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3487C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3487C
CN100463487C CNB200510073869XA CN200510073869A CN100463487C CN 100463487 C CN100463487 C CN 100463487C CN B200510073869X A CNB200510073869X A CN B200510073869XA CN 200510073869 A CN200510073869 A CN 200510073869A CN 100463487 C CN100463487 C CN 10046348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frame
image processing
handset
replication mode
sit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738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8762A (zh
Inventor
本桥弘臣
原田知史
茂木清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8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8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34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348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在用户要设定或已经设定了连接复制模式设定时的主机和子机两方不能执行的模式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防止错误复制的发生,并且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且选择了主机和子机两方不能执行的模式的情况下,禁止复制动作。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1999年12月17日、申请号为99122981.9、发明名称为“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特别是涉及用被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来分担执行一个复制作业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原来,已经公知了一种所谓连接复制动作,即:把多台数字复印机之类的图像形成装置经LAN之类的通信网连接起来,然后选择设置在装置中的连接模式,用两台以上的装置分别进行一个作业的并行复制。换言之,该连接复制动作在比如从N张原稿进行例如任意份数的印刷和装订处理(装订模式)的情况下确认本机(主机)和他机(子机)有无装订功能,在本机和他机中有连接模式和装订模式(连接有外围机器)的情况下,进行并行和印刷。
为了各种目的,原来提出的一种系统是输出图像信号的多个图像信号输出装置(图像扫描仪、字处理器、个人计算机等)和由各图像信号分别进行图像形成的多个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组合起来的系统,例如:日本专利JP-B-2-21190中所披露的系统就是按图像信息的记录、存储、通信等各种功能把多个图像信号输出装置和多个图像形成装置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能够从任何地方向其他地方自由存取的图像形成系统。另外,像日本专利JP-B-5-304575所公开的那样,是一种连接数字复印机并提高复印动作速度的系统。
但是,在上述的那种原来的技术中,在主机和子机系统构成不同的情况下,一旦在子机方设定不能执行的模式而开始连接复制,就成了与用户指示的设定不同的印刷完成结果,所以,将招致连接复制时的运作混乱和误复制的发生等问题。
而且,在原来的连接复制中,在进行与其连接有关的运作时,在每次直接确认连接对象的子机(从属机)的各种条件(供应的有无、通信状态、显示画面的状态、运转状态)之后,才进行连接复制的设定和开始运作,所以其操作麻烦,而且印刷的生产率差。另外,在原来的连接复制中,在印刷张数等多、有可能在一连串的处理中要花费时间的情况下,由于在主机和子机中不预备使连接复制自动动作的功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其操作很麻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在用户要设定连接复制模式设定时的主机和子机两方都不能执行的模式的情况下或已设定了的情况下防止误复制的发生,且能使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提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使在主机方能够确认连接对象的子机(从属机)的各种条件(供应的有无、通信状态、显示画面的状态、运转状态),从而使连接复制作业时的操作性、生产率提高。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在印刷张数多有可能在一连串的处理中要花费时间的情况下自动进行连接复制的动作,从而使操作简化,生产率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两图像形成装置之间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包含:被配置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被配置印刷所读取的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被配置执行连接复制模式的控制装置,该模式中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以便由该图像形成装置和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该读取的图像,其中已经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后,而且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处于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配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在所述连接复制模式选择不能使用的功能时、禁止在该连接复制模式的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相互能够数据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把该读取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该读取的原稿图像;其中配置所述子机把从所述子机到所述主机能否进行数据通信通知给所述主机,并且已经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后,而且所述子机不处于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配置所述主机在连接复制模式选择不能使用的功能时、禁止在连接复制模式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所读取的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时,在选择了本机或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能执行的功能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按照上述的发明,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时,在选择了本机或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能执行的功能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把主机能使用的功能通知给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通知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印刷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按照上述的发明,把本机能使用的功能通知给被连接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执行连接复制模式的控制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数据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能够使用的功能通知给所述主机,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时,在选择了本机或所述子机不能执行的功能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能够使用的功能通知给主机,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在选择了本机或子机不能执行的功能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所读取的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显示用来选择使用功能的选择键等的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时,所述显示装置上不显示用来选择本机或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能执行的功能的选择键。按照上述的发明,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不显示用来选择本机或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能执行的功能的选择键。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以内,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能够使用的功能通知给所述主机,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时,所述主机不显示用来选择本机或所述子机不能执行的功能的选择键。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能够使用的功能通知给主机,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主机不显示用来选择本机或子机不能执行的功能的选择键。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所读取的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显示用来选择使用功能的选择键等的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时,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用来选择本机或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能执行的功能的选择键无效。按照上述的发明,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显示用来选择本机或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能执行的功能的选择键无效。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能够使用的功能通知给所述主机,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时,所述主机显示用来选择本机或所述子机不能执行的功能的选择键无效。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能够使用的功能通知给主机,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主机显示用来选择本机或子机不能执行的功能的选择键无效。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所读取的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时,解除用来执行选择本机或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能执行的功能的模式。按照上述的发明,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解除用来执行选择本机或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能执行的功能的模式。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能够使用的功能通知给所述主机,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时,所述主机解除执行所述本机或所述子机不能执行的功能的模式。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能够使用的功能通知给主机,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主机解除用来执行本机或子机不能执行的功能的模式。
在前述本发明中,所述功能中包含装订功能。按照上述发明,上述功能中包含装订功能。
在前述本发明中,所述功能中包含装订功能。按照上述发明,上述功能中包含装订功能。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所读取的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时,在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电源OFF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按照上述的发明,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电源OFF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把本机电源的ON/OFF通知给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通知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印刷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按照上述的发明,把本机电源的ON/OFF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电源的ON/OFF通知给所述主机,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时,在所述子机是电源OFF的情况下,所述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电源的ON/OFF通知给主机,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在子机是电源OFF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时,在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是能够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按照上述的发明,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是能够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把本机的通信准备状态通知给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通知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印刷由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按照上述的发明,把本机的通信准备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数据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的通信准备状态通知给所述主机,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时,在所述子机不是能够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的通信准备状态通知给主机,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在子机不是能够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时,在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通信错误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按照上述的发明,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通信错误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把本机的通信错误状态通知给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通知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印刷由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按照上述的发明,把本机的通信错误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由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的通信错误状态通知给所述主机,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时,在所述子机是通信错误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的通信错误状态通知给主机,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在子机是通信错误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在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电源OFF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禁止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按照上述的发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电源OFF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电源的ON/OFF通知给所述主机,在所述子机是电源OFF的情况下,所述主机禁止所述连接复模式的选择。按照上述的发明,子机把本机的电源的ON/OFF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电源OFF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在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是能够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按照上述的发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是能够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的通信准备状态通知给所述主机,在所述子机不是能够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的通信准备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不是能够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在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通信错误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按照上述的发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通信错误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的通信错误状态通知给所述主机,在所述子机是通信错误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的通信错误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通信错误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
在前述本发明中,所述子机周期性地把指示连接是否结束的通信连接确认信号发送到所述主机,所述主机接收该通信连接确认信号,并判断子机是否是能够通信的状态。按照上述发明,子机周期性地把指示连接是否结束的通信连接确认信号发送到主机,主机接收该通信连接确认信号,并判断子机是否是能够通信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在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供应短缺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按照上述的发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供应短缺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把本机的供应状态通知给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通知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印刷由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按照上述的发明,把本机的供应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由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的供电状态通知给所述主机,在所述子机是供应短缺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的供应状态通知给主机,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在子机是供应短缺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
在前述本发明中,在本机的供应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所述通知装置把相应的本机的供应状态通知给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按照上述发明,在主机的供应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通知装置把相应的本机的供应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在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打印机出错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禁止所述连接复制动作。按照上述的发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打印机出错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把本机的打印机状态通知给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通知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印刷由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按照上述的发明,把本机的打印机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由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的打印机状态通知给所述主机,在所述子机是打印机出错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的打印机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打印机出错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
在前述本发明中,在本机的打印机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所述通知装置把相应的本机的打印机状态通知给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按照上述发明,在本机的打印机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通知装置把相应的本机的打印机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在显示着普通复制画面以外画面的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禁止所述连接复制动作。按照上述的发明,在显示着普通复制画面以外画面的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把本机的画面显示状态通知给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通知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印刷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按照上述的发明,把本机的画面显示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的画面显示状态通知给所述主机,在所述子机是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的画面显示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
在前述本发明中,在本机的画面显示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所述通知装置把相应的本机的画面显示状态通知给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按照上述发明,在主机的画面显示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通知装置把相应的本机的画面显示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在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印刷运作中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禁止所述连接复制动作。按照上述的发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印刷运作中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把本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通知给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通知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印刷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按照上述的发明,把本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通知给所述主机,在所述子机是印刷运作中的情况下,所述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印刷运作中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
在前述本发明中,在本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所述通知装置把相应的本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通知给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按照上述发明,在本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通知装置把相应的本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在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供应短缺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按照上述的发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供应短缺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的供应状态通知给所述主机,在所述子机是供应短缺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的供应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供应短缺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在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打印机出错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按照上述的发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打印机出错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的打印机状态通知给所述主机,在所述子机是打印机出错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的打印机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打印引擎差错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在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以外画面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按照上述的发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以外画面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本机的画面显示状态通知给所述主机,在所述子机是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以外画面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的通信准备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以外画面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在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印刷动作中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按照上述的发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印刷动作中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把主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通知给所述主机,在所述子机是印刷动作中的情况下,所述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按照上述发明,子机把本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印刷动作中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在所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自动执行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按照上述的发明,在所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在所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所述主机自动执行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按照上述的发明,在所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主机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在原稿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按照上述的发明,原稿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在原稿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所述主机自动执行所述连接复制模式。按照上述的发明,在原稿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主机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根据原稿张数和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计算出总印刷张数,在所算出的总印刷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按照上述的发明,根据原稿张数和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计算出总印刷张数,在所算出的总印刷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根据原稿张数和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计算出总印刷张数,在所算出的总印刷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所述主机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按照上述的发明,根据原稿张数和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计算出总印刷张数,在所算出的总印刷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主机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印刷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根据原稿张数、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和指定的图像形成模式计算出总成像次数,在所算出的总成像次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所述主机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按照上述的发明,根据原稿张数、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和指定的图像形成模式计算出总成像次数,在所算出的总成像次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主机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根据原稿张数、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和指定的图像形成模式计算出总成像次数,在所算出的总成像次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所述主机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按照上述的发明,根据原稿张数、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和指定的图像形成模式计算出总成像次数,在所算出的总成像次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主机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
在前述本发明中,在自动执行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自动执行相应的连接复制模式。按照上述的发明,在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自动执行相应的连接复制模式。
在前述本发明中,在自动执行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所述主机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自动执行相应的连接复制模式。按照上述的发明,在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主要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自动执行相应的连接复制模式。
在前述本发明中,在自动执行所述连接复制模式并且印刷作业结束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解除相应的连接模式的设定。按照上述的发明,在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解除相应的连接模式的设定。
在前述本发明中,在自动执行所述连接复制模式并且印刷作业结束的情况下,所述主机解除相应的连接模式的设定。按照上述的发明,在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主机解除相应的连接模式的设定。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装置、印刷装置、控制装置,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通知装置和连接复制模式设定装置;所述读取装置读取原稿图像,所述印刷装置印刷所读取的原稿图像,所述控制装置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执行用来由本机和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的连接复制模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通知装置在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把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发送到被连接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响应所述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根据从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发送来的连接复制模式的转移可否的判断结果,所述连接复制模式设定装置进行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的设定。按照上述发明,在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通知装置把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发送到被连接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响应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连接复制模式设定装置根据向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发送来的连接复制模式的转移可否的判断结果进行连接复制模式的设定。
根据本发明,在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能够进行数据通信并印刷由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读取装置、印刷装置和连接复制模式转移判断装置;所述读取装置读取原稿图像,所述印刷装置印刷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转移判断装置响应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判断可否向连接复制模式转移,并把判断结果发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按照上述发明,连接复制模式转移判断装置响应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判断可否向连接复制模式转移,并把判断结果发送到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用来把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相应的原稿图像;所述子机包含连接复制模式转移判断装置,所述连接复制模式转移判断装置响应于从所述主机发送来的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判断可否向连接复制模式转移,并把判断结果发送到所述主机;所述主机包含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通知装置和连接复制模式设定装置;所述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通知装置在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把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发送到所述子机,所述连接复制模式设定装置根据从所述子机发送来的所述判断结果进行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的设定。按照上述发明,一方面,在子机中,连接复制模式转移判断装置响应于从主机发送来的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判断可否向连接复制模式转移,并把判断结果发送到主机;另一方面,在主机中,在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复制模式转移要求通知装置把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发送到子机,连接复制模式设定装置根据从子机发送来的所述判断结果进行连接复制模式的设定。
在前述本发明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被对等地连接到所述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按照上述发明,对等地把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到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
在前述本发明中,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被对等地连接起来。按照上述发明,对等地把主机和子机连接起来。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适用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的数字复印机及数字复印机系统的最佳实施例。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字复印机的构成图。
图2是操作面板的构成图。
图3是表示操作面板的液晶触摸板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设定有操作面板中的自动用纸选择模式的情况下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操作面板中的连接复制键按下时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用图5的显示画面设定了装订模式的情况下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7是在修整机不连接到子机的状态下,设定了连接复制模式和装订模式的情况下的操作面板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8是在修整机不连接到子机的状态下,设定了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的操作面板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9是在修整机不连接到子机的状态下,设定了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的操作面板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10是单独选择装订模式时的操作面板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11是图1所示的数字复印机的控制系统(构成例1)的方框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数字复印机的控制系统(构成例2)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复印机网络系统例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网络复制机的硬件构成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网络复制机的软件概念的图。
图16是图11所示的图像处理部的详细构成的方框图。
图17是存储控制器和图像存储器的详细构成的方框图。
图18是表示一页图像信号的时序图。
图19是数字复印机的管理系统的构成图。
图20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可/不可复制判定动作的流程图。
图21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连接复制模式设定例(1)的流程图。
图22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连接复制模式设定例(2)的流程图。
图23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连接复制模式设定例(3)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按下连接复制键来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时的画面例。
图25是表示图24所示的画面中按下设定结束键情况下的连接复制模式设定画面例。
图26是表示手动(不是由用纸检测的自动选择)操作来选择记录纸的状态的画面例。
图27是表示不能选择的供纸段被半亮度显示的画面例。
图28是表示连接复制时没有同一纸盘的情况下的警告显示的画面例。
图29是表示连接动作时运作机器(主机)以外的装置(子机)中有记录纸补给所必要的装置的情况下的记录纸补给的警告显示的画面例。
图30是表示进行断纸时的动作切换的设定画面例。
图31是主机和子机中的串行通信线路周围的第一硬件构成例的说明图。
图32是主机和子机中的串行通信线路周围的第二硬件构成例的说明图。
图33是主机和子机中的串行通信线路周围的第三硬件构成例的说明图。
图34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按下连接复制键的情况下和子机侧的电源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的处理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35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按下连接复制键的情况下和与子机侧的通信准备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的处理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36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按下连接复制键的情况下和通信错误检测时的处理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37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确认能否通信的通信连接确认指令发送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38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确认能否通信的通信连接确认指令接收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39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按下连接复制键的情况下的处理动作流程图。
图40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检测到子机侧的电源OFF的情况下的处理动作流程图。
图41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按下连接复制键的情况下的处理动作流程图。
图42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检测到子机侧的通信未准备的情况下的处理动作流程图。
图43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按下连接复制键的情况下的处理动作流程图。
图44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检测到通信错误的情况下的处理动作流程图。
图45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向对方机发送本机状态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46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打印引擎(print engine)中发生差错情况下的画面显示例。
图47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初始设定时的各项目的选择和设定值的画面显示例。
图48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维修模式的设定状态的画面显示例。
图49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按下连接复制键的情况下的处理动作流程图。
图50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接收连接对象的对方机的状态的情况下的处理动作流程图。
图51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连接复制模式时的可/不可复制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52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按下连接复制键的情况下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53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接收到对方机的供应状态的情况下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54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接收到对方机的打印引擎出错状态的情况下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55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接收到对方机的画面显示状态的情况下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56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接收到对方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57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连接复制动作时的电子分类模式的动作概况的说明图。
图58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按下集约键时输出显示的详细功能的设定画面例。
图59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自动连接进行复制情况下的画面显示例。
图60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按下液晶触摸板的连接复制键时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61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按下启动键后的主机的第一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62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按下启动键后的主机的第二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63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把自动连接条件判定的基准作为原稿张数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64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把自动连接条件判定的基准作为总图像数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65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把自动连接条件判定的基准作为总成像次数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66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以连接复制模式运作的情况下的子机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67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图59的自动连接显示画面的输出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68是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按下连接复制键的情况下的数字复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9是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数字复印机接收到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的情况下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0是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子机从主机接收到连接复制模式解除要求的情况下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1是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数字复印机在本机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2是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主机从子机接收到子机的状态的情况下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3是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按下连接模式键的情况下的数字复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4是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数字复印机接收到连接模式转移要求的情况下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5是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发送出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的数字复印机从子机接收到连接模式转移要求许可的情况下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6是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发送出连接复制模式解除要求的主机从子机接收到连接模式可解除的情况下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3来说明实施例1。
[数字复印机的构成]
图1是按照本实施例的数字复印机的构成图。在该图中,把原稿图像面朝上置于ADF(自动原稿送进装置)101的原稿台102上的原稿束(未示出),一旦按下后述的操作面板201上的打印键202,进给辊103和进给带104就把最下面的一张原稿送进到接触玻璃板105上的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
被送进到接触玻璃板105上的原稿由读取单元106读取原稿图像之后,进给带104和排送辊107就把原稿排出。进而,在原稿设定检测传感器108检测为原稿台102上有下一张原稿的情况下,下一张原稿重复与前面一张原稿一样的动作,就这样进行一连串的动作。进给辊103、进给带104和排送辊107由未示出的传送马达驱动。
装载在第一纸盘109、第二纸盘110和第三纸盘111内的记录纸分别由第一供纸部112、第二供纸部113和第三供纸部114供纸,并由纵向传送部115送到保护层辊(レジストロ—ラ),然后一直传送到刚好接触感光鼓116的位置。与此同时,从写入单元117输出的激光把由读取单元106读取的原稿图像作为图像数据写入到感光鼓116上,然后由显像单元118显现为可视着色(トナ—)图像。
接下来,由对上述着色图像成为规定位置的定时再启动保护层辊,从而由传送带119进一步以与感光鼓116的旋转等速传送记录纸,同时进行转写处理,来转写感光鼓116上的着色图像。被转写到记录纸上的着色图像用定影单元120进行热定影,然后,排纸单元121把图像定了影(下称成像)的记录纸被排出到作为后处理装置的修整器122上。
作为后处理装置的修整器122能够沿排纸盘126方向或装订处理部(图面左下)方向引导由装置主体的排纸单元121传送的记录纸。使用切换板124来进行这时的引导,切换板124切换到上方,就能够经排纸辊123和传送辊单元132把纸排出到普通的排纸盘126上。切换板124切换到下方,就能够经传送辊125、127把纸排出到装订台128上。
每排出一张纸时,码纸用的推码器(ジヨガ—)129就把纸端面码齐,一份复制结束的同时,订书机130就把装订台128上堆叠的记录纸装订起来。用订书机130订好的记录纸组靠自重落到装订完成排纸台131上收存起来。另一方面,普通排纸盘126是能够前后移动的排纸盘,可前后移动的排纸盘126对每件原稿或对每份由后述的图像存储器501分类的复制件前后移动,并把所排出来的复制纸进行简单区分。
在把图像成像在记录纸的双面上的情况下,由第一纸盘109、第二纸盘110和第三纸盘111供纸并成了像的记录纸不被引导到排纸盘126上,而是把路径切换分纸爪133设到上侧,将成了像的记录纸暂存在双面供纸单元134内。然后,再从双面供纸单元134供纸,把感光鼓116上形成的着色图像转写到暂存在双面供纸单元134中的记录纸上之后,把路径切换分纸爪133设到下侧,将其引导到排纸盘126上。这样,在记录纸的双面成像的情况下,就使用双面供纸单元134。
感光鼓116、传送带119、定影单元120、排纸单元121和显像单元118由主马达(未示出)来驱动;第一供纸部112、第二供纸部113和第三供纸部114分别由第一供纸离合器(クラツチ)(未示出)、第二供纸离合器(未示出)和第三供纸离合器(未示出)传递驱动。中间离合器(未示出)传递主马达的驱动来驱动纵向传送单元115。
接着来说明图像读取单元106中的图像读取动作和写入单元117中的图像写入动作,即说明直到把图像在感光鼓116表面上形成潜像的动作。这里,所谓潜像是在感光鼓116表面上把图像转换成光信息然后通过照射产生的电位分布。
首先,图像读取单元106由载置原稿的接触玻璃板105和光学扫描系统构成,光学扫描系统由曝光灯135、第一镜面136、镜头137、CCD图像传感器138、第二镜面139和第三镜面140构成。曝光灯135和第一镜面136被固定在第一支座(未示出)上,第二镜面139和第三镜面140被固定在第二支座(未示出)上。在读取原稿图像时,为了不改变光路长度,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以2比1的相对速度进行机械扫描,该光学扫描系统由扫描驱动马达(未示出)驱动。
CCD图像传感器138读取原稿图像后,转换和处理为电信号。使镜头137和CCD图像传感器138沿左右方向(图1中)移动来改变图像倍率。即:根据所指定的倍率来设定镜头137和CCD图像传感器138的左右方向的位置(成像关系)。
写入单元117由激光器输出单元141、成像镜头142和镜面143构成,在激光器输出单元141内部设置有作为激光光源的具有规定波长的激光二极管(未示出)和由多边形马达(未示出)驱动的以高速定速旋转的旋转多面镜(下称多边形镜面,未示出)。高速定速旋转的多边形镜面扫描由激光器输出单元141照射的激光,并通过成像镜头142,再由镜面143反射回来,聚焦在感光鼓116的表面上成像。
上述光扫描的激光沿与感光鼓116旋转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主扫描方向)进行曝光扫描,并进行由后述的图像处理单元402的选择器输出的图像信号的行单位的记录。以相应感光鼓116的旋转速度和记录密度规定的周期来重复进行主扫描,从而在感光鼓116的表面上形成图像(静电潜像)。
如上所述,由写入单元117输出的激光被照射到感光鼓116上,在靠近感光鼓116一端的激光照射位置上配置有产生主扫描同步信号的光束传感器(未示出)。依据该主扫描同步信号来进行主扫描方向的图像记录开始定时的控制以及用来进行后述的图像信号的输入输出的控制信号的生成。
(操作面板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2~图5来说明对用户的显示和进行来自用户的功能设定输入控制的操作面板201的构成。图2是表示操作面板201的图,如图2所示,在操作面板201上有作为启动键的打印键202、清除/停止键203、数字键204、液晶触摸板205、初始设定键207和模式清除键208。液晶触摸板205用于指示功能键206、复制份数和数字复印机的状态的各种信息的显示或各种信息的进一步输入等。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是点显示器作为液晶触摸板205,所以能够以图形方式进行此时的最佳显示。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并不特别限定于使用点显示器作为液晶触摸板205。
图3是表示操作面板201的液晶触摸板205的显示画面例的说明图。在操作者触摸显示在液晶触摸板205上的键时,就使指示所选择的功能的键反白,在必须指定功能的详情的情况下(例如变倍时的变倍值等),触摸键时就显示详细功能的设定画面。
在图3中,画面左上方是表示“能够复制”、“请等待”等消息的消息区,其右侧是显示设定张数的复印张数显示部、其下的自动调整图像浓度的自动浓度键、自动选择记录纸的自动用纸选择键、指定把每份复制件按页顺序码齐处理的分类模式键304、指定把复制件按每页区分处理的存栈模式键303、指定把每份分类处理过的复制件装订处理的装订模式键302、把倍率设定为等倍的等倍键、设定放大/缩小倍率的变倍键、设定双面模式的双面键、设定装订空间模式等的消除/移动键。在该实施例中,特别设置有与所连接的数字复印机分担大量复印动作并在印出时所用的连接复制键301。在该图上,被选择的模式用去黑的键来表示。
如图3所示,作为对应于供纸盘数的供纸盘状态的信息,分级显示有用来进行手动设定供纸级的键。并显示出每一个供纸盘的大小(包含竖向/横向信息)、纸盘剩余量、用纸种类等。纸盘剩余量的下指箭头表示缺纸状态,一条横杠表示接近缺纸状态。而且,反转显示所选择的模式。
图4是设定为自动用纸选择模式时的画面例。在这种状态下按下连接复制键301就切换到图5所示的连接复制模式的设定画面。解除这种模式时,再次按下连接复制键301,就解除并返回到图4所示的画面。
[数字复印机的控制系统]
接着参照图11以及图12、详细说明上述数字复印机的控制系统。
(第1构成例)
图11表示上述数字复印机的控制系统,如图所示,以控制数字复印机整体的系统控制器401为中心,配置有各部分。该系统控制器401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连接的其他数字复印机,并控制用来由本机和该其他数字复印机分担印刷所读取的图像的连接复制模式的执行。图像读取部402、图像写入部403、存储器单元404、CSS 407、时钟408和串行接口409经系统总线连接到系统控制器401上。在系统控制器401上直接连接有使用者限制器405、人体检测传感器406、操作面板201。图像读取部402、图像写入部403、存储器单元404用图像数据总线相互连接起来。
上述存储器单元404由压缩模块、DRAM模块、DMA模块和串行发送接收模块构成。存储器单元404内的DRAM模块用来存储有图像读取部402读取的图像信号,并能够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401的要求,传送保存在图像写入部403内的图像数据。压缩模块具备一般用的数据压缩的MH、MR、MMR方式等的压缩功能,暂时压缩读取到的图像,以期提高存储器(DRAM)的使用效率。改变来自图像写入部403的读出地址及其方向就能实现图像的转动。如果仅仅考虑实现普通复制功能,就不必要该存储器单元404。
上述的时钟404仅仅在如下的情况下才是必要的,即:如果到达某个特定的时间(设定时间),实现机器引导(ブ—ト)、关机那样的周定时器功能的情况下才是必要的。仅仅在预热模式时,用户靠近机器前面时实现自动解除预热模式功能的情况下才必需人体检测传感器406。CSS 407的功能是远距离诊断,即:在发生机械故障的情况下自动通报给服务中心,并在远距离处监测机械执行状态/使用状态。可以仅仅在必须上述功能的情况下再安装这些装置。
(第二构成例)
图12是表示数字复印机的控制系统的其他构成例。在上述的第一构成例(图11)中,系统控制器401的CPU是进行图像读取部402、图像写入部403、存储器单元404、CSS 497的控制的中央控制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分散控制方式,即:如图12所示,图像读取部402、图像写入部403、存储器单元404具有各自的CPU,用控制信号线从系统控制器向各控制器传递指令。而且,数字复印机的控制系统的构成也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构成例1和2,也可以是其他的构成。
(数字复印机的图像处理部(IPU)的构成)
图16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处理部(图像读取部402和图像写入部403)的构成图。以下,参照图16来说明图像处理部的构成。首先,来自曝光灯的照射光照射原稿表面,成像镜头(未示出)在读取单元106的CCD图像传感器138上成像。读取单元106的CCD图像传感器138把受光的原稿图像进行光电变换,生成图像数据(模拟电信号),A/D变换器503把这个图像数据变换为数字信号,再由黑斑(シエ—デイング)补偿电路504实施黑斑补偿后,用MTFγ补偿电路505实施MTF和γ补偿处理等。
选择器502是把从MTFγ补偿电路505经第一打印合成部506输入的图像数据经第二打印合成部507切换提供给变倍电路508或存储器控制器510的装置,经由变倍电路508的图像数据按变倍率进行放大缩小,然后送到写入单元117。
另一方面,存储器控制器510和选择器502之间能够双向输入输出图像数据。虽然在图16上并没有特别指明,但是在图像处理部(IPU)中,除从读取单元106输入的图像数据之外,为了也能够处理经I/O端口514或串行发送接收模块515从外部供给的图像数据,如从个人计算机等数据处理装置输入的数据,还具有进行多数据输入输出选择的功能。
图像处理部设置有用来设定对存储器控制器510等的各种信息(指令)或进行读取单元106和写入单元117的控制的CPU 511和存储了CPU 511的程序或数据的ROM 512和RAM 513。另外,CPU 511的构成是能够经存储器控制器510写入或读出图像存储器501的数据。
接下来,参照图18详细说明选择器502中的1页图像数据。图18是1页图像数据的时序图,帧门信号(以下简称/FGATE)代表1页图像数据的副扫描方向的有效期间。主扫描同步信号(以下简称/LSYNC)是每一行按/LSYNC上升之后的规定时钟使图像数据成为有效。
表示主扫描方向的图像数据有效的信号是行选通门信号(以下简称/LGATE)。这些/FGATE、/LSYNC和/LGATE与像素同步信号(以下简称VCLK)同步,对于VCLK的一个周期发送1像素的数据。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是,IPU对于图像输入、图像输出的各个都具有各自的/FGATE、/LSYNC、/LGATE和VCLK的发生机构,通过进行所读取的原稿图像(图像数据)的直接输出情况等的相位调整就能够实现各种各样的图像输入输出的组合。
下面,参照图17来详细说明存储器控制器510和图像存储器501,图17是存储器控制器510和图像存储器501的详细构成图。存储器控制器510设置有输入数据选择器701、图像合成部702、一次压缩/解压部703、输出数据选择部704、二次压缩/解压部705。对上述各部的控制数据的设定由CPU 511来进行。图16所示的地址、数据表示图像数据的地址和数据,省略了被连接到CPU 511上的控制数据的数据、地址。
图像存储器501由一次存储装置706和二次存储装置707构成。为了与输入的图像数据的传递速度大致同步地对图像存储器501进行写入或高速进行图像输出时从图像存储器501的读出,例如一次存储装置706使用DRAM等可进行高速存取的装置。而且,一次存储装置706所采用的构成能够按照进行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大小分割为多个区,并同时执行图像数据的输入输出(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有与存储器控制器510的接口部)。
为了在各分割区内能够分别并列执行图像数据的输入输出,用读写两组地址和数据线连接在与存储器控制器510的接口上。这样,在把图像输入(写)到1区期间就能够进行从2区输出(读)的动作。
二次存储装置707是存储用来进行输入图像的合成、并进行分类的数据的大容量存储器。如果一次存储装置706和二次存储装置707共同使用能高速存取的元件,就能进行一次存储装置706和二次存储装置707的无区别数据的处理,而且,虽然存储器控制器510的控制也比较简单,但是由于DRAM等元件昂贵,所以只把一次存储装置706的存取速度取为高速来进行输入输出数据的处理。此外,也可以与一次存储装置706一样,在二次存储装置707中也使用DRAM等高速元件。
如上所述,由于图像存储器501由一次存储装置706和二次存储装置707构成,所以能够实现构成比较简单而且价位又低的能进行大量图像数据的输入输出、保存、加工等处理的数字复印机。而且能够以例如在一次存储装置706上把多张原稿图像对一张记录纸写入的形式来并列保存集约功能中的集约图像。
以下来说明存储器控制器510的动作概况。首先,来说明图像输入(向图像存储器501的保存),输入数据选择器701从多个数据中选择对图像存储器(一次存储装置706)进行写入的图像数据;然后把由输入数据选择器701选择出来的图像数据提供给图像合成部702,并在图像合成部702与已经保存在图像存储器501内的数据合成起来。由图像合成部702处理过的图像数据用一次压缩/解压部703实施数据压缩,然后把压缩后的数据写入到一次存储装置706。根据需要由二次压缩/解压部705把写入到一次存储装置706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压缩之后,保存到二次存储装置707中。
接下来说明图像输出(读出来自图像存储器501的图像数据)。首先,在图像输出时,读出存储在一次存储装置706内的图像数据;即使在成为输出对象的图像存储在一次存储装置706内的情况下,一次压缩/解压部703也进行一次存储装置706的图像数据的解压,并由输出数据选择器704选择输出解压后的数据或解压后的数据与输入数据进行图像合成后的数据。
图像合成部702进行一次存储装置706的数据与输入数据的合成(具有图像数据的相位调整功能)、合成后的数据的输出端的选择(图像输出、向一次存储装置706的回写、也可以是向两方输出地址的同时输出)等处理。在作为输出对象的图像没有存储在一次存储装置706内的情况下,存储在二次存储装置707内的输出对象图像数据由二次压缩/解压部705进行解压,然后把解压后的数据写入到一次存储装置706内,由此来进行上述的图像输出动作。
(复印机网络系统的构成)
图13表示按照本实施例的连接多台数字复印机的复印机网络系统(此外把构成复印机网络的数字复印机称为“网络复印机”),如图13所示,多台数字复印机经网络接口相互连接起来,在该图中,以8台数字复印机组成网络为例,但是连接的数字复印机的台数并不局限于此,连接多少台都可以,只要基本上能够相互通信,即使是不同的机种都可以连接。
这里,在网络通信装置中,例如把以太网用作物理装置,在数据通信中可以考虑使用OSI(Open System Interface,开放系统互连)参照模型的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协议/因特网协议)通信等的各种装置。通过使用该图所示的构成,也能进行如上所述的图像数据的传送、存在于网络上的各种机器的机内状态通知或后述的远地输出指令那样的控制指令、设定指令的传送。
(数字复印机系统)
图14表示对等连接2台数字复印机1400(数字PPC-I)、1410(数字PPC-II)的情况。该图所示的数字复印机1400、1410的硬件构成与图11的数字复印机的构成一样。在数字复印机1400、1410之间,经互相的串行发送接收模块进行图像数据的传送,并把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暂时保存在DRAM模块内。再经互相的串行的接口409进行控制指令或设定指令等的控制数据的传送。这里,虽然使用串行接口,但是也可以使用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Interface,小计算机系统接口)来传送图像数据和控制数据。
在这些数字复印机1400、1410之间,执行上述的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首先,按下连接复制键310,使设定连接复制模式的一方成为主机(操作机),主机送出连接要求并连接到连接对象的数字复印机(子机),再执行连接复制模式。在该连接复制模式下,把由主机读取到的原稿图像数据传送到子机,并由主机和子机进行分担印刷。即:分担执行一个复制作业。由于这些数字复印机1400、1410对等地连接起来,所以,它们都能用作主机和子机。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数字复印机1400为主机而数字复印机1410为子机的情况。
接下来,参照图15来说明把由“数字PPC-I”读取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数字PPC-II”的图像写入部的动作(以下称为“远地输出”)。图15是表示数字复印机1400(数字PPC-I)、数字复印机1410(数字PPC-II)的软件的概念图。
在图15中,“复印应用”表示执行用来进行复印动作的复印序列的应用,“输入输出控制”表示对数据进行逻辑/物理变换的层(器件驱动器),操作面板控制器表示执行MMI(Man Machine Iterface,人机接口)的层(按逻辑电平进行LCD显示或LED点亮/熄灭、键入扫描等的层)、“外围机控制器”表示按逻辑电平进行安装在自动双面单元、分类器、ADF之类的PPC中的外围机的控制器的层,“图像形成部控制器”、“图像读取装置控制器”、“存储器单元”都如前面所述的一样。
在处于网络上的其他机器有打印要求的情况下,“demon(守护神)过程”读出保存在存储器单元内的图像数据,并作为把图像数据传送到“图像形成部”的应用而存在。当然,“demon过程”从存储器单元读出图像并在执行打印动作之前,来自网络上的其他机器的图像传送必须结束。
操作面板、外围机器、图像形成部、图像读取装置、存储器单元被作为各自的PPC保有的资源来对待。在该图的“数字PPC-I”使用自身的各资源来执行复印动作的情况下(按下打印起始键时),对于“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部要求“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的各资源或根据需要,要求“外围机”、“存储器单元”的各资源。
“系统控制”部对于来自“复制应用”的要求,进行资源使用权的仲裁,并把其仲裁结果(可否使用)通知给“复制应用”。在“数字PPC-I”独立使用的情况下(不连接网络的状态),因为系统保有的资源全部处于“复制应用”可能占有的状态下,所以,即时执行复印动作。另一方面,像本实施例那样,使用存在于网络上的其他机器(以下称远端数字PPC)的资源对执行打印动作的远端数字PPC的“系统控制器”要求资源使用权。
远端数字PPC(子机)的系统控制器根据要求进行资源仲裁,并把其结果通知原要求机器的应用。在使用权许可的情况下,应用执行图像的读取,并进行向自身的存储器单元内的图像存储,一旦该存储结束,就经接口对远地输出地址的机器的存储器单元进行图像传送。一旦图像传送结束,就在对远地输出地址的机器的“demon过程”发送打印执行用的各条件(供纸口、排纸口、打印张数等)之后,发送“打印开始”指令。一旦远地输出端的机器的“demon过程”接收到“打印开始”指令,就对自身(执行远地输出的机器)的“系统控制器”要求打印开始,并由系统控制器执行远地输出。
“数字PPC-I”使用“数字PPC-II”的存储器单元的情况下,“数字PPC-II”的存储器单元就成为数字PPC-II(或图13所示的多个数字PPC连接在网络上的情况下,“数字PPC-I”以外的PPC)的应用不能使用的状态。
(连接复制模式的动作例)
下面用流程图来说明图14的数字复印机系统的连接复制模式中的动作例。
(动作例1-1)
图20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不可连接复制判定动作的流程图。首先,数字复印机1400判断是否是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2001),即:判断是否按下操作面板201的液晶触摸板205的连接复制键301来设定连接复制模式。如果不是连接复制模式,就进到后述的步骤S2006,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是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图5的状态),数字复印机1400(主机)就判断装订模式是否ON(接通)(步骤S2002),如果不是装订模式,就进到后述的步骤S2006。另一方面,在装订模式是ON的情况下,数字复印机1400就对数字复印机1410(子机)要求外围机器的连接状态(步骤S2003)。
根据该要求,子机1410把外围机器的连接状态传送到主机1400。并且,数字复印机1400判断本机(主机)是否连接有修整器122(步骤S2004),如果修整器122未被连接,就在操作面板201上显示不可复制(S2008)后返回。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本机连接有修整器122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子机1410侧是否连接有修整器122(步骤S2005)。如果修整器122未被连接,就在操作面板201上显示不可复制(S2008)后返回。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05中,如果数字复印机1400判断为子机1410侧连接有修整器122,并判断是否有其他不可复制的重要原因(例如:卡纸、门开、缺纸等)(步骤S2006),如果判断为没有其他不可复制的重要原因,就在操作面板201上显示可复制(步骤S2007),然后返回该动作。另外,在有其他不可复制的重要原因的情况下,就在操作面板201上显示不可复制(步骤S2008)后返回。
进一步附带说明上述的动作。在操作者的操作来变更模式的情况下,或引擎状态(卡纸信息、门信息、供应(记录纸、着色)信息等)发生了变化的状态下,执行上述的处理动作。如果连接复制模式和装订模式同时处于ON状态,为了知道子机1410侧能执行的功能,所以,从主机1400对子机1410要求外围机器的连接状态。具体地说,就是询问承载订书机130的修整器122的安装状态。
如果修整器122存在,就能够执行装订模式,如果不存在就不能执行装订模式。可是,如果主机1400、子机1410的任意一方不存在修整器122,就在操作面板201上显示为不可复制的状态。如果主机1400、子机1410两方面都存在修整器122,就检查下一个其他的不可复制的重要原因(例如:存在卡纸、门开、缺纸等),如果发生任何一种不可复制的重要原因,就在操作操作面板201上显示不可复制,如果未发生某种不可复制的重要原因,就在操作面板201上显示可复制状态。图7是表示子机1410上在未连接修整器122的状态下设定连接复制模式和装订模式的情况下的操作面板201的显示例。
按照上述动作例1-1,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后,在主机或子机选择了不可执行的模式(例如:装订模式)的情况下,就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在连接复制模式设定时用户设定了两方不能执行的模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这种错误复制的发生。
(动作例1-2)
图21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复制模式设定例(1)的流程图。该图表示按下连接复制键301来设定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的动作。一旦被设定连接复制模式,主机1400首先对子机1410要求外围机器的连接状态(步骤S2101),根据这种要求,子机1410把外围机器的连接状态发送给主机1400。主机1400判断主机1400侧是否存在修整器122(步骤S2102),如果主机1400侧不存在修整器122,装订模式键302不显示出来(步骤S2105),然后返回。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102判断为主机1400侧存在修整器122,主机1400进一步判断子机1410侧是否存在修整器122(步骤S2103),如果子机1410侧不存在修整器122,装订模式键302不显示出来(步骤S2105),然后返回。另一方面,如果主机1400判断为子机1410侧存在修整器122,就显示装订模式键302(步骤S2104),然后返回。
也就是说,如果主机1400、子机1410同时存在修整器122,就显示装订模式键302,否则就不显示装订模式键302。这样,就能够避免设定连接复制模式下不能执行的装订模式。图8是在修整器122未连接在子机1410上的状态下设定了连接复制模式情况下的操作面板201的显示例。在设定连接复制模式之前,如图4所示,虽然显示有装订模式键302,但是,随着连接复制模式的设定,装订模式键302变化为非显示状态。
按照上述动作例1-2,由于选择连接复制模式之后,用来选择主机或子机不能执行的模式的选择键为非显示状态,所以,在连接复制模式设定时用户要设定两方都不能执行的模式的情况下,消去这种操作错误就能够避免错误复制的发生,而且能够提高操作性。
(动作例1-3)
图22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复制模式设定例(2)的流程图。该图表示按下连接复制键301来设定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的动作。一旦设定连接复制模式,主机1400首先对子机1410要求外围机器的连接状态(步骤S2201),根据这种要求,子机1410把外围机器的连接状态发送给主机1400。主机1400判断主机1400侧是否存在修整器122(步骤S2202),如果主机1400侧不存在修整器122,主机1400显示装订模式键302无效(步骤S2205),然后返回。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202主机1400判断为主机1400侧存在修整器122,主机1400进一步判断子机1410侧是否存在修整器122(步骤S2203),如果子机1410侧不存在修整器122,装订模式键302显示无效(步骤S2205),然后返回。另一方面,如果主机1400判断为子机1410侧存在修整器122,就显示装订模式键302有效(步骤S2204),然后返回。
也就是说,如果主机1400、子机1410同时存在修整器122,就显示装订模式键302有效,否则就显示装订模式键302无效。这样,就能够避免设定连接复制模式下不能执行的装订模式。图9是在修整器122未连接在子机1410上的状态下设定了连接复制模式情况下的操作面板201的显示例。通过把装订模式键302设为与其他功能键不同的显示(例如网影显示),就能够表示该键无效。
按照上述动作例1-3,由于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时,把用来选择主机或子机不能执行的模式(功能)的选择键设为无效显示,所以,在连接复制模式设定时用户要设定两方都不能执行的模式的情况下,消去这种操作错误就能够避免错误复制的发生,而且能够提高操作性。
(动作例1-4)
图23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复制模式设定例(3)的流程图。该图表示按下连接复制键301来设定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的动作。一旦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数字复印机(主机)1400首先对子机1410要求外围机器的连接状态(步骤S2301),根据这种要求,子机1410把外围机器的连接状态发送给主机1400。主机1400判断装订模式是否是ON(步骤S2302),如果装订模式是ON,主机1400进一步判断子机1410侧是否存在修整器122(步骤S2303),如果子机1410侧不存在修整器122,主机1400就解除装订模式(步骤S2304),然后返回该动作。
也就是说,尽管设定有装订模式,但是只要子机1410中不存在修整器122,就自动解除装订模式。这样,就能够防止设定有连接复制模式下不能执行的模式的矛盾。图10是单独选择有装订模式时的操作面板201的显示例。一旦在修整器122未被连接到子机1410上的状态下设定了连接复制模式,就解除装订模式时,成为图5所示的显示情况。
按照上述动作例1-4,由于在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自动解除主机或子机不能执行的模式,所以,连接复制模式设定时,用户设定两方都不能执行的模式就成为不可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模式时的操作性。
(实施例2)
下面参照图24~图38来说明实施例2。实施例2的数字复印机与实施例1的数字复印机的基本构成一样,这里,说明上述图14的数字复印机系统的动作例。
(操作面板的各设定键和操作所致的画面推移例)
图24是按下连接复制键301来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时的画面例。该画面是从前述的图3的状态按下连接复制键301来切换为图24所示的连接复制模式的设定画面,按下如图24所示那样连接起来的各复印机的连接装置选择键2400(该例中设为8台)来选择连接复制模式的设定画面,随后,一旦按下设定结束键2410,就切换为图25所示的画面,并设定连接复制模式。这里,如图25的画面所示,成为设定了自动浓度、自动用纸选择、等倍、分类的连接复制模式。在解除该连接复制模式时,再次按下连接复制键301进行解除,然后返回到图3的画面。
图26是手动(不是用纸检测的自动选择)操作进行记录纸选择的状态的画面例。这里,例如用手动用纸选择键2601手动选择了“1”的横向A4,作为手动用纸选择键2601,在这里准备有特殊纸(描图纸、OHP用纸、标签纸等)纵向A4、再生纸纵向A3、横向B5的选择键。
图27是不能选择的供纸段半亮度显示的画面例,在这种情况下,A4特殊纸键成为半亮度显示。按下半亮度显示的键来选择的情况下,进行警告显示,例如:如图28所示,警告显示是“因为没有同一的纸盘,所以不能使用”。
图29所表示的动作例是连接动作开始时存在用操作机(主机)以外的装置(子机)进行记录纸补给所必要的装置的情况下,中断动作并警告记录纸补给,例如:所进行的显示是“请把用纸补给到其他机器”。图30是用来进行缺纸时的动作切换的设定画面例。这里,动作开始时设定记录纸的剩余量的检测量。即:进行剩余量确认或剩余量未确认的设定和设定作为剩余量确认时的确认量设定缺纸(无纸)或接近无纸。为了移动到该画面,按下初始设定键207就能进行。
(串行通信部分的硬件构成例)
图31是图14的数字复印机1400、1410的串行接口的第一硬件构成例的说明图。这里,主机1400和子机1410比如与前述的数字复印机的构成一样,而且,处于对等的连接关系,为说明简便起见,分为主机(图24中的操作机)和子机(相应于图24中的复印机1、4、7)。
如图所示,主机1400和子机1410各自内装的MCU的UART(universal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ceiver;异步串行通信用发送接收电路)的串行数据发送用TxD端子和串行数据接收用RxD端子相互以交叉状态连接起来,能够进行指令收发。
与上述2条串行通信线不同,准备有2条用来知道对方机的电源是否接入的信号线,因为该信号线在对方机侧上拉到Vcc,而在本机侧下拉,所以,如果对方机是电源ON状态,由输入端口P10读取的值成为H电平,如果对方机是电源OFF状态,成为L电平。这样,各自的机器读取输入端口P10的输入信号电平是H电平或L电平的某种电平,就能判断对方机的电源是否接入。
图32是表示图14的数字复印机1400、1410的串行接口的第二硬件构成例的说明图。这里,除串行通信线之外,还准备有用来知道能够与对方机通信的状态的2条信号线,连接在相互的输出端口P20和对方机的输入端口P10上。
在电源接通后,各自的机器执行各种初始化处理。这时,把输出端口P20的输出电平设定为L电平,此后,在UART的初始化、中断控制器的初始化等结束并且接收进串行接收数据的准备就绪的阶段内,把输出端口P20的输出电平设定为H电平。这样,各自的机器读取输入端口P10的输入信号电平是H电平或L电平的某种电平,就能判断对方机的电源是否接入。
图33是表示图14的数字复印机1400、1410的串行接口的第三硬件构成例的说明图。这里,省略了前述的串行通信线以外的信号线,期望能够由此来降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相互发送接收后述的通信连接确认指令,来检测出是否是能够与对方机进行通信的状态。
(动作例2-1)
图34是按下连接复制键的情况下和子机侧的电源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的主机侧的处理动作例的流程图。首先,按下连接复制键301,数字复印机1400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3401),并判断是否是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3402)。如果判断为是连接复制模式,数字复印机(主机)1400进一步判断子机1410侧的电源是否是ON(步骤S3403)。用前述的图31或图32的构成来进行该子机1410的电源ON/OFF的确认。
在步骤S3403,在判断为子机1410侧是电源ON(由输入端口P10读取的值是H电平)的情况下,在主机1400侧的操作面板上显示称为“可以复制”的可复制的显示(步骤S3404),打印键202成为打印放行状态。在判断为子机1410侧是电源OFF(由输入端口P10读取的值是L电平)的情况下,在主机1400侧的操作面板上显示称为“请等待”的不可复制的显示(步骤S3405),打印键202成为打印禁止状态。
在子机1410的电源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上述动作的步骤S3402以后的动作同样进行。但是,在未设定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不管处于子机1410侧的电源ON/OFF状态,都显示“可以复制”,打印键202成为打印放行状态。
按照上述的动作例2-1,由于在子机是电源OFF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电源ON/OFF状态,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动作例2-2)
图35是按下连接复制键的情况下和与子机侧的通信就绪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的主机侧的处理动作例的流程图。首先,按下连接复制键301,数字复印机1400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3501),并判断是否是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3502)。如果判断为是连接复制模式,数字复印机1400(主机)进一步判断是否是与子机1410侧能通信的状态(通信就绪)(步骤S3503)。通过互相发送接收例如图33的构成中预先设定的通信连接指令来进行该子机1410的通信就绪的确认。
在步骤S3503中,在判断为子机1410侧是通信就绪的情况下,主机1400在主机1400侧的操作面板上进行称为“可以复制”的可复制显示(步骤S3504),打印键202成为打印放行状态。另一方面,在步骤S3503中,在判断为与子机1410侧不能通信的状态(通信未就绪)的情况下,主机1400在主机1400侧的操作面板上进行称为“请等待”的不可复制的显示(步骤S3505),打印键202成为打印禁止状态。
在子机1410的通信就绪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上述动作的步骤S3502以后的动作同样进行。但是,在未设定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不管子机1410侧的通信就绪状态,都进行“可以复制”的显示,打印键202成为打印放行状态。
按照上述的动作例2-2,由于在子机不是可通信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可通信状态,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动作例2-3)
图36是按下连接复制键的情况下和通信差错检测中的主机侧的处理动作例的流程图。首先,按下连接复制键301,数字复印机1400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3601),并判断是否是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3602)。如果是连接复制模式,数字复印机1400(主机)进一步判断子机1410侧是否发生了通信差错(步骤S3603)。
在步骤S3603中,在判断为子机1410侧没有发生通信差错的情况下,在主机1400侧的操作面板上进行称为“可以复制”的可复制显示(步骤S3604),打印键202成为打印放行状态。另一方面,在步骤S3603中,在判断为子机1410侧发生了通信差错的情况下,主机1400在主机1400侧的操作面板上进行称为“请等待”的不可复制的显示(步骤S3605),打印键202成为打印禁止状态。
在检测到子机1410的通信差错的情况下,上述动作的步骤S3602以后的动作同样进行。但是,在未设定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不管有无发生子机1410侧的通信差错,都进行“可以复制”的显示,打印键202成为打印放行状态。
按照上述的动作例2-3,由于在子机在通信差错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通信差错状态,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避免通信差错时的再复制操作,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通信连接确认指令发送处理)
图37是用来确认是否能够通信的通信连接确认指令发送处理例的流程图。接通电源之后,被连接的各数字复印机1400、1410相互发送通信连接确认指令(步骤S3701),等待500ms之后(步骤S3702),发送通信连接确认指令。即:数字复印机1400、1410每500ms通过串行通信线相互发送通信连接确认指令。
(通信连接确认指令接收处理)
图38是用来确认是否能够通信的通信连接确认指令接收处理例的流程图。该处理由被连接的各数字复印机1400、1410进行。首先,数字复印机判断是否接收到了通信连接确认指令(步骤S3801)。在数字复印机判断为接收到了通信连接确认指令的情况下,把时刻计时用的计时器复位(步骤S3802),并检测可能通信的状态(通信就绪)(步骤S3803)。另一方面,在因为某时何种原因不能接收通信连接确认指令的情况下,数字复印机就判断从最后接收指令开始是否经过了1秒钟(步骤S3804),在经过了1秒钟的时刻,检测不能通信的状态(通信未就绪状态)(步骤S3805)。
(实施例3)
参照图39~图44来说明实施例3。实施例3的数字复印机的构成与实施例2的数字复印机的构成一样,在实施例3中,说明连接复制动作时子机侧禁止选择电源OFF、通信未就绪、通信差错时的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这里,说明图14的数字复印机系统的动作例。
(动作例3-1)
图39是按下连接复制键301的情况下的主机1400的处理流程图,图40是检测到子机1410侧的电源OFF的情况下的主机1400的处理流程图。在图39中,一旦按下连接复制键301,主机1400首先判断子机1410侧的电源是否是ON(步骤S3901),如果子机1410侧的电源是ON状态,就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3902)。在检测到子机1410侧的电源是OFF的情况下(例如使用前述的图31、图32的电路构成的检测状态),主机1400就解除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4001)。
按照上述动作例3-1,在子机是电源OFF的情况下,因为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侧的电源ON/OFF状态,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由于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
(动作例3-2)
图41是按下连接复制键301的情况下的主机的处理流程图,图42是检测到子机侧的未就绪情况下的主机的处理流程图。在图41中,一旦按下连接复制键301,主机1400首先判断是否是与子机1410侧的可通信状态(通信就绪)(步骤S4101),如果判断为是通信就绪,主机1400就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4102)。在检测到不能与子机1410侧通信状态(通信未就绪)的情况下,主机1400就解除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4201)。
按照上述动作例3-2,在子机不是可通信状态的情况下,因为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是否可通信,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由于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
(动作例3-3)
图43是按下连接复制键301的情况下的主机的处理流程图,图44是检测到通信差错情况下的主机的处理流程图。在图43中,一旦按下连接复制键301,数字复印机1400首先判断是否在子机1410侧没有发生通信差错(步骤S4301),如果判断为没有发生通信差错,数字复印机1400就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4302)。在图44中,在与子机1410侧的指令交换的过程中检测到通信差错的情况下,主机1400就解除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4401)。
按照上述动作例3-3,在子机是通信差错状态的情况下,因为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是否发生了通信差错,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避免了通信差错时的再复制操作,因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由于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
可是,该实施例的各动作中的通信连接确认指令的发送处理和接收处理(通信就绪/通信未就绪的判断处理)都与图37、图38的流程图一样进行,因此,其内容也是一样的,所以这里省略了说明。
(实施例4)
参照图45~图51来说明实施例4,实施例4中的数字复印机的构成与实施例2的复印机构成一样。实施例4中,说明主机根据连接复制模式时主机成为连接对象的子机的供应(印刷对象的记录纸、着色剂等)的状态、打印引擎的差错状态、显示画面状态和打印引擎的运行状态的变化开始连接复制动作的情况。这里,来说明图14的数字复印机系统的动作例。
(本机状态发送处理)
图45是把本机的状态发送给被连接的对方机的处理例的流程图。该处理分别由数字复印机1400、1410来进行,在图45中,首先由数字复印机判断本机的着色剂或相应的记录纸等的供应状态是否变化,即:判断是否缺着色剂/缺纸(步骤S4501)。用设置在供纸盘即:图1中的第一纸盘109、第二纸盘110、第三纸盘111内的传感器(未图示)来检测纸盘内有无装纸。用设置在显像单元118部分的着色剂传感器(未示出)或浓度传感器可以知道当前的着色剂的缺少状态。这些传感器机构都是公知的,所以这里省略了说明。
接下来,在步骤S4501,在供应状态有变化的情况下,数字复印机把供应状态发送给被连接的数字复印机(步骤S4502)。在发送供应状态之后,或供应状态无变化的情况下,数字复印机进一步判断打印引擎(数字复印机)的差错状态是否有变化(步骤S4503)。所谓打印引擎的差错是装置整体的差错中的影响印刷动作的异常。即:记录纸的传送异常(卡纸、不送纸)、感光鼓116转动异常、定影单元的异常、后处理装置的异常等,基本上不包含连接复制动作不要的扫描仪的异常和ADF的异常。
在步骤S4503,在打印引擎的差错有变化的情况下,数字复印机发送打印引擎差错状态(步骤S4504),并进一步判断操作面板201的画面显示状态变化与否(步骤S4505)。在画面显示状态有变化的情况下,数字复印机把当前的画面显示状态发送给被连接的数字复印机(步骤S4506)。在画面显示状态中,除如图3所示的普通的复制画面之外,还有预先设定装置的动作条件的初始设定画面、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用的维修模式画面(参照图48)等。
在发送上述画面显示状态后,数字复印机进一步判断打印引擎的运行状态变化与否(步骤S4507),在运行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数字复印机把其打印引擎运行状态发送给被连接的数字复印机(步骤S4508)。
图46是打印机中发生了差错的情况下的画面显示例。这里,例如定影系统中发生了差错(如:由于定影温度过分上升引起的温度熔断器切断、定影热丝断线等),显示出“
Figure C200510073869D0043153113QIETU
、下述地方出现故障。烦请与服务部联系。定影系统SC542”。
图47是表示初始设定时的各项目的选择和设定值的画面显示例。按下图2的初始设定键207就显示该画面,按下画面内的结束键就返回到普通复制画面。在该显示画面中,所表示的状态是自动清除时间被设定为“60秒”、自动用纸选择优先被设定为“不进行”、优先纸盘被设定为“纸盘1”、复制张数限定被设定为“50张”。
图48是维修模式设定状态的画面显示例。不设置专用键,以便不让用户不小心地进入至该画面模式,而是按照用普通的操作不会发生的或难以发生的特定的按下顺序进行转移。把键按下子以组合,例如:可以考虑按“模式复位”→“CL/STOP”→“#”的顺序等的按下动作。在该画面内,显示有寄存(レジスト)调整值为“+1.5mm”、定影温度设定为“185℃”、显像偏置电压为“550V”、主扫描倍率调整为“0.0%”。
(连接复制模式时的可否复制判定处理)
图49是按下连接复制键301的情况下的处理例的流程图。这里,一旦按下连接复制键301,数字复印机1400就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4901),然后执行后述的可/不可复制判定处理(参照图51)(步骤S4902)。
图50是接收到连接对象的对方机的状态的情况下的主机的处理例的流程图。首先,数字复印机1400按照前述的图45的发送处理接收数字复印机1410的状态(步骤S5002),然后执行后述的可/不可复制判定处理(参照图51)(步骤S5003)。
图51是上述图49的可/不可复制处理(步骤S4902)和图50的可/不可复制处理(步骤S5003)的具体例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在图51中,数字复印机1400首先判断本机中是否存在不可复制条件(步骤S5101),在判断为本机存在不可复制条件的情况下,数字复印机1400就在操作面板201上无条件地显示不可复制(步骤S5108)。另一方面,如果本机不存在不可复制条件,数字复印机1400就进一步判断是否是连接复制模式(S5102)。如果不是连接复制模式,在操作面板201上进行可复制显示(S5107)。
另一方面,在步骤S5102中,在判断为是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数字复印机1400进一步判断被连接的数字复印机1410是否供应(记录纸、着色剂)短缺(步骤S5103)。在判断为数字复印机1410不是供应短缺的情况下,数字复印机1400进一步判断数字复印机1410是否是打印引擎差错(步骤S5104)。如果数字复印机1410不是打印引擎差错,数字复印机1400进一步判断数字复印机1410是否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步骤S5105)。在数字复印机1410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的情况下,数字复印机1400进一步判断数字复印机1410是否是在打印引擎运行中(步骤S5106)。如果数字复印机1410不是打印引擎运行中,数字复印机1400就在操作面板201上显示可复制,例如“可以复制”(步骤S5107),然后设为打印放行。
这样,在连接复制模式时,数字复印机1400按顺序评价接收的数字复印机1410的状态,在数字复印机1410不是供应短缺和打印引擎差错而且是普通画面又不在打印引擎运行中的情况下,进行可复制显示。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数字复印机1410供应短缺时、打印引擎差错发生、不是普通复制画面、打印引擎运行中的任一情况,数字复印机1400都在操作面板201上进行不可复制显示(步骤S5108)。
按照上述动作,在子机是供应短缺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供应有无,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上述动作,在子机是打印引擎差错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打印引擎差错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上述动作,在子机正在显示普通画面以外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显示画面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而且因为在初始设定和维修时其他机器不进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避免中断初始设定和维修作业。
按照上述动作,在子机是打印引擎运行中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而且因为在打印引擎运行中其他机器不进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避免对印刷中的作业的不利影响。
(实施例5)
参照图53~图56来说明实施例5,在上述的实施例4中,连接复制模式时确认对方机的状态,并控制连接复制动作的执行,但是,在该实施例5中,说明根据对方机的状态进行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等处理的情况。即使在该实施例5中,也进行与实施例4一样的本机状态发送处理(参照图45~图48)。这里,省略了对主机状态发送处理的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图14的数字复印机的动作例。
(动作例5-1)
图52是按下连接复制键301情况下的主机的处理例的流程图。一旦由用户按下连接复制键301,首先在数字复印机1400(主机)中判断连接对象的数字复印机1410(子机)是否是供应(记录纸、着色剂)短缺状态(步骤S5201),如果数字复印机1410不是供应短缺状态,数字复印机1400进一步判断数字复印机1410是否判断打印引擎差错(步骤S5202)。如果数字复印机1410不是打印引擎差错,数字复印机1400进一步判断数字复印机1410是否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步骤S5203),在判断为数字复印机1410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的情况下,数字复印机1400进一步判断数字复印机1410是否在打印引擎运行中(步骤S5204)。如果数字复印机1410不在打印引擎运行中,数字复印机1400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5205)。
这样,一旦按下连接复制键301,数字复印机1400判断连接的数字复印机1410的状态,并仅限于供应短缺状态、打印差错状态、显示普通复制画面以外的状态和打印引擎运行中状态都不相应的情况下,数字复印机1400才设定连接复制模式。
图53是接收到对方机的供应状态情况下的主机的处理例的流程图。当数字复印机1400接收到连接对象的数字复印机1410的供应有无状态时,数字复印机1400首先保存其内容(步骤S5301),接着,数字复印机1400判断数字复印机1410是否是供应短缺状态(步骤S5302),如果是供应短缺状态,数字复印机1400就解除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5303)。
这样,在子机是供应短缺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供应有无,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模式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进行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使用户知道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图54是接收到对方机的打印引擎差错状态情况下的主机的处理例的流程图。当接收到连接对象的数字复印机1410的打印引擎差错状态时,数字复印机1400首先保存其内容(步骤S5401),接着,数字复印机1400判断数字复印机1410是否是打印引擎差错状态(步骤S5402),如果是打印引擎差错状态,数字复印机1400就解除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5403)。
这样,在子机是打印引擎差错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打印引擎差错状况,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模式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进行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使用户知道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图55是接收到对方机的画面显示状态情况下的主机的处理例的流程图。当接收到连接对象的数字复印机1410的画面显示状态时,数字复印机1400首先保存其内容(步骤S5501),接着,数字复印机1400判断数字复印机1410是否是普通复制画面(步骤S5502),如果不是普通复制画面,数字复印机1400就解除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5503)。
这样,在子机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以外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显示画面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模式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进行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使用户知道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性。而且因为在初始设定和维修时其他机器不进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避免中断初始设定和维修作业。
图56是接收到对方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的主机的处理例的流程图。接收到连接对象的数字复印机1400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后,首先,保存该内容(S5601)。接着,数字复印机1400判断数字复印机1410是否处于打印引擎运行中(S5602),如果数字复印机1410处于打印引擎运行中,则解除连接复制模式(S5603)。
这样,主机在子机处于打印引擎运行中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况,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因此提高了连接复制中的操作性。此外,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可以向用户通知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所以进一步提高了操作性。此外,在打印引擎运行中不从其他机器进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回避对印刷中的作业造成影响。
(实施例6)
参照图57~图67来说明实施例6。实施例6的数字复印机与实施例3的数字复印机的构成一样,在实施例6中,说明根据印刷张数、原稿张数、总图像数等自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
图57是连接复制动作时的电子分类模式的动作概况的说明图。该图表示在复制6份3张原稿的情况下由操作机(主机1400)和另1台装置(子机1410)各分担3份复制并分类的情况。
主机1400侧通常进行原稿读取动作和主机1400侧的打印动作。实际的动作是一面原样打印扫描图像,一面并列进行把其图像写入到具备与前述的一次存储装置706同样功能的HDD 5700内的动作。第一份打印结束后,从HDD 5700内读出图像进行第二份打印,结束后,进行第三份的打印动作。
子机1410侧把主机1400送来的图像存储到HDD 5700内,在该存储动作结束后,执行打印动作。第一份的打印结束后,处理第二份和第三份。虽然如此处所示的那样各自打印指定份数的一半,但是,可以自由设定分配比例,即使在某一方的装置中断时,也能够容易地改变以份为单位的分担数,而且能够分配中断中的剩余份数。
图58是按下集约键时输出显示的详细功能的设定画面。在该画面上,能够进行把2张原稿或4张原稿复制在1张记录纸上的各集约模式的设定。图59是自动连接进行复制的情况下的画面显示例。在该例中,由连接复制模式使500张设定张数动作,显示为“复制中。自动连接进行复制。”。
(连接复制模式的设定/解除)
图60是按下连接复制键301时的处理例的流程图。当用户按下连接复制键301时,数字复印机首先判断是否已经完成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6001),如果已经完成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数字复印机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6002),反转显示连接复制键301,并显示选定了连接复制键。另一方面,在已经完成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时按下连接复制键301的情况下,数字复印机解除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6003),进一步解除连接复制键301的反转显示,并显示解除连接复制模式。
(主机的动作例1)
图61是按下启动键202后的主机的第一动作例的流程图。在按照连接复制模式动作的情况下,为主机1400的动作流程。首先,主机1400复位自动连接标志(步骤S6101),并判断是否是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6102)。如果没有设定连接复制模式,主机1400就判断设定张数是否超过规定值(该例中设为3)(步骤S6103)。
在设定张数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主机1400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6104),并设置自动连接标志(步骤S6105)。接着,设置自动连接标志后、或在步骤S6102中判断为不是连接复制模式、或在步骤S6103中判断为设置张数未达到规定值的情况下,主机1400读取原稿(步骤S6106),并把其图像存储在HDD 5700内(步骤S6107)。
接着,主机1400判断是否是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6108),如果是连接复制模式,主机1400就从HDD 5700读出上述图像,并发送到子机1410(步骤S6109)。然后,主机1400判断是否结束了读取对象的原稿(步骤S6110),如果原稿结束了,就把存储在HDD 5700内的图像印刷(复制)到记录纸上(步骤S6111)。接着,主机1400判断是否结束了上述印刷处理(步骤S6112),在印刷全都结束了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是否设置有自动连接标志(步骤S6113),如果设置有自动连接标志,主机1400就解除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6114)。
如上所述,在复制的设定张数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即:在一连串的图像形成动作有可能花费时间的情况下,自动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所以,能够提高印刷的生产率。而且因为即使对于不知道存在连接复制模式的功能的用户也能够在连接复制模式下自动动作,所以,能够提供生产率高的印刷处理。
在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并结束了复制作业的情况下,解除连接复制模式的设定,所以,能够自动返回到作业开始前的状态,从而能够避免占有联络端的装置的情况。
(主机的动作例2)
图62是按下启动键202之后的主机的动作例2的流程图。在图62中,首先,在复位了自动连接标志后(步骤S6201),主机1400读取原稿(步骤S6202内),并把其图像存储在HDD 5700(步骤S6203)。接着,主机1400判断是否结束了读取对象的原稿(步骤S6204),如果原稿结束了,进一步判断是否是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6205)。如果是连接复制模式,主机1400把处理移动到步骤S6210。另一方面,如果不是连接复制模式,就执行后述自动连接条件判定处理(参照图63~图65)(步骤S6206),并判断自动连接条件是否成立(步骤S6207)。
在步骤S6207,如果判断为自动连接条件成立,主机1400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6208),并设置自动连接标志(步骤S6209)。而且,主机1400判断是否是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6210)。如果是连接复制模式,主机1400就把存储在HDD 5700内的图像发送到子机1410(步骤S6211),进行印刷。主机1400把存储在HDD 5700内的图像印刷(复制)到记录纸上(步骤S6212)。这样,就由主机1400和子机1410进行印刷。然后,主机1400判断上述印刷处理是否结束了(步骤S6213),在印刷全部结束了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是否设置有自动连接标志(步骤S6214),如果设置了自动连接标志,主机1400解除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6215)。
接下来,参照图63~图65来说明上述步骤S6206的自动连接条件判定处理的具体处理例1~3。
(自动连接条件判定处理的处理例1)
图63是用来说明上述步骤S6206的自动连接条件判定处理的处理例1的流程图。在该处理例1中,把自动连接条件的判定基准设为原稿张数。
在图63中,首先,主机1400判断原稿张数是否超过规定值(该例中设为5张)(步骤S6301),在判定为原稿张数超过“5”的情况下,主机1400判断为满足自动连接条件,并把自动连接“进行”显示在操作面板201上(步骤S6302)。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原稿张数未达到“5”的情况下,判断为不满足自动连接条件,并把自动连接“不进行”显示在操作面板201上(步骤S6303)。
这样,在原稿张数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即:一连串的图像形成动作有可能要花费时间的情况下,自动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所以,能够提高印刷的生产率。因为即使对不知道连接复制模式的功能存在的用户也能够自动地连接复制模式下动作,所以,能够提供生产率高的印刷处理。
(自动连接条件判定处理的处理例2)
图64是用来说明上述步骤S6201的自动连接条件判定处理的处理例2的流程图。在该处理例2中,把自动连接条件的判定基准设为总图像数。
在图64中,首先,主机1400求出总图像数(=原稿张数×设置张数)(步骤S6401),并判断总图像数是否超过规定值(在该例中设为10)(步骤S6402)。在判定为总图像数超过“10”的情况下,主机1400判断为满足自动连接条件,并把自动连接“进行”显示在操作面板201上(步骤S6403)。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总图像数未达到“10”的情况下,主机1400不进行自动连接,并把自动连接“不进行”显示在操作面板201上(步骤S6403)。
这样,在总图像数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即:一连串的图像形成动作有可能要花费时间的情况下,自动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所以,在连接复制模式下进行动作的条件更加正确,而且能够提高印刷的生产率。因为即使对不知道连接复制模式的功能存在的用户也能够自动地在连接复制模式下动作,所以,能够提供生产率高的印刷处理。
(自动连接条件判定处理的处理例3)
图65是用来说明上述步骤S6201的自动连接条件判定处理的处理例3的流程图。在该处理例3中,把自动连接条件的判定基准设为总成像次数。
在图65中,首先,主机1400求出总成像次数(=原稿张数×设置张数÷每成像面的原稿数)(步骤S6501),并判断总成像次数是否超过规定值(在该例中设为10)(步骤S6502)。在判定为总成像次数超过“10”的情况下,主机1400判断为满足自动连接条件,并把自动连接“进行”显示在操作面板201上(步骤S6503)。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总成像次数未达到“10”的情况下,主机1400判断为不满足自动连接条件,并把自动连接“不进行”显示在操作面板201上(步骤S6503)。在连接动作模式下进行动作的条件是前述的集约模式的情况下,该判定是有效的。
这样,在总成像次数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即:一连串的图像形成动作有可能要花费时间的情况下,自动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所以,在集约模式情况下连接复制模式下进行动作的条件更加正确,而且能够提高印刷的生产率。因为即使对不知道连接复制模式的功能存在的用户也能够自动地在连接复制模式下动作,所以,能够提供生产率高的印刷处理。
(子机的动作)
图66是按连接复制模式动作情况下的子机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图65中,首先,子机1410从主机1400接收图像(步骤S6601),并把所接收到的图像存储在HDD 5700内(步骤S6602)。接着,子机1410判断是否结束了全部原稿(步骤S6603),在全部原稿图像都存储到了HDD 5700内的情况下,子机1410读出存储在HDD 5700内的图像,并执行印刷(步骤S6604)。子机1410判断HDD 5700的全部图像的印刷是否结束了(步骤S6605)。上述的处理一直进行到结束全部图像的印刷为止。
(自动连接状态的显示例)
图67是图59的自动连接显示画面的输出动作例的流程图。图67中,主机1400判断自动连接标志是否是ON(步骤S6701),如果自动连接标志是ON,主机1400在操作面板201上显示“自动连接”的显示画面(参照图59)(步骤S6702)。另一方面,如果自动连接标志是OFF,主机1400在操作面板201上消掉“自动连接”的显示(步骤S6703)。
通过这样的显示控制,用户就能够确认按自动连接复制模式开始动作。在从排纸盘中取出印刷完了的记录纸时,也必须从联络地址的装置取出,从而能够避免忘记取出记录纸。在按连接复制模式动作时从其作业结束就执行连接复制模式,所以能够自动返回到作业开始前的状态。并能够避免成为连接前的装置所专有的原来状态。
(实施例7)
参照图68~图72来说明实施例7。在上述的实施例4中,说明了被连接的数字复印机(主机和子机)相互发送本机的状态的构成,而在实施例7中说明仅仅子机把本机的状态发送到主机的构成。
图68是按下连接复制键301的情况下的数字复印机的动作流程图。在图68中,一旦连接复制键301按下,数字复印机就判断是否已经设定有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6801)。在判断为连接复制模式是OFF的情况下,按下连接复制键301就设定连接复制模式,使本机成为主机(步骤S6802),并把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送到连接对象的对方机(子机)(步骤S6803),然后返回。
另一方面,在步骤S6801,本机作为主机,并判断为设定有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按下连接复制键301就把连接复制模式设为OFF(步骤S6804),并把连接复制模式的解除要求送到连接对象的对方机(子机)(步骤S6805),然后返回。在步骤S6801,本机作为子机,并判断为设定有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6801的连接复制模式的设定的判断例如取具有连接复制模式标志。在连接复制模式是OFF的情况下,把本机的连接复制模式标志设为“0”;在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本机成为主机的情况下,把本机的连接复制模式标志设为“1”;在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本机成为子机的情况下,把本机的连接复制模式标志设为“2”。这样,判别本机的连接复制模式标志,就能够判断出连接复制模式。
参照图69来说明接收到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的情况下的动作。图69是接收到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的情况下的动作流程图。在图69中,从主机接收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时,数字复印机就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6901),然后返回。这样,该数字复印机就成为子机。
图70是子机从主机接收到连接复制模式解除要求的情况下的动作流程图。在图70中,从主机接收连接复制模式解除要求时,子机就解除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7001),然后返回。
图71是数字复印机本机的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的动作流程图。在图71中,一旦本机的状态有了变化,数字复印机就判断作为子机是否设定有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7101),作为子机设定有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执行与图45同样的本机状态发送处理(步骤S7102),然后返回。具体地说,在本机的着色剂和相应的记录纸等供应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把供应状态发送到主机;在打印引擎差错状态有变化的情况下,把打印引擎差错状态发送到主机;在画面显示状态有变化的情况下,把画面显示状态发送到主机;在打印引擎运行状态有变化的情况下,把打印引擎运行状态发送到主机。另一方面,在步骤S7101,在其他情况下(作为主机设定有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未设定有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数字复印机返回。
图72是主机从子机接收到子机的状态的情况下的动作流程图。在图72中,从子机接收到子机的状态的情况下,主机判断子机可否连接复制(步骤S7201),在判断为子机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主机把连接复制模式设定为OFF(步骤S7202),并把连接复制模式解除要求发送给子机(步骤S7203),然后返回。另一方面,在步骤S7201,主机判断为子机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返回。
在实施例7中,仅仅子机把主机的状态发送到主机,所以不必从主机向子机发送本机的状态,从而能够节省通信的浪费。换言之,由于子机不必知道本机的状态变化,所以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实施例8)
参照图73~图76来说明实施例8。在上述的实施例4中,说明了判断成为主机的数字复印机能否连接复制的构成,而在实施例8中说明判断子机侧能否连接复制的构成。
图73是按下连接复制键301的情况下的数字复印机的动作流程图。在图73中,一旦按下连接复制键301,数字复印机就判断是否已经设定有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7301)。在判断为连接复制模式是OFF的情况下,为了按下连接复制键301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数字复印机就把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送到连接对象的对方机(子机)(步骤S7302),然后返回。
另一方面,在步骤S7301,本机作为主机,并判断为设定有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为了按下连接复制键301来解除连接复制模式,数字复印机就把连接复制模式的解除要求送到连接对象的对方机(子机)(步骤S7303),然后返回。在步骤S7301,本机作为子机,并判断为设定有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返回。可以用与实施例7同样的方法执行步骤S7301的连接复制模式的判断。
图74是数字复印机接收到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的情况下的动作流程图。在图74中,一旦接收到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数字复印机就判断能否转移到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7401)。具体地说,判断本机是否供应(记录纸、着色剂)短缺、打印机是否差错、是否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以及是否是打印引擎运行中等,并判断能否转移到连接复制模式。在不是供应短缺和打印引擎差错、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不是打印引擎运行中的情况下,就判断为能转移到连接复制模式。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供应短缺、发生打印引擎差错、不是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和是打印引擎运行中任一种的情况下,就判断为不能转移到连接复制模式。
在判断为能转移到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数字复印机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本机成为子机(步骤S7402),把可转移到连接复制模式的意旨发送给送来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的数字复印机(步骤S7403),然后返回。另一方面,在步骤S7401,判断为不能向连接复制模式转移的情况下,数字复印机把不可向连接复制模式转移的意旨发送给送来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的数字复印机。
图75是用来说明送出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的数字复印机从子机接收到可以转移到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的动作的流程图。在图75中,送出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的数字复印机一旦从子机接收到可以转移到连接复制模式,就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成为主机(步骤S7501),然后返回。
图76说明把连接复制模式解除要求送到子机的主机从子机接收到连接复制模式可解除的情况下的动作。一旦主机把连接复制模式解除要求送到子机,子机就判断能否解除连接复制模式,并把判断结果送到主机。在图76中,一旦主机从子机接收到可解除连接复制模式,主机就解除连接复制模式(步骤S7601),然后返回。
在实施例8中,由于进行子机侧能否连接复制的判断,所以不从子机侧把本机的状态发送给主机即可,从而能够提高通信效率。
[术语的说明和定义]
下面说明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与该数字复印机有关的术语。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部)]:具有如下功能的装置被作为数字PPC用的“图像读取装置”,即:把光源照射到原稿上,再用“固体摄像元件CCD”把其反射光变换为电信号,然后进行“必要的图像处理”。所谓“必要的图像处理”是说量化(把由CCD变换为电信号的模拟数据变换成2值或多值数据)、黑斑补正(补正照射原稿的光源的照射斑或CCD灵敏度的偏差)和MTF补正(补正由光学系统引起的图像模糊)·变倍处理(改变图像的读取密度、用所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数据插值等的处理)等。
[图像形成部]:在数字PPC用的“图像形成部”是用电子摄影、感热、热转印、喷墨等手段把由电信号传送来的图像形成在普通纸、感热纸等上的装置。
[视频信号]、[图像数据]:把用前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变换的图像的电信号、向“图像形成部”输入的图像的电信号和用来与图像的电信号同步的信号归纳起来表示为“视频信号”或“图像数据”。
[控制信号]、[指令]:为了在“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部”、“应用”之间相互交往“视频信号”,有必要在装置之间相互传递信息,把这种手段表现为“控制信号”或“指令”的发送。
[扩展功能]、[应用]、[存储功能]、[存储器单元]:数字PPC的重要特征是把图像变换为电信号进行读入,然后再由图像形成装置把电信号复原。这时,由于具有使所读取的电信号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化(图像处理)并进行传递的手段,所以能够应用于原来的模拟PPC以外的领域。除了能够实现FAX、分页打印机、扫描仪、文件系统等功能之外,最近,即使在执行PPC功能时也能够把所读取的图像数据暂时存储在DRAM之类的存储装置中,并能根据需要读出图像数据,这样,在多数的复印时,就能够一次扫描进行多次打印,或实现把多张原稿打印在一张记录纸上的功能(=以下的存储功能)。把只能由这些数字PPC系统实现的功能表示为“扩展功能”或“应用”。存储器单元也被用作存在于网络上的机器间的图像数据传送时的缓冲装置。
[系统控制器]、[系统]:在执行复印模式时,为了用图像写入部形成图像,纸传送处理、电子拍摄过程处理、异常状态或供纸盒状态(纸的有无等)等的机内监视以及为了用图像读取部读取图像而控制扫描动作和光源的ON/OFF等的控制器统称为“系统控制器”。在最近的数字PPC中,不仅装载一种扩展功能,而且还同时装载有多个应用。这样,就把共有一个资源的数字PPC称之为“系统”,有时也把控制这种系统的控制器称之为“系统控制器”。
[资源]:把多个应用所共有的功能单元单位称之为“资源”。前述的“系统控制器”以该资源为单位进行系统控制,由本件的数字PPC管理的资源有“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部”、“操作面板”、“存储器”、“外围机(=ADF、分类器、自动两面单元、订书机130、修整器122等)”等。
[利用者限制]:特别是使用电子摄影过程的PPC,由于消耗量大,有时不准备许可无限制使用,这时,为了特定、限定、管理“利用者”,使用“投币机(コインラツク)”、“密钥计数器”、“密钥卡”、“预付款卡”等的“利用者限制机”或“密码”等。
[用户设定]:在系统变得复杂时,必须分别对应每个用户。因为在出厂时不可能完全满足这些对应,所以市场上的对应就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通常设置非易失性RAM,能够进行对应于顾客的要求的系统设定,这种功能就表现为“用户设定”。
[空闲状态]:未进行由用户操作的状态继续一定的期间的状态称之为“空闲状态”,除此之外的状态称之为“忙状态”。从“忙状态”转移到“空闲状态”的时间可以由用户来设定。例如:无论是在复印动作中还是在复印动作结束后,如果一定期间不继续用户不操作的状态则不转移到“空闲状态”。
[周计时器]:按照设定于各周日的ON/OFF时间使电源ON/OFF的功能。
[预热]:把定影温度控制在下降一定温度(例如10℃),并消除操作面板显示来节约电能消耗的模式。在无动作和操作一定时间之后,通过操作面板上的键输入或由机械设定,自动设定该模式。通过操作面板上的键输入或由机械设定,在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人站在机器前时解除该模式。
[再装入]:定影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可定影温度,成为可复制状态,称为再装入。
[中断模式]:在复制动作进行中和操作中临时中断复制作业进行复制时的模式。如果是设定该模式之前的复制模式和复制过程中,设定该模式就能够把该过程中的经过的信息存储在非易失RAM内,然后转移到中断模式,并进行模式初始化。复制动作执行之后,一旦解除中断模式,就返回存储在非易失RAM内的模式和信息,并恢复到中断模式设定前的状态,再次启动,能够继续中断前的模式,该模式的设定/解除可以用操作面板201的键进行。
[预约模式]:启动多个复制应用,由系统控制器来进行资源管理。如果某一个复制应用处于图像形成动作中,并正在开启着操作面板和图像读取装置,许可别的复制使用并进行设定操作和原稿的读取。
[CSS](或[远距离诊断系统]、[数字复印机管理系统]):图19表示数字复印机管理系统的构成。设置在服务点的管理装置1003和设置在用户处的PPC1000等的机器经公共线路网1002连接起来,在用户侧,设置有用来控制与管理装置1003的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1001,用户处的PPC 1000就连接到该通信控制装置1001上。电话机或传真机能连接在通信控制装置1001上,能够插在用户已有的电话线路上。虽然在通信控制装置1001能够连接多个PPC,当然也可以连接一个PPC。
这些PPC不必是同型号的产品,不同的机种也无妨,即使PPC以外的机器也可以。这里,为了说明方便,假设在1台通信控制装置上最多可连接5台PPC。通信控制装置和多个PPC按照RS-485标准多支路(multi-drop)连接起来。通信控制装置与各PPC之间的通信控制按照基本型数据传输控制步骤进行。按照把通信控制装置作为控制站的中央集中控制的轮询(polling)/选定方式来进行数据链路的确立,就能够与任意PPC进行通信。各PPC可以用地址设定开关来设定固有值,这样,来决定各PPC的轮询地址、选定地址。
[预约复制]:启动多个复制应用,分别进行独立的动作。作为共有资源的操作面板、外围机器、图像写入部、图像读取装置、存储器由系统控制器来仲裁。多个复制应用可以向操作面板提供的假想画面来写入各自的操作画面信息。操作面板把系统控制器指示的操作面板所有者应用的假想画面展开成为真实画面。
[动作预约]:在动作预约阶段,在复印机内定影加热过程中等时,不能启动复制动作,但是,通过预约模式设定和原稿设置,就能够在定影加热结束后成为可复制动作的时刻自动开始复制动作,这种功能就是动作预约。在该实施例中,把定影加热过程作为动作预约对象,但是,此外只要与时间的经过可同时进行的动作都有资格成为动作预约的对象。LCT纸盘上升时间、多边形马达旋转稳定时间、着色剂补给动作过程中等等都被考虑在内。
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改变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适宜的变形。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虽然说明了连接2台数字复印机的情况(参照图14)的动作例,但是,所连接的数字复印机就仅仅限定于2台,连接3台以上的数字复印机也能够进行连接复制。这种情况下,可以把任意一台作为主机,其余的2台以上都作为子机,也能够进行连接复制。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在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选择了本机或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能执行的功能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在连接复制模式设定时用户设定了两方不能执行的模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这种错误复制的发生。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子机),由于把本机能使用的功能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所以,在连接复制模式设定时用户设定了两方不能执行的模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这种错误复制的发生。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能够使用的功能通知给主机,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在选择了本机或子机不能执行的功能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在连接复制模式设定时用户设定了两方不能执行的模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这种错误复制的发生。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在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不显示用来选择本机或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能执行的功能的选择键。所以,在连接复制模式设定时用户作了设定两方都不能执行的模式的情况下,舍弃这种操作就能够避免错误复制的发生,而且能够提高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能够使用的功能通知给主机,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主机不显示用来选择本机或子机不能执行的功能的选择键。所以,在连接复制模式设定时用户作了设定两方都不能执行的模式的情况下,舍弃这种操作就能够避免错误复制的发生,而且能够提高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显示用来选择本机或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能执行的功能的选择键无效。所以,在连接复制模式设定时用户作了设定两方都不能执行的模式的情况下,舍弃这种操作就能够避免错误复制的发生,而且能够提高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能够使用的功能通知给主机,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主机显示用来选择本机或子机不能执行的功能的选择键无效。所以,在连接复制模式设定时用户作了设定两方都不能执行的模式的情况下,舍弃这种操作就能够避免错误复制的发生,而且能够提高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在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自动解除本机或子机不能执行的模式。所以,连接复制模式设定时,用户设定两方都不能执行的模式就成为不可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操作模式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能够使用的功能通知给主机,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主机解除用来执行本机或子机不能执行的功能的模式。所以,连接复制模式设定时,用户设定两方都不能执行的模式就成为不可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操作模式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所述的发明中,由于所述功能中包含装订功能。所以,除权利要求前述的任一项的发明的效果之外,其他效果是在使用装订功能的情况下更为方便。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在所述的发明中,由于所述功能中包含装订功能。所以,除前述的效果之外,其他效果是在使用装订功能的情况下更为方便。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电源OFF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电源ON/OFF状态,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子机),由于把本机电源的ON/OFF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电源ON/OFF状态,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电源的ON/OFF通知给主机,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在子机是电源OFF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电源ON/OFF状态,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是能够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可通信状态,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子机),由于把本机的通信准备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可通信状态,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的通信准备状态通知给主机,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在子机不是能够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可通信状态,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通信错误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通信差错状态,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避免通信差错时的再复制操作,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子机),由于把本机的通信错误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由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通信差错状态,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避免通信差错时的再复制操作,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的通信错误状态通知给主机,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在子机是通信错误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通信差错状态,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避免通信差错时的再复制操作,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电源OFF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侧的电源ON/OFF状态,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由于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的电源的ON/OFF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电源OFF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侧的电源ON/OFF状态,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由于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在子机不是可通信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是否可通信,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由于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的通信准备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不是能够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是否可通信,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由于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通信差错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是否发生了通信差错,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避免了通信差错时的再复制操作,因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由于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的通信错误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通信错误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是否发生了通信差错,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避免了通信差错时的再复制操作,因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由于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在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中,子机周期性地把指示连接是否结束的通信连接确认信号发送到主机,主机接收该通信连接确认信号,并判断子机是否是能够通信的状态。所以,除前述的发明效果之外,由于不要专用的通信线,从而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供应短缺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供应有无,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子机),由于把本机的供应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由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供应有无,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的供应状态通知给主机,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时,在子机是供应短缺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而且,把本机的供应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由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供应有无,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子机),在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本机的供应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把相应的本机的供应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所以除前述的发明效果之外,还能降低通信时间。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打印机出错状态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打印引擎差错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子机),由于把本机的打印机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由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打印引擎差错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的打印机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打印机出错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打印引擎差错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子机),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在本机的打印机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通知装置把相应的本机的打印机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除前述的发明效果之外,还能降低通信时间。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子机正在显示普通画面以外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显示画面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而且因为在初始设定和维修时其他机器不进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避免中断初始设定和维修作业。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子机),由于把本机的画面显示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显示画面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而且因为在初始设定和维修时其他机器不进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避免中断初始设定和维修作业。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的画面显示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显示画面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而且因为在初始设定和维修时其他机器不进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避免中断初始设定和维修作业。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子机),在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在本机的画面显示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把相应的本机的画面显示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所以除具有前述的发明效果之外,还能降低通信时间。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印刷运作中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而且因为在打印引擎运行中其他机器不进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避免对印刷中的作业的影响。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子机),由于把本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印刷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传送来的原稿图像。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而且因为在打印引擎运行中其他机器不进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避免对印刷中的作业的影响。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印刷运作中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动作。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而且因为在打印引擎运行中其他机器不进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避免对印刷中的作业的影响。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在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由于在本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把相应的本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通知给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所以除具有前述的发明效果之外,还能降低通信时间。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供应短缺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供应有无,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由于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的供应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供应短缺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供应有无,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由于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打印引擎差错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打印引擎差错状况,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的打印机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打印引擎差错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打印引擎差错状况,只需用户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以外画面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显示画面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由于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而且因为在初始设定和维修时其他机器不进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避免中断初始设定和维修作业。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的画面显示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正在显示普通复制画面以外画面状态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显示画面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由于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而且因为在初始设定和维修时其他机器不进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避免中断初始设定和维修作业。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是印刷动作中的情况下,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由于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而且因为在打印引擎运行中其他机器不进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避免对印刷中的作业的影响。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子机把本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通知给主机,在子机是印刷动作中的情况下,主机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即使在连接机远离的情况下,也不用直接确认子机的打印引擎运行状态,只需用户正在操作的主机即能够判断可否执行连接复制,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复制时的操作性。在不能连接复制的情况下,由于禁止连接复制模式的选择,所以能够在选择连接复制模式前的阶段通知用户不能进行连接复制动作,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操作性。而且因为在打印引擎运行中其他机器不进行连接复制,所以,能够避免对印刷中的作业的影响。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在所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所以能够提高印刷的生产率。而且即使对于不知道存在连接复制模式功能的用户也能自动地按连接复制模式动作,所以能提供生产率高的印刷处理。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在所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主机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所以能够提高印刷的生产率。而且即使对于不知道存在连接复制模式功能的用户也能自动地按连接复制模式动作,所以能提供生产率高的印刷处理。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在所指定的原稿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所以能够提高印刷的生产率。而且即使对于不知道存在连接复制模式功能的用户也能自动地按连接复制模式动作,所以能提供生产率高的印刷处理。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在所指定的原稿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主机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所以能够提高印刷的生产率。而且即使对于不知道存在连接复制模式功能的用户也能自动地按连接复制模式动作,所以能提供生产率高的印刷处理。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根据原稿张数和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计算出总印刷张数,在所算出的总印刷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所以,能按连接复制模式动作的条件更加正确,且能够提高印刷的生产率。而且即使对于不知道存在连接复制模式功能的用户也能自动地按连接复制模式动作,所以能提供生产率高的印刷处理。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根据原稿张数和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计算出总印刷张数,在所算出的总印刷张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主机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所以,可按连接复制模式动作的条件更加正确,且能够提高印刷的生产率。而且即使对于不知道存在连接复制模式功能的用户也能自动地按连接复制模式动作,所以能提供生产率高的印刷处理。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根据原稿张数、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和指定的图像形成模式计算出总成像次数,在所算出的总成像次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主机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所以,在集约模式等的情况下,可按连接复制模式动作的条件更加正确,且能够提高印刷的生产率。而且即使对于不知道存在连接复制模式功能的用户也能自动地按连接复制模式动作,所以能提供生产率高的印刷处理。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由于根据原稿张数、指定的原稿印刷张数和指定的图像形成模式计算出总成像次数,在所算出的总成像次数超过规定张数的情况下,主机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所以,在集约模式等的情况下,可按连接复制模式动作的条件更加正确,且能够提高印刷的生产率。而且即使对于不知道存在连接复制模式功能的用户也能自动地按连接复制模式动作,所以能提供生产率高的印刷处理。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在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在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自动执行相应的连接复制模式。所以除具有前述的发明效果之外,用户还能知道按连接复制模式自动开始动作。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在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由于在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主机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自动执行相应的连接复制模式。所以除具有前述的发明效果之外,用户还能知道按连接复制模式自动开始动作。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在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在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解除相应的连接模式的设定。所以除具有前述的发明效果之外,还能够自动返回到作业开始前的状态,并能够避免成为连接前的装置所占有的原状态。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在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由于在自动执行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主机解除相应的连接模式的设定。所以除具有前述的发明效果之外,还能够自动返回到作业开始前的状态,并能够避免成为连接前的装置所占有的原状态。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由于在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通知装置把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发送到被连接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响应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连接复制模式设定装置根据向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发送来的连接复制模式的转移可否的判断结果进行连接复制模式的设定。所以能够提高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时的通信效率。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子机),由于连接复制模式转移判断装置响应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判断可否向连接复制模式转移,并把判断结果发送到相应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所以能够提高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时的通信效率。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一方面,在子机中,连接复制模式转移判断装置响应于从主机发送来的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判断可否向连接复制模式转移,并把判断结果发送到主机;另一方面,在主机中,在选择了连接复制模式的情况下,复制模式转移要求通知装置把连接复制模式转移要求发送到子机,连接复制模式设定装置根据从子机发送来的所述判断结果进行连接复制模式的设定。所以能够提高设定连接复制模式时的通信效率。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对等地把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到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所以除具有前述的发明效果之外,还能把图像形成装置用作主机和子机的任何一个。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在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由于对等地把主机和子机连接起来。所以除具有前述的发明效果之外,还能把图像形成装置用作主机和子机的任何一个。

Claims (5)

1.一种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连接、两图像形成装置之间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包含:
被配置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装置;
被配置印刷所读取的原稿图像的印刷装置;和
被配置执行连接复制模式的控制装置,该模式中把所读取的图像传送到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以便由该图像形成装置和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担印刷该读取的图像,
其中已经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和装订模式后,而且修整器可获得,而且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不处于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配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在所述连接复制模式选择不能使用的功能时、禁止在该连接复制模式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和所述其它图像形成装置被对等地连接起来。
3.一种设置有连接复制模式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相互能够数据通信地连接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成为主机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成为复制对象的原稿图像,把该读取的原稿图像传送给成为子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并由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分担印刷该读取的原稿图像;
其中配置所述子机把从所述子机到所述主机能否进行数据通信通知给所述主机,并且
已经选择了所述连接复制模式和装订模式后,而且修整器可获得,而且所述子机不处于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配置所述主机在连接复制模式选择不能使用的功能时、禁止在连接复制模式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配置所述子机周期性地把指示连接是否已经建立的通信连接确认信号发送到所述主机,并且配置所述主机接收该通信连接确认信号,确定所述子机是否准备好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所述主机和所述子机被对等地连接起来。
CNB200510073869XA 1998-12-17 1999-12-17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6348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9404/98 1998-12-17
JP35940498 1998-12-17
JP023007/99 1999-01-29
JP352471/99 1999-12-10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229819A Division CN1207888C (zh) 1998-12-17 1999-12-17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8762A CN1728762A (zh) 2006-02-01
CN100463487C true CN100463487C (zh) 2009-02-18

Family

ID=3592775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3869X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63487C (zh) 1998-12-17 1999-12-17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CNB200510073871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82558C (zh) 1998-12-17 1999-12-17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CN 200510073870 Pending CN1728763A (zh) 1998-12-17 1999-12-17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3871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82558C (zh) 1998-12-17 1999-12-17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CN 200510073870 Pending CN1728763A (zh) 1998-12-17 1999-12-17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046348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4430B2 (ja) * 2015-01-16 2017-07-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後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判定方法
JP6314920B2 (ja) * 2015-06-25 2018-04-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7706A (en) * 1985-02-28 1989-01-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ulti-unit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with central control
US5809363A (en) * 1993-11-22 1998-09-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for concurrently forming the same image on plural apparatuses
US5812747A (en) * 1995-07-11 1998-09-22 Konica Corporation Copy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7706A (en) * 1985-02-28 1989-01-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ulti-unit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with central control
US5809363A (en) * 1993-11-22 1998-09-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for concurrently forming the same image on plural apparatuses
US5812747A (en) * 1995-07-11 1998-09-22 Konica Corporation Copy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8763A (zh) 2006-02-01
CN1728762A (zh) 2006-02-01
CN100382558C (zh) 2008-04-16
CN1728764A (zh) 2006-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14678B1 (e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system
EP1612053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 computer program and a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3426079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EP0366425B1 (en) Job processing system for use with document copying/printing machines
US644906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formation that can handle simultaneously input data without causing a delay
CN100463487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US6766118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00206835A (ja) 連結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61595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5659386A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independently designating a recording color mode
JP35383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H102749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3524152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EP1028584B1 (en) Automatic handling of scan orders
JP20033482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76310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22620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26538A (ja) デジタル複写機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2142050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1066950A (ja) 連結複写システム
JP200324158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中央管理装置
JP2001301283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10947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H112378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838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