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6150C - 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6150C
CN100436150C CNB2004800172407A CN200480017240A CN100436150C CN 100436150 C CN100436150 C CN 100436150C CN B2004800172407 A CNB2004800172407 A CN B2004800172407A CN 200480017240 A CN200480017240 A CN 200480017240A CN 100436150 C CN100436150 C CN 10043615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head
unit
printing paper
printer
sens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172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09464A (zh
Inventor
上田雅彦
森田清司
长崎喜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tizen Wat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tizen Wat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tizen Wat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tizen Wat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09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9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615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615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on Mechanism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打印机,其打印头单元(200)与传感器单元(300)可自由旋转地装配在打印机本体(100)上,传感器单元(300)的前端延伸设置有棒状部(320),而该棒状部(320)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同时,所述打印头单元(200)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卡合部件(220),该第一卡合部件(220)可自由卡脱于所述第一配合部。

Description

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对装配在打印机本体上的打印纸实行打印操作的打印头以及对该打印纸实行检测操作的打印纸传感器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日本特许厅特开2000-71533号公报揭示了一种保持打印纸传感器(13)的传感器支架(Holder)(12)以其一端为支点与装配有打印头(8)的支架(4)的开闭动作连动旋转的结构。传感器支架(12)的一端设置有作为旋转支点的支点部(15),其另一端上装配有支撑轴(17)。支撑轴(17)与连接在支架(4)上的连接部件(20)的长孔(22)相配合。
在关闭支架(4)的状态下,传感器支架(12)位于送纸路径(10)附近。此时,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上的支撑板(19)的支撑槽(18)上嵌合有支撑轴(17),从而传感器支架(12)固定在对应位置上。
当打开支架(4)时,解除支撑槽(18)与支撑轴(17)之间的嵌合状态,同时,传感器支架(12)以支点部(15)为中心连动旋转,从而离开送纸路径(10)。
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的打印机,其支架(4)与传感器支架(12)通过连接部件(20)相连在一起,传感器支架(12)与支架(4)的开启操作连动旋转,从而离开送纸路径(10)。连接部件(20)被打开状态下,传感器支架(12)也保持离开送纸路径(10)的位置。
在此状态下打印纸被设置在送纸路径(10)上,但是当在送纸路径(10)上设置打卷的打印纸时,有必要利用人手压住打印纸,从而存在操作性不佳的缺点。
进而,对应于打印纸尺寸的变化,需要调整打印纸传感器(13)的位置,该调整操作在把传感器支架(12)设置在送纸路径(10)的附近的状态下进行。特开2000-71533号公报中并没有揭示所述调整操作。
但是,此种打印机的传感器支架(12)设置在送纸路径(10)的附近的状态下,其上方的支架(4)被覆盖住。从而,不能利用人手直接对打印纸传感器(13)进行操作。因此,不得不附加设置可从打印机本体(1)的外周围部位对打印纸传感器(13)进行操作的调整机构,从而存在结构复杂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打卷的打印纸也可轻易并恰当地设置在打印机本体上,并且,对应打印纸尺寸的变化,可利用人手轻易移动调整设置在检测位置上的打印纸传感器的打印机。
本发明的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装设在该打印机本体上的、对打印纸实行打印操作的打印头;以及对所述打印纸实行检测操作的打印纸传感器,所述打印机的构成也可以为:
该打印头可在接触或者接近于打印纸的打印位置与脱离打印纸的脱离位置之间移动;
该打印纸传感器可在接触或者接近于打印纸的检测位置与脱离打印纸的非检测位置之间移动;
并且,打印纸传感器、与打印头从打印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的移动动作连动地、从检测位置移动到非检测位置,同时,相对独立于打印头而可从非检测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
在上述构成的本发明中,打印纸传感器、与打印头从打印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的移动动作连动地、从检测位置移动到非检测位置,因此,可以简单进行往打印机本体的打印纸的配置,并且,由于打印纸传感器相对独立于打印头而可从非检测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的缘故,配置打卷的打印纸时,可利用打印纸传感器压住打印纸,从而更加简化往打印机本体的打印纸的配置。并且,当打印纸的尺寸变化时,可利用人手简单地移动调整配置在检测位置上的打印纸传感器。
并且,本发明的打印机还可为如下构成:
即,该打印机包括装设有打印头的打印头单元以及装设有打印纸传感器的传感器单元,并且,打印纸传感器配置在检测位置上时,传感器单元与打印机本体之间夹持着打印纸,其构成也可以为:
打印头单元与传感器单元之间形成有可自由卡脱的第一配合装置,并且,各单元通过第一配合装置相配合的状态下,打印纸传感器、与打印头从打印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的移动动作连动地、从检测位置移动到非检测位置。
进而,其构成也可以为:
打印机本体与传感器单元之间形成有可自由卡脱的第二配合装置,
打印头配置在打印位置并打印纸传感器配置在检测位置的状态下,打印头单元与传感器单元通过第一配合装置相配合的同时,传感器单元与打印机本体通过第二配合装置相配合,
从这些各配合装置各自配合的状态中,将使打印头从打印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时,通过第二配合装置相配合的传感器单元与打印机本体之间的配合状态被解除。
而且,其构成也可以为:
在使打印头从打印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并且通过第二配合装置相配合的传感器单元与打印机本体之间的配合状态被解除时,传感器单元相对独立于打印头单元而可移动到检测位置,并且,可以通过第二配合装置与打印机本体相配合。
由此,单独移动传感器单元并保持于检测位置,从而,可利用打印纸传感器压住打卷的打印纸,从而往打印机本体的打印纸的装配操作更加容易。
在此,本发明的构成也可以为:
第一配合装置包括形成在打印头单元上的第一卡合爪,以及形成在传感器单元并使第一卡合爪自由卡脱的第一配合部,
第二配合装置包括形成在打印机本体上的第二卡合爪,以及形成在传感器单元并使第二卡合爪自由卡脱的第二配合部,
相对第一配合部的第一卡合爪的卡合力大于相对第二配合部的第二卡合爪的卡合力。
打印头单元可以构成为,其一端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打印机本体的一侧上,同时,其另一端上形成有第一卡合爪。
传感器单元可以构成为,其一端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打印机本体的一侧上,同时,其另一端上各自形成有第一、第二配合部。
并且,第二卡合爪可形成在打印机本体的另一侧。
进而,本发明的构成也可以为:
传感器单元的另一端上轴向延伸并形成棒状部,同时,第一、第二配合部形成在该棒状部的不同位置上,
打印头单元的另一端上形成有与棒状部嵌合的第一凹部,同时,该第一凹部的内侧缘上形成有第一卡合爪,
打印机的另一侧上形成有使传感器单元的棒状部嵌合的第二凹部,同时,该第二凹部的内侧缘上形成有第二卡合爪,
并且,第一、第二凹部从各自相对的方向上与棒状部嵌合。
并且,本发明的构成也可以为:
打印头单元与传感器单元的一端,其各自错开旋转中心而支撑在打印机本体上,各单元连动旋转到同一方向时,第一凹部沿着棒状部相对移动,从而相对第一配合部的第一卡合爪的配合状态被解除。
并且,本发明还可以包括一保持装置,传感器单元通过该保持装置保持非检测位置。进而,还可以包括一施力部件,其对打印头单元,通常在使打印头从打印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的方向上施力,同时,使该打印头单元保持脱离位置。与此同时,还可以包括一制动装置,打印头从打印位置到脱离位置移动规定角度以上时,该装置制动打印头单元。本发明通过如此构成,打印头单元可以稳定工作,并可避免危及操作人。
附图说明
图1至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打印机外观的立体示意图。
图5A为切出表示一部分滚筒(platen)的主视图。
图5B为滚筒的右视图。
图6A为扩大表示装配在滚筒一端的轴承部件的主视图。
图6B表示形成在滚筒一侧端部上的滚筒支撑部的侧视图。
图7A为扩大表示装配在滚筒另一端的轴承部件的主视图。
图7B为扩大表示装配在滚筒另一端的轴承部件的右视图。
图7C表示形成在打印机本体的另一侧端部上的滚筒支撑部的侧视图。
图7D表示滚筒支撑部的正面剖视图。
图8A表示由制动突起与制动板构成的制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8B表示制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9A至图9C表示第一、第二卡合部件以及第一、第二卡合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的立体图。
图10A表示打印头支撑板的主视图。
图10B表示打印头支撑板的内部示意图。
图10C表示打印头支撑板的侧视图。
图10D是扩大表示形成在打印头支撑板的前端缘上的突起条的侧视图。
图11表示打印头支撑板的装配结构的立体图。
图12A表示设置在打印头单元内底部上的前后倾斜调整机构及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的底面示意图。
图12B是扩大表示打印头支撑部件的支撑部的侧面剖视图。
图12C是扩大表示作为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的组成部件的凸轮从动件的防止脱落机构的底面示意图。
图13A表示构成前后倾斜调整机构的支撑部件的主视图。
图13B表示构成前后倾斜调整机构的操作部件的主视图。
图13C表示上述操作部件的内部示意图。
图13D表示构成前后倾斜调整机构的凸轮从动件的王视图。
图14表示构成前后倾斜调整机构的主视图。
图15A表示构成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的凸轮从动件的底面示意图。
图15B表示构成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的操作部件的立体图。
图15C表示上述操作部件的主视图。
图15D表示上述操作部件的内部示意图。
图16表示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的一部分正面剖视图。
图17A表示使前后倾斜调整机构的一部分操作部件露出的断切窗的立体图。
图17B表示使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的一部分操作部件露出的断切窗的平面图。
图18表示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的应用例的底面示意图。
图19表示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具有接触压调整机构功能的应用例的底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涉及的优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揭示了适用于,在打印纸的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线状(line)打印头的感热式标签(label)打印机的构成例。
图1至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打印机外观的立体示意图。
本实施例相关的打印机具有打印机本体100、打印头单元200、以及传感器单元300。
打印机本体100的上面构成打印纸的送纸路径(参照图3),该送纸路径上装设有作为打印纸输送部件的滚筒(platen)110。滚筒110为周围上外嵌有弹性部件的圆筒状的构成部件。该滚筒110与后述打印头201之间夹持着打印纸,并随着滚筒110的旋转输送打印纸。
图5A至图7D表示滚筒的装配结构。
如图5A、图5B所示,滚筒110的旋转轴112的外周具有合成树脂等弹性部件111,旋转轴112的两端具有相对应的轴承部件113、114。
其中,一轴承部件113(图示中的左侧轴承部件)包括本体部115与装配翼116。旋转轴112的一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本体部115上。装配翼116从本体部115向上方向翼状延伸(图中未明确显示),该装配翼116与打印机本体100的滚筒支撑部117相配合。
如图6A、图6B所示,打印机本体100的一侧端部上形成有缺槽117a与由其周壁构成的滚筒支撑部117(参照图6B)。滚筒支撑部117的形成部位为板状(如图6A所示)。轴承部件113被装入缺槽117a,从而,本体部115的下半周部位被支撑在缺槽117a的底部。同时,装配翼116与缺槽117a的内侧、其周壁、以及其周壁的上端缘相配合。
并且,另一侧轴承部件114(图5A中的右侧所示轴承部件)包括本体部118、装配翼119以及卡合片120。旋转轴112的一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本体部118上。装配翼119从本体部118向上方向翼状延伸(如图5B所示),该装配翼119与打印机本体100的滚筒支撑部121相配合。卡合片120从本体部118向侧方向延伸,从其一端面突出配合突起120a。
如图7A至图7B所示,打印机本体100的另一侧的侧端部也形成有缺槽121a与由其周壁构成的滚筒支撑部121(参照图7C)。滚筒支撑部121的形成部位为板状(如图7D所示)。轴承部件114被装入缺槽121A的上方,本体部118的下半周部位被支撑在缺槽121a的底部。同时,装配翼119与缺槽121a的内侧以及其周壁相配合。
如图7A、图7B所示,装配翼119左右的对称位置上各自形成有外侧壁119a、内侧壁119b、以及上壁119c,其中,外侧壁119a与内侧壁119b之间的间隔对应于滚筒支撑部121的厚度。外侧壁119a与内侧壁119b的上下位置关系为,外侧壁119a设置在内侧壁119b的下方位置。并且,上壁119c与内侧壁119b的上端相连续,并且,其设置在外侧壁119a与内侧壁119b的中间部上方位置上。
装配翼119的外侧壁119a与内侧壁119b之间嵌入缺槽121a的周壁,从而与滚筒支撑部121相配合。并且,上壁119c与滚筒支撑部121的上端缘相配合。
滚筒支撑部121的缺槽121a的侧方形成有配合槽121b,如上所述,装配翼119与滚筒支撑部121配合时,卡合片120的配合突起120a与该配合槽121b相配合。由此,防止轴承部件114从滚筒支撑部121脱离。
从滚筒支撑部121取出轴承部件114时,挠曲卡合片120而从配合槽121b拔出配合突起120a,接下来,向上移动轴承部件114即可。从而解除装配翼119与滚筒支撑部121的配合状态。
在上述的滚筒110装配结构中,不需要特制工具而使滚筒110自由卡脱于打印机本体100,从而可确保良好的维护性。
再回到图1至图4对打印头单元200及传感器单元300的构成进行说明。打印头单元200的下面装设有打印头支撑板210,该打印头支撑板210上设置有线状打印头201(参照图4)。该打印头单元200的基端通过支轴101装配在打印机本体100的一侧端部上,其在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到图3所示的打开位置的角度范围之内可自由旋转。
在此,在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上,打印头201位于打印位置。所谓打印位置,是指接触或者接近于设置在打印纸输送轨道上的打印纸的打印头201的位置。并且,在图3所示的打开位置上,打印头201位于脱离位置。所谓脱离位置,是指脱离于设置在打印纸输送轨道上的打印纸的打印头201的位置。
打印头单元200通过由弹簧线圈等材料构成的施力部件,长时间施力于打开方向。并且,如图8A、图8B中的扩大图示所示,打印头单元200的基端上设置有制动突起202,一方面,打印机本体100的支轴101的周边上,设置有具有圆弧状延伸的突条102a的制动板102。突条102a膨出到图8A中的面向纸张表面一侧。这些制动突起202与制动板102构成通过施力部件的施力制动向打开方向旋转的打印头单元200的制动装置。
即,制动突起202与打印头单元200一同旋转,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过程中,与形成在制动板102上的突条102a相叠接,其次,到达打开位置为止继续保持叠接状态。这样,通过制动突起202与突条102a相叠接来制动利用施力部件的打印头单元200的打开操作,从而,打印头单元200的运作稳定,可避开对操作人的危险。
其次,传感器单元300上设置有传感器支撑板310,该传感器支撑板310上装设有打印纸传感器311(参照图3)。传感器支撑板310在传感器单元300的长度方向上可自由移动。
该传感器单元300的基端300a通过支轴(未图示)装配在打印机本体100的一侧端部上,其在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到图3所示的打开位置的角度范围之内可自由旋转。在此,传感器单元300的旋转中心设定在相对于打印头单元200向内侧错开的位置。
并且,在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上,打印纸传感器311位于检测位置。所谓检测位置,是指接触或者接近于设置在打印纸输送轨道上的打印纸的打印纸传感器311的位置。另一方面,在图3所示的打开位置上,打印纸传感器311位于非检测位置。所谓非检测位置,是指脱离于设置在打印纸输送轨道上的打印纸的打印纸传感器311的位置。
从传感器单元300的另一端沿轴向延伸有棒状部320。棒状部320的两侧缘上形成有,从基端的一定长度区域上轴向延伸的突条321。该突条321的不同位置上各自形成有第一、第二配合部321a、321b(参照图9A至图9C)。
并且,如图1至图4所示,打印头单元200的前端装设有第一卡合部件220。一方面,在打印机本体100中,打印头单元200及传感器单元300的前端部接近、脱离一侧的侧端部上,装设有第二卡合部件130。
图9A至图9C表示这些第一、第二卡合部件与形成在传感器单元上的第一、第二配合部之间的卡脱关系的立体示意图。
设置在打印头单元200上的第一卡合部件220上设置有,使形成在传感器单元300上的棒状部320嵌合的第一凹部221,该第一凹部221的内侧缘上形成有第一卡合爪222。该第一卡合爪222与传感器单元300的第一配合部321a自由卡脱。
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0上的第二卡合部件130的上侧形成有,使形成在传感器单元300上的棒状部320嵌合的第二凹部131,该第二凹部131的内侧缘上形成有第二卡合爪132。当传感器单元300位于关闭位置时(即,打印纸传感器311位于检测位置时),该第二卡合爪132与传感器单元300的第二配合部321b相配合,从而固定该传感器单元300。即,第一、第二凹部131、221从相互对立的方向上与传感器单元300的棒状部320相配合。
在此,对第一配合部321a的第一卡合爪222的卡合力大于对第二配合部321b的第二卡合爪132的卡合力而设置。
如图3所示,打印机本体100的侧端部上(装设有第二卡合部件130一侧的侧端部)设置有锁定部件140,并且,打印头单元200的前端部上设置有,与上述锁定部件140配合的锁住突起230。当打印头单元200位于关闭位置时,锁定部件140与锁住突起230相配合并使打印头单元200保持在关闭位置上(参照图1)。
具备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的打印机,对其打印头单元200与传感器单元300可进行如下所述的旋转操作。
首先,如图1所示的各单元200、300位于关闭位置时,如图9A所示,形成在传感器单元300的棒状部320上的第一配合部321a与打印头单元200的第一卡合爪222相配合,同时,形成在传感器单元300的棒状部320上的第二配合部321b与打印机本体100的第二卡合爪132相配合。由此,传感器单元300固定在打印机本体100上,打印纸传感器311可保持在检测位置上。
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操作锁定部件140从而解除锁住突起230的配合状态,则,打印头单元200受施力部件(未图示)的推动力而向打开方向旋转。
当打印头单元200旋转到打开方向时,如上所述,由于对第一配合部321a的第一卡合爪222的卡合力大于对第二配合部321b的第二卡合爪132的卡合力的缘故,第二卡合爪132脱离于第二配合部321b(参照图9B)。此时,第一卡合爪222与第一配合部321a还保持配合状态。从而,与打印头单元200的旋转动作连动地,传感器单元300向打开方向旋转(参照图2)。
这样,由于传感器单元300与打印头单元200连动旋转的缘故,因此,可以简单进行打印纸更换等操作,从而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与维护性。
继续旋转打印头单元200时,如上所述,由于传感器单元300的旋转中心相对错开于打印头单元200的旋转中心而设置在其内侧的缘故,打印头单元200的第一凹部221沿着传感器单元300的棒状部320的轴向相对移动。并且,当打印头单元200旋转到规定角度时,第一卡合爪222与第一配合部321a自动脱离(参照图9C)。由此解除传感器单元300与打印头单元200的配合关系(参照图3)。
打印头单元200通过与图8A、图8B所示的制动突起202的突条102a叠接关系而被制动,之后用人手旋转至旋转端而使其停止在关闭位置上。
打印机本体100的上面的打印纸输送轨道的下方位置上,沿着宽度方向设置有引导长形条150(参照图3)。在上述导引长形条150上,可自由移动地装设有,规定打印纸宽度的打印纸引导151与打印纸传感器152。当更换打印纸时,应合新装设的打印纸的宽度而移动打印纸引导151,同时,移动调整打印纸传感器152。例如,当新装设的打印纸(标签打印纸)的中央部上形成有显示标签贴附位置的检测孔时,应合设置有该检测孔的位置而移动调整打印纸传感器152。
此时,有必要移动调整装设在打印头单元200上的打印纸传感器311,从而使其位于与上述打印机本体100侧的打印纸传感器152相对的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中,位于打开位置的传感器单元300可脱离于打印头单元200而独立自由旋转,因此,更换打印纸时,可以只把传感器单元300旋转到关闭位置(参照图4)。在关闭位置上,第二配合部321b与第二卡合爪132相配合。由此,可按压打印纸,即使卷纸也可简易并恰当地设置在打印纸输送轨道上。并且,通过手动操作移动调整打印纸传感器311,从而使其位于与打印机本体100侧的打印纸传感器152相对的位置。
处于打开位置的打印头单元200旋转到关闭位置时,第一卡合爪222与第一配合部321a相配合,传感器单元300与打印头单元200再次相连(参照图1)。
接下来说明打印头支撑板的结构。
图10A至图10D表示打印头支撑板的结构。
打印头支撑板210由铝合金板材构成,并且,沿着其正面的前端缘210a的宽度方向装设有线状的打印头201。进而,形成在中央部的断切部211上设置有配线用连接器212,其电性连接于打印头201。除打印头201的感热部之外的打印头支撑板210的上面覆盖有绝缘片213。
在此,如图10D所示,在打印头支撑板210的前端缘210a上,沿着打印头201形成有断面为半圆状的突条214。在标签打印机中,为了调整打印位置,可沿着排纸方向的逆方向移动(返回操作)装设在打印纸输送轨道上的打印纸。此时,标签端缘有可能受打印头201的边缘(Edge)的作用而从底纸剥离。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打印头支撑板210的前端缘210a上,沿着打印头201形成有断面为半圆状的突条214,利用该突条214支撑着进行返回操作的标签端缘,从而回避其与打印头201的边缘(Edge)接触的现象。
从由铝合金板构成的打印头支撑板210的前端缘210a部位的内侧半压并成形的简易方式形成突条214。
上述构成的打印头支撑板210的内侧形成有位置决定用突起215、215,进而,其一部位上设置有螺纹孔等紧固孔216。一方面,如图11所示,打印头单元200上,内设有打印头支撑部件240。该打印头支撑部件240表面上的对应于打印头支撑板210的紧固孔216的位置上设置有螺纹孔等紧固孔241。进而,打印头支撑部件240的,对应于打印头支撑板210的位置决定用突起215、215的位置上,形成有长孔242、242。
打印头支撑板210的位置决定用突起215、215与打印头支撑部件240的长孔242、242相对应而设置,并从正面一侧往紧固孔216、241插入螺栓等紧固工具,从而装配在打印头支撑板210的表面上。在此,可从打印头单元200的下面一侧简易进行如上所述的操作。
如图12A所示,打印头单元200的内底部上设置有打印头支撑板210的前后倾斜调整机构250。
如图12B所示,表面装设有打印头支撑板210的打印头支撑部件240,其前端缘部的两个位置上形成的装配孔240a、240b与设置在打印头单元200侧壁上的钩状支撑部203、203相配合,从而打印头支撑部件240装配在打印头单元200上。在该装配结构中,打印头支撑部件240可自由旋转并可在上下方向上适当移动。
前述锁住突起230从该打印头部件24的一侧面延伸,并且,另一侧面的对称位置上延伸出相同形状的突起。这些各个突起与打印头单元200的两侧壁相配合,从而构成打印头支撑部件的旋转支点。
并且,从后端缘的中央部延伸的配合片243通过前后倾斜调整机构250在上下方向上被移动调整,由此,装配在打印头支撑部件240上的打印头支撑板210以前端缘的支撑部203、203为中心而旋转,并保持水平状态或者任意倾斜状态。通过该前后倾斜调整,相对打印纸的打印头201的接触位置在前后位置上有微小变化。通过应合打印纸的刚性适当实行该调整,从而可以实现恰当的打印操作。例如,刚性小的薄打印纸的最适打印点位于滚筒110中心的正中央上方的位置,刚性大的厚打印纸的最适打印点位于排出打印纸一侧而非是滚筒110的中心。
即,该前后倾斜调整机构250构成对打印纸的打印头201的接触位置调整部。
前后倾斜调整机构250由图13A所示的支撑部件251,图13B、图13C所示的操作部件252,以及图13D所示的凸轮从动件253等部件构成。图13B表示操作部件252的一端面,图13C表示操作部件252的另一端面。
操作部件252为圆盘状,其中心设置有装配孔254。并且,如图13B所示,操作部件252的一端面上形成有,由阶段性变化离中心的距离的周槽构成的凸轮255。进而,操作部件252的一端面上沿着圆周方向刻有表示操作部件252的操作位置的刻度256。一方面,如图13C所示,操作部件252的另一端面上,沿着圆周方向按一定间隔形成有多个凹部257。
如图13D所示,凸轮从动件253的中央位置附近形成有装配孔258,其周围的两个部位上形成有圆弧状缺孔259、259。并且,凸轮从动件253的前端部位253a为具有弹性的薄片挠性部,其前端形成有与凸轮255配合的突起260。另一方面,凸轮从动件253的基端形成有,与打印头支撑部件240的配合片243配合的缺槽261。
如图13A所示,支撑部件251的正面上突出形成有两个支轴262、263,其中,一支轴262的周围形成有凸部264。
如图14所示,一支轴263上嵌合装配孔254从而可自由旋转地装配操作部件252。在此,操作部件252在凸轮255的形成面的表面侧并在凹部257的形成面的里面侧(即,与支撑部件251的正面接触一侧),装配在支撑部件251上。此时,操作部件252的凹部257设置在,可与形成在支撑部件251上的凸部264自由卡脱的位置上。
并且,形成在支撑部件251正面的另一支轴263上,通过嵌合装配孔258而装配凸轮从动件253并使之自由摆动。在此,形成在凸轮从动件253一端的突起260与由圆周槽构成的凸轮255相配合。凸轮从动件253前端部253a接触于操作部件252的表面(凸轮255形成面)并弹性地支撑同一表面(参照图14)。结果,前端部253a按压操作部件252,并使操作部件252具有断续感(Click)。
在支撑部件251正面,与凸轮从动件253的缺孔259、259对应的位置上突出形成钩部265、265,这些钩部265、265与形成在凸轮从动件253上的缺孔259、259的周缘部相配合,从而防止凸轮从动件253脱离支撑部件251。即,缺孔259、259的上下尺寸设定为可容许凸轮从动件253摆动的尺寸。
形成在凸轮从动件253另一端的缺槽261与打印头支撑部件240的配合片243相配合。
经过如上所述的方式组装各部件而成的前后倾斜调整机构250作为一单元被装配在打印头单元200的内底部,因此,其装配操作变为容易。
如图17A所示,在打印头单元200的侧壁上的规定位置上形成有断切窗204,并一部分操作部件252露出于该断切窗204外,并且,可以从外部确认刻在露出于该断切窗204外的刻度256而设置。操作人可以通过确认该刻度256而旋转操作部件252,从而可调整打印头支撑板210的前后方向上的倾斜度。
装配在打印头单元上的前后倾斜调整机构250的作动过程如下。即,旋转操作部件252,则,突起260沿着凸轮255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同时,凸轮从动件253以支轴263为中心摆动。通过配合片243与凸轮从动件253的缺槽261配合的打印头支撑部件240,其以锁住突起230为中心,与凸轮从动件253连动地旋转。在此,凸轮从动件253与凸轮255具有调整机构,其对插入在滚筒110与打印头201之间的打印纸,调整打印头201的接触位置。
通过该前后倾斜调整机构250调整打印头支撑板210的前后方向上的倾斜度,从而调整并使打印头位于接触位置中的最恰当打印点上。
进而,在操作部件252的不连续的操作位置中,任意一形成在操作部件252上的凹部257与支撑部件251的凸部264的配合部位具有断续感,由此,可保持操作位置,并防止不经意间旋转操作部件252的现象。即,凹部257与凸部264为具有断续感的操作位置保持装置,其使操作部件252保持不连续的操作位置。
并且,具有断续感而对支撑部件251进行旋转操作的缘故,不仅轻易对准刻度256,并且,即使变换操作人也可以具有一定再现性地进行调整。
接下来,如图12A所示,在打印头单元200的内底部上设置有打印头201的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270。
如上所述,装配在打印头单元200支撑部203、203上的打印头支撑部件240的前端缘部在一定范围内可上下移动(参照图12B)。该打印头支撑部件240通过螺旋弹簧等施力部件271、272从里外两侧的两个位置上向下方向按压施力,通过该施力保持规定状态。
在此,其中一施力部件271保持在打印头单元200的内底部上,另一施力部件272支撑在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270的凸轮从动件273上。
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270由图15A所示的凸轮从动件273以及图15B、图15C、图15D所示的操作部件274构成。其中,图15C表示操作部件274的一端面、图15D表示操作部件274的另一端面。
操作部件274为圆盘状,其中心设置有装配孔275。如图16所示,该操作部件274自由旋转地装配在,突出设置在打印头单元200的内底面上的支轴205上。
操作部件274的一端面上突出形成有,形成凸轮276的圆筒部(参照图15B、图16)。圆筒部的前端面为螺旋状倾斜面。该倾斜面构成凸轮面276a。并且,操作部件274的另一端面上刻有表示操作位置的刻度277(参照图15D)。
如图15B及图16所示,凸轮面276a的不连续的位置上形成有凹部278,在操作部件274的不连续的操作位置上,后述凸轮从动件273的凸部279与该凹部278具有断续感而相配合。由此,可保持该操作位置,并防止不经意间旋转操作部件274的现象。即,凹部278与凸部279为具有断续感的操作位置保持装置,其使操作部件274保持不连续的操作位置。
并且,由于具有断续感而对支撑部件274进行旋转操作的缘故,不仅轻易对准刻度277,并且,即使变换操作人也可以具有一定再现性地进行调整。
凸轮从动件273的前端部形成有凸部279,该凸部279与上述操作部件274的凸轮面276a相配合。并且,凸轮从动件273的基端角部273a接触于打印头单元200的内底部并构成摆动支点。
凸轮从动件273的中央部上形成有支撑施力部件272的凹部280,其内底部上形成有缺孔281。在打印头单元200的内底部上,对应于该缺孔281而突出设置有支撑销206,当把凸轮从动件273装配到打印头单元200的内底部时,该支撑销206贯通缺孔281并设置在凹部280内。施力部件272的一端支撑在该支撑销206的状态下,被设置在凸轮从动件273的凹部280上。并且,施力部件272的另一端接触于打印头支撑部件240。
凸轮从动件273的基端附近也形成有缺孔282,该缺孔282与,将把凸轮从动件273装配到打印头单元200的内底部时,突出设置在打印头单元200的内底部的定位销207相配合。该定位销207使凸轮从动件273保持在打印头单元200的规定位置上。
并且,在打印头单元200的内侧壁上,突出设置有如图12C所示的支撑销208,一方面,凸轮从动件273的一侧面上的与该支撑销208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接触部283。这些接触部283与支撑销208构成凸轮从动件273的防脱落装置,当从定位销207取出凸轮从动件273时,接触部283与支撑销208相接触,从而防止凸轮从动件273脱落。
即,在如图16所示的装配状态下,凸轮从动件273通过施力部件272按压保持在打印头单元200的内底部一侧。但是,当把凸轮从动件273装配在打印头单元200上时,或者为了维护而从打印头单元200取出打印头支撑部件240时,有可能会被解除该保持状态。为了防止这样的不经意间的脱落,使接触部283与支撑销208相接触而设计,从而确保良好的工作性能。
如图17B所示,在打印头单元200的规定位置上形成有断切窗209,并一部分操作部件274露出于该断切窗209外,并且,可以从外部确认刻在露出于该断切窗209外的刻度277而设置。操作人可以通过确认该刻度277而旋转操作部件274,从而可调整施力部件272的施力。
装配在打印头单元200上的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270的作动过程如下。即,旋转操作部件274,则,凸轮从动件273的凸部279沿着凸轮面276a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同时,凸轮从动件273以基端角部273a的摆动支点为中心摆动。伴随着该动作,设置在凸轮从动件273与打印头支撑部件240之间的施力部件272的压缩状态被改变,从而作用于打印头支撑部件240的施力被改变。
打印头201以均匀压力接触于打印纸为好。因此,打印头201的压力中心点不得不设置在打印纸中央。由此,通过调整施力部件272的施力,从而将把打印头201的压力中心移动到打印纸的中央部位附近,从而使打印头201以均匀压力接触于打印纸。
这样,凸轮276、凸轮从动件273、以及施力部件272构成调整打印头201对打印纸的接触压作用状态的机构,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270构成接触压作用状态调整部。
如上所述的前后倾斜调整机构250与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270设置在打印头单元200内底部的一侧面上,并且,操作部件252、274露出于打印头单元200的一侧面,并且可在相同侧面上对其进行操作,因此,其操作方便并调整方法简单。
如图4所示,在打印头单元200上,与打印头支撑部件240并列的装设有电缆引导管290,该电缆引导管290的底面侧端部形成有缺孔291。在打印机本体100上,当打印头单元200位于关闭位置时,相对于该缺孔291的部位上设置有电缆引导孔160。该电缆引导孔160设置在打印头单元200的旋转轴内侧。由此,电缆400不会露出于打印机本体100之外,并且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连接在打印头201的电缆400从电缆引导管290之内通过缺孔291,并导向电缆引导孔160,从而连接到打印机本体100内的电路基板上。
当然,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其还可以具有其他各种变形例或者应用实施例。
例如,如图18所示,以打印头单元200的中心为分界的宽度方向上的对称位置上设置一对作为为了调整打印头201的接触压作用状态的调整机构的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270,并且,该装置具有使利用各个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277、277来支撑各个施力部件271、272的结构,则,通过操作各个机构277、277来调整相对打印纸的打印头201的压力中心点,同时,还可以调整相对打印纸的打印头201的接触压力。此时,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277、277具有压力中心点移动以及接触压调整机构的功能。
并且,如图19所示,在打印头单元200的宽度方向中心部位上设置施力部件272,并且,以具有与压力中心点移动机构277相同的机构来支撑施力部件272,则,通过操作该机构277来进行相对打印纸的打印头201的接触压力。此时,该机构277具有接触压调整机构的功能。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对插入在滚筒与打印头之间的打印纸,可调整打印头的接触压作用状态或者接触位置,并且,可精确保持该被调整的位置,从而可长时间稳定地实现高精度的打印工作。

Claims (10)

1.一种打印机,其包括打印机本体;装设在该打印机本体上的、对打印纸实行打印操作的打印头;对所述打印纸实行规定的检测操作的打印纸传感器;装设有所述打印头的打印头单元,装设有所述打印纸传感器的传感器单元,并且,所述打印纸传感器配置在检测位置上时,所述传感器单元与所述打印机本体之间夹持着打印纸;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头在接触或者接近于打印纸的打印位置与脱离所述打印纸的脱离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打印纸传感器在接触或者接近于打印纸的检测位置与脱离所述打印纸的非检测位置之间移动;
并且,所述打印纸传感器、与所述打印头从打印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的移动动作连动地、从所述检测位置移动到非检测位置,同时相对独立于所述打印头而从所述非检测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
其中,所述打印头单元与传感器单元之间形成有可自由卡脱的第一配合装置,并且,所述打印头单元和所述传感器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一配合装置相配合的状态下,所述打印纸传感器、与所述打印头从打印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的移动动作连动地、从检测位置移动到非检测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机本体与传感器单元之间形成有可自由卡脱的第二配合装置;
所述打印头配置在打印位置并所述打印纸传感器配置在检测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打印头单元与传感器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配合装置相配合的同时,所述传感器单元与打印机本体通过所述第二配合装置相配合;
从所述各配合装置各自配合的状态开始,在使所述打印头从打印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二配合装置相配合的所述传感器单元与打印机本体之间的配合状态被解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打印头从打印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并且通过所述第二配合装置相配合的所述传感器单元与打印机本体之间的配合状态被解除时,所述传感器单元相对独立于所述打印头单元而可移动到所述检测位置,并且,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配合装置与所述打印机本体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合装置包括形成在所述打印头单元上的第一卡合爪,以及形成在所述传感器单元并使所述第一卡合爪自由卡脱的第一配合部;
所述第二配合装置包括形成在所述打印机本体上的第二卡合爪,以及形成在所述传感器单元并使所述第二卡合爪自由卡脱的第二配合部;
并且,相对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所述第一卡合爪的卡合力大于相对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所述第二卡合爪的卡合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头单元的一端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打印机本体的一侧上,同时,其另一端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卡合爪;
所述传感器单元的一端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打印机本体的一侧上,同时,其另一端上各自形成有所述第一、第二配合部;
所述第二卡合爪形成在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另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单元的另一端上轴向延伸并形成棒状部,同时,所述第一、第二配合部形成在所述棒状部的不同位置上;
所述打印头单元的另一端上形成有与所述棒状部嵌合的第一凹部,同时,该第一凹部的内侧缘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卡合爪;
所述打印机的另一侧上形成有使所述传感器单元的棒状部嵌合的第二凹部,同时,该第二凹部的内侧缘上形成有所述第二卡合爪;
所述第一、第二凹部从各自相对的方向上与所述棒状部嵌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头单元与所述传感器单元,其各自错开旋转中心而一端支撑在打印机本体上,各单元连动旋转到同一方向时,所述第一凹部沿着所述棒状部相对移动,从而使相对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所述第一卡合爪的配合状态被解除。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机包括一保持装置,所述传感器单元通过该保持装置保持在非检测位置。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机包括一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对所述打印头单元、在使所述打印头从打印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的方向上施力,同时使该打印头单元保持在脱离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机包括一制动装置,所述打印头从打印位置到脱离位置移动规定角度以上时,该装置制动所述打印头单元。
CNB2004800172407A 2003-07-01 2004-07-01 打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615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89913A JP4070671B2 (ja) 2003-07-01 2003-07-01 プリンタ
JP189913/2003 2003-07-01
JP193172/2003 2003-07-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9464A CN1809464A (zh) 2006-07-26
CN100436150C true CN100436150C (zh) 2008-11-26

Family

ID=34187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1724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6150C (zh) 2003-07-01 2004-07-01 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070671B2 (zh)
CN (1) CN10043615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63317B2 (ja) * 2009-12-25 2012-06-2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5739919B2 (ja) * 2013-01-10 2015-06-24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装置
JP6324062B2 (ja) * 2013-12-26 2018-05-16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2019051599A (ja) * 2017-09-13 2019-04-04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0962A (en) * 1994-05-18 1996-11-05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hermal printer
JP2000071533A (ja) * 1998-08-28 2000-03-07 Toshiba Tec Corp ラベルプリンタ
US20010005216A1 (en) * 1999-05-13 2001-06-28 Akira Takahashi Thermal print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0962A (en) * 1994-05-18 1996-11-05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hermal printer
JP2000071533A (ja) * 1998-08-28 2000-03-07 Toshiba Tec Corp ラベルプリンタ
US20010005216A1 (en) * 1999-05-13 2001-06-28 Akira Takahashi Thermal prin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022221A (ja) 2005-01-27
CN1809464A (zh) 2006-07-26
JP4070671B2 (ja) 2008-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24652U (zh) 带盒和带式打印机
US5129749A (en) Line printer with pinch roller release
CN100478187C (zh) 手动印章及用于手动印章的顶帽
RU2635249C2 (ru) Электронный печатный прибор по типу ручного штемпеля
EP0361826B1 (en) Thermal head supporting means for a thermal printing system
CA2172458A1 (en) Device for replacing printing plates
CN101456296B (zh) 热敏印刷机
EP1652682A1 (en) Thermal printer unit
CN100436150C (zh) 打印机
KR940005321B1 (ko) 서어멀 프린터
EP1923225A1 (en) A printing unit having a paper cutting apparatus and a printer having the same printing unit
US5414450A (en) Head pressing mechanism of a thermal printer
KR100330807B1 (ko) 프린터
KR101432362B1 (ko) 프린터 장치
EP1195747B1 (en) Support structure of a magnetic head and magnetic card reader
EP1935656B1 (en) Printing apparatus
EP3124271A1 (en) Tape cartridge
CN212579464U (zh) 一种适用范围广的印控机
CN110315855A (zh) 打印装置
JP3642402B2 (ja) 日付印
JPH02215639A (ja) 用紙搬送装置
EP1640172B1 (en) Printer
JP2002086769A (ja) ライ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US11090961B2 (en) Head pressurizing mechanism and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JP4105337B2 (ja) タグ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Japan Tokyo Tozai in Tokyo City

Patentee after: Citizen Wat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Tokyo Tozai in Tokyo City

Patentee before: Citizen Watch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