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6836C -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6836C
CN100486836C CNB2004100404800A CN200410040480A CN100486836C CN 100486836 C CN100486836 C CN 100486836C CN B2004100404800 A CNB2004100404800 A CN B2004100404800A CN 200410040480 A CN200410040480 A CN 200410040480A CN 100486836 C CN100486836 C CN 10048683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 force
cylinder
clue
thread tensio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404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36764A (zh
Inventor
曾进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e Electricication Engineering Co.,Ltd.Of The Fhird Engineering Group Co.,Ltd.Of China Railway
Original Assignee
曾进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曾进忠 filed Critical 曾进忠
Priority to CNB2004100404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86836C/zh
Priority to AT0054005U priority patent/AT8759U1/de
Priority to FR0508546A priority patent/FR2874360B1/fr
Priority to RU2005125838/09A priority patent/RU2305885C2/ru
Priority to JP2005006653U priority patent/JP3115823U/ja
Publication of CN1736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6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68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683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1/00Power supply lines for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
    • B60M1/12Trolley lin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M1/28Manufacturing or repairing trolley lin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时放出线索恒张力的放线车装置。本装置有线索张力设定、设定张力的恒定力控制器,线索张力增加滚筒和线索张力增加滚筒制动器、数个卷有线索的线滚筒及放线滚筒制动器组成。可安装在各种型号的铁路轨道行驶的平板车上。放线滚筒中放出的线索经引导轮,在线索张力增加滚筒上缠绕数圈,再通过出线线索张力设定轮装置后接出;每个放线滚筒轴侧部装有放线滚筒制动器;张力增加滚筒上有制动盘。线索从线滚筒放出,经线索引导轮、张力增加滚筒、出线线索张力设定轮装置后,线索的张力可达到设定的恒定值。完成所放线索的张力恒定的目的。经本装置放出线索的张力恒定,恒定值大小可调,放出的线索平直,安装调整方便,适用高速电气化接触网线索的架设和大修更换线索。

Description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
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架线时的放出线索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属铁路专用架设线索的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包含地铁、矿山)的重要组成部份,承担着电力车车的牵引供电任务。而接触网的施工需架设承力索、接触线、及其它辅助线索。维修需更换承力索、接触线、及其它辅助线索,均需放线架固定在车辆上。为了提高放线质量,铁道部已明确放线时必须采用具有恒定张力的放线装置。目前国外生产恒张力放线采用电传感、计算机控制方式,液力站提供动力的结构,结构复杂,造价高昂,使用人员培训周期长,要求高,使用费用高;国内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架线机专利ZL03233011.1中的方法虽然克服了国外产品的一些缺点,但在实际使用中,只有在匀速运行中才能保证恒张力,由于采用三角折线法设定控制张力基准,随着三角折线点高度的变化,线索张力与基准力还有非线性关系,难于线性化;由于三角折线点高度不能较大,因而基准力小,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影响(如摩擦、振动),恒张力精度低;在停车操作放线车的作业平台和车辆起动操作不当后退时,张力变化非常大,在这两种情况下,达不到放出线索恒张力的基本要求。
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采用测力轮可大范围移动的液压自动反馈系统,测力轮上的受力接近线索张力的2倍(绕的圈数增加还可更大),可克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架线机专利ZL03233011.1中的采用三角折线法设定张力基准难于线性化的问题;可克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架线机专利ZL03233011.1中的基准力小,易受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恒张力精度低的问题;由于测力轮可大范围前后移动,可补偿停车升降作业平台和车辆起动操作不当后退的线索长度变化问题。实现了在放线过程中各种条件下线索都能保证恒张力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完成的:线滚筒19的固定轴通过联轴器联在线滚筒制动器14的轴上,通对线滚筒制动器14的盘型制动器的油缸通入压力油而形成制动力,防止停车时,线滚筒19由于惯性的作用而使线索多放出而缠绕固定轴上。线索从线滚筒19放出后,经过移动、滚动轮20到达张力增加滚筒9,在张力增加滚筒9、9上缠绕数圈后,通过张力设定轮7到达放线作业车的顶部,当车辆运动时,线滚筒19转动,从而将线索放出。其特征在于:液压油缸或气缸1通过第一管路3与蓄能器2中液压油或气体的作用下,对线索张力设定轮7产生拉力或推力,与线索张力T相平衡;线索张力设定轮7随线索张力T的变化前后移动;线索张力设定轮7随线索运动而转动。
制动力补偿油缸4的一端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当线索张力设定轮7随线索张力T的变化前后移动或转动时,制动力补偿油缸4的活塞跟随移动,使油缸内的液压油的压力增大或减小;通过第二管路5与张力增加滚筒支架15上安装的制动油缸6的进出油口相联;制动油缸6的活塞推动制动片11紧贴张力增加滚筒9上的摩擦盘,由于活塞在油压的作用下产生压力,从而使摩擦盘产生阻力,经张力增加滚筒传到缠绕在张力增加滚筒的线索10上。
本发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中,放线时线索恒张力控制的工作原理是:线索10从放线滚筒19中放出,经过引导滚动轮20,到达张力增加滚筒9,线索10在线索张力增加滚筒9、9的园柱形外壁缠绕1—6个半圈。张力增加滚筒制动器6、11、线索恒张力控制器1~5、7、8组成放线线索恒张力控制装置。放线前,从操作控制板23经手动或机动通过第一管路3对张力设定油缸1和蓄能器2进行压强设定。放线时,从操作控制板23经手动或机动通过第一管路对线滚筒制动器14的制动片加压油缸进行压强设定;通过第二管路5对补偿油缸4和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制动油缸6进行压强初始化设定。当线索10的张力T低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的推力或拉力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放出线索的反方向移动,油缸4的缸体跟着移动,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增加,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支架15上安装的制动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增大,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摩擦阻力增大,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10上,而使线索10的张力增大。当线索10的张力T高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的推力或拉力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出线索的方向移动,油缸4的缸体跟着移动,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减小,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支架15上安装的制动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减小,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摩擦阻力减小,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减小。如此反复不断循环,保证了线索10的张力围绕设定油缸1的压力的一定比例大小波动而恒定。完成输出恒定线索张力的发明目的。
本发明装置中张力增加滚筒制动器11和线滚筒制动器14的制动靴采用夹盘式结构,成对使用液压油缸,一个制动盘使用2~8个制动油缸6。
本发明采用液压自动反馈原理,克服了放线线索恒张力架线机专利ZL03233011.1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成所放线索的张力恒定的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较低,在放线过程中放出的线索的张力恒定,所放线索放出后平直,方便施工和调整,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一种新型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结构和联接关系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保护范围不限于附图所示实施例:
图1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转动式张力轮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A为图1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2为张力设定轮移动结构为转动方式和线索张力恒定动作第一种实施方案结构原理图说明。
图2A为图2的俯视图。
图3为张力设定轮移动结构为转动方式和线索张力恒定动作第二种实施方案结构原理图说明。
图3A为图3的俯视图。
图4为张力设定轮移动结构为转动方式和线索张力恒定动作第三种实施方案结构原理图说明。
图4A为图4的俯视图。
图5为张力设定轮移动结构为转动方式和线索张力恒定动作第四种实施方案结构原理图说明。
图5A为图5的俯视图。
图6所示实施例结构,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平移式张力轮移动)进行说明。
图6A为图6的俯视图。
图7为张力设定轮移动结构为滚轮支承移动方式和线索张力恒定动作第一种实施方案结构原理图说明。
图7A为图7的俯视图。
图8为张力设定轮移动结构为滚轮支承移动方式和线索张力恒定动作第二种实施方案结构原理图说明。
图8A为图8的俯视图。
图9为张力设定轮移动结构为滚轮支承移动方式和线索张力恒定动作第三种实施方案结构原理图说明。
图9A为图9的俯视图。
图10为张力设定轮移动结构为滚轮支承移动方式和线索张力恒定动作第四种实施方案结构原理图说明。
图11为单组恒张力放线车架时的油压控制板安装图详细说明。
图12为双组恒张力放线车架时的油压控制板安装图详细说明。
图13、图13A、图13B、图13C为张力设定通过滑轮到油缸或重物的安装结构图的详细说明。
其中图13A为图13的俯视图;图13C为图13B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所示实施例结构,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转动式张力轮移动)进行说明。
本发明装置选用的支承架由张力增加滚筒支承架15和线滚筒支承架16组成,轨道平车可安装1组张力增加滚筒支承架15和1或2组放线滚筒支承架16。线索张力增加滚筒9可根据需要,安装2或4个。支承架15、16与轨道平车17的联接采用螺栓固定或焊接在轨道平车17的主梁上和边梁上,轨道平板车的四周有一定高度开门的栏杆,保证作业人员的上下方便和工作时的人身安全。轨道平车17经过轮相对钢轨18处于静止停车或移动。
每个放线滚筒支承架16上,有三个放线滚筒19的支承轴固定架,当使用直径较小的放线滚筒19时,每个放线滚筒支承架16内可放置二个线滚筒19;当使用直径较大的线滚筒19时,每个放线滚筒支承架16内可放一个线滚筒19。每个线滚筒19都有一个放线滚筒支承轴21,每个线滚筒支承轴21上有线滚筒定位臂22,防止放线滚筒19绕放线滚筒支承轴21转动。每个线滚筒固定支承轴21联轴有制动器14。
为了防止线索从滚筒上挤出或弹出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张力增加滚筒9的上、下有压线轮13、、张力设定轮7上、中、下有压线轮12、12,在放线时该轮贴在线索表面。
线索10从放线的线滚筒19放出,经过移动滚动轮到达后张力增加滚筒9的下方,在后张力增加滚筒9绕半周后到达前张力增加滚筒9,再前张力增加滚筒9绕半周后到达又到达后张力增加滚筒9上,如此环绕1~数周,从前张力增加滚筒9的下方到达张力设定轮7的下方,再在张力设定轮7上绕半周(根据设定,也可绕多个半周),张力设定轮7在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固定下绕铰接轴园弧前后摆动,出线到达放线作业车的顶部定滑轮处(因为另一设备,本图没有画出)。张力恒定动作过程在附图2、3、4、5的介绍中详细介绍。
油压管路根据要求,铺设到相应的放线滚筒制动器14,张力增加滚筒支架15上的制动油缸6、补偿油缸4,蓄能器2、张力设定油缸1回路,压力设定采用手动或机械集中加压方式,通过手动阀、单向阀、安全装置分配到各条管路。加压机械和各种阀、仪表装在张力增加滚筒支承架15的左右侧边或后边的控制箱23中。
附图2为张力设定轮移动结构为转动方式和线索张力恒定动作第一种实施方案结构原理图。
其特征在于:线索10的张力T设定方式是设定油缸或气缸1的活塞为顶出方式,油缸或气缸1的油或气路与蓄能器2的油或气路相联,蓄能器2为油缸或气缸1的活塞伸出或缩入提供缓冲空间体积,使该回路的压强不因设定油缸或气缸1活塞的伸出缩入而变化较大。液压油缸或气缸1的一端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另一端铰接在张力滚筒支承架15的适当位置。制动力补偿油缸4活塞为拉出方式,油缸4的活塞通过销钉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当线索张力设定轮7随线索张力T的变化前后转动时,制动力补偿油缸4的活塞跟随移动。
当线索10的张力T小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推力的一定比例值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进出线索的反方向移动,由于油缸4活塞为拉出方式,活塞向缸体外移动,该油压回路的体积缩小,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按体积缩小比例增加,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增大,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摩擦阻力增大,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增大。当线索10的张力T大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推力的一定比例值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进出线索的方向移动,油缸4的活塞向缸体内移动,该油压回路的体积增大,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按体积增加比例缩小,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减小,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阻力减小,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减小。如此反复不断循环,保证了线索10的张力围绕设定油缸1的压力的一定比例大小波动而恒定。
张力设定轮7四周有2~数个压线轮12,用于防止线索从张力设定轮7中脱出发生不安全现象。
附图3为张力设定轮移动结构为转动方式和线索张力恒定动作第2种实施方案结构原理图。
其特征在于:与附图2的区别在于制动力补偿油缸4活塞为顶出方式,油缸4的活塞通过销钉或钢球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当线索张力设定轮7随线索张力T的变化前后转动时,制动力补偿油缸4的活塞跟随移动。
当线索10的张力T小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推力的一定比例值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进出线索的反方向移动,由于油缸4活塞为顶出方式,活塞向缸体内移动,该油压回路的体积缩小,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按体积缩小比例增加,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增大,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摩擦阻力增大,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增大。当线索10的张力T大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推力的一定比例值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进出线索的方向移动,油缸4的活塞向缸体外移动,该油压回路的体积增大,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按体积增加比例缩小,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减小,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阻力减小,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减小。如此反复不断循环,保证了线索10的张力围绕设定油缸1的压力的一定比例大小波动而恒定。
张力设定轮7四周有2~数个压线轮12,用于防止线索从张力设定轮7中脱出发生不安全现象。
附图4为张力设定轮移动结构为转动方式和线索张力恒定动作第三种实施方案结构原理图。
其特征在于:与附图2的区别在于线索10的张力T设定方式是设定油缸或气缸1的活塞为拉出方式,液压油缸或气缸1的一端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另一端铰接在张力滚筒支承架15的适当位置。制动力补偿油缸4活塞为拉出方式,油缸4的活塞通过销钉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当线索张力设定轮7随线索张力T的变化前后转动时,制动力补偿油缸4的活塞跟随移动。
当线索10的张力T小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拉力的一定比例值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进出线索的反方向移动,由于油缸4活塞为拉出方式,活塞向缸体外移动,该油压回路的体积缩小,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按体积缩小比例增加,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增大,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摩擦阻力增大,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增大。当线索10的张力T大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拉力的一定比例值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进出线索的方向移动,油缸4的活塞向缸体内移动,该油压回路的体积增大,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按体积增加比例缩小,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减小,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阻力减小,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减小。如此反复不断循环,保证了线索10的张力围绕设定油缸1的压力的一定比例大小波动而恒定。
张力设定轮7四周有2~数个压线轮12,用于防止线索从张力设定轮7中脱出发生不安全现象。
附图5为张力设定轮移动结构为转动方式和线索张力恒定动作第四种实施方案结构原理图。
其特征在于:与附图2的区别在于线索10的张力T设定方式是设定油缸或气缸1的活塞为拉出方式,液压油缸或气缸1的一端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另一端铰接在张力滚筒支承架15的适当位置。制动力补偿油缸4活塞为顶出方式,油缸4的活塞通过销钉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当线索张力设定轮7随线索张力T的变化前后转动时,制动力补偿油缸4的活塞跟随移动。
当线索10的张力T小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拉力的一定比例值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进出线索的反方向移动,由于油缸4活塞为顶出方式,活塞向缸体内移动,该油压回路的体积缩小,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按体积缩小比例增加,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增大,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摩擦阻力增大,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增大。当线索10的张力T大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拉力的一定比例值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进出线索的方向移动,油缸4的活塞向缸体外移动,该油压回路的体积增大,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按体积增加比例缩小,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减小,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阻力减小,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减小。如此反复不断循环,保证了线索10的张力围绕设定油缸1的压力的一定比例大小波动而恒定。
张力设定轮7四周有2~数个压线轮12,用于防止线索从张力设定轮7中脱出发生不安全现象。
附图6所示实施例结构,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平移式张力设定轮移动)进行说明。
其特征在于:本图与图1的区别在,图1的张力设定轮7在张力设定轮支架8固定下绕铰接轴园弧前后摆动。本图的张力设定轮7在张力设定轮支架8固定下通过张力设定轮支架上联接的多个滚动轮21,在设定油缸或气缸1、制动力补偿油缸4和线索10的张力T作用下,沿着导轨22前后移动,恒张控制和动作原理在附图7、8、9、10的介绍中详细介绍。
附图7为张力设定轮移动结构为滚轮支承移动方式和线索张力恒定动作第一种实施方案结构原理图的说明。
其特征在于:张力设定轮的支承架8为两侧有滚动轮21的框形构造,两侧滚动轮21有限制左右摆动的导轨22。在油缸或气缸1和线索10的作用共同作用下,张力设定轮的支承架8可前后移动。线索10的张力T设定方式是设定油缸或气缸1的活塞为顶出方式,液压油缸或气缸1的一端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制动力补偿油缸4活塞为拉出方式,油缸4的活塞通过销钉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当线索张力设定轮7随线索张力T的变化前后移动时,制动力补偿油缸4的活塞跟随移动。
当线索10的张力T小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拉力的一定比例值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进出线索的反方向移动,由于油缸4活塞为拉入方式,活塞向缸体外移动,该油压回路的体积缩小,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按体积缩小比例增加,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增大,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摩擦阻力增大,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增大。当线索10的张力T大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拉力的一定比例值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进出线索的方向移动,油缸4的活塞向缸体内移动,该油压回路的体积增大,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按体积增加比例缩小,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减小,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阻力减小,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减小。如此反复不断循环,保证了线索10的张力围绕设定油缸1的压力的一定比例大小波动而恒定。
张力设定轮7四周有2~数个压线轮12,用于防止线索从张力设定轮7中脱出发生不安全现象。
附图8为张力设定轮移动结构为滚轮支承移动方式和线索张力恒定动作第二种实施方案结构原理图的说明。
其特征在于:与图7的区别是,制动力补偿油缸4活塞为顶出方式,油缸4的活塞通过销钉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当线索张力设定轮7随线索张力T的变化前后移动时,制动力补偿油缸4的活塞跟随移动。
当线索10的张力T小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拉力的一定比例值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进出线索的反方向移动,由于油缸4活塞为顶出方式,活塞向缸体内移动,该油压回路的体积缩小,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按体积缩小比例增加,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增大,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摩擦阻力增大,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增大。当线索10的张力T大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拉力的一定比例值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进出线索的方向移动,油缸4的活塞向缸体外移动,该油压回路的体积增大,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按体积增加比例缩小,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减小,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阻力减小,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减小。如此反复不断循环,保证了线索10的张力围绕设定油缸1的压力的一定比例大小波动而恒定。
附图9为张力设定轮移动结构为滚轮支承移动方式和线索张力恒定动作第三种实施方案结构原理图的说明。
其特征在于:与附图7的区别在于线索10的张力T设定方式是设定油缸气缸1的活塞为拉出方式,液压油缸或气缸1的一端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另一端铰接在张力滚筒支承架15的适当位置。制动力补偿油缸4活塞为顶出方式,油缸4的活塞通过销钉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当线索张力设定轮7随线索张力T的变化前后移动时,制动力补偿油缸4的活塞跟随移动。
当线索10的张力T小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拉力的一定比例值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进出线索的反方向移动,由于油缸4活塞为顶出方式,活塞向缸体内移动,该油压回路的体积缩小,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按体积缩小比例增加,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增大,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摩擦阻力增大,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增大。当线索10的张力T大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拉力的一定比例值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进出线索的方向移动,油缸4的活塞向缸体外移动,该油压回路的体积增大,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按体积增加比例缩小,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减小,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阻力减小,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减小。如此反复不断循环,保证了线索10的张力围绕设定油缸1的压力的一定比例大小波动而恒定。
张力设定轮7四周有2~数个压线轮12,用于防止线索从张力设定轮7中脱出发生不安全现象。
附图10为张力设定轮移动结构为转动方式和线索张力恒定动作第四种实施方案结构原理图。
其特征在于:与附图7的区别在于线索10的张力T设定方式是设定油缸或气缸1的活塞为拉出方式,液压油缸或气缸1的一端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另一端铰接在张力滚筒支承架15的适当位置。制动力补偿油缸4活塞为拉出方式,油缸4的活塞通过销钉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当线索张力设定轮7随线索张力T的变化前后转动时,制动力补偿油缸4的活塞跟随移动。
当线索10的张力T小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拉力的一定比例值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进出线索的反方向移动,由于油缸4活塞为拉出方式,活塞向缸体外移动,该油压回路的体积缩小,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按体积缩小比例增加,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增大,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摩擦阻力增大,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增大。当线索10的张力T大于设定油缸或气缸1拉力的一定比例值时,线索张力设定轮7向进出线索的方向移动,油缸4的活塞向缸体内移动,该油压回路的体积增大,使油缸4的缸内油压按体积增加比例缩小,通过第二管路5传递到张力增加滚筒9的制动片加压油缸6的活塞上,活塞对制动片11的压力减小,制动片11对张力增加滚筒9的阻力减小,在线索10与滚筒的相互摩擦作用下,传递到缠绕在滚筒的线索上,而使线索的张力减小。如此反复不断循环,保证了线索10的张力围绕设定油缸1的压力的一定比例大小波动而恒定。
张力设定轮7四周有2~数个压线轮12,用于防止线索从张力设定轮7中脱出发生不安全现象。
附图11为单组恒张力放线车架时的油压控制板安装图详细说明。
其特征在于:在手动加压泵23-1操作时,液压油从油箱中经单向阀23-2-1到达泵体内,当加压操作时,单向阀23-2-1自动关闭,单向阀23-2-2、23-2-3自动打开,压力油通手动液压开关23-1、4、5分配到相应的管路中。每个管路的压力表23-4-1、2、3显示管路的加压值,到达操作规定值后,关闭相应的手动液压开关,就完成了每条管路的操作。当需要减压时,打开相应管路的开关,再打开相应的回油开关23-3-2或23-3-3,就完成了减压操作。一般设计是开关23-3-1控制的回路为设定张力液压回路;开关23-3-4控制的回路为线滚筒制动器液压回路;开关23-3-5控制的回路为张力增加滚筒制动器液压回路;开关23-3-2为设定张力液压回路的减压开关;开关23-3-3为张力增加滚筒制动器、线滚筒制动器液压回路的减压开关。
附图12为双组恒张力放线车架时的油压控制板安装图详细说明
其特征在于:控制方式和操作与图十一单组恒张力放线车架时的油压控制板相同,只是增加了另一组恒张力控制装置的三条回路23-3-6、7、8。一般设计是开关23-3-6控制的回路为设定张力液压回路;开关23-3-7控制的回路为线滚筒制动器液压回路;开关23-3-8控制的回路为张力增加滚筒制动器液压回路;开关23-3-2为设定张力液压回路的减压开关;开关23-3-3为张力增加滚筒制动器、线滚筒制动器液压回路的减压开关。
附图13为张力设定通过滑轮到油缸或重物的安装结构图详细说明。
其特征在于:张力设定油缸1通过钢丝绳25与张力设定支架8联在一起,定滑轮24起到力的方向改变作用。张力设定油缸1的设定方式和动作原理与附图4、5,或者附图9、10相同。张力设定油缸1也可用重物或弹簧代替设定线索10的张力。
1——液压油缸或气缸;2——蓄能器;3——张力设定力液压或气压第一管路;4——制动力补偿油缸;5——张力增加盘制动第二管路;6——制动油缸;7——张力设定轮;8——张力设定轮支架;9——张力增加滚筒;10——线索;11——制动片;12——张力设定轮的压线轮;13——张力增加滚筒的压线轮;14——线滚筒支撑轴的联轴制动器;15——张力增加滚筒支撑架;16——线滚筒支撑架;17——平车;18——钢轨;19——线滚筒;20——线索引导滑动滚动轮;21——张力设定轮支架滚动轮;22——张力设定轮支架滚动轮导轨;23——控制板;24——定滑轮;25——钢丝绳。

Claims (9)

1、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架线车装置,它有一台走行于钢轨(18)上的平车(17)、平车上有数个卷绕线索的线滚筒(19)及相应的线滚筒支撑架(16),每个线滚筒轴上联有一个制动装置(14),至少有二个线索张力增加滚筒(9)和张力增加滚筒制动装置(6、11),至少有一套张力恒定调整装置(1~5)和张力增加滚筒支撑架(15)组成,液压油缸或气缸(1)通过第一管路(3)与蓄能器(2)中液压油或液压气体的作用下,对线索张力设定轮(7)产生拉力或推力,与线索张力(T)相平衡;线索张力设定轮(7)随线索张力(T)的变化前后移动;线索张力设定轮(7)随线索运动而转动;制动力补偿油缸(4)的一端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当线索张力设定轮(7)随线索张力(T)的变化前后移动或转动时,制动力补偿油缸(4)的活塞跟随移动,使油缸内的液压油的压力增大或减小;制动力补偿油缸(4)通过第二管路(5)与张力增加滚筒支架(15)上安装的制动油缸(6)的进出油口相联;制动油缸(6)的活塞推动制动片(11)紧贴线索张力增加滚筒(9)上的摩擦盘,由于活塞在油压的作用下产生压力,从而使摩擦盘产生阻力,经线索张力增加滚筒(9)传到缠绕在线索张力增加滚筒的线索(10)上,其特征在于:线索张力设定轮(7)安装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线索张力设定轮(7)和张力设定轮支架(8)相对线索张力增加滚筒(9)移动或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架线车装置,其特征在于:线索(10)的张力(T)的设定采用改变液压油缸或气缸(1)和蓄能器(2)中的液压油或气体的压强进行,液压油缸或气缸(1)的活塞缸体通过第一管路(3)与蓄能器(2)中的液压油或气体相联通,液压油缸或气缸(1)的数量为一只或数只;液压油缸或气缸(1)的一端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架线车装置,其特征在于: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垂直设置,通过铰接轴固定在张力增加滚筒支撑架(15);或者水平设置,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与张力增加滚筒支撑架(15)之间设置滚动轮(21),滚动轮(21)在滚动轮导轨(22)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架线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动力补偿油缸(4)的一端铰接在线索张力设定轮支架(8)的适当位置;制动力补偿油缸(4)的缸体进出油口通过第二管路(5)与张力增加滚筒支撑架(15)上安装的制动油缸(6)的进出油口相联;制动油缸(6)的活塞推动制动片(11)紧贴线索张力增加滚筒(9)上的摩擦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架线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增加滚筒制动装置或所述线滚筒轴上的所述制动装置(14)采用夹盘式制动,制动力由油缸内的油压推动活塞产生,张力增加滚筒与线索张力增加滚筒(14)制动装置为一体结构,或者张力增加滚筒与线索张力增加滚筒制动装置分开,通过联轴器再构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架线车装置,其特征在于:线索张力增加滚筒(9)两个一组使用,线索张力增加滚筒(9)有槽或无槽,沿轨道车辆长度方向前后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架线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线索张力增加滚筒上、下各有一个压线轮(13),压线轮(13)通过调整螺杆上、下移动;线索(10)从线滚筒(19)出线后,经过线索移动滚动引导轮(20)到达线索张力增加滚筒(9)。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架线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恒定调整装置(1~5)安装1套或者2套。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架线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条液压回路的压力设定为集中手动或机械加压,多个开关并联分配到相应管路方式,每条管路有压力监视仪表。
CNB2004100404800A 2004-08-16 2004-08-16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683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404800A CN100486836C (zh) 2004-08-16 2004-08-16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
AT0054005U AT8759U1 (de) 2004-08-16 2005-08-08 Vorrichtung zur ausgabe von drähten mit konstanter spannung
FR0508546A FR2874360B1 (fr) 2004-08-16 2005-08-12 Appareil pour debiter des fils a une tension constante.
RU2005125838/09A RU2305885C2 (ru) 2004-08-16 2005-08-15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свобождения проводов с постоянным натяжением
JP2005006653U JP3115823U (ja) 2004-08-16 2005-08-16 ワイヤを一定張力で送出す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404800A CN100486836C (zh) 2004-08-16 2004-08-16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6764A CN1736764A (zh) 2006-02-22
CN100486836C true CN100486836C (zh) 2009-05-13

Family

ID=35768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048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6836C (zh) 2004-08-16 2004-08-16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3115823U (zh)
CN (1) CN100486836C (zh)
AT (1) AT8759U1 (zh)
FR (1) FR2874360B1 (zh)
RU (1) RU2305885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55314B2 (ja) * 1994-06-06 1997-09-17 株式会社ワイヤーデバイス 液面計
CN101357597B (zh) * 2007-08-05 2012-06-27 襄樊金鹰轨道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
CN105173921A (zh) * 2015-08-17 2015-12-23 宝鸡南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简易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
CN109774542B (zh) * 2019-03-14 2022-04-22 西安英斯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电热力耦合式铁路接触网整治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00A (zh) * 1994-10-12 1996-07-24 弗兰茨普拉塞铁路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架设接触网导线用的机械
CN1191203A (zh) * 1997-02-17 1998-08-26 弗兰茨普拉塞铁路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架设接触网导线用的机械
CN2398154Y (zh) * 1999-12-10 2000-09-27 郑州铁路局西安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架线机
CN1385934A (zh) * 2001-05-11 2002-12-18 弗兰茨普拉塞铁路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的方法与架线机械
CN2624486Y (zh) * 2003-01-22 2004-07-07 昆明供电段职工技协技术服务部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架线机
CN2747096Y (zh) * 2004-08-16 2005-12-21 曾进忠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622192A1 (ru) * 1988-08-29 1991-01-23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Раскат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ES2041343T3 (es) * 1988-10-14 1993-11-16 Franz Plasser Bahnbaumaschinen- Industriegesellschaft M.B.H. Maquina movil sobre vias para el tendido del hilo de alimentacion y/o del cable sustentador de una linea aerea de toma de corriente.
SU1623894A1 (ru) * 1988-12-21 1991-01-30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раскатки проводов контактной подвески
AT6149U1 (de) * 2002-04-24 2003-05-26 Plasser Bahnbaumasch Franz Maschine zum verlegen einer fahrleitu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00A (zh) * 1994-10-12 1996-07-24 弗兰茨普拉塞铁路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架设接触网导线用的机械
CN1191203A (zh) * 1997-02-17 1998-08-26 弗兰茨普拉塞铁路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架设接触网导线用的机械
CN2398154Y (zh) * 1999-12-10 2000-09-27 郑州铁路局西安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架线机
CN1385934A (zh) * 2001-05-11 2002-12-18 弗兰茨普拉塞铁路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的方法与架线机械
CN2624486Y (zh) * 2003-01-22 2004-07-07 昆明供电段职工技协技术服务部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架线机
CN2747096Y (zh) * 2004-08-16 2005-12-21 曾进忠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6764A (zh) 2006-02-22
JP3115823U (ja) 2005-11-17
FR2874360B1 (fr) 2015-07-03
AT8759U1 (de) 2006-12-15
RU2305885C2 (ru) 2007-09-10
FR2874360A1 (fr) 2006-02-24
RU2005125838A (ru) 2007-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13596A (en) Wheeled, overhead wire installing apparatus
CN203582355U (zh) 海缆埋设机收放拖曳绞车
CN202214152U (zh) 桥式起重机小车行走牵引机构
CN104671137A (zh) 一种海缆埋设机收放拖曳绞车
WO2021249574A1 (zh) 模块化恒张力放线车
CN104179376B (zh) 集装箱式储车仓
CN105547727A (zh) 测试农机具的土槽试验平台
CN111994710A (zh) 一种高铁双向电缆敷设作业车
CN100486836C (z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
DE2211247A1 (de) Verfahren zum installieren einer oberleitung fuer schienenbahnen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CA1295280C (en) Strip drive for advancing materials for processing
CZ288403B6 (en) Machine for travelling on track for laying contact wire
CN212245717U (zh) 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
CN201960004U (zh) 一种上卷车装置
CN213085013U (zh) 一种高铁双向电缆敷设车专用底盘
CN2747096Y (z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架装置
CN101716610A (zh) 拖挂式卧式活套
CN2624486Y (z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放线线索恒张力架线机
CN111994712A (zh) 一种高铁双向电缆敷设车专用底盘
RU77838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вижения и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вагонов
CN201002622Y (zh) 地面重车推车机
RU2442711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вагонов
JPH02284716A (ja) 帯材滞留部
CN209701925U (zh) 分条机的上料装置
CN208577198U (zh) 一种改进钢丝绳部件的铁路装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The Electricication Engineering Co.,Ltd.Of The Fhird Engineering Group Co.,Ltd.Of China Railway

Assignor: Zeng Jinzhong

Contract record no.: 201099000071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onstant tension stringing carriage device of electrified railroad touch ne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13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Open date: 20060222

Record date: 20100907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ENG JINZHONG

Effective date: 201102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650206 POWER SUPPLY SECTION, KUNMING RAILWAY BUREAU, 8KM AWAY FROM EAST SUBURB,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TO: 610031 NO.280, WENYUAN STREET, YUCI DISTRICT, JINZHONG CITY, SHANXI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210

Address after: Yuen Street Yuci District 610031 Shanxi city of Jinzhong province No. 280

Patentee after: The Electricication Engineering Co.,Ltd.Of The Fhird Engineering Group Co.,Ltd.Of China Railway

Address before: 650206, Yunnan, Kunming Province, eight kilometers east suburbs, Kunming Railway Bureau power supply section

Patentee before: Zeng Jinzhong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