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5841C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5841C
CN100485841C CNB2006100918589A CN200610091858A CN100485841C CN 100485841 C CN100485841 C CN 100485841C CN B2006100918589 A CNB2006100918589 A CN B2006100918589A CN 200610091858 A CN200610091858 A CN 200610091858A CN 100485841 C CN100485841 C CN 10048584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work
pad
aforesaid operations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918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81497A (zh
Inventor
泽田昌树
井上浩人
山本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81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1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58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584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4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 H01H25/041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having a generally flat operating member depressible at different locations to operate different contr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38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limited linear or angular displacement of an operating part of the device from a neutral position, e.g. isotonic or isometric joysti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可通过触摸操作检测操作坐标位置的垫片(51)和在其下方的只有一个的下压开关(41)的电子设备,在通过对垫片(51)的预定位置处的触摸操作进行功能预告,并在该位置进行压下操作时,垫片(51)的下方的下压开关(41)工作,进行所预告的功能的确定。由于在获得优异的操作性的同时,只有一个下压开关(41)即可,所以可以提供具有以很少数目的部件构成的操作部的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AV设备、OA设备等电子设备,特别涉及可多方向操作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发展,要求优异的操作性。另外,在便携式电话机及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要求更加小型轻量化及高功能化,同时重视提高易用性。
下面在历来的电子设备中以便携式电话机为例进行说明。
图11为一般便携式电话机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11所示,该便携式电话机是由第一框体1和第2框体2经铰链机构以可折叠的方式构成的。由在该第1框体1的内表面侧配置显示部3、将第2框体2的上表面侧作为用来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面2a而构成。于是,因对操作面2a的输入操作引起的进行各种控制的控制部(未图示)配置在第2框体2内。
于是,在操作面2a上设置:在前方位置构成的多方向操作部4及确定用操作部5和在后方位置构成的0~9数字键部6等的操作部位。另外,各部位具有在设置于配置在第2框体2内的布线基板之上的按压开关(未图示)和用来从上方使按压开关工作的操作按钮。
多方向操作部4由设置在前后左右的各位置的4个按压开关和可以操作4个按压开关的一个操作按钮构成。在分别对从操作面2a突出的大致为圆盘形状的操作按钮的前后左右位置进行按压操作时,可以得到对应位置的开关信号。
另外,确定用操作部5分别配置在多方向操作部4的左右的位置。其构成为在按下从操作面2a突出的操作按钮时,可以从配置在操作按钮的下方的按压开关得到相对应的开关信号。
另外,0~9数字键部6具有构成3列4行的矩阵形状的操作按钮。在按下从操作面2a突出的各操作按钮时,可以从设置在各操作按钮的下方的按压开关得到相对应的开关信号。
在历来的电子设备中,来自各开关的信号输入到配置在第2框体2内的控制部,由控制部进行显示部3的显示内容的控制及各种功能的工作控制等等。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对操作面2a进行预定的操作使各种信息显示在显示部3内,其后,选择并确定预期的项目及功能而对其进行使用。
下面对显示部3内的显示状态等进行说明。
以电话机号码为例作为显示部3的显示的一例进行说明。电话机号码等的选择项目,如图12所示,多为以每一项目各一行的表形式进行显示,并使表示选择位置的光标7显示的形态。由于显示器的显示容量的限制,使各项目的信息部分地进行显示的情况也很多。在该种场合,为了确认其隐藏部分,有时需要对多方向操作部4的左右位置中的一个进行按压操作,通过控制部的控制使显示内容在横向方向上滚动。另外,在使“行”在上下移动时,对多方向操作部4的前后位置中的一个进行按压操作,与对这些位置进行的操作相应地,通过控制部的控制使显示部3的显示内容在纵向方向上滚动。
于是,使用者,通过进行上述“行”的上下移动等等使光标7与预期的项目重合之后,进行按下确定用操作部5的操作。通过该操作将与所选择的项目相对应的开关信号发送到控制部,而控制部确定所选择的预期的项目或执行向其下级的分级菜单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便携式电话机的高功能化使用者可以使用的功能等也增加,料想也正在力图提高其操作性。因此,相对如上所述的以每一项目各一行的表形式显示的规格,可以使在显示部3内显示的功能及选择项目等图标化进行显示的情况增加。
因此,下面利用图13对图标化显示的一例进行说明。在显示部3中,显示用来表示选择位置的指示物(pointer)8(以箭头表示),并且各种图标9以预定的排列状态在显示部3内显示。
图13为示意地示出的八个图标9等间隔配置并且这些图标显示成为四边形形状的显示部3的示例。就是说,作为所显示的图标的配置状态,上边行及下边行分别以等间隔显示3个图标,并且在中间行除了中央位置之外将两个图标并排显示。在这样配置的图标的场合,在进行在多方向操作部4的前后左右位置的操作,将对应的开关信号发送到控制部时,控制部可以使指示物8向与上述操作位置一致的方向移动。
因此,在此形态的电子设备中,通过在多方向操作部4的前后左右位置进行按下操作使指示物8的位置移动、使指示物8与预期的图标9的位置符合之后,进行按下确定用操作部5的操作。通过这样的操作,控制部就可以进行与发送来的开关信号相应的控制,使对选择的图标9所分配的功能执行或执行向其下级的分级菜单的转变。
另外,上述现有技术,比如,公开在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2-351598号中。
另外,现有的便携式电话机,随着薄型轻量化的进展,作为多方向操作部4的开关,使用图14及图15所示的这样的开关。就是说,采用在第2框体2内的布线基板10上配置4组开关固定接点11、并且对各个开关固定接点11每一个安装有接触分离用的拱形(dome)可动接点12的装置作为主流。上述结构的开关,虽然具有薄形特征,但是使用4个分别的开关,存在数目为4个的开关的结构部件都是必需而难以削减部件个数的问题。另外,使用者还希望操作性可以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历来的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操作性优异、并且由少个数的部件构成的多方向操作部的电子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具有以下结构的装置。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具有:可以通过触摸操作检测操作坐标位置的垫片(pad),配置在该垫片下方的伴随有适度触感的只有一个的下压开关,以及输入来自垫片及下压开关的信号、进行该输入信号的判别及各种功能控制的控制部。在对垫片进行触摸操作时,由控制部判别所操作的位置并执行与该坐标位置相应的第1工作。继续该触摸状态再进行按下操作时,下压开关变成导通,根据该开关信号,控制部执行第2工作。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由于不是使用多个下压开关构成操作部,部件个数可以减少。另外,由于只对操作部轻轻触摸操作就可以使第1工作进行,并且其后继续进行按入操作就可以使第2工作进行,所以可以提供操作性良好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多方向操作部的剖面图。
图2为利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多方向操作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利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外观立体图。
图4为利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多方向操作部中的垫片的上基材的下表面示图。
图5为利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多方向操作部中的操作按钮的下表面示图。
图6为示出利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多方向操作部、控制部、显示部的连接状态的框图。
图7为示意地示出在利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部内将各选择项目等图标化进行显示的状态的示图。
图8为说明利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多方向操作部的操作状态的剖面图。
图9为示意地示出利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部内的预期的图标被预告显示的状态的示图。
图10为说明利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多方向操作部的操作状态的剖面图。
图11为一般的便携式电话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12为示意地示出在一般的便携式电话机的显示部内以矩阵形式显示各选择项目等的状态的示图。
图13为示意地示出在一般的便携式电话机的显示部内以图标化形式显示各选择项目等的状态的示图。
图14为现有的多方向操作部的开关部分的剖面图。
图15为现有的多方向操作部的开关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现有例一样,以便携式电话机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现有例相同结构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说明则省略。
(实施方式)
图1为利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100的多方向操作部的剖面图,图2为同一多方向操作部的分解立体图,而图3为同一设备的外观立体图。此外,图1对图3的X-X线的剖面进行图示。
如图1所示,便携式电话机100的多方向操作部20具有:可以通过触摸操作检测操作坐标位置的垫片51和配置在其下方中央位置的只有一个的下压开关41。
此外,多方向操作部20,如图3所示,在便携式电话机100中,在与具有显示部3的第1框体1经铰链机构以可折叠方式连接的第2框体25的上表面上配置在前方的位置。另外,该第2框体25的上表面侧用作操作面25a这一点与现有的便携式电话机相同,但在该操作面25a上设置多方向操作部20和在其后方的位置所构成的0~9数字键部6。其他的便携式电话机100中的构成部分与现有的便携式电话机相同。
下压开关41,由设置在第2框体25内的布线基板21上的一组开关固定接点31A及31B和一个拱形可动接点12构成。拱形可动接点12被安装为,利用胶带等粘接到布线基板21上而与开关固定接点31B接触,可以进行与开关固定接点31A的接触分离。另外,将开关固定接点31A及31B一起总称为开关固定接点31。另外,开关固定接点31A与中央接点31A相当,而开关固定接点31B与外侧接点31B相当。
下面,对下压开关41的工作进行说明。在进行从上方按下拱形可动接点12的操作时,拱形可动接点12伴随有适度感,中央部在上下方向翻转工作,拱形的中央部下面与中央接点31A接触。其结果,中央接点31A和外侧接点31B经拱形可动接点12导通。另一方面,在撤消作用在拱形可动接点12上的操作力时,由于拱形可动接点12自身可以复原成为原来的上方凸形形状,所以中央接点31A和外侧接点31B之间可以再次返回到电独立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下压开关41上配置的垫片51,与布线基板21上的预定图形(未图示)电连接,可以经该图形取出输出信号等。另外,在垫片51的下表面中央部形成或保持一个向下方突出的按压突起体60,该按压突起体60在拱形可动接点12的中央部位置与之对准地被载置。另外,作为该按压突起体60,还可以采用配置在下压开关41的上面的板状部件。板状部件的外形尺寸,优选比拱状可动接点12的外径小。另外,外形优选为圆形,也可以为多角形等。
垫片51作为整体可以倾斜地工作,垫片51的中央与下压开关41的中央位置对准。作为此垫片51,使用的是可以检测除了第2框体25的前后左右方向侧的四个部位位置之外还有这些的中间角度的四个部位的合计八个部位的装置。
垫片51,比如,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对向的上基材52及下基材53,并且在上基材52和下基材53之间具有可进行坐标位置检测的电阻元件54。下面以图2中所示的垫片51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垫片51,具有:形成大致为圆盘形状的下基材53和与下基材53形状大致相同并且还一体设置有尾状部52A的上基材52。下基材53由平坦的不锈钢制的导电金属板构成,另一方面,上基材52是具有挠性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制的基材。上基材52和下基材53,经未图示的粘接层设置预定间隔对向配置,在上基材52的下表面侧形成马蹄形状的电阻元件54。
与下基材53隔开预定间隔对向的电阻元件54,如图4所示,其两端具有第一端部54A和第二端部54B。第一端部54A、第二端部54B在尾状部52A上分别经第一端子55A、第二端子55B引出到外部。另外,与电阻的输出端子相当的电阻值取出部56,配置在以马蹄形构成的圆形区域的外侧的位置,在尾状部52A上经第三端子55C引出到外部。此外,电阻值取出部56与下基材53短路。另外,在该第一端部54A和第二端部54B之间,不形成电阻元件54的部位配置在可以不用作八方向的多方向操作部的角度方向。
上述结构的垫片51是以可变电阻器的结构为基准的装置。下面对其工作进行说明。
在第一端部54A和第二端部54B之间经第一端子55A、第二端子55B对电阻元件54施加预定电压的状态下,使用者进行将手指置于形成有电阻元件54的上基材52上的操作按钮61上等等的操作。于是,在上基材52上,与该操作部分相应的部位部分地向下方弯曲,电阻元件54的相应部位变成与下基材53接触的状态。于是,从该接触位置,通过下基材53,经电阻值取出部56及第三端子55C读取输出电压值,由此可以确定与电阻分压比(resistance division ratio)相应的操作位置。所以,第一端部54A和第二端部54B,与电阻元件54的施加端子相当,而电阻值取出部56与电阻元件54的输出端子相当。
多方向操作部20,具有下压开关41和设置在其上方的大致为圆盘形状的操作按钮61,还具有配置在下压开关41和操作按钮61之间的垫片51。
下压开关41和操作按钮61的中央位置是共通的。操作按钮61的圆形部61A,如图1及图3所示,从第2框体25的圆形孔突出,在操作面25a上露出。另外,操作按钮61配置成为利用第2框体25的上壳体25C等防止向上方脱落,并被限制使其不能转动。另外,此操作按钮61配置成为可以相对第2框体25上下移动及倾斜移动。
在操作按钮61的下表面上,如图5所示,以45度间距设置有向下方侧突出的八个球状突起62A~62H。连接各个球状突起62A~62H之间的虚拟圆形环设定为直径与电阻元件54的直径相同。第2框体25的前后左右方向相当于多方向操作部20的各球状突起62B、62D、62F、62H的位置。即,前方向、后方向、左方向、右方向,分别相当于62D、62H、62B、62F的各球状突起。此外,操作按钮61使各球状突起62A~62H与经上基材52形成电阻元件54的位置相对应地,设置在上基材52的上方。利用这样的结构,在球状突起62A~62H沿上下方向移动时,电阻元件54与下基材53接触。
于是,来自多方向操作部20的下压开关41及垫片51的输出,如图6的框图所示,分别输入到进行预定的功能控制的控制部81的数字端口81A及模拟数字变换端口81B。另外,此控制部81收置在第2框体25内,也可以进行各种功能处理。此处,只将多方向操作部20的操作说明所必需的部分作为连接状态进行图示,与其他的功能部位的连接状态的图示及说明则省略。控制部81,具有根据输入到各端口81A、81B的来自多方向操作部20的信号、控制显示部3的显示内容等的功能。
此处,对包括多方向操作部20的工作的便携式电话机100的操作进行说明。
在显示部3上,分配有各功能的多个图标9以预定的排列状态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现有例一样,使用在显示部3内八个图标9以等间隔的四边形形状显示的例子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100的显示部3上,与图13所示的现有的便携式电话机不同,在显示部3内不显示指示选择位置的指示物。
从图7所示的状态,使用者进行将手指置于操作按钮61上的与预期的图标9的角度方向相对应的位置上等等的触摸操作。比如,在预期的图标9A是显示在图7的显示部3的左下方的以空白星形表示的图标时,将手指置于操作按钮61的上方圆形部的左后方,即45度角度方向的端部。通过此触摸操作,如图8所示,操作按钮61向该方向稍微倾斜动作。于是,将设置在操作按钮61的下面的与倾斜动作的方向相对应的位置的球状突起62A压下。被压下的球状突起62A,通过使上基材52部分地弯曲,成为使与球状突起62A的位置相应的电阻元件54的部位与下基材53部分接触的状态。此时,因为在电阻元件54上施加电压,从接触位置通过下基材53,经电阻值取出部56及第三端子55C,将输出电压值输入到控制部81的模拟数字变换端口81B。该输出电压值由控制部81判别,确定所操作的角度方向。另外,在进行该触摸操作之际,也对下压开关41经按压突起体60加上少许的下压力,只要是小于等于预定的力,下压开关41就可以维持断开状态。
接着,确定操作了该操作按钮61的角度方向,根据该确定结果,控制部81使成为对象的预期的图标9A转变到所分配的功能的预告显示状态。在图9中,例示的是将进行扩大加亮显示的场合作为该预告显示状态。另外,该预告显示状态,在对部位的触摸操作中断、来自垫片51的信号停止时,利用控制部81的控制可以返回到图7的原来的显示状态。
这样,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100的操作,首先,由于是将手指置于操作按钮61上等等的触摸操作,与现有的压入操作相比,具有操作简易的特征。另外,由于进行扩大加亮显示等的预告显示作为相应于操作按钮61的触摸操作而工作的第1工作,停止该触摸操作时可以解除该预告,因此具有可以在不使功能转变来视认图标内容的确认等并进行确认的优异的操作性。
下面,对在决定或确定扩大加亮显示的预期的图标9A之际的使用者的操作进行说明。
使用者,通过对在操作按钮61上进行了触摸操作的该相同位置继续进行压下操作,可以决定或确定预期的图标9A。在继续压下操作按钮61时,如图10所示,操作按钮61,与所操作的一侧反对侧的凸缘部61B的上端部成为支点并进一步倾斜工作。与此同时,垫片51自身既维持由上基材52弯曲造成的电阻元件54和下基材53的部分接触状态,又利用球状突起62A按压使整体倾斜工作。
在图10的例中,如果进行对操作按钮61的倾斜操作,则左侧的球状突起62A使垫片51弯曲,若垫片51弯曲,则上基材52和形成于其上的电阻元件54都变形,电阻元件54的一部分接触于下基材53。在该状态下若进一步压下操作按钮61,则垫片51自身倾斜,故图10右侧的球状突起62E接触垫片51的表面。但是此时,球状突起62E不使垫片51变形、不使与该部位相应的设置于上基材52之上的电阻元件54变形而与下基材53接触。就是说,即使在对操作按钮61的按压操作中,也仅在球状突起62A的位置处,使电阻元件54和下基材53相互接触。
通过对操作按钮61的按压操作,经按压突起体60,利用下基材53压下下压开关41,下压开关41边伴随适度触感边切换到导通状态。这样,垫片51,可以针对操作面25a进行上下移动及倾斜移动。
接受来自下压开关41的信号的控制部81执行第2工作。在第2工作中包括:执行分配给预期的图标9A的功能的工作及使显示部3的显示从现在的菜单转变到下级的分级菜单的工作等。
其后,在手指离开操作按钮61时,下压开关41的拱形可动接点12自身恢复为原来的上方凸形的开关断开状态将垫片51压回,垫片51及操作按钮61也返回到操作前的状态。
另外,在其他操作位置的操作状态也与上述说明一样。
就是说,通过对操作按钮61进行触摸操作,与该操作位置相对应的图标9利用控制部81的命令转变到扩大加亮显示等的预告显示。并且在该触摸部位进行压下操作时,操作按钮61及垫片51在保持倾斜状态不变的情况下被压下,由垫片51只使一个下压开关41压下。通过以这种方式压下下压开关41,控制部81就可以执行属于图标的功能或进行功能确定。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100的结构是:只具有一个下压开关41并且可以与操作位置无关地利用可以倾斜的垫片51本身压下一个下压开关41而进行切换。因此,可以构成具有构成部件个数可减少的多方向操作部20的设备。于是,由于该多方向操作部20基本上是附加为薄形的垫片51的结构,所以也容易维持薄型化。此外,由于通过对垫片51进行触摸操作可以完成预期的图标的预告,可以迅速操作,可以做到提高操作性而使得便于使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以所操作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操作按钮61的上端位置作为支点并进行倾斜而压下下压开关41的方式作为垫片51的倾斜工作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方式以外,还可以是先使垫片51的被操作的部分接触布线基板21,之后以该接触部位作为支点使其相反侧下降而压下下压开关41的倾斜工作方式。
另外,垫片51,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也可以是静电方式的结构。另外,该操作按钮的检测角度方向也不限定于八个方向,在可以进行角度检测范围内可以以任意的角度方向作为检测方向。
另外,操作按钮61的下表面所设置的突起,不限定为球状突起。也可以设置连续的环状的突起来代替配置成环状的多个球状突起。
另外,下压开关41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并且也可以是将作为电子部件完成的薄形的按钮开关(push switch)安装在布线基板上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便携式电话机100为例进行说明的。近年来,由于在数码相机等各种电子设备中在显示部内显示菜单,从其中选择执行预期的功能等的装置也日益增加,所以也可以将该操作部的结构和控制方法等用于便携式电话机以外的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部。
利用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特征之一是利用控制部,使在第1工作中所预告的预定功能在第2工作中确定或执行。此处所谓的第1工作,比如,是利用对操作按钮的触摸操作选择在显示部上所显示的图标的工作。另外,所谓的第2工作,比如,指的是在选择了图标的状态下,通过压下操作按钮使开关变成导通,执行属于所选择的图标的预期的功能或显示所选择的图标相关的下级的分级菜单。本发明可以提供可以将第1工作与第2工作通过对一个操作按钮进行连续操作而执行的便于使用的电子设备。
另外,通过将在下表面具有多个突起的操作按钮和具有电阻元件的垫片进行组合,可以任意设定在第1工作中包括的菜单的数目。此外,第1工作,由于只对操作按钮进行倾斜操作就可以,所以在菜单之间移动很简便。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特征是具有显示部。由于可以利用对显示部进行的控制部的指示进行预告状态的显示,所以可以边对在显示部内所显示的信息进行视认边进行操作。
另外,作为第1工作说明的预告显示,并不限定于作为示例所说明的扩大加亮显示。比如,显示以外的其他预告方式,比如,也可以以产生声音或振动的方式进行告知等。通过使用声音或振动也可以对不具有显示部的电子设备实现本发明的多向操作功能。另外,也可以是将通过简易的操作工作的第1工作用于除预告以外的功能的电子设备。
如上所述,利用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在可以检测操作坐标位置的垫片的下方只具有一个下压开关。其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通过对操作按钮进行触摸使垫片倾斜,接着进一步进行压下操作时,可以与对垫片的操作位置无关地、保持在该方向上垫片倾斜的状态不变,对下压开关的状态进行切换。除了可以减少部件个数之外,具有可使之成为操作性也优异的装置的效果,对于以AV、OA设备等为首的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部等是有用的。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设备,其具有:
操作按钮;
设置在上述操作按钮的下方、倾斜操作上述操作按钮而检测坐标位置、并且通过因操作而倾斜的操作按钮而倾斜的垫片;
设置在上述垫片的下方的仅一个的下压开关;以及
其中输入来自上述垫片及上述下压开关的信号、并且至少能够判别上述输入信号的控制部;
上述控制部,利用上述操作按钮的倾斜,执行相对按每个检测出的上述坐标位置所分配的功能的第1工作,进而判别通过继续进行上述倾斜操作而进行的对上述下压开关的下压工作,执行相对按每个上述坐标位置所分配的功能的第2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上述第1工作是预告对上述坐标位置每一个所分配的功能的工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上述第2工作是对在上述第1工作中所预告的预定功能进行确定或执行的工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具有显示部,
上述控制部使预告状态在上述显示部上显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还具备收置上述垫片和上述下压开关的框体,
上述操作按钮具有凸缘部,
在上述操作按钮倾斜时,上述操作按钮以上述凸缘部和上述框体为支
点对上述下压开关进行下压。
6.一种能够多方向操作的电子设备,其具有:
能够上下移动及倾斜的操作按钮;
设置在上述操作按钮的下方、并且能够上下移动及倾斜的垫片;
设置在上述垫片的下方的下压开关;以及
其中输入从上述垫片及上述下压开关发送的信号的控制部;
上述垫片,具有能够通过上述操作按钮倾斜来检测坐标位置的电阻元件;
上述下压开关,能利用上述操作按钮的上下移动而导通/断开;
上述控制部能够:接收来自上述垫片的信号而执行第1工作,在上述第1工作执行中接收到上述下压开关的信号时,执行第2工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上述垫片具有:
圆盘形状的下基板;
以下表面与上述下基板对向的上基板;
在上述上基板的上述下表面所设置的环状的电阻元件;
对上述电阻元件施加电压的一对施加端子;以及
输出来自上述下基板的电压的输出端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上述操作按钮在下表面具有配置为圆形的多个突起;
在上述操作按钮倾斜时,上述多个突起中的一个,按压上述垫片,将与上述被按压而被检测出的坐标位置相当的输出电压发送到上述控制部;
上述控制部,接收上述输出电压而执行上述第1工作。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具有显示部,
上述控制部使上述第1工作的结果显示于上述显示部;
使用者,在确认了上述第1工作之后,通过使上述操作按钮上下移动,能够使上述控制部执行上述第2工作。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上述下压开关具有拱形可动接点,还具有在上述可动接点和上述垫片之间所形成的突起体。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上述第1工作是选择所显示的多个图标之中的特定的图标的工作;
上述第2工作是使属于所选择的上述图标的功能执行的工作、或使与所选择的上述图标相关的下级的分级菜单在上述显示部上显示的工作。
12.一种多方向操作开关,其包括:
具有凸缘部的操作按钮;
设置在上述操作按钮的下方、倾斜操作上述操作按钮而检测坐标位置的垫片;
设置在上述垫片的下方的仅一个的下压开关;以及
收置上述操作按钮的凸缘部、上述垫片和上述下压开关的框体;
其中,上述多方向操作开关通过第1倾斜操作检测上述坐标位置后,通过继续进行上述操作按钮的倾斜工作,以上述凸缘部和上述框体为支点对上述下压开关进行下压。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中,上述检测坐标位置的垫片包括电阻元件。
CNB2006100918589A 2005-06-13 2006-06-13 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58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71987A JP4729991B2 (ja) 2005-06-13 2005-06-13 電子機器
JP171987/2005 2005-06-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1497A CN1881497A (zh) 2006-12-20
CN100485841C true CN100485841C (zh) 2009-05-06

Family

ID=36928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9185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5841C (zh) 2005-06-13 2006-06-13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65896B2 (zh)
EP (1) EP1734439A3 (zh)
JP (1) JP4729991B2 (zh)
CN (1) CN10048584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17642B2 (ja) * 2009-08-21 2014-02-19 ネッツエスアイ東洋株式会社 自動券売機
JP5617552B2 (ja) * 2010-06-11 2014-11-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US9467730B2 (en) * 2013-10-02 2016-10-1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Remote control
JP6390970B2 (ja) * 2015-07-22 2018-09-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及びステアリング入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6012A (en) * 1973-08-13 1975-05-27 Bowmar Instrument Corp Method of assembly of keyboard switch by ultrasonics
US4375585A (en) * 1981-01-08 1983-03-01 Atari, Inc. Deformable switch keyboard
US4619258A (en) * 1984-03-02 1986-10-28 Dart Industries Inc. Electrosurgical pencil providing blade isolation
JPS6375913A (ja) * 1986-09-19 1988-04-06 Toshiba Corp パ−ソナルコンピユ−タ用電力制御装置
DE3700856A1 (de) * 1987-01-14 1988-07-28 Telefunken Electronic Gmbh Optoelektronische tastatur
US5598082A (en) * 1993-11-10 1997-01-28 Intermec Corporation Replaceable trigger switch for battery operated device
JPH1031932A (ja) * 1996-07-16 1998-02-03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押釦スイッチ用クリック部材
FR2771846B1 (fr) * 1997-11-28 1999-12-31 Itt Mfg Enterprises Inc Commutateur electrique a effet tactile a plusieurs voies et a organe de declenchement unique
JP3971495B2 (ja) * 1998-01-09 2007-09-0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JP3900749B2 (ja) * 1999-07-16 2007-04-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多方向操作装置
JP2001076582A (ja) 1999-09-01 2001-03-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機器
US6365848B1 (en) * 2000-02-25 2002-04-0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Key panel and strip switch assembly configurations having variable aspect ratios and method of making
JP3903731B2 (ja) 2000-08-03 2007-04-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GB2367530B (en) * 2000-10-03 2003-07-23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User interface device
JP2003217394A (ja) * 2002-01-25 2003-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可動接点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イッチ
JP3960132B2 (ja) * 2002-06-06 2007-08-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多方向入力装置
JP4445837B2 (ja) * 2004-04-21 2010-04-07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US7070349B2 (en) * 2004-06-18 2006-07-04 Motorola, Inc. Thin keyboard and components for electronics devices and methods
KR101228452B1 (ko) * 2006-09-12 2013-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키패드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278512A1 (en) 2006-12-14
EP1734439A2 (en) 2006-12-20
JP4729991B2 (ja) 2011-07-20
EP1734439A3 (en) 2012-01-25
JP2006351219A (ja) 2006-12-28
CN1881497A (zh) 2006-12-20
US7465896B2 (en) 2008-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39577B2 (en) Input device capable of button input and coordinate input on the same operating surface
US850848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4020246B2 (ja) タッチパッド装置
CN103176691B (zh) 显示系统、显示设备、操作设备以及功能选择设备
EP1351121A2 (en) Input Device
CN101449230B (zh) 输入装置
KR100454171B1 (ko) 입력장치
EP1636813A1 (en) A digital multidirectional control switch
CN100485841C (zh) 电子设备
US6525279B2 (en) Switching device
WO2006070898A1 (ja) 方向検知スイッチにおける操作キーの方向性判定方法
JP4128385B2 (ja) 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
JP4334816B2 (ja) 入力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KR101986377B1 (ko) 조이스틱을 이용한 건설기계의 디스플레이를 조작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JP4256685B2 (ja) 多方向入力キーおよびキー入力装置
WO2001026126A1 (fr) Dispositif de manipulation par cle 5-axes
JP4383683B2 (ja) 入力装置
JP4549411B2 (ja) 入力装置
CN101063916B (zh) 输入装置
JP2003076490A (ja) スイッチの操作方法及びスイッチ装置、並びにこのスイッチ装置を備えた小型電子機器
CN113711167B (zh) 四维触控板模块
WO2022259887A1 (ja) 操作入力装置
JP2592822Y2 (ja) ラバーコンタクトキー構造
JP2005099923A (ja) スクロール機能付きマウス
JP2003173233A (ja) 電子機器の多方向キーの誤操作軽減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06

Termination date: 201406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