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3620C - 一种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3620C
CN100503620C CNB2007100176494A CN200710017649A CN100503620C CN 100503620 C CN100503620 C CN 100503620C CN B2007100176494 A CNB2007100176494 A CN B2007100176494A CN 200710017649 A CN200710017649 A CN 200710017649A CN 100503620 C CN100503620 C CN 10050362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synthetic
solvent
piperidines
concen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176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66977A (zh
Inventor
王进贤
马景毅
魏邦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7100176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03620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66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6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36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362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ydrogenated Pyridin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抗疟疾药物常山碱和RU-19110的关键中间体——(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廉价易得的(L)-谷氨酸为原料,以常用试剂为助剂,方便地高产率高选择性的合成了(2R,3S)-2-烯丙基-3羟基哌啶,其合成路线很短,操作简单,收率较好,特别是关键步骤的选择性较高,合成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哌啶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尤其涉及一种哌啶类化合物(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R,3S)-3羟基-2-烯丙基哌啶是制备具有抗疟活性的我国药用植物常山碱和法国Roussel-Uclaf公司研发的已进入II期临床的用于治疗硬皮病、防纤维化药RU-19110的关键中间体。由于抗药性是奎宁100倍的常山碱因其临床呕吐等副作用至今未被推广应用,但是对其降低呕吐等副作用的结构修饰一直未停止。虽然常山碱在上个世纪50年代被上海药物所分离,但直到1999年其结构才被日本化学家通过不对称合成的方法确定。常山碱和Roussel-Uclaf关键中间体的(2R,3S)-3羟基-2-烯丙基(等价取代基)哌啶,近十年来,国内外对其研究十分活跃。
Figure C200710017649D00051
目前,有关(2R,3S)-3羟基-2-烯丙基(等价取代基)哌啶的合成最成功简便的方法之一为日本人Takeuchi Y.(Chemical Communication 2000,1643-1644)的报道(其合成路线如下),该路线的核心技术为通过生物酶还原获取关键中间体(2S,3S)-9,但是合成(2S,3S)-9的初始原料价格相对较高,通过酶还原的关键步骤产率不高(仅为40~60%)。
Figure C200710017649D00052
同年,日本化学研究者Ogasawara K(Organic Letter 2000,3193)课题组经过合成方法制得了关键中间体(2R,3S)-9,合成路线如下:
此方法合成(2R,3S)-3羟基-2-烯丙基(等价取代基)哌啶中间体,经过二十多步,工艺复杂;同时在合成过程中使用了诸如RCM,PtO2等昂贵的新试剂,特别是路线中使用了剧毒OsO4,若大量制备,会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
1999年日本化学研究者Kobayashi Shu(J.Org.Chemistry 1999 6833;Tetrahehedron Letter 1999,2175)课题组也对(2R,3S)-1对映体的等效合成子进行了不对称合成:
由于该方法路线较长,选择性较差,实际应用不大,但是正是该条路线的发展,才完全的确定了常山碱的立体化学。但该课题组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又详尽的研究了其它的合成方法Kobayashi Shu(J.American Chemical,Society,2001,123,12510)。
我国的黄培强教授于2003年也报道了(Synlett,2003,1663-1667)以L-谷氨酸为手性源,对常山碱进行不对称合成的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该课题组于次年对还原烯丙基化的方法用于(2S,3S)-1的不对称合成,并将该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CN1583729)
但是,该课题组的两条合成路线的选择性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以廉价易得的天然化合物L-谷氨酸合成六员环酰亚胺为原料,建立高选择性地合成了(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
本发明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具体合成步骤包括:
(1):合成化合物2——(S)-2-氨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
以浓酸为溶剂,使化合物1——(L)-谷氨酸与醇类以1:1~1:3的摩尔比在0~100℃下连续反应2~10小时,经过萃取、浓缩、干燥得化合物2。其中浓酸为浓硫酸;醇类为C1~C7的醇,特别是甲醇、乙醇,异丙醇和苄醇。
(2):合成化合物3——(S)-2-羟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
以有机酸为溶剂,将化合物2与无机盐以1:1~1:3的摩尔比在0℃~rt.下连续反应2~10小时,过滤、浓缩得化合物3。其中有机酸为C1~C3的酸,特别是甲酸、乙酸和丙醇;无机盐为钠盐,特别是亚硝酸钠。
(3):合成化合物4——(S)-2-羟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甲酯
在有机溶剂中,碱性条件下,使化合物3与卤代烃以1:1~1:2的摩尔比于连续搅拌下反应20~60小时,经过萃取、干燥、浓缩硅胶柱层析后得到化合物4。其中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亚砜(DMSO);卤代烃为甲基化试剂碘甲烷;所述碱性条件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或碳酸氢钾的碱性条件。
(4):合成化合物5——(S)-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甲酯
在有机溶剂中,碱性条件下,将化合物4与有机硅基卤代物以1:1~1:2的摩尔比在连续搅拌下反应5~20小时,经过萃取、干燥、浓缩、硅胶柱纯化得化合物5。其中有机硅基卤代物为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或甲烷基磺酰氯;有机溶剂为含N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亚砜(DMSO);所述的碱性条件为咪唑、吡啶或三乙胺存在的条件。
(5):合成化合物6——(S)-4-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甲氧基)羧基-戊酸
在有机溶剂中,在钯碳的作用下,使化合物5与氢气在室温下完全反应,过滤、浓缩得化合物6。所述有机溶剂为醇类溶剂或醚类溶剂,其中醇类溶剂为C1~C3的醇,特别是甲醇、乙醇或叔丁醇;醚类溶剂为脂环醚,特别是四氢呋喃;其中钯碳的量为化合物5摩尔量的5%~10%。
(6):合成化合物7——(S)-4-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甲氧基)羧基-戊醇
在醚类溶剂中,使化合物6与还原剂以1:0.5~1:2的摩尔比在0℃~rt.下连续反应5~20小时,经过过滤、浓缩得化合物7。其中醚类溶剂为C2~C4的脂肪醚、脂环醚,特别是乙醚和四氢呋喃;所述的还原剂为含硼类有机试剂,特别是硼烷四氢呋喃和硼烷二甲硫醚。
(7):合成化合物8——合成(S)-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对甲苯磺酰基)氧基-戊酸甲酯
在卤代烃溶剂中,在吡啶碱的催化作用(其量为化合物7摩尔量的5%~10%)下,使化合物7与酰氯及叔胺以1:1:1~1:2:2的摩尔比于0℃~rt.下连续反应20~60小时,经过萃取、干燥、浓缩、硅胶柱层析后而得化合物8。其中卤代烃是指C1~C4的卤代烃,特别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所述酰氯为磺酰氯,特别是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所述叔胺为咪唑和三乙胺;所述吡啶碱催化剂为4-甲氨基吡啶。
(8):合成化合物9——(S)-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叠氮基-戊酸甲酯
在碱性溶剂中,使化合物8与叠氮化钠以1:0.1~1:2的摩尔比于0℃~rt.下连续反应20~60小时,经过萃取、干燥、浓缩得化合物9。其中碱性溶剂为含N溶剂,特别是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乙基甲酰胺。
(9):合成化合物10——合成(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2-哌啶酮
在醇类溶剂或醚类溶剂中,在钯碳的作用下,使化合物9与氢气在室温下完全反应,过滤、浓缩而得化合物10。其中醇类溶剂为C1~C3的醇,特别是甲醇、乙醇和叔丁醇;醚类溶剂为指脂环醚,特别是四氢呋喃;其中钯碳的量为化合物9摩尔量的5%~10%。
(10):合成化合物11——(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2-哌啶酮
在醚类溶剂或卤代烃溶剂中,在碱性条件下,使化合物10与烷氧基化合物以1:1~1:5的摩尔比于-78~0℃反应10~60分钟,经萃取、浓缩、硅胶柱纯化得化合物11。其中醚类溶剂为脂环醚,特别是四氢呋喃;卤代烃为C1~C4的卤代烃,特别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所述碱性条件为吡啶、N-甲基吡啶、三乙胺或正丁基锂的条件;所述烷氧基化合物为一种羰氧基化合物,特别是苄氧羰基氯(Cbz-Cl)和叔丁氧羰基酸酐((Boc)2O)。
(11):合成化合物12——合成2-羟基-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
在醇类溶剂或卤代烃中,使化合物11与还原剂以1:1~1:5的摩尔比在-78~0℃下反应2~10小时,经萃取、浓缩、硅胶柱纯化得化合物12。其中醇醇类溶剂为C1~C3的脂肪醇,特别是甲醇,乙醇,异丙醇;所述卤代烃为C1~C4的卤代烃,特别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或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1-H)。
(12):合成化合物13——合成2-乙酰氧基-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
在卤代烃溶剂中,在碱性条件下,将化合物12与酰氯或酸酐以1:1~1:5的摩尔比于0℃~rt.下连续反应2~8小时,经萃取、浓缩、硅胶柱纯化得化合物13。其中卤代烃为C1~C4的卤代烃,特别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所述碱性条件为胺碱存在的条件,特别是吡啶、三乙胺;所述酰氯为苯亚磺酰氯或乙酰氯;所说酸酐为乙酸酐。
(13):合成目标产品化合物14——(2R,3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2-烯丙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
在卤代烃溶剂中,在路易斯酸作用下使化合物13与有机硅试剂以1:1~1:3的摩尔比于-78~0℃下连续反应2~10小时,经萃取、干燥、浓缩、硅胶柱层析得化合物14。其中卤代烃为C1~C4的氯代烃,特别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所述有机硅试剂为三甲基烯丙基硅烷或二甲基叔丁基烯丙基硅烷;所述路易斯酸为四氯化锡或三氟化硼乙醚;其中路易斯酸的量为化合物13摩尔量的5%~10%。
本发明的合成路线如下:其中特定的合成产物是根据结构式中的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R或S表示化合物地绝对构型,Cbz表示苄氧羰基,Boc表示叔丁基氧羰基,TBS表示叔丁基二甲基硅基,TBDPS叔丁基二苯基硅基,Ts表示对甲苯磺酰氯。
Figure C200710017649D00101
其中P=Boc或Cbz等
本发明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以廉价易得的L-谷氨酸为原料,以常用试剂为助剂,低成本、高产率、高选择性的合成了关键的中间体化合物(2R,3S)-14,其总收率较高(总收率为11.35%)。
2、本发明路线短,各步骤操作分离简单,各步骤产率较高,合成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1:化合物2——(S)-2-氨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L-谷氨酸(33.8mmol)溶解于浓硫酸(150mL)中,加入苄醇(33.8mmol),在0~100℃下连续反应2~10小时,经过萃取、干燥、浓缩、硅胶柱层析后而得。反应体系加水稀释,以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三次,无水Na2SO4干燥,浓缩而得化合物2(收率50.0%)。
2:化合物3——(S)-2-羟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的合成
将化合物2(20.7mmol)溶解于150mL无水乙酸中,加入亚硝酸钠(24.8mmol),在0℃~rt.下连续反应2~10小时,浓缩后加水稀释,以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三次,无水Na2SO4干燥,浓缩而得化合物3(收率80.0%)。
3、化合物4——(S)-2-羟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甲酯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3(5.38mmol)溶解在DMF(50mL)中,于室温下加入NaHCO3(5.91mmoL),连续搅拌使反应20~60小时。反应体系加水稀释,以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三次,无水Na2SO4干燥,浓缩,粗产品经过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4(收率87.0%)。
4、化合物5——(S)-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甲酯的合成
将化合物4(3.76mmol)溶解在DMF(50mL)中,rt.下加入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5.64mmol),连续搅拌5~20小时。加水稀释,分液,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饱和碳酸钠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5(收率90.0%)。
5、化合物6——(S)-4-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甲氧基)羧基-戊酸的合成
将化合物5(3.13mmol)溶解于MeOH(50mL)中,加入100mg 10%Pd/C,室温下通入氢气连续搅拌直至反应完全。过滤,滤液浓缩,粗产品未经进一步纯化即得化合物6(收率95.0%)。
6、化合物7——(S)-4-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甲氧基)羧基-戊醇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6(5.38mmol)溶解在THF(50mL)中,于0℃,加入BH3-Me2S(8.07mmol),rt.下连续搅拌使反应5~20小时。用饱和NaHCO3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CH2Cl2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氯化纳溶液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经过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7(收率88%)。
7、化合物8——(S)-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对甲苯磺酰基)氧基-戊酸甲酯的合成
化合物7(1.86mmol)溶解于CH2Cl2(30mL)中,0℃下加入对甲苯磺酰氯(2.05mmol),Et3N(3.72mmol)和DMAP(0.19mmol),缓缓升至室温,连续搅拌20~60小时,用冰水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CH2Cl2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氯化纳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8(收率79.0%)。
8、化合物9——(S)-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叠氮基-戊酸甲酯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8(3.76mmol)溶解在DMF(50mL)中,0℃下加入叠氮化钠(4.52mmol),室温搅拌20~60小时。加水稀释,分液,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饱和碳酸钠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9(收率95.0%)。
9、化合物10——(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2-哌啶酮得合成
将化合物9(3.13mmol)溶解于MeOH(50mL)中,加入100mg 10%Pd/C,室温下通入氢气连续搅拌直至反应完全。过滤,滤液浓缩,粗产品未经进一步纯化即得无色液体10(收率75.0%)。
10、化合物11——(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2-哌啶酮的合成
化合物10(2.27mmol)溶于THF(35mL)中,-78℃下加入Cbz(3.75mmol)和正丁基锂(4.54mmol),连续反应10~60分钟。加饱和NaHCO3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11(收率87.2%)。
11、化合物12——2-羟基-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的合成
化合物11(2.59mmol)溶解于THF(30mL)中,在-78℃下加入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L-H)(2.59mmol),连续搅拌2~10小时。加入冰-水淬灭,加水稀释,以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洗涤三次。Na2SO4干燥,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柱纯化得无色液体12(收率96.0%)。
12、化合物13——2-乙酰氧基-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的合成
化合物12(1.86mmol)溶解于CH2Cl2(30mL)中,0℃下加入乙酸酐(2.05mmol),Et3N(3.72mmol)和催化量的DMAP,缓缓升至室温,连续搅拌2~8小时,用饱和NaHCO3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CH2Cl2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氯化纳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13(收率97.1%)。
13、化合物14——(2R,3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2-烯丙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化合物13(1.19mmol)溶解于THF(50mL)中,-78℃下加入三甲基烯丙基硅烷(1.19mmol)和三氟化硼乙醚(1.19mmol)。连续反应2~10小时,反应体系加水稀释,以二氯甲烷萃取三次,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三次,无水Na2SO4干燥,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柱纯化得化合物14(收率93.8%)
实施例2
步骤1~3中化合物2~4的合成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4、化合物5——(S)-2-叔丁基二苯基硅氧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甲酯的合成
将化合物4(3.76mmol)溶解在DMF(50mL)中,rt.下加入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5.64mmol),连续搅拌5~20小时。加水稀释,分液,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饱和碳酸钠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5(收率88.3%)。
步骤5~6中化合物6~7的合成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7、化合物8——(S)-2-叔丁基二苯基硅氧基-5-(甲烷磺酰基)氧基-戊酸甲酯的合成
化合物7(1.86mmol)溶解于CH2Cl2(30mL)中,0℃下加入对甲烷基磺酰氯(2.05mmol),Et3N(3.72mmol)和DMAP(0.19mmol),缓缓升至室温,连续搅拌20~60小时,用冰水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CH2Cl2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氯化纳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8(收率66.8%)。
步骤8~11中化合物9~12的合成与实施例1所述步骤相同。
步骤12、化合物13——2-乙酰氧基-3-叔丁基二苯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的合成
化合物12(1.86mmol)溶解于CH2Cl2(30mL)中,0℃下加入乙酰氯(2.05mmol),Et3N(3.72mmol)和催化量的DMAP,缓缓升至室温,连续搅拌2~8小时,用饱和NaHCO3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CH2Cl2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氯化纳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13(收率98.2%)。
步骤13、化合物14———(2R,3S)-3-叔丁基二苯基硅氧基-2-烯丙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化合物13(1.19mmol)溶解于THF(50mL)中,-78℃下加入三甲基烯丙基硅烷(1.19mmol)和四氯化锡(1.19mmol)。连续反应2~10小时,反应体系加水稀释,以二氯甲烷萃取三次,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三次,无水Na2SO4干燥,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柱纯化得化合物14(收率73.3%)。
实施例3
步骤1~9中化合物2~10的合成与实施例1中所述步骤相同。
步骤10、化合物11——(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叔丁氧基羰基-2-哌啶酮的合成
化合物10(2.27mmol)溶于CH2Cl2(50mL)中,0℃下加入(Boc)2O(3.75mmol)和Et3N(4.54mmol),连续反应2~10小时。加饱和NaHCO3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11(收率80.4%)。
步骤11~13中化合物12~14的合成与实施例1中所述步骤相同。

Claims (13)

1、一种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步骤包括:
(1):合成化合物2——(S)-2-氨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
以浓硫酸为溶剂,使化合物1——(L)-谷氨酸与醇类以1:1~1:3的摩尔比在0~100℃下连续反应2~10小时,经萃取、浓缩、干燥得化合物2;
(2):合成化合物3——(S)-2-羟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
以有机酸为溶剂,将化合物2与无机盐以1:1~1:3的摩尔比在0℃~rt.下连续反应2~10小时,过滤、浓缩得化合物3;
(3):合成化合物4——(S)-2-羟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甲酯
在有机溶剂中,碱性条件下,使化合物3与碘甲烷以1:1~1:3的摩尔比于连续搅拌下反应20~60小时,经萃取、干燥、浓缩、硅胶柱层析后得化合物4;
(4):合成化合物5——(S)-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甲酯
在有机溶剂中,碱性条件下,将化合物4与有机硅基卤代物以1:1~1:2的摩尔比在连续搅拌下反应5~20小时,经萃取、干燥、浓缩、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化合物5;
(5):合成化合物6(S)-4-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甲氧基)羧基-戊酸
在有机溶剂中,在钯碳的作用下,使化合物5与氢气在室温下完全反应,过滤、浓缩得化合物6;其中钯碳的量为化合物5摩尔量的5%~10%;
(6):合成化合物7——(S)-4-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甲氧基)羧基-戊醇
在醚类溶剂中,使化合物6与还原剂以1:0.5~1:2的摩尔比在0℃~rt.下连续反应5~20小时,经过过滤、浓缩得化合物7;
(7):合成化合物8——合成(S)-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对甲苯磺酰基)氧基-戊酸甲酯
在卤代烃溶剂中,在吡啶碱的催化作用下,使化合物7与对甲苯磺酰氯及叔胺以1:1:1~1:2:2的摩尔比于0℃~rt.下连续反应20~60小时,经过萃取、干燥、浓缩、硅胶柱层析得化合物8;其中吡啶碱的量为化合物7摩尔量的5%~10%;
(8):合成化合物9——(S)-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叠氮基-戊酸甲酯
在碱性溶剂中,使化合物8与叠氮化钠以1:0.1~1:2的摩尔比于0℃~rt.下连续反应20~60小时,经萃取、干燥、浓缩得化合物9;
(9):合成化合物10——合成(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2-哌啶酮
在醇类溶剂或醚类溶剂中,在钯碳的作用下,使化合物8与氢气在室温下完全反应,过滤、浓缩得化合物10;其中钯碳的量为化合物8摩尔量的5%~10%;
(10):合成化合物11——(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2-哌啶酮
在醚类溶剂或卤代烃溶剂中,在碱性条件下,使化合物10与烷氧基化合物以1:1~1:5的摩尔比于-78~0℃反应10~60分钟,经萃取、浓缩、硅胶柱纯化得化合物11;所述烷氧基化合物为苄氧羰基氯或叔丁氧羰基酸酐;
(11):合成化合物12——合成2-羟基-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
在醇类溶剂或卤代烃中,使化合物11与还原剂以1:1~1:5的摩尔比在-78~0℃下反应2~10小时,经萃取、浓缩、硅胶柱纯化得化合物12;
(12):合成化合物13——合成2-乙酰氧基-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
在卤代烃溶剂中,在碱性条件下,将化合物12与酰氯或酸酐以1:1~1:5的摩尔比于0℃~rt.下连续反应2~8小时,经萃取、浓缩、硅胶柱纯化得化合物13;所述酰氯为苯亚磺酰氯或乙酰氯;所述酸酐为乙酸酐;
(13):合成目标化合物14——(2R,3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2-烯丙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
在卤代烃溶剂中,在路易斯酸作用下,使化合物13与有机硅试剂以1:1~1:3的摩尔比于-78~0℃下连续反应2~10小时,经萃取、干燥、浓缩、硅胶柱层析得化合物14;其中路易斯酸的量为化合物13摩尔量的5%~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所述醇类为C1~C7的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所述的有机酸为甲酸、乙酸或丙醇;所述无机盐为亚硝酸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所述的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所述的碱性条件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或碳酸氢钾存在的条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所述的碱性条件为咪唑、吡啶或三乙胺存在的条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和步骤⑨所述有机溶剂为醇类溶剂或醚类溶剂;其中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和叔丁醇,醚类溶剂为脂环醚或四氢呋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⑥所述醚类溶剂为C2~C4的脂肪醚、脂环醚;所述还原剂为硼烷四氢呋喃和硼烷二甲硫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⑦所述卤代烃为指C1~C4的卤代烃;所述酰氯为磺酰氯;所述叔胺为咪唑和三乙胺;所述吡啶碱为4-甲氨基吡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⑧所述碱性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乙基甲酰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⑩所述醚类溶剂为脂环醚四氢呋喃;所述卤代烃为C1~C4的卤代烃;所述碱性条件为吡啶、N-甲基吡啶、三乙胺或正丁基锂存在的条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所述醇类溶剂为C1~C3的脂肪醇;所述卤代烃为C1~C4的卤代烃;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或二异丁基氢化铝。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所述卤代烃为指C1~C4的卤代烃;所述碱性条件是叔胺存在的条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卤代烃为指C1~C4的氯代烃;所述有机硅试剂为三甲基烯丙基硅烷或二甲基叔丁基烯丙基硅烷;所述路易斯酸为四氯化锡或三氟化硼乙醚。
CNB2007100176494A 2007-03-31 2007-03-31 一种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362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176494A CN100503620C (zh) 2007-03-31 2007-03-31 一种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176494A CN100503620C (zh) 2007-03-31 2007-03-31 一种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6977A CN101066977A (zh) 2007-11-07
CN100503620C true CN100503620C (zh) 2009-06-24

Family

ID=38879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1764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3620C (zh) 2007-03-31 2007-03-31 一种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0362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4799B (zh) * 2013-05-06 2015-04-15 青岛农业大学 (2s,3r)-1-取代苄基-2-烯丙基-3-羟基哌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36451B (zh) * 2017-11-28 2021-09-07 复旦大学 3-羟基2-哌啶酰胺骨架常山碱或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6977A (zh) 2007-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1372A (zh) 替卡格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2993259A (zh) 一种氟维司群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0503620C (zh) 一种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
CN101005840A (zh) 制备喜树碱衍生物及其新中间体和化合物的方法
CN106279175A (zh) 一种厄他培南单钠盐的制备方法
CN106520892B (zh) 7-氨基-3-乙烯基头孢烷酸的制备方法
CN104628719A (zh) 一种制备苦马豆素[(-)-Swainsonine]的方法
CN103113288A (zh) 一种八氢环戊烯并[c]吡咯羧酸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13754674B (zh) 一种天然产物Pancratinine B和C的合成方法
CN102382038B (zh) 一种合成咔唑类生物碱Siamenol的方法
CN103012422A (zh) 一种5,11-亚甲基吗吩烷啶化合物制备及应用
CN106316935B (zh) 一种Abemaciclib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1100042B (zh) 一种2-甲氧基-5-磺酰胺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07216332A (zh) 叔丁基‑7‑羟甲基‑7,8‑二氢4h吡唑并二氮杂卓5(6h)甲酸基酯的合成方法
CN103613576A (zh) 一种新型大环环硫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212040B (zh) 一种制备手性2-羟甲基吗啉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CN110028469B (zh) 一种非阿片类镇痛药的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593090A (zh) 一种恩替卡韦的合成方法
CN103896938A (zh) 一种琥珀酸索利那新的制备方法
CN103012406A (zh) 一种抗菌药物的制备方法
CN104557850B (zh) 一种海鞘碱-743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3145540A (zh) 一种光学活性7-卤代-6-羟基庚-3-乙烯-2-酮的制备方法
CN108164542A (zh) 外消旋-9-氨基-6-氧杂-2-氮杂螺[4.5]癸烷-2-羧酸叔丁基酯的合成方法
CN101880285A (zh) 一种烯丙基取代喜树碱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1624335B (zh) 2,2-二乙氧基乙醇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