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2769C - 层压板卷盘设备和用于胶合板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层压板卷盘设备和用于胶合板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2769C
CN100522769C CNB2005100897520A CN200510089752A CN100522769C CN 100522769 C CN100522769 C CN 100522769C CN B2005100897520 A CNB2005100897520 A CN B2005100897520A CN 200510089752 A CN200510089752 A CN 200510089752A CN 100522769 C CN100522769 C CN 1005227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l
ply wood
guide
conveyer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897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46088A (zh
Inventor
大盐洋一
大平泰行
水野昭弘
中川新一
小原泰之
成田光将
川守英树
山田礼二
村上正德
杉山和美
冈田智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hei Machinery Work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hei Machinery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hei Machinery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aihei Machinery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746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6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27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276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卷盘,其直径等于或大于在其上卷取的层压板的厚度的85倍、且为300mm以上。一种层压板的卷板设备包括:卷盘,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层压板卷取位置;驱动滚轮,设置在卷盘的下表面上,在可变速下传递驱动力;层压板乾燥器,设置在层压板卷取位置的上游;输送器,设置在层压板乾燥器的终端和在层压板卷取位置的驱动滚轮之间;以及多个线供给机构,沿着层压板用卷盘的长度方向的任意间隔设置,其中连续的乾燥层压板、或恒定长度或随机尺寸的乾燥的层压板通过驱动滚轮的摩擦力在卷盘上卷取,以形成层压板卷,以线状物作为导向件。又,按组合的形式,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或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和单个层压板作为一组可在卷盘上卷取。

Description

层压板卷盘设备和用于胶合板的生产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0年1月7日、申请号为00800218.5、发明名称为“卷盘、层压板卷盘设备、用于卷盘的条带供给单元、以及层压板拆卷设备、和用于胶合板的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压板的卷板设备和用于胶合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JP57-70602公开了一种层压板的卷板设备,包括:卷盘31,卷取导向件25,输送层压板装置等。其存在的问题在于:在链条25上间隔地安装多个按压辊,并靠配重施压,施力不均;卷取导向件也不能以与运送输送器大致相同的速度被驱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其上卷取借助于层压板车床切断的湿润状态的层压板、或借助于乾燥器从此湿润状态乾燥的层压板的卷盘,以平滑且可同时防止在层压板的纤维方向上发生裂缝、裂口等方式、来卷取在卷盘上的层压板的层压板的卷板设备。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条带辊拉出条带至层压板之间且可在任意时刻切断条带的条带供给单元。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在卷盘上卷取的层压板卷自动地拆卷层压板以送出层压板至下一步骤的层压板卷拆卷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实验可知:当已被用以卷取乾燥前的层压板(即,从原木切断后的层压板)的卷盘(直径165mm)在没有特殊的考虑的情况下被用以卷取乾燥后的层压板时,在许多场合,在乾燥后的层压板本身并无法适合于小直径的卷盘,且与被卷取的层压板的厚度比较,当卷盘的卷取周边表面的曲率比较小时,裂缝容易在平行于纤维的方向上产生,借此使层压板不可能在卷盘上卷取。特别是,当裂缝、裂口等在乾燥后的层压板中产生时,断裂和破断等会从这些缺陷处产生。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基于实验的发现,得到相对于层压板的厚度T决定在其上卷取乾燥后的层压板的卷盘直径的方法,此实验为:作为对应于层压板的厚度T的曲率的卷盘的直径是基于卷盘直径D和在其上被卷取的层压板的厚度T的比值给定的,且卷盘最小直径被设定至300mm。根据决定卷盘直径的方法,乾燥后的层压板最好在具有层压板厚度85倍以上且为300mm以上的直径的卷盘上进行卷取。
根据本发明的卷盘,可减轻卷盘的重量的化,并可在卷盘的输送时、卷取层压板时、以及在卷取台层压板卷的存货区域保管时减轻动力负担。又,在卷盘的卷取周边表面上的层压板的径方向具有通风通道、它们与在卷盘内部形成的空隙连通,且在固定在盘轴上的层压板的卷取支撑中形成开口部,以在沿眷盘轴方向的空间之间连通。由此结构,因为卷盘的层压板的卷取周边和在卷盘内部形成的空间与卷盘外侧的空间连通,可确保通气性。因此,在乾燥后的层压板中的热气、湿气等经过许多开口释放至大气,并且借此使每一被卷取的层压板在贮存中加速达到平衡含水率。
在卷盘中,按照对应于层压板的卷取宽度的长度的空间间隔设置的突缘用作层压板的卷取支撑,且层压板在卷盘上卷取,以形成层压板卷。在这种情况下,在突缘间的空间中的空气经由在突缘中形成的开口以及在卷盘的两个侧位置的突缘的开口释放至大气。因此,在卷盘上卷取的乾燥后的层压板中的热气、湿气等经过在突缘中形成的开口以及在卷盘的两个侧的突缘的开口部释放至大气,同时在大气中的新鲜空气经过在卷盘的两个最外侧位置的突缘的开口流入卷盘内部。
乾燥后的层压板在卷盘上卷成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以线状物作为导向件形成组合的层压板卷。将组合的层压板卷用作多层胶合板的表板和里板的组合,且两个层压板彼此重叠,且各板的纤维方向在彼此相同的方向。两个重叠的层压板由不同种类的板构成,或优选地由表板和里板构成,其中表板和里板分别从不同种类的板中选出。又,因为表板和里板大致为同一等级,因此,同一种类的板的两个表板或同一种类的板类的两个里板有时可以组合起来,以形成两个重叠的层压板。
又,乾燥后的两个重叠的层压板和单个层压板(以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和单个层压板作为一组)以线状物作为导向件交替地在卷盘上卷取,以形成组合的层压板卷。组合的层压板卷制成五层胶合板,且具有相同纤维方向的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和单个层压板组合成一组。组合成此组的三个层压板可由彼此不同种类的板构成,或优选地由表板、里板、中心板构成,其中表板、里板、中心板分别由不同种类的板中选出。处在重叠状态的成对的表板和里板和单个的中心板交替地在卷盘上卷取。又,因为表板和里板大多为同一等级,同一种类的板的两个表板或同一种类的板的两个里板有时可以组合,以形成两个重叠的层压板。
本发明的层压板的卷板设备包括:卷盘,在层压板卷取位置被可旋转地支撑;卷取导向件,以相对于该卷盘周边的方式沿着该卷盘的轴向在任意间隔设置多排;旋转传送装置,施加旋转至该卷取导向件,以在该卷盘上卷取层压板;跟踪装置,使该卷取导向件沿着该卷盘的周边表面的一部分运转,与其曲率相符;输送器,在该卷盘的下方,输送层压板进入该卷盘和该卷取导向件之间;以及张紧装置,施加张力至该卷取导向件,以在输送中在该卷盘上卷取层压板;其特征在于,该卷取导向件包括进行绕圈运动的循环带;该旋转传送装置经由该卷取导向件而使卷盘跟随卷取导向件旋转;该卷取导向件以与该输送器的绕圈速度大致相同的速度被驱动,伴随着该卷取导向件。
卷取导向件包括:例如,多排循环带,它们分别至少在包括基端部、中间部和远端部的三个点的位置的滑轮的上方延伸。每一循环带连接至在基端部的滑轮输送层压板的运送输送器的远端。又,当在远端部的滑轮借助于跟踪作用装置朝卷盘的方向摆动时,循环带沿着其曲率与卷盘的周边表面的一部分压接触。
应注意到的是,当每一循环带为带状形状、并且循环带按照一种循环方式在基端部和远端部都在滑轮上延伸时,在基端部和远端部的滑轮直径彼此并不相同,但基端部的滑轮直径比远端部的滑轮直径大。因此,当循环带压在盘的周边表面的下部时,对应于基端部和远端部的滑轮直径之间的差而产生一个空间裕度,这将使循环带以其下部的宽度压在卷取轴方向上延伸的卷盘周边表面的表面面积上。借助于这个表面面积的加压,由于接触面积的增加,可在循环带和卷盘周边表面的下部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层压板的卷取在卷盘上以稳定的方式进行。成对的支撑臂在中间区域朝卷盘的远端弯曲,随着卷取操作的进行,层压板卷的直径增加,可避免下列的不便:如在下表面和上表面之间,循环带的上部轨道的下表面与支撑臂的上表面接触并且二者之间发生抵触,或循环带停止循环,以确保在卷盘上卷取层压板。
又,当卷取导向件是在符合卷盘的部分周边表面的曲率的加压接触状态时,设置的旋转滑轮借助于在压力下推或拉构成卷取导向件的循环带以在一恒定张力的拉伸状态下维持卷取导向件,同时确保卷取导向件的循环力使其一直可旋转。因此,卷取导向件可沿着卷盘的曲率运转,同时在层压板上施加大致相同的摩擦力,这样,就可使卷取操作稳定。
特别是,也可能使各个旋转滑轮分别地设置在卷取导向件的多排循环带上,以便可在一定的压力下逐个地调整循环带的推或拉,同时可确保循环力。当以此方式独立地设置在相应的循环带上的固定的张紧装置时,可能使卷取导向件的循环带分别地以相同的程度维持在固定的张紧状态,借此,举例来说,即使卷盘通过自身重量引起挠曲、或在卷取操作的过程中的层压板厚度变动产生时,层压板可在卷盘上沿着其轴方向上的任一部分接收大致相同的摩擦力。
根据本发明的条带供给单元,条带辊借助于在输送装置上的前向移动止块部件阻止其移动,且在条带供给方向的条带辊的位置上对于条带辊进行控制,并且在此控制下从条带辊拆卷的条带可插入在卷盘上卷取的层压板之间,以形成条带辊。当与借助于层压板车床从原木切出层压板的速度同步地在卷盘上卷取层压板以形成层压板卷时,条带可在张紧状态下放入条带辊和层压板卷之间。条带切断工具的切断部与在拆卷中的条带表面滑动接触,且条带辊的供给旋转可在条带辊的移动被阻止的位置停止。
又,可供给条带至在卷盘上被卷取的层压板之间的用于层压板卷的条带供给单元,它可包括:
一个真空吸盘输送器,从供给源引导条带至层压板之间;
条带架,设置在条带供给源上,条带架具有多个条带接纳室,接纳室不仅在大致垂直于真空吸盘输送器的条带供给方向的方向上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同时也由隔离部件逐个地分开,以防止条带辊落至两个侧的任一侧,且相应地具有安装在其中且每一个均借助于在中心卷取条带而制造的条带辊;条带架可以间歇式地移动一个距离,这个距离等于安排条带接纳室使每一条带接纳室可以顺序地定位在真空吸盘输送器的输送路线上的间距;并且可以操作条带架以使当条带接纳室到达输送路线上时,可能使条带从条带辊经由其开放的前侧拆开,同时条带辊可被旋转地支撑,同时借助于隔离部件可防止落至两个侧的任一侧;
一个前向移动止块部件,设置在真空吸盘输送器的输送路线上的下游的条带架附近,在条带架的条带接纳室定位在真空吸盘输送器的输送路线上后,它停止条带辊,然后在条带接纳室中的条带辊向前移动至使条带辊不与隔离部件分离的最大的程度,并且控制条带辊的位置,使条带在条带辊已停止同时由真空输送器旋转时从条带辊拆开;
一个条带切断工具,它从输送装置的远端突出;和
一个条带辊旋转停止装置,它在前向移动止块部件的上游位置停止条带的旋转。
以此方式,利用条带架,不仅防止条带辊落向两个侧的任一侧,而且当完成拆卷前一个条带辊时,可借助于移动条带架一个对应于隔离部件的预定间距来提供下一个条带辊。在这种情况下,前向移动止块部件可分别设置,而且独立于条带架,例如,可设置在固定的位置。
前向移动止块部件可以是一个允许与条带辊滑动接触的条带辊拆卷同时又可防止条带辊向前移动的部件,但最好使用惰轮形式的止块,因为止块与条带辊滚动接触,并且借此可使其间的相对移动的阻力最小。又,可利用两个惰轮止块代替单个惰轮止块:例如,一个惰轮止块用于与大直径的条带辊接触,并且另一个惰轮止块用于与小直径的条带辊接触。
又,当层压板的卷取中断或终止时,条带辊的旋转借助于在与从其另一侧拆开的条带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加压条带辊的一侧来停止。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停止条带辊旋转的装置而设有接受部件,接受部件接受条带辊的一个表面,并且,当在前向移动止块部件的上游位置并在与条带拆卷方向交叉的方向观察时,接受部件在其一侧从构成输送装置的真空吸盘输送器的框架上立起,并且一个加压部件与在框架上安装的一个汽缸连接,其中,加压部件可被加压移动至条带辊的另一侧面。又,当层压板的卷取中断或终止时,条带辊的旋转借助于压迫加压部件至接受部件且与条带辊的另一侧面接触来停止。
用于切断从输送装置的远端突出的条带的切断工具,不仅具有在与条带供给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切断部,且可在切断工具与条带接触的方向上移动,且切断部与借助于移动机构供给的条带滑动接触。为了达到良好的滑动接触状态,例如,输送装置相对于一个支点摆动,借此条带切断工具的切断部从滑动接触状态变化到切断部部分地压在条带表面的状态。
当层压板车床的驱动在大致与条带辊旋转停止同步地停止时,卷盘在层压板卷取位置持续惯性旋转移动。因此,虽然从条带辊拆卷条带停止,条带还要借助于保持其惯性旋转移动的层压板卷盘拉出,这导致在拉出状态下的条带在其最弱的位置下被切断,亦即条带切断工具的切断部为滑动接触的位置。
又,当拆卷的条带扭曲时,因为条带的粘性表面上颠倒的问题,有可能出现麻烦。为了防止此条带表面的扭曲,可在输送装置的远端部设置校正条带表面扭曲或防止其发生的抹刀状部件的反转(扭曲)防止部件。从条带插入层压板之间至条带被切断,从条带辊拆卷的条带借助于按照规律间隔持续地前进抹刀状部件而被压在层压板卷的周边表面上。当以正常状态插入的条带辊拆卷的条带有时在此插入的过程中偶然地被反转并因而在错误的状态下插入层压板之间时,可借助于利用扭曲防止部件防止扭曲现象发生。
在本发明的层压板拆卷装置中,驱动导向带例如由多个循环带构成,例如按照任意的空间间隔固定地安装在位于在其轴向上的拆卷位置的下面的支撑轴上的基端部滑轮上延伸的多个带,且远端部滑轮与基端部滑轮数目相同,其中在安装远端部滑轮的远端部是自由端。远端部滑轮相对于作为一个支点的支撑轴可摆动,并且,相对于通过在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拆卷位置的卷盘上卷取层压板形成的层压板卷的外周边表面的下部,可以来回移动驱动导向带。
又,比基端部滑轮直径大的中继滑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轴上,在轴上基端部滑轮固定地设置在驱动导向带的折返侧,亦即在层压板折返且反转的基端部滑轮中。多个中继滑轮最好以自由空转的方式设置在轴上,在轴上基端部滑轮固定地设置,且和基端部滑轮一起在横向排列,导向件在折返部的中继滑轮的相对侧上设置。折返导向件优选地由下列部件构成:具有相对于中继滑轮的表面的框架,此表面具有沿着中继滑轮的曲率延伸的弧形剖面;多个滑轮,它们支撑在框架上;以及,多个循环带,它们在滑轮的上延伸。在滑轮的上延伸的循环带分别在数目上对应于中继滑轮,且设置在与中继滑轮的位置相对的位置,并且与中继滑轮的层压板折返侧的外周边表面滑动接触。
循环带以大致与在驱动导向带上输送的层压板的输送速度相同的速度循环至折返侧方向。当驱动导向带在与层压板卷的周边表面的下部接触下循环同时相对于作为支点的支撑轴摆动时,层压板由作用在层压板卷上的驱动导向带的摩擦力拆卷。然后,拆卷的层压板在驱动导向带上输送,之后到达至其折返部,然后从驱动导向带输送至中继滑轮。输送的层压板借助于接受折返部件的循环带的驱动力而被折返,同时在中继滑轮和循环带之间被夹紧,结果层压板被反转。
以此方式,因为驱动导向带的输送速度和层压板被折返且在折返部的滑轮和构成折返部件的循环带之间被夹持的折返速度被控制到彼此大致相同,并且,伴随着如上所述的周边速度的控制,层压板在垂直于层压板的纤维方向的方向上伸展是没有机会的。因此,当层压板借助于驱动导向带从层压板卷拆卷时,在层压板的拆卷的起始位置,不会有张力的过度集中产生,借此在拆卷的起始位置,可防止在层压板的纤维方向上的破裂和撕裂产生。
又,在如上述的层压板卷拆卷装置中,多个线轮设置在拆卷位置的下游位置,同时移动部件以自由往返的方式设置,可以接近或远离多个线轮,其向后移动的极限在拆卷位置的上游侧。在移动部件上,不仅设置有多个夹紧从层压板卷垂下的线状物的终端(自由前端)的夹紧部件,其中线状物卷在多排沿着其长度方向的层压板卷上作为层压板的导向件,而且夹紧部件可分别设置有与空气管连通的喷嘴。借此结构,当移动部件前进且线状物由来自喷嘴的空气流在移动部件的向前移动极限下而在线轮上卷取时,线状物的自由端可被夹紧。层压板通过压迫驱动导向带至层压板卷的部分周边表面而被拆卷,同时线状物持续由空气流卷取。
又,在层压板卷拆卷装置中,还可采用下述结构:其上设置多个线轮的框架,以自由往返的方式设置在拆卷位置的下游侧,以接近或远离拆卷位置,其中,线轮设置在对应于线状物的框架上的位置,线状物在层压板卷上卷取,以作为多排沿着层压板卷的长度方向上的层压板的导向件,且其自由端从层压板卷垂下,且与排气管连通的吸入孔分别在线状物开始卷取的线轮的卷取部上形成。在这种结构中,当框架在向前移动极限下设置时,线状物通过至排气孔的排气流在线轮上卷取,之后框架回到其原始位置,然后,层压板可从层压板卷被拆卷,驱动导向带与层压板卷的部分周边表面加压接触,同时线状物持续在线轮上卷取。
又,在层压板卷拆卷装置中,也可采用下列结构:一对拆卷滚轮设置在拆卷位置的下游侧,以使拆卷滚轮两者或之一可彼此自由地移近或远离,且拆卷滚轮用于在对应于线状物的位置拆卷线状物,线状物在层压板上卷取,以作为沿着层压板卷的长度方向上的多排层压板的导向件,并且它的自由端从层压板卷垂下。在此结构中,层压板可从层压板卷拆卷,且驱动导向带与层压板卷的部分周边表面压迫接触,同时此对拆卷滚轮借助于彼此移动和拆卷线状物而在其间卷取和夹持线状物的自由端。在这种情况下,一对拆卷滚轮之一最好是单个汽缸,同时另一个由多个在相同轴线上且具有相同直径的汽缸的拆卷滚轮取代,其中单个拆卷滚轮和多个拆卷滚轮可彼此自由地移近或远离。
应注意的是,优选的作法是,在驱动导向带中,基端部滑轮直径比远端部滑轮大,且数对分别支撑远端部滑轮的支撑臂在中间区域每个都是弯曲的,其远端向上。
在从层压板卷拆卷层压板过程中,在层压板卷中包含长柔性部件的拆卷辅助部件与层压板一起卷取,当层压板开始从层压板卷的周边表面拆卷的位置被称为层压板脱离位、且层压板脱离的相对位置被设定在从层压板脱离点的层压板卷的周边表面上的相对点上,在从层压板脱离点开始的层压板卷的中央轴线的另一侧上,可在层压板拆卷侧中的层压板脱离位置和层压板脱离相对位置之间决定从层压板卷拉出拆卷辅助部件的方向。在层压板脱离位置(层压板开始从层压板卷的外周表面拆卷的位置)和层压板脱离相对位置(从层压板脱离位置的线经由层压板卷的中央交叉层压板卷的周边的位置)之间形成的层压板拆卷侧中,在层压板脱离位置和层压板脱离相对位置之间决定拆卷辅助部件(例如,线状物)从层压板卷拉出的方向。重要的是确定拉出方向,以使当从层压板卷拆卷的层压板趋于以伴随的方式在层压板卷上卷取时,这个拉出方向能够用以防止层压板卷的层压板发生伴随现象,并且能够有效地使层压板至输送表面。亦即,当线状物大致朝沿着层压板卷的曲率的正上方或在朝层压板拆卷侧的另一侧的正上方倾斜的方向上拉出时,难以由线状物阻挡层压板的伴随动作。因此,优选的是,在连接层压板卷的中央和层压板脱离位置的线以及连接中央和线状物的脱离点的线之间形成的角度小于90度,且线状物以在这个范围中的一个角度从层压板卷拉出。
线支撑装置位于从层压板卷的周边表面径向分开的外部位置,且线辅助滑轮可转动地安置在一个支撑轴上,支撑轴平行于层压板卷的中央轴。当沿着曲率在层压板卷上卷取的线状物从层压板卷向外部突出时,线状物通过线辅助滑轮的支撑进行回收,从而使线状物损失最小化,其中线状物在线状物的张紧状态下被接收至回收箱中或线轮上。又,在支撑线辅助滑轮中,如果线辅助滑轮可转动地安装在从支撑轴突出的突出臂的前端上,线状物可轻易地由线辅助滑轮支撑。
线支撑装置的支撑轴由在支撑轴的两个端的臂杆的一端支撑,且附着至臂杆的另一端的转动轴之一安装至流体汽缸的活塞杆。转动轴通过伸缩活塞杆摆动一个角度,借此可使从层压板卷向外分开的支撑轴的位置沿着层压板卷的周边移动。借此可位移的结构,线状物以突出的方式设置,且与层压板卷的层压板拆卷表面分开,另外,在突出位置并非很有效地阻止线状物伴随着层压板卷的周边趋向卷取的情况下,在线状物向外地被支撑、分开且摆动旋转轴的位置位移至支撑轴的一个位置,趋向于在层压板卷上卷取层压板的这个位置从其伴随的周边被有效地阻止,亦即支撑轴被移位至靠近层压板拆卷表面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卷取乾燥后的连续状的层压板的示意侧视图;
图2是表示线状物在卷盘上卷取的方式的放大视图;
图3是示意平面图,表示卷取乾燥后的非连续状的层压板;
图4是表示乾燥后的非连续状的层压板卷取的方式的示意放大图;
图5是间隔变窄装置的方块图;
图6是表示卷取状态且在使乾燥后的非连续状的层压板之间的空间间隔变窄的放大图;
图7是方块图,表示间隔变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8是表示卷盘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卷盘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在如图8所示的卷盘的轴向取的剖面图;
图11是在图10的箭头方向的线A-A取的剖面图;
图12是在如图9所示的卷盘的轴向取的剖面图;
图13是层压板卷被拆卷以组合和形成一组合的层压板卷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层压板卷由卷取乾燥的层压板而得到;
图14是图13的平面图;
图15是说明间隔变窄装置的方块图;
图16是说明空间间隔变窄后的组合的层压板卷的示意图;
图17是方块图,说明间隔变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18是两个层压板卷被拆卷以组合和形成一个组合的层压板卷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层压板卷由卷取乾燥的层压板而得到;
图19是另一组合的层压板卷的示意图;
图20是空间间隔变窄后的另一组合的层压板卷的示意图;
图21是三个层压板卷被拆卷以叠层和形成一个组合的层压板卷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层压板卷由卷取乾燥的层压板而得到;
图22是方块图,说明另一组合的层压板卷的间隔变窄装置;
图23是方块图,说明另一组合的层压板卷的另一间隔变窄装置;
图24是平面图,说明从乾燥后的层压板堆供给的层压板以形成组合的层压板卷的实施例;
图25是在图24的箭头方向的线B-B的剖面图;
图26是图25的部分剖开的侧视图;
图27是部分剖开的平面图,表示层压板卷板设备的实施例;
图28是图27的部分剖开的平面图;
图29是侧视图,表示层压板卷板设备的实施例;
图30是图29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31是说明图,表示层压板卷板设备的另一实施例;
图32是侧视图,表示图29的另一实施例;
图33是间隔变窄装置的方块图;
图34是侧视图,从原理上表示条带供给装置;
图35是立体图,表示条带供给的一种方式;
图36是更详细的侧视图,表示图34的条带供给单元;
图37是侧视图,表示包括其周边结构的图36;
图38是图36的平面图;
图39是条带供给单元单独的侧视图,其中省略图36的基台框架;
图40是图39的平面图,其中省略条带架;
图41是条带架和条带辊旋转停止装置的原理立体图;
图42是图41的平面图,其中省略条带辊旋转停止装置;
图43是表示向输送器和前方移动滚轮止块供给条带辊的说明图;
图44是卷芯的排出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45是表示门在开启状态的平面图;
图46是表示卷芯的排出动作的说明图;
图47是侧视图,表示在输送器远端部的条带扭曲防止机构的一例子;
图48是条带扭曲防止机构的作用说明图;
图49是条带扭曲防止机构的平面图;
图50是说明校正条带的扭曲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1是条带架和条带旋转停止装置的原理立体图;
图52是说明使条带辊的旋转停止态的动作说明图;
图53是原理侧视图,表示条带旋转停止装置;
图54是原理平面图,表示条带旋转停止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55是原理平面图,表示条带旋转停止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56是立体图,表示条带切断装置的原理;
图57是在条带切断时在条带上增大张力的机构的作用说明图;
图58是底视图,表示在输送器远端部的条带切断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59是原理立体图,表示图58的条带切断装置;
图60是在条带切断时在条带上增大张力的机构的作用说明图;
图61是由切断器切断条带的作用说明图;
图62是正面图,表示与图59、60的条带切断装置不同的条带切断装置的例子;
图63是正面图,表示与图62的条带切断装置不同的条带切断装置的例子;
图64是侧视图,表示从层压板卷拆卷层压板的实施例;
图65是图65的平面图;
图66是侧视图,表示从层压板卷拆卷层压板的另一实施例;
图67是图66的平面图;
图68是侧视图,表示从层压板卷拆卷层压板的另一实施例;
图69是侧视图,表示层压板的折返的另一实施例;
图70是侧视图,表示线回收单元的实施例;
图71是图70的平面图;
图72是平面图,表示线回收单元的另一实施例;
图73是图72的部分剖开的立体图;
图74是平面图,表示线回收单元的另一实施例;
图75是图74在箭头方向的线C-C的剖面图;
图76是立体图,表示线位置校正装置的实施例;
图77是校正部件的后视图;
图78是立体图,表示线位置校正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79是平面图,表示线位置校正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80是侧视图,表示线轮的另一实施例;
图81是立体图,表示线轮的另一实施例;
图82是立体图,表示线导向件的另一实施例;
图83是侧视图,表示从层压板卷拆卷层压板的另一实施例;
图84是说明在拆卷中阻断层压板的伴随动作的视图;
图85是说明在拆卷中阻断层压板的伴随动作的视图;
图86是部分剖开的示意立体图,表示在拆卷中阻断层压板的伴随动作;
图87是正面图,表示如图86所示的旋转轴的另一旋转装置;
图88是正面图,表示如图86所示的旋转轴的另一旋转装置;以及
图89是说明图,表示在拆卷中阻断层压板的伴随动作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层压板卷板设备的实施例。
在图1中,表示卷取乾燥后的连续状的层压板1的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层压板乾燥器2包括如下结构的输送系统:两个金属网带3,其中的一个设置在另一个上方,两者间具有间隙,作为输送路线,每一个在两个彼此在输送方向上分开的两个滑轮上延伸,其中金属网带3分别在相对方向上循环,以输送连续状的层压板。又,连续状的层压板1由从在输送中的层压板乾燥器的上空气通路吹出的循环热空气乾燥,且在乾燥器2的出口,被传送至与金属网带3的一端邻接的连接输送器4。又,连接输送器4设有脉冲产生器和检测器,用于检测在其上输送的乾燥后的层压板,这将在以下详细描述。
卷取连续状的层压板1的层压板卷取位置5位于连接输送器4的下游位置。驱动滚轮6由轴承支撑,驱动滚轮6的上部的高度大致等于连接输送器4的输送表面的高度,且其长度方向至少与层压板1的输送方向交叉。当驱动滚轮6的速度可变化时,驱动滚轮6在与连接输送器4的速度大致相同的速度下正常操作。大直径的卷盘7由卷取接收器8支撑,轴承在卷盘7的两个端。卷盘7在驱动滚轮6上,且卷盘7的下表面保持与驱动滚轮6的上表面接触,借此卷盘7由驱动滚轮6的驱动力产生的摩擦力而跟随驱动滚轮6在如图1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在连续状的层压板1在层压板乾燥器2中乾燥后,层压板1在连接输送器4上输送,以到达层压板卷取位置5。当连续状的层压板1到达驱动滚轮6和卷盘7之间时,卷盘7通过驱动滚轮6的驱动力产生的摩擦力反方向旋转,以在其上卷取连续状的层压板1,同时驱动滚轮6在与连接输送器4大致相同的速度下旋转。以此方式,连续状的层压板1在卷盘7上顺序地卷取。因为层压板1为连续状,它可正常地在卷盘7上由驱动滚轮6的驱动力产生的摩擦力卷取,而不用其它特别的装置,由于在乾燥操作后产生的裂缝、裂口等有时容易产生破裂,或在其他情况下,在其中央部分的层压板卷发生松弛。为了对付此不利的状况,在一种情况下,作为应对措施,在卷盘7的长度方向上以任意空间间隔向卷盘7提供多个线供给机构10。在这种情况下,从线供给机构10的线轮11供给线状物12,线状物12的尖端首先在沿着其长度方向上以任意的空间间隔在卷盘7上卷取,之后线状物分别与连续状的层压板1一起卷取,作为在卷盘7上的多个位置的导向件。
具体而言,线状物12在卷盘7上卷取的方式如图2所示。亦即,卷盘7在沿着其长度方向上的任意空间间隔在其周边上具有高摩擦区域,如由砂纸制成,细微的突出物等使其可与线状物12缠结在一起。多个用以供给线状物的喷嘴设置在卷盘7的下游位置,使喷嘴可借助于例如弯曲如圆弧(未图示)的导向轨或可自由移动、可向前或向后、且可向上或向下的机构(未图示)自由地定位在从卷盘7的外表面分开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之间。驱动滚轮6在轴向上的任意空间间隔的多个位置具有沟槽6M,且喷嘴的前端容纳在沟槽6M中。在经由位于上方位置的喷嘴12N吹至卷盘7的高摩擦区域的喷流上携带从线轮11供给的线状物12的尖端,以与卷盘7的高摩擦区域缠结。之后,喷嘴12N向下移动,以到达在驱动滚轮6上的各沟槽6M。在此点,喷嘴12N位于驱动滚轮6的上表面的下方,并且线状物12在线状物12在卷盘7上缠结的位置和喷嘴12N之间处于张紧状态。因此,当层压板1由驱动滚轮6的驱动力产生的摩擦力而在卷盘7上卷取时,线状物12作为导向件工作,且在层压板1上的多个位置与之上的层压板1一起被卷取。
在此情况下,当以轴承支撑卷盘7的轮接受器8被固定地设置时,连接输送器4和驱动滚轮6以连接输送器4的始端位置作为支点自由地向下摆动,且当层压板卷的卷取直径增加时,驱动滚轮6以自动的方式与连接输送器4一起枢轴转动地下降直径增加量的一半。与此相对照,当驱动滚轮6的轴承固定地设置时,卷盘7的轮接受器8提升卷盘直径增加量的一半。又,因为驱动滚轮6施加摩擦力至卷盘7,可施加流体压力、平衡重量等,以随时在恒定压力下维持使驱动滚轮6与卷盘7压迫接触的状态。
又,当乾燥后的层压板1在卷盘7上卷取时,在不应用任何特殊的装置的条件下,已不可能利用用于卷取干燥后的层压板1的卷盘(直径165mm),这个卷盘按传统方式已被用来卷取从原木切断成的原始层压板。亦即,当乾燥后的层压板1在直径165mm的卷盘上卷取时,层压板1通常不适用于小直径,且容易在平行于纤维方向的位置产生裂缝,因此在卷盘7上卷取层压板1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当乾燥后的层压板1上存有裂缝或裂口时,破裂或撕裂经常从此缺陷位置开始。发明人基于实验结果发现,可以获得相当于卷盘7曲率的直径,这个直径对应于在其上被卷取的乾燥后的层压板1厚度,其中卷盘7直径被限制在等于或大于300mm的值,且使用决定直径的参数来定义这个直径,即,等于卷盘7的直径/在卷盘上卷取的层压板厚度T。根据此决定卷盘直径的方法,乾燥的层压板1可通过设定卷盘7的直径在良好的条件下在卷盘7上卷取,以使卷盘7直径不仅等于或大于层压板1厚度T的85倍,而且也等于或大于300mm。例如,如果层压板1的厚度为2mm,卷盘7的直径D将被设定至170mm,但因为此值小于300mm,卷盘7直径最终被设定至等于或大于300mm的值。在此实施例中,卷盘7直径被设定至450mm,借此在卷取乾燥后的层压板1的过程中可得到良好的结果。
在图3中,表示在卷盘上卷取乾燥后的层压板1的实施例,它的寸为恒定长度或随机的长度(对于后者,具有随机尺寸的层压板1为非连续状)。在这种情况下,在层压板乾燥器2的各阶段中的输送路线由多对供给滚轮13构成,一个在另一个的上,它们设置在沿着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其中多对滚轮通过从层压板1的厚度方向的两个侧压住层压板1并且进行旋转而送出层压板1。在平行于纤维方向的长度方向和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同时送出一组多个层压板1(在图中为三个板)。层压板1在输送路线中由从在层压板乾燥器2的上部通路循环的热空气乾燥,且被传送至用于变换输送的移动方向至大致垂直于层压板乾燥器2的出口的换向输送器14。
层压板卷取位置5位于换向器14的下游位置,在此位置,层压板1在卷盘上卷取。在层压板卷取位置5,设有驱动滚轮6、大直径的卷盘7、以及多个在卷盘7的长度方向上以任意空间间隔设置的线供给机构10,所有这些均与以上所述相似。
层压板1在层压板乾燥器2中乾燥后,在方向变换了直角的状态下,从输送路线传送至换向输送器14。因此,随后在纤维方向交叉新的输送方向的状态下输送层压板1,且层压板1到达层压板卷取位置5。然后,层压板1的卷取开始,且从线供给机构10的线轮11供给的线状物12经上述喷嘴12N被吹起,且在多个位于沿着卷盘7长度方向的任意空间间隔的位置被卷取,以使线状物12尖端与多个位置缠结在一起。然后,当层压板1到达驱动滚轮6和卷盘7之间时,卷盘7由其驱动力产生的摩擦力在驱动滚轮6相反的方向旋转,其中驱动滚轮6以与换向器14的循环速度大致相同的速度旋转,借此层压板1卷取在卷盘7上,卷盘7上有在多个位置作为导向件的线状物12。从换向器14供给的层压板1依次在卷盘7上卷取,如图4所示,且在这种情况下,在输送方向上衔接排列的层压板1之间的空间间隔从卷取效率的考虑应变窄。
将参考图5说明此间隔变窄装置。检测器15设置在换向器14的上方,且作为检测器,可使用接触形式、或非接触形式、如透明式、或反射式等。当检测器15检测层压板1的前端边缘时,它传送检测指令到驱动控制器16,驱动控制器16是驱动滚轮6的控制系统。设定从检测器15至驱动滚轮6的距离K的距离设定器17连接至驱动控制器16,且驱动控制器16响应于检测指令停止驱动滚轮6。脉冲产生器19设在换向器14上,借此在换向器14上携带的层压板1的距离K由脉冲数目的计数检测。已到达驱动滚轮6的层压板1借助于驱动滚轮6移动层压板1的长度,借此在卷盘7上被卷取,以线状物12作为导向件。层压板1的长度借助于检测器15检测在换向器14上的层压板1输送中的层压板1的前端和尾端而决定,且在驱动控制器16中作为脉冲数进行储存。应注意的是,当层压板1的长度被切断成恒定时,恒定长度可作为层压板的长度预先储存在驱动控制器16中。
当下一层压板1的前端边缘由检测器15检测到时,层压板1经与上述相似的步骤后移动到驱动滚轮6,且层压板1在卷盘7上卷取,其中以线状物12作为导向件,且预先卷取的层压板和所考虑的层压板之间的间隙变窄。通过重复上述操作,驱动滚轮6间歇地旋转,且层压板1以变窄的间隔在卷盘7上有效地卷取。
因为如图5所示的间隔变窄装置在层压板卷取位置5通过间歇地旋转驱动滚轮6而在卷盘7上卷取层压板1,当输送器的输送速度与间歇卷取的平均速度(低速)彼此对应时,在卷取时不会产生问题。然而,如果卷取速度想要较高的话,则会产生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层压板1的空间间隔调整是在层压板卷取位置5的前一个阶段的输送过程中进行的。然后,将参考图7说明间隔变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其中由相同符号表示对应于图5的相同部件。首先,以与换向器14的终端部相互交错的方式设置间隔变窄输送器18的始端,间隔变窄输送器18完成沿着输送方向排列的层压板1之间的空间间隔变窄,其中两个输送器14、18可独立地驱动。在此情况下,当设置在换向器14的上方的检测器15检测层压板1的前端边缘时,检测器15传送检测指令至驱动控制器16,驱动控制器16是间隔变窄输送器18的控制系统。设定从检测器15至在间隔变窄输送器18上的一个点的距离K的距离设定器17与驱动控制器16连接,且间隔变窄输送器18的驱动响应于检测指令而停止。脉冲产生器设置在换向器14上,在换向器14上携带层压板1一个距离K,且通过脉冲数目的计数检测输送距离K。驱动已到达间隔变窄输送器18的层压板1一个层压板1的长度。在换向器14上的层压板1的输送过程中,借助于检测器15检测层压板1的前端和尾端来决定层压板1的长度,且在驱动控制器16中作为脉冲数进行储存。应注意的是,当层压板1的长度被切断成恒定时,恒定长度可作为层压板1的长度预先在驱动控制器16中储存。由此间歇驱动,可使层压板1重新排列,以使沿着输送方向的层压板1的前后衔接的空间间隔在间隔变窄输送器18上较小。然后,层压板1被传送至速度与卷取速度一致的另一输送器,且在此速度下在卷盘7上卷取。
由在大直径的卷盘7上卷取乾燥后的层压板1所得到的层压板卷9在卷取台的层压板卷储存区中保管一段时间,以使每一层压板卷逐渐具有平衡含水率。
应注意的是,卷盘7为具有作为旋转中心的轴7G的汽缸,且通常在具有焊接结构的汽缸内部形成封闭空间。特别是,因为卷盘7具有大直径(等于或大于300mm,且在实施例中,直径为450mm),与已用来卷取从原木切断的原始层压板的公知卷盘(直径为165mm)比较,卷盘本身重量增加,借此在卷盘7的输送、卷取层压板1、在卷取台的层压板卷储存区中的保管等情况下,驱动动力的要求增加,且结构强化在如卷取台之类的相关结构中也是必要的。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本发明的卷盘的其他结构如图8、9所示。亦即,如图8所示的大直径卷盘7具有在其上设有多个狭缝状的开口7K的外表面部分,且如图9所示的大直径卷盘7具有多个突缘7T,每一相同大直径被安装在沿着轴向的任意空间间隔的卷取轴7G上,其中每一突缘7T的表面部分具有符合需要的开口7K。
在图10中,表示沿如图8所示的卷盘7的轴向的剖面图。亦即,圆盘状的强化板7H借助于焊接等以预定的空间间隔沿着卷取轴7G的方向固定在卷取轴7G上。平板7I借助于焊接等以卷取的方式固定在强化板7H的外周上,其中平板7I具有比强化板7H厚度大数倍的宽度,借此形成所谓的突缘7T。突缘7T均具有相同的外直径,且构成卷盘的主体部分且在其上卷取层压板1的壳板7D借助于焊接等沿着突缘7T周边的曲率进行固定。
如图11所示,开口部7K在每一突缘7T的多个位置放射状地形成,且开口部7K也形成在如图8所示的壳板7D上。因此,卷盘7内部与外部空气彼此连通,且大量空气可经由分别形成在突缘7T和壳板7D上的开口部7K、7K流入卷盘7内部,相反地,在卷盘7内部的空气,亦即,在突缘7T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的空气,可分别经由突缘7T和壳板7D的开口部7K、7K流出外部。应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开口部7K为狭长口状,但并不特别限定在此形状,可为任何其他形状,如圆形、椭圆形和多角形状等,只要可适用于开口部的形成。
在图12中,表示沿着如图9所示的卷盘7的轴向的剖面图。亦即,卷盘7具有借助于焊接等固定在沿着轴向的预定间隔下的轴7G上的突缘7T,且多个开口部7K在每一突缘7T中形成,且突缘7T的外周构成轮的主体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卷取的层压板1的纤维方向与卷取宽度1W的方向平行,且因为层压板1在纤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层压板1的卷取支撑可由突缘7T的外周构成。在此卷盘7中,以对应于卷取宽度1W的空间间隔排列的突缘7T用作层压板1的卷取支撑,且层压板1在卷盘7上卷取,以形成层压板卷9。在此结构中,在突缘7T之间的空间内的空气经由位于每一空间的两个侧的开口部7K释放至外侧。
因此,根据卷盘7,轮重量减少,又,上述的驱动动力、机械强化等要求可不加考虑。又,在层压板1在大直径卷盘7上卷取的情况下,因为卷盘7内部经由在卷盘7中形成的多个开口部7K与外界空气连通,经由开口部7K可确保内部的通气性。亦即,根据如图8、10、11所示的卷盘7,即使包含在乾燥后的层压板1中的湿气、热气等经由形成在壳板7D中形成的开口部7K流入卷盘7内部,湿度等经由轮7内部的突缘7T的开口部7K、和在卷盘7的两个最外侧的突缘7K中形成的开口部7K、或在其上未卷取层压板1的壳板7D中的开口部7K的通气也能释放至外部空气。另一方面,外部空气中的新鲜空气经由在轮7的两个最外侧的突缘7T中形成的开口部、或在其上未卷取层压板1的壳板7D中的开口部K流入卷盘7内部,且流入空气经由在轮7内部的突缘7T的开口部、然后壳板7D的开口部7K的通气性与已在轮7上卷取的层压板1接触。因此,包含在乾燥后的层压板1中的湿气、热气并不会滞留在卷盘7内部,且可总是由外部的新鲜空气代替。
又,根据如图9、12所示的卷盘7,包含在乾燥后的层压板1中的湿气、热气等经由在突缘7T之间的空间的开口7K、和在两个最外侧突缘7K的开口7K释放至外部空气,且来自外部空气的新鲜空气经由突缘7T的开口7K流入卷盘7内部。以此方法,已在卷盘7上卷取而形成层压板卷9的层压板1在卷取台的层压板卷储存区中保管一段时间,以促使每一层压板卷平衡含水率达到储存要求。
应注意的是,虽然在实施例中已说明突缘7T是借助于通过焊接等以卷取的方式固定平板7I得到的,所说的平板7I的宽度为沿着其外周的圆盘状的强化平板7H的厚度的几倍大,但突缘7T本身可为圆盘状的平板,且在圆盘状的强化平板7H之间没有平板7I插入。
然后,参照附图13、14说明已由卷取乾燥的层压板来得到的层压板卷被拆卷以组合和形成组合的层压板卷。由卷取乾燥后的层压板1来得到的层压板卷9在层压板拆卷位置20在轮接受器8上得到支撑,并在卷盘7的两个侧具有轴承。支撑轴21在层压板卷9的下面设置有轴承,且每一多个大直径的基端部滑轮22在沿着轴方向以任意空间间隔安装在支撑轴21上。一对支撑臂分别以可摆动的方式支撑在每一基端部滑轮22的支撑轴21的两个端,在这对支撑臂之间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每一小直径的远端部滑轮23。驱动导向带24分别在大直径基端部滑轮22和小直径的远端部滑轮23上延伸。远端部滑轮23以支撑轴21作为支点朝层压板卷9枢轴转动,借此使驱动导向带24压向层压板卷9的周边表面的下部。当驱动导向带24逆时针摆动时,如图13所示,层压板1通过在层压板卷9和驱动导向带24之间的摩擦力拆卷。拆卷的层压板1在驱动导向带24上传送,且移动至折返导向件部件25,然后在输送方向上再次按字母Z形式(按照剖面图形式)折返,从而至输送器26上。
层压板1以其纤维方向与输送方向交叉的状态在输送器26上输送,且其位置在输送路线中借助于平行于输送器26设置的位置控制装置27来控制。在位置控制装置27的结构中,第一控制带不仅平行于输送器26设置、而且从输送方向来看,处在输送器26的一侧的轴向的垂直状态,并且设置一个加压体,加压体在输送器26的另一侧上压在输送中的层压板1上。加压体在与层压板1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朝向第一控制带28侧的另一侧通过压住层压板1来控制层压板1的位置。作为加压装置,两个装置举例如下:一为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由流体压力使层压板1向前或向后移动,另一个则如图所示,第二控制带29不仅平行于输送器26、而且利用轴向的垂直状态,且偏心环30由在第二控制带29的两个轨道之间的轴承支撑,其中,偏心环30可以旋转。更加详细地说,第二控制带29的轨道表面通过偏心环30的旋转朝沿着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借此层压板1在板1的一侧由第二控制带29的轨道表面加压,结果,层压板1的位置最终由第一控制带28控制,第一控制带28转变成与在其与板1接触的表面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
换向输送器31设置在输送器26的终端,而且换向输送器31以输送器26的终端作为支点可摆动任意角度。换向输送器31的远端部以两种方式与输送器连接:该远端部与下位输送器32的始端连接,以使层压板1的输送路线直线前进,或换向输送器31的远端部与上位输送器33的始端连接,以使层压板1的输送路线朝上方前进。因此,在输送器26上输送的层压板1通过换向输送器31的作用以交替的方式传送入下位输送器32和上位输送器33。每一已在输送器26中输送的层压板1相对于下位输送器32或上位输送器33的前端边缘排齐。
一个组合输送器34在下位输送器32的下游位置进行连接,且层压板1以直进状态传送至下位输送器32。另一方面,在上位输送器33的终端设有导向输送器35,导向输送器35引导在上位输送器33上的层压板1至组合输送器34的输送表面。导向输送器35在输送方向上具有向下斜率,且其远端部保持靠近重组合输送器34的输送面。在组合输送器34上,以直进状态输送的层压板1和从上位输送器33经由导向输送器35输送的层压板1以重叠的方式组合且排齐,使两个层压板1的前端边缘可以彼此组合。
两个彼此重叠的层压板1被同时卷取的层压板卷取位置5位于组合输送器34的下游位置。长度方向至少与层压板1的输送方向交叉的驱动滚轮6由轴承支撑,使其上表面几乎与组合输送器34的输送表面高度大致相同。虽然驱动滚轮6可变速,但通常以与组合输送器34相同的速度旋转。在驱动滚轮6的上方的轮接受器8上,大直径的卷盘7以可旋转的方式由其两个端的轴承支撑。卷盘7在其下表面与驱动滚轮6上表面接触,借此卷盘7如第13图所示由驱动滚轮6的驱动力产生的摩擦力逆时针旋转。多个线供给机构10在沿着卷盘7的长度方向以任意空间间隔设置在卷盘7的下游位置。
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通过在组合输送器34上的携带来输送,以到达层压板卷取位置5。在到达层压板卷取位置5时,从线供给机构10的线轮11供给的线状物12的尖端在其长度方向上以任意空间间隔卷取在卷盘7上。当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到达驱动滚轮6和卷盘7之间时,卷盘7通过与组合输送器34相同速度旋转的驱动滚轮6的驱动力在相反方向上旋转,并且卷取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其中以多个位置的线状物12作为导向件。从组合输送器34输送的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依次卷取在卷盘7上。
在考虑卷盘7上的卷取效率时,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使先前的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和随后的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之间的间隔变窄。参考图15,说明用于在输送方向上前后衔接的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的间隔变窄装置。
脉冲产生器36设置在组合输送器34上,且检测器37设置在组合输送器34的上方,且作为检测器,可以使用接触形式、或非接触形式、如透明式、或反射式等。设定从检测器37的位置至驱动滚轮6的距离K的距离设定器39连接至驱动控制器38,并且,通过从脉冲产生器36读取脉冲数目以脉冲数目来储存距离K。当检测器37检测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的前端边缘时,检测器37传送检测指令至驱动控制器38,驱动控制器38是驱动滚轮6的控制系统。在驱动控制器38中包括多个存储元件,且检测指令写在存储元件之一上,并且驱动控制器38可停止驱动滚轮6的驱动。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在组合输送器34上输送一个距离K,且当存储元件通过计数脉冲数目检测这一输送时,驱动控制器38不仅激励驱动滚轮6,而且使存储元件复位。到达驱动滚轮6的上表面的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通过沿着对应于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的长度的周边方向驱动所说的驱动滚轮6转动一个角度而被卷取在卷盘7上,其中以线状物12作为导向件。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的长度由检测器37决定,以使当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在组合输送器34上输送时,检测器37检测前端和后端边缘,并且在驱动控制器38中储存作为脉冲数的长度。应注意的是,因为层压板以大致相同的长度被切断,这个恒定长度可在驱动控制器38中预先储存,以此作为板的长度40。
当计数对应于板长度40的脉冲数目时,从驱动控制器38向驱动滚轮6发送驱动停止指令,以再次停止驱动滚轮6。然后,在组合输送器34上输送下边的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且当前端边缘由检测器37检测时,之后的过程按照与上述相似的步骤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先前的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仍在组合输送器34上输送或仍然在卷盘7上进行卷取操作时,因为储存先前的检测指令的存储元件还未复位,脉冲控制是由另一个存储元件进行的。以此方式,下一对的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到达驱动滚轮6的上点,然后,在卷盘7上卷取下一个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其中以线状物12作为导向件,同时连续的两对板之间的间隔变窄。重复此操作,借此驱动滚轮6间歇地旋转,并且在卷盘7上有效地卷取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如图16所示,且使在数对彼此邻接的板之间的间隔变窄。
下一对的重叠的层压板的前端边缘由检测器37检测,然后,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在进行与上述相似的步骤后到达驱动滚轮6上部位置,且在卷盘7上进行卷取,以线状物12作为导向件,并且使连续的数对单板之间的间隔变窄,如图16所示。重复上述操作,驱动滚轮6间歇地旋转,并且有效地卷取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且使连续的数对单板之间的间隔变窄。
如图15所示的间隔变窄装置在卷取中就输送器的输送速度而论是没有问题的,并且在间歇移动中的平均卷取速度(低速)大致彼此对应,因为通过驱动滚轮6的间歇旋转在层压板卷取位置5卷取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然而,对于较高速的卷取速度,会产生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的间隔调整是在层压板卷取位置5之前的阶段的输送期间进行的。然后,将参考图17说明间隔变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其中与图15相对应的部件标以相同的符号。
首先,利用组合输送器34的终端以相互交错的方式设置间隔变窄输送器43的起始端,所说的间隔变窄输送器43在输送方向上使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之间的前后衔接的间隔变窄,并且对于两个输送器进行设置,以使输送器可独立地操作。在此状况下,当设置在组合输送器34上方的检测器37检测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的前端边缘时,检测器37传送检测指令至驱动控制器38,驱动控制器38是间隔变窄输送器43的控制系统。设定从检测器37至在间隔变窄输送器43上的一个点的距离K的距离设定器39与驱动控制器38连接,且驱动控制器38响应于检测指令而停止间隔变窄输送器43的驱动。脉冲产生器36设置在组合输送器34上,并且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在组合输送器34上输送一个距离K,且距离K由脉冲数目的计数检测。到达间隔变窄输送器43的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由其驱动在间隔变窄输送器43上被输送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的长度。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的长度借助于检测器37决定,从而当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在组合输送器34上输送时,检测器37检测前端和后端边缘,且在驱动控制器38中储存作为脉冲数的长度。应注意的是,因为层压板以大致相同的长度切断,这个恒定长度可在驱动控制器38中预先储存,以此作为板的长度。在输送方向的前后衔接的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之间的空间间隔在间隔变窄输送器43上变窄,且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传送至另一输送器,且以与卷取速度相当的速度在卷盘7上进行卷取。
在此状况下,当以轴承支撑卷盘7的轮接受器8固定地设置时,组合输送器34和驱动滚轮6以组合输送器34的始端作为支点而自由地向下摆动,且当层压板卷的卷取直径增加时,驱动滚轮6可摆动地以自动的方式与组合输送器34一起下降直径增加的一半。与此相反,当支撑驱动滚轮6的轴承固定地设置时,卷盘7的轮接受器8上升卷盘直径增加的一半。又,因为驱动滚轮6施加摩擦力至卷盘7,可利用流体压力、平衡重物等,以维持驱动滚轮6在恒定压力下总是与卷盘7压力接触的状态。
以此方式,依次卷取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以形成组合的层压板卷41,其中的层压板由作为用于制造三层胶合板的数对表板和里板组合。组合的层压板卷41输送至卷取架的组合的层压板卷储存区。组合的层压板卷储存区构成在一种结构中,该结构包括多层垂直设置的梁柱,且多个组合的层压板卷在组合的层压板卷储存区储存一段时间(一天一夜),以使表板和里板的含水率平衡。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情况是:每一具有恒定长度的乾燥后的层压板1在层压板拆卷位置20从一个层压板卷9逐个分别地拆卷、且数对两个层压板以重叠的方式组合以制造组合形式。这是因为表板和里板大致彼此相同且同等级,因此用作表板的相同种类的两个层压板彼此重叠,或相反地,用作基板的相同种类的两个层压板彼此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乾燥后的层压板1为连续状态,板1在输送器26上的输送中被切断成恒定长度的板。
在图18中,表示在层压板拆卷位置20提供不同种类(表板用和里板用)的两个层压板卷9、且每一具有恒定长度的乾燥后的层压板1从每一两个层压板卷9逐个分别一个接一个地切断以组合作为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的层压板、且分别从两个层压板卷9制造组合形式的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所需的系统如下构成:两对输送器26和与输送器26平行设置的位置控制装置27与上述相同分上下两段设置,分别用以输送表板和里板。又,导向输送器35设置在上位输送器26的终端,且导向输送器35引导层压板1至组合输送器34的输送表面。为了说明方便,下位输送器26用在表板,且上位输送器用在里板。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具有恒定长度的乾燥后的层压板(表板和里板)在层压板拆卷位置20从两个层压板卷9(分别用于表板和里板)分别拆卷,且乾燥后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在上位和下位输送器26上传送。乾燥后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的位置由位置控制装置27分别在上位和下位输送器26上控制。之后,从下位输送器26以直进输送的层压板1(表板)和经由导向输送器35从上位输送器26输送的层压板1(里板)以重叠的方式在组合输送器34上组合,且两个层压板的前端边缘组合在一起。然后,卷取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且前后衔接的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之间在输送方向上的空间间隔通过间隔变窄装置变窄,以此作为组合的层压板卷41,并且组合的层压板卷41在组合的层压板卷储存区中储存,以达到不同种类(表板和里板)的层压板的含水率平衡。
在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情况是:卷取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并且衔接的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之间在输送方向上的空间间隔变窄。此过程是一个用于制造三层胶合板的组合状态的数对的基板和里板的过程。其次,将说明通过卷取三种包括用以制造五层合板的表板、中心板、里板的层压板得到的组合的层压板卷的实施例。
此组合的层压板卷如下述构成:如图19所示,数对乾燥的两个重叠的层压板以及单个乾燥的层压板在如上述的大直径卷盘7上交互卷取,其中以一对乾燥的两个重叠的层压板以及单个乾燥的层压板作为一组,同时线状物12作为导向件进入该多层结构,以形成组合的层压板卷,且组合的层压板卷用在制造五层胶合板。亦即,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相同纤维方向的数对两个彼此重叠的层压板1以及单个层压板全都沿着卷取方向以交互方式卷取。
广义来说,实现上述组合的层压板卷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表板、里板和中心板均为同一种类;第二种情况是里板和中心板为同一种类,但表板与上述两个板的种类不同;而第三种情况是表板、里板和中心板的种类均不相同。其中,将在以下参考上述附图说明头两种情况。
首先,将参考图13、14说明表板、里板和中心板均为同一种类的情况。
每一具有恒定长度的乾燥后的层压板13分别地拆卷,以在层压板拆卷位置20传送至输送器26上。层压板1的位置在输送器26上通过位置控制装置27控制。然后,通过连接换向输送器31至下位输送器32以直进方式在下位输送器32上输送两个层压板1。在两个层压板1直进输送后,通过连接换向输送器31至上位输送器33,在上位输送器33上传送和输送单个层压板1。因此,换向输送器31传送两个层压板至下位输送器32以便在其上继续输送,同时换向输送器31传送单个层压板至上位输送器33以便在其上继续输送。在组合输送器34上,经由导向输送器35从上位输送器33输送的单个层压板1与在下位输送器32上直进输送的一对的两个层压板1之一重叠且排齐,以使单个板的前端边缘彼此排齐。然后,通过间隔变窄装置在卷盘7上卷取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卷取后,在此对两个层压板1中的一个至组合输送器34后,此对两个层压板1中的另一个从下位输送器32直进输送。以此方式,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和单个层压板1在组合输送器34上交互输送,且在卷盘7上有效地卷取层压板1,同时在卷取方向上使前后衔接的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和单个层压板1之间的空间间隔变窄,如图20所示。
然后,将参考图18说明里板和中心板均为同一种类但表板与上述两个板的种类不同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说明方便,在两个层压板卷9中,上位层压板卷9用在里板和中心板,下位层压板卷9只用在表板。每一具有恒定长度的乾燥后的层压板1从层压板卷9分别地拆卷,且分别传送至下位、上位输送器26、26。单个层压板的位置分别在上位、下位输送器26上由位置控制装置27控制。之后,从下位输送器26直进输送的单个层压板1(表板)以及经由导向输送器35从上位输送器26输送的单个层压板1(在这场合中为里板)以重叠的方式在前端边缘组合和排齐。然后,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由间隔变窄装置在卷盘7上卷取。在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卷取后,在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之后,经由导向输送器35从上位输送器26输送单个层压板1(在这场合中为中心板)。亦即,单个层压板1交替地用作里板和中心板。在里板的情况下,来自上位输送器26的单个层压板1重叠在来自下位输送器26输送的单个层压板1(表板)上,然而在中心板的情况下,层压板1只在卷盘7上被卷取,作为组合的层压板卷41,并且通过间隔变窄装置使在卷取方向前后衔接安排的先前的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或之后的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之间的空间间隔变窄。组合的层压板卷在组合的层压板卷储存区中储存。应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上位卷盘(交替地用于中心板和里板)的拆卷速度进行控制,以使其大约为下位卷盘(表板用)的速度的两倍,且在从下位输送器26输送的层压板1(表板)的数目与经由导向输送器35从上位输送器26输送的层压板1(在中心板和里板之间交替地切换)的数目之间的单位时间的输送比率为1∶2。
在图21中,表示一个实施例,其中在层压板拆卷位置20从不同种类的板的三种层压板卷9(表板用、中心板用和里板用)分别地拆卷每一具有恒定长度的乾燥后的单个层压板1(表板、中心板和里板),并且再次卷取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表板和里板)以及单个层压板(中心板),以此作为一组以制造组合的层压板卷。在此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似的输送器26和位置控制装置27分别设置在表板用、中心板用和里板用的上、中、下段。为了说明方便,假设:在各段的输送器中,上段的输送器26为中心板用,中段的输送器26为里板用,且下段的输送器26为表板用。从中段输送器26的终端引导单个层压板1(里板)的导向输送器35位于连接下位输送器26的组合输送器34的输送面。又,中继输送器42设置在组合输送器34和层压板卷取位置5之间。中继输送器42的始端和组合输送器34的终端以交叉的方式排列,且可彼此独立地循环。导向输送器35设置在中继输送器42的输送面,且导向输送器35从上位输送器26的终端传送单个层压板1(中心板)至输送表面。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具有恒定长度的乾燥后的单个层压板1(表板、中心板和里板)在层压板拆卷位置20从不同种类的板的三个层压板卷9(表板用、中心板用和里板用)分别地拆卷,且单个层压板1分别地供给至上位、中位和下位输送器26。通过相应的位置控制装置27控制单个层压板1(表板、中心板和里板)相对于上位、中位和下位输送器26的位置。之后,从下位输送器26直进输送的层压板1(表板)与经由导向输送器35从中位输送器26输送的单个层压板1(里板)在前端边缘以重叠的方式组合和排齐。
其次,将参考图22说明在实施例中的间隔变窄装置。
脉冲产生器36设置在组合输送器34上,且如上述将第一检测器44设置在组合输送器34的上方。中继输送器42的始端以交叉的方式与组合输送器34的终端连接。脉冲产生器45设置在中继输送器42上,且与上述相似的第二检测器46设置在中继输送器42的上方。距离设定器39连接至驱动控制器38且在距离设定器39中,并且设定从第一检测器44的位置至驱动滚轮6的距离L1和从第二检测器46至驱动滚轮6的距离L2。通过从脉冲产生器36、45读取脉冲数目作为脉冲数目储存距离L1、L2。
当第一检测器44检测在组合输送器34上输送的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的前端边缘时,第一检测器44传送检测指令至驱动控制器38,驱动控制器38是驱动滚轮6的控制系统。在驱动控制器38中包括多个存储元件,检测指令写在存储元件之一上,且驱动控制器38不仅可停止驱动滚轮6,同时还能传送拆卷禁止指令至上段的拆卷控制器(中心板用)47,以防止单个层压板1(中心板)输送至上位输送器26上。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在组合输送器34和中继输送器42上输送距离L1,且当存储元件通过计数脉冲数目检测时,把一个激励指令传送至驱动滚轮6以重新开始激励。将拆卷开始指令传送至上位拆卷控制器47,以在上段重新开始拆卷操作,借此单个层压板1(中心板)开始从上位输送器26被输送至中继输送器42。在所有指令发出后,元件复位。已到达驱动滚轮6上面的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由驱动滚轮6驱动一个板的长度,并且借此卷取在卷盘7上,其中以线状物12作为导向件。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的长度由第一检测器44决定,从而当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在组合输送器34上输送时,第一检测器44检测前端和后端边缘,且将长度作为脉冲数储存在驱动控制器38中。
另一方面,在上位输送器26上等待的单个层压板1(中心板)经由导向输送器35输送至中继输送器42。当第二检测器46检测循环在中继输送器42上的输送路线中的单个层压板1(中心板)的前端边缘时,传送检测指令至驱动控制器38。检测指令写在驱动控制器38的存储元件之一上,且驱动控制器38的驱动不仅能停止驱动滚轮6,同时还传送拆卷禁止指令至中段、下段的拆卷控制器48。防止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从中段、下段输送器26输送至组合输送器34上。
当层压板1(中心板)在中继输送器42上输送一个距离L2且存储元件通过脉冲数目的计数检测到这一输送时,一个激励指令发送至驱动滚轮6以重新开始激励。又,拆卷开始指令送至中段、下段的拆卷控制器48,以在中段、下段重新开始拆卷操作,且单个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重新开始从中段、下段输送器26输送至组合输送器34上。在所有指令发出后,存储元件复位。已到达驱动滚轮6的单个层压板1(中心板)由驱动滚轮6驱动一个板的长度,借此在卷盘7上卷取单个层压板1(中心板),其中以线状物12作为导向件,同时,随后的单个层压板1和先前卷取的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的后端之间的间隔变窄。单个的层压板(中心板)的长度由第二检测器46决定,从而当单个的层压板1(中心板)在中继输送器42上输送时,第二检测器46检测前端边缘和后端边缘,并且将长度作为脉冲数储存在驱动控制器38中。应注意的是,因为单个的层压板1的长度40大致切成恒定值,这个恒定长度可储存在驱动控制器38中,以此作为长度40,与上述相似。
重复上述系列操作,驱动滚轮6间歇地旋转,且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和单个的层压板1(中心板),以一对重叠的层压板和单个的层压板作为一组,以顺序的方式在卷盘7上有效地卷取,并且使在卷取方向上排列的前后衔接的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和单个的层压板之间的间隔变窄。以此方式卷取的组合的层压板卷41输送至组合的层压板卷储存区且被储存,结果使不同种类的板的板(表板和里板)之间的含水率平衡。应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情况是:控制是通过从距离转换出来的脉冲方便地实现的,相似的控制也可利用距离转换成时间的延迟电路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拆卷禁止指令和拆卷起始指令是通过在驱动控制器38的存储元件的脉冲控制发出至上段的拆卷控制器47(中心板用)或中段、下段的拆卷控制器48的,但此过程可由下列方式代替。
亦即,当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的尾端由设置在中继输送器42上的第二检测器46检测时,检测指令从驱动控制器38传送至中段、下段的拆卷控制器48,以此作为拆卷禁止指令。响应于这个指令可防止从中、下位输送器26向组合输送器34上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的输送。另一方面,与检测指令的发出同步,检测指令还要从驱动控制器38传送至上段的拆卷控制器47,以此作为拆卷起始指令。响应于这个指令重新开始从上位输送器26向中继输送器42的单个层压板1(中心板)的输送。在上位输送器26上等待的单个层压板1(中心板)经由导向输送器35输送至中继输送器42。第二检测器46检测带循环在中继输送器上的输送路线中的单个层压板1(中心板)的前端边缘,第二检测器46传送检测指令至驱动控制器38,然后驱动控制器38发出检测指令至中、下段的拆卷控制器48,以此作为拆卷禁止指令,其中中段、下段的拆卷控制器48连接至驱动控制器38。响应于这个指令可防止发生分别从中、下位输送器26向组合输送器34的两个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的输送。
虽然在层压板卷取位置5通过驱动滚轮6的间歇旋转可以操作如图22所示的间隔变窄装置,但参考图23可说明间隔变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其中上述间隔变窄装置在层压板卷取位置5之前的一个阶段的输送过程中可以实现空间间隔变窄。应注意的是,与图22相对应的部件标以相同的符号。
可使间隔变窄的间隔变窄输送器43的始端与中继输送器42的终端按交叉的方式设置,且可独立地驱动输送器43和42。在此结构中,第一检测器44检测在组合输送器34上输送的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的前端边缘,第一检测器44传送检测指令至驱动控制器38,驱动控制器38是间隔变窄输送器43的控制系统。在驱动控制器38中包括多个存储元件,且检测指令写在存储元件之一上,且驱动控制器38不仅可停止间隔变窄输送器43的驱动,而且可传送拆卷禁止指令至上段的拆卷控制器(中心板用)47,结果可禁止单个层压板1(中心板)被输送至上位输送器26。当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在组合输送器34和中继输送器42上输送一个距离L1、且存储元件通过计数脉冲数目检测到这一输送时,向间隔变窄输送器43发出激励指令以重新开始激励。又,向上段的拆卷控制器47发出拆卷开始指令,以在上段重新开始拆卷操作,且重新开始从上位输送器26向中继输送器42的单个层压板(中心板)的输送。在所有指令发出后,存储元件复位。通过驱动间隔变窄输送器43在卷盘7上卷取已到达间隔变窄输送器43的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卷取的长度是此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的长度,其中以线状物12作为导向件。
另一方面,在上位输送器26上等待的单个层压板1(中心板)经由导向输送器35输送至中继输送器42。当第二检测器46检测在伴随着中继输送器42的循环的输送路线中的单个层压板1(中心板)的前端边缘时,第二检测器46传送检测指令至驱动控制器38。检测指令写在驱动控制器38的存储元件之一上,借此不仅停止间隔变窄输送器43的驱动,而且把检测指令传送至中、下段的拆卷控制器48,以此作为拆卷禁止指令。可以防止分别从中、下位输送器26输送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至组合输送器34上。
层压板1(中心板)在中继输送器42上输送一个距离L2,且当存储元件通过脉冲数目的计数检测这一输送时,向间隔变窄输送器43发出激励指令以重新开始激励。又,拆卷开始指令传送至中段、下段的拆卷控制器48,以在中段、下段重新开始拆卷操作,结果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重新开始从中位、下位输送器26输送至组合输送器34上。在所有指示发出后,存储元件复位。通过驱动输送器43在间隔变窄输送器43上输送已到达间隔变窄输送器43的单个层压板1(中心板),输送的长度是此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的长度。因此,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和单个层压板1(中心板)以交替的次序在间隔变窄输送器43上处在等待状态,且使在卷取方向上依次前后衔接的单个层压板和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之间的空间间隔变窄,之后,以交替的方式在卷盘7上卷取层压板和单板,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1(表板和里板)和单个层压板1(中心板)以交替的方式分别输送至层压板卷取位置5,其中以线状物12作为导向件。
在图24—26中表示一个实施例,其中从表板和里板堆分别供给彼此种类不同的乾燥后的表板、里板,以在卷盘7上卷取。
将彼此种类不同的乾燥后的表板1A和里板1B的堆49放置在提升机50上,且堆49的最大高度随时可被控制为任何值。连接提升机50的一对输送器以上下两个段且邻接的方式设置,且其中介入夹紧滚轮51。此对分别在上、下段用于输送表板和里板的输送器被设置成可彼此交替地一个接一个地输送表板1A和里板1B的间隔变窄装置52。间隔变窄装置52包括上游输送器54以及在上游输送器54下游的下游输送器55,上游输送器54由带和链条构成,其上以约表板1A或里板1B宽度两倍的间隔固定爪53,下游输送器55由带或链条构成,其上以与表板1A或里板1B宽度相同的间隔固定爪53。上游输送器54的终端与下游输送器55的始端以交叉的方式组合,且上游输送器54的速度被控制大致为下游输送器55速度的两倍。
从输送方向来看(在从提升机50的上游输送器54的另一侧),位置控制装置27在沿着上游输送器54的任一点设置在上游输送器54的一侧,且从输送方向来看,位置控制装置27控制每一表板1A和里板1B的一侧。位置控制装置27由控制带56构成,其滑轮的轴向是垂直的,且其带的内面与上游输送器54平行,且可在上游输送器54的输送方向上自由地循环。对于滚轮输送器57进行设置,以使其平行管状滚轮分别插入上游输送器54的带或链条之间,且滚轮输送器57可自由地移动,以从输送面突出,或从输送面后退。滚轮输送器57还可循环,以便面对与上游输送器54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
表板1A和里板1B从提升机50上的堆49的最上部分别地供给至夹紧滚轮51,一次一个,且在供给至夹紧滚轮51后达到滚轮输送器57上。在此状况下,将滚轮输送器57控制在上升状态,其中滚轮输送器57从上游输送器54的输送面突出出来且朝向控制带56循环。表板1A或里板1B前进至控制带56,以便最终与控制带56接触,然后表板1A或里板1B的一端稍微滑动,以使此端在伴随控制带56转动的控制下朝管状滚轮的轴方向转动。之后,当滚轮输送器57从上游输送器54的输送面后退时,表板1A或里板1B输送至上游输送器54,且在尾端由爪53的支撑而朝下游输送器55输送。
当输送中的表板1A或里板1B以爪53作为上游输送器54的止块、并到达下游输送器55的始端时,因为下游输送器55速度控制在大约上游输送器54的一半,表板1A或里板1B的前端边缘逐渐赶上下游输送器55的爪53。就在表板1A或里板1B的前端边缘与下游输送器55的爪53接触之前,因为上游输送器54的上部带到达其终端的折返点,表板1A或里板1B的前端边缘由下游输送器55的爪53支撑。在此状况下,表板1A或里板1B在表板1A或里板1B的前端和尾端全部设置在爪53之间的下游输送器55上,之后在输送方向上排列的前后衔接的表板1A或里板1B之间的空间间隔变窄。
组合输送器34的始端以交叉方式在下位下游输送器55的下游位置连接至下位下游输送器55的终端,且在下位下游输送器55上的里板1B在保持直进的状态下进行传送,其中并无特别的过程。另一方面,在下游上位输送器55的终端设有导向输送器35,且导向输送器35在上位下游输送器55引导表板1A至组合输送器34的输送表面上。导向输送器35具有朝输送方向的向下斜率,且导向输送器35的远端保持接近组合输送器34的输送面。在组合输送器34上,组合以直进状态从下位下游输送器55输送的里板1B和从上位下游输送器55经由导向输送器35输送的表板,且表板1A和里板1B彼此以重叠的方式排齐。
由表板1A和里板1B构成的一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在组合输送器34上输送,且到达层压板卷取位置5。在此状况下,驱动滚轮6以与组合输送器34速度大致相同的速度旋转,通过从驱动滚轮6的驱动力产生的摩擦力,使卷盘7在与驱动滚轮6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且在卷盘7上卷取由表板1A和里板1B构成的数对两个重叠的层压板。在这种情况下,使得由表板1A和里板1B构成的在卷取方向上前后衔接安排的数对重叠的层压板之间的空间间隔变窄,借此可在良好效率下卷取层压板。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起见,描述的是下述情况:间隔变窄装置52由上游和下游输送器54、55构成,且位置控制装置27分别用于控制表板1A、里板1B,它们在输送方向以任意空间间隔下上下设置,还允许:上游和下游输送器54、55以邻接方式在输送方向的两侧(左或右)以任意间隔设置,或设置在相反位置,组合输送器34介于其中。又,从上游和下游输送器54、55构成的间隔变窄装置52可由在层压板卷取位置5的驱动滚轮6的受控间歇旋转代替。又,根据此实施例的驱动滚轮6的受控间歇旋转的间隔变窄装置可由从上游和下游输送器54、55构成的间隔变窄装置52代替。
其次,将参考第27至33图说明本发明的层压板卷板设备的另一实施例。
输送器60具有多个在始端滑轮61和远端滑轮62上延伸的带63,且滑轮61和62由马达(未图示)的驱动可自由地旋转,并被安装在框架64上。一对轮支柱65设置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其终端附近的输送器60外侧的位置上。在轮支柱65中,设置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撑卷盘7的轮接受器8;当层压板1在卷盘7上卷取且分别以相对方式相互面对时,轮下压器66从上压住卷盘7向下,借此构成层压板卷取位置5。又,在轮支柱65的两侧上设置吊架用的流体汽缸67的上部位置,其前侧向下,且活塞杆68的远端连接到支撑部件70的一端,例如在框架64的支撑部69上卷取的链条或带,而且支撑部件70的一端固定在轮支柱65的支撑部71。
卷取导向件72设置在一个空间中,所说的这个空间在卷盘7主体的周边表面的对面,并且所说的空间从卷盘7的下面覆盖到层压板1供给侧的卷盘7的另一侧,其中卷取导向件72起在卷盘7上卷取从输送器60输送的层压板1的作用。卷取导向件72包括沿着卷盘7的轴向以任意间隔排列的多个循环带73,且如图29所示,循环带的位置沿着周边和卷盘7的周边表面相对,从卷盘7的下表面至层压板1供给侧的另一侧上的周边表面的一部分。
如图29所示的卷取导向件72由多个分别在基端部、中间部、上方部、远端部中设置的滑轮的上面延伸的循环带73构成。亦即,基端部的滑轮74安装在多个输送器60的远端滑轮62的轴75上,以使滑轮74分别可插入沿着轴向以任意空间间隔安装在轴75上的多个远端滑轮62之间。又,中间部的滑轮77以对应于基端部的滑轮74的方式设置在中间轴76上(沿着中间轴76设置),中间轴76由框架64远端附近的轴承支撑。上部轴79在框架64的远端可旋转地支撑在沿着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上设置的多个支撑部件78的上部之间,且上部的滑轮80沿着其轴向以对应于基端部和中间部的滑轮74和76的方式设置在上部轴79上。又,如图28所示,每一远端部的滑轮81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一对支撑臂82的前端之间,且数对支撑臂的82的基端通常连接至连接梁83,且沿着连接梁83成对设置。连接梁83固定到用于跟踪的流体汽缸85的活塞杆86,其中流体汽缸85可摆动地由从框架64远端附近的下部突出的托架84支撑。数对支撑臂82在其中间区域设有支撑部87,且固定在支撑部87上的轴承面放在中间轴76上。
因此,每一循环带73从基端部的滑轮74延伸至中间部的滑轮77、至上方部的滑轮80、且至远端部的滑轮81。输送器60和卷取导向件72通过接受在中间轴76的一端安装的马达88的旋转而被控制,使彼此在大约相同速度下旋转。当数对支撑臂82通过跟踪用的流体汽缸85经由支撑部87的轴承面作为支点朝卷盘7摆动且支撑部87位于中间轴76上时,位于数对支撑臂82远端的远端部滑轮81与卷盘7周边接触,且卷取导向件72紧密地压接卷盘7周边表面实现面接触,并与其周边曲率相符。
多个用于供给卷取的线状物12的线供给机构10沿着卷盘7的轴向以任意空间间隔设置,线状物12作为在卷盘7上卷取层压板1的导向件。例如,线供给机构10分别被设置在每一对卷取导向件72的循环带之间,且喷嘴12N大致被安装在支撑臂82的中间区域。另一方面,为了使线状物12与卷盘7缠结在一起,在卷盘上设置高摩擦区域;例如,在沿着其轴向以任意间隔将砂纸件附着在卷盘7上的多个地点,或替代地,例如提供由滚纹工具形成的小凸部。
又,在卷取导向件72中,设置旋转滑轮89,以在由推或拉构成卷取导向件72的循环带73的恒定张力下并在一定压力下维持卷取导向件72在张紧状态,而且还要确保卷取导向件72的旋转力,以便随时可旋转。亦即,如图29、30所示,沿着由框架64上支撑的轴90设置L形状的杠杆91,杠杆91的数目对应于构成卷取导向件72的循环带73的数目。在旋转轴91的突出部上可旋转地支撑旋转滑轮89,且L形状的杠杆91的另一端固定在流体汽缸92的活塞杆上,以便由托架84可摆动地张紧支撑,托架84从框架64的远端附近的下部突出出来。如图29、30所示的旋转滑轮89由构成卷取导向件72的循环带73用压力压住,或如图31所示的旋转滑轮89用一个力向外拉循环带73,借此使卷取导向件72保持在张紧状态,同时可确保卷取导向件72的旋转力。
应注意的是,也可有另一结构,其中旋转滑轮89可旋转地支撑在一个轴(未图示)上,这个轴穿过位于沿着轴向并有任意空间间隔的一系列杠杆91的两端的杠杆91的突出部,且在两端的L形状的杠杆91的另一端固定在张紧用的流体动力汽缸92的活塞上。由此结构,旋转滑轮89可整体地作用在一件式的卷取导向件72上而使其处在张紧状态,结果,卷取导向件72的循环带73可与卷盘7的曲率相符。然而,如图中的例子所示,在下述情况下可有优点:在设有分别地施加压力至构成卷取导向件72的各循环带73上提供张紧用的流体汽缸92:例如,即使由卷盘7的自重产生弯曲,或层压板1的厚度波动,在此实施例的结构可保持卷取导向件72的各循环带73的张紧状态有相同程度的张紧度,从而可以在沿着卷盘7的轴向的板1的位置施加大致相同的摩擦力在卷取中的层压板1上。
在卷取层压板1的操作中,首先将流体供给至每一吊架用的流体汽缸67的前部口,借此使框架64的远端向上摆动,输送器60的始端滑轮61的轴作为支点位于层压板1的输入侧。因此,框架64的远端与输送器60和卷取导向件72一起摆动,并且借此摆动,使卷取导向件72与由轮接受器8可旋转地支撑的卷盘7的下表面接触。然后,激励跟踪用的流体汽缸85和张紧用的流体汽缸92,且首先使卷取导向件72的循环带73与卷盘7的下表面紧密接触,然后与在其层压板1输入侧的另一侧上的卷盘7的周边表面的一部分接触,同时保持每一循环带73的张紧状态。
在此状态下,使从线轮11供给的线状物12吹过喷嘴12N至卷盘7上的高摩擦区域,以使线状物12的尖端与高摩擦区域缠结在一起。在线状物吹过后,卷取导向件72以至少一倍、最好几倍的速度旋转,借此在与线状物12缠结在一起的卷盘7和线状物12之间产生张力。之后,从前一个步骤输送的层压板1被引导经由输送器60至卷盘7的下表面和卷取导向件72之间,对于卷取导向件72进行控制,以使所说的卷取导向件72在与输送器60速度大致相同的速度下运转。应注意的是,层压板1可处在由层压板车床(未图示)切断的潮湿状态,或处在由层压板乾燥器(未图示)的乾燥导致的乾燥状态,或处在通过沿着纤维方向切断恒定长度的连续层压板产生的切断状态,或处在连续的状态。
因为卷取导向件72从卷盘7的下方位置至层压板1输入侧的另一侧与卷盘7的周边的一部分紧密面接触,所以可在卷盘7上卷取层压板1,且由伴随着卷取导向件72的驱动产生的摩擦力而沿着卷盘的曲面保持面接触。在层压板1的卷取操作中,线状物12在卷盘7和喷嘴之间为张紧状态。因此,当由卷取导向件72的驱动产生的摩擦力而使层压板1卷取在卷盘7上时,线状物12与层压板1在沿着层压板1的前端边缘开始的轴向的多个位置卷取在卷盘7上。
特别是当层压板1是在切断板状态时,层压板1可牢固地卷取在卷盘7上,这是因为多个卷取导向件72的循环带73紧密地与卷盘7的周边表面的一部分的曲率面接触的缘故。又,即使当层压板1是在乾燥后,且其中的纤维的刚性与在潮湿状态的层压板1比较程度很高时,层压板1可在沿着其外表面的仿形条件下卷取在卷盘7上。
又,当层压板1通过卷取导向件72压在卷盘7的外表面紧密接触时,在层压板1的外表面上卷取线状物12,以此作为彼此平行操作且构成卷取导向件72的循环带73之间的导向件。为此,即使当层压板1在卷盘7上被卷取后与卷取导向件72的紧密接触状态取消时,因为多排线状物12从层压板1的外侧被卷取,层压板1的卷取状态被不适宜地放松是不会产生的。
以下参考图33描述一个实施例,其中,在考虑卷取效率的情况下,在卷盘7上卷取切断板状态的层压板1,且使在卷取方向上前后衔接安排的层压板1之间的间隔变窄。
当例如透明式和反射式的接触形式、或非接触形式的检测器94检测层压板1的前端边缘时,检测器传送检测指令至驱动控制器95,驱动控制器95是卷取导向件72的控制系统。设定从检测器94至卷取导向件72的距离K的距离设定器96连接至驱动控制器95,且驱动控制器95可停止卷取导向件72的循环。脉冲产生器97设在输送器60上,在输送器60上输送层压板1一个距离K,且由脉冲数目的计数检测这一输送。已到达卷取导向件72上的层压板1借助于驱动卷取导向件72而在卷盘7上卷取层压板1的长度,以线状物12作为导向件。层压板1的长度是借助于检测器94检测其在输送器60上的输送中的前端边缘和尾端边缘决定的,且将其长度作为脉冲数目储存在驱动控制器95中。又,因为层压板1的长度以恒定值切断,这个恒定值可作为层压板1的长度预先储存在驱动控制器95中。当下一个层压板1的前端边缘由检测器94检测到时,下一个层压板1到达在与上述相似的步骤之后的卷取导向件72,且在卷盘7上卷取层压板1,以线状物12作为导向件,且使在卷取方向前后衔接的层压板1之间的间隙变窄。重复上述操作,并通过卷取导向件72的间歇循环以有效的方式依次在卷盘7上卷取层压板,且在卷取方向的前后衔接的层压板1之间的空间间隙变窄。
应注意的是,当层压板1轻易地从裂缝、裂口等缺陷(此缺陷经常趋向于在乾燥后的层压板1中产生)而破裂或撕裂时,即使卷取的层压板1是在连续状态,或当卷取操作中层压板卷如上述在其中间部松动时,多个作为导向件的线状物12与层压板1一起被卷取,因而可实现稳定的卷取。
因为通过分别施加的大致相同大小的压力可把构成卷取导向件72的循环带73独立地维持在张紧状态,卷取导向件72的循环带73保持在张紧程度相同的对应状况,且即使由于卷盘7的自重产生挠曲,或层压板1厚度产生变动,相同强度的摩擦力也可在沿着卷盘7的轴向的任意位置施加在层压板1上。
当在卷盘7上卷取层压板1且层压板卷9的直径增加时,框架64的远端由层压板卷9的直径增加以输送器60的始端的滑轮61的轴作为支点向下摆动。因为由轴承支撑卷盘7的轴接受器8是固定设置的,层压板卷9由克服吊架用的流体汽缸67的流体压力的压力经由卷取导向件72由层压板卷9的直径增加而下压框架64。又,当层压板卷9的直径增加时,在卷取导向件72的远端部的滑轮81的位置逐渐上升,且克服跟踪用的流体汽缸85的流体压力(在图29、30中顺时针移动)。又,由于层压板卷9的直径增加,分别压住卷取导向件72的循环带73至张紧状态的滑轮89的位置分别地移动,且克服了张紧用的流体汽缸92的流体压力。在如图29所示的层压板1的卷取的起始位置和如图30所示的卷取操作的过程中的位置之间进行比较,此位移是明显的。
又,卷取导向件72除了上述结构外,可取如图31所示的另一种结构:卷取导向件72的下部为基端,且远端为如图31所示的自由端,且多个循环带73在两个滑轮的上面延伸。亦即,在层压板1卷取位置的下面的输送器60的远端滑轮62的轴75的前方位置可转动地支撑卷取导向件72的基端轴98,连接滑轮(未图示)设置在对应于基端轴98上的远端滑轮62的位置,且连接输送器107在远端滑轮62和连接滑轮的上方形成。多个基端滑轮99在沿着轴98的方向以任意间隔安装在基端轴98上。在其中央区域弯曲、远端向上的数对支撑臂100独立地并且可摆动地安装在基端轴98上,基端轴98作为支点,且每一基端滑轮98由一对支撑臂100夹持。每一小直径的远端滑轮101在一对两个相邻的支撑臂100之间可旋转地支撑,不仅循环带73在基端滑轮99和小直径的远端滑轮101的上方延伸,且支撑臂100通常在支撑臂100上的任意位置连接至连接梁102作为一个部件,又,连接梁102的两端固定到在框架64上可摆动支撑的跟踪用的流体汽缸85的活塞杆86。
当循环带73为在基端滑轮99和远端滑轮101的上方以循环的方式延伸的带时,基端滑轮99和远端滑轮101的直径彼此并不相等,且基端滑轮99的直径比远端滑轮101大。当循环带73被压至卷盘7的周边的下部时,在基端滑轮99和远端滑轮101之间的半径差导致距离的裕度的产生,借此循环带73在宽度的接触区域中可压至卷盘7的周边表面的下部。更多的摩擦力可被用于由在此区域上的加压状态引起的在循环带73和卷盘7的下部外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的增加,结果层压板1以稳定的方式卷取在卷盘7上。另外,因为每一支撑基端滑轮99和远端滑轮101的支撑臂100在其中间区域向上弯曲,使每一面对卷盘7的周边表面的循环带73的上部轨道的下表面和支撑臂100的上表面之间不会产生干涉和接触,借此例如可避免循环带73的循环的停止的不方便,确保在卷盘7上的层压板1的卷取。
又,在此实施例中,框架64借助于吊架用的流体汽缸67而可自由地回动,代替地,可由平衡重量等摆动的部件也可由恒定压力支撑。又,与上述情况相反,下列的构成可采用:卷盘7的位置可垂直地升降,且卷取导向件72以循环的方式被固定地支撑。作为垂直地升降轮接受器8的机构,如图32所示,例如,在两个端支撑卷盘7的轮接受器8连接至供给轴104,且供给轴104可旋转地与马达105耦合。另一方面,检测层压板卷9直径的带状检测器106被设置在轮支柱65上。因此,可以检测被卷取的层压板1的厚度,且在卷盘7的两侧的轮接受器8借助于马达105通过供给轴104的作用向上移动,移动的距离是卷盘7每转一圈检测到的层压板1的厚度。
然后,参考如图34至57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供给条带至层压板卷的条带供给装置的实施例。
在图34中,表示由层压板车床110切断且从下游输送的层压板1在卷盘7上被卷取以形成层压板卷9的状况。驱动滚轮6与层压板卷9的周边表面(在卷盘7的轴的下面)接触,以及在卷盘7上对于卷取层压板1的驱动是由摩擦力产生的。又,条带T粘接至层压板1上,以便通过在卷取操作中插入条带T至层压板之间而强化层压板1的两端。
条带T在上游位置从供给源拆卷,供给源是在卷芯112上卷取的条带辊113,借助于作为输送装置的真空吸盘输送器(供给输送器)114供给至层压板卷9的一侧,且在层压板1上卷取。当条带在层压板1上卷取时,供给条带T。亦即,条带辊113被拉入层压板卷9,且在固定位置保持,借此在固定位置下以伴随的方式旋转。设有作为前向移动止块部件的空转的第一和第二滚轮止块115、116,以使条带辊旋转用以拆卷,且阻挡条带辊113的向前移动。
当条带辊113为大直径时,滚轮止块115由摩擦力以从动的方式旋转,且与条带辊113的外表面接触。当条带辊113为小直径时,滚轮止块116由摩擦力以从动的方式旋转,且与条带辊113的外表面接触。滚轮止块116设置在滚轮止块115下方,间隙(出口部)仍位于滚轮止块116的下方,且当条带辊113具有不大于预定值的直径时,条带辊113通过间隙。已通过间隙的小直径条带辊113进行至位于滚轮止块115和116下游的卷芯止块117,且留在卷芯112上的少量条带是拆卷的,甚至于没有东西在其上,且与卷芯止块117接触。在拆卷完毕的后,卷芯112朝侧方排出,将在以下对此作详细说明。
真空吸盘输送器114配备有沿着条带T的输送方向延伸很长的真空盒(负压室)118以及在滑轮119、120的上方延伸且为透气性的循环带121,循环带121包围真空盒118。负压借助于真空泵122在负压室118中产生,且负压经由通气用的孔作用在条带T上,且条带T在带121的上表面上被真空夹持。例如,通过从连接至滑轮120的马达123的驱动可移动在带121上的循环轨道,使之从条带辊113一侧至层压板1的层压板卷9一侧,且使条带T拆卷并且从条带辊113供给条带T。
此条带供给装置124例如成对设置,以对应于如图35所示层压板卷9的两个端。例如,条带T在其上表面具有粘结层T1,且在卷盘7上卷取层压板1的过程中,通过条带T的上表面上的粘结层将条带T在其两个侧端粘结在层压板1上。又,条带T的材料,例如,为具有预定质量的纸等。
作为条带T供给源的条带辊113设置在真空吸盘输送器114的上游端,且多个条带辊113配置在条带架125中。两个条带架125以对应的方式设置在位于层压板卷9的左和右侧上的两个真空吸盘输送器114上,其中左和右条带架125的结构彼此相同。以下说明两个条带架125之一。条带架125从层压板卷9的两个侧面外侧的起始位置以预定的间距依次地逐步向内移动(间歇式地供给)。以下详细说明条带架125。
如图36所示,支撑真空吸盘输送器114的供给框架126、条带架125等连接至基台框架127,以便可以相对于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支点轴128旋转,支点轴128位于供给框架126的中间用作支点。作为可摆动地经由轴129安装在基台框架127上的用作致动器的汽缸130的活塞杆131与供给框架126的输送器114的后端侧连接,且供给框架126作为整体通过汽缸130的活塞杆131的伸缩可在垂直面的上、下方向摆动预定角度。当条带切断时,此移动将增大条带T的张力,将在以下对此进行描述。
基台框架127可沿着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的导向轨133移动预定距离。基台框架127还可通过具有安装在基台框架127上的减速齿轮135的马达134的驱动力在前进、后退方向上自行推进。由此结构,真空吸盘输送器114的远端可接近或远离层压板卷9。
如图37所示,垂直框架137可从地面136立起,位于层压板卷9的中心部的卷盘7支撑在可沿着垂直框架137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138上,且当层压板卷9直径增加时,升降装置138上升,且卷盘7也依次上升。除了此形式(当层压板卷9直径增加时,卷盘7向上移动相应距离,以增加直径)之外,另一形式也可采用,其中的卷盘7的位置固定在垂直方向上,且驱动滚轮6下降相应距离,以增加直径。在后一种情况下,条带供给装置124的输送器114的远端的位置可保持位置恒定,和层压板卷9直径的增加无关。直径到达预定值的层压板卷9垂下,且利用吊钩(未图示)支撑在卷盘7的两端的轴承附近的部分,以输送至卷取台(未图示)。最终被卷取至层压板卷9的层压板1(一个或多个)借助于层压板输送器139输送至层压板车床一侧。
图38为条带供给装置124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其中供给框架126连接至真空吸盘输送器114和条带架125之间,作为交叉部件(在垂直于条带供给方向的方向)。条带供给装置124的一半(左或右半部)如图39的放大侧视图和在图40的平面图所示。如图39所示,构成的供给框架126的一部分的输送器114的输送器框架140从主体(126)突出出来,作为在向前方向的交叉部件,且与主体(交叉部件)一体式成型。虽然输送器114的带121在其纵向的两端具有滑轮119和120且在两个端返回,但是导向滚轮141和张力增加滚轮142还可设置在滑轮119和120之间。输送器114可相对于轴143摆动。
马达123连接至上游侧的滑轮120,且带121由马达123驱动而循环。条带架125位于带121的循环轨道的上游侧上的端部的上方,且第一和第二滚轮止块115和116设置在其下游侧的带121的上方,靠近条带架125。通过从输送器框架140直立的停止框架144自由地、可旋转地支撑滚轮止块115和116,以使滚轮止块115和116以预定空间间隔在垂直方向上排列。滚轮止块115和116的位置可通过调整止块框架144相对于输送器框架140的位置而至少在上下方向(如果需要,在输送器的长度方向)进行调整。
条带辊旋转停止装置180被设置在滚轮止块115和116的上游侧,即在带121的循环轨道上的条带架125和滚轮止块115和116之间。亦即,如图39、41、51、52和53所示,接受部件181固定到输送器框架140,以便在与带121的循环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带121的一侧上垂直地直立,且支撑框架182在其另一侧上固定到输送器框架140,以便从这里垂直地直立。作为致动器的汽缸183安装在支撑框架182上,且加压部件185连接至活塞杆184的前端,其中,由滚轮止块115和116阻挡前移的带121上的条带辊113通过在加压作用下可移动的加压部件185在其一侧上被压住。
又,除了上述方式的外,条带辊旋转停止装置180可如下安排:可在滚轮止块115和116的上游位置利用一对夹持部件186和187,夹持部件186和187可开启或关闭条带辊113的上部的两侧,如图54所示。亦即,支撑框架182放置在输送器框架140上,以便可从输送器框架140向上直立,且作为致动器的汽缸188安装在支撑框架182上。另一方面,由扭曲盘簧190以啮合方式常闭的这对夹持部件186和187在吊持状态下从支撑框架182得到支撑。夹持部件186和18之一187的支撑部191连接汽缸188的活塞杆189的前端。当条带T从由滚轮止块115和116在向前移动中被阻挡的带121上的条带辊113拆卷时,此对夹持部件186和187由汽缸188的作用至开启状态,而当卷盘113的转动停止时,此对夹持部件186和187通过取消汽缸188的作用而关闭。
又,除了上述方式的外,条带辊旋转停止装置180还可如下安排:作为条带辊旋转停止装置180的加压部件192与条带辊113的上表面接触,或从其上表面分开,其中在条带辊113的上方的等待位置的加压部件192是在滚轮止块115和116的上游位置,如图55所示。亦即,作为致动器的汽缸193安装在支撑框架182上,且加压部件192连接至汽缸193的活塞杆前端。加压部件192可以往复的方式在加压部件192不干涉条带辊113的旋转的位置和加压部件192与条带辊113的上表面接触的位置之间移动,借此使条带辊113停止。
如图41所示,条带架125包括:构成后部的后板145;以及作为多个与后板145整体连接的分隔壁的分隔板146,且在分隔板146之间的空间为多个条带接纳室147。此条带架125不仅具有开放的前侧,而且具有开放的底侧。在此例子中,上侧可以开放,但上侧可关闭。又,如图39所示,直立框架148在从条带架125向后的位置固定至供给框架126,且在条带架125的后板145上形成的轨道啮合部150以可滑动的方式与一对导向件轨149啮合,所说的这对导向件轨149彼此平行设置在直立框架148上、一个在一个之上,并有一个预定间隔。由此结构,条带架125在其上游侧端部的带121的上方沿垂直真空吸盘输送器114的输送方向的方向以可移动的方式得到支撑。
齿条齿轮151固定在水平方向的后板145的这对轨道啮合部150之间,且固定在直立框架148上的间歇式供给马达152的小齿轮153与齿条齿轮151配合。间歇式供给马达152的功用是条带架125的间歇供给装置,并且在横方向以条带接纳室147的间距(换言之,分隔板146的间距)间歇地移动条带架125。为了决定在移动中的条带架125的位置,如图40所示,梳子形状的移动检测部154沿着在条带架一侧上的移动方向上设置,且接近开关155设置在直立框架148一侧上,其中接近开关155检测条带架125的一个间距的移动,且输送检测信号至马达的控制部而停止。应注意的是后板145可被省略,以开放条带接纳室147的后部。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齿条齿轮151与分隔板146为一体的关系,齿条齿轮151可位于任何位置。
更应注意的是,在间歇式供给马达152为脉冲式马达(步进马达)的情况下,条带架125的移动和位置可由脉冲的计数来决定。又,条带架125的位置的决定和位置的检测也可利用旋转编码器的信号、从连接至脉冲式马达的磁刻度等的信号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移动检测部154和接近开关155可以省略。应注意的是,图40表示条带架125被省略的状态的平面图。
在图39中,因为条带架125的下侧开放,在条带接纳室147中的条带辊113从分开的真空吸盘输送器114的带121的一表面得到支撑。因此,大致在沿着条带架125的移动方向(垂直于输送器114的方向)的水平方向以预定的间隔设置两个导向杆156和157。借助于从供给框架126向上直立的支撑部件158和159在略微高于在输送器114的上游侧端部的带表面的高度定位导向杆156和157,且如图40所示,导向件156和157分别具有这样一个端部,所说的端部的位置在带输送器114和导向杆156和157的延伸部分之间的交叉之前的一些点,其另一端在输送器114的外侧。
在图39中,当条带架125在垂直于图中画出的板的方向移动时,因为在条带接纳室147中的条带辊113在其下端部由导向件杆156和157接收,且在输送器114的上方的一个高度被支撑,条带辊113被引导至接近输送器114侧方,且与导向件杆156和157接触。
在图39中,切口160,例如为U状或其他,这个开口从前端边缘开始而向后方,且在条带架125的分隔板146的前侧部分形成。例如,形成此切口的目的例如是便利操作者一次将一个条带辊113插入条带架125的条带接纳室147,或当条带辊113因为某些理由需取出时,便利操作者将条带辊113从条带架125的条带接纳室147取出。在图41中,省略切口。
如图42所示,每一条带辊113以直立状态被收容在条带架125的条带接纳室中,且条带辊113由导向杆156和157支撑。条带架125的接纳室147可以移动,以便从其一端(在图中为右端)开始依次地定位在真空吸盘输送器114的带121上,条带辊113的一个空间间隔适于用作一个间距。
因为导向件杆156和157前进至导向件杆156、157的延伸部分和带121之间的交叉之前的点,已移动至带121上的条带辊113通过从导向杆156和157向下而停止在带121上。因为带121具有向下游的下斜率,且也在朝下游的方向被驱动,位于带121上的条带辊113自动地朝下游移动,但如上述有第一和第二滚轮止块115和116作为前进移动止块,其中当条带辊113为大直径时,条带辊113的向前方移动首先由滚轮止块115阻挡。
在这种情况下,条带辊113没有从条带架125脱离,其一半以上仍在条带接纳室147中。因此,在图43的状态,当条带辊113开始拆卷时,两个分隔板146存在于条带辊113的两个侧上,且两个分隔板作为侧方控制部件,以防止条带辊113倒向侧方。因此,条带辊113不会倒向侧方,同时可在条带接纳室147中旋转和拆卷。
亦即,条带架125的分隔板146不仅作为形成收容条带辊113的空间的部件,且作为防止条带辊113倒向侧方的侧方控制部件。以此方式,分隔板146依次施加两个机能,使条带架125的结构简单。又,当条带辊113在其所有内侧面上具有粘结层,在起始端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没有粘层,此部分在带121上被真空夹持,借此拆卷可平稳地开始。当一个条带辊113的拆卷完毕时,条带架125移动一个间距,且相似于前一个条带辊113,下一个条带113被带至输送器114的带121上,之后跟随着类似于上述方式的步骤。
如图43所示,如上所述,存在比在下侧的滚轮止块116和带121的上面之间的条带辊113的卷芯112的直径稍大的高度的间隙。当过程到达条带辊113的拆卷接近完成的时间点时,具有残余条带的条带辊113的其他部分通过滚轮止块116的下面,以朝下游前进。卷芯止块117(参考图34)定位在离开滚轮止块116的下游位置,卷芯止块117作为在带121的上的较高位置的止块。因此,在具有一定长度的条带留在卷芯上的条带辊113接触卷芯止块117后,在旋转的同时使残留的条带T从卷芯112拆卷到其上没有任何条带的状态。应注意的是在此点,另一新的条带辊113在后方依次等待,因此,从新的条带辊113拆卷的条带和从具有少量长度的条带留在其卷芯112上的条带辊113拆卷的条带的最后部分以同时的方式暂时地供给。
卷芯止块117的止块表面161具有三度空间的倾斜、并且不仅倾斜面向上游,而且朝侧方开启。因此,接触止块表面161的卷芯112在其前进下游方向被阻挡,且同时由凸轮面的作用接受侧方的横向力。绕着卷芯止块117,如图44所示,门162被设置成可以以大致在上下垂直方向的轴线0作为支点朝侧方可开闭。作为开闭驱动装置的汽缸164的活塞杆165连接至门162,有托架163插入其中,且汽缸164的基端部借助于销167和托架168固定在供给框架126的侧面。
又,如图45所示,当活塞165收缩入汽缸164内时,门162朝侧方开启,以形成朝卷芯止块117的止块表面161面对侧的开口169。因为卷芯112接受从止块表面161向侧方的横向力,所以可经由开口169在此方向排出。在此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朝卷芯112的侧方排出,档杆170设置在门162上,作为在阻挡时可强制排出卷芯112的排出部件。档杆170以大致直角固定在门162上,使其从在输送器114的带121的上表面的上方的高度的门162开始延伸。档杆170的形状应该是:当卷芯112到达档杆170下方的止块表面161时,档杆170的前端还在卷芯112的远端的上方延伸,然后向下弯曲以形成钩部171的形状(参考图46)。当门162开启时,档杆170的钩部171阻挡卷芯112的远端,且朝侧方排出卷芯112,同时随着门162的摆动而横向转动。
由此机构,因为卷芯112并不保留,且可自动地除去,可容易地确保条带T的连续供给。在本实施例中,如上述,卷芯排出装置172由止块表面161、门162、档杆170、和用以开闭门162的汽缸164构成。
如图36所示,条带扭曲防止机构173设在输送器114远端,以供给条带T,且机构173可防止条带在引入至层压板之间的过程中被扭曲(上下颠倒)。在扭曲防止机构173中,抹刀状部件174突出出来,以使其前端与以锐角引入层压板之间的条带T的前进路线交叉,如图47所示,其中交叉是以空间相关的方式实现的。又,抹刀状部件174的基端部在汽缸175的活塞杆177迅速保持,作为抹刀状部件174的基端部的移动装置。汽缸175固定在供给输送器126的下侧,有托架176插入其中。如图48所示,抹刀状部件174接触运转中的条带T的下表面,且放置在从如上述的层压板车床一侧供给的层压板1的上方,以控制在条带T的横向上运转中的条带T的角度。
图49表示如上所示的抹刀状部件174的例子,且部件具有宽度比条带大的或小的板状的接触表面。图50表示抹刀状部件174发挥作用以使抹刀状部件174向上推条带至下表面上以校正条带T的扭曲的状态。
如图39和40所示,条带切断装置195设在供给用输送器114的远端。条带切断装置195包括:从供给输送器114的输送器框架140的远端突出的托架196;固定在托架196的支撑部件197;以及由支撑部件197保持的条带切断工具198。条带切断工具198具有在与条带供给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切断部。如图56所示,切断部以上部具有突出部(锯齿是较佳地)的方式形成。切断部以可滑动的方式由锯齿接触条带表面。
在条带切断中,如图57所示,输送器114由汽缸130的作用围绕如图36所示的支点轴128作为支点而向上摆动预定角度,以使条带切断工具198至少被抬高,使其切断部与条带下表面滑动接触。由于输送器114的摆动,如图57所示,条带T接受比正常状况大的张力。
又,条带切断装置195可为如图58至63所示的结构。亦即,条带切断装置195,如图59所示,包括:从供给框架126在侧方突出的托架199;固定在托架199且用以移动条带切断器201的汽缸200;连接至汽缸200的活塞杆的条带切断器201(在此场合为圆板状,以下称为切断器);以及在切断器201附近的圆板状切断器201的协助下,用以夹持和切断条带T以使条带T不会从切断器201脱离的条带接受部件202。在此例子中,条带接受部件202具有圆柱状的轴的形状,且在垂直于条带供给方向的方向上、并在非常接近条带运行路线的位置,在供给框架126的远端(输送器114的远端)由托架203固定保持。又,设有导向滚轮204,导向滚轮204自由地旋转且引导条带T运转,以邻接的方式与条带接受部件202上游的输送器7最远端部(在条带接受部件202上游的前方位置)的条带T的下表面空转接触。
如图61所示,朝条带接受部件202的横向移动切断器201,借此切断条带T,且在宽度方向旋转。在切断中,如图60所示,输送器114由汽缸130的作用以如图36所示的支点轴128作为支点向上摆动预定角度,以使条带接受部件202抬高,且给予条带T一个张力。由于输送器114的移动,如图60所示,条带T得到的张力比正常状况大,且圆板状的切断器201在此张紧的状态下切断条带T,借此轻易地切断条带T。
条带接受部件202的表面至少由柔软材料制成,如氨基甲酸酯橡胶,且切断器201的刀刃切断此表面。条带接受部件202的形状可为板状,但在此实施例中,如汽缸的轴状部件是优选的,因为条带接受部件202的接受部可由部件旋转而周期地变化,以分散在部件的上的切断位置,结果可防止条带接受部件202由于在限制位置的集中利用而局部地劣化,且部件的寿命可延长。
应注意的是,如图62所示,摆动圆板状切断器201的汽缸200安装在托架199上,由支点轴205作为支点,用于摆动汽缸200,以使圆板状切断器201在条带接受部件202中可自由地切断,其中,汽缸200的活塞杆207的前端可连接至支撑移动切断器用的汽缸200的基部框架。在这种情况下,摆动切断器用的汽缸206的活塞杆207可以延伸,以在圆板状切断器201的横向移动之前或之中,使切断器201的作用点可切断入条带接受部件202至一定程度,且在此状态中,圆板状切断器201在条带T的宽度方向移动,以确保条带T的切断。
按另一种方式,如图63所示,如弹簧或橡胶的弹性部件208可在托架199和支撑用于移动切断器的汽缸200的基部框架之间安装,借此圆板状切断器201可由支点轴205作为支点切断入条带接受部件202。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切断器201的作用点由于弹性部件208而可随时侵入条带接受部件202内,当在此状态时,圆板状切断器201在横向横断条带T,条带可确实地被切断。
以下说明条带供给装置的整体操作。
当条带辊113被设定在如图41所示的条带架125中时,条带架125由马达152横向移动,且第一条带接纳室147定位在输送器114的带121上,然后如图42和43所示,条带辊113从导向杆156和157逐步向下,且停止在带121上,且朝下游移动少量距离,直到卷盘接触第一滚轮止块115。在此位置,条带T借助于真空吸盘输送器114从条带辊113拆卷,且条带辊113旋转以伴随第一滚轮止块115的旋转而拆卷条带T。
特别是,在卷盘7上卷取层压板1起始时,条带T扭转反转,如图48所示。当在条带T中产生此反转时,抹刀状部件174从汽缸175前进,以校正或防止条带T的反转,抹刀状部件174在前进预定的短时间后保持在此位置,之后抹刀状部件174从此后退,以回到其原始位置。又,虽然在卷取开始时经常产生反转,即使当条带T从条带辊113拆卷、运转、在正常状态下插入层压板1之间,在插入过程中经常遭遇由反转而从正常状态反转条带T的现象。因此,当条带T开始插入层压板之间时,条带T由抹刀状部件174压至条带辊9的表面上的操作最好连续地、规则地重复,直到条带破裂。
当在拆卷条带T的过程中条带辊113的直径较小时,条带辊113与第二滚轮止块116,如图43所示,且拆卷持续进行,同时止块116旋转。在最终阶段,当条带辊113直径比在第二滚轮止块116下的间隙还小时,卷芯112与在其上的小量残余条带一起经由第二滚轮止块116的下方向下游移动,且在由图34的卷芯止块117停止移动之后,条带辊113旋转,且在短时间拆卷直到在卷芯112上没有东西。
之后,如图44至46所示,汽缸164的活塞杆165收缩,门162开启,档杆170在朝输送器114一侧开启门162的过程中强制地排出空的卷芯112,然后门162关闭。
在空的卷芯112排出之前的预定时间,图41和42的条带架125横向移动一定距离,这个距离对应于条带接纳室147结构的一个间距,以便向输送器114供给下一个条带辊113,且下一个条带辊113开始拆卷条带T,如图43所示。在此状况下,如图34所示,当条带T仍由卷芯止块117从先前的条带辊113的拆卷残留物供给时,在短时间中重复地供给条带,直到没有残留物。
当卷取操作因为层压板1的层压板卷9直径在条带辊113的拆卷过程中已到达预定值而终止时,或当卷取操作被中断以根据原木的性质和状况而变更层压板1厚度时,激励在前方移动止块部件的上游位置的条带旋转停止装置180。在条带辊113的旋转停止之前,条带切断工具198的切断部与条带T下表面滑动接触。具体而言,条带供给装置124由汽缸130的活塞杆131的收缩,以图36的轴128作为支点,整体逆时针摆动一个小的角度。由于条带供给装置124的移动,如图57所示,在输送器114远端的条带切断工具198抬高条带T,以使作为切断部上部的锯齿以滑动的方式接触条带T的下表面。应注意的是,当条带T被插入层压板之间以在卷盘7上被卷取进入条带辊9时,作为上部的锯齿和拆卷的条带T的下表面可随时彼此保持摆动接触。相似地,如果切断部的锯齿与条带T的下表面彼此随时滑动接触,可有额外效果,即,作为切断部上部的锯齿由于从与条带T滑动接触而产生的摩擦而变锐利。
如图51所示,当放在带121上的条带辊113的向前移动由滚轮止块115和116阻止,且条带T从条带辊113拆卷时,条带辊113的旋转停止。为了停止条带辊113的旋转,如图62所示,激励汽缸183以在与条带拆卷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加压部件185,且通过从加压部件185压在加压部件185和位于条带辊113的另一侧上的接受部件181之间的条带辊113可停止条带辊113。
虽然层压板车床的驱动也与条带辊113的旋转停止大致同步地停止,卷盘7持续在层压板卷取位置惯性旋转。因此,在惯性旋转中朝卷盘7拖拉条带T,和从条带辊113的条带T拆卷的停止无关,并且,借此使条带T的张力进一步增加。张力增加的条带T在其最弱点破裂,此点即为条带切断工具198的切断部的下表面压进条带T的点。又,因为条带辊113的旋转停止,借此条带T不从条带辊113拆卷,所以破裂的条带T的前端部留在切断部,等待下一个条带T的拆卷。
又,为了增加条带T的张力,除了如上述的惯性旋转外,另一方法也适用:如图36所示,支撑所有条带供给装置124的基部框架127由马达134的驱动沿着水平方向的导向轨133后退预定距离,借此真空吸盘输送器114也可从层压板卷9分离。此操作可以由另一个操作代替:进一步抬高与条带T的下表面滑动接触的条带切断工具198的位置。完成这一操作的方式如下:汽缸130的活塞杆131退回,借此从与条带切断工具198的条带T的下表面滑动接触的位置,以图36的轴128作为支点,逆时针摆动整个条带供给装置124一个小的角度。
又,为了停止条带辊113的旋转,如图54所示,可用下列方法:当条带T拆卷时,虽然一对夹持部件186和187由汽缸188的作用处在开启状态,但此对夹持部件186和187在与条带辊113的拆卷方向交叉的方向却是封闭的,因此当条带辊113的旋转停止时,通过取消汽缸的作用就可从其两侧夹紧条带辊113。
又,除了上述说明外,另一方法可用于停止条带辊113的旋转,如图55所示,虽然加压部件192在条带T的拆卷中是退回的(向上),处在不干预条带辊113旋转的等待位置,但加压部件192还要由汽缸193的作用下压至这个部件与条带辊113的上表面接触的位置,然后将条带辊113压在加压部件192和真空吸盘输送器114之间。
根据此方法,当层压板的卷取在卷取中或完毕中被中断时,条带T可被切断,且在条带切断工具198由停止条带辊113的拆卷的旋转而被定位的位置,保持条带切断工具198的切断部与条带滑动接触。因此,以跟踪卷取速度的方式旋转的条带辊113不需被暂时地减速和停止。特别是,在原木的情况下,不论是大直径的操作或由于直径小的短时间操作,包括在其中的缺陷导致的中止卷取操作是经常发生的,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用这个方法提高操作效率。
又,将说明利用圆板状切断器201的条带切断的情况:作为预备操作,条带供给装置124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汽缸130的活塞杆131的伸长并以图36的轴128作为支点在图中逆时针摆动一个小的角度,以抬高输送器114的远端,如图60所示,结果,在条带T中产生比正常状况大的张力。在此高张力状态的条带T在圆板状切断器201被压入条带接受部件202的状态由圆板状切断器201切断,在切断后,圆板状切断器201后退。之后,整个条带供给装置124顺时针往后摆动一个小的角度,以恢复到其原始位置,且输送器114向下返回这个小的角度。
虽然在上述说明中条带架是横向移动的,但是也可利用另一结构:收容一个条带辊的条带盒被固定地安装在供给输送器的上方,且其前、底和后(或上)侧是开启的,且不仅前向移动止块部件设置在其前方,而且新的条带辊113从条带盒的上方或后方供应。又,还允许另一操作:真空吸盘输送器114只在卷盘7或层压板卷9上的开始卷取条带T的起始阶段使用,且当条带T由层压板卷9的拉力从条带辊113拆卷时,真空吸盘输送器114的真空不存在,且其循环不被驱动(其所有机构停止),或真空不存在但循环仍在操作(没有施加负压)。
其次,将参考下列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层压板卷拆卷装置的实施例。
层压板卷拆卷位置211的第一说明将参考图64和65从拆卷层压板1的方法的例子开始。具有缓缓下降坡度的传送框架210朝向一对在层压板卷存货区3A的终端左右设置的轮支柱65安装,且在其上支撑层压板卷9的卷盘7的两端的轴承设置在传送框架210上。可旋转地支撑两个端轴承的轮接受器8设置在传送框架210的下游的此对轮支柱65之内,且可相对于轴接受器8的轴承的上部自由地摆动的轮下压器66在轮接受器8的上方设置。
在上述拆卷位置211的上游侧,在传送架210的下方位置,支撑台213设置在与其机架212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两侧。支撑轴215由安装在支撑台213上的轴承214接收,且每一具有大直径的多个基端部滑轮216以任意空间间隔沿着轴向固定地固定到支撑轴215。在各基端部滑轮216的两侧的基端部滑轮216的支撑轴215上可摆动地支撑数对支撑臂217,其中每一对支撑臂217在中间区域都是弯曲的,其远端向上。在一对支撑臂217的远端之间可旋转地支撑每一小直径的远端部滑轮209,且不仅驱动分别在基端部滑轮216和远端部滑轮209的上方延伸的导向带218,而且此对支撑臂217一般要在对应支撑臂217的任意位置连接至连接梁219。连接梁219的两端安装在流体汽缸220的活塞杆221上,在机架212上可摆动地支撑流体汽缸220的活塞杆221。
辅助框架222设置在机架212的上游侧的基端滑轮216的位置,且有相对于基端部滑轮216的表面,其表面具有沿着基端部滑轮216的曲率扩展的圆弧剖面,且折返导向件224的带在由辅助框架222支撑的所有三个滑轮223的上方延伸,且沿着基端部滑轮216运转。折返输送器226就设置在折返导向件224的正下方,以连接至折返导向件224,且在其输送方向的上游、下游的两个点,由多个在一对在机架212上被支撑的轴225之间延伸的带构成。
链条229在安装在支撑轴215一侧的链条轮227和设置在机架212上的马达228之间延伸,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在图64中逆时针控制驱动导向带218,且折返导向件224借助于驱动导向带218的协同作用来保证夹持的层压板1的反转移动。
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安排成多排的驱动导向带218以支撑轴215作为支点可自由地摆动,以使自由端的远端滑轮209伴随着流体汽缸220的活塞杆221的伸或缩而移近或远离层压板卷9。借此,驱动导向带218可自由地移至层压板卷9的周边下部或从层压板卷9的周边下部远离。在从层压板卷9拆卷层压板1过程中,流体经由流体汽缸220的后部端口供给,以便在最缩小位置伸长活塞杆221,借此多排驱动导向带218被压接在其两侧端由轮接受器8支撑的层压板卷9的周边表面的下部。
然后,当驱动导向带218由马达228的驱动力在图64中逆时针摆动时,驱动导向带218被压接至层压板卷9,且层压板卷9的层压板1的自由端由驱动导向带218的摩擦力拆卷,且在驱动导向带218上传送和携带层压板1的状态下将所说的层压板卷9的层压板1的自由端引导至折返导向件部件224。在此状况下,对于折返输送器226进行控制,使折返输送器226的速度与驱动导向带218和在下游侧的层压板乾燥器的输送器的速度大致相同,且折返输送器226接受沿着折返导向件部件224的曲率移动且在驱动导向带218和折返导向件部件224之间夹持反转的层压板1。在此夹持的反转动作之后,层压板1从折返输送器226输送至层压板乾燥器。
然后,参考图66至69,将说明在驱动导向带218上输送的层压板1的折返动作的另一实施例。应注意的是,此实施例的折返动作优选地应用在从与层压板的纤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不具有伸缩性的针叶树等切断的折返输送上,当张力应用在与纤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时,容易断裂或撕裂。
首先,在图66中,中继滑轮284以独立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支撑轴215上,有靠近基端部滑轮216的位置的轴承,且中继滑轮284具有比基端部滑轮216直径大的直径。多个中继滑轮284最好以自由空转的方式在与基端部滑轮216邻近的支撑轴215上,且每一中继滑轮284周边表面的上部至少比每一驱动导向带218的输送表面高。在驱动导向带218上输送的层压板在折返动作中传送至中继滑轮284。
折返导向件部件224设置在相对于中继滑轮284的折返部的相对的一侧。优选的作法是,在折返导向件部件224中,辅助框架222具有相对于中继滑轮284的表面,此表面具有沿着中继滑轮284的曲率延伸的弧度剖面,且在机架上212上直立。滑轮223a设置在剖面大致为三角形的辅助框架222的上部,滑轮223b设置在其下部的左角,且滑轮223c设置在下部的突出部。循环带以卷取的方式在三种类型滑轮223a、223b和223c的上方延伸。提供在三组滑轮223a、223b和223c的上方延伸的循环带,循环带的位置以相对的方式分别对应于各中继滑轮284的位置,循环带的数目对应于中继滑轮284的数目。循环带以滑动的方式面接触在层压板折返侧上的中继滑轮284周边表面的一部分。当层压板在中继滑轮284上折返、且层压板1保持与中继滑轮284的折返侧上的外周表面滑动接触时,在外部从其两侧压住层压板。
每一组滑轮223a、223b和223c,例如在下部左角的滑轮,都固定在其滑轮轴285上。安装在滑轮轴285的一侧的链条轮286和设置在机架212上的马达228由链条287卷绕,且控制折返导向件224的速度与在驱动导向带218上输送的层压板1的输送速度大致相同,且在图66中是朝逆时针方向以自由循环的方式输送的。
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的多排驱动导向带218,伴随着流体汽缸220的活塞杆221的伸或缩,使设置在自由端的远端部滑轮209在朝层压板卷9的方向上可自由地摆动,借此驱动导向带218可自由地移动至层压板卷9的外周表面的下部,或远离层压板卷9的外周表面的下部。在从层压板卷9拆卷层压板1的过程中,流体经由流体汽缸220的后部端口供给,以伸长在最缩小位置的活塞杆221,借此多排驱动导向带218被压接至由在两侧端的轮接受器8支撑的层压板卷9的外周表面的下部。
然后,当驱动导向带218通过马达228的驱动力在图66中朝逆时针方向摆动时,层压板卷9的层压板1的自由端由驱动导向带218的摩擦力拆卷,且在驱动导向带218上传送和携带。当拆卷的层压板1输送到折返部时,层压板1从驱动导向带218传送至中继滑轮284,且接受折返导向件部件224的循环带的驱动力而反转,且在中继滑轮284和循环带之间被夹持和折返。
应注意的是,为了折返和反转在中继滑轮284和循环带之间夹持的层压板1,可驱动中继滑轮284,而不驱动循环带。例如,如图68所示,在设置在支撑台213右侧的轴288上支撑轴向与支撑轴215平行的接触卷289的轴290。接触卷289接触以自由空转的方式安装在支撑轴215上的中继滑轮284的周边表面。当接触卷289接受马达228的驱动力、且在图68中朝逆时针旋转时,中继滑轮284在图68中朝逆时针旋转,且层压板1可由于折返和导向件224的循环带以及中继滑轮284一起反转,并且夹持在导向件224的循环带以及中继滑轮284之间。
又,在图69中,表示从层压板卷9拆卷的层压板1的折返动作的另一实施例。根据此实施例,该设备包括:其上输送层压板1的驱动导向带218;以及以预定空间间隔设置的连接输送器291,其中在连接输送器291的输送方向中的终端用作层压板1的折返位置。连接滑轮293沿着轴向在对应于固定在支撑轴215上的基端部滑轮216的位置分别固定在连接轴292上,且例如带的循环带在基端部滑轮216和连接滑轮293之间延伸。又,中继滑轮284由在连接滑轮293的关闭位置的轴承等可旋转地支撑在连接轴292上,且每一中继滑轮284的直径比每一连接滑轮293大。优选的作法是,邻接于连接轴292上的连接滑轮293设置多个中继滑轮284,且每一中继滑轮284的周边表面的最上部至少比连接输送器291的输送面高。又,折返导向件部件224如上述设置在中继滑轮284的折返部的相对侧上,且折返导向件与中继滑轮284的层压板折返侧的周边表面滑动接触。
以此方式,因为每一驱动导向带的输送速度和在构成折返导向件部件224的循环带以及中继滑轮284之间折返的层压板1的速度被控制为大致相同,伴随着折返动作中的周边速度的控制,层压板1在其与纤维方向交叉的方向受到拉引是不可能的。因此,没有过大的张力集中在因驱动导向带218导致的层压板卷9的层压板1的拆卷的起始位置A,借此可防止在拆卷起始位置沿层压板1的纤维方向的断裂或撕裂的产生。
已在循环带和中继滑轮284之间夹持的并且已经折返的层压板1来至折返输送器226上,且发生反转。在此状况下,折返输送器226被控制在与驱动导向带218、折返导向件224、和层压板乾燥器的输送器的速度大致相同的速度,且接受沿着折返导向件部件224的曲率前进且在驱动导向带218和折返部件224之间反转且夹持的层压板1,且最终从折返输送器226送出层压板1至层压板乾燥器。
驱动导向带218伴随着流体汽缸220的伸长,总是保持在驱动导向带218压接层压板卷9的周边表面的下部的状态,且当层压板卷9的直径在层压板1的拆卷过程中减少时,数对支撑臂217以基端部滑轮216作为支点在图64中朝逆时针方向摆动,以使远端部滑轮209一侧在图64中逆时针移动。当每一驱动导向带218为以循环的方式在基端部滑轮216和远端部滑轮209的上方延伸的带型时,两个滑轮216和209彼此直径不同,且基端部滑轮216的直径比远端部滑轮209大。因此,当驱动导向带218被压在层压板卷9的周边表面的下部时,对应于两个滑轮216和209直径之间的差而产生一个裕度,这可使驱动导向带218压在层压板卷9的周边表面的下部,所压住的沿盘轴方向上延伸的表面面积为一个宽度。由此表面面积上的压力,在驱动导向带218和层压板卷9下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这又使更多的摩擦力产生,结果使层压板1可从层压板卷9上以稳定的方式拆卷。又,因为每一基端部滑轮216具有大直径,层压板1的折返直径增加,这将在折返动作中实现层压板1的平稳输送。除此之外,因为支撑臂217在中央区弯曲,其远端向上,所以可避免如下的不方便性:驱动导向带218的上轨道接触和干预在下和上表面之间的对应支撑臂217,或借此当层压板卷9直径降低时驱动导向带218停止其循环,从而可确保从层压板卷9的层压板1的拆卷。
然后,再描述一个实施例,其中拆卷一个层压板1且回收作为导向件被卷取的线状物12,其中存在这一种情况:线状物12与沿着卷盘7的轴向以任意空间间隔设置的多排层压板1一起在卷盘7上卷取。如图70和71所示,不仅在下游侧的连接梁219的前方的轴上支撑单个汽缸的拆卷滚轮230,而且马达231设置在轴的一端。另一方面,分别用于驱动具有相同直径汽缸的多个拆卷滚轮235以接近或远离拆卷滚轮230的流体汽缸233设置在邻近于各对支撑臂217的远端的数对支撑臂217的上方的接受框架232上的数对支撑臂217之间。又,流体汽缸233的活塞杆234以可旋转的方式在其远端支撑各拆卷滚轮235。
如上所述,不仅多个驱动导向带218接触层压板卷9的周边表面的下部,而且短的拆卷滚轮235通过伸长在接受框架232上安装的流体汽缸233的活塞杆234而朝长的拆卷滚轮230移动。在短拆卷滚轮235的移动过程中,在滚轮230和235之间卷取和夹持接近多个在其轴向的任意间隔的层压板卷9上卷取的且从层压板卷9的周边表面垂下的线状物12的前端的部分。
然后,不仅驱动导向带218由马达228的驱动力而在图70中逆时针循环,而且控制长拆卷滚轮230使之与驱动导向带218同步,且两个滚轮230和235在相反方向旋转,结果,伴随着从层压板卷9拆卷的层压板1,拆卷已在层压板卷9上作为导向件卷取的线状物12。以与从层压板卷9的层压板1的拆卷同步的方式在线轮上卷取线状物12。因此,已被传送至这里且现在在其上输送的层压板1被引导至折返导向件224,且与上述说明相似地,送出至层压板乾燥器,且被拆卷且夹持的线状物12就在设置在层压板卷9的正下方的回收盒236中回收。
其次,参考图72和73说明回收线状物12的另一实施例。一对水平梁237设置在传送框架210的下方且分别地朝水平梁237之间的空间间隔的此对轮支柱65延伸。每一对同步皮带239在水平梁237的前后端部可转动地支撑的滑轮238的上方延伸。此对同步皮带239由连接轴240彼此同步,且不仅同步皮带239由具有减速齿轮的马达的前、后驱动在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循环,而且借助于马达241中包括的脉冲产生器控制每一同步皮带239的动作。
每一直线路径242沿着在同步皮带239的上下轨道之间的同步皮带239的输送方向设置,且直线挡块243附着在各同步皮带239上。行走部件244安装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的直线挡块243之间,且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并且在都处在突出状态的每一个行走部件244的空间间隔,设置多个支撑部件245。在支撑部件245的前端设置每一个都具有二分叉状的夹紧部件246,其中,每一个二分叉端都可自由地开启或关闭,且每一喷嘴247设置在支撑部件245的下表面上,喷嘴247尖端靠近夹紧部件246。喷嘴247经由对应的送风管248与送风机249连通。
另一方面,不仅多个对应于线状物12的线轮251在拆卷位置211的下游从机架212上直立的框架250得到支撑,而且线轮251经由各扭矩限制器252连接至马达253。又,每一个线导向件255都安装在线轮251的主体254上,因而,大致沿着主体254的半圆周覆盖其间的间隙。
根据上述实施例,当同步皮带239通过具有减速齿轮的马达241的驱动在正常方向循环时,直线挡块243以滑动方式在直线路径242上前进。当在直线挡块243上安装的行走部件244到达前向移动极限的附近时,安装在行走部件244上的开启的夹紧部件246变为如下的状态:每一部件246可在其从层压板卷9的周边表面垂下的垂下长度的中央夹紧线状物12,其中,沿着层压板卷9的轴向以任意的空间间隔在层压板卷9上卷取多个作为导向件的线状物12。然后,在夹紧部件关闭以在其尖端附近夹紧线状物12后,空气从安装在各夹紧部件246上的喷嘴247排出,借此,将线状物12的自由前端部从其夹紧点吹向在各夹紧部件246的下游的线轮251。
在此状况下,线轮251在图73中逆时针旋转,在吹动状态下的线状物12的自由端部来到各线轮251的主体254的下方,且在主体254和线导向件255之间的间隙中产生的喷出气流(吹出气流)上携带线状物12的自由端部,以在主体254上卷取且缠结在一起。在一个预定时间经过之后,线状物12从夹紧部件246释放。然后,线状物12通过线轮251的连续旋转在线轮251和层压板卷9之间保持在张紧状态,然而,因为线轮251随时经由扭矩限制器252接受马达253的驱动,可避免过度负载加在各线轮251上。与从层压板卷9的层压板1的拆卷同步地在线轮251上卷取线状物12。
在此状态下,当多个驱动导向带218与层压板卷9周边表面的下部接触时,从层压板卷9拆卷层压板1,且线轮251在层压板1的拆卷的起始之后,从过负荷状态释放,借此旋转线轮251。因此,已在驱动导向带218上传送的层压板1被导向至折返导向件224,且之后如上所述,借助于折返输送器226送至层压板乾燥器。又,最终在各线轮251上卷取已在层压板卷9上作为导向件卷取的线状物12。应注意的是,当通过在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驱动具有减速齿轮的马达241而前、后移动同步皮带239以使行走部件244前、后移动时,此方式没有特殊限制,驱动可由任何流体汽缸、齿条/小齿轮动作、曲柄动作等的伸缩代替。
虽然描述的是线轮251被固定的情况,但以下将说明线轮251可自由地前后移动的实施例。
如图74和75所示,框架250安装在机架212的两个侧设置的直线路径256上,直线挡块257置入其中,安装在机架212上的流体汽缸258的活塞杆259附着至框架250,且框架250可自由地前后移动,直到多排从层压板卷9的周边表面垂下的线状物12的尖端附近,其中在层压板卷9上卷取线状物,以此作为沿着层压板卷9的轴向的任意间隔的层压板1的导向件。又,在框架250的一侧的上设置排风机260,且在线轮251的主体254中形成吸孔(未图示),且不仅排风机260经由排气管261与线轮251的主体254连通,且在沿着线轮251的主体254设置的线导向件255的前端形成每一楔形状的缺口262,有间隙在其中。
根据此实施例,框架250跟随流体汽缸258的活塞杆259的伸缩沿着直线路径256朝层压板卷9移动,且当框架250到达前向移动极限254附近时,具有线导向件255的楔形状的缺口262与从层压板卷9周边表面垂下的线状物12的尖端附近的部分密切配合,其中,多排线状物12在其轴向已作为导向件在层压板卷9上卷取。然后,当排风机260激励以产生在线轮251的主体254和线导向件255之间的空间中的排风气流(吸引气流),在线轮251的主体254的下部卷取作为线状物12的自由端的尖端且与其缠结在一起。因此,线状物12伴随着线轮251的持续摆动而在层压板卷9和线轮251之间保持张紧状态,且与上述方式相似地,与从层压板卷9拆卷的层压板1同步地在线轮251上卷取在层压板1上作为导向件卷取的线状物12。应注意的是,根据流体汽缸258的活塞杆259的伸缩,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框架250自由地前后移动,对此机构没有特别限制,但可用借助于在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如上所述的具有减速齿轮的马达、齿条/小齿轮动作、曲柄动作等的驱动的同步皮带的前后动作来代替。
在此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线状物12的回收的先决条件是:线状物12的尖端从层压板卷9周边表面大致垂直地垂下,其中,在层压板卷9的轴向的任意空间间隔的层压板卷9上卷取多排作为层压板1的导向件的线状物12。然而,当卷取层压板1以形成层压板卷9时,产生如下的情况:作为导向件卷取的线状物12的一些终端与在层压板1中的纤维缠结在一起,因此不垂直地垂下。又,在通过卷取层压板1形成的层压板卷9沿着传送框架210的缓下坡移动的过程中,或在层压板卷9依次在层压板卷存货区3A中等待的时间,因为每一线状物12的自重小,线状物由风吹动,且每一线状物12在其中央的部分与在层压板1表面上形成的绒毛纤维缠结在一起,结果在层压板卷9上的各线状物12的垂下部分随机地分布。
在这种情况下,线状物12的回收无法进行。将参考图76和77说明校正每一线状物12的位置的实施例。
一对可自由地从传送框架210的传送面突出或后退的止块263设置在层压板卷存货区3A的等待位置。下一个层压板卷9依次等待,且前一个层压板卷9在拆卷位置211处在拆卷操作中。垂直地设置在此对止块263和移动档块265附近的一对纵向框架264借助于一个上升机构可自由地上下移动,以此对纵框架264的内侧作为导向件。臂267与移动档块265的上端由销钉接合,且作为前后移动机构的流体汽缸268由移动档块265的下端支撑,以自由地倾斜。流体汽缸268的活塞杆269的远端连接至臂267的中央区,臂267的前端连接至校正部件270的两端,且校正部件270可通过流体汽缸268的作用自由地移近或远离层压板卷9,且以销钉连接部作为支点摆动。在面对校正部件270的层压板卷9的侧面上形成多个真空夹持孔271,如图77所示,其中真空夹持孔用于吸引和保持线状物12,且送风机273借助于可弯曲的送风管272连接至校正部件270的一端。
臂267由前后移动机构(流体汽缸268)的作用在图76中逆时针摆动,借此,校正部件270在移动档块275的上移极限下,在下游侧沿着轴向的区域接触且压向下一层压板卷9的周边表面上,且前一层压板卷9在拆卷位置211处在拆卷操作中。当与下一层压板卷9接触时,作为导向件在层压板卷9上卷取的且设有多排的线状物12通过利用真空夹持孔271的真空夹持作用在校正部件265上得以保持。在线状物12由真空夹持作用被保持之后,移动档块275通过上升机构(流体动力汽缸266)的作用向下移动,且校正部件270相对于层压板卷9的位置锁定不动。当移动档块275向下移动时,线状物12在校正部件270和层压板卷9之间逐渐地变为张紧状态,且线状物12由真空夹持作用保持。因此,即使作为导向件卷取的线状物12的终端与层压板卷9形式的层压板1的纤维缠结在一起,或从线状物12垂下的位置发生混乱,因为线状物12的自由部与在自由部的中央的层压板卷9的表面上的绒毛纤维缠结在一起,在移动档块265到达向下移动极限之前,线状物12的自由部逐渐变成张紧状态,结果是,解决了线状物12与纤维缠结的问题。当在校正部件270的向下移动极限,取消线状物12和校正部件270之间的保持状态时,多排线状物12变为线状物12从层压板卷9周边表面大致垂直地垂下的状态,且可分别占据正确位置。应注意的是在此实施例中,校正部件270的前后移动机构为流体汽缸268,对此机构并无特别限制,可由齿条/小齿轮动作、曲柄动作等代替,且在此实施例中,移动档块265用的上升机构为流体汽缸266,可由借助于如上所述具有减速齿轮的马达、齿条/小齿轮动作、曲柄动作等在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的驱动的同步皮带的前后动作来代替。
在校正后,止块263在前一个层压板卷9的拆卷完成后,从输送表面后退,且下一个层压板卷9传送至拆卷位置211。在此状况下,因为校正部件位于向下移动极限,在传送操作中没有产生不便。
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情况是:在回收前的线状物12的位置的校正在层压板卷存货区3A的等待位置中进行、且前一层压板卷9在拆卷位置211处在拆卷操作中,但此校正操作可在新的层压板卷9的拆卷操作之前在拆卷位置211完成。
其次,将参考图78说明线状物12的位置校正的另一实施例。直线路径274在拆卷位置211的下游侧设置在此对传送框架210上,即在设置在此对传送框架210上的轮接受器8的下游侧,直线挡块275以可自由移动的方式设置在直线路径274上,且与上述相似的校正部件270安装在直线挡块275上,托架276置入其中。移动校正部件270以接近或远离层压板卷9的前后移动机构设置在传送框架210的更远的下游侧,其中,在此实施例中,流体动力汽缸277用作此机构,且其活塞杆278的前端连结至托架276。
在此实施例中,首先使校正部件270后退至后退极限位置,或后退至前后移动机构(流体汽缸)277的作用不会干扰层压板卷9的位置。层压板卷9在传送框架210上移动,且到达轮接受位置8,且层压板卷9的轴承由轮接受器8和轮下压器66可旋转地支撑。在此点,驱动导向带218从层压板卷9远离的下限位置为等待状况。然后,流体汽缸277的活塞杆278伸长,且沿着直线路径274压住校正部件270,以到达层压板卷9周边表面的下游侧,结果是:校正部件270沿着轴向压接层压板卷9。当与校正部件270压接时,在如上述的真空夹持孔271的帮助下,通过真空夹持作用在校正部件270上保持作为导向件且在层压板卷9上卷取的多排线状物12。在线状物12的真空夹持保持后,流体汽缸277的活塞杆278缩回,然后校正部件270开始在直线路径274上后退。在校正部件270的后退过程的中央,线状物12在校正部件270和层压板卷9之间渐渐地变为张紧状态,如图78的双点划线所示,且线状物12由真空夹持作用保持在校正部件270上。因此,即使作为导向件卷取的线状物12的终端与在层压板卷9的形式的层压板1的纤维缠结在一起,或从线状物垂下的位置发生混乱,因为线状物12的自由部在线状物12的自由部的中央与层压板卷9的表面上的绒毛纤维缠结在一起,在校正部件270到达向下移动极限之前,线状物12的自由部变为张紧状态,结果是解决了线状物12与纤维的缠结在一起的问题。之后,当校正部件270到达向后移动界限位置时,解除线状物12至校正部件270的真空保持,且线状物12从线状物12的自由部从层压板卷9在横向拉出的状态变为线状物12的自由部由自重从层压板卷9的周边表面大致垂直地垂下的状态。
应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校正部件270的前后移动机构,可采用流体汽缸277的伸缩动作,但对此机构没有任何限制,可用借助于如上述具有减速齿轮的马达、齿条/小齿轮动作、曲柄动作等在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驱动的同步皮带的前后动作代替。又,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下述情况:在回收前的线状物12的位置校正是在拆卷位置211的新层压板卷9的拆卷操作之前进行的,但此校正操作还可在层压板存货区3A的等待位置进行,同时前一个层压板卷9还在拆卷操作当中。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真空夹持孔271在校正部件270上形成,且线状物12的位置的校正是在真空夹持作用保持线状物12的同时进行的,但真空夹持孔271可由例如粘接带、布胶带等粘结在面对校正部件270的层压板卷9的一侧上的压敏粘结带代替,其中线状物12与压敏粘结带缠结在一起以便保持。另外,如图76所示,还可使用下列方法:如魔术条带或具有研磨颗粒在其上的砂纸的强摩擦部件粘结在面对校正部件270的层压板卷9的一侧上,校正部件270的表面变形,以通过锤的击打在其上形成微细的凹凸部,或校正部件270的表面由锉磨或刻痕处理,以在其上形成微细的突出部279,其中,线状物12与校正部件270的粗糙面缠结在一起以便保持。在这种情况下,在线状物12和校正部件270之间的张紧状态的产生是通过压敏条带的缠结保持或通过微细突出部279的缠结保持引起的。应注意的是,产生真空夹持保持的真空夹持孔271、产生缠结保持的压敏粘结带、或产生缠结保持的微细突出部都可在面对校正部件270的层压板卷9的表面的上方形成,但如图79所示,此每一具有适当宽度的特别区域可在对应于在层压板卷9的卷盘7的轴向作为导向件卷取的线状物12的位置附近的校正部件270上形成。
如图80所示,线轮251的主体254具有手鼓形状,它包括:在两侧的两个圆突缘;以及在突缘之间的一个部分,它包括两个圆锥部分,一个圆锥部分的剖面由两个斜度构成,以使直径从突缘开始向其长度方向的中央逐渐变窄,两个圆锥部分彼此镜向对称,且一个V形环沟槽280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中央的两个圆锥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形成,其中圆锥部在沟槽部可为凹/凸配接形式或螺纹形式,以此作为边界,两者以可拆装的形式装配。因此,由此线轮的结构,回收的线状物12可轻易地从线轮251的主体254取出。根据线轮251,当线状物12开始在线轮251上卷取时,已到达主体254的线状物12的前端沿着斜度引导,到达V形沟槽280,大致位于中央,借此确保在主体254上的线状物的卷取。又,在线状物12卷取完成的后,线轮251在中央分为左右两半,以中央为边界,借此,在线轮251上卷取的线状物12可轻易地取出。因此,相反地,在下一操作中,需要作的只是将两半组成一件,其结果是提高了操作性。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是线轮251的主体254具有平坦表面作为先决条件的情况,但还可能有如下的情况,即,例如使用粘结带或布胶带的压敏粘结带的情况,压敏粘结带便于在主体254上卷取线状物12。又,此外,下列方法也适用:主体254本身被加工成高摩擦系数:如具有磨料颗粒在其上的砂纸的高摩擦部件粘结在主体254上,主体254表面变形,通过在其上锤的敲打可形成微细的凹凸部,或主体254的表面由锉磨或刻痕处理,从而可以如图81所示,在其上形成微细的突出部281,其中,线状物12与主体254上的高摩擦部件缠结在一起以轻易地保持。
据此,如果作为线状物12的自由端的前端部在线轮251上的线状物12的卷取开始时与在主体254表面上的任何位置接触,线状物12轻易地与主体254的表面缠结在一起,这是因为在表面上设置压敏条带或微细突出部的缘故。因此,即使作为线状物12的自由端的前端不会从预定位置大幅度偏离,在线轮251上的线状物12的卷取可在没有问题的状况下进行。之后,线状物12在层压板卷9和线轮251之间保持张紧状态,在层压板卷9上作为导向件卷取的线状物12与从如上所述的层压板卷9的层压板1的拆卷同步地在线轮251上卷取。
又,线导向件255可作为平坦半环来形成,它具有弧形的剖面,如图82所示,且在这种情况下,此形式的线导向件沿着线轮251的突缘安装,以使在线轮251的主体254表面和线导向件255之间产生一个间隙,且线状物导入侧的一半暴露出来为开启状态。由此结构,线状物12通过排气气流(吸引气流)或空气(吹出气流)的喷出引入主体254下部和半环形线导向件255下部之间。在此状况下,因为排气气流(吸引气流)或空气(吹出气流)的喷出沿着从其底部至上部的路线朝平坦半环的弧形部的最上部流动,在气流上携带线状物12的前端,以到达线导向件255的最上部,且到达其上开口,之后由气流的消失在主体254上由自重下落。因此,线状物12的前端处在沿着线轮251的主体254的周围一半以上被卷取的状态,且线状物12伴随着线轮251在图82中逆时针旋转轻易地在主体254上进行卷取。
特别是当线轮具有手鼓形状的主体时,在线导向件255的上方落下的线状物12的前端部沿着斜度运行到达位于中央的V形沟槽280,确保线状物12的卷取。
然后,如图83至89所示,将说明如下的一个实施例:从线状物沿着层压板卷9的周边表面卷取的状态,在层压板卷9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的多排卷取的线状物的至少一个线状物突出于层压板卷9的外侧一定角度θ,且在此状况下,层压板1从层压板卷9拆卷。
当线状物12被突出于层压板卷9外侧时,如图89所示,首先确定线状物12的拉出方向,以使这个方向位于层压板1开始从层压板卷9拆卷的层压板分开位置P和一个层压板分开相对位置Q之间;在所说的位置Q,从层压板分开位置P经由层压板卷9的中央的线与形成在层压板分开位置P和层压板分开相对位置Q之间的层压板1一侧的拆卷侧的层压板卷9的周边交叉。重要的是要确定拉出方向,以使当从层压板卷9拆卷的层压板1倾向于以伴随的方式在层压板卷9上卷取时、线状物12的拉出方向的作用应该能防止具有层压板卷9的层压板1的伴随现象产生、且有效地使层压板1回到输送表面298。因此,在连接层压板卷9的中央0和层压板分开位置P的线S和连接中央O和线状物12的分开点R的线S’之间形成的角度α小于180度是优选的,或期望小于90度,且线状物12以在此范围的角度从层压板卷9拉出是优选的。利用此角度,通过线状物12有效地防止有伴随层压板卷9趋势的层压板1出现伴随现像,且有效地回到拆卷输送面298。另一方面,当线状物12大致朝沿着层压板卷9的曲率的正上方(在与中点R′相切的方向上)或在从层压板1拆卷侧朝另一侧的正上方倾斜的方向被拉回时,其难以通过线状物12阻挡层压板1的伴随作用。
如图85所示,在朝外突出支撑线状物12的位置接近在其上从层压板卷9拆卷的层压板1的拆卷表面295。例如,支撑部件296在层压板卷输入侧从构成轮支柱65的梁突出出来。线辅助滑轮297在支撑部件296的前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沿着层压板卷9的曲率卷取的线状物12朝外突出,且线状物12由线辅助滑轮297支撑。在此状况下,在层压板卷9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的多排层压板卷9上被卷取的线状物12夹持在拆卷滚轮230和235之间,或借助于经由扭矩限制器252持续旋转的线轮251而保持在适当的张紧状态。
如上所述,当层压板1拆卷且从层压板卷9回收线状物12时,存在这样的情况:层压板1趋向于通过伴随在拆卷旋转中的层压板卷9的表面再次卷取,如图84所示,且层压板1不会拆卷至输送表面298。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5所示,因为从线状物12沿层压板卷9的曲率滞留不动且由线辅助滑轮297支撑的状态突出的线状物12处在以下的状态:在线状物12以角度θ朝外延伸至层压板卷9的周边表面,所以线状物12不仅防止层压板1伴随层压板卷9,而且通过与拆卷的层压板1接触而在其上再次卷取。通过线状物12阻挡伴随的层压板1回到拆卷输送表面298,借此传送至下一步骤。
应注意的是,即使至少一个朝方突出的线状物12有效地工作,当在层压板卷9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附近设置的线状物12分别地向外方突出且由线辅助滑轮297支撑时,通过两侧的作用,可防止有伴随倾向且被拆卷的层压板1出现伴随现象,由于从两侧的线状物12代替单个线状物12,这就增加了线辅助滑轮297的效率。
如果线状物12的线辅助滑轮297的支撑位置靠近如上述的拆卷表面295,可在其初期阶段阻止有伴随层压板卷9倾向的层压板1发生伴随。然而,如果机器等被安装在导向线辅助滑轮297的正确支撑位置的通道中,或支撑位置使工作者难以来到或远离其工作场合,因为他必须经过哪里,则解决这个问题是方式是,线状物12在另一位置朝外突出出来,然后把支撑位置移近层压板1的拆卷表面295。
在图86中,举例说明移动线状物12的支撑位置的装置,线支撑装置299位于在径方向上朝外远离层压板卷9的周边表面的位置。可旋转地安装线辅助滑轮297的突出臂301安装在其两个端附近的支撑轴300上,其中支撑轴300大致平行于层压板卷9的轴延伸。支撑轴300的两端在其一端由臂杆302支撑,且臂杆302的另一端附着至旋转轴303。又,杠杆304的一端安装至一个旋转轴303,且另一端被连接至由轮支柱65支撑的流体汽缸305的活塞杆306。
例如,在作业用的平台(未图示)安装在拆卷位置211的上方的情况下,当利用平台时,工作者在沿着层压板卷9的曲率卷取的层压板卷9的两端附近突出线状物12至图中以双点划线所示的且位于在径方向的外方的突出部307。当在辅助滑轮297上卷取时,线状物12由支撑轴300保持的辅助滑轮297支撑。然后,流体汽缸305的活塞杆306伸长,借此旋转轴303旋转一个角度,以摆动支撑轴300,同时保持支撑轴300径向地向外远离层压板卷9,且移动支撑轴300至图83实线所示的位移位置308,且沿着层压板卷9的周边前进。在位移后,如上述,线状物12从层压板卷9回收,同时层压板1从层压板卷9拆卷。
在此实施例中,当旋转轴303旋转一个角度时,杠杆304摆动,一个可替换的方法如以下所述:小齿轮309安装至旋转轴303,且流体汽缸311的活塞杆312连接至齿条齿轮310,以与小齿轮309互相咬合,如图87所示。根据此方法,齿条齿轮310随着活塞杆312的伸、缩而移动,借此小齿轮309在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旋转,其结果是,支撑轴300可在突出位置307和位移位置308之间移动。
又,类似地如图88所示,可选择另一种情况:小齿轮309安装至旋转轴303,且马达314的驱动轴连接至小齿轮313,以与小齿轮309互相咬合。也根据此方法,与小齿轮313互相咬合的小齿轮309随着在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马达314的旋转而在一方向或另一方向旋转,借此支撑轴300可在突出位置307和位移位置308之间移动。

Claims (8)

1.一种层压板的卷板设备,至少包括:
卷盘,在层压板卷取位置被可旋转地支撑;
卷取导向件,以相对于该卷盘周边的方式沿着该卷盘的轴向在任意间隔设置多排;
旋转传送装置,施加旋转至该卷取导向件,以在该卷盘上卷取层压板;
跟踪装置,使该卷取导向件沿着该卷盘的周边表面的一部分运转,与其曲率相符;
输送器,在该卷盘的下方,输送层压板进入该卷盘和该卷取导向件之间;以及
张紧装置,施加张力至该卷取导向件,以在输送中在该卷盘上卷取层压板;
其特征在于,该卷取导向件包括进行绕圈运动的循环带;该旋转传送装置经由该卷取导向件而使卷盘跟随卷取导向件旋转;该卷取导向件以与该输送器的绕圈速度大致相同的速度被驱动,伴随着该卷取导向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板的卷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输送器,设置有脉冲产生器;检测器,检测在该连接输送器上输送的乾燥后的层压板;距离设定器,设定从该检测器至位于该检测器下游的卷取导向件的距离;驱动控制器,控制该卷取导向件的驱动,该卷盘通过保持与该卷取导向件的上表面接触,跟随该卷取导向件旋转;其中,当检测在该连接输送器上输送的层压板时,该卷取导向件的驱动响应于来自于该驱动控制器的指令而停止,且当计数对应于设定距离的脉冲的预定数目时,该卷取导向件被驱动,以在该卷盘上卷取层压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压板的卷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线供给机构,供给在该卷盘的轴向设置的该卷盘上卷取层压板中作为导向件的卷取的线状物。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压板的卷板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循环带至少在基端部、中间部和远端部的三个位置的上方延伸,其中,该卷取导向件被连接至该输送器的远端,且当该卷取导向件装置通过该跟踪装置朝该卷盘摆动时,该卷取导向件被压至该卷盘的周边表面的一部分以符合该部分的曲率。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压板的卷板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循环带的基端部位于层压板卷取位置的下方,且其远端为自由端;该卷取导向件连接至该输送端的远端;以及,当该卷取导向件的远端以该基端作为支点通过该跟踪装置朝该卷盘摆动时,该卷取导向件压至该卷盘的周边表面的一部分上以符合该部分的曲率。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压板的卷板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张紧装置为旋转滑轮,设置该张紧装置的目的是当以符合该卷盘的周边表面的一部分的曲率压住该卷取导向件时,在压力下推或拉构成该卷取导向件的循环带,且确保该卷取导向件的旋转力,其中,当在该卷盘上卷取层压板而产生的层压板卷的直径增加时,该张紧装置使该卷盘上的该卷取导向件的加压位置位移,且在恒定张力下维持该卷取导向件在张紧状态。
7.如权利要求第1或2所述的层压板的卷板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张紧装置为旋转滑轮,旋转滑轮分别设置以便当压住该卷取导向件以符合该卷盘的周边表面的一部分的曲率时,在压力下个别地推或拉构成该卷取导向件的多排循环带,且确保该卷取导向件的旋转力,其中,当在该卷盘上卷取层压板而产生的层压板卷的直径增加时,该张紧装置可分别地使该卷盘上的循环带的加压位置位移,且在恒定张力下维持该卷取导向件在张紧状态。
8.一种胶合板的生产方法,其中的层压板是借助于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层压板卷盘设备卷盘的,其中包括将层压板卷取到层压板卷上和从层压板卷拆卷层压板的各种步骤。
CNB2005100897520A 1999-02-25 2000-01-07 层压板卷盘设备和用于胶合板的生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27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48675 1999-02-25
JP04867599A JP3810230B2 (ja) 1999-02-25 1999-02-25 ベニヤ単板巻玉の巻戻し装置
JP1148677 1999-02-25
JP11146885 1999-05-26
JP11146884 1999-05-26
JP11206401 1999-07-21
JP11206400 1999-07-21
JP11308146 1999-10-29
JP11361545 1999-12-20
JP11361544 1999-12-20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02185A Division CN1269622C (zh) 1999-02-25 2000-01-07 卷盘、层压板的卷板设备、和用于胶合板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6088A CN1746088A (zh) 2006-03-15
CN100522769C true CN100522769C (zh) 2009-08-05

Family

ID=12809908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975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2768C (zh) 1999-02-25 2000-01-07 层压板卷拆卷装置和用于胶合板的生产方法
CNB20051008975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2771C (zh) 1999-02-25 2000-01-07 层压板卷的条带供给装置
CN 200510089751 Pending CN1757587A (zh) 1999-02-25 2000-01-07 卷盘和层压板卷盘设备
CNB20051008975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2769C (zh) 1999-02-25 2000-01-07 层压板卷盘设备和用于胶合板的生产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975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2768C (zh) 1999-02-25 2000-01-07 层压板卷拆卷装置和用于胶合板的生产方法
CNB20051008975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2771C (zh) 1999-02-25 2000-01-07 层压板卷的条带供给装置
CN 200510089751 Pending CN1757587A (zh) 1999-02-25 2000-01-07 卷盘和层压板卷盘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810230B2 (zh)
CN (4) CN10052276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35648A1 (de) * 2006-07-31 2008-02-07 Kaindl Flooring Gmbh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oder/und Bearbeiten von Paneelen
DE102006035647A1 (de) * 2006-07-31 2008-02-07 Kaindl Flooring Gmbh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oder/und Bearbeiten von Paneelen
CN102412164B (zh) * 2011-09-08 2013-07-10 友达光电(上海)有限公司 基板压合设备及其轮盘稳定装置
CN108249191A (zh) * 2017-03-01 2018-07-06 常州百利菲特防水设备有限公司 防水设备开卷机
CN107323781B (zh) * 2017-08-04 2023-07-25 杨洋 用于细径长圆柱体工件贴标的标签输送方法及其装置
CN107498657A (zh) * 2017-08-08 2017-12-22 白光瑞 一种板材的生产工艺及无机胶的改性
CN108127731B (zh) * 2017-12-22 2021-04-09 浏阳市光头强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木材加工设备
CN108975058A (zh) * 2018-05-31 2018-12-11 苏州双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装置
CN110181619B (zh) * 2019-06-18 2024-04-02 廖述新 胶合板自动排板组坯生产线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7220A (en) * 1974-11-18 1976-05-18 Pitney-Bowes, Inc. Sheet material receiving and stor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0261A (en) * 1975-09-29 1976-07-20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Handling tire making materials
DE2544135C2 (de) * 1975-10-02 1982-11-25 Windmöller & Hölscher, 4540 Lengerich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Schuppenbandrollen aus geschuppt übereinander abgelegten flachen Werkstücken
IT1167741B (it) * 1980-04-15 1987-05-13 Molins Ltd Dispositivo cambia-bobine per giuntare bobine succesive di un materiale in nastro per l'industria delle sigarette
US4632326A (en) * 1985-09-03 1986-12-30 Emerson Electric Co. Coil handl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7220A (en) * 1974-11-18 1976-05-18 Pitney-Bowes, Inc. Sheet material receiving and stor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0238006A (ja) 2000-09-05
JP3810230B2 (ja) 2006-08-16
CN100522771C (zh) 2009-08-05
CN1754802A (zh) 2006-04-05
CN1757587A (zh) 2006-04-12
CN100522768C (zh) 2009-08-05
CN1746088A (zh) 2006-03-15
CN1746089A (zh) 2006-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0050206A1 (fr) Bobine d'enroulement, enrouleuse de placage, dispositif de fourniture de bande a un rouleau de placage, dispositif de deroulement de rouleau de placag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contreplaque
CN100522769C (zh) 层压板卷盘设备和用于胶合板的生产方法
JPH0448701B2 (zh)
JPH034465B2 (zh)
CN101508390B (zh) 展开设备和用于展开幅状材料原卷的方法
JP4321820B2 (ja) 筒体、特にログの製造のためのボール紙筒体のための緩衝収容ユニット
JPH078693B2 (ja) 印刷物等の製品供給装置及び供給方法
JP3538241B2 (ja) 列型に配列された多数の巻成部を有する綾巻パッケージ生産用の繊維機械
US4953843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loading a singling installation for printed products
JP2693244B2 (ja) リボン支持体搬送ベルトを備えた自動巻取機
JPH0339943B2 (zh)
US5683046A (en) System for positioning spools at a coning unit of an automatic coning machine
US7134625B2 (en) Automatic reel changer comprising a reel stand and a method for disposing of residual reel casings
US20050056719A1 (en) Splicing vehicle
JPH069135A (ja) 繰出し形式印刷物の緩衝保持方法とその装置
US5234306A (en) Panel storage feeder
RU2751661C2 (ru)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для удаления бумаги с разматываемых рулонов, используемых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логов из бумаж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JP2000103557A (ja) 少なくとも一部製品を主製品に挟み込むことによって印刷物を製造する方法と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装置
US5722216A (en) Process for storing sheet-like products
JP3682628B2 (ja) 処理セクションに印刷物を供給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958397B2 (ja) 織機の布巻きロール交換装置
KR100650130B1 (ko) 권취릴과 그것을 가지는 베니어시트의 권취장치와 합판의 제조방법
JPH10310309A (ja) 印刷製品を処理機械に供給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JPS5915525A (ja) 篠巻搬送マガジンの間欠送り装置
US5012988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printed products, periodicals and the lik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680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8680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