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1851C - 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1851C
CN100501851C CNB2006100725783A CN200610072578A CN100501851C CN 100501851 C CN100501851 C CN 100501851C CN B2006100725783 A CNB2006100725783 A CN B2006100725783A CN 200610072578 A CN200610072578 A CN 200610072578A CN 100501851 C CN100501851 C CN 10050185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optical disc
base station
disc apparatus
turn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725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9378A (zh
Inventor
桐原聪二郎
田中良幸
坪田伸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ublication of CN1949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9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185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185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11B17/028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by means for moving the turntable or the clamper towards the dis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11B17/028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by means provided on the turntabl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1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Landscapes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其中,作为单元结构部进行升降移动时的限制盘平面方向的位置的位置限制机构,包括:当该单元结构部的基台位于对光盘进行记录或再现的位置时在光盘平面方向上将该基台位置限制于盘平面方向的第一部分;当该基台位于将光盘卡紧在转台上的高度位置时将对该基台的光盘平面方向的该位置限制解除或使位置限制比所述第一部分缓和的第二部分,在所述被卡紧的高度位置上可以使转台在盘平面方向上移动,以使该转台的中心轴与光盘中心孔的中心大致一致。因此,可以进行可靠的光盘卡紧。

Description

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特别是用于卡紧光盘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技术,例如,有特开2005—85449号公报或特开2002—352498号公报中所述的技术。在特开2005—85449号公报中,记载着在光盘驱动装置内在底座4侧的弯曲片102上设置与固定于基座(单元结构部的基座)31的支轴(第二支轴)105接合并进行支撑的铅直切口103的结构,在特开2002—352498号公报中,记载着在光盘装置内一边由使固定于基座部件(单元结构部的基座部件)16的凸轮销36与主滑块40的面上所设有的长沟槽滑动自如地接合的第一凸轮机构41、使固定于基座部件(单元结构部的基座部件)16的凸轮销37与配置成和主滑块40大致成直角状的副滑块50的面上所设有的长沟槽滑动自如地接合的第二凸轮机构51、使固定于基座部件(单元结构部的基座部件)16的凸轮销53与设置在该副滑块50的两端的形状相同的2个长沟槽滑动自如地接合的第三凸轮机构52对横动臂(单元结构部)30进行位置限制一边进行升降移动的结构。
但是,上述公报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特开2005—85449号公报所述的技术,可以认为,所记述的与支轴(第二支轴)105接合的铅直切口103,其切口宽度是均匀的,所以在结构上不能在光盘被卡紧的高度位置上将该支轴(第二支轴)105的光盘平面方向上的位置限制放松或解除,因此,当转台的中心轴相对光盘的中心孔(以下称光盘中心孔)的中心产生偏移时,存在着不能将光盘在转台上正常地卡紧的可能性。另外,特开2002—352498号公报所述的技术,作为凸轮机构,不仅是采用第一、第二和第三的3个凸轮机构的结构,而且在结构上还要使凸轮销与在滑块的面上形成的长沟槽接合,因此,横动臂(单元结构部)的具有光盘平面方向的位置限制功能的升降移动机构部的结构很复杂而且尺寸也易于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在光盘装置中,即使转台的中心轴对光盘的中心孔产生偏心时,也能以简易且小型、薄型的装置结构进行正常的卡紧。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开发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光盘装置中可以提高光盘卡紧的可靠性的技术。
本发明,是解决了上述课题的技术。
即,在本发明中,在光盘装置内,作为在单元结构部进行升降移动时的限制光盘平面方向的位置的位置限制机构,包括:当该单元结构部的基台位于对光盘进行记录或再现的高度位置时在盘平面方向上对该基台进行位置限制的第一部分;当该基台位于将光盘卡紧在转台上的高度位置时将该基台的盘平面方向的该位置限制解除或使位置限制比上述第一部分缓和的第二部分。
按照本发明,在光盘装置中,可以提高光盘卡紧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总体结构例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装置中的底座的内面侧结构图。
图4是图3中的底座内面的B部的结构的放大图。
图5是图1的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部的断面图,是表示单元结构部为进行卡紧而上升时的状态的图。
图6是图1的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部的断面图,是表示单元结构部下降到可以进行记录或再现动作的位置时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1~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图。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狭槽插入型(不用托盘而装入、排出光盘的方式)的光盘装置的总体结构图,图2是图1中的A部的结构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装置中的底座的内面侧结构图,图4是图3中的底座内面的B部的结构的放大图,图5是图1的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部的断面图,是表示单元结构部位于为进行光盘卡紧而上升后的位置时的图,图6是图1的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部的断面图,是表示单元结构部下降并位于可以进行记录或再现动作的位置时的图。此外,在图1~图6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以相同的符号而且使用相同的坐标轴。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表面侧(光盘放置侧)的结构例图。
在图1中,100是光盘装置,2是对光盘(未图示)进行旋转驱动的盘马达,2a是放置光盘的转台,3是光拾取器,3a是物镜,4是作为装置基盘的第一基台的底盘,5是配置上述盘马达2和上述光拾取器3而构成的单元结构部,5a是作为单元结构部5的支撑基盘而安装上述盘马达2和上述光拾取器3并可以围绕支点相对于底盘4进行转动移位的作为第二基台的单元结构台板部件,6是使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围绕支点转动并相对于底盘4进行升降移动的凸轮结构体,7是设置在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侧并与上述凸轮结构体6的凸轮面接合的凸轮销,8是覆盖光盘装置100的背面侧的底座,21是表面设有螺丝并通过该螺丝的转动使光拾取器3在光盘(未图示)的大致半径方向上移动的导螺杆部件,22、23分别为与导螺杆部件21平行地设置并对该光拾取器3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30是对导螺杆部件31进行旋转转动的进給马达,40是产生使光盘进行装入移动(装载移动)或排出移动(卸载移动)的驱动力的加载马达,41是从加载马达40将驱动力传送到负荷侧的传送用齿轮列,50是将光盘从前面板(未图示)侧沿Y轴方向插入装置本体内时以及将光盘从装置本体内向前面板侧排出时进行用于该插入、排出动作的驱动力传送的臂部件,50a是臂部件50的臂部,50b是可使臂部50a围绕支点转动地进行支撑的臂支撑部,70是用于将从前面板侧插入的光盘进一步向装置本体内引入的盘插槽臂部件,80是辅助杆部件,g、h是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的转动支点,P—P’是通过转动支点g、h的直线(以下称支点线),200是在凸轮销7的两侧将凸轮销7的外围夹在中间的位置上按突起状形成并作为限制单元结构部5的盘平面方向的位置的位置限制机构的成对状的位置限制用突起部。
在作为第二基台的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上,在安装盘马达2和光拾取器3的同时,还安装着导螺杆部件21、导向部件22、23和进給马达30,从而构成单元结构部5。凸轮结构体6,是在柱状体的外围部设有形成了凸轮面的凸轮槽的结构,在底盘4上,可转动地设置在卡紧在转台2a上的光盘的正投影区域(将光盘的圆形平面进行正投影后的圆形区域)的范围内。凸轮结构体6的转动轴,与盘马达2的旋转轴为大致相同的方向(Z轴方向),凸轮槽,在该转动轴方向(Z轴方向)上环绕绕着该转动轴形成凸轮面。凸轮销7,其前端部插入到该凸轮槽内并与凸轮面接合。凸轮结构体6和凸轮销7,构成使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围绕转动支点g、h即围绕支点线P—P’转动并相对于底盘4进行升降移动的升降机构部。
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通过在凸轮销7的两侧限制凸轮销7的盘平面方向的移动,限制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的盘平面方向的位置,并限制单元结构部5的盘平面方向的位置。该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包括当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位于对光盘进行记录或再现的高度位置(=第一高度位置)时在盘平面方向上对凸轮销7进行位置限制的第一部分、和当该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位于将光盘卡紧在转台2a上的高度位置(=第二高度位置)时将对凸轮销7的盘平面方向的位置限制解除或使位置限制比上述第一部分缓和的第二部分。在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中,上述第一部分,突起部相互间的间隔较为狭小,使与凸轮销7的外径对应的尺寸余量减小,第二部分,突起部相互间的间隔相对较大,使与凸轮销7的外径对应的尺寸余量比第一部分增大。光盘装置100的表面侧由顶盖部件(未图示)覆盖。在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100中,凸轮销7的外径约为2.5×10-3m,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的第一部分中的与该凸轮销7的外径对应的尺寸余量约为0.1×10-3m,该第二部分中的该尺寸余量约为0.5×10-3m以上。而且,装置的总体厚度尺寸(顶盖部件的外表面与底座8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9.5×10-3m以下。
以下,对在说明中使用的图1的构成要素,附加与图1中相同的符号。
图2是图1中的A部的放大图。
在图2中,6a是在凸轮结构体6内按同心状设在凸轮结构体6的转动轴上的作为凸轮结构体6的被驱动部的从动齿轮,6b是在凸轮结构体6内形成凸轮面的部分,6c是凸轮结构体6的转动轴,9是与凸轮结构体6的从动齿轮6a接合并将用于使凸轮结构体6围绕转动轴6c转动的驱动力传送給该从动齿轮6a的驱动齿轮,200a、200b分别为成对状的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的一侧的突起部。其他符号与图1的情况相同。凸轮销7,配置在连结凸轮结构体6的转动轴6c的中心(转动中心轴)和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的直线上。成对状的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由配置在该凸轮销7的两侧的突起部200a、200b构成。该突起部200a、200b,限制该凸轮销7的盘平面方向的移动变位,并限制包含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的单元结构部5的盘平面方向的位置。该突起部200a、200b,在底座8的平面部上与该平面部整体地形成。
例如,当装入光盘时,在将光盘插入到装置本体内的规定位置后,使加载马达40开始转动,并将该加载马达40的转动驱动力传送到传送用齿轮列41,进一步传送到与该传送用齿轮列41连接的杆部件(未图示),使凸轮驱动部的驱动齿轮9围绕其转动轴传动。驱动齿轮9,通过转动,驱动从动齿轮6a,使凸轮结构体6围绕转动轴6c转动。随着凸轮结构体6的该转动,使凸轮面相对于凸轮销7移动,并使该凸轮面的Z轴方向的高度位置升高。由此,凸轮销7,在凸轮结构体6的转动轴方向即Z轴方向上沿着凸轮面的曲线进行上升移动。由于凸轮销7在Z轴方向上上升移动,使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围绕转动支点g、h即围绕支点线P—P’转动,从而使该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上的盘马达2和转台2a相对于底盘4上升移动。随着转台2a的该上升移动,使光盘上升移动并在被推压在顶盖的内面部的状态下卡紧。在该被卡紧时,即在该卡紧开始直到完成的动作范围期间,凸轮销7,位于从刚好在凸轮面的Z轴方向的极大点之前的部分的位置到该极大点的位置的范围内,使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位于第二高度位置即将光盘卡紧在转台2a上的高度位置。当使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位于该第二高度位置时,凸轮销7,位于由成对状的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即突起部200a、200b的第二部分夹在中间的高度位置,因而处于将由该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进行的盘平面方向的位置限制解除的状态或使该位置限制缓和的状态。由于位于该状态,使凸轮销7的盘平面方向的移动自由度提高,因此,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上的转台2a,即使其中心轴从光盘的中心孔的中心位置偏移,借助于该转台2a的倾斜状的侧面形状和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的上升移动引起的转台2a的上升移动,也能使该转台2a的中心轴与光盘的中心孔的中心大致一致,因而可以进行正常的光盘卡紧。
在卡紧完成后,凸轮结构体6继续沿同一方向转动,由此使凸轮销7超过凸轮面的Z轴方向的极大点而沿-Z轴方向下降移动,并停止在规定的高度位置。在该高度位置上光盘可以由盘马达2驱动转动,因而装置变为可以进行记录或再现动作的状态。当为该状态时,凸轮销7,使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位于第一高度位置即由光盘装置进行记录或再现动作的高度位置。当使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位于该第一高度位置时,凸轮销7,位于由成对状的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即突起部200a、200b的第一部分夹在中间的高度位置,因而处于由该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进行盘平面方向的位置限制的状态。
图3是图1的装置中的底座8的内面侧结构图。
在图3中,成对状的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的各突起部200a、200b,在底座8的内面侧的平面部8a上,通过将该平面部8a的一部分折曲而与该平面部8a整体状地构成。
图4是图3的底座8的内面侧结构中的B部的放大图。
在图4中,200a1、200b1分别为突起部200a、200b的第一部分,200a2、200b2分别为突起部200a、200b的第二部分,200a1e是第一部分200a1的端面部,200a2e是第二部分200a2的端面部,200b1e是第一部分200b1的端面部,200b2e是第二部分200b2的端面部,d1是端面部200a1e、200b1e之间的距离,d2是端面部200a2e、200b2e之间的距离。第一部分200a1、200b1分别是各自的端面部200a1e、200b1e与Z轴方向大致平行,距离d1大致为一定值。第二部分200a2、200b2分别是各自的端面200a2e、200b2e在Z轴方向上为倾斜状,随着在Z轴方向上趋向高的位置(=随着远离第一部分200a1、200b1),距离d2增大。距离d1,为大于夹在第一部分200a1、200b1之间的凸轮销7的部分的外径且与该外径接近的值,距离d1,为比夹在第二部分200a2、200b2之间的凸轮销7的部分的外径还大的值。端面部200a2e、200b2e,其中一方或双方,可以是直平面状的倾斜面,也可以是曲面状的倾斜面。而且,该两个端面部,其倾斜面的倾斜角或曲率彼此可以相等,也可以不同。
图5和图6是图1的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部的断面图,图5是单元结构部位于为进行光盘卡紧而上升后的位置时的图,图6是单元结构部下降并位于可以进行记录或再现动作的位置时的图。在两个图中,(a)示出通过凸轮结构体6的转动中心轴(转动轴6c的中心)和凸轮销7的中心轴(Y’轴方向的中心轴)的直线的位置上的Z轴方向的断面,(b)示出(a)中的A—A部分的X’轴方向的断面。
在将光盘装在光盘装置100的装置本体内并卡紧在转台2a上时,由驱动齿轮9驱动转动的凸轮结构体6,使凸轮销7在Z轴方向上沿着凸轮面上升移动,并从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的各突起部200a、200b的第一部分200a1、200b1之间的空间即第一部分200a1的端面部200a1e与第一部分200b1的端面部200b1e之间的空间201的高度位置变为到达了第二部分200a2、200b2之间的空间即第二部分200a2的端面部200a2e与第二部分200b2的端面部200b2e之间的空间202的高度位置的状态(图5(a)、(b))。在该图5的状态下,凸轮销7位于空间202内,因此,将由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的第二部分200a2、200b2进行的盘平面方向的位置限制解除或缓和。在光盘在转台2a上开始卡紧到该卡紧完成的动作范围中,该凸轮销7位于空间202内,所以处于将由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进行的盘平面方向的位置限制解除或缓和的状态。因此,当光盘在转台2a上开始卡紧时,固定了该凸轮销7的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上的转台2a,在盘平面方向上的位置限制也被解除或缓和,从而变为该盘平面方向的移动自由度高的状态。因此,转台2a,即使其中心轴从光盘的中心孔的中心位置偏移,也能移动而使该转台2a的中心轴与光盘的中心孔的中心大致一致,因而可以进行正常的盘卡紧。
在卡紧完成后,凸轮销7,沿着凸轮结构体6的凸轮面在-Z轴方向上移动下降,并停止在使装置可以进行记录或再现动作的规定的高度位置。即,凸轮销7,为从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的各突起部200a、200b的第二部分200a2、200b2之间的空间202内的高度位置下降到第一部分200a1、200b1之间的空间201内的规定的高度位置(可以进行装置的记录或再现动作的高度位置)的状态(图6的(a)、(b))。在该空间201内的高度位置上,凸轮销7,与包含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的单元结构部一起,由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的各突起部200a、200b在盘平面方向上进行位置限制,并变为保持在正常位置的状态。
按照上述实施例,能够将光盘可靠地对转台卡紧,可以提高卡紧的可靠性。而且,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的突起部200a、200b,其第二部分200a2、200b2各自的端面部200a2e、200b2e在Z轴方向为倾斜状,因此,在卡紧后,当为进行记录或再现动作等而使凸轮销7从该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的突起部200a、200b的第二部分200a2、200b2之间的空间202内移动到第一部分200a1、200b1之间的空间201内时,可以平滑地进行该移动动作。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使位置限制机构为板状的且与底座8一体状地形成的位置限制用突起部20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该位置限制机构例如也可以是柱状等的非板状的结构,而且,也可以是与底座8分别形成并固定于该底座8、底盘4或凸轮结构体6等的结构。进一步,该位置限制机构,也可以是与底盘4或凸轮结构体6等一体状形成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使单元结构台板部件5a转动并进行升降移动的升降机构部,为设有凸轮结构体6和凸轮销7而构成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可以获得与该结构相同或更好的作用或效果的机构,由其构成即可。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范围内,可以由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方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个例示而已,不应理解为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由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claim)给出。进一步,属于与该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均等的范围内的变形或变更,全部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光盘装置,将光盘在转台上卡紧后,在改变盘平面的高度位置的状态下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
该光盘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作为装置基盘的第一基台;
安装对所述转台进行旋转驱动的盘马达并可以围绕支点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台进行转动移位的第二基台;
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台侧并环绕着在与所述盘马达的旋转轴大致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在该转动轴方向上形成有凸轮面的凸轮结构体;
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台侧并与所述凸轮结构体的凸轮面接合的凸轮销;
对所述凸轮结构体进行旋转驱动的凸轮驱动部;和
位置限制机构,包括:当所述第二基台位于对所述光盘进行记录或再现的第一高度位置时在盘平面方向上对所述凸轮销进行位置限制的第一部分、当该第二基台位于将该光盘卡紧在所述转台上的第二高度位置时将对所述凸轮销的盘平面方向的位置限制加以解除或使其比所述第一部分缓和的第二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限制机构的结构为,通过由所述凸轮结构体的转动引起的凸轮面的高度位置的变化,所述凸轮销使所述第二基台移动到所述第二高度位置时,可以使所述转台在盘平面方向上移位,从而使该转台的中心轴与光盘的中心孔的中心大致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限制机构的结构为,形成为将所述凸轮销的外围夹在中间的成对状的突起部,所述第二部分,使该突起部之间的间隔比所述第一部分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限制机构的结构为,形成为将所述凸轮销的外围夹在中间的成对状的突起部,所述第二部分,使该突起部之间的间隔随着远离所述第一部分而逐渐地变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销的结构为,配置在连结所述凸轮结构体的转动中心轴和所述第二基台的直线上,所述位置限制机构,配置在该凸轮结构体和该第二基台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限制机构的结构为,在覆盖装置的背面侧的底座上形成为突起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结构为装置的厚度尺寸小于等于9.5×10-3m。
CNB2006100725783A 2005-10-12 2006-04-07 光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185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97232A JP2007109289A (ja) 2005-10-12 2005-10-12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297232 2005-10-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9378A CN1949378A (zh) 2007-04-18
CN100501851C true CN100501851C (zh) 2009-06-17

Family

ID=37912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257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1851C (zh) 2005-10-12 2006-04-07 光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21722B2 (zh)
JP (1) JP2007109289A (zh)
CN (1) CN10050185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09270A (ja) * 2005-10-11 2007-04-26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2235B2 (ja) 2001-05-25 2004-04-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085449A (ja) 2003-09-11 2005-03-31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7109270A (ja) * 2005-10-11 2007-04-26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421722B2 (en) 2008-09-02
CN1949378A (zh) 2007-04-18
JP2007109289A (ja) 2007-04-26
US20070083877A1 (en) 200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5086320A1 (ja) ディスク装置
KR100300387B1 (ko) 디스크장치
KR20040043923A (ko) 하드디스크 드라이브의 디스크 밸런싱장치 및 방법
CN101127224B (zh) 盘驱动器
CN100501851C (zh) 光盘装置
CN1253877C (zh) 光盘驱动器
TW200531011A (en) Chuck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k device
JP4294616B2 (ja) スロットイン型ディスク装置
KR100642707B1 (ko) 광디스크 장치
US20060031866A1 (en) Disk-chucking apparatus for disk drives
US6058097A (en) Changer-type disk playback device
CN100511450C (zh) 光盘装置
WO2006077880A1 (ja) ディスク装置
CN100433155C (zh) 光盘装置
KR100710794B1 (ko) 광디스크 장치
JP4322868B2 (ja) スロットイン型ディスク装置
KR100501257B1 (ko) 광픽업 가이드 샤프트의 스큐 조정장치
JP2007200376A (ja)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WO2020144819A1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20080163280A1 (e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JP2008027500A (ja) ディスク媒体保持装置、スピンドル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媒体駆動装置
JP2001176159A (ja)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KR100486287B1 (ko)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의 픽업 피딩 장치
CN101740080A (zh) 光盘装置
JP2003123351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7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