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8225C - 便携式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8225C
CN100518225C CNB031553559A CN03155355A CN100518225C CN 100518225 C CN100518225 C CN 100518225C CN B031553559 A CNB031553559 A CN B031553559A CN 03155355 A CN03155355 A CN 03155355A CN 100518225 C CN100518225 C CN 10051822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sound
chinese character
terminal device
absent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553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1021A (zh
Inventor
太田滋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91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1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82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822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image or video messa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4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playing music 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alculators And Similar Device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可进行文字输入,能用合成的声音确认输入候补文字。该终端装置具备有声音合成装置,在显示输入候补文字时,将该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进行声音合成并输出;在该便携式终端装置为便携式电话机的情况下,声音合成装置把用于声音合成的声源共用作该便携式电话机所具备的用于来电呼叫音生成的声源。

Description

便携式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声音合成功能、可进行文字输入的便携式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便携式电话机或PHS(注册商标)终端等便携式终端装置,除了基本的电话功能之外,还可具有电子邮件的制作及其收发的功能,以及利用于其他各种应用。例如,也有日程表制作功能或互联网连接功能等,在利用这些功能时,也要输入预定内容或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Locator)等文字。当然像PDA(便携信息终端)这样的便携式终端装置中一般也可进行文字输入。
在利用这样的文字输入功能的情况下,例如在制作电子邮件或其他文件时,需要伴随文字输入,特别是在便携式电话机等中,一般使用如图10所示那种按键,因为作为输入装置的按键(按钮)的数量的限制,各文字与各键不能一一对应,而需要将相同的键按下规定次数等繁琐的输入操作。例如在输入“おはよう”时,为了选择输入的文字,而在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电话机中,需要进行多次触按键操作,即“あ”键按5次、“は”键按1次、“や”键按3次、“あ”键按3次。另一方面,触按键操作是否成功,是通过对应于该操作,以键为单位发出发音频率不同的确认声,或者使键自身发光,由此而能够确认。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按键和要输入的文字不一一对应的便携式电话机等便携式终端装置中,仅凭以键为单位的确认声,并不能确认在该时刻正在选择的文字(输入候补文字),为了正确进行文字输入,需要以目视确认对应于键操作所显示的输入候补文字,确定并输入希望的输入文字。另一方面,不通过目视,在依赖于键操作时的记忆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需要繁琐的输入操作,而且会在误输入的状态下仍连续输入,其结果是不得不重新输入。另外,在用户是视力障碍者时,文字输入明显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可进行文字输入,并可用合成的声音确认输入候补文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可进行文字输入,由以下装置构成:进行文字输入用的规定的操作的操作装置、对应于该操作显示输入候补文字的显示装置、接受该操作装置确定输入文字的操作而将显示在该显示装置上的输入候补文字作为输入文字进行输入的输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有声音合成装置,在该输入候补文字显示在该显示装置上时,该声音合成装置对该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进行声音合成并输出。
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终端装置是具备有用于生成来电呼叫音的声源的便携式电话机,所述声音合成装置把用于声音合成的声源共用作所述便携式电话机所具备的用于来电呼叫音生成的声源。
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合成装置用于声音合成的声源是FM声源或者波形表(WT)声源。
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由可手动操作的多个按钮构成,各按钮被分配可输入的多个文字。
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可指示该输入候补文字的输入确定;所述显示装置显示被指示该输入确定的文字。
按照本发明的将文字输入至便携式终端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如下步骤:进行文字输入用的操作的操作步骤;显示对应于该操作的输入候补文字的显示步骤;在显示该输入候补文字时将该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进行声音合成并输出的声音合成步骤;接受该操作步骤的确定输入文字的操作而将该被显示且被发音的输入候补文字作为输入文字进行输入的输入步骤。
按照本发明的由便携式终端装置执行的用来输入文字的程序,该便携式终端装置具备有进行用于将文字输入至便携式终端装置的操作的操作件,其特征在于进行如下步骤:显示由该操作指定的输入候补文字的显示步骤;在显示该输入候补文字时对该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进行声音合成并输出的声音合成步骤;接受该操作件的确定输入文字的操作而将该被显示且被发音的输入候补文字作为输入文字进行输入的输入步骤。
用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在显示对应于文字输入用的规定的操作的输入候补文字时,声音合成装置将该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进行声音合成并输出。由此,使用该便携式终端装置例如便携式电话机的使用者,通过听取声音合成的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而能够确认该输入候补文字,所以不需要象从前那样目视确认输入候补文字的显示,提高了便利性。另外,即使使用者是视力障碍者,也可容易地进行文字输入。在便携式电话机的情况下,声音合成装置把用于声音合成的声源共用作所述便携式电话机所具备的用于生成来电呼叫音的声源,因为有声音合成装置,所以不需要增设新的装置,可以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具有:操作装置,其具有通过手动可操作的、用于文字输入的多个按钮,各按钮被分配了可输入的多个文字;显示装置,其对应于所述多个按钮中规定的按钮的操作而显示输入候补文字;输入控制装置,其接受该操作装置确定输入文字的操作来将显示在该显示装置上的输入候补文字作为输入文字进行输入;通话装置,其具有将话音接收信号解码、并且将应发送的声音信号编码的声音CODEC;声源装置,其再现乐曲数据而生成来电呼叫音;扬声器,其输出由所述声源装置生成的来电呼叫音,其特征在于,在该输入候补文字显示在该显示装置上时,所述声源装置对该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进行声音合成,所述扬声器输出由所述声源装置合成的声音。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的文字输入方法,将文字输入至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行如下步骤:利用该便携式终端装置所具有的、通过手动可操作的、用于文字输入的多个按钮进行文字输入用的操作的操作步骤,而各按钮被分配了可输入的多个文字;对应于所述多个按钮中规定的按钮的操作而显示输入候补文字的显示步骤;在显示该输入候补文字时,该便携式终端装置所具有的再现乐曲数据而生成来电呼叫音的声源装置对该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进行声音合成,而该便携式终端装置所具有的输出由所述声源装置生成的来电呼叫音的扬声器输出由所述声源装置合成的声音的声音合成步骤;接受该操作步骤确定输入文字的操作,来将该被显示且被发音的输入候补文字作为输入文字进行输入的输入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声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该实施例的包含于FM声源中的运算部的结构框图;
图4(a)、图4(b)是FM声源中运算部的组合例的示意图;
图5是通过CSM声音合成而执行来电呼叫乐音的合成的FM声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来电待接收模式时的动作流程图;
图7是文字输入模式时的动作流程图;
图8是假名输入时的输入候补文字的显示例及其发音例的示意图;
图9是英文字符输入时的输入候补文字的显示例及其发音例的示意图;
图10是一般便携式电话机的键(按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机的外观形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以下的说明中,同一构成要件赋予相同的标号。
图1示出了本发明便携式终端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机的结构。图1中,标号1a是CPU(中央处理装置),通过执行下述各种控制程序来控制便携式电话机1的各部分的动作。标号1b是ROM,该ROM1b存储有:CPU1a执行的对信息发送·来电等进行控制的各种电话功能程序、或控制电子邮件的制作或其收发的邮件收发功能程序、辅助乐曲再现处理的程序、辅助声音合成处理的程序等、或被预先登录的乐曲数据及伴奏数据、或声音合成所必需的参数或相关信息等数据。特别是存储有由便携式终端装置执行的程序,该便携式终端装置具备有进行将文字输入到便携式终端装置的操作的操作件。该程序设计为执行如下步骤:显示由该操作所指定的输入候补文字的显示步骤;在显示该输入候补文字时对该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进行声音合成并输出的声音合成步骤;接受该操作件确定的输入文字的操作而将该被显示且被发声的输入候补文字作为输入文字进行输入的输入步骤。
标号1c是RAM,设置有CPU1a的工作区、被下载的乐曲数据或伴奏数据的存储区、及存储收到的电子邮件的数据的邮件数据存储区等。标号1d是通信装置,对天线11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同时,对发送的信号进行调制并提供给天线11。标号1e是输入装置,具备有由包含设置在便携式电话机1的主体上的“0”~“9”的拨号按钮的各种按钮(键;后面所述的图11中的1e)构成的手动操作装置,并检测来自这些手动操作装置的输入。该操作装置用于进行文字输入用的规定的操作,由可手动操作的多个按钮构成,各按钮上预先分配了可输入的多个字符。
标号1f是通话装置,通信装置1d所解调的话音接收信号由该通话装置1f所具有的声音CODEC解码后,由在该装置所具备的D/A变换器(都未图示)进行D/A变换,从受话口(耳机)1g输出来。另一方面,从送话口(话筒)1h输入的声音信号由设置在该装置中的A/D变换器进行数字化,同样由设置在该装置中的声音CODEC(都未图示)压缩编码后,由通信装置1d向基站发送。作为该通话装置1f的编码/解码方式,可以使用CELP(码激LPC)方式或ADPCM(自适应差分PCM编码)方式等声音数据的高效率压缩编码/解码方式。
标号1i是声源装置,再现所选择的乐曲数据而作为来电呼叫音或者占线音从背面扬声器1j输出。在制作电子邮件时等而进行文字输入时,受CPU1a的控制,对该输入候补文字进行声音合成,合成后的声音从背面扬声器1j输出,后述有关该声音合成的细节。标号1k是显示装置,由LCD等构成,显示电话功能或电子邮件收发功能的菜单,或进行对应于拨号按钮等的各种按钮操作的显示。文字输入时,显示输入候补文字或被确定的输入文字。另外,各功能模块通过总线10收授数据或命令。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机的外观形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便携式电话机基本上是由进行有关主叫及来电呼叫的操作的操作部、对应于该操作可进行通话的通话部、至少可显示有关于操作的信息的显示部一体组装成的紧凑结构。具体而言,如图所示,便携式电话机1具有无线收发信号用的天线11、受话器(扬声器)1g及送话器1h,同时还具有包含拨号键等操作键的输入装置1e和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器)1k。该便携式电话机1可将个人名字和电话号码等电话号码簿信息显示在显示器1k上。也可以将收到的电子邮件显示在显示器1k上,而且可以按本发明的方式输入文字。
在此,详细说明声源装置1i。本实施例中,原样利用用来生成来电呼叫音等的现有的声源装置,实现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的声音合成。图2示出了声源装置1i的概略结构。
在图2中,标号21的输入输出I/F(接口)是这样的接口电路,即通过总线10从CPU1a接受再现来电乐音等音乐的乐曲序列数据或命令,同时,将下述FIFO22的状态通知输出至CPU1a。FIFO22是包含FIFO存储器的电路,暂时保存所给予的乐曲序列数据(①),并按顺序送到标号23所示的定序器(②)。另外,FIFO22将存储器的空置状况通知CPU1a(⑤),接受存储器变空之前接续的乐曲序列数据的传送。
定序器23从CPU1a接受发音开始/发音结束等命令(⑥),在开始发音的情况下,判读从FIFO22接受的乐曲序列数据,同时测记时间,把各种参数或控制信号传送至FM声源24(在后面详述)或WT声源25(③④),并将其驱动。众所周知,WT声源25通过粗略地或者反复地读取波形存储器26中的波形数据而忠实地再现原来的乐器声或语音,该波形存储器26是对各种乐器声或语音等进行数字录音并进行预先存储。
加法器27把FM声源24和WT(波形表)声源25的输出相加,数/模变换器(未图示)将其输出变换成模拟数据,供应给背面扬声器1j(图1)。通常,在声源装置1i,各声源经FIFO22及定序器23而被驱动,但要求是实时性(即时应答性)的效果音的种类,CPU1a不通过FIFO22及定序器23而直接驱动FM声源或者WT声源。本实施例的声音合成同样也是CPU1a直接驱动各声源。另外,波形存储器26由ROM构成。
接下来,说明FM声源24。FM声源一般是将多个如图3所示的运算部和加法器进行组合而构成。如图3所示,一个运算部30由SIN波形表31、相位发生器(PG)32、加法器33、包络发生器(EG)34和乘法器35构成。SIN波形表31存储有SIN波形(正弦波波形)的各相位点的波形振幅值;相位发生器(PG)32从定序器23或者CPU1a接受频率参数,基于该频率参数生成并输出相位地址信号,该相位地址信号用于控制从SIN波形表31输出的SIN波形数据的频率及相位;加法器33将输入信号和上述相位地址信号相加并供给SIN波形表31;包络发生器(EG)34从定序器23或者CPU1a接受振幅参数,生成并输出包络信号(振幅系数),该包络信号用于控制从该运算部30输出的波形的振幅;乘法器35将SIN波形表31的输出和包络发生器(EG)34的输出相乘。
在如此构成的运算部30中,根据包含有经加法器33供给的相位地址信号的信号依次读取存储在SIN波形表31中的SIN波形的振幅值。因此,在该运算部30,通过使读取存储在SIN波形表31中的波形振幅值的速度发生变化,即通过适当控制供给至SIN波形表31的相位地址信号,就可以改变音调。例如,若使读取速度减慢,可以生成低音,若加快读取的速度,则能够生成高音。另外,相位发生器(PG)32若收到复位信号,则将输出的相位地址信号复位(从SIN波形表31读取的地址返回到初始值)。
如图4(a)所示,FM声源24是将这样的运算部30进行多级联接,或者如图4(b)所示,进一步使用加法器,将运算部30的输出相加,而将多个运算部30和加法器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从而能够生成无限多种声音。本实施例中,利用日本公告专利特公昭58-53351号公报等所公开的所谓CSM声音合成技术,使用该便携式电话机1所具备的FM声源来实现该便携式电话机的声音合成。
在此,说明上述CSM声音合成的原理。一般声音可以看作是在短时间内基本上稳定不变的,由此,CSM声音合成是将短时间内的声音的频谱视为一定而进行声音合成。具体而言,将数毫秒或者数十毫秒的短时间内的声音视为稳定不变,声音是以多个正弦波之和来体现的。根据离散时间表现,声音的时序{Xt}表示为:
Xt=A1sinω1t+…+Ansinωnt……(1)
其中,t是表示离散的时刻的整数,n是正弦波分量数(通常为4~6个左右),ωi是第i正弦波分量的角频率(0≤ωi≤π),Ai是正弦波分量的振幅。
该CSM声音合成是将参数{ω1…ωn、A1…An}赋予由上述(1)式所表示的模型,从(1)式求得针对各时刻t的合成声音的时序{Xt}。这时,对于有声音(元音或浊辅音等),因为有声音具有周期性,所以在每一个周期(音调周期)将(1)式中的时刻t复位为零而将相位初始化;另一方面,对于无声音,因为没有周期,所以赋予随机的周期,即以随机的周期将时刻t复位而随机地将相位初始化。如此合成的声音信号的时序就与人的声音相近。
接着,来说明该CSM声音合成技术应用于FM声源(参照图5)。由(1)式所表示的各正弦波分量可以使用所述运算部30来生成。即,从对应于各正弦波分量的SIN波形表31使正弦波按时序输出(这时,各运算部30的输入信号为零,相位发生器(PG)提供用于从SIN波形表31读取正弦波的波形数据的相位地址信号(地址)),下一级乘法器35保持包络发生器(EG)34所提供的振幅就可以从各运算部30得到(1)式的各正弦波分量的信号的输出。而这些输出由加法器50相加,由此可以得到合成声音信号的时序{Xt}。对于有声音,CSM声音合成在每个周期将时刻t复位为零,使相位初始化,同时,对于无声音,以随机的周期将时刻t复位为零,使相位初始化,而该相位的初始化是这样进行的:以各种各样的周期将复位信号提供给相位发生器(PG)32,而使相位初始化。
如上所述,使用FM声源24的CSM声音合成,通过合成多个由提供给相位发生器(PG)32的频率参数或者复位信号以及提供给包络发生器(EG)34的振幅参数这三个要素合成的元音主频成分音,就能够确定音素并进行声音合成。例如,在对“さくら”进行声音合成时,通过每数毫秒至数十毫秒设定多组上述三个要素,而合成/S/→/A/→/K/→/U/→/R/→/A/六音素进行发音。另外,小“つ”、“や”等或英文的小写字符等也可以使音程上扬而进行区别,针对其他记号也可以预先确定容易明白的方法进行发音。
预先对每个音素定义提供给各运算部30的上述三要素,并登录在ROM1b中。另外,有关构成各文字的音素的信息,例如“さ”,该字符由/S/、/A/构成等的信息同样也登录在ROM1b中。便携式电话机1在进行文字输入时(后述的文字输入模式时),和现有技术相同,显示对应于键操作的输入候补文字。接着在进一步显示该输入候补文字时,参照有关登录在ROM1b中的构成该输入候补文字的音素的信息,进一步参照对应于由所得到的信息构成该输入候补文字的音素的上述三要素的参数,在每数毫秒至数十毫秒中,就会将频率参数和复位信号提供给相位发生器(PG)32,同时,将振幅参数提供给包络发生器(EG)34,对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进行声音合成并输出去。
本实施例中,使用FM声源执行CSM声音合成,当然,也可以使用WT声源25进行声音合成。例如,声音合成“さくら”时,对“さ”、“く”、“ら”进行数字录音并存储在存储器中,只要将它们再现即可。但是,相比之下使用FM声源24进行CSM声音合成所必须的参数(数据)更少,所以更有利。
接着,参照图6所示的动作流程图说明如此构成的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装置1的来电待接收模式时的动作。在该来电待接收模式下,声源装置1i具有再现来电乐音的功能。
首先,CPU1a判断是否有来电呼叫(步骤S61),反复进行这种判断直到有来电呼叫为止(判定为“是”为止)。在此,设为有来电呼叫。这样,在步骤S61的判断判定为“是”,移至步骤S62。在步骤S62,CPU1a将作为来电乐音而被预先选择、设定的乐曲的乐曲时序数据传送到声源装置1i。在声源装置1i,基于收到的乐曲时序数据,合成来电呼叫乐音并持续地再现该来电呼叫乐音。
接着,判断通话键是在“接通”的状态还是在“关闭”的状态(步骤S63)。在该步骤S63,在判定通话键为“关闭”的情况下(判定为“否”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是否是线路断开了(步骤S64)。在该步骤S64的判断中,若判定是线路断开了的情况下(判定为“是”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61,若判定不是线路断开了的情况下(判定为“否”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63。
另一方面,在步骤S63,在判定通话键为“接通”的情况下(判定为“是”的情况下),COU1a给于声源装置1i使来电乐音的再现结束的命令(步骤S65)。在该阶段,声源装置1i使正在再现的来电乐音的再现结束。而进行通常的通话时的处理(步骤S66)。在接着的步骤S67,判断通话结束键是“接通”的状态还是“关闭”的状态,反复进行这种判断直到通话结束键为“接通”的状态为止(判定为“是”为止)。而在该判断下,判定通话结束键为“接通”的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是”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68。在步骤S68,进行通话结束时的处理(线路断开),返回到步骤S61。以上,说明了从来电待接收模式的从来电呼叫起到线路断开为止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7所示的工作流程图说明如此构成的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装置1的文字输入时(文字输入模式)的动作。在此,使用者的规定的操作使该便携式终端装置1成为文字输入模式。在下面以及图7中,“NKN”(新键号码)及“OKN”(旧键号码)是变量,设“→”表示光标移送键。在OKN,设定数值键的代码以外的代码作为初始值。在例如制作电子邮件或日程表或其他文件时成为文字输入模式,或者网络连接时的URL的输入时等需要文字输入的情况下而成为该模式。
首先,在步骤S71,判断是否触按过键(键是否为“接通”)。反复进行该判断直到使用者触按了键为止。在此,输入装置1e检测使用者触按键,在检测到触按键的情况下,将表示被触按过的键的键号码通知给CPU1a。从输入装置1e接到键号码的通知之前,CPU1a一直判定为没有触按过键。在此设检测到了触按键(步骤S71判定为“是”),这时,CPU1a从输入装置1e接受键号码的通知,将所收到的键号码设定为变量NKN(步骤S72)。
接着,判断设定为变量NKN的代码(在此为键号码)是否是数值键的代码(步骤S73)。在此,若判定设定为变量NKN的代码不是数值键的代码,则移至步骤S74。在步骤S74,进一步判断设定为变量NKN的代码是否是光标移送键(“→”)的代码。在该步骤S74的判断下,若判定设定为变量NKN的代码不是光标移送键的代码(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执行另外确定的对应于其他键的处理(步骤S75)。而移至步骤S76。
在步骤S76将变量NKN的代码设定为变量OKN,返回到步骤S71。另外,在使用者的键操作是规定的模式变更操作的情况下,即设定为变量NKN的代码是对应于该模式变更操作的键的代码的情况下,在步骤S75,跳过图7的文字输入模式的流程而结束文字输入模式。
另一方面,在步骤S74的判断,若判定设定为变量NKN的代码为光标移送键的代码时(判定为“是”的情况下),移至下面的步骤S77。而在步骤S77,进一步判断设定为变量OKN的代码是否为数值键的代码。在步骤S77的判断,若判定设定为变量OKN的代码不是数值键的代码的情况下(判定为“否”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79,在该步骤S79进行使光标移动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77的判断,若判定设定为变量OKN的代码是数值键的代码的情况下(判定为“是”的情况下),这时已经输入并正在显示的显示候补文字(显示文字)确定为输入文字(步骤S78)。接着移至步骤S79,在该步骤S79进行使光标移动的处理。步骤S79的处理结束后移至步骤S76,将变量NKN的代码设定为变量OKN,返回到步骤S71。
在步骤S73的判断,若判定设定为变量NKN的代码是数值键的代码的情况下(判定为“是”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设定为变量NKN的代码和设定为变量OKN的代码是否一致(步骤S80)。在此,若判定设定为变量NKN的代码和设定为变量OKN的代码不一致时(判定为“否”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81。在步骤S81,进一步判断设定为变量OKN的代码是否是数值键的代码。
在步骤S81的判断,若判定设定为变量OKN的代码不是数值键的代码时(判定为“否”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82将对应于设定为变量NKN的代码的输入候补文字(第1候补)显示在显示装置1k上,移至步骤S86。另一方面,在步骤S81的判断,若判定设定为变量OKN的代码是数值键的代码时(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83,将与当前作为输入候补文字而显示的设定为变量OKN的代码对应的文字确定为输入文字,并以规定的状态显示在显示装置1k上。而在步骤S84,进一步将显示在显示装置1k上的光标(在此,该光标显示在输入候补文字所显示的位置)显示在下一个文字显示位置,使与设定为变量NKN的代码对应的输入候补文字显示在显示装置1k的对应位置(光标位置)上,移至步骤S86。
另一方面,在步骤S80的判断,若判定设定为变量NKN的代码与设定为变量OKN的代码一致时(判定为“是”的情况下),这时因为是同一个键再次被触按,所以当前正在显示的输入候补文字变更为下一位的输入候补文字(步骤S85)。具体而言,例如,当前正在显示的输入候补文字为“あ”的情况下,将该输入候补文字变更为“い”而再次显示。接着,移至步骤S86。
在以上的步骤S82、S84、S85的各阶段显示了输入候补文字,但在显示该输入候补文字的同时,在步骤S86,将对应于该输入候补文字的频率参数及振幅参数和复位信号以规定的定时传送到声源装置1i内的FM声源24,对该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进行声音合成并输出。之后,在步骤S76将设定为变量NKN的代码设定为变量OKN,返回到步骤S71,然后,在文字输入模式的状态下反复进行以上的处理。以上说明了文字输入模式的动作。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来电待接收模式时的来电乐音的再现以及文字输入模式时的由输入候补文字的声音合成进行的再现可以使用同一个声源装置1I来进行。另外,上述说明的各动作流程仅是一例,当然并不限定于上述处理的流程。
在此,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输入候补文字的显示例及其发音如图8、9所示进行了说明。图8是假名输入时的一例,输入候补文字显示在标号81所示的输入候补文字的输入栏(假名汉字变换前的输入栏)中。在图8的(a)中,显示了输入前的状态。最终被确定的文字显示在标号82所示的位置。
在此,使用者若按压“1”键,则在输入栏的光标(图8所示的下划线)位置上显示假名“あ”,同时声音合成并输出其发音/A/(图8的(b))。若使用者再次按压“1”键,则在输入栏的相同显示位置上显示下一位假名“い”,与此同时声音合成并输出其发音/I/(图8的(c))。接着,当使用者按压“6”键时,先前输入的输入候补文字“い”被确定为平假名的输入文字,光标移动一个文字位置。而在该位置上显示下一个的作为输入候补文字的“は”,声音合成并输出其发音/H/→/A/(图8的(d))。接着,使用者按压“*”键,在输入栏的相同光标位置上显示“ば”作为输入候补文字,声音合成并输出其发音/B/→/A/(图8的(e))。另外,按压“*”键情况下的处理是在图7所示的动作流程中,通过步骤S75的其他的键处理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行声音合成,在步骤S75的处理之后,不是移至步骤S76而是移至步骤S86。
接着,说明英字符输入时的一例(参照图9)。在该例中,输入候补文字被显示在标号91所示的光标位置上。图9的(a)示出了输入前的状态。首先,当使用者按压“2”键时,在光标位置上显示字符“A”,同时,声音合成并输出其发音/E/→/I/(发音标记为[ei])。若使用者再次按压“2”键时,在相同光标位置上显示英文字母“B”,声音合成并输出其发音/B/→/I/→/I/(发音标记为[bi:])。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然,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还包含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的构成。例如,并不限定于上述这样的假名输入或英文字符输入,北京语、上海语、广东语、台湾语等汉语、以及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其他国家的语言同样也可以实施。另外,上述实施例中,是对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进行声音合成,但在利用电话功能输入电话号码时,键入的输入文字(这种情况下是号码)不是输入候补文字而是输入文字其自身,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该输入文字和输入候补文字一样,对其发音进行声音合成。
如以上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在显示与文字输入用的规定的操作对应的输入候补文字时,声音合成装置对该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进行声音合成并输出。由此,使用该便携式终端装置例如便携式电话机的使用者通过听取声音合成的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就可以确定该输入候补文字,所以不需要象现有技术那样目视输入候补文字的显示来确认,提高了便利性。另外,即使使用者是视力障碍者,也可容易的进行文字输入。另外,在便携式电话机的情况下,声音合成装置把用于声音合成的声源共用作该便携式电话机所具备的用于来电呼叫音生成的声源,所以不需要为声音合成装置再增设新的装置,可以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Claims (4)

1.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具有:
操作装置,其具有通过手动可操作的、用于文字输入的多个按钮,各按钮被分配了可输入的多个文字;
显示装置,其对应于所述多个按钮中规定的按钮的操作而显示输入候补文字;
输入控制装置,其接受该操作装置确定输入文字的操作来将显示在该显示装置上的输入候补文字作为输入文字进行输入;
通话装置,其具有将话音接收信号解码、并且将应发送的声音信号编码的声音CODEC;
声源装置,其再现乐曲数据而生成来电呼叫音;
扬声器,其输出由所述声源装置生成的来电呼叫音,其特征在于,
在该输入候补文字显示在该显示装置上时,所述声源装置对该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进行声音合成,所述扬声器输出由所述声源装置合成的声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源装置是调频声源或者波形表声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可指示该输入候补文字的输入确定,所述显示装置显示被指示该输入确定的文字。
4.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的文字输入方法,将文字输入至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行如下步骤:
利用该便携式终端装置所具有的、通过手动可操作的、用于文字输入的多个按钮进行文字输入用的操作的操作步骤,而各按钮被分配了可输入的多个文字;
对应于所述多个按钮中规定的按钮的操作而显示输入候补文字的显示步骤;
在显示该输入候补文字时,该便携式终端装置所具有的再现乐曲数据而生成来电呼叫音的声源装置对该输入候补文字的发音进行声音合成,而该便携式终端装置所具有的输出由所述声源装置生成的来电呼叫音的扬声器输出由所述声源装置合成的声音的声音合成步骤;
接受该操作步骤确定输入文字的操作,来将该被显示且被发音的输入候补文字作为输入文字进行输入的输入步骤。
CNB031553559A 2002-08-30 2003-08-27 便携式终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822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55634 2002-08-30
JP2002255634A JP3945351B2 (ja) 2002-08-30 2002-08-30 携帯端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1021A CN1491021A (zh) 2004-04-21
CN100518225C true CN100518225C (zh) 2009-07-22

Family

ID=32061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535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8225C (zh) 2002-08-30 2003-08-27 便携式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945351B2 (zh)
KR (1) KR100571079B1 (zh)
CN (1) CN100518225C (zh)
TW (1) TWI2639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6091B (zh) * 2015-03-25 2018-02-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计算机设备中输出音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55880A (ko) * 2000-12-29 2002-07-10 윤종용 이동단말에서의 영숫자 입력방법
KR100553066B1 (ko) * 2001-02-13 2006-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키패드 입력에 따른 음성출력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63928B (en) 2006-10-11
CN1491021A (zh) 2004-04-21
TW200405194A (en) 2004-04-01
JP2004094650A (ja) 2004-03-25
KR100571079B1 (ko) 2006-04-14
JP3945351B2 (ja) 2007-07-18
KR20040020021A (ko) 200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85913B2 (en) Electronic book data delivery apparatus, electronic book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51855C (zh) 便携电话机
CN100489961C (zh) 电话终端装置
US5444768A (en) Portable computer device for audible processing of remotely stored messages
GB2396033A (en) Voice control of software applications
KR20020074503A (ko) 휴대전화 및 음악 재생방법
JP3570332B2 (ja) 携帯電話装置及びその着信メロディ入力方法
JP4729171B2 (ja) 電子書籍装置および音声再生システム
CN100437442C (zh) 用于手持终端的和弦乐谱输入法
KR100555094B1 (ko) 휴대 전화
JP4075349B2 (ja) 電子書籍装置および電子書籍データ表示制御方法
CN100518225C (zh) 便携式终端装置
CN1165829C (zh) 输入日文的方法和便携式移动单元
JP2004536506A (ja) 情報伝達の方法及び装置
JP2002099533A (ja) 電子辞書機能を備えた携帯端末装置
JP2003046607A (ja) 音声通信端末、及び音声通信システム
JP3646703B2 (ja) 音声メロディ楽曲生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端末装置
JP2001265566A (ja) 電子書籍装置、及び音声再生システム
JP2002111804A (ja) 楽音入力用鍵盤を備えた携帯電話機及び携帯電話システム
US20040173083A1 (en) Music data producing system, server apparatus and music data producing method
JP3729074B2 (ja) 通信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JP2000020195A (ja) 端末装置
KR100628638B1 (ko) 음원 생성이 가능한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음원생성 및 출력 방법
JP2002111800A (ja) データ送受信システム及び電子機器
CN201174232Y (zh) 具有个性化歌曲定调提示的手持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095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6095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