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6793C - 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及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信息接收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及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信息接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56793C
CN100456793C CNB2005100697295A CN200510069729A CN100456793C CN 100456793 C CN100456793 C CN 100456793C CN B2005100697295 A CNB2005100697295 A CN B2005100697295A CN 200510069729 A CN200510069729 A CN 200510069729A CN 100456793 C CN100456793 C CN 10045679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device
described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rovid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697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74619A (zh
Inventor
吉村创一
龟井直幸
山根木一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74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46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67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679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7Certifying or maintaining trusted computer platforms, e.g. secure boots or power-downs, version controls, system software checks, secure updates or assessing vulnerabilities
    • G06F21/572Secure firmware programming, e.g. of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BI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使用户机意识到需要进行通信以通过来自服务中心的通信(通知最新版本已经发布)来更新固件版本。在一次切断该通信后,通过用户机开始与正规的服务中心通信来实现在正规的服务中心与用户机之间的通信,存储其联系信息,并且在该通信状态中,所述服务中心将用于更新所述新版本的信息提供给所述用户机。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及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信息接收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于2004年2月13日在日本提交的专利申请No.2004-36925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引用,以作为参考。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用户机”和“服务中心”之间的通信系统,其中“用户机”例如是具有诸如传真功能的成像设备的设备;涉及通过该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方法,以及用在该通信系统中的信息接收设备(上面提到的用户机)。本发明尤其涉及用于在诸如响应于来自服务中心的通知来更新用户机中的固件时或者通过来自服务中心的远程操作来改变用户机中的各种设置的情况下提高安全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包含诸如复制功能、打印功能和传真功能等多个功能的多功能单元成为主流应用已有一段时日了。设置这种类型的多功能单元,使得通过写入到组装在硬件中的ROM(只读存储器)上或写入到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上的所谓“固件”中的控制软件(微程序),来执行各种功能的控制操作。
然而,在这种类型的设备中,例如如果在固件中发现错误(bug)时,那么就有必要更新固件的版本(更新为不包含错误的版本)。迄今,已经成为标准的例行做法是通过维护操作员来到多功能单元的安装地,替换下ROM或者从IC卡或主机接口下载适当的数据而用新版本固件更新。
然而,问题在于,每当出现一个新版本固件时,维护操作员都要到多功能单元的安装地,则必定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更新为数众多的所有多功能单元中的固件。不仅不能快速实现新版本的更新,而且增加了维护费用。
此外,不仅在固件版本更新时,而且在响应于用户请求(例如,诸如能量节省模式或2合1复制功能模式的设置)来改变多功能单元的各种设置时,实际上维护操作员也都要到多功能单元的安装地去更改这些设置,那么这也会导致维护费用增加。
已经提出了披露于JP2000-316066A(在下文中称为专利参考文献1)中的技术,作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专利参考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利用了多功能单元的传真功能来在多功能单元和服务中心之间进行通信,以便将固件的更新版本或设置更改信息从服务中心传送到多功能单元,并基于该信息更新所述固件或者更改所述各种设置。
专利参考文献1所公开的用于更新固件版本的操作是这样设置的:首先,判断通过通信线路从外部接收的数据是否是用于升级固件的数据,如果该数据是用于升级固件的数据,那么,在保持连接的同时,暂时将这些数据保存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中,并在接收完毕后,利用暂时保存在RAM中的数据对固件进行更新。
然而,在专利参考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中,如果将被伪装为用于更新固件的数据的这种数据从作为非正规的服务中心的一方发送至多功能单元,那么就存在多功能单元将该数据判断成用于升级固件的正规数据,并接着利用该数据更新固件的危险。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所接收的用于升级固件的数据中包含计算机病毒的话,固件将会染上病毒,并将不能实现其正常的功能。也就是说,如果伪装成正规的服务中心的恶意方发送包含计算机病毒的数据,那么就不可能防止病毒感染。
并且,如果伪装成正规的服务中心的恶意方发送的数据是用来不正当地访问存储在多功能单元中的信息的程序的话,就会存在寄存在多功能单元中的诸如个人信息(用户信息)的信息或者诸如发送/接收的传真记录信息可能被不正当访问的危险。
因此,传统的用于通过在诸如多功能单元的用户机与服务中心之间的传输来更新用户机上的固件版本的技术没有采用阻止病毒感染或存储信息窃取的防范措施,因而安全性非常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些要点而设计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高度安全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上实施的通信方法以及其中使用了该通信系统的信息接收设备,以便于通过在用户机和服务中心之间的通信来更新固件的版本,并且能可靠地避免由来自非正规的服务中心一方的数据所引起的病毒感染或存储信息的盗取。
当用于实现上述目的而设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新用户机的固件版本或改变用户机的设置时,首先,在所述技术方案中与服务中心进行通信(例如,诸如已发布的最新版本的通知的通信)。因此,使得用户机意识到需要为更新固件版本或更改设置而通信。接着,在一次断开该通信、并接着对通过用户机开始与正规的服务中心进行通信来实现用户机与正规的服务中心之间的通信进行确认后,在该通信状态中,将新版本的信息或要更新设置的信息从服务中心提供给用户机。也就是说,这种技术方案的安排使得不发生由来自非正式服务中心一方的信息导致的病毒感染或信息泄漏。
-技术方案-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执行在由具有通信功能的信息提供设备以及具有通信功能的信息接收设备构成的通信系统上的通信方法,其中通信系统被构建成从信息提供设备向信息接收设备提供信息。按照这种通信方法,首先,执行第一通信操作,在所述第一通信操作中,信息接收设备响应于外部呼叫来进行通信,之后,执行切断操作来一次切断通信。此后,执行第二通信操作,在所述第二通信操作中,信息接收设备利用预先存储并保存在信息接收设备中的信息提供设备的信息呼叫信息提供设备,来在信息提供设备与信息接收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其中,在所述第二通信操作中,信息提供设备向信息接收设备提供信息。
另外,在下文中给出作为执行该通信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例子。首先,前提是通信系统是由具有通信功能的信息提供设备和具有通信功能的信息接收设备构成,其中该通信系统被构建成从信息提供设备向信息接收设备提供信息。通信系统中的信息接收设备具有用于预先存储与信息提供设备有关的信息的存储部分。通信系统被设置成在信息接收设备响应于外部呼叫而已经执行了第一通信操作后,通信系统执行切断操作以便一次切断通信。该通信系统被构建成在此之后,执行第二通信操作,在该第二通信操作中,信息接收设备利用信息提供设备的信息呼叫信息提供设备,来在信息提供设备与信息接收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其中,在第二通信操作中,信息提供设备向信息接收设备提供信息。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通信系统被构建成,例如在更新固件版本或变更设置时,首先,在进行与信息提供设备的通信之后,一次切断该通信,然后开始从信息接收设备至正式的信息提供设备的通信,并且所述信息接收设备在此通信状态中接收新的版本信息等。因此,有可能确认信息接收设备的确从正式的信息提供设备接收诸如新版本信息的信息。因此,不会发生由于信息来自非正式的信息提供装置的一方而引起的病毒感染或信息泄漏,且有可能达到高度安全的通信状态。
更具体地说,当由于本发明的这些具体的项目导致有必要更新固件的版本或改变信息接收设备的设置时,首先,执行第一通信操作,在该第一通信操作中,信息接收设备响应于来自信息提供设备的呼叫来进行通信。为此,信息接收设备认识到需要更新它自身的固件的版本或改变其设置,并在此之后,信息接收设备一次切断该通信。与信息提供设备有关的信息(例如信息提供设备的拨号号码)被预先存储并保存在信息接收设备中。因此,如果信息接收设备利用该信息提供设备信息呼叫信息提供设备时(第二通信操作),那么与正式的信息提供设备进行可靠的通信是可能的。在此状态中,信息提供设备向信息接收设备提供信息(例如固件的新版本或设置变更的信息),并且根据此信息在信息接收设备中进行处理。例如,即使第一通信操作是由伪装成正式的信息提供设备(例如,所述服务中心)的恶意的第三方启动,那么由于该通信被切断一次,并且第二通信操作是通过来自信息接收设备的呼叫来进行的,因此不存在与恶意方的通信,因而不会发生由恶意方导致的计算机病毒感染或信息泄漏。因此,实现高度安全的通信状态是可能的。
在第二通信操作中由信息提供设备向信息接收设备提供的信息是与固件的新版本有关的信息,并且信息接收设备可以被构建成在它接收这个与固件的新版本有关的信息后,信息接收设备基于该信息对固件进行重写。
因此,在接收了固件的整个新版本后,重写所述固件。如果,例如固件的新版本的接收操作(第二通信操作)以及固件的重写操作同时进行的话,那么如果在第二通信操作中产生错误(由功率损耗或噪声引起的问题),则固件将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并且存在无法恢复的可能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固件是在固件新版本接收完毕后被重写的,那么,即使发生通信错误,保留先前的固件版本也是可能的,并且实现用于将固件更新到新版本的高度稳定的操作也是可能的。
下面也是一个保证在第二通信操作中呼叫信息提供设备的设备确实是正式的信息接收设备的结构的例子。也就是说,在第一通信操作中,信息提供设备将口令通知信息接收设备。然后,在第二通信操作期间(例如,当第二通信操作开始时),信息接收设备可以被构建成将口令返回给信息提供设备。因此,例如,如果在第二通信操作的开始,用来呼叫信息提供设备的设备是正式的信息接收设备,那么,信息提供设备接收其在第一通信操作中被发送到信息接收设备本身的口令。因此,信息发送通知能够认识到第二通信操作已经由正式的信息接收设备开始。也就是说,有可能防止信息提供设备由来自伪装成正式的信息接收设备的设备的伪造数据(例如伪造的命令、服务呼叫、打印记录和版本升级记录)而出现误判或误操作。因此,与该技术方案的作用结合起来,两个设备都可以意识到通信是发生在正式的信息提供设备和正式的信息接收设备之间,并且实现格外安全的通信状态是可能的。
也就是说,就本发明来说,通信系统被构建成在作为来自第一通信操作的呼叫的第一通信操作中,口令被通知给信息接收设备,并且在作为来自信息提供设备的呼叫的第二通信操作中,口令被返回到信息提供设备。因此,信息提供设备能够意识到正式的信息接收设备已经开始第二通信操作。也就是说,有可能防止信息提供设备由于来自伪装成正式的信息接收设备的设备的伪造数据而导致误判或误操作,并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安全性。
此外,由信息提供设备通知给信息接收设备的口令可以被设置成在第一通信操作被切断后的预定时间间隔后是无效的。因此,即使泄漏了口令,在它被恶意使用之前很可能已经无效了,并且可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在第一通信操作中由信息提供设备通知给信息接收设备的口令也可以被设置成一旦信息提供设备向信息接收设备提供信息的操作完成就无效。因此,一旦正确的通信(利用口令的第二通信操作)完成,那么口令就没有用了。因此,通过使口令失效,就可能避免出现第三方恶意地利用口令的情形。
另外,当根据所接收的信息来重写固件的操作完成后,信息接收设备可以被构建成将该事实通知信息提供设备。这样,信息提供设备能够意识到信息提供设备的固件的新版本是有效的(例如,固件已经被重写成最新的版本)。也就是说,通过信息提供设备接收“已完成”信息,信息提供设备能够确定没有必要重新发送固件的新版本。换句话说,如果信息提供设备没有被通知“已完成”信息,那么在第二通信操作期间就可能发生了通信错误(例如由功率损耗或噪声引起的问题),信息提供设备可以轻易地确定需要重新发送固件的新版本,并因此能够构建一个高度可靠的系统。
应注意,信息接收设备中的固件记录区域具有一个禁止基于所接收信息的固件重写操作进行重写的区域。该区域是一个即使固件重写由于例如通信错误或者数据被意外地重写而失败、还能写入用于进行另一个版本更新的请求或信息的区域。通过使该区域不可改变,可以避免信息接收设备不能被启动的情况,并因此可以构建一个高度可靠的系统。
另外,采用了根据上述解决装置的通信系统的信息接收设备(用户机)落入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和精神之内。也就是说,本发明还可以是信息接收设备,在该信息接收设备中,信息提供设备在第二通信操作中所提供的信息是关于固件新版本的信息,并且,其中,该信息接收设备具有用于暂时保存所接收的与固件新版本有关的信息的信息保存装置,以及用于提取由信息保存设备保存的新版本信息以进行固件重写的重写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多功能单元的内部结构轮廓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构成多功能单元的诸如各种单元部分和图像处理部分的主要结构元件的方框图。
图3是示出用于更新多功能单元的固件版本的操作程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就构建在多功能单元和服务中心之间的通信系统的应用来描述本发明,其中该多功能单元是具有复制功能、打印功能和传真功能的用户机(在本发明中被称为“信息接收设备”),而服务中心(在本发明中称为“信息提供设备”)是整个多功能单元的维护承包者。
-有关复合机器的描述-
首先是多功能单元的描述,其中该多功能单元是成像设备,并且是用于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用户端的机器。
图1原理性地示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单元1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该多功能单元1具有作为原稿读取部分的扫描器部分2、作为成像部分的打印部分3以及自动的原稿纸张供应部分4。这些部分在下文中描述。
<有关扫描器部分2的描述>
扫描器部分2是用于读取放置在由透明玻璃等制成的原稿导台(table)41上的原稿的图像或者由自动原稿纸张供应部分4一张一张地供应的原稿的图像、并用于产生图像数据的部分。扫描器部分2具有一个曝光光源21、多个反射镜22、23和24、成像透镜25以及光电变换器(CCD:电荷耦合器件)26。
曝光光源21是将光照射在放置在自动原稿纸张供应部分4的原稿导台41的原稿上或由自动原稿纸张供应部分4运送的原稿上的设备。如图1虚线所示,反射镜22、23和24被设置成将原稿反射的光首先向图的左方反射,然后它们将光向下反射,最后它们将光向右反射至成像透镜25。
作为原稿的图像读取操作,如果原稿是被放置在原稿导台41上(如果用于“固定纸张模式”),那么曝光光源21和反射镜22、23和24水平地扫描原稿导台41,来读入整个原稿的图像。另一方面,如果读入由自动原稿纸张供应部分4传送的原稿(如果用于“移动纸张模式”),那么就将曝光光源21和反射镜22、23和24安装在图1所示的位置上,并且在自动原稿纸张供应部分4的原稿读取部分42传递原稿时,读入原稿的图像,其中自动原稿纸张供应部分4的原稿读取部分42将在下文进行说明。
由反射镜22、23和24反射从而穿过成像透镜25的光,被引导至光电变换器26,然后反射光被光电变换器26转换成电信号(原稿图像数据)。
<有关打印部分3的描述>
打印部分3具有成像系统31和纸张运载系统32。
成像系统31具有激光扫描单元31a以及作为鼓型图像传送主体的感光鼓31b。激光扫描单元31a是用于根据由光电变换器26转换的原稿图像数据将激光辐射到感光鼓31b的表面的设备。感光鼓31b在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上旋转,并且通过激光扫描单元31a发出的激光在其表面上形成潜静电图像。
而且,除激光扫描单元31a之外,还具有显影设备(显影机构)31c、转印单元(转印机构)31d、清理设备(清理机构)31e、未示出的除电器(de-electrifier)以及充电单元31f,这些设备依次沿着圆周围绕感光鼓31b的外围设置。显影设备31c是用于利用墨粉(toner)(用于形成显露图像的物质)将形成在感光鼓表面上的潜静电图像显影成可视图像的设备。转印单元31d将形成在感光鼓31b表面上的墨粉图像转印至一张作为记录介质的成像纸上。清理设备31e被设置成在墨粉转印之后去除残留在感光鼓31b表面上的墨粉。除电器从感光鼓31b表面去除残留电荷。充电单元31f被设置成在潜图像形成之前,将预定的电势提供至感光鼓的表面。
因此,当在成像纸上形成图像时,感光鼓的表面被充电单元31f充电至预定的电势,然后,激光扫描单元31a根据原稿图像数据向感光鼓31b的表面辐射激光。此后,显影设备31c利用墨粉在感光鼓31b表面上显示出可见图像,然后,由转印单元31d将墨粉图像转印至成像纸。此外,在此之后,清理设备31e去除残留在感光鼓31b表面上的墨粉,而除电器去除残留在感光鼓31b表面上的电荷。从而,用于在成像纸(打印操作)上形成图像的操作循环就完成了。通过重复此循环,就可以连续地在多张成像纸上形成图像。
另一方面,纸张运载系统32将放置在作为纸张存放部分的存纸盒33内的成像纸张一张一张地运送,以便根据成像系统31形成图像,并且纸张运载系统32将形成有图像的成像纸排出至作为纸张排出部分的排纸盘。
纸张运载系统32具有主要运载路径36以及反向运载路径37。主要运载路径36的一端与存纸盒33的排纸侧相对,而另一端与排纸盘35相对。反向运载路径37的一端位于转印单元31d的安装位置上游(在图中是在下面),并连接到主要运载路径36,而另一端位于转印单元31d的安装位置的下游(在图中是在上面),并连接至主要运载路径36。
主要运载路径36的上游端(与存纸盒33的排纸侧相对的部分)具有截面为半圆的拾取辊(roller)36a。拾取辊36a通过旋转将存放在存纸盒33中的成像纸间歇地一页一页提供至主要运载路径36。
配准辊(regester roller)36d被设置在位于转印单元31d的上游侧的主要运载路径36中。配准辊36d是用于在运载成像纸时使感光鼓31b表面上墨粉图像的位置与成像纸匹配的辊。固定装置39具有一对利用加热来固定被传输到成像纸的墨粉图像的固定辊39a和39b,它被设置在位于转印单元31d的安装位置的下游侧的主要运载路径中。并且,用于将成像纸排出到排纸盘35的排出辊36e设置在主要运载路径36的下游端。
分支钩(branch catch)38设置在反向运载路径37的上游侧连接至主要运载路径36的位置上。分支钩38可绕着水平轴,在图1实线表示的第一位置和开放反向运载路径37的第二位置之间沿着逆时针的方向旋转。当分支钩38处于第一位置时,成像纸被运送至排纸盘35,而当其位于第二位置时,成像纸可被运送到反向运载路径37中。运载辊37a被设置在反向运载路径37中,而纸张运载系统32被设置成当成像纸被递送到反向运载路径37时(当成像纸被装入称为“之字形转向运载(switchback transport)”的反向运载路径时),成像纸由运载辊37a运载,并且成像纸在配准辊36d的上游侧被倒转,并再次沿着主要运载路径36被运送到转印单元31d。也就是说,进行这样的处理,以便可以在成像纸的背面形成图像。
<有关自动文档纸张供应部分4的描述>
下面对自动原稿纸张供应部分4进行描述。自动原稿纸张供应部分4被构建成被称为自动双面原稿运载设备。自动原稿纸张供应部分4可以用于纸张移动模式,并具有作为原稿放置部分的原稿盘43、中间盘44、作为原稿排出部分的原稿排纸盘45以及用于在盘43、44和45之间运载原稿的原稿运载系统46。
原稿运载系统46具有用于经原稿读取部分42或原稿排纸盘45将放置在原稿盘43上的原稿运载至中间盘44的主干运载路径(main transport path)47,以及用于将中间盘44上的原稿提供至主干运载路径47的第二运载路径48。
在主干运载路径47的上游端(与原稿盘43的排出侧相对的部分)设置原稿拾取辊47a和堆叠辊(stacking roller)47b。在堆叠辊47b的下面设置一个堆叠板47c,由于原稿拾取辊47a旋转,原稿盘43上的一张原稿就在堆叠辊47b和堆叠板47c之间通过,从而将其供应给主干运载路径47。PS辊47e设置在比主干运载路径47和第二运载路径48之间的连接区(图中的B区)还低的一侧。PS辊47e调整原稿的前缘以及扫描器部分2的图像读取定时,以便将原稿供应至原稿读取部分42。即,PS辊47e在供应原稿时暂时停止原稿的运载,并调整图像读取定时,以便将原稿供应至原稿读取部分42。
原稿读取部分42具有压盘(platen)玻璃42a以及原稿压板42b,并且在由PS辊47e提供的原稿在压盘玻璃42a和原稿压板42b之间通过时,上述曝光光源21发出的光经过压盘玻璃42a并照射在原稿上。此时,通过上述扫描器部分2获得原稿图像数据。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螺旋弹簧对原稿压板42b的后表面(上表面)施加偏压力。藉此,原稿压板42b以预定的压力与压盘玻璃42a接触,从而防止原稿在经过原稿读取部分42时离开压盘玻璃42a。
运载辊47f以及原稿排出辊47g被设置在压盘玻璃42a的下游侧。通过运载辊47f和原稿排出辊47g,在压盘玻璃42a上经过的原稿被排出至中间盘44或原稿排纸盘45。
中间盘摆动板44a设置在原稿排出辊47g和中间盘44之间。中间盘摆动板44a在中间盘44的边缘区域有其摆动中心,并且能够在图中用实线表示的位置1和将其从位置1向上抬升所至的位置2之间摆动。当中间盘摆动板44a处于位置2时,从原稿排出辊47g排出的原稿回到原稿排纸盘45。另一方面,当中间盘摆动板44a位于位置1时,从原稿排出辊47g排出的原稿被排出至中间盘44。当原稿被排出至中间盘44时,原稿的边缘就夹在原稿排出辊47g之间,并且通过使原稿排出辊47g反向旋转,同时在此条件下,将原稿提供给第二运载路径48,并通过第二运载路径48再次分配到主干运载路径47。使原稿排出辊47g反向旋转的操作是通过对原稿分配到主干运载路径47以及图像读取定时的调整来实现的。通过这种方法,原稿读取部分42能够读取原稿的反面的图像。
控制块
图2是示出了各种单元部分和图像处理部分的例如构成本发明的多功能单元1的主要构成元件的框图。在所述图中,大体上位于中心的主中央处理单元401(CPU)控制多功能单元1的操作,同时连接至包含在单元部分内的子中央处理单元。
从图2可见,多功能单元1主要由诸如用于控制操作面板103且大体位于图的右上方的操作面板100的板,用于控制构成多功能单元的单元且大体位于图的左上方的机器控制板200,用于电读入原稿的图像并将其转换成电子数据且大体上位于图的左下方的CCD板300,用于以预定方法对被CCD板300数字化的原稿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且大体上位于图的中心的主图像处理板400,用于以预定方法对被主图像处理板400处理过的图像信息作进一步图像处理的子图像处理板500;以及通过接口连接至子图像处理板500且大体上位于图的右下方的扩展板组600(打印板601、功能扩展板602以及传真板603)组成。
下面,针对每块板,对上述板实现控制的方法进行描述。
操作面板100
操作面板100基本上由子中央控制单元(CPU)101来控制,并且,例如,它管理设置在操作面板103上的LCD 104的显示屏幕,以及来自操作键组105的用于输入有关各种模式的命令的操作输入。此外,操作面板100还具有存储用于操作面板103的诸如从操作键组105输入的数据以及显示在LCD 104上的信息的各条控制信息的存储器102。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操作面板100中,子中央处理单元(CPU)101与主中央处理单元(CPU)401交换用于便控制多功能单元1各部分的控制数据,并且指导多功能单元1的各部分的操作。此外,主中央处理单元(CPU)401将指示着多功能单元1的操作状态的控制信号传送到子中央处理单元(CPU)101。操作面板103上的LCD 104通过该控制信号来指示多功能单元1的操作状态。
机器控制板200
机器控制板200完全由子中央处理单元(CPU)201控制,并且它管理例如,诸如ADF或RADF的自动原稿运送设备203、用于读入原稿图像的读取扫描器部分204,用于将图像数据重现成图像的处理部分205,用于顺序地将记录着图像的纸张从存放部分传输至处理部分205的纸张运载部分206;用于使在其上已形成图像的纸张反向且用于反向地传送纸张以便在纸张的两面上形成图像的双工单元207,以及用于诸如对记录着图像的纸张进行装订的后续处理的修整器(finisher)208。
CCD板300
CCD板300,由诸如电读取原稿图像(见图1)的CCD 26的设备、用于驱动CCD 26的电路(CCD显示)302、用于调整从CCD 26输出的模拟信号的增益等的模拟电路303以及用于将从CCD 26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便输出作为图像数据的数字信号的A/D转换器304组成,并且由主中央处理单元401来控制。
主图像处理板400
主图像处理板400由主中央处理单元401控制,并且由多个部分组成,这些部分诸如:用于实现诸如阴影校正、密度校正、区域分离、过滤、MTF校正、分辨率转换、电子缩放(放大)以及伽马校正的多级图像数据处理,以便能够表达来自CCD板300的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所需的图像灰度的多级图像处理部分402;用于存储例如被处理的图像数据或处理顺序的管理的各种控制信息的存储部分403;以及用于将图像数据馈送到一个激光扫描单元(LSU)31a以便根据所处理的图像数据重现出图像、同时用于控制LSU 31a的激光控制器404。
子图像处理板500
子图像处理板500由连接器连接至主图像处理板400,并且由多个部分组成,这些部分诸如:通过在主处理板400的主中央处理单元401控制的二进制图像处理部分501;用于管理诸如处理后的二进制图像数据或用在所述处理中的控制数据的存储的存储器502a及用于控制属于它的存储器502a的存储器G/A(门阵列)502,用于管理多页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存储、用于重复多个原稿图像以便仅读出所需的数量、并用于产生多份复制的硬盘(HD)503a;用于控制HD 503a的RDH G/A 503;作为外部接口的SCSI-2;以及用于控制SCSI-2的SCSI G/A 504。
此外,上述二进制图像处理部分501由诸如用于将多级图像数据转换成二进制图像数据的处理部分,用于对图像进行旋转的处理部分,以及用于对二进制图像进行缩放的二进制缩放处理部分的多个部分组成,此外,还同时具有用于能够通过通信装置来发送和接收传真图像的传真接口。
扩展板600
至于扩展板600,存在多个板:诸如用来将已经从个人计算机等发出的数据以打印模式从处理部分205输出的打印板601,用于扩展编辑功能以便有效地利用多功能单元的特性的功能扩展板602,以及用于将从读取扫描器部分204读入的原稿的图像发送至目的地、并经过处理部分205输出由目的地发送的图像数据的FAX板603。
下面对发生在复制、传真以及打印模式中的、作为以这样一种方式(见图1和图2)构建的多功能单元1的处理操作的图像数据处理和流程进行描述。
复制模式
被放置在多功能单元1的自动原稿纸张供应部分4的原稿按顺序一张一张地递送,接着由前面描述的扫描器部分2顺序地读入原稿的图像,并按8位电子数据传递到主图像处理板400。
传递到主图像处理板400的8位电子数据在多级图像处理部分402中作为8位电子图像数据经过预定处理。
8位电子图像数据经过诸如伽马校正的处理,并通过激光控制部分404被发送到LSU 31a。
因此,由多功能单元1的扫描器部分2读取的原稿图像作为色调复制图像从打印部分3输出。
复制模式中的电子RHD功能
用类似的方法,被放置在多功能单元1的自动原稿纸张供应部分4的原稿被顺序地一张一张地递送,然后由前面描述的扫描器部分2顺序地读入原稿的图像,并被作为8位电子数据传送到主图像处理板400。
传递到主图像处理板400的8位电子数据在多级图像处理部分402中作为8位电子图像数据经过预定处理。
接着,将该8位电子图像数据从主图像处理板400上的连接器405经由子图像处理板500上的连接器505发送到子图像处理板500,并在由二进制图像处理部分501的多级/二进制转换部分执行的误差散射(error scattering)的处理的同时,将其从8位电子图像数据转换成2位电子图像数据。
应注意,利用包括诸如8位电子图像数据的误差散射的处理的2位电子图像数据的转换,不存在仅仅由多级至二进制的转换引起的图像质量问题,因此这也被认为降低了图像质量的退化。
此外,在考虑所存储图像大小的情况下,进行8位电子图像数据至2位电子图像数据的转换。
对于用此方法转换的2位电子图像数据,将原稿的每一页都传送到圆盘存储器例如HD503a,并暂时存储起来。
当设置在多功能单元1的自动原稿纸张供应部分4的原稿组已经全部被读入时,先前暂存在HD503a中的2位数据按由门阵列的控制确定的次数被反复地读出,并且将被读出的2位电子数据经由连接器部分505和405再次发送到主图像处理板400,2位电子图像数据经过诸如伽马校正的处理后,通过激光控制404被发送到LSU 31a。
应注意,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单元1被描述成仅在整个原稿图像组被读入后,才重复读出图像组所需的复制数量,但是,多功能单元1也可以被构建成在预定百分比的图像准备好时出现第一复制的输出。
因此,由多功能单元的扫描器部分2读入的原稿的图像能够从打印部分3作为色调复制图像来输出。
打印机模式
从由网络连接的诸如个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发送的图像被作为打印板601的离散页图像在板601上扩展,在此之后,将它们暂时从作为接口的SCSI504传递到子图像处理板500,并接着存储在诸如HD 503a的圆盘存储器中。
应注意,将在打印板601上作为页图像被扩展的图像发送到子图像处理板500,但是它们只是暂时记录在HD 503a上,而没有经过二进制图像处理。
暂时存储的页图像当它们从HD 503a被读出时也没有经过二进制图像处理。
从HD 503a读出暂时存储在HD 503a中的图像信息,以便给出预定的页顺序,同时将其发送到主图像处理板400以进行伽马校正,并由激光控制404来控制图像的写入,从而由LSU 31a重现图像。
传真模式
传真模式是用来将原稿传输到另一方,或者用来从另一方接收原稿。
首先描述将原稿传输到另一方的情形,设置在多功能单元1的自动原稿纸张供应部分4上的正在传输的原稿是按顺序一页一页地递送的,正在传输的原稿顺序地被配置成上述结构的扫描器2读入,并作为8位电子数据被传递到主图像处理板400。
在多级图像处理部分402中,以预定的方式将传送到主图像处理板400的8位电子数据作为8位电子图像数据进行处理。
然后,紧接着通过子图像处理板500的连接器505,将该8位电子图像数据从主图像处理板400的连接器405发送到子图像处理板500,并将其从8位电子图像数据转换成2位电子图像数据,同时,在在二进制图像处理部分501的多级/二进制转换部分进行诸如误差散射的处理。
应注意,利用包括8位电子图像数据的误差分散的处理的2位电子图像数据的转换,不存在仅由多级/二进制转换引起的图像质量问题,因此,这是在考虑降低图像质量的退化的情况下进行的。
将转换成这样一种二进制图像的正在传输的原稿压缩成预定格式,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502a。
接着,在进行传输到另一方的准备并确定传输能力状态时,将从存储器502a读出并压缩成预定的格式的传输原稿的图像,传送到传真板603,在传真板603上对压缩格式等进行任何必要的改变,并通过通信线路将正在传输的原稿的图像顺序地传输到另一方。
接着,描述从另一方可传输地接收原稿图像的情形。
当通过通信线路从另一方传输地接收原稿、以及接收从另一方发送的原稿图像,同时在传真板603上执行通信准备时,将以预定的压缩格式接收的图像从由子图像处理板500的二进制图像处理部分501提供的传真接口发送至二进制图像处理部分501,并且由压缩和扩展处理部分,将可传输地接收的原稿图像作为页图像来重现。
接着,将作为离散页的图像重现的原稿图像传送到主图像处理板400,以进行伽马校正,并且由激光控制404对图像的写入进行控制,以便由LSU31a重现图像。
用于更新固件版本的配置和操作
下面,对作为本实施例特征部分的用于更新多功能单元1中的固件版本的配置和操作进行描述。该“固件版本更新”是在固件存在错误等的情况下,用于为更新到无错误版本所需的操作。固件被包含在例如机器控制板200上,并且根据从服务中心接收的信息,通过重写来将所包含的固件更新到最新版本。
本发明的多功能单元1的特性之一是多功能单元1的服务中心的拨号号码(电话号码或传真号码)被预先存储并保存在传真板603的存储器(在本发明中被称为存储部分)中。
而且,在传真板603上提供的CPU 603a具有这样一种功能:例如,当响应于来自服务中心的外部呼叫连接线路并进行通信(在本发明中被称为第一通信操作)时,如果此通信所通知的信息是关于固件新版本发布的通知的话,那么在此之后,CPU一次切断通信(在本发明中被称为切断操作)。此后,将多功能单元1设置成拨打存储并保存在传真板603的存储器603b中的服务中心号码,并设置成呼叫服务中心(在本发明中被称作第二通信操作)。应注意,对第一通信操作进行设置,使得多功能单元1从服务中心获知口令(用于第二通信操作的口令),而在第二通信操作中,多功能单元1被设置成响应于来自服务中心的呼叫而将所述口令返回到服务中心。
图3是示出用于更新多功能单元1的固件版本的操作顺序的图。下面根据图3对用于更新固件版本的顺序进行描述。
首先,执行第一通信操作以通知多功能单元1最新版本已经发布(图3中的通信状态A)。通过服务中心拨打多功能单元1的传真号码开始第一通信操作。也就是说,多功能单元1通过利用多功能单元1的传真功能从服务中心获得发布信息。同时也将口令通知多功能单元1。因此,在确认需要更新它自己的固件版本的同时,多功能单元1也确认用于更新该版本的通信口令。例如,可以将该口令存储在传真板603的存储器603b中。
此后,多功能单元1一次切断通信(断开),并且如果需要更新固件版本(例如如果用户想更新版本,并且如果将多功能单元设置成自动更新时),那么程序就直接进入第二通信操作(图3所示的通信状态B)。在第二通信操作中,如上所示,多功能单元1拨打存储并保存在传真板603的存储器603b中的服务中心的号码,并呼叫所述服务中心。此外,多功能单元1同时还将第一通信操作中接收的口令与它自身的机器号码(序列号)一起返回给服务中心。因此,通过执行这样的操作,多功能单元1在第二通信操作中传输的对方是正规的服务中心。而且,通过确认在第一通信操作中传输过来的口令已经被返回,服务中心能确认在第二通信操作中的通信伙伴是正确的多功能单元1。
通过这种方法,在进行第二通信操作的状态(图3中的通信状态C)中,来自服务中心的信息(关于固件新版本的信息)被提供至(传输至)多功能单元1,并且根据该信息在多功能单元1中执行处理。
作为在多功能单元1中执行的处理,首先,从服务中心接收固件的新版本,并将该信息存储在传真板603的存储器603b中,或在HD 503中(在本发明中被称为信息保存装置)。然后,在新版本的接收完成后,多功能单元采用所存储的新版本,并在机器控制板200的CPU 201的控制之下重写固件(在本发明中被称为重写装置)。此时,第二通信操作的通信线路仍然开通,并且“版本更新已开始”的信息从多功能单元1被传输到服务中心(通知固件重写已经开始)(图3中的通信状态D)。在重写过程中,保持第二通信操作中的通信线路开通。然后,当固件重写完毕后,多功能单元1将“版本更新完毕”的信息传输给服务中心(固件的重写已经正确完成的通知)(图3中的通信状态E),并且在此之后,停止通信(断开)。
当以这种方式完成固件重写时,在组合机器1的电源关闭后,通过开启机器来使机器升级。
应注意,如果固件的新版本的传输完成之后经过一个预定的时间间隔后,服务中心没有从多功能单元1接收到“版本更新已开始”的信息,或者虽然已经接收到“版本更新已开始”的信息,但是此后如果在经过一个预定的时间间隔后没有从多功能单元接收到“版本更新已完毕”的信息,那么服务中心就判断为,由于诸如传输期间的功率损耗或噪声的问题的出现,更新的版本没有被正确地传输到多功能单元1,或者尽管新版本已传输完毕,但是固件没有被正确地重写。因此,再次执行第一通信操作,并且重复上述的操作。此时,多功能单元1判断出固件不会被更新,它等待第一通信操作利用来自服务中心的呼叫来开始,并在呼叫来自服务中心时,重复前述操作。
由于多功能单元1的固件的新版本是根据上述通信操作来更新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例如,甚至如果第一通信操作是由伪装成正规的服务中心的恶意方启动,那么由于通信一次被切断,并且此后的第二通信操作是由多功能单元1的呼叫来执行的,因此,多功能单元1与恶意方之间没有通信,并因此不存在来自多功能单元1的由恶意方引起的计算机病毒感染或信息泄漏。因而,使实现高度安全通信状态成为可能。
此外,如上所述,多功能单元1被设置成在固件新版本接收完毕后,才重写固件。如果,例如,同时执行固件的新版本的接收操作(第二通信操作)和固件的重写操作,那么如果错误发生在第二通信操作期间(由功率损耗或噪声引起的问题),那么固件将处于未完成状态,并且可能无法恢复。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固件的重写是在固件新版本接收完毕之后,即使发生传输错误,那么也可能保留先前的固件版本,并且可实现将固件更新到新版本的高度稳定操作。
应注意,如果口令被设置成在第一通信操作被切断之后经过一段预定的时间间隔后被无效,那么即使口令泄漏,它也有很大的可能在被任何恶意方利用之前无效,并使获得更安全的系统成为可能。另外,如果口令在服务中心在第二通信操作中向多功能单元1提供信息完毕后立刻无效的话,那么就可能避免第三方恶意地使用该口令的情况。
应注意,在存储有固件的存储器中的其中存储固件的区域中,提供了在其中禁止根据从服务中心接收的新版本通过固件重写操作来进行重写的区域。该区域是其中存储程序(包括执行上面提到的通信操作的程序)的部分。因此,如果由于通信错误导致固件重写失败,或者如果固件意外地被不正确的数据所重写,那么请求并再次执行版本更新程序是可能的,因而可以避免多功能单元1不能被启动的情况,并且使得构建高度可靠的系统成为可能。
-其他实施例-
已经根据其中将具有传真功能的多功能单元1的固件更新至新版本的例子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本发明可以应用到其中响应于用户请求来利用通信通过提供设置变更来改变多功能单元1的各种设置(诸如设置节能器节模式、或设置2合1复印功能等)的情况。此外,信息接收设备不限于多功能单元,而可以是例如,具有传真功能的电话、或个人计算机,并且本发明可以应用到各种具有通信功能的装置中去。
另外,在第一通信操作中从服务中心传输至多功能单元1的口令不限于简单的字母串,并且可以利用使用“秘密密钥”和“公共密钥”的公共密钥方法。在这种情况中,“秘密密钥”依每次通信而改变,而“公共密钥”是固定的口令。
在不脱离其精神和必要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用其他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和实施。因此,不论从哪方面来看,上述实施例是用于说明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是由附加的权利要求书而不是由前面的描述来表示。落入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等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和修改都将包含在其中。

Claims (7)

1.一种在通信系统中执行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系统由具有通信功能的信息提供设备和具有通信功能的信息接收设备构成,其中,所述通信系统被构建成将信息从所述信息提供设备提供给所述信息接收设备;
其中,执行第一通信操作,在该第一通信操作中,所述信息接收设备响应于来自所述信息提供设备的外部呼叫进行通信;此后,
执行切断操作以切断所述通信一次;此后,
执行第二通信操作,在该第二通信操作中,通过由所述信息接收设备利用预先存储并保存在所述信息接收设备中的信息提供设备的信息呼叫所述信息提供设备,而在所述信息提供设备和所述信息接收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二通信操作中,将信息从所述信息提供设备提供给所述信息接收设备;
其中,在所述第二通信操作中从所述信息提供设备向所述信息接收设备提供的信息是用于更新所述信息接收设备的固件版本的信息,并且其中,所述信息接收设备被构建成在接收用于更新所述固件的版本的信息后,基于所述信息执行固件重写操作,
其中,所述信息提供设备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通信操作中向所述信息接收设备通知口令,
而所述信息接收设备被构建成在所述第二通信操作期间将所述口令返回给所述信息提供设备。
2.一种通信系统,其由具有通信功能的信息提供设备和具有通信功能的信息接收设备构成,其中,所述通信系统被构建成将信息从所述信息提供设备提供给所述信息接收设备;
其中,所述信息接收设备具有在其中预先存储信息提供设备信息的存储器部分,并且所述信息接收设备被构建成执行第一通信操作,其中,所述信息接收设备响应于来自所述信息提供设备的外部呼叫进行通信,此后,执行用以切断所述通信一次的切断操作,此后,执行第二通信操作,在该第二通信操作中,通过由所述信息接收设备利用所述信息提供设备信息呼叫所述信息提供设备,在所述信息提供设备和所述信息接收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二通信操作中,将信息从所述信息提供设备提供给所述信息接收设备;
其中,在所述第二通信操作中从所述信息提供设备向所述信息接收设备提供的信息是用于更新所述信息接收设备的固件版本的信息,并且其中,所述信息接收设备被构建成在接收用于更新所述固件的版本的信息后,基于所述信息执行固件重写操作,
其中,所述信息提供设备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通信操作中向所述信息接收设备通知口令,
而所述信息接收设备被构建成在所述第二通信操作期间将所述口令返回给所述信息提供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中,在所述第一通信操作被切断后的预定的时间间隔后,使在所述第一通信操作中从所述信息提供设备通知给所述信息接收设备的所述口令被无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中,在所述第二通信操作中从所述信息提供设备提供信息至所述信息接收设备的操作完成后,使在所述第一通信操作中从所述信息提供设备通知给所述信息接收设备的所述口令被无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信息接收设备被构建成当基于所接收的所述信息的所述固件重写操作完成时,所述信息接收设备将该事实通知所述信息提供设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信息接收设备中的固件记录区域具有一个禁止基于所接收的所述信息的所述固件重写操作进行重写的区域。
7.一种信息接收设备,其是在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信息接收设备,
其中,在所述第二通信操作中从所述信息提供设备提供的所述信息是用于更新所述固件的版本的信息,并且,所述信息接收设备具有用于暂时保存所接收的用于更新所述固件版本的信息的信息保存装置,和用于检索已接收的用于更新所述固件的版本的信息并重写所述固件的重写装置。
CNB2005100697295A 2004-02-13 2005-02-08 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及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信息接收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679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36925A JP2005228123A (ja) 2004-02-13 2004-02-13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通信システムに使用される情報受給側装置
JP36925/04 2004-02-13
JP36925/2004 2004-02-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4619A CN1674619A (zh) 2005-09-28
CN100456793C true CN100456793C (zh) 2009-01-28

Family

ID=34879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6972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6793C (zh) 2004-02-13 2005-02-08 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及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信息接收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07570B2 (zh)
JP (1) JP2005228123A (zh)
CN (1) CN10045679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79189B2 (en) 2000-11-17 2013-07-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attern detection preprocessor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pdate generation system
US7409685B2 (en) 2002-04-12 2008-08-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itialization and update of software and/or firmware in electronic devices
US8233893B2 (en) * 2002-08-22 2012-07-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obile handset update package generator that employs nodes technique
US8555273B1 (en) 2003-09-17 2013-10-08 Palm. Inc. Network for updating electronic devices
US7904895B1 (en) 2004-04-21 2011-03-08 Hewlett-Packard Develpment Company, L.P. Firmware update in electronic devices employing update agent in a flash memory card
US8526940B1 (en) 2004-08-17 2013-09-03 Palm, Inc. Centralized rules repository for smart phone customer care
US8819569B2 (en) 2005-02-18 2014-08-26 Zumobi, Inc Single-handed approach for navigation of application tiles using panning and zooming
WO2007146710A2 (en) 2006-06-08 2007-12-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vice management in a network
WO2008014454A2 (en) 2006-07-27 2008-01-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User experience and dependency management in a mobile device
US8458686B2 (en) * 2006-10-18 2013-06-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uaranteeing authentic firmware for purposes of cloning
US8914786B2 (en) 2007-03-23 2014-12-16 Zumobi,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pplication updates across a wireless interface
US8510540B2 (en) * 2009-01-21 2013-08-13 Ricoh Compan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security configuration to a device
DE102012201785A1 (de) * 2012-02-07 2013-08-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Aktualisieren eines Steuer- und Verarbeitungsprogramms
CN108352581B (zh) * 2015-09-24 2021-06-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和控制充电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7734A (ja) * 1994-05-11 1995-11-21 Matsushita Commun Ind Co Ltd Isdnターミナルアダプタ
US5862220A (en) * 1996-06-03 1999-01-19 Webtv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network address information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network transactions
JP2000316066A (ja) * 1999-04-28 2000-11-14 Ricoh Co Ltd プリンタファクス複合機
JP2001209616A (ja) * 2000-01-28 2001-08-03 Nippon Seigyo Kk パスワードシステム、電子端末機及びパスワード生成装置
JP2001216208A (ja) * 2000-02-01 2001-08-10 Zuken:Kk データ転送方法
JP2003099278A (ja) * 2001-09-25 2003-04-04 Omron Corp 光電センサ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4546A (en) * 1994-05-31 1997-12-02 Reisman; Richard R. System for automatic unattende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ransport between a server and a client by a vendor provided transport software with a manifest list
US6381741B1 (en) * 1998-05-18 2002-04-30 Liberate Technologies Secure data downloading, recovery and upgrading
US5826015A (en) * 1997-02-20 1998-10-20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remote programming of firmware and configurations of a computer over a network
US6546492B1 (en) * 1999-03-26 2003-04-08 Ericsson Inc. System for secure controlled electronic memory updates via networks
JP2001014150A (ja) 1999-06-30 2001-01-19 Ricoh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のバージョンアップ方法
JP2002132368A (ja) 2000-10-24 2002-05-10 Canon Inc ファームウェアのバージョンアップ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02366365A (ja) 2001-03-30 2002-12-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ータ取得装置、ダウンロードサーバおよびトリガサーバ
GB0116568D0 (en) * 2001-07-06 2001-08-29 Ncipher Corp Ltd Firmware validation
US7146412B2 (en) * 2001-08-27 2006-12-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he automatic discovery, notifica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firmware upgrades
US6959437B2 (en) * 2001-09-07 2005-10-25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printer driver software
US7430736B2 (en) * 2001-10-03 2008-09-3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Download and installation of software from a network printer
WO2003083647A1 (fr) * 2002-04-01 2003-10-09 Ntt Docomo, Inc. Procede de mise a jour d'un logiciel de terminaux d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 communication et procede de mise a jour de logiciel
US7086051B2 (en) * 2002-08-21 2006-08-01 Defywir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ust-in-time provisioning application-related information at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233893B2 (en) * 2002-08-22 2012-07-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obile handset update package generator that employs nodes technique
ATE504446T1 (de) * 2002-12-02 2011-04-15 Silverbrook Res Pty Ltd Totdüsenausgleich
US7555657B2 (en) * 2003-03-28 2009-06-30 Ricoh Company, Ltd. Communication device, software update device, software update system, software update method, and progra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7734A (ja) * 1994-05-11 1995-11-21 Matsushita Commun Ind Co Ltd Isdnターミナルアダプタ
US5862220A (en) * 1996-06-03 1999-01-19 Webtv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network address information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network transactions
JP2000316066A (ja) * 1999-04-28 2000-11-14 Ricoh Co Ltd プリンタファクス複合機
JP2001209616A (ja) * 2000-01-28 2001-08-03 Nippon Seigyo Kk パスワードシステム、電子端末機及びパスワード生成装置
JP2001216208A (ja) * 2000-02-01 2001-08-10 Zuken:Kk データ転送方法
JP2003099278A (ja) * 2001-09-25 2003-04-04 Omron Corp 光電センサ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4619A (zh) 2005-09-28
JP2005228123A (ja) 2005-08-25
US20050193121A1 (en) 2005-09-01
US7707570B2 (en) 2010-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6793C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及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信息接收设备
US20020149791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dministrative apparatus, program rewrit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JP375473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072221B2 (ja) 画像入出力処理方法、画像入出力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入出力処理システム
JP2001195245A (ja) プログラムの書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書換システム
JP416871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更新方法
JP3666219B2 (ja) 通信回線を用いた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2007087293A (ja) メールサーバ、メール受信システムおよびfax転送システム
JP2004356826A (ja) 画像送信装置
JP38280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3185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3057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8432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機密文書印刷方法
JP200418679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56525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410458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184068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06192813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管理システム
JP3606019B2 (ja) 通信回線を用いた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400205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管理方法とそれに使用するデータ通信装置
JP3904391B2 (ja) データ通信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JP3606020B2 (ja) 通信回線を用いた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3525098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323489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3237185A (ja) 通信機能つき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管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