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1226C - 升降机的安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升降机的安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91226C
CN100491226C CNB2004100831054A CN200410083105A CN100491226C CN 100491226 C CN100491226 C CN 100491226C CN B2004100831054 A CNB2004100831054 A CN B2004100831054A CN 200410083105 A CN200410083105 A CN 200410083105A CN 100491226 C CN100491226 C CN 10049122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light
elevator
described light
rece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831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12345A (zh
Inventor
纐缬雅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12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2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122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122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在由轿厢侧的门(1)进行开闭的升降机的出入口的两侧分别配置投光器(14)和受光器(15),对通过出入口的乘客等(32)的存在进行检测并对轿厢侧的门(1)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将轿厢侧的门(1)的全部或一部分由透光性构件形成,并且,与该透光性构件的端面部相对地设置投光器(14)和受光器(15),从投光器(14)至受光器(15)的光路经过透光性构件的内部而形成。采用本发明,在升降机中在轿厢侧的门或乘厅侧的门使用玻璃材质等的透光性材料的场合,可将光电装置配置在从轿厢室内及乘厅口不能看到的位置,并能减小配置有光电装置的乘厅侧的门与轿厢侧的门之间的间隙。

Description

升降机的安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机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升降机中,从防范上及提高外观性的观点出发,要求轿厢侧的门和乘厅侧的门的透明化,从而使用玻璃材质等的透光性的材料的门的应用正在高涨。并且,在门整体或宽广范围中采用玻璃材质等的透光性材料的情况增多起来。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升降机的门面板的开闭时的安全性,对于门来说、由投光器和受光器构成的光电装置等的非接触传感器对门开闭部分中夹有乘客情况的事先检测成为不可缺少的。
并且,对于配置光电装置等的非接触传感器,由于需要确保光电装置的光路,故将光电装置配置在乘厅侧的门与轿厢侧的门之间以使空间中可确保光路(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167146号公报(第2~3页、图3)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09-216783号公报(第3页、图2)
通过将升降机的门采用玻璃材质等的透光性材料而作成透明化,至今在轿厢侧的门与乘厅侧的门之间配置成隐蔽的光电装置的设备由于从轿厢内及乘厅口能看到而在外观上不好,并由于将光电装置配置在轿厢侧的门与乘厅侧的门之间,而存在将光电装置配置后的门与门之间产生间隙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能获得在升降机中在对轿厢侧的门或乘厅侧的门即使使用玻璃材质等的透光性材料的场合、也能将光电装置配置在从轿厢室内及乘厅不能看到的位置、能使配置有光电装置的乘厅侧的门与轿厢侧的门之间的间隙减小的升降机。
本发明,是一种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在由门进行开闭的升降机的出入口的两侧分别配置投光器和受光器,对通过出入口的乘客等的存在进行检测并对门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将所述门的全部或一部分由透光性构件形成,并且,在该透光性构件的端面部上相对地设置所述投光器和所述受光器,从所述投光器至所述受光器的光路经过所述透光性构件的内部而形成。
本发明,在由门进行开闭的升降机的出入口的两侧分别配置投光器和受光器、对通过出入口的乘客等的存在进行检测并对门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中,由于将所述门的全部或一部分由透光性构件形成、且在该透光性构件的端面部上相对地设置所述投光器和所述受光器、从所述投光器至所述受光器的光路经过所述透光性构件的内部而形成,故能获得一种将由投光器和受光器构成的光电装置配置在从轿厢室内及乘厅不能看到的位置、能减小配置了光电装置的门与门之间的间隙的升降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中升降机的安全装置的门控制装置16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的轿厢侧的门1和光电装置的配置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对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的光电装置进行调整用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形态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的主视图。
在轿厢7的上部设有横梁2,在该横梁2上设有开闭自如地支承轿厢侧的门1用的导轨3。又,轿厢侧的门1被固定在将轿厢侧的门1向开闭方向引导的吊钩4上。在驱动轮11和从动轮13上水平地张设的皮带12的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上分别固定着吊钩4,利用驱动轮11和从动轮13的双方的旋转通过皮带12使轿厢侧的门1进行开闭。
在横梁2的上部配置着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通过电机6、与电机6的输出轴同轴地固定的驱动轮8、挂在驱动轮8上的皮带9,向转动自如地固定在横梁2的正面的从动轮10传递驱动力。驱动轮11由于与从动轮10同轴地被固定,故电机6将驱动力向皮带12传递、通过固定在皮带12上的吊钩4相互接近或离开地进行移动,进行轿厢侧的门1的开闭。因此,驱动轮11和从动轮13被配置在与横梁2的正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并被配置在足够分开的部位以使轿厢侧的门1可进行开闭动作。
与轿厢侧的门1的动作一起工作的、对乘客的进出轿厢进行检测用的、作为光电装置的投光器14和受光器15被安装在轿厢侧的门1的侧方。投光器14,在轿厢7中配置在轿厢侧的门1打开的状态下与轿厢侧的门1的侧面接近的位置,将光输出。受光器15也在轿厢7中配设在轿厢侧的门1打开的状态下与轿厢侧的门1的侧面接近的位置,对从投光器14输出的光进行检测。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的俯视图。作成为:将图2的轿厢侧的门1作为分隔、上侧是轿厢侧、有乘厅侧的门17的下侧成为乘厅侧。从投光器14输出的光,从与图2中的左侧的轿厢侧的门1的移动方向成垂直的侧面射入,通过轿厢侧的门1,并通过与轿厢侧的门1的入射的侧面相对的面,一旦射出至大气中后,再次向右侧的轿厢侧的门1射入并同样地从其相对的面射出而到达受光器15。因此,配设投光器14和受光器15的位置自然是在轿厢侧的门1的可动范围外,由于被配置在轿厢7的框架附近,故轿厢侧的门1和乘厅侧的门17即使整体上使用透光性的材料的场合,光电装置在显眼处也看不到,故能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由投光器14和受光器15构成的光电装置,在轿厢侧的门1的关闭动作时乘客横穿投光器14输出的光,在光不能向受光器15射入时将该信息传递给门控制装置16,门控制装置16使轿厢侧的门1反向移动或停止,将轿厢侧的门1控制成轿厢侧的门1不会冲撞乘客。又,轿厢侧的门1具有在开闭时与升降机的各层的乘厅侧的门17一体地进行动作的卡合部18,并在乘厅侧的门17侧也具有与该卡合部18卡合且与轿厢侧的门1一体地进行动作的被卡合部19。另外,对于门控制装置16在后面详细说明。
又,图2的虚线框是以往的升降机的乘厅侧的门17的位置,本发明由于光路位于轿厢侧的门1的厚度的范围内,故与以往将光路配置在轿厢侧的门1与乘厅侧的门17之间的情况相比,不需要留有该光路的空间的部分,能使轿厢侧的门1与乘厅侧的门17的间隙减小,能将乘厅侧的门17配置在以往作为光路所确保的空间中。
轿厢侧的门1,至少对于通过该光的部分需要采用透光的材料。作为该材料的具体例可以是玻璃,也可以是透光型的塑料。又,即使对于通过光的以外的部分由于防范上或设计上的理由而作成透明结构的场合,也可以将轿厢侧的门1整体地作成玻璃或采用强化塑料。通常,由于光具有直线性,故投光器14和受光器15,在轿厢侧的门1的厚度的范围内,相对于开闭动作范围进一步直线地配置在打开方向的位置。但是,未必一定要直线地配设通过光的透光性材料、像光纤那样的材料的场合,由于光仅在光纤中通过,故通过曲线地形成轿厢侧的门1内的光纤就可曲线地形成光路。
另外,在轿厢侧的门1的至少该光通过的部分使用透光性的材料、对于其它的部分不使用玻璃等的透光性的材料的场合,投光器14输出的光即使是可视光线也对设计方面很少有影响。但是,在将轿厢侧的门1整体作成玻璃或强化塑料的场合,当投光器14输出的光设为可视光线时,除了将该光作为一种设计加以利用的场合以外、会对设计方面有影响,故需要使用与红外线等、可视光线的频率范围多少错开的频率区域。
对门控制装置16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中升降机的安全装置的门控制装置16的结构图。
门控制装置16,输入来自受光器15的输出信号和电机位置检测装置20的信号,进行门的运行状况的管理、电机6的控制。
首先,受光器15的输出信号经过门控制装置16内的输入输出装置21向信号处理装置22输入。又,对电机6的输出轴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装置20利用门控制装置16内的门位置检测装置23变换成轿厢侧的门1的位置。例如,位置检测装置20是编码器,该编码器输出的是脉冲信号的场合,根据该脉冲信号,门位置检测装置23进行脉冲信号的加法或减法等,换算成门的位置。并且,将门位置检测装置23的输出向信号处理装置22输入。
信号处理装置22,是根据来自外部的要求、根据从输入输出装置21的输出和门位置检测装置23的输出对电机6进行控制并对轿厢侧的门1的位置进行控制的装置。这时,还可从存储有使电机6进行动作的信号处理顺序、对轿厢侧的门1的位置进行控制时的电机6的条件及使轿厢侧的门1进行动作的负荷等、适合动作环境的信息的存储装置24获得信息。另外,还可从记录了使电机6进行动作的负荷的随时间变化的控制参数的变化量等的记录装置25获得所积存的进行最佳控制用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信号处理装置22将最佳的输出信号向电机6输出。
信号处理装置22的输出信号向输出变换装置26输入,进行规定的处理并向输出控制装置27输出。例如,输出装置28用晶体管(FET或IGBT等)进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的场合,变更成与来自信号处理装置22的输出信号的相对于最大输出的比率相应的脉冲。该脉冲宽度相对驱动频率的比率与来自信号处理装置22的输出信号相对于最大输出的比率大致相同。
将从输出变换装置26输出的脉冲向输出控制装置27输入,控制成适合于输出装置28的输出、并进行输出。例如,在上述同样的场合,将所输入的电压值进行放大等,使成为最适合于向作为输出装置28的晶体管的栅极输入的电压,并进行输出。并且,根据输出控制装置27的输出,通过从电源33向电机6赋予所需的电位而对电机6进行控制。
对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根据来自外部的要求,门控制装置16内的信号处理装置22通过输出变换装置26、输出控制装置27将所需的信号赋予输出装置28,并据此对电机6进行控制。当图1中使电机6的输出轴向左旋转时,驱动轮8、皮带9、从动轮10、驱动轮11、皮带12、从动轮13都向左旋转。于是,由于固定在皮带12上的吊钩4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移动,故固定有吊钩4的轿厢侧的门1向打开的方向移动。又,当门控制装置16内的信号处理装置22进行控制并使电机6的输出轴向右旋转时,由于驱动轮8、皮带9、从动轮10、驱动轮11、皮带12、从动轮13都向右旋转,故这次固定在皮带上吊钩4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轿厢侧的门1向关闭的方向移动。在它们移动时,根据对电机6的输出轴的旋转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装置20的位置,门位置检测装置23对门的位置进行检测来对门的位置进行控制。
在上述动作时,在由投光器14和受光器15构成的光电装置中,利用信号处理装置22的指令,投光器14输出光,受光器15接收该光并经过输入输出装置21将接收的光的信号向信号处理装置22发送。并且,受光器15将未受光的信号进行发送,在向信号处理装置22传送时,信号处理装置22例如向电机6输出使输出轴停止的指令。在信号处理装置22接收到受光器15没有受光指令这一信号的场合,除了上述以外也能进行各种控制。例如,在使轿厢侧的门1进行关闭动作的场合、在接收到该信号时,不仅能使电机6的旋转停止,也能相反地进行打开动作的控制。
如上所述,本发明,在由轿厢侧的门1进行开闭的升降机的出入口的两侧分别配置投光器14和受光器15,对通过出入口的乘客等32的存在进行检测并对轿厢侧的门1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中,由透光性构件形成轿厢侧的门1的全部或一部分,并且,与该透光性构件的端面部相对地设置投光器14和受光器15,由于经过透光性构件的内部形成从投光器14至受光器15的光路,故能将光电装置配置在从轿厢室内及乘厅不能看到的位置,可获得能减小配置有由投光器14和受光器15构成的光电装置的轿厢侧的门1与乘厅侧的门17之间的间隙的升降机。
另外,由于在轿厢侧的门1中通过光的部分充填有透光性的材料,故还具有防止轿厢侧的门1的强度降低的效果。
又,在将由投光器14和受光器15构成的光电装置配置在轿厢侧的门1的侧方部端面上的场合也能获得与实施形态1同样的效果。又,在乘厅侧的门17的侧方部端面或侧方配置由投光器14和受光器15构成的光电装置,并对各层上乘厅侧的门17之间的乘客等进行检测的场合,乘厅侧的门17,若至少经过透光性构件的内部形成从投光器14至受光器15的光路,就能与实施形态1同样地对乘厅侧的门17之间的乘客等进行检测。
[实施形态2]
实施形态2是能提高实施形态1中的光电装置的配置的自由度的形态。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的轿厢侧的门1和光电装置的配置图。另外,对于未表示的部分与实施形态1相同,图4中与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对与实施形态1的不同处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由于在投光器14的输出光的方向上未配置受光器15,就这样的话受光器15不能接收投光器14输出的光。但是,将反射光电装置的光线那样的反射体29埋入投光器14侧的轿厢侧的门1中,通过适当设定反射角就能将从投光器14投射的光线向受光器15射入。由此,就不需要将投光器14配置在利用光电装置对乘客进行检测所需的高度,由于可配置投光器14的高度能自由选择,故在因其它设备而无法安装光电装置的场合等,就能将投光器14的位置错开地进行配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2中,不仅起到与实施形态1同样的效果,而且,通过轿厢侧的门1具有反射体29而能提高光电装置在门上配置的自由度。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2中,虽然将反射体29埋入于投光器14侧的轿厢侧的门1中,但也能将反射体29设置在受光器15侧的轿厢侧的门1中。而且还能将反射体29配置2个以上,在投光器14侧的轿厢侧的门1中及受光器15的门中各配置1个,若改变反射的角度而将光线的轨迹作成适当的结构,也能将光电装置的投光器14和受光器15配置在轿厢侧的门1的上部或下部。
又,在将光电装置配置在升降机的升降通道侧、对通过乘厅侧的门17之间的乘客进行检测的场合,乘厅侧的门17至少在构成光轴的部分具有透光性构件,通过透过投光器14输出的光,就能同样地对乘厅侧的门17之间的乘客进行检测。
[实施形态3]
实施形态3,是实施形态1及2的投光器也向乘厅侧的门及轿厢侧的门的前后方向输出光,并对投光器输出的光被乘客等反射后的反射光进行接收的形态。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的俯视图。另外,对于未表示的部分与实施形态1相同,图5中与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对与实施形态1不同处进行说明。
对于实施形态1中的光电装置,投光器14输出的光线是在轿厢侧的门1或乘厅侧的门17的厚度的范围内,但本实施形态3中的光电装置的投光器30,通过将具有角度的光线向轿厢7的水平方向输出而在乘厅侧的门17和轿厢侧的门1的前后方向也输出光,该受光器31通过从投光器30所输出的光线被乘客等32引起的反射波进行检测而对乘客等32的有无进行检测,能更正确地对乘客等32进行检测、并能提高安全性。
若是以往的发明,由于在轿厢侧的门1与乘厅侧的门17之间、被安装在门的前端侧,故存在在该部分需要设有间隙的问题。
又,轿厢侧的门1和乘厅侧的门17在作成透光性材料的场合,该光电装置成为能看见,存在外观上不好的问题。
而在本实施形态3中,投光器30输出具有规定的角度范围的光。由于该光具有规定的角度范围,故一部分通过透光性材料部分,向轿厢侧的门1和乘厅侧的门17的前后方向行进。于是,与在轿厢侧的门1和乘厅侧的门17附近的乘客等32碰撞而反射光。该反射波再次通过轿厢侧的门1和乘厅侧的门17的透光性材料部分向受光器31射入而能接受光。尽管会发生因大气与透光性材料部分引起的折射,但投光器30的通过轿厢侧的门1并与乘客等32碰撞后的反射波由受光器31进行检测是不存在问题的。
但是,来自投光器30的光,在先与设在乘厅侧的门17的外侧的乘厅的地板的不是透光性材料的外壁等碰撞的场合,该反射光不可能到达受光器31。因此,在利用投光器30输出的光的角度范围产生的光的通过范围内必须不存在乘厅地板的外壁等。由此,投光器30输出的光的角度范围根据投光器30与乘厅地板的外壁等的位置关系来决定。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3中,由于投光器30输出面向透光性构件的侧面部的光和面向门的前后方向的光、受光器31能同时接收向门的前后方向的光与乘客等碰撞而被反射的反射光,故能取得大的乘客的检测范围、并能获得提高了安全性的升降机。
[实施形态4]
实施形态4是门控制装置16能将投光器的输出和受光器的灵敏度调节成适合于各层上的乘厅侧的门17的材质和形状的的结构。
有时升降机在各层中乘厅侧的门17的形状、材质等进行变更,尤其在实施形态3那样从投光器30输出的光到达轿厢侧的门1和乘厅侧的门17的前后方向,而受光器31接收来自乘客等的反射光的场合,因门的形状、材质等的影响使每层上投光器30的输出、受光器31的灵敏度的组合发生变化。因此,该组合不适当时有可能产生对乘客等32的误判别。在本实施形态中,根据各层的乘厅侧的门17的形状等对光电装置进行调整。
本实施形态的结构与实施形态3相同。图6是对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的光电装置进行调整用的流程图。
对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首先,对轿厢7停止在哪一层进行检测(S1)。将该各层的检测信息向门控制装置16内的信号处理装置22传送。
接着,信号处理装置22,根据各层检测信息,向事先储存有各层上的与玻璃材质的有无及玻璃材质的厚度及形状相对应的适当的投光器30的输出信息和受光器31的灵敏度信息的存储装置24进行存取而得到其信息(S2)。并且,根据该信息、信号处理装置22对投光器30的输出进行调整(S3),对受光器31的灵敏度进行调节(S4)。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4中,由于具有根据各层的门的材质和形状的不同、能使光进行变化那样的投光器30和能对受光灵敏度进行修正的受光器31,故能获得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的升降机。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对投光器30及受光器31的双方进行调整的情况作了说明,但也可以分别对单方进行。又,光电装置对于实施形态3的情况作了说明,而实施形态1及2的情况对于光线的路径及材质、因各层有时不同,故该场合,通过应用本实施形态的结构具有同样的效果。

Claims (14)

1、一种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在由门进行开闭的升降机出入口的两侧分别配置投光器和受光器,对通过出入口的乘客等的存在进行检测并对门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的全部或一部分由透光性构件形成,并且,与该透光性构件的端面部相对设置所述投光器和所述受光器,从所述投光器至所述受光器的光路经过所述透光性构件的内部而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投光器输出的光路形成为由设于所述透光性构件的内部的反射体反射后到达所述受光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为乘厅侧的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器和所述受光器被安装在门的侧面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为轿厢侧的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器和所述受光器被安装在门的侧面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器和所述受光器被安装在门的侧面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为乘厅侧的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器和所述受光器被安装在门的侧面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为轿厢侧的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器和所述受光器被安装在门的侧面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器和所述受光器被安装在门的侧面部。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器输出面向透光性构件的侧面部的光和向着门的前后方向的光,所述受光器同时接收向着门的前后方向的光与乘客等碰撞而反射的反射光。
14、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各层的门的材质和形状的不同、而能使光变化的所述投光器和能对受光灵敏度进行修正的所述受光器。
CNB2004100831054A 2004-06-23 2004-09-28 升降机的安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122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85156A JP2006008287A (ja) 2004-06-23 2004-06-23 昇降機の安全装置
JP2004185156 2004-06-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2345A CN1712345A (zh) 2005-12-28
CN100491226C true CN100491226C (zh) 2009-05-27

Family

ID=35718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310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1226C (zh) 2004-06-23 2004-09-28 升降机的安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6008287A (zh)
CN (1) CN10049122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40911A1 (ja) * 2007-09-27 2009-04-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ドアセンサ
JP5208853B2 (ja) * 2009-05-21 2013-06-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の安全装置及び安全制御方法
JP5572175B2 (ja) * 2012-02-28 2014-08-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出入口の安全装置
CN109179173A (zh) * 2018-10-22 2019-01-11 广州顺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具有匿名性的电梯占用率信息的智能建筑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56058U (zh) * 1976-05-21 1977-11-26
JPS6032053Y2 (ja) * 1976-11-01 1985-09-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乗場用光電装置
JPS6240176U (zh) * 1985-08-30 1987-03-10
JP2746342B2 (ja) * 1994-07-12 1998-05-06 ダイハツディーゼル株式会社 自動扉の安全光線装置
JPH08192978A (ja) * 1995-01-12 1996-07-30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レベータの戸閉用光電装置
JP2002167146A (ja) * 2000-11-27 2002-06-11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の乗降用ド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008287A (ja) 2006-01-12
CN1712345A (zh) 2005-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44271B2 (en) Safety device for pinching zone of elevator doors
JP3995522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102137170B1 (ko) 안내 로봇
WO2012137608A1 (ja) 車両用開閉体作動装置
AU719035B2 (en) Light barrier for reopening elevator doors
CN100491226C (zh) 升降机的安全装置
JP2003336447A (ja) 自動ドア装置及びそれのタッチセンサ
EP2458123A1 (en) Opening system with combined movement
EP1817255B1 (en) Elevator equipped with a device for the detection of foreign objects, and particularly fingers, between the doors and the contiguous walls of an elevator car with glass doors
CN104495537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电梯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KR20130105691A (ko) 엘리베이터의 도어장치
JP3847621B2 (ja) 自動ドア
JP4869785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制御装置
JP2007099418A (ja) エレベータードアの引き込まれ防止装置
JP4265943B2 (ja) 自動ドア装置及び自動ドア用センサ
CN215751836U (zh) 一体反射上车指引装置
JP2002308552A (ja) ドア開閉制御装置
KR20100004974A (ko) 슬라이드 도어장치
TW332193B (en) The elevator system for a tall building
JP4980017B2 (ja) エレベータドア引き込まれ警報装置
CN220430133U (zh) 一种地铁运营维护的防护警报装置
JP2871059B2 (ja) エレベータ
JP2003040564A (ja) 乗りかご及び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乗場装置
WO2016002440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ドア制御装置
CN210726514U (zh) 激光驱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