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4062C - 图像记录介质、进纸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介质、进纸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4062C
CN100524062C CNB2007100083095A CN200710008309A CN100524062C CN 100524062 C CN100524062 C CN 100524062C CN B2007100083095 A CNB2007100083095 A CN B2007100083095A CN 200710008309 A CN200710008309 A CN 200710008309A CN 100524062 C CN100524062 C CN 10052406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transparent part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media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083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4570A (zh
Inventor
石桥干生
中村历
须藤和久
大年惠
山田征史
杉山敏弘
岩·有贵子
鲤沼宣之
酒卷崇
须田武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04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4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40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406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对套准辊使具有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的记录介质其前沿对齐。边界传感器检测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两者间的边界。该边界传感器设置于套准辊其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下游侧。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介质、进纸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文件通过引用合并2006年1月17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优先权文件2006-008207、2006年2月3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优先权文件2006-027582、2006年6月5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优先权文件2006-156714、以及2006年7月11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优先权文件2006-190133的完整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记录介质、用于该图像记录介质的进纸器、以及根据图像形成后后处理(post-processing)装置对图像记录介质进行的折叠和热粘结实现高度平滑的照片图像的打印输出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近年来已实现种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技术尝试来获得照片图像质量的平滑图像。本发明中说明的是在包括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在内的记录介质上形成照片图像质量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日本特开2000-321842号公报所披露的常规技术中,有一检测来自记录介质的反射光的传感器设置于各套准辊其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位置。基于该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区分记录介质的类型。
另一方面,日本特开2005-10529号公报披露了包括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在内的图像记录介质。
日本特开2000-321842号公报所披露的常规技术中,该传感器设置于各套准辊其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位置。因而,当套准辊两者间咬合的记录介质其下垂量有所不同或记录介质的前沿倾斜错位时,很难准确检测日本特开2005-10529号公报所披露的记录介质其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两者间的边界。
已经实现下面(A)至(F)所述的种种技术尝试来获得照片图像质量的平滑图像。
(A)作为一例图像形成装置,有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包括:其上由至少一个载像组件多重转印有多种颜色的不同彩色色粉图像的中间转印组件;使透明色粉图像显影的透明色粉显影单元;将中间转印组件上形成的彩色色粉图像和透明色粉图像转印至转印材料上的第二转印单元;以及使转印材料上形成的彩色色粉图像和透明色粉图像定影的定影单元(参照日本特开2002-341623号公报)。该常规例中,在纸张上完成通常的图像形成后,先通过在整个纸张范围内均匀形成透明色粉图像再将该纸张传送至定影单元,并使该透明色粉图像定影,来获得高平滑度。
但该技术中,因为总是对整个纸张表面提供透明色粉,而且纸张的图像部分和非图像部分两者间的色粉厚度有所不同,所以有例如较重的负载加到定影单元上。
(B)作为一例图像记录介质,有一种电子成像用承接纸张,其在支撑组件其中一个表面上具有色粉承接层,而在其中另一表面上则具有背衬层。支撑组件在其基底其中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具有热塑树脂层。色粉承接层一侧的最上端层和背衬层一侧的最上端层的粘结剂是具有20℃至80℃的玻璃转变温度(Tg)的防皂化水分散聚合体。色粉承接层和背衬层其中至少之一包含聚合抗静电剂(参照日本特开2004-191678号公报)。该承接纸张中,是采用特定的记录介质来使得该承接纸张平滑。纸张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热塑树脂层,在使纸张上的图像正常定影后,对其进一步加压和加热来实现其表面均匀的平滑度。
但该承接纸张与日本特开2004-191678号公报所披露的特定的定影装置一起使用时才达到该技术的效果。因而,在结构、成本、电力消耗等方面存在问题。
(C)作为一例定影单元,有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的两个定影单元,即第一定影单元和第二定影单元(参照日本特开2003-270991号公报)。该常规技术中,在色粉图像经过通常定影后(第一定影单元),包括高光滑带在内的定影单元再一次熔化色粉,然后冷却使色粉剥离以利用带的光滑度来获得均匀的平滑度。
但如同上述(B)情形,在结构、成本、电力消耗等方面存在问题。
(D)作为一例图像记录介质,有一种图像显示片。该图像显示片中,设置有透明胶片和翻转打印于该透明胶片背面上的打印表面。有一背面反光纸张设置于该透明胶片的打印表面上。有一粘附表面设置于该背面反光纸张其与打印表面相对应的表面上。该粘附表面和打印表面结合为一体(参照日本特开2004-302044号公报)。
但这是在所用的背面反光纸张很难在上面打印图像的情况下所提供的技术。由于难以在背面反光纸张上打印图像,因而用透明胶片来形成图像显示片。该技术其目的并非在于追求照片图像质量。
(E)作为一例图像记录介质,日本特开平10-278183号公报中所披露的技术中有一粘结剂层形成于透明胶片上,而该透明胶片则与图像表面(打印表面)粘结。
但由于图像和透明胶片粘度低,因而不可能复制照片图像质量。
(F)作为一例图像记录介质,日本特开2003-206455号公报披露了一种涉及通过加热而具有粘附性的热敏粘结剂的发明。但该发明没有对用于获得具有简单结构和令人满意的存放寿命的照片图像的技术进行审查。可通过粘结其部分具有透明部分的记录介质和包括粘结剂层在内的非透明白色介质,并且将记录介质和非透明白色介质形成为一体的记录介质,来获得具有简单结构和令人满意的存放寿命的照片图像。
但由于所形成的记录介质具有粘结剂层,需要对记录介质设计一种存放方法和传送方法。而且,在粘结介质和记录介质的过程中,由于粘结位置确定于介质的粘附表面与记录介质相接触的点,因而需要设计粘结前对介质的定位。
综上所述,(A)至(F)的全部常规技术中,图像形成装置其结构复杂,而且存在成本、电力消耗、图像存放寿命等方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其目的在于,至少是部分地解决常规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一个方面的进纸器,其中包括:使具有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的记录介质其前沿对齐的一对套准辊;以及检测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两者间边界的边界传感器。该边界传感器设置于套准辊其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其中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之间的边界处在记录介质的至少一侧形成有线性凹部。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包括:本发明的进纸器;以及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该记录介质配置为沿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两者间的边界折叠,从而将透明部分叠加于非透明部分上。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图像记录介质,包括呈纸状介质的记录介质,其上由图像形成装置形成有图像,其中包括:透明部分;配置为交迭该透明部分的交迭介质;以及其上加有粘结剂的粘结剂层。该交迭介质通过粘结剂层与透明部分的图像形成表面结合为一体。其中透明部分和交迭介质之间的边界处在记录介质的至少一侧形成有线性凹部。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包括:用于传送本发明的图像记录介质的传送通路;在该图像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当在透明部分中形成图像时以水平或垂直方式翻转图像的控制单元;在透明部分和交迭介质之间的边界处折叠图像记录介质的折叠装置;以及加热折叠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加热装置。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本发明的图像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该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在透明部分和交迭介质之间的边界处折叠图像记录介质的折叠装置;以及加热折叠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加热装置。
通过阅读下面结合附图考虑的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方面的意义将会得到更好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进纸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进纸器其边界传感器检测记录介质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进纸器其边界传感器检测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两者间边界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所用的记录介质的平面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7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中形成有水平方式翻转的图像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7B是第二实施例在图像形成后按其中一个加于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叠加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的立体图;
图8A是第二实施例的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中形成有垂直方式翻转的图像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8B是第二实施例按其中一个加于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叠加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的立体图;
图9A和图9B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其中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的区域未等分的记录介质的平面图;
图10A和图10B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其中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中形成翻转的图像和记录介质的非透明部分中形成原始图像的空白图像的平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其中包括形成有图像的透明部分其周围位置设置的非透明部分的记录介质的平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记录介质其中非透明部分形成图像的平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进纸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根据包括字符和图面在内的彩色原始图像形成平滑图像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15是第八实施例记录介质等分的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其生成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一至第九实施例的图像记录介质其通过透明部分观察状态的示意图;
图17A至图17C是第八实施例通过向后折叠具有线性凹部的记录介质来进行平滑图像形成的示意图;
图18是说明本发明第十实施例包括不同比例的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的种种记录介质例的示意图;
图19是第十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输出控制的流程图;
图20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其中配置有中心折叠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示意图;
图21A和图21B是第十一实施例中用作转印纸张的记录介质的示意图;
图22A至图22E是说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中心折叠装置其处理细节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3是第十一实施例记录介质其上形成有图像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4是说明对第十一实施例图像进行镜像打印的示意图;
图25是与第十一实施例打印图像相比较用的正常打印图像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6A和图26B是第十一实施例在中心折叠处理时图像表面布局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电子成像的后处理中开始中心折叠动作之前的记录介质的表面的示意图;
图28A至图28C是第十二实施例电子成像的后处理中的中心折叠动作流程的示意图;
图29是第十二实施例当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处于传送方向的下游时在中心折叠处理之前和之后状态的示意图;
图30是第十二实施例当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处于传送方向的上游时在中心折叠处理之前和之后状态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图像记录介质诸例的平面图;
图32是第十三实施例其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过程的示意图;
图33是第十三实施例记录介质的第二介质结构的示意图;
图34是第十三实施例加热装置和折叠装置其周围结构的剖视图;
图35是第十三实施例安装有加热装置和折叠装置的整个装置的示意图;
图36是说明第十三实施例中心折叠装置的折叠处理的示意图;
图37是第十三实施例具有凹线的图像记录介质的示意图;以及
图38是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用作折叠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定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进纸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进纸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进纸器其边界传感器检测记录介质的立体图。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进纸器其边界传感器检测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两者间边界的立体图。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所用的记录介质的平面图。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6中,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形成黄色(Y)、洋红色(M)、青色(C)和黑色(K)各自颜色的图像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图像形成手段)1Y、1M、1C和1K。图像形成单元1Y、1M、1C和1K分别包括用作载像组件的感光鼓11Y、11M、11C和11K,显影单元10Y、10M、10C和10K,以及感光单元2Y、2M、2C和2K。感光单元分别包括充电单元和清洁单元。
包括光源、多面镜、f-θ透镜和反射镜的光写入单元3配置于图像形成单元1Y、1M、1C和1K的上面。光写入单元3将激光束照射于各自感光鼓11Y、11M、11C和11K的表面上,同时用激光束扫描该表面。用作带驱动装置的转印单元6配置于图像形成单元1Y、1M、1C和1K的下面。转印单元6具有传送记录介质T以经过各自图像形成单元1Y、1M、1C和1K的转印部位的转印传送带60。包括刷辊和清洁刮片的清洁装置85配置为与转印传送带60的外周表面相接触。粘附于转印传送带60上的诸如色粉这种外来物质通过清洁装置85清除。当以事先设定的固定张力由弹簧69拉紧时,转印传送带60受到传送带驱动辊61、62、63和66、传送带装甲辊64、以及传送带张紧辊65的驱动按图中A方向传送记录介质T。带对置辊80配置于记录介质T开始由转印传送带60传送的部位与传送带驱动辊61相对置的位置。
带定影系统的定影单元6、排纸盘8和色粉供应容器TC设置于转印单元6的上面。图中,废色粉瓶、双面/翻面单元、电源单元等设置于双点划线所示的空间S中。进纸单元(进纸器)20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下部。进纸单元20包括其中放置记录介质T的进纸盒4a和4b,以及使记录介质T的前沿位置与图像形成单元1Y、1M、1C和1K的前部位置对齐的套准辊5。有一套准传感器74设置于套准辊5的上游侧。有一边界传感器73设置于套准辊5的下游侧。有一用于手动进给纸张的手动进给盘MF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侧面。
如图5中所示,记录介质T其中一半具有透明部分T1,其中另一半具有非透明部分T2。记录介质T在传送方向上基本上处于中心的位置是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两者间的边界T3。非透明部分T2呈白色。记录介质T中,透明部分T1的正面T4是图像形成表面。正面T4形成为光滑表面以获得照片的高平滑图像。如果用作非图像形成表面的透明部分T1的背面T5也形成为光滑表面的话,便获得具有较高平滑度的照片图像质量。
图2中,有一套准传感器74设置于套准辊5其记录介质T传送方向的上游位置。响应套准传感器74的检测信号,套准辊5在记录介质T与套准辊5的咬合部位5a相接触的状态下处于备用。检测记录介质T的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两者间边界的边界传感器73设置于套准辊5其记录介质T传送方向的下游位置。
边界传感器73是透射光传感器。边界传感器73包括对记录介质T的传送表面发光的发光单元73a以及设置于与发光单元73a相对的位置并且检测发光单元73a所发出光的感光单元73b。如图1中所示,记录介质T传送至套准辊5的咬合部位5a。记录介质T1中设置有透明部分T1、非透明部分T2、以及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两者间的边界T3。边界传感器73配置于套准辊5的下游侧。进一步传送记录介质时,如图3中所示,记录介质T的透明部分T1置于发光单元73a和透明部分T1下面隐藏的感光单元73b两者间。在此位置,感光单元73b对发光单元73a所发出光进行感光并且发送感光信号至控制单元。进一步传送记录介质T时,记录介质T的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两者间的边界T3到达边界传感器73的位置。接着,控制单元读出感光信号并且检测记录介质T的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两者间的边界T3。进一步传送记录介质T时,记录介质T的非透明部分T2处于边界传感器73的位置。然后,如图4中所示,边界传感器73中,记录介质T的非透明部分T2处于发光单元73a和非透明部分T2下面隐藏的感光单元73b两者间。因此,光被非透明部分T2阻断。
图6中,显影装置10Y、10M、10C和10K采用相同的双组分显影系统。其中所用的各色粉只是颜色不同。包括色粉和磁性载体在内的显影剂存放于显影装置10Y、10M、10C和10K中。显影装置10Y、10M、10C和10K其中每一个包括与感光鼓11Y、11M、11C和11K(总称“感光鼓11”)其中每一个相对的显影辊,承载并搅动显影剂的螺杆,以及色粉密度传感器。显影辊包括外部一侧的可旋转套筒和内部一侧固定的磁体。由色粉供应装置根据色粉密度传感器的输出供应色粉。
下面说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作用和效果。图像形成时,由电源将一预定电压加到充电辊上。充电辊对感光鼓11其与充电辊相对置的表面进行充电。光写入单元3将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束照射到感光鼓11其按预定电位充电的表面上以便将静电潜像写到其上面。当感光鼓11其承载静电潜像的表面到达显影装置时,通过配置为与感光鼓11相对置的显影辊将色粉供应至感光鼓11表面上的静电潜像。结果有一色粉图像形成于该表面上。
上述动作按预定时序以相同方式应用于全部感光单元2Y、2M、2C和2K。感光鼓11Y、11M、11C和11K的表面上分别形成有预定颜色的色粉图像。从进纸盒4a或4b或者手动进给盘MF传送记录介质T。当记录介质T到达套准辊5的咬合部位5a时,记录介质T
暂时停止(图1和图2)。套准辊5按与感光单元2Y、2M、2C和2K的图像形成动作相符的定时往前传送记录介质T。当由套准辊5往前传送记录介质T时,由边界传感器73检测出记录介质T的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两者间的边界T3。当记录介质T的透明部分T1处于发光单元73a和感光单元73b两者之间时,感光单元73b对发光单元73a(图3)所发出光进行感光。当记录介质T进一步传送至传送方向的下游时,非透明部分T2处于发光单元73a和感光单元73b两者间。于是,发光单元73a所发出的光为非透明部分T2所阻断(图4)。控制单元读出感光单元73b中的感光信号,对记录介质T的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两者间的边界T3进行检测。控制单元以感光单元73b的感光信号作为写入触发信号进行图像形成动作。
由转印传送带60传送记录介质T的同时各自感光鼓11Y、11M、11C和11K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套准辊5的记录介质T上。转印传送带60随着将电源电压加到初次转印辊67Y、67M、67C和67K上而将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T上,该电源电压所具有的极性与感光鼓11Y、11M、11C和11K上的色粉其极性相反。初次转印辊67Y、67M、67C和67K配置为横跨转印传送带60与感光鼓11Y、11M、11C和11K相对置。
当记录介质T通过初次转印辊67K和感光鼓11K彼此对置的位置时,四种颜色的色粉图像按其中一个加于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叠加于记录介质T上。随后,记录介质T传送至定影单元7,通过热量和压力使图像9定影。通常的图像形成动作中,经过定影单元7之后,记录介质T通过图6中箭头B所示的记录介质传送通路排出至排纸盘8。但在第一实施例的照片图像输出时,切换分支爪G将记录介质传送通路改变至箭头C的方向,并且将记录介质T排出至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面。所排出的记录介质T沿边界T3折叠按其中一个加于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叠加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结果可将图像9作为照片图像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边界传感器73设置于套准辊5其记录介质T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因而,能够以几乎没有下垂量差异和咬合量等误差的方式正确地检测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两者间的边界T3。因此,能够通过使用感光单元73b感光得到的通/断信号作为图像形成单元的写入触发信号,高精确地将图像形成于记录介质T的透明部分T1的目标位置。
由于记录介质T的非透明部分T2呈白色,因而记录介质T沿边界T3折叠以便按其中一个加于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叠加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时,能够获得色彩还原能力优异的图像9。
下面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中,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相符的作用和效果的部件以相同的参照标号标注。各部件的具体说明从略。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图7A是第二实施例的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中形成有水平方式翻转的图像的状态的平面图。图7B是第二实施例在图像形成后按其中一个加于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叠加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的立体图。图8A是第二实施例的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中形成有垂直方式翻转的图像的状态的平面图。图8B是第二实施例按其中一个加于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叠加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的立体图。
第二实施例中,通过水平方式翻转原始图像所获得的图像9形成于图7A和图7B中所示的记录介质T的透明部分T1的正面T4上,或者通过垂直方式翻转原始图像所获得的图像9形成于图8A和图8B中所示的正面T4上。形成这样的翻转图像的过程中,控制单元使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像数据经过翻转处理。光写入单元3在翻转处理之后将图像数据写到感光组件上作为静电潜像。翻转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T上从而在透明部分T1(图7A和图8B)中形成图像。
通过水平或垂直方式翻转原始图像所获得的图像9如上所述形成于记录介质T的透明部分T1的正面T4上。因此,当记录介质T沿边界T3折叠以便按其中一个加于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叠加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时,能够获得从记录介质T的非图像表面(背面)T5观察到的正常的未经过翻转的图像。
可通过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后一级设置的后处理装置的折叠处理单元,对记录介质T进行折叠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能够沿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两者间的边界T3折叠记录介质T以便按其中一个加于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叠加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因而,例如进纸工作与分开进给透明记录介质和非透明记录介质的工作相比更为容易。而且,按其中一个加于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叠加透明记录介质和非透明记录介质所需的结构并非是必需的。
除了简单折叠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以便上述两部分其中一个叠加于另一个上面以外,经过折叠和将其中一个叠加于另一个上面以后可以使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粘结。这种情况下,由于图像形成表面覆盖有透明部分T1,图像形成表面不会直接外露。这样使之能够保存高质量图像。
图9A和图9B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其中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的区域未等分的记录介质T的平面图。第三实施例中,图9A所示例中,记录介质T的透明部分T1的区域设定为小于或等于整个记录介质T的一半区域。图9B所示例中,记录介质T的透明部分T1的区域则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整个记录介质T的一半区域。这种情况下,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两者间的边界T3形成于与记录介质T的传送方向相正交的方向(箭头方向)上以允许边界传感器73检测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两者间的边界T3。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例,能够自由改变记录介质T的透明部分T1的区域。而且,可通过将透明部分T1形成得较大或将非透明部分T2形成得较大,使用种种应用的记录介质T。因此,满足记录介质T的使用便利性。
图10A和图10B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其中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中形成翻转的图像和记录介质的非透明部分中形成原始图像的空白图像的平面图。第四实施例中,如图10A中所示,翻转图像9形成于记录介质T的透明部分T1中,通过使得原始图像空白所获得的图像9a形成于非透明部分T2中。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检测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两者间的边界T3,来分别正确控制翻转图像9和空白图像9a的图像形成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第四实施例,如图9B中所示,当记录介质T沿边界T3折叠以便按其中一个加于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叠加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时,图像9和空白图像9a互相交迭以提高装饰效果。
图1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其中包括形成有图像的透明部分其周围位置设置的非透明部分的记录介质的示意图。第五实施例中,非透明部分T2设置于形成有图像9的透明部分T1其周围位置。透明部分T1在记录介质传送方向上的前沿T8和后端T7用边界传感器73来检测。
如上所述,根据第五实施例,即便是透明部分T1设置于记录介质T的任意位置,也能够用边界传感器73(图11中未图示)检测形成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两者间边界的、在记录介质T传送方向上的前沿T8和后端T7,并且在透明部分T1的目标位置形成图像9。
图12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记录介质其中非透明部分形成图像的平面图。第六实施例中,图像9形成于记录介质T的非透明部分T2中。
根据第六实施例,即便是图像9形成于非透明部分T2中,也可以用边界传感器73(图12中未图示)检测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两者间的边界T3,并且在非透明部分T2的目标位置形成图像9。
图13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进纸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第七实施例中,使用反射光的光传感器设置为通过套准辊5的咬合部位5a的记录介质T其传送下游侧的边界传感器73。
根据第七实施例,可以利用透明部分T1的反射比和非透明部分T2的反射比两者之间的差异,用反射光光传感器检测透明部分T1和非透明部分T2两者间的边界T3。由于能够用反射光光传感器,因而拓宽了对光传感器的选择。这样能够设计高精度和高效率的进纸器。
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上面所述的第一至第七实施例。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的情况下对各实施例进行种种修改。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记录介质T的非透明部分T2呈白色。但输出单色图像来替代全彩色照片图像时,非透明部分T2不限于白色。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根据包括字符和图面在内的彩色原始图像生成平滑图像的过程的示意图。第八实施例中生成的是具有平滑图像的新年贺卡。包括字符和图面在内的原始图像20M由图14中所示的(a)给出。原始图像可以是原稿所示的图像或诸如硬盘这种存储装置存储的数据。
举例来说,如图14中所示的(b)给出的那样,用后面说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将记录图像(色粉图像)20m形成于呈纸状介质的记录介质21上。记录介质21包括透明部分21a和能够向后折叠的非透明部分21b。该例中透明部分21a的区域小于非透明部分21b的区域。当透明部分21a向后折叠时,形成有记录图像20m的部位是透明部分21a其交迭非透明部分21b(起到交迭介质作用)这一侧表面。换句话说,透明部分21a的图像形成表面由非透明部分21b作为背衬支持。透明部分21a的图像形式是通过翻转原始图像20M的正反面所获得的镜像图像。
可根据需要相对于原始图像20M放大和减小图像。当原始数据是镜像图像时,镜像图像本身形成于透明部分21a中。当后面说明的粘结剂呈透明时,非透明部分21b其与记录图像20m相同表面上的颜色、图案等影响所完成图像的背景。因而,考虑到这点而对非透明部分21b进行了合适的设计。
透明部分21a沿透明部分21a和具有其内侧设置的、形成有记录图像20m的图像形成面的非透明部分21b两者间的边界O—O向后折叠。向后折叠透明部分21a的过程中,事先对透明部分21a(或图像形成表面)交迭于非透明部分21b上表面上的区域加上粘结剂。
当粘结剂层并非无色透明时,该粘结剂层形成所完成图像的背景。当该粘结剂层是无色透明时,非透明部分21b形成所完成图像的背景。非透明部分21b在所完成图像的背景上受到反射的话,建议使该粘结剂层透明。不管非透明部分21b的颜色、图案等设置所完成图像的背景的话,只得使该粘结剂层呈非透明。可以理解,该粘结剂总是具有通常的白色作为背景颜色的话,便可处理很多情形下的不同图像。
非透明部分21b通过定影辊单元或与透明部分21a一起在图像形成过程中由传送辊传送。因而,对非透明部分21b加上粘结剂并且从一开始即暴露的话,粘结剂便与传送辊粘附。这样不适合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传送。因而,记录介质21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以后非透明部分21b叠加于透明部分21a时,只得对非透明部分21b加上粘结剂。作为替代,事先对非透明部分21b加上粘结剂时,只得使耐热密封当非透明部分21b通过热定影单元时与粘结剂的表面相粘附以便保护该粘结剂,而当非透明部分21b叠加于透明部分21a时则剥离。而且,也可使用热敏粘结剂,在最后步骤非透明部分21b通过热定影单元以后将粘附力赋予粘结剂。
通过向后折叠透明部分21a,透明部分21a通过粘结剂与非透明部分21b结合为一体。该例中,由于透明部分21a的区域小于非透明部分21b的区域,因而如图14中所示的(c)所表示的那样,交迭向后折叠的透明部分21a的交迭部分21c和空白部分21d形成于非透明部分21b中。换句话说,非透明部分21b还用作交迭介质。交迭部分21c中,可通过透明部分21a看到与原始图像(并非镜像图像的图像)相同的图像。可以看到,由于(c)表示的图像上下颠倒,因而记录介质21以垂直方式翻转的话,便获得图14中所示的(d)表示的正常图像。可使用空白部分21d作为其中手写留言等的空间。
图15是第八实施例记录介质等分的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其生成状态的示意图。图15中,透明部分21a和非透明部分21b两者间的边界O—O处于用于等分透明部分21a和非透明部分21b的位置,而不是图14中所示的(b)表示的平常划分透明部分21a和非透明部分21b的位置。这种情况下,透明部分21a向后折叠并且通过粘结剂与非透明部分21b结合为一体以后,记录介质21用作图像记录介质,其上只形成有图像,没有手写信息用的空白。
如上所述,根据第八实施例,图像输出至图像记录介质以后,处于透明部分21a和非透明部分21b两者间边界的任意后折部分往后折叠,以便通过粘结剂使透明部分21a和非透明部分21b结合为一体。这使之能够很容易获得高平滑的照片图像。而且,还能够很容易地实现手写信息等所用空白部分的生成。
说明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一直到用于根据图14中所示的(b)所示的记录介质21的透明部分21a中的原始图像20M形成记录图像20m的步骤,第九实施例与第八实施例均是相同的。第九实施例中,随后如图14中所示的(e)所示的那样准备具有与记录介质21相同尺寸的纸状交迭介质22。交迭介质22其中一侧22a是最后制成的图像记录介质其将成为背面的表面。另一侧22b则是会成为记录图像20m背景的表面。有一白色或透明的粘结剂层形成于另一侧22b上或记录介质21的图像形成表面上。
图14中所示的(e)所示的交迭介质22叠加于记录介质21上使得另一侧22b与图14中所示的(b)所示的记录图像20m相对置。因此,交迭组件22通过粘结剂层与记录介质21结合为一体。将该一体的纸张翻转的话,如图14中所示的(f)所示的那样,如同第八实施例制成具有平滑图像的图像记录介质。换句话说,交迭部分22c中可通过透明部分21a看到与原始图像(并非是镜像图像的图像)相同的正确图像。图14中所示的(b)所示的非透明部分21b的背面是图14中所示的(f)所示的空白部分22d。可日后在空白部分22d中通过手写等书写所需信息。
如上所述,根据第九实施例,具有与记录介质21相同尺寸的交迭介质22其中一侧22a是最后制成的图像记录介质其将成为背面的表面。交迭介质22通过粘结剂与记录介质21结合为一体,但没有向后折叠记录介质。这使之可很容易获得高度平滑的照片图像。
图16中示出如上所述制成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剖面。透明部分21a和非透明部分21b(交迭介质22)通过粘结剂层结合为一体。记录图像20m覆盖有透明部分21a。因而图像的存放寿命令人满意。由于透明部分21a的表面具有光滑度,因而能够看到图像如照片般平滑的图像。
图16是第一至第九实施例的图像记录介质其通过透明部分21a观察状态的示意图。第八实施例中,透明部分21a向后折叠的部分设定为记录介质21中透明部分21a和非透明部分21b两者间的边界O—O。因此,如图16中所示,能够在透明部分21a中令人满意地使图像呈现为光滑的图像。图16中,表面层25形成于非透明部分21b上,并且叠加于透明部分21a上,其中记录图像20m形成于透明部分21a上。作为整齐的向后折叠透明部分21a的方法,建议在记录介质21中沿边界O—O形成线性凹部(参照图17A至图17C)。图17A至图17C是第八实施例通过向后折叠具有线性凹部的记录介质来进行平滑图像形成的示意图。
图17A中,彼此相对的边界O—O处在厚度方向(图中垂直方向)上两侧形成有剖面呈V形的凹线23和24。凹线可以只形成于边界O—O其厚度方向的一侧。图中边界O—O的左侧形成有非透明部分21b和表面层25。而右侧则形成有透明部分21a。通过形成这种凹部来规定后折部分,并且很容易进行向后折叠。因而,能够按图17A、图17B、和图17C所示的顺序整齐地向后折叠透明部分21a。可通过形成穿孔而不是形成凹部来获得相同的优点。
第一至第九实施例中,图6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如图18所示至少是其中一部分具有透明部分的记录介质用作转印纸张T。通过来自光写入单元3的光将与原始图像相对应的图像写到感光鼓11上,用彩色色粉显影,并且转印到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上。记录介质排出到排纸盘8上。通过光写入单元3进行图像写入以便在记录介质21的透明部分21a中形成原始图像翻转的图像。可从与图像形成装置连接的外部装置输入原始图像数据。作为替代,可使用图像形成装置附带的未图示的扫描仪所读出的图像信息。
图18是本发明第十实施例包括不同比例的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的种种记录介质例的示意图。如同图18中所示的(a)所示的记录介质21,图18中所示的记录介质21中透明部分21a小于非透明部分21b。图18中所示的(b)所示的记录介质21中,透明部分21a大于非透明部分21b。图18中所示的(c)所示的记录介质中,透明部分21a和非透明部分21b具有相同的尺寸。图18中所示的(d)所示的整个记录介质21是透明部分21a。记录介质21的传送方向可以是x方向或y方向。
图像形成装置中,设定了至少是其中一部分具有透明部分的上述记录介质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传送的条件。作为设定此条件的方法,例如有用户事先设置进纸装置(进纸盒4a)来指令图像形成装置传送记录介质的方法和用户事先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单元中登记特定尺寸的透明区域(透明部分21a)的方法。
透明部分决定以后,当判定图像至少形成于所决定的透明部分时,图像形成装置自动形成翻转的图像。结果,通过定影单元7以后,翻转图像至少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透明部分21a。
可通过使其打印表面(图像形成表面)向下将上述所获得的记录介质置于白色交迭介质上很容易地获得照片图像。由于打印表面(图像形成表面)向下置于白色交迭介质上,因而打印表面不会直接受到外部损伤。因而图像的存放寿命令人满意。翻转图像形成于透明部分内,并且图像部分(色粉图像)粘附于透明基材侧。
通常,诸如能够记录于透明部分中的字符和图像这类数据其大小和分辨率并非固定。因此,逐一手动调整不同尺寸的图像至透明部分的尺寸,并使图像翻转输出是极其复杂的。
第十实施例中,可自动进行一系列动作用来根据图像形成装置决定为透明的区域放大或缩小所要输出图像的尺寸至合适的尺寸,并且对图像应用翻转动作。下面以诸如复印机或打印机这种通用图像形成装置为例示意性说明手动工作(常规技术)和自动工作(第十实施例)两者间的差异。
A:当通过手动工作使翻转图像形成于其中至少是一部分具有透明部分的记录介质上时
1.选择图像
2.改变图像数据的大小(考虑分辨率和透明部分尺寸来放大和缩小图像数据的尺寸)
3.翻转图像数据
4.对齐图像数据(考虑非透明部分将图像数据移至透明部分)
5.打印指令
总体来说,上面2和3中的工作分别需要专门的应用软件。通常每次图像数据改变和每次透明部分条件改变均需要调整。
B:当在第十实施例中自动执行一系列动作时
1.用户指令图像形成装置执行诸如“照片打印”这种透明部分中的打印。可使用例如复制设定按钮和打印机驱动器上的设定图标来给出这种指令。
2.选择图像
3.打印指令(自动对图像进行合适的放大或缩小以达到透明部分的尺寸并使之翻转)
由图像形成装置附带的控制单元(未图示)的程序执行图像形成装置在透明部分中的图像形成。在图19中所示的包括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的图像形成在内的程序中进行图像形成。图19是第十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输出控制的流程图。当步骤P-1判定未选择照片打印时,程序进行到步骤P-2。程序选择应打印的图像并且指令图像形成装置打印该图像。步骤P-3,程序指令图像形成装置进行打印输出。步骤P-4,程序执行与打印用途相符的纸张(记录介质)的传送,并且按与打印指令相符的分辨率和位置执行图像打印。
当步骤P-1中判定选择了照片打印,程序进行到步骤P-5。程序选择应打印的图像并且指令图像形成装置打印该图像。步骤P-6,程序检查进纸盒等当中是否设置有其中至少是一部分具有透明部分的记录介质。当未设置记录介质时,在步骤P-7程序显示报错信息。当设置有记录介质时,程序进行到步骤P-8。程序放大或缩小透明部分21a中所要形成的图像的尺寸将该尺寸调整为透明部分的尺寸。
步骤P-9,程序处理图像数据以便在透明部分21a中形成翻转图像。步骤P-10,程序对图像写入位置进行调整将图像置于透明部分21a中。随后程序进行到步骤P-3。步骤P-4,程序按与打印指令相符的分辨率和位置执行图像打印。
如上所述,根据第十实施例,由控制单元的程序将通过翻转原始图像所获得的图像形成于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最后,从图像形成装置自动输出通过经粘结剂层按其中一个加于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叠加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所获得的高度平滑的图像。
图20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其中配置有中心折叠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示意图。图21A和图21B是第十一实施例中用作转印纸张的记录介质的示意图。第十一实施例中,图21A中所示的记录介质21其中一半是阴影部分所示的非透明部分21b,而另一半是白色部分所示的透明部分21a。如图21b所示,记录介质21其中有一部分可以是白色部分中的透明部分21a。只要该部分不透明,白色部分的颜色不限于白色。
图22是说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中心折叠装置中处理细节的示意性立体图。参照图20和图22A至图22E说明记录介质21的透明部分21a中图像的形成和定影。本例中,将通过镜像翻转原始图像(图24所示的(a)和(d))所获得的图像打印于透明部分21a中。第十一实施例中,图像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形成按照与第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的动作相同的动作进行。所以,进行相同动作直到记录介质21通过定影单元7为止。
图20中,通过定影单元7以后,记录介质21从图像形成装置100传送到后处理装置(本例中为中心折叠装置E)。分支爪G配置于定影装置后面的合适部分。通过切换分支爪G,记录介质21通过传送通路B排出至排纸盘8或排出至后处理装置E(C方向)。
通常的后处理装置中,要按顺序一张上面接一张的方式放置包括多页形成打印材料的纸张,纸张进入后处理装置之前需要经过翻面。第十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翻面用的部分中提供未图示的分支装置,可不必使纸张翻面将纸张送至后处理装置。换言之,可简单通过提供分支装置来实现与使用通常的中心折叠装置的方式相反的折叠方式。
中心折叠装置通常用于按一张加于另一张上面的方式放置多张输出纸张,钉住纸张中心并折叠纸张。对于第十一实施例具有令人满意的存放寿命的照片图像,每次获得一张照片图像时均执行折叠动作。因而不需要翻面动作。
图20中和图22A至图22E中,中心折叠装置E包括辊对86、87、以及88。图21A所示的记录介质21,其通过定影单元7以后从图像形成装置100传送至后处理装置(本例中为中心折叠装置E),通过辊对86(图22A和图22B)传送至辊对87。
本例中,通过辊对86传送至辊对87的记录介质21的前沿暂时按图20中的H方向传送。当非透明部分21b和透明部分21a两者间的边界如图22C中所示基本上达到辊对88上面时,辊对87反向旋转使得记录介质21下垂到辊对88(图22D)。下垂的记录介质21由辊对88咬合以便按一个加于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叠加记录介质21的非透明部分21b和透明部分21a。随后,图20中记录介质21按方向J排出。
图23是第十一实施例记录介质其上形成有图像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4是说明对第十一实施例图像进行镜像打印的示意图。图25是与第十一实施例打印图像相比较用的通常打印图像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上所述形成的图像如图23所示以处于记录介质21的透明部分21a和非透明部分21b两者间的色粉层的形式输出。假设图像受到折弯的情况下,通过图24所示程序中的镜像动作打印图像。因而,如图23所示经过透明部分21a从背侧看到色粉图像表面。
与图23中的图像表面相比较,图25中正常打印的图像由于直接看到的是不平整的色粉表面因而缺少光滑度。但经过透明部分21a看到的是第十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所形成的色粉图像时,由于在视线方向上所呈现的是没有不平整的色粉表面,因而色粉图像看起来如同光滑图像。而且,由于眼睛还获取透明部分21a表面上的反射光,因而色粉图像因色粉图像的平面性和透明部分21a的反射光而看起来如同照片图像。
图26A和图26B是第十一实施例在中心折叠处理时图像表面布局的示意图。当记录介质经过中心折叠处理时,如图26A所示,图像形成表面其通常布局为就中心折叠而言将第一表面置于外部侧。但第十一实施例中,由于记录介质是中心折叠没有翻转图像,因而如图26B所示第一表面放置于内部侧。换言之,照片打印用记录介质的图像表面的布局中,图像表面置于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侧。
如上所述,根据第十一实施例,中心折叠装置是附加配置于记录介质通过常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单元这一位置后面的位置,以便自动对其上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加上中心折叠处理。这使之能够获得高度平滑的照片图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第十二实施例中,改变了增加中心折叠装置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装置这种结构。因此,第十二实施例中,按照与第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所进行的动作相同的动作在图像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形成。下面说明图像形成后的中心折叠动作。
图27是第十二实施例电子成像的后处理中开始中心折叠动作之前的记录介质的表面的示意图。图28A至图28C是第十二实施例电子成像的后处理中的中心折叠动作流程的示意图。
参照图27和图28A至图28C,使第一表面和第四表面置于外侧、而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置于内侧使得记录介质21翻面排出。记录介质21通过辊对89(图28A)传送至起到中心折叠处理单元作用的辊对90和中心折叠板91。记录介质21的中心受到中心折叠板91(图28B)从外侧的推动,并且通过辊对90。这使之能够折叠一个或多个介质。中心折叠处理以后,图像表面其布局如图26B中所示。
图29是第十二实施例当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处于传送方向的下游时在中心折叠处理之前和之后状态的示意图。图30是第十二实施例当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处于传送方向的上游时在中心折叠处理之前和之后状态的示意图。
参照图29和图30,与图25和图26A和图26B的通常用法不同,图像形成于折叠的内部侧。具有相对于传送方向位于下游(图29)或上游(图30)的图像的记录介质21其透明部分21a,由辊对89在不使之翻面的情况下传送至起到中心折叠处理单元作用的辊对90和中心折叠板91。随后,记录介质21的中心由中心折叠板91从外侧推动,并且通过辊对90。这使之能够折叠一个记录介质。
因为记录介质21具有图像的表面是透明部分21a,因而当从记录介质的背面看到图像时,该图像是具有均匀平滑度的照片图像。由于未直接接触图像表面,因而图像的存放寿命令人满意。而且,由于与图像表面相对置的表面呈非透明的白色,图像颜色清晰。因此,可获得更为理想的图像。
下面说明与图像表面相对置的非透明白色表面上所形成的热敏粘结剂层。热敏粘结剂包含固体增塑剂和热塑树脂乳剂作为主要组分,并且将增粘剂等与上述组分相混合来获得。通过在支撑组件上包覆上述组分的混合物来获得热敏粘结材料。
热敏粘结材料的粘结剂层表面在室温下完全不显示粘附性。但当热敏粘结材料由热源加热时显现粘附性。即便是热源移开后粘附性仍可维持一会(当热敏粘结材料粘附时粘结状态得到半永久性的维持)。可以认为,首先将固体增塑剂加热熔化,然后将热塑树脂和增粘剂熔化,由此显现粘附性。
这类热敏粘结材料中,与一般的粘结材料不同,并不使用释放纸。因而,热敏粘结材料在资源节约和环境问题方面具有优势。而且,通过在与组件相接触后加热,热敏粘结材料能够与一组件粘结,从而有热敏粘结材料与该组件粘结。因而,能够防止热敏粘结材料其粘结过程出错。
发明者发现,作为用作固体增塑剂的化合物,通过利用至少一种具有(具体来说)苯甲酸酯基团、二苯甲酮基团、苯二胺基团、和苯并噻唑基团的化合物,进一步有利于低温粘附性。
作为具体例子,如表1和表2所示具有:作为具有苯甲酸酯基团的化合物的化合物1,作为具有二苯甲酮基团的化合物的化合物2、3、和4,作为具有苯二胺基团的化合物的化合物5、6,作为具有苯并噻唑基团的化合物的化合物7、8、9、10、和11。但是,用于固体增塑剂的化合物不仅限于这些化合物。
表1
Figure C200710008309D00221
Figure C200710008309D00231
表2
Figure C200710008309D00232
Figure C200710008309D00241
上述化合物当中,具体来说,具有苯甲酸酯基团的化合物1,具有二苯甲酮基团的化合物2,具有苯二胺基团的化合物5,和具有苯并噻唑基团的化合物7与热塑树脂和增粘剂有高相容性。因此,这些化合物在低温环境下表现出高粘附性。
下面说明热塑树脂乳剂形成热敏粘结剂层的例子。但热塑树脂乳剂不限于这些例子。热塑树脂乳剂类的例子包括诸如(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氯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聚丁二烯,以及聚氨酯这类树脂。
已经发现,当丙烯酸酯用作热敏粘结剂层的热塑树脂乳剂时能够实现高粘附性,并且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是改善粘附力的树脂。
能够加入增粘剂到热敏粘结剂层中以改善粘附性。增粘剂的具体例包括萜烯树脂,脂肪石油树脂,芳香石油树脂,苯并呋喃-茚树脂,苯乙烯树脂,酚醛树脂,萜烯苯酚树脂,和松香衍生物树脂。增粘剂以等于或低于2.0ppm的比例、较好是以0.2至1.5ppm范围的比例与1.0ppm热塑树脂相混合。当混合超过2.0ppm的增粘剂时,往往会发生封端。
当抗封端剂加入到热敏粘结剂层中时,进一步防止高温环境下的封端。抗封端剂的例子包括蜡和无机填充物。抗封端剂的例子如下所列。但抗封端剂不限于各例。
蜡的例子包括诸如动物或蔬菜蜡和合成蜡,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酰胺但不包括N-羟甲基硬脂酰胺和硬脂酰胺,高级脂肪酸酰替苯胺,芳香胺的乙炔化合物,石蜡,霾蜡(hazewax),巴西棕榈蜡,虫胶,褐煤蜡,石蜡氧化物,聚乙烯蜡,和聚环氧乙烷。
高级脂肪酸的例子包括硬脂酸和二十二酸(behenic acid)。高级脂肪酰胺的例子包括硬脂酰胺,油酰胺,N-甲基硬脂酰胺,芥酰胺(arucamide),羟甲基二十二酰胺,羟甲基硬脂酰胺,亚甲基二硬脂酰胺,亚乙基二硬脂酰胺。高级脂肪酸酰替苯胺的例子包括硬脂酸酰替苯胺和亚油酸酰替苯胺。芳香胺的乙炔化物的例子包括N-乙酰甲苯胺。
除石蜡外的热熔材料的例子包括无色染色和一般用于热记录介质的显影剂。包括石蜡的热熔材料较好是所具有的熔点高到能够防止热熔材料影响粘结力。
无机填充物的例子包括铝、锌、钙、镁、钡、钛等的碳酸盐、氧化物、氢氧化物、硫酸盐等,和包含诸如天然硅石、沸石、高岭土、和焙烧高岭土这类粘土的无机颜料。上述无机填充物较好是所具有的油吸收低到能够防止无机填充物影响粘结力。
这些抗封端剂以等于或低于1.5ppm的比例、较好是以0.6至1.0ppm范围的比例与1.0ppm热塑树脂相混合。当混合有超过1.5ppm的抗封端剂时,粘结力往往会下降。
为了改善热敏粘结剂层和支撑组件的粘结力或热敏粘结剂层中的结合,可在热敏粘结剂层中加入含水聚合粘结剂,举例来说,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氧化淀粉,醚化淀粉,诸如羟甲基纤维素或羟乙基纤维素的纤维素衍生物,酪蛋白,明胶,或藻酸苏打。
含水聚合粘结剂以不破坏热敏粘结纸张的原始粘结的比例加入。具体来说,向热敏粘结剂层的总固含量中以等于或低于30%的重量比例、较好是以等于或低于10%的重量比例加入含水聚合粘结剂。可根据需要向本发明的热敏粘结剂层中加入诸如硬化剂、防沉降剂、染料、显影剂、pH缓和剂、和防泡剂等种种添加剂。
热敏粘结剂层的固体增塑剂和热塑树脂的熔点低于色粉的熔点。按各熔点之间的温度进行加热的话,能够在不熔化色粉和干扰图像的情况下将热敏粘结材料与组件粘结。
如上所述,根据第十二实施例,如图23所示,能够通过经记录介质的透明部分观看毫无不平整度的打印表面来获得图像。
因此,能够简单通过对图像形成装置提供记录介质的非透明部分和透明部分,很容易获得具有令人满意的存放寿命的照片图像,而以往则需要复杂的结构或复杂的程序。根据第十二实施例,能够在后处理装置中使用中心折叠功能。因此,能够自动获得照片图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第十三实施例中,改变了增加中心折叠装置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装置这种结构。因此,第十三实施例中,按照与第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所进行的动作相同的动作在图像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形成。下面说明图像记录介质的内部结构和图像形成后的中心折叠动作。
图31是第十三实施例其中一例图像记录介质的平面图。图像记录介质110中,将具有透明部分102的记录介质部分110a和至少是其中一侧包括热敏粘结剂层的第二介质部分101并排配置于一张纸上。记录介质部分110a可以其中部分具有透明部分102和非透明部分103,或者可以一半具有透明部分102而另一半则具有非透明部分103。作为替代,整个记录介质部分110a可以是透明部分102。由于该方式第二记录介质部分101不透明,因而能够很容易识别颜色。
图32是第十三实施例其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过程的示意图。图像形成于记录介质部分110a的透明部分102。其上形成有热敏粘结剂层的第二介质部分101折叠并且叠加于记录介质部分110a的图像形成表面104上,并且与图像形成表面104结合为一体。因此获得照片图像(参照图32)。因此,记录介质部分110a的图像形成表面104和第二介质部分101的热敏粘结剂层表面101a处于相同侧。
由于第二介质部分101形成背景颜色,因而输出全彩色照片图像的话,第二介质10通常呈白色。但输出单色图像的话,不需专门限定第二记录介质101的颜色为白色。用户可以选择用户所喜欢的第二介质部分101的颜色。
这样,至少是其中一部分具有透明部分102的记录介质部分110a中,通过以水平方式或垂直方式翻转原始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因此,当从透明记录介质的非图像表面看到图像时,也就是说,当图像记录介质输出后才看到图像时,能够获得没有翻转的正常图像。
根据第十三实施例,至少是其中一部分具有透明部分102的记录介质部分110a中,至少透明部分102的图像形成表面104这一表面光滑。因而,能够获得光滑并且与图像形成表面104粘附的照片图像。
下面说明第二介质部分101上所形成的热敏粘结剂层。
图33是第十三实施例记录介质的第二介质结构的示意图。热敏粘结剂包括固体增塑剂和热塑树脂乳剂作为主要组分,并且将增粘剂等与上述组分相混合来获得。通过在支撑组件(参照图33)上包覆上述组分的混合物来获得热敏粘结材料。热敏粘结材料的粘结剂层表面在室温下完全不显示粘附性。但当热敏粘结材料由热源加热时显现粘附性。即便是热源移开后粘附性仍可维持一会。首先将固体增塑剂加热熔化,然后将热塑树脂和增粘剂熔化,由此显现粘附性。能够半永久性地使粘结剂状态维持粘附状态。这类热敏粘结材料中,与一般的粘结材料不同,并不使用释放纸。因此,热敏粘结材料在资源节约和环境问题方面具有优势。而且,通过在与组件相接触后加热,热敏粘结材料能够与一组件粘结,从而有热敏粘结材料与该组件粘结。因而,能够防止热敏粘结材料其粘结过程出错。
发明者发现,作为用作固体增塑剂的化合物,通过利用至少一种具有(具体来说)苯甲酸酯基团、二苯甲酮基团、苯二胺基团、和苯并噻唑基团的化合物,进一步有利于低温粘附性。作为具体例子,如表1和表2所示具有化合物1作为具有苯甲酸酯基团的化合物,具有化合物2、3、和4作为具有二苯甲酮基团的化合物,具有化合物5、6作为具有苯二胺基团的化合物,并具有化合物7、8、9、10、和11作为具有苯并噻唑基团的化合物。但是,用于固体增塑剂的化合物不仅限于这些化合物。上述化合物当中,具体来说,具有苯甲酸酯基团的化合物1,具有二苯甲酮基团的化合物2,具有苯二胺基团的化合物5,和具有苯并噻唑基团的化合物7与热塑树脂和增粘剂有高亲和性。因此,这些化合物在低温环境下表现出高粘附性。
下面说明热塑树脂乳剂形成热敏粘结剂层的例子。但热塑树脂乳剂不限于这些例子。热塑树脂乳剂类的例子包括诸如(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氯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聚丁二烯,以及聚氨酯这类树脂。已经发现,当丙烯酸酯用作热敏粘结剂层的热塑树脂乳剂时能够实现高粘附性,并且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是改善粘附力的树脂。
能够加入增粘剂到热敏粘结剂层中以改善粘附性。增粘剂的具体例包括萜烯树脂,脂肪石油树脂,芳香石油树脂,苯并呋喃-茚树脂,苯乙烯树脂,酚醛树脂,萜烯苯酚树脂,和松香衍生物树脂。增粘剂以等于或低于2.0ppm的比例、较好是以0.2至1.5ppm范围的比例与1.0ppm热塑树脂相混合。当混合超过2.0ppm的增粘剂时,往往会发生封端。
当抗封端剂加入到热敏粘结剂层中时,进一步防止高温环境下的封端。抗封端剂的例子包括蜡和无机填充物。抗封端剂的例子不限于以下所列。但抗封端剂不限于各例。
蜡的例子包括诸如动物或蔬菜蜡和合成蜡,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酰胺但不包括N-羟甲基硬脂酰胺和硬脂酰胺,高级脂肪酸酰替苯胺,芳香胺的乙炔化合物,石蜡,霾蜡,巴西棕榈蜡,虫胶,褐煤蜡,石蜡氧化物,聚乙烯石蜡,和聚环氧乙烷。高级脂肪酸的例子包括硬脂酸和二十二酸。高级脂肪酰胺的例子包括硬脂酰胺,油酰胺,N-甲基硬脂酰胺,芥酰胺,羟甲基二十二酰胺,羟甲基硬脂酰胺,亚甲基二硬脂酰胺,亚乙基二硬脂酰胺。高级脂肪酸酰替苯胺的例子包括硬脂酸酰替苯胺和亚油酸酰替苯胺。芳香胺的乙炔化物的例子包括N-乙酰甲苯胺。除石蜡外的热熔材料的例子包括无色染色和一般用于热记录介质的显影剂。包括石蜡的热熔材料较好是所具有的熔点高到能够防止热熔材料影响粘结力。无机填充物的例子包括铝、锌、钙、镁、钡、钛等的碳酸盐、氧化物、氢氧化物、硫酸盐等,和包含诸如天然硅石、沸石、高岭土、和焙烧高岭土这类粘土的无机颜料。上述无机填充物较好是所具有的油吸收低到能够防止无机填充物影响粘结力。这些抗封端剂以等于或低于1.5ppm的比例、较好是以0.6至1.0ppm范围的比例与1.0ppm热塑树脂相混合。当混合有超过1.5ppm的抗封端剂时,粘结力往往会下降。
为了改善热敏粘结剂层和支撑组件的粘结力或热敏粘结剂层中的结合,可在热敏粘结剂层中加入含水聚合粘结剂,举例来说,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氧化淀粉,醚化淀粉,诸如羟甲基纤维素或羟乙基纤维素的纤维素衍生物,酪蛋白,明胶,或藻酸苏打。含水聚合粘结剂以不破坏热敏粘结纸张的原始粘结的比例加入。具体来说,往热敏粘结剂层的总固含量中以等于或低于30%的重量比例、较好是以等于或低于10%的重量比例加入含水聚合粘结剂。可根据需要往本发明的热敏粘结剂层加入诸如硬化剂、防沉降剂、染料、显影剂、pH缓和剂、和防泡剂等种种添加剂。
图34是第十三实施例加热装置和折叠装置其周围结构的剖视图。图35是第十三实施例安装有加热装置和折叠装置的整个装置的示意图。
热敏粘结剂层形成于第二介质部分101中。热敏粘结剂层在室温下完全不显示粘附性。因而其优点在于,能够按一个置于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在进纸盘中堆叠图像记录介质110,能够在不必提供专门的剥离层的情况下很容易地传送介质。
当在正常的电子成像系统中用色粉进行图像形成时,首先需要使色粉图像定影。通常,由于通过加热来进行定影,因而图像记录介质110中只是记录介质部分110a中其上形成有色粉图像的区域移动通过定影装置92。必须防止其中形成有热敏粘结剂层101a的第二介质部分101移动通过定影装置92。
参照图34说明一例用于传送图像记录介质110的方法。记录介质部分110a设定为图像记录介质110传送的前沿部位。当记录介质110a中其上形成有色粉图像的区域通过定影装置92时,该传送经过反向。本例中,由于该区域前后移动通过定影装置92,因而不用说,定影温度等必须在本模式中优化。而当图像记录介质110的尾端通过传送通路切换爪122时,传送通路切换爪122交接到图34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并且定影装置反向旋转以便将图像记录介质110传送至折叠装置120。当图像记录介质110进入折叠装置120时,由折叠辊121、两对传送辊123、和爪124执行折叠处理。
当色粉是依靠化学方式而非通过加热来定影的非热定影类型色粉时,由于不用加热,因而容易处理第二介质部分101。因而,第二介质部分101也可以移动通过定影装置92。
图像记录介质110引导至折叠装置120(图37所示的(a)),图像记录介质110如图36所示折叠。图36是说明第十三实施例中心折叠装置的折叠处理的示意图。图像记录介质110的记录介质部分110a和第二介质部分101分别由传送辊123支持(图36中所示的(b))。爪124置于折叠部分使图像记录介质110折弯后,传送辊123传送图像记录介质110的同时使各自辊对在相反方向上旋转来折弯图像记录介质110(图36所示的(c))。于是,在折弯状态下传送图像记录介质110。结果,能够用各折叠辊121完全折叠图像记录介质110(图36所示的(d))。
这样,当用色粉在图像记录介质110上形成图像时,至少是其中一部分具有透明部分102的图像记录介质110上色粉图像定影之后,由折叠装置120对图像记录介质110进行折弯,并由加热装置对图像记录介质110进行热粘结。因而,能够在不破坏图像记录介质110上图像的情况下折叠和粘结图像记录介质110。
本例中,至少是目标位置其中一侧表面上提供凹线105(图37)或提供穿孔,用于沿图像记录介质110的记录介质部分110a和第二介质部分101两者间的边界折叠图像记录介质110。这使之能够在图像记录介质110沿边界折叠时很容易按其中一个加于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叠加记录介质部分110a和第二介质部分101而不至引起误套准。图37是第十三实施例具有凹线的图像记录介质的示意图。
如图36中所示的(b)表示的那样,提供能够检测边界(或检测相对于图像记录介质110前沿或后端的距离)的传感器125的话,能够对图像记录介质110进行更为精确的、不良品百分比小的折叠。
折叠后需要粘结按其中一个加于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叠加的图像记录介质110各表面。因而,将图像记录介质110引导至加热装置来激活热敏粘结剂层。可以与折叠装置分开提供加热装置。但各折叠辊121也用作加热装置的话,图像形成装置便具有最简单的结构。
热敏粘结剂层的固体增塑剂和热塑树脂的熔点低于色粉的熔点。以低于色粉熔点且高于固体增塑剂以及热塑树脂的熔点的温度进行加热的话,能够在粘结各表面时避免熔化色粉而破坏图像。
随传送通路切换爪122的切换,图像形成装置同时具有用于排出图像记录介质110的通路或用于在不必经过折叠装置和加热装置传送介质的情况下将图像记录介质110传送至下一处理单元的通路。作为下一处理单元,有用于双面打印的翻面单元、卡钉、中心装订单元、穿孔单元、书籍装订单元。该捷径是其中不需要第二介质、不进行照片打印的通常打印时的传送通路。这是图像形成装置的通用性所需的传送通路。很自然,依靠软件根据用户设定的打印模式判定是进行照片打印还是进行常态打印,并根据该判定启动传送通路切换爪122来切换传送通路。
如上所述,根据第十三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同时具有用于排出图像记录介质110或用于在不必经过折叠装置和加热装置传送介质的情况下将图像记录介质110传送至下一处理单元的通路。因而,根据第十三实施例不仅能够应对通过其可获得照片图像质量的记录介质的传送,而且能够应对其它图像记录介质的传送。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第十四实施例中,定影装置同时用作加热装置。因此,第十四实施例中,按照与第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所进行的动作相同的动作在图像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形成。下面说明图像记录介质的内部结构和图像形成后的中心折叠动作。
图38是第十四实施例用作折叠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定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本例中,通过折叠装置直接载送未定影的图像,并且由加热装置同步进行色粉图像的定影和记录介质的粘结。当图像通过折叠装置时有破坏图像的危险。但由于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简单的结构,因而能够减少图像形成装置的部件数量。这导致成本降低。也能够将图像形成装置应用于诸如喷墨记录方法这种不需要图像定影的记录方法。
本例中,如上面所述例那样,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不需要第二介质部分101、不进行照片打印这种通常打印所用的快捷传送通路。参照图38说明传送通路。传送通路上,由包括静电潜像处理、显影处理、以及转印处理的图像形成系统传送图像记录介质110,然后传送至传送辊123和定影辊128。当图像定影于不通过折叠装置的图像记录介质110上时,图像记录介质110通过传送辊123以后,在定影辊128中执行正常的定影处理。在执行折叠处理的过程中,当由传送辊123和定影辊128保持图像记录介质110时,传送通路切换爪127交接置于折叠位置,并且定影辊128反向旋转。图像记录介质110经过折叠并且引导进入折叠辊126。引导进入折叠辊126的图像记录介质110依靠折叠辊126的传送受到完全的折叠,并且通过图38中虚线所示的通路排出。这样,图像形成装置也具有用于将图像记录介质110送至加热装置而不必通过折叠装置传送图像记录介质110的通路。因而,根据第十四实施例能够将图像形成装置应用于并非可通过其得到照片图像质量这种图像记录介质的介质的传送。
如上所述,根据第十四实施例,图像记录介质110中,将至少是其中一部分具有透明部分102的记录介质部分110a和至少是其中一侧包括热敏粘结剂层的第二介质部分101并排配置于一张纸上。有一图像形成于记录介质部分110a后,图像记录介质110受到折叠以便粘结记录介质部分110a的图像形成表面和第二介质部分101其上形成有热敏粘结剂层的表面。因此形成了整体介质。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至少对图像记录介质110进行折叠的折叠装置和对折叠装置所折叠的图像记录介质110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因而,形成具有令人满意存放寿命的照片图像的过程中,该图像形成装置在介质堆叠性、介质设置性、介质传送性方面很出色。
而且,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对任意介质选择介质传送通路的选择单元。这使之能够对要求照片图像质量的介质和不要求照片图像质量的介质切换传送通路。
此外,选择单元根据打印模式选择介质传送通路。这使之能够关联打印模式和对照片图像质量的需求。
尽管为了完整和清楚的披露已经就具体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所附权利要求并不限于此,而是要解读为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进行的、其在相当程度上属于这里给出的基本启示的全部修改和替代性构成。

Claims (18)

1.一种进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具有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的记录介质的前沿加以定位的一对套准辊;以及
检测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之间边界的边界传感器,
其中该边界传感器设置于套准辊的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下游侧,
其中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之间的边界处在记录介质的至少一侧形成有线性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纸器,其特征在于,非透明部分呈白色。
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纸器;以及
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
其中该记录介质配置为沿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之间的边界折叠,从而将透明部分叠加于非透明部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图像形成单元在透明部分上形成通过以水平或垂直的方式翻转原始图像所获得的图像。
5.一种图像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纸状介质的记录介质,其上由图像形成装置形成有图像,该记录介质包括:
透明部分;
配置为交迭该透明部分的交迭介质;以及
其上加有粘结剂的粘结剂层,
其中该交迭介质通过粘结剂层与透明部分的图像形成表面结合为一体,
其中透明部分和交迭介质之间的边界处在记录介质的至少一侧形成有线性凹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粘结剂层呈透明或白色。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原始图像翻转形成于透明部分的与交迭介质交迭的一侧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透明部分的与交迭介质交迭的一侧表面光滑。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透明部分和交迭介质之间的边界处在记录介质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各穿孔。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粘结剂层由热塑树脂和固体增塑剂形成,或者另外添加增粘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当用色粉形成图像时,热塑树脂和固体增塑剂的熔点低于色粉的熔点。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用于传送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记录介质的传送通路;
在该图像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
当在透明部分形成图像时以水平或垂直方式翻转图像的控制单元;
在透明部分和交迭介质之间的边界处折叠图像记录介质的折叠装置;以及
加热折叠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加热装置。
13.一种将图像形成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
在透明部分和交迭介质之间的边界处折叠图像记录介质的折叠装置;以及
加热折叠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加热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色粉形成图像,
在使图像记录介质上的色粉图像定影后,该折叠装置对图像记录介质进行折叠,加热装置加热经过折叠的图像记录介质以结合透明部分和交迭介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不使图像记录介质经过折叠装置和加热装置的情况下排出图像记录介质或将图像记录介质提供给下一处理单元的传送通路。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折叠装置对图像记录介质进行折叠,加热装置加热经过折叠的图像记录介质以结合透明部分和交迭介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不使图像记录介质经过折叠装置的情况下提供图像记录介质给加热装置的传送通路。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根据打印方式选择图像记录介质用的传送通路的选择单元。
CNB2007100083095A 2006-01-17 2007-01-17 图像记录介质、进纸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06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08207A JP2007191229A (ja) 2006-01-17 2006-01-17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08207 2006-01-17
JP2006027582 2006-02-03
JP2006156714 2006-06-05
JP2006190133 2006-07-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4570A CN101004570A (zh) 2007-07-25
CN100524062C true CN100524062C (zh) 2009-08-05

Family

ID=3844723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070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1434B (zh) 2006-01-17 2007-01-11 成像装置、成像系统、图像记录介质以及图像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CNB20071000830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062C (zh) 2006-01-17 2007-01-17 图像记录介质、进纸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070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1434B (zh) 2006-01-17 2007-01-11 成像装置、成像系统、图像记录介质以及图像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191229A (zh)
CN (2) CN1013314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5148A (zh) * 2014-11-14 2016-06-08 崴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送纸器
JP7151275B2 (ja) * 2018-08-28 2022-10-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印刷画像
JP7365579B2 (ja) 2019-11-22 2023-10-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収納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91229A (ja) 2007-08-02
CN101004570A (zh) 2007-07-25
CN101331434B (zh) 2013-03-13
CN101331434A (zh) 2008-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13559B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US2007027873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80102399A1 (en) Image sheet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sheet forming apparatus
CN100524062C (zh) 图像记录介质、进纸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358481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A2615113C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paper feeding apparatus, image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mage recording medium
US20080135160A1 (en) She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026407A (ja) 画像記録媒体、画像記録媒体の製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78550B (zh) 片材处理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7050689A (ja) プラスチックシートの作製方法、及びその作製装置
US7221897B2 (en) Plastic sheet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plastic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JP4300792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シートの作製方法及びその作製装置、並びに丁合い装置
JP2005271217A (ja)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JP48276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35124A (ja) Icメモリ入りプラスチックシートの作製装置
JP4254566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シートの作製装置
JP523551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95973A (ja) プラスチックシートの作製方法、プラスチックシートの作製装置及びプラスチックシート
JP4692653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シートの作製方法及びその作製装置、並びに丁合い装置
JP2023111317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20300A (ja) 画像記録媒体
CN101086638A (zh) 成像设备
JP2005134559A (ja) 立体画像形成装置、立体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立体画像印刷物
JP200806848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8308297A (ja) シート材貼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1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