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9349C - 具有不同尺寸连接机构的多层缝合织物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不同尺寸连接机构的多层缝合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9349C
CN100429349C CNB2003801047842A CN200380104784A CN100429349C CN 100429349 C CN100429349 C CN 100429349C CN B2003801047842 A CNB2003801047842 A CN B2003801047842A CN 200380104784 A CN200380104784 A CN 200380104784A CN 100429349 C CN100429349 C CN 10042934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base fabric
prefabricated
layer
bindiny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801047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0370A (zh
Inventor
伯乔恩·莱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20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0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93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934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0027Screen-cloths
    • D21F1/0054Seam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10Wire-cloths
    • D21F1/12Seam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10Seam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62/00Paper making and fiber liberation
    • Y10S162/90Papermaking press fel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62/00Paper making and fiber liberation
    • Y10S162/904Paper making and fiber liberation with specified seam structure of papermaking bel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9Sheets or webs edge spliced or joined
    • Y10T428/192Sheets or webs coplanar

Landscapes

  • Paper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层机织造纸织物,具有至少两组缝合线圈。使用较长和较短的缝合连接件(220a,220b,220c,220d),以连接底层和顶层的缝合线圈。顶层(216a)中的较长连接机构(220a)位于底层(216b)中的较短连接机构(220c)之上;反之亦然。在各组连接机构之间设置销或安装缆绳(222),以形成接缝。各组缝合线圈的连接机构对在纵向(MD)上具有不同的长度,使相邻层的销或安装缆绳在MD方向上相互错开。

Description

具有不同尺寸连接机构的多层缝合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造纸机的多层一体机织物的缝合。
背景技术
造纸过程中,在造纸机成形部,通过将纤维浆沉积到移动的成形织物上形成纤维素纤维网,纤维浆也就是纤维素纤维的水分散体。浆体中大部分的水通过成形织物排出,而纤维素纤维网则留在成形织物的表面。
刚形成的纤维素纤维网从成形部进入压榨部,压榨部包括一系列压榨压区。纤维素纤维网被压榨织物支撑,或者通常情况下位于两层这样的压榨织物之间,穿过压榨压区。在压榨压区中,纤维素纤维网受到压缩力的作用,该压缩力从其中将水挤出,并使网中的纤维素纤维彼此粘附,使得纤维素纤维网转变为纸幅。水由该一层压榨织物或多层压榨织物所吸收,并且理想的情况是不回到纸幅中去。
纸幅最终进入干燥部,干燥部包括至少一个可转动的干燥转鼓系列或烘筒系列,这些转鼓或烘筒由蒸汽在内部进行加热。干燥织物引导刚形成的纸幅以弯曲路径依次绕行该系列中的每个转鼓,且干燥织物将纸幅紧贴在转鼓的表面。加热的转鼓通过蒸发作用降低纸幅的含水量至所需的水平。
应该了解的是,成形、压榨及干燥织物在造纸机上都采取无端环(endless loop)的形式,并且都起到传送带的作用。应该进一步了解的是,纸幅生产是一种以相当快的速度进行的连续过程。也就是说,在成形部,纤维浆连续地沉积到成形织物上,而刚生产出的纸幅在离开干燥部后就被连续地卷绕到辊筒上。
本发明主要与用于压榨部的织物有关,该织物通常被称为压榨织物,但是本发明也可应用于成形部和干燥部的织物中,还可应用于用作聚合物涂覆的造纸工业加工带的底布中,例如长压区压榨带、工业织物及/或工程织物,工程织物例如纸浆成形织物、污泥脱水织物和双压区增厚(Double Nip Thickener;DNT)脱水织物等。
压榨织物在纸幅制造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如上文所示,其功能之一是支持并运送所制造的纸类产品通过压榨压区。
压榨织物还参与纸幅表面的整饰过程。即,将压榨织物设计成具有光滑表面以及均匀回弹性的结构,从而在穿过压榨压区的过程中,赋予纸幅光滑无痕的表面。
也许最为重要的是,在压榨压区,压榨织物吸收从湿纸中榨出的大量水分。为了实现此功能,压榨织物必须具有一定的空间用于走水,该空间通常被称为空隙容积,同时织物在其整个使用期间还必须具有足够的透水性。最后,在纸幅离开压榨压区时,压榨织物必须能够防止从湿纸中吸收的水分又返回纸中而将其回湿。
现有压榨织物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设计而使用,以满足造纸机所需,该织物按照所制造的纸张等级安装在造纸机上。通常,压榨织物包括机织底布,其中针刺有精细的、非织造纤维材料的毛层。该底布可以使用单丝纱线、捻合单丝纱线、复丝纱线或捻合复丝纱线织成,并且可以是单层的、多层的或层合的。纱线通常由在造纸机织物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为此目的而使用的几种合成聚合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挤出而成,例如聚酰胺树脂及聚酯树脂。
机织底布本身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举例来说,机织底布可被织成环形、或者先平织然后用机织接缝将其转变为环状形式。或者,机织底布可以由一种一般称为改进式环状织造的工艺来生产,其中底布的纬向边缘具有使用其纵向(MD)纱线所形成的缝合线圈。在此方法中,MD纱线在织物的纬向边缘之间连续地来回交织,在各边缘处折回并形成缝合线圈。以此方式生产的底布,在安装至造纸机时放置成环状形式,因此被称为机上缝合织物。为了将此种织物放置成环状形式,将其两个纬向边缘拉在一起,两边缘处的缝合线圈彼此交叉,再将缝合销或缝合销线(seaming pin或pintle)穿过由交叉的缝合线圈所形成的通路。
此外,机织底布可通过下述方式层合而成:将一层底布放置于由另一层底布所形成的无端环内,并通过将短纤维毛层针刺穿透此二层底布,从而使其彼此连接。机织底布中的一层或两层可以都为机上缝合类型。
无论如何,机织底布是无端环的形式,或者可缝合成此种形式,其具有在纵向环绕测量的规定的长度,以及横向跨越测量的规定的宽度。因为造纸机的结构大不相同,因此造纸机织物制造商必须将织物和皮带做成所需要的尺寸,以配合客户所用造纸机中的特定位置。毋庸多说,因为每一织物通常必须按定单制作,因此这个需求使生产流程很难流水化。
为了满足更快更有效地生产各种长度和宽度的织物的需求,近来已经使用螺旋技术制造压榨织物,该技术披露于共同转让给Rexfelt等人的美国专利5,360,656中,其所披露的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美国专利5,360,656示出一种包括底布的压榨织物,该底布具有一层或多层针刺于其中的短纤维材料。底布包括至少一个由螺旋缠绕的机织物带所组成的层,机织物带的宽度小于底布的宽度。底布在纵向或机器方向上是环状的。螺旋缠绕带的纵向丝线与压榨织物的纵向形成夹角。机织物带可以在这样的织机上平织,该织机比通常用于造纸机织物生产中的织机更窄。
底布包括多个由相对窄的机织物带螺旋缠绕并连接的捻圈。织物带由纵向纱线(经纱)和横向纱线(纬纱)交织而成。螺旋缠绕织物条的相邻捻圈彼此邻靠,如此产生的螺旋形连续接缝可通过缝合、缝缀、熔接或焊接来闭合。或者,只要相邻的螺旋捻圈的相邻纵向端部具有减薄的厚度,则其端部就可重叠放置,而不会给重叠区域带来增加的厚度。此外,还可以在织物条端部增加经向纱线之间的间距,这样,在相邻的螺旋捻圈重叠放置时,搭接区域的经向纱线之间的间距可保持不变。
特别地,在干燥织物的情况中,此种织物被平织制造然后连接在一起。由于干燥部的框架是没有悬臂组件的连续形式,因而无法使用环状织物,目前所使用的干燥织物是长形的,安装时需要接缝。由于不能以环状的形式来安装,因此,这种织物只能由接缝安装。
要注意的是,现有织物也包括具有非织造底布的织物。美国专利4,427,734示出了非织造织物的实例,该专利披露了一种用于造纸机上的湿压榨毛毯。湿压榨毛毯包括常规的毛毯织物以及多种针刺进毛毯的合成织物纤维无纺层。网眼织物(mesh fabrics)插入合成织物纤维层之间,以支撑各无纺层并防止整个结构被压实。此种无纺织物可以设有类似于机织物的接缝,以形成“环状”非织造织物。
除了前述提供可缝合织物的改进式环状织法之外,还存在此前所使用的其他类型的接缝,特别是在干燥织物的情况中的接缝。举例来说,一些平织干燥织物具有夹扣接缝,如同目前用于瓦楞成形机传送带的接缝。然而,夹扣容易受腐蚀。更重要的是,夹扣会磨耗、不能很好地弯曲(在环绕织物支持辊时夹扣容易突起),而且这种接缝容易在纸幅上形成印痕。
一些织物和皮带以美国专利5,217,415所述方法斜向缝合,该方法在一些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接缝也可缝于织物上,其中,接缝包括缝在干燥织物两个横向(“CD”)端部上的边带。边带包括啮合在一起形成接缝的线圈。因为边带超出织物本体的平面且比本体厚,因此其在环绕织物支持辊时也容易突起且在纸幅上形成印痕,而且其不具透过性,因此使纸幅印痕问题更加恶化。由于边带是缝上的,所以缝线位于边带和织物本体之间。缝线一旦破坏,边带将会被拉开而导致“缝合失效”。
目前主导市场的是具有销接缝的织物,带有或者不带有螺旋形插入物。这些接缝需要通过手工或机器协助,把MD纱线织回结构体中。必须松开CD纱线。纱线材料、数量和尺寸及织法决定接缝的性能,而在一些织法中接缝性能(均匀性、强度)又决定纱线的数量。由于制造这些接缝是劳力密集型工序,因此成本很高。接缝的强度和接缝耐久性也是由材料的性能尤其是线圈的强度所决定。“易脆”材料虽然会具有其他良好性能,但其线圈强度较差,因此不是干燥织物的备选材料。为了弥补接缝线圈的低强度,因此就必须调整织物本身的结构。美国专利5,915,422示出具有螺旋插入物的接缝实例。
早期的金属成形织物为平织并以端部敞开方式输送,再通过加热而硬焊或熔化该纱线,从而使金属线端部连接在一起,以此将织物安装在机器上。这种“对接接缝”具有一些轻微的端部重叠,且接缝只能持续一小段时间。织物中没有缝合、缝缀或添加合成螺旋物。
对接接缝的另一实施例可见于上述的美国专利5,360,656中。接缝在相邻织物条之间且包括缝缀。然而,该接缝仅将条状物结合在一起,而并不承受负荷,因此由连接在一起的条状物所形成的“基础”结构,可通过加工方法来处理。
美国专利4,887,648和4,865,083披露了四层一体化机织物中的销缝合的各种不同实施例,包括具有螺旋形插入物和没有螺旋形插入物的情况。这些专利披露了线圈的使用,线圈由干燥织物的每个侧边上的MD纱线所形成。因此如上文所述,这些线圈的形成是时间密集性工序。为了避免此种工序,可使用如这些专利的图11中所示的螺旋形插入物。螺旋形插入物与MD纱线所形成的线圈啮合,而不是来自于各个边缘的线圈接合在一起。之后,插入两个销,每个销将干燥织物层的各端部分别固定在螺旋形插入物上,以形成适当的所需接缝。
显然,还有其他方法来提供用于造纸机和其他工业应用中的可缝合织物,前面所举仅为示例。然而,无论如何,总是需要改进或提供现有工艺的替代方案。可缝合织物也不例外。考虑此方面,现有的为织物提供接缝仍是相对耗费时间且劳力密集。如果可以在这些方面上改进的话,这显然将会是所需的结果。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在此类织物中形成螺旋形连续接缝的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用于制造造纸织物的方法以及依据该方法所制造的织物。
依据本发明的织物由机织物构成,其形式为多层织物。多层织物优选为至少四层织物。即由两根MD纱线形成第一组缝合线圈,而另外两根MD纱线则形成第二组缝合线圈。多层织物的各边缘都有两组缝合线圈。这些线圈优选以改进的环状织造工艺制成。通常,这两组缝合线圈的排列方式为一组位于另一组的上方,然后交织在一起并插入销,从而形成类似于美国专利4,865,083的两个接缝。经验指出此种织物不易在造纸机上缝合。再者,该接缝是不连续的。即,接缝不同于织物主体。此差别会导致所不希望的操作问题,例如接缝在生产的纸幅中产生印痕。
在生产类似Elkins的美国专利6,194,331所述的具有两个接缝的层叠结构的时候,错开接缝具有很大优势。而在任何整体机织物中,接缝很难相互错开。通过织造达到接缝错开的唯一方法是使一边缘的一组线圈(顶层或底层)在MD方向上比另一组长。该组线圈与另一边缘的线圈(较长或较短)相啮合。当然,一边缘上较长的线圈会与另一边缘较短的线圈相啮合。
在此提出另一种替代方法。织物以常规的环状方法织造,并具有相同长度的两组线圈,所以这两个接缝会对齐。两个缝合连接件,例如两个螺旋物,连接到顶层(或底层)的线圈组。较长以及较短的螺旋连接件连接至底层(和顶层)线圈。顶层的较长的螺旋连接件位于底层的较短螺旋连接件之上,反之亦然。将各螺旋连接件连接至该织物的各端部的各MD纱线。在两个螺旋连接件之间放置销或安装缆绳,以在其之间形成接缝。用于多层织物中各组缝合线圈的螺旋连接件对在MD方向上具有不同的长度,使得在相邻层中的销或安装缆绳在MD方向上彼此错开,因而在所形成的接缝上不会具有突出或突起部分。
这种结构把缝合区域相对于本体的差异分散在较长的距离中。可插入如Elkins(6,194,331专利)所教导的填充纱线或其他材料,以进一步缩小此差异。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提供一种可缝合的造纸织物或工业织物,其中该接缝很容易与多层织物合为一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以节省成本的方式实施缝合的织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用于具有不同构造的多种织物的接缝,例如用于那些MD纱线不是单股的单丝,而是不易啮合在一起的捻合单丝。
本发明可以提供这些以及其他的目的和优点。在这一方面,本发明关于为织物提供接缝,尤其是为造纸织物或工业织物提供接缝,在使用多个多层织物时,缝合可以相对容易地实施。本发明包括使用预制的环圈或螺旋物,环圈或螺旋物分别连接至多层织物的各织物端部,以在横向连接。如图3所示,该螺旋物优选通过CD“销”与织物MD线圈连接。销可以是单股的单丝纱线或单股的金属纱线。销(截面)可以是圆形或是例如椭圆形、矩形等形状。销也可以由例如美国专利5,049,025所教导的捻合并结合在一起的几根纱线所组成,该专利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连接各组接缝连接件的销可以相同或不同。螺旋物也可以使用纱线或丝线缝在织物端部上,纱线或丝线缝在或圈在所有螺旋物线圈或者部分螺旋物线圈的各线圈底部,然后又缝回织物本体上。(参照共同申请的序列号为10/159,926的美国专利申请,其名称为“Papermaker’s and Industrial Fabric Seam”,其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各螺旋物底部优选用至少一根纱线或丝线来固定,或优选使用多根纱线或丝线。用于多层织物每组线圈的各对螺旋物在MD方向具有不同的长度,因而多层织物中每层所插入的销或安装缆绳不会彼此对齐。
用于连接螺旋状螺旋物的缝线图案可以是锯齿形、链式或锁式图案,且可以包括变化的缝线长度,缝线长度可变化至延伸到底布内的程度。同时,缝线的角度会随着连接每个螺旋物环圈底部的缝线数目而改变。缝线可通过沿着织物端部在横向进行缝缀而进一步强化,而且可以包括数行缝线。底布的端部也可通过压缩、预挤压和密封(sealing)等进一步的预处理及/或后处理,使端部稳定。还可以使用超声波熔融或熔合、在加热或未加热下施压以及化学键合使端部稳定,化学键合例如添加粘合剂或树脂。然而,要注意的是,使接缝区域的透气性至少保持与织物本体的透气性相接近是很重要的。并且,这类预处理及/或后处理不仅可用于稳定端部,还可用于使缝缀区域强化并提供光滑的表面。
在使用多个多层织物时,此方案实质上缩短了将缝线连接至织物所需的时间,同时提供有效接缝。也可以使用将螺旋物连接至端部的其他方法。
本发明将参照附图进行更完全详细地描述。要指出的是,上述美国专利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附图说明
图1是缝合织物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织物的两端在其相互连接之前的示意性俯视透视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所缝合的织物的剖视图;以及
图4是与本发明所述内容相结合的接缝的俯视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图1是缝合的造纸或工业织物210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图。织物210的两端212、214在接缝216处彼此连接时,该织物具有无端环状形式。
图2是织物210的顶部缝合线圈组的两端212、214在彼此连接之前的示意性透视图。多个线圈218在纬向上横贯两端212、214中的每一个。将两端212、214拉在一起,通过将各端的缝合线圈218彼此轮流交替并互相啮合或互相交叉,从而使两端212、214彼此连接。互相交叉的缝合线圈218形成通路,其中可以穿入销或销线、纱线状股线或元件、或安装缆绳,以通过这样形成的“销缝合”方式而使端部212、214彼此固定。
在本发明中,缝合线圈218改为与预制的环圈或螺旋物220连接,如下文所述,环圈或螺旋物220连接至织物端部212、214。要注意的是,虽然所提到的是环圈或螺旋物,但适合用于此目的的其他类型的缝合或连接元件也可利用,如美国专利6,328,079B1所披露的元件。
在这一方面,此参考专利涉及用于连接在机器中重复循环的皮带的首尾端的接缝。接缝包括加强线与至少两个延伸连接元件,每个连接元件均在皮带的横向上延伸。每个连接元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面以及一行沿着第一侧面的连接线圈。加强线延伸通过邻近第二侧面的一个连接元件。两个相邻的连接元件的连接线圈互相配合,使其可重叠,以得到在横越皮带的方向中延伸的通道,连接线可以插入并穿过其中。把每个连接元件设置成具有切口的管状连接套筒。切口设置成与连接线圈互补,从而一对相邻连接套筒中的一个连接元件的连接线圈配合入该相邻连接元件对中的另一个连接元件的切口。
接着参照图3,其示出依据本发明而构成的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四层一体机织物在各端部上具有如所示的两组缝合线圈。该织物是这样的:对于双层织物的每一层,连接其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接缝位于互补的位置。如上参照图2和图4所述,螺旋物220被连接至多层织物的各层(216a,216b)的各端。因此,如图3所示,螺旋物220a及220b连接至多层机织物216a的各顶层线圈,而螺旋物220c及220d固定至多层机织物216b的对应线圈。这些螺旋物基本同轴放置,且沿着纵向纱线226以同一方向延伸,并且通过与横向销228接合而连接至多层织物。如图4所再次表明的,在连接与多层机织物同一层的对应端部相配合的对应螺旋物220(220a、220b、220c及220d)时,在其间插入销、销线或安装缆绳,以使螺旋物彼此铰接地固定。
依据图3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销222(连接上层的螺旋物220a和220b)的位置优选与销222(连接下层织物216b的螺旋物220c和220d)的位置错开。因此,依据本发明,螺旋物220a在纵向的长度与螺旋物220c在纵向的长度不同。同样地,螺旋物220b在纵向的长度与螺旋物220d在纵向的长度不同。通过这种方式,销222在插入时不会彼此对齐。
优选为,螺旋物220a与220b组合的有效长度基本与螺旋物220c和220d组合的有效长度相等。
此外,虽然本发明在图3中针对四层织物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也可以提供任何数目的其他多层机织物。在此种情形中,下一销222可以排列于第三个位置,以使其不与另外两个销中的任一个相重叠,或者作为另一种替代方案,第三个销222可与连接螺旋物220a和220b的销222相同地定位,但是螺旋物220c和220d位于层216a与新的层之间。因此,虽然新的销222会与连接螺旋物220a和220b的销222对齐,但新的销与连接对应于层216b螺旋物的销不对齐,因此这样的对齐现象将不会影响该表面的整体形状。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供许多彼此邻接的多层机织物,从而在织物中,不会在织物的接缝处产生显著的差异。虽然这种结构优选应用于依据如图1所示的接缝中,但其同样可被应用于依据本申请所描述类型的织物所利用的任何类型的接缝中。
如图4所示,各个螺旋物220可用丝线224交替地缝在底布210的端部212、214上。底布可以是织造织物或非织造织物。螺旋物220可以由任何适合于此目的的材料所制成(例如聚酯、聚酰胺、聚乙烯、Ryton、聚醚醚酮(PEEK)、金属等)。螺旋物的材料无需相同。即固定至织物端部212的螺旋物与固定至织物端部214的螺旋物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所制成。无论如何,在附接螺旋物220后,端部212、214被拉在一起,而螺旋物220彼此啮合或相互交叉以形成通道。然后,在通道内插入栓或销222,使端部212、214彼此固定。
织物端部212和214优选为平坦的,这样当其连接在一起的时候,织物就如同所有的环状机织物一样,在接缝或沿着其纬向边缘上不会有任何不连续部分。各边缘的MD纱线并不须完全匹配,但此种匹配为优选方式。
现在将讨论另一种将螺旋物220附接至端部212、214的方式。首先,可优选在端部212、214处稳定织物。如果不是所有的缝线都位于主要织物本体厚度的平面里,则依据织物的组成,优选在织物的整个宽度上压缩或挤压端部212、214的某些部分,以部分减少织物的整体厚度,优选大部分减少该厚度。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处理端部区域:超声波熔融;在加热或不加热情况下加压;或以化学方法粘接构成织物端部212、214的MD和CD纱线。在此处理完成后,连接螺旋物22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织物端部的预处理可优选在连接螺旋物之后进行。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此过程都包括将各个螺旋物220缝或织进各端部212、214。所使用的纱或线224可以由任何适合于此目的的材料所制成(如工业聚酯、尼龙、Nomex、Kevlar(芳族聚酰胺aramids)、Spetran(高分子量聚乙烯HMPE)、Vectran(液晶聚合物LCP)和TENARA及其他聚合物)。丝线224的尺寸将依据其应用和强度的需求而定。例如,#69工业聚酯丝线具有的强度优于#45(诸如由American and Efird,Inc和Saunders Thread Co.所制造,采用通常被称为TEX的编号系统进行编号的聚酯丝线,其中较大的数目代表较粗的直径)。可优选较粗直径的丝线。所使用的纱或线的直径应该小于或等于端部212、214的纵向(MD)或横向(CD)纱线的直径。这个直径可以是纱线开始时、使用时的直径,或是在此前所提及的压缩或挤压步骤之后的直径。
所使用的缝线图案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例如锯齿形、链式或锁式缝线图案。织物中的缝线深度也可以变化。同时,可优选具有预缝合,以便将螺旋物220粗略地附接或排列于端部212、214上,而对齐后,就进行主要缝合。
同时,缝合完成后,可以使用一行或多行附加缝线来加强螺旋物连接,附加缝线平行于端部212、214,或沿机器横向(CD)并横越连接该螺旋物的连接接缝。所需的大量缝线应该位于织物厚度的平面里。在可以采用的方式中可以有多种变化。
如上所述,完成缝合后,可处理端部212、214,以另外稳定端部212、214,并强化和平滑其上的缝线。
要注意的是,在顶层和底层,螺旋物的大小、尺寸或材料无须相同。底层会承受负载,而顶层则被设计成可平衡压力分布及/或具有透过性。也可需要不同材料的顶层/底层。
螺旋物与织物层不必以相同的线圈密度来结合,或是顶层和底层的螺旋物具有相同的密度。对于粗底层螺旋物来说,其与一个以上(>1)织物层线圈相连接将是有益的。顶层螺旋物可任意选择与织物线圈端部具有相同的、较低的或较高的密度。优选选择匹配的经纱及/或纬纱的密度和尺寸。
在螺旋物中也可以使用填充材料。依据所选择的加工过程,该填料可在针缝(needling)之前或之后填入。
此外,前期加工过程中的螺旋物与之后在织物最终安装过程中所使用的螺旋物不必相同。
虽然在此披露了在纵向具有不同长度的螺旋物,但是也可不使用螺旋物,而是在多个双层织物的每一织物的各层的端部固定单独的环圈,从而提供类似于使用螺旋物的优点,但其中每个环圈独立构造并固定至织物MD纱线所形成的线圈。共同申请的发明名称为“OnMachine Seamed Press Fabric With Rings Utilized in the Seam Area forImproved Flex Resistance and Secondary Seam Reinforcement”的美国专利10/202,101中描述了此类方案,该专利所披露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环圈在MD方向具有不同的长度以产生类似于具有不同长度的螺旋物的相似的效果。
此外,可以通过2001年2月27日颁发的美国专利6,194,331B1中所描述的方式添加流阻材料添加剂(flow resistant material)至双层接缝,该专利所披露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简言之,此专利包括一种可机上缝合的造纸织物,其包括第一底布和第二底布,其中各底布都以接缝连接成环状形式。第一和第二底布通过至少一层在其中缠结的短纤维毛层而彼此连接,从而当这样连接时,使它们在纵向上彼此相对错开。在第一底布的一个横向边缘上的缝合线圈与第二底布的非接缝区域叠合,而在第二底布的一个横向边缘上的缝合线圈与第一底布的非接缝区域叠合。这些重合的非接缝区域都包括附加的流阻材料,使得当织物通过闭合两个接缝而连接成环状形式时,在接缝附近可以与其余织物本体部分具有基本相同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或者,织物包括多层一体机织底布,该底布具有两个纵向纱线系统,该纱线系统形成了两个不同行的缝合线圈,缝合线圈在织物厚度方向上沿其两个纬向边缘中的每一个而彼此分开。两个不同的行在底布的纵向上彼此错开。在底布的各纬向边缘处,一行中的缝合线圈与底布的非接缝区域叠合。如上所述的重合的无接缝区域,还具有附加的流阻材料。特别是用作压榨织物时,通过常规的现有技术,例如针刺技术,毛层纤维施加至底布的一侧或双侧。
虽然本发明根据其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容易地对上述实施方案进行多种修改和改进,或应用于其他领域,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目的、精神和范围。所有这些改动均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造纸织物或其他工业织物,由多层底布构成并具有接缝,在所述接缝处,各层所述底布的第一端部与各层所述底布对应的第二端部连接,其中所述多层底布中每一层的各所述端部至少连接一个预制连接机构,其中在纵向上,与所述多层底布中第一层的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的一个所述预制连接机构的长度,不同于与所述多层底布第二层的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的另一个所述预制连接机构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二层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层的所述第一端部相对应,以及,其中在纵向上,与所述多层中所述第一层的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的所述预制连接机构的长度,不同于与所述多层中所述第一层的所述第二端部连接的另一个所述预制连接机构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织物或其他工业织物,其中使用两个预制连接机构将所述多层底布的各层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织物或其他工业织物,进一步包括销,所述销位于所述的两个预制连接机构之中,以将所述多层底布的各层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所述的两个预制连接机构连接至所述多层底布的各层对应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织物或其他工业织物,其中连接至所述多层底布第一层的各所述端的所述预制连接机构在纵向上的总长度,与连接至所述多层底布另一层的各所述端的所述预制连接机构在纵向上的总长度基本相等,所述多层底布另一层与所述多层底布的所述第一层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织物或其他工业织物,进一步包括销,所述销放置于连接至所述多层底布各层对应的端部的两个所述预制连接机构之中,以将所述多层底布的各层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造纸织物或其他工业织物,其中所述的预制连接机构包括螺旋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造纸织物或其他工业织物,其中所述的预制连接机构包括多个连接环圈。
8.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造纸织物或其他工业织物,其中对应于所述底布至少两个相邻层的所述销彼此错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造纸织物或其他工业织物,其中所述底布的所述两个相邻层中的至少一层是形成为螺旋状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造纸织物或其他工业织物,其中所述的织物在所述接缝区包括附加的流阻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造纸织物或其他工业织物,其中在所述底布的一侧或两侧施加毛层纤维。
12.一种造纸织物或其他工业织物的形成方法,所述织物由多层底布构成并具有接缝,在所述接缝处,所述底布的各层的第一端部连接至所述底布的各层的对应的第二端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多层底布的各层的各端部连接至少一个预制连接机构;以及
将销放置于连接至所述多层底布各层对应的端部的两个所述预制连接机构之中,以将所述多层底布的各层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连接;
其中在纵向上,与所述多层底布中第一层的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的一个所述预制连接机构的长度不同于与所述多层底布第二层的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的另一个所述预制连接机构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二层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层的所述第一端部相对应;以及
其中在纵向上,与所述多层中所述第一层的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的所述预制连接机构的长度,不同于与所述多层中所述第一层的所述第二端部连接的另一个所述预制连接机构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预制连接机构包括螺旋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预制连接机构包括多个连接环圈。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两个预制连接机构将所述多层底布的各层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底布至少两个相邻层的所述销彼此错开。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连接至所述的多层底布的第一层的各所述端的所述预制连接机构在纵向上的总长度,与连接至所述的多层底布的另一层的各所述端的所述预制连接机构在纵向上的总长度基本相等,所述的多层底布的另一层与所述的多层底布的所述第一层相邻。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根丝线,所述丝线以锯齿形图案缝缀,以协助将所述的预制连接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端部的至少一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根丝线,所述丝线以改进的锯齿形图案缝缀,以协助将所述的预制连接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端部的至少一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根纱线,所述纱线以改进的锯齿形图案缝缀,以协助将所述的预制连接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端部的至少一个。
CNB2003801047842A 2002-12-04 2003-11-12 具有不同尺寸连接机构的多层缝合织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93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309,636 2002-12-04
US10/309,636 US7141144B2 (en) 2002-12-04 2002-12-04 Multi-layer woven seam baseweave having different sized seam attachmen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0370A CN1720370A (zh) 2006-01-11
CN100429349C true CN100429349C (zh) 2008-10-29

Family

ID=32467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478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9349C (zh) 2002-12-04 2003-11-12 具有不同尺寸连接机构的多层缝合织物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7141144B2 (zh)
EP (1) EP1567712A1 (zh)
JP (1) JP4281006B2 (zh)
KR (1) KR20050084161A (zh)
CN (1) CN100429349C (zh)
AU (1) AU2003290704C1 (zh)
BR (1) BR0317036A (zh)
CA (1) CA2505184C (zh)
MX (1) MXPA05005566A (zh)
NO (1) NO20053231D0 (zh)
RU (1) RU2321698C2 (zh)
TW (1) TWI303685B (zh)
WO (1) WO2004053226A1 (zh)
ZA (1) ZA2005033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9160A1 (en) * 2004-02-12 2005-08-18 Jeff Moreau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surface friction of sheet piling segments
US20050268980A1 (en) * 2004-06-04 2005-12-08 Gardner Curtis L In-line sandwich seams
GB2428693A (en) * 2005-08-02 2007-02-07 Brent Swaine Woven papermaking fabric with seam
EP1808527A1 (en) * 2006-01-17 2007-07-18 Voith Patent GmbH Seam press fabric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US7814955B2 (en) * 2006-10-24 2010-10-19 Voith Patent Gmbh Hydrolysis resistant woven corrugator fabric
DE102006055824A1 (de) * 2006-11-27 2008-05-29 Voith Patent Gmbh Nahtband für eine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Bahnmaterial, insbesondere Papier oder Karton
WO2017127449A1 (en) * 2016-01-19 2017-07-27 Schaefer Emily B Footwear with felting transition between materials
CN114098223A (zh) 2016-01-19 2022-03-01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具有材料间的刺绣过渡部的鞋类
CN108396709B (zh) * 2018-04-08 2024-02-02 纤科工业(珠海)有限公司 土工护面垫及其制作方法
CN112840079B (zh) * 2018-07-30 2023-07-14 艾斯登强生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单丝接缝支撑纱的有缝压毡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51105B (de) * 1965-03-29 1967-09-28 Heinz Kerber Endlose Verbindung von Gewebebaendern, insbesondere Trockenfilzen und Trockensieben fuer die Papier- und Zellstoffindustrie
WO1999019564A1 (en) * 1997-10-10 1999-04-22 Asten, Inc. Multi-layer seamed felt with at least two offset seams
US6302155B1 (en) * 2000-07-14 2001-10-16 Albany International Ab Four-layer seamed press fabric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98698A (en) * 1978-04-27 1981-09-23 Scapa Porritt Ltd Clipper seam for joining fabric ends
US4418726A (en) * 1981-01-12 1983-12-06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Double loop seam for corrugator belts
US4427734A (en) * 1982-04-19 1984-01-24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Wet press felt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US4539730A (en) * 1983-08-22 1985-09-10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Seaming means and a tool for forming the seam
FR2600683B1 (fr) 1986-06-26 1988-12-23 Feutres Papeteries Tissus Indl Feutre ouvert pour partie humide
US4887648A (en) * 1987-06-24 1989-12-19 Asten Group, Inc. Method for making a multi-layered papermakers fabric with seam
US4865083A (en) * 1987-06-24 1989-09-12 Asten Group, Inc. Seamed multi-layered papermaker's fabric
KR970004947B1 (ko) * 1987-09-10 1997-04-10 도오교오 에레구토론 가부시끼가이샤 핸들링장치
JP2678611B2 (ja) 1988-03-11 1997-11-17 市川毛織株式会社 抄紙用ニードルフェルト
US4896702A (en) * 1988-12-01 1990-01-30 Niagara Lockport Industries Inc. Seam construction for papermaking fabrics
GB8905005D0 (en) * 1989-03-04 1989-04-19 Scapa Group Plc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apermakers and like fabrics
US5049025A (en) 1990-09-06 1991-09-17 Roman Andrew B Automobile dolly
SE468602B (sv) * 1990-12-17 1993-02-15 Albany Int Corp Pressfilt samt saett att framstaella densamma
SE504119C2 (sv) * 1995-03-27 1996-11-18 Nordiskafilt Ab Albany Maskinbeklädnad med söm samt spiral för användning i en sådan söm
US6194331B1 (en) * 1998-03-05 2001-02-27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Flow-resistant material additions to double-seam on machine-seamable fabrics
DE19944864C2 (de) * 1999-09-18 2003-03-06 Heimbach Gmbh Thomas Josef Band für den Umlauf in Maschinen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S6880583B2 (en) 2002-05-29 2005-04-19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Papermaker's and industrial fabric sea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51105B (de) * 1965-03-29 1967-09-28 Heinz Kerber Endlose Verbindung von Gewebebaendern, insbesondere Trockenfilzen und Trockensieben fuer die Papier- und Zellstoffindustrie
WO1999019564A1 (en) * 1997-10-10 1999-04-22 Asten, Inc. Multi-layer seamed felt with at least two offset seams
US6302155B1 (en) * 2000-07-14 2001-10-16 Albany International Ab Four-layer seamed press fabri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505184C (en) 2012-03-06
AU2003290704B2 (en) 2008-09-11
NO20053231L (no) 2005-07-01
KR20050084161A (ko) 2005-08-26
NO20053231D0 (no) 2005-07-01
CA2505184A1 (en) 2004-06-24
ZA200503322B (en) 2006-11-29
JP2006509117A (ja) 2006-03-16
EP1567712A1 (en) 2005-08-31
US20040109960A1 (en) 2004-06-10
JP4281006B2 (ja) 2009-06-17
BR0317036A (pt) 2005-10-25
AU2003290704A1 (en) 2004-06-30
MXPA05005566A (es) 2005-07-27
TWI303685B (en) 2008-12-01
TW200417653A (en) 2004-09-16
RU2321698C2 (ru) 2008-04-10
RU2005113693A (ru) 2006-01-20
AU2003290704C1 (en) 2009-03-26
CN1720370A (zh) 2006-01-11
US7141144B2 (en) 2006-11-28
WO2004053226A1 (en) 2004-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7234B (zh) 具有减少的干涉图案的多轴向织物
KR100331149B1 (ko) 제지용직물과그중간산물및그제조방법
KR100352025B1 (ko) 기계위에서이음가능한다축압착직물
KR20000022004A (ko) 날실 루프 심
CN100365204C (zh) 叠合式多轴向压榨织物
JP4153215B2 (ja) 機械上で継ぎ合せ可能な抄紙機の布における継目の増強法
AU717438B2 (en) Laminated industrial conveying fabric with seam and method
CN100540800C (zh) 造纸机与工业用织物的接缝
CN100429349C (zh) 具有不同尺寸连接机构的多层缝合织物
CN101208473B (zh) 多层织物和形成多层织物的方法
TWI236509B (en) Seam enhancements for seamed papermaker's fabrics
JP2003522856A (ja) 継ぎ合せられる工業用布
AU2003228688B2 (en) Method to increase bond strength and minimize non-uniformities of woven two-layer multiaxial fabrics and fabric produced according to same
CN100580177C (zh) 透明缝合螺旋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21112