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7790C - 图像感应装置以及图像感应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感应装置以及图像感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7790C
CN100527790C CNB2004800222054A CN200480022205A CN100527790C CN 100527790 C CN100527790 C CN 100527790C CN B2004800222054 A CNB2004800222054 A CN B2004800222054A CN 200480022205 A CN200480022205 A CN 200480022205A CN 100527790 C CN100527790 C CN 10052779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cus
unit
fixed
strok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222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33432A (zh
Inventor
宫田阳
小野泽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3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3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77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779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通过快速取消自动聚焦来执行固定焦点的拍摄,而不用为模式切换等付出任何劳动。一种图像感应装置,包括:拍摄单元(11、12、13),具有自动聚焦功能并且拍摄物体图像;键输入单元(30),包括具有两个操作行程的快门键(9),并且通过操作第一行程指定自动聚焦和自动曝光,通过操作第二行程进行拍摄;以及聚焦控制单元(227),其自动设定拍摄单元(11、12、13)中的正确曝光值,检测快门键(9)指定的第一和第二行程的预定操作状态,并且根据该检测结果切换和选择操作自动聚焦功能还是设定获得预定景深的固定焦点位置。

Description

图像感应装置以及图像感应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数字静止照相机、具有照相机功能的便携式电话等的图像感应装置和图像感应方法,还涉及记录拍摄方法的记录介质。
技术背景
传统上,具有自动聚焦(AF)功能的照相机以具有预定景深的固定焦点进行拍摄,而不使用AF功能,以便摄取快拍图像或者在难以由AF功能使镜头聚焦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失误地快速进行拍摄(例如参见专利参考文献1)。
[专利参考文献1]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090823。
在专利参考文献1中,必须利用模式开关任意选择自动聚焦模式和固定焦点模式。在固定焦点模式下,从选择自动聚焦模式的状态切换之后不可能立刻进行快速拍摄。用户可能错过良好的照相机会。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感应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拍摄单元,其具有自动聚焦功能并且拍摄物体图像;自动曝光单元,其自动设定拍摄单元中的正确曝光值;指定单元,其具有两个操作行程并且通过第一行程的操作指定自动聚焦和自动曝光,以及通过第二行程的操作指定拍摄;检测单元,其检测由指定单元指定的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的预定操作状态;以及聚焦控制单元,其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选择操作自动聚焦功能还是设定获得预定景深的固定焦点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感应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拍摄单元,其具有自动聚焦功能并且拍摄物体图像;自动曝光单元,其自动设定拍摄单元中的正确曝光值;曝光比较单元,其将自动曝光单元获得的正确曝光值与预设曝光值进行比较;以及聚焦控制单元,其根据曝光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来切换和选择是操作自动聚焦功能还是设定获得预定景深的固定焦点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感应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拍摄单元,其拍摄物体图像并且具有在至少多个焦距之间切换的多焦距切换功能和自动聚焦功能;焦距比较单元,其将拍摄单元的当前焦距与预设焦距进行比较;以及聚焦控制单元,其根据焦距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来切换和选择是操作自动聚焦功能还是设定获得预定景深的固定焦点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感应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拍摄单元,其具有自动聚焦功能并且拍摄物体图像;自动曝光单元,其自动设定拍摄单元中的正确曝光值;曝光设定单元,其设定取代自动曝光单元自动设定的正确曝光值的任意曝光值;曝光检测单元,其在曝光设定单元设定曝光值时检测曝光值;以及聚焦控制单元,其根据曝光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切换和选择是操作自动聚焦功能还是设定获得预定景深的固定焦点位置。
附图简述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字静止照相机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子电路的功能配置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拍摄模式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到第三实施例)的泛焦设定子程序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在泛焦设定下拍摄之后数据显示状态的实例的视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数字静止照相机通电和该数字静止照相机中拍摄模式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字静止照相机中拍摄模式下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数字静止照相机中拍摄模式下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9A和9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外观的视图;
图10是表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子电路的功能配置的方框图;
图11是表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照相机模式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中照相机模式下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中照相机模式下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发明详述
(第一实施例)
将参照附图中的几幅描述将本发明应用于数字静止照相机的第一实施例。
图1表示了数字静止照相机的外观,主要表示了前表面和上表面的设置。
数字静止照相机1在几乎为矩形的薄板状金属外部主体的前表面上包括拍摄镜头2、自动定时器灯3、光学取景器窗4、麦克风5、闪光发射单元6和握紧条7。电源键8和快门键9(指定单元)设置在上表面的右端(从使用者位置观察)。
拍摄镜头2具有AF功能和按照无级方式改变焦距的变焦功能。该拍摄镜头2在断电或用作基本模式的再现情况下缩入主体中。
握紧条7是埋藏的带状凸起,使得使用者能够在拍摄过程中用其右手从壳体右侧表面抓取数字静止照相机1时,可靠地用其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抓住壳体。
电源键8是用于打开/关闭电源的键。快门键9指定拍摄模式下的拍摄定时。
尽管未示出,但是数字静止照相机1的后表面装配了模式开关、扬声器、菜单键、十字键(曝光设定单元)、设定键、光学取景器、闪光充电灯、显示器等。
尽管未示出,但是数字静止照相机1的底表面装配了存储卡槽,使操作者可以插入/取出用作记录介质的存储卡以及用于连接外部个人计算机等装置的作为串行接口连接器的USB(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将参照图2说明数字静止照相机1的电子电路配置。
在图2中,在用作基本模式的拍照模式下,定时发生器(TG)14和垂直驱动器15扫描并驱动用作图像检测元件的CCD 13,该CCD设置在镜头光学系统12的拍摄光轴的后侧,该镜头光学系统通过驱动电动机(M)11来改变焦点对准位置或者停止位置,并且形成拍摄镜头2。该CCD 13输出对应于每个预定周期形成的光学图像的一帧的光电转换输出。该电动机(M)11、镜头光学系统12和CCD 13形成了拍摄单元。
在具有模拟值的信号的情况下,该光电转换输出适当地经历对于三原色成分R、G、B中每种颜色成分的增益调整。采样保持电路(S/H)16采样并保持所生成的信号,并且A/D转换器17将该信号转变为数字数据。该数字数据经历颜色处理,该处理包括由颜色处理电路18进行的像素插值处理和γ校正处理,以生成具有数字值的亮度信号Y和色差信号Cb和Cr。将这些信号输出到DMA(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19。
该DMA控制器19利用来自颜色处理电路18的复合同步信号、存储器写使能信号和时钟信号,临时将从颜色处理电路18输出的亮度信号Y和色差信号Cb和Cr写入DMA控制器19的内部缓冲器中。然后,将亮度信号Y和色差信号Cb和Cr通过DRAM接口(I/F)20DMA传送到用作缓冲存储器的DRAM 21。
控制器22包括:CPU 221;ROM 222,其永久存储操作程序,该程序包括用于在拍摄模式下操作快门键9的处理(将在后面描述),并且由CPU 221执行该程序;RAM 223,其用作工作存储器;自动曝光单元224,其自动设定拍摄模式下的正确曝光值;检测单元225,其检测快门键9的指定操作状态;曝光比较单元226,其将正确曝光值与预设曝光值进行比较;曝光检测单元229,其检测到设定了任意的曝光值;焦距比较单元228,其将拍摄模式下的当前焦距与预设焦距进行比较;对焦控制单元227,其在拍摄模式下提示使用者选择是操作自动聚焦功能还是设定固定焦点位置;焦点范围确定单元230,其在拍摄模式下从多个固定焦点范围中确定包含所要拍摄的物体的焦点范围;以及通知单元231,其通知使用者确定固定焦点范围的结果。该控制器22控制数字静止照相机1的整个控制操作。
在亮度和色差信号向DRAM 21的DMA传送结束时,控制器22从DRAM 21通过DRAM接口20读出亮度和色差信号,并且将这些信号通过VRAM控制器23写入VRAM 24中。
数字视频编码器25从VRAM 24通过VRAM控制器23周期性地读出亮度和色差信号,根据这些数据生成视频信号,并且将该视频信号输出到显示器26。
如上所述,该显示器26设置在数字静止照相机1的后表面上。该显示器26在拍摄模式下起到监控显示器(电子取景器)的作用。该显示器26根据来自数字视频编码器25的视频信号进行显示,并且这时根据从VRAM控制器23接收到的图像信息实时显示图像。
在所谓的过程图像(through image)显示状态下,其中显示器26实时显示作为监控图像的当前图像,在将要摄取静止图像时的定时操作快门键9,然后生成触发信号。
控制器22响应该触发信号停止从CCD 13到DRAM 21的一帧的亮度和色差信号的DMA传送。该控制器22以服从正确曝光条件的F数和快门速度来驱动CCD 13,获得一帧的亮度和色差信号,并且将它们传送到DRAM 21。此后,控制器22断开该程序,并且转变到记录/保存状态。
在记录/保存状态下,该控制器22对于称作基本块的单元而言,通过DRAM接口20读出DRAM 21中写入的一帧的亮度和色差信号,该基本块对于Y、Cb和Cr成分中的每个成分具有垂直8个像素×水平8个像素。该控制器22将信号写入JPEG(联合图像编码专家组)电路27中。该JPEG电路27通过诸如ADCT(适应性离散余弦变换)和熵编码(例如霍夫曼编码)之类的处理来压缩数据。
控制器22从JPEG电路27读出作为一幅图像的数据文件的编码数据,并且将该数据文件写入可拆卸安装的存储卡28或者永久嵌入数字静止照相机1中的内部存储器29中,该存储卡作为该数字静止照相机1的记录介质。
当一帧的亮度和色差信号的压缩处理以及压缩数据在存储卡28或内部存储器29中的写入结束时,该控制器22再次启动从CCD 13到DRAM 21的程序。
该控制器22与键输入单元30、音频处理单元31和闪光灯驱动单元32相连。
该键输入单元30由电源键8、快门键9、模式开关、菜单键、十字键、设定键等构成。将伴有这些键操作的信号直接发送到控制器22。
该音频处理单元31包括声源电路,例如PCM声源。记录声音时,该音频处理单元31使从麦克风(MIC)5输入的音频信号数字化,并且根据预定数据文件格式压缩数据,例如MP3(MPEG-1音频层3)标准。该音频处理单元31生成音频数据文件并且将其发送到存储卡28或者内部存储器29。再现声音时,该音频处理单元31解压缩从存储卡28或内部存储器29发送的音频数据文件,并且将该数据转变为模拟信号。该音频处理单元31驱动设置在数字静止照相机1后表面上的扬声器(SP)33,并且从该扬声器(SP)33输出声音。
摄取静止图像时,闪光驱动单元32使大容量闪光电容器(未示出)充电,并且在控制器22的控制之下驱动闪光发射单元6,以发射闪光。
在不摄取静止图像,而摄取运动图像时,将利用JPEG电路27压缩静止图像数据而准备的静止图像数据文件临时地连续记录在存储卡28或者内部存储器29上,而保持操作快门键9。当快门键9的操作结束或者经过了预定时限(例如30秒)时,再次将一连串静止图像数据文件立刻设为运动JPEG数据文件(AVI文件)。
在作为基本模式的再现模式下,该控制器22有选择性地读出记录在存储卡28或者内部存储器29上的图像数据。JPEG电路27以与拍摄模式下的数据压缩过程相反的过程解压缩该压缩图像数据。通过DRAM接口20将解压缩图像数据保存在DRAM 21中,并且将DRAM21保存的内容通过VRAM控制器23存储在VRAM 24中。从VRAM24周期性读出图像数据,从而生成视频信号,并且在显示器26上再现该视频信号。
当选定图像数据不表示静止图像,而表示运动图像时,临时地连续再现构成选定运动图像文件的各个静止图像数据。当全部静止图像数据再现结束时,仅再现并显示开始时的静止图像数据,直到接收了下次再现指令为止。
将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
以下处理主要由控制器22根据永久存储的程序来执行。
在第一实施例中,快门键9通过两个行程操作来工作。作为基本操作,执行AF操作以通过通常称作“半行程”的第一行程来锁定焦点对准状态和曝光状态。通过通常称作“全行程”的第二行程来执行锁定焦点对准状态和曝光状态下的拍摄。
图3表示了拍摄模式下的处理内容。首先,以对应于当前选定的拍摄镜头2变焦位置的焦距执行AE处理。获得正确曝光值,以设定F数和快门速度(步骤A01)。
将该快门速度调整到对应于监控状态的帧率的值,例如比30帧/秒的帧率下的速度1/30秒高得多的速度。从CCD 13获得图像,并且利用颜色处理电路18来调整图像,使得通过自动白平衡(AWB)处理获得对应于光源色温的白平衡(步骤A02)。当在显示器26上显示过程图像时(步骤A03),确定是否半程按下键输入单元30的快门键9(步骤A04)。重复执行该处理,直到半程按下快门键9为止。
如果半程按下快门键9,在步骤A04中确定该状态。计算半行程状态下的经过时间的内部计数器t的计数操作开始(步骤A05)。实施AF处理,从而将镜头聚焦到预定焦点区域,并且锁定焦点对准位置(步骤A06)。同时,锁定在前面的步骤A01的AE处理中已经获得并且提供正确曝光的F数和快门速度。
重复确定在锁定拍摄条件的状态下是否完全按下快门键9(步骤A07),以及是否保持半程按下快门键9(步骤A08)。当确认保持半程按下快门键9时,该程序等待,直到完全按下快门键9为止。
如果取消快门键9的半行程,在步骤A08中确定该状态,解锁该拍摄条件,并且程序再次返回从步骤A01开始的处理。
如果在锁定拍摄条件的状态下完全按下快门键9,则在步骤A07中确定该状态,并且确定控制器22的内部计数器t的计数值是否等于或是小于预定值,例如对应于时间1秒的值(步骤A09)。使用者可以预先任意设定内部计数器t的计数值的预定值表示的时间。
如果确定该内部计数器t的计数值大于预定值,则确定在从快门键9的半行程到全行程的位移过程中已经经过了相应的时间,并且不需要快速拍摄。该照相机根据基本操作变为图像数据记录/保存状态。
更具体地讲,在保持拍摄条件锁定的同时通过拍摄获得图像数据(步骤A14)。将通过拍摄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记录并保存在存储卡28或者内部存储器29中(步骤A15)。一连串拍摄处理结束,并且该程序再次返回从A01开始的处理,以便准备下次拍摄。
如果在步骤A09确定的内部计数器t的计数值等于或小于预定值,则确定使用者希望快速操作快门键9,并且立刻拍摄物体。为了设定接近泛焦的状态,确定并设定对应于拍摄镜头2的当前对焦位置并且提供尽可能大的景深的预定焦点对准位置(步骤A10)。
图4表示了表示泛焦处理详细内容的子程序。根据通过前面的步骤A02中的自动白平衡处理获得的光源色温是否为日光的色温,来确定这时该数字静止照相机1是否在室外使用(步骤S01)。
在这种情况下,构成拍摄镜头2的镜头光学系统12具有两个固定焦点范围:近景固定焦点范围,在该范围内镜头总是聚焦在例如0.4m到10m范围内的物体上;远景固定焦点范围,在该范围内镜头总是聚焦在1.5m到无限远(∞)范围内的物体上。
如果在步骤S01中确定了通过自动白平衡处理获得的光源色温为日光色温,并且照相机1在室外使用,则确定该物体一定程度上远离照相机1。将镜头光学系统12的位置设为远景固定焦点范围(步骤S02),并且泛焦设定子程序结束。
如果在步骤S01中确定了通过自动白平衡处理获得的光源色温不是日光色温,并且不是在室外使用该照相机1,则确定该物体一定程度上接近照相机1。将镜头光学系统12的位置设为近景固定焦点范围(步骤S03),并且泛焦设定子程序结束。
再参照图3,一起执行所谓的缩小光圈AE处理以及步骤A10中的泛焦处理,在缩小光圈AE处理中,根据前面的步骤A01中获得的正确曝光值尽可能大地设定F数,并且响应于该F数降低快门速度。该处理之后,该照相机变为图像数据记录/保存状态。
更具体地讲,通过图像检测获得了图像数据(步骤A12)。将通过拍摄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记录并保存在存储卡28或者内部存储器29中(步骤A13)。一连串拍摄处理结束,并且程序再次返回从步骤A01开始的处理,以便准备下次拍摄。
按照这种方式,根据具有两个操作行程的快门键9的操作状态,能够任意切换和选择自动聚焦和固定焦点。能够按照需要执行快速拍摄操作。
特别是,当该快门键9从第一行程的操作到第二行程的操作的时间等于或小于预定值时,执行拍摄从而设定泛焦。当检测到使用者希望在一般的自动聚焦处理的程序过程中变为快速拍摄时,故意设定泛焦,并且拍摄可以变为几乎不能发生所谓散焦状态的状态。
此外,根据多个(例如两个)固定焦点范围来确定作为泛焦设定的对应于拍摄条件的范围。在切换到固定焦点位置和选择固定焦点位置的过程中,选择已确定的固定焦点范围。可以在镜头更精确地聚焦在物体上的同时执行拍摄。
作为固定焦点范围确定必要条件的实例,根据利用自动白平衡功能对于光源的色温调整结果来确定物体图像是在室内拍摄的还是在室外拍摄的。使用者无任何负担就能够更精确地确定物体图像所在的固定焦点范围。可以在镜头更精确聚焦的同时执行拍摄。
作为输出记录结果以及步骤A12中的拍摄和随后在步骤A13中的记录/保存的实例,可以由数值来表示步骤S02或S03中的固定焦点范围设定,并且将其显示在照相机1的显示器26上。
图5表示了对于拍摄之后的预定时刻,将固定焦点范围作为各种拍摄数据之一显示在显示器26上的实例。在图5中,闪光发射模式a、可拍摄图像剩余张数c、对焦框d、固定焦点范围e和曝光值(快门速度和F数)f适当地分布并显示在显示器26上。
如图5所示,作为固定焦点范围e,远景固定焦点范围由具体数值“1.5m到无限远(∞)”表示。通过表示所拍摄图像的焦点对准范围,提示使用者识别内容,并且如果需要,立刻再次执行拍摄。
(第二实施例)
将参照附图中的几幅描述将本发明应用于数字静止照相机的第二实施例。
外观基本上与图1所示的外观相同,并且电子电路配置基本上与图2所示的配置相同。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将省略对其说明和描述。
将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操作。
基本上由控制器22根据永久存储的程序来执行以下步骤。
在第二实施例中,快门键9通过两个行程操作来工作。作为基本操作,执行AF操作以通过通常称作“半行程”的第一行程来锁定焦点对准状态和曝光状态。通过通常称作“全行程”的第二行程来执行锁定焦点对准状态和曝光状态下的拍摄。
图6和7表示了通电操作和电源键8的操作,以及作为在通电之后自动设定的基本模式的拍摄模式中的处理内容。该程序等待,直到通过电源键8的操作打开电源为止(步骤B01)。
如果通过电源键8的操作打开电源,该控制器22确定步骤B01中的这种状态,并且开始内部计数器t1的计数操作,其计算通电之后的经过时间(步骤B02)。
以对应于当前选定的拍摄镜头2变焦位置的焦距执行AE处理。获得正确曝光值以设定F数和快门速度(步骤B03)。
将快门速度调整到对应于监控状态的帧率的值,例如比30帧/秒的帧率下的速度1/30秒高得多的速度。从CCD 13获得图像,并且利用颜色处理电路18来调整图像,使得通过自动白平衡(AWB)处理获得对应于光源色温的白平衡(步骤B04)。当在显示器26上显示过程图像时(步骤B05),确定是否半程按下键输入单元30的快门键9(步骤B06)。重复执行该步骤,直到半程按下快门键9为止。
如果半程按下快门键9,在步骤B05中确定该状态。确定控制器22的内部计数器t1的计数值是否等于或小于预定值,例如确定对应于时间5秒的值(步骤B07)。对于内部计数器t1的计数值,使用者可以预先任意设定由预定值表示的时间。
如果内部计数器t1的计数值等于或小于预定值,则确定在通过电源键8的操作而通电时刻之后经过了不长的时间,并且使用者希望快速操作快门键9并且立刻拍摄物体。为了设定接近泛焦的状态,确定并设定对应于拍摄镜头2的当前变焦位置并且提供尽可能大的景深的预定焦点对准位置(步骤B08)。
在图4所示的泛焦设定中,根据前面的步骤B04中的自动白平衡处理获得的光源色温是否为日光色温,来确定这时该数字静止照相机1是否在室外使用(步骤S01)。
在这种情况下,构成拍摄镜头2的镜头光学系统12具有两个固定焦点范围:近景固定焦点范围,在该范围内镜头总是聚焦在例如0.4m到10m范围内的物体上;远景固定焦点范围,在该范围内镜头总是聚焦在1.5m到无限远(∞)范围内的物体上。
如果在步骤S01中确定了通过自动白平衡处理获得的光源色温为日光色温,并且照相机1在室外使用,则确定该物体一定程度上远离照相机1。将镜头光学系统12的位置设为远景固定焦点范围(步骤S02),并且泛焦设定子程序结束。
如果在步骤S01中确定了通过自动白平衡处理获得的光源色温不是日光色温,并且不是在室外使用该照相机1,则确定该物体一定程度上接近照相机1。将镜头光学系统12的位置设为近景固定焦点范围(步骤S03),并且泛焦设定子程序结束。
再参照图6,执行所谓的缩小光圈AE处理以及步骤B08中的泛焦处理,在缩小光圈AE处理中,根据前面的步骤B03中获得的正确曝光值尽可能大地设定F数,并且响应于该F数降低快门速度(步骤B09)。重复确定是否完全按下快门键9(步骤B10),以及是否保持半程按下快门键9(步骤B11)。当确定了保持半程按下该快门键9的同时,该程序等待,直到完全按下快门键9为止。
如果取消快门键9的半行程,则在步骤B11中确定该状态,解除锁定用于获得泛焦状态的拍摄条件,并且该程序再次返回从步骤B03开始的处理。
如果在锁定拍摄条件的状态下完全按下该快门键9,则在步骤B10中确定这种状态,并且该照相机立刻变为图像数据记录/保存状态。
更具体地讲,通过图像检测获得图像数据(步骤B12),并且将通过拍摄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记录并保存在存储卡28或内部存储器29中(步骤B13)。一连串拍摄处理结束,并且程序再次返回从步骤B03开始的处理,以便准备下次拍摄。
如果在步骤B07中,用于计算通电之后经过的时间的内部计数器t1的计数值大于预定值,则确定从通过操作电源键8的通电时刻开始,已经经过了相应的时间,并且不需要进行快速拍摄。用于计算快门键9半行程之后经过的时间的内部计数器t2的计数操作开始(步骤B14)。实施AF处理,以获得焦点对准位置,从而使镜头聚焦在预定的焦点区域,并且获得和锁定该焦点对准位置(步骤B15)。同时,确定和锁定在前面的步骤B03的AE处理中已经获得并且提供正确曝光的F数和快门速度。
重复确定在锁定拍摄条件的状态下是否完全按下快门键9(步骤B16),以及是否保持半程按下快门键9(步骤B17)。当确认保持半程按下快门键9时,该程序等待,直到完全按下快门键9为止。
如果取消了快门键9的半行程,则在步骤B17中确定这种状态,解锁拍摄条件,并且流程再次返回从步骤B03开始的处理。
如果在锁定拍摄条件的状态下完全按下快门键9,则在步骤B16中确定这种状态,并且确定控制器22的内部计数器t2的计数值是否等于或小于预定值,例如对应于时间为1秒的值(步骤B18)。使用者可以任意地预先设定由内部计数器t2的计数值的预定值表示的时间。
如果确定该内部计数器t2的计数值大于预定值,则确定从快门键9的半行程到全行程已经经过了相应的时间,并且不需要进行快速拍摄。该照相机变为一般图像数据记录/保存状态。
更具体地讲,通过图像感应获得图像数据(步骤B23),并且将通过拍摄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记录和保存在存储卡28或内部存储器29中(步骤B24)。一连串的拍摄处理结束,并且流程再次返回从步骤B03开始的处理,以便准备下次拍摄。
如果步骤B18中内部计数器t2的计数值等于或小于预定值,则确定从快门键9的半行程到全行程没有经过较长时间,并且使用者希望快速操作该快门键9,立刻拍摄物体。为了设定接近泛焦的状态,确定和设定对应于拍摄镜头2的当前变焦位置并且提供尽可能大的景深的预定焦点对准位置(步骤B19)。
在图4所示的泛焦设定中,根据前面的步骤B04中的自动白平衡处理获得的光源色温是否为日光色温来确定此时是否在户外使用该数字静止照相机1(步骤S01)。
如果在步骤S01中确定通过自动白平衡处理获得的光源色温为日光色温,并且在户外使用该照相机1,则确定该物体在一定程度上远离该照相机1。将镜头光学系统12的位置设为远景固定焦点范围(步骤S02),并且该泛焦设定子程序结束。
如果在步骤S01中确定通过自动白平衡处理获得的光源色温不是日光色温,并且没有在户外使用该照相机1,则确定该物体在一定程度上接近该照相机1。将镜头光学系统12的位置设为近景固定焦点范围(步骤S03),并且该泛焦设定子程序结束。
再参照图7,执行所谓的缩小光圈AE处理以及步骤B19中的泛焦处理(步骤B20),在该缩小光圈AE处理中,根据前面的步骤B03中获得的正确曝光值而将F数设为尽可能的大,并且响应该F数降低快门速度。该照相机立刻变为图像数据记录/保存状态。
在通过图像感应获得了图像数据之后(步骤B21),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记录并保存在存储卡28或者内部存储器29中(步骤B22)。一连串拍摄程序结束,并且该流程返回从步骤B03开始的处理,以便准备下次拍摄。
除了对第一实施例的说明之外,第二实施例执行拍摄,在拍摄过程中,仅在通电之后的预定时间内通过快门键9的半行程设定泛焦。这个实施例对于从数字静止照相机1的断电状态通过操作电源键8来打开电源,并且以固定焦点快速进行拍摄的情况而言特别有效。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少错过拍摄机会的可能性。
(第三实施例)
将参照附图中的几幅描述将本发明应用于数字静止照相机的第三实施例。
外观基本上与图1所示的外观相同,并且电子电路配置基本上与图2所示的配置相同。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将省略对其说明和描述。
将说明第三实施例的操作。
基本上由控制器22根据永久存储的程序来执行以下处理。
在第三实施例中,快门键9通过两个行程操作来工作。作为基本操作,执行AF操作以通过通常称作“半行程”的第一行程来锁定焦点对准状态和曝光状态。通过通常称作“全行程”的第二行程来执行锁定焦点对准状态和曝光状态下的拍摄。
图8表示了拍摄模式下的处理内容。首先,以对应于当前选定的拍摄镜头2变焦位置的焦距执行AE处理。获得正确曝光值以设定F数和快门速度(步骤C01)。
将快门速度调整为对应于监控状态的帧率的值,例如比30帧/秒的帧率下的速度1/30秒高得多的速度。从CCD 13获得图像,并且利用颜色处理电路18来调整图像,使得通过自动白平衡(AWB)处理获得对应于光源色温的白平衡(步骤C02)。当在显示器26上显示过程图像时(步骤C03),确定是否半程按下键输入单元30的快门键9(步骤C04)。重复执行该处理,直到半程按下快门键9为止。
如果半程按下快门键9,在步骤C04中确定该状态。AF处理开始,从而将镜头聚焦到预定的焦点区域(步骤C05)。同时,锁定已经在前面的步骤C01的AE处理中获得并且提供正确曝光的F数和快门速度。
重复确定步骤C05中的AF处理开始之后是否完全按下快门键9(步骤C06),以及是否半程按下快门键9(步骤C07)。当确认该快门键9保持半程按下时,该程序等待,直到完全按下快门键9为止。
如果取消了快门键9的半行程,则在步骤C07中确定这种状态,解锁该拍摄条件,并且该流程再次返回从步骤C01开始的处理。
如果完全按下快门键9,则在步骤C06中确定这种状态,并且确定在步骤C05中已经开始的AF处理是否已经完成,以及是否已经锁定焦点对准位置(步骤C08)。
如果确定已经完成了该AF处理,并且已经锁定了焦点对准位置,则确定在快门键9从半行程变为全行程的过程中已经经过了足以执行AF处理的时间,并且不需要快速拍摄。该照相机变为基于基本操作的图像数据记录/保存状态。
更具体地讲,在根据锁定拍摄条件通过图像感应获得了图像数据之后(步骤C13),将通过拍摄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记录或保存在存储卡28或者内部存储器29中(步骤C14)。一连串的拍摄处理结束,并且该程序再次返回从步骤C01开始的处理,以便准备下次拍摄。
如果在步骤C08中确定没有锁定焦点对准位置,并且没有完成该AF处理,则确定使用者希望快速操作快门键9,并且立刻拍摄物体。为了设定接近泛焦的状态,确定和设定对应于拍摄镜头2的当前变焦位置并且提供尽可能大的景深的预定焦点对准位置(步骤C09)。
在图4所示的泛焦设定中,根据前面的步骤C02中通过自动白平衡处理获得的光源色温是否为日光色温,来确定此时是否在室外使用该数字静止照相机1(步骤S01)。
在这种情况下,构成拍摄镜头2的镜头光学系统12具有两个固定焦点范围:近景固定焦点范围,其中该镜头总是聚焦在0.4m到10m范围内的物体上;远景固定焦点范围,其中该镜头总是聚焦在1.5m到无限远(∞)的范围内的物体上。
如果在步骤S01中确定通过自动白平衡处理获得的光源色温为日光色温,并且在室外使用该照相机1,则确定该物体在一定程度上远离照相机1。将镜头光学系统12的位置设为远景固定焦点范围(步骤S02),并且泛焦设定子程序结束。
如果在步骤S01中确定通过自动白平衡处理获得的光源色温不是日光色温,并且不是在室外使用该照相机1,则确定该物体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照相机1。将镜头光学系统12的位置设为近景固定焦点范围(步骤S03),并且泛焦设定子程序结束。
再次参照图8,执行所谓的缩小光圈AE处理以及步骤C09中的泛焦处理(步骤C10),在该缩小光圈AE处理中,根据前面的步骤C01中获得的正确曝光值而将F数设为尽可能的大,并且响应该F数降低快门速度。该照相机立刻变为图像数据记录/保存状态。
更具体地讲,在通过图像感应获得了图像数据之后(步骤C11),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记录并保存在存储卡28或者内部存储器29中(步骤C12)。一连串的拍摄处理结束,并且该程序再次返回从步骤C01开始的处理,以便准备下次拍摄。
当AF操作响应于快门键9的半行程而开始,并且在完成AF操作之前完全按下快门键9时,将设定立刻切换到泛焦,以执行拍摄,而不继续AF操作。依照使用者操作的目的,可以快速执行泛焦时的拍摄,从而进一步减少了错过拍摄机会的可能性。
在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两种,即近景和远景固定焦点范围。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例如构成拍摄镜头2的镜头光学系统12的光学性质,或者设计该数字静止照相机1的过程中的照相机使用技术要求,该照相机可以仅具有一个焦点范围或者三个或更多的焦点范围。
在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设定了多个固定焦点范围,根据通过自动白平衡调整获得的光源色温来确定哪个固定焦点范围包含物体图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当光源周期性闪烁时,其为荧光灯,并且确定在室内使用该照相机。可选择的是,根据当前设定的闪光发射模式、选定的场景程序等,区分室内和室外位置。按照这种方式,确定多个设定固定焦点范围之一的不同方法都是可以想象到的。
(第四实施例)
参照附图中的几幅来描述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照相机功能的CDMA(码分多路访问)便携式电话的第四实施例。
图9A和9B表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40的外观。该便携式电话40具有可折叠的形状,其中两个壳体42和43通过铰链41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整体枢轴装配。图9A表示了当该便携式电话40最大程度打开时的内表面。图9B主要表示了当该便携式电话40折叠起来时上壳体42的外表面。
如图9A所示,将用作接收器的扬声器44和主显示器45设置在上壳体42的内表面上。
将包括拨号键等的各种键46以及用作收发器的麦克风47设置在下壳体43的内表面上。
如图9B所示,将照相机48、拍摄灯49和副显示器50设置在上壳体42的外表面上。延伸到下壳体43中的天线51从该铰链41向外部突出。
照相机48具有AF功能和按照无级方式改变焦距的变焦功能。
各种键46包括:照相机键46a,其设定照相机模式;设定(SET)键46b(指定单元),其除了作为拨号键、电源键和用于信道连接/断开的键之外,还起到快门键的作用。而且,各种键46包括位于未装配天线51的铰链41的侧端面上的快门键46c(指定单元),以及指定例如照相机48的变焦和曝光值并且利用设定键46b作为中心定位的环键46d(曝光设定单元)。
图10表示了该便携式电话40的电路配置。在图10中,天线51通过CDMA与最近的基站进行通信。该天线51与RF单元61相连。
当接收时,该RF单元61利用双工器(duplexer)将来自天线51输入的信号与频率轴分离。该RF单元61将已分离信号与从PLL合成器输出的具有预定频率的本地(local)振荡信号混合,从而将该频率转变为IF信号。该RF单元61利用宽带BPF仅提取接收频率信道,利用AGC放大器保持具有希望的接收波长常数的信号电平,然后将合成信号输出到输出行程上的调制/解调单元62。
在发送过程中,该RF单元61在控制器65(将在后面描述)的控制下,利用AGC放大器控制来自调制/解调单元62的OQPSK(偏置四相移键控)调制信号的传送功率。该RF单元61将该信号与从PLL合成器输出的具有预定频率的本地振荡信号混合,从而将该频率转变为RF波带。该RF单元61利用PA(功率放大器)将功率放大成较大的数值,并且通过双工器来发射和发送来自天线51的合成信号。
当接收时,该调制/解调单元62利用正交检测器(quadraturedetector)将来自RF单元61的IF信号分成基带I·Q(同相·正交相位)信号。该调制/解调单元62使该信号数字化,并且将其输出到CDMA单元63。
在发送过程中,该调制/解调单元62将从CDMA单元63发送来的具有数字值的I·Q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该调制/解调单元62利用正交调制器OQPSK调制模拟信号,并且将经调制的信号发送到RF单元61。
当接收时,该CDMA单元63将来自调制/解调单元62的数字信号输入到用于PN(伪噪声)码的定时提取电路和根据定时电路的指令实施解展开(despread)和解调的多个解调电路。该CDMA单元63合成从解调电路输出的多个解调符号,利用合成器使它们同步,并且将合成信号输出到音频处理单元64。
在发送过程中,该CDMA单元63对于来自音频处理单元64的输出符号进行展开处理,利用数字滤波器限制波段,从而获得I·Q信号,并且将该I·Q信号发送到调制/解调单元62。
当接收时,该音频处理单元64解交叉(de-interleave)来自CDMA单元63的输出符号,并且利用维特比(Viterbi)解调器来实施错误校正处理。此后,该音频处理单元64利用音频处理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将压缩数字信号解压缩成普通数字音频信号。该音频处理单元64将音频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并且驱动扬声器(SP)44输出模拟音频信号。
在发送过程中,该音频处理单元64将从麦克风(MIC)47输入的模拟音频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并且利用音频处理DSP压缩数据量。该音频处理单元64利用卷积编码器实施错误校正编码,交叉该信号,并且将输出符号(symbol)发送到CDMA单元63。
该控制器65与RF单元61、调制/解调单元62、CDMA单元63和音频处理单元64相连。该控制器65还与GPS接收器66、图像拍摄单元67、图像处理单元68、主显示器45、副显示器50、存储卡69、振动器70和LED驱动单元71相连。
该控制器65包括:CPU 651;ROM 652,其永久存储了包括照相机模式下的拍摄操作的操作程序(将在后面进行描述);RAM 653,其用作工作存储器;自动曝光单元654,其自动设定照相机模式下的正确曝光值;检测单元655,其检测设定键46b和快门键46c的指定操作状态;曝光比较单元656,其比较正确曝光值与预设曝光值;曝光检测单元659,其检测设定了任意的曝光值;焦距比较单元658,其比较照相机模式下的当前焦距与预设焦距;对焦控制单元657,其提示使用者在照相机模式下选择操作自动聚焦功能,还是设定固定焦点位置;焦点范围确定单元660,其在照相机模式下从多个固定焦点范围中确定包含所要拍摄的物体的固定焦点范围;以及通知单元661,其通知使用者确定固定焦点范围的结果。该控制器65控制该便携式电话40的全部操作。
GPS接收器66根据通过GPS天线72接收到的来自多个GPS卫星的多条位置测量信息,来计算准确的当前时间以及当前位置的纬度、精度和空间方位角。该GPS接收器66将算得的数据输出到控制器65。
在控制器65的控制下,该图像拍摄单元67控制CCD 75的拍摄操作,该CCD 75构成了照相机48,并且设置在光学镜头系统74的拍摄光轴的后侧,通过电动机(M)73驱动该光学镜头系统的位置。该图像拍摄单元67使通过拍摄获得的图像数据数字化,并且输出数字数据。该电动机(M)73、光学镜头系统74和CCD 75构成了拍摄单元。
图像处理单元68根据例如JPEG方法压缩通过图像拍摄单元67获得的图像数据。而且,该图像处理单元68将接收到的/经压缩的图像数据解压缩,以获得原始位图图像数据。
存储卡69可拆卸地安装在便携式电话40中,并且存储了该便携式电话40拍摄的图像数据、通过接收获得的图像数据等等。
该振动器70在接收到输入信号时按照预设振动方式和振动强度振动。
LED驱动单元71是构成拍摄灯49的高亮度白色LED的驱动电路。如果需要,该LED驱动单元71朝照相机48所要拍摄的物体发射辅助光。
主显示器45和副显示器50中的每一个由具有背光及其驱动电路的反射/透射彩色液晶板制成。主显示器45和副显示器50能够通过打开背光来提供透射液晶显示,并且还能够通过关闭背光,利用外部光来提供反射液晶显示,然而这样略微难以看见显示器。
尽管未示出,但是铰链41具有检测上壳体42和下壳体43的打开和折起状态的机构。如图9A所示,在上壳体42与下壳体43打开的打开状态下,在通过操作各种键46中的照相机键46a而改变、从而利用照相机48摄取图像的照相机模式下,主显示器45根据来自检测机构的信息确定该便携式电话40的使用者将要进行“目标摄影”,在“目标摄影”过程中将要拍摄不同于使用者自己的物体。该主显示器45停止在副显示器50上的显示,并且显示照相机48的监控图像。这时,通过操作各种键46的设定键46b或者快门键46c来执行图像拍摄。
相反,如图9B所示,在上壳体42与下壳体43折起的折叠状态下,该主显示器45确定该便携式电话40的使用者将要进行“自我肖像摄影”,在“自我肖像摄影”过程中将要拍摄使用者自己。主显示器45停止其显示,并且使副显示器50显示照相机48的监控图像。这时,通过操作快门键46c来执行图像拍摄。
与根据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数字静止照相机1相似,该便携式电话40不仅能够记录和再现静止图像,还能够记录和再现运动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将通过拍摄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和运动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卡69中,并且能够根据再现模式下的选择指令,任意地在主显示器45上再现存储在存储卡69中的内容。而且,通过适当地选择内容并且将内容设定为电子邮件的附件,能够将这些内容发送给通信伙伴。
将说明第四实施例的操作。
注意,各种键46的设定键46b和快门键46c通过一个行程操作立刻执行拍摄。
控制器65根据永久存储的程序基本上执行以下处理。
图11表示了当通过操作各种键46的照相机键46a而设定照相机模式时,静止图像拍摄中的处理内容。首先,以对应于当前选定的照相机48的变焦位置的焦距执行AE处理(步骤D01)。获得正确曝光值以设定F数和快门速度,并且根据该F数和快门速度从CCD 75获得图像。当在主显示器45或者副显示器50上显示过程图像时(步骤D02),确定按下各种键46中的设定键46b还是快门键46c(步骤D03)。重复进行这种确定,并且该程序等待,直到操作设定键46b或者快门键46c为止。
如果操作设定键46b或者快门键46c,则在步骤D03中确定该操作。根据在前面的步骤D01中的AE处理中获得的正确曝光值(EV值)是否大于预设曝光阈值(Evth)来确定当前的正确曝光值是否具有足够的亮度(步骤D04)。
如果确定正确曝光值大于预设曝光阈值,并且具有足够的亮度,则由此确定和设定对应于照相机48的当前变焦位置并且提供尽可能大的景深的预定焦点对准位置,从而设定接近泛焦的状态(步骤D05)。此外,执行所谓的缩小光圈AE处理(步骤D06),在该缩小光圈AE处理中,根据前面的步骤D01中获得的正确曝光值而将F数设为尽可能的大,并且响应该F数降低快门速度。然后,该照相机40变为图像数据记录/保存状态。
更具体地讲,在通过图像感应获得了图像数据之后(步骤D09),利用图像处理单元68将通过拍摄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记录并保存在存储卡69中(步骤D10)。一连串的拍摄处理结束,并且该程序再次返回从步骤D01开始的处理,以便准备下次拍摄。
如果在步骤D04中确定该正确曝光值等于或小于预设曝光阈值,并且不具有足够的亮度,则实施AF处理以获得焦点对准位置,从而因为缩小光圈而将镜头聚焦到预定的焦点区域,以获得导致较暗图像的泛焦(步骤D07)。同时,确定前面的步骤D01的AE处理中获得并且提供正确曝光的F数和快门速度(步骤D08)。然后,该便携式电话40变为图像数据记录/保存状态。
更具体地讲,在通过图像感应获得了图像数据之后(步骤D09),利用图像处理单元68将通过图像感应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记录并保存在存储卡69中(步骤D10)。一连串的拍摄处理结束,并且该程序再次返回从步骤D01开始的处理,以便准备下次拍摄。
在这种情况下,在主显示器45或者副显示器50的屏幕中心处,利用诸如字符串“AF”或“自动聚焦”显示了已经通过AF处理摄取并记录了图像。可以通知使用者将要在泛焦时执行拍摄,但是,是以自动聚焦执行了拍摄。
如上所述,当在AE处理中确定图像具有低亮度时,对于固定焦点将F数设得较大时,即使通过降低快门速度,也不能令人满意地补偿光量的降低,从而导致较暗的图像。为了避免拍摄失败,优选执行利用正确曝光的AF处理。
(第五实施例)
参照附图中的几幅来描述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照相机功能的CDMA便携式电话的第五实施例。
外观基本上与图9A和9B所示的相同,并且电路配置基本上与图10所示的相同。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省略了对其的说明和描述。
将说明第五实施例的操作。
注意,各种键46的设定键46b和快门键46c利用一个行程的行程操作立刻执行拍摄。
控制器65根据永久存储的程序基本上执行以下处理。
图12表示了当通过操作各种键46的照相机键46a来设定照相机模式时,在静止图像拍摄中的处理内容。首先,以对应于当前选定的照相机48的变焦位置的焦距执行AE处理(步骤E01)。获得正确曝光值,从而设定F数和快门速度,并且根据该F数和快门速度从CCD 75获得图像。当在主显示器45或者副显示器50上显示过程图像时(步骤E02),顺序确定是否按下各种键46的设定键46b或者快门键46c(步骤E03),以及是否利用各种键46的环键46d的“∧”键或者“∨”键指定了光学镜头系统74的变焦位置的移动(步骤E04)。重复执行确定过程,并且该程序等待,直到操作设定键46b或者快门键46c或者操作环键46d的“∧”键或者“∨”键为止。
如果操作环键46d的“∧”键或者“∨”键,在步骤E04中确定这种操作。电动机73驱动光学镜头系统74以根据操作内容执行放大或缩小(步骤E05),并且该程序再次返回从步骤E01开始的处理。
如果操作设定键46b或者快门键46c,则在步骤E03中确定这种操作。根据对应于当前变焦位置的焦距(f)是否小于预设焦距阈值(fth)来确定就景深而言是否能够获得泛焦效果(步骤E06)。
如果确定当前焦距小于预设焦距阈值,并且能够令人满意地将景深设得较大以几乎获得泛焦效果,则确定和设定对应于照相机48的当前变焦位置并且提供尽可能大的景深的预定焦点对准位置,从而设定接近泛焦的状态(步骤E07)。此外,执行所谓的缩小光圈AE处理,在该缩小光圈AE处理中,根据前面的步骤E01中获得的正确曝光值而将F数设为尽可能的大,并且响应该F数降低快门速度。然后,该便携式电话40变为图像数据记录/保存状态。
更具体地讲,在通过图像感应获得了图像数据之后(步骤E11),利用图像处理单元68将通过拍摄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记录并保存在存储卡69中(步骤E12)。一连串的拍摄处理结束,并且该程序再次返回从步骤E01开始的处理,以便准备下次拍摄。
如果在步骤E06中确定当前的焦距等于或者大于预设焦距阈值,并且通过设定大景深不能获得泛焦效果,则执行AF处理以获得焦点对准位置,从而将镜头聚焦到预定焦点区域(步骤E09)。同时,确定在前面的步骤E01的AE处理中获得并且提供正确曝光的F数和快门速度(步骤E10)。然后,该便携式电话40变为图像数据记录/保存状态。
更具体地讲,在通过图像感应获得图像数据之后(步骤E11),利用图像处理单元68将通过拍摄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记录和保存在存储卡69中(步骤E12)。一连串的拍摄处理结束,并且该程序再次返回从步骤E01开始的处理,以便准备下次拍摄。
在这种情况下,在主显示器45或者副显示器50的屏幕中心处,利用诸如字符串“AF”或“自动聚焦”显示了已经通过AF处理摄取并记录了图像。可以通知使用者将要在泛焦时执行拍摄,但是,是以自动聚焦执行了拍摄。
如上所述,当确定焦距较大,并且将焦点设在远摄侧时,即使利用曝光缩小光圈,景深也会变小,几乎不能获得泛焦效果。因此,通过向自动聚焦赋予优先权,能够避免拍摄失败。
(第六实施例)
参照附图中的几幅来描述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照相机功能的CDMA便携式电话的第六实施例。
外观基本上与图9A和9B所示的相同,并且电路配置基本上与图10所示的相同。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省略了对其的说明和描述。
将说明第六实施例的操作。
注意,各种键46的设定键46b和快门键46c通过一个行程操作立刻执行拍摄。
控制器65根据永久存储的程序基本上执行以下处理。
图13表示了当通过操作各种键46的照相机键46a来设定照相机模式时,在静止图像拍摄中的处理内容。确定是否已经通过使用者的模式设定而设定了手动曝光模式(步骤F01)。如果设定了手动曝光模式,则设定了对应于使用者利用各种键46的环键46d的手动操作的曝光值(步骤F02)。如果没有设定手动曝光模式,则以对应于当前选定的照相机48的变焦位置的焦距执行AE处理(步骤F03)。
根据对应于该曝光状态的F数和快门速度从CCD 75获得图像。当在主显示器45或者副显示器50上显示过程图像时(步骤F04),顺序确定是否按下各种键46的设定键46b或者快门键46c(步骤F05),以及是否完成与曝光相关的设定改变操作(步骤F06)。重复执行确定过程,并且该程序等待,直到操作设定键46b或者快门键46c或者完成曝光改变设定操作为止。
如果完成了曝光改变设定操作,则在步骤F06中确定这种操作。适当执行包括将曝光模式改变为AE或者手动曝光的处理并且对应于操作内容的曝光设定改变(步骤F07),该程序再次返回从步骤F01开始的处理。
如果操作设定键46b或者快门键46c,则在步骤F05中确定这种操作。确定是否通过使用者模式设定而设定了手动曝光模式(步骤F08)。
如果确定没有设定手动曝光模式,并且在前面的步骤F03中已经执行了AE处理,则由此确定和设定对应于照相机48的当前变焦位置并且提供尽可能大的景深的预定焦点对准位置,从而设定接近泛焦的状态(步骤F11)。此外,执行所谓的缩小光圈AE处理,在该缩小光圈AE处理中,根据前面的步骤F03中获得的正确曝光值而将F数设为尽可能的大,并且响应该F数降低快门速度。然后,该便携式电话40变为图像数据记录/保存状态。
更具体地讲,在通过图像感应获得了图像数据之后(步骤F13),利用图像处理单元68将通过拍摄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记录并保存在存储卡69中(步骤F14)。一连串的拍摄处理结束,并且该程序再次返回从步骤F01开始的处理,以便准备下次拍摄。
如果在步骤F08中确定设定了手动曝光模式并且使用者已经任意设定了曝光条件,则执行AF处理以获得焦点对准位置,从而将镜头聚焦到预定焦点区域,这是因为为了获得泛焦效果而实施的缩小光圈操作改变了使用者设定的曝光条件(步骤F09)。同时,确定在前面的步骤F02中通过手动曝光处理设定的F数和快门速度(步骤F10)。然后,该便携式电话40变为图像数据记录/保存状态。
更具体地讲,在通过图像感应获得图像数据之后(步骤F13),利用图像处理单元68将通过拍摄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记录和保存在存储卡69中(步骤F14)。一连串的拍摄处理结束,并且该程序再次返回从步骤F01开始的处理,以便准备下次拍摄。
在这种情况下,在主显示器45或者副显示器50的屏幕中心处,利用诸如字符串“AF”或“自动聚焦”显示已经通过AF处理摄取并记录了图像。可以通知使用者将要在泛焦时执行拍摄,但是,是以自动聚焦执行了拍摄。
如上所述,当使用者设定手动曝光时,使用者设定的曝光值可以通过设定大F数而改变,以便获得泛焦效果。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在不改变使用者拍摄目的的情况下,优选执行自动聚焦处理,而不执行定焦处理。
在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本发明用于数字静止照相机。在第四到第六实施例中,本发明用于具有照相机功能的CDMA便携式电话。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还能够用于具有照相机功能的PDA(个人数字助理)、移动计算机、能够拍摄静止图像的视频电影照相机以及利用卤化银胶片的(静止)照相机。
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也能够用于具有照相机功能的CDMA便携式电话,第四到第六实施例也能够用于数字照相机。
例如,将具有照相机功能的CDMA便携式电话的设定键46b或快门键46c设计成通过两个行程操作而工作。与数字照相机类似,当设定了照相机模式时,确定“半行程”和“全行程”。利用这种设定,第一到第三实施例可以用于具有照相机功能的CDMA便携式电话。
同样,利用数字照相机快门键的全行程确定过程来取代具有照相机功能的CDMA便携式电话快门键操作的确定过程(步骤D03、E03和F05)。利用这种设定,第四到第六实施例可以用于数字照相机。
第一到第三实施例采用了两个固定焦点范围,即近景和远景固定焦点范围,并且确定设定了哪个范围。类似的是,第四到第六实施例可以采用多个固定焦点范围,并且确定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能够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和实践。
包括通过所公开的构成组件的适当组合能够提取出包括不同层次的发明的实施例以及各种发明。例如,即使在从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构成组件中省略几个,也将通过省略这些构成组件而获得的配置作为发明提取出来,前提是能够解决“背景技术”部分中所述的至少一个问题,并且能够获得“发明内容”部分中所述的至少一个效果。

Claims (9)

1.一种图像感应装置,包括:
拍摄单元,其具有自动聚焦功能并且拍摄物体图像;
自动曝光单元,其自动设定该拍摄单元中的正确曝光值;
指定单元,其具有两个操作行程并且通过第一行程的操作指定自动聚焦和自动曝光,以及通过第二行程的操作指定拍摄;
检测单元,其检测由该指定单元指定的该第一行程和该第二行程的预定操作状态;以及
聚焦控制单元,其根据该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切换和选择是操作该自动聚焦功能还是设定获得预定景深的固定焦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检测单元还检测从该第一行程的操作到该第二行程的操作的时间,并且
当该检测单元测得的时间不长于预定时间时,该聚焦控制单元设定该固定焦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检测单元还检测从该装置通电到该第一行程的操作的时间,并且
当该检测单元测得的时间不长于预定时间时,该聚焦控制单元设定该固定焦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拍摄单元通过该指定单元的第一行程操作开始该自动聚焦功能的操作,并且
当该自动聚焦功能的操作还未完成时,在该检测单元测得该指定单元的第二行程的操作的时候,该聚焦控制单元设定该固定焦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焦点范围确定单元,其从多个固定焦点范围中确定包含该物体图像的固定焦点范围,
该聚焦控制单元在切换和选择该固定焦点位置的过程中选择由该焦点范围确定单元获得的固定焦点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拍摄单元具有对应于光源实施色温调整的自动白平衡功能,并且
该焦点范围确定单元根据该自动白平衡功能的色温调整结果来确定包含该物体图像的固定焦点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知单元,其发出关于利用该焦点范围确定单元确定包含该物体图像的固定焦点范围的结果的通知。
8.一种拍摄方法,包括:
拍摄控制步骤,采用了自动聚焦功能和自动曝光功能,并且通过操作以两个行程工作的快门键的第一行程执行自动聚焦和自动曝光,以及通过操作第二行程执行拍摄;
检测步骤,检测由该快门键指定的该第一行程和该第二行程的预定操作状态;以及
聚焦控制步骤,根据该检测步骤中的检测结果切换并选择是操作该自动聚焦功能还是设定获得预定景深的固定焦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焦点范围确定步骤,从多个固定焦点范围中确定包含物体图像的固定焦点范围,
在该聚焦控制步骤中,在切换和选择过程中,将该焦点范围确定步骤中获得的固定焦点范围选择为该固定焦点位置。
CNB2004800222054A 2003-08-04 2004-08-03 图像感应装置以及图像感应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77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85925 2003-08-04
JP285925/2003 2003-08-04
JP060990/2004 2004-03-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3432A CN1833432A (zh) 2006-09-13
CN100527790C true CN100527790C (zh) 2009-08-12

Family

ID=36994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220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7790C (zh) 2003-08-04 2004-08-03 图像感应装置以及图像感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2779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3339B (zh) * 2010-11-23 2014-04-16 天津市亚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聚焦方法
JP5547118B2 (ja) * 2011-03-03 2014-07-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取得装置および画像取得装置の作動方法
TWI474097B (zh) * 2011-06-22 2015-02-21 Htc Corp 影像擷取方法與影像擷取系統
GB2531439B (en) 2013-08-21 2016-10-26 Canon Kk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5049556B (zh) * 2015-06-30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3432A (zh) 2006-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61394B1 (en)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image sen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which records photographing method
JP3781016B2 (ja) 電子カメラ、撮影方向取得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050053601A (ko) 촬영 기능이 있는 통신 단말 및 그 통신 단말용 프로그램
JP5040615B2 (ja) 電子カメラ
CN100527790C (zh) 图像感应装置以及图像感应方法
JP4341407B2 (ja) 撮像投影装置
JP3891147B2 (ja) 動画編集装置、動画編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626637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1320454A (ja)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機
JP4288971B2 (ja) 携帯電子機器及びその表示制御方法
JP4395614B2 (ja) 電子機器、電源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191960A (ja) 撮像装置、同期撮影支援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883803B2 (ja)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965889B2 (en)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JPH11341454A (ja) 画像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8134646A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4174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影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305283B2 (ja) 電子カメラ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35183B2 (ja)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20060677A (ko) 휴대단말기의 영상 촬영 방법
JP2005191978A (ja) 携帯電子機器、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010047297A (ko) 디지털 스틸 카메라
JP2006013784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KR20080015258A (ko) 블루투스 통신을 이용하여 원격 제어모드를 지원하는디지털 영상 처리 방법
JP2000115731A5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Priority

Correct: 2004.03.04 JP 060990/2004

False: Lack of priority second

Number: 37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22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RIORITY; FROM: MISSING THE SECOND ARTICLE OF PRIORITY TO: 2004.3.4 JP 060990/2004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523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9523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