波振动子、循环泵等。
作为墨的温度控制装置,在喷头单元120、墨盒、墨配管系中,具有加热器等发热元件或发热机构、及/或帕尔帖元件等发热·吸热元件、及/或冷却器等冷却机构等温调元件或温调机构、以及控制器及温度传感器,能够使用通过根据由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墨浓度,利用控制器控制温调元件或温调机构的、或利用一体化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的例如恒温器控制温调元件或温调机构的等公知的温调装置。在将温度控制装置配置在墨盒内的情况下,最好以固定温度分布的方式与搅拌装置一同配置。此外,用于固定保持墨合内的浓度分布的搅拌装置,也可以与用于抑制墨的固形成分的沉淀·浓缩的搅拌装置共用。
喷头驱动器124,从外部装置接收图像数据,从进行种种处理的系统控制部(未图示)接收图像数据,基于该图像数据,驱动喷头单元120。该系统控制部,色分解从计算机、或RIP、图像扫描器、磁盘装置、图像数据传送装置等外部装置接收的图像数据,同时对分解的数据,分割运算成适当的像素数、调谐数,进行筛选处理、网点面积率的运算,制作用于喷头驱动器124驱动喷头单元120(排出喷头120a)的、符合图像数据的喷头驱动数据。
此外,系统控制部,进行与根据传送带108的记录介质P的传送定时一致的喷头单元120(记录位置控制机构128)的移动、及根据喷头单元120的墨的排出定时的控制。排出定时的控制,通过利用记录介质位置检测机构126的输出、及传送带108或配置在传送带108的驱动机构上的编码或光电转换器的输出信号进行。
记录介质位置检测机构126,用于检测向喷头单元120形成的墨滴的排出位置传送的记录介质P,能够采用光电传感器等公知的检测机构。
记录位置控制机构128,用于载置·固定喷头单元120,使其向传送带108的宽度方向移动,调整向记录介质P的宽度方向的图像形成位置。即,记录位置控制机构128,为了用于在记录介质P的规定位置上形成图像时的微调整、及作为喷头单元120采用多道喷头时的副扫描,根据传送带位置检测机构109检测的传送带108的位置、和来自喷头驱动器124的图像信号,移动喷头单元120。
下面,说明喷墨打印机100上的溶剂回收机构。
喷墨打印机100,作为溶剂回收机构,具有排出风扇130和溶剂回收装置132,回收从含有由喷头单元120排到记录介质P上的色材粒子及使其分散的分散溶剂(载体液)的墨滴蒸发的、尤其在定影通过墨滴形成的图像时从记录介质P蒸发的分散溶剂。
排出风扇130,用于吸进喷墨打印机100的筐体101内部的空气,送给溶剂回收装置132。
溶剂回收装置132,具备溶剂蒸汽吸收材,用该溶剂蒸汽吸收材吸附含有由排出风扇130吸进的溶剂蒸汽的气体的溶剂成分,将吸附回收溶剂后的气体,排出到喷墨打印机100的筐体101外。作为溶剂蒸汽吸收材,适合采用各种活性炭等。
在上述中,说明了采用C、M、Y、K的4色墨,记录彩色图像的静电式喷墨记录装置,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单色用的记录装置,也可以是采用任意数种其它色例如浅色或特色的墨记录的装置。在此种情况下,采用与墨色数对应的数量的喷头单元120及墨循环系122。
此外,在上述例中,都说明了使墨中的色材粒子带正电,将记录介质、记录介质的背面的导电性台板、或传送带的导电层规定为负极的高电压,通过排出墨滴的喷墨进行图像记录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相反,也可以使墨中的色材粒子带负电,将记录介质、记录介质的背面的导电性台板、或传送带的导电层规定为正极的高电压,通过喷墨进行图像记录。如此,在使色材粒子的极性与上述例相反的情况下,只要带电机构、导电性台板、传送带的导电层、外加给静电式喷墨头的喷出电极的电压极性等与上述例相反就可以。
下面,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2形式的喷墨记录装置。
图10是概念地表示实施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喷墨记录方法的第2形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实施方式。
图10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以下,称为记录装置)15,与图1所示的记录装置10同样,是在记录介质P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基本上,具有:传送机构12,在具有在其表面上固定装载记录介质P的可移动的传送带20和驱动该传送带20的传送带滚22、24的规定的经路上,传送记录介质P;强电场发生机构13,具有使记录介质P及传送带20的至少一方带电到规定电位的带电机构14、及控制外加给带电机构14的电压的电压控制部17;排出喷头(喷墨头)16,通过对墨作用静电力,排出墨滴。
另外,图10主要表示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特征部位,但本发明的第2形式的记录装置15,除图示的传送机构12、强电场发生机构13、排出喷头16以外,例如,当然还具有:驱动排出喷头16排出墨滴的驱动器;去除带电的记录介质P及传送带20所带的电的除电机构;进行向排出喷头16的墨供给及排出喷头16使用的墨的回收等的循环机构;检测传送的记录介质P的传感器;回收滞留在装置内的载体液等的溶剂回收机构等,公知的静电式喷墨记录装置所具有的各种构成要素。
另外,由于图10所示的记录装置15,其构成与图1所示的记录装置10大致相同,因此对于同一构成要素,附加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以下,重点说明记录装置15特有的构成。
在第2方式中,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优选将固有体积电阻率设定在1014Ω·cm以上,并且优选将固有表面电阻设定在1015Ω以上。通过将固有体积电阻率及固有表面电阻设定在上述范围,传送带的表面能够达到高绝缘性,能够局部变化利用后述带电机构14带电的带电电位。
强电场发生机构13,具有使记录介质P及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带电规定电位的带电机构14、控制外加给带电机构14的电压的电压控制部17。
带电机构14,与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侧的面,即载置记录介质P的面相对地配置,具有scorotron带电器40和高压电源42。scorotron带电器40,配置在与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侧的面相对的位置上。此外,scorotron带电器40与高压电源42的负极侧的端子连接,高压电源42的正极侧的端子接地。
带电机构14,通过与高压电源42连接的scorotron带电器40,使记录介质P及/或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的表面带电到规定的电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负极的高电位)。此处,如上所述,将传送带的导电层32的电位保持在基准电位。由此,稳定使记录介质P及绝缘层30带电的电位。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带电机构采用scorotron带电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能够采用corotron带电器、固体充电器、放电针等多种带电机构。
电压控制部17,与scorotron带电器40连接,控制scorotron带电器40的栅极电压。在本发明中,利用电压控制部17控制栅极电压,控制使记录介质P及传送带20带电的电压。
关于利用强电场发生机构13使记录介质P及传送带20带电的电压的控制,后面详细说明。
以上,是第2形式的记录装置15的特有的构成,本发明的第2形式的记录装置具有强电场发生机构13,为了防止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等排出部干燥,强电场发生机构13具备,在向传送到与排出喷头相对的位置上的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之前,通过在排出喷头的排出部上形成强电场,向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供给墨,形成用墨润湿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的状态的功能。
强电场发生机构13,如上所述由带电机构14和电压控制部17构成。电压控制部17,通过控制带电机构14的scorotron带电器40的栅极电压,控制使传送带20的表面的绝缘层30带电的电压。
以下,参照图11A~图11D,详细说明利用电压控制部17控制带电机构14。此处,图11A是强电场发生机构13周边的放大图,图11B是表示传送带20的位置与通过电压控制部17外加给scorotron带电器40的栅极电压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1C是表示传送带20的位置与使传送带带电的电位(传送带上电位)的关系的曲线图,此外,图11D是表示通过电压控制部17外加给scorotron带电器40的栅极电压和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首先,固定载置记录介质P的传送带20开始与记录介质P一同移动(t=0)。
与记录介质P的定着位置的前端部(图11A中A3)相比,如果传送方向下游侧的规定位置(图11A中A1),移动到与scorotron带电器40相对的位置(t=t1),电压控制部17,就对scorotron带电器40作为栅极电压外加-2.7kV,作为电线放电电压外加-6.5kV。
然后,到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图11A中A3)和外加栅极电压的开始位置(图11A中A1)的之间的规定位置(图11A中A2),被移动到与scorotron带电器40相对的位置(t=t2),对scorotron带电器40作为栅极电压外加-2.7kV。
然后,到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图11A中A3)和外加栅极电压的开始位置(图11A中A1)的之间的规定位置(图11A中A2),经过与scorotron带电器40相对的位置后(t=t2经过后),对scorotron带电器40作为栅极电压外加-2.2kV。
在记录介质P通过与scorotron带电器40相对的位置时,即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图11A中A3)通过与scorotron带电器40相对的位置后(t=t3经过后),也作为栅极电压,对scorotron带电器40外加-2.2kV。
如上所述,电压控制部17,如图11B所示,根据传送带20的位置,控制外加给scorotron带电器40的栅极电压。此外,如图11D所示,强电场发生机构13的电压控制部17,对scorotron带电器40,作为栅极电压,在t1~t2之间,外加-2.7kV,在t2以后,外加-2.2kV。
由此,在记录介质P及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上,如图11C所示,使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上的A1和A2的之间的部分带电大约-2.7kV,由A2使记录介质P侧的传送带20及记录介质P带电大约-2.2kV。即,与传送带20上的记录介质P的固定载置相比,传送方向上游侧的规定部分,被带电到高于记录介质P及传送带20的其它部分的电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用具有上述高绝缘性的部件形成传送带,如图11C所示,被scorotron带电器40带电的电位,能够适合地保持在传送带上。
如果该传送带20的A1和A3之间的部分(以下,称为强带电部)被传送到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就在排出喷头16和传送带20的之间,形成比记录介质P及传送带20的其它部分(强带电部以外的部分)与排出喷头16相对时强的电场。即,传送带20的强带电部,对排出喷头16的排出部施加,比在向记录介质P上的图像记录中的墨滴非排出时,形成在排出喷头16的排出部上的电场强度强的电场强度,即在排出部形成强电场。
如果传送带20的强带电部被传送到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上,在排出喷头16和传送带20的之间形成强电场,排出喷头16的排出口82的墨就被拉近到传送带20侧,墨移动到排出喷头16的墨导向头74的前端部分74a,形成墨润湿墨导向头74的前端部分74a的状态。
如此,通过在与传送带的记录介质的定着位置相比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规定部分带电到高的电位,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刚好之前,即,在记录介质及排出喷头向可进行图像记录的位置相对移动的刚好之前,使带电到高电位的部分通过与排出喷头相对的位置,能够在对记录介质进行图像记录之前,形成用墨润湿排出喷头的排出部的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的状态。由此,不管排出履历、排出间隔如何,记录时的排出喷头的排出部(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都固定,能够以固定的排出特性排出墨滴。
如此,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能够固定排出部的润湿状态,能够提高描绘的稳定性,能够在记录介质上稳定地形成高画质的图像。此外,能够在不进行排出喷头的控制的情况下,稳定排出特性。由此,能够通过简便的运转控制墨滴的排出,能够降低装置成本。
此外,由于在有长时间不排出墨滴的排出部的情况下,每当传送带的强电场形成机构通过时,都形成润湿全部排出部的状态,所以能够防止因长时间不排出墨滴而发生的排出口堵塞等。
此外,在传送带20的强带电部通过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时,即使从排出喷头16排出墨滴,由于也不影响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因此也可以使传送带20的强带电部带电到形成排出墨滴的电场的电位。此外,通过在传送带20的强带电部通过时从排出喷头16排出墨滴,能够确实润湿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在此种情况下,更优选设置传送带的清洗机构。
传送带的强带电部,优选比排出喷头的宽度长地,形成与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直交的方向的宽度。即,在是本实施方式的行式喷头的情况下,优选传送带的宽度方向即与传送方向直交的方向全区域地设定强带电部。
通过将与强带电部的传送方向直交的方向的宽度规定为大于与排出喷头的传送方向直交的方向的宽度,即使不移动排出喷头,只利用传送带移动强带电部,也能够在排出喷头的全部排出部产生强电场,能够形成墨润湿排出部(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的状态。
此外,只要形成在记录前用墨润湿排出喷头的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的状态,利用强电场发生机构在排出部形成强电场的时间不特别限定,至少通过在记录前瞬间在排出喷头产生强电场,形成润湿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的状态就可以。
此外,通过利用强电场发生机构,将在排出部形成强电场的时间规定在瞬间即短时间,即使在强电场发生机构形成排出墨滴的强度的电场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墨滴的排出抑制在最小限,能够抑制墨的消耗。
在本实施方式中,另外,也可以用导电性比传送带的其它部分高的材料形成成为传送带的强带电部的部分。
如此,通过用导电性高的材料形成成为强带电部的部分,即使带电机构外加给强带电部的电压低于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使传送带的强带电部带电到高于传送带的其它部分的电位,能够在排出喷头形成强电场。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传送带20一同移动强带电部,使其通过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但本发明也不局限于此,只要在记录介质P及排出喷头16向可记录图像的位置相对移动的刚好之前,在与排出喷头相对的位置,利用强电场形成机构18对排出部施加强的电场强度就可以,也可以使排出喷头16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带电机构进行记录介质的静电吸附及带电、传送带的带电,但也可以分别设置,例如,也可以作为分别的带电机构,设置使记录介质P带电均匀静电吸附及带电的电位的带电机构、和有选择地使传送带的强带电部带电的带电机构。
以下,说明记录装置15的工作。
在记录装置15中,在记录图像时,从未图示的供纸托盘,向传送带20供给记录介质P。
使记录介质P载置在规定位置上的传送带20,通过传送带滚22、24向规定方向移动。与该传送带20的移动同步地,也将载置在传送带20上的记录介质P向规定方向传送。
如果传送带20移动,传送带20的强带电部(图11A中A1和A2的之间)移动到与带电机构14的scorotron带电器40相对的位置,通过电压控制部17,作为栅极电压对scorotron带电器40外加高电压(例如,-2.7kV)(图11D中t1~t2),使强带电部带电到高电位。
其后(经过t2后),通过电压控制部17,作为栅极电压对scorotron带电器40外加规定电压(例如,-2.2kV)。
其后,在从传送带20的强带电部,将载置在规定距离传送方向上游侧的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分(图11中A3)传送到与scorotron带电器40相对的位置后(经过图11D中t3后),也作为栅极电压外加规定电压,使记录介质P带电到规定电位。
如此,利用强电场发生机构13,将带电到高电位的传送带20的强带电部及带电到规定电位的记录介质P,按传送带20的强带电部、记录介质P的顺序,移动到与排出喷头16对应的位置上。
如果传送带20的强带电部通过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就在排出喷头16上形成强电场,形成排出喷头的排出部、尤其墨导向头的前端部分被墨润湿的状态。
其后,向与排出喷头相对的位置传送记录介质P,与传送带20的移动一同,按规定的固定速度传送,接着利用排出喷头16,在记录介质P的表面上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P,利用未图示的定影装置定影图像,定影图像后的记录介质P,排到未图示的排纸托盘内。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另一例的简要构成图。
图12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以下,称为记录装置55)55,其构成,除强电场发生机构51外,与图10所示的记录装置15大致相同。因此,在两者中,对于同一构成要素,附加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以下,重点说明记录装置55特有的构成。
记录装置55的强电场发生机构51,具有进行对带滚22施加电压的控制的电压控制部52。
带电机构14,构成与上述相同,具有scorotron带电器40和高压电源42,使记录介质P及/或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的表面带电到规定的电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负极的高电位)。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电机构14,使记录介质P及/或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带电到规定的均匀电位(在本实施例中,-2.2kV)。
电压控制部52,与传送带滚22连接,通过对传送带滚22外加规定电压,使与传送带滚22相接的传送带20的导电层32,形成被外加规定电压的状态。此外,电压控制部52,控制外加给导电层32的电压,在排出喷头16的排出部形成强电场。
以下,参照图13A及图13B,详细说明通过电压控制部52外加传送带滚22及传送带20的导电层32的电压的控制。此处,图13A是排出喷头16周边的放大图,图13B是表示传送带20上的位置与通过电压控制部52外加给传送带滚22及导电层32的电压的关系的曲线图。
首先,固定载置记录介质P的传送带20与记录介质P一同开始移动。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传送带20及记录介质P,通过带电机构14的scorotron带电器40,被带电到规定电位(在本实施例中,-2.2kV)。
如果将传送带20移动到,在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与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前端部(图13A中B3)相比,传送方向下游侧的规定位置(图13A中B1)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电压控制部52对传送带滚22及导电层32外加规定电压(在本实施例中,-500V(-0.5kV))。
然后,到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图13A中B3)、和外加电压的开始位置(图13A中B1)的之间的规定位置(图13A中B2)移动到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对传送带滚22及导电层32外加规定电压。
在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图13A中B3)、和外加电压的开始位置(图13A中B1)的之间的规定位置(图13A中B2)通过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后,结束从电压控制部52对传送带滚22及导电层32电压外加,传送带滚22及导电层32形成0V状态。
然后,在记录介质P通过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时,即在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图13A中B3)通过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后,传送带滚22及导电层32形成0V状态。即,在记录介质P上进行图像记录时,在记录介质P上,通过scorotron带电器40形成只带电用于给记录介质P带电的-2.2kV的状态。
如此,电压控制部52,根据传送带的位置,控制外加给传送带滚22及导电层32的电压。
由此,如图13B所示,在将传送带20的B1和B2之间的部分传送到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的期间,利用电压控制部52外加规定电压,在排出喷头16和传送带20的之间,形成强于记录介质P及传送带20的其它部分(强带电部以外的部分)与排出喷头相对时的电场,即,在排出喷头16的排出部形成强电场。
如本实施方式,即使在使记录介质P及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带电到规定的均匀电位,沿着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传送记录介质P的定着位置的传送方向下游侧的规定部分的期间,利用电压控制部52对传送带滚22及导电层32外加规定电压,也能够在进行记录介质P上的图像记录之前,在排出喷头16的排出部上形成强电场。
由此,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上述本发明的各种效果,能够提高描绘稳定性,能够在记录介质上稳定地形成高画质的图像。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也不需要进行排出部的控制,所以能够降低装置成本。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简要构成图。
图14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以下,称为记录装置)65,其构成,除传送机构64及强电场发生机构61外,与图10所示的记录装置15大致相同。因此,在两者中,对于同一构成要素,附加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以下,重点说明记录装置65特有的构成。
记录装置65的传送机构64,具有传送带60和传送带滚22、24。
在记录装置65中,采用形成绝缘层30和导电层32的2层结构的传送带20,本实施方式的传送带60由绝缘部件构成。
传送带60,与传送带20同样,是环状的无接头的传送带,通过传送带滚22、24架设。此处,本实施方式的传送带滚22不接地。
传送带60,能够用与上述传送带20的绝缘层30相同的材料,例如聚酰亚胺或氟树脂构成。另外,作为氟树脂,可举例四氟化乙烯树脂(PTFE)、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乙烯·全氟烷氧基共聚合树脂(PFA)、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丙烯共聚合树脂(FEP)、四氟化乙烯·乙烯共聚合树脂(ETFE)、三氟化氯乙烯树脂(PCTFE)、三氟化氯乙烯·乙烯共聚合树脂(ECTFE)、氟化乙烯叉树脂(PVDF)、氟化乙烯基树脂(PVF)。
此处,通过将传送带60的表面粗度Ra规定在5μm以下,优选规定在2μm以下,能够均匀地吸附传送记录介质P。此外,通过将传送带60的厚度规定在10~500μm、优选规定在50~300μm,能够得到良好的耐久性和传送适宜性。此外,通过将传送带60的拉伸强度规定在100kg/cm2以上,优选规定在120kg/cm2以上,能够得到高的传送精度及高的耐久性。此外,通过将传送带60的体积电阻率规定在1014Ω·cm以上,优选规定在1015Ω·cm以上,能够确保良好的电荷(带电电位)保持性。此外,通过将传送带的吸水率(根据ASTMD570)规定在5%以下,优选规定在2%以下,能够使与湿度变动相对的传送精度稳定化。
强电场发生机构61,具有导电性台板66和电压控制部68。
电压控制部68,与导电性台板66连接,对导电性台板外加电压。电压控制部68,控制外加给导电性台板66的电压,在排出喷头16的排出部形成强电场。
下面,参照图15A及图15B,说明对通过电压控制部68外加给导电性台板66的电压的控制。此处,图15A是排出喷头16周边的放大图,图15B是表示传送到与喷出头16相对的位置的传送带60上的位置与通过电压控制部68外加给导电性台板66的电压的关系的曲线图。
首先,固定载置记录介质P的传送带60与记录介质P一同开始移动。
如果将传送带60移动到,在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与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前端部(图15A中C3)相比,传送方向下游侧的规定位置(图15A中C1)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电压控制部68对导电性台板66外加高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7kV)。
然后,到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图15A中C3)、和外加电压的开始位置(图15A中C1)的之间的规定位置(图15A中C2)移动到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对导电性台板66外加高电压(-2.7kV)。
在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图15A中C3)、和外加电压的开始位置(图15A中C1)的之间的规定位置(图15A中C2)通过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后,从电压控制部68对导电性台板66外加规定电压(-2.7kV)。
然后,在记录介质P通过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时,即在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图15A中C3)通过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后,还对导电性台板66外加规定电压(-2.2kV)。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记录介质P上进行图像记录时,导电性台板66发挥作为对向电极的作用,通过在导电性台板66和排出喷头16的排出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排出墨滴,在记录介质P上记录图。
如本实施方式,通过在沿着与排出喷头16相对的位置,传送记录介质P的定着位置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规定部分的期间,利用电压控制部68对导电性台板66外加高电压,能够在进行记录介质P上的图像记录之前,在排出喷头16的排出部上形成强电场。
由此,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上述本发明的各种效果,能够提高描绘稳定性,能够在记录介质上稳定地形成高画质的图像。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也不需要进行排出部的控制,所以能够降低装置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记录时对导电性台板外加规定电压,形成偏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设置带电机构,使记录介质带电到规定电位,用外加给导电性台板的电压和在记录介质P带电的电压,形成记录时的偏压。
此外,强电场形成机构,也可以组合上述各实施方式,例如,利用带电机构使传送带的记录介质的定着位置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规定区域带电到高电位,另外,也可以在带电到高电位的部分通过与排出喷头相对的位置时,对导电性台板外加规定电压。
此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作为形成在排出部上的强电场,形成比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记录中的墨滴非排出时形成在所述排出部上的电场强的电场,但本发明的也不局限于此,通过在向与排出喷头相对的位置传送记录介质之前,在排出部形成强电场,也能够使排出部的墨液态运动,能够防止因在排出部粘结墨而发生的排出口堵塞。
下面,参照图16A及图16B,说明本发明的第2形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
图16A是表示本发明的静电式喷墨记录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一例简要整体构成的示意图,图16B是表示图16A所示实施例的喷头单元及传送系的立体图。
该图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以下作为喷墨记录装置100)150,是在记录介质P上进行单面4色印刷的装置,作为记录介质P的传送机构,具有一对传送带滚102、导向104、滚106a、106b、106c、传送带108、传送带位置检测机构109、强电场发生机构13、除电机构112、剥离机构114、定影·传送机构116及导向118,作为图像形成机构,具有喷头单元120、墨循环系122、喷头驱动器124、记录介质位置检测机构126及记录位置控制机构128,此外,作为溶剂回收机构,具有排出风扇130及溶剂回收装置132,具备内包上述构成要素的筐体101。
此处,图16A及图16B所示的喷墨打印机150,代替图9A及图9B所示的喷墨打印机100的带电机构110和强电场形成机构18,具有强电场发生机构13,其它地方相同。因此,对于同一构成要素,附加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以下,说明强电场发生机构13及通过该强电场发生机构13对排出部施加强的电场的传送带上的区域。
强电场发生机构13,如上所述,具有带电机构14和电压控制部17。
带电机构14,如上所述,用于对记录介质P,外加相对于喷头单元120(的排出喷头120a)的规定的偏压,同时为了利用该静电力吸引保持在传送带108上,使记录介质P带电到规定的电压,另外,使传送带108的记录介质P的定着位置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规定部分带电到规定电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电机构14,具有使记录介质P带电的scorotron带电器40、和与scorotron带电器连接的负极的高压电源42。记录介质P,通过与scorotron带电器连接的负极的高压电源42,被带电到负极的高电压,被静电吸附在传送带108的绝缘层上。此外,如上所述,带电机构14,使传送带108的记录介质P的定着位置的输送方向上游的规定部分,带电到高于记录介质P的电位。
此外,作为带电机构,如上所述,不局限于scorotron带电器40,也能够采用corotron带电器、固体充电器、放电针等多种机构或方法。此外,如上述的另一例,也可以将带电机构14形成,以滚106a、106b、106c中的至少1个滚作为导电性滚,或者,在记录介质P上的记录位置上,在传送带108的背面侧(与记录介质P的相反侧)配置导电性台板,将该导电性滚或导电性台板连接在负极的高压电源上的构成,也可以形成以传送带108作为绝缘性传送带,导电性滚接地,将导电性台板连接在负极的高压电源上的构成。
带电机构14,使与传送带108的记录介质P的定着位置相比传送方向上游侧的规定位置(强带电部),带电到高于记录介质P的高电位,另外,在通过静电力以不上浮的状态将记录介质P静电吸附在传送带108上后,一边驱动传送带108,一边使记录介质P均匀带电。使记录介质P带电时的传送带108的传送速度,只要是能够稳定带电的范围就可以,也可以与图像记录时的传送速度相同,也可以不相同。除此之外,通过使记录介质P多次圆周转动,对同一记录介质P多次作用带电机构,也可以进行均匀带电。
通过带电机构14带电的记录介质P及传送带108的强带电部,通过传送带108被传送到后述的喷头单元120的位置。如上所述,在记录介质P的定着位置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传送带108上形成强带电部。由此,在记录介质P被传送到与喷头单元120相对的位置之前,经过与喷头单元120相对的位置,形成用墨润湿喷头单元10的全部排出部的状态。
下面,参照图17,说明在排出喷头120a位于相对的位置上时,利用强电场发生机构13对排出部施加强的电场强度的传送带上的区域(以下,作为强电场形成机构140)。此处,在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强电场形成机构140,是通过scorotron带电器40带电到高电位的强带电部。
图17A~图17C,是模式表示传送带108上的强电场形成区域140的局部放大图。在图17A~图17C中,记录介质P,从图中下方向朝上方向传送。此外,图17B及图17C,表示喷头单元120(排出喷头120a)为串行式喷头时,在图中左右方向扫描喷头单元120。
在是本实施方式的行式喷头时,如图17A所示,如上所述在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下游,按与传送带108的宽度方向即与传送方向直交的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设定强电场形成区域140。
此外,在喷头单元是上述的串行式时,不局限于上述例,如图17B所示,通过在传送带108上,设置至少喷头单元120的宽度以上的宽度的强电场形成区域140,也能够得到本发明的效果。
另外,在是行式喷头时,如图17C所示,也可以在与传送带108的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直交的方向的双方的端部上,在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延伸设置强电场形成区域140。
如图17B和17C所示,在传送带108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上设有强电场形成区域140时,可对应地将scorotron带电器40的栅极在宽度方向分割。
如此,在通过设置强电场形成区域140,使排出喷头120a向与记录介质P直交的方向扫描,在记录介质P上记录图像时,通过使排出喷头120a扫描到与强电场形成区域140相对的位置,在记录介质P上记录图像时,也能够在记录介质P及排出喷头120a向可记录图像的位置相对移动的刚好之前,在排出喷头120a的排出部形成强电场,能够稳定排出部的排出特性。由此,能够更加提高描绘的稳定性。
此处,本发明的第2形式,至少在记录介质P上进行记录之前,只要在喷头单元120的整个排出部形成强电场就可以,在喷头单元120的排出部产生强电场的次数、频率等,不特别限定,每当使喷头单元120扫描时,可以使其向与强电场形成区域140相对的位置移动,每当使喷头单元120多次扫描时,也可以使其向与强电场形成区域140相对的位置移动。
此外,强电场形成区域140的纵向的长度,能够规定为与记录介质P大致相同的长度,能够规定为传送带108的圆周等上的任意长度。
另外,在图17C所示的例中,在与传送带108的传送方向直交的方向的双方的端部上,设置强电场形成区域140,但也可以在与传送带108的传送方向直交的方向的端部上只设置一方。
另外,在上述的例中,全部说明了使墨中的色材粒子带正电,将记录介质或记录介质的背面的对向电极(导电性台板)规定为负极的高电压,通过排出的墨进行图像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但本也不局限于此,相反,也可以通过使墨中的色材粒子带负电,将记录介质或对向电极规定为正极的高电压,通过喷墨进行图像记录。如此,在将色材粒子的极性规定位与上述例相反的情况下,只要将带电机构、对象电极、外加给静电式喷墨头的排出电极的电压的极性等设定为与上述例相反就可以。
此外,本发明的静电式喷墨记录装置,不局限于排出含有带电的色材成分的墨的方式,只要是能够排出含有色材粒子的液体的排液喷头,不特别限定,例如,除上述静电式喷墨记录装置外,也能够用于利用带电粒子排出液滴涂布对象物的涂布装置。
以上,通过列举多种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静电式喷墨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多种实施例,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值的范围内,还可以进行多种改进或变更。
根据本发明的第1及第2方式的第1形式,通过在记录介质及喷墨头向可记录图像的位置相对移动的刚好之前,通过强电场形成机构在排出部形成强电场,不管排出履历如何,都能够固定在记录介质上开始图像记录刚好之前的各排出部的状态,能够固定排出特性。由此,能够提高描绘的稳定性,能够稳定地形成高画质的图像。
此外,由于能够不进行排出信号的控制地固定排出特性,所以能够用简便的运转稳定地控制墨滴的排出,能够提供廉价的喷墨记录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1及第2方式的第2形式,通过在记录介质及喷墨头向可记录图像的位置相对移动的刚好之前,对所述排出部施加,比在所述记录介质和图像记录中的墨滴非排出时在所述排出部形成的电场强度强的电场强度,不管排出履历如何,都能够固定在记录介质上开始图像记录刚好之前的各排出部的状态,能够固定排出特性。由此,能够提高描绘的稳定性,能够稳定地形成高画质的图像。
此外,由于能够不进行排出信号的控制地固定排出特性,所以能够用简便的运转稳定地控制墨滴的排出,能够提供廉价的喷墨记录装置。

Claims (20)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
传送机构,具有载置被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的绝缘性载置部,传送载置在该绝缘性载置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
喷墨头,设在与所述传送机构相对的位置上,具有通过根据图像信号向墨作用静电力从而向所述记录介质排出墨滴的排出部、
强电场发生机构,在所述记录介质和所述喷墨头朝可进行图像记录的位置相对移动前的位置,仅在排出用于对所述记录介质记录所述图像的所述墨滴之前,在与所述排出部之间形成比在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的至少一方和所述排出部之间形成的电场强的强电场,
所述喷墨头的所述排出部具备排出所述墨滴的排出口、以及通过所述排出口而使其前端部分比所述排出口的开口面更朝所述记录介质侧突出的墨导向部,
所述强电场发生机构具备带电机构和由该带电机构带电的强电场形成机构,并且在该强电场形成机构和所述排出部之间形成所述强电场,
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通过由所述带电机构带电而向所述排出部赋予的所述强电场的电场强度比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的至少一方向所述排出部赋予的所述电场的电场强度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是绝缘性比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更高的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具有绝缘性比设在所述传送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上的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更高的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是,由设在所述传送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上的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更向喷墨头侧突出的凸部。
5.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带电机构作为在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的至少一方和所述排出部之间形成由偏压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形成机构发挥功能,除了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之外,进而也使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中的至少一方带电,
通过由所述带电机构使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带电而在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和所述排出部之间形成的所述强电场的电场强度是比通过由所述带电机构使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的至少一方带电而在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的至少一方和所述所述排出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电场的电场强度强的电场强度。
6.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传送机构具有作为载置被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的所述绝缘性载置部的绝缘层,同时具备传送载置在该绝缘层上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带。
7.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喷墨头具备:
开口有所述喷出口的喷出口基板;
喷头基板,与所述喷出口基板相隔规定间隔配置,在与所述喷出口基板之间形成墨流路,在所述喷出口基板侧表面的与所述喷出口的配置相对的位置形成有所述墨导向部;
排出电极,配置在所述排出口基板的所述排出口周围,控制来自所述排出口的墨滴的排出。
8.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
传送机构,具有载置被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的绝缘性载置部,传送载置在该绝缘性载置部上的所述记录介质;
喷墨头,设在与所述传送机构相对的位置上,具有通过根据图像信号向墨作用静电力从而向所述记录介质排出墨滴的排出部;
电场形成机构,在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的至少一方和所述排出部之间形成由偏压产生的电场;
强电场发生机构,在所述记录介质和所述喷墨头朝可进行图像记录的位置相对移动前的位置,仅在排出用于对所述记录介质记录所述图像的所述墨滴之前,向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的至少一方和所述排出部之间赋予强度比在图像记录中向所述记录介质不排出墨滴时通过所述电场形成机构在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所述绝缘性载置部的至少一方和所述排出部之间形成的由所述偏压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强的电场强度,
所述喷墨头的所述排出部具备排出所述墨滴的排出口、以及通过所述排出口而使其前端部分比所述排出口的开口面更朝所述记录介质侧突出的墨导向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强电场发生机构,在通过传送机构将所述记录介质向能够利用所述喷墨头记录图像的位置传送前的位置,向所述排出部施加强的电场强度。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喷墨头,能够至少在1方向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扫描;
所述强电场发生机构,在向所述喷墨头能够对所述记录介质记录图像的位置进行扫描前的位置,向所述排出部施加强的电场强度。
11.如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传送机构具有固定装载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带;
所述强电场发生机构具有使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方带电从而静电吸附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传送带的带电机构、和控制所述带电机构的带电机构控制部;
所述带电机构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即,使所述传送带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装载位置的传送方向下游侧的至少一部,在比所述记录介质更高的电位带电。
12.如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传送机构具有传送带,该传送带具备:构成与所述记录介质的接触面的绝缘层、和设在所述绝缘层的与所述记录介质的接触面和相反侧的面上的导电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强电场发生机构具有控制外加给所述导电层的电压的电压控制部;
在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喷墨头向能够记录图像的位置相对移动前的位置,所述电压控制部对所述导电层外加规定电压。
14.如权利要求8或者9或者1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传送机构具有由绝缘性部件形成的传送带;
所述强电场发生机构,在所述传送带的与所述喷墨头相对的位置上的与所述喷墨头侧的相反侧的面上,具有与所述传送带接触配置的导电性板状部件、和控制外加给所述导电性板状部件的电压的电压控制部,
所述电压控制部,在向所述记录介质及所述喷墨头能够记录图像的位置相对移动前的位置,对所述导电性板状部件外加规定电压。
15.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喷墨头具有:
开口有所述排出口的排出口基板、
喷头基板,与所述排出口基板相隔规定间隔地配置,在与所述排出口基板的之间形成墨流路,在与所述排口基板侧的表面的所述排出口的配置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所述墨导向头、
排出电极,配置在所述排出口基板的所述排出口周围,控制来自所述排出口的墨滴的排出。
16.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对利用传送机构传送到与喷墨头相对的位置上的记录介质,所述喷墨头根据图像信号对墨作用静电力,从排出部向所述记录介质排出墨滴,从而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其特征是:
所述喷墨头的所述排出部具备排出所述墨滴的排出口、以及通过所述排出口而使其前端部分比所述排出口的开口面更朝所述记录介质侧突出的墨导向部,
在所述记录介质和所述喷墨头仅在排出用于对所述记录介质记录所述图像的所述墨滴之前朝能够进行图像记录的位置进行相对移动前,在与所述喷墨头相对的位置通过强电场形成机构,所述强电场形成机构通过由带电机构带电而向所述排出部施加强度比所述记录介质通过由所述带电机构带电而向所述排出部施加的电场强度强的电场强度。
17.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对利用传送机构传送到与喷墨头相对的位置上的记录介质,所述喷墨头根据图像信号对墨作用静电力,从排出部向所述记录介质排出墨滴,从而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其特征是:
所述喷墨头的所述排出部具备排出所述墨滴的排出口、以及通过所述排出口而使其前端部分比所述排出口的开口面更朝所述记录介质侧突出的墨导向部,
在所述记录介质和所述喷墨头仅在排出用于对所述记录介质记录所述图像的所述墨滴之前朝能够进行图像记录的位置进行相对移动前,向所述记录介质和所述排出部之间赋予强度比在图像记录中向所述记录介质不排出墨滴时在所述记录介质和所述排出部之间形成的由偏压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强的电场强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是:
在所述记录介质被传送到与所述喷墨头相对的位置之前,瞬间对所述排出部施加所述强的电场强度。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是:
与所述传送机构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装载位置相比,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带电到比所述记录介质更高的高电位,对所述排出部施加所述强的电场强度。
20.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是:
对所述传送机构外加规定电压,对所述排出部施加所述强的电场强度。
CNB2005101084645A 2004-10-07 2005-10-08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06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94957 2004-10-07
JP2004294957A JP2006103230A (ja) 2004-10-07 2004-10-07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4294966 2004-10-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7512A CN1757512A (zh) 2006-04-12
CN100572065C true CN100572065C (zh) 2009-12-23

Family

ID=36373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0846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065C (zh) 2004-10-07 2005-10-08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6103230A (zh)
CN (1) CN10057206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98931B2 (ja) * 2017-04-24 2020-12-09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2019098581A (ja) * 2017-11-30 2019-06-24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US10427421B1 (en) * 2018-03-23 2019-10-01 Xerox Corporation Printer and dryer for drying images on coated substrates in aqueous ink print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7512A (zh) 2006-04-12
JP2006103230A (ja) 200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5769C (zh) 喷墨记录设备
JP200131542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CN1519113B (zh) 喷墨头和使用该喷墨头的记录装置
US7182420B2 (en) Ink concentration detecting metho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0572065C (zh)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EP1645423B1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US7273265B2 (e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US7708383B2 (en) Ink jet hea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7258426B2 (en) Ink jet head, and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and ink jet plate mak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060055716A1 (en) Ink jet hea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7325906B2 (en) Ink jet hea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7334882B2 (en) Ink concentration detecting method, ink concentra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7559625B2 (en) Ink jet hea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370619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419248B2 (en) Ink jet hea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7210765B2 (en) Ink jet head and ink jet recorder
US20050062808A1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H10766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8226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18167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0610323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626404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230653A (ja) 静電式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H08132665A (ja) 固体着色粒子飛翔型記録装置
JP2005186382A (ja) 濃度検出方法、濃度検出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FILM HOLDINGS CORP.

Effective date: 200707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72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