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8130C - 机床 - Google Patents

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8130C
CN100478130C CNB2007100044993A CN200710004499A CN100478130C CN 100478130 C CN100478130 C CN 100478130C CN B2007100044993 A CNB2007100044993 A CN B2007100044993A CN 200710004499 A CN200710004499 A CN 200710004499A CN 100478130 C CN100478130 C CN 10047813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stome
side rails
door
slide
up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044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11802A (zh
Inventor
村井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11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1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813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8130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8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arts of machine tools; Splash 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8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arts of machine tools; Splash guards
    • B23Q11/0825Relatively slidable coverings, e.g. telescop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8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arts of machine tools; Splash guards
    • B23Q11/0891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arts of machine tools; Splash guards arranged between the working area and the ope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PSAFETY DEVICES IN GENERAL; SAFETY DEVICES FOR PRESSES
    • F16P3/00Safety devices ac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a machine; Control arrangements requiring the simultaneous use of two or more parts of the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加工中心,在保护挡板的内侧具有隔板(30)。设于该隔板(30)的开口部(31)的滑门(40)将本身的上侧钩挂导轨钩挂在开口部(31)的上侧导轨(60)上。由此,通过使上侧钩挂导轨(50)在上侧导轨(60)上移动来使滑门(40)移动。并且,因滑门(40)的下侧钩挂导轨(55)由开口部(31)的下侧导轨(65)和隔板(30)夹持,故可限制滑门(40)移动时下端部摆动。导轨盖板(70)将上侧钩挂导轨及上侧导轨(60)覆盖,故可防止切屑粉堆积在上侧导轨(60)上。

Description

机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床,尤其是涉及具有开闭盖板壁的开口的门的机床。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机床的一种的加工中心,在基台即基座上设置有使用切削刀具来加工工件(被加工物)的机床本体。在该基座上具有覆盖机床本体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保护挡板。这种保护挡板可防止从配置在基座上部的旋转工作台及机床本体飞散的切屑粉或冷却液(切削液)向外部周围飞散。
在该保护挡板的前表面设置有供旋转工作台上的工件出入的开口部。在该开口部设置有可开闭的一对开闭门。在开口部的上端附近及下端附近的内侧面分别平行地设置有供开闭门移动的线性导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样的加工中心中,在保护挡板的内侧存在具有进一步分隔机床本体的加工区域的隔板。在该隔板的下侧设置有配置旋转工作台用的间隙。即使固定于旋转工作台上的一端侧的工件正在加工中,旋转工作台的另一端侧也位于隔板的外侧。因此,作业者可以更换该另一端侧的工件工作台上的工件。隔板具有保养检修机床本体用的检修用开口部。该检修用开口部设置有一个滑门。以与上述一对开闭门同样的保持结构保持该滑门。若在开放该检修用开口部的状态下使机床本体动作,则切屑粉及冷却液会通过检修用开口部飞散,故在该检修用开口部的附近设置有检测滑门的开闭的安全限位开关。与此相对应,滑门具有卡爪,该卡爪用于与安全限位开关的转动臂抵触而使开关产生通断动作。在检修用开口的侧部附近设置有把持检修门的把持机构,用于防止检修门在机床本体正在动作期间被随意地打开。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平5-29658号公报
在这种具有隔板的机床中,与保护挡板的前表面相比,在更加靠近于机床本体的位置上配置有隔板。因此,存在切屑粉容易堆积在构成滑门的开闭结构的线性导轨及滚柱等上从而产生滑门动作不良的问题。因需要设置构成滑门的开闭结构的构件以及构成安全机构的装置等,故也存在零件个数多且组装工序多的问题。冷却液等有可能从构成滑门的开闭结构的线性导轨与滚柱的间隙中漏出,从而沾附在作业者身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防止切屑粉堆积在引导门的导轨上且可减少零件个数的门的开闭结构的机床。
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机床中,保护盖的壁的开口部通过移动门来进行开闭。可通过使设于上端部的上侧钩挂构件钩挂在沿开口部的上端部设置的上侧导轨上移动来开闭门。因设于门的下端部的下侧钩挂构件由沿着开口部的下端部设置的下侧导轨和隔板夹持,故可限制门开闭时的摆动。因零件个数少,故组装工序少,能容易且迅速地进行保养检修。另外,可以将截面大致呈L字状的上侧钩挂构件的向下方延设的一端部从上侧钩挂在截面大致呈Z字状的上侧导轨的向上方延设的一端部上。因此,门能沿着上侧导轨与上侧钩挂构件一起移动。可用截面大致呈Z字状的下侧导轨的向下方延伸的一端部和隔板夹持截面大致呈L字状的下侧钩挂构件的向上方延伸的一端部。由此,可限制门开闭时的摆动。
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机床中,在上侧导轨的上方具有从上侧将上侧导轨及上侧钩挂构件覆盖的盖板构件。盖板构件可防止从机床本体飞散的切屑粉堆积在上侧导轨及上侧钩挂构件上。这样,因切屑粉不会堆积在上侧导轨上而妨碍上侧钩挂构件的移动,故可使门始终顺利地进行开闭。
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机床中,由于截面大致呈Z字状的盖板构件以从壁的内面分离侧的一端部朝向下方的状态设置在上侧导轨的上方,因此,可将上侧导轨及上侧钩挂构件一起覆盖。由此,可防止从机床本体飞散的切屑粉附着在上侧导轨及上侧钩挂构件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机床中,下侧钩挂构件设置在门的下端部的至少两个角部。由此,当切屑粉或冷却液附着在门的外面而沿着该外面落下时,切屑粉及冷却液也照样能从门下端部的未设置下侧钩挂构件的部位落下。因下侧钩挂构件只需设置在门的下端部的至少两个角部,故可降低下侧钩挂构件所需的材料成本。
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机床中,在开口部被门关闭的状态下,可利用倾斜部将门的开放侧一端部与壁的内面的间隙堵住。由此,可防止切屑粉从该间隙向保护盖的外侧飞散以及冷却液漏出。
本发明技术方案6的机床中,当门以开放开口部的形态移动时,操作臂的前端部在倾斜部的背面上移动,并上升到门的背面上。由此,操作臂能克服弹簧的施力进行转动,可切换电路的通断。当门以关闭开口部的形态移动时,与开口部开放时相反,操作臂的前端部在门的背面上移动,在倾斜部的背面上滑动。由此,操作臂可朝弹簧的施力方向转动,可再次切换电路的通断。在开口部被门关闭的状态下,操作臂的前端部抵触到倾斜部的与面向开口部的表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上。因此,在弹簧施力的作用下,利用倾斜部向门关闭方向侧对操作臂施力。由此,可防止门在机床本体动作中被随意打开。由于该开关构件兼有门的开闭检测功能和防止加工中门开放的功能,因此可减少零件个数,可容易且迅速地进行保养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加工中心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从保护挡板的背面侧看的立体图。
图3为隔板的主视图(滑门:开状态)。
图4为隔板的主视图(滑门:闭状态)。
图5为隔板的后视图(滑门:开状态)。
图6为隔板的后视图(滑门:闭状态)。
图7为图6所示的A-A线向视方向剖视图。
图8为安全限位开关的立体图。
图9为安全限位开关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图7所示的滑门的上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7所示的滑门的下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6所示的B-B线向视方向剖视图(滑门:闭状态)。
图13为图12所示的安全限位开关周围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图6所示的B-B线向视方向剖视图(滑门:开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加工中心1在保护挡板3的内侧具有分隔加工区域用的隔板30。该隔板30上设置有开闭开口部31的滑门40。本发明的第1特征是:能通过使引导该滑门40的导轨结构简单化来减少零件个数。本发明的第2特征是:能通过使用导轨盖板70将该导轨结构覆盖来防止从加工区域飞散的切屑粉附着、堆积在导轨结构内。
下面说明加工中心1的概略构成。图1所示的加工中心1是可通过使未图示的工件和刀具相对移动来对工件实施所需的机械加工(例如“镗削”、“铣削”、“钻孔”、“切削”等)的机床。加工中心1的主体构成包括:作为基台的铁制的基座2、设于该基座2上部的进行工件加工的机床本体(未图示)、以及固定于所述基座2的上部且将机床本体及基座2的上部覆盖的箱状保护挡板3。在保护挡板3的后方配置控制箱7,该控制箱7内收纳有控制加工中心1的动作的控制装置(未图示)。在该控制箱7的上部设置有下面开口的俯看横长的箱状的电阻盖板8。该电阻盖板8的内部收纳有再生电阻和冷却风扇等。图1所示的保护挡板3相当于“保护盖”。
下面说明基座2。基座2是Y轴方向长的大致长方体状,通过将铸铁等金属材料注入铸模内来成型。在基座2下部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可调节高度的脚部2a,通过将该四个脚部2a设置在工厂等的地面上,从而将加工中心1设置在规定场所。
在基座2的上部大致中央设置有工作台装置5。该工作台装置5的主体构成包括:未图示的基座、使用套筒可旋转地支承在该基座上的主轴、以及同心状地固定在该主轴的上部且与主轴一体旋转的旋转工作台。在该旋转工作台的上表面两端侧设置有以旋转轴为对称中心地配置的一对工件保持部(未图示)。由于可以一边对一端侧的工件保持部上保持的工件实施加工一边将另一个工件保持在另一端侧的工件保持部上,故能缩短作业时间。
虽未图示,但在基座2的上部后方侧的两个角部设置有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的台座即一对立柱座部,在该立柱座部上固定着沿Z轴方向延设的立柱。该立柱具有可沿其前表面移动的主轴头。在该主轴头的下部具有可旋转的主轴。并且,立柱具有将刀具可装卸地安装在该主轴前端的刀具更换装置。在基座2上构成由立柱、主轴头、主轴及刀具更换装置等构成的机床本体,机床本体的周围被固定在基座2上的保护挡板3所覆盖。
下面说明保护挡板3。首先说明保护挡板3的外侧结构。如图1、图2所示,保护挡板3是底面的一部分开口的大致箱状体,主体构成包括:由金属板构成的前壁3a、右侧壁3b、左侧壁3c、顶壁3d及后壁3e。在前壁3a的左侧附近设置有装卸工件用的正面看呈长方形状的开口部10。在该开口部10设置有门单元,该门单元由滑动开闭式的主门11、以及通过铰链25与该主门11的右端部连接且与主门11的移动动作连动的副门12(参照图2)构成。
下面说明门单元的开闭结构。如图2所示,在开口部10的上端部附近,沿着该上端部设置有上侧线性导轨20。在开口部10的下端部附近,沿着该下端部设置有下侧线性导轨(未图示)。在主门11的上部设置旋转滚柱单元21,该旋转滚柱单元21从上下方向将上侧线性导轨20夹持,在上侧线性导轨20上转动。在主门11的下部设置有同样地夹持下侧线性导轨而转动的旋转滚柱单元(未图示)。这样,主门11可相对于开口部10进行左右方向移动。
在副门12的与使用铰链25连接主门11的一端侧相反的另一端侧的上部设置有向大致上方延伸的导轴12a。如图12所示,在图1所示的顶壁3d的右侧前方设置有导板4(图2中省略了导板4),该导板4具有用于引导导轴12a的上端部的圆弧状的导孔4a。由此,副门12的导轴12a沿着导板4的导孔4a移动。
在具有这种开闭结构的门单元中,开放开口部10时,若将图1所示的主门11的把手部11a向右方(与主门11的正面相向时的右侧方向)拉动,则主门11沿着上侧线性导轨20及下侧线性导轨(未图示)移动。与此同时,因副门12也向右侧壁3b侧移动,故导板4的导孔4a沿着该导孔4a引导导轴12a。副门12一边缓慢旋转一边向右侧壁3b侧折叠,从而收纳在主门11的后方。由此,门单元将开口部10开放。关闭开口部10时,若将主门11的把手部11a向左方(与主门11的正面相向时的左侧方向)拉动,则主门11沿着上侧线性导轨20及下侧线性导轨(未图示)移动。与此同时,因副门12向左侧壁3c侧移动,故导板4的导孔4a沿着该导孔4a引导导轴12a。这样,副门12一边缓慢旋转一边返回到与主门11同一面的原先位置,由此,门单元将开口部10关闭。
如图1所示,在开口部10的右侧设置有大致三角柱状的操作箱13,该操作箱13用于进行加工中心1的操作以及加工程序的参数输入等。从该操作箱13延伸的配线(未图示)通过保护挡板3的底面侧与控制箱7内的控制装置(未图示)连接。在前壁3a上部左侧的角部设置有塔型的报警灯19,用于将加工中心1的动作错误告知给作业者。
在右侧壁3b及左侧壁3c(参照图1、图2)分别设置有长方形状的开口部14。保护挡板侧盖15是关闭该开口部14的构件,可装卸地固定在右侧壁3b及左侧壁3c上。作业者可将该保护挡板侧盖15取下,从开口部14进行机床本体的保养检修等。
在顶壁3d上设置有开口部9,从该开口部9可以观察到进行主轴头(未图示)的配线处理的电缆支架(未图示)、以及刀具更换装置的刀库马达(未图示)等的上部。盖板18设置在顶壁3d上,用于覆盖从开口部9向上方突出的各种装置的上部。
下面说明保护挡板3的内侧结构。如图2所示,在前壁3a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分隔机床本体的加工区域的俯看横长的大致长方形状的隔板30。在该隔板30的下端与工作台装置5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27(参照图1)。由此,将旋转工作台上的一端侧的工件装卸部配置在隔板30的内侧,将另一端侧的工件装卸部配置在隔板30的外侧。这样,即使一端侧的工件装卸部的工件正在加工中,也能在另一端侧的工件装卸部上进行工件更换。对于该隔板30的结构后述。
机床本体(未图示)配置在该隔板30的内面侧。在该机床本体中,根据操作箱13设定的加工程序,通过使安装着刀具的主轴高速旋转就可对固定在工作台装置5的旋转工作台上的工件实施所需的加工。
下面说明隔板30。将图3(图4)的右侧作为隔板30的右侧,左侧作为隔板30的左侧。如图3所示,在该隔板30的大致中央设置有长方形状的开口部31。该开口部31设置有开闭式的滑门40。在该滑门40的与使用者相向的前表面的左侧端部的大致中央设置有操作该滑门40用的截面大致呈L字状的把手40a(参照图7、图12)。图3所示的隔板30相当于“壁”。
如图3所示,在开口部31的左侧设置有窗部35,该窗部35能在使用滑门40将开口部31关闭的状态下对加工区域内予以确认。该窗部35是通过将各自为矩状开口的小窗排列成格子状、并从其背面侧固定钢化塑料树脂板37而形成的。在隔板30下端部的除两个角部之外的部分上设置有以规定宽度向下方延伸的带状的突设片33。
下面说明开口部31的周边结构。如图5至图7所示,在隔板30的与加工区域相向的内面,以焊接方式将上侧导轨60固定在开口部31的上端部附近,上侧导轨60具有该上端部的约2倍长度,并大致水平地延伸,截面大致呈Z字状。将图5(图6)的右侧作为隔板30的左侧,左侧作为隔板30的右侧。将图7的右侧作为隔板30的后方(内面侧),左侧作为隔板30的前方(外面侧)。以焊接方式将下侧导轨65固定在开口部31的下端部附近,该下侧导轨65具有与所述上侧导轨60大致相同的长度,并大致水平地延伸,截面大致呈Z字状。将设于滑门40上端部的后述截面大致呈L字状的上侧钩挂导轨50钩挂在上侧导轨60上予以卡扣。通过使上侧钩挂导轨50一边在上侧导轨60上滑动一边移动,从而使滑门40移动。将分别设于滑门40下端部的两个角部的后述截面大致呈L字状的下侧钩挂导轨55钩挂在下侧导轨65上予以卡扣。以防止滑门40移动时该滑门40的下端侧在与隔板30的面正交的方向上发生摆动。对于这种滑门40的开闭结构将会在后面详述。
在滑门40的开放方向侧一端部(从正面看滑门40时的右端部,从内面看滑门40时的左端部)设置有从该一端部向隔板30内面倾斜折弯的倾斜片48。因该倾斜片48将滑门40的开放方向侧一端部与隔板30的间隙覆盖,故可防止切屑粉及冷却液从该间隙向隔板30的外侧飞散。图7、图13所示的倾斜片48相当于“倾斜部”。
在上侧导轨60的上方固定着从上侧将上侧导轨60及滑门40的上侧钩挂导轨50覆盖的导轨盖板70。该导轨盖板70用于防止从加工区域飞散的切屑粉附着、堆积在上侧导轨60及上侧钩挂导轨50上。由于也可防止冷却液的飞沫附着在上侧导轨60及上侧钩挂导轨50上,因此,可以防止冷却液从上侧导轨60与上侧钩挂导轨50的间隙中渗出而漏出到隔板30的外侧。
在导轨盖板70的大致中央固定着检测滑门40的开闭的安全限位开关80。该安全限位开关80是通过转动操作后述的转动臂82来切换开关通断的。该安全限位开关80通过未图示的配线与控制箱7(参照图1)内的控制装置电气连接。设于该安全限位开关80的转动臂82前端的抵触滚柱83与滑门40的倾斜片48的内面(与加工区域相向的面)抵触。抵触滚柱83跟随滑门40的移动动作在倾斜片48的内面及滑门40的内面上滑动,通过转动操作转动臂82来切换安全限位开关80的开关通断。对于该安全限位开关80以及跟随滑门40的滑动来进行安全限位开关80的通断切换的结构将会在后面详述。
下面说明安全限位开关80。如图8所示,安全限位开关80的主体构成包括:开关本体81、头部84、轴支承部86、转动臂82及抵触滚柱83。开关本体81是纵长的大致长方体状。大致长方体状的头部84设置在该开关本体81的上部。轴支承部86设置在该头部84的前表面,具有沿头部84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轴心。转动臂82设置成能以该轴支承部86为轴心转动。抵触滚柱83设置在该转动臂82的前端。在开关本体81的上部设置有由螺钉固定在导轨盖板70的后述开关支承片74上的一对固定孔81a、81a。
在开关本体81的内侧设置有开关。该开关的通断通过转动操作转动臂82来切换。转动臂82通常是通过调整而形成转动到与安全限位开关80的正面相向时的左侧90度方向的状态。由此,通过操作抵触滚柱83可使转动臂82向顺时针方向(右转方向)转动。图9是局部剖视图,表示转动臂82的轴周边的内部构成。图9中,组装在头部84内的施力弹簧87常态时对转动臂82施加顺时针方向(右转方向)的力。当使转动臂8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该转动臂82克服施力弹簧87的施力进行转动。图8所示的安全限位开关80相当于“开关构件”,转动臂82相当于“操作臂”。
下面详细说明构成滑门40的开闭结构的各种导轨构件。如图5、图6所示,滑门40具有关闭开口部31用的正面看大致呈长方形状的本体片41。如图10所示,在本体片41的上端部设置有截面大致呈L字状的上侧钩挂导轨50。该上侧钩挂导轨50由第1钩挂部51和第2钩挂部52构成。第1钩挂部51从本体片41的上端部向隔板30的内面方向大致直角状折返。第2钩挂部52从该第1钩挂部51的前端部向下方大致直角状折返。图10所示的上侧钩挂导轨50相当于“上侧钩挂构件”,第2钩挂部52相当于“从所述壁的内面分离侧的一端部”。
如图5、图6所示,在本体片41下端部的两个角部设置有截面大致呈L字状的下侧钩挂导轨55。如图11所示,该下侧钩挂导轨55由第1钩挂部56和第2钩挂部57构成。第1钩挂部56从本体片41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向隔板30的内面方向大致直角状折返。第2钩挂部57从该第1钩挂部56的前端部向大致上方大致直角状折返。图11所示的下侧钩挂导轨55相当于“下侧钩挂构件”,第2钩挂部57相当于“从所述壁的内面分离侧的一端部”。
下面说明上侧导轨60。如图10所示,上侧导轨60由固定片61、本体片62和卡扣片63构成。固定片61是沿开口部31的上端部固定在隔板30内面的横长的长方形状。本体片62从该固定片61的上端部向离开隔板30内面的方向大致直角状折返。卡扣片63从该本体片62的前端部向上方大致直角状折返。图10所示的上侧导轨60的卡扣片63相当于“从所述壁的内面分离侧的一端部”。
下面说明下侧导轨65。如图11所示,下侧导轨65由固定片66、本体片67和卡扣片68构成。固定片66是沿开口部31的下端部固定在隔板30内面的大致横长的长方形状。本体片67从该固定片66的下端部向离开隔板30内面的方向大致直角状折返。卡扣片68从该本体片67的前端部向下方大致直角状折返。图11所示的下侧导轨65的卡扣片68相当于“从所述壁的内面分离侧的一端部”。
下面说明导轨盖板70。如图10所示,设于上侧导轨60上方的导轨盖板70具有与上侧导轨60相同的长度,且截面大致呈Z字状。该导轨盖板70由固定片71、一对本体片72及一对覆盖片73构成。固定片71是沿开口部31的上端部固定在隔板30内面的大致横长的长方形状。本体片72从该固定片71的除长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分外的左右两侧的下端部向离开隔板30内面的方向大致直角状折返。覆盖片73从该各本体片72的前端部向下方大致直角状折返。在固定片71下端部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设置有向离开隔板30内面的方向大致水平延伸的俯看大致呈长方形状的开关支承片74。在该开关支承片74的下表面固定着安全限位开关80。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导轨盖板70是通过使用螺栓90及螺母91将固定片71固定在隔板30上来整体固定在隔板30上的。图10所示的导轨盖板70相当于“盖板构件”,覆盖片73相当于“从所述壁的内面分离侧的一端部”。
下面说明由各种导轨构件构成的滑门40的开闭结构。如图10年示,滑门40的上侧钩挂导轨50从设于开口部31上端部附近的上侧导轨60的上侧钩挂,卡扣在卡扣片63的内面上。滑门40形成悬吊在上侧钩挂导轨50下的状态。由此,因上侧钩挂导轨50可沿上侧导轨60移动,故滑门40可以沿上侧导轨60移动。如图11所示,设于滑门40下端部的两个角部的一对下侧钩挂导轨55、55是由隔板30和下侧导轨65夹持的结构。滑门40的下端侧在与隔板30的面正交的方向(离开隔板30内面的方向)上不能摆动。因此,可限制滑门40移动时下端侧的摆动,从而可使滑门40稳定地进行移动动作。
下侧钩挂导轨55不是设置在滑门40下端的整个区域,而是仅设置在两个角部。
例如,装卸工件时或清扫机床本体时,即使切屑粉及冷却液附着在滑门40的内面而沿该内面落下,也能照样从滑门40下端部的除两个角部外的部位向加工区域内落下。
由于下侧钩挂导轨55只需设置在滑门40下端部的至少两个角部即可,因此可减少下侧钩挂导轨55所需的材料成本。
如图10所示,导轨盖板70的本体片72及覆盖片73将上侧钩挂导轨50及上侧导轨60覆盖。由于从机床本体飞散的切屑粉附着在导轨盖板70的外面,故可防止切屑粉堆积在上侧导轨60的内侧。由此,可使滑门40圆滑地进行开闭动作。
这样,由于滑门40的开闭结构是仅将上侧钩挂导轨50钩挂在上侧导轨60上的简单结构,因此可减少零件个数,高效率地进行维护。
在导轨盖板70的内侧,由导轨盖板70的覆盖片73、本体片72、滑门40的本体片41、上侧钩挂导轨50形成迷宫式结构。即使切削粉飞散在导轨盖板70的内侧,也能防止切屑粉进入卡扣片63的上端部与上侧钩挂导轨50的第1钩挂部51之间。采用这种迷宫式结构,可防止切屑粉和冷却液等漏出到隔板30的外侧。如图11所示,在滑门40的下侧钩挂导轨55的内侧,由下侧钩挂导轨55的第2钩挂部57、下侧导轨65的卡扣片68形成迷宫式结构。可防止切屑粉及冷却液等漏出到隔板30的外侧。
下面说明安全限位开关80的安装方法。如图13所示,安全限位开关80是以头部84朝向滑门40的开放方向侧的状态将开关本体81的背面抵接在导轨盖板70的开关支承片74的下表面上进行固定的。由此,抵触滚柱83朝向与隔板30的内面正交的方向。如图12、图13所示,在滑门40将开口部31关闭的状态下,通过调整使抵触滚柱83的一部分与滑门40的倾斜片48的内面(与加工区域相向的面)抵触。将图12(图13、图14)的右侧作为隔板30的右侧,左侧作为隔板30的左侧。
下面说明利用滑门40的移动动作来进行安全限位开关80的通断切换动作的结构。如图12、图13所示,在开口部31被滑门40关闭的状态下,抵触滚柱83的一部分与滑门40的倾斜片48的内面抵触。在此状态下,安全限位开关80的内置式开关关断。在此状态下,因抵触滚柱83与倾斜片48的内面抵触,故组装在头部84内的施力弹簧87朝滑门40关闭的方向侧对倾斜片48施力。这样,滑门40的整体成为了要向关闭方向侧移动的状态,由此可防止例如在机床本体的动作中因振动等引起的滑门40被打开的现象。
打开滑门40时,随着滑门40向开放方向的移动,抵触滚柱83一边在滑门40的倾斜片48的内面及滑门40的内面上滑动一边旋转。与此同时,因转动臂82以轴支承部86为轴心向顺时针方向(右转方向)转动,故将开关本体81内的开关切换成导通。该开关导通时,控制箱7内的控制装置判断为隔板30的开口部31是开放状态,故可例如进行使机床本体的加工动作停止或禁止这样的控制。
这样,由于安全限位开关80是将滑门40的倾斜片48作为操作转动臂82的卡爪来利用的,故不需要在滑门40上设置新的卡爪等。由此,可进一步减少滑门40的开闭结构的零件个数。由于可利用组装在头部84内的施力弹簧87来防止滑门40任意被打开,故也不需要设置固定滑门40的新的固定器具等。由此,不仅滑门40的开闭结构的维护容易,而且还可减少零件成本。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加工中心1中,在保护挡板3的内侧具有分隔加工区域用的隔板30。在该隔板30的开口部31设置滑门40。设于该滑门40上端部的上侧钩挂导轨50从沿着开口部31上端部附近设置的上侧导轨60的上侧钩挂并进行卡扣。由此,成为滑门40悬吊在上侧钩挂导轨50下的状态。滑门40可沿上侧导轨60进行开闭。
本发明的机床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当然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本实施例是在滑门40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分别设置下侧钩挂导轨55的,但也可再多设置几个(三个以上),也可在下端部的整个区域设置下侧钩挂导轨55。

Claims (6)

1、一种机床,包括:加工工件用的机床本体;将该机床本体的加工区域围住的保护盖;设置在该保护盖的壁上的大致长方形状的开口部;以及沿着所述壁的内面设置成移动自如且开闭所述开口部的大致长方形状的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着所述开口部的上端部设置且长度比所述开口部的上端部长的上侧导轨;
沿着所述开口部的下端部设置且长度比所述开口部的下端部长的下侧导轨;
沿着所述门的上端部设置并由所述上侧导轨支承且可沿所述上侧导轨移动的上侧钩挂构件;以及
设置在所述门的下端部且由所述壁和所述下侧导轨夹持的下侧钩挂构件,
所述上侧导轨形成为截面大致呈Z字状,且从所述壁的内面分离侧的一端部向上方延伸,
所述下侧导轨形成为截面大致呈Z字状,且从所述壁的内面分离侧的一端部向下方延伸,
所述上侧钩挂构件形成为截面大致呈L字状,且从所述门分离侧的一端部从上侧钩挂在所述上侧导轨的所述一端部上,
所述下侧钩挂构件形成为截面大致呈L字状,且从所述门分离侧的一端部由所述壁和所述下侧导轨夹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构件,该盖板构件设置在所述上侧导轨的上方,从上侧将所述上侧导轨及所述上侧钩挂构件覆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构件形成为截面大致呈Z字状,且从所述壁的内面分离侧的一端部朝向下方。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钩挂构件设置在所述门的下端部的至少两个角部。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的开口方向侧的一端部形成有向所述壁的内面倾斜状延伸的倾斜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构件上设置有检测所述门的开闭的开关构件,
该开关构件具有:切换电路的通断的开关机构;可转动地与该开关机构连接且操作所述开关机构的操作臂;以及朝使该操作臂向所述门的关闭方向侧旋转的旋转方向施力的弹簧,通过使该操作臂克服所述弹簧施力地转动来切换所述开关机构的通断。
CNB2007100044993A 2006-01-30 2007-01-16 机床 Active CN10047813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20112 2006-01-30
JP2006020112A JP4720523B2 (ja) 2006-01-30 2006-01-30 工作機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1802A CN101011802A (zh) 2007-08-08
CN100478130C true CN100478130C (zh) 2009-04-15

Family

ID=38451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044993A Active CN100478130C (zh) 2006-01-30 2007-01-16 机床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720523B2 (zh)
KR (1) KR101300335B1 (zh)
CN (1) CN100478130C (zh)
TW (1) TW20080047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78831B1 (ko) 2008-08-20 2010-08-30 (주)에이알텍 환경시험기용 챔버의 슬라이딩 도어 구조
CN102513831A (zh) * 2011-12-29 2012-06-27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紧凑型高刚性干式切削滚齿机布局结构
CN102632278A (zh) * 2012-04-10 2012-08-15 苏州怡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行程可控的数控铣床
CN102672529A (zh) * 2012-05-22 2012-09-19 东营信盛车桥有限公司 销轴加工自动机床外罩
KR101984312B1 (ko) * 2012-12-20 2019-09-03 두산공작기계 주식회사 보조 안전장치가 더 부설된 공작기계의 개폐도어
JP6073165B2 (ja) * 2013-03-22 2017-02-01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起動制限装置および工作機械
CN104552637B (zh) * 2014-04-01 2016-08-17 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硅切割机床用外部防护体系
JP6403978B2 (ja) 2014-04-17 2018-10-10 オークマ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
JP6283559B2 (ja) * 2014-04-22 2018-02-21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加工装置
CN105108565A (zh) * 2015-07-16 2015-12-02 佛山市普拉迪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翻转式防护门的加工机床
CN105328504A (zh) * 2015-11-11 2016-02-17 陈美青 雕铣机的防尘降噪结构
CN105382943A (zh) * 2015-12-21 2016-03-09 佛山市永盛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防泥水污染的水刀切割机的改进结构
JP6833422B2 (ja) * 2016-09-20 2021-02-24 東洋機械金属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
CN109227397A (zh) * 2018-09-30 2019-01-18 深圳市诺峰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抛光防水机构及抛光机
JP7003894B2 (ja) * 2018-10-31 2022-01-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扉開閉装置と工作機械
JP7230763B2 (ja) * 2019-10-03 2023-03-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
CN111421380A (zh) * 2020-04-28 2020-07-17 宁夏共享机床辅机有限公司 机床防护门结构
CN112171362B (zh) * 2020-09-30 2021-06-22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机床排屑装置
CN112192307B (zh) * 2020-10-27 2022-08-12 临沂市耀翔水表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超精密数控机床安全防护装置
JP2022152853A (ja) * 2021-03-29 2022-10-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
CN114800033B (zh) * 2022-06-28 2022-09-30 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对刀仪的防护装置、对刀仪及机床
CN115056030A (zh) * 2022-06-30 2022-09-16 温岭市大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插入式限位的数控机床的开闭门
CN115319531A (zh) * 2022-09-16 2022-11-11 黄登 一种防护罩以及应用该防护罩的数控机床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35747A (ja) * 1985-08-09 1987-02-16 Hitachi Ltd 網制御装置の呼出し信号の自己テスト回路
JP2580612Y2 (ja) * 1993-05-26 1998-09-10 株式会社日平トヤマ 工作機械のカバー
JPH0822743A (ja) * 1994-07-07 1996-01-23 Omron Corp 回転形リミットスイッチ
DE19616483C2 (de) * 1996-04-25 1998-05-07 Chiron Werke Gmbh 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r Schiebetür
JPH1177482A (ja) * 1997-09-08 1999-03-23 Hitachi Seiki Co Ltd スプラッシュガードの開閉ドア装置
JP2000210835A (ja) * 1999-01-21 2000-08-02 Howa Mach Ltd 工作機械における開閉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79727B (zh) 2012-12-21
CN101011802A (zh) 2007-08-08
JP2007196344A (ja) 2007-08-09
JP4720523B2 (ja) 2011-07-13
KR20070078796A (ko) 2007-08-02
TW200800472A (en) 2008-01-01
KR101300335B1 (ko) 201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8130C (zh) 机床
US9126298B2 (en) Machining center
CN1123421C (zh) 具有加工区外罩的机床
CN1994670B (zh) 门开闭结构及具有该门开闭结构的机床
JP2007038398A (ja) ワークピース交換機付切削機械
DE102017109360A1 (de) Werkzeugmaschine
JP5497972B1 (ja) 立型マシニングセンタ
CN1939662B (zh) 机床的罩盖结构
US20140169902A1 (en) Spindle jig and auto pallet-changeable machining center having the same
CN105014390A (zh) 机床
EP1598145B1 (en) Column moving type machine tool with shield machining space
CA2619737C (en) Industrial welding system
US4768902A (en) Machine tool
JP2001252837A (ja) ユニバーサル工作機械
JP2019010698A (ja) 工作機械
US4863320A (en) Machine tool
JP2000061704A (ja) 工作機械のワーク搬出装置
JP5076794B2 (ja) 操作盤を備えた工作機械
JP5332153B2 (ja) ローダ付き工作機械
JP4617817B2 (ja) 工作機械
US6405483B1 (en) Apparatu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orking areas of machine tool
WO2021229738A1 (ja) 加工機械およびスライド機構
JP5358919B2 (ja) 操作盤を備えた工作機械
JP5171075B2 (ja) 工作機械用カバー
JP4443380B2 (ja) 工具マガジン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立形マシニングセ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