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6080C - 预付款系统、预付款进款管理服务器、通信终端以及相关方法 - Google Patents

预付款系统、预付款进款管理服务器、通信终端以及相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96080C
CN100496080C CNB031221580A CN03122158A CN100496080C CN 100496080 C CN100496080 C CN 100496080C CN B031221580 A CNB031221580 A CN B031221580A CN 03122158 A CN03122158 A CN 03122158A CN 100496080 C CN100496080 C CN 10049608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vance payment
paym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mentioned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221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53991A (zh
Inventor
青山春巳
梅田宗和
神宫司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453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3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60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608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7/00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7/02Coin-freed or check-freed systems, e.g. mobile- or card-operated phones, public telephones or boo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70Administration or customization aspects; Counter-checking correct charges
    • H04M15/765Linked or grouped accounts, e.g. of users 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70Administration or customization aspects; Counter-checking correct charges
    • H04M15/765Linked or grouped accounts, e.g. of users or devices
    • H04M15/7652Linked or grouped accounts, e.g. of users or devices shared by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3Notification aspects
    • H04M15/85Notification asp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dition triggering a notification
    • H04M15/854Available cred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7/00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7/10Account details or usage
    • H04M17/103Account details or usage using SIMs (USIMs) or calling c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7/00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7/10Account details or usage
    • H04M17/106Account details or usage using commercial credit or debit c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7/00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7/20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with provision for recharging the prepaid account or card, or for credit 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7/00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7/20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with provision for recharging the prepaid account or card, or for credit establishment
    • H04M17/204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with provision for recharging the prepaid account or card, or for credit establishment on-line recharging, e.g. cashl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7/00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7/20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with provision for recharging the prepaid account or card, or for credit establishment
    • H04M17/204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with provision for recharging the prepaid account or card, or for credit establishment on-line recharging, e.g. cashless
    • H04M17/208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with provision for recharging the prepaid account or card, or for credit establishment on-line recharging, e.g. cashless using WAP or Internet, i.e. including electronic payment, e.g. e-cas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7/00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2017/12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using calling, telephone credit/debit c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7/00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2017/14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using commercial credit/debit cards, e.g. VISA, AM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7/00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2017/24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with on-line recharging of an account or card, e.g. cashl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7/00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2017/24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with on-line recharging of an account or card, e.g. cashless
    • H04M2017/248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with on-line recharging of an account or card, e.g. cashless using WAP or Internet, i.e. including electronic payment, e-cash, e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01Details of bill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0168On line or real-time flexible customization or negotiation according to wishes of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01Details of bill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0176Billing arrangements using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32Involving wireles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72Account specifications
    • H04M2215/724Linked accou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72Account specifications
    • H04M2215/724Linked accounts
    • H04M2215/7245Shared by users, e.g. group accounts or one account for different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81Notifying aspects, e.g. notifications or displays to the user
    • H04M2215/815Notification when a specific condition, service or event is met
    • H04M2215/8166Available cred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Meter Arrangement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减轻因大量发行使用预付款卡造成的麻烦的预付款系统。通信终端利用预付的并为预付款系统所管理的进款来购买代表给定金额的预付款号,利用该预付款号所相应的给定金额来支付通信费。或者,通信终端利用预先设置的并为预付款系统所管理的预付款度数来在先或在后支付通信费。或者,通信终端将自己的由预付款系统所管理的预付款度数之一部分或全部分配给其他通信终端,用作其在先或在后支付的通信费。

Description

预付款系统、预付款进款管理服务器、通信终端以及相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通信终端进行预付款方式结算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本技术领域中,为提高交易安全性、用户方便性,广泛采用使用预付款卡的预付款系统。预付款卡发行公司发行譬如500日圆、1000日圆、3000日圆等一定金额的预付款卡,用户购买所期望金额的预付款卡。预付款卡譬如只能用于支付电话费而不能用于其他。欲以这种预付款卡支付电话费时,用户首先要接通预付款卡管理系统,譬如按提示键入预付款卡上记载的卡号来建立联系。管理系统接受该联系后,在确认预付款卡有效性基础上,相应于预付款券种类或面值来计算通信终端(譬如移动电话或有线电话)电话费。
以预付款方式进行结算的系统并非仅限于在电话费计费上采用,在普通电子交易方面也采用,其譬如可见于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2001-325541号所记载。
然而,按已有预付款系统,用户必须要到指定商店购买有形的预付款卡,较麻烦。另外卡发行公司及管理系统一侧的负担也较大。再者,用户使用预付款卡时,必须要将由譬如十几位英文字母及数字组成的卡号通过按键操作一个个地进行输入,手续繁琐。而且,管理系统一侧在卡号出错处理上的负担也较大。可见,在已有预付款系统中,用户与系统管理者双方负担都比较大。
还有,按已有预付款方式,在支付电话费时必须要一次性地相应于预付款券种类支付全部费用。换言之,预付款卡中钱款不能分割使用,不能多次支配。为此,大面值卡不如小面值卡使用方便。再者,谁按语音提示进行卡号输入等操作,谁才能支付电话费,若不把卡转让给他人而由他人操作,则他人电话费不会被支付。这也是高面值卡滞销、低面值预付款卡畅销的一个原因。
但是,大量发行低面值预付款卡而供人购买使用的话,恐怕给用户与系统双方都造成非常大的手续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本目的就在于提供可以减轻因大量发行使用预付款卡造成的麻烦的预付款系统、预付款支付管理服务器、预付款支付装置、用户数据库、通信终端、以及相关方法。
具体而言,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须发行有形预付款卡即可享受预付款方式之优惠的预付款系统、预付款支付管理服务器、通信终端、以及相关方法。
本发明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允许分割支付以提高大面值预付款卡使用性、减少预付款卡发行数量的预付款系统、预付款支付装置、用户数据库、以及预付款方法。
本发明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允许不同用户付款以提高大面值预付款卡使用性、减少预付款卡发行数量的预付款系统、预付款支付装置、用户数据库、以及预付款方法。
本发明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包括预付款卡度数功能在内的多种用途选择性,以提高大面值预付款卡使用性、减少大面值预付款卡发行及使用麻烦的预付款系统、预付款支付装置、用户数据库、以及预付款方法。
本发明目的实现如下——
(1)一种预付款系统,其中,具备管理有关于通信终端进款金额的预付款进款管理单元、响应来自该预付款进款管理单元的请求发行预付款号的预付款号管理单元、对预付款号进行鉴别的预付款支付单元、以及对通信终端通信征费的费用系统;当通信终端请求发行代表给定金额的预付款号、并且通信终端进款金额大于上述给定金额时,上述预付款号管理单元响应上述请求而通过上述预付款进款管理单元对上述通信终端发行其所请求预付款号,并从该通信终端进款金额减去上述给定金额;通过从上述通信终端经由上述预付款支付单元发送上述预付款号给费用系统,来利用上述预付款号所对应的上述给定金额支付上述通信终端通信费。
根据上述发明,无须发行有形预付款卡即可以预付款方式支付电话费等通信费。因此,用户无须到指定商店购买有形预付款卡,也可以减轻发行管理有形预付款卡部门的负担。
譬如,利用电话号码作电话机专有识别号码,可以对进款金额足够的通信终端发行预付款号。而且,预付款进款管理服务器,对于必须要掌握的电话号码,只要通信终端一来访问就可得知,无须用户特意操作报告。
进一步,当作为位置信息利用其中嵌套有预付款号的URL(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标准资源地址)访问预付款支付单元时,预付款支付单元可自动得知预付款号码。故,无须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预付款号。
还有,不仅是请求预付款号的通信终端就连其他通信终端也可用该预付款号付费。
(2)一种预付款系统,其中,包括:用户数据库——保存有多个通信终端识别号、和同该等识别号一一对应的可换算成通信费的预付款度数;和预付款支付单元——用于更新用户数据库中预付款度数;以及第1费用系统——用于计算通信终端通信费及向通信终端征收该通信费;上述预付款支付单元,在当第1通信终端请求将其预付款度数之至少一部分分配给其指定的第2通信终端时,更新该第1通信终端的预付款度数;当被上述预付款支付单元请求时,上述第1费用系统从上述第2通信终端通信费减去上述第1通信终端分配来的度数,以减少该第2通信终端通信费。
最好是,上述预付款系统还包括第2费用系统——利用预设通信度数收取通信终端通信费并使得该通信度数随着通信终端通信时间增加而减少。当被上述预付款支付单元请求时,上述第2费用系统将上述第1通信终端预付款度数之至少一部分分配给上述第2通信终端,以增加该第2通信终端通信度数。
还有,最好在上述预付款系统中,上述用户数据库还保存上述通信终端付费方式;该付费方式包括利用上述第1费用系统的第1付费方式和利用上述第2费用系统的第2付费方式。
根据上述发明,所提供的服务不仅适用于采用通话后征收电话费的费用系统的普通通信终端,而且也适用于采用按预付款征费系统的通信终端。故,使得用户具有更多选择余地,进一步提高了大面值预付款卡的使用性。
又,在使用预付款时,可以对多个通信终端指配共有群号,而一个个地设置通信终端电话号码。据此,对于属于同一群的所有通信终端可以一次指定。故,支付目标及支付源的设置变得容易。另外,一个通信终端也可以分属不同群。
又,通过访问用户数据库,预付款支付装置可以得知通信终端付费方式。通信方式可包括在一合同中,于是可将采用不同付费方式的多个通信终端划在同一群里。这样,预付款度数就可以一次分配给众多各类用户,可极大地提高预付款度数使用性。
进一步,预付款支付装置还可以自动地正确选择费用系统(以预付款扣费的系统或先用后征费的系统),故在分配(分割)预付款度数时无须知道通信终端付费方式。
还有,用户在自己预付款度数使用上也有了更多选择余地,譬如分配预付款度数之一部分或全部时候,既可分别地指定分配目标也可按群指定分配目标。由于大额预付款度数可多用途使用,所以本发明有利于提高大面值预付款卡的使用性。另外,本预付款系统优点还在于,可促进购买大面值预付款卡、使用大值预付款度数,故可以减轻因大量发行使用低面值预付款卡造成的麻烦。
本发明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可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细节的描述得以清楚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根据本实施例1的预付款系统框图。
图2是图1所示进款数据库108所保存数据之一种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预付款号数据库116所保存数据之一种示意图。
图4是一种根据本实施例1的预付款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5是一种根据本实施例2的预付款系统框图。
图6是一种根据本实施例2的预付款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7是用户数据库所管理数据之示意图。
图8是接着图7的用户数据库所管理数据之示意图。
图9是接着图8的用户数据库所管理数据之示意图。
图10是接着图9的用户数据库所管理数据之示意图。
图11是接着图10的用户数据库所管理数据之示意图。
图12是一种根据本实施例3的预付款系统框图。
图13是一种发送给一个支付受益者终端的电子邮件的示意图。
图14—35是用户数据库所管理数据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以说明。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1的预付款系统框图。
预付款系统100包括:可以无线或有线线路通信的通信终端102;管理通信终端102预先电子支付的金额的预付款支付管理服务器104;管理保存预付款号(后述)的预付款号管理服务器112;以及计算出通信终端102用户应付电话费的费用系统122。
在以下描述中,假设通信终端102可行移动通信,具有固有电话号码(识别号),其较典型的例子是移动电话机。预付款支付管理服务器104包括万维网服务器106,该万维网服务器106起到同通信终端102的无线通信接口之作用。预付款支付管理服务器104还包括管理各通信终端所支付金额的储值数据库108。预付款支付管理服务器104还包括同万维网服务器106与储值数据库108连接的预付款号请求处理单元110。
储值数据库108对所支付的金额按通信终端电话号码管理。对储值数据库108的进款既可通过直接访问储值数据库108而进行也可通过银行帐号、便利店等其他部门进款。
图2示出了一表,其例示了储值数据库108所保存信息。表中左列是请求发行本系统100的预付款号的通信终端,中间列是通信终端电话号码,右列是进款金额(可利用余额)。譬如,通信终端1的电话号码是TEL_1,已进款金额为BL_1。就这样,在储值数据库108中,对于每一可利用本预付款系统100的加入者(通信终端),至少管理其电话号码和进款余额。虽然图2的表只不过示出了电话号码和进款余额,但是视需要也可以在表中包括暗号、姓名等其他信息。另外,在图2中,也可以不直接管理金额数字而是就能换算成通信费用的度数或点数等进行管理。
再返回到图1,预付款系统100中的预付款号管理服务器112包括:预付款号应答单元114,用于进行响应来自预付款支付管理服务器104的请求之处理;保存预付款号的预付款号数据库116;万维网服务器118,其起到同通信终端102的无线通信接口之作用;以及同预付款号数据库116与万维网服务器118连接的预付款支付单元120。该预付款支付单元120还同费用系统122连接。
以下描述预付款系统之动作。
首先,预付款号发行中心(图中省略)向预付款号管理服务器112提供预付款号,以便将之存放于预付款号数据库116。该预付款号发行中心譬如可以是已有的有形预付款发行公司,但也未必仅限于此,只要是可以提供后述的那种”预付款号”者即可。
图3例示了图1所示预付款号数据库116所保存信息表。如表中最左列所示,预备有许多预付款类型即所谓”券种”,譬如有500、1000、3000日圆等特定金额的。即,500日圆的为券种P,券种P预备有预付款号NUM_P_A、NUM_P_B、NUM_P_C......,这些保存于预付款数据库116;1000或3000日圆的为券种Q,券种Q预备有预付款号NUM_Q_A、NUM_Q_B、NUM_Q_C......,这些保存于预付款数据库116。还有,如图3所示表中最右列所示,对应于预付款号还设有”未使用”、”已使用”、”未交付”、”已交付”、”有效期已过”等给定状态参数信息。这些状态参数信息是管理使用预付款号的依据。
其中,”未交付”是指预付款号尚未发送至通信终端;“已交付”是指预付款号业已发送至通信终端;“未使用”是指尚未利用预付款号支付过电话费;“已使用”是指业已利用预付款号支付过电话费;“有效期已过”表示预付款号使用期限已过,禁止使用。
图4示出了本预付款系统100动作流程。图1和图4中所示步骤符号(1)至(10)在该两图中是通用的。
(1)首先,通信终端102向预付款支付管理服务器104发送请求发行预付款号信号。在该发行请求中至少要指定预付款号券种。该发行请求连同通信终端102电话号码通过万维网服务器106传递给预付款号请求处理单元110。在通信终端102访问万维网服务器106之时,万维网服务器106就可以得知通信终端102电话号码,故无须为了输入通信终端102电话号码而额外进行操作。
(2)预付款号请求处理单元110接收到预付款号发行请求后,访问储值数据库108,以确认该通信终端102电话号码的存在,即确认一下是否允许通过网络结算通信终端102电话费。进一步,还要确认该通信终端102的余额(储值数据库108所保存值)多于所请求券种的金额。因为要想得到预付款号就必须将一定数额钱存在储值数据库108里面,所以储值数据库108中的余额要多于所请求券种的金额。
当上述两项都得不到确认时,就拒绝该预付款号发行请求,并就此通知通信终端102。
若上述两项都得到确认的话,就接受该预付款号发行请求,处理进入步骤(3)。
(3)预付款号请求处理单元110请求预付款号管理服务器112发行通信终端102所请求的券种的预付款号。
(4)预付款号应答单元114接收到预付款号请求处理单元110的请求后,参照预付款号数据库116抽出状态参数为”未交付”并”未使用”的、券种为其请求所指定的预付款号。譬如拿图3来说,若所指定券种为P,则抽出的预付款号可能是NUM_P_A;若所指定券种为Q,则抽出的预付款号可能是NUM_Q_B或NUM_Q_C。当可能被抽出的预付款号有多个时,可以按升序或给定顺序选择预付款号,也可随机选择。但无论以哪种方式只要选出一个即可。于是,将抽出的预付款号的状态参数从”未交付”、”未使用”变更成”已交付”、”未使用”。
(5)预付款号应答单元114将被抽出的预付款号传送给预付款支付管理服务器104。
(6)预付款号请求处理单元110接收到预付款号后,访问储值数据库108,从请求发行预付款号的通信终端102的余额减去预付款号券种对应的金额。此时,还可视需要而生成或更新记载有被减掉金额、日期、以及预付款号券种等的经历信息。
(7)预付款号请求处理单元110还通过万维网服务器106把从预付款号管理服务器112接收的预付款号通知给通信终端102。此时,预付款号是连同预付款支付单元120的URL信息一道被传送的。所确定的URL信息要满足如是条件:当通信终端102以URL访问网络时,能够访问到预付款号所对应页部分。这可以利用譬如在URL选择参数上设置预付款号的技术而得以实现。
(8)通信终端102,当期望利用预付款号支付时,就以上述所生成的URL访问万维网服务器118。由于URL也包括预付款号信息,所以通信终端102无须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预付款号即可访问到预付款号所对应页,利用券种所决定的金额支付自己的电话费。由于无须亲手输入预付款号,所以错号可能性以及出错处理负担都变小。
(9)被通信终端102访问的预付款支付单元120对预付款号有效性作确认。即,要确认通过万维网服务器118提高来的预付款号的状态参数是”已交付”、”未使用”。若得不到确认,就拒绝使用预付款号(收费处理),并就此通知通信终端102。若预付款号的状态参数是”已交付”、”未使用”,则进入步骤(10),以进行电话费计算处理。
(10)当预付款号有效性得到确认时,预付款支付单元120将使用金额(支付金额)、使用日期及时间、电话号码等处理电话费科目时所需信息发送给费用系统122。费用系统122根据该信息计算出通信终端102电话费,向通信终端102用户征收。在此,要从预付款号所对应的给定金额(券种所决定的金额)减去通信终端102电话费总额。即,可实现将储值数据库108中预付金额实际用于支付电话费。其后,预付款号状态参数被变更为”已交付”、”已使用”。
还须指出的是,也可以在鉴别预付款号时确认其状态参数不是”有效期已过”。
根据本实施例1,无须发行有形的预付款卡,而是按一定条件发行能对应于预付款卡号的预付款号,使使用者可以访问到该预付款号对应的网页。据此,可以进行电话费支付处理。由于不发行有形的预付款卡,所以发卡、买卡以及持卡等造成的麻烦不复存在,这对用户与系统管理者双方都有利。
又,储值数据库108的余额管理根据电话号码进行。电话号码为通信终端所专有,是通过万维网服务器106访问预付款号请求处理单元110时能自动被预付款号请求处理单元110所掌握的信息。能够据储值数据库108所管理金额(余额)而请求发行预付款号的只有专有其电话号码的通信终端。况且,通信终端102用户无须亲手进行自身电话号码输入操作等。故其他通信终端冒充本通信终端作发行请求是困难的。这一点要胜过以用户名等识别标志或暗号等管理余额的方法。可见,根据本实施例,可以简单地高安全性地进行预付款号发行请求。
按本实施例,不发行有形的预付款卡,而只发行预付款号。因为有形的预付款卡、譬如象带刻痕的卡(scratch card)很容易被判断出是否被使用过,所以有可能到有价证券商店用尚未使用的卡换钱,即容易变成偷窃、冒用的对象。而根据本实施例的预付款号,由于只不过是用于支付通信费用的号码、而且是电子信息,所以即便得知其号也无法象有形卡那样拿去换钱。因此难以变成偷窃、冒用的对象。这一点要胜过已有方法。
虽然本实施例中请求发行预付款号的通信终端102是将预付款号用于支付自己电话费,但是本发明并非仅限于这一使用形态。也可以将含预付款号的URL发送给其他通信终端103(见图1),于是该其他通信终端103也可以访问预付款号所对应的网页,以该预付款号支付其他通信终端103电话费。进一步,该其他通信终端103还可以把含有该预付款号的URL发送给另外的通信终端(图中省略),则该另外的通信终端也可以利用该预付款号支付其电话费。换言之,为了使用预付款号付费只要有使用者电话号码和预付款号即可。这是由于,使用预付款号付费时只要有使用者电话号码和预付款号即可进行预付款号鉴别与对收费系统的金额通知以及通信费计算,而无须提示其他,譬如作为发行预付款号请求者的通信终端102的电话号码。
如上所述,预付款支付管理服务器104与预付款号管理服务器112是按不同的块图示的。但这是以功能块作描述的结果。其实,就硬件而言两者也可以组成为一体。
然而,预付款支付管理服务器104所具有许多功能,譬如根据通信终端电话号码确认请求发行预付款号者是否是具有银行帐号、进行预付款号发行请求信号接收与传递、向通信终端发送含预付款号的URL等。而预付款号管理服务器112所具有的功能则是提供预付款号、根据其状态参数确认预付款号有效性、向费用系统122提供必要信息。可见两者功能乃至服务内容极为不同。故,从系统安全性考虑,两者与其一体形成莫如单设。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是以通信终端电话费支付为例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发明并非仅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任何一种预付款对象预先已定的系统。只不过,因为无须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电话号码或预付款号,而且是利用电话号码管理储值数据库余额,所以从减少用户输入操作等方面考虑,最好应用于与电话号码有关的通信费预付款系统。
实施例2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预付款系统500框图。
预付款系统500包括:可以无线或有线线路通信的通信终端502;可从通信终端502进行系统连接的预付款支付单元520;视需要可被预付款支付单元520访问的用户数据库516。在本实施例中,假设通信终端502为移动电话,预付款支付单元520还连接于费用系统522(其进行通信终端502的通信费征收等处理)。费用系统522根据通信终端502呼叫内容以及有效性信息来计算应向通信终端502征收的电话费。在本实施例中,通信终端502可以通过起用户接口作用的万维网服务器518访问预付款支付单元520。
下面将描述,预付款支付单元520进行预付款系统500的分割支付的收费处理以及卡点数更新处理等。用户数据库516存放通信终端识别号、以及用于管理对应于该等识别号所记录的预付款卡度数的信息。通信终端识别号譬如可以采用移动电话机电话号码。
预付款卡度数表示通信终端用户可作为通信费使用的度数。该度数既可直接对应于通信费也可通过按给定规则换算而同通信费关联。为便于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假设1度等于1日圆。
在实施例1中,是不发行有形的预付款卡而发行有给定面值(度数)可供使用的预付款号。但在本实施例2中,度数既可是基于已有的有形预付款卡的卡度数也可是基于实施例1的电子发行的预付款号的度数。在本实施例2中,无论用户所购买预付款卡的形态是有形还无形,只要用户可使用度数能够为用户数据库516所管理即可。
图6示出了预付款系统500的动作流程600。该动作可以同在图4的支付请求(8)和预付款号鉴别(9)以及对费用系统通知(10)等步骤中进行的动作关联起来。下面参照图5及6描述根据本实施例2的分割支付动作。
首先,于步骤S602进行登记处理。譬如购买了有形预付款卡的用户A从自己的通信终端502通过万维网服务器518访问预付款支付单元520。用户A譬如是通过按键操作提供预付款卡上记载的预付款卡号并自己电话号码以及其他有关于用户A的信息。作为本发明所称”预付款支付装置”的预付款支付单元520,根据该信息检查一下用户A(或通信终端502)是否可以利用本实施例Z的分割支付服务。若不可,则应予拒绝用户A(或通信终端502),使之不得接受本实施例2的该项服务。
图7例示了用户数据库516所管理数据。如图7所示,若预付款支付单元520确认可允许用户A(或通信终端502)利用本实施例2的分割支付服务,则与用户A通信终端识别号对应地将相应于预付款券种的度数(譬如10000度)登记于用户数据库516。图7所示表中的”剩余度数”表示剩余的可使用度数。在本例中,登记的是相当于10000日圆的可使用度数(金额)。
用户A可用所有或部分剩余度数支付自己的通信费或置换于他人。用所有剩余度数支付时,同已有支付方式一样,相当于一次性全额支付。用部分剩余度数支付时,意味着实行本实施例2的分割支付,相当于用部分剩余度数支付、剩下的仍维持于可使用状态。
置换是指将自己全部或部分剩余度数转到他人名下,变成他人的剩余度数。该他人可以使用该度数支付自身或别人的通信费,也可以再置换于别人。
在本实施例中,“将用户A的x剩余度数汇给用户B以支付用户B通信费”意味着有x度数被汇给(或称支付)用户B,冲减其通信费。结果,用户B应支付的通信费变更成y-x,过后将以此金额征收。这一计算是费用系统522根据用户B有效呼叫及其内容进行的。
“将用户A的所有剩余度数汇给用户B以支付用户B通信费”意味着有用户A的所有度数一次性被减掉,这同已有技术一样。
“将用户A的部分剩余度数汇给用户B以支付用户B通信费”称作分割支付,意味着将用户A的部分剩余度数汇给用户B以支付用户B通信费,用户A仍留有剩余度数可供给使用。
“将用户A的剩余度数x置换汇给用户B”意味着将用户A的x度数加到用户B的度数上,使用户B度数增大。用户B可以使用被置换来的度数支付自己的通信费,也可再将全部或部分度数置换给其他用户。
如上所述,从立即度数用于通信费计算这一点来看,支付不同于”置换”,后者不马上用于通信费计算。又,由于支付立即用于通信费计算,所以不得再”置换”于别人。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用户A要用自己的10000度数之中的1000度数支付用户B通信费。即,用户A想为用户B作分割支付。
在步骤S604,从用户A发出汇款(分割支付)请求。进行该请求时,用户A向预付款支付单元520提供譬如汇给用户B的度数、支付受益者(在此为用户B)等必要的支付信息。假设利用庆贺(greetingservice)服务的话,用户A还提供利用庆贺服务所需的庆贺对方电子邮件地址、留言、邮件通知日期及时间等庆贺信息给预付款支付单元520。据此,可以在用户A所指定的日期及时间进行有关于分割支付的通知。至于所指定日期时间,可以是私人性日期,譬如生日;也可以是事务性日期,譬如指定几天后或立即发通知。这任由用户A指定。
在步骤S606、608、610,对分割支付请求者(用户A)以及支付受益者(用户B)进行检查。
于步骤S606,预付款支付单元520判定一下用户A及用户B是否为根据本实施例2的分割支付服务的加入者。
于步骤S608,预付款支付单元520判定一下对于用户A是否业已进行步骤S602的给定登记处理。
于步骤S610,预付款支付单元520判定一下支付度数是否没超过剩余度数。
若上述各项检查(判定)结果都为否定,则不进行用户A所请求的分割支付,并就此通知用户A。须指出的是,对于分割支付请求的检查项目并非仅限于上述各项,视需要可以追加、删除或替换检查项目,检查顺序也可以适当变更。
在步骤S612,通过检查之后,预付款支付单元520向支付受益者(用户B)发确认通知,以告知其用户A业已请求预付款系统向其支付度数。若利用了庆贺服务的话,预付款支付单元520要在指定日期时间利用庆贺信息向用户B发送分割支付通知。通知可以用户A及B的通信终端可利用的电子邮件服务发送。如图13所示,通知内容包括用户A请求支付1000度数、用户B应在给定期间作接受该支付的意愿表示等信息,此外还可包括用户A的留言(文字或图像等形式)。
如图8(示意用户数据库516所管理信息)所示,在此阶段,用户数据库516内用户A剩余度数被更新,变成减掉了欲分割支付部分1000度数后的度数。但由于用户B尚未确认,所以用户B的支付度数栏仍为0。
如图9(示意用户数据库516所管理信息)所示,从步骤S612通知开始至用户B确认为止,对其间状态另作管理。即,对于用户A(支付源)欲支付用户B(支付受益者)1000度数(支付度数)这一事项,是同图7或图8等所示的剩余度数、支付度数分开来进行管理的。最右列的标志表示支付是否处在供用户B意思确认有效期内。标志为ON表示是在有效期内,为OFF则表示超过有效期。
由于用户A业已决定支付1000度数给用户B,所以在给定有效期间这欲分割支付的1000度数显然不应该算在其剩余度数里。故,如图8所示,从当初10000度数减去1000度数,用户数据库516登记变为9000度数。对此,用户B尚未承认(确认)用户A欲支付支付1000度数这一事项,故用户B支付度数栏为0。若在给定有效期内不被用户B确认的话,则支付请求将不被执行而删除。故,从所提供服务安全性角度考虑,在用户B尚未确认状态下,最好不更新用户B的支付度数栏(图8右下)。须指出的是,用户A剩余度数更新(从10000变到9000)也可以在用户B确认后进行。
在步骤S614,判定一下在给定有效期间是否从支付受益者(用户B)接收到确认通知。若没被确认,则分割支付请求将不被执行而删除,用户A的剩余度数将被更新而恢复到原来的10000度数,分割支付处理将告结束。若在给定有效期间得到受益者(用户B)确认通知,则在实际执行支付之际还要进一步作必要检查(图中省略),然后才执行支付处理。
该检查项目譬如可以包括:用户B不是本服务限制对象之事项、用户B支付金额没有超过月份限额之事项等。譬如,可能系统或用户事先设置每月支付金额不超过5万日圆,这种场合下,通过检查就可以确认出不属限制之列。
在步骤S616,更新用户数据库516中有关用户A剩余度数和用户B剩余度数的数据。
具体如图10(用户数据库516所管理信息)所示,用户B被支付1000度数,用户A剩余度数变成9000度数。当用户数据库516被更新、按用户A请求向用户B支付1000度数之后,将就此通知用户A。
在步骤S618,预付款支付单元520将与上述支付处理有关的支付信息通知给费用系统522,以便按更新后的用户数据库516的信息来进行用户B通信费计算征收。
具体而言,费用系统522在向用户B征收通信费时,要从在支付月份的下个月征收的用户B通信费中减去支付度数(或其相当的金额)。假如用户A是在4月份支付1000度数的,用户B4月份消费的电话费为5000日圆,那么,费用系统522在5月份向用户B征收的电话费就变成5000-1000=4000日圆。
在上述例子中,用户A是对别人即用户B进行支付。由于允许对别人支付,所以大大地提高了预付款卡的方便性。当然,用户A为本身通信费进行支付也可。这时,通知支付受益者的步骤S612以及确认步骤S614将被省略。
进一步,用户A不仅可以用自己的部分剩余度数为用户支付,而且还可以将这部分剩余度数”置换”成用户B的剩余度数。这时,同步骤S604至616的处理基本一致。即,在步骤S604,用户A进行置换请求,其中要指定置换目标、置换度数;在步骤S606至610,进行置换源以及置换目标确认;在步骤S612,向置换目标发通知,得到确认后更新用户数据库516。如上所述,在置换的场合,由于不立即进行支付,所以置换处理本身至步骤S616结束。其后,视需要而进行支付处理等。譬如可以假设存在如是情况:用户A期望将自己的1000度数置换为用户B的,用户B接受该置换。
图11示意了这种情况下用户数据库516登记内容,用户B剩余度数登记为1000度数。据此,用户B可以用该1000度数的全部或部分支付自己或他人的通信费,而且还可以把这1000度数的全部或部分再置换给别人(譬如用户C)。
须注意的是,度数置换并不是靠发行新的有形卡来进行,而是通过以电子方式变更用户数据库516存储内容而进行的。根据本实施例,只要购买一张高额预付款卡,以后就可以省却分发低额有形卡之麻烦。进一步,若象实施例1那样,连高额预付款卡也以电子方式发行的话,则无须发行任何有形卡即可进行分割支付或置换。
根据本实施例2,将自己剩余度数全部用于支付自己通信费当然没问题,就是只用其中一部分进行支付也是可行的。而且,还可以将自己剩余度数的全部或部分为他人支付或置换于他人。这一点,同已有那种自己剩余度数的全部只能用于支付自己通信费的已有方式相比,将使得预付款卡方便性得到提高,尤其是可以大大促进人们购买使用高额卡。
譬如,某公司后勤部门可购买一高额预付款卡,然后将部分度数”置换”给该公司的各中层部门,各中层部门再以此支付本部门所属职工使用的电话费。若在已往则较麻烦,首先要发行大量低面值预付款卡,后勤部门购买后分发给各中层部门供支付各职工的电话费。这整个过程较麻烦。另外,各种卡(500、1000、3000日圆不等)面值之和必须要等于整个公司电话费总和,这也相当麻烦。
对此,根据本实施例,以后勤部门为代表购买高额卡,将剩余度数置换给各中层部门,各中层部门支付各职工度数用于电话费支付。按此方式,整个公司电话费支付变得容易。又,由于置换及支付是以电子方式进行的,所以省却了大量发行低面值卡、分发卡等麻烦。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2的预付款系统500中,剩余度数不光因支付或置换而减少,还可以增加度数。譬如,在购买新预付款卡时或接受他人置换而对此确认时,可使得当前预付款度数增加。
在用户数据库516,虽然对用户识别号与剩余度数一一对应的登记,但是登记时却不按预付款卡号作区别。购买了新预付款卡、作完了登记处理(步骤S602)后,与卡号为何无关,而只就可使用剩余度数进行管理。又,当收到他人对本人置换的通知而就此确认时,可使用剩余度数也会增加。
实施例3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预付款系统1200框图。
同实施例1的预付款系统一样,预付款系统1200包括:可以无线或有线线路通信的通信终端1202;对用于通信终端1202通信费的进款进行管理的预付款进款管理装置1204;管理发行预付款号(后述)的预付款号管理装置1212;以及计算出通信终端1202用户应付电话费的费用系统1226;以及管理通信终端呼叫度数而使通信得以进行的呼叫度数管理开关单元1230。
在以下描述中,假设通信终端1202可行移动通信,具有固有电话号码(识别号),其较典型的例子是移动电话机。预付款进款管理装置1204包括:万维网服务器1206——起到同通信终端1202的无线通信接口之作用;保存各通信终端所支付金额的储值数据库1208;以及同万维网服务器1206与储值数据库1208连接的预付款号请求处理单元1210。
储值数据库1208对所支付的金额按通信终端电话号码管理。对储值数据库1208的进款既可通过直接访问储值数据库1208而进行也可通过银行帐号、便利店等其他部门进款。
预付款系统1200的预付款号管理装置1212包括:预付款号应答单元1214——用于进行响应来自预付款进款管理装置1204的请求之处理;预付款号数据库1216——保存预付款号及相关信息;万维网服务器1218——起到同通信终端1202的无线通信接口之作用;支付单元1220——同预付款号数据库1216与万维网服务器1218连接;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同支付单元1220连接,管理用户电话号码、群号、合同细节以及预付款度数;以及支付管理数据库1224——同支付单元1220连接,管理有关用户的分割度数、置换度数以及电话号码。
费用系统1226连接于预付款号管理装置1212的支付单元1220。每当通信终端1202通话后,费用系统1226即按通话时间及内容计算费用,于是,通信终端1202用户将会被征收费用。由于用户是在通话后被征收费用,故费用系统1226是一种”征费”的费用系统。费用系统1226还包括一个费用数据库1228。
呼叫度数管理开关单元1230同预付款号管理装置1212中的支付单元1220连接,具有一个呼叫度数数据库1232——管理给定通信终端(譬如一次性预付款移动电话)的呼叫度数。根据通话前设置的呼叫度数,呼叫度数管理开关单元1230允许通信终端在预设呼叫度数内利用通信线路通信。通信终端可用呼叫度数随着通信终端通话时间增加而减少。只要呼叫度数不为零,通信终端就可以通信。
由于用户通话前设置有偿呼叫度数,所以呼叫度数管理开关单元1230为一种”预付性”支付处理系统。
至于通信终端是以预付方式还是以先通话后收费方式付款,这要根据购买通信终端时订立的合同而定,合同细节由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管理。因此,支付单元1220可以根据登记于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中的合同细节判定出通信终端支付方式。
下面举例说明预付款系统1200之动作。
例1
为便于描述,以下假设用户A使用自己的通信终端1202获取一个价值为10000日圆的预付款号,将该预付款号金额中的一部分(譬如1000日圆)送给用户B用于支付用户B电话费,即进行上述所谓”分割支付”。又假如用户B的通信终端1203(见图12)为一次性预付款移动电话。
首先,用户A按实施例1中描述过的步骤(尤其见图4)获取一个价值为10000日圆的预付款号,于是,用户A按实施例2中描述过的步骤将1000日圆汇给用户B。
具体而言,通信终端1202通过万维网服务器1218访问支付单元1220,此时要指定目标电话号码(在此为用户B电话号码)以及支付金额(在此为1000日圆)。支付单元1220确认一下用户A及用户B是否为本服务的加入者、金额是否合理等等,而后通知用户B通信终端1203用户A请求支付。该通知可以如图13所示电子邮件形式进行。另外,当需要利用庆贺服务在对方生日、纪念日或其他特别日期发送电子邮件给目标(用户B)时,除了目标电话号码以及支付金额外,用户A还可以提供邮件发送期望日、留言(文字或图像)、对用户B的分割支付请求表示等(参见图13)。
图14—16例示了该步骤中每一数据库所管理数据。
如图14所示,在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按每一电话号码(或用户)管理储值(或剩余度数)、群号、合同细节等。群号为代表号码,其指配给多个通信终端,故而可据此将该等终端以整体加以特定。在图14所示例中,用户A没有被指配群号,而用户B和C被指配共有群号Gn。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还保存有关于通信终端为普通终端还是一次性预付款终端等合同细节。如图16所示,在本极端,呼叫度数管理开关单元1230的呼叫度数数据库1232中用户B通信终端1203的可用呼叫度数被设置为0。
如图15所示,在自用户A发出支付请求至用户B意愿被确认这段时间内,支付管理数据库1224管理此时状态下的数据,譬如支付度数(1000度)、支付源(用户A)、以及支付目标(用户B)等信息。图15中最右列的标志表示用户A支付请求是否有效即是否在有效期内。譬如,设置1星期时间来等待供用户B作意愿表示。标志为ON表示支付请求仍在有效期内(1星期内),而为OFF则表示超过有效期。须指出的是,当确认了用户B的意愿时该标志也被置为OFF。
接着,用户B对电子邮件传来的支付通知作了应答后,各数据库中数据将如图17—19所示那样被更新,进入支付处理。
如图17所示,在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中,从原剩余度数10000减去1000后,用户A剩余度数变成9000,该值被登记于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须指出的是,用户A剩余度数减量处理可以在用户A作支付请求后立即执行。
如图18所示,在支付管理数据库1224中,标志变成OFF,表示费用系统1200没在等待用户B应答。如图19所示,在呼叫度数数据库1232,用户B增加1000度数。因此,用户B可以在1000度数内以通信终端1203利用通信线路通话。须指出的是,因为用户B剩余度数在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中为0,所以用户B只可以使用该1000度数,而不能将任何呼叫度数置换给其他用户。
例2
下面描述的情形是:用户A使用自己的通信终端1202获取一个价值为10000日圆的预付款号,将该预付款号金额中的支付部分(譬如两个1000日圆)送给用户B和C用于支付其各自电话费,即进行上述所谓”分割支付”。又假如用户B的通信终端1203(见图12)为一次性预付款移动电话,而用户C通信终端(图中省略)为普通移动电话(先通话后收费)。
首先,用户A按实施例1中描述过的步骤获取一个价值为10000日圆的预付款号,于是,用户A可按上述方式分别指定目标用户B和C而执行支付。具体而言,按实施例1所示方式对用户B支付,而按实施例2所示方式对用户C支付。然而,根据这样的步骤,用户A要分别设置目标。那么,在本例中,是通过指配群码Gn来对用户B和C进行支付的。在此,假设用户所属群码是事先确定并如图20所示登记于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中的。
接收到利用群码Gn的支付请求的支付单元1220,访问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执行图6所示S606—610的步骤,以进行确认。如图21所示,当确认支付请求处理可以继续后,在支付管理数据库1224中,共有给定群号Gn的目标用户B和C的被用户A支付的度数被更新为1000日圆。在本阶段,如图22及23所示,由于用户B和C的意愿尚未得到确认,所以呼叫度数数据库1232中用户B的可用度数以及支付数据库1228中用户C的被支付度数仍然为0。
接着,用户B和C收到电子邮件,被通知用户A业已向预付款系统1200作了支付请求。用户B和C对电子邮件传来的支付通知作了应答后,各数据库中保存数据将如图25—27所示那样被更新,进入支付处理。
如图24所示,在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中,从原剩余度数10000减去2000后,用户A剩余度数变成8000,该值被登记于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须指出的是,用户A剩余度数减量处理可以在用户A作支付请求后立即执行。
如图25所示,在支付管理数据库1224中,标志变成OFF,表示费用系统1200没在等待用户B应答。如图26所示,在呼叫度数数据库1232,用户B增加1000度数。因此,用户B可以在1000呼叫度数内以通信终端1203利用通信线路通话。
如图27所示,在支付数据库1228中,用户C也增加1000度数,即意味着用户C业已支付了1000度数的电话费。因此,费用系统1226在下次征收其电话费时将少收1000度数。
这样,根据登记于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中的合同细节,支付单元1220决定如上述实施例2所述那样访问费用系统1226,或如本实施例那样访问呼叫度数数据库1232。因此,当指定群号时,可以群号特定电话费支付方式不同的通信终端。其结果,一个用户(譬如用户A)可以同一方式对各类用户支付自己的预付度数。
例3
下面描述的情形是:用户A使用自己的通信终端1202获取一个价值为10000日圆的预付款号,将该预付款号金额中的一部分譬如1000日圆)置换给用户B。正如实施例2中所述,从置换度数不能立即用于通信费支付或转换成呼叫度数这一点来看,度数置换不同于度数支付;但这些度数都可以为目标用户(譬如用户B)所拥有,为其剩余度数。置换度数可以用于支付某用户自己的电话费或自己的呼叫度数。某用户也可以将被置换的度数向其他用户作支付或置换。
在本例中,首先,用户A按实施例1中描述过的步骤获取一个价值为10000日圆的预付款号,于是,用户A按实施例2所示方式将1000日圆置换给用户B。具体而言,通信终端1202通过万维网服务器1218访问支付单元1220,此时要指定置换目标电话号码(在此为用户B电话号码)以及置换金额(在此为1000日圆)。支付单元1220确认一下用户A及用户B是否为本服务的加入者、金额是否合理等等,而后通知用户B通信终端1203用户A请求支付。该通知可以如图13所示电子邮件形式进行。
图28及29例示了本步骤中各数据库所管理数据。
如图28所示,在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中,用户A剩余度数为10000,而用户B及C的皆为0。
如图29所示,在自用户A发出置换请求至用户B意愿被确认这段时间内,支付管理数据库1224管理此时状态下的数据,譬如被置换度数(在此为1000度)、支付源(用户A)、以及支付目标(用户B)等信息。
接着,用户B对电子邮件传来的置换通知作了应答后,各数据库中数据将如图30及31所示那样被更新,进入支付处理。
如图30所示,在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中,从原剩余度数10000减去1000后,用户A剩余度数变成9000,而用户B剩余度数增加1000。这些值被登记于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
如图31所示,在支付管理数据库1224中,标志变成OFF,表示费用系统1200不在等待用户B应答,1000度数业已置换给用户B。因此,用户B可以在1000呼叫度数内以通信终端1203利用通信线路通话。另外,用户B也可以将该被置换的度数之一部分或全部向其他用户作支付或置换。为便于用这1000度数通话,这些度数必须要被转换成用户B的剩余度数或呼叫度数,见图19。这使得用户B的呼叫度数增加。
例4
下面描述的情形是:用户A使用自己的通信终端1202获取一个价值为10000日圆的预付款号(图32),将该预付款号金额中的一部分(譬如两个1000日圆)分别置换给用户B和C。又假如用户B的通信终端1203(见图12)为一次性预付款移动电话,而用户C通信终端(图中省略)为普通移动电话(先通话后收费)。
首先,用户A按实施例1中描述过的步骤获取一个价值为10000日圆的预付款号,于是,用户A可按上述方式分别指定用户B和C而将1000度数置换给用户B及C。然而,根据这样的步骤,用户A要分别设置目标。那么,在本例中,是通过指配群码Gn来对用户B和C进行度数置换的。在此,假设用户所属群码是事先确定并如图32所示登记于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中。
接收到用户A利用群码Gn进行置换部分剩余度数的请求后,支付单元1220访问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执行图6所示S606—610的步骤,以进行确认。如图33所示,当确认置换请求处理可以继续后,在支付管理数据库1224中,置换目标(即共有给定群号的用户B和C)的被用户A置换的度数被更新为1000日圆。在本阶段中,如图32及33所示,由于用户B和C的意愿尚未得到确认,所以用户B的可用度数(剩余度数)以及用户C的被置换度数皆为0。
接着,用户B和C收到电子邮件,被通知用户A业已向预付款系统1200作了置换请求。用户B和C对电子邮件传来的置换通知作了应答后,各数据库中所保存数据将如图34及35所示那样被更新,进入支付处理。
如图34所示,在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中,从原剩余度数10000减去2000后,用户A剩余度数变成8000,而用户B及C的剩余度数皆增加1000。这些值被登记于用户管理数据库1222。
如图35所示,在支付管理数据库1224中,标志变成OFF,表示费用系统1200没在等待用户B应答,1000度数业已分别置换给用户B及C。其结果,用户B及C都可以在1000呼叫度数内以各自通信终端利用通信线路通话。另外,用户B及C也可以将该被置换的1000度数之一部分或全部向其他用户作支付或置换。
根据本实施例3,预付款号管理装置1212既同先通话后收费的费用系统1226连接也同管理通话前预设呼叫度数的呼叫度数管理开关单元1230(预付款费用系统)连接。因此,呼叫度数支付或置换不仅可以在先通话后交费的通信终端执行,而且还可以在按预设呼叫度数支付通信费的通信终端执行。因此,同实施例2相比,用户可有更多选择。在实施例2,服务仅适用于采用先通话后收费的费用系统1226的普通通信终端。而按本实施例3,象一次性预付款移动电话那样的通信终端也构成服务对象。
根据本实施例3,也可以象实施例2那样,将某用户预付款度数之一部分或全部支付或置换给其他者。譬如,某公司后勤部门可购买一高额预付款卡,然后将部分度数置换给该公司的各中层部门,各中层部门再以此支付本部门所属职工使用的电话费。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管理数据库按通信终端管理由合同所规定的付费方式信息,故支付单元可以根据用户管理数据库中登记的合同细节来判定出通信终端如何付费。
故,在上述例子中,当某部门以预付度数支付所属职工电话费时,就无须检查职工通信终端如何付费(预付或后征费)。譬如,当某部门支付1000度数给某职工时,预付款系统可以自动选择适当付费方式。即,若该职工按先通话后收费方式付费,就从对其下个月征收的通信费中减去1000度数。而若该职工按预付款方式付费,就将其呼叫度数增加1000度。所以,该部门只要支付其所属职工价值1000的呼叫度数即可,而无须亲自去付费。
根据本实施例,对多个通信终端设置一共有群号,以替代各通信终端所专有的电话号码,据此,可一次将属于同一群的通信终端皆指定为支付或置换目标,使得支付或置换目标以及来源的设置变得容易。
根据本实施例,同已有技术相比,用户在自己呼叫度数使用上也有了更多选择余地,譬如支付或置换自己呼叫度数之一部分或全部给多个目标时,既可分别地指定各个目标也可按群指定目标。由于大额预付款度数可多用途使用,所以本发明有利于提高大面值预付款卡的使用性。另外,本预付款系统优点还在于,可促进购买大面值预付款卡、使用大值预付款度数,故可以减轻因大量发行使用低面值预付款卡造成的麻烦。
虽然本发明是以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发明并非仅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的构思情况下可以有变形和修改。
又,虽然上述实施例是以通信终端电话费为例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发明并非仅限于电话费。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任何一种预付款对象预先已定的系统。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减轻因大量发行使用预付款卡造成的麻烦。
本申请是基于先后于2002年4月23日、6月30于日本提出的申请号为2002-121153、222093号的在先申请,在此参照了其全部内容。

Claims (7)

1、一种预付款系统,其中
具备管理作为通信终端可利用余额的通信终端进款金额的预付款进款管理单元、响应来自该预付款进款管理单元的请求发行预付款号的预付款号管理单元、对预付款号进行鉴别的预付款支付单元、以及对通信终端通信征费的费用系统;
当通信终端请求发行代表给定金额的预付款号、并且通信终端进款金额大于上述给定金额时,上述预付款号管理单元响应上述请求而通过上述预付款进款管理单元对上述通信终端发行其所请求预付款号,并从该通信终端进款金额减去上述给定金额;
通过从上述通信终端经由上述预付款支付单元发送上述预付款号给费用系统,来利用上述预付款号所对应的上述给定金额支付上述通信终端通信费。
2、一种预付款进款管理服务器,是管理作为通信终端可利用余额的通信终端进款金额的服务器,其中,包括如下各单元:
请求接收单元——接收通信终端为获取代表给定金额的预付款号而发出的第1请求;
请求传递单元——向统管预付款号的预付款号管理单元发送第2请求,以使之发行上述预付款号;
预付款号接收单元——接收当上述通信终端进款金额大于上述给定金额时由上述预付款号管理单元发行的上述预付款号;以及
预付款号传递单元——将从上述预付款号管理单元接收到的上述预付款号传递给上述通信终端。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付款进款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按通信终端所专有的识别号码来管理各通信终端之进款金额。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付款进款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以将预付款号含在上述预付款号管理单元的预付款支付单元的位置信息中的方式,向通信终端发送上述预付款号;上述预付款支付单元是用于对通信终端发来的预付款号进行鉴别的单元。
5、一种预付款系统方法,该预付款系统具备管理作为通信终端可利用余额的通信终端进款金额的预付款进款管理单元、响应来自该预付款进款管理单元的请求发行预付款号的预付款号管理单元、以及对预付款号进行鉴别的预付款支付单元,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上述通信终端向上述预付款进款管理单元发出第1请求,以使上述预付款进款管理单元被发行代表给定金额的预付款号;
上述预付款进款管理单元响应上述第1请求而向上述预付款号管理单元发出第2请求,以促其发行上述预付款号;
上述预付款号管理单元,响应上述第2请求,根据上述通信终端进款金额与上述预付款号所对应金额之比较结果,将一预付款号作为被请求预付款号发送给上述预付款进款管理单元;
上述预付款进款管理单元将上述预付款号管理单元发行的上述预付款号发送给上述通信终端;
上述通信终端向上述预付款支付单元发送从上述预付款进款管理单元传送来的预付款号,以支付其通信费;
上述预付款支付单元,对上述通信终端所发来预付款号进行鉴别,向进行通信终端通信费用计算的费用系统发送鉴别合格的预付款号之相关数据,以便该费用系统根据该鉴别合格的预付款号所相应的金额来计算通信费。
6、一种有关于预付款进款服务器的方法,该预付款进款管理服务器用于管理作为通信终端可利用余额的通信终端进款金额,其中,在预付款进款管理服务器上执行如下各步骤:
接收上述通信终端为获取代表给定金额的预付款号而发出的第1请求;
向统管预付款号的预付款号管理单元发出第2请求,以促其发行上述预付款号;
从上述预付款号管理单元接收一预付款号——是在上述通信终端进款金额大于被请求预付款号所对应金额情况下由上述预付款号管理单元作为被请求预付款号而发行的;
将从上述预付款号管理单元接收的上述预付款号发送给上述通信终端。
7、一种有关于通信终端的方法,该通信终端可按预付款方式支付通信费,其中,于该通信终端上执行如下各步骤:
向管理作为通信终端可利用余额的通信终端进款金额的预付款进款管理单元请求发行代表给定金额的预付款号;和
接收由上述预付款进款管理单元发来的预付款号;以及
访问预付款支付单元,使该预付款支付单元鉴别本通信终端的预付款号。
CNB031221580A 2002-04-23 2003-04-22 预付款系统、预付款进款管理服务器、通信终端以及相关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608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21153 2002-04-23
JP121153/2002 2002-04-23
JP2002222093 2002-07-30
JP222093/2002 2002-07-30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157468A Division CN101018270B (zh) 2002-04-23 2003-04-22 预付款系统及支付装置、用户数据库、通信终端、以及相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3991A CN1453991A (zh) 2003-11-05
CN100496080C true CN100496080C (zh) 2009-06-03

Family

ID=292179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2215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6080C (zh) 2002-04-23 2003-04-22 预付款系统、预付款进款管理服务器、通信终端以及相关方法
CN20051011574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18270B (zh) 2002-04-23 2003-04-22 预付款系统及支付装置、用户数据库、通信终端、以及相关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1574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18270B (zh) 2002-04-23 2003-04-22 预付款系统及支付装置、用户数据库、通信终端、以及相关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999750B2 (zh)
EP (1) EP1361742B1 (zh)
JP (2) JP4889760B2 (zh)
CN (2) CN10049608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4770B2 (ja) * 2002-10-01 2009-06-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認証決済方法、サービス提供装置及び認証決済システム
CN100384198C (zh) * 2002-11-12 2008-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付费多媒体消息服务业务的实现方法
US8161146B2 (en) * 2003-08-05 2012-04-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assigning device identifiers
US8229395B2 (en) * 2004-05-03 2012-07-24 Chikka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parties
TWI253286B (en) * 2004-11-16 2006-04-11 Benq Corp Mobile communicator
FR2887719B1 (fr) * 2005-06-23 2007-08-24 Alcatel Sa Dispositif de controle de transfert d'unites de temps de connexion entre terminaux donateurs et beneficiaires de reseau(x) de communication
US11195163B2 (en) 2006-09-01 2021-12-07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over the air (OTA) provisioning of soft cards on devices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apabilities
FR2921784A1 (fr) * 2007-09-28 2009-04-03 Alcatel Lucent Sas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d'information pour abonnes de services prepayes
US8620299B2 (en) * 2008-08-12 2013-12-31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electronically delivering a prepaid card to a mobile device
KR20110104480A (ko) * 2008-10-06 2011-09-22 비보텍, 인코포레이티드 모바일 장치 사이에서 결제 및 비결제 가상 카드 전송을 위한 시스템,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매체
WO2010086683A1 (fr) * 2009-01-30 2010-08-05 Chris Eddy Bannem Lipem Procédé d'épargne de partie ou totalité de son crédit de communication pour une durée déterminée ou non
WO2010086686A1 (fr) * 2009-01-30 2010-08-05 Lipem Chris Eddy Bannem Procede de reservation de partie ou totalite de son credit de communication au(x) numero(s) de son repertoire
WO2010086684A1 (fr) * 2009-01-30 2010-08-05 Chris Eddy Bannem Lipem Prcédé d'épargne de partie ou totalité de son crédit de communication pour une durée déterminée ou non lors de la recharge par carte
WO2010086685A1 (fr) * 2009-01-30 2010-08-05 Chris Eddy Bannem Lipem Procede de reservation de partie ou totalite de son credit de communication au(x) numero(s) de son repertoire pour une date et/ou une heure determinees
US10992817B2 (en) * 2009-03-18 2021-04-27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selecting and delivering electronic value certificates using a mobile device
US20110270747A1 (en) * 2010-04-28 2011-11-03 Xu Richard H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ding Funds to a Prepaid Account for a Mobile Device Associated with Mulitple Communication Profiles
EP2774099B1 (en) * 2011-11-03 2023-03-01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sioning and utilizing an aggregated soft card on a mobile device
CN103073779B (zh) * 2013-01-15 2014-12-17 东莞市开源塑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饮用水管专用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制造工艺和专用加工设备
EP2775687A1 (en) * 2013-03-04 2014-09-10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Secure data entry system
WO2017028884A1 (en) * 2015-08-14 2017-0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horising telecommunication connec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59874A (ja) * 1988-12-14 1990-06-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リペイドカード式電話装置
FR2745970B1 (fr) * 1996-03-07 1998-08-07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 prepaiement de consommation de communications telephoniques
US6188752B1 (en) * 1996-11-12 2001-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repaid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WO1998047112A1 (en) * 1997-04-15 1998-10-22 Stratex/Paradigm (Uk) Limited Method for electronically vending, distributing, and recharging of pre-paid value, a vending machine and an electronic system for use therein
EP1467300A1 (en) * 1997-08-13 2004-10-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obile electronic commerce system
US5991381A (en) * 1997-10-30 1999-11-23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elephone calling card validation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US6628766B1 (en) * 1999-03-29 2003-09-30 Intelepaid.Com, Inc. Apparatus for delivery of prepaid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and method therefor
US6424706B1 (en) * 1999-03-31 2002-07-23 Imagine Network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telecommunication-time units among accounts and exchanging same for goods or services
KR20010000053A (ko) * 1999-11-30 2001-01-05 류창완 다기능 선불카드를 위한 전자 지불시스템 및 카드 판매 방법
JP2001216398A (ja) * 2000-01-31 2001-08-10 Konya Masanari ネットワークを用いたギフト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01285529A (ja) * 2000-03-30 2001-10-12 Ntt Docomo Inc 通信サービスシステム、通信システム、端末および現通信可能量変更方法
JP2001325541A (ja) 2000-05-12 2001-11-22 Nec Telecom Syst Ltd 電子商取引決済システム及び電子商取引決済方法
JP2001350926A (ja) * 2000-06-08 2001-12-21 Web Crew Inc 異なる入力環境からのデータ入力方法
JP2002083237A (ja) * 2000-06-21 2002-03-22 Bis:Kk プリペイドシステムによる電子商取引の決済管理方法
US6526130B1 (en) * 2000-07-19 2003-02-25 Ewi Holding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s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JP2002063517A (ja) * 2000-08-21 2002-02-28 Nippon Card Center Kk 仮想プリペイドカード決済システム、仮想プリペイドカード決済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2073841A (ja) * 2000-09-01 2002-03-12 Sony Corp ネットワーク上の利用権譲渡方法
US6529593B2 (en) * 2000-12-21 2003-03-04 At&T Wireless Services, Inc. Prepaid phone service for both wired and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s
JP4323119B2 (ja) * 2001-08-29 2009-09-0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料金処理方法および管理サー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199265A1 (en) 2003-10-23
CN101018270B (zh) 2010-05-05
JP2009169984A (ja) 2009-07-30
EP1361742A2 (en) 2003-11-12
JP4889760B2 (ja) 2012-03-07
EP1361742A3 (en) 2006-07-26
JP2009169985A (ja) 2009-07-30
US6999750B2 (en) 2006-02-14
EP1361742B1 (en) 2018-03-21
JP4889759B2 (ja) 2012-03-07
CN1453991A (zh) 2003-11-05
CN101018270A (zh) 200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6080C (zh) 预付款系统、预付款进款管理服务器、通信终端以及相关方法
RU2273049C2 (ru) Электронный платежный оборот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службы коротких сообщений (sms)
US6757371B2 (en) Method for divisional billing and device thereof
CN104639756B (zh) 一种显示短信的方法及装置
US20090098854A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billing and payment service using settlement service function of mobile electronic wallet and system therefor
US2003022088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nancial transactions
US7334724B2 (en) System for operating a prepaid reloadable debit card having ancillary services
MXPA03011821A (es) Plataforma de comunicaciones convergentes y metodo para comercio movil y electronico en un entorno de redes heterogeneas.
CN1348568A (zh) 利用中间帐户的电子付款系统
KR100773918B1 (ko) 모바일 전자지갑의 결제기능을 이용한 대금 청구 및 납부서비스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01419726A (zh) 计程车费用支付系统及方法
JP2013101443A (ja) 督促決済システム
KR100393829B1 (ko) 통신제어 시스템 및 통신제어 방법
CN1470042A (zh) 从存款存储器进行电子款项转帐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029989A1 (en) Let me pay: system of sponsorship through targeted advertisement
EP1197906A1 (en) Service receiving id number settling system
JP3784223B2 (ja) 通話料決済システム及び通話料決済方法
KR20010095938A (ko) 마일리지를 이용한 선결제 시스템
CN100373961C (zh) 基于智能网的短信支付方法及系统
JP5245556B2 (ja) 予約決済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に使用する端末
KR20020034288A (ko) 인터넷을 이용한 요금 청구 및 수납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0444206C (zh) 分发有价码的方法
RU22281U1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доступа к платным ресурсам в сети связи и карточка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платными ресурсами
CN101416538A (zh) 用于实现电子支付往来的、网络运营商和电信终端设备的支付平台以及所属方法
EP141422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visional bil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