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5228C - 盒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盒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5228C
CN100435228C CNB2006100597253A CN200610059725A CN100435228C CN 100435228 C CN100435228 C CN 100435228C CN B2006100597253 A CNB2006100597253 A CN B2006100597253A CN 200610059725 A CN200610059725 A CN 200610059725A CN 100435228 C CN100435228 C CN 10043522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support
cartridge
gliding mass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597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35106A (zh
Inventor
松田干宪
栗田和仁
山田恭弘
叶田冬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35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5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522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522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01Details
    • G11B17/0405Closing mechanism, e.g. do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43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08Shutt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27Cover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盒设备,其具有记录和再生单元,用于将信息信号记录到记录介质上和/或从记录介质上再生信息信号。用于支持插入在其中的盒的支持体,可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底盘,其具有基座以及伸出部分。所述支持体被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底盘上以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排出滑体,其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底盘上,用于在第一滑动方向以及第二滑动方向上选择性地滑动。所述伸出部分具有界定在其中的槽。所述排出滑体具有在所述排出滑体在所述第一滑动方向上被移动时可插到所述槽中的部分。

Description

盒设备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包含与每一个都在2005年3月3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5-059043、JP2005-059048、JP2005-059049、JP2005-059044、JP2005-059045、JP2005-059046和JP2005-059047相关的主题,这里通过引用将上述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包含在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作电子设备中记录介质驱动单元的盒设备,更具体地涉及包括底盘与可滑动地支撑在底盘上的凸出滑块的组件的用作记录介质驱动单元的盒设备,所述组件被设计以允许底盘和凸出滑块以更高的效率被组装在一起。
背景技术
已经有用于将信息信号记录到容纳在壳体中的记录介质上和/或从容纳在壳体中的记录介质上再生信息信号的记录介质驱动单元,所述记录介质例如为可旋转地容纳在记录介质盒中的盘形记录介质。
一些记录介质驱动单元具有用于支持记录介质盒的支持体、可滑动地支撑在支持体上的排出滑体以及角度可变化地支撑在底盘上的排出杆。排出杆和排出滑体以彼此联动的关系操作。关于细节,例如,应该参考日本专利特开号2002-343009。
当记录介质盒被插到支持体中时,记录介质盒在第一转动方向上转动排出杆,在第一滑动方向上移动排出滑体。排出滑体的移动使支持体移动到与底盘接触。装在由支持体支持的记录介质盒中的记录介质被放到磁盘台上,于是装载过程结束。
记录介质盒被如下排出:当排出滑体在与第一滑动方向相反的第二滑动方向上被移动时,支持体被从底盘上移开以将记录介质从磁盘台上卸下。排出滑体在第二滑动方向上的移动在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上在角度上移动排出杆。排出杆现在将记录介质盒推出支持体。
上述记录介质驱动单元被需要将排出滑体与排出杆彼此对准地定位,以正确地装载和排出记录介质盒。因为排出滑体支撑在支持体上,排出滑体被支撑在其上的支持体被组装到底盘上,以使排出滑体与排出杆在位置上彼此对准。
在记录介质驱动单元中,在排出滑体和排出杆已经被相互对准地定位之后,各种调节需要被进行,所述调节包括对用于将信息信号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和从记录介质再生信息信号的光学拾取体的歪斜调节。因为支持体已经被组装到底盘上,所以有必要从支持体插入夹具等以进行调节。因此,支持体的存在使调节难以进行或者很繁重且耗时。
一个解决方法将是在支持体中形成大孔用于通过其插入夹具。但是,支持体中的大孔会降低支持体的机械强度,还会使支持体的形状复杂,导致记录介质驱动单元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期望的是提供包括被设计以被高效率地组装到一起的部件、用作记录介质驱动单元的盒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期望,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盒设备,其包括:记录和再生单元,用于将信息信号记录到存储在记录介质盒壳体中的记录介质上和/或从存储在记录介质盒壳体中的记录介质上再生信息信号,所述壳体具有定位孔;支持体,用于支持插入在其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盒,所述支持体可以在其中所述记录介质盒可以被插到所述支持体中和从所述支持体中移除的第一位置与其中信息信号可以通过所述记录和再生单元被记录在记录介质上或从记录介质上被再生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底盘,其具有所述记录和再生单元被安装在其上的基座以及从所述基座朝向所述支持体伸出用于被插到所述定位孔中的伸出部分,所述支持体被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底盘上以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排出滑体,其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底盘上,用于在将所述支持体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一滑动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滑动方向相反用于将所述支持体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到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滑动方向上选择性地滑动;其中,所述伸出部分具有界定在其中的槽,其中,所述排出滑体具有在所述排出滑体在所述第一滑动方向上被移动时可插到所述槽中的部分。
所述底盘可以具有在所述基座横断方向上从所述基座的各个相对侧边缘伸出的一对侧壁,所述排出滑体可具有可分别倚靠所述侧壁滑动的一对侧板,以及互连所述侧板的桥。所述桥可倚靠所述基座滑动。当所述排出滑体在所述第一滑动方向上被移动时,所述桥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到所述槽中。
所述桥的所述部分包括比所述桥其余部分更薄的薄部,所述薄部被插到所述槽中。
盒设备还可以包括插口,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盒插入到其中,其中,所述伸出部分被设置在靠近所述插口。当所述排出滑体被朝向所述插口移动时,所述排出滑体的所述部分被插到所述槽中。
所述伸出部分可以包括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的两个伸出部分。
从下面结合通过实例图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附图的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很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记录介质盒的放大平面图;
图2是记录介质盒的放大透视图,示出了其前侧;
图3是记录介质盒的放大透视图,示出了其后侧;
图4是记录介质盒一部分的放大分解透视图;
图5是记录介质盒一部分的被部分切掉后的放大透视图;
图6是电子设备的透视图,示出了其前侧;
图7是电子设备的透视图,示出了其后侧;
图8是记录介质驱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记录介质驱动单元的放大透视图;
图10是记录介质驱动单元的底盘的放大透视图;
图11是底盘的一部分和排出杆的放大不完整分解透视图;
图12是排出滑体的放大透视图;
图13是当从与图12不同的方向上看时排出滑体的放大透视图;
图14是可打开和可关闭盖与打开组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15是打开组件的放大前视图;
图16是沿图15线XVI-XVI取得的横截面视图;
图17是沿图15线XVII-XVII取得的横截面视图;
图18是支持体和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的放大分解透视图;
图19是安装在支持体上的支撑轴的放大横截面视图;
图20是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在其被变形时部分横截面的放大平面图;
图21是示出了其中在制动体被去掉时排出滑体被移到后冲程端的情况的放大左手侧视图;
图22是示出了其中在制动体被去掉时排出滑体被移到后冲程端的情况的放大右手侧视图;
图23是示出了其中排出滑体被制动体限制成不能向后移动的情况的放大侧视图;
图24是支持体从图示中省略的记录介质驱动单元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25是示出了在记录介质盒插入到支持体中之前记录介质驱动单元的初始状态的放大平面图,图示中省略了支持体;
图26是示出了在记录介质盒插入到支持体中之前记录介质驱动单元的初始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图27是示出了其中记录介质盒被插入支持体中且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的解锁牙倚靠在关闭体上的情况的部分横截面的放大平面图;
图28是示出了其中关闭体被解锁处于其关闭位置的情况的部分横截面的放大平面图;
图29是示出了其中关闭体被打开的情况的部分横截面的放大平面图;
图30是示出了其中关闭体被移到其打开位置的情况的部分横截面的放大平面图;
图31是示出了其中记录介质盒被插到支持体中且排出杆被转动的情况的放大平面图,支持体被从图示中省略;
图32是示出了其中排出滑体被向前移动的放大平面图,支持体被从图示中省略;
图33是示出了其中支持体被降低的情况的放大侧视图;
图34是示出了其中排出滑体配合组件的作用边缘被保持为与排出杆滑动接触配合组件的轴接触的情况的放大不完整平面图;
图35是示出了其中排出滑体配合组件的支持边缘被保持为与排出杆滑动接触配合组件的轴接触的情况的放大不完整平面图;
图36是示出了其中支持体被降低的情况的放大侧视图;
图37是示出了排出滑体的桥与安装在支持体上的离开防止组件之间位置关系的概念图;
图38是示出了其中排出滑体被移到前冲程端且桥的一部分被插到底盘中的插槽中的情况的放大平面图;
图39是示出了其中排出杆被转动且记录介质盒被从支持体中排出的情况的放大平面图,支持体被从图示中省略;
图40是示出了其中排出杆由于被排出滑体的辅助性压片压下而受迫转动的情况的放大不完整平面图;
图41是没有关闭体的记录介质盒的放大透视图;以及
图42是电子设备的整个系统安排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盒设备典型地被用作在电子设备中记录介质驱动单元中使用的记录介质盒。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便携式游戏设备,记录介质驱动单元包括便携式游戏设备中的磁盘驱动器。
但是,电子设备和记录介质驱动单元不限于便携式游戏设备和便携式游戏设备中的磁盘驱动器。电子设备可以是使用记录介质的各种其它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种,例如,如个人计算机等的信息处理设备,如电话机、传真设备等的通信设备,例如PDA(个人数字助理)等的信息终端设备,例如照相机、电子照相机、摄像机等的图像捕获设备,例如电视机、收音机等的音视频设备,以及使用包括盒式磁带、磁盘、光盘等的各种记录介质中任何一种的记录设备或音响设备。记录介质驱动单元可以是用于将信息信号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和从记录介质上再生信息信号的各种其它驱动器中的任何一种,所述记录介质为上面提到的各种电子设备所使用的记录介质。
首先将参照图1到5描述记录介质盒。
如图1和2所示,整体由100指代的记录介质盒包含可旋转地容纳在其扁平壳体101中的盘形记录介质200。
壳体101包括彼此连接在一起的上外壳102和下外壳103,如图2所示。壳体101具有朝向由图2中箭头A指示的方向的一部分,该部分基本上为半圆形并且具有弓形的外围表面101a。壳体101在由箭头A指示的方向上被插入支持体,将在后面描述。壳体101具有朝向与由箭头A所指示方向相反的、由箭头B指示的方向的相对的一部分。该相对的一部分在侧面上延伸,并且具有一对在侧向上间隔开、且连续延伸到弓形外围表面101a末端的侧表面101b、101c。该相反的一部分还具有在与侧表面101b、101c相距很远的侧表面101b、101c的端部之间延伸且使该两个侧表面互连的凸出的外围端表面101d。
壳体101具有界定在其外围表面中的插口105(参见图2和3),该插口从右侧表面101c延伸到弓形外围表面101a。如图4所示,壳体101还具有界定在右侧表面101c中、位于插口105上方且在箭头A、B所指示方向上延伸的配合凹槽101e。
如图3所示,壳体101具有界定在下外壳103下表面中中央的台插孔101f,以及在其右手侧、径向上在台插孔101f外侧的界定在下外壳103下表面中的浅滑槽101g。壳体101具有部分界定在浅滑槽101g中用于通过其传输发射自光学拾取体(将在后面描述)发光器的激光束的光传输孔101h。
下外壳103具有靠近凸出的外围端表面101d、界定在其下表面中一对在侧向间隔定位的孔104。
壳体101的该相反的一部分具有位于记录介质200径向外侧的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左右中空区。右中空区作为在其中容纳弹簧底圈轴107和锁指108的机械装置接纳区106(参见图5)。
肘杆弹簧109被支撑在机械装置接纳区106中。肘杆弹簧109包括线圈109a、从线圈109a一端沿径向向外伸出的第一臂109b和从线圈109a的另一端沿径向向外伸出的第二臂109c。第一臂109b具有支撑在弹簧底圈轴107上的末端。
关闭体110可滑动地支撑在壳体101中。关闭体110是由金属板制成的整体式结构。如图4所示,关闭体110包括基本为矩形、在关闭体110所有组件中具有最大尺寸的打开和关闭板111,从打开和关闭板111的右侧边缘向上伸出的侧壁112,除了在纵向上与其端部相对之外、还从侧壁112的一部分向左伸出的配合凸缘113,以及从侧壁112的纵向相对端部之一向左伸出的支撑舌114。
侧壁112具有界定在其中的作用孔112a。支撑舌114具有界定在其末端部分中的弹簧配合孔114a。细长锁杆115被有角度、可移动地支撑在支撑舌114的下表面。配合锁杆115使其基本纵向上的中央部分枢轴支撑在支撑舌114上,纵向上相对的一对端部设置在枢轴支撑的为基本纵向上的中央部分的每一侧。配合锁杆115的纵向相对端部中的一个作为受压组件115a,另一端作为向下伸出的配合牙115b。配合锁杆115通常由弹簧(未示出)推动,以在使受压组件115a从侧壁112中的作用孔112a中伸出的方向上移动。
关闭体110可滑动地支撑在壳体101中,使得打开和关闭板111被支撑在滑槽101g中,侧壁112支撑在侧表面101c上,并且配合凸缘113可滑动地支撑在界定在侧表面101c中的配合凹槽101e中。通过使关闭体110支撑在壳体101中,肘杆弹簧109第二臂109c的末端配合在界定在支撑舌114中的弹簧配合孔114a中。
关闭体110在其中打开和关闭板111关闭光传输孔101h的关闭位置与其中打开和关闭板111打开光传输孔101h的打开位置之间相对于壳体101滑动。
当关闭体110处于关闭位置时,关闭体110被肘杆弹簧109推动以在由图2中箭头A指示的方向上移动,并且被保持在关闭位置。这时,支撑在关闭体110的支撑舌114上的锁杆115在未图示弹簧的偏压下与锁指108配合(见图5),将关闭体110锁定在关闭位置。锁杆115的受压组件115a被定位在界定于侧壁112中的作用孔112a中。
相反,当关闭体110处于打开位置时,关闭体110被肘杆弹簧109推动以在由图2中箭头B指示的方向上移动,并且被保持在打开位置。
如图3所示,容纳在壳体101中的记录介质200具有设置在其中央的核心201。核心201由磁性金属材料制成。核心201与界定在壳体101中的台插孔101f相对准地被定位。
下面将描述电子设备的具体结构细节。
如图6和7所示,整体由1指代的电子设备是平面细长形状,包括容纳各种部件的外壳2。
外壳2具有前面板2a,显示单元3设置在前面板2a中央。如图6所示,多个控制键4被设置在外壳2的前面板2a的左右相对端部上。外壳2还具有界定在其下部中的插口5,用于在其中插入记录介质盒100。
外壳2在其中容纳记录介质驱动单元(磁盘驱动)6(见图8和9)。记录介质驱动单元6包括底盘7,设置或支撑在底盘7上的各种部件,可滑动地支撑在底盘7上的支持体,以及包括安装在底盘7上包括驱动电路的各种电路。
为了方便,记录介质盒100被插入到支持体8中的方向将被作为向后的方向,被插入记录介质盒100从支持体8中移走的方向作为向前的方向,支持体8的位置作为上面的位置,底盘7的位置作为下面的位置。
底盘7是由金属板制成的整体结构。如图10所示,底盘7包括基本上为方形的基座9,从基座9的各个左右侧边缘向上伸出的一对侧壁10、11,以及从基座9的后边缘向上伸出的后壁12。侧壁10、11高于后壁12。
基座9具有界定在其中央的台布置孔9a和界定在其中位于台布置孔9a右手侧与台放置孔9a相邻的拾取体布置孔9b。基座9还具有界定在其后端部中的发动机布置孔9c以及界定在其左端部靠近基座9后端的布置孔9d。向下伸出的弹簧底圈指9e被设置在基座9的左端部靠近基座9的前端。
基座9包括平板13和从平板13向上伸出的一对销布置区14。销布置区14被分布设置在基座9的左右端部靠近其前端。销布置区14具有一部分为圆锥形外部轮廓的单独升高组件14a和与升高组件上边缘相邻且被成形为平板竖直取向的单独支架14b。升高组件14a的形式是前半部分为圆锥形,支架14b具有从单独升高组件14a向后伸出的单独的后半部分。
销布置区14具有分别界定在支架14b下面且作为插入凹槽14c的空间。
定位销15分别安装在销布置区14的支架14上。定位销15具有小于支架14b外径的最大外径。
向上伸出的承载突起16被设置在平板13上靠近其后端的横向间隔开的位置上。
底盘7的左侧壁10具有界定在其中位于空间间隔开的位置上且在纵向即左侧壁10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前后滑动支撑凹槽17。左侧壁10还具有界定在其中与滑动支撑凹槽17相邻的一对组装槽18。组装槽18开口向上。
左侧壁10具有界定在其中位于滑动支撑凹槽17之间且在左侧壁10的纵向上延伸的操作杆支撑凹槽19。左侧壁10还具有界定在其中与操作杆支撑凹槽19后端相邻的插槽20。插槽20开口向上。
左侧壁10具有界定在其中位于后滑动支撑凹槽17后面的支撑凹槽21。支撑凹槽21开口向上,具有上倾斜部分21a和下平直部分21b。倾斜部分21a稍微倾斜使得其在向上方向上被逐渐向上偏移,平直部分21b竖直延伸。
左侧壁10具有设置在操作杆支撑凹槽19上方且向后伸出的部分,螺纹孔10a被界定在左侧壁10向后伸出部分的后端中。
底盘7的右侧壁11具有界定在其中处于空间分开位置处且在右侧壁11的纵向上延伸的一对前后滑动支撑凹槽17。右侧壁11还具有界定在其中与滑动支撑凹槽17后端相邻的一对组装槽18。组装槽18开口向上。
右侧壁11具有界定在其中位于滑动支撑凹槽17之间的销布置槽22。销布置槽22开口向上。
右侧壁11具有界定在其中位于后滑动支撑凹槽17后面的支撑凹槽21。支撑凹槽21开口向上,具有上倾斜部分21a和下平直部分21b。倾斜部分21a稍微倾斜,使得其在向上方向上逐渐向前偏移,平直部分21b竖直延伸。
弹簧底圈指11a被设置在右侧壁11前端上,并且伸到左侧。
后壁12具有设置在靠近其左端且向上伸出的弹簧支撑指12a。
如图8所示,磁盘台23被放在基座9中的台布置孔9a中。磁盘台23包括台基座23a和设置在台基座23a中央的中央平台23b。磁盘台23被固定到纺锤发动机(未示出)的发动轴。中央平台23b具有磁铁,未示出。磁盘台23被设置成从台放置孔9a向上伸出。磁盘台23在纺锤发动机被通电时关于其自身轴旋转。
光学拾取体24被设置在基座9中的拾取体布置孔9b中。光学拾取体24作为用于将信息信号记录在记录介质盒100中的记录介质200上和/或从记录介质盒100中的记录介质200上再生信息信号的记录和再生单元。
光学拾取体24具有可移动基座25和支撑在可移动基座25上的物镜致动器26。可移动基座25具有设置在其各个相对端的一对轴承25a、25b。轴承25a被拧到导螺杆27上,轴承25b被支撑在导轴28上。
光学拾取体24被放到拾取布置孔9b中,使得导螺杆27可旋转地支撑在基座9的下表面上,并且导轴29固定到基座9的下表面。当导螺杆27关于其自身轴旋转时,光学拾取体24在被导轴28引导的同时在拾取体布置孔9b中被移动。
驱动发动机29被设置在基座9中的发动机布置孔9c中。当驱动发动机29被通电时,其驱动力通过齿轮(未示出)被传送到导螺杆27,使得导螺杆27旋转以在取决于驱动发动机29发动轴的旋转方向的方向上移动光学拾取体24。
排出杆30(见图8)被角度可变化地支撑在底盘7基座9的后端上。
如图11所示,排出杆20包括杆体31和可滑动地支撑在杆体31上的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
杆体31由被弯曲成预定形状的金属板构成,包括基本为U形的滑动表面组件33、从滑动表面组件33后端向上伸出的作用表面组件34、从滑动表面组件33左边缘向上伸出的支撑突起35以及从支撑突起35上边缘向右伸出的相面向的表面组件36。
滑动表面组件33具有前下表面段33a和后上表面段33b,前下表面段33a低于后上表面段33b,这是由于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台阶。前下表面段33a具有后接触边缘33c。
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通过止动轴37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前下表面段33a末端的下表面上。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具有上小直径支柱32a和位于上小直径支柱32a之下的下大直径凸缘32b。滑动表面组件33具有界定在其中位于相面向表面组件36下方位置处的轴插孔33d。
作用表面组件34具有从滑动表面组件33向右伸出的部分。
支撑突起35具有在其后端上的弹簧底圈35a。
相面向的表面组件36被定位为与滑动表面组件33为相面向的关系,具有界定在其中位于轴插孔33d上方位置处的轴插孔36a。
排出杆30通过穿过轴插孔33d、36a的支撑轴38角度可变化地支撑在基座9上。支撑轴38被设置在紧邻基座9中的布置孔9d之后。通过使排出杆30支撑在基座9上,滑动表面组件33的下表面组件33a和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被设置在布置孔9d中。
因为从滑动表面组件33向下伸出的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被设置在布置孔9d中使得排出杆30支撑在基座9上,所以基座9和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被保持为彼此互不干扰,并且记录介质驱动单元6在外形上可以被做得更矮。
通过使排出杆30可角度变化地支撑在基座9上,基座9上的左承载突起16在所有时间都被定位在滑动接触组件33的较低表面组件33a与较高表面组件33b之间。因此,放在承载突起16上的记录介质盒100被防止与排出杆30相互干扰。
推动弹簧39被支撑在排出杆30的弹簧底圈35a与底盘7后壁12的弹簧支撑指12a之间。推动弹簧39通常推动排出杆30以关于止动轴37在由图11中箭头R2指示的方向上顺时针转动。
因为排出杆30具有从支撑突起35弯曲的相面向的表面组件36,所以受到来自推动弹簧39的偏压力的支撑突起35是足够刚性的以防止排出杆30变形以及在推动弹簧39的偏压力下相对于底盘37倾斜。
如图8所示,排出滑体40可滑动地支撑在底盘7上用于在前后方向上的滑动。
如图12和13所示,排出滑体40由被弯曲成预定形状的金属板构成,包括横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一对左右侧板41、42,互连侧板41、42前端的桥43,以及从桥43左端向后伸出的突起表面组件44。
左侧板41具有界定在其中在左侧板41的纵向或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一对凸轮凹槽45。凸轮凹槽45中每一个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水平段45a,从上水平段45a后端相邻地延伸、且在向后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段45b,以及从倾斜段45b后端相邻地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下水平段45c。
侧板41还具有从凸轮凹槽45上水平段45a的备个前端相邻地延伸的一对组装凹槽46。组装凹槽46开口向上。
侧板41具有操作从其向左伸出位于凸轮凹槽45之间的操作棒41a。
侧板41还具有界定在其中位于凸轮凹槽45之间的开口向上的槽。槽部分地被位于前凸轮凹槽45与操作棒41a之间的竖直停止边缘41b界定。
向左伸出的两个支撑轴47被安装在侧板41上,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右侧板42还具有界定在其中在右侧板42的纵向或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一对凸轮凹槽45。凸轮凹槽45中每一个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水平段45a,从上水平段45a后端相邻地延伸且在向后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段45b,以及从倾斜段45b后端相邻地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下水平段45c。
向左伸出的两个支撑轴47被安装在侧板42上,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桥43在其前面具有一对薄的部分43a,靠近其分开的左右端基本上为其一半。薄的部分43a比桥43的其余部分薄。
突出表面组件44具有从其上前后方向的基本上中央位置向下伸出的弹簧底圈指44a,以及设置在靠近突出表面组件44末端位置处的辅助性压片44b。
突出表面组件44还包括从其靠近突起表面组件44后端的部分向下突出的滑动配合组件48。滑动配合组件48包括伸到右边且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右支持边缘48a的凸缘。滑动配合组件48还具有与右支持边缘48a相邻且在向前方向上逐渐倾斜到左侧的作用边缘48b。滑动配合组件48的向下伸出部分具有作为滑动边缘48c的前边缘。
排出滑体40被如下可滑动地支撑在底盘7上:支撑轴47被向下插到底盘7侧壁10、11中的各自组装槽18中,并且操作棒41a被向下插到侧壁10中的插槽20中。然后,支撑轴47向前偏移并且被向前插到各个滑动支撑凹槽17中,并且操作棒41a被向前插到操作棒支撑凹槽19中。
通过使排出滑体40可滑动地支撑在底盘7上,滑板41、42可相对于侧壁10、11的各自内表面滑动,桥43可相对于基座9的上表面在磁盘台23与销布置区14之间滑动,并且突出表面组件44可相对于基座9上表面的左端部滑动。操作棒41a从底盘7的侧壁10向左伸出(见图9)。
通过使排出滑体40可滑动地支撑在底盘7上,突出表面组件44被定位在基座9上,并且滑动配合组件48能够接触排出杆30的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的支柱32a。当滑动配合组件48在排出滑体40相对于底盘7在前后方向上活动时即与支柱32a接触时,支柱32a被相对于滑动配合组件48的支持边缘48a或作用边缘48b旋转。
通过使排出滑体40可滑动地支撑在底盘7上,螺旋弹簧49被支撑在底盘7的弹簧底圈指9e与排出滑体40的弹簧底圈指44a之间(见图8和13)。螺旋弹簧49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拉伸和缩短。排出滑体40的滑动配合组件48和排出杆30的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在螺旋弹簧49被拉伸和压缩的方向上基本上位于其后面的位置处彼此配合。螺旋弹簧49包括用于正常地给排出滑体40加偏压以相对于底盘7向前移动的拉伸螺旋弹簧。
通过使排出滑体40可滑动地支撑在底盘7上,滑动配合组件48被设置在基座9中的布置孔9d中。因此,基座9和滑动配合组件48被保持为彼此互不干扰,并且记录介质驱动单元6在外形上被做得更矮。
如图8所示,打开和关闭盖50被角度可变化地支撑在底盘7侧壁10、11的前端上。打开和关闭盖50在底盘7的横向方向上是细长的,并且具有在其左右端各自上端上的枢轴50a(见图14)。枢轴50a被可枢轴转动地支撑在底盘7侧壁10、11的前端上,使得可能使打开和关闭盖50相对于底盘7有角度变化。
打开和关闭盖50具有界定在其右端中的弹簧底圈孔50b。弹簧51被支撑在弹簧底圈孔50b与右侧壁11上的弹簧底圈指11a之间。打开和关闭盖50通常被弹簧51偏压以在使其较低端基本上向前移动的方向上转动。
如图8所示,口组件52被安装在底盘7侧壁10、11的前端上。口组件52在底盘7的横向上是细长的,并且通过螺钉例如整体与打开和关闭盖50为覆盖关系地被固定到侧壁10、11上。
口组件52具有界定在其前板53中用于通过其插入记录介质盒100的水平细长插口5(见图14和15)。插口5由分别位于上下位置的第一口边缘54和第二口边缘55以及分别位于左右位置的第三口边缘56和第四口边缘57界定。
第一口边缘54、第二口边缘55、第三口边缘56和第四口边缘57具有各自的引导表面54a、55a、56a、57a,它们逐渐倾斜使得插口55在向后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变小(见图14到17)。
因为引导表面54a、55a、56a、57a存在于插口5中,所以当记录介质盒100被放到插口5中时,记录介质盒100被引导表面54a、55a、56a、57a引导以平滑插入到插口5中。
如图15所示,第二口边缘55包括在插口5中横向延伸的两个左右平直边缘55b和位于平直边缘55b之间的中央弯曲边缘55c。弯曲边缘相对于横向上插口5中央是对称形状,并且是从中央到平直边缘55b向上逐渐偏移的曲线形状。因此,如图15所示,插口5在其横向中央具有最大竖直宽度M、在平直边缘55b处具有最小竖直宽度H,并且从中央到平直边缘55b宽度逐渐变小。
因为口组件52是在插口5的横向中央处具有最大竖直宽度M的形状,所以当用户将记录介质盒100放到插口5中时,用户可以容易地将手指很深地插到插口5中以平滑地将记录介质盒100插到插口5中。
此外,因为插口5的第二口边缘55包括位于平直边缘55b之间的弯曲边缘55c,当记录介质盒100放到插口5中时,记录介质盒100没有被第二口边缘55抓住,但是可以平滑地被插到插口5中。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只有第二口边缘55具有弯曲边缘55c并且插口5在弯曲边缘55c的中央处具有最大竖直宽度M。但是,除了第二口边缘55,只有第一口边缘54可以具有弯曲边缘,并且插口5可以在弯曲边缘中央处具有最大竖直宽度。或者,第一口边缘54盒第二口边缘55可以具有各自的弯曲边缘,并且插口5可以在弯曲边缘中央处具有最大竖直宽度。
如图17所示,第二口边缘55在横向上具有中央部分,其被成形为向后凹入的逐渐弯曲的槽55d。
因此,当用户将记录介质盒放到插口5中时,用户可以容易地将手指很深地插到插口5中,用于平滑地将记录介质盒插到插口5中。
槽可以被界定在第一口边缘54中,而不是第二口边缘55中,或者可以被界定在第一口边缘54和第二口边缘55两者之中。
支持体8是由金属板制成的整体结构。如图8和18所示,支持体8包括基本为方形的接合表面组件58,从接合表面组件58的各个横向相对侧边缘向下延伸的一对侧壁59、60,以及从侧壁59、60各自的下边缘朝向彼此伸出的一对突出搭架组件61、61。左突出搭架组件61从侧壁59前端延伸到靠近侧壁59后端的位置。右突出搭架组件62当前仅在靠近侧壁60前端的位置上。突出搭架组件61、62被定位成与接合表面组件58为相面向的关系。
接合表面组件58、侧壁59、60和突出搭架组件61、62在支持体8前端中接合地界定空间。该空间作为用于插入通过记录介质盒100的插口。
支持体8的接合表面组件58具有界定在其中央的开口58a。开口58a被提供用于使支持体8重量更轻。接合表面组件58还具有从接合表面组件58升起、被切除臂形式的多个压簧58b。当记录介质盒100被保持在支持体8中时,压簧58b将记录介质盒100的壳体101保持在倚靠在底盘9上的支架14b和承载突起16上。
支持体8的左侧壁59具有从其向左伸出且在纵向或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两个支撑销64。支撑销64可相对于左侧壁59旋转。
支持体8的右侧壁60具有界定在其中位于靠近其前端位置处的牙插孔60a。右侧壁60还具有从其向内弯曲、位于牙插孔60a后面位置处的关闭体打开组件60b,以及从其向内弯曲、位于关闭体打开组件60b后面位置处的高度保持组件60c。关闭体打开组件60b和高度保持组件60c中每一个是在纵向或前后方向上为细长舌的形式。
右侧壁60具有从其向右伸出位于其后端附近位置处的支撑销64。支撑销64可相对于右侧壁60旋转。
支撑销65从右侧壁60基本上位于纵向或前后方向上中央的一部分向右伸出。如图18和19所示,支撑销65包括支撑轴66、旋转套67和垫圈68。旋转套67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轴66上,并且通过垫圈68被保持在支撑轴66上以防止从支撑轴66移开。
支撑轴66包括大直径限制组件66a、设置在大直径限制组件66a一侧上的小直径插入部分66b以及设置在大直径限制组件66a另一侧上的支撑部分66c。插入部分66b具有安装到侧壁60上的左端。通过使支撑轴66安装在侧壁60上,侧壁60和限制组件66a被彼此间隔开间距D(见图19)。
如图8和18所示,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69被安装到侧壁60的外表面上。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69包括在前后方向上为细长的弹簧棒70以及从弹簧棒70前端的下边缘向左伸出的解锁牙71。
弹簧棒70具有界定在其在前后方向上基本上为中央的一部分中的插孔70a。插孔70a具有比支撑轴66的插入部分66b的外径更大的直径(见图19)。
如图18所示,解锁牙71是向左凸出的三角形。解锁牙71具有在向后方向上逐渐偏移到左侧的第一倾斜边缘71a和在向前方向上逐渐偏移到左侧的第二倾斜边缘71b。第一倾斜边缘71a和第二倾斜边缘71b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邻。
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69被安装在侧壁60的外表面上,使得支撑轴66的插入部分66b被插入到插孔70a中。具体地,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69具有在插孔70a后面例如通过桩定而被紧固到侧壁60的部分。因此,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69具有在其被紧固到侧壁60那部分前面的弹性变形的部分。
通过使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69安装在侧壁60上,解锁牙71从侧壁60中的牙插孔60a向内伸出。
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69在记录介质盒100被插到支持体8中被从其中伸出的时候发生弹性变形。因为弹簧棒70具有插孔70a并且支撑销65被插到插孔70a中,所以弹簧棒70和支撑销65被保持为彼此互不干扰。因此,弹簧棒70可以在前后方向上伸长。结果是,弹簧棒70可以弹性变形到更大的程度,允许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69更可靠地操作。
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69弹性变形直到弹簧棒70接触支撑销65的限制组件66a,如图20所示。因此,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69被防止过度变形。
如图8和18所示,横向伸长的离开防止组件72被附接到支持体8的突出搭架组件61、62并在其间延伸。离开防止组件72用于在记录介质盒100被插入支持体8时防止记录介质盒100向下离开支持体8。
螺钉可以被拧到界定在左侧壁10中的螺纹孔10a中。螺钉的功能是用于限制排出滑体40相对于底盘7的向后移动的制动体73。制动体73不限于螺钉,而是可以包括只要其可以可移动地附接到侧壁10的任意组件。
通过使排出滑体40可移动地支撑在底盘7上,支持体8被如下组装并且被支撑在底盘7和排出滑体40上:
当支持体8将被组装时,制动体73被从底盘7的侧壁10上移走,并且排出滑体40位于后冲程端而没有制动体73,即,位于用于组装支持体8的组装位置(见图21和22)。
通过使排出滑体40位于后冲程端,凸轮凹槽45在侧板41中的上水平段45a被分别与支撑凹槽21和组装槽18对准地定位在底盘7的侧壁10中,并且凸轮凹槽45在侧板42中的上水平段45a被分别与支撑凹槽21和销布置槽22对准地定位在底盘7的侧壁11中。
然后,支持体8被旋转使其右手侧相对于底盘7被降低。支持体8右侧壁60上的支撑销64被从里面插入,通过排出滑体40在侧板42中的上水平段45a,到达底盘7侧壁11中的支撑凹槽21中,并且右侧壁60上的支撑销65被从里面插到排出滑体40在侧板42中的上水平段45a中。
然后,侧壁10被降低,使得被旋转而使其右手侧被降低的支持体8将相对于底盘7平躺。在支持体8左侧壁59上的前支撑销64被从上面插入,通过排出滑体40中的组装凹槽46,到达上水平段45a中,并且左侧壁59上的后支撑销64被从上面插入,通过排出滑体40中的组装凹槽46,到达底盘7中的上水平段45a和支撑凹槽21。
支持体8被因此通过上述组装过程可滑动地支撑在底盘7和排出滑体40上。
在记录介质驱动单元6中,如上所述,排出滑体40被支撑在底盘7上,而非支持体8上。因此,在支持体8被组装到排出滑体40和底盘7上之前,排出滑体40和排出杆30被支撑在底盘7上并且被相对于彼此定位用于进行各种调节例如对光学拾取体24的倾斜调节。因为支持体8不会妨碍这些调节,所以调节可以容易快速地进行。
因为支持体8不需要具有用于插入调节所用夹具的大孔,所以支持体8的机械强度不会被过度减小,并且支持体8的形状不会过于复杂,并且不会增加记录介质驱动单元6的成本。
通过使支持体8被组装在排出滑体40和底盘7上,如上所述,排出滑体40被相对于底盘7向前移动,并且制动体73被紧固到底盘7的侧壁10上。当竖直停止边缘41b被使得与制动体73接触从而被紧固到侧壁10上时,排出滑体40被防止进一步向后移动(见图23)。因此,排出滑体40被限制成没有相对于底盘7的不必要的移动,并且被防止离开底盘7。
当制动体73被从底盘7上分开时,支持体8可以自由地被组装到底盘7和排出滑体40上以及从其上拆除,并且排出滑体40可以自由地被组装到底盘7上并从其上拆除。因此,它们可以容易地组装和进行维护。
在记录介质驱动单元6中,如图24所示,排出滑体40的滑动配合组件48和排出杆30的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在基本上位于螺旋弹簧49后面的位置(见图24中的P)处彼此配合,螺旋弹簧49在其被拉伸和受压方向上被支撑在底盘7的弹簧底圈指9e与排出滑体40的弹簧底圈指44a之间。因此,排出滑体40不会在非期望方向上即在除前后方向之外的方向上受到来自螺旋弹簧49的偏压力,这样滑动配合组件48和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被保持为彼此合适的接触,以允许排出杆30和排出滑体40可靠地操作。
下面将参照图25到40描述装载记录介质盒100的过程和排出记录介质盒100的过程。在图25到40的每一个中,光学拾取体24和驱动发动机29被省略以为了图示的简便。
在记录介质盒100被插入到支持体8中之前的初始状态中,记录介质盒100的锁杆115的配合牙115b通过锁指108被配合在壳体101(见图5)的机械装置接纳区106中,将关闭体110锁在其中打开和关闭板110关闭光传输孔101h的关闭位置。
在初始状态中,排出杆30位于在从上面看在顺时针方向上的角度移动冲程端的位置上(见图25)。顺时针方向代表排出杆30的第二转动方向,逆时针方向代表排出杆30的第一转动方向。这时,排出杆30的作用表面组件34被定位以相对于滑动表面组件33向前倾斜地伸到右面。
在初始状态中,排出杆40被向后移动,即,在第二滑动方向上,使得支撑轴47配合在界定于底盘7侧壁10、11中的滑动支撑凹槽17各个后端中(见图26)。排出滑体40的第一滑动方向代表向前的方向。这时,排出滑体40的滑动边缘48c被保持为与排出杆30的后接触边缘33c接触,这防止排出滑体40向前移动。
支持体8的侧壁59、60上的前支撑销64、65分别配合在排出滑体40的凸轮凹槽45的上水平段45a中,并且侧壁59、60上的后支撑销64分别配合在排出滑体40的凸轮凹槽45的上水平段45a中以及分别配合在底盘7的支撑凹槽21的倾斜部分21a上端。因此,支持体8位于上冲程端,即,位于其中记录介质盒100可以被插入和排出的第一位置。支持体8的更低的冲程端代表第二位置。
当支持体8位于第一位置时,附接到支持体8的离开防止组件72被直接定位在排出滑体40的桥43之上。
当记录介质盒100被插入通过口组件52中的插口5中时,记录介质盒100在记录介质盒100被插到支持体8中时抵抗弹簧51的偏压力按下并转动打开和关闭盖50。因为口组件52中的插口5在其横向中心处具有最大宽度M,并且弯曲边缘55c位于第二口边缘55的平直边缘55b之间,如上所述,记录介质盒100被平滑地插入到支持体8中。
当记录介质盒100被逐渐插入到支持体8中时,支持体8的侧壁60上的关闭体打开组件60b被插到记录介质盒100的插口105中。这时,安装在侧壁60上的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69的解锁牙71倚靠在关闭体110的侧壁112的外表面上(见图27)。因此,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69的弹簧棒70被弹性变形。
当记录介质盒100被进一步插到支持体8中时,关闭体打开组件60b被使得与关闭体110的侧壁112的后边缘接触(见图28)。同时,当弹簧棒70弹回到侧壁60上时,已经被放到关闭体110的侧壁112上的解锁牙71咬合到作用孔112a中。
当解锁牙71被插到作用孔112a中,解锁牙71按下锁杆115的受压组件115a,抵抗未图示弹簧的偏压力转动锁杆115。因此,配合牙115b脱离锁指108,从关闭位置解锁关闭体110。
通过使关闭体110从关闭位置上解锁,因为关闭体打开组件60b与侧壁112的后边缘接触,所以记录介质盒100到支持体8中的进一步插入将关闭体110相对于壳体101向前移动,从而打开关闭体110(见图29)。
当记录介质盒100到支持体8中的插入被完成时,关闭体110已经被移到打开位置。如上所述,关闭体110在与记录介质盒100已经被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被肘杆弹簧109推动,将关闭体110保持在打开位置(见图30)。
当记录介质盒100被插到支持体8中时,在关闭体110被打开的同时,记录介质盒100抵抗推动弹簧39的偏压力,按下排出杆30的作用表面组件34,在第一转动方向即从上面看的逆时针方向上转动排出杆30(见图31)。当排出杆30在第一转动方向上被转动时,排出滑体40的滑动边缘48c倚靠排出杆30的后接触边缘33c滑动。
当排出杆30在第一方向上被进一步转动时,排出滑体40的滑动边缘48c被使得不与排出杆30的后接触边缘33c滑动接触,并且排出滑体40在螺旋弹簧49的偏压下被向前移动(见图32)。这时,记录介质盒100被插到支持体8中的预定位置,并且打开和关闭盖50抵抗弹簧51的偏压力被转动,并且被倾斜地保持与记录介质盒100的壳体101的上表面弹性接触。
排出滑体40一旦向前移动,支持体8的支撑销64、65从排出滑体40的凸轮凹槽45的上水平段45a朝向其倾斜段45b偏移。这时,后支撑销64在底盘7的支撑凹槽21的倾斜部分21a中移动(见图33)。因此,支持体8在其支持记录介质盒100的同时被向后移动时被降低。
当支持体8被移动时,支撑销64、65被相对于排出滑体60的侧板41、42旋转。因此,支持体8被平滑地移动。
当排出滑体40的滑动边缘48c和排出杆30的后接触边缘33c被使得彼此不接触时,排出滑体40在螺旋弹簧49的偏压下向前移动。排出滑体40一向前移动,滑动配合组件48的作用边缘48b接触排出杆30的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的支柱32a,并旋转支柱32a(见图34)。
因此滑动边缘48c被倾斜到排出滑体40被移动的方向,所以在排出滑体40被向前移动时,排出杆30抵抗推动弹簧39的偏压在第一转动方向上被转动。因此,排出杆30的作用表面组件34被向后与记录介质盒100间隔开。当记录介质盒100在支持体8向下移动时即被降低,记录介质盒100的壳体101和作用表面组件34被保持为彼此不接触。壳体101因此被防止被毁坏,并且支持体8和记录介质盒100被平滑地降低。
在记录介质驱动单元6中,如上所述,用于竖直移动支持体8的支撑凹槽21具有倾斜部分21a。结果,凸轮凹槽45的上水平段45a可以被定位为比如果支撑凹槽仅具有竖直延伸段更靠前。排出滑体40可以因此被相对于底盘7定位在前面。
通过使排出滑体40被定位在前面,排出杆30在第二转动方向上的冲程端被定位在前面,允许排出滑体40的滑动边缘48c与排出杆30的后接触边缘33c在前面位置处彼此不接触。因此,当记录介质盒100被插入支持体8中时,记录介质盒100被用户手指推进的距离可以很小,并且记录介质盒100可以被快速地插到支持体8中。
一旦排出滑体40向前移动,滑动配合组件48的支持边缘48a被使得与排出杆30的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的支柱32a接触并旋转支柱32a(见图35)。因此,排出杆30被保持在第一转动方向上的角度移动冲程端。
如上所述,当排出滑体40被移动时,滑动配合组件48的支持边缘48a被使得与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的支柱32a接触并旋转支柱32a。因此,滑动配合组件48与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之间的任何摩擦力都很小,防止了滑动配合组件48和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被过度磨损,并允许排出杆30和排出滑体40平滑地操作。
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具有直径比支柱32a更大的凸缘32b。因此,滑动配合组件48被防止离开支柱32a,允许排出杆30和排出滑体40可靠地操作。
排出滑体40的向前移动将支持体8的支撑销64、65从排出滑体40的凸轮凹槽45的倾斜段45b移到其更低的水平段45c(见图36)。这时,后支撑销64被从底盘7的支撑凹槽21的倾斜部分21a移到其平直部分21b。因此,支持记录介质盒100的支持体8被直接向后移动。
排出滑体40被移到前冲程端,并且支持体8被移到更低的冲程端,到达第二位置。这时,排出滑体40的桥43在底盘7的平板13上被向前移动,并且附接到支持体8的离开防止组件72被定位在桥43后面(见图37)。因此,因为桥43和离开防止组件72没有竖直地没有彼此重叠,记录介质驱动单元6在外形上可以被做得更矮。
当排出滑体40被移到前冲程端时,桥43的薄部43a被插到底盘7的各个插槽14c中(见图38)。桥43被部分地插入插槽14c的距离导致排出滑体40移动冲程的增加。
桥43被部分地插入插槽14c中的距离还使得可能增加排出滑体40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从而可能增加排出滑体40的刚性。除了排出滑体40的增加机械强度之外,用于侧板41、42同步移动的排出滑体40的操作可靠性也被增加。
因为桥43的薄部43a被插到底盘7的各个插槽14c中,所以底盘7的销布置区14的高度被减小从而使得记录介质驱动单元6在外形上更矮。
当支持体8被移到向下冲程端的第二位置时,底盘7上的定位销15被分别插到壳体101中的定位孔104中。这时,磁盘台23被插到壳体101中的台插孔101f中。记录介质200的核心201被吸附到中央平台23b上的磁体,于是记录介质200被安装到磁盘台23上。
记录介质盒100的壳体101通过设置在支持体8的接合表面组件58上的压簧58b被压向底盘7。壳体101的较低表面被支撑在销布置区14的支架14b和底盘7的承载突起16上。
安装在磁盘台23的记录介质200被磁盘台23旋转,并且信息信号通过光学拾取体24被记录到记录介质200上和/或被从记录介质200上再生。
当信息信号已经通过光学拾取体被记录在记录介质200上和/或从记录介质200上再生时,操作棒41a被向后移动,并且记录介质盒100开始被排出。
当操作棒41a被向后移动时,排出滑体40被向后移动,并且支持体8的支撑销64、65被从排出滑体40的凸轮凹槽45的较低支撑段45c经过倾斜段45b移到上水平段45a中。这时,后支撑销64被从底盘7的支撑凹槽21的平直部分21b移到倾斜部分21a的上端。因此,支持体8在支持记录介质盒100的同时被升高。
排出滑体40的滑动配合组件48的支持边缘48a和然后的作用边缘48b被相继使得与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的支柱32a接触,旋转支柱32a。支柱32a的旋转允许排出杆30和排出滑体40平滑地操作。
当支持体8被向上移动时,记录介质盒100被升高以将记录介质200从磁盘台23上取下。
当排出滑体40被移到预定后位置时,排出滑体40的滑动配合组件48的支持边缘48a和作用边缘48b被使得与滑动接触配合组件32的支柱32a接触。排出杆30在推动弹簧39的偏压下在第二转动方向上被转动(见图39)。因此,记录介质盒100被排出杆30的作用表面组件34向前压下,并且部分地从插口5中向前伸出。
为了排出记录介质盒100,如上所述,后支持销64被移到底盘7的支持凹槽21的倾斜部分21a中。因此,支持体8在其向前移动的同时被升高。支持体8被向前移动的距离导致记录介质盒100从支持体8中伸出距离的增加。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抓住记录介质盒100的伸出部分,从而可以容易地将记录介质盒100从支持体8中移除。
当排出滑体40被移到前冲程端时,排出滑体40的滑动边缘48c被使得与排出杆30的后接触边缘33c接触。排出滑体40被保持在前冲程端,并且排出杆30被保持在第二转动方向上的角度移动冲程端。
当排出滑体40被向后移动时,如果作用在排出杆30与底盘7之间的大摩擦力很大,那么排出杆30可以可能不能在第二转动方向上被转动。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排出滑体40的辅助性压片44b将排出杆30的支撑突起35向后压,迫使排出杆30在第二转动方向上转动(见图40)。因此,一旦排出杆30转动,记录介质盒100就被作用表面组件34压下,并且从插口5中向前伸出。
在记录介质驱动单元6中,如上所述,即使排出杆30在排出滑体40向后移动时不被转动,排出杆30的支撑突起35被排出滑体40的辅助性压片44b压下,以强制地在第二转动方向上转动排出杆30。因此,记录介质盒100可以可靠地被从支持体8中排出。
推动弹簧39的偏压力部需要被增加来增加排出杆30的操作可靠性。结果,用户不需要用很大的力来抵抗推动弹簧的偏压力来压下记录介质盒100以将记录介质盒100插到支持体8中。记录介质盒100可以因此被平滑地和快速地插到支持体8中。
在如上所述的排出过程中,因为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69的解锁牙71被插到记录介质盒100的关闭体110的作用孔112a中,所以当记录介质盒100从支持体8中向前伸出时,壳体101被相对于关闭体110向前移动,关闭体110被相关地相对于壳体101向后移动并被关闭。
用户抓住并拉出记录介质盒100从支持体8中伸出的部分,从而将记录介质盒100从支持体8中移除。这时,关闭体打开和关闭弹簧69的解锁牙71被从作用孔112a中移出,允许锁杆115在推动弹簧的偏压下转动。配合牙115b被锁指108配合,将关闭体110锁在关闭位置。
当记录介质盒100被从支持体8中移除时,打开和关闭盖50在弹簧51的偏压下被转动,并且关闭口组件52中的插口5。打开和关闭盖50防止灰尘颗粒从插口5进入电子设备1中。
具有关闭体110的记录介质盒100已经被如上描述为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盒。但是,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盒不限于具有关闭体110的记录介质盒100,而是可以是没有关闭体110的记录介质盒110A,如图41所示。
下面将参照图42描述电子设备1的整个系统安排。
如图42所示,电子设备1包括通过总线1000互连的输入单元300、控制单元400、记录和再生单元500、输出单元600、显示单元700、操作单元800和通信单元900。
输入单元300输入例如图像数据或音频数据的数据。例如,如果将被输入的数据是图像数据,那么输入单元300包括摄像机。例如,如果将被输入的数据是音频数据,那么输入单元300包括麦克风。
控制单元400具有控制电子设备1整体的功能。
记录和再生单元500的功能用于将信息信号记录在记录介质盒100或100A中的记录介质200上,或者从其上再生信息信号。记录和再生单元500包括上面提到的光学拾取体24。记录和再生单元500还将通过输入单元300输入的数据和通过通信单元900输入的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200上。
输出单元600输出记录在记录介质200上的和通过记录和再生单元500再生的数据。如果将被输出的数据是音频数据,那么输出单元600包括扬声器。
显示单元700显示记录在记录介质200上和被记录和再生单元500再生的数据以及通过输入单元300输入的数据。显示单元700包括上面提到的显示单元3。
操作单元800将用于控制输入单元300、记录和再生单元500、输出单元600和显示单元700的命令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400。操作单元800包括上面提到的控制键4。
通信单元900将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发送到外部驱动单元、外部连接单元等,并从它们接收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
虽然已经详细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其中可以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盒设备,包括:
记录和再生单元,用于将信息信号记录到存储在记录介质盒壳体中的记录介质上和/或从存储在记录介质盒壳体中的记录介质上再生信息信号,所述壳体具有定位孔;
支持体,用于支持插入在其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盒,所述支持体可以在其中所述记录介质盒可以被插到所述支持体中和从所述支持体中移除的第一位置与其中信息信号可以通过所述记录和再生单元被记录在记录介质上或从记录介质上被再生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底盘,其具有所述记录和再生单元被安装在其上的基座以及从所述基座朝向所述支持体伸出用于被插到所述定位孔中的伸出部分,所述支持体被可移动地利出排出滑体支撑在所述底盘上以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所述排出滑体,其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底盘上,用于在将所述支持体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一滑动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滑动方向相反、用于将所述支持体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到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滑动方向上选择性地滑动;其中
所述伸出部分具有界定在其中的槽,其中,所述排出滑体具有在所述排出滑体在所述第一滑动方向上被移动时可插到所述槽中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盒设备,其中
所述底盘具有在所述基座横断方向上从所述基座的各个相对侧边缘伸出的一对侧壁,
所述排出滑体具有可分别倚靠所述侧壁滑动的一对侧板,以及互连所述侧板的桥,所述桥可倚靠所述基座滑动;并且
当所述排出滑体在所述第一滑动方向上被移动时,所述桥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到所述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盒设备,其中,所述桥的所述部分包括比所述桥的其余部分更薄的薄部,所述薄部被插到所述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盒设备,还包括:
插口,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盒插入到其中;其中
所述伸出部分被设置在靠近所述插口;并且
当所述排出滑体被沿第一滑动方向朝向所述插口移动时,所述排出滑体的所述部分被插到所述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盒设备,其中,所述伸出部分包括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的两个伸出部分。
CNB2006100597253A 2005-03-03 2006-03-03 盒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522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59043A JP4200446B2 (ja) 2005-03-03 2005-03-03 記録媒体ドライブ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5059043 2005-03-03
JP2005-059043 2005-03-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5106A CN1835106A (zh) 2006-09-20
CN100435228C true CN100435228C (zh) 2008-11-19

Family

ID=36943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5972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5228C (zh) 2005-03-03 2006-03-03 盒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92547B2 (zh)
JP (1) JP4200446B2 (zh)
CN (1) CN10043522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34655A (ko) * 2006-10-17 2008-04-22 주식회사 히타치엘지 데이터 스토리지 코리아 디스크 드라이브의 입출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78488A (en) * 1993-05-28 1994-11-30 Sony Corp A disk loading mechanism with integrally formed positioning pins
EP0788103A2 (en) * 1996-01-31 1997-08-0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torage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cartridge
CN1367489A (zh) * 2001-01-20 2002-09-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盘驱动器
CN1481555A (zh) * 2001-09-26 2004-03-10 ���ṫ˾ 盘录-放设备
CN1585024A (zh) * 2003-08-19 2005-02-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42757A (ja) 1985-12-17 1987-06-26 Seiko Instr & Electronics Ltd 装飾品
JPH04276352A (ja) 1991-03-05 1992-10-01 Canon Inc 記録媒体着脱装置
JPH0684541A (ja) 1992-09-03 1994-03-25 Asahi Chem Ind Co Ltd 非水二次電池
JP2901457B2 (ja) 1993-04-15 1999-06-07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光磁気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US6188661B1 (en) * 1995-02-06 2001-02-13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having elevation mechanism
JP3272570B2 (ja) 1995-06-29 2002-04-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廃プラスチック類の処理方法
JPH10208359A (ja) 1997-01-24 1998-08-07 Sony Corp 電子機器
JP3443301B2 (ja) 1997-12-25 2003-09-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に収納されたディスクの記録再生装置
JPH11232865A (ja) 1998-02-12 1999-08-27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0156010A (ja) 1998-11-16 2000-06-06 Sony Corp 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2001084674A (ja) 1999-09-13 2001-03-30 Asahi Corporation:Kk ミニ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JP2001160249A (ja) 1999-12-01 2001-06-12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情報機器
US6657925B2 (en) * 2000-05-11 2003-12-02 Sony Corporation Magneto-optical disk drive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movable sliders
US6934119B2 (en) 2000-06-27 2005-08-23 Citizen Watch Co., Ltd. Disk drive
JP2002100101A (ja) 2000-09-27 2002-04-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磁気記録装置
CN1953078A (zh) * 2001-03-13 2007-04-25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媒体驱动装置
JP2002343008A (ja) 2001-03-13 2002-11-29 Sony Corp 記録媒体ドライブ装置
US20030048732A1 (en) * 2001-09-13 2003-03-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k drive
JP4000450B2 (ja) 2002-03-27 2007-10-31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Fddメディアジャケット受け構造
JP2005050463A (ja) 2003-07-30 2005-02-24 Sony Corp イジェクト機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78488A (en) * 1993-05-28 1994-11-30 Sony Corp A disk loading mechanism with integrally formed positioning pins
EP0788103A2 (en) * 1996-01-31 1997-08-0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torage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cartridge
CN1367489A (zh) * 2001-01-20 2002-09-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盘驱动器
CN1481555A (zh) * 2001-09-26 2004-03-10 ���ṫ˾ 盘录-放设备
CN1585024A (zh) * 2003-08-19 2005-02-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198046A1 (en) 2006-09-07
US7492547B2 (en) 2009-02-17
CN1835106A (zh) 2006-09-20
JP4200446B2 (ja) 2008-12-24
JP2006244608A (ja) 2006-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07263B2 (ja) ディスク装置
CN100435228C (zh) 盒设备
JPH0817168A (ja)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ーのスピンドルアセンブリ乗降装置
US7428740B2 (en) Recording medium drive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recording medium drive apparatus
US6665256B2 (en) Floating chassis fixing device for a disc player
US8042126B2 (en) Disc player
JP2537694B2 (ja) マガジン収納式ディスクプレ―ヤ
JP4247687B2 (ja) 記録媒体ドライブ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978112B2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4244195B2 (ja) パネル開閉機構およびこのパネル開閉機構を用いた音響装置。
JP4200448B2 (ja) 記録媒体ドライブ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3348680A (ja) 電子機器セット及びこれを構成する電子機器
KR100788649B1 (ko)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JP2006244613A (ja) 記録媒体ドライブ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955510B2 (ja) 撮像装置のエジェクト装置
JPS6213254Y2 (zh)
JP2006244610A (ja) 記録媒体ドライブ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6244614A (ja) 記録媒体ドライブ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540381B2 (ja) マガジン収納式ディスクプレ―ヤ
JP3405343B2 (ja) 光磁気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2006244611A (ja) 記録媒体ドライブ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838080B2 (ja) 記憶媒体のローディング方法及びローディング装置並びに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H05325296A (ja) 光磁気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H09106608A (ja) コンパクト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H0785559A (ja)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のイジェクト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