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9675C - 成像装置、部件可拆卸设备、以及成像装置主体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部件可拆卸设备、以及成像装置主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9675C
CN100489675C CNB200510054355XA CN200510054355A CN100489675C CN 100489675 C CN100489675 C CN 100489675C CN B200510054355X A CNB200510054355X A CN B200510054355XA CN 200510054355 A CN200510054355 A CN 200510054355A CN 100489675 C CN100489675 C CN 10048967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eld
operator scheme
replaceable unit
imaging devic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543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94005A (zh
Inventor
大野智裕
细谷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94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40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967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967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成像部分,可更换部件可拆卸地安装到该成像部分,以及切换部分,用于将该成像部分的操作模式在批准部件模式与未批准部件模式之间切换,批准部件模式对应于安装了批准部件作为可更换部件的情况,未批准部件模式对应于安装了不同于批准部件的部件的情况。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部件可拆卸设备、以及成像装置主体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其上可拆卸地安装了可更换部件,还涉及一种具有可拆卸部件的设备以及成像装置主体。
技术背景
当今,将许多例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的成像装置配置成一种装置,其中将可更换部件可拆卸地连接或者安装到装置主体上,该可更换部件例如鼓盒或色粉盒。这种设备的装置主体设计者通常假设安装到该装置主体上的任何更换部件都是已经经过制造商授权使用的部件,例如原始的或者推荐的更换部件,而且设计并生产该装置主体,从而在这种条件下获得需要的图像质量和安全的性能。
然而,当未授权的更换部件,包括仿制部件、假冒部件、伪造部件等等安装到如上所述设计并制造的装置主体时,操作条件可能会落到设计者假设的范围之外,并会产生许多缺点。例如,出现涉及图像质量的问题、失灵、装置主体故障或者打印纸张损坏(例如撕裂或褶皱)的可能性增大。
为了避免上述缺点,有时利用一种技术,其中自动检测出所安装的可更换部件是否为真正的部件,并且当检测出所安装的部件不是真正的部件时,禁止成像操作或者显示警报。例如日本专利申请JP-A-2002-331686中披露了这种技术。
公开JP-A-1-200272披露了一种技术,其中识别包括光敏鼓的盒的类型,并且当安装了不同于规定类型的盒时,显示关于安装了不同盒的警报并且禁止复印操作。此外,JP-A-64-57272也披露了一种技术,其中当确定了所安装的元件已经达到其使用寿命时,显示警报并且停止激励该主体(设备的主体)。
如上所述,出于安全的考虑,使用未经制造商授权使用的例如仿制产品的更换部件是不可取的。然而,一些消费者需要使用这种仿制产品。这种情况广泛出现在可拆卸地安装了可更换部件的设备中,而不限于成像装置。
作为用于切换例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的成像装置的操作模式的方法,公知一种方法,其中具有特定知识的服务工程师利用特殊的服务工具诸如专用手动工具、PC上运行的专用软件等等来切换操作模式,例如控制面板服务模式。出于安全的考虑,当用户的自由切换不可取时,采取这种方法。
然而,在上述方法中,每次用户希望切换操作模式时,用户联系该服务工程师一定非常不方便。而且,制造商或者销售商必须在每次切换操作模式时将服务工程师派遣到安装了该成像装置的地点,这就大大地增加了成本并且降低了服务包的利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其具有成像部分,可更换部件可拆卸地安装到该成像部分,还具有切换部分,用于将该成像部分的操作模式切换到批准部件模式和未批准部件模式,该批准部件模式对应于其中安装了批准部件作为可更换部件的情况,该未批准部件模式对应于其中安装了不同于批准部件的部件的情况。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部件可拆卸设备,其具有操作部分,可更换部件可拆卸地安装到该操作部分上,还具有切换部分,其将操作部分的操作模式切换到批准部件模式和未批准部件模式,该批准部件模式对应于其中安装了批准部件作为可更换部件的情况,该未批准部件模式对应于其中安装了不同于批准部件的部件的情况。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记录介质上成像的成像装置,其包括具有多个操作模式的成像装置主体,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到该成像装置主体的可更换部件。用于切换该成像装置主体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保存在可更换部件中。当安装了可更换部件时,该成像装置主体根据存储在该可更换部件中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而切换一个或多个操作模式。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主体,其具有多个操作模式,并且利用可拆卸安装的可更换部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该成像装置主体具有安装部分,可更换部件可以安装到该安装部分上,该可更换部件保存了用于切换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还具有操作模式切换部分,当可更换部件安装到该安装部分上时,该操作模式切换部分根据存储在该可更换部件中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切换操作模式。
附图简述
将根据以下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示意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结构细节的框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第一操作例子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第二操作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部件可拆卸设备的示意结构的框图;
图6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示意结构的顶视图;
图6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示意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装置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成像装置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成像装置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成像装置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发明详述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的示意结构的框图。该成像装置1是用于在例如纸张的记录材料上打印图像的装置,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等。在以下的说明书中,将电子照相系统作为打印系统的例子进行说明。然而,也可以采用其它系统,例如喷墨系统。
在图1中,该成像装置1包括用于成像的成像部分10和用于切换成像部分10的操作模式的切换部分20。
该成像部分10是装置主体部分,一个或多个可更换部件30可拆卸地安装到该主体部分上,并且该主体部分是基本上固定的部件。成像部分10使用所安装的可更换部件30来实施成像操作。具体的说,该成像部分10根据从原本读取的图像数据或者从个人计算机提供的打印数据通过电子照相方法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色粉图像。
该可更换部件30通常是当该可更换部件耗尽时可以由另一部件适当更换的可更换部件。可更换部件30的例子包括例如鼓盒、显影单元、色粉盒、转印单元、定影单元等等。
通常,成像部分10的制造商在设计和制造该成像部分10时假设真正的可更换部件30安装到该成像部分10上,以便获得预定的质量(图像质量、耐久性、安全性能等)。因此,当制造商的真正可更换部件30安装到该成像部分10时,能够获得预定质量。而且,可更换部件不限于真正的部件。当可更换部件30是由另一制造商生产的并且经过该制造商允许使用时,例如推荐的更换部件或者许可的组件,能够预期某种程度的质量,这是因为当安装了该可更换部件30时的操作在制造商假设范围之内。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经过制造商批准使用的可更换部件下文中全部通称为“批准部件”,其中包括原始部件、推荐部件等等。
另一方面,在公开市场中,未经制造商允许使用的可更换部件30可能与经过制造商允许使用的批准部件一起在市场上销售,例如仿制部件、假冒部件、伪造部件等等。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未经制造商批准使用的可更换部件通称为“未批准部件”,包括上述的仿制部件、假冒部件、伪造部件等等
如上所述,一些消费者需要使用未批准部件。然而,当安装了未批准部件时该设备的操作超过了制造商假设的范围。因此,当以和批准部件相同的方式处理该未批准部件时,可能会出现由假设范围之外的操作引起的多种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成像部分10的操作模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未批准部件的未批准部件模式,以及对应于将批准部件安装到成像部分的情况的批准部件模式。未批准部件模式是一种为了满足希望使用该未批准部件并且希望避免由使用该未批准部件而引起的缺点的消费者需要的操作模式。
更具体的说,在批准部件模式中,成像部分10提供了除该成像装置最小功能之外的功能。此处,该成像装置的最小功能是用于将图像打印到记录材料上的功能,即成像功能。另一方面,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中,为了满足消费者希望使用未批准部件的需要,成像部分10限制批准部件模式提供的功能,以避免由于使用未批准部件而产生的缺点(失灵、故障等等),同时保持成像功能。
切换部分20将该成像部分10的操作模式在批准部件模式与未批准部件模式之间切换。通过利用切换部分20适当地切换操作模式,就能够满足消费者希望使用未批准部件的需要,同时能够避免由使用该未批准部件引起的缺点。可以通过该切换部分20手动或自动地切换操作模式。
图2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的详细结构的框图。现在,通过参照图2更加具体地描述成像装置1的结构和操作。
首先,将描述成像装置1中与成像有关的基本结构。该成像装置1包括光敏鼓1a,其在箭头标记X的方向上受到没有示出的电动机的驱动和旋转,还包括用于均匀地使光敏鼓1a的表面充电的充电设备1b,以及用于在通电光敏鼓1a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激光扫描光学系统(ROS:光栅输出扫描器)1c、利用色粉使该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设备1d、用于将形成在光敏鼓1a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转印辊1e、用于使转印的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材料P上的定影设备1f,以及用于回收光敏鼓1a上的残留色粉的清洁器1g。
在本实施例中,光敏鼓1a、充电设备1b以及清洁器1g形成了整体构成的鼓盒30A。该鼓盒30A作为可更换部件30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部分10。而且,填充有供给显影设备1d的色粉的色粉盒30B作为可更换部件30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部分10。
不同于上述构件的构件,即ROS 1c、显影设备1d、转印辊1e和定影设备1f设置在成像部分10的一侧。而且,成像部分10包括用于向充电设备1b施加充电偏压的充电电源10B、用于驱动ROS 1c的激光光源以曝光的电源10C、用于向显影设备1d施加显影偏压的显影电源10D、用于向转印辊1e施加转印偏压的转印电源10E,以及用于向定影设备1f的加热器提供电能的定影电源10F。而且,该成像部分10设有用于控制包括电源10B到10F在内的整个成像部分10的控制器11。而且,该成像部分10设有未示出的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是用于显示各种信息以及接收用户指令输入的触摸板型用户界面。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用户”包括管理该成像装置1的装置管理者或者实施维护的服务工程师,以及普通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该成像装置1包括在该成像部分10一侧的操作模式保存部分12以及上述基本组件。操作模式保存部分12存储表示将要在批准部件模式中还是未批准部件模式中执行操作的信息,并且该操作模式保存部分12是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该操作模式保存部分12的信息由切换部分20改写、由控制器11读取并且用于通过控制器11的控制。也就是说,该切换部分20改写操作模式保存部分12的信息以切换成像部分10的操作模式。
分别对鼓盒30A和色粉盒30B安装存储控制信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31A和31B,其中该控制信息用于成像操作。通过成像部分10中设置的读/写器13A和13B读写非易失性存储器31A和31B中的信息。此处,非易失性存储器31是RFID(射频识别)标签,以通过无线向读/写器13发送信息并从该读/写器13接收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非易失性存储器31不限于特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可以通过有线连接向读/写器13发送信息并从该读/写器13接收信息。
现在,通过将说明书分成总体操作说明和未批准部件模式时的操作说明,来更加详细地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成像装置1的操作的例子。因为成像装置1的普通成像操作是众所周知的,所以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成像装置1的总体操作
此处,以下描述了作为成像装置1的总体操作的第一操作例子和第二操作例子。
第一操作例子
图3是表示成像装置1的第一操作例子的流程图。在这个操作例子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描述可更换部件30是鼓盒30A的例子。
当成像装置1的电源打开时(S111),切换部分20从所安装的鼓盒30A获得了表示该盒是否为批准部件的信息,以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而区分该鼓盒30A是否为批准部件(S112)。例如,该切换部分20通过读/写器13A读取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1A中的编码信息,以根据是否能够正确地解码该编码信息来确定该鼓盒30A是否为批准部件。在这种情况下,表示该鼓盒30A是否为批准部件的信息可以是其它信息,例如附着于鼓盒30A上的条形码(未示出)或者鼓盒30A的物理特性值。用于确定该鼓盒是否为批准部件的方法不限于特定方法。
接着,切换部分20确定是否必须将操作模式切换到未批准部件模式(S113)。具体的说,当鼓盒30A是未批准部件并且当前操作模式是批准部件模式时,该切换部分20确定必须将操作模式切换到未批准部件模式。根据操作模式保存部分12保存的信息识别当前的操作模式。
当确定了必须将操作模式切换到未批准部件模式时(S113:是),提示用户将操作模式切换到未批准部件模式(S114)。例如,可以将促使用户切换操作模式的消息显示在也未示出的控制面板的显示屏幕上。当用户依照屏幕实施预定切换操作时,切换部分20接收根据切换操作的指令用于切换操作模式(S115)。然后,该切换部分20按照用于切换操作模式的指令来改写操作模式保存部分12的信息,从而将操作模式从批准部件模式切换到未批准部件模式(S116)。
此处,预定切换操作可以是从用户界面输入密码的操作,该用户界面例如控制面板。在这种情况下,切换部分20将输入密码与预先保存的密码相核对,并且当输入密码与预先保存的密码相对应时接收用于切换操作模式的指令。这时,当仅有例如该装置的管理者或者服务工程师的特定的人员知道密码时,该切换操作可以限于该人员。然而,不限制切换操作的特定方式。切换操作包括:普通用户从控制面板用于普通用户的屏幕的输入操作、该装置管理者从控制面板用于管理者的屏幕的输入操作、服务工程师从控制面板用于工程师的屏幕的输入操作、从用于维护的装置(个人计算机等)的输入操作、从切换夹具(jig)到成像装置1的连接的输入操作,或者通过例如互联网或LAN的网络的输入操作。当没有实施该切换操作时,出于防止诸如故障之类的缺点的考虑,优选禁止成像操作。
当确定了不需要将操作模式切换到未批准部件模式时(S113:否),切换部分20确定是否必须将操作模式切换到批准部件模式(S117)。具体的说,当鼓盒30A是批准部件并且当前操作模式是未批准部件模式时,则切换部分20确定必须将该操作模式切换到批准部件模式。
当确定了必须将操作模式切换到批准部件模式时(S117:是),该切换部分20促使用户将操作模式切换到批准部件模式(S118)。例如,可以将提示操作模式切换的屏幕显示在显示屏幕上,例如未示出的控制面板。当用户依照提示实施了预定的切换操作时,切换部分20接收根据切换操作的指令用于切换操作模式(S119)。接着,切换部分20根据用于切换操作模式的指令来改写操作模式保存部分12的信息,从而将操作模式从未批准部件模式切换到批准部件模式(S120)。例如当没有实施切换操作,同时保持未批准部件模式时,允许成像操作。
当确定了不需要将操作模式切换到批准部件模式时(S117:否),过程前进至步骤S121。在这种情况下,未切换操作模式。
当完成了涉及操作模式切换操作的过程时,该成像装置1等待,直到该成像装置接收到用于成像的指令为止,例如按开始按钮或者接收打印请求(S121:否)。然后,当成像装置接收开始成像的指令时(S121:是),控制器11读取操作保存部分12保存的信息(S122)。
当读取了表示该成像部分将要在批准部件模式下操作的信息时(S123:是),控制器11控制电源10B到10F,使得成像部分10在预定的批准部件模式下操作(S124)。另一方面,当读取了表示该成像部分将要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下操作的信息时(S123:否),控制器11控制电源10B到10F,使得成像部分10在预定的未批准部件模式下操作(S125)。因此,该成像装置1实施适于作为批准部件或者未批准部件的鼓盒30A的成像操作。
在这个操作例子中,根据用户的切换操作而切换操作模式。然而,该切换部分20可以自动地切换操作模式。而且,用户可以从鼓盒30A的外观或者其包装来区分该鼓盒30A是否为批准部件,以根据区分结果实施操作模式的切换操作。
第二操作例子
图4是表示成像装置1整个部件的第二操作例子的流程图。在这个操作例子中,将鼓盒30A和色粉盒30B视为可更换部件30。而且,为了避免重复说明,与第一操作例子中相同的组件将不再进行描述。
当成像装置1的电源打开时(S131),切换部分20确定该鼓盒30A和色粉盒30B分别是否为批准部件(S132)。然后,将确定结果写入操作模式保存部分12中(S133)。因此,在操作模式保存部分12中保存表示该鼓盒30A和色粉盒30B分别是批准部件或是未批准部件的信息。
当切换部分20完全写入该信息时,成像装置1等待,直到该成像装置接收到开始成像的指令为止(S134:否)。然后,当该装置接收到用于开始成像的指令时(S134:是),控制器11读取操作模式保存部分12保存的信息(S135)。
当鼓盒30A和色粉盒30B都是批准部件时(S136:是),控制器11控制电源10B到10F,使得成像部分10在批准部件模式下操作(S137)。或者,另一方面,即当鼓盒30A和色粉盒30B中的至少一个是未批准部件时(S136:否),控制器11控制电源10B到10F,使得成像部分10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下操作(S138)。这时,控制器11优选根据可更换部件30中的哪一个是未批准部件来控制成像部分10。也就是说,优选为每种未批准部件的组合设定未批准部件模式。例如,当仅鼓盒30A是未批准部件时,控制器11限制充电偏压。当仅仅色粉盒30B是未批准部件时,控制器11停止色粉残留量的显示功能。当鼓盒和色粉盒都是未批准部件时,限制充电偏压,并且停止色粉残留量的显示功能。因此,能够对应于未批准部件的组合而实施适当的控制。
在第一和第二操作例子中,当电源打开时,区分该可更换部件30是否为批准部件。然而,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区分该可更换部件30是否为批准部件,例如当安装了该可更换部件时,或者当检测到主体盖打开和关闭操作时。
未批准部件模式中的操作
接着,通过与批准部件模式中的操作进行比较,来描述未批准部件模式中的操作。此处,将该操作分成第一到第五操作例子,将对这些例子进行说明。这些操作例子可以适当地组合起来。
第一操作例子
首先,将描述批准部件模式。通常,在成像装置1中,在生产过程中该可更换部件30产生了一些变化。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光敏鼓1a的充电特性或敏感度可能产生不均匀。而且,可更换部件30的特性随着其使用而变化。例如,当使用光敏鼓1a时,剥去其表面层,并且该光敏鼓的充电特性或者敏感度改变。在生产中的这种不均匀或者随使用的特性改变对图像产生影响。
因此,为了补偿生产中的变化或者特性的变化,在批准部件模式中该成像部分10从该可更换部件30获得该可更换部件的属性信息并且根据该属性信息而操作。此处,属性信息的例子包括: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1中的信息、附着于可更换部件30的条形码(未示出)、可更换部件30的物理特性值,以及这些信息的组合。
利用充电偏压的控制作为例子更加详细地描述批准部件模式中的操作。在打印任务之前,控制器11通过读/写器13A从非易失性存储器31A读取用于校正生产中鼓盒30A的充电特性不均匀的校正数据。在该鼓盒30A的生产步骤中将校正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31A中。控制器11利用该校正数据来校正预设的参考充电偏压值,并且该控制器11控制充电电源10B以输出校正充电偏压。因此,与该鼓盒30A生产中的不均匀无关,都能够将光敏鼓1a的表面充电到需要的电势。
可以理解,从可更换部件30获得的属性信息不仅用于校正生产中的不均匀度或者特性的改变。
接着,将描述未批准部件模式。例如,当鼓盒30A是未批准部件时,可能会将不适合的信息写入鼓盒30A的非易失性存储器31A中。而且,形成鼓盒30A的光敏鼓1a或充电设备1b可以具有不同于批准部件的特性。因此,从未批准部件的可更换部件30获得的属性信息可能完全不同于批准部件的属性信息。当采用属性信息来控制成像部分10时,可能引起诸如除需要操作之外的操作、故障或失效之类的缺点。
因此,为了避免这些缺点,在这个操作例子的未批准部件模式中,成像部分10根据成像部分10预先保存的信息而操作,该预先保存的信息取代了从可更换部件30获得的属性信息。
以下,利用充电偏压的控制作为例子更加具体地描述未批准部件模式中的操作。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中,控制器11从成像部分10的存储区域中读取预先保存在预定存储区域中的用于未批准部件的充电偏压值。然后,控制器11控制充电电源10B以输出用于未批准部件的充电偏压值。此处,用于未批准部件的该充电偏压值优选为设定值,与图像质量相比其更重视安全。用于未批准部件的充电偏压值不限于固定值,可以为变量。例如,用于未批准部件的充电偏压值可以是根据诸如环境温度或用户可调值之类的因素而变化的值。
第二操作例子
在批准部件模式中,成像部分10从可更换部件30获得该可更换部件的属性信息,并且利用该属性信息来实现预定的功能。例如,控制器11从色粉盒30B的非易失性存储器31B读取色粉的余量信息,从而利用该色粉余量信息在控制面板上显示色粉的残留量。因此,用户能够确定色粉的残留量。此处,非易失性存储器31B保存的色粉余量信息是具有在生产过程中设定的初始值的信息,并且在每次生成打印任务时由控制器11对其进行更新。
当色粉盒30B是未批准部件时,生产过程中设定的初始值可能是不适当的。而且,该色粉的物质性不同于批准部件的物质性,色粉的余量信息不可能预先更新。因此,当从作为未批准部件的色粉盒30B读取了色粉的余量信息,并且根据该余量信息显示色粉残留量时,可能会不需要地将不准确的信息提供给用户。
因此,在这个操作例子的未批准部件模式中,成像部分10停止利用从可更换部件30获得的属性信息实现的预定功能,例如色粉余量的显示功能。然而,该成像部分10保持其它的可适当实现的功能。
本文中将色粉余量的显示功能作为例子进行了描述。然而,利用可更换部件30的属性信息实现的预定功能不限于特定的功能。
第三操作例子
设定批准部件模式,使得当安装了批准部件作为可更换部件30时获得了预定的质量(图像质量、耐久性、安全性等等)。具体的说,基于该可更换部件30满足预定特性(例如,耐压、不燃性、磨损性能等等)的假设,设定批准部件模式中的参数,例如充电偏压、转印偏压、定影温度等等。
当可更换部件30是未批准部件时,不清楚是否满足上述预定特性。相应地,当安装了未批准部件时,如果直接利用批准部件模式的参数,则会引起诸如放电、温度升高、电流过载、部件磨损等缺点。
因此,在这个操作例子的未批准部件模式中,成像部分10在比批准部件模式更加严格的操作约束范围内操作。例如,为充电偏压的输出值、激光束数量、转印偏压、定影温度等设定比批准部件模式中更加严格的上限或下限。此处,考虑到防止故障或者确保安全,优选设定未批准部件模式中的操作约束范围。而且,可以为连续操作时间、连续输出纸张数量、打印速度(处理速度)等设定比批准部件模式更加严格的上限或下限。有时可以利用除上限或下限之外的方法来指定操作约束范围。例如,可以约束可用的打印模式(普通纸张模式、薄纸张模式、厚纸张模式等),或者可以约束可用记录材料(普通纸张、薄纸张、厚纸张、OHP等)。
第四操作例子
如上述第一到第三操作例子所述,成像装置1在批准部件模式和未批准部件模式时的操作是不同的。相应地,用户可能错误地将未批准部件模式时的操作识别为成像装置1的故障。优选通知不知道安装了未批准部件的用户已安装了未批准部件。
因此,在这个操作例子的未批准部件模式中,通知用户当前操作模式是未批准部件模式。例如,将该设备处于未批准部件模式的情况显示在控制面板或者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屏上。然而,传达此信息的方法不限于此,可以利用声音方法传达该信息。而且,在批准部件模式中,可以通知用户当前的操作模式是批准部件模式。
第五操作例子
即使当安装了未批准部件时,也能够优选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以及能够实现需要的较高功能性。而且,制造商能够检查或者获得属性信息,例如该未批准部件的材料或者性能。
因此,在这个操作例子的未批准部件模式中,成像部分10获得表示该可更换部件30的制造商名称或产品名称的识别信息,并且依照根据从该识别信息识别的制造商或产品来实施预设操作。
具体的说,在成像部分10中,对于每个制造商名称和产品名称预设了控制信息。此处,该控制信息表示用于成像部分10的控制的信息。该控制信息是用于控制例如充电偏压、激光束数量、定影温度等的信息。根据该产品的特性(例如光敏构件的灵敏度、色粉熔点等)来确定对应于某种未批准部件的控制信息。
成像部分10通过例如控制面板的用户界面接收从用户输入的制造商名称和产品名称。或者,成像部分10从可更换部件3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31或条形码读取制造商名称或产品名称。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该未批准部件的制造商必须预先将产品名称等记录到可更换部件30上。成像部分10根据与所获得的制造商名称或产品名称相对应的控制信息来实施成像操作。
在这个操作例子的未批准部件模式中,为了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或者为了实现较高的功能,该成像部分10可以从作为未批准部件的可更换部件30获得该可更换部件的属性信息,并且利用该属性信息进行操作。此处,该属性信息的例子包括例如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1中的信息、附着于可更换部件30上的条形码、可更换部件30的物理特性值,以及这些信息的组合。
根据上述实施例,能够实现下述效果。
(1)作为成像部分的操作模式,不仅提供了对应于安装了批准部件的情况的批准部件模式,还提供了对应于安装了未批准部件的情况的未批准部件模式。切换并使用这些模式。因此,在满足了希望使用未批准部件的消费者需要的同时,还能避免由于使用未批准部件而产生的诸如非预期操作、图像质量的问题、故障、失效等等之类的缺点。
(2)在批准部件模式中,该成像部分从可更换部件获得该可更换部件的属性信息,并且根据该属性信息操作。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中,该成像部分根据预先保存在成像部分中的信息而操作,该信息取代了该属性信息。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中,因为可更换部件的属性信息未用于成像操作,所以部分约束了该成像装置的功能。然而,在满足了希望使用未批准部件的用户需要的同时,还能避免由于使用不适当属性信息而产生的诸如非预期操作、故障等缺点。
而且,当省略了用于从可更换部件获得属性信息的操作,例如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通信时,能够减少获得该属性信息所需的时间量,以使操作以更高速度进行。而且,能够避免由于该属性信息的输入而产生的诸如故障或失效等非预期缺点。
(3)在批准部件模式中,该成像部分从可更换部件获得该可更换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利用该属性信息实现预定功能。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中,停止预定功能。根据未批准部件模式,因为停止了根据该可更换部件属性信息的预定功能,所以未实现该成像装置的部分功能。然而,在满足了希望使用未批准部件的用户需要的同时,还能避免由于使用不适当属性信息而产生的诸如非预期操作、故障等缺点。
而且,当省略了用于从可更换部件获得属性信息的操作,例如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通信时,能够节省获得该属性信息所需的时间,从而以更高的速度进行操作。而且,能够避免由于该属性信息的输入而产生的诸如故障或失效等非预期缺点。
(4)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中,该成像部分在操作约束范围内操作,该范围考虑到安全,并且比批准部件模式的操作约束范围更为严格。根据未批准部件模式,因为约束了操作或者输出,所以使该成像装置的性能特性,例如图像质量恶化。然而,在满足了希望使用未批准部件的用户需要的同时,还能够避免由于使用未批准部件而产生的非预期输出、温度升高、电流过载、部件磨损、故障或者部件老化。
(5)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中,该成像部分通知用户当前的操作模式是未批准部件模式。根据未批准部件模式,用户能够了解当前的操作模式是未批准部件模式。相应地,能够防止用户忽视安装了未批准部件。而且,能够防止用户在未批准部件模式时将功能的约束错误地识别为故障。
(6)该成像部分获得表示该可更换部件的制造商名称或者产品名称的识别信息,并且根据从识别信息识别的制造商或者产品来执行预设的操作。根据未批准部件模式,当使用未批准部件时,能够实现优选的成像操作,以改进图像质量或者实现高级功能。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中,当成像部分从可更换部件获得了识别信息时,能够根据制造商或者产品自动地实施适当的成像操作。因此,提高了实用性。而且,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中,当成像部分根据从可更换部件获得的属性信息操作时,能够在使用该未批准部件时实现优选的成像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或者实现更高级的功能。
(7)当切换部分根据用户的切换操作而切换操作模式时,用户能够根据用户的意图切换操作模式。此处,如果能够实施切换操作的人员限于该装置的管理者或者服务工程师,那么能够防止普通用户错误地切换操作模式。
(8)当切换部分从可更换部件获得了预定的信息以根据该信息区分该可更换部件是否为批准部件并且根据该区分结果切换操作模式时,能够自动地切换操作模式以提高实用性。而且,即使当用户无意错误地安装了未批准部件时,也能够避免由于使用未批准部件而产生的缺点。
在本实施例上述的例子中,将鼓盒、显影单元、色粉盒、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作为可更换部件的例子进行了描述。然而,可更换部件不限于此。除此以外,可以采用纸张传送辊、纸盘、图像输入设备(IIT)、图像数据形成设备、任选设备等等。作为可选设备,可以采用双面传送设备、无盘双面传送设备、文件处理器(后处理设备,例如装订机、粘结机、穿孔机、折叠机)、大容量纸张供应盘、大容量排纸盘、手动纸张供应盘、特殊纸张传送设备等等。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成像装置作为例子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有可更换部件的部件可拆卸设备。此处,作为部件可拆卸设备,例如可以例示出电视、数据记录和再现设备(视频、硬盘记录器等)、扬声器、固定电话、便携电话、个人计算机、汽车等等。在数据记录和再现设备中,作为可更换部件之一,例示出记录介质,例如磁带、磁盘、光盘、磁光盘、存储器卡、纸带等等。而且,在汽车中,作为其可更换部件,可以例示出轮胎、消声器、电池、空气滤清器、油滤清器、灯等等。
图5是表示部件可拆卸设备2的示意结构的框图。如图5所示,部件可拆卸设备2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了可更换部件70的操作部分50,以及切换部分60,该切换部分用于将操作部分50的操作模式在批准部件模式与未批准部件模式之间切换,其中批准部件模式对应于将批准部件作为可更换部件70安装到该操作部分的情况,而未批准部件模式对应于将不同于批准部件的产品安装到该操作部分的情况。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中,操作部分50保持该设备的最小功能性并且约束批准部件模式实现的功能。此处,设备的最小功能性表示通过使用该设备所提供的基本功能。最小功能包括例如在电视的情况下用于接收和显示图像的功能;在硬盘记录器的情况下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功能;在固定电话的情况下用于通话的功能。部件可拆卸设备2的结构和操作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的结构和操作相同。
第二实施例
图6A和6B分别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200的示意性结构的顶视图和侧视图。成像装置200是用于在记录介质P上成像的装置,该介质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设备等中的纸张。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打印系统,描述了一种电子照相系统作为例子。然而,该打印系统可以是其它系统,例如喷墨系统。
在图6A和6B中,成像装置200包括成像装置主体210(下文中称其为装置主体)和可拆卸地安装到装置主体210的可更换部件220。该装置主体210利用可更换部件220在记录介质上成像。
该装置主体210是成像装置200中基本上固定的组件。装置主体210具有安装部分230,可更换部件220可以安装到该安装部分。可更换部件220通常是在该部件耗尽时能够由另一部件适当替换的部件。在图6A和6B中,表示了作为可更换部件220的色粉单元220T和鼓单元220D,其中在色粉单元中填充了将要提供的色粉,而在鼓单元中整体形成了光敏鼓、充电设备、清洁器。该色粉单元220T和鼓单元220D分别安装到将要安装的安装部分230T和230D。可更换部件2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或者更多。可更换部件220的类型不限于具体的类型。
装置主体210的制造商通常假设将制造商允许使用的可更换部件220(批准部件)、例如真正的部件或者推荐的部件安装到该装置主体,并且设计和生产该装置主体210,从而根据该条件获得需要的图像质量和安全性能。当将未经制造商允许使用的可更换部件220(未批准部件)、例如复制品或未经许可的仿造品等安装到如上所述设计和生产的该装置主体210时,这种情况下的操作在制造商假设的范围之外。相应地,会出现各种缺点。例如,可能产生涉及图像质量、失效、装置主体210故障或者纸张撕裂或褶皱的问题。
为了避免上述缺点,许多成像装置确定所安装的可更换部件是否为批准部件。当可更换部件不是批准部件时,禁止成像操作。然而,一些用户仍然需要使用未批准部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装置主体210的操作模式,不仅提供了用于禁止使用未批准部件的禁止模式,还提供了用于允许使用未批准部件的允许模式。在允许模式中,为了满足希望使用未批准部件的用户需要,在保持成像功能的同时,约束成像装置的功能,以避免由于使用未批准部件而产生的缺点。以下将描述禁止模式和允许模式的内容。
当考虑到使用未批准部件引起了缺点并且在授权模式中约束功能的情况时,不希望用户轻易地切换禁止模式和允许模式。然而,如果是服务工程师实施切换操作,则如上所述这对于用户而言是不方便的,而且会提高制造商或销售商的成本。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该可更换部件220的操作来切换禁止模式和允许模式。也就是说,采用可更换部件220作为用于切换操作模式的工具。具体的说,作为可更换部件220,提供了至少两种可更换部件,包括普通可更换部件220a和用于存储操作模式切换信息的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然后,当将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安装到装置主体时,该装置主体210根据该可更换部件220b保存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切换操作模式。另一方面,当将普通可更换部件220a安装到该装置主体时,该装置主体不切换操作模式并且保持当前操作模式。
接着,将更加具体地描述成像装置200的结构和操作。
图7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200的结构的框图。在图7中,将单元存储器221作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提供给可更换部件220。在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中,将用于切换该装置主体210的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存储在单元存储器221的预定存储区域221a中。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可以包括表示操作模式将要切换到多个操作模式中的哪一个的信息。另一方面,在普通可更换部件220a中,将表示不切换的信息存储到单元存储器221的预定存储区域221a中。该单元存储器221优选还用作存储控制信息的存储器,该控制信息例如生产中不均匀的校正值或者使用历史。此处,该单元存储器221是包括在RFID(射频识别)标签中的半导体存储器,利用波从该存储器读取数据并且写入数据。该单元存储器221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存储介质,例如磁存储器或光存储器。而且,可以通过有线方式来存取该单元存储器221。
优选通过专用的夹具、工具或者写入器来将操作模式切换信息写入单元存储器221中,以防止复制或损坏该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
装置主体210包括读/写器211、用户界面(UI)212、主体存储器214、打印机构215以及控制器216。
读/写器211是相对于单元存储器221的用于读取和写入信息的通信模块。如图6A所示,该读/写器211设置在包括单元存储器211的RFID标签附近,并且用作在非接触状态下与单元存储器221进行通信的耦合器。当将多个可更换部件220安装到装置主体时,为每个可更换部件220提供读/写器211。应当理解,一个读/写器211可以配置成对应于两个或多个可更换部件220。
UI 212是用于显示各种信息并且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操作的界面。例如,可以提供显示器、操作按钮、触摸板型控制面板等等。
主体存储器214是用于保存各种信息的存储介质,该信息包括表示当前操作模式的信息,下文中称作“操作模式信息”,该存储器是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NVRAM(非易失性RAM)。
打印机构215是用于根据电子照相过程在记录介质P上打印图像的设备,其包括激光扫描光学系统(ROS:光栅输出扫描器)、转印设备、定影设备、各种电动机以及用于向这些设备或可更换部件220施加偏压或提供电源的电源电路。
控制器216控制该成像装置200的总体操作并且起到用于切换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切换部分的作用。此处,该控制器216是电路板,其上安装了CPU 216a、ROM 216b和RAM 216c。用于控制成像装置200的整个部件的功能或者作为操作模式切换部分的功能是通过CPU 216a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来实现的,该存储介质例如ROM 216b。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方法不限于特定的方法。例如,这些功能可以分别由例如专门的硬件来实现。
接着,将更加详细地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成像装置200的操作例子。因为成像装置200的一般成像操作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省略了相应的说明。
图8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200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切换操作模式,使用了色粉单元220T。相应地,在色粉单元220T中,设置有两种色粉单元,即作为普通可更换部件220a的普通色粉单元220Ta以及作为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的切换色粉单元220Tb。在普通色粉单元220Ta的单元存储器221的存储区域221a中,存储了作为表示不切换的信息的值“0”。在切换色粉单元220Tb的单元存储器221的存储区域221a中,存储了表示操作模式将要切换到允许模式的值“1”或者表示操作模式将要切换到禁止模式的值“2”,作为操作模式切换信息。
当成像装置200的电源打开时(S211),CPU 216a从主体存储器214读取表示当前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信息(“禁止模式”或“允许模式”)(S212)并且将所读取的操作模式信息写入RAM 216c(S213)。
然后,CPU 216a通过读/写器211读取保存在色粉单元220T的单元存储器221的存储区域221a中的值(S214)。当不能正常读取该值时(S215:否),不能实施涉及操作模式切换操作的处理。因此,CPU216a转至步骤S219。作为不能适当读取该值的原因,例如该色粉单元220T可能是未批准部件或者可能是通信系统出现故障。当适当读取了该值时(S215:是),CPU 216a确定所读取的值是否为“0”(S216)。
当CPU 216a确定了所读取的值是“0”时(S216:是),也就是说,当普通色粉单元220Ta安装到装置主体时,CPU 216a转至步骤S219。在这种情况下,不切换操作模式并且保持当前的操作模式。
另一方面,当CPU 216a确定了所读取的值不是“0”时(S216:否),也就是说,当切换色粉单元220Tb安装到装置主体时,CPU 216a根据所读取的值切换操作模式(S217)。具体的说,当所读取的值是“1”时,CPU 216a将RAM 216c和主体存储器214保存的操作模式信息改写为“允许模式”。因此,当“禁止模式”保存在主体存储器214中时,将禁止模式切换到允许模式。所以,当“允许模式”保存在主体存储器214中时,不切换操作模式。而且,当所读取的值是“2”时,CPU 216a将RAM 216c和主体存储器214保存的操作模式信息改写为“禁止模式”。因此,当“允许模式”保存在主体存储器214中时,将允许模式切换到禁止模式。所以,当“禁止模式”保存在主体存储器214中时,不切换操作模式。
当完成了操作模式的切换处理时,CPU 216a实施用于使保存在色粉单元220T中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无效的处理(S218)。具体的说,CPU 216a通过读/写器211将保存在单元存储器221的预定存储区域221a中的值改写为“0”。在这个处理中,由某个切换色粉单元220Tb进行的操作模式切换的次数限于一次。也就是说,该切换色粉单元220Tb仅使用一次来切换操作模式。因此,当某个色粉单元220T用于多个装置主体210时,能够防止操作模式的非预期切换,也就是说,能够防止误操作。这里,使用的次数限于一次,然而也可以限于预定的多次。在这种情况下,将使用的次数写入例如单元存储器221中。当使用的次数达到预定次数时,可以将存储区域221a的值设为“0”。而且,不必限制使用次数并且可以省略步骤S218。
在步骤S219中,CPU 216a参照保存在RAM 216c中的操作模式信息来确定该操作模式信息是否为“禁止模式”。
当CPU 216a确定了操作模式信息是禁止模式时(S219:是),该CPU 216a根据预定的确定方法确定所安装的色粉单元220T是否为批准部件(S220)。具体的说,CPU 216a从色粉单元220T获得表示该色粉单元220T是否为批准部件的信息并且根据所获得的信息确定该色粉单元220T是否为批准部件。例如,CPU 216a读取预先存储在单元存储器221中的编码信息,根据是否能够准确解码该编码信息而区分该色粉单元220T是否为批准部件。在这种情况下,表示该色粉单元220T是否为批准部件的信息可以是其它的信息,例如在该色粉单元220T上的全息图(未示出)或者该色粉单元220T的物理特性值。而且,用于确定该色粉单元220T是否为批准部件的方法不限于特定的方法。
当确定了该色粉单元220T是批准部件时(S220:是),CPU 216a控制成像装置200,从而在预定的批准部件模式下操作(S221)。此处,在本实施例中的批准部件模式是对应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将批准部件作为色粉单元220T安装到装置主体的情况的控制模式。在批准部件模式中,能够实现该成像装置200的全部功能。
另一方面,当区分出该色粉单元220T不是批准部件时(S220:否),CPU 216a禁止成像装置200的成像操作,以便避免由于使用未批准部件而产生的缺点(S222)。这时,为了通知用户停止成像功能的原因,CPU 216a优选在UI 212的显示器上显示出将认为是未批准部件的色粉单元220T安装到该装置主体。
在步骤S219中,当CPU 216a确定了操作模式信息不是禁止模式时(S219:否),也就是说,是允许模式时,无论所安装的色粉单元220T是否为批准部件,CPU 216a都控制成像装置200,从而在预定的未批准部件模式下操作(S223)。此处,在本实施例中的未批准部件模式是对应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将未批准部件作为色粉单元220T安装到装置主体的情况的控制模式。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中,为了满足希望使用未批准部件的用户的需要,同时保持成像装置200的成像功能,约束成像装置200在批准部件模式中实现的功能,以避免由于使用未批准部件而产生的缺点。
此处,在允许模式中,无论所安装的色粉单元220T是否为批准部件,均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下控制该成像装置。然而,可以实施下述处理。也就是说,可以区分所安装的色粉单元220T是否为批准部件,并且当该色粉单元是批准部件时,可以在批准部件模式下控制该成像装置,当该色粉单元是未批准部件时,可以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下控制该成像装置。
接着,将未批准部件模式的具体例子与批准部件模式进行比较并对这些例子进行说明。此处,具体例子分成1到4并进行说明。这些例子可以适当地组合起来。
未批准部件模式例子1
在批准部件模式中,为了校正生产中的不均匀或者保持图像质量,CPU 216a从可更换部件220获得该可更换部件的属性信息,以根据该属性信息控制打印机构215。例如,CPU 216a从单元存储器221读取控制信息(校正值或计数值等),以根据该控制信息确定用于成像的各种电压、电流、温度等等。作为可更换部件220的属性信息,例如可以例示出在可更换部件220上的条形码信息和可更换部件220的物理特性值,以及存储在单元存储器221中的控制信息。
当某个可更换部件220是未批准部件时,可能会将错误信息写入可更换部件220的单元存储器221中。而且,可更换部件220的物理特性可能不同于批准部件的物理特性。相应地,从作为未批准部件的该可更换部件220获得的属性信息可以完全不同于批准部件的属性信息。当采用该属性信息控制打印机构215时,可能出现诸如故障之类的缺点。
因此,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中,CPU 216a根据预先保存在装置主体210中的信息替代从可更换部件220获得的属性信息而控制打印机构215。
未批准部件模式例子2
在批准部件模式中,CPU 216a从可更换部件220获得可更换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利用该属性信息实现预定的功能。例如,从色粉单元220T的单元存储器221读取色粉的余量信息,从而利用色粉的该余量信息在UI 212的显示器上显示色粉余量。
当色粉单元220T是未批准部件时,可能会将错误信息写入单元存储器221中。因此,当从未批准部件的色粉单元220T读取色粉余量信息,以根据该信息显示色粉余量信息时,可能将错误的信息提供给用户。
因此,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中,CPU 216a停止利用从可更换部件220获得属性信息而实现的预定功能,例如用于显示色粉余量的功能。上述预定功能不限于显示色粉余量的功能。
未批准部件模式例子3
设定批准部件模式,使得当批准部件作为可更换部件220安装到该装置主体时获得预定的数量。具体的说,假设可更换部件220满足作为批准部件的预定特性(例如,耐压、不燃性、磨损性能等)而设定批准部件模式中的各种参数,例如电压、电流、温度等等。
然而,不清楚在未批准部件中是否满足上述预定特性。相应地,当未批准部件安装到该装置主体并且将批准部件模式的操作参数应用于未批准部件时,可能会出现诸如放电、温度升高、部件磨损等等问题。
因此,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中,CPU 216a控制打印机构215,使其工作在比批准部件模式更为严格的操作约束范围内。例如,为各种输出值设定比批准部件模式中更为严格的上、下限,该输出值例如电压、电流、温度等等。
未批准部件模式例子4
如上述具体例子1到3中所述,成像装置200的操作在批准部件模式和未批准部件模式之间不相同。因此,用户可能错误地将未批准部件模式时的操作认为是成像装置200的故障。
因此,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中,CPU 216a通知用户当前操作模式是未批准部件模式。例如,可以将当前操作模式是未批准部件模式的情况显示在UI 212的显示器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安装可更换部件220来切换装置主体210的操作模式。因此,不具有特定知识的人员能够简单地切换操作模式。而且,通过与用于由另一可更换部件替代普通可更换部件220a的操作相同的操作就能够切换操作模式,而无需复杂的操作,可以防止用户的误操作。另一方面,当用户试图切换操作模式时,用户必须从制造商或销售商获得该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因此,用户切换操作模式的自由度能够比通过UI 212的操作来切换操作模式时更加严格约束。也就是说,当不希望用户自由切换操作时优选采用本实施例。当用户需要切换操作模式时,制造商或销售商可以向用户交付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因此,不需要将服务人员派遣到安装有该装置主体210的地方。因此,能够减少成本。而且,当制造商或销售商向用户交付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时,制造商或销售商能够向用户说明由于切换操作模式而产生的缺点或者注意事项(例如,由于使用未批准部件而产生的缺点)。
而且,作为可更换部件220,提供了两种可更换部件,包括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其中存储了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还包括普通可更换部件220a,其中没有保存这种信息。当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安装到装置主体210时,切换操作模式。当普通可更换部件220a安装到装置主体时,不切换操作模式。相应地,当使用普通可更换部件220a时,不切换操作模式。因此,能够防止非预期地切换操作模式。
对于切换操作模式而言,因为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的使用次数限于一次,所以当一个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用于多个装置主体210时,能够防止工作模式的非预期切换,即误操作。
第三实施例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装置300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因为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基本上相同,所以为了避免重复说明,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组件并不再重复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将用于识别装置主体210的个体识别信息分配给装置主体210。具体的说,将装置主体210的个体识别号码预先存储到装置主体210的控制器216的ROM 216b中。在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的单元存储器221中,预先保存将要切换操作模式的装置主体210的个体识别号码以及操作模式切换信息。此处,将个体识别号码保存在单元存储器221的预定存储区域221b中。
此处,优选通过特殊的夹具、工具或者写入器将个体识别信息写入单元存储器221中,以防止复制或损坏该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
当成像装置300的电源打开时(S231),CPU 216a从主体存储器214读取表示当前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信息(“禁止模式”或“允许模式”)(S232),并且将所读取的操作模式信息写入RAM 216c中(S233)。
然后,CPU 216a读取保存在存储区域221b中的个体识别号码以及保存在色粉单元220T的单元存储器221的存储区域221a中的值(S234)。
当正常实施读取操作(S235:是)并且所读取的值不是“0”(S236:否)时,也就是说,当切换色粉单元220Tb安装到装置主体时,CPU216a确定从单元存储器221的存储区域221b读取的个体识别号码是否对应于保存在ROM 216b中的个体识别号码(S237)。也就是说,CPU216a确定安装到装置主体210的切换色粉单元220Tb是否为该装置主体210的色粉单元。
然后,当CPU 216a确定个体识别号码相互对应时(S237:是),CPU 216a执行操作模式的切换处理(S238)。另一方面,当CPU 216a确定个体识别号码不是相互对应时(S237:否),CPU 216a实施预定的错误处理,例如,CPU 216a在UI 212的显示器上显示出个体识别号码不是相互对应(S240),然后转至步骤S241。在这种情况下,不切换操作模式并保持当前的操作模式。随后的步骤S241到245与图8中的步骤S219到223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需要将操作模式从禁止模式切换到允许模式的用户A向制造商传达这种切换操作模式的需要,从而提交装置主体210A的个体识别号码#A。根据这个申请,制造商将个体识别号码#A写入切换色粉单元220Tb的存储区域221b,然后,将切换色粉单元220Tb发送给用户A。用户A将接收到的色粉单元220Tb安装到装置主体210A并打开电源。然后,该装置主体210A的操作模式从禁止模式切换到允许模式。然而,当用户A或另一用户B将该色粉单元220Tb安装到另一装置主体210B时,由于该个体识别号码不是相互对应的,因此不切换操作模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预先存储在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中的将要切换操作模式的装置主体210的个体识别号码对应于装置主体210的个体识别号码时,切换操作模式。因此,能够限制操作模式由某个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进行切换的装置主体210。因此,在装置主体210中,能够防止非预期地切换操作模式。而且,制造商或销售商能够确定并管理多个装置主体210的各个操作模式。
第四实施例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成像装置400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以较高的速度实施处理或者减少所消耗的能量,在当前操作模式是允许模式时,不进行与单元存储器221的通信。为了避免重复说明,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二或第三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并不再重复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在允许模式中,CPU 216a不与单元存储器221进行通信。相应地,切换色粉单元220Tb没有将允许模式切换为禁止模式,并且例如由服务工程师来切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表示操作模式将要切换到允许模式的值“1”作为操作模式切换信息存储到切换色粉单元220Tb的单元存储器221的存储区域221a中。相反,不存在色粉单元220T,其存储区域221a中存储了表示操作模式将要切换到禁止模式的值“2”。
当成像装置400的电源打开时(S251),CPU 216a从主体存储器214读取表示当前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信息(“禁止模式”或“允许模式”)(S252),并且将所读取的操作模式信息写入RAM 216c中(S253)。
然后,CPU 216a参照保存在RAM 216c中的操作模式信息来确定当前的操作模式是否为禁止模式(S254)。
在当前操作模式不是禁止模式时(S254:否),即允许模式时,CPU216a不与色粉单元220T进行通信。然后,CPU 216a控制成像装置400,以使得无论所安装的色粉单元220T是否为批准部件,均在预定的未批准部件模式下操作(S255)。
另一方面,在当前操作模式是禁止模式时(S254:是),CPU 216a根据预定的确定方法而确定所安装的色粉单元220T是否为批准部件(S256)。
当将色粉单元220T辨别为不是批准部件时(S256:否),CPU 216a禁止成像装置400的成像操作,以避免由于使用未批准部件而产生的缺点(S257)。这时,CPU 216a优选在UI 212的显示器上显示表示将未批准部件的色粉单元220T安装到装置主体的信息,以通知用户停止成像功能的原因。
另一方面,当确定了色粉单元220T为批准部件时(S256:是),CPU 216a通过读/写器211读取保存在色粉单元220T的单元存储器221的存储区域221a中的值以及保存在存储区域221b中的个体识别信息(S258)。然后,CPU 216a确定所读取的值是否为“0”(S259)。
当确定了所读取的值为“0”时(S259:是),也就是说,普通色粉单元220Ta安装到装置主体时,不切换操作模式并且保持当前的操作模式。相应地,CPU 216a控制成像装置400,使其在批准部件模式下工作(S260)。
另一方面,当确定了所读取的值不是“0”时(S259:否),也就是说,当切换色粉单元220Tb安装到装置主体时,CPU 216a确定从单元存储器221的存储区域221b读取的个体识别号码是否对应于保存在ROM 216b中的个体识别号码(S261)。
然后,当CPU 216a确定该个体识别号码不是相互对应的时(S261:否),CPU 216a不切换操作模式,而实施预定的错误处理(S262)并且控制成像装置400,使其在批准部件模式下工作(S260)。
另一方面,当CPU 216a确定个体识别号码相互对应时(S261:是),CPU 216a将禁止模式切换到允许模式(S263)并且实施用于使保存在色粉单元220T中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无效的处理(S264)。然后,CPU216a控制成像装置400,使其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下工作(S255)。
如上所述,利用可更换部件220切换装置主体210操作模式的操作过程不限于第二或第三实施例的操作过程,可以认为有很多种变化。
而且,根据本实施例,由于没有在允许模式中实施与单元存储器221的通信,因此能够以高速实施处理并且能够减少所消耗的能量。
第五实施例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成像装置500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因为本实施例基本上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所以为了避免重复说明,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组件并不再重复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在多种可更换部件220中,提供了至少两种可更换部件,包括普通可更换部件220a和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然后,当将多个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以预定的组合安装到装置主体210时,该装置主体210切换操作模式。在其它情况中,不切换操作模式。在这个例子中,多种可更换部件220包括鼓单元220D和色粉单元220T。当鼓单元220D和色粉单元220T同时安装到该装置主体210时,切换操作模式。
相应地,在鼓单元220D中,提供了两种单元,包括普通鼓单元220Da和切换鼓单元220Db。在色粉单元220T中,提供了两种单元,包括普通色粉单元220Ta和切换色粉单元220Tb。在普通鼓单元220Da和普通色粉单元220Ta的各个单元存储器221的存储区域221a中,存储了作为表示不切换的信息的值“0”。而且,在切换鼓单元220Db和切换色粉单元220Tb的各个单元存储器221的存储区域221a中,存储了表示操作模式将要切换到允许模式的值“1”,或者表示操作模式将要切换到禁止模式的值“2”,作为操作模式切换信息。
多种可更换部件220不限于上述单元,可以是例如四种色粉单元,包括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当多个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以预定组合安装到装置主体时,切换操作模式。多个切换可更换部件可以包括所有的多种可更换部件或者它们中的一部分。而且,作为预定的组合,例如可以采用青色与品红色的组合,或者四种颜色中任意三种颜色的组合。
当成像装置500的电源打开时(S271),CPU 216a从主体存储器214读取表示当前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信息(“禁止模式”或“允许模式”)(S272),并且将所读取的操作模式信息写入RAM 216c中(S273)。
然后,CPU 216a读取保存在鼓单元220D和色粉单元220T的各个单元存储器221的存储区域221a中的值(S274)。当CPU 216a不能正常读取该值时(S275:否),CPU 216a不能实施与操作模式切换有关的处理,因此CPU 216a转至步骤S282。当CPU 216a正常读取该值(S275:是)时,CPU 216a确定从鼓单元220D读取的值是否为“0”(S276)。
当从鼓单元220D读取的值为“0”时(S276:是),也就是说,当普通鼓单元220Da安装到装置主体时,CPU 216a转至步骤S282。在这种情况下,不切换操作模式并保持当前的操作模式。
另一方面,当从鼓单元220D读取的值不是“0”时(S276:否),也就是说,当切换鼓单元220Db安装到装置主体时,CPU 216a确定从色粉单元220T读取的值是否为“0”(S277)。
当从色粉单元220T读取的值为“0”时(S277:是),也就是说,当普通色粉单元220Ta安装到装置主体时,CPU 216a转至步骤S282。在这种情况下,不切换操作模式并保持当前的操作模式。
另一方面,当从色粉单元220T读取的值不是“0”时(S277:否),也就是说,当切换色粉单元220Tb安装到装置主体时,CPU 216a确定从鼓单元220D的存储区域221a读取的值对应于从色粉单元220T的存储区域221a读取的值(S278)。
当CPU 216a确定这些值相互对应时(S278:是),类似于图8所示的步骤S217,CPU 216a根据所读取的值切换操作模式(S279)。然后,类似于图8所示的步骤S218,CPU 216a实施用于使保存在鼓单元220D和色粉单元220T中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无效的处理(S280),并转至步骤S282。
另一方面,当CPU 216a确定该值不是相互对应时(S278:否),CPU 216a实施预定的错误处理,例如,CPU 216a在UI 212上显示该值不是相互对应的(S281),并且转至步骤S282。在这种情况下,不切换操作模式并保持当前的操作模式。
在步骤S282中,CPU 216a参照保存在RAM 216c中的操作模式信息以确定该操作模式信息是否为“禁止模式”(S282)。
当CPU 216a确定该操作模式信息是禁止模式时(S282:是),CPU216a根据预定的区分方法确定所安装的鼓单元220D和色粉单元220T是否都是批准部件(S283)。
当CPU 216a确定这两个单元都是批准部件时(S283:是),CPU216a控制成像装置500,使其在预定的批准部件模式下工作(S284)。当CPU 216a确定鼓单元和色粉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不是批准部件时(S283:否),CPU 216a禁止成像装置500的成像操作(S285)。
当CPU 216a确定该操作模式信息不是禁止模式时(S282:否),也就是说,该操作模式信息是允许模式时,无论所安装的鼓单元220D和色粉单元220T是否为批准部件,CPU 216a都控制成像装置500,使其在预定的未批准部件模式下工作(S286)。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以多种可更换部件220提供了普通可更换部件220a和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当多个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以预定的组合安装到装置主体时,切换操作模式。相应地,能够更加严格地约束切换操作模式的自由度,并且能够更确定防止错误的切换操作。此处,通过假设当所有多种可更换部件的可更换部件220b安装到装置主体时切换操作模式,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误操作。另一方面,假设当多种可更换部件的一部分可更换部件220b安装到装置主体时切换操作模式,能够提高切换操作模式的自由度,并且同时约束切换操作模式的自由度,能够简单地切换操作模式。
第六实施例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成像装置600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在以下说明书中,为了避免重复说明,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二到第五实施例相同的组件并不再重复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为各个鼓单元220D和色粉单元220T设定操作模式(禁止模式或允许模式)。相应地,在鼓单元220D中,操作模式在禁止使用未批准部件的鼓禁止模式和允许使用未批准部件的鼓允许模式之间切换。而且,在色粉单元220T中,操作模式在禁止使用未批准部件的色粉禁止模式和允许使用未批准部件的色粉允许模式之间切换。
在切换鼓单元220Db的单元存储器221的存储区域221a中,存储了表示操作模式将要切换到鼓允许模式的值“1”,或者表示操作模式将要切换到鼓禁止模式的值“2”。而且,在切换色粉单元220Tb的单元存储器221的存储区域221a中,存储了表示操作模式将要切换到色粉允许模式的值“1”,或者表示操作模式将要切换到色粉禁止模式的值“2”。
在图12中,当成像装置600的电源打开时(S291),CPU 216a从主体存储器214读取表示当前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信息(“鼓禁止模式”或“鼓允许模式”、“色粉禁止模式”或“色粉允许模式”)(S292),并且将所读取的操作模式信息写入RAM 216c中(S293)。
然后,CPU 216a通过读/写器211读取保存在鼓单元220D的单元存储器221的存储区域221a中的值(S294)。当CPU 216a不能正常读取该值时(S295:否),由于CPU 216a不能实施涉及操作模式切换的处理,因此CPU 216a转至步骤S299。当CPU 216a正常读取该值时(S295:是),CPU 216a确定所读取的值是否为“0”(S296)。
当CPU 216a确定了所读取的值是“0”时(S296:是),也就是说,当普通鼓220Da安装到装置主体时,CPU 216a转至步骤S299。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鼓单元220D而言,不切换操作模式并且保持当前的操作模式。
另一方面,当CPU 216a确定了所读取的值不是“0”时(S296:否),也就是说,当切换鼓单元220Db安装到装置主体时,CPU 216a根据所读取的值切换操作模式(S297)。具体的说,当所读取的值是“1”时,CPU 216a将RAM 216c和主体存储器214中保存的操作模式信息改写为“鼓允许模式”。因此,当“鼓禁止模式”保存在主体存储器214中时,将鼓禁止模式切换到鼓允许模式。因此,当“鼓允许模式”保存在主体存储器214中时,不切换鼓单元220D的操作模式。而且,当所读取的值是“2”时,CPU 216a将RAM 216c和主体存储器214中保存的操作模式信息改写为“鼓禁止模式”。因此,当“鼓允许模式”保存在主体存储器214中时,将鼓允许模式切换到鼓禁止模式。因此,当“鼓禁止模式”保存在主体存储器214中时,不切换鼓单元220D的操作模式。
当CPU 216完成了操作模式的切换处理时,CPU 216a实施使保存在鼓单元220D中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无效的处理(S298)。具体的说,CPU 216a将保存在鼓单元220D的单元存储器221的预定存储区域221a中的值改写为“0”。
在步骤S299中,对色粉单元220T实施与步骤S294到S298相同的处理。
在步骤S300中,CPU 216a根据保存在RAM 216c中的操作模式信息控制成像装置600。具体的说,对于鼓单元220D而言,当该操作模式信息表示“鼓禁止模式”时,CPU 216a禁止使用未批准部件。当该操作模式信息表示“鼓允许模式”时,CPU 216a允许使用未批准部件。而且,对于色粉单元220T而言,当该操作模式信息表示“色粉禁止模式”时,CPU 216a禁止使用未批准部件。当该操作模式信息表示“色粉允许模式”时,CPU 216a允许使用未批准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该切换鼓单元220Db,操作模式在鼓禁止模式和鼓允许模式之间切换。通过该切换色粉单元220Tb,操作模式在色粉禁止模式和色粉允许模式之间切换。然而,例如这两个切换操作可以通过该切换鼓单元220Db或者该切换色粉单元220Tb来实施。而且,这两个切换操作可以由其它可更换部件220来实施,例如转印单元。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装置主体210具有多个由多个操作模式构成的操作模式组。此处,装置主体具有包括鼓禁止模式和鼓允许模式的操作模式组,以及包括色粉禁止模式和色粉允许模式的操作模式组。然后,装置主体210根据操作模式切换信息为各个操作模式组切换操作模式。因此,通过简单的切换操作就能够提供适于各种环境的最佳操作模式模型,其包括用户优选项。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在两种操作模式之间切换操作模式的例子。然而,可以有选择地在三种或更多的操作模式之间切换操作模式。例如,当在操作模式1、操作模式2、......、操作模式N之间切换操作模式时,在切换可更换部件220b的存储区域221a中,可以保存表示操作模式将要分别切换到各个操作模式的“1”、“2”、......和“N”。
而且,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在禁止模式和允许模式之间切换操作模式的例子,但操作模式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多种操作模式之间切换操作模式,多种操作模式中维护费用的清算方法是相互不同的。作为维护费用的清算方法,众所周知的方法例如,计算成像纸张的数量并且根据算得的值收费的方法,以及维护费用包括在可更换部件220的价格中的方法。对于在限制使用非接触通信频带的国家或地区中的操作而言,可以在用于与单元存储器221实施非接触通信的模式和不实施与单元存储器的非接触通信的模式之间切换操作模式。而且,为了在次等定影特性的粗糙纸张较常见的区域中使用,可以在普通模式和粗糙纸张模式之间切换操作模式,在粗糙纸张模式中将定影温度设为较高。而且,为了在温度较高、正常、较低的多个位置使用,可以在高温模式、普通模式和低温模式之间切换操作模式,这些模式中多种加热器的开/关设定或者定影温度设定是不同的。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2004年4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4-135290号和2004年5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4-159082号的全部公开,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在此一并引入作为参考。

Claims (23)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成像部分,可更换部件可拆卸地安装到该成像部分;以及
切换部分,用于将该成像部分的操作模式切换到批准部件模式和未批准部件模式,其中该批准部件模式对应于安装了批准部件作为该可更换部件的情况,而该未批准部件模式对应于安装了不同于该批准部件的部件的情况,其中
该成像部分从该可更换部件获得该可更换部件的属性信息,并使用该批准部件模式中的该属性信息执行成像操作,并且在未批准部件模式中使用预先存储在该成像部分中的信息替换该属性信息来执行成像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该未批准部件模式中,该成像部分保持成像功能,但是约束该批准部件模式中可以使用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该未批准部件模式中,该成像部分在比该批准部件模式中的操作限制范围更为严格的操作限制范围内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在该未批准部件模式中,该成像部分获得识别与该可更换部件有关的制造商名称或产品名称的识别信息,并且实施与从该识别信息所认出的制造商或产品有关的预定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该成像部分从该可更换部件获得该识别信息。
6.一种部件可拆卸设备,包括:
操作部分,可更换部件可拆卸地安装到该操作部分;以及
切换部分,用于将该操作部分的操作模式切换到批准部件模式和未批准部件模式,其中该批准部件模式对应于安装了批准部件作为该可更换部件的情况,而该未批准部件模式对应于安装了不同于该批准部件的部件的情况,其中
该操作部分从该可更换部件获得该可更换部件的属性信息,并在批准部件模式中使用该属性信息实现该部件可拆卸设备的最小功能,并且在该未批准部件模式中使用预先存储在该操作部分中的信息替换该属性信息实现该部件可拆卸设备的最小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部件可拆卸设备,其中在该未批准部件模式中,该操作部分保持最小功能性,但是约束使用在该批准部件模式中可使用的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件可拆卸设备,其中在该未批准部件模式中,该操作部分在比该批准部件模式中的操作限制范围更为严格的操作限制范围内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部件可拆卸设备,其中在该未批准部件模式中,该操作部分获得识别与该可更换部件有关的制造商名称或产品名称的识别信息,并且实施与从该识别信息所认出的制造商或产品有关的预定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部件可拆卸设备,其中该操作部分从该可更换部件获得该识别信息。
11.一种用于在记录介质上成像的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
具有多个操作模式的成像装置主体;以及
可拆卸地安装到该成像装置主体的可更换部件,其中该可更换部件是从包括至少两种可更换部件的组中选出的,该组中包括切换可更换部件,其中预先存储了用于切换该成像装置主体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还包括普通可更换部件,其中未保存这种信息,并且当安装了该切换可更换部件时,该成像装置主体根据该可更换部件保存的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而切换该操作模式,并且当安装了该普通可更换部件时保持当前操作模式。
12.一种用于在记录介质上成像的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
具有多个操作模式的成像装置主体,以及
可拆卸地安装到该成像装置主体的多个可更换部件,其中该多个可更换部件中的每一个是从包含至少两种可更换部件的组中选出的,该组中包括切换可更换部件,其中预先存储了用于切换该成像装置主体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还包括普通可更换部件,其中未保存这些信息,并且当以预定的组合安装了多个该切换可更换部件时,该成像装置主体根据该可更换部件保存的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而切换该操作模式,否则保持当前操作模式。
13.一种用于在记录介质上成像的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
具有多个操作模式的成像装置主体;以及
可拆卸地安装到该成像装置主体的可更换部件,其中用于切换该成像装置主体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存储在该可更换部件中,并且当安装了该可更换部件时,该成像装置主体根据存储在该可更换部件中的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而切换该操作模式,其中当该成像装置根据该可更换部件保存的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而切换该操作模式时,该成像装置主体使存储在该可更换部件中的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无效。
14.一种用于在记录介质上成像的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
具有多个操作模式的成像装置主体;以及
可拆卸地安装到该成像装置主体的可更换部件,其中用于切换该成像装置主体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存储在该可更换部件中,并且当安装了该可更换部件时,该成像装置主体根据存储在该可更换部件中的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而切换该操作模式,其中在该可更换部件中预先存储了该成像装置主体的个体识别信息,将与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一起切换该成像装置主体的操作模式,并且当该可更换部件保存的该个体识别信息对应于该成像装置主体的该个体识别信息时,该成像装置主体切换该操作模式。
15.一种用于在记录介质上成像的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
具有多个操作模式的成像装置主体;以及
可拆卸地安装到该成像装置主体的可更换部件,其中用于切换该成像装置主体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存储在该可更换部件中,并且当安装了该可更换部件时,该成像装置主体根据存储在该可更换部件中的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而切换该操作模式,其中仅能够利用提供工具将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提供给该可更换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仅能够利用提供工具将该个体识别信息提供给该可更换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3、14、15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该成像装置主体具有多个操作模式组,其中包括多个操作模式,并且根据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而切换该每组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
18.一种用于在记录介质上成像的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
具有多个操作模式的成像装置主体;以及
可拆卸地安装到该成像装置主体的可更换部件,其中用于切换该成像装置主体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存储在该可更换部件中,并且当安装了该可更换部件时,该成像装置主体根据存储在该可更换部件中的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而切换该操作模式,其中该成像装置主体在禁止模式与允许模式之间切换该操作模式,其中该禁止模式用于禁止使用未经制造商批准使用的该可更换部件,而该允许模式用于允许使用该可更换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该成像装置主体具有多个操作模式组,其中包括多个操作模式,并且根据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而切换该每组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
20、一种成像装置主体,其中具有多个操作模式并且利用可拆卸安装的可更换部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该成像装置主体包括:
安装部分,可更换部件可以安装到该安装部分上,该可更换部件保存了用于切换该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以及
操作模式切换部分,当该可更换部件安装到该安装部分上时,该操作模式切换部分根据该可更换部件保存的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来切换该操作模式,其中当该成像装置根据该可更换部件保存的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而切换该操作模式时,该成像装置主体使存储在该可更换部件中的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无效。
21、一种成像装置主体,其中具有多个操作模式并且利用可拆卸安装的可更换部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该成像装置主体包括:
安装部分,可更换部件可以安装到该安装部分上,该可更换部件保存了用于切换该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以及
操作模式切换部分,当该可更换部件安装到该安装部分上时,该操作模式切换部分根据该可更换部件保存的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来切换该操作模式,其中在该可更换部件中预先存储了该成像装置主体的个体识别信息,将与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一起切换该成像装置主体的操作模式,并且当该可更换部件保存的该个体识别信息对应于该成像装置主体的该个体识别信息时,该成像装置主体切换该操作模式。
22、一种成像装置主体,其中具有多个操作模式并且利用可拆卸安装的可更换部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该成像装置主体包括:
安装部分,可更换部件可以安装到该安装部分上,该可更换部件保存了用于切换该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以及
操作模式切换部分,当该可更换部件安装到该安装部分上时,该操作模式切换部分根据该可更换部件保存的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来切换该操作模式,其中该成像装置主体在禁止模式与允许模式之间切换该操作模式,其中该禁止模式用于禁止使用未经制造商批准使用的该可更换部件,而该允许模式用于允许使用未经制造商批准使用的该可更换部件。
23.一种成像装置主体,其中具有多个操作模式并且利用可拆卸安装的可更换部件在记录介质上成像,该成像装置主体包括:
安装部分,至少两种可更换部件可以安装到该安装部分上,该可更换部件包括切换可更换部件和普通可更换部件,该切换可更换部件保存了用于切换该操作模式的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而该普通可更换部件没有保存这些信息,以及
操作模式切换部分,当该切换可更换部件安装到该安装部分上时,该操作模式切换部分根据该可更换部件保存的该操作模式切换信息而切换该操作模式,并且当该普通可更换部件安装到该安装部分上时,该操作模式切换部分保持当前的操作模式。
CNB200510054355XA 2004-04-30 2005-03-10 成像装置、部件可拆卸设备、以及成像装置主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967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35290A JP2005316228A (ja) 2004-04-30 2004-04-30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部品着脱式装置
JP135290/2004 2004-04-30
JP159082/2004 2004-05-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4005A CN1694005A (zh) 2005-11-09
CN100489675C true CN100489675C (zh) 2009-05-20

Family

ID=35353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435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9675C (zh) 2004-04-30 2005-03-10 成像装置、部件可拆卸设备、以及成像装置主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316228A (zh)
CN (1) CN10048967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17808B2 (ja) * 2006-01-13 2012-04-18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メッセージ表示装置
JP4577783B2 (ja) 2006-04-25 2010-11-10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5326260B2 (ja) * 2007-11-08 2013-10-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処理実行制限方法および処理実行制限プログラム
JP5525691B2 (ja) * 2008-02-04 2014-06-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5357944B2 (ja) * 2011-10-05 2013-12-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JP5369161B2 (ja) * 2011-10-11 2013-12-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6704B2 (ja) * 1999-03-30 2003-12-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16667A (ja) * 2000-10-06 2002-04-19 Toshiba Tec Corp 識別装置および被識別装置
JP3906039B2 (ja) * 2001-05-29 2007-04-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130874B2 (ja) * 2001-09-17 2008-08-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と交換可能部品の適否判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4005A (zh) 2005-11-09
JP2005316228A (ja) 2005-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90533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부품 착탈식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본체
US703162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anagement method for replacement part used therefor, and management program for replacement part
US723374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unted with replaceable unit,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286775B2 (en) Image formation device enabling switching display of remaining developing agent in monochrome printing mode
CN100489675C (zh) 成像装置、部件可拆卸设备、以及成像装置主体
JP462531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作像プロセス機器の情報の記録方法
US77738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tting the same
JP458212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同装置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4137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1379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313334B2 (en) Image formation device enabling switching between color printing mode and monochrome printing mode
JP2004042623A (ja) プリンタ、その設定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US20070092268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recording a control program
US7821665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firmware overwriting method
JP4412583B2 (ja) 装置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管理システム
JP20231521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設定変更方法
WO2021200462A1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カートリッジ
JP2013076813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92448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用消耗品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397932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管理制御方法
JP744751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623169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ファームウェア書換方法
US720652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043549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60034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ドライバ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