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0512C - 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 - Google Patents

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0512C
CN100440512C CNB2006101063535A CN200610106353A CN100440512C CN 100440512 C CN100440512 C CN 100440512C CN B2006101063535 A CNB2006101063535 A CN B2006101063535A CN 200610106353 A CN200610106353 A CN 200610106353A CN 100440512 C CN100440512 C CN 10044051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raconnections
metal level
spiral inductance
integrated circuit
quality f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063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06129A (zh
Inventor
黄咏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ltek Semiconductor Inc
Original Assignee
Holtek Semiconducto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ltek Semiconductor Inc filed Critical Holtek Semiconductor Inc
Priority to CNB2006101063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40512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06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6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05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051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其通过半导体工艺在半导体基材上形成至少四层交错堆叠排列的绝缘层及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以最上层的第一金属层厚度最厚,该第一金属层设置成螺旋状图案的螺旋电感,且至少具有一第一导线与一第二导线,所述两导线分别通过第一与第二内连线区而电连接至下方相邻的第二金属层,其中该第二金属层与其下方相邻的第三金属层通过第三内连线区并联连接。该集成电路螺旋电感通过内连线并联于螺旋电感层的下层金属层,增加螺旋电感层与其下层金属层间的内连线接触面表面积,及增加螺旋电感层的截面积,三种方式来降低螺旋电感的寄生电阻值,进而提高电感质量因素。

Description

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关于一种利用半导体工艺技术所形成的螺旋电感,特别涉及应用于射频集成电路的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所示,其中图1是已知应用于射频集成电路的螺旋电感俯视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一般而言,射频集成电路1是在基材101上形成六层交错堆叠排列的绝缘层及金属层,由上而下观之,依次是第一绝缘层102、第一金属层103、第二绝缘层104、第二金属层105、第三绝缘层106、第三金属层107、第四绝缘层108、第四金属层109、第五绝缘层110、第五金属层111、第六绝缘层112以及第六金属层113。其中,第一金属层103设置成螺旋状图案的螺旋电感,且其第一导线1031与第二导线1032分别通过第一内连线区1041以及第二内连线区1042电连接至第二金属层105,如图1的斜线区域所示,其中左侧斜线方块区为第一内连线区1041、右侧斜线方块区为第二内连线区1042,而第一内连线区1041的表面长度(L)与导线的线宽(W)相等,并且,为了降低因集肤效应(SkinEffect)所产生的寄生电阻值,第一金属层103的厚度会比其它金属层厚,然而,由于第二金属层105的厚度并未进行加厚处理,因此当导线的绕线圈数增加时,寄生电阻值将会随之升高而使质量因素降低,进而影响电路信号质量。
综上所述,因此急需一种具有高质量因素的螺旋电感,以解决已知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其通过内连线并联螺旋电感层的下层金属层,以降低螺旋电感的寄生电阻值,进而达到提高电感质量因素的效果。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其通过增加螺旋电感层与其下层金属层之间的内连线接触面表面积,来降低螺旋电感的寄生电阻值,进而提高电感质量因素。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其在螺旋电感层下方形成未与该螺旋电感层的相邻下层金属连接的内连线区,通过增加螺旋电感层的截面积来降低螺旋电感的寄生电阻值进而提高电感质量因素。
鉴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其通过半导体工艺在半导体基材上形成至少四层交错堆叠排列的绝缘层及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以最上层的第一金属层厚度最厚,该第一金属层设置成螺旋状图案的螺旋电感,且至少具有一第一导线与一第二导线,所述两导线分别通过第一内连线区与第二内连线区而电连接至下方相邻的第二金属层,其中该第二金属层与其下方相邻的第三金属层通过第三内连线区并联连接。
优选地,该半导体工艺可选用CMOS工艺、BiCMOS工艺、SiGe工艺以及GaAs工艺其中之一;而该半导体基材可选择硅、砷化镓以及硅化锗其中之一;且该绝缘层材质为二氧化硅以及氮化硅其中之一。优选地,该螺旋状图案的螺旋电感组件为圆形、方形以及八角形其中之一。
优选地,该第一内连线区的表面长度大于该第一导线的线宽。
优选地,该第一金属层下方还包括未与该第二金属层电连接的第四内连线区。
鉴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通过半导体工艺在半导体基材上形成至少五层交错堆叠排列的绝缘层及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以最上层的第一金属层厚度最厚,该第一金属层设置成第一螺旋状图案的螺旋电感,且至少具有一第一导线以及一第二导线,其中,该第一金属层下方相邻的第二金属层设置成与该第一螺旋状图案相同的第二螺旋状图案,且至少具有一第三导线与一第四导线,又该第一导线以及该第二导线通过第一内连线区而与该第三导线以及该第四导线并联连接,而该第三导线以及该第四导线分别通过第二内连线区以及第三内连线区而电连接至下方相邻的第三金属层,且该第三金属层通过第四内连线区并联连接于其下方相邻的第四金属层。
优选地,该半导体工艺可选用CMOS工艺、BiCMOS工艺、SiGe工艺以及GaAs工艺其中之一;而该半导体基材可选择硅、砷化镓以及硅化锗其中之一;且该绝缘层材质为二氧化硅以及氮化硅其中之一。
优选地,该螺旋状图案的螺旋电感组件的截面为圆形、方形以及八角形其中之一。
优选地,该该第二内连线区的表面长度大于该第三导线的线宽。
优选地,该第二金属层下方还包括未与该第三金属层电连接的第五内连线区。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应用于射频集成电路的螺旋电感俯视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剖面图。
图7是沿图6中b-b’线的剖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射频集成电路
101  基材
102  第一绝缘层
103  第一金属层
1031 第一导线
1032 第二导线
104  第二绝缘层
1041 第一内连线区
1042 第二内连线区
105  第二金属层
106  第三绝缘层
107  第三金属层
108  第四绝缘层
109  第四金属层
110  第五绝缘层
111  第五金属层
112  第六绝缘层
113  第六金属层
2    射频集成电路
201  硅基材
202  第一绝缘层
203  第一金属层
2031 第一导线
2032 第二导线
204  第二绝缘层
2041 第一内连线区
2042 第二内连线区
205  第二金属层
206  第三绝缘层
2061 第三内连线区
207  第三金属层
208  第四绝缘层
2043 第四内连线区
209  第四金属层
210  第五绝缘层
211  第五金属层
212  第六绝缘层
213  第六金属层
3    射频集成电路
301  硅基材
302  第一绝缘层
303  第一金属层
3031 第一导线
3032 第二导线
304  第二绝缘层
3041 第一内连线区
305  第二金属层
3051 第三导线
3052 第四导线
306  第三绝缘层
3061 第二内连线区
3062 第三内连线区
3063 第五内连线区
307  第三金属层
308  第四绝缘层
3081 第四内连线区
309  第四金属层
310  第五绝缘层
311  第五金属层
312  第六绝缘层
313  第六金属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目的及功能,参照图示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3以及图4所示,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面图。对于射频集成电路2的标准工艺而言,其在硅基材201上形成六层互相交错的二氧化硅绝缘层与金属层,由上而下依次为第一绝缘层202、第一金属层203、第二绝缘层204、第二金属层205、第三绝缘层206、第三金属层207、第四绝缘层208、第四金属层209、第五绝缘层210、第五金属层211、第六绝缘层212、第六金属层213以及硅基材201。其中,位于最上层的第一金属层203与第一绝缘层202位于同一层中,且该第一金属层203厚度较其它层为厚,并利用第一导线2031与第二导线2032而设置成一螺旋状图案的螺旋电感,所述两导线下方的第二绝缘层204开设有多个导通孔,可用于形成第一内连线区2041与第二内连线区2042,并通过所述两内连线区而分别将所述两导线桥接至第二金属层205,以避免短路情况发生,同时为了降低螺旋电感的寄生电阻值,因此可在第二金属层205与第三金属层207之间的第三绝缘层206开设多个导通孔以形成第三内连线区2061,并利用第三内连线区2061将第二金属层205并联连接于第三金属层207,由于并联结构可使金属层厚度加厚,因此可有效降低螺旋电感的寄生电阻值进而提高电感质量因素。此外,如图3左侧的斜线方块区所示,第一内连线区2031的表面长度(L1)大于该第一导线2031线宽(W1),因此,即可通过增加第一导线2031与第二金属层205的接触面表面积而达成降低螺旋电感寄生电阻值的目的。而第一金属层203下方未与第二金属205层电连接之处,可再在第二绝缘层204形成第四内连线区2043,以增加第一金属层203的截面积并获得降低螺旋电感寄生电阻值的效果。
请参阅图5、图6以及图7所示,其中图5是本发明螺旋电感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沿图五中a-a’线的剖面图、图7是沿图6中b-b’线的剖面图。
在本实施例中,同样以射频集成电路3的标准工艺作说明,射频集成电路3的结构由上而下观之,依次为第一绝缘层302、第一金属层303、第二绝缘层304、第二金属层305、第三绝缘层306、第三金属层307、第四绝缘层308、第四金属层309、第五绝缘层310、第五金属层311、第六绝缘层312、第六金属层313以及硅基材301,同样地,第一金属层303厚度仍较其它层为厚,且利用第一导线3031与第二导线3032设置成一螺旋状图案的螺旋电感,而第二金属层305利用第三导线3051与第四导线3052设置成与第一金属层303相同的螺旋状图案。此外,第一、第二导线下方的第二绝缘层304开设有多个导通孔,可用于形成第一内连线区3041以便将第一、第二导线并联连接至第二金属层305的第三、第四导线,由于此并联结构增加了金属层厚度,因此可有效降低螺旋电感的寄生电阻值。
第三、第四导线段下方的第三绝缘层306开设有多个导通孔,可用于形成第二内连线区3061以及第三内连线区3062,并通过所述两内连线区而分别将第三、第四导线桥接至第三金属层307,以避免短路情况发生,并且,为了降低螺旋电感的寄生电阻值,可再次利用并联结构降低寄生电阻值的原理而将第四绝缘层308开设多个导通孔以形成第四内连线区3081,并利用第四内连线区3081并联连接第三金属层307与第四金属层309。此外,如图7左侧斜线方块区所示,第二内连线区3061的表面长度(L2)大于第三导线3051线宽(W2),因此,即可通过增加第三导线3051与第三金属层307的接触面表面积而达成降低螺旋电感寄生电阻值的目的。而第二金属层305下方未与第三金属层307电连接之处,可再形成第五内连线区3063,以增加第二金属层305的截面积并获得降低螺旋电感寄生电阻值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以在硅基材上形成方形截面的螺旋电感作说明,但实际应用时,螺旋电感的截面形状并不以此为限,其它种类的螺旋状图案,例如圆形或八角形等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此外,基材的选择除了硅之外,也可采用砷化镓、硅化锗或其它半导体基材,而绝缘层材料的选择除了二氧化硅之外,也可用氮化硅或其它绝缘材料代替,至于形成上述集成电路所采用的半导体工艺技术,可依据基材或实际需求而选择CMOS工艺、BiCMOS工艺、SiGe工艺以及GaAs工艺其中之一。由于此部分皆为已知技术,故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仍将不失本发明的要义所在,也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均应视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状况。

Claims (12)

1.一种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通过半导体工艺在半导体基材上形成至少四层交错堆叠排列的绝缘层及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以最上层的第一金属层厚度最厚,该第一金属层设置成螺旋状图案的螺旋电感,且至少具有一第一导线与一第二导线,所述两导线分别通过第一内连线区与第二内连线区而电连接至下方相邻的第二金属层,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金属层通过第三内连线区并联连接于其下方相邻的第三金属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工艺为CMOS工艺、BiCMOS工艺、SiGe工艺以及GaAs工艺其中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基材为硅、砷化镓以及硅化锗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其特征在于,该螺旋状图案的螺旋电感组件的截面为圆形、方形以及八角形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连线区的表面长度大于该第一导线的线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层下方还包括未与该第二金属层电连接的第四内连线区。
7.一种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通过半导体工艺在一半导体基材上形成至少五层交错堆叠排列的绝缘层及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以最上层的第一金属层厚度最厚,该第一金属层设置成第一螺旋状图案的螺旋电感,且至少具有一第一导线以及一第二导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层下方相邻的第二金属层设置成与该第一螺旋状图案相同的第二螺旋状图案,且至少具有一第三导线与一第四导线,又该第一导线以及该第二导线通过第一内连线区而并联连接于该第三导线以及该第四导线,而该第三导线以及该第四导线分别通过第二内连线区以及第三内连线区而电连接至下方相邻的第三金属层,且该第三金属层通过第四内连线并联连接于其下方相邻的第四金属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工艺为CMOS工艺、BiCMOS工艺、SiGe工艺以及GaAs工艺其中之一。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基材为硅、砷化镓以及硅化锗其中之一。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其特征在于,该螺旋状的螺旋电感组件为圆形、方形以及八角形其中之一。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内连线区的表面长度大于该第三导线的线宽。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金属层下方还包括未与该第三金属层电连接的第五内连线区。
CNB2006101063535A 2006-07-14 2006-07-14 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051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063535A CN100440512C (zh) 2006-07-14 2006-07-14 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063535A CN100440512C (zh) 2006-07-14 2006-07-14 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6129A CN101106129A (zh) 2008-01-16
CN100440512C true CN100440512C (zh) 2008-12-03

Family

ID=38999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635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0512C (zh) 2006-07-14 2006-07-14 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051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7910A (zh) * 2009-12-08 2011-06-08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利用多层金属并联的双层电感
CN102103921B (zh) * 2009-12-16 2013-01-30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螺旋电感的堆叠结构
CN103325763B (zh) * 2012-03-19 2016-12-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螺旋电感元件和电子设备
CN104637926B (zh) * 2015-01-06 2018-03-06 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三维堆叠封装芯片中的电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1536B (zh) * 2015-01-06 2018-06-26 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三维堆叠封装芯片中的电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1537B (zh) * 2015-01-06 2017-07-11 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三维堆叠封装芯片中的变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8456B (zh) * 2015-12-21 2019-05-10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螺旋状堆叠式积体电感及变压器
CN109119232B (zh) * 2017-06-26 2020-04-28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非对称式螺旋状电感
CN109215979A (zh) * 2018-10-17 2019-01-15 安徽安努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式电感及其制作方法
CN109524216A (zh) * 2019-01-10 2019-03-26 广西芯百特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绕线电感器件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0310A (zh) * 2000-10-23 2002-05-2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螺旋电感器
US6429504B1 (en) * 2000-05-16 2002-08-0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ultilayer spiral inductor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20020123159A1 (en) * 2001-03-05 2002-09-0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Structure of merged vertical capacitor inside spiral conductor for RF and mixed-signal applications
CN1377071A (zh) * 2001-03-23 2002-10-30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q值电感组件的半导体技术制造方法及其结构
CN1388977A (zh) * 2000-07-12 2003-01-01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半导体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519932A (zh) * 2003-01-23 2004-08-11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高品质因子的电感和制造方法
WO2004102665A1 (en) * 2003-05-14 2004-11-25 Ericsson Technology Licensing Ab High-density circuits that include inductor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9504B1 (en) * 2000-05-16 2002-08-0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ultilayer spiral inductor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388977A (zh) * 2000-07-12 2003-01-01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半导体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350310A (zh) * 2000-10-23 2002-05-2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螺旋电感器
US20020123159A1 (en) * 2001-03-05 2002-09-0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Structure of merged vertical capacitor inside spiral conductor for RF and mixed-signal applications
CN1377071A (zh) * 2001-03-23 2002-10-30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q值电感组件的半导体技术制造方法及其结构
CN1519932A (zh) * 2003-01-23 2004-08-11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高品质因子的电感和制造方法
WO2004102665A1 (en) * 2003-05-14 2004-11-25 Ericsson Technology Licensing Ab High-density circuits that include inducto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6129A (zh) 200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0512C (zh) 具有高质量因素的集成电路螺旋电感
US7667566B2 (en) Inductor structure
US7808358B2 (en) Inducto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826670B (zh) 用于具有最小图案密度要求的半导体技术的电感和电容元件
US20070267718A1 (en) Multilayer winding inductor
CN102456665B (zh) 用于金属-氧化物-金属电容器的保护结构
US8860544B2 (en) Integrated inductor
CN1610112A (zh) 半导体器件
JP3954022B2 (ja) 並列分岐構造の螺旋形インダクタ
TW200826278A (en) Capacitor structure for integrated circuit
KR101216946B1 (ko) 온칩 적층형 스파이럴 인덕터
CN100565875C (zh) 对称电感元件
CN102844864A (zh) 用于传输线的屏蔽结构
US8314496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nductor
CN101359663B (zh) 多层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TW200805610A (en) Spiral inductor with high quality factor of integrated circuit
KR100815969B1 (ko) 엠아이엠(mim) 캐패시터와 그의 제조방법
US8476745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with reduced IR drop
US20050093668A1 (en) Coil on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US7053460B2 (en) Multi-level RF passive device
CN100543997C (zh) 用于半导体器件的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78054A (zh) 用于半导体器件的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914270Y (zh) 多层绕线型电感元件
KR100744464B1 (ko) 집적형 인덕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996595B (zh) 用于集成电路的电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03

Termination date: 201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